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课件范文

时间:2023-10-20 12:01:20

透镜课件

透镜课件篇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用最多的也许就是PowerPoint课件了,简称PPT课件。PowerPoint是美国微软公司出品的办公软件系列重要组件之一(还有Excel,Word等)。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一种演示文稿图形程序,Power Point是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PT课件就是利用PPT制作的文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播放,也可将演示文稿制成一页一页的幻灯片,使用幻灯片机或投影仪播放,可以将演示文稿保存到光盘中以进行分发,并可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播放音频或视频等。PPT幻灯片式演示文稿的主要特点为:(1)所有电脑上基本都有安装,用户比例高;(2)操作简单方便,易于上手;(3)图像、文字处理功能强大,页面排版简单;(4)可以插入或链接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文件,增强了它的灵活性。

自从新课程实施后,每次去外面听那些教学公开课,都离不开计算机,并且教师都会制作各种各样让人眼睛一亮的PPT课件。不仅如此,如今,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都非常齐备,几乎每个教室内都安装了计算机以及高清投影仪,教师的随堂课也很多时候都会用PPT课件来进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PPT课件对我们的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本人将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结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例对PPT课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一、采用PPT课件能很好地呈现初中物理知识

行为主义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元,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连接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通过教学媒体可以使学生进行声像呈现,可以使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得到延伸,拓展学生认识的广度。传统教材主要是通过描述性的文字和补充说明性的图表来表现教学内容。而采用PPT课件则可以将教材形象化,用声音、文字、图像、图形、动画和视频图等手段有声有色地表现教学内容。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对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先前教育的影响,有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未经感性认识阶段而直接上升为抽象的理论,()使得抽象思维较弱的中学生难以认识这复杂的世界。而采用PPT课件呈现初中物理某些知识,则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帮助学生理解与认识物理的世界。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用PPT课件可以辅助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贯穿了物理学习的整个过程,无数的物理基础定理或定律,都是由前辈们从设计巧妙的实验中归纳出来或者用这些精妙的实验所验证的。很多实验教师都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实际操作的,但也有一部分实验在课堂上却无法进行操作,或者说进行实验太费时费力的,通过PPT课件播放链接的模拟物理实验即正好可弥补这一缺憾,很好地辅助了物理实验教学。

三、采用PPT课件可以展示物理抽象模型

物理当中存在很多经典的模型,大部分模型是直观可见的,但也有些模型由于特定的原因不能在课堂上直接展示,利用PPT课件通过动画、视频、图像等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把一个原本看不见的现象纤毫毕现地呈现给学生,将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立体地、多方位地、动态地表现出来。如,在讲漫发射和镜面反射时,可以通过PPT课件制作的动画模型,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光路图立体的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理解。只要在使用PPT课件时,拿捏好尺度,将PPT课件与板书、实验、互动等结合在一起,一定会有使我们的物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四、采用PPT课件可以创设物理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由于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各异,所以建构主义者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但是,在我们的物理课堂上,有些生活情境是无法直接展示的,而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想象也不够形象,采用PPT课件就可以让这些情境出现在课堂上。如,在讲解光的折射时,生活中的一个情境就是原本看上去很浅的游泳池,实际上却没那么浅,在课堂上却无法真实地体验这一情境,我们可以事先拍好视频,通过PPT链接播放,则完全就把这一情境搬到了课堂上来,或者将书本上游泳池变浅的漫画制成动画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肯定会比较感兴趣的。海市蜃楼这一奇观极其罕见,我们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的兴趣。

下面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内容的第二课时教学为例,来说说PPT课件在具体实际教学中的使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节内容是安排在八年级上册中,为第四章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较多,通常将此节内容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察有关现象及搜集证据,得出初步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二课时则是在第一节探究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交流合作、评估探究过程从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进一步结论,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初步应用。

在进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二课时的教学时,首先在引入新课教学时,通过播放PPT课件链接的多媒体动画——"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模拟实验,将学生在第一课时中进行的探究实验"搬上"屏幕,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将蜡烛分别放在不同位置时凸透镜所成像的情况,从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初步结论。一方面对学生的第一课时进行的实验和得出的结论作了一个回顾,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进行新授课内容时,PPT课件同样也体现出了其优越性。该节课新授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进一步探讨和用作图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这一内容教学时,采用PPT课件分别播放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使用时的动画情境,通过这些动画情境,让学生自己找出它们的成像特性,从而明确其用途及成像规律。(2)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进一步探讨教学时,为了得出进一步深入的结论,必须以第一课时的探究实验为基础,但探究实验不可能再进行一次,那么,这时候采用PPT课件再次播放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模拟仿真实验,就会特别的清楚明了,而且也不会浪费时间,并且可以通过动画效果建构凸透镜成像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学生很快能从中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所有规律。(3)在进行用作图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时,可先用PPT课件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模型,然后利用三条特殊的光线即可以将凸透镜成像的情况用作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并且还能通过动态的动画模型清楚地表示出如何成像的效果,直观生动,学生很容易接受,从而理解、记忆和从整体上把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学的主体,PPT课件通过模拟实验、动画情境、动画模型等成功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通过PPT幻灯片完整地呈现出知识的主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最后,在小结部分通过PPT课件将整节课的知识框架作一完整呈现,让学生从整体上去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透镜课件篇2

1观察现象

课本安排了学生意外地发现: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改变凸透镜的位置,能成倒立放大的像,揭示凸透镜不仅能成像,还能成不同的像,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时为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顺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提出问题

师:既然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也能成缩小的像,那么它成像时蜡烛距离透镜多远处?出示凸透镜成像时用的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 cm)、蜡烛和光屏逐一介绍。并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再学习几个有关凸透镜成像中的名词术语。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u),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v)。

3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师:桌子上有光具座、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等,请同学们先点燃蜡烛,观察能不能看到成像现象。

学生操作。

师再问:若光屏上找不到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怎么办?

学生讨论。

师总结: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目的让实验顺利进行,不至于学生把实验器材乱放)

3.1学生分组实验前教师强调:(用多媒体展示要点)

(1)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处,实验中只移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

(2)光屏上的像要清晰。

师问:光屏上能呈接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生:实像

(通过提问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让学生再次理解物理中的虚、实像)

(3)像的大小与烛焰比较要能明显区分放大还是缩小。

这时教师演示两次成像:演示放大、清晰的实像在光屏上的呈现,演示缩小、清晰的实像在光屏上的呈现;目的让学生理解放大像和缩小像的物理意义,防止学生在找倒立、缩小的实像时出现在物距等于2倍焦距上,为学生找对、找准数据做好准备。

3.2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用的表格、数轴全部印在事先准备好的学案上)

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

像的性质:倒立、缩小、实像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123师总结:将各小组成倒立、缩小实像的物距和像距绘到数轴上,让学生找出其中物距、像距在什么范围内。

4得出结论

(将抽象的物距、像距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通过数轴让学生找出凸透镜成像的条件。)

师再问:我们今天探究成不同像时,物距、焦距和像距间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师提示:10 cm是凸透镜的什么?

生:焦距。

生讨论分析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

5教学反思

(1)在实验中,笔者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完成快的学生我就让他们找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当有的学生还是找不到规律时,就提示学生再找几组数据或两个小组一起找规律,也是为了强调物理实验找规律时多次实验的重要性。对完成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辅导或找几个完成好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数据。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实验,享受到学习的成功感。

(2)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切不可告诉学生成像条件,将探究性实验变成验证性实验,这样违反了新课标精神;在实验数据总结归纳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数学中的数轴,将抽象的物理数据描在数轴上,利用数轴上的点,找出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在得到结论时,我要给足学生讨论和分析的时间,不可包办代替,否则“欲速则不达”。

透镜课件篇3

[关键词]上位知识 下位知识 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二物理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该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

1.从规律本身找原因: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

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初二年级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有些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新教材,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材中要求学生做的一些成像实验重视不够,如小孔成像。

(二)教学策略的理论根据

新学习的物理概念、规律将进入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更新或重建。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顺序使认知结构的发生改变的方式也不同。根据奥苏伯尔的命题学习理论,新的学习内容同认知结构中的原有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分为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并列关系三种类型。

(三)讲究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难点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的课后习题中安排这样一道习题: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

与旧教材中有关小孔成像直接告诉学生相比,新教材这样处理小孔成像现象有它的绝妙之处。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如果到此结束只能算完成一个阶段。应该用烛燃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燃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好上位知识准备。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

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认识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又准备了一个上位知识点。

3.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仔细研究苏科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一节的课后习题第四题:通过放大镜观看物体时,若适当增加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是增大呢,还是缩小?若继续不断地增大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将怎样变化呢?本题也属于实验类作业,这是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预备实验,教师应该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学生认识到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不总是成放大的正立像,还能成放大的倒立像、缩小的倒立像,使学生对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了感性认识。

4.精心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物理规律的教学适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是长期困扰初中物理教师的难题。为让学生能顺利探究出此规律,教师要全盘考虑前后概念的联系,还要在新授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如何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实验装置?如何用器材进行探究?探究时需要观察、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规律?其中提问题和分析数据是最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探究此规律前应该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提问题能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比其他提问方法效果好。

当学生得到许多实验数据后,老师这样问学生:“凸透镜究竟能成几种像呢?”引导学生先把像的种类分析出来,共有四种。继续追问:“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激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其余类推。

由于此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规律不是明显的正比或反比定量关系,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出数据的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入分析数据的技术工具。

方法一:用电脑中的excel 软件分析,优点是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学生兴趣浓厚。缺点是学生从屏幕上看到的仍然是数据信号,分析能力不强的学生还是得不出结论。

方法二:用贴图片法展示成像规律。课前,教师准备下列教具,在一张大白纸上画好凸透镜符号,画出主光轴,用1∶2的比例尺在主光轴上标出刻度线,标出一倍焦距处和两倍焦距处,目的是增大可见度。用不干胶纸制作表示物体和实像的小图片,小图片形状是:,每种形状的图片多做几个。当成缩小像时,用大表示物体,小表示像。当物体成放大实像时,用小表示物体,用大表示像。成等大像时,用表示物体,用表示像。在课堂上最后分析数据时使用这些小图片,根据成实像的三种现象,让学生根据物距、像距把小图片粘贴到白纸主光轴上,每种现象白纸上粘贴的图片数不超过十个为宜。最后让学生观察白纸上小图片的分布,学生就能方便地说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5.深入分析,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1)用《凸透镜成像动画》课件向学生展示凸透镜成像的连续变化规律,形成深刻的印象。总结出成实像或虚像时,当物距连续变化,引起像和像距的变化规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察出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的特殊意义。

(2)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之间的关联。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从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三方面描述。这些性质之间有关联,例如正立的像一定是放大的虚像,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再去挖掘其他的关联性质就能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3)凸透镜成像与小孔成像的比较。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可以推定成像的性质,这与小孔成像现象相同。两者的共同点是: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在整个光学部分,教者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前后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杜绝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孤立化倾向,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分散开来,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时不必为一些概念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规律,这样就能化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这一规律。

参考文献:

透镜课件篇4

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初二年级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有些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新教材,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材中要求学生做的一些成像实验重视不够,如小孔成像。

(二)教学策略的理论根据

新学习的物理概念、规律将进入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更新或重建。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顺序使认知结构的发生改变的方式也不同。根据奥苏伯尔的命题学习理论,新的学习内容同认知结构中的原有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分为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并列关系三种类型。

(三)讲究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难点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的课后习题中安排这样一道习题: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

与旧教材中有关小孔成像直接告诉学生相比,新教材这样处理小孔成像现象有它的绝妙之处。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如果到此结束只能算完成一个阶段。应该用烛燃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燃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好上位知识准备。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

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认识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又准备了一个上位知识点。

3.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仔细研究苏科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一节的课后习题第四题:通过放大镜观看物体时,若适当增加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是增大呢,还是缩小?若继续不断地增大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将怎样变化呢?本题也属于实验类作业,这是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预备实验,教师应该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学生认识到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不总是成放大的正立像,还能成放大的倒立像、缩小的倒立像,使学生对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了感性认识。

4.精心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物理规律的教学适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是长期困扰初中物理教师的难题。为让学生能顺利探究出此规律,教师要全盘考虑前后概念的联系,还要在新授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如何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实验装置?如何用器材进行探究?探究时需要观察、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规律?其中提问题和分析数据是最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探究此规律前应该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提问题能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比其他提问方法效果好。

当学生得到许多实验数据后,老师这样问学生:“凸透镜究竟能成几种像呢?”引导学生先把像的种类分析出来,共有四种。继续追问:“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激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其余类推。

由于此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规律不是明显的正比或反比定量关系,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出数据的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入分析数据的技术工具。

方法一:用电脑中的Excel软件分析,优点是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学生兴趣浓厚。缺点是学生从屏幕上看到的仍然是数据信号,分析能力不强的学生还是得不出结论。

方法二:用贴图片法展示成像规律。课前,教师准备下列教具,在一张大白纸上画好凸透镜符号,画出主光轴,用1∶2的比例尺在主光轴上标出刻度线,标出一倍焦距处和两倍焦距处,目的是增大可见度。用不干胶纸制作表示物体和实像的小图片,小图片形状是:,每种形状的图片多做几个。当成缩小像时,用大表示物体,小表示像。当物体成放大实像时,用小表示物体,用大表示像。成等大像时,用表示物体,用表示像。在课堂上最后分析数据时使用这些小图片,根据成实像的三种现象,让学生根据物距、像距把小图片粘贴到白纸主光轴上,每种现象白纸上粘贴的图片数不超过十个为宜。最后让学生观察白纸上小图片的分布,学生就能方便地说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5.深入分析,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1)用《凸透镜成像动画》课件向学生展示凸透镜成像的连续变化规律,形成深刻的印象。总结出成实像或虚像时,当物距连续变化,引起像和像距的变化规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察出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的特殊意义。

(2)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之间的关联。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从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三方面描述。这些性质之间有关联,例如正立的像一定是放大的虚像,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再去挖掘其他的关联性质就能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3)凸透镜成像与小孔成像的比较。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可以推定成像的性质,这与小孔成像现象相同。两者的共同点是: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在整个光学部分,教者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前后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杜绝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孤立化倾向,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分散开来,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时不必为一些概念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规律,这样就能化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这一规律。

[摘要]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难点,本文首先从多方面分析该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然后说明有关概念、规律的结构关系,最后介绍化解难点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上位知识下位知识成像规律

参考文献:

透镜课件篇5

多媒体的作用,就是辅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辅助教师在教学中突破用其他教具或仪器难以突破的难点的一种手段。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是对课堂教学手段的补充和提高。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强大的诱惑,而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透镜”内容中,教材的插图变成多媒体计算机上的动画片,集图、文、声、色等多种信息于一体,通过“透镜”,大胖子“变成”小孩,而小孩也能“变成”大个子,这些过程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2.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改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解决的概念,运用多媒体能模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从而变复杂为简单。

例如,在“透镜”内容中,透镜成像作图是难点,我们通过多媒体,把光线通过透镜的瞬变的物理过程呈现出来,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3.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容量大,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图、文、声、色并茂,形象鲜明,从而加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收和记忆过程。

例如,在“透镜”内容中,用激光声伴随着光线延伸,附近加上必要的文字说明。从而使教学结构更合理,使学生在娱乐中“消化”了关于“透镜”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由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所以现在学习和使用多媒体的教师越来越多,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媒体来展示,让多媒体服务于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教学性原则

(1)选取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

(2)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3)能通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可操作性原则

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明之一,尤其是演示模拟实验,更要符合科学性。

4.简约性原则

课件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要太多,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

5.艺术性原则

课件的展示不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使人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美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优质的课件应是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

6.适度运用原则

适度运用原则就是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

7.适度信息量原则

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多媒体课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要信息量大,就能体现出多媒体的优势。信息量太大就使学生囫囵吞枣,这就是“电灌效应”,要避免教师和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

透镜课件篇6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过程,使科学知识内容由简单的获取向理解科学过程转变。根据新课程理念,一些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会事先设计好如下实验表格:

这样的设计,使这节内容变为验证性质的实验课而非探究性学习,甚至有学生会疑惑,为什么选择的是2倍焦距,而不是3倍或4倍焦距,也往往将学生的思维锁定在表格设计的范围内。

我认为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因此实际教学中还是需要采取以导为主的策略,及时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规范,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在新课引入方面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学生也能粗略了解使用照相机时,物体要离凸透镜较远,而使用放大镜时,物体要离凸透镜较近,使用投影仪时物体离凸透镜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从而知道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远近距离有一定关系。紧接着进一步让学生用这节课的实验凸透镜看一看近处的文字,或者看一看远处的景物,让学生进一步知道我们实验用的凸透镜和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和放大镜是同一种仪器,从而进行本节课的探究实验。在新课教学中,老师不妨在不告诉学生凸透镜焦距是多大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凸透镜先在光屏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利用小组间的竞争特点,可以在黑板或实物投影片上让已经做出实验的小组负责人将本组实验的物距和像距写在黑板或实物投影片上,一定要告诉学生,如果你的数据和其他组的学生一样,就必须重新进行实验,直到在得到一个清晰缩小像的同时,你的像距和物距又和其他组的数据不同,教师做这样的要求,无疑在这种合作和竞争的环境下又让学生多次进行实验,得到不同数据,为下一步让学生找出实验规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要求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都是相等的)

例如学生得出如下数据:

由于实验中学生是随机上来写本组实验数据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做适当引导,如果学生分析能力较差,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们把物距按照大小排序完再进行实验分析。

学生基本上能得出以下实验结论:

(1)物体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像距小于物距;

(2)当物距越大时,像距越小(即物远像近的重要特点)。

我们在得到物体成清晰倒立缩小实像的数据时,不妨让学生思考:如果将物体放在原来光屏位置的时候(即原来的像距变为物距时),它的像距和成像有什么特点?此设计方案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学生进行此实验的过程实际上是进一步熟悉实验操作,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

(1)物体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是:像距大于物距;

(2)当物距越大时,像距越小(即物远像近的重要特点)。

此时课堂讨论会进入高潮部分,教师可以做适当引导:根据实验数据,物距在30cm(a点),像距在15cm(b点)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物距在15cm(c点),像距在30cm(d点)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由测量数据可以推出:当物体从c点向左移动,同时将d点处的光屏向左移动时,在光屏上能形成一个与物等大的像;当像距等于物距时,像的高度等于物体的高度。

这样引导,学生能很自然地推理得到。学生通过实验实际操作时,当物距在20cm,像距在20cm,得到一个等大的实像。

这时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实验中的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是10cm,也可以用平行光源测出实验凸透镜的焦距。这时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20cm即两倍焦距是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进一步可以探究,物体在焦点时(物体在1倍焦距)凸透镜成什么样的像,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得不到物体的像,把物体放在1倍焦距以内,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受不到凸透镜成的像,但在凸透镜的一侧通过凸透镜观看蜡烛,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由于这个像光屏接受不到,我们把它称为虚像。此时可以用光路图(如图)对虚像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虚像的概念。

在学生总结规律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一步补充说明:1倍焦距是凸透镜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倍焦距是凸透镜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进而给学生展示“两点三段”的成像特点:(用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f表示焦距)

当u>2f成倒立、缩小实像2f>v>f;

当u=2f成倒立、等大实像v=2f;

当2f>u>f成倒立、放大实像v>2f;

当u=f不成像;

当u

透镜课件篇7

一、学生通过课前实验,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近年来学习领域讨论得最为广泛的话题之一,也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然而,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一旦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课外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中消除对知识的模糊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更好地增强听课效果。

例如在教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做凸透镜成像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凸透镜不仅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还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个课前实验可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其理解物距、像距的概念。教师还可以通过画图,让学生探究同一个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如图1所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图2所示,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图3所示,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师可以继续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两条光线的折射光线相交则凸透镜成实像,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则凸透镜成虚像。请思考,有没有凸透镜不成像的情况?如果有不成像的情况,分析其位置所在。(2)图1和图2所示分别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和倒立放大的实像,请思考,有没有成等大实像的情况?如果有,分析其位置所在。

二、学生通过课后实验,及时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课外实验与课堂教学是密切联系的,课外实验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补充与延伸,可以大大丰富感性认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总结中,深化与活化在课堂上掌握的物理知识。尤其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实验能在课外取得成功,就能帮助学生有效突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完“光的直线传播”之后,要求学生课外做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制作针孔照相机的小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得出实验结果,教师可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利用太阳光经过茂密的树叶会在地上形成光斑等例子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小孔成像的原理,还有小孔所成像的特点等。类似的方法在其他章节也可以运用,如在讲解“气体的压强”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小实验“纸片托杯”,巩固学生对大气存在压强的知识点的认识。又比如在讲解“变阻器”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自制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度”的小实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学生通过课外实验能加强创新思维训练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进度等限制,使得课堂实验教学过于中规中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和提高。课外小实验因其小型、灵活、生动、多样等特点,可以让学生不受大纲、教材的限制,通过课外实验接受新的信息,活跃思维。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实验题让学生进行设计,并在课外完成。通过课外小实验或观察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动脑能力,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讲解“电阻”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测电阻的方案,一般学生都可以很快画出电路图,教师进行检查肯定后,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的方案,器材有一只电表、一个定值电阻、一个电池组、导线若干、开关若干。为了避免学生进入思维定势,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启发,学生会给出很多设计方案。这种开放式的实验设计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透镜课件篇8

如图3-⑴所示(注:图中未标2F和F点):蜡烛位于C点时,光屏能够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注:以上亦可变成填空题);如图3-⑵所示:若将蜡烛移动2cm至D点,光屏仍然不动、只向___(填“左”或“右”)移动凸透镜___(填“大”或“小”)于2cm,光屏仍可呈现比原来___(填“大”或“小”)的实像。网络里给出的答案是:蜡烛在2f和f之间移动时,若将蜡烛移2cm至D点,物距减小,所以光屏不动、只向左移动凸透镜(注:原答又将“凸透镜”误写成“光屏”),由于物距减小的慢(少),像距增大得快(多),所以移动凸透镜大于2cm。又由于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所以光屏仍可呈现比原来大的实像。当我们再次安排学生做验证性实验时,奇迹出现了:向左移动凸透镜时、光屏呈像更加摸糊;有的向右移动凸透镜时,光屏才能呈现实像;有的向左或向右移动凸透镜光屏均无实像!……

为深入探究,我们依据图4和凸透镜成像公式1/ =1/ +1/,按假定的物距并算出像距如下表:

再列解1/ =1/1+1/(DE-1)方程,还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光路可逆原理”填写上表格空项:其中:凸透镜焦距采用光具座上配套的规格:9~11cm;C距2F点的长度为假设值。从表中数据可知:“将蜡烛移动2cm至D点”是有条件限制的:必须满足“4≥(υ+-2cm)”才能成实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不能引用凸透镜成像公式的。现在只好依据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给出类似该题的通用解法如图5所示(注:图中未标2F和F点):⑴画出倒立、放大的实像;⑵物体移2cm至D点;⑶此时实像稍微变大;⑷由于焦点随凸透镜一起移动,所以只能应用“过光心的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画出通过物与像的顶点的光线;⑸此条光线跟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凸透镜移动后的新位置!⑹再确定两个焦点的新位置、画出另外两条特殊光线:它们均能相交于放大实像的顶点!证明含用此法解答图1问题亦为可以引用。

上一篇:你的无情伤了我的心范文 下一篇: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