一丝不苟的苟的意思范文

时间:2023-12-02 14:13:41

一丝不苟的苟的意思篇1

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在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江的极力挽留下留校任职。在任职期间翻译《法律的正常程序》时,遇有一词,实在弄不通,恰好因为参加校外一次会议,与国学大师季羡林同住在西苑饭店,就向季先生请教。季羡林先生当即做了回答,但同时又说:“你可以先这样。”当时还不理解他说的意思,当天晚上又发现季先生没有住在饭店,次日季先生返回,即向详细解释了这个词的由来及多种含义。“我不敢想像季先生是否是因为这件事而返校,但我敢肯定季先生当晚认真地查阅了这个词。”多年之后,回忆起这件事,仍然感慨不已。

当年季羡林离开饭店次日才返回到底去做什么了?他生前的学术助手蔡德贵提供了真实的信息,“季先生是怕没有把握回去专门查阅了资料,季先生做学问一丝不苟的态度给留下了深刻印象”,蔡德贵说。也许正是季老这一丝不苟的精神造就了他这让后人无法企及的大师高度。

无独有偶,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也遇到了一个和季羡林一样一丝不苟的人。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过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但他很快又心情沉重起来。

开学刚刚一个星期,亨尔教授就做了一个奇怪的决定,他把自己多年积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工整地誊写一遍。但是,当学生们打开亨尔教授的论文手稿时,发现这些手稿已经非常工整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根本没有重抄一遍的必要,做这种没有价值而又繁冗枯燥的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搞研究。 他们都去实验室里搞研究去了,只有一个学生坐在教室里,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教授的论文手稿,他叫科赫。

两个月之后,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亨尔教授的办公室。发现科赫满脸疑问,一向和蔼的教授忽然严肃地对他说:“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我们从事医学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备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年轻人往往急于求成,而轻易忽略细节。要知道,医学上走错一步,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这些手稿,既是学习医学知识的机会,也是一种修炼心性的过程。”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科赫年轻的心灵。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科赫一直保持严谨的学习心态和研究作风。这种做事态度让他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了结核菌、霍乱菌。1905年,鉴于在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瑞典皇家学会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了科赫。

一个人成长需要一丝不苟,成功更需要一丝不苟。我们工作上一点一滴的成就,都来自一丝不苟的努力。只有做到一丝不苟,才能成为严谨、高效的“效率专家”,你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我们所有人的工作岗位都像企业这个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很明显,如果你的工作质量出了问题,就如同不合格的零件一样,被更换和淘汰将是必然的命运。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以优良的工作质量和品质,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工作、每一件事情。

一丝不苟的苟的意思篇2

关键词:嫘祖 祭祀 蚕神 民俗 略观

因开创丝绸业而被誉为“中华民族之母”的嫘祖正在从五千年的沉睡中醒来。随着中国对嫘祖文化研究的深入,这位在历史上曾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在20世纪末叶寻根文化的思潮中已走出中国历代男权思想笼罩着的阴影,与那轩辕黄帝作为华夏民族的“父系祖先”一样,开始以“母系祖先”的身份受到黄炎子孙越来越多的敬重和祭拜。

华夏嫘祖:远安人氏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这是史料关于嫘祖为何方人氏的最早记载。

生活在沮漳流域的远安人认定“西陵之女”―嫘祖为远安人氏、为其“娘家”所在地。

远安人的理由:先从地域上看,据著名史学家顾吉刚主编,经谭其骧校订,1955年由地图社出版的《传说中的古代中国》图中所示,远古西陵就是以今宜昌市为中心,含川东、鄂西、襄北、荆湘部分地域。而由刘晓东、王映署、庄明英、孔庆章任主编,1980年辽宁出版社出版的《传说中的长江黄河中下游原始部落分布图》中,也明确地把“西陵”标定在以今宜昌市为中心,汉水与长江之间的范围内。远安县的苟家垭镇(现更名为荷花镇)就处于西陵山北部,属远古西陵范围。

再从丝绸文明发展的源流看,荷花镇桑蚕历史非常悠久。荷花镇蚕丝声名卓著,史称“垭丝”,历来为皇室贡品。《湖北通史》上说,宋代以来,荷花镇周边地区乃至整个鄂西和川东的蚕丝均以“垭丝”命名,从而走出大三峡,以至远销英、法、印度、中东等地。由此可见,荷花镇的蚕丝在丝绸文化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毫无疑问,“垭丝”的产生及其中心地位的形成是大大早于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远古黄帝时代。

其三从黄帝活动的区域看,据民国二十五年宜昌县志局编纂的《宜昌县志初稿》在第三百四十五页中记载,传说黄帝和嫘祖在夷陵区三斗坪黄陵庙的腰子墒的一个洞穴居住过。居住过的洞穴名为轩辕洞。又据考古发掘,在距轩辕洞不远的山下,杨家湾、青鱼背等新古器时代的遗址处,发现在大量跟今5000-6000年的陶、石纺轮、骨针、骨锥等远古时期的纺织工具。还经实地考证,在西陵峡一代,有代代相传的五色蚕种,相传嫘祖曾在此地域传授缫丝技术。(《宜昌县志初稿》民国二十五宜昌县志局,第九页)《史记》称:帝采首山之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远安县的地理位置恰恰就在荆山之阳,也就是荆山南麓。据传说,荆山与西陵山相交于沮水,光临荆山南麓的黄帝受不了南方的酷热,自然要向地方征收柔软凉爽的丝绸以取代粗糙的兽皮和麻布。而发明丝绸的嫘祖早已名播四方,黄帝焉能无闻、无动于衷?焉能不亲自到苟家垭去会一会窈窕淑女?历史学家的研究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家王震中得出结论说,黄帝族在其较早时期,有一支南下到长江中游的宜昌地区,与西陵部落通婚。

嫘祖又何以成为远安望家村之女?

嫘祖,又称雷祖、祖、累祖。望家村在今之苟家垭区域,近西陵峡,通荆山北地。当时道途闭塞,无战乱之忧,处峡江东北之山丘,无水患之忧。传说苟家垭上古时其山陵有雷公丘(雷公山)并居住着西陵氏部族雷氏,倚狩猎种植果腹,养蚕缫织蔽体,雷氏中有慧女,缫丝缀缝出色,为轩辕所羡,娶为正妃,专事教民养蚕缫织,蔽体御寒。至此,黄帝令养蚕之民岁必以丝帛上贡。雷公丘(雷公山)的具置,今已不可确知,然今雷家冲尚在苟家垭属实。另有民间传说支持。传说轩辕帝迎娶嫘祖时曾在望家村驻足。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为传说中嫘祖的生日,这一天,荷花镇嫘祖庙前会唱大戏3天,村民们都要赶往那里参与朝拜祭祀。

远安人的传说,不完全是空穴来风,还有一些史料加以佐证。《路史・后记五》:“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通鉴外记》:“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这就是历代祭祀嫘祖为蚕神的起缘。远安嫘祖庙会的历史大约追溯至1400年前。北宋时代著名的志书家王存在《元丰九域志》中说:“峡州西陵山”为祭祀嫘祖的圣地,祭祀时间为三月十五日嫘祖的生日。嫘祖自然是“垭丝”技术发明的始祖。望家村民至今仍保留着家家种桑养蚕的习惯,时今望家村桑园面积尚有1200亩。

关于嫘祖的籍贯,如今已有“多说”。但是远安人坚信:祭祀嫘祖蚕神民俗既然在宜昌的远安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应自有其存在的历史根据与渊源。总理说过,一脉文心传下代,不断是真魂。既然嫘祖之魂在远安,嫘祖之神在远安,嫘祖之风在远安,那也就是远安为嫘祖故里最有说服力的证明。笔者对远安人认祖崇祖及承祖懿德的执着,表示钦佩。

嫘祖庙会:历史悠久《左传》:“江汉沮漳,楚之望也。”远安地处沮漳流域之中,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封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史记・夏本纪第二》说荆州的贡品“其篚玄熏玑组(加偏旁纟,音xun)”,这是一种黑红色彩并镶瑰丽珠玑的极品丝帛,故为贡品。查远安历史沿革,据历史记载,远安在历史上曾多次隶属荆州。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隶荆州夷陵郡。后唐初年,远安曾并入南平国(即荆南)。清代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属荆州府。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升荆门为直隶州,改远农瞩荆门直隶州。民国期间远安始属襄阳道,继属荆宜道。清顺治《远安县志》:“楚之分野属荆州”,远安就在荆州区域内。荷花镇位于远安县的西北部,距远安县城33公里,自古为楚入蜀的要道,东锁荆门,西据襄樊,是传播经济文化的要冲。荷花人民继承了嫘祖植桑养蚕剿丝的传统,当地盛产的“垭丝”闻名海内外,汉时就出口东南亚,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产品之一。远安有着深厚而丰富的丝帛文化,远安人祭祀先蚕嫘祖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远安人祭祀蚕神嫘祖有着深厚的物质文化作为支撑。

远安人祭祀嫘祖庙会活动重地则在商业重镇――苟家垭。《远安县志》载:“明弘治九年,《夷陵州志》载:远安田赋以‘缎匹地一丈五尺、农商丝二斤八两二分’为‘贡’。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湖北丝绸由汉口经上海出口,远销英、法、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其中以远安苟家垭的‘垭丝’最为著名,其色金色熠耀,质地柔软纯洁,条分好,拉力强。”清宣统《湖北通志・货类》记载:“‘垭丝’为皇室贡品,历年以‘金罗汉’商标出口,畅销不衰。蚕丝各郡皆产,惟以‘垭丝’最为著名,西欧人争购之……”

远安人祭祀嫘祖有着明确的精神追求。

清顺治《远安县志・风俗》:“其风朴略,敬鬼重祠。以今观之,士尚廉耻而厌奔,民务农桑而禁赌博,庶几太古之遗风。”桑蚕文化在远安已成为一种主题文化,不但悠久且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在旧县志上看到的古代文人诗词间,还是在民间采访中,均可想见当初蚕事和庙会的盛况。

嫘祖文化是远安历史传统文化的基石。

清道光廪生陈国乐《沮江杂咏》:“春柘枝头叫插禾,春桑叶底看披蓑。闲情多是村家老,桑柘荫浓来听歌。麦黄要刈又丝缫,阴雨凄凄暗远皋,今日南山晴有象,树头拥出一轮高。”(引自远安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古人咏远安》)

清咸丰拔贡陈文藻《沮江竹枝词》:“蚕家辛苦在三眠,缫就新丝换木棉。相劝栽桑栽满圃,明年叶好胜今年。轧轧寒机彻夜鸣,合家共就一灯明,阿婆纺线阿翁织,为课儿书傍短檠。”(引自远安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古人咏远安》)

清咸丰拔贡陈文蔚《沮江杂咏》:“麸麦黄时听啭莺,春蚕入簇吐丝清。村中打麦声初过,篱外缫车又送声。”(引自远安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古人咏远安》)

清诗人盛征琪《沮江节物诗》:“桑柘墙边苇箔开,三眠辛苦上山岩。农家厌织生丝绢,却向河溶换得来。”(引自远安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古人咏远安》)

清道光年间的知县詹应甲则是第一个正面描绘庙会蚕家境况的。他在《沮江擢歌十八首》中写道:“蚕市家家版屋连,缫车低就树荫园。新丝留与河溶客,不织罗衣换木棉。”(引自远安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古人咏远安》)

以上是文人笔下的远安桑蚕,以下则是蚕农口中的桑蚕盛事。

荷花镇苟家垭村蚕农李天泽讲:苟家垭一带世代养蚕,可以说不养蚕就算不上是苟家垭人。他家祖上是外地人,并不养蚕,自他的太祖李映泉迁到苟家垭后(1860年左右)就开始养蚕;到他祖父李明德(1888年生人)手里,已经成养蚕大户,既养蚕且取丝了。他的叔祖李明坤还因此成了丝商。此后桑蚕成了李家的主业,已经延续五代。离他家百米外有两棵百年古桑,李天泽说,他家祖上像这样的老桑树有数十棵,每年可收获蚕丝二十多斤。

荷花镇离休的老区长张习凤(80岁)告知:据老人讲,“垭丝”的价格在解放前比别处的价格普遍要高出两码(即20%)。曾任苟家垭镇委书记、现任远安政协副主席的易绍训介绍说,“垭丝”的第一大特点就是丝头长,曾创下单个蚕茧取丝长达1260米的纪录。自1984年至今,荷花镇每年都举办嫘祖庙会节,至今已是第27届。2007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远安县“嫘祖庙会”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宜昌市文化局认定段家树为嫘祖庙会的当代传承人。

蚕神祭拜:仪式隆重

在当地人们心中,一年一度的嫘祖庙会是个盛大的节日。庙会上蚕神祭拜仪式庄重有序、隆重热烈。

祭祀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首祭:蚕农于花朝之日(农历二月),为桑树披红,蚕具消毒,打扫蚕室卫生,然后上香,礼拜蚕母娘娘,保佑蚕茧丰收。

大祭:农历三月十五在苟家垭蚕神庙前举办庙会,会期三日。蚕妇们净身吃斋数日,头扎新帛或新头巾,带着丝帛香纸之类赶往庙会参加对嫘祖的祭拜。祭拜由乡中品学兼优的童子(约十余岁)做礼生司仪(亚祭),取纯洁健康之意。

大祭礼仪简式:鸣金三折,擂鼓三通,雅乐三叠(即本地特有的管乐巫音曲牌);鞭炮齐鸣,主祭蚕妇以木盘托白色丝帛(“垭丝”是皇家贡品,故被远安人视为最上等祭品)贡于嫘祖像前,敬香,三揖不拜(从宫廷到民间,历代蚕事中蚕妇不行繁礼);主祭毕,命献果,陪于主祭左右的二女托果盘献果于供案;命献酒,主祭左右另有二女托酒盘至供案前,奠酒三杯;之后,主祭从左边侍女手中接过钩,从右边侍女篮中钩出一枝桑叶献于供案上。接着由礼生读祈文,读毕,率众蚕妇三揖而退。最后绕街道一周,礼成。

末祭:蚕事毕,清洗蚕具,藏好蚕种,焚香还愿。

嫘祖庙会:民俗文化丰富

历届庙会节上都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如五鱼闹海、呜音演奏、花鼓戏、演皮影、舞龙灯、玩狮子、跑旱船、猫捕鼠、唢呐吹打等。

“五鱼闹海”,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鱼图腾舞蹈,东汉张衡写的《西京赋》就有鱼化龙,龙化鱼的生动记载,1700多年前,荷花地区鱼灯、龙灯及鱼龙文艺盛极一时。“五鱼闹海”的表演道具由五条鲤鱼组成,鲤鱼由竹片、铁丝扎成骨架,以布幔之,描以红黄绿蓝黑等色,再安上灯烛,使鱼之形象美观夺目。表演时,由五个青年头裹红巾,身穿对襟袄,腰扎绸带,鱼贯进场,配以锣鼓打击乐,在震天的鞭炮声中舞之蹈之,热闹非凡。

“呜(巫)音”)即“鲁太师之乐”(因“呜”与“巫”同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宫廷音乐,常用于祭祀等活动。据老艺人讲述,呜音在远安最少有200年历史。呜音调演奏乐器呜音喇叭2支、长号2支、边鼓(叫尖子)1支、咚鼓1 个、钩锣(棱子)1个、包锣1个、马锣2个组成。由6人演奏,历史上主要用于民间场合的红白喜事。呜音调奇异、诡秘、典雅,曲调繁多,呜音往往与道师相配合,为亡者招魂、安位。

“皮影戏”,《远安县志》记载:“皮影传入县内已180余年,经久不衰。”主要分布在荷花、洋坪、旧县、花林寺、望家等地。其活动方式是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八十年代中期,皮影队已22支,艺人68名,但目前其生存状态非常艰难。远安皮影的雕刻历来被人称道,主要特点是,人物的头、身、四肢均为单独制作,然后用线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并能活动的整体。远安皮影演唱音乐只有上下句之分,并且一调到底,伴奏为击乐,俗称“打锣腔”。其唱腔虽然单一,却富于变化。如行腔、哭腔、团圆等等,就是从上下句变化而来的。其变化主要表现在情绪、节奏、速度、装饰上。其特点是粗犷、高亢,善于表现痛快淋漓的情感。后来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一改纯粹的击乐为击、管、弦乐一齐上,在传统的打锣腔中加进民歌音调和花鼓曲牌,使其表现形式得到了丰富,皮影艺人也因此成为一专多能的好手。

嫘祖庙会:传承发展

祭祀嫘祖的活动在远安世代相传,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文化活动空间,从宋王存所著《元丰九域志》算起,至少是九百多年。这一活动在二十世纪因日寇侵华而中止,在六七十年代又因“”而停办,八十年代庙会才开始恢复,当时苟家垭政府(现今荷花镇政府)立了嫘祖像,建了嫘祖牌坊,从而由原来的民间举办变为现在的政府举办,扩大嫘祖庙会的影响力,从形式上看由原来单一的物资交流和文艺活动演变成现在多种形式的商业贸易、特色文化文艺展演、知识咨询服务和有奖征文等活动。从建筑规模上看,在现有的嫘祖雕像、嫘祖牌坊基础上将增加嫘祖仿古新居、嫘祖祭祀广场和嫘祖石板街。在嫘祖文化研究发展上看,远安县成立了嫘祖文化研究会,定期举办嫘祖文化研讨座谈会和嫘祖文化诗歌征文活动,开展“嫘祖精神”大讨论。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看,远安县积极抢救整理了嫘祖民间故事民歌5625条,还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呜音》,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嫘祖庙会》,有效继承和保护嫘祖传统文化。

在远安人的心里,嫘祖传播桑蚕工艺和丝帛文化,将一种美丽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造福远安人民。据清顺治《远安县志・风俗》载:“远安其风朴略,敬鬼重祠。以今观之,士尚廉耻而厌奔,民务农桑而禁赌博,庶几太古之遗风。”它传承嫘祖精神,将发明和发展、勤劳和善良的美德发扬光大,这正是嫘祖文化之精髓。正因为如此,嫘祖文化意义重大,2008年迎接奥运会宜昌市请专家到远安县荷花镇拍摄了奥运火炬传递庆典晚会外景(克罗地亚籍钢琴名家马克西姆弹钢琴)活动,背景就选用了祭祀嫘祖。

2010年5月16日,远安县蚕桑习俗(嫘祖信俗),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悉,远安县将进一步修缮和保护嫘祖重要古建筑、纪念建筑、古民居等资源;进一步加大对荷花镇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挖掘、整理和保护。重点保护《嫘祖庙会》、《呜音》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一步积极推动花鼓戏等继承与创新,不断推出优秀剧目,掀起了嫘祖文化研究的热潮,使人们对嫘祖文化有深刻认识。在加强研究,保护的基础上继承创新远安悠历灿烂的文化,组织开展嫘祖文化资源开发,始终不渝将嫘祖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丝不苟的苟的意思篇3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不走出山谷,我们怎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如果我们不进行探求,又怎能觅得人生真谛呢?

只有探索、追求才能让我们站在时代的浪尖上,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相反,固步自封,不肯进前,则会让我们落后、愚昧。古希腊先哲们对思想领域的不断探索、追求,唤醒了人类的思想,开辟了哲学的天地。正是他们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孜孜探求,冲破了神学和封建制度的桎梏,打开了人类思想的枷锁,赋予了人类思想更多的自由。苏格拉底探求人类的心灵智慧,他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成为人类完善自我的指南;马丁?;路德探求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精神,推动了人类精神的前进步伐;卢梭探求一个平等的社会,成为启蒙运动的代表,翻开了人类思想新的一页。

相反地,清政府固步自封的“闭关锁国”政策,蒙遮了人们探求世界、探求进步的眼睛,最终使中国沦为一个落后、愚昧的国度。鉴古览今,我们应相信,只有走出山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只有不断探求,才能觅得有一样、有价值的道路!

(二)拣尽寒枝不肯栖

探求,同时也是一个永不满足、不断充实的过程,是一个坚信真理、一丝不苟的过程。只有拣尽寒枝终不栖的孜孜探求,才能精益求精,才能创造辉煌,才能到达精彩人生的彼岸。

假如探求允许“谬之一厘”,那么真理、知识、成就就会“失之千里”。古往今来,只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人才能探求得真正的进步。爱迪生尝试电灯灯丝,不断探求,从不满足,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他终于探求得来之不易的成功。曹雪芹创作严谨,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探求得颠峰的辉煌。要相信,只有永不满足、一丝不苟的探求才能实现探求的真正意义!

(三)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丝不苟的苟的意思篇4

开心周末

这个周末,爸爸出了个点子,说:“咱们来猜谜吧。”妈妈说:“别猜谜了,成语接龙多有意思。第一轮,谁输谁刷碗。”我同意了。

爸爸先说:“杯弓蛇影。”他满以为“影”字就可以难倒妈妈。可是妈妈毕竟是块“老姜”,禁得住考验,马上说:“影从云集。”妈妈真是给我“搭了个桥”,我马上接着:“集思广益。”该爸爸了,他有点为难地说:“一,一丝不苟!”爸爸终于说出来了。可是我马上喊:“停!我说的最后一个字是“益”,读第四声。而“一丝不苟”的“一”是第一声,说错了,该罚刷碗!”“鸡蛋里头挑鸡蛋皮。”爸爸嘀咕道。不过他还是去了,逗得我和妈妈哈哈大笑。

第二轮开始了,爸爸想“报复”我一下,于是“狡黠”说:“这回,谁输谁把碗重刷一遍。”“不是刷过了吗?”“重刷一遍,更干净。”爸爸决定刁难我一下,说:“龙骧虎视。”妈妈说:“视而不见。”该我说了,我想了半天没说上来,爸爸笑着叫道:“输了!该罚刷碗!”我嘟囔道:“干活锻炼身体。”逗得爸妈大笑。

接下来的几轮,我们各有输赢。嘿!瞧呀,这不是一个快乐的周末吗?

一丝不苟的苟的意思篇5

论文关键词:先秦儒家;政治伦理;人性预设;人皆向善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激烈动荡的历史发展阶段。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物欲横流,善恶毕现。诸子百家纷纷从治世安民的社会需要出发,反思和探求人性,以期为社会治理寻找道德根据。对于积极人世、关注人生价值而又重视社会等级秩序的先秦儒家来说,提倡“仁”,强调“礼”,追求德治和等级秩序和谐,势必要有一个合理而有力的人性依据。人皆向善的人性预设,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的人性根基。

自从人猿揖别以来,人类就开始思索人的本性是什么,如何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怎样维护社会的有序和谐等问题。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与探求。在人性假设上,善作为人性的价值或者说人的道德本质,人皆向善作为人的本性或者说行为趋向,理当成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建构的着眼点。从根本上说,先秦儒家的人皆向善,强调的是人的人性自觉和意志抉择,这既是礼制秩序建立的人性依据,又是政治运行的理想目标。孔子作为儒学的奠基者,他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命题,开启了先秦儒家人性论的研究。

虽然,我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对人性问题的关注程度较低,他的人性思想也不被人注意,甚至他的学生子贡也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但是,孔子的人性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唐凯麟指出的:“孔子是儒学的开创者,也是首先关注人性问题的思想家”。他不仅在人性论上为后学奠定了基本的框架和思路,而且还蕴涵了其后儒学一切人性学说的矛盾发展的内在要素。

第一,“性相近”是指人类具有共同的本性。虽对这个共同的本性是善是恶,孔子并未言明,但他的人性趋善的思想倾向是可以肯定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等等都说明了孔子的性善倾向。第二,所谓“性相近”,也并不是指人性的彼此等同,而是在善的大前提下,仍有性质的差异,程度的高低。第三,“习相远”则指出了人性由于后天习染而产生的差异性。孔子认为,人性善的差异是后天的习染造成的。所以,他指出了后天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当然,孔子的人性论目的是为收拾人心归属,整顿社会秩序服务的。所以,他又特别强调“仁者爱人”的人性依据,最终又把人性归结到善的方面来。孔子认为,仁是一种人本来具有的共同特性,“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仁既然是善的,在社会关系中,就表现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仁心和善德。从仁出发,循善而行,才能达到修己安人、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博施济众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仁和善还要符合构建社会秩序的“礼”的要求,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这就是说,礼是人们应该遵循的正道,避免行为脱轨而发生违礼的事情,就是克己复礼,也就是仁了。在这里,孔子强调了仁和礼的统一。仁是礼的内在根据,礼是仁的外推规则,个人言行符合公共生活规则与社会道德规范,就成了仁和善的伦理精神与政治要求。

孟子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集大成者,他从孔子的仁学出发,肯定人天生就具有善良的本质,能够以同情心去爱人,这种善良的本质,是植根于每一个人心中的仁义礼智。因此,他明确主张性善论。首先,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道德是只有人才具有的本质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规定性。其次,人性善是人的先验本性,人天生具有“良知”、“良能”等善的品格和仁义礼智等道德理性。“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告子上》)。善良品德并非由外部灌输,而是人们内心先天就具有的,孟子从这种先验论出发,充分肯定了人类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正是这“四心”,使人们天生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再次,孟子认为,人们如果保存和扩充上述“四端”,就可以发展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在这个意义上,“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每个人都可以因具有仁心善德而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不可否认,孟子的性善论也是为其政治伦理寻求道德根据的。他认为,人性善与政治伦理具有内在的亲和关系,甚至是内在的一致关系。性善与不善对政治伦理行与不行,密切关联。因为,人的善性良心,不单只是支配个体行为的向善性,而且支配着个体在公共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向善性,对和谐政治与社会秩序至关重要。所以,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这充分表达了他对仁心善德与仁政德政紧密关系的高度关注,并告诫统治者,只有以仁心善德行仁政德政才能治理好国家。

苟子关于人性的思考,与孟子有明显的不同,他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的主张。他说:“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苟子·性恶》),“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苟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苟子·性恶》)。这表明,苟子是把人的自然欲望视为人性,这种欲望是天生的,不加约束,任其发展,就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故人性本恶。人的这种自然欲望或谓天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生理的层面,“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苟子..陛恶》)。二是心理的层面,“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苟子·性恶》)。不论是生理层面的耳目口鼻之欲,还是心理层面的荣辱利害计较,都体现出人本性上对利的追逐,对害的回避。

既然,人性本恶,如果任其发展,就必然会导致争利避害现象的发生,社会也就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所以.苟子认为,防止这种混乱无序的方法,就是制定礼义,对于这种人性本恶的自然本性,只有用礼义道德来节制和改造,才能引导人们弃恶从善。他把符合礼义道德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礼义规范的行为叫做恶。由此,苟子一方面承认,人性虽恶,但经过道德教化之后,可以使“恶”转化为“善”。他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苟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苟子·性恶》),“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苟子·礼论》)。苟子将“伪”与“善”相连,这个“善”无疑具有价值目标和政治意蕴;另一方面,苟子又特别强调礼义规范的作用。他说:“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苟子·性恶》)。这就是说,对于人的自然本性要用礼义去制约、改造,引恶向善,变恶为善。善是后天教化出来,善是礼义道德的基础,但善也要靠礼义来规范和践行。

表面看来,在人性问题上,孟子言性善,苟子道性恶,似乎截然相反,水火不容。但是,如果透过表象,二者并无本质的区别和原则的分歧。只不过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些人性善的道德规范,是人天生具有的,是人的本性的逻辑展开;而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良品德是后天才有的,是对人性改造的结果。因此,孟、苟最终从不同角度都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主张。分析孟、苟对人性善恶问题的关注与驳难,对于我们弄清他们思想本质的一致性及其作为政治伦理的人性基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孟子与同为儒家弟子的告子有过一场旗帜鲜明的论争。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告子上》),并做了两个例证:一是“性犹杞柳也,义犹杯圈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圈”(《孟子·告子上》);二是“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对告子的人陛观,孟子是完全排斥和反对的。第一,孟子对告子的例举性人性诠释,进行了反驳。他认为杞柳与杯圈,诚然有异,但杯圈的制作,却要循杞柳本性才行。而水的东西流向虽无定规,但水之向下流动,却是其固定的性质。因而人之性善,就犹如做杯圈的杞柳,也如必定向下而流的活水,是有定性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才能确立,才不致于同禽兽混同。第二,孟子又将善的资质和本性,具体化作善之四端,并强调了它的重要性。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他特别强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如果将人性之善“扩而充之”,就会发展成为仁义礼智四种崇高、美好的社会道德。

孟、告二人关于人性之争,所关涉的问题,对政治伦理的人性依据和定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一,政治伦理所依靠的德性权威,必须内植于心,才能保证它具有可靠的生长点。如果外悬于人,也就意味着人性善只是一种约定、一种后天习得的东西,改变它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其二,假如人性善被设定为外在的东西,依托其上的政治伦理就缺乏坚固的基石。政治的协动、合作,也就只有依赖于人们自然形成的意愿。而人以好利避害之心,来确定个体自我行为的价值取向。’这样,强权与暴力就会成为支配人的社会行为,引导权力运作的力量,上下有定的社会秩序就会被打破,以下犯上和争权夺利的纷争混乱必定会发生。孟子认为,善植于人心而外推于政治,一切有序;善外悬于人心而落到政治层面,就一切混乱。人性善的背后,关系着国家的治理与社会的秩序。

如果说,孟子的人性论具有较强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的话,那么,苟子的人性论则更多的是道德现实主义。而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相契合,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也正是逐步由道德理想主义过渡到道德现实主义的。其目的都是人世为用,为现实社会政治生活服务的,旨在构建等级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因此,孟、苟在人性善恶问题上的不同与孟、告论争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相提并论。

苟子认为,孟子的人性善,一是导致了对“天性恶与后成善”的混淆;二是导致了对圣人“化性起伪”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抹杀。其结果是无法引中出普遍有效的人性引导方法和富有力度的社会规则系统。他说:“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苟子·性恶》),他认为,性恶是天成之性,性善是习得之善。苟子实际上是主张,人性善是后天习得和教化的结果,要成就善还得用礼义规范去节制和改造,强调了礼义在为善中的作用。可见,孟苟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讨论人性,前者关注的是人的特质和本性,后者把握的是人的本能和自然欲望。因而,苟子对孟子的批评,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为了立论的方便,并不构成对孟子人性结论、价值取向的颠覆与逆转。同时,苟子对孟子的批评,对性恶善伪的划分,并不构成对人之为人的特质在于善的否定,倒是更加强化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善的论证。

在苟子的人性论看来,国家治乱的原因不在于人们欲望的多寡,而在于欲望被赋予的理性程度。因此,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是人们对礼法自觉遵守的结果。苟子的这一思想,决定了他必然从客观物质生活上来关注天下百姓的利益,强调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合理性,而不是像孟子那样更多地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来阐发其人性学说和民本主张。如果以所谓的“内圣外王”论,孟子解决的是“内圣”,苟子解决的是“外王”,前者是后者的根据,后者是前者的指向。因此,苟子以人性论政的主要支持根据及最后的归结点,仍然是一个善字。他说:“积善而全尽,谓之圣;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苟子·儒效》)。苟子最终也得隽恕巴恐丝梢晕怼?《苟子·性恶》)的结论,这与孟子“凡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的旨趣相一致。由此可见,孟苟关于人性善恶的不同,不是目的的差异,而是手段的区别;不是价值取向的分歧,而是方式途径的多样。这也表明,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在理论上要能够成立,离不开善;在实践中如要推行,也必须以善为道德前提。

在先秦儒家政治伦理的视域中,人性与政治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归根结底,等差级别和社会秩序的构建,才是其讨论人性善恶的目的所在。“先秦儒家讨论人性问题的思想旨趣在于如何处理‘为政者’与‘民’的关系,进而建立起和谐的社会政治秩序。”因而,以善为道德基础,先秦儒家政治伦理的理想路向,必然走向为政以德,也即为政以善。

基于自己的人性思想,孔子直接把道德建设同政权建设联系起来,认为道德建设可以带来政治上的清明和爱,并由此而能实现天下大治。他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当政者自身搞好了道德修养,为政以善,就能赢得百姓归顺,做到国泰民安。孔子还认为,引人向善的道德教育所产生的社会功效,也是行政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是说,用刑法行政手段去制服百姓,虽然百姓可以免除犯罪,但却没有羞耻之心;而用道德礼教去感化老百姓,那老百姓既有羞耻之心,又能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这是对道德价值的深刻认识。

作为人性善的主要旗手,孟子从善出发,进一步强化了道德和仁善的社会政治功能。他认为,仁善的道德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是直接用政治手段所无法达到的。为此,他还特别强调了“善教”的社会作用。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而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既然“善教”能得民心,它的政治价值在于“得天下”。因此,他认为,以“善教”去扩充人之“四善端”,以道德教化人民,对于统治阶级来说,甚至比军事攻守、经济建设更为重要。孟子说:“城廓不完,甲兵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财货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孟子·离娄上》)。又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没有仁善和道德,统治者就无以治理国家。只有把善德与政治相结合,才可望实现“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的局面。所以他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天下定”(《孟子·离娄上》)。这就强调了仁善之德是为政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一丝不苟的苟的意思篇6

1、阐幽发微:阐明事物的深层次原理,揭示说明事物细微之处。

2、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3、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4、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5、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6、逐夲求源: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或探索源头,追究根本。

7、西学东渐:渐:流入;东渐:原指河水东流入海,引申为向东方流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向东方流传。

8、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9、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10、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

11、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2、求真务实: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13、白首穷经: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14、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15、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一丝不苟的苟的意思篇7

1、阐幽发微:阐明事物的深层次原理,揭示说明事物细微之处。

2、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3、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4、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5、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6、逐夲求源: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或探索源头,追究根本。

7、西学东渐:渐:流入;东渐:原指河水东流入海,引申为向东方流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向东方流传。

8、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9、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10、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

11、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2、求真务实: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13、白首穷经: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14、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15、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一丝不苟的苟的意思篇8

通过对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入新时代的改革果敢抉择、指引方向。“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十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总书记在这一轮改革启动之初就提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已成为改革工作的金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有靠进一步改革去解决。

这就要求我们,要像“钉钉子”一样,首先要准确定位,抓住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在此基础上,集中精力、一丝不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力求突破。

上一篇:大学生毕业旅游范文 下一篇:我眼中的同学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