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一词误用现象探析

时间:2022-08-02 01:29:04

[摘要]“然后”一词从古至今均作连词使用,本文从词性角度分析了现今“然后”一词被乱用和滥用的几种现象,剖析了此词被频繁误用的社会原因,从而呼吁大家固本正源,净化语言文字环境,规范汉语用语、用字行为。

[关键词]“然后”;连词;语言规范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8-0090-02

近年来,“然后”一词极为走红,成为人们口头语中的高频词,然而乱用或滥用“然后”一词的现象也极为普遍。“然后”一词大有取代“那么”、“因为”等词的趋势。

“然后”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通用的一个虚词。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1962年版)中解释说:“副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在1996年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里将“副词”改成了“连词”,而释义仍旧。副词是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的词,而“然后”无此作用。从《古代汉语》的解释看,界定也是连词而非副词。吕叔湘在《文言虚字》里说:“‘然后’的用法和‘而后’相同,表示一事继另一事而起,而同时又含有无前事则无后事的意思。”显然,这是把“然后”作连词解释的。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分句的词,按作用可分为并列连词、选择连词、顺承连词、转折连词、让步连词、假设连词、因果连词等。“然后”表示前后两件事或两种情况的承接关系,即后者继前者而发生,无前者则无后者。一般用在复句中的两个分句之间,表示顺承关系。“然后”由指示代词“然”和方位词“后”组成,“然”相当于“如此”、“这样”,指前一事或情况,“后”表示后一事或情况的时间在后。所以,“然后”可解为“这样以后”。以下各例,都可以这样理解。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庄子•则阳》)

故君国长民者……必先正其在我者,然后徐责其在人者,威乎刑罚。(《荀子•富国》)

蜀兵自乱,然后乘势击之。(《三国演义•马谡拒谏失街亭》)

中国是一个大国,情况极为复杂,革命是在部分地区首先取得胜利,然后取得全国的胜利。(《选集》第五卷)

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向来不用一个单独的模特儿的。(鲁迅《出关的“关”》)

于是就请这位老五七战士先在排里讲,然后又对全连讲他拾粪的体会。(萧乾《“”杂忆》)

在以上各例中,“然后”仅出现一次或两次。“然后”还可多次出现,但必须用得恰当。例如: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韩愈《原道》)

但是他一时兴会来了,会把这消息用长短不齐的句子分行写了出来,硬要编辑先生们给他看过几遍,然后又耗费了手民的筋力给它排印了,然后又占据了上千上万的读者的光阴给他读完了,最末还要叫世界,不管三七廿一,承认他是一个天才。(闻一多《诗人的横蛮》)

以上各例,不管用几次“然后”,都是合于汉语规范的。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其基本功能是交流思想。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它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结构法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法或文法。如果不遵守语言的结构法则,它就不能准确传达思想,就会影响语言交际作用的发挥。今天,在书面和口语表达中乱用、滥用“然后”词的现象极为普遍,有些人不知或不顾“然后”一词的性质和用法,想放哪儿就放哪儿,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归纳起来,对“然后”一词的误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用“然后”表因果关系。如主持人问一位“星光大道”栏目的参赛选手:“你妈来了吗?”她回答:“我妈没有来,然后她病了。”是她母亲因没有来而病了吗?不是,是她母亲因病没有来。可以改“然后”为“因为”;也可以这样说:“妈妈病了,没有来。”又如一位青年另人说:“厂里着火了,然后设备老化。”他的意思不是说厂里着火以后设备才老化,而是说厂里因为设备老化而着火。应该倒过来说,或改“然后”为“因为”。

其二,用“然后”表并列关系。有位“星光大道”栏目的嘉宾评论一个组合时说:“×号是非常时尚的一个组合,然后每个女孩子都很漂亮。”“然后”应改为“同时”,也可删去。因为前后两种情况不是顺承关系。有人祝福别人说:“祝你合家幸福,然后健健康康。”这里的“然后”是多余的。有位演员说:“当时我穿一件军大衣,然后藏民穿着羊皮袄。”这里说的是两位演员各穿什么衣服,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顺承关系。还有不少人在并列词语或复句之间硬加“然后”。如:“××是我的老乡,然后她跟我同龄,然后她是我的同事。”又如:“在《红灯记》里,我演李铁梅,然后××演李玉和,然后××演李奶奶。”又如:“我身高一米九二,这给我带来不少麻烦:坐公交车总低着头,然后搭出租车抬不起头,然后在家直不起腰。”又如:“这次期中数学考试,我们几个的成绩都不错:我考84分,然后张×考80分,然后李×考88分,然后江×考85分。” 再如:“听写单词:鲜花,然后春雨,然后云彩,然后一往无前,然后兴高采烈。”这些“然后”,都是画蛇添足。

其三,滥用“然后”。有些话,过去不用或少用“然后”,今天则成了必然或多用。如:“早晨起床、刷牙、洗脸、吃早点,然后背书包上学。”今天有的人表述时会在“刷牙”、“洗脸”、“吃早点”前一律加上“然后”。又如:“小英冷静下来,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表象:车间、厂门口、马路上,然后,给上夜班的王师傅和马师傅送工资……”今天的人会说成“先到车间,然后到厂门口,然后到马路上”。再如:“我从北京乘飞机到西安,再乘火车到延安,又坐汽车到榆林,最后步行到××山。”人们会把“再”、“又”“最后”全换成“然后”。这种现象可看作“然后”的滥用,也是不正确的。

乱用、滥用“然后”的现象不仅存在于生活中,也充斥于一些文艺作品中。电视剧《活着真好》里的一位病人向另一位病人说:“良性肿瘤,然后是柔软,然后是光滑……”电视剧《范府大院》中有这样的语言:“今天我结婚,在六国饭店,然后我说了……”这些电视剧讲述的故事并未发生于“然后”横飞的时代,不管是导演的有意安排或演员的“临场发挥”,都是不恰当的,这些都对乱用“然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然后”一词的走红反映了一种盲从的社会风气。有些文化素养不高的明星乱用“然后”,引发“粉丝”们的刻意模仿,更多的人则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致使乱用成风。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由于趋时性强,从而盲目追风,于是成了乱用“然后”的最大群体。然而在乱用“然后”的人群中,有些人的文化修养并不应受到怀疑,他们也懂得“然后”一词的作用,比如有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用语规范,而当他们在别的场合时,则随心所欲,误用连连。有些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修改病句时严谨规范,而当他们进行其他的讲述和分析时,则不受约束,频频乱用。这是风气使然,在一个乱用、滥用“然后”成风的时代,一般人难免其俗、难脱其扰。这种对于语言时髦的盲从和跟风,对于文字规范的漠视和随意也反映出了语言文字生态的脆弱和异化,语风混乱,令人担忧。今天误用的是“然后”,明天又不知哪个词语遭到滥用之厄,规范祖国语言文字刻不容缓。因此,爱护祖国语言,规范语言文字,就应从现在做起,向乱用“然后”说不,向一切乱用之风说不。不仅如此,所有语言文字的媒介,特别是各大媒体,都应积极遏制乱用之风。最近,在电视节目里,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文字编辑在同步字幕中删除了一些人乱用的“然后”,这是很好的一种净化方式。

在网络语言、外来语言、个性化语言充实和丰富语言媒介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维护好祖国语言文字的根基,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特别是需要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去甄别新情况、筛选新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固汉语之本,正文字之源,还语言文字一片洁净的天空,留子孙后世一套规范的汉语。

[参考文献]

①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③吕叔湘.文言虚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上一篇:简论《红旗谱》中的民间世界 下一篇: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合作体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