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大全范文

时间:2023-11-30 02:28:51

反问句大全篇1

1、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2、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3、难道你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

4、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5、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6、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7、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8、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9、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10、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1、难道你觉得自己对吗?

12、这样有问题吗?

13、人难道可以长生不老吗?

14、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15、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16、你真的觉得是这样吗?

17、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谁个曾怀疑人类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认它的灿烂光辉呢?

18、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19、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20、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2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2、地球难道不是圆的吗?

23、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24、有这样的可能吗?

25、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26、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2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28、难道不是吗?

29、看,雨后的西湖多美啊,像一位女子,难度不是是淡妆好看吗?

30、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3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32、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33、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34、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35、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3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3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38、难道你认为有人比爱因斯坦更伟大吗?

39、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40、西湖,就像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那样的美丽动人,难道不让你留恋忘返吗?

41、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

42、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43、你觉得有问题吗?

44、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4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46、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47、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48、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49、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50、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51、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52、我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53、这不是呆气的表现吗?

54、难道他觉得自己没有错吗?

55、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齐放的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你怎么不被她吸引呢?

56、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反问句大全篇2

【关键词】庭审会话;特指反问句;语调;语用功能

汉语学界关于反问句的研究多关于结构类型、使用条件、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反诘程度、应答机制等方面。研究语料多为日常会话、文学作品,鲜少涉及机构会话;语料虽为口语,但多被“文本化”,忽视了有声性。即便少数研究涉及反问句语音特质,也多呈零星散落之态。目前国内基于反问句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忽视了庭审等机构话语的反问句现象,二是弱化了会话性反问句的有声性。因此,本文以语调为切入点,对庭审会话特指反问句的语用功能进行田野调查,所用语料均来自新民网庭审视频,真实可靠。

一、庭审会话特指反问句的语调特征

语调是一切与句子有关的语音特征,涉及音高、音强、音长、重音、停顿、语速等语音特征。纵观国内外研究,语调功能的讨论相当丰富,大体分为四类:语调的重音功能、表态功能、语法功能及语篇功能。结合庭审语境,笔者认为聚焦功能和表态功能的作用最为凸显。

反问句又名反诘句,传统上认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即学界多关注反诘句语义上的“反”(否定),忽视了“诘”的存在意义。根据新华字典,“诘”有“追问,谴责,问罪”之意,是一种语用情感表达。部分学者指出,不能简单地在反问与否定之间划等号。“将反问解释成是相反意义的强调,这仅仅是对句子表面的解释”,“说话人使用反问句实质上是对自己感情的宣泄,流露的情绪才是他所要表明的深层含义”。

反诘句的“反”主要依赖聚焦特征实现。声学表现上,聚焦特征由“最为凸显的音高重音”调核(nucleus)承载,突出最重要的信息。汉语声调和语调在音高上具有共时结合性,语调主要调节手段是音域大小和音阶高低。本文经过筛选,选取宽窄焦点重音声学表现作为调核判定依据。“宽焦点重音:后面音节音高曲线的高点不能比前面的高(音高曲线不出现凸状),低点下降的快些(上声音高呈弧形),末一两个音阶音域往往较大;窄焦点重音:某个或某几个非上声音节音高曲拱的高点相对于其前后抬高(多呈凸型),音域加大,时长往往加长,或上声低点下压(呈V型)”。特指型反问句兼具语音上的焦点(调核)和句法上的焦点(疑问词),因此,庭审特指反问句“意在否定”存在两种情况:调核与疑问词一致,调核往往携带超重音;调核与疑问词不一致,疑问词则为虚化用法。

反问句的“诘”主要通过表态特征传递。会话中,说话人会通过非常规的语调表达情感态度。具体到庭审特指反问句的态度表达,主要依托调域、语速和轻音的非常规表现得以实现。当话语包含特殊情感要素时,话语的音域中线会发生上下方向的偏移;语速呈现加速或放缓趋势;轻音(指语法上的轻读成分语气助词)出现重读现象,由于轻音与音长、音高、能量密切相关,其重读声学表现主要体现为音长加长、音高抬高等非常规的现象。

二、庭审会话特指反问句的语用功能

Verschueren曾指出,如果将语言看作一个选择顺应的过程,那么这种选择发生在构建话语的各个层面上(1999)。说话人选择反问句用于表述时,语言的各个层面都会做出与反问句相适应的选择,包括语音(语调、节奏等)、词汇、句法等多方面。因此,在讨论庭审特指问句语用功能时,以语调为切入点,同时结合词汇、句法等要素。反问句的话语制约因素大体分为:语音制约(以语调为主);词语制约(词序、词语虚化、副词、语气助词等)以及语境制约。

(一)用于追问,诘醒

(1)公(男):你刚才也告诉法庭,你也知道,50克以上是很重的刑,你这次为什么还要带两公斤上来啊?A1

被(男):头脑发热。B1

公(男):讲清楚,什么叫头脑发热啊?A2

被(男):我是为了要赚他们1万多块钱的提成。B2

影响例1指反问句A2语用功能的主要因素为:调核、疑问词、语气助词及语境。

音高曲线(图1左)表明,三字韵律词“讲清楚”在全句中音域最宽,调型完整,时长最长(图1右),因此念得最重,携带调核。相较之下,疑问焦点“什么”,音域窄,“么”字调型不完整,且时长为全句最短,因而读起来轻。调核转移弱化了疑问词“什么”的询问功能,呈现疑问词虚化的倾向,使整个疑问句语义转向否定。语气助词“啊”在结构、语言上都必须附着于前面的语词。由音高曲线可知,“啊”在语音上依附于前面的韵律词,因此为语助词。从时长看,语气助词“啊”音长为0.20秒,时长长于句中实词。由于音长是轻音的第一特性,因此可以判定语气助词“啊”出现了时长加长的超常规现象,即“啊”被重读。吕叔湘(1980)指出,语气助词“啊”可表示催促、命令、警告等情绪。当然,具体判定需结合语境。

从语境看,公诉人前半句使用了祈使分句“讲清楚”,是对被告人的一种要求、命令。调核的加入以及“什么”的虚化用法都加剧了祈使语气,表达了公诉人追问被告人贩毒原因的迫切之情。就句末语气助词“啊”的重读而言,一方面强化了祈使语气,另一方面表达警告和提醒。这一点可从被告人的回答B2得到佐证。公诉人发出话轮A2后,被告人将答案修正为“赚提成”。据此可知,公诉人对被告人的回答B1并不赞同,进而决定使用反问句进行发问,予以警告。

(二)表示质疑,反驳

(2)公(女):阿放跟你说,让你带东西来上海,有明确告诉你,你带的东西是吗?A1

被(男):我不知道。B1

公(女):你怎么不知道?是他们跟你说的话呀。A2

被(男):他当时就叫我来上海。B2

本例特指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判定主要受制于调核、疑问词、语速及语境。从音高曲线看(图2左),疑问焦点“怎么”音域最宽,调型完整,音阶最高,且时长较长,念得很重,是全句调核。刘月华(1985)指出,表示反诘的“怎么”,句中往往包含能愿动词“会”、“能”等,且不可与“为什么”替换。结合A2话轮可知,被告人是会话的受话方,理应知道全部内容,所以“怎么”不可以与表示原因的“为什么”替换。如果加入能愿动词“会”,特指问句“你怎么会不知道”在语义上更加凸显了反问句的“意在否定”。因此,携带超重音的“怎么”表示的是对命题内容的否定,即“你怎么不知道”是反问句。

时长对比图是公诉人在话轮A1和A2的语速对比,话轮A1的语速为5.3音节/秒,而A2的语速为6.2音节/秒。就听感而言,A1话轮的语速与公诉人前后会话中的语速较为接近,可判定为公诉人的平均语速。因此,A2话轮的语速明显呈加速趋势。语速突变往往是因为掺杂了某种情绪。结合语境可以看到,被告人的回答(B1)是不符合常理的,因此公诉人语速变快,一方面加强了反问句的否定语义,即“不应该如此”的言外之意;另一方面,既然事情不该如此,则表现了公诉人对被告人回答的质疑和驳斥之情。

三、结语

庭审特指反问句是语义否定和语用传情的结合体。语调的聚焦特征与“反”相连,实现“意在否定”;语调的表态特征与“诘”相关,实现“传情达意”。特指反问句的“意在否定”决定了所传之情为负面情绪,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追问、诘醒;质疑、反驳。作为庭审问答环节存在的独特现象,特指反问句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因而成为法庭调查环节常用的反驳手段和提问策略。

参考文献

[1] Cruttenden,A.2002 Intonation(2nd edition)[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Peter,R.2002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Verschueren,J.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London and New York:Arnold.

[4] 陈虎.汉语语调的音系结构和表征刍议[J].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

[5] 冯江鸿.反问句的语用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 林茂灿.汉语语调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 林茂灿,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 (3).

[8] 刘松江.反问句的交际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 (2).

[9] 刘月华.“怎么”与“为什么”[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5(4).

[10] 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J].中国语文,1985(1).

[11] 邵敬敏.疑问句的结构类型与反问句的转化关系研究[J].汉语学习,2013(4).

[12] 熊子瑜,林茂灿.“啊”的韵律特征及其话语交际功能[J].当代语言学,2004(2).

[13] 叶军.汉语语句韵律的语法功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反问句大全篇3

【论文摘要摘要:"反问句是说话人在一定的语境中为表达自己观点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他把该观点的逆命题跟疑问方式相结合以构成他的话语--反问句。说话人的观点,对于听话人来说,其实是一种会话含义。文章同时构建出了反问句的会话模型,认为否定只是说话人构成反问句的方式之一,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有答无答不是反问句的本质特征。

1.探究背景

1.1有关反问句,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探究成果

吕叔湘先生早在《中国文法要略》中就对反诘句作了充分的论述,认为说话人(文章专指说出反问句的人)没有疑问,并且指出摘要:"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指出了反问是说话人"并无所疑"。常玉钟(1994)指出反问句有深层的隐含意义,是以言行事。张斌在《新编现代汉语》中(第452页)对反问句作出了正确而精辟的解释,"问者对某一新问题明明已经有了确定的见解,只是用疑问语气或疑问方式表达出来,目的是为了增加表达效果,而不是期望听话人回答,这类句子又叫反问句或反诘问句"。我们认为张斌的解释基本上指出了反问句的功能就是说话人用这种非常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常规方式是陈述句),是站得住脚的。其他的现行主流现代汉语教材都一致讲到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有加重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的功能。①

1.2我们觉得应该利用语用学理论来合理的解释,了解这种非凡句式是如何完成其非凡的表达功能

分析反问句,探索说话人的观点是否以会话含义的形式传递给听话人的,是很有价值的。假如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可以据此建立反问句的会话模型,从而正确理解反问的意义,辨清它和否定,疑问句,是否有答的关系。

下面我们将证实在反问句中要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对于听话人是一种会话含义,并此构建出反问句的会话模式。

2.有关会话含义的特征

2.1Grice认为会话含义有五个特征

1)"可取消性";2)"不可分离性";3)"可推导性",但由于话语可以是真实的,而会话含义可能不真实,所以含义的媒介体不是话本身,而是说这话的事实;4)会话含义是非规约性,但有些会话含义可能逐渐规约化;5)会话含义常有各种可能的解释。(沈家煊1986b、程雨民1983)

2.2另外,Sadock指出会话含义的又一个特征

会话含义似乎是唯一的一类可以自由强化的语用或语义推理,即可以跟一个说明这种含义的陈述并联而不会有异常的冗余感.。(见程雨民1983)

2.3Levinson认为单个看

"Grice提出的会话含义的特征每一个都有新问题",但"把各项特征放在一起作为必要条件"就没有新问题了,"总体上满足这些条件就足以判定一个推理是会话含义"。(见沈家煊1986)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原则来讨论反问句中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是不是会话含义。

3.有关是否会话含义的讨论

3.1可取消性

反问句所要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往往会因为语境的改变而不复存在,即使吕叔湘先生认为最典型的带"难道"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能不再是反问句。例如(1)具有含义(2)摘要:

(1)他生气了,说,"难道我错了吗?"

(2)我没有错。

但在(3)中,会话含义(2)就被消除了。

(3)他陷入深深的沉思,说,"难道我错了吗?"

很明显,这个人在思索,是想找到他是否错了的答案,是疑问句,只不过是在问自己而已。

3.2不可分离性

仅仅用同义词替换并不能使说话人的观点脱离反问句。

(4)"嘿嘿,好东西,别碰!"考古学者笑着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古人类的侈口罐。"……

"我家里有个咸菜缸,你要不要?"

"君子不夺人所好,你留着用吧。"

这里是植物学家讽刺考古学者,认为考古学者什么破罐破瓮都当作宝贝。假如把"咸菜缸"换成"瓦缸"、"泡菜坛子"、"旧面盆"等,都能表达他的讽刺。

3.3可推导性

每一个反问句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都是能够推导出来的。下面,我们用Grice的推导模型来推导(5)中反问句的会话含义(6)。

(5)"你就是看不起井下工!"

"我看不起?我就是井下工!"

(6)我不可能看不起你。

推导过程如下摘要:

说话人S说了P(指(4)中的反问句);没有理由假设他不遵守各项准则或总的合作原则;

S知道(并且也明白我了解他知道)我能够看出摘要:需要的假设是他认为G(即含义(5);他并没有做任何事来防止我认为G(恰恰相反,他用了"我就是井下工!"来鼓励我认为G。);他是要我认为,至少是愿意(在(4)中肯定是愿意)听任我认为G;所以他的含义是G。

3.4非规约性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296页)中指出摘要:比如

你看得懂吗?

有这件事情吗?

这两个句子,用两种语调来说,就可以有询问或反诘的两种意义。

可见,听话人要在知道反问句的字面意义之后要在语境中推导才能得出它的含义,即说话人的观点。他不能从字面意义就可以得知说话人的观点。

我们认为反问句的会话含义规约化的程度不高,有时甚至是很低的,不足以改变反问句传达的说话人的观点对听话人来说是一种会话含义的事实。因为(ⅰ)更多的反问句是没有用"难道",往往是不能单看一个句子就马上认为是反问句的。(ⅱ)很多用了"难道"的问句也不一定是反问句。(ⅲ)更重要的是,当说话人的观点表现为非凡性会话含义时,就算知道问话不是疑问句也要结合语境推导才可能知道说话人的观点。

3.5不确定性

在有些情形里,反问句的会话含义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即使说话人的观点是确定的,但听话人会有自己的理解。看下面的例子。

(7)"……老炮,把您的绝招亮一亮吧!"

"看你说的,我有啥绝招哇。"

我们可以认为他是说他真的没有绝招,也可以认为他是谦虚。究竟是哪一个,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而定。

4.通过上面的论证,我们可以确定反问句中说话人的观点对于听话人是会话含义

下面,我们将拟建出反问句的会话模型。

4.1反问句的会话模型

a.有一个语境X,X中有听话人H的参和或存在;

b.说话人对X中的某个事件Y有了自己的观点Z;

c.S用表述Z的否定命题~Z的字面形式和疑问形式想结合的方式构成反问句P,P具有会话含义Z;d.按照合作原则,H认为S想要他做Z的理解,即说P时的含义是Z。

4.2在这个模型中,我们认为a和b是反问句生成的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c说明了就说话人一方反问句的构成方式,d说明了说话人的表达意图和听话人的理解方式,是作为一种会话含义来理解说话人的观点。

H的参和或存在要么以动作行为,要么以言语行为,要么只是以听话人的方式或身份出现。Y,我们也称作触发事件,既可以是一个实际的情形或动作,也可以是言语。

非凡需要指出的是,~Z的字面形式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说话人简单地照搬表述Z的字面形式并对Z进行否定,另一种是用和表达Z的字面形式有很大不同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字面形式并对Z进行否定,换个角度,对于听话人来说,第一种是只需要否定~Z的字面形式就可以推导出Z的,第二种是在否定~Z的字面形式之后还必须要结合语境才能推导出Z来。我们认为前一种属于一般性会话含义,而后一种是非凡性会话含义。

5.反问句的核心意义

从4.1的会话模型我们可以归纳出反问句的核心意义摘要:说话人将自己观点的逆命题跟疑问方式相结合以构成话语来表达这个观点。它是人们表达对某个事件的观点的一种非凡表达方式。说话人的观点,对于听话人来说,其实是一种会话含义。

6.反问句和否定的关系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摘要:"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于根元(1984)和郭继懋(1999)提出了他们的观点(见1.2)。在我们看来,反问句中存在否定是肯定的,但它就象6.2中的会话模型显示的那样,只是作为说话人构成反问句的方式之一而存在,反问句的根本目的不是否定,而是表达说话人的观点。在一般性会话含义的反问句中,尤其是由听话人提供了反问句的触发事件时,我们很轻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反问句就一定是一种否定。在由说话人根据自己提供的触发事件和有非凡性会话含义的句子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否定只不过是说话人构建表达自己观点的话语的方式之一,并非为了否定而否定。

7.反问句和疑问句的关系

主流的现代汉语教材都认为,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有的还强调经常是只问不答或说话人不希望回答。但于根元(1984)认为就问话人的主观方面来说,反问句是无疑而问。

对于听话人,"事实上,反问句经常是有疑的,另一方往往可以作答"。

我们认为,有的教材上说的只问不答确实是值得商榷的。但从6.2中的会话模型来看,反问句是"无疑而问",这一点无庸质疑。有关是否有答的新问题,我们认为,那不是反问句的特征。一个人提出他自己的观点,别人完全可以表示赞同、反对以及提出修正等等。这就是于根元(1984)所提到的对听话人有疑,往往可以作答的情况。他也正是根据可以作答来判定反问句对于听话人是有疑的。我们认为,反问句的答语不是对问句的回答,而是对说话人观点的应答。至于于根元(1984)提到的自问自答的情况,我们在4.6已经作出了解释。

8.余论

文章提出了反问句的核心意义。黎天睦(1994)指出提出小品词对于汉语教学有重要的功能。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再汉语语法探究的其他方面也一样有启示功能。一个句式核心意义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它,运用它,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反问句的会话含义除了说话人要表达的观点外,经常还有请求、讽谕、禁止、提醒、强调等等含义。这需要另文讨论。

注释

①文章参考的现代汉语教材有刘月华等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冯志纯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张斌.《新编现代汉语》。

反问句大全篇4

关键词:什么 what 否定量词 否定副词 疑问代词

一、引言

“什么”在口语交际中能起否定作用,早在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一书中就有体现。后来,许多语言工作者出于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什么”的否定用法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关于“什么”在言语交际中起否定作用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初到上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对“什么”否定用法的研究散见于各论著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研究中,基本只停留在从意义角度出发,以分类为目的的层面。如王力(1944)、丁声树(1961)、赵元任(1979)、吕叔湘(1980)、王松茂(1983)等,其中邵敬敏、赵秀凤(1989)对“什么”的非疑问用法作了全面的研究,他们将“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分为全指、例指、承指、借指、虚指、否定、反诘和独用等八类。第二阶段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这一阶段出现了一批关于“什么”否定用法的研究专文,研究进入了专题阶段。这些专文将形式与意义结合起来对“什么”的否定用法进行分类,并开始从语义、语用、历时溯源等诸多角度对某一格式进行深入研究。如:邵敬敏(1989)、李一平(1996)、寿永明(2002)、王海峰(2003)、肖任飞(2006)等。但这些专文大部分集中在对“V什么(X)”这一格式的探讨上,对其他格式研究甚少。

前人的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同时也存在几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前人的研究较多关注虚指、任指等方面的非疑问用法,对否定用法的研究都是与其他用法放在一起泛谈,专门对否定用法作详尽研究的极少,且大部分都是语义层面的研究。第二,已有研究对“什么”否定用法的格式描写是列举性的,虽然归纳了否定用法出现的句法环境甚至格式,但归纳有疏漏之处,且对各种格式具体的使用条件未作详细描写。第三,对“什么”否定用法的由来意见分歧较大,吕叔湘(1980)、邵敬敏(1989)等认为疑问代词本身存在否定用法,丁声树(1961)、王松茂(1983)、刘月华(2001)认为是疑问代词的反问用法带来了否定,并不是疑问代词本身具有否定用法。李一平(1996)认为否定用法是从一般的反诘句中发展蜕变出来的。朱锡明(2005)认为“什么”的否定用法是由“X什么Y”整体结构式带来的。本文以生成语法的理论对“什么”的否定功能由来进行阐述。第四,几乎没有学者对英语疑问代词“what”的否定用法进行研究。第五,几乎没有研究对“什么”否定结构中的“什么”和“what”所扮演的句法成分进行探讨。

本研究将针对以上五点问题对汉英疑问代词“什么”和“what”的否定用法进行句法方面的详细研究。文章第一部分探讨“什么”的疑问功能产生的机制,第二、第三部分分别对汉语“什么”和英语“what”的否定用法所处的句法环境作系统的归类和分析,第四部分以新的视角即“否定量化”和“否定副词”的概念分析英汉“what”和“什么”表否定时的句法成分,最后一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二、“什么”否定功能产生的机制

疑问代词不是否定词,不能直接用来表示否定的意义,从语义层面来分析,其本身也并不含有否定义,因此,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见的一般否定(即汉语中的“不”“否”或英语中的“not”“no”)。事实上,这种用法同疑问代词的基本用法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从它的询问作用发展演变而来,尤其与反问句关系密切。范晓(2003)认为,“疑问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是问话人想要知道的新信息,也是问话人希望听话人给予回答的部分,因此它是疑问句中的最为重要的部分,成为特指问句里的焦点”。所以,一般认为,疑问代词在句中往往充当焦点,也就是说疑问代词往往是焦点标记。徐杰(2001)主张疑问代词在词库中除规定要带有〔+F〕“焦点标记”外,还要带有〔+Q〕“疑问标记”。由于反问句与一般疑问句在形式上基本相同,本来作为全句焦点的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承担负载新信息的职责。但由于反问句是表达否定作用的无疑而问,没有任何新信息存在,所有信息对发问人而言都是已知的。因此,作为全句焦点的疑问代词在无新信息可承载的情况下,会临时承受反问句所拥有的部分否定信息来作为补偿。

(1)有什么好看的?

例(1)中,“什么”不指称任何事物,不承载任何疑问信息,根据言语交际的简约性原则,在不影响语义表达的前提下,人们倾向于用最简便的方式进行交流,无用的语言成分不应出现,因此,“什么”在句子中的合法性地位受到影响。但由于“什么”虽然失去了疑问功能,但仍是句子的焦点,作为一种补偿,反问句让渡了部分否定信息给“什么”,由此,疑问代词“什么”在反问句中获得了否定功能。

总而言之,疑问句疑问程度的减弱和消失,使其具备了向非疑问功能迁移的一种条件。其中反问句(或称反诘句)是疑问代词“什么”的疑问用法向否定用法过渡最重要的形式,也是“什么”的否定用法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时间的发展,疑问代词“什么”表达否定功能的句法环境也愈加多踊,下文将对此作详细描述。

三、“什么”的否定用法所处的句法环境

(一)V什么X(的)

其中“V”代表汉语中的谓词性成分,即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性成分。“X”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X”缺省,即表现为“V什么”。如:

(2)我们的生意好,怕什么!

当“V”为动词性成分时,“V”一般是光杆动词。且“V”多数是不带宾语的动词,也有少数是心理感觉动词,如例(2)。

有时候,出现在该格式中“V”这一位置的还可以是叹词、副词等各类词。如:

(3)到婶娘在那唉声叹气,我叔不禁上了火:“我说你唉什么呢?”

有时,“V什么”中间插入“个”,构成“V个什么”。如:

(4)你们俩争个什么。

2.X=V,即表现为“V什么V”。如:

(5)看什么看,找打呢。

“V什么V”中“V”的句法特点与“V什么”中“V”的句法特点基本相同,但“V什么V”中的“V”主要由单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充当。前“V”为说话人要否定的对象,往往承接或引用前面语境中的内容;后“V”为顺承前“V”而粘连的字形相同的词。

“V什么V”和“V什么”的语义类似,都为“别V”或“不要V”。表面上看来,后“V”无论是从句法上还是从语义上,都像多余成分。但后“V”的存在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加重不满语气,起强调、加重语气的作用。因此,“V什么V”一般用于口语,语调短促有力,语气强烈。也因此,“V什么V”中的“V”一般须为单音节词,双音节、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很少。因为双音节或多音节会使整个格式的长度增加,使得短促有力的语调难以形成,起不到应有的表达效果。

此外,“V什么V”的前“V”可受状语修饰,后“V”不可以。如:

(6)你还装什么装,坦白交待吧!

可见“V什么V”结构紧凑,具有相对的封闭性,一般不能随意插入其他词或任意扩展。这就使得“V什么V”不会像“V什么”那样具有疑问、否定同形异构的情况,即“V什么V”是一个表否定的特有结构。

3.“X”为“NP”,即表现为“V什么NP”,分为三种情况:

1)“V”和“NP”构成动宾关系,用“V什么O”表示。如:

(7)你说呀,装什么哑巴。

2)“V”和“NP”不构成动宾关系,即“V什么NP”去掉“什么”后,“V”和“NP”不构成直接句法关系。最常见的句式是“V(个)什么劲(儿)”。如:

(8)你到这个年纪竟一事无成,还活个什么劲儿。

3)复合词中间插入“什么”

可能是受“V什么O”句式强大的类推作用的影响,一些双音节动宾式离合词中间也可插入“什么”表示否定。例如:

(9)我告诉你,在这儿也轮不上你,你插什么嘴?

“V什么NP”还有以下三种变体:

1)“V个什么NP”。如:

(10)我当老婆的都不嫌,外人捣个什么乱哪?

2)“V的什么NP”。如:

(11)大门敞着,他人不知哪去了?他这是替我看的什么房子?

3)“V的是什么NP”。如:

(12)到处是臭虫咬的,这到底睡的是什么觉?

4.“X”为“VP”或“A”,即表现为“V什么VP/A(的)”,此时“V”通常为“有、算、叫”等关系动词。例如:

(13)不就是一科长嘛,有什么可喜!

(14)你别拿我开心了,我算什么杰出?

其中“有什么X(的)”是在“什么”否定用法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句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X”为形容词性成分,构成“有什么A(的)”(“A”代表形容词)。如:

(15)这年月,上不上学有什么要紧!

“有什么A(的)”用以否定某事某物具有“A”这种性质或状态,相当于一个否定性陈述,意思是“不A”。如例(15)中的“上不上学有什么要紧”义为“上不上学不要紧”。

2)“X”为名词性成分,即“有什么NP”。“NP”一般为“资格、出息、身份、威信、良心、尊严、福气”一类的双音节抽象名词。如:

(16)没有我的命令,你有什么权利叫她走呢?

“有什么NP”用以否定“NP”的存在,即“没有NP”。如“有什么能耐呀”义为“没有能耐”。

3)“X”为动词性成分,常构成以下两种表达式:

a.“有什么(可/好/值得)V(的)”(“V”表示动词)。如:

(17)一个这样的职务有什么值得庆贺!

“有什么(可/好/值得)V(的)”表示“没有必要X、不值得X”。该式通过否定实施某一动作行为的价值和必要性来表达禁止、劝阻等祈使义,相当于“别X、不要X、不用X”。

b.“有什么+不+能愿动词+(的)”。如:

(18)我原本就想拼了,有什么不敢的呢?

4)口语中还常出现“有什么呀”和“这/那有什么(的/呀)”,义为“(这/那)没什么”,表示对某种现象或某种说法无所谓或不屑。如:

(19)考就考呗,有什么呀?

(二)什么+X(的)

1.“X”为引语(所谓引语是指说话人引用的别人、上文的话语或话语的一部分,话语既可以是引用者听到的话,也可以是引用者看到的内容),即表现为“什么+引语”。例如:

(20)什么“永不再嫁”,难道离了婚还要作他的牺牲品?

也可以用“叫”引出引语。如:

(21)什么叫差不多了!

2.“X”为“X不X”形式,即表现为“什么X不X(的)”。“什么X不X(的)”中的“X”非常自由,可以是词,词性不受限。如:

(22)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X”为“NP”)

(23)我那点经验叫我明白了些,什么爱不爱的,反正男人都不可靠。(“X”为“V”)

(24)什么母女不母女,什么体面不体面,钱是无情的。(“X”为“A”)

“X”也可以是短语,当“X”为动宾短语时,“什么X不X(的)”有多种排列形式:“什么VO不VO(的)”“什么VO不V(的)”“什么V不VO(的)”。如:

(25)――我们现在去打球吧!

――什么打球不打球的,现在没工夫!

(26)什么闹日本鬼子不闹的,反正咱们得过咱们的节!

(27)你还什么喜欢不喜欢摄影的,哼,所谓摄影不过是我在艰难之中捕捉的一个幻影。

“X”虽然很自由,但必须是别人或上文话语中出现过的,或者可以概括上文提到的事情。

3.“X”为“NP”,即表现为“什么NP”。如:

(28)什么记性!

(29)什么医院,连个小病都看不好。

吕叔湘(1985)认为,能出现在“什么NP”中的“NP”,其语义是很专一的,即名词本身含有某种德性。另外,“什么东西”“什么玩艺儿”“什么话”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子。

(30)凭那个打不死的校长,什么东西,敢开除赵子曰,赵铁牛,笑话!

(31)小小个东洋留学生,人模狗样的竟自把个地道英国硕士给压下去,什么玩艺!

(32)什么话,咱家自个的车。

4.“X”为语气助词,如“呀”“啊”等。即表现为“什么呀”等。如:

(33)女孩儿:什么呀,您可真不着四六儿。

“什么”还可加上语气词“呀”表示否定,“什么呀”作为独立语,用于句首,表示对对方话语的否定。

四、英语中“what”的否定用法

英语“what”的否定用法的表F形式和语义远不如汉语“什么”多样和丰富,且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大,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英语中动词前加能愿动词用来表示否定的句义。如:

(34)What can I say? You’ve already made the final decision without me.

(35)What else would I tell you? You know everything.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能愿动词仅仅表示一种意愿或可能,具体的动作行为尚未实施,“什么”所否定的重点在于句中的能愿动词而不在其他动词上面。

(二)与汉语“什么”否定形式中的“V什么”相类似,英语里用“what…for”的结构来表达,表示“别X、不要X”。如:

(36)What are you crying for?He’s not worth it.

例(36)义为“哭什么?他不值得”。“哭什么”的内在含义其实是“别哭”。

(三)短语或插入语,通常以“what”“so what”形式独立出现,相当于汉语中的“什么呀”。如:

(37)Monica:Joey,stop hitting on her!It's her wedding day!

Joey:What,like there's a rule or something?

“so what”是英语中的插入语,对应汉语里的“那又怎样”,带有反问的意味。

五、“什么”和“what”在否定句式中成分的探讨――否定量词

本文第二部分详细地描述了“什么”和“what”否定用法出现的句法环境及格式,在这些句法环境下,“什么”和“what”扮演着什么样的成分呢?本部分对此进行探讨。

由上文我们得出否定用法是从一般的反诘句中发展蜕变出来的,即疑问代词“什么”是在反诘句中获得了否定功能。“What”的反问句和疑问句在句式结构上是相同的,但两者的成分构成迥然不同。试比较:

a.What can I say?

b.What can I say? You’ve already made the final decision without me.

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句a是“what”的疑问句,义为“我可以说些什么?”,是有疑而问,“what”代替的是未知的部分;句b是一个表达否定的反问句,义为“我还能说什么?”,虽然也提出问题,但不要求别人回答,而且就发问者来说,本来就没有疑问。“what”在句a与句b中形似而质不同。

张杰(2010)指出,疑问句一般可以和称为它的前提的陈述句相对应。这种陈述句以不定的词语,如“something”,来替代“wh”成分,所以句a就有对应的前提,即“I can say something”。

鉴于“wh”疑问句中“wh”成分的不定指代功能,英语“wh”成分可以分解成“wh”和不定成分“ind”,其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这里的OP[Q]为疑问算符,对同标的不定成分“ind”进行约束,并组成“算符――变量”关系。

“Wh”反问句是“无疑而问”的问句,含有极性对立的断言,字面上表肯定的为否定,表否定的为肯定。其中的“wh”成分不是疑问代词,而是带有否定语力的否定量词,句b表示否定含义:“I can say nothing.”

“what”反问句中的“what”成分与“what”疑问句中的“what”成分不同,前者包含一个“N”否定算符。由于否定算符约束与之同标的不定成分“ind”,所以反问句中的“what”成分具有否定量词的功效。“What”反问句中“what”成分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疑问句和反问句中的“what”的内部成分是截然不同的,反问句中的“what”相当于一个否定量词,句b中的“what can I say”相当于“Little can I say”。

我们可以发现,“wh”反问句与否定倒装具有相同的投射结构。

这里的PolP为极性短语投射。功能词Pol包含[N]否定特征。“Wh”反问句中的“what”成分为否定量词,也包含[N]否定特征。处于探头地位的Pol吸引“wh”成分否定量词,二者的[N]否定特征进行一致核查,于是,“wh”成分移到Spec-PolP句首位置。反问句b的特征核查可由树形图4示意。

以上是“what”在表否定的反问句中的成分分析,我们发现“what”在反问句中相当于一个否定量词,与否定倒装具有相同的投射结构,可以用“little”等来替代。那么,汉语中表否定的反诘句中的“什么”的句法成分是否也可以理解为否定量词呢?

上文例(16)“没有我的命令,你有什么权利叫她走呢?”是一个反问句,说话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你没有权利叫她走”,比较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什么”就相当于否定副词“没”,相当于英语中的“not”。

六、结语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汉语“什么”的否定用法所处的句法环境复杂多样,英语“what”的否定用法所处的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反问句。“什么”的否定功能来源于反问句,反问句也是现代汉语“什么”的否定用法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即“否定量词”的概念分析了“what”在反问句中的句法成分,分析发现,“what”的反问句的结构与否定倒装句具有相同的投射结构,因此,表达否定含义的反问句中的“what”实则与“little”等否定量词具有可替换性,得出了“what”可以归属于否定量词这一句法成分。

本文通过对比英汉语反问句中“什么”的句法成分,得出了英语中的“what”属于否定量词,汉语中的“什么”属于否定副词。本文没有对汉语中的“什么”从疑问代词消解为否定副词的内部机制进行句法推导;“什么”在其他格式中所扮演的句法成分也有待分析。这些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Lyons,John.Semantics II[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2]McCawley,James.Remarks on the Syntax of Mandarin Yes-No Questions[J].Journal of East Asian Languages,1994.

[3]郭继慰.反问句的语义语用特点[J].中国语文,1977,(2).

[4]李一平.“什么”表否定和贬斥的用法[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5]李宇明.疑问标记的复用及疑问功能的衰变[J].中国语文,1997,(2).

[6]刘睿研.“什么”的否定用法及其使用条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J].中国语文,1985,(4).

[8]寿永明.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9]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第1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0]邵敬敏,赵秀凤.“什么”非疑问用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1).

[11]唐燕玲,石毓智.语法结构与功能衍生――形成英汉疑问代词衍生用法异同的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7).

[12]徐盛桓.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J].中国语文,1999,(1).

[13]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14]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5]张杰.英语“WH”反问句与“WH”疑问句句法对比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16]郑雷.疑问代词否定用法的原因分析[J].绍兴文理W院学报,2010,(7).

[17]朱军.“V什么V”式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反问句大全篇5

关键词:连接词;宾语从句;否定转移;时态

一、连接词

众所周知,引导宾语从句的连接词通常有三大类,用法各有不同,现概括如下:

1.连接词that,没有词义;不作句子成分;在部分宾语从句中可省略,其他名词性从句中不能省略。

2.连接词if,whether,词义为“是否”;不担任句子成分,不能省略;大多数情况下whether和if可互换。

3.连接代词who,whoever,what,whatever,which,whichever和连接副词how,why,when,where等,有词义;在从句中通常作句子成分,不能省略。

二、何为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是在一个主从复合句中充当宾语的句子,可以是及物动词的宾语和介词的宾语。例如:

She often tells us that nobody can leave the school without permission.

I don’t know whether / if Mr Johnson will be free this afternoon.

Nobody knows who broke the window carelessly between classes.

I will do whatever the people think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三、形式宾语

有时候用it作形式宾语,把宾语从句放在后面作宾语,常见句式有:

1.经常放在动词make, think, consider, feel, find 等后面,构成“主语+动词+it+形容词或名词+that 从句”结构,例如:

He considers it important that students should speak English in class.

They have made it a rule that they shouldn’t watch TV when they have meals at home.

2.经常放在动词like, love, enjoy, appreciate, hate, dislike及短语see to,rely on,depend on,count on等后面,构成“主语+动词+it+从句”结构,例如:

I appreciate it if you help me with my math after class.

I will see to it that each child in rural schools shall be given two eggs every weekday.

四、下列情况宾语从句中不省略that

1.由连词and,or连接的第二个以及往后的宾语从句中

He thought(that) everybody should be treated equally and that they should be well educated.

2. 作介词宾语时不省略that

The suit is quite good except that the trousers are a bit longer.

3. 当谓语动词与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中有插入语时

They decided,in view of her perfect performance,that she was employed immediately.

五、宾语从句中用whether还是if

大多数情况下,引导宾语从句的whether和if可以互换,只不过whether比if更正式或在书面语中用得更多,但下列情况只用whether:

1.宾语从句前置时

Whether he will ask her to marry him,I don’t know.

2. 作介词宾语时

I worry about whether he will come back home safely on time.

3. 跟or not 连用时

I don’t know whether or not I can get my visa to go to America.

4. 后接不定式时

They can’t decide whether to turn to the teacher for help.

六、否定转移及反意疑问句

在正式文体中,如果主句中有表示“认为”这个意义的动词作谓语时,宾语从句中的否定一般要转移到主句中来,常见动词有:believe, think, suppose, guess, imagine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将该句变为反意疑问句,需要考虑主句的主语,有两种情形:第一,若主句主语是第一人称,反意疑问句要依宾语从句而变;第二,若主句的主语为第二、第三人称,反意疑问句要依主句而变;因为前面主句中有否定形式,故反意疑问句中用肯定形式,如:

I don’t suppose that she can pass the driving test without practice, can she?

They don’t think that she will punish her students seriously, do they?

七、时态一致性原则及语序问题

当主句的动词为一般现在时或一般将来时,从句中用所需时态;

当主句的动词为一般过去时,从句中用相应的过去时态;

但若从句叙述客观真理和自然现象时,时态不受限制,用所需时态;

宾语从句中应该是陈述句语序,如:

I think that he is very honest and we can make friends with him.

He said that he had succeeded in passing the driving test and he would buy a car of his own.

The scientist argued that if a figure has more than two odd points,you can’t go over it without lifting your pencil from your page or going over a line twice.

Nobody in our class knew what the matter was with him. (错误)

Nobody in our class knew what was the matter with him. (正确)

参考文献:

反问句大全篇6

What a noble illustration of the tender laws of her favored country!―They let the workers go to sleep!

中译英部分

流氓欺乡下佬,洋人打中国人,教育厅长冲小学生,都是善于克敌的豪杰。

上述两部分分开评奖,参赛者可任选其一进行翻译。译文请在2014年11月10日前在网上提交,网址为;或者用稿纸誊写工整,寄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东三街2号新东方南楼19层《新东方英语》编辑部“翻译擂台”收,邮编为100080,截止日期为11月10日(以邮戳为准)。我们将隔期刊登有关译文的详细评点,并评出若干名最佳译手(奖品:《梦在青春在――写给在路上追梦的你》)和潜力译手(奖品:《舌尖上的智慧――美国名校最佳毕业演说(第3辑)》)。快来一试身手吧!

2014年9月号英译中获奖名单

郭倩

仲迎鑫 王蓉

2014年9月号中译英获奖名单

蔡琳童

周建军 方逍逍

在上一期的翻译擂台评点中我们提到,虽然英语和汉语中的反复修辞格有诸多相似之处,为翻译提供了便利,但由于这种修辞格很常见,译者有时会因为疏忽而导致译文质量不好。从翻译教学的实践来看,译文的问题更多地体现在表达方面。初学者往往会放弃反复的形式,或是只保留部分反复的成分,导致译文的修辞效果比原文弱许多。译文当然也会存在理解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很少是由反复修辞格本身引起的,而是因为译者不理解原文中的某些词汇或表达法。反复修辞格形式比较简单,修辞功能在英语和汉语中又比较接近,因此译者只要足够警觉,应该都能体会到某些语言成分反复使用所形成的表达效果。但要在准确传达原意的前提下把反复形式保留下来,有时却比较困难。就英译中来说,如果反复修辞格出现在结构复杂的句子中,那么译者在拆解原句时就会遇到比较大的障碍,难免首尾不能兼顾,放弃反复的形式。就中译英来说,译者有时为了追求英语句子的完整性,在组织句子时也有可能发现很难用反复的形式表达原文的意思。这些情况在本期参赛译文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我们在下文中具体分析。

2014年9月号翻译擂台英译中评点

英译中题目

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

翻译要点

英文原文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期间某次演讲中的一句话,广为传颂。在这句话中,so一词使用了三次,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反复。So后面又用了much、many和few这三个代词,其中much指的是owe的程度,many指的是广大英国民众,few则是指参加不列颠之战的英国空军将士,much和many与后面的few形成强烈的对比。译者要想既保留三个so形成的反复,又译出三个代词所形成的对比,还是有很大困难的。由于没有上下文,译者如果对这句名言不熟悉,可能还会感觉owe的意思不太明确。也就是说,三个代词和owe的理解困难会给译者的翻译带来一定的困扰,导致译文出现问题。具体来说,参赛者在翻译反复修辞格时主要出现了以下四类问题。

问题一 在参赛者的译文中,反复修辞格消失,译文意思有误。

例1:在人类冲突的领域中,多数人欠少数人太多的局面是极少的。

例2:在人类战争中,从来没有像这样以少数战胜多数的。

评析:第一个译文基本忽略了so一词,虽然用了“太多”和“极少”这样的说法,但“太”和“极”并不是对so的准确翻译。译文尽管把much、many和few的意思翻译了出来,对owe的理解也没有问题,但原文中so构成的反复修辞格完全消失了,so本身所包含的强调的意思也消失了。这样一来,译文不仅语气比原文弱,意思也与原文有出入。第二个译文也把so忽略了,“这样”看起来像是对so的翻译,但由于修饰的是“以少数战胜多数的”,所以并不是原文中so的意思,反而更像是译者添加的。另外,译文把many和few分别译为“多数”和“少数”,但原文的many和few只是指人的多少,并不是“多数(人)”和“少数(人)”的意思,译文意思与原文差别较大。

问题二 参赛者漏译三个so中的一个或两个,导致译文的反复结构不完整或不能构成反复结构,语气不如原文强烈。

例1:在人类战争领域中,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亏欠了这么少的人(因为一小群人拯救了一大群人)。

例2:以如此少的兵力告捷是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

评析:第一个译文漏译了原文的so much。虽然把so many和so few分别译为“这么多人”和“这么少的人”,意思正确,也形成了反复,但语气毕竟比原文弱了一些。第二个译文中,so much和so many都没有翻译出来。虽然把so few译成了“如此少”,但由于没有与之重复的表达,译文根本不能构成反复。此外,第一个译文中括号里的解释多余,丘吉尔说这句话时虽然暗含这层意思,但原文并没有直接这么说。第二个译文中的“告捷”也有同样的问题。这种把原文暗含的意思明白地解释出来,在翻译理论中叫做“明晰化”(explication)。这种翻译方法在实践中可以使用,但前提是直接翻译不好理解,这里显然没有明晰化的必要。

问题三 参赛者对三个so采取不同的译法,影响了反复修辞格的表达效果。

例:在人类冲突的领域中,这么多人从未把如此之大的成功归功于如此之少的兵力。

评析:译文把so many中的so翻译为“这么”,把so much和so few中的so翻译为“如此之”,虽然后两个表达法可以形成反复,但和“这么”却无法形成反复,语气不如原文强烈。

问题四 参赛者保留了原文的反复修辞格,但意思不准确。

例:在人类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一次像这样,以如此少的兵力,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保护如此多的众生。

评析:译文把三个so都译成了“如此”,构成了反复修辞格,语气很强烈,修辞效果也很好。但译文对原了比较大的改动,意思与原文有出入。“成功”一词在原文中并没有对应的词,估计是由owe灵活处理而来的,但根据《新牛津英语词典》,owe这个词的意思是“be indebted to someone or something (for something)”,即“亏欠,感激”的意思。丘吉尔的意思是,虽然参战的英国空军将士的人数不多,但因为他们英勇奋战而免遭不幸的人却很多,这些免遭不幸的人对这些将士深怀感激。译者可能觉得owe这个词不好译,才这么灵活处理。但这样处理的问题在于,原文中的so much指的是广大民众深深的感激之情,而不是空军将士的战功,描述的焦点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译文在网上比较流行,可见这种错误译文流传很广,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参赛译者过分迷信网络资源,不愿意自己动脑筋。这种翻译态度是不可取的。

除了与反复修辞格相关的问题外,参赛译文还存在以下三类问题。

问题一 参赛者误译conflict一词,译文意思不准确。

例1:在人类矛盾领域从来没有大国欠小国如此之多。

例2:人性争辩中的被逐个打破。

评析:《新牛津英语词典》中,conflict作名词时有两个义项,一个是“a serious disagreement or argument, typically a protracted one”,另一个是“a prolonged armed struggle”。前者通常译为“冲突”,后者显然可以译为“战争”。本句中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战争”。第一个译文将其译为“矛盾”,更接近词典里的第一个义项,但并不完全相同,而且“矛盾领域”的说法也不自然。第二个译文将其译为“争辩”,与词典中的两个义项都有较大出入。从整句译文来看,两位译者的英语基本功都还不够扎实,对词汇的理解和句子结构的分析都比较欠缺。第一个译文中省略了so much,把many和few翻译为“大国”和“小国”,意思与原文差别太大。第二个译文对原文进行概括式翻译,但译文意思和原文出入太大,“逐个打破”不知从何而来。两位译者都没有做必要的词典查证工作,猜译的成分太大。

问题二 参赛者误解owe一词,译文意思有明显错误。

例:在人类冲突领域,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有这么多人将这么多的冲突归于这么少数人的现象。

评析:如上所述,owe在原文中是“亏欠,感激”的意思,这也是该词的基本义之一。但许多译者舍弃基本义不用,反而采用引申义,出现了“成功”这样灵活但却错误的译法。上面的译文将其译为“归于”,也是一种灵活的处理方法。有些英汉词典的确将这个词定义为“多亏了”“归结于”,但这是引申义,是从“亏欠”这个意思引申出来的,后面接的大都是success等表示积极意义的词。说“冲突归于……”,不符合这个词的用法。

问题三 参赛者无故增译,增添了原文没有的意思。

例:在人类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一次战役能以少敌多,竟取得如此大的胜利。

评析:译文中的“一次战役”是原文中所没有的。虽然丘吉尔说这句话时针对的是不列颠之战,但原文强调的毕竟是“少数人”所做的贡献,重点在于人,而不是战斗的成果。这种增译转移了叙述的焦点,因此意思不准确。

获奖译文:在人类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对如此少的人心怀如此多的感激。(蔡琳童)

评析:译文把三个so都翻译成了“如此”,保留了反复修辞格;对many和few的理解没有问题;把owe翻译为“感激”意思正确,在句中也很自然;把in the field of翻译为“在……史上”也说得过去,毕竟never包含了“史上从来没有”的含义,field一词不一定要译出来。但“如此多的感激”不太自然,“感激”可以用“深深的”之类的词来修饰,却不可以说“多”。把“如此多的感激”改动一下,就有了下面的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在人类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对如此少的人如此心怀感激。(韩子满)

2014年9月号翻译擂台中译英评点

中译英题目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翻译要点

中译英的原文选自茅盾的《白杨礼赞》。句中“树”字出现了三次,特别是“一种树”出现了两次,显然是作者刻意使用的一个反复修辞格,否则完全可以说“西北极普通然而绝不平凡的一种树”。之所以要使用反复修辞格,就是要增强语气,突出白杨树坚忍不拔的品格。但原文是一句话,翻译为英语时,译者在句子结构上需要花一番心思。是拆开译为多句话呢,还是译为一句话?对句子结构的选择可能会影响反复的形式能否保留。具体来说,参赛译文在反复修辞格的翻译方面存在如下三类问题。

问题一 参赛者的译文中反复修辞格消失,译文语气不如原文强烈。

例:This is the poplar tree. Though very common in northwest China, by no means is it an ordinary tree.

评析:译文中虽然两次出现了tree一词,但不在同一个句子中,而且中间隔着一个分句。另外,tree前面的修饰成分也不同。一个是名词poplar,一个是形容词ordinary,二者不能构成反复。在译文后一句,原文“极普通的一种树”中的“树”被省去不译。这种译法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但却破坏了反复修辞格。在very common后加上tree这个词,并在very前加上a,就可以重现反复。

问题二 参赛者保留了反复修辞格,但译文表达有问题。

例:These are white poplars. They are very common trees in northwest, however they are not ordinary trees.

评析:译文把原文的一句话译成了两句话,在后一句话中重复了trees一词,且前面的修饰词都是形容词,构成了明显的反复,修辞效果不错。但后一句的英文表达不自然,有两个they are主谓结构,句子结构不严谨,把however前面的逗号改为分号就可以了。另外,northwest一词用得也不好,改为the Northwest或northwestern China就没有问题了。

问题三 参赛者保留了反复修辞格,但保留得不完整,译文的表达效果不如原文。

例:This is the white poplar,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rees in the northwestern, but it is never an ordinary tree.

评析:译文中tree这个词出现了两次,且前面的修饰语都是形容词,但一处用的是复数,一处用的是单数,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反复。也就是说,译文对原文的反复修辞格保留得并不完整。出现这种错误很可惜,说明译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体尚可,但翻译技巧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如果一定要用tree的复数形式,可以把第一句中的poplar改为复数,把后面的an ordinary tree改为ordinary trees,反复形式就保留下来了。如果把“极”理解为“程度非常高”,翻译成very,把one of the most common trees改为a very common tree,也可以保留反复。

除了与反复修辞格相关的问题外,参赛译文还存在以下三类问题。

问题一 参赛者误译“西北”一词,用法不规范或意思不准确。

例:They are white poplars. Though very common in Northwest China, they are no ordinary trees!

评析:多数参赛者都把“西北”译错了,出人意料。出现这些错误大都是因为译者对northwest和northwestern这两个方位词的用法把握不准。要表示某个地域的西北部,可以说the northwest of,也可以直接在地名前加northwest或northwestern。如果是特指而且是读者熟知的“西北”,则可以直接说the Northwest,此时northwest首字母要大写。把上面译文中的Northwest首字母改为小写就没有问题了。

问题二 参赛者的译文存在较多语法问题。

例:This is white poplar, a kind of particularly ordinary tree in north-west China, but absolutely was not a kind of characterless tree!

评析:语法错误多是本次参赛译文的一个特点。许多译者似乎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了句子结构组织和个别词的翻译上,对基本语法没有在意,犯了一些低级的语法错误。上面译文中的poplar是可数名词,如果表示总称,前面应该加冠词;如果不用冠词,就应该用复数。But前后的两个并列句一个用了一般现在时,一个用了一般过去时,似乎白杨树过去不平凡,现在平凡了,这无疑不是原文的意思。既然是并列句,两个分句描述的事实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就本句来说,白杨树的特质应该是同时具有的,或者说是描述者同时可以看到的,后面的分句不应该用过去时。

问题三 参赛者用词不当,译文表达不自然或不准确。

例1:This is populus alba, which is the extremely familiar tree in the northwest, but not an ordinary one.

例2:These are white poplar trees, the ordinary trees often seen in Northwest China. But, absolutely, their spirit is out of ordinary.

评析:“白杨树”在英语中的通行译名是poplar,但西方的poplar有多种,与我国西北地区白杨树相近的是white poplar。译文中用poplar或white poplar都可以。第一个译文舍弃了这两个常见译法,用了populus alba,从意思上说没有错,但这是拉丁语的说法,英语中一般只用于科技文体,如专门论述植物学的文章,文学散文中不太可能用这个词,否则很不自然。第二个译文把“不是平凡的”翻译成了out of ordinary,说明译者有一定的积累,知道用out of和ordinary搭配也可以表示not ordinary的含义,但译者对这个用法还没有完全掌握,漏了定冠词,正确的说法应该是out of the ordinary。

获奖译文:Such are white poplars. They are very common trees in Northwest China, but absolutely not ordinary trees at all. (郭倩)

评析:译文中tree出现了两次,都用了复数,构成了反复。如前所述,用very来译“极”也没有问题。把“这就是”翻译成such are,突出了白杨树的特质,意思非常准确,比they are或these are要好得多。但Northwest首字母不应该大写,把原文拆译成两句也略显嗦,不如原文简略。我们不妨把后两个分句处理成同位语,形成下面的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Such are white poplars, extremely common trees in the Northwest, but by no means ordinary trees. (韩子满)

评析:用trees作poplars的同位语,句子结构好组织一些,两个trees也距离更近,反复修辞格更加明显。

反问句大全篇7

【关键词】《孟子》语气词;疑问;感叹;矣;乎;哉;连用

一、 语气词总体情况

《孟子》一书的语气词中句尾语气词占大多数,句尾语气词数量多且类型丰富,其中单用的有“也”、“矣”、“乎”、“已”、“与”、“哉”、“焉”、“而已”、“耳”、“尔”共10种,几乎涵盖了所有单用的句尾语气词类型。

本文只对《孟子》中疑问句和感叹句中的语气词以及它们的连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疑问句中出现过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已”“与”、“哉”、“焉”共7种,连用的有“矣乎”、“也乎”、“为哉”、“乎哉”、“也哉”、“云乎”、“乎来”共7种。感叹语气词主要有“也”、“矣”、“乎”、“哉”、“焉”“已”共6种,连用的有“矣夫”一种。由于对语气词“也”的研究著述历来很多,而书中“与”和“焉”在感叹句中没有出现过(“焉”只在《滕文公上》引用的孔子言论中作为感叹语气词出现),故在本文中不作分析。

二、“矣”、“乎”、“哉”单用情况

“矣”、“乎”、“哉”的使用情况列表如下:

在书中,“乎”出现的次数仅次于“也”和“矣”,有137次。它是全书中用得最广泛的疑问语气词,适用于所有的疑问句类型,在感叹句中的应用较少。“哉”出现了88次,它表示疑问和感叹语气的情况较多,尤其是在感叹句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很值得关注。“矣”是除“也”以外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语气词,约出现185次。但它在疑问句和感叹语句中仅出现了13次。“矣”、“乎”、“哉”与其他词搭配的情况如下:

(1) “乎”在疑问句中,前有“其”呼应,组成“有……乎”、“焉有……乎”等模式;“乎”在感叹句中有用于句子中间的情况,如“皓皓乎不可尚已!”(《滕文公上》)[1]有观点认为:此时的“乎”已经不是语气词而“是一个语素,主要用在形容词或者副词后,合起来构成一个词”以修饰谓语。[2]但此时的“乎”仍可作语气词解,“皓皓乎”的“乎”可译作“啊”、“呀”等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表达作者有一定强度的情感。

(2) “哉”在疑问句中常与“岂”搭配构成“岂……哉”模式,前面还有“焉”“奚”等疑问词。有和形容词一起位于句首的情况[3],如“善哉言乎!”表达更加强烈的情感。

(3) “矣”在疑问句尾时,有“何如”、“几”、“何如斯”、“如何斯”等疑问代词组合用以呼应,一般前面还有“可以”“可”等助词。在感叹句中时有处于句子中间的情况如“死矣盆成括!”(《尽心下》),但是此时“矣”不可由“哉”或者“乎”来替换,因为“矣”一般用于陈述句、描写句,且带感叹意味,在此其表达新的情况,表示将然,相当于“了”。[4]

三、 “矣”、“乎”、“哉”连用情况

“矣”、“乎”、“哉”是书中连用语气词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疑问句中的连用有“矣乎”、“也乎”、“为哉”、“乎哉”、“也哉”、“云乎”、“乎来”7种,感叹句中只有“矣夫”一种。由于“连用的语气词,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5]因此以下按结尾语气词为分类标准分别进行分析。

(1)“乎”:“矣乎”在文中出现了两次,都在是非问句尾;“也乎”出现1次在反问句中;“云乎”出现了两次,分别是测度问句和反诘问句。《马氏文通》中这样解释“矣乎”道“‘矣乎’者,双合助字也。‘矣’助静字,助事之以往者与有效者,皆常例也。”[6]如“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公孙丑上》)“矣”在此表示的是已然,而“乎”把整个句子带到了一个询问的语气,所以整个句子成了一个是非问句。

(2)“哉”:“为哉”出现了4 次, 均用于反问句;“乎哉”出现了3次,都在疑问句中,有是非问和反诘问;“也哉”连用出现了3 次,均为反问句。“‘哉基’本作用是表示语气较为强烈的感叹。”[7]“哉”和“为”连用以后,“为”提升了句子的疑问性,而“哉”又带有它固有的感叹语气,因此句子成了有一定感叹意味的反诘句。

(3)“来”:“乎来”共出现了5 次,均为反诘问句。如“兴曰:‘盍归乎来?’”(《离娄上》)。疑问代词“盍”决定了句子为反诘问句,“乎”对反问语气有所加强,但“‘来’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舒缓了语气,”[8]致使句子的反问语气不如单独以“乎”结尾的强烈。

(4)“夫”:“矣夫”共出现2次,是唯一一个用于纯粹感叹句中的连用语气词。“矣”加强了句子的完结语气,“夫”表现了一种低沉的感叹,使得整个句子有一种无奈的悲叹感。例如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 不可以执弓。 吾死矣夫!”(《离娄下》)

四、 总结

1. 反问句本身就是强烈情感的表现,而许多反问句带有感叹句的色彩。“矣”、“乎”、“哉”为《孟子》中兼表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语气词,表达疑问语气的句子数目约为表达感叹语气的5倍,而又以反诘问句为最多,可知《孟子》中语句感情充沛。

2. “乎”常用于情感强烈的是非问句,“哉”常用于情感强烈的感叹句和反问句,“矣”在疑问句尾时只表示特指问。其中“乎”的呼应词最多,均可作为语气词在句子中间中出现。

3. “矣”、“乎”、“哉”可以分别和别的语气词组合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句尾,惟有“矣夫”能用于感叹句句尾。“矣”使疑问和感叹语气更舒缓,有一种已然或将然的状态,“乎”与“哉”位于连用的句尾时加强疑问语气。

参考文献

[1]文中出现的《孟子》摘句均来自孟子.孟子[G]//辽宁:万卷出版公司,2008

[2]杨希英.析《孟子》中“乎”的用法[A]//语文学刊(高教版)[J].2007,(1)

[3][4][5][7]郭锡良 等.古代汉语[G]//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马建忠.马氏文通[G]//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79

反问句大全篇8

关键词:电视辩论 提问策略 话语 权势

法国哲学家福柯曾说过:话语即权力。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施展权力的工具,也是掌握权力的关键。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冲突性话语双方的提问策略,揭示在冲突性语境下对立双方如何通过话语取得权势。

一.语料和研究目的

作者从互联网上选取了三场国际大专生辩论赛视频作为语料,分别是《人性本善/本恶》(语料1)、《高中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语料2)和《顺境/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语料3),通过对3篇语料中的提问方式,频率和特点来分析冲突话语双方如何控制话语权。

二.电视辩论提问与传统机构提问的异同

与传统的机构话语一样,权势更高的人在话语中拥有更多的问话权,而权势较低的人则被期望提供更多的回答,如在法院庭审中原被告必须就律师和法官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而无权向律师和法官提出的自己的疑问。辩论赛中同样如此,权势地位较低一方的辩手无权要求观众、主席以及评委回答问题,他们必须遵守答辩规则并回答观众及评委向其提出的问题。

辩论赛话语与传统的机构话语不同,首先,作为弱势一方的辩手是整个话语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而强势一方的评委尽管对辩论活动的最终结果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并不直接参与辩论会话之中;其次,在辩论中辩论双方对提问和回答的选择上都有一定的自由度;最后,辩论双方提问的目的并不是引出新信息,而是抑制对方新信息的产生。

三.电视辩论中提问策略

Ilie(1994)将问句分成两类,一类是标准问句,另一类是非标准问句。标准问句是指引出答案和信息的问句,它能够引发受话者的语言反应。非标准问句包括寻求心理反应的问句和自问自答。徐盛桓(1999)从语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将疑问句的功能划分为全疑而问—半疑而问—无疑而问。全疑而问获取的新信息量最大,半疑而问获取的新信息量较小,而无疑而问则不获取新的信息量,它是发问者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自己肯定或否定的陈述。标准问句比非标准问句更容易激发新的信息,而非标准问句比标准问句对话语的控制力更强。下表1是三篇语料中标准问句和非标准问句出现频率的统计:

从上表可知,标准性问句出现116次,占总问句(375次)的30.93%,而非标准问句出现259次,占总问句的69.07%,这表明辩论双方提问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从对方获得新信息。下文将通过分析非标准和标准问句中的典型代表,即反问句和特指句来分析冲突双方争夺话语权的策略。

(一)反问句的提问策略

在辩论话语的问句中反问句出现的频率最多,一共是216次,占总问句量的57.6%(216/375),且在每一场的比例均超过50%(72/140;83/129;61/106)。这是因为反问句对话语的控制力最强,它的陈述部分已经包含了所需的关键信息,因而它实质上是一种诱导性问话,表明只有唯一正确的回答,试图诱导答话者做出这一回答,进而通过答话者对问题的肯定来达到削弱对方和巩固己方对话语权的控制。

下文两例是材料3和材料1中选取的反问句:

例1:人若果上两刀的话,都死了,您还何谈成长呢?

例2: 我今天喜欢一个女生,这个女生也喜欢我,我们都想和对方结婚,我们组织美好家庭,这是恶吗?

例1中,正方辩手在驳斥反方“如果人永远都不被朋友插上两刀,他就会盲从地相信所有的朋友,这样的人不会成长”这一命题时所采取的问句策略是首先假设“人若果上两刀的话,都死了”这一逻辑式为真,随后提出反问“您还何谈成长呢?”,迫使反方无法正面否定他的命题,因为对这一反问的否定将和我们的逻辑常识“死人是不会成长的”相违背。

例2中,正方辩手针对反方“人有欲望一定会带来恶”这一命题展开驳斥。这一命题可用逻辑式“若p,则q”表示,即“若人有欲望,则恶必会产生”。那么男女之间想结婚组织美好家庭也属于欲望的一种,可以推理出“若男女之间想结婚组织美好家庭,则恶必会产生”这一命题。而这一命题显然不可能为评委和观众所接受,其原因在于它和普遍接受的社会常识及伦理相违背。

综上所述,辩论赛中辩手巧妙地通过反问句的使用迫使对方既不能赞成、也无法反对他所提出的命题。这是因为辩论赛中如果一方赞成对方的观点,那必定会增强对方观点的可信度。而否认一个符合社会常识的命题则会拉大评委与己方的心理事实,使己方观点的说服力降低。

(二)特指疑问句的提问策略

一般认为标准疑问句指疑问句对话语的控制力最弱,这是因为特指问句的回答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即答话者有选择答案的自由,它带来的信息量最大。统计数据显示三场辩论指疑问句一共出现了65次,占总问句的17.33%,仅仅次于反问句。表面上辩论双方都给予对方一定的自由来选择回答的内容,这似乎与辩论双方提问的主要目的并不相符,但通过对辩论中出现的特指疑问句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辩论中的特指疑问句有其独特之处。

1.复杂性。

客观世界是复杂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存在多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人类在认识世界上是有局限性的。辩手往往利用这种局限性提出对方无法轻易回答的问题,如:

例3:到底何为恶?何为善?

例4:诚然,荣洪出国留学是花了一千多两银子,可他从西方带来的文化思想理念,请问又值多少银子呢?

例3的“善恶是什么?”和例4的“文化思想理念的价值有多少?”这两个问题不是能够在几分钟的话语时间内能够被清楚地解释,提问者通过这样的问句来使回答者处于困境。

2.反复性。

电视辩论中交辩双方往往会反复提出同一个问题,如:

例5:为什么善花会结出恶果?

例6:绝境和逆境到底有什么区别?

辩论中被问方往往会回避有可能让自己处于被动的问题,而提问者则会不断重复这一问题要求对方回答,如例5问句在材料1中出现了5次,例6问句在材料3中出现了3次。虽然被问方并未就问题给予答案,但提问者提问的目的已经达到,即成功地巩固了己方对于话语权的控制。

3.冲突性。

辩论殊问句的冲突性主要体现在句内冲突和句外冲突,如:

例7:)如果人性本恶的话,到底是谁第一个去教导人行善的呢?

例8:绝境和逆境到底有什么区别?

句内冲突是指特殊疑问句内部逻辑互相矛盾,如例7问句中人性本恶和教人行善这两个概念是彼此冲突的。而例8“绝境和逆境到底有什么区别?”则是发问者放大了被问者一方之前的话语矛盾,即正方一方面提出了绝境和逆境的区别,而另一方面又举出了一个“可能被老虎吃掉”的逆境,通过抓住对方逻辑上的错误,使对方的话语说服力大大降低。

4.排他性。

人类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人类的思想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一套行为准则来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表面上有很多选择的特殊疑问句有时实际上选择范围并不那么自由,如:

例9:如果说我们建立起来一个本恶的世界的话,我们的世界会是怎么样?

例10:自由恋爱利大于弊,初中生自由恋爱也是自由恋爱,所以初中生自由恋爱利大于弊。这样的结论大家又以为如何呢?

例9中“一个本恶的世界会是怎么样?”和例10中“我们对于初中生自由恋爱利大于弊的态度如何?”的问句虽然是开放的,但其答案却是唯一排他的,即“一个本恶的世界一定是恶的。”和“我们对于初中生自由恋爱利大于弊的态度是否定的”,传统文化造成我们思想上的先入之见是造成这种排他性的根本原因。

四.结论

基于以上数据统计和对文本的分析,本文认为在辩论过程中,双方辩手向对手提问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信息而是抑制对方新信息的产生,整个辩论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权势争夺过程。通过对辩论话语语境下的提问策略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冲突双方争夺话语权势的动态过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冲突性话语的本质。

参考文献:

[1]Cornelia Ilie.Question-response argumentation in talk show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 (1999) 975-999.

[2]李悦娥,范宏雅编著,《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田海龙,张迈曾.话语权力的不平等关系:语用学与社会学研究.外语学刊2 (2006):7一13.

[5]徐欢燕.电视谈话中的问句与权势关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6]徐杰.疑问范畴与疑问句式[J].语言研究,1999(2):22-36.

[7]徐盛桓.疑问句的语用学嬗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4): 27-34.

本文为法商学院校级项目资助,项目名称:“权势”视角下的冲突性话语分析,项目编号:201204。

上一篇:我和大姨子范文 下一篇:凉州词古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