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多义范文

时间:2023-12-08 22:18:10

一词多义篇1

【关键词】典型理论一词多义中心义项边缘义项家族相似性范畴理论

1引言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变化。起初,词都只有一个意义,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个词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从而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polysemy)是指一个词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义项。多义现象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不断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也是人类对一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扩展的结果。本文将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典型范畴理论(theprototypicalcategorytheory),隐喻和转喻为基础,来分析语言上的一词多义现象。

2范畴化和原型理论

人们把世界上相同的或相识的事物从认知上归纳在一起,并赋予同一语言符号,这就形成了范畴,其过程就称为范畴化。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跟传统的范畴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传统范畴理论看来,一个范畴中的成员必须满足某个范畴中的所有特征,如果它违反了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就被剔出这一范畴成员的地位。此外,结构主义语义学家认为,确定语义范畴的标准是充分必要的语义特征,即判定一个词是否属于某个语义范畴就是看它是否具备了该语义场的充分必要语义特征。而近代哲学家L.Wittenstein经过研究发现了传统范畴理论的不足,并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Resembalance)。他认为范畴的成员不必具有该范畴的所有属性,而是AB、BC、CD、DE式的家族相似关系,即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至少有一个或多个共同属性。范畴成员的特性不完全一样,他们是靠家族相似性来归属于同一范畴。而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形成和变化发展的。如F.UngereretH.J.Schmid在“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举的“game”一例中,“游戏”范畴,包括多中游戏,有的游戏只是为了娱乐,没有输赢;有的游戏需要运气,有的需要技巧,有的需要勇气,也有是游戏兼而有之。然而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新的游戏产生了,游戏的范畴也发生了变化。如90年代的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的出现并有新成员加入了游戏的范畴,是该范畴扩大了,其特征属性也更复杂了。

而Labove和Rosch在家族相似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原型理论(Prototypetheory),成为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的核心思想。根据原型理论,在同一范畴中,成员的地位是不同的,即成员代表该范畴的程度不一样,有中心的、典型的成员和边缘的、非典型的成员之分。其中心的典型的成员即是范畴的原型(prototype),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degreeoftypicality),比如麻雀就比企鹅更属于“鸟”的范畴。此外,他们认为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只是相似程度的不同,典型成员具备所有或大部分该范畴的特性,而边缘成员只与典型成员具有很少的一部分相似属性。因此,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某甲认知对象可能完全成为一个范畴成员,而某乙对象可能部分划在该范畴之内;其中甲范畴成员和乙范畴成员之间可能存在某点或多点相似,因此,范畴应该是构成一个连续体。其中,典型(或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

(1)范畴的确定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有充分必要条件来建立的;

(2)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典型程度差异;

(3)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同的特征,且够成一个连续体;

(4)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3一词多义与原型理论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是人认识世界的产物,是对现实世界的本质反映,是对一类食物进行概括的符号表征。而且概念的形成是以认知范畴为基础的。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词又通过概念来反映世界上的事物或现象。随着认知的发展,概念将不断被扩充。这就是说,原有概念不断被扩充,形成一个更大的语义范畴。根据认知语言学,词义属于语义范畴。随着词范畴的不断扩大,其词义也将不断的发展变化。

语义范畴也是原型范畴,其义项成员具有不同等的地位,而是具有中心的、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中心义项就是原型义项(prototypemeaning),被认为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往往是人们最早认知习得的,也是语言符号初现时具有的最早或是“直接”意义。(赵艳芳,2001:84)语义范畴是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扩展的。其扩展方式是一种放射形结构,即语义由中心义项通过认知机制(隐喻metaphor或转喻metonomy)不断向周围辐射,从而初现新的边缘意义(non-prototypicalmeaning非典型意义)。下面用“head”一词来看原型理论在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head”的原型意义为“身体的前端部分”(toppartofthebody),后围绕这个中心意义扩展为“事物的顶端”如theheadofanarrow;后来又逐渐扩展为“首脑,首长或是一个组织机构的领头人”如theheadofcollege,theheadofadelegation;后来进义不扩展为“重点,要点”,如theheadofadiscussion;theheadofapassage;后来还演化成为“才智,智力,或有才能的人”,如useyourhead;thecompanyneedsseveralheads。从上面不难看出,“head”其它义项都是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机制对其原型义项进行的拓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通过认知机制从原型意义而来的义项不能提升到原型意义地位。相反,由于社会文化和语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有些词的原型意义会逐渐沦为边缘的、非典型的义项,而原来一些边缘的,非典型义项将会转化为中心的,原型意义。比如PEN一词,最初来自于拉丁语,其原义为“羽毛”。由于当时的人们用羽毛当作书写工具,所以pen成为书写工具的名称。后来由于新的书写工具不断出现和其形状的多样化,于是pen的语义范畴也扩大了。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其原型意义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羽毛笔”转化为了今天的“钢笔”。这也正说明了语义范畴也具有原型意义和边缘意义之分,各个义项之间是具有不同的地位,而是围绕原型意义成辐射状不断扩散,其中各个义项之间具有明确的二分法,而是与原型意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认知词汇语义学通过原型理论和范畴理论运用于一词多义的分析,其主要结论是:

(1)语义范畴不能以充分必要特征来进行二分;(2)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呈现出放射性的链状结构,其中各个义项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即语义结构呈现集合和重叠意义辐射集;

(3)语义范畴成员具有不同的地位,并不是每一个义项成员都可以代表该语义范畴,而只有原型意义最能代表该语义范畴;

(4)语义范畴边界具有模糊性,随着社会文化变化发展和语境的不同,范畴的扩展其边缘变得越来越模糊,并出现与其它语义范畴交叉现象。

4原型理论下隐喻和转喻对一词多义“原型意义”的认知拓展机制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对象。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认知能力的断提高,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使得要求语言要不断的扩展来实现对人类的需求。这样就需要非常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而对于抽象的事物现象将是一筹莫展。人的大脑不是具有无限的容量,而是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它能借助于已知的事物和语言符号认知和命名新的事物——其中主要是指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通过对已有符号和事物进行隐喻和转喻来认知新的,抽象的事物,这也是符合“省力原则(leastofeffort)”和语言的“语言的经济原则”。因此,隐喻和转喻是一词多义的拓展机制。

4.1隐喻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的本质是概念化。人类长借助简单的具体概念来认识抽象复杂的概念。也就是说隐喻是通过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来了解另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隐喻中又一个重要概念是“映射(mapping)”。Lakoff提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domain)映射到一个不熟悉,较抽象或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domain)的过程。其中这种映射来自于两个概念,即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similarity)”——即相似原则(principleofsimilarity):人们容易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用来互为比喻。

下面以“face”为例来说明,隐喻对“face”这个英语单词意义的拓展。

(1)faceofamountain,faceofabuilding,faceofawatch.其中,始源域为:人的脸一直在身体的最外层,最容易被注意;而目标域为:实体都有表面和各个侧面。从中可以看出,用人的“脸”映射为实体的表面。因此,“face”就具有了“实体表面”意义。(其中概念隐喻公式为:FACEISSURFACE)

(2)又由于脸上表情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是人们心情的晴雨表,最容易引起别人注意。因此出现了像“shehadafacelikethunder”equalsto“shelookedveryangry”;“youareagoodjudgeoffaces”equalsto“youcanjudgeaperson’scharacterbytheexpressiononhisface.”等隐喻用法。因此“face”具有了“人的表情”的用法。(其中概念隐喻公式为:FACEISEXPRESSION)

;此外,“face”还可以表示“尊严”,如,itisamatterofface,I’mshockedthatyouhavethefacetorest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从中可以看出,“face”的原型意义——“人或动物的脸部分”通过隐喻机制增加了“实体表面”、“人的表情”和“尊严”等边缘义项。

4.2转喻

转喻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有效机制,当然也对词义的扩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涉及的是一种“接近(proximity)”和“突显(salience)”的关系。一个物体、一件事物、一个概念又很多的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赵艳芳,2001:116)比如,一个人会有很多特征,但它的丹凤眼最显眼、最突出,于是它被叫做“丹凤眼”。随着词语转喻用法的日益固化,其转喻部分意义也成为词义的一部分并被列入词典中。因此,转喻跟隐喻一样,也对单义词向多义词的拓展起着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与隐喻不同的是,转喻是相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一个突显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地名与机构”、“原因与结果”、“人名与作品”等之间的替代关系。如“国脚”代替着名足球运动员,“head”代替“智力”,“Itishardformetoreadshakesphere”其中“shakesphere”代替其些的作品,“我需要几个帮手”与“我们组织需要增加一些心血液”为“部分代整体”和“这是中央电视台从前方发回的报道”为“整体代部分等。

下面以汉语的“头”为例来说明转喻对一词多义的解释,汉语“头”主要有以下语义义项:(1)(人的)头部:如头脸、头骨等;(2)(动物)身体的最前部分;(3)(物体)顶端:山头;(4)(动物、物体)数量,多指牲畜:一头牛;(5)头发或头发式样:寸头等等。

其中,(4)和(5)义项是临近原则在起作用,即转喻的作用。第(4)义项是由第(1)和第(2)义项转喻而来的。“头”是一切事物的重要部分,头就可以代替整个事物(部分代整体),并且能成为量词。头发长在头上,用“头”转喻指头发或发式就顺理成章了(整体代部分)。

由此可见,跟隐喻一样,转喻对词义拓展也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对一词多义现象也可以从转喻得到解释。

5“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对原型意义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是一词多义形成的原因之一。Ungerer和Schimd(1996:226)提出了多义词构成的语义范畴中的“原型转换”(prototypeshift)和“原型分裂”(prototypesplits)两个观点。“原型转换”指一个范畴的中心特征发生了改变,即一个词的中心义项慢慢变为该词的边缘义项,而原来某个边缘义项由于社会变化发展而突变为中心或原型义项。“原型分裂”指原型从一般到具体的变化。下面我们用“coach”和“idea”两个词的意义变化和构成来解释“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在多义词形成中的作用。

“Coach”在被引入英语时,指一种较大的封闭式的四轮马车,它内部设有作为并依靠马做动力。那个时候的其主要为皇家的正要服务的。因此“statecarriage”是“coach”的原型意义,而其它意义属于从属地位。随着“coach”的广泛使用,普通居民也开始广泛的运用它作为叫他工具,因此到了十九世纪,“coach”的原型意义由原来的“statecarriage”转变为了“statecoach”。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铁路的使用和发展使“coach”又富于了新的意义——“旅客车厢”,并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认知范围,很快这一意义随着铁路交通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成为“coach”意义中的第二重要意义。到了二十世纪,长途汽车成为“coach”意义的原型。这种词汇意义的原型转换不易被我们察觉,反而使我们决定这些意义是该词本身所具有的很自然低使用。但究其认知根源,是由于这些意义的重要属性在原型转变的过程中保留了下来,比如“一种交通工具”,“四个轮子”,“内部设有座位”等。

“idea”一词义项形成是“原型分裂”的一个很好的实例。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时期的“idea”一词的原型意义是“构想”、“思想”的意思,后来又增添了“信念”的意义,知道十九世纪它又具有了“灵感”和“目标”的意义。这些意义都变得越来越具体化,这正是“原型分裂”在多义词中的作用。

从历时角度看,一词的多个义项并存的共时表现是由原型义项通过“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不断变化发展而来的。

6结论

一词多义是人类认识世界而不断的对世界的有效认知。通过认知语言学上的语义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可以对一词多义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度,其避免了传统语义理论中语义由一组成分必要属性来确定和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的成分分析方法的弊端。此外,语义原型理论对教学上对词汇教学具有建设性的效果。它使我们认识到词汇的教学应从语义的原型语义义项开始,逐渐扩展到其由隐喻和转喻语义拓展机制得来的边缘义项。这正符合了人类认知的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Ungerer,F.&H.J.Schmid.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96.

[3]Taylor,JohnR.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LinguisticTheory[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4]Jackondoff,R.SemanticsandCognition.Mass:MITPress,1983.

[5]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6]扬忠,张绍杰.认知语言学中的类典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

[7]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8]张辉.认知语义学评述.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

[9]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4).

[10]陈维振.有关范畴本质的认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一词多义篇2

关键词: 一词多义 认知 原型范畴理论 隐喻 heart

1.引言

语言在最初产生的时候一般只有一个意义,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使用频率的增加,一个词往往被赋予更多词义,从而产生一词多义的现象(polysemy)。根据《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切相关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思维方式出发,对名词“heart”进行语义分析。

2.理论基础

2.1原形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

范畴(Category)是指事物在人之中的归类。客观事物固有的特征经过认知在思维和语言中固定下来,这个过程就是范畴化(Categorization)。20世纪50年代,俄国著名哲学家Wittgensein在他的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20世纪60、70年代,人类学家Berlin和Kay发现人类会按照焦点色对颜色进行切分和范畴化。心理学家E・Roseh首次提出了“原型理论”一词,具体来说,他的基本观点可总结如下: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属性的实例,是一个范畴定的、具体的、最典型的成员。一个原型范畴就是以原型为中心,其他成员围绕原型组成的成员。

一个词在产生之初可能只有一个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或是词性变化等,这就可能导致一个词有好几个义项,这几个义项就可以组成一个范畴。

因此,一词多义是以一个最典型的词义为典型,依据原型理论发展的多个义项的网络,它们之间彼此有联系,而且会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而发展。

2.2隐喻对一词多义的阐释

传统意义上,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多用于文学作品中。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隐喻手段,更是人们思维、行为及认知的重要手段。Lakoff认为隐喻本质上是通过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和体验来理解体验另一事物的。隐喻是由“源域”和“目的域”构成,“源域”中词语的特征映射到“目的域”中,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

胡壮麟在《认知隐喻学》一书中指出:“Lakoff设想隐喻将喻源域的认知图投射到目标域中,从而使目标通过域源被治愈空间物质的经验之中。”根据这个观点,隐喻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投射到相对较为具体的事物或感觉之上。因其这个特点,隐喻成为词义延伸的一个重要方法,从广义理解,隐喻包括转喻、明喻、谚语和讽喻等。

3.“heart”的认知分析

根据《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六版),“heart”一词有如下解释:

(1)the organ in the left side of the chest that pumps blood around the body(心脏);(2)the outside part of the chest where the heart is(心口或胸口);(3)the part of the body where the feelings and emotions are thought to be,especially those connected with love(能产生感情和情绪的身体一部分,尤指和爱有关的部分,如良心);(4)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sth(事物最重要的部分)。

在这四个义项中,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和家族相似性,我们可以判断出义项(1)即“心脏”为“heart”的本义,也就是这个原型范畴中的原型。之后,随着社会和人的认知的发展,通过隐喻的思维方式扩大意义范围。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

义项(4)是很明显的隐喻,因为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心脏出现问题,人就会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所以用“heart”表示“事物最重要的部分”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就是从源域(heart)向目的域(事物最重要的部分)的映射。义项(2)实际上算是转喻,在广义上也是隐喻。我们将范围扩大,把心脏及其周围的身体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就产生“心口或胸口”这样的意思了,这属于部分代整体的转喻。而义项(3)是用表示具体事物的实体表示心理状态,用心脏映射出良心,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映射,可以将其看做隐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heart”大部分的义项都是从原型“心脏”,通过隐喻的手段扩展而来的,说明隐喻是实现一词多义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人们在基本词义的基础上,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拓展出更多具体或是抽象的意义,这样可以使得词义的发展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认知不断深入,“heart”的意义还会有更深更远的拓展。

4.结语

本文以“heart”为例,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方式,探讨了词语意义延伸拓展的认知思维方式。多义现象是原型理论的一种延伸,它的各个意义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一定思维方式延伸而来,本文主要分析的是隐喻理论。当然还有其他的手段,如转喻和图形-背景理论。

从本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认识社会时,总是从最直观具体的事物出发,然后扩展到对抽象和概念的认知,有一定的认知规律。人们在面对多义词的时候,可以在了解其原型意义的基础上,按照人类认知规律,根据语境,推出其他意义。这对我们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通过把握各义项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单词,掌握单词的各项意义,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增加词汇量。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一词多义篇3

【关键词】英语;一词多义;表现形式

在英语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对一部分英语句子茫然不解或产生误解,究其原因主要是英语词汇中的一词多义所引起的。作为一种重要而普遍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出现为英语词汇的发展增添了很浓的色彩。对于整个英语词汇来说,在英语词汇中纯粹的单义词非常少,大多数的词汇都可以说是多义词,也就是说,在英语中的单词大多具有一个到两个以上的意义阐述。当我们随便翻开一本英语词典的时候,我们都能发现,在英语中的词汇大多具有几个或者更多的意义,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发现越是简单的词它所能表达的意义越是丰富。例如make这个词,当我们翻开《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即:Th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English-English-Chinese,我们会发现,它作为动词,能够演变出25个义项,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名词来阐述其他意义,同时还组成其他更多不同的词组,表达出更多的含义。在整个英语这门语言中,真正只用来表达唯一意义的单词是非常罕见的,具有唯一意义的更多的是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基于此点,一词多义给初学英语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而且词汇又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在词汇中,一词多义现象又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掌握词汇及其演变过程对于应用一门语言以及语言的教学尤为重要。

一、一词多义(polysemy)形成的原因

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是单义的,它只是用作一定的事物、现象、性质或行为的名称。它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又不断获得新的意义,便形成了一词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产生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为了真实地反映这些变化和发展,每种语言都在造新词,向其他语言借词,给原有的词添加新义,以增强其表达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词义变化的过程就是产生一词多义的过程。这是因为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有些词的旧词义消亡,新词义产生,词义不会单纯地增加。但更多的一种情况是新出现的词义和旧词义并行存在。

二、一词多义表现形式

1.同词不同形式的一词多义

同为名词但一个表现可数名词,而另一个表现为不可数名词,它们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例如:单词iron,当它为可数名词时,词义为熨斗;而当它为不可数名词时,词义为铁。

There is some steel and iron in front the house.(房子前面有些钢铁。)

There is an iron on the table.(桌子上有只熨斗。)

又如:单词time,当它是可数名词时,词义为时间;而当它不可数时,词义为次数或倍数。

What time is it?(几点了?)

I’ve been to London three times.(我去过伦敦三次了。)

This square is four times as large as that one.(这个广场是那个广场的四倍。)

2.同词不同词性的一词多义

在英语中有一部分单词特别是一些常用词,因词性不同,词义就出现异义,而且有些差异甚远。例如:

①单词bear,当它为名词时其词义是熊;当它是动词时其词义为忍受的意思。

Sell the bear’s skin before one caught the bear.(熊未到手先卖皮。)

Be like a pine tree. Bear what you can.(要像松树一样。)

②单词book,当它是名词时,其词义为书;当它是动词时其词义为预定。

They finished reading books yesterday.(他们昨天看完了这些书。)

He has booked a ticket through to Beijing.(他已预定了直达北京的车票。)

③单词order,当它是名词时其词义为次序;当它是动词时为命令。

You must get everything in order.(你必须把东西放整齐。)

He ordered us to finish the work on time.(他命令我们按时完成工作。)

④单词well,当它是副词或形容词时,其词义为好;当它是名词时,其词义为井。

He can speak English very well.(他英语讲得很好。)

He lives nearby a water well.(他住在一口水井旁。)

⑤单词fair,当它是形容词时,其词义为公平的;当它是名词时,它的词义为市场。

It is fair to say so.(这样说是公平的。)

Do you know a world fair?(你知道世界博览会吗?)

⑥单词wind,当它是名词时,其词义为风;当它是动词时,其中一词义为卷绕。

There is much wind today.(今天风很大。)

The river winds the valley.(这条河蜿蜒流过山谷。)

⑦单词will,当它是动词时,其词义为将;当它是名词时,其词义为意志。

He will come back soon.(他马上就回来。)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⑧单词still,当它是副词时,其词义为仍然;当它是形容词时,其词义为平静的。

The night was very still.(那一晚很幽静。)

Is he still here?(他还在这儿吗?)

⑨单词for,当它是介词时,其词义是为了;当它是连词时,其词义为因为。

A party was held for them.(设宴招待他们。)

He can’t come,for he is ill.(他病了,所以他不能来了。)

三、同类词的不同用法所引起的一次多义

有些词有几种用法,因为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的意义。例如:

1.单词happen为不及物动词,词义是发生的意思;而当它后面跟to do时,词义却为碰巧、偶然的意思。

What happened?(发生了什么事?)

I happened to meet an old friend of mine yesterday.(昨天我偶然遇到了一位老朋友。)

2.单词make为及物动词,其含义是制造的意思;当它出现made sb\sth do\doing这种结构时,它的词义却为使、让。

These desks are made in Hangzhou.(这些桌子是杭州产的。)

This thing made me know a lot.(这件事使我懂了许多。)

3.单词have为及物动词,其含义为有的意思,但当它出现have sth done 或者havedo sth时,其词义为使,让。

Have you an English novel?(你有英语小说吗?)

We had the machine repaired.(我们请人把机器修好了。)

I shall have him wait for me.(我让他等我。)

4.单词if为关系连词,当它引导宾语从句时,其含义为是否,当它引导条件状语从句时它为如果。

I don’t know if I shall do this.(我不知道是否要做这件事。)

If it rains,we shan’t go for an outing.(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郊游了。)

四、结束语

一个词的意义不是一个点,而是多个义项构成的一个面,而且各个词义在适当的上下文当中理解起来并无困难。这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和经济性,因为许多词在获得新的意义的同时,仍然或多或少保留了其原有的意义。这样,在词汇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表达的意义范围却扩大了。对一词多义的教学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文斌.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段满福.谈英语一词多义现象[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3).

一词多义篇4

关键词: 原型理论 一词多义 认知语言学

一、一词多义的界定与发展

作为一个科学术语,一词多义首先由法国语言学家、现代语义学奠基人M.Breal于1867年提出并迅速获得学术界认同。Breal认为,一词多义指一个词项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切相关的意义聚合的语言现象(Taylor,1995)。

一词多义体现了人类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任何词汇在使用之初都是单义的,每个事物或现象都有一个特定的词汇来指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的认知思维能力也不断地发展着,人们将新的认知与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到它们的关联点,用同一个词表达与之相近的意思,这样就产生了一词多义。如用英语中的crane(原义指鹤)来指代起重机,用mouse(原义指老鼠)来指代电脑用的鼠标。如果这种临时替代得到了其他语言使用者的认可,并在同一语言社团内扩散,那么这一用法就成为该词的一个新的义项,该词就成为一个多义词(束定芳,2001)。

二、原型理论与一词多义现象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指导人类对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词语意义的发展演变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才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概念形成后依附于符号而获得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些概念会不断发展,从而导致意义发展演变,产生新的意义,继而形成多义现象。

范畴化理论有两个代表性理论:经典范畴化理论和原型范畴化理论。

1.经典范畴化理论

经典范畴化理论是根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化理论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理论原则是:范畴由范畴成员共有的一组充分必要特性来界定;同一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同范畴之间存在非此即彼的清晰界限。例如“鸟”这一范畴,当具有“两扇翅膀”、“两条腿”、“有喙”、“会飞”、“会生蛋”等充分必要特征(条件)时,才能被称为“鸟”。如果它缺少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特征就不属于这个特定范畴的成员。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中,虽然经典范畴化理论运用十分广泛,但是它却难以解释英语语言中广为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

以hold一词为例:

(1)He was holding(手拿) a knife in one hand and a fork in the other.

(2)How long will this good weather hold?(持续)

(3)How much water does the pan hold?(盛装)

在这三个句子中,“hold”各自拥有一组差异较大的语义特征,很难利用经典范畴化理论来解释,而原型理论是在批判经典范畴化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原型范畴化理论

作为对经典范畴化理论的批判,Eleanor Rosch(1973)创立了原型理论。原型是同一个概念范畴中最典型的成员,能最好、最典型地反映本范畴的特征。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具有共同特征,而是呈现出一种家族相似性结构。也就是说,建立语义范畴的基础不是共同性而是相似性。以“game”一词为例,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而且“game”范畴的所有成员由家族相似性地联系起来。

3.原型理论指导下的一词多义现象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认知语言学认为,支配着多义现象的原则是语义的隐喻性映射,即隐喻和转喻。Ullmann (1962)把人类造词的语义理据分为“隐喻”和“转喻”。Lakoff(1987)也指出,多义词源于不同认知域及同一认知域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即多义词源于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

(1)概念隐喻

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Lakoff & Johnson,1980)。当词汇义项以隐喻性思维结构延伸的时候,各事物之间表现为相似性特征,各义项之间均没有联系,但与本义具有相似性的特征,词义以辐射性方式延伸。Lakoff 和Johnson(1980)提出了“隐喻概念体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而且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即“概念隐喻”。他们指出,英语中有大量的隐喻表达,普通语言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来自于隐喻概念,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

Sweetser(1990)指出,大部分多义现象源于隐喻的使用。例如,“人生”和“旅行”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实体对应关系,人们常常用具体的“旅行”来描述抽象的“人生”,就有了“Life is a journey”这一概念隐喻。又如,如果我们要表示“诚实、正直”,则一般会选用表示“白色”概念的词,因为在人们的文化观念中,“白色”隐喻地代表诚实或道德上的纯洁。

(2) 概念转喻

Lakoff和Johnson(1980)认为,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人的潜意识会有意或无意地用转喻进行思维和表达。转喻是词义延伸的最基本过程之一。当词汇义项以转喻思维结构进行延伸的时候,各事物之间具有邻近性关系特征,属于同一域中的映射,各项之间虽然独立,却有联系,词义以连锁方式拓展。在英语里常说“John is taller than Tom by a head.”(约翰比汤姆高一个头。)事实上,在比较两个人高矮的时候,比较的是人整个身体的高矮,head处于人身体的最高位置,因此就把head作为比较高矮的参照点,head就得到了凸显,带有转喻的色彩。又如,“50 head of cattle(50头牛)”,这里把head作为人或动物的数量计算单位,head的数量就表示“人”或“动物”的数量,这是以“部分代整体”的转喻。

三、结语

Rosch的原型理论是在传统主义范畴观的基础上,为了更科学地定义词义的范畴而提出来的一种概念构建模式,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型理论对我们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的成因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词的多义化过程中,词的基本义可以被看做是这个词义范畴的原型,通过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手段,逐步向词的边缘义项引申和拓展。在多义词习得过程中,掌握了基本义项之后再向边缘义项引申和发展,词的多个义项就比较容易习得。因为作为范畴的原型,基本义项与其他非典型的范畴成员之间有着比较多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对于学习英语单词的多个义项很有帮助,这也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

我们在理解一词多义现象时,要充分考虑其原型义项在人类认知客观事物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原型义项来帮助理解其延伸义项。从认知语言学观点来看,知识是以网络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在这个网络中,有些知识位于中心,有些知识则处在边缘位置。位于中心的知识就是网络的原型,它们更容易被提取和记忆。利用原型范畴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词的多义化过程,更灵活地进行词汇学习,使枯燥的词汇学习变得有趣而有效。

参考文献:

[1]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7.

[2]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3]Rosch,E.Natural Categorie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3,4:328-350.

[4]Sweetser,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99.

[6]Ullmann,S.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M].Oxford:Basil Blackwell,1962.

[7]李瑛,文旭.从“头”认知——隐喻、转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外语教学,2006(7):23-25.

[8]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一词多义篇5

【关键词】典型理论 一词多义 中心义项 边缘义项 家族相似性范畴理论

1 引言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变化。起初,词都只有一个意义,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个词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从而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polysemy)是指一个词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义项。多义现象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不断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也是人类对一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扩展的结果。本文将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典型范畴理论(the prototypical category theory),隐喻和转喻为基础,来分析语言上的一词多义现象。

2 范畴化和原型理论

人们把世界上相同的或相识的事物从认知上归纳在一起,并赋予同一语言符号,这就形成了范畴,其过程就称为范畴化。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跟传统的范畴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传统范畴理论看来,一个范畴中的成员必须满足某个范畴中的所有特征,如果它违反了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就被剔出这一范畴成员的地位。此外,结构主义语义学家认为,确定语义范畴的标准是充分必要的语义特征,即判定一个词是否属于某个语义范畴就是看它是否具备了该语义场的充分必要语义特征。而近代哲学家L.Wittenstein经过研究发现了传统范畴理论的不足,并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alance)。他认为范畴的成员不必具有该范畴的所有属性,而是AB、BC、CD、DE式的家族相似关系,即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至少有一个或多个共同属性。范畴成员的特性不完全一样,他们是靠家族相似性来归属于同一范畴。而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形成和变化发展的。如F.Ungerer et H.J.Schmid在“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举的“game”一例中,“游戏”范畴,包括多中游戏,有的游戏只是为了娱乐,没有输赢;有的游戏需要运气,有的需要技巧,有的需要勇气,也有是游戏兼而有之。然而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新的游戏产生了,游戏的范畴也发生了变化。如90年代的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的出现并有新成员加入了游戏的范畴,是该范畴扩大了,其特征属性也更复杂了。

而Labove和Rosch在家族相似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成为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的核心思想。根据原型理论,在同一范畴中,成员的地位是不同的,即成员代表该范畴的程度不一样,有中心的、典型的成员和边缘的、非典型的成员之分。其中心的典型的成员即是范畴的原型(prototype),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degree of typicality),比如麻雀就比企鹅更属于“鸟”的范畴。此外,他们认为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只是相似程度的不同,典型成员具备所有或大部分该范畴的特性,而边缘成员只与典型成员具有很少的一部分相似属性。因此,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某甲认知对象可能完全成为一个范畴成员,而某乙对象可能部分划在该范畴之内;其中甲范畴成员和乙范畴成员之间可能存在某点或多点相似,因此,范畴应该是构成一个连续体。其中,典型(或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

(1)范畴的确定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有充分必要条件来建立的;

(2)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典型程度差异;

(3)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同的特征,且够成一个连续体;

(4)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3 一词多义与原型理论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是人认识世界的产物,是对现实世界的本质反映,是对一类食物进行概括的符号表征。而且概念的形成是以认知范畴为基础的。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词又通过概念来反映世界上的事物或现象。随着认知的发展,概念将不断被扩充。这就是说,原有概念不断被扩充,形成一个更大的语义范畴。根据认知语言学,词义属于语义范畴。随着词范畴的不断扩大,其词义也将不断的发展变化。

语义范畴也是原型范畴,其义项成员具有不同等的地位,而是具有中心的、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中心义项就是原型义项(prototype meaning),被认为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往往是人们最早认知习得的,也是语言符号初现时具有的最早或是“直接”意义。(赵艳芳,2001:84)语义范畴是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扩展的。其扩展方式是一种放射形结构,即语义由中心义项通过认知机制(隐喻metaphor或转喻metonomy)不断向周围辐射,从而初现新的边缘意义(non-prototypical meaning非典型意义)。下面用“head”一词来看原型理论在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head”的原型意义为“身体的前端部分”(top part of the body),后围绕这个中心意义扩展为“事物的顶端”如 the head of an arrow;后来又逐渐扩展为“首脑,首长或是一个组织机构的领头人”如the head of college,the head of a delegation;后来进义不扩展为“重点,要点”,如 the head of a discussion;the head of a passage;后来还演化成为“才智,智力,或有才能的人”,如 use your head;the company needs several heads。从上面不难看出,“head”其它义项都是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机制对其原型义项进行的拓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通过认知机制从原型意义而来的义项不能提升到原型意义地位。相反,由于社会文化和语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有些词的原型意义会逐渐沦为边缘的、非典型的义项,而原来一些边缘的,非典型义项将会转化为中心的,原型意义。比如PEN一词,最初来自于拉丁语,其原义为“羽毛”。由于当时的人们用羽毛当作书写工具,所以pen成为书写工具的名称。后来由于新的书写工具不断出现和其形状的多样化,于是pen的语义范畴也扩大了。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其原型意义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羽毛笔”转化为了今天的“钢笔”。这也正说明了语义范畴也具有原型意义和边缘意义之分,各个义项之间是具有不同的地位,而是围绕原型意义成辐射状不断扩散,其中各个义项之间具有明确的二分法,而是与原型意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认知词汇语义学通过原型理论和范畴理论运用于一词多义的分析,其主要结论是:

(1)语义范畴不能以充分必要特征来进行二分;

(2)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呈现出放射性的链状结构,其中各个义项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即语义结构呈现集合和重叠意义辐射集;

(3)语义范畴成员具有不同的地位,并不是每一个义项成员都可以代表该语义范畴,而只有原型意义最能代表该语义范畴; 转贴于

(4)语义范畴边界具有模糊性,随着社会文化变化发展和语境的不同,范畴的扩展其边缘变得越来越模糊,并出现与其它语义范畴交叉现象。

4 原型理论下隐喻和转喻对一词多义“原型意义”的认知拓展机制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对象。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认知能力的断提高,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使得要求语言要不断的扩展来实现对人类的需求。这样就需要非常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而对于抽象的事物现象将是一筹莫展。人的大脑不是具有无限的容量,而是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它能借助于已知的事物和语言符号认知和命名新的事物——其中主要是指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通过对已有符号和事物进行隐喻和转喻来认知新的,抽象的事物,这也是符合“省力原则(least of effort)”和语言的“语言的经济原则”。因此,隐喻和转喻是一词多义的拓展机制。

4.1隐喻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的本质是概念化。人类长借助简单的具体概念来认识抽象复杂的概念。也就是说隐喻是通过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来了解另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隐喻中又一个重要概念是“映射(mapping)”。Lakoff提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到一个不熟悉,较抽象或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过程。其中这种映射来自于两个概念,即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similarity)”——即相似原则(principle of similarity):人们容易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用来互为比喻。

下面以“face”为例来说明,隐喻对“face”这个英语单词意义的拓展。

(1)face of a mountain,face of a building,face of a watch.其中,始源域为:人的脸一直在身体的最外层,最容易被注意;而目标域为:实体都有表面和各个侧面。从中可以看出,用人的“脸”映射为实体的表面。因此,“face”就具有了“实体表面”意义。(其中概念隐喻公式为:FACE IS SURFACE)

(2)又由于脸上表情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是人们心情的晴雨表,最容易引起别人注意。因此出现了像“she had a face like thunder” equals to “she looked very angry”;“you are a good judge of faces” equals to “you can judge a person’s character by the expression on his face.”等隐喻用法。因此“face”具有了“人的表情”的用法。(其中概念隐喻公式为:FACE IS EXPRESSION)

此外,“face”还可以表示“尊严”,如,it is a matter of face,I’m shocked that you have the face to rest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从中可以看出,“face”的原型意义——“人或动物的脸部分”通过隐喻机制增加了“实体表面”、“人的表情”和“尊严”等边缘义项。

4.2转喻

转喻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有效机制,当然也对词义的扩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涉及的是一种“接近(proximity)”和“突显(salience)”的关系。一个物体、一件事物、一个概念又很多的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赵艳芳,2001:116)比如,一个人会有很多特征,但它的丹凤眼最显眼、最突出,于是它被叫做“丹凤眼”。随着词语转喻用法的日益固化,其转喻部分意义也成为词义的一部分并被列入词典中。因此,转喻跟隐喻一样,也对单义词向多义词的拓展起着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与隐喻不同的是,转喻是相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一个突显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地名与机构”、“原因与结果”、“人名与作品”等之间的替代关系。如“国脚”代替著名足球运动员,“head”代替“智力”,“It is hard for me to read shakesphere”其中“shakesphere”代替其些的作品,“我需要几个帮手”与“我们组织需要增加一些心血液”为“部分代整体”和“这是中央电视台从前方发回的报道”为“整体代部分等。

下面以汉语的“头”为例来说明转喻对一词多义的解释,汉语“头”主要有以下语义义项:(1)(人的)头部:如头脸、头骨等;(2)(动物)身体的最前部分;(3)(物体)顶端:山头;(4)(动物、物体)数量,多指牲畜:一头牛;(5)头发或头发式样:寸头等等。

其中,(4)和(5)义项是临近原则在起作用,即转喻的作用。第(4)义项是由第(1)和第(2)义项转喻而来的。“头”是一切事物的重要部分,头就可以代替整个事物(部分代整体),并且能成为量词。头发长在头上,用“头”转喻指头发或发式就顺理成章了(整体代部分)。

由此可见,跟隐喻一样,转喻对词义拓展也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对一词多义现象也可以从转喻得到解释。

5 “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对原型意义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是一词多义形成的原因之一。Ungerer和Schimd(1996:226)提出了多义词构成的语义范畴中的“原型转换”(prototype shift)和“原型分裂”(prototype splits)两个观点。“原型转换”指一个范畴的中心特征发生了改变,即一个词的中心义项慢慢变为该词的边缘义项,而原来某个边缘义项由于社会变化发展而突变为中心或原型义项。“原型分裂”指原型从一般到具体的变化。下面我们用“coach”和“idea”两个词的意义变化和构成来解释“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在多义词形成中的作用。

“Coach”在被引入英语时,指一种较大的封闭式的四轮马车,它内部设有作为并依靠马做动力。那个时候的其主要为皇家的正要服务的。因此“state carriage”是“coach”的原型意义,而其它意义属于从属地位。随着“coach”的广泛使用,普通居民也开始广泛的运用它作为叫他工具,因此到了十九世纪,“coach”的原型意义由原来的“state carriage”转变为了“state coach”。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铁路的使用和发展使“coach”又富于了新的意义——“旅客车厢”,并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认知范围,很快这一意义随着铁路交通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成为“coach”意义中的第二重要意义。到了二十世纪,长途汽车成为“coach”意义的原型。这种词汇意义的原型转换不易被我们察觉,反而使我们决定这些意义是该词本身所具有的很自然低使用。但究其认知根源,是由于这些意义的重要属性在原型转变的过程中保留了下来,比如“一种交通工具”,“四个轮子”,“内部设有座位”等。

“idea”一词义项形成是“原型分裂”的一个很好的实例。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时期的“idea”一词的原型意义是“构想”、“思想”的意思,后来又增添了“信念”的意义,知道十九世纪它又具有了“灵感”和“目标”的意义。这些意义都变得越来越具体化,这正是“原型分裂”在多义词中的作用。

从历时角度看,一词的多个义项并存的共时表现是由原型义项通过“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不断变化发展而来的。

6 结论

一词多义是人类认识世界而不断的对世界的有效认知。通过认知语言学上的语义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可以对一词多义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度,其避免了传统语义理论中语义由一组成分必要属性来确定和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的成分分析方法的弊端。此外,语义原型理论对教学上对词汇教学具有建设性的效果。它使我们认识到词汇的教学应从语义的原型语义义项开始,逐渐扩展到其由隐喻和转喻语义拓展机制得来的边缘义项。这正符合了人类认知的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Ungerer,F.& H.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6.

[3]Taylor,John 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Jackondoff,R. Semantics and Cognition. Mass:MIT Press,1983.

[5]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6]扬忠,张绍杰.认知语言学中的类典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

[7]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8]张辉.认知语义学评述.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

[9]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4).

[10]陈维振.有关范畴本质的认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一词多义篇6

[关键词]词汇量人性化融会贯通思维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我们现在英语课本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新课改的先进理念,从本质上和传统的文本有了很大的区别,能更加体现了人性化和实践性的新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我们初中英语教学中在词汇的变化方面更是较之前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尤其在我们正使用的新目标人教版教材里,它特别注重了对词汇的积累以及灵活的运用。所以,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合理运用,更加显得至关重要。

英语中词汇的种类有多种多样,词形的结构又具有极强的可变性,所以我们平时在英语课堂中对词汇进行教学时,就经常会遇到很多的有疑难的、有争议性的问题。大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许许多多的一词多义现象。所谓的一词多义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单词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会有不同的词性和意义,这类词往往需要认真琢磨才能辨别清楚。因此大部分的学生们都非常头痛这种词,那么如何帮助学生们轻轻松松地使用和掌握它们呢?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谈一谈“like”的用法,教教如何正确使用“like”的一词多义现象。

“like”最常见是当动词使用,意思为“喜欢…”,这时我们常用的句型有: like doing sth ,like to do sth以及 like后跟名词等。

Eg. My mother likes singing.

我的妈妈喜欢唱歌。

Tom likes to play the piano.

汤姆喜欢去弹钢琴。

We all like computers very much.

我们所有人都非常喜欢电脑。

可是当我们碰到这样的句子又当如何分析呢?

Eg.What does your sister look like?

你的妹妹长相是什么?

She is tall and thin.

她是又高又瘦的。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It’sverysunny.

它是非常晴朗的。

My father feels like going swimming.

我的爸爸想要去游泳。

很显然这些句子里的like 不再是动词了。在不同的情境下,一词多义现象的变换很丰富,因此需要我们应该根据上下文意思或句子的结构来推断它的具体含义。那么这几个句子中的like就应该理解为介词“像...."因为介词之后可以接名词、动名词。但与感官动词连用时,like后基本上就只接名词了,如:The sun Looks like a big fire ball.

太阳看起来像个大火球。

The sound sounds like music.

这声音听起来像音乐。

The desk feels like a piece of cloth.

这张桌子摸起来像一块布。

再比如 feel like 吧,它有两个意思,有“感觉像…”和“想要…”。两个词义不一样,后面所跟的搭配形式也不同。若feel like当“感觉像…”时,其后接名词。如:

I felt like a fool at that time.

那时我感觉像一个傻子。

如果意思是“想要…”时,那feel like 之后就只能跟动名词了。如:He felt like buying a pen yesterday.

昨天他想要买一支钢笔。

还有更有趣的是,would like后却要跟名词或动词不定式形式。

同样的like可因为词性和意义的不同,它后面的搭配就在不断的改变,每年我们初三复习到这儿时学生们就开始犯糊涂了,为此经过我长时间的探索和努力,我琢磨出了一点经验想与大家交流一下。我认为一定先要鼓励学生们正确面对“like”,不要有任何的畏惧心理。当碰到like时请牢牢记住这几句:一看、二辨、三分析。那么看什么呢?看like这个词是原形还是添加s 或 ed等等,接下来再根据句子的结构和“like”的形式来辨别出它的词性,基本上是若like直接在主语之后,并且句子的结构为主谓宾结构等时,并且有likes,liked形式的句子,那这里面的like一定就是动词。如果like是原形,并且要和一些词搭配使用,如 be like ,look like, would like ,look like,feel like等,那此时的like就要当介词使用。它们的具体用法前面我也已经讲过了。那么第三步就该分析后面该接什么搭配了,如果前两步完成的很顺利,那第三步就易如反掌了。若like为动词,就可依据时态给其后接名词、动名词或不定式。Like如果是介词时,基本上可以接名词或动名词。最后为了更牢固地掌握,可以多寻找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来反复地训练达到不断地提高。这种方法非常有用,我们毕业班学生一直在使用着。大家不妨试一试吧!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相信大家在经过反复的练习和不断地琢磨之后,一定会对如何使用like上有新的发展性的突破,因为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难路虎就是如何去正确驾驭词汇了。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实践中,无论是老师从讲课的角度还是学生从学习的角度,都要全民积极认识到词汇的“善变”,要随机应变,从宏观和微观上更全面而细致地去分析、理解词汇的变化。多留心、多观察词汇的一词多义,以及在不同语境里的特殊含义。特别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查阅英语词典中一词的多个词性,多留心词汇的变化,并能将积累到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去!只要我们抓住了词汇的构成规则,那么我相信大家很快就都能成功驾驭它了!

一词多义篇7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一词多义的根源是词义的概括化和词义的演变。由于词义高度概括化,在词义的演变过程中,原来的词义可能出现分化,形成新的词义。一个词产生新的词义后,旧的可能消亡,也可能保留,新旧词义共存于一个词内就形成了一词多义(汪榕培,1997:135)。在英语中,除了术语以外,单义次是很少的,多数的词都是多义词。而且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中,往往词的使用频率越高,词义就越多,它的生命力就越强。一词多义为我们学习英语带来很多困难。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一词多义现象与许多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理论是相关联的,可以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诠释。其中,隐喻认知对多义词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隐喻、转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敖世翠,2006)。本文主要从隐喻认知模式这一角度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解析,从而为多义词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示,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义词的丰富含义。

2.隐喻认知模式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隐喻和转喻都被看成特殊的修辞格,只是文学家和修辞学家的事,主流语言学家对此不屑一顾。但是近年来,隐喻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密切关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隐喻革命”(Metaphorical Revolution)。认知语言学研究隐喻是把其当做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Lakoff 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研究隐喻的经典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在开篇中强调了隐喻的认知作用。“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在隐喻的定义中除保留修辞格的定义外,还新增了这样的说法:隐喻是Lakoff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谈到的一种普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一种语域可以系统地用另一种语域中的词汇来谈及或表达。隐喻中又一个重要概念是“映射(mapping)”,这种映射来自于两个概念,即始源域和目标域。它们之间的“相似(similarity)”,即相似原则(principle of similarity):人们容易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用来互为比喻。

3.隐喻认知模式下的一词多义

按照奥斯丁的说法,一词多义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这是一词多义产生的内在认识基础和规律。认知语义学认为,支配一词多义关系的原则,即这种意向图式的是隐喻映射。人类基本的意向图式经过隐喻模式,物理空间概念被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中,于是,一词多义的意义就有了用于不同的认知域而有联系的意向。认知语义学用意向图式及其隐喻引申说明一个词语相互联系的多个意向之间的关系,较好地解释了多义现象(赵艳芳,2001:77)。比如英语中的“at”,物理空间映射到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等,从而形成了“at”的多义网络:“at the station”(处所),“at five o’clock”(时间),“at war”(状态),“at high speed”(方式)等。又如“window”是司空见惯之物,能使我们看见外面的事物,使空气和光线进入室内,由于隐喻的使用,“window”在计算机英语中获得了新的定义:“a small area on a screen in which a file or a part of a file can be displayed.词义向这种演变在英语中十分普遍,表示人体各部分的词几乎都有隐喻含义:the foot of the mountain”(山脚),“the head of a ship”(船头),“the back of a hand”(手背),“bottle-neck”(瓶颈)等。可见,多义词不仅仅是语言经济原则的结果,更是隐喻认知的产物。隐喻以一种有理有据的方式,作为一种认知结构促进了词汇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一词多义和词义变化的钥匙。

4.一词多义与英语词汇教学

一词多义现象是词汇教学的难点已经成为英语教师们的共识。对于多义词的众多义项,教师应该如何教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却是多义词教学中的一大问题。通过以上对一词多义现象的隐喻认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词多义同隐喻密切相关。蔡龙权(2004)认为隐喻化是一词多义发生和发展的理据,隐喻性思维的普遍性决定了一词多义的普遍性。因此,多义词教学应该同隐喻联系起来。英语教师可以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尝试以隐喻为桥梁,以词汇的意义化学习为手段,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进行隐喻的意义化联想,通过这样的隐喻联想,词汇的新意义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建立了实质性的联系,从而达到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学习效果自然胜过机械记忆。

5.结语

本文运用了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认知模式对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一词多义现象是通过认知手段(如隐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隐喻认知对多义词的形成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多义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多义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敖世翠.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蔡龙权,隐喻化作为一词多义的理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5).

[3]汪培榕,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研出版社,1997.

一词多义篇8

关键词: 原型理论 一词多义 词汇习得

1.引言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密切相关的意义(Richards,2000:353)。传统上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词义的概括性和词义演变的结果。由于词义的高度概括性,在词义的演变过程中原来的词义可能出现分化,形成新的词义。传统方法多是从语境或是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讨论多义词,而忽略了人类的认知手段、生活体验等对词义发展的作用。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为解释一词多义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试利用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解释,并通过分析说明其对词汇习得的启示。

2.原型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观点

传统的范畴理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认为范畴是在必要和充分条件的基础上定义的,范畴有明显的界限,其所有的成员具有同等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Wittgenstein在对“游戏”的研究中发现,各游戏间很难找到共有的特征,各游戏间只是相互类似,是AB、BC、CD、DE式的家族相似性。为此,他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

对原型的研究始于对颜色范畴的研究。人们曾一度认为颜色的切分是任意的,因为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颜色的词汇是不同的,但Berlin与Kay在1969年所进行的对98种语言的调查中发现,在不同文化中,语言对颜色词汇的选择并非是任意的。他们从98种语言中找出了11种基本颜色,它们构成了一个蕴含序列,黑、白红绿、蓝、黄棕紫、粉红、橙、灰,即如果在一种语言中有箭头右边的词语,则必定有箭头左边的词语(熊学亮,2002)。他们还发现了核心颜色(focal colour),即某一颜色范畴中的最具代表性的颜色。对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测试表明,虽然他们使用的语言各不相同,但当要求受试者指出基本范畴内最典型的颜色时,使用不同语言的受试者作出的选择却是相同的(梁晓波、李勇忠,2006)。类似的研究逐渐扩展至对其他物体的研究,Labov的试验进一步说明了原型的存在。Labov让受试者辨认一组大小高矮各不相同的杯子,并允许他们选择不同的名称,如杯子、碗、缸子等,试验结果表明对杯子的原型的认同率为100%,对离原型越远的成员认同率越低,同时对其他范畴的认同率开始上升(赵艳芳,2001:62)。此外,Rosch对形状和对其他物体的试验证明了原型的普遍性,并将Berlin和Kay所提出的核心说法改称为原型。

现实世界是由无数不同材质、不同性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事物组成的,人们要认识客观世界,首先就要对它们进行有效的分类,即对事物进行范畴化。原型范畴是一种模糊集合,没有哪一个特性是所有成员共有的,也就是说,同一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性决定的,而是由家族相似性决定的。同时,既然各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不等,就可以根据其享有的共同特性来决定其成员的身份。与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性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成员,即原型成员,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称为边缘成员。

原型范畴理论将范畴化看作人脑的一种认知能力,认为客观事物的分类是其本身的属性和人类身体经验等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Ungerer & Schmid,引自周启强、白解红,2004)。在分类的过程中,原型是心理表征,是一种认知参照点。范畴则围绕一个原型而构成。具有典型特征的原型是人们认识世界事物的切入点,人们的认知是从具有典型意义的层面开始的。原型范畴理论比古典范畴理论更为科学地概括了人脑对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本身的分类,并获得了一系列心理实验的支持,已成为认知科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

3.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

根据原型理论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第一,原型理论认为,范畴不是建立在共享特征之上,被归入同一范畴不是由各成员的共同特性决定的,而是由家族相似性决定的,也就是说同一范畴各成员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只是具有部分共同属性。一词多义也表现出家族相似性结构。Austin在《词的意义》中指出,一个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范畴,各意义之间不是具有相同的特征,而是以某种方式发生关系(引自赵艳芳,2001:21)。以face一词为例,它有“脸,面孔”、“脸色,面部表情”、“物体的表面”、“面子,尊严”、“面对”等义项,各义项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联系,只是联系的密切程度不一而已,这些有联系的词义构成了该词的语义范畴。

第二,在一个词的语义范畴中,各义项的地位并不是等同的。原型理论认为范畴中的各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是不等的,与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性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成员,即原型成员,其它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一个词的所有义项有中心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在一个词语的相关义项中,词语的原型意义往往是使用最平凡、最典型、最能代表此语义范畴的核心意义(梁晓波、李勇忠,2006)。在face一词的各义项中,“脸,面孔”即为它的原型义项。原型义项往往是人们想到的该词的第一词义,也是儿童较早习得的词义。其它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有着某种关联(隐喻或转喻关系),而成为同一词的边缘义项(赵艳芳,2001:118)。

第三,原型是心理表征,是一种认知参照点,范畴是围绕一个原型而构成的。词的多个义项是由其原型决定的,其它词义都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来的,是原型义项向边缘义项的扩展。认知科学发现人们是从基本等级范畴层面开始认识事物的,在认知基本等级范畴的基础上,产生或习得基本概念词语。在这一认知过程中,人们赋予这些基本范畴词的义项一般为原型义项。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但语言中表达客观事物的词汇相对有限,多义化是满足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而有效的途径,于是,这些词就在原型义项的基础上产生其他义项,用来表达与之有关的其它一些事物。

4.原型理论对词汇习得的启示

按照原型理论的观点,具有典型特征的原型是人们认识世界事物的切入点,人们的认知是从具有典型意义的层面开始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知识在人脑中是以网络形式存在的。有些知识位于网络的中心,而有些则位于边缘位置,原型是位于中心位置的知识,它们更易于被提取和记忆(吴世雄,1996)。鉴于以上对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从语义原型入手,在掌握其原型义项之后再向其它词义扩展是词汇习得的有效途径之一。

人们在学习语言时,不需要也不可能学习词汇的每一个含义。但在习得了原型义项之后,学习者能够按照认知的规律思维方式并结合语境推导出该词的确切含义。因此,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应关注词语的原型义项。相应的,对于教师而言,当某个多义词在语境中是以非原型义项出现时,可以试着将该词的原型意义作为提示,让学生猜测该词的意思。赵群和罗炜东(2005)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给学习者提供词的核心意义作为提示能使学习者更有效地推测出目标词的衍射意义,并能促进词汇的长时记忆。同时,对那些以边缘意义出现的词汇有必要补充其原型义项,因为某一单词的原型义项最好地体现最常用的意义,是首先要习得的意义。应当重点讲解原型义项,并帮助学生了解其演变机制,找出它们潜在的共同点,理解各义项之间的深层关系,即各义项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这可以帮助学生在各义项之间建立起一个链接,减轻词汇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

5.结语

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同时也为词汇习得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在词汇的教与学中,我们应关注词的原型义项,进而习得其它义项,这符合人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习者深入和全面的习得词义,提高词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Richards,Jack C.etal.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Z].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敖世翠.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508-510.

[3]姜雪.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2-84转92.

[4]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35-39.

[5]梁晓波,李勇忠.原型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6,(4):67-74.

[6]熊学亮.认知语言学和外语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2002,(4):33-42.

[7]吴世雄.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的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迪[J].外语教学,1996,(3):35-39.

[8]赵群,罗炜东.关注词汇的核心义项――多义词习得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5,(6):50-53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长郡双语实验中学范文 下一篇:李白古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