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作为范文

时间:2023-09-19 12:02:12

有所作为篇1

一、班主任在进行家访时应把握好分寸。

班主任进行家访时势必要把学生在校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向家长反映,在反映情况时应把握好分寸,客观公正。这一点在对“问题学生”进行家访时尤为重要。有的学生可能因为班主任的偏见将其定位为“差生”,或者本身情况确实糟糕:成绩不好,表现也差,甚至品行有缺陷。遇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在家访时切不可将其“一棍子打死”,一味向家长“投诉”,把学生描述得一无是处。因为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表现再怎么不好也不至于毫无优点。将学生情况描述得一塌糊涂,学生不高兴,家长也不舒服。有的学生可能在校表现不好,但在家却表现良好,如孝敬父母,勤于劳动等。像这种情况的学生,班主任家访时若将其孩子的情况说得很糟,家长从内心是无法接受的,甚至会认为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有偏见,不愿配合班主任的工作。退一步讲,家长既使清楚自己的孩子在校和在家各方面表现都不好,但毕竟是自己的“心头肉”,谁也不愿看到自己孩子的形象在班主任心目中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因此,班主任对这类学生进行家访时,既不能“睁眼瞎”,有缺点也帮学生遮掩,只说好话。也不能不把握好分寸,只有客观公正反映学生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才能赢得家长信任,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需要指出的是,把握分寸不仅适用于“问题学生”,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生。家访时把握好分寸,不因成绩好而“一俊遮百丑”,将学生捧上天,也不因有缺点而“一棍子打死”,只有做到客观公正,才能赢得家长信任与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二、班主任在进行家访时应有所作为。

所谓有所作为,即班主任在家访前应明确家访目的,构思好家访内容,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与家长沟通交流时应能准确反映情况,解决问题,赢得家长信任,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有的班主任缺乏责任心,将家访看成是学校摊派的任务,对家访工作随意应付。一到学生家中,成绩单随便一发,话没说两句就走人。这样的家访很难有效果,甚至会给家长留下不负责任的印象,带来副作用。还有的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缺乏经验,家访时东拉西扯,信口开河。中心主题不明确,容易影响家访效果,甚至引发家长反感。此外,班主任家访时不可带着功利性目的进行家访。如对有权势的家长阿谀奉承,甚至索要财物。对经济条件困难的家长冷漠应付,敷衍了事。带功利性目的进行家访势必影响班主任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的形象,难以做好班主任工作。

要有所作为首先思想上必须重视家访工作。家访的目的一是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同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及学习情况。二是在与学生家长的接触中,用教育者所具有的优势,捕获信息,发现教育的机会。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传达给家长,增强家长的责任心,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其次,要充分做好家访的准备。可以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和家长预先约定好时间,让学生家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充足的交流时间。班主任要认真准备好与家长交流的内容,特别是被访学生在学校各方面表现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带上学生的作业,活动资料等反映学生在校情况的资料。

第三,要注意观察,积极主动进行沟通交流。家访时,班主任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生家长言谈举止。这些方面透露着学生家庭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修养,对于真实地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背景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班主任留心观察,就有可能发现日后教育学生的资源。与家长交流时,要积极主动,特别是遇到性格内向、言语不多的家长,班主任应善于寻找话题,避免冷场。交流时应多用商量的口气,态度随和,语气婉转,语态真诚。切忌用教训的口气,因失言而失理。及时准确反映问题,让家长实实在在感受到班主任的责任心和爱心,赢得家长信任与支持。

第四,要做好家访总结。家访以后,要认真写好家访记录(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敷衍了事),记录家访的过程、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把了解的情况及时记录起来,有利于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效率。

只有明确家访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每个学生及家长的情况,针对性的因“家”因“人”而访,才能与家长良好互动沟通,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做到有所作为。

有所作为篇2

在如此大规模的国家,推动如此大规模的改革,难度极大。现任的国家领导人是从基层打拼上来的,深知国情的复杂、改革的艰辛。中国的改革事业尽管总体上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进,但其间经过了各种各样的挫折,很多改革举措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对改革方案所面对的具体环境,所可能产生的连带效应预判不足。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性谋划上具有优势,地方治理者在局部性谋划上具有优势。这两种优势都要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且要认清两种谋划的边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说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在过去有关改革过程的一般描述中,通常是基层摸石头,有了成功经验后得到中央肯定,然后加以推广。这种描述没有看到中层治理环节的贡献。其实,即使在过去的改革中,中层的谋划也是起了关键作用的。改革开放初期,万里在安徽时,省委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调研,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省委六条”,其主要内容是:尊重生产队的自,允许农民搞正当的家庭副业,生产队可以实行责任制,等等。这个规定得到当时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并成为后来改革顶层设计的前奏。

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化、尖锐化。局部性的中层探索具有了更加特殊和关键的作用。但这种探索充满风险,成败参半。如果抛开其它层面的问题,就中层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显露出中层探索的界线在哪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在某种程度上给中层设计划定了具体的框框,也就是说,中层治理者的所有改革探索都要以贯彻好这个决定为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中层探索的模糊空间,降低了中层治理者在路线、方针、政策上出现重大失误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中央在要求各省落实好决定的同时,要鼓励地方治理者自主探索适合本地区具体情况的改革办法。其中,如何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主动权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在探索过程中,地方治理者是要冒风险的。一旦治理不当,有可能引发社会冲突,但单纯为了防止短期内不出现这种情况而不愿冒险,又会防碍长期机制的探索。因此,中央需要给那些敢于探索的人以更大的宽容,既要敢于成功,也要敢于失败。当然,中层治理者要分担中央改革的风险,主动承担因改革的失误而导致的政治责任,分解中央的改革压力,但中央也要酌情处理,不能打击改革者的积极性。

不过,那些借改革之名,“探索”出各种保护和攫取个人和集团利益的办法层出不穷。这个时候就要发挥中央的主动性,利用垂直监督的力量,及时地制止和纠正。

为了让中层设计和治理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在发挥中央垂直监督的同时,更多地引入法治和民主的力量是必要的。最近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法律通常是以公共利益为准绳的,用法律来规范改革,是防止中层设计偏出轨道的重大保障。另一项重大保障就是民主,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发扬民主。它对改革的功能有三:一是集思广益,让每项改革措施的出台能够汇集更多的民意;二是防范监督,让那些只顾及少数特权者利益的改革没法出台;三是修补改进,让那些出了问题的改革方案在更多人的支持下得以修正,不致引起大的矛盾和冲突。

有所作为篇3

做为一个写作培训讲师,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

老师,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写什么类型怎么办?

我不知道哪种文风适合我怎么办?

我想专职写,又怕赚不到钱怎么办?

我每次的答案都很简单,那就是你不停地写写写,写着写着,你所有的迷惑都会烟消云散。

其实我当初写作时,同样也有类似的迷惑。

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写什么,不知道要选择哪种文风,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赚到钱,不知道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这些迷惑让我很不开心,也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但我始终想不明白,所以始终有迷茫。

后来因为丢了工作,想给自己一个机会,于是我做了全职撰稿人。那时候已经没有退路,因为我知道,这一辈子我可能就只有这一个做全职的机会,如果做不好,肯定乖乖滚出去找工作。

那段时间我特别努力,每天早早起床,写文章,投稿,看别人的文章,看新闻,看书,找素材。就连出去逛街,一边看着琳琅满目的东西,一边在脑子里构思文章。

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写作。其实即使在睡梦中,还是会想写作的事儿,常常半夜爬起来把灵感记下来。

这样努力了几个月后,文章开始铺天盖地地发表,看着一沓沓的稿费单,能不能靠写作赚钱的这个迷惑终于变得清晰明朗。

那时候我是什么类型都写,只要我觉得自己能写的,基本上全都写了一遍。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摸索出一些经验,知道哪些文体是受欢迎的,哪些文体是冷门的,哪些文体是没有办法出书的,哪些文体是只能流行一时的。

根据这些经验,我开始做一些调整,写受欢迎的,以及可以长时间流传的。那种过几天就会被淘汰的文章,那种求奇求怪的文章,我慢慢不再写。于是,写什么类型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我当然也试过很多的文风,唯美的,幽默的,逗比的,朴实的。我自己并不知道哪一种是适合自己的,只是怎么顺手怎么写。后来有读者说,你的文章很幽默很朴实很接地气,我好喜欢。

于是我知道,朴实和幽默是适合我的。或者说,是我能够轻松驾驭的。于是,写什么文风这种问题也迎刃而解。

经历过这些,我很能理解大家对各种问题的迷惑。但是我要告诉你的就是,当你迷惑的时候,你不用到处找答案,最正确的方式,就是好好地写,努力地写。

当你做得足够好,所有的迷惑都会拨开云雾见日出。

昨天看稻盛和夫的《干法》,他在书里讲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很糟糕的公司。所有人都表示同情,即使到小卖部里买东西,老板娘也会一脸同情说,你怎么进了那样的破公司?

他对这家公司很失望,整天抱怨个不停。

跟他一起进来的小伙伴们一个个辞职离开,他也想辞职,但那时辞职比较麻烦,需要家里寄户口簿过来。哥哥不同意寄,怪他瞎折腾。

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只能在这家公司继续待下去。

他为此抱怨了很久,也沮丧了很久,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对所有的一切都感到迷茫。

但后来他意识到,一直这样下去,根本于事无补啊,不如好好工作,说不定还有转机。

于是他真的好好工作了,每天都干劲十足,甚至抱着自己的产品睡觉。当然,有时间还会看专业书籍,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这样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效,他研发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同,他在公司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到后来,以他一人之力,挽救了濒临破产的公司,为公司赢得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后面的事情不再有悬念,他创立自己的公司,他变得越来越优秀,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曾经的那些迷惑还在吗?

当然不在了,不然也不会写书告诉大家,好好工作,好运就会降临。

我们都会有迷惑,这很正常。但是,当你迷惑的时候,请你不要仰头望天,而要低头看着手里的工作,专心把它做好。

当你积极主动地去工作,把全部的心思花在工作上,不断地去提升自己,不断地去总结经验,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好运悄然降临。那些迷惑,全都在这个过程中有了答案。

我们之所以迷惑,就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有所作为篇4

周一,我离开我的家,乘坐飞机来这里演讲,三岁的女儿紧紧地抱着我的腿,哭喊着“妈咪,不要上飞机”之类的话。有时我感到内疚,我知道,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职业女性,她们都会感同身受。所以,并不是对所有人来说待在职场都是正确的。而今天我想谈的是,如果你想在职场有所作为,请听我的三个建议。

来吧,坐在桌边

几周前,在Facebook的一个高级行政官员会议上,马克·扎克伯格与各高级行政官员一一见面,其中有两位女性高管。我对她们说:“坐在桌边,来吧,坐在桌边。”男性高管都坐在桌边,然而她们却选择了坐在后排。

在上大四时,我和室友卡丽,以及我的弟弟一起选修了欧洲思想史的课程。卡丽读了所有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原版书籍,听了所有的课;我读了所有的英语书,上了大多数的课;我弟弟有点儿忙,他读了12本书中的一本,去上了几节课。在考试前几天他来到我们的房间,接受了辅导。当我们从考场出来,互相询问考得怎么样时,卡丽说:“我真的没有答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主要命题。”我说:“上帝啊,我真希望考试时能想到洛克的财产权理论。”我的弟弟却说:“我会是班里考得最好的!”我们惊讶道:“怎么可能?你什么都不知道!”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女性总是系统化地低估自身的能力。实验证明,如果按照完全客观的标准来测算,男性会错误地高估一些,而女性则会错误地低估一些。

再来看看对刚毕业学生进入职场的调查:57%的男性,会与领导协商他们的第一份薪水,而只有7%的女性会这么做。更重要的是,男性把他们的成功归于他们自身,而女性则会将此归功于其他外部因素,比如她们会说有人帮助了她们。这真的很遗憾,多数女性甚至不知道她们有多出色!

让女性相信自己,为自身利益讨价还价,把握住自己的成功并不简单,这其中还有有色眼镜的阻碍。

海蒂·罗森,女性,她运用自己的关系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风险资本家。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把她的名字改成霍德华·罗森,男性,并将这一案例向两组学生展示。他只改变了一个词,从海蒂到霍德华,学生们的反馈便有了巨大的差异。好消息是:学生们认为,海蒂和霍德华都是成功的,且能力相当。但坏消息是:每个人都喜欢霍德华,“他是个了不起的人”,大家都想和他共事。但海蒂呢?“不好说。”“她有点儿只为自己着想。”“她对政治有点儿热衷。”大家不想和她共事。

这很复杂。我只想告诉我的女同事们、我的姐妹们、我的女儿、我自己:相信我们能得到A!相信我们能得到提升!当我们作为公司和组织的经理人的时候,以及当我们作为少数与男性竞争取得机会的女性,我们得坐到桌边!

让伴侣成为合作伙伴

职业女性往往起了更大的作用。有数据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如果一个女性和一个男性同时全职并有一个孩子,女性比起男性要多做两倍多的家务活儿、三倍多照顾孩子的事情。也就是说,她相当于有了两份,甚至三份工作,而他只有一份工作。

当有人必须在家多干活时,谁应该留下来?现在有一些男士选择在家做居家男人,支持妻子的职场工作,但这的确很难。当我和孩子去参加亲子培训课时,偶尔也会遇到父子同行的,但其他母亲们并不愿意和他相处。这个问题实在太复杂,我们总是更希望男人成功,社会舆论在这一点上对女人压力小些。可实际上,居家工作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无论对男人还是女人,我们只有平分了这些事情,女性才有可能留在职场。

在离开前别放弃

女性希望留在职场的这个目标,往往导致她们最终不得不离开职场,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讽刺。从一个女人开始考虑生孩子的那一刻起,她便开始琢磨一系列的问题:为孩子准备房间、请谁来帮忙照看孩子、该如何调整孩子这件事和手头上的其他事,等等。言下之意,她不再举起她的手,她不会再寻求提升,不再制订新的计划,她不会说:“不,我想做那个。”她开始退缩。

想一想女人怀孕的那段日子,10个月的怀胎,3个月的产假,6个月的调养,快速调整也要2年。更多的,正如我看到的,女性开始过早地考虑这件事,当她们有约会或者结婚时,会花相当长的时间来思考,甚至为此陷入困惑。你可能想不到,有一位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同事也曾和我谈过这个话题。

在离开前别放弃,除非到了需要为孩子离开的那一天,作出你自己的决定。不要提前作太长远的决定,特别是你甚至不晓得自己该作怎样的决定时。因为,一旦你开始退缩,就会有无穷尽的沮丧等着你。

选择重回职场,你的工作就会有挑战性,也必然会得到回报!如果两年前你没有得到提升,你旁边的男同事得到了肯定;如果三年前你放弃寻找新的机会,变得很乏味。这时候,你应该紧踩油门,加油!

我们这一代女性没能改变高管职位的数量变化,没能让女性在高管中的比例达到50%,希望未来一代人可以做到。我一直认为,如果世界上半数国家和半数公司能由女性所领导,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我有两个孩子,5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我想我的儿子会选择在职场、在家庭中都尽心尽责,全心奉献;我的女儿会选择不仅仅成功,更会热爱她所作出的成就!

有所作为篇5

【关  键  词】经济法/自由/公平/效率/安全

  一、经济法应当有所作为

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长于“文字游戏”,热衷于概念探讨,满足于新概念、新观点的提出,而轻视应用与实践。对经济法的任务这样一个基础性课题,可能因为它的应用性太强,理论纯度不够,一直不被研究者重视。而对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体系、特征等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则不厌其烦,不断提出新的理论,流派纷呈。事实上,“经济法的任务”这一问题关系到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市场体制、市场体制下政府和市场是何种关系、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政府等等这样一些基础性命题的破解。经济法任务的明确化,使学术界、社会大众能象对民法、刑法的根本任务一样,琅琅上口,不仅能使社会及政府对“经济法是干什么的?又能干些什么?”有一个明确、直观、具体的认识,有利于全社会经济法观念的推广和普及;也能为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引导方向,把学者们的研究视点引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来,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法治实践能有所作为。

民法、刑法正是因为特定的目的性、社会功利性以及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渗透到了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中,民法观念、刑法观念才得以深入社会成员骨髓。而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刻意追求理论的纯度,追求形而上的满足,对现实生活中大量应由经济法关注并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例如:1998年有关行业保护价的争论、SVCD与VCD之间的标准之争等等,  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可溯源到经济法的基础理论问题上——政府和市场是什么关系(政府在何时干预市场)。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应当是经济法学界的份内之事,却少见经济法学界的参与。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未深入参与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来,未能为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前瞻性的方向指导,未能对改革实践作出应有贡献,满足于理论“创新”,满足于“注释”,这应当是20年来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应当深刻检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社会、其他学科对经济法研究回应较少的重要原因。经济法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不应是中看不中用的“屠龙术”,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不应当把抽象的理论满足放在第一位,应当“最大程度地回归社会经济和立法实践”,(注: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36—137页。)致力创建一个高效有序、自由平等的市场,有责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贡献成熟、深遂的政府干预市场理论,为市场的成熟与发展提供有份量的“处方”。

“回归”首先要搞清楚经济法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牵住这条经世致用的红线,我们的研究就能有的放矢,有所作为。而上述诘问正是经济法的任务范畴。根据史际春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法律部门划分的传统理论已经走到了尽头,应该按社会活动的领域和法律调整的宗旨划分法律部门。史先生提出了新的律部门的定义模式:“给部门法下定义就是为了某某目的而规范某类活动,调整在此类活动中形成之各种社会关系的法。”(注:参见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五章第一节关于经济法是“独立”法律部门的论证。)如果此说成立,那么,确定经济法的任务或者说经济法的目的就成了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只有存在了不同于民法、行政法的特定目的和任务,经济法才有可能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二、自由

研究经济法的任务,有必要了解其他部门法的任务,尤其是民法的根本任务,这不仅是为经济法的任务研究提供一个参照系统,也是部门分工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之规定,民法的任务是“保障公民、法人的合作的民事权益”,应该说1986年的《民法通则》这种低调、谨慎的技术处理,在今天市场体制下仍然不失其准确、合理。民法是典型的私法,是市民法,私法正是通过其对私权的保护来完成其维护社会正当秩序任务的,正是通过对私权的提倡,赋予市场主体自由竞争权利,来弘扬市场的自由竞争秩序。有人认为:“我国民法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调整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来达到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注:郑立,王作堂主编:《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第18页。)这种观点具有十分浓厚的计划、政治色彩,它和该论点的1988年版本没有多大区别。应该说民法是不承担也无力承担“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诸如此类的任务的。民法并不具有直接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作用。如果在立法中,在某些单行民事法律、法规直接具体设定以“促进经济发展”、“巩固公有制”为直接目的的条文,那么,民法就不再姓“私”,而是姓“公”了,该条文不再是民法范畴,而是经济法、宪法范畴了。民法的任务是:通过对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的保护,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那么,确定市场主体权利毫无疑问不是经济法的根本任务。经济法理论认为,市场不是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经济法正是为了防止市场失灵,避免权利滥用,用国家之手来干预市场,维持市场的正常运行。经济法的旗帜上写着“权力”两个大字。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那么研究经济法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国家为什么要干预经济或者说国家干预市场要达到什么目的,从这一视点出发,我们更容易导出经济法的任务。如上述,国家干预市场,仍然是为了保障市场的正常运行,保障市场效率的充分发挥。因此,笔者认为,经济法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仍然是维护市场自由竞争秩序。

一般认为,通过民法来保护市场主体的民事权利,来达到保障市场的自由竞争秩序。民法通过确认“意思自治”、“合同自由”等基本原则,并在此原则下通过细密的规定赋予市场主体充分的、完全的自由竞争权利,以此保障市场的完全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效率,从而推进经济的发展。“当事人所享有的合同自由越充分,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主性越强,则交易越活跃,市场也将随之得到发展,社会财富也将因此增长。”(注:王利民:《统一合同法制订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J].政法论坛,1996年(  4)。)一些著名的法学家在《合同法》制订过程中,力主合同自由原则,认为“检验统一合同法是否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现实需要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于是否在内容上确认了合同自由原则。”(注:同上注,并参见梁慧星:《中国合同法起草过程中的争论点》[J].法学(沪),1996,(2)。)所以,人们总是习惯视维护市场自由竞争秩序为民法份内之事,而非经济法的任务。

应该说确保市场有序运行,保障市场主体间充分地开展竞争,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根本任务之一。经济法作为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个部门,同样要以这个总任务为根本目标,不能例外。我们之所以抛弃计划经济体制,而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有效率,更加经济。而市场效率、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效发挥,是以市场的自由竞争为前提的。政府只要能保障市场充分的自由竞争,市场自会发挥其效率,达到政府高效配置资源的目的。所以,市场固有逻辑及以市场为主导的体制逻辑决定了经济法的根本任务仍然是维护市场的自由竞争秩序。经济法所追求的公平、效率、稳定(也是我们将确立为经济法任务的东西)都是以自由竞争为前提条件,生长在自由竞争这张“皮”上。否则,不仅所谓的公平、效率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且市场本身也将不复存在。自由是市场的本性或者本身。所以,维护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秩序是经济法首要的、根本的、终极的任务。只不过经济法维护市场自由竞争秩序的手段、方法和角度与民法不一样。民法是以确认市场主体的基本权利来保障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权利,是从个体出发;而经济法是从整体、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限制个体对自由滥用、对竞争权利的不正当使用。民法无法防止市场负面作用的发生,无法防止市场失灵、市场垄断、市场失衡,经济法正是适用市场这样一种需要——弥补民法的不足与缺陷——而产生的,所以,从经济法的产生机制来看,经济法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维护市场自由竞争秩序的使命,“经济自由是其出发点和归宿,它应当为了自由而干预、限制,而不是通过干预而限制乃至扼杀经济自由。”(注: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以上是从正面论述经济法维护市场自由竞争秩序的使命,从反面来看,虽然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自由竞争的充分发挥,需要有政府之手灵巧的点拨,即使强调自由放任的经济学家也不例外。但是政府权力又极易膨胀和扩张,一不留神,就会滑过界线侵蚀市场,侵害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权利,产生政府失灵现象。政府在保护市场秩序的同时很容易破坏市场效率,“将孩子与脏水一起倒掉”。“市场越界,政府很容易加以抵制;如果政府越界,市场就无能为力”(注:盛洪:《从经济自由主义角度看》[A].刘军宁等:《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C].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政府之“恶”,容易引起市场之“痛”,破坏市场效率。所以,经济法不仅要赋予政府一定干预市场的权力,保障市场的“长治久安”,防止市场失灵。但同时又要防止政府越界、政府干预失灵,反过来又要规范、限制政府的干预。市场为了保护自己,反过来要干预政府。正是如此,所以有的学者提出,经济法不仅仅是政府干预经济之法,更是干预政府之法,“政府要干预好社会经济必须首先受到法律干预……那种不受法律干预的政府、那种没有被法律干预好的政府是不可能真正干预好社会经济的”。(注:邱本,董进宇:《论经济法的宗旨》[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4)。)所以,  为了保障市场免受政府侵害,保护自由竞争秩序,经济法要规范和限制政府干预市场的权力。

经济法既要反映政府对市场的要求,同时也要反映市场对政府的要求。无论是政府干预市场,还是市场反过来干预政府,正反两个方面都是为了维护市场自由竞争秩序。这样,为了维护市场自由竞争秩序,经济法内部产生了一对根本矛盾:经济法既要强调国家干预,同时又要反对国家干预。因为,本质上讲经济法是国家干预之法,经济法学研究本能地、必然地要强调国家干预。但是我们又驻足在本能排斥国家干预的市场之内,市场逻辑要求减少国家干预,经济法又必然要限制和规范国家干预(必然有人会以市场反对国家干预为由,反对经济法)。片面强调国家干预和片面强调市场自由、反对国家干预,都将使经济法学难以有所作为,经济法理论之树难以常绿。经济法学要在干预和反干预、“在”与“不在”之间立足。这也正是困扰我国经济法学发展的二律背反现象,实实在在混乱了研究者的视线。我们是以市场需要一定的国家干预为主要理由来论证经济法的存在的,但很多学者又正是以市场排斥国家干预为由来反对经济法学派,反对“国家干预说”。1998年10月在第六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上有学者就提出,现在是搞市场经济,我们老是讲国家干预,容易陷入经济行政法的陷井,使经济法难于被社会、经济学界接受。认为“市场失灵是特定涵义,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垄断阶段的现象,而在我国还未达到这个阶段”,还有一些到会学者也认为“国家干预说不能很好地反映经济法的本质”。(注:参见单飞跃等:《第六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商研究,1999,(1)。及第六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会议简报》第1期。  该会几乎成了对“国家干预说”的发难会。有意思的是,“干预说”的创始人及代表人李昌麒教授恰好此次没有到会。)这实际上只看到了矛盾的一面(市场排斥政府的一面),在反对一种片面之时,走向了另一种片面。笔者认为经济法调整需要国家干预经济关系的学说,既表明了市场需要国家干预,也正因为它调整国家干预,也蕴含了经济法要对国家干预进行限制、规范的思想,恰恰是“干预说”反映了两方面的要求。经济法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必须使政府有能力干预市场,同时又必须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在矛盾中生存。重心稍偏,即会滑入片面。因此,经济法理论研究人员必须有芭蕾舞大师的平衡技巧,在干预与反干预的互动中寻找均衡点,保障市场在竞争中能相对稳定、均衡运行。

要保障市场自由竞争秩序,从我国的历史与现状来看,限制和减少国家干预来得更为迫切。我们是从全面的计划管制走向市场的,是从全面的国家干预走向市场调节。转轨时期,影响经济增长、阻碍市场发育的主要矛盾是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主体受到束缚太多,对市场效率最大的侵害来自政府不当干预。政府经济权力过于强大,缺乏有效约束;而市场过于弱小,无法抵制“恶政府”,对抗政府的强暴。我们迫切需要一部仅次于宪法的乃至具有“次根本大法”性质的经济宪法对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明确、具体、有效地规制。不确定其经济宪法性质,不足以根本消除“苛政”现象,无法全面推广“有限干预”、“市场自由”等现代经济法理念。由于计划经济观念的长期影响,我们的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习惯了包办一切、越俎代疱的父母官角色,而不习惯作市场的“裁判”、“守夜人”。消除这种制度惯性,为市场自由成长提供一个理想的制度环境,应当是我们经济法的当务之急。为了保障市场的自由竞争秩序,首先,我们应尽快建立一套规范、控制国家干预市场的模型,建立国家干预市场的标准、依据、程序,使国家干预市场法制化、规范化。如上述,一些学者多年来力主的《经济法纲要》是很有必要的,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的国家全面干预史的新生市场经济国家尤其需要有这样一部基本的法律,对国家和市场是何种关系、国家能作什么和不能作什么、市场主体的一些基本权利等这样一些基本的问题作出说明和规定,彻底改变政府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的现象。《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现有单行法规虽已涉及这些问题,但不可能全面、完整、系统地对这些基本问题作出说明。通过在宪法之下制订这样一部经济宪法,用国家强制力推行市场观念,推行现代经济法有限政府理念,使现代经济法理念深入人心。为了保障市场充分的自由竞争,这部法律应当体现和反映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少干预原则,因为我们的主要矛盾是干预过多。有的学者提出的适度干预原则,不仅不足以防止和减少国家过多干预,而且容易引起混乱。因为,适度干预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确定的参数或有效的数据模型,在具体个案中则也是很难把握的。如果在立法中确定这个模糊不定的标准,将会为以后的经济法实践、干预实践埋下无尽争论的隐患。而且因为历史惯性,我国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着干预的本能冲动,适度干预很容易成为政府部门任意越界的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经济学的研究发现,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政体,无论是专制还是民主的政府,都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制约政府本身的扩张。”(注:盛洪:《从经济自由主义角度看》[A].刘军宁等:《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C].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减少政府盲目干预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是,减少政府能干预的机会,缩小政府干预的范围。

保障市场自由竞争,除了要重点解决国家干预过多的问题之处,其次,经济法要着重解决国有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问题。因为,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解决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问题应当是我国经济法的主要任务之一。国有企业尽管经过了20年的改革,但是,效果不尽人意,国有企业境况每况愈下,“多数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仍由主管部门任命,生产企业负盈不负亏,40%以上的国有企业亏损,但依旧在政府支持下生存……国有企业仍事实上有行政级别”(注:顾海兵:《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九五”估计与“十五”预测》[J].  经济学动态,1999,(4)。),  矛盾似乎仍然停留在改革的起始状态:国有企业不能享有充分、完整的自由竞争权利,不能成为真正独立、具有自然人一样人格的市场主体。而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现有研究表明:仍然是要通过立法确立国有企业充分、完整的自由竞争权,确立其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从承包制到股份制,再到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无一不体现出对国有企业的权利这个公有制经济的核心问题的“关怀”。只有国有企业真正具备了竞争主体资格,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才会出现,市场竞争的不公平、低效运作才会得到根本改革。

  三、公平、效率、安全

只有保障市场充分的自由竞争,才会达到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增加的目的。但是,自由竞争也是有限度的,绝对的自由历来是不存在的,市场个体对竞争权利的自由运用以不侵犯他人自由、社会整体利益为前提,“如果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会成为滥用自由的潜在受害者。”(注:[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76页。  )为了解决个体自由和整体自由的冲突,为了防止市场主体滥用竞争权利,破坏市场公平,损害整体效益,影响经济安全,产生市场失灵,如前所述,市场需要一定的国家干预。因此,在维护市场自由竞争的同时要保障市场公平、高效、安全运转,这也是经济法的任务。

  (一)公平

自由是我们的追求,公平亦是人类的向往。自由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垄断、不正当竞争等不均衡现象,损害市场公平,破坏市场自由竞争本身。为了保护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保障市场自由竞争的持久、连续,此时,国家必须对市场作适当的干预,对自由竞争给予适当的限制。通常所讲的市场失灵主要就是指垄断、不正当竞争等竞争权滥用行为。不少学者认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是经济法体系的核心,或者认为经济法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确实,现代意义的经济法,起源于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以,可以说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是经济法的核心任务。当然,这个核心仍然是为了保障自由竞争秩序这个根本任务。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经济法要限制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权利,如《证券法》对操纵市场行为的禁止,《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低于成本销售行为的禁止。而维护公平、限制自由反过来又是为了维护自由竞争本身,保障市场的自由竞争恒久、均衡。这是经济法中又一二律背反现象。

公平是经济法的价值目标,这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公平与效率孰先孰后,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作出选择的话,大多数学者选择后者。一般都认为效率优先于公平,认为保护市场的高效运行才是经济法的最终目标、核心任务。这实际上是只见水流、不见水源,颠倒了“源”和“流”的关系。效率来源于公平,来源于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只有市场主体享有同等的、充分的自由竞争权利,竞争主体间地位是平等的,市场才会发挥其效率。维护市场自由、公平就是维护市场得以依存的基础,就是维护市场本身。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公平传统的国度,在一个正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把公平置于效率之前,作为经济法的核心任务,尤其必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法律应尽量以明确方式确定不公平竞争的范围,防止一些政府部门以制止不公平竞争为由任意干预市场自由竞争。近两年来,由于市场低迷,不少企业以降价来扩大市场,应该说这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淘汰一些技术落后、成本高的产品和企业是一件大好事,是市场在发挥调节供需的作用,也是企业正常的权利。

  (二)效率

效率优先,将效率作为经济法的唯一目标、根本任务的观点在学界是很有市场的。如前所述,效率不是市场与生俱来的,只有有充分的自由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才是有效率的市场。经济法要维护市场的高效运转,效率是经济法的必要目标,但是经济法不能不顾市场自由、市场公平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只讲效率,偏重效率,很容易陷于不尊重市场自由、公平的盲目状态,而这正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典型形态。效率只能通过自由、公平来实现。因此,经济法的立法中,越是以效率为直接目标的条文越多,其效益目标往往越难实现(因为这越容易忘记自由与公平)。《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国企改革的立法之所以效果不佳,重要原因之一恐怕就是我们立法的思维视角只盯住效率,而忽视了公平,片面追求效率,往往达不到效率,“欲速则不达”。国企解困,如前所述,根本问题是要让其充分享有公平竞争的权利,参与到市场的公平竞争中来,而不是给予其优惠、特权。

有所作为篇6

2011年世界各地出现了大量民众对抗政府,甚至政权的突发事件。年初,执政23年的突尼斯阿里政权和执政30年的埃及穆巴拉克政权仅仅在几周内就被民众,西亚、北非多国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民众反抗运动。人们倾向于用民生落后、民主缺乏等政治经济原因来解释中东变局,而忽视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发酵、加速等技术因素。直至夏季,美国、英国等数地发生骚乱,人们才开始逐渐意识到,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社会不稳定的背后,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变量:以社交网站为主要代表的网络新技术,更确切地说就是微博。

微博,全称“微博客”,2006年3月最早由美国twitter公司发明,是一个不超过140字内容的信息更新、即时分享的个人网络平台。2007年以后,微博慢慢进入我国,2010年逐渐壮大,2011年上半年微博在全球的使用人数迅速翻倍,接近10亿,在我国已达2亿左右。最初人们没有意识到微博的巨大政治冲击力,只是将其视为个人信息的一场技术革命,因为民众能通过不超过140字的信息随时发表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然后依靠个人所拥有粉丝量(听众量)的多少,迅速进行信息传播。现在,随着世界各地骚乱的频发,人们猛然发觉,骚乱参与者很多都是微博用户,他们用网络新技术进行相互鼓动、联络、沟通,加强群体认同,加快信息蔓延。渐渐地,一些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在微博的推动下,个人的公共行为能力被空前地放大。拥有微博,个人便可拥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力、活动号召力、政治运作力,且成本低廉。可以说,这种力量已经开始改变传统社会的运行规律,并具备挑战国家政治议程的潜在能量。

有人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微博里拥有10万粉丝,相当于一个新闻网站;拥有100万粉丝,相当于一份全国性的报纸;拥有1亿粉丝,相当于一个部级的电视台。统计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一半以上的热点突发新闻都是通过微博等新媒体首发。数名地方领导干部因为微博引发的不良事件受处分、调任、停职甚至下台。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认清微博以及“微博时代”的方方面面,了解并学习开微博的各类程序与过程;鼓励主流意识形态和相关技术管理部门学会微博的经营与管理,进而有效地推动微博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社会治理。

二、微博的政治功能必须得到重视

微博通过信息、传播与共享的方式,基本上同时具备了过去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站新闻、报纸摘要、办公通讯的所有功能。更重要的是,微博使人人都拥有一个麦克风,各自阐述与互换着对各类事态的看法与见解。这种新趋势营造了新型的网络文化,让社会的文化生态显得更为多样。因此,洞悉微博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关注微博涉及国家政治稳定与社会健康发展的领域,显得格外重要。

1.微博正在向政治领域渗透,人们对政治微博的关注度大大增加。这种渗透与关注,起到了网络问政、舆论监督的正面作用,但也与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相关连,隐藏着许多危及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有研究者曾对近年来210起中国重大舆论事件进行研究,网络舆论在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71%的微博使用者认为,微博提高了他们对政治的关注度。与此同时,西方不少政客和相关敌对势力都看中微博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政治颠覆功能,叫嚷要像“茉莉花革命”那样,掀起一场起源于微博的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我国一些深受其影响的人也在借助微博发起所谓“推动中国自由民主化进程”的运动。这些“运动”极容易与普通社会都正常存在的“抱怨文化”发生共振,使得“微博时代”我国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鉴于突尼斯、埃及等“推特革命”的前车之鉴,党和政府的各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微博不断扩大的政治功能。

2.尽管微博拓宽了民众知情权,但也极易在人们脑海中鳊织一个有损我国整体形象的错误印象。微博具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信息惯性,“7・23”动车追尾事故后,微博里出现几乎一边倒-地批判、谩骂铁道部的声音,其间还夹杂与集结了许多负面形象的图片、视频、段子、语录等。

据相关统计,74.3%以上的人将微博作为“发表自己观点或发泄情绪”的场所。这些发泄行为尽管可以起到一定的舒缓情绪、疏导民意的作用,但另―方面,微博通过让每一个用户短、频、快地新闻,进行“病毒式”、“裂变式”地广泛传播,使人们的情绪相互传染。更糟糕的是,其中许多对政府和社会的批判与指责是片面的、消极的、求全责备的、不近人情的,甚至完全是造谣、污蔑或杜撰。

很多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对复杂问题不经思考就在微博中大肆宣泄,也滋生了越来越多微博使用者的躁动。这种社会情绪目前还只是处于情绪潜藏与文字表达阶段,但如果对其坐视不管、任由发展,会成为巨大的社会隐患,并可能突然爆发。

3.微博越来越成为舆论话题及议程的主要来源,这虽然推动了人们对政治与社会管理的参与,但也可能使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上失去主导作用。2010年以来,通过微博曝光了许多腐败案件,使不少腐败官员落马。这些曝光有助于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实现。但另―方面,由于微博议题设置快、思想情绪传导迅速,对于一些情绪性事件的议题设置能力极强,会引导许多人形成对社会体制的不满,而不少传统媒体更是“跟着微博走”,迎合微博中的情绪,依靠微博中的信息源,失去了传统媒体本身的思想性、严肃性与权威性。

微博不能代表整个网民群体,更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社会。传统媒体如果膜拜微博,集体成为“微博控”,必将丧失其应有的客观性、真实性,从而成为社会不良情绪的怂恿者、推动者与延续者。这将会使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培养社会的理性与耐心,是今后微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正确应对微博

1.推动互联网管理与微博治理的法制化。当前,微博所呈现的话语、思想、呼吁、批判等已不再是简单“虚拟世界”的产物,而是现实世界呈现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客观存在。微博不是过去像QQ、BBS那样在第一代互联网世界中“1对1”的虚拟联系,而是真实的人际交往、信息共享在网络空间的延续。尽管微博的真实民意代表性还不全面,但它的发展极快,越来越显现出群体性、煽动性、批判性、交互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失业者、青少年、事业失意者、贫困者身上很容易转化为抱怨与报复现实社会的欲望、冲动甚至行动。我国应积极推动互联网管理与微博治理的法制化,时刻警惕互联网对现实世界的冲击。

2.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参与到微博中来。可以说,微博推动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应该具备“当新闻发言人”的能力。主流意识形态参与微博要顺势而为,抓住微博时代个体之间相互沟通的便捷性,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空间的影响力。

3.重视和参与微博的目的是为了影响微博。微博尽管鱼龙混杂,但很多民众表达的仍然是希望国家更美好的心愿。主流意识形态应进一步抓住这个机会影响微博。一是可以通过微博了解各地民众对政策的即时反馈,相关纪检与组织部门还可以将微博作为考核与监督官员的参考工具,了解民众对腐败、无作为、官僚化的各种投诉,提升我们党的内部监督与民主功能。二是可以利用微博的回应、解释、阐述功能,化解部分民众的不满与抱怨情绪,鼓励民众了解国情,激励人们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

有所作为篇7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危机;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5月28日

在第1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2013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北京公布了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5.38分钟,比2011 年增加了0.8分钟。国民阅读率有所提升与党和政府大力支持及国民思想意识提高密切相关,但谁也无法否认,阅读在当代还是存在重大危机的。

一、阅读危机的成因

第一,竞争激烈,压力大。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一杯茗茶,一本好书,慢慢品味,细细品读,这种阅读方式已是一种奢侈。因为大多数人被这个喧嚣、紧张、竞争激烈的社会吞噬了耐心,磨灭了闲适,从而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各种调查都显示国民的阅读率在下降,可并没有资料显示我国出版印刷业走向萧条,而是异常繁荣,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对考试的关注率过高,社会对人的专业化要求太高。为了升学和就业,他们只知道啃书本,啃教辅,阅读范围越来越窄,那些经典的文学、哲学、美学、政治类的书籍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取而代之的是考研类、公务员类、为人处世类等实用性的书籍。这些带有功利性的阅读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实惠,但获取的只是信息,只是知识,没有审美,没有想象,这不利于国民个人素质和思想境界的提高。

第二,网络的发展。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悄然发生着改变,网络阅读群体迅猛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网络阅读已成为一种时尚。不可否认,网络是信息高度集中的场所,人们通过上网便可知天下事,既方便又快捷。但网上海量的信息有时会让我们无所适从,并且信息鱼龙混杂,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在网上阅读,人们往往是停留在表面,进行跳跃式阅读,不进行深入地思考和研究,这样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浅薄,没有了想象力,没有了创造力,学识有了宽度,没有了深度,这些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三,教育的缺失。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没有时间自由阅读,根本就谈不到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教育部已经认识到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并且采取了相应措施,推行了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课程改革,但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下,素质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很发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即使大学生也是为了考试而读书,为了考研而读书,为了找工作而读书,很少人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认真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率持续下降,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差,人文素质欠缺。

二、图书馆应对阅读危机的措施

阅读危机是一种现象,它是令人担忧,但更令人担忧的是由它而引起的情感危机、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 “读书给人知识,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不读书,人的内心就感到空虚,思想就得不到升华,灵魂就得不到净化,从而世风日下,引发社会危机。面对阅读危机,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推进全民阅读。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作为文化和信息的集散地,理所应当有所作为,缓解阅读危机。

第一,加强环境建设和资源建设。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标志和精神象征,它的建筑样式、地理位置、外部环境、内部设计都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建设。图书馆一经落成,其建筑样式和地理位置已无法改变,但在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设计上既应体现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又不失人性化,最大限度地营造温馨、舒适、优美、雅致的阅读环境,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国民启迪心智、净化心灵、提升品位的栖息地,成为国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书读少了不可怕,无书可读不可怕,没有好书读才真可怕”,“好书是那些给人以感染和力量的书,让人了解大学问家的思想和风范的书,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的灵魂的书,激发人的斗志的书”,一本好书可以带你去天堂,一本坏书可能让你下地狱。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采购那些高质量的图书。由于读者的文化层次和生活背景不同,他们的需求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图书馆员要深入读者,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尽力满足读者的需求,让每个读者有其书。

第二,提高图书馆员素质。“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修身必须注重读书,我国一直有崇尚读书的传统:“积财千万,无过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让人有知识,有文化。文化是一种气节,是一种气质,是一种涵养,有文化的人言谈举止得体,充满人格魅力。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文化的流动载体,他们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声誉。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员都应该读书,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更何况他们坐拥书城,最有条件饱读诗书。“每个人的职业不同、爱好不同、需要不同,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书”,图书馆员要阅读本专业书籍,既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深化图书馆服务做准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读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大有扩张之势,但是网络文化庞杂,良莠不齐,容易将人带入歧途,尤其是青少年。图书馆员在掌握专业知识之外,要加强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通讯技术知识和外语知识的学习,以便积极引导国民在电子阅读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并为国民在电子阅读时排忧解难。图书馆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倡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图书馆员在推动全民阅读的活动中肩负着书目推荐,阅读指导的职责。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图书馆员要不断地读书,增强文化底蕴,才能应对不同读者的咨询,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时代在发展,知识也在更新,所以图书馆员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以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国民阅读兴趣。什么是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普遍的观点是:一个幸福的人应具备健康的身体、适度的财富和充实的精神。充实的精神从哪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读书,金庸说:“有书读,人生就幸福”。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精神的家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国民的阅读兴趣。

图书馆可在读书节、读书日期间举办读书沙龙、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图书漂流、图书查找大赛等活动;开展“优秀读者”评选活动;针对国际国内热点问题或国民关心的问题请相关人士作报告等。对在活动中的优胜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从而扩大图书馆的影响,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图书馆可与地方电视台或广播公司等媒体合作,制作短篇或广播剧,宣传阅读,讲解阅读的相关知识;创建阅读协会,利用民众的力量让更多的人读书;发展流动图书馆,让图书馆进社区、进村庄,把图书送到每个需要的人手中;对弱势群体的工作要做得更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通过一系列举措,图书馆会唤醒一部分国民的阅读意识,为推动全民阅读做出贡献。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要推动全民阅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工程中任重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坤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的阅读节.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3.

[2]常凌翀.数字出版时代国民阅读危机及应对策略.现代视听,2012.5.

有所作为篇8

1.管理要有思路

学科教研员掌握着该学科的地区话语权,这个学科何去何从,很大程度上是教研员说了算。如此事关重大,必然要求我们做到管理思路清晰。从进入教研室工作开始,我就积极思考小学语文的管理思路。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准备,在吃透《课标》的基础上,在广泛征求老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后,第二个学期伊始,我梳理了自己的学科管理思路,在全县分片开展工作研讨会,向一线教师宣讲题为《明确目标,调整思路,追求“高质轻负”的小语教学》的教学指导建议,重点阐述小学语文“教什么,怎么教”等根本问题,并制作成PPT文件挂在教研室网站,要求一线教师把语文教学做实,做好,切实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2.执行要求信度

作为管理者,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为使我县的小语教学“高质轻负”,我从公开宣讲这一指导思想后,就自始至终地坚持着。特别是在期末评价测试这样的大事面前,从来都是不折不扣严格执行的。三年来,每个学期的期末试卷我都坚持自己一人命题。虽然六个年级,六份试卷,工作量很大,但我认为值得。这让一线的教师对我深信不疑,语文课该教些什么,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越来越清晰。这是我最想看到的。如果这个学科今后还由我来管,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3.改进要重民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我的管理思想也在不断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广泛地听取并充分尊重民意。为了提高我县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我积极策划推进学生课外阅读,从通过全县上下讨论推出《常山县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试用)》,到适当在期末考评中体现,采用制度化的方式逐步推进课外阅读。当然,我也知道,这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方式,但运用评价杠杆推进这项工作,效果会立竿见影,至少对面向全县小学生,特别是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学生来说,普及课外阅读是利大于弊的,实践中再作改进吧。

另外,对学生古诗文积累的要求、考试用笔的要求,以及接下去准备禁止使用改正液和改正带的要求等,我都会做到稳步推进。

二、教研员要有服务意识,应以解惑课堂为乐事

1.必须有和善的态度

教研员高高在上,必然会把一线教师拒之千里。唯有和善的态度,方能使大家乐意和你做朋友,包括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教师向我们请教问题,我们要有耐心,给予积极的帮助。有的问题自己一时搞不明白的,不要先下定论,而应去和教师一同探讨。我们的教师是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教研员不应夜郎自大,自毁形象。当然,事后设法把问题探究清楚,很有必要。

2.必须有指点的能耐

无论教研员是不是专家,在教师的心目中你就是专家。一旦走上教研员岗位,你就必须让自己强大起来,至少在业务方面。教研员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要能为一线教师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找到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提出改进的方法,尽量做到自己能下水示范。

3.必须有服务的热情

和善的态度加上指点的能耐,会使教研员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大幅提升。而服务的热情则可以使乐意与你交往的教师刻骨铭心。如,为骨干教师磨课,光安排他上几次课还不够,你要为改进他的课想方设法。换不同的学校,换不同的听课教师,找陪练的同行等一线教师在学科教学方面有疑难问题来电咨询时,我们得好好倾听,提出合理化建议,多回复几次电话,进行跟进式指导,对一线教师的帮助可能会是不可估量的。

三、教研员要有治本意识,应以建设队伍为要务

教育教学的质量归根到底取决于一线教师队伍。教研员一定要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科教育队伍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并把它作为自己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做。

1.多建平台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平台,需要以活动为载体。近年来对新教师的帮扶,让我对此深信不疑。我为满五年教龄的青年教师专门开设了全员赛课活动,在新教师中开展汇报课和展示课活动。通过上课,促进提高,学校领导和上课教师自己都觉得从准备上课中收获了进步。

另外,我还为全县小学语文教师成立了“悦读共同体”组织,开展近两年,现已吸引注册会员160多人,收录教师原创文章400多篇,每年定期为活跃会员开展三次以上活动,交流课堂教学,交流读书心得,为一线热爱阅读的语文教师创设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收获了学校和教师的广泛好评。

2.善用资源

优秀的教研员还要有协调意识,要能合理开发麾下的优秀教师资源,为建设区域的师资队伍服务。像我县小学语文就有省特级教师一名,市名师四名,还有多位一线独树一帜的优秀教师,这些优师资源谋划的好,是可为我县教师专业成长起大作用的。

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和常规的教学研讨活动,我都有计划地安排他们来为培训学员做导师。其实,在为讲课做准备的过程中,名师优师也得到了锻炼平台。为打磨一线骨干教师的课,我也常把他们带到这些优师的名下指点,他们也乐意,群策群力,互助互进,同时,也帮了我这个教研员的忙。

另外,我还会有意把一线的好苗子(如,五年教龄赛课的获奖教师、新教师中的表现优秀者等)推荐给这些优师当徒弟,利用他们的优势培养青年教师。

3.乐于鼓励

教师都清楚,我们的学生需要鼓励,其实作为成人的教师同样需要别人的赞扬。曾经听老教研员郑序坚老师谈论过这样的事,城区多位骨干教师现在还常念叨,对他感激不尽。原因是20年前郑老师在听完他的课后,对他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让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很快就成长为本乡镇的骨干教师,再后来就成了县级的品牌教师。

在与一线教师的业务交流中,我努力发掘他们的优点,并给予鼓励。有的教师课上得好,我就总结他们课中独到的做法,培植他们的教学特色;有的教师勤于阅读,乐于写作,我会积极帮助修改文章,让他们成长得更快;有的教师课一般,但工作认真、主动,教学质量优秀,我也会积极地肯定他们,使之工作更为出色……

四、教研员要有学习意识,应以成为专家为追求

教研员作为业务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必须过硬。教研员没有点真本领,站到台上说话的底气也不足,要把学科教学引向何方,会心中没谱。但对业务的要求是无止境的,教研员的课堂教学在本县范围内也许达不到拔尖,但也必须敢上并且能上出有思想的课;你的教研水平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你每年至少也得有文章发表;你的综合素养也许不是一流的,但你还是需要拔高自己的短板,让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能说出点儿“行话”。如何补强?有道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1.勤于阅读

读书能增加一个人的底蕴,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底蕴是书堆出来的。作为教研员,平时事务性的工作也不少,但作为业务人员,每年都有大量的书籍需要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文化修养类书籍、专业杂志、儿童文学作品、时尚文学作品等,每方面都得看点儿。不管以什么习惯看,用什么样的方式看,你必须自己心里有这个牵挂,能挤出时间去阅读。

2.勤于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无论对于哪行哪业都是出真知的必经之路。教育教学经验也是靠实践得来的。我在一线教过17年,并且一直教小学语文学科,应该说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但我现在走进课堂,感觉已经有些“手生”了,原因是离开课堂也已三年多了。所幸的是,我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上个学期,我就自我加压地到课堂中练课近10节,以后争取上得更多。

除了课堂,我还在写字、写作、朗读等教学基本功方面也做到了勤于练习,不断地补强自己。

3.勤于写作

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最大区别在哪儿?教研员不带班,不教具体的学生,却要指导一线教师。对于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教研员要看得懂问题在哪儿,“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有理论支撑自己的“说法”。要让教师认可,要有文章见诸报刊。当然,写作是可以练的,多练多投,就能多出文章。

读是写的基础,写又能促进读,多读多写,就能不断进步,离成功越来越近。

上一篇:关于友谊的句子范文 下一篇:食品安全黑板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