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严谨求实

时间:2022-05-22 08:43:30

1专家评价

(1)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温熙森教授:

邹逢兴教授在各层次、各环节教学中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学风端正,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且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思想和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获得学生和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主讲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系列课程,改革和建设成果显著,且自编有高质量的全国、全军统编教材、“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在全国同领域中有较大影响。他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对形成“一课多人,一人多课,后继有人”的教师梯队作出了重要贡献。

(2) 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计算机专家、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卢锡城教授对课程主体教材综合评价:

该书取材合适、深度适宜,结构上分微机部件、微机原理、微机接口和微机应用四大模块,每个模块难易有别,循序渐进,符合认知规律。该书选材系统、实用,全部内容基于80X86,能较好地反映国内外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成果,完整地表达课程内容。实验选择的重点是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突出原理提示,启发思路,具体电路和程序由学生自己动手,体现了创新教育改革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

(3) 国防科技大学本科教学督导专家组组长王兴业教授: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是由国家级教学名师邹逢兴教授领衔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教育课。这门课从开设到现在已历20余年,期间经过多次教学改革的锤炼,精益求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上均属国内上乘,校本科教学督导组本年度(2004年)作为优秀课程建设质量评价对象,重点跟踪了课程组的教学情况,对其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如下:

一、本学期在第一线教学的教师共4人,都能做到备课认真,对教学内容非常熟练,在课堂上精神饱满,讲课有激情并能驾驭课堂。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课堂纪律,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由邹逢兴教授主编的教材,体系上有创新,内容适度,取材合理,层次清晰,循序渐进。课堂教学都能做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对课程中的难点解析透彻。

三、本课程采用了CAI课件教学,教学课件制作质量高,形式上图文并茂,兼有动画,画面显示清晰;内容上层次清楚,携载了较大信息量。但教师并没有被多媒体课件约束,能恰当地将板书和多媒体结合,做到了多种形式教学,教学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这门课授课的几位教师,教学水平较高,尤其是邹逢兴教授,讲课语言生动准确,表达能力强,恰当运用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员的科学精神、学习方法和能力。

五、教学效果好,学员对这门课讲授的满意程度高。

(4) 第一届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安交通大学冯博琴教授:

该课程及其负责人邹逢兴教授因其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成果和全军、全国统编教材而在国内同行中有很大影响,知名度很高。他带领课程组全方位地开展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形成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方法手段和一流的教学条件及管理水平,并最终体现在一流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上,不仅为课程组赢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优秀教材奖,也为自己赢得了第一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的荣誉。从邹教授的网上教学视频录像看,他讲课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概念准确、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流畅、详略得当,确有名师风范。

(5)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学名师、同济大学龚沛曾教授:

对邹逢兴教授负责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我早有所闻、早有所知。他发表了许多卓有见解的教研论文,出版了很多在国内很有影响的教材著作,这些论文和教材著作充分体现了作者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不断创新教学的探索追求和课程组在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考试考核方法、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和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的教学成果多次获得军队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材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邹教授本人荣获第一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我认为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课程改革、课程建设成果积累的结晶。从邹教授应邀在一些学术会上的报告发言和发表的论文、著作可以看出,他的学术造诣很深、表达能力很强、条理清晰、逻辑严谨、重点突出,可见他的课程教学效果是一流的。

2学生评价

部分学员(学员队)对邹老师授课的评价摘录

(1)三院2002级学员队:

授课老师邹逢兴教授,上课语言风趣幽默,总能在笑声中启发大家的思维,很多学员反映听邹教授的课是一种享受,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在本课程开课之初的绪论课上,邹教授就本课程的总体框架、教学目的等给学员作了生动而详尽的说明,学员普遍反映,通过该次绪论课,对本课程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增强了学好本课程的信心。邹教授备课认真,上课时不仅把课本中的内容讲解得深入浅出,而且常常把课题前沿向大家介绍,使大家受益匪浅。教学方法上,邹教授在总结以往授课经验上,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打破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思路,经常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学员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合训旅2000级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学员:

通过以上科学的教学模式,大家较好地掌握了这门课。有一点比较好的证明就是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拿出老教材回顾几天后,又能较好地运用当时所学的知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印象较深的原因是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在各部分、各章节的学习中强调要做到原理、技术与应用并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缘故。这门课给我们感受很深的两点就是,与其他课程相比,它的上机实验课时占课程总课时的比例大和实验开设较早,在刚刚学习了汇编语言程序入门知识后就开始上机操作使学员较早投入到实践中,提高对本课程的兴趣。这门课本身的实践性就很强,与教材配套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就较好的把握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分为微机部件、微机原理、微机接口和微机应用四个部分。各个部分侧重点有所不同,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难度适合于不同程度的学员,培养了综合应用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独立设计、调试实际微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3) 合训旅2000级信息工程专业学员队:

不得不讲的是邹逢兴老师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这特别体现在与课程配套的实验课上。邹老师的实验课,不管是设计性为主,还是验证性程序,这些都需要实验者自己去设计,在设计的基础上才动手做实验。而邹老师的讲授则重要是“实验原理提示”为主,着重启发我们从实验任务及要求出发,从粗到细的逐步设计出硬件,软件方案。每个实验都必须花心思去考虑、准备、实现完成,同学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较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课程结束后,大部分同学都具备了自己设计、实现简单电子系统的能力,我队多名同学后来在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等比赛中获得的优异成绩就是邹老师优秀教学效果的最好证明。

网上“教学评价”栏的学生评价摘录

(1) 学号为200307022013的学员:

邹老师可以说是科大名师的典范,能有幸在您的指导下学习真是我的荣幸,您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一丝不苟的作风,处处都体现着军人教师的风范,佩服。

(2) 学员周晗:

邹老师的课非常精彩,生动有趣而且充满激情,与同学们的互动很好。通过上课学习,还有网络课程提供的复习资料,使我对这门课的学习轻松了很多。

(3) 学号为200203009014的学员:

邹教授的课内容丰富,条理清楚,上课幽默,善于调动学员兴趣和课堂氛围,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4) 学号为200203009033的学员:

在学习计算机硬件课程中,邹逢兴教授的悉心指导,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都给我以深刻教育。硬件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对于各部分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

(5) 学号为200203009003的学员:

邹逢兴教授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课程之一,邹教授认真细致的备课,周到详尽的讲解,耐心全面的辅导,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深深地吸引了我,甚至连课程的考核评估方案都做得那么科学,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为我们牢固掌握这门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数学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讨 下一篇:CC2005的计算机学科硬件与结构课程群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