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10 15:13:37

小伙伴教学反思

小伙伴教学反思篇1

一、以志趣相投为前提,集结好伙伴

2005年初,我校提出“伙伴行动计划”的基本构想。经过反复思考和多次研讨,2005年9月,我校启动该项计划。“伙伴行动计划”的构想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1、学校跨越式发展使教研组建设面临困境

近年来,我校步入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学校从“弹丸之地”的“小校”发展到“一校两区”的“大校”,各教研组的教师人数急剧增加,特别是语文、数学和外语等学科教研组的人数均已接近30人。如何培养大批的青年教师,如何开展大规模的教研组常规工作,是我们面对的两大难题。显然,原来一对一的“师徒结对”的方式不能解决大批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原来的教研组活动方案不能达到“全员、深度、互动”的教研要求。

2、防止过度竞争阻滞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学校在量的扩张的同时,如何实现质的飞跃?这是我校上上下下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适度的竞争有利于增强学校的活力,但是过度竞争只会增加内耗、降低整体实力。过去,学校的评价与奖励制度以教师个体作为考查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师个体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调动了教师个体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这种竞争是排他性的,如果不加以适度调适,就会严重削弱教师群体的合作意识,降低学校整体的竞争力,因此我们提出和谐共生的理念。

3、教师自主意识的觉醒呼唤教科研工作的革新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师的心灵也在逐渐得到解放。过去的教研组在行政推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教师的内驱力关注不够。传统的教研组往往存在一种貌合神离的“马赛克现象”,看似美妙动人的“景观”只是由无数块不同颜色的马赛克经过人工设计、粘贴拼凑组合形成的“画卷”,不同的马赛克之间缺少内在的关联,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画卷”缺少灵动的变化,因而不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发展共同体”。现代学校中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切入口是建立组员之间的伙伴关系。伙伴关系,是指以相同志趣和强大内驱力为基础的合作关系,以这种关系为基础形成的伙伴共同体不是靠文字契约等外力强制撮合,而是靠志同道合的“心灵盟约”集结形成的“共生体”。因此,伙伴建设的着力点应放在唤醒教师沉睡的心灵,强化其内驱力,培植其专业志趣上。

鉴于以上思考,我们开始酝酿“伙伴行动计划”,在保留教研组和备课组建制的同时,提倡教师自主组建“伙伴研究小组”。“伙伴研究小组”的组建原则是,以志趣相投为前提,以项目研究为纽带。“伙伴研究小组”一般由一位资深教师牵头,3名~5名青年教师自主选择参加。“伙伴研究小组”选择一个教学问题作为“教师研究项目”,制定项目研究计划,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进行审批。同时,我们对教研组、备课组和“伙伴研究小组”的职责进行了梳理。教研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全校学科发展规划、专业评价标准,组织全校性和校际间的学科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全校性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备课组的主要职责是: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开展互听课教学观摩活动,建设“校本教学资源库”。“伙伴研究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以“教师项目研究”为主攻,在对具体教学问题的研究中培养青年教师。

二、以项目研究为纽带,关注小课题

1、立足于校本,切口要“小”

教师是行走在教育最基层的工作者和研究者,因此,教师的任务是要研究自己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特质,研究每一节课在特定的物理、心理情境下的最佳教学方法。这样的研究应该是微观的、实际的。我校引导“伙伴研究小组”以项目研究为纽带,大幅度改革学校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策略,变好大喜功式的课题研究为探微求实式的项目研究,不再追求“大课题、大效应”,而是将研究的目光紧紧盯在教学环节、教学细节上,从而实现教学链条的整体改进。事实上,研究根植于校本土壤中的“小”问题,完全可以以小见大,研究“小”问题,做出大文章。2005~2006学年度、2006~2007学年度初,我校由“伙伴研究小组”申报、经学校审批立项的“教师研究项目”分别为37项、45项,如“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导入”、“怎样进行习题评讲课的教学设计”、“如何通过改进问题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等。为了帮助各“伙伴研究小组”务实、准确、有效地选择研究项目,学校外请专家、内征方案,紧紧围绕不同课型和教学环节这两大研究方向,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主要目标,采取“小切口、短平快”的研究策略,引领“伙伴研究小组”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流程。

2、着眼于现实,问题要“真”

问题有真问题与伪问题之别。有些教育教学问题是外显的,而有些问题则是内隐的。因此找准“真”问题,进行“真”研究,是落实“伙伴行动计划”的关键问题之一。

首先,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境中找寻和筛选“真”问题。在“伙伴研究小组”成立之初,大家就形成共识:呼唤“真”课堂,研究从“真”问题着手。目前,“伙伴研究小组”积极推行常态课、推门课研究,研究小组成员通过这些“原生态”的课堂景象,探视到教学的真实风貌,发现真实的问题。为了引导“伙伴研究小组”找寻到“真”问题,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改变了过去领导评价教师、考试评价教师的单一做法,积极尝试多主体、多渠道的评价方式。为了向“伙伴研究小组”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教学信息,学校研制了“民主评教”信息采集表,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填涂信息卡的形式评价教师,然后通过读卡机和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学校成立了家长工作室,邀请具有教育诊断能力的家长经常来学校,为学校和教师建言献策;学校还聘请全省知名的特级教师,成立了“名师指导室”,帮助“伙伴研究小组”诊断教学问题,引领研究方向。

其次,要“真”研究。现在,在研究活动中,教师在知识共享上存在保守倾向,一方面是传统的文人相轻的文化心理在作祟,另一方面是一些学校过多地渲染和实施竞争机制,因此研究活动表面上热闹非凡,赞扬声一片,“你好,我好,大家好”。但这不是“真”研究,问题仍然是问题,久而久之,问题成为了痼疾。由于“伙伴研究小组”是自愿自主组建的,所以研究随机发生、随时发生。在

合作双赢的基础上,“伙伴研究小组”成员都愿意讲真话、讲实话,研究在互惠互利、坦诚真诚的气氛中得以开展,研究工作不失真。

3、落实于课堂,眼界要“开”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互动成长的场所,也是教师显露才华的大舞台。但是现在仍存在教师“关起门窗”上课的现象,教师存在一种心理壁垒,教室的墙壁成为教师研究的“柏林墙”,“我的地盘我做主”成为一些教师的口头禅。究其原因,无非是下列几种心理使然:怕“露丑”,被人笑话;怕“露富”,经验被人“偷”;怕“喂壮”了对手,失去竞争优势。鉴于此,我们倡导:“伙伴行动计划”植根于课堂。通过调整管理制度、开展问题研究和加强文化建设,打破心理隔阂的壁垒,推倒阻滞交流的“柏林墙”,让教师们的心灵相聚,让他们带着伙伴的意见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

至于如何进行课堂研究,顾泠沅先生于2002年提出来的“行动教育”理论给我们以启迪。借鉴这一理论,“伙伴研究小组”以课例为载体,强调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通过共同经历课堂教学的原行为、新设计阶段和新行为阶段来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形成新机制

建立同伴互助、知识共享的管理机制和活动机制,让教师更多地感受“伙伴行动”所带来的快乐和益处,是形成长期稳定、合作互动关系的心理契合点。

1、建立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伙伴研究小组”的成员因为志趣相投、自愿组合,所以每一位成员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都很强,成效明显。为了进一步强化这种伙伴关系,学校建立了捆绑式奖励制度,以“伙伴研究小组”作为评价的对象,通过研究项目立项审批、中期成果展示和终结性评估等,加强引导,实施管理,定期评选“优秀伙伴研究小组”。对研究过程扎实、研究成果丰硕的“伙伴研究小组”,一方面给予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加强舆论宣传,召开成果报告会和成果推介会等,让每一位成员沉浸在伙伴团队成功的喜悦之中,使每一位教师真正做到与“伙伴研究小组”同甘苦、共荣辱。

2、建立排忧解难的“研究共同体”

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或问题,他们首先倾诉和求助的对象就是“伙伴研究小组”。这样,问题研究会随时发生,大家通过自觉的研究行为,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路径。于是,“伙伴研究小组”成为大家排忧解难、问难质疑、克难攻坚的组织。为了确保“伙伴研究小组”研究的深入开展,学校建立了正式和非正式研究机制,首先在课务安排上加强协调,确保每组各位成员每周有半天没有课务;其次学校在行政楼专门开辟了多个“教学沙龙”会议室,通过“教师研究项目”建立周期为一年的长效研究主题;在校园网上设立“教学论坛”,供“伙伴研究小组”即时进行问题探讨、方案征集、进展报告等。

3、建立知识共享的“资源共同体”

由于目前教学资料不能满足教师教学所需,因此我校启动了“校本资源库”建设工程。这项工程工作量大、任务重,依靠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各“伙伴研究小组”在学校统筹安排下参与“校本资源库”的建设,或根据各自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方向,重点对某一项目、某一方向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集中攻关和开发。大家在教学过程中共享“校本资源库”的所有资源信息,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荷。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伙伴研究小组”参与“校本资源库”的建设工程,我们在校园网中设立了各组专用的文件包,各“伙伴研究小组”可以随时上传自己的研究材料,然后由学校网络管理员分科、分段、分类进行整理;“伙伴研究小组”根据研究项目参与开发的教学资源,可以作为研究成果参与成果展示和学校评审。

小伙伴教学反思篇2

1 搭伙结伴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等特征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每组3~6人,并选出1名有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任小组长(拟定为小老师)。他们可以是音乐不同方面特长的互补组合,也可以是相同爱好的共同组合;比如,A伙伴这个四人组合中,有一长笛特长的孩子,有一个钢琴特长的孩子,还有2个可能是什么特长都没有,但是是长笛或钢琴的“粉丝”,他们两个特别爱听爱欣赏钢琴长笛的演奏。再比如:B伙伴5人组合中有一民族舞蹈爱好者,一街舞擅长者,两个RAP的发烧友,还有个是因为和其中的一个是好朋友,本身并没什么。C伙伴3人组,都是喜欢安静的聆听音乐的同学,没任何特长。D伙伴6人组,为自由伙伴组,音乐学习以及音乐欣赏都是随机性,无定性的伙伴组合。如此,等等不同的各种类型的“伙伴”组合就产生了。

2 学习策划

音乐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将音乐曲目、类型分解,确定必要的精讲内容和伙伴的学习设计,并与伙伴一同制定伙伴音乐学习、以及音乐表现的方式和操作步骤、引导方法、目标检测及伙伴艺术成果展示等实施计划。

学习策划,可以是以主题为主的学习策划,也可以是以形式划分的学习策划。如:为B伙伴设计的以《茉莉花》主题为主的学习策划,可以是一节课的,如,街舞的同学通过本课向民族舞蹈特长的伙伴学会一个相关的民族舞蹈动作。反之,民族舞蹈的同学也可以向街舞的同学学会一个用街舞动作表述家的动作,同理,两个RAP做欣赏的评价伙伴和必须从他们中选择一个舞蹈动作学习并加入到自己的RAP表述《茉莉花》的形式中去。这只是一课中的其中一个学习策划。任何一课可以有无数个变化的学习策划。可以根据伙伴的兴趣,情感,学习能力与表现能力而定,并可以不断的修改、完善。

3 伙伴共学

伙伴根据与教师一起设施的学习策划,引发学习的问题,在各组伙伴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学习,根据内容,音乐表现形式,完成较有一定难度的音乐表现方式,并相互传递学习的过程及结果。

4 伙伴体验

教师提供必要的音乐表现实验设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组,同伙伴组内共同体验、感受音乐学习实验的程度和音乐实践的结果,尝试、体验学习中的审美情感以及相关的艺术技能的提高。

5 伙伴切磋

在教师指定的命题下,同伙伴组内或其他伙伴组组间的学生通过各种“艺术的表现”方式进行切磋、讨论,相互启发,诱导表现手法,探索音乐表现技能的深度及艺术审美的答案。

6 伙伴合作

组内伙伴一起合作完成教师留下的有一定启迪性的艺术作业,作业有本伙伴组的,也有与其他伙伴组合作的,同时由小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来共同完成。如高二年级欣赏课《邀舞》这一节时,教师在讲解完作品创作背景及音乐知识后,假设于音乐教室举行社交舞会,要求在音乐响起后A伙伴组男生去主动邀请B伙伴组女生,在舞曲中,并随A伙伴组的舞步起舞,一曲完毕后有礼貌地将其送回原位。同学们异常兴奋,均能大方地与对方合作,老师也可以成为了受邀对象,参与到了其中。尝试伙伴之间合作的愉悦,以及完成审美艺术教学任务的快乐感受。

7 伙伴创造

创造是课改中明确加进去的音乐教学内容,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肯定了音乐教育作用于人的创造性发展价值。并将创造列为音乐课程标准确定的四个教学领域之一。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力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造经验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伙伴教学法中,创造既是音乐课的教学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的实施环节。在教学中,伙伴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词汇:谈话、活动、唱歌、演奏、玩耍、讨论、评价、辩论----和谐表述音乐内容、审美情感。伙伴学习在接触音乐实践中,不要求伙伴进行很完美的模仿,而是要求伙伴之间在一起活动,在玩耍中进行创造性活动,用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验。音乐创造因其强烈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伙伴教学实践中过程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8 伙伴评价

在音乐学习伙伴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使音乐学习的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更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客观评价音乐伙伴学习的过程与成果,增加情感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评价中不断修改提高,达到更进一步体验艺术表现的审美性。

评价的方式有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对伙伴之间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伙伴的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各组伙伴之间的评价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通过班级音乐会或其它形式的活动,展示各个伙伴组的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演出照片、录音录像等,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有效的评价方式。评价活动不宜过多,尽量简化评价过程,防止流于形式。

小伙伴教学反思篇3

课堂教学改革之教师角色定位基于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打造“玫瑰课堂”。“亦师”,即专业引领,提升人格魅力;亦友,即尊重学生,当孩子的知心人;亦伙伴,即教学相长,让师生受益终身。在近三年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学校课堂教学在“亦师亦友亦伙伴”的教师角色定位理念的引领下,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亦师,专业引领,提升人格魅力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就无法落实课程目标,教学改革也无从谈起。这些年,我们构建了清晰科学的教师团队培训网络,把科组长队伍建设视为培训中最重要的一环。学校经常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如骨干教师跟岗交流、各学科教师外出听课取经、教导处组织的“培养可持续发展教师”等论坛活动,让每位教师在分享交流中得到提高。玫瑰科组长专业水平较高,引领能力强,是一支能独当一面的科组长队伍。教师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能使自身的专业发展与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相结合,达成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共赢局面。

(一)抓好教师团队培养

下放管理权到各教研组,以科组为基础单位,充分发挥科组长的引领作用。抓好科组和备课组建设,每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后都由科组长及时组织科组教师进行反馈交流。每学期.学校教导处都组织“培养可持续发展教师”科组长论坛活动,让学校的各位科组长积极分享交流,共同提高。

(二)变检查为指导,变检查为引领

1.每周对学校教师的各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在学校OA网上进行反馈,对于特别好的做法或不足之处在教师例会上重点强调。

2.加强课堂教学校本研修,预期达到以下目标:让教师掌握“亦师亦友亦伙伴”的案例剖析模式;大幅提高我校教师的“备课与教案生成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与沟通能力”,让“亦师亦友亦伙伴”案例剖析模式成为教师专业提升的一条重要途径;积累一些具有本土特色、有一定原创价值的研究成果;构建集教、学、研于一体的“亦师亦友亦伙伴”案例剖析研究模式。

根据以上目标,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亦师亦友亦伙伴”案例剖析模式是指以“亦师亦友亦伙伴”的教学设计、研课、课堂评价项目的设计与思考三个环节为一个整体的模式运作机制,组织好这一模式的落实开展。

(2)关注“时效”“情感”“重构”三个维度,结合学科及任教班级的特点构建各科各班凸显“生成”“互动”的“亦师亦友亦伙伴”教学设计研究。

(3)以“研课”为策略的“亦师亦友亦伙伴”研究:一师同课异班同设计教学后反思研究;.众师同课同班异设计教学后反思研究;一师同课同班异设计教学后反思研究;众师同课异班异设计教学后反思研究。

(4)以“课堂评价项目的设计与思考”为策略的“亦师亦友亦伙伴”研究:反思式评价项目设计与思考(教师自评);欣赏式评价项目设计与思考(教师评他);批判式评价项目设计与思考(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评价自己);品鉴式评价项目设计与思考(学生、家长评价教师);引领式评价项目设计与思考(专家、学校主管评价教师)。

在本研究中,重点是结合当前小学课堂教学实际,构建关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亦师亦友亦伙伴”课堂,研究出轻负高质的教、学、研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备课与教案生成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与沟通能力”的测量,并找出教师构建与优化“备课与教案生成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与沟通能力”的内部机制。

(三)重视“送出去,请进来”,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科组长带头认真学习。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在教师例会上分享学习成果,校际间的交流活动也是我校教学改革的亮点。近几年,玫瑰与深村、藻绵、河宕、高明更合、千禧小学和沧江中学附属小学等组成了联校,在联校教研中,从阅读、习作指导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指导,教师们为高效课堂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四)以竞赛为契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各种教学、学生竞赛活动整合到教师团队培养工作中来。我们认为,一位优秀教师不仅要自身素质高,更重要的是能把培养学生和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结合起来。任何一次比赛,教导处都带领科组长在赛前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训练时扎实到位,赛后及时小结,以达到玫瑰师生“一次竞赛,一次提升”的目标。

二、亦友,尊重学生,当好孩子的知心人

打造孩子喜欢的学习平台,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每学期我们都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活动项目有:音乐科组的舞蹈队、合唱队、古筝队;美术科组的丝网花制作小组和绘画制作小组;数学科组的育苗杯小组;语文科组的小主持人小组;体育科组的田径队、毽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科学科组的科技发明小组;信息科组的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编程小组、足球机器人小组及电脑制作活动小组。各年级还按学生的兴趣组建了阅读、书法、剪纸、英语课本剧等活动小组。教师用心耕耘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收获不断,效果显著。

(一)打破常规的课堂模式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以构筑“活动化”“儿童化”的课堂为目标,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感想、困惑和收获,把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堂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怎样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怎样进行调查,怎样做好活动小结等。在实践时教师也学会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接纳和认同每一名孩子。做到“真情实意爱学生,真才实学教学生,真知灼见感染学生”。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最爱

1.开学初领任务。分派也好、抓阄也好,一个班负责一个课时的内容,每个单元的新课内容分下来,剩下的自由认领,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不唯书”、常质疑的好习惯。 2.提前一周备课。提前一周做课件(高年段)、试教,每个小班成员都有自己负责的项目。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不耽误学习。

3.课堂气氛活跃,容量大。课堂上,讲课的“小老师“头头是道,播放课件的人得意无比,因为课件中的图片漂亮、内容丰富、音乐动听,还不时会有抢答、小班竞赛、上台展示等环节,听课的人特别专心,课上,“小老师”根本不用强调纪律。

4.每节课结束后都有小结,有反思。每堂课总会留下几分钟,要么教师小结,要么大家评议。表扬做得好的,指出做得不够的,提出改进意见。

(三)把学生喜爱的综合性学习更好地落到实处

关于综合性学习,五年级以后都是以独立的单元呈现的。因为有小班,所以每一次综合性学习都会有很多收获,有很多值得珍藏的东西。

1.“遨游汉字王国”课程:各小班制定活动计划,到街头找错别字,办手抄报,搜集谜语、歇后语等资料,最后形成活动展示汇报课。

2.“轻叩诗歌的大门”课程:经过一轮学习后,我们请每个小班出一本综合诗集,包括对诗歌的分类搜集、赏析、创作等,很有意义。

3.“难忘小学生活”活动:以小班为单位回顾小学生活,包括照片、文字、习作等,形成一本书。

我们的“真情实意爱学生”不仅是一般意义的喜爱学生,更是深层次的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欣赏每一个学生的“习得”。教师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二是尊重学生的选择;三是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选择学生喜欢的切人方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唤醒潜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亦伙伴,教学相长,让师生受益终身

学校每年都举办的教学开放日“玫瑰节”,就是由教师精心设计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科学等科目的公开课,赢得了来宾的声声赞誉。英语科经常邀请外国朋友到校进行交流学习,围绕英国的自然和人文、中国的龙狮文化、“行同济”等习俗的交流互动,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了与孩子一同成长,我们的全体师生每天都身穿整齐的运动服,踏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地参与大课间活动,以动作整齐的广播操、动感流畅的跑操和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使孩子们享受到“我运动、我阳光、我快乐”的幸福。形体课程中,李燕平老师会精心地设计每一节课的内容,在锻炼学生基本功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以及节奏感。还有每年一期要求全校学生参与的队列培训,都是孩子们喜欢的项目。孩子们紧跟教官的步伐,认真地接受整队、站军姿、齐步走、排队下梯等规范培训,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也让大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各项体育比赛走在区的前列。

在美术方面我校有漫画设计、丝网玫瑰花制作等特色课程,尤其是“玫瑰丝网花”成品制作已经日渐成熟,丝网玫瑰花已成为送给来校参观交流的来宾的指定“礼品”,深受来宾们的喜爱。音乐科的教师更是别出心裁,把普普通通的课堂乐器变成天籁之音,孩子勤奋的样子值得称赞。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我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收获颇丰。

小伙伴教学反思篇4

生命教育对话成长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退休老教师,被某劳教所邀请,给一批少年犯上课。老教师视力不好,走向讲台时被绊了一下,当场摔倒,即刻引得哄堂大笑。这是一个多么尴尬的场面,怎么办?此时,这位老教师沉着冷静思考后,不慌不忙地站起来,面的大家笑着说:“这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一个人可能跌到,但仍可以站起来。”顿时哄笑声变成一片敬佩的掌声。

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如此光彩亮丽”。没有严厉的斥责和恼羞成怒,一“跌”一“站”,比喻多么生动贴切,它巧妙地融进人生课题,极富哲理和针对性。这一刻,老教师的沉着睿智抵达了孩子的生命深处。

一、与“有个性”孩子的对话

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面对“问题孩子”或“个性孩子”时,往往没有一试就灵的秘方。有时我们会发现要走进一个孩子或教育一个孩子是多么的艰难,经常让人灰心丧气。因此,我们说“教无定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丰富而又独特的内心世界,健康的心灵容易向外开放,而受到伤害或病态的心灵则容易封闭。

一次科学课堂《一切都会变》,我提供橡皮泥、书本、矿泉水、房屋图等物品让孩子们观察,并讨论这些物品哪些存在变化,哪些不存在变化?孩子们通过思维的辨析、观点的碰撞,最后得出结论:“橡皮泥形状会变,时间长了橡皮泥会变硬,书本通过反复翻阅会变旧,页角可能会磨损破,矿泉水一喝水会变没……”最后大家把眼光聚焦到了房屋图片,并一致认为不会变,这时沈程浩小朋友站起来用近乎吼的声音说:“房子会变,白天房子亮亮的,晚上它就变黑了”。多么精彩的回答,沈程浩小朋友虽然思维活跃,但他却有不同于其他孩子的一些行为特质,性格孤僻,不守规则,无法与他人合作,经常会跟幼儿园老师谈论爸爸的事。于是我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走进他,逐步取得他的信任,开始了一次次心对心的交流。

沈××第一次看到了我用于开展课堂教学的绘画作品,对我的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画中看到了我的想法,于是他说了这样一段话:“红色的裙子、红色的包包、红色的船帆、红色的小花、红色的苹果,老师你很喜欢红色,所以你会买很多红色的裙子,对吗?”

面对沈××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诚恳真实的话语,我诧异地点点头。接下来的时间,我反复思索我该怎样“对付”这个天才的孩子,第二天晨间活动时,我走进他:“××,你经常会邀请老师去你家做客喝酒,是因为爸爸在家经常会喝很多酒,其实你是不是特别不喜欢爸爸喝酒?你喜欢跟老师聊天,是不是因为你在家的很多时候都只有妈妈陪在你身边?你不愿意和伙伴们一起玩,其实你很希望能跟伙伴们成为好朋友,是不是你担心小伙伴不喜欢你,所以才故意不跟他们玩游戏?你很聪明,每次课堂上你都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且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是不是想证明自己很出色,让同伴们都喜欢上你……”这段话让××沉默了,可能这段话触动了他的内心。他头脑聪明,能言善辩,但这一切只不过是防御别人走进他内心世界罢了,因为它害怕别人知道他的一切,害怕伙伴们知道自己爸爸他爸爸的不同,或许就在这一刻,××开始真正面对自己的心灵了。

这段对话是我启发浩浩发现自己内心的需要,如果××不打开自己的心灵,正视自己的心灵,他会一直不快乐。因此,进行心灵的对话是多么重要。

二、与“重竞争”孩子的对话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的迫切期望让很多小小年纪的孩子身处竞争的环境,由于孩子给予自己的负担过重,他们不快乐,我们不经质疑:人的生命过程难道就是一场你追我赶的比赛吗?

张××是非常文静的小女孩,能说会道,有着较强的表现欲,一次社会课堂《我认识的标志》,意在让孩子了解一些常用标记的含义,并尝试自己设计标记,对生活周围的标记感兴趣。当活动进行到最后环节,大家交流自己设计的标记时,只见张××悄悄地把自己的标记图藏在了小椅子下,当我邀请张××向同伴分享自己的设计时,张××却说:“老师,我还没有设计好呢!”我奇怪于她的回应,课后找她聊天,得知张××原来是:“怕伙伴听了以后,也会了,以后会比她出色!”面对这样一个有着强烈竞争欲的孩子,我尝试走进她:“××,同伴与你分享他们得设计时,你觉得他们设计的怎么样?你愿意学习伙伴们的优点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吗?其实小伙伴都认为××你也很出色,他们多么希望你能带领他们一起学习,你愿意吗?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我们一定会比现在更快乐,××你说是吗?这段话让××沉默了,或许她正在思考,也或许就在这一刻,艺璇开始真正面对自己的心灵了。

日常教学中,对于不同个性、不同问题的孩子,我们也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了解其个性与问题,知己知彼,让孩子把自己的体验说出来,尽情地倾诉自己,不仅是一种生命的张扬与释放,更能锻炼孩子说话的能力,让他们在你的聆听中感受到爱,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试图磨平所有孩子的棱角,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生命“对话”后的教师感悟

1.真诚的关心与理解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为了我的话语能打动儿童,我首先耕耘孩子们的心田,以便播撒能够触动孩子心灵的话语,然后走进他们已经敞开的心扉。”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有心事的时候,你是不愿意跟随便某个人袒露自己的心扉的,除非这个人非常值得你信任,同时他也非常关心你。其实我们的孩子也一样,我们不能指望孩子都把我们当成知心朋友,而是我们要去努力做到这一点。

2.放弃“先入为主”,学会“各执己见”

在教育生活中,由于“刻板效应”和“定势思维”的影响,我们往往对孩子不加分析就“妄加判断”,比如面对一个性格霸道的孩子打架了,我们的第一反应时“这孩子肯定又欺负伙伴了”,但实际情况很有可能他是为了捍卫自己。所以,我们在面对任何一个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先放下自己的主观判断,待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后再进行教育。

3.善于“倾听”,做会思考的听众

倾听并不仅仅是“听别人说话”那么简单。真正地倾听是在听倾诉者所讲述的内容,同时对倾诉者的感受、意图等都要有敏锐的洞悉,这样才更容易抓住一些“蛛丝马迹”,让倾诉者的问题显露出来。

关注孩子个体特征的教育理念,渗透生命教育的教育行为,鞭笞着我们每一位幼教实践者,让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用无私的爱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沐浴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应彩云.孩子是天我是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季晓英,严留芬.反思研究:享受生命自由.江苏人民出版社.

小伙伴教学反思篇5

【摘要】“协作”教育理论的提出,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里的“协作”其实指的是伙伴与搭档间的协作,它所强调的是学生间相互的帮带与长短处的互补。提起伙伴与搭档,人们习惯于想到正常生间的“协作”。事实上,在融合教育教学中,它的作用同样重大。特别体现在正常生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的帮带作用及各方面的积极影响上。文章就融合教育教学中伙伴与搭档的作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融合教育;残障儿童;伙伴与搭档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80-01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中明确指出,对于适合进入普通学校的残疾孩子,要就近就便、优先安排随班就读。计划还指出:加强普特融合,在推进随班就读的同时,组织特教学校学生到普通学校交流学习,逐步形成制度,促进融合教育的全面实施。

众所周知,听力或言语障碍的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大脑病变,致使他们在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认识活动中产生一系列的障碍,不能像同龄儿童那样有效地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更难以同周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遇到更大困难。因此,在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进行融合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学生智力缺陷的矫正、康复训练外,还应该把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改善其生活活动和学业成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同学间的情感交流是学校中各种情感交流的主要部分,每个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学校、班级这个群体中,他们每天接触的时间最长,他们之间友好相处是老师做好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工作的纽带。所以老师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引导他们,使每个听力或言语残疾生都能和正常生相处的感情融洽,利用伙伴和搭档的力量,使他们共同进步。

融合教育理念的宗旨之一就在于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能够在正常生中生活、学习、受到正常生各方面的积极影响。这也是“全纳性”教育的雏形。而融合教育的难度就在于“读”。“读好”的关键一方面在于老师的教,一方面在于给他们以掌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给予重新学习的机会。设计一个影响智力发展的环境,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与正常生之间保持和谐的学习环境,他们就会从伙伴和搭档那里得到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的欲望。

这样看来,融合教育教学中,成立“帮带、协作”小组,让伙伴和搭档所形成的集体力量去感染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就十分重要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融合教育教学,其潜在的智力开发和发展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学生个体智力的自身提高;二是群体智力的相互补偿。因此,强调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融合教育教学中学生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个作用要充分反映在学习、活动、生活等各个方面,这是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在群体中得到教育、康复、补偿、提高的重要措施。伙伴与搭档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创建不同类型的伙伴和搭档协作小组,可以帮助他们参加更多的活动,学到更多的知识。

老师的格外关照毕竟是有限的。一节课里拿出五六分钟来,针对随班就读生进行指导,已经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而伙伴的搭档却有相当多的时间和其相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他们那里能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学习指导。而且,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心理总是与正常生有差异的,往往在与老师的合作上,产生心理压力,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而与伙伴的搭档在一起,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相近,他们会随便得多。无论是外界环境条件,还是心理境界,都适于进行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学习知识。这种情况下的伙伴帮助,要比教师在课上有限的时间里对其指导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对随班就读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最有效的支持,莫过于让他们和正常生做伙伴和搭档,建立一种真诚、关心、友谊及支持的关系。

为了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付出更多的爱心,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心理愿意留在学校学习和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在融合教育教学中就要有计划、长期不懈地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进行有效地帮助,协作活动,组建伙伴和搭档协作小组,关心他们,接近他们。在他们学习有困难时帮助他们,在游戏中主动找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参加,在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学着正常儿童说日常用语。安排优生和他们同桌,在课堂上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学着优生读生字、词,回答简单的问题。课外活动让好学生做他们的伙伴,时时矫正他们的语言和行动,等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同伴的帮带作用,不但使全班同学不另眼看待他,他自己也不会觉得不如别人,而是更有兴趣、有信心地学习了。反之,如果没有伙伴、搭档的帮带作用,学生嘲笑,那么只靠老师一个人去改变他们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只有发挥伙伴和搭档的帮带作用,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要真正从心底里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进步,奉献一片爱心和诚心,给其营造一个温暖、和谐、充满爱意的集体环境,使其生活学习中处处、时时得到伙伴和搭档的帮助和关心。这样,才能为听力或言语残疾生适应社会打好心理基础。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做好心理准备。使他们将来真正成为能够独立生活、平等参与社会、融合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勇.基于聋人特征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装饰,2010,(12).

[2]崔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创意设计思维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9,(6).

[3]张凤琴.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图形视认知的比较与大脑左右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0,(1).

小伙伴教学反思篇6

结合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需要,笔者以为最合实际的视角还是儿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就可以发现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其实是非常有趣的,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下面笔者就以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思想品德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发现。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儿童逻辑

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教材必须放弃说教的思路,真正从儿童的逻辑出发。可喜的是从手边的这套教材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特色。所谓儿童逻辑,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是从成人的教学目标出发,不是从设定好的教学目标倒推,让学生按照设计好的教学路线去学习。真正从儿童逻辑出发的教学设计,是以儿童的实际为教学出发点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的思路与逻辑,有效且适时地发挥“教”的作用,将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的。显然,儿童视角更尊重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其构建起来的教学过程也就更适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也就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强调从教材中发现儿童逻辑,实际上是为了让“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能够落到实处。其实,除思想品德课外,儿童早已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多重思想的影响,已经对身边的人与事物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从这个角度讲,思想品德教学所要做的不是将教学目标灌输到学生的思维当中,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系列事物的认识,去发现生活、社会中的品德取向。这样达成教学目标,其过程是符合儿童认知需要的,是真正从儿童逻辑出发的。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七课《我的劳动感受》时,有过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在学生进行擦玻璃等劳动的时候,他们的内心确实有很多有趣的想法:有的学生任务轻松,因此有种自豪感;有的学生任务重要,因此有种成就感;也有的学生任务繁重,因此有种无助感。这些都是学生的真实想法与感受,因此,笔者认为这个标题是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是真正地从儿童的视角来设计的。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所提出的感受远远超过教材上的只言片语,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此处本来就没有试图囊括学生所有的认识,只要教师感知到教材如此编写的儿童逻辑,那良好的教学过程就有可能发生。

儿童逻辑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一头连着儿童的过去,一头连着儿童的未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只有高度重视儿童逻辑,才会真正顺利与科学。儿童逻辑来自儿童世界的真实事件,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就很简单:基于儿童逻辑,结合教材内容,向儿童的世界拓展就行了。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儿童世界

儿童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儿童世界的很多素材其实就是教育的素材,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来说,这种感觉应当比其他任何学科都要强烈。教材在体现儿童世界的时候其实是很用心的,但教师要能看出其中的用心,还是需要有儿童视角的。

例如以前教材上的人物名字都是诸如“小明”“小华”之类的,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假的,而且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年年都会遇到他们。在新教材当中,就避免了这一虚构的世界,而是走进了学生真实的世界(真实的儿童世界中才会存在真实的儿童逻辑)。以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为例,在第一课《邻居家的小伙伴》中有这样的设计:两幅分别为儿童一起跳皮筯、打乒乓球的图片,一段让学生介绍邻居中好伙伴的文字,一个“我的好伙伴”的介绍卡片。这样的设计让教师感觉特别新鲜,从中可以直接感知到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邻居是儿童的真实世界,与邻居的小伙伴相处,则是儿童所希望的生活。教材还有意让学生介绍“我的好伙伴”,这其实是对儿童世界的探索。因为有最要好的小伙伴,那就意味着有关系一般的小伙伴,甚至还会有存在矛盾的小伙伴,而这就涉及学生的认知与价值判断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判断他们的思想动态。这一设计也很好地连接了下一个教学内容——“他不理我了,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如果发现不了“我的好伙伴”的教材设计意图,那么此处教学内容的上下衔接就可能会出现问题。

儿童世界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赖以存在的基础,脱离了儿童世界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就必然是生硬、机械和僵化的,教学就必然只能以灌输的形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因此,这是值得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儿童文化

尊重儿童的逻辑,选择儿童的世界,实际上是对儿童文化的尊重与接纳。思想品德的教学是指向学生思想与品德的教学,而思想与品德都是存在于学生内心的,存在于学生感知与思维当中的。这就意味着思想品德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感化,而感化需要以文化为基础。

什么是文化,可能学术界还有争议,有学者统计,关于文化的理解有几百种。由此,关于儿童文化的认识也有很多种,但只要取其最根本的理解,即影响学生思维与行动的、内存于学生大脑中的认识,即可以有效地滋润[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学。在笔者看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尊重儿童文化,意味着要接纳并分析儿童的言行与认识。小学生的世界是单纯的,对许多事情的认识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完整或完美,在面对学生与主流价值观不一致的判断时,要认识到这种情形是正常的,学生这样不一致的判断正彰显了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价值。

尊重儿童文化,还意味着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一定要走出应试教育的约束,真正将教学 的重心落到研究儿童文化和充盈儿童文化上来,要认识到练习与考试评价往往并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并不能真正改变儿童的文化,那只是对教学结果评价的一种方法而已。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应试,而在于跟儿童一起,沿着儿童的逻辑,构建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文化世界。

参考文献:

康海宁,李化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反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陆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引入“童年嬉乐课程”.基础教育研究,2012(18).

小伙伴教学反思篇7

人都说要像雷锋叔叔学习,学习他那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但大多数都是耍嘴皮子功夫,真正做到的没几个。

前阵子,网上不流传着“范跑跑”的故事嘛!这位崇高的人民教师,这位人类最干净的灵魂的人却做出了让人鄙视的行为。在地震发生之际,这位老师不但没有指挥和安全疏散同学们,保护同学们的安全反而自己先跑,最终有了“范跑跑”的美名。虽然人人都鄙视他,但是如果换成我们,我们会怎么选择?我们是会像“范跑跑'那样,或者像其他那些为了学生而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可贵的生命的教师们那样,这都是很难说的。如果当你想到你家人那慈祥的目光,灿烂的笑容,你的求生欲望不会十分强烈吗?你还会为了别人而甘愿牺牲自己吗?所以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虽然书上、嘴上都是这么说,但真的碰到这种事,还是自己的生命诚然可贵,如果在有能力去挽救他人生命的情况下,而置之不理,那才是真正令人鄙视的“范跑跑”啊!

有时的舍己为人不叫伟大,而是鲁莽。记得有一次在“新闻30分”上面看到,几位小伙伴去水库游泳,突然有一位伙伴脚抽筋,大声呼号,但正值酷暑,四周无人在水库值班的人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见状,他旁边的小伙伴们就去救他,但因为他们都很小没力气,所以不但人没救上来,自己反而去和他一起游黄泉。傍晚时分,一位打柴下山的农名路过见水面有几具浮尸,就立马报了警,事后几位小伙伴的父母抱头痛哭……看完之后,真让人心寒啊!其实如果其中一名小伙伴去叫人也许还有的救,至少不会全丧命,这就是鲁莽救人的后果,给人的启示很深啊!

听我说完这些,也许有人会觉得我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对,只不过说好听的我是个爱护生命的好孩子。其实说白了我就是想告诉大家救人要看情况,不要傻傻的去见义勇为,否则后果自负!

小伙伴教学反思篇8

建立关系意味着将合作学习的关注点从结果转向过程。语文课堂上,儿童在合作学习的对话交流中所呈现出的语文知识、语文素养等等,与语言建构能力是同步发展的。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儿童合作学习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现优秀――“我你”关系的确立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儿童的活动毫无疑问是自我中心的和利己主义的”,这种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甚至“不受经验的影响”。[2]这就决定了儿童在合作学习过程的诸多“挑刺”行为,他们会不自觉地从“自身利益”出发,多角度地发觉伙伴的“错误”,从而使自己与他人处在一种“我―他”关系的疏离状态。德国著名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我―你”关系才是真正的对话合作关系,体现了一种“动态相遇”。[3]

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紧扣“儿童多”展开了合作学习,其后进行反馈交流。

生1:我觉得小婧同学说得特别好,她找到了“一面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借队旗的多,来写儿童的多,这是我没想到的。

生2:我们都找到了“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飞涌”写出了儿童多,但是小宇同学还结合魔术匣子一起理解,就和蜜蜂窝里一下子涌出很多蜜蜂的感觉一样,特别多。

《学记》有云:“相观而善之谓摩”,其核心要义便是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要突出正面教育的作用,取长而补短,“发现优秀”的实质也在于此。从反馈信息中我们不难发现,这就是以伙伴的“优秀”为关注点的合作学习结果,学生在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而不是在合作学习的前后一味地、单一地表达自己。

首先,发现、认可优秀体现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能有效地将儿童从合作前后的自我表达中抽离出来,确立起儿童个体“我”与伙伴“你”的关系,使合作学习得以顺畅地展开。

其次,伙伴的“优秀”中潜藏着他人的学习经验、情感体验,流淌着儿童的同辈文化,发现优秀便于实施知识、技能、情感等的“正迁移”。

第三,“发现优秀”式的反馈能有效地促成儿童从排他性的自我表达走向倾听式的回应表达,在考察儿童合作学习倾听投入度的同时,也锻炼了儿童迅速检索“优秀”的能力,将他人表达中的“优秀”汇入到自身语言发展的“流”里,能更好地实现语言建构。

二、融合观点――“我们”观念的形成

儿童的合作是“通过互相倾听和共同探究关系发展起来的”,“是交响的关系。”[4]合作学习中的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交响”就是不同见解交织的和谐状态,“交响”的达成不仅有赖于学生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要求他们能理解每一个伙伴的不同见解,形成融合团队智慧的表达,使“我们”――这一体现合作关系的团队概念在表达中得以体现。

1.形成条理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领域、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的不同,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会有所区别,这种区别能帮助学生更客观、全面地了解问题,深入学习。因此,要适时地引导他们互相补充,完善感知、理解体验,展开有条理的叙述。

在合作学习《螳螂捕蝉》一文中的少年机智形象时,有一组学生对文章第三自然段少年在王宫花园转了三个早晨的相关描写进行了深入解读,不仅产生了综合全体成员智慧的独特且全面的观点,更将话语组织得条理清晰,观点鲜明:

我们组认为,这段文字中有三处体现出少年的机智。第一处是地点“王宫花园”,这是吴王经常出入的地方,又符合打鸟这样一件事;第二处是“拿着一只弹弓”和“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这里不仅与打鸟的事情相关,而且弹弓和湿的衣裳鞋子可以与平时吴王见到的不同,就更会引起吴王的注意;第三处是“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表面上看他是在找鸟打,其实是在等待被吴王发现的机会,不仅机智而且很有耐心。

2.生成关联

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交流“我认为……”“我觉得……”,更多的是“他的发言让我想到了……”“从他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互相启发,即时生成。这种充满现实感的表达才是合作学习中思维高度在场的真正体现。

《广玉兰》中有这样一句话:“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微呈波状的边缘,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

生1:富有光泽的叶片写出了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叶背的颜色还是铁锈色的。

生2:你说的“铁锈色”让我想到了《青海高原一株柳》中,也有差不多的颜色,好像是“生铁铁锭的色泽”,写出了高原柳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生3:我觉得也是,都是用“铁”来形容植物的颜色,铁多刚强呀,钢铁就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

由一个学生的发言拓展开去,找到相关的知识背景,互启互补,丰厚理解,形成切实的思维共鸣,让对话在生成中持续,这就是合作的魅力。

3.尝试思辨

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学生小组讨论从哪几件事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小组发现课文写的三件事中,就第一件事“找纺织娘”没有写到衣袋,有人觉得应该在这件事中添加进关于衣袋的描写,也有人觉得不用添加,添加了就跟前文重复。于是,小组中出现了冲突性的争辩。

像这样紧扣文章主题、带着思考挑战文本的勇气,应该予以呵护鼓励。当然,我们也要适时地介入,加以引导。首先,通过品评观点的方式看到疑义的根据,尊重发现者;其次,让学生明确,比表述自己意见更重要的是学会复述对方的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批驳;再次,如果找不出对方的错误,应该客观辩证地认识所讨论的问题,形成多角度的观点,在思维的交锋中凸显合作学习的深度。

三、表达援助――“他者”情怀的培育

法国哲学家勒维纳斯的“他者”理论,强调人与人相遇过程中的呈现方式、责任关系、“我―他”心理等,[5]这给我们推进儿童合作学习带来启示:作为参与合作学习的每一个“我”来说,应该意识到合作伙伴即“他者”,是不同于“我”的独立个体,一方面,“我”必须尊重“他者”,不能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强加于他人;另一方面,“我”必须对“柔弱的他者”产生一种责任感,鼓励他们参与合作,不能把他们排除在合作学习之外。

1.鼓励复述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当其冲的工作是观照不能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6]他们大多思维的敏捷性不够、即时表达能力不足。对他们的忽视会使他们游离在团队之外,不利于合作团队的整体提升,鼓励他们进行复述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赞同与不赞同”的简单评价方式,邀请他们复述自己认可的观点;其次,引导其他学生仔细倾听,对复述过程中的新发现、新观点加以捕捉,使这些“柔弱的他者”在复述表达中产生信心;第三,对于表达中的错误不能过于纠缠,以免他们重新陷入沉默之中。

2.让学于问

语言的习得不仅要“心头运”更要“口头转”。对那些不能很好地投入合作学习的学生来说,鼓励他们动起嘴巴来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学生或有理解但说不出口,或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不妨通过站在“他者”立场“问一问”的方式,来体现对他们的关注。一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其他成员延迟交流,让学于问,如“什么地方不理解吗?”“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通过询问的方式,促成他们思考。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其他学生通过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对这些思维慢热型的学生进行投射性的思维猜测,通过“你是不是觉得……”“你是这样认为的吗?”这种方式,将他们卷入到合作学习中去。

四、体验评说――“人人”思想的塑造

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合作者之间形成“积极互赖”的心理,即“不同学习者知觉到个体的成果有赖于他人或整个小组的成功”,每个学习者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小组成员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这种责任和贡献必须能得到确认和评价”。[7]简而言之,便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良好的合作学习反馈和评价,能够促成这一思想关系的有效形成,进而推动合作学习的深入展开。

如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推进的合作式讲评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自主订正,反馈经验教训,提请同学注意;第二步,小组合作,找到答题要点,互相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反馈合作体会;第三步,提出疑义,师生合作探讨,总结答题“类经验”。

这样的合作设计中,包含着指向儿童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多方位思考。

1.经验陈述,实现语用知识的正向迁移

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参与直接指导,而是引导学生把试卷上的散点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合,转化为语用性的类经验,通过合作后经验分享的方式呈现。一方面学生能互相启发,调动起丰富的知识背景,触类旁通,形成探究“考点”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伙伴的嘴巴所讲述的经验,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便于正向迁移,实现合作小组的整体提升。

2.收获微评,强化合作过程的积极体验

上述三步讲评试卷都需要学生不断总结经验互相学习,这样的环节设计关注的是答题的思考过程,这一呈现利于思维的个性挖掘和“纠偏规正”,然后通过合作收获的微评,巩固、反思、强化过程,求得合作学习的最大效益。

在一次“微评”中,有学生的发言令人动容:

这次学习,我们都要表扬小宸,他控制住了自己的嘴巴,能够认真地听同学发言,也贡献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一点特别好。

小华的发言是我们组的最佳发言,他虽然一道题目做错了,做对的同学还不知道对的原因,他马上发现了这样的题目应该“由表及里”来表述,让我们很受启发。

在这种简单评说体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参与度、情感态度等的评价,学会了用发展的眼光友善地看待自己的合作伙伴,学会了更加辩证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缺失,合理地认识到了“人我”“我群”的关系,便于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合作学习,在合作群体中发展自己。

如果合作学习中人际间的各种关系,不断让学生意识到“他人对我很重要”“尊重他人就是发展自己”“共同进步才是最大的进步”,那么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学业上的提升,更是一种协作共赢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严华银.让学校安静――严华银讲教育[M].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03.

[2][俄]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17.

[3]郑金洲.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9-51.

[4][日]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8.

[5]罗洪.勒维纳斯的他者问题思考[J].安徽文学,2008(8).

[6][日]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4.

[7]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上一篇:名人传序范文 下一篇:中秋的古诗整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