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教案范文

时间:2023-12-07 19:38:45

透镜教案篇1

〇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这次再版的人教版新教材把另一个难点实像和虚像放到了“生活中的透镜”中,相对于第1版来说,这次教材明确提出了实验时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u>2f、f<u<2f、u<f,同时给出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在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结论时以提问的形式得出;教材这样处理,着重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探究的难度,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探究的目的性,做到有的放矢。“想想议议”栏目让学生思考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的实像,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〇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③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〇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

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3分钟)

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

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并回答问题,并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新课导学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第2课时)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继续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同相点及不同点,引导学生针对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分析并做出其与物距或者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

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提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演示: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摆放位置。

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

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的数据.(见附表)

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从而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情况,做出猜想与假设。

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回顾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

分二人小组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记录、思考、作答。

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验像;

当f<u<2f是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猜想有多种多样,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猜想,但需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猜想情景,引导学生猜想,并明确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同时,教师板书学生猜想,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科学的能力及精神。

培养交流合作精神、制订计划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

教师指导、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实验过程,是为了使所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及方法,强化对物距、像距概念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交流合作精神、创造意识。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

启发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出规律。数据较多,要加强引导。自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分析归纳的能力。

归纳小结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同时用Flas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Flas下载地址:

http://flash.9d.ng.c.m/s.ftd.wn

/33/517K_swf_36-10852.swf

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重点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科学探究方法,让知识和方法系统化。利用Flas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的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〇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

附表:

凸透镜焦距f=cm

实验次数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实验者

姓名

实虚

大小

正倒

第1次

u>2f

2f>u>f

u<f

第2次

透镜教案篇2

【关键词】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模式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采用“导学案+四环节”教学模式(简称“1+4”教学模式)。编制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合作探究的导学案,采用“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运用检测、课外延伸”四个环节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第1课时实验与收集证据的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探究、合作探究、分析论证,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一、提出问题(重温实验)

(1)复习:什么是焦距(f)、物距(u)、像距(v)、实像、虚像?(《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第70页图4-37,教材第72页图4-40及“加油站”。)

(2)观看《凸透镜成像》视频(2分钟),温故第1课时进行的实验:凸透镜既可以成放大的像,又可以成缩小的像,既可以成倒立的像,又可以成正立的像,那么,凸透镜成像有何规律?教师投影一组学生实验数据(表1),分组讨论后,完成下列活动。

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在展板的适当位置贴上蜡烛火焰的像,进行“物像大比拼”(图1)。课前准备一块展板,若干放大、缩小、等大的可贴的蜡烛火焰的像。

二、合作探究(分析论证)

活动2:议一议。

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和“物像大比拼”得出的物像模型,前后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活动3:说一说。

根据找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交流讨论得出的结论,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交流发言,其余组员补充,共同分享探究成果。参照(表1)横向分析论证,填一填下面的结论。

各组交流,比较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否相同。说明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具有普遍性。

活动5:再议一议。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

(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倒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

(4)像的变化:成实像时,当物体从较远处向凸透镜靠近时(物距变小),像距如何变化?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活动6:再说一说。

根据找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交流讨论得出的结论,每个小组另推荐一名代表交流发言,其余组员补充,共同分享探究成果。参照(表1)纵向分析论证,填一填下面的结论。

教师投影两组不太理想的数据,让学生评估。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数据,哪个数据有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为改进实验提供依据。(可能读数错误。可能蜡烛烧短了。在实验中当蜡烛离凸透镜很近时,在光屏上找不到像,而看到的是一块模糊的光斑。)

(最后用flas演示凸透镜成像中的静态和动态规律,作为本节课的小结!)

三、运用检测(学以致用)

活动8:用一用。

(1)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10厘米 B 20厘米 C 30厘米 D 40厘米

(2)摄影师给全班同学合影,通过取景框发现站在边上的小明和小刚没有进入取景框,请问摄影师应该怎样才能照好这张合影。

四、课外延伸(拓展深化)

活动9:想一想。

(1)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那些应用?

(2)查找相关资料,利用凸透镜自制一个光学仪器。(放大镜、望远镜、照相机)

(3)“当物于凸透镜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与“物近像远像变大。”这两句话中,前者“放大的像”和后者“像变大”的含义相同吗?若不同,有何区别?

(4)探究u、v、f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否满足一定的公式?

学习体会(总结反思)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收获?

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做一做”、“议一议”、“说一说”、“评一评”、“用一用”、“想一想”的小活动,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降低了“科学探究”的神秘感,参与积极了,互动增强了。探究表明:“1+4”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有效途径。该方案以学生使用的导学案为主线,是学生导思、导学、导练的学习方案,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从“做”中学。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合作探究,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①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②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③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因此,“科学探究”是打开物理世界大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1]廖伯琴.物理八年级全一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阎金铎,陶洪.物理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3]廖伯琴.物理教学参考书八年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透镜教案篇3

“动手做”概念下的物理教学重视实践,但它仍旧离不开理论的支撑,脱离了理论的实践就算动手也只是个没有砖头的框架,就算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不能保证他们对知识的具体掌握。要在“动手做”概念下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把握好理论与实际的平衡。就拿“透镜”这一课来说,教师就可以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让学生认识透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动手;亲手摸摸看,桌子上的三面小镜子都有什么区别?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开始动手触摸自己的实践道具,由于手感的不同,经过思考,学生会回答,有一面镜子是中间厚两边薄,截面是椭圆形;另一面是一边凸出的,截面是半圆形;还有一面截面是弯的月亮形。此时教师对学生提问,这三面镜子有什么共同特征?在实际动手的环节中,学生的感觉会变得鲜明,他们给出答案,三面镜子都是中间厚,两边薄。教师同时引入凸透镜的概念,学生立刻就会明白凸透镜的特征是一面凸出的镜子。教师继续以同样的手法引导学生认识凹透镜,并给出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与发散概念,学生会因此而产生好奇心,不就是镜子,和普通的镜子有什么不同?学生的探究欲望因为实践动手而增强,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二、师教生学共同“动手做”

通过前期教学,学生已经了解了透镜的概念,在面对新知识时,他们就会想动手,如果教师只像传统教学那样对学生进行简单演示,学生会觉得自己的探究心理没有得到满足,他们会觉得教师的演示过于敷衍,反而失去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而共同动手做,可以有效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就拿“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课来说,教师就可以利用共同动手方式来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利用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等道具来做实验。点燃蜡烛之后我们会发现,倒立的蜡烛的像呈现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没有观察到像的学生请自由调整凸透镜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与教师一起做,多半可以得到与教师相同的结果。学生会明白凸透镜的成像与蜡烛、凸透镜、光屏之间的距离有关,而教师可以同时引入“物距”概念,此时,学生的成像实验虽然完成,但是呈现出的像东倒西歪的,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并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在光屏正中心?你们是不是也可以做到?学生继续进入动手环节,针对教师的提问对物距进行调整,在多数学生达到目的后,教师引入“焦距”概念。在照相机已经广泛普及的今天,学生对焦距的概念毫不陌生,他们能根据已往对相机的使用结合手中的实践快速建立概念。由此可见运用动手做方法进行物理教学比传统的理论结合演示在过程上更直观。对学生而言,更加方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自主学习探究“动手做”

随着学生接触到的知识逐渐增加,他们会自主形成的想法与结论,这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开端。就拿“望远镜与显微镜”这一课来说,由于这已经是这个章节的最后一课,它的知识要点为对整个章节知识的总结与综合运用,它内容灵活,重在科普,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动手做环节,来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我们已经学了这么多成像知识,也明白了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神奇之处,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将凹透镜与凸透镜进行组合,或者将凸透镜与凸透镜进行组合,会怎样成像?通过已往学习的目镜与物镜概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实验道具进行自主探究。他们得出的答案各有不同。教师从学生的答案中看到,通过不同的组合,有的学生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有的学生看到倒立放大的虚像。而教师正可以用这个实验结果引入伽利略望远镜和开普勒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再以同样的方法引入显微镜的教学。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明白到望远镜与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他们由衷产生赞叹,原来辅助人们获得了那么多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工具成像原理是这么的简单。他们在圆满完成这个章节学习的过程中,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将“动手做”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的领悟力,充分满足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好奇心,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透镜教案篇4

关键词:凸透镜成像 成像规律 特殊现象 教学新探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04-0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课《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节课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且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实验―― 分析―― 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同学们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方案,组织同学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通过具体的教学与实验研究,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蜡烛火焰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具体应用实例是照相机工作原理;二是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时蜡烛火焰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具体应用实例是投影仪、幻灯机;三是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在光屏上不能成像,物与像同侧,眼睛贴近、透过凸透镜会得到正立、放大的像。除此以外,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以下几种特殊现象和规律的认知容易出现的疑问予以解决。

(1)当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或一倍焦距以内(即u=f、u

(2)当物体在凸透镜一焦距以内(即u

(3)当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实像的大小是怎样变化的?针对这个问题,敢、也是我在设计课堂教学的预案中预设到的,因为这是一客观存在的现象。对其进行研究,我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展实验研究:①物距等于二倍焦距(u=2f)时,凸透镜所成像的规律。我让各组学生从光具座上把蜡烛移动到二倍焦距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找到最清晰的像为止。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像的大小、像距大小,可以从中发现:当u=2f时,像距V=2f,所成的像是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②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f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黄东彪.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几点建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397.

[3] 沈俊妮,周延怀.美国高中物理教材的学生实验分析与借鉴美国高中物理教[J].学科教育,2004(12):47-50.

作者简介:冯万兵(1980,2―),男,汉族,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从事初级中学物理学科教育教

透镜教案篇5

关键词:作业讲评;实践;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237-01

讲评课的目的在于纠正错误、扬优补缺、丰富体验、巩固双基、规范解答、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当前物理讲评课教学普遍存在机械地采用逐题对答案、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现象。往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却收效甚微.有错误的学生不能接触问题的实质,而处于一种浅认识阶段,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提髙作业讲评的效率呢?以下结合教学实践浅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自我反思纠错

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反复的练习不能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必须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案例1:防盗门上面装有“猫眼”,主人通过小孔在外看,能看到客人缩小的像,但外面的人却无法窥视室内情况。据此推断“猫眼”内装的是______(凸/凹)透镜。

不少同学填写的是凸透镜,给出的理由是,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

教师不要急于指出错误,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例如我们看到客人缩小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于是得到正确的解答: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的像,凹透镜可成正立缩小的像,然后由学生反思总结,对比记忆加深印象。

二、变式思考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给出了解题四个步骤:理解题目―拟订方案―执行方案―回顾。 “回顾”即答题后的反思。反思是物理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因此在讲评作业中不能仅满足于获得正确的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通过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案例2

题1:一束光斜射向平面镜时,如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如何变化?

教师:由题目条件可以得到哪些重要信息?

学生:因为光斜射向平面镜发生反射,故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以下学生很容易求得:

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将上例改变,得

变式1: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_____(靠近/远离)水面。

变式2:如图,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_____(上升/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_____(有关/无关)。

三种类型加强了学生对光线变化的体会:题1是入射光线变化判断反射光线变化的情况;变式1是入射光线变化来判断折射光线变化情况;变式2是平面镜位置变化判断反射光线变化的情况。

变式1、变式2不仅考察了学生相关知识点,而且对学生能力提高有莫大帮助,虽然题型有区别,但有共同的解决方法:即抓住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作图进行求解。

三、类题辨析

因为学生对出错率较高的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与答案,所以分析错误原因、挖掘题目本质、探求一般规律是错解讲评的主要任务.在讲评课上,设置容易混肴的类题让学生来探究,是剖析错误的一个有力手段。

案例3

题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

题2: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电影幕上的影像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放映机离屏_____(近些/远些),胶片离镜头_____(近些/远些)。

题3: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照相机_____(靠近/远离)同学,镜头_____(靠近/远离)胶片。

反思1:上述三题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凸透镜成像问题)

区别是什么?(题1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题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题3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反思2:什么充当成像的物体?(题1报纸、题2胶片、题3该同学)

什么充当承接像的光屏?(题1成虚像无光屏、题2电影幕、题3胶片)

反思3:根据什么样的规律来解决问题(物近、像远、像变大)

如此讲评,学生不仅知道该怎么做,而且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通过分析已经解过的题去领悟解题思想,通过解题思想去驾驭并活化知识与方法,增强分析能力,提高领悟水平,解题正确率就会大大提高。

透镜教案篇6

[关键词]教学 比赛 实验现象 理论分析 假设推导 自主总结

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着不一样的精彩。要把教学这门艺术做好,不仅要课堂上得精彩,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熟练掌握相应的知识。初中学生每周都有几十节课,再加上繁重的作业,学生很容易心神疲惫。所以,一堂课要想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就要在课堂上有些亮点,通过这些亮点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通过这些亮点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下面以《透镜》为例,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四点做法,抛砖引玉,以供大家探讨。

一、以画画比赛形式布置课前要求,落实预习内容

《透镜》这节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和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并能正确画出凹凸透镜,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知道测量焦距的方法。

对于认识和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并能正确画出凹凸透镜这一知识点,在实际考试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凸透镜、凹透镜的画法很不规范,从而导致丢分。为了能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个知识点,我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每位学生都画几个凸透镜和凹透镜交给我,告诉他们要进行画画比赛,课堂上要对这些画做评比,对画得好的将在课堂上给予表扬。在《透镜》课堂刚开始,学生就期待着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得到表扬,我把课前挑好的几幅画得很规范的展示出来并给予表扬,然后找出几个不规范的也展示给他们看,让学生指出什么地方存在问题,画凹、凸透镜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画画比赛,大大提高了学生预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对课堂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新课的学习,通过这个活动,很好地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并掌握了正确画出凹凸透镜的方法。

二、从实验现象和本质双重角度分析透镜对光的作用

通过课本的预习,学生基本都知道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但为什么凸透镜对光会聚凹透镜对光发散,作为初中生是非常好奇的,他们很期待老师能展示给他们看,令他们眼见为实,而且他们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了迎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这堂课上我照着右图做了凸透镜对光会聚凹透镜对光发散的两个实验,在实验中,迎来了学生阵阵惊奇声。

做完实验后,我将黑板上之前画好的凸透镜分解成上下各一个三棱镜,中间一块玻璃砖。借助前面学习过的三棱镜的知识,告诉他们凸透镜为什么会聚光线(见左下图)。同样再把凹透镜分解成两个三棱镜和一块玻璃砖,在给学生自己分析出为什么凹透镜会对光发散(见右下图)。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从实验中看到结果,再通过理论分析为什么凸透镜对光会聚,凹透镜对光发散,从而让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学得心服口服,印象深刻。

三、运用假设推导法提升学生对凸透镜、凹透镜光路的辨认能力

在学习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后,学生对凸透镜、凹透镜的知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知识上,如果遇到如下图所示的光路情况,很多学生会缺少应变能力,而且习惯性地认为第一个是凹透镜,第二个一定是个凸透镜。

为了突破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瓶颈,我采用了假设推导的办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点。我告诉学生,假如框内没有放任何透镜,光将沿直线传播,我们可以根据它现在的光路与光沿直线传播的路径对比,如果比沿直线传播时的路径是向外发散的,则应该是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同理,如果实际光线是向中间靠拢的,说明框内是凸透镜。通过这种假设法很好地突破了这一知识点,让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四、通过讨论让学生自主总结课堂学习内容

在让学生做完测量焦距实验后,这堂课的知识点也就讲完了,到了最后知识点总结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问题:给你一块透镜,你怎么判断它是凸透镜?课堂上很快就热闹起来,通过各小组内一番激烈讨论后,学生有了很多答案,通过学生各种各样的答案,最后从三种不同角度归纳出三个方法,分别是:

方法一:用眼睛看,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方法二:用平行光照,能得到又小又亮光斑的是凸透镜;方法三:把透镜靠近书本的字,能使文字放大的是凸透镜。

这三种方法正是这堂课讲的主要内容,通过这种设疑分组讨论,以回答问题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总结和掌握了课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透镜教案篇7

1 更新教师观念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这是科学大师对人才素质的思考,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1.1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走出“传授式”和“应试式”教学的误区.原来我经常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这样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状态.教会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教师要弯下腰来和学生平等对话,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要积极创造合作,探究的课堂环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享受乐趣.如在“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新授课时,先通过课件播放雄鹰在展翅翱翔,飞机在蓝天飞翔… 再设计吹两支蜡烛,要求从中间吹,观察火焰的偏倒方向.让学生从生活到物理,并使学生找到探究的问题.接着设计“吹纸片”“吹乒乓球”实验,让学生找到证据来验证刚才的结论.最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足球运动中的香蕉球,两船同向并行易发生撞船事故等事例,从物理到社会,让学生有例可思.整堂课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品位物理、生活和社会的精彩.

1.2 发扬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深刻理解科学知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和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策略,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把从探究中获得的知识与以其他方式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奠定可广泛迁移的科学知识基础.同时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所发现的新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而展现他们的潜在能力.例如在《透镜》这节教学中,首先出示平面镜和眼镜,让学生进行比较,抓住他们的特点:平面镜不透明,眼镜透明,引入课题.在讲解到透镜可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后,提出问题:他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调动起来.再分别同桌的同学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让他们共同研究,老师可有意的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一行字,也可有意的在讲台上左右走动,甚至于如果教室外面有太阳,还可到教室外面观察(提醒带白纸,最好在白纸上描一个黑点).通过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最后他们在课堂上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甚至还为更好的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规律做了铺垫.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2.1 整合教材,编写学案,课前预习批改

以每节教材为单位,备课,教师要认真分析课标中哪些是基础性目标,根据基础性目标设计预习任务,否则预习难度就会过高,导致学生不能完成预习任务.在确定预习内容和预习目标后,由备课组成员分工设计每一课时的预习学案,然后再共同研讨修订,形成统一的预习学案并进行印制.在上新课前一天将预习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教师在上课前收交学生的预习学案,进行认真地批阅分析,明确课上讲授重点,并进行二次备课.

2.2 课内重视课前批改中的典型错误

对学生完成的预习学案情况进行批改后,教师要特别统计学生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完成情况,并及时查找学生在预习中暴露出的新问题,以便于教师进行二次备课时,将预习的共性问题写在备课笔记上,并特别注明措施或指导办法,使得上课的内容重点突出,教学目的更为明确,学生在知晓自己的薄弱环节时,上课的效率大大提高.

2.3 重视拓展和测评

每一节新课都会留几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完成课时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和强化,同时也可以检验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在选题目时,一定要和所学目标相对应,题型的设计要全面,要体现本课的重难点,并能针对预习题型中共性的问题.一般来说,题目以节为主,也可以适当针对与前面的知识点有联系的题型进行设计,甚至有些题目也可以直接链接中考,让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克服对中考的恐惧.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及时体验学有所得的乐趣,从而对物理知识至终充满兴趣.

3 更新学生的学习方法

3.1 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所以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从预习开始.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初中学生自学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我在上新课前,一般都花些时间来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预习前,我都给学生通过学案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预习中,学生能自己解决一部分问题,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对未能解决的问题就充满好奇,通过听老师的讲解,让他们了然于心,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长期坚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同时读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3.2 感受“合作 探究”的乐趣

学生最讨厌枯燥无味的课.一堂物理课,如果老师不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不让学生充分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而是一味的让学生干巴巴的为所给的结论而探究,学生会厌倦课堂,学习兴趣也会冷淡.为了使探究活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就要求教师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用多种方法测未知电阻阻值”这堂探究课时,教师提供了电源、开关、导线、待测电阻Rx 、 已知阻值的电阻R0、电压表、电流表,其中已知阻值的电阻R0、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并且每次只许用其中的两个进行试验.让他们首先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出自己的方案,并通过亲自的试验把未知电阻的阻值求出.试验结束后请学生讨论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总结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同学们在合作的氛围中培养了感情,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使得他们对电学知识加深了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透镜教案篇8

/

关键词 显微镜 实验教学 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学习显微形态结构,进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微观世界的生物,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为了拓宽普通复式显微镜的观察范围,挖掘更多更有效的观察功能。笔者通过对普通电光源显微镜作了优化改进,增强了显微镜的使用功能,突破了学生显微观察的限制,从而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

1 巧用方案

1.1 普通复式显微镜下暗视野技术

在生物观察实验过程中,有些材料是活细胞或者未染色的生物标本,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因光的折射原因,很难观察清楚标本,这就需要在相差显微镜暗视野下观察。取黑纸(也可用不透光的纸板),剪成约为光源透镜2/3大小的圆形纸板,把圆纸板放置在光源上如图1所示。此时,环状光代替均光,光源的改变形成暗视野,有类似相差显微镜的观察效果。此方案可用于观察草履虫、酵母等实验。

1.2 普通复式显微镜下的实物观察

在某些表面形态结构观察时,常用到解剖显微镜(实体显微镜)。由于普通显微镜的光源在载物台下方,光很难透过被解剖物体射入镜筒,导致观察视野昏暗。基于解剖实验的观察需求,教师只需够买一盏装饰小灯。如果小灯自身没有灯座,可以用铁架台固定好小灯。解剖时打开小灯,调整角度,使光由上向下直接照射在载物台上。如遇视野大小问题没有合适的目镜和物镜,可以适当加长镜筒或者缩短镜筒进行调整。此方案的改善可以从观察蛙的受精卵到蝌蚪的发育过程、果蝇形态等微小动植物体的表面形态结构的观察,也可用于观察草履虫、精子等单细胞生物活体观察。

1.3 普通复式显微镜的多媒体化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与全班学生一起分享理想视野,导致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甚至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基于多媒体化的需求,教师只需将普通复式显微镜巧妙地改进,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用铁架台和废旧的显微镜标本夹(可以进行上下左右的调整)或者三脚架固定好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等视频采集设备如图2。手机、照相机等自身带有镜头,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将目镜去掉或者增加镜筒的长度来调整视野的大小。本方案可以用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特征的观察。

2 显微镜改装的意义

2.1 克服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显微镜的使用限制

拓宽普通复式显微镜的观察范围,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出不同效果的视野,即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兴趣,又促进学生对微观世界的了解,同时还提升了实验课堂的教学质量。

2.2 激发教师高效实验课堂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显微镜的巧妙使用,激发教师对高效实验课堂设计的灵感,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设计出更加高效的实验课堂方案。

2.3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

在普通复式显微镜拓展使用背景下,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创新,突破传承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的束缚,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锻炼学生实际操作实验的能力。

上一篇:生活需要微笑范文 下一篇:忙碌的早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