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的诗范文

时间:2023-10-18 23:52:59

赠别的诗篇1

关键词:嵇康;赠答诗;沟通

 

嵇康(公元223—262年),字叔夜,“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阮籍并称为“嵇阮”,是正始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其“目送归鸿,手挥五弦”[1]p21尤为后人所称道。钟嵘在《诗品·卷中》言嵇康文“颇似魏文”[2]、“叔夜‘幽愤',斯皆五言之警策也”[3]嵇康诗“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明王士祯曾说:“‘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妙在象外”(《古夫子听杂录》)明人陆时雍认为嵇诗太直白,“嵇阮多才,然嵇诗一举殆尽。”(《诗镜总论》)[4]学人常以阮籍与嵇康相比较,叶适曾说:“观康上不屈于钟会,肯卖魏而附晋乎?世俗但以迹之近似者取之,概以为‘嵇阮',我每为之太息也。”(《石林诗话》)又说竹林七贤“唯嵇叔夜似真不屈于晋者。……阮籍不肯为东平相,而为晋文帝从事中郎,后卒为公卿作劝进表,若论于嵇康前,自应杖死”(《避暑录话》)“嵇文近汉孔融,析理绵密,阮所不逮;阮文近汉祢衡,托体高健,嵇所不及,此其相异之点也。”[5]其实,论文,阮籍不及嵇康缜密,而论诗呢,嵇康稍逊于阮遥深。总体而言,他们诗文中“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6]嵇康的诗作不多,仅存50多首,常为人称道的是《幽愤诗》,但是《幽愤诗》只能反映其价值取向的某些方面,而其赠答诗却可以全面而深刻地揭示嵇康的思想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并且可以对其死因作进一步探讨,以弥补学术界研究的空白。

一、深情寄灵岳 赠诗念旧游

嵇康的诗歌素有“清峻”的特点,较典型地反映出正始文学的创作风貌。嵇的诗作不多,但赠答诗却占据将近一半之多,有《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五言赠秀才诗》、《答二郭诗三首》、《与阮德如诗》等,都是嵇康在隐居山阳时所写的。如何看待这些赠答诗,是我们下一步要深入分析的。提到赠答诗,其渊源是很久远的,我们从现有文献中发现,最早的赠答诗是东汉时期的《客示桓麟诗》[7]与桓麟的《答客诗》[8],据说这两位是既席而作的,因为社交特色、儒家礼法传统的要求,而具有四言韵语、谦辞恭让、但不乏才思敏捷、应对得当的特点。汉桓帝时期,有秦嘉与其妻徐淑的夫妇赠答诗[9],内容侧重于个人间的相思眷恋之情的抒发,其中不仅有礼的规范,更要有情的自然流露,这两类诗作不仅形成赠答诗的滥觞,而且演变为由讲“礼”到抒“情”的诗文互赠互答。这主要反映在“三曹”与“建安七子”之间的诗作创作里。建安以降,乃正始文学,所以嵇康赠答诗的出现不是偶然,而其仍属于形成期的赠答诗。梅家玲在《汉魏六朝文学新论》中认为“赠答活动,本源自先秦的赋诗风气,先秦赋诗特重应对之宜,准确而巧妙的回应,原是答赋时的必需条件;后世答诗,虽非即席而赋,但就赠诗旨意予以适当回复,却总是一贯通则。”[10]无论诗赋,其表情达意的功效是一致的,而“建安文学”的相互赠答诗开创了社会团体间文学创作的新风貌,可认为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赠答诗。而大量创作赠答诗作的要算西晋的陆机、陆云了,他们兄弟间的赠答诗反映出“西晋寒素文士‘儒玄结合,柔顺文明'的人格模式,和‘仰齿贵游,好结权门'的社交习尚”[11]具有了文学与政治结合的社会学意义。

在建安与太康之间,在文学与政权之外,嵇康的赠答诗具有了特别的意义。我们不妨先从他的赠诗说起,“赠答诗”所反映出的,便不仅是为诗者个别的情志款曲,也是个人自我与社会群体,乃至于文学传统的互动实况;不仅是“礼尚往来”的社会需要,也是身为文人者的一种存在姿态。[12]嵇康生活在曹魏与司马氏争权夺政的黑暗杀伐时代,他是不主张积极从政的,在曹魏集团,他尽管是曹氏的女婿,本可以身居要职,相反,他只为一个徒具空衔的中散大夫,不久他便到靠近河南的太行山支脉的山阳去隐居了。嵇康不但不喜在黑暗的政坛抛头露面,而且非常崇尚庄玄之道,认为“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述志诗二首》[1]p25在山阳,他结识了山涛、阮籍等七人,他们高蹈遁世,啸傲山林,过着优游放旷的生活。这期间,嵇康的哥哥,嵇喜决定入晋当官。人生观的改变破坏了嵇康兄弟间的融洽关系,但当往事一幕幕出现在嵇康的脑海时,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 》组诗,表达对兄长的思念与喜入军后的想象,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亲情和因人生观不同而分道扬镳的惆怅与感叹。

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一)[1]p20

泳彼长川,言息其浒。陟彼高冈,言刈其楚。嗟我征迈,独行踽踽。仰彼凯风,涕泣如雨。(三)[1]p20

所亲安在,舍我远迈。弃此荪芷,袭彼萧艾。虽曰幽深,岂无颠沛。言念君子,不遐有害。(六)[1]p20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十四 )[1]p21--22

嵇康这组四言赠嵇喜的诗歌共十八首,也可以认为是一首诗共十八章,清沈德潜认为该诗“首章赠入军,以下皆相思之词。”[13]沈的认识太过概括,如果细分析,则主要可分为四个层次:先从嵇康对自己与兄长在昔日那“优游容与”、“啸侣命俦”的美好回忆说起,接着从第三首笔锋一转,兄弟道别,兄长从军独行,自然“涕泣如雨”、“寤言永思”;兄喜终于走了,消失于嵇康的视线,第六首却勾起他更深的思念,一句“所亲安在”情深意重,接着就是对喜远行后的想象,“君子”、“友”等称谓是敬称,也是不舍与挂念的表现,尽管“徒恨永离”,也祝愿可以“凌厉中原,顾盻生姿”;第十四首嵇康的思绪再次转向,劝说兄长“人生寿促”,要珍重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无忧无虑地生活,就不要以出仕为要务,而应该去过“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生活。嵇康说他自己就是“琴诗自乐”、“怡志养神”,可是如果没有兄长与其分享,生命中会有缺憾,自己只能“含道独往”。嵇康在赠喜的诗中,谦辞的运用,委婉的劝说,融理于情,追昔款款,念往深深,充分表达了兄弟深情却又不得不因“流俗难悟,逐物不还”而“纵心无悔”的分别。嵇康还有《五言赠秀才诗》一首,是对前十八首的总结性创作,如下:

双鸾匿景曜,戢翼太山崖。抗首漱朝露,晞阳振羽仪。长鸣戏云中,时下息兰池。自谓绝尘埃,终始永不亏。何意世多艰,虞人来我维。云网塞四区,高罗正参差。奋迅势不便,六翮无所施。隐姿就长缨,卒为时所羁。单雄翩独逝,哀吟伤生离。徘徊恋俦侣,慷慨高山陂。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必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崄巇。安得反初服,抱玉宝六奇。逍遥游太清,携手长相随。[1]p19

梅家玲认为“赠答诗”不但兼具了“自我呈现”与“社会活动”的双重性质,亦使诗作本身成为诗人“自我”和其所处之“社会”进行对话、交融的场域。[14]无论赠诗,还是答诗,都具有从面对面的即席而作到跨越时空而存在的意义,这样诗人的缺席使得诗作本身具有了存在的社会意义。诗人此时处于隐性的地位,是存在于被赠者的脑海里的,不仅赠诗如此,答诗也是这样,当诗作本身成为“场域”时,就具有了沟通的社会意义。那么,作为特定一方的嵇喜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这位在晋朝为扬州刺史的嵇喜,曾作《答嵇康诗四首》[15]表打出自己的人生理想,我们看其中两首:

君子体变通,否泰非常理。当流则蚁行,时逝则鹊起。达者鉴通机,盛衰为表里。列仙狥生命,松乔安足齿。纵躯任世度,至人不私已。(二)

达人与物化,无俗不可安。都邑可优游,何必綮山原。孔父策良驷,不云世路难。(三)

嵇喜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尽管他也怀念昔日与嵇康在一起的生活是何等逍遥,“逍遥步兰渚,感物怀故人”,但是终究是“时至忽蝉蜕,变化无常端”(一)人生的信念对嵇喜来说是不能固守的,或者说他本来就不愿随嵇康去过“游心大象”、“长啸清原”的生活。机会一到,他就迫不及待地出山了,好一句“都邑可优游,何必綮山原”,可想嵇康看到此诗的心情了,但毕竟是兄长写的,嵇康没有气愤到与其绝交的地步,或因为嵇喜与山涛的性质不同吧,毕竟没有推荐自己去做官。

二、清音发浩歌 生别两徘徊

“以诗赠答”乃是一种以“诗”取代书信与面对面口头对应的精致化沟通行为。……就赠答诗来说,人我之“别”,可以是因实际时空距离而起的离情别绪,也可以是彼此因身份、地位、立场、思想不同而生的心理歧异;当然,兼具二者与超乎二者的复杂情态,亦所在多有。[16]赠答诗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沟通彼此间的思想情绪与心理立场,不管其结果如何,在互赠互答的过程里,我们说这种文学行为就具有了自己的价值以及重要的社会意义。

嵇康在《与阮德如诗》情深意切“含哀还旧庐,感切伤心肝。良时遘吾子,谈慰臭如兰。畴昔恨不早,既面侔旧欢。不悟卒永离,念隔增忧叹。事故无不有,别易会良难。郢人忽已逝,匠石寝不言。泽雉穷野草,灵龟乐泥蟠。荣名秽人身,高位多灾患。未若捐外累,肆志养浩然。颜氏希有虞,隰子慕黄轩。涓彭独何人,唯志在所安。渐渍殉近欲,一往不可攀。生生在豫积,勿以怵自宽。南土垾不凉,衿计宜早完。君其爱德素,行路慎风寒。自力致所怀,临文情辛酸。”[1]p33 

阮侃,字德如,有俊才而饬以明理,风仪润雅,与嵇康为友,仕至河内太守。作《答嵇康诗二首》表达了对嵇康的赞同以及因分离而产生的挂念与祝福。“顾眄怀惆怅,言思我友生。会遇一何幸,及子遘欢情。交际虽未久,思爱发中诚。……潜龙尚泥蟠,神龟隐其灵。庶保吾子言,养真以全生。东野多所患,暂往不久停。幸子无损思,逍遥以自宁。”(一)[1]p477“不悟卒永离,一别为异乡。四牡一何速,征人去路长。顾步怀想象,游目屡太行。抚轸增叹息,念子安能忘。……愿子盪忧虑,无以情自伤。候路忘所次,聊以酬来章。”(二)[1]p478

从嵇康与阮侃的赠答诗来看,第一,表现了朋友间的诚挚友谊,问寒问暖,叮咛嘱咐;第二,表达了朋友间在彼此认同的同时,追求各自独立性格的倾向。嵇康的性格,一方面是言行谨慎的,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世说新语·德行》)另一方面则是“称情直往”,“直道”而行,率直的。尤其从他与阮的赠答诗看出,出仕与隐退的差别,人生观彼此的分离,可情谊仍在,“临文情辛酸”足可见嵇康内心的痛惜之情。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沟通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生命,这一社会中最基本的系统,尽管社会内部存在着各种可能的动向、过程、演化等系统间的复杂变化,而生命系统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沟通把自身系统与他系统及周在环境的关系处理的最为简单化。嵇康生活的时代,乃“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阮籍传》)[17]作为名士的他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呢?我们通过分析嵇康“赠答诗”的“答诗”部分,希望找到答案。不过,我们在此之前,有必要把郭遐周、郭遐叔亮兄弟的赠诗列举一二:

吾无佐世才,时俗所不量。归我北山阿,逍遥以倡佯。同气自相求,虎啸谷风凉。惟予与嵇生,未面分好章。古人美倾盖,方此何不减。援筝执鸣琴,携手游空房。綮迟衡门下,何愿于姬姜。予心好永年,年永怀乐康。我友不斯卒,改计适他方。严车感发日,翻然将高翔。离别在旦夕,惆怅以增伤。郭遐周《赠嵇康诗三首》(一)[1]p475

离别古自有,人非比目鱼。君子不怀土,岂更得安居。四海皆兄弟,何患无彼姝。岩穴隐传说,空谷纳白驹。方各以类聚,物亦以群殊。所在有智贤,何尤不此如。所贵身名存,功烈在简书。岁时易过历,日月忽其除。勗哉乎嵇生,敬德在慎躯。郭遐周《赠嵇康诗三首》(三)[1]p476

思言君子,温其如玉。心之忧矣,视丹如绿。如何忽尔,超将远逝。心之忧矣。将以怵惕,怵惕惟何。惟思惟忧。辗转反侧,寤寐追求。驰情运想,神往形留。心之忧矣,赠其劳愁。郭遐叔《赠嵇康诗二首》(一)[1]p476

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天地有明理,远近无异同。三人不齐迹,贵在等贤踪。众鸟群相追,鸷鸟独无双。何必相叨濡。江海自从容,愿各保遐年,有缘复来东。郭遐叔《赠嵇康诗二首》(二)[1]p477

郭氏二兄弟是嵇康在山阳隐居时所结识的挚友,但是二郭最终耐不得山野,决定出仕为官。他们在赠诗里首先回忆与嵇康在一起的时光,“援筝执鸣琴,携手游空房”、“思言君子,温其如玉”,在人生离别的路口,尽管是迟迟不舍,言之增悲伤,明白时间的残酷,“叹我与嵇生,倏忽将永离”天地长久,而人生不待,往日的赏心乐事,此刻一一记起,但也没有延续的可能,“我情愿关,我言愿结”郭氏兄弟的心情是悲痛的,他们非常不舍嵇康这位好朋友,可又无法说服自己放下出仕的念头,郭遐周说的明白,“方各以类聚,物亦以群殊。所在有智贤,何尤不此如”,毕竟他们是相互敬佩的挚友,既然分别在即,回忆与惋惜之外,也只有深切的祝福与希望,“勗哉乎嵇生,敬德在慎躯”、“愿各保遐年,有缘复来东”。总体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很典型的赠诗,其委婉地表达了二郭要出仕任官时的心情,也说明他们在与嵇康的沟通中把握着化复杂为简单的尺度,希望各自的生命系统可以彼此独立,彼此开放,不要产生误会与矛盾。

嵇康也是不能轻易放下情谊的高士,看到二郭的临别赠诗,他也很感动,很难过,于是奋笔疾书,写下《答二郭诗三首》: 

天下悠悠者,不能趋上京。二郭怀不羣,超然来北征。乐道托莱庐,雅志无所营。良时遘其愿,遂结欢爱情。君子义是亲,恩好笃平生。寡智自生灾,屡使众衅成。豫子匿梁侧,聂政变其形。顾此怀怛惕,虑在茍自宁。今当寄他域,严驾不得停。本图终宴婉,今更不克幷。二子赠嘉诗,馥如幽兰馨。恋土思所亲,能不气愤盈。(一)[1]p32

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因疏遂成懒,寝迹北山阿。但愿养性命,终己靡有他。良辰不我期,当年值纷华。坎凛趣世教,常恐婴网罗。羲农邈已远,拊膺独咨嗟。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虽逸亦已难,非余心所嘉。岂若翔区外,餐琼漱朝霞。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有能从我者,古人何足多。(二)[1]p32--33

详观凌世务,屯险多忧虞。施报更相市,大道匿不舒。夷路值枳棘,安步将焉如。权智相倾夺,名位不可居。鸾凤避罻罗,远托昆仑墟。庄周悼灵龟,越稷畏王舆。至人存诸己,隐璞乐玄虚。功名何足殉,乃欲列简书。所好亮若兹,杨氏叹交衢。去去从所志,敢谢道不俱。(三)[1]p33

“社会系统的特殊性就在于以沟通作为基本前提。”[18]诗歌赠答就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其所要表达的就是彼此间身份的了解与认同,也就是为维护自身的生命系统而协调自我系统与他系统及周在环境的开放性、独立性、封闭性,最终实现生命系统自身在其封闭的系统中的自我维持和自我生产。与赠诗的不同点,嵇康在答诗里所表达的内容更为本色,是一种在特定场域(赠诗)的自我呈现,它可以不必考虑缺席的对方是否需要什么,这也是答诗与赠诗的不同之处吧。就嵇康的答诗来看,他对郭氏兄弟的态度是与嵇喜、阮德如不同的。其三首答诗分别针对二郭对自己的赠别、怀念、规劝作答:第一首表明自己与二郭昔日的友谊,对他们的赠别很感激,“二子赠嘉诗,馥如幽兰馨”,但对人性的变化,友谊的失落是充满愤慨的,“能不气愤盈”;接着第二首回忆了自己成长的经历,与二郭的结交,尽管现在情况有变,但是面对司马氏政权的“网罗”,自己宁愿过“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的生活;第三首嵇康不但慨叹“大道匿不舒”的世道,而且用“庄周悼灵龟。越稷畏王舆”等含蓄地劝勉二郭远离“权智相倾夺,名位不可居”的司马政权,甚至带有了鄙视的态度,“功名何足殉,乃欲列简书”,可见嵇康对二郭的离去是具有反思性质的心痛与气愤。

德国社会学家鲁曼说:“反思是当系统同环境的区分成为一切的基础的时候所使用的概念。”[19],沟通的反思性具体表现在嵇康这里,不仅具有答者对自身系统和环境的复杂性所作出的反思,而且使答者在回赠过程中有可能不断地思考赠答本身的意义,并使赠答行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为赠答诗总过程的顺利完成服务。嵇康对二郭赠诗的回答之所以具有反思性,就在于他决定与二郭在思想上完全区分,要求一种思想与人格的完全对立。他的反思是经过合理的分析与比较而最终得出的,是一种要求“自我认同/行为”与“社会承认/预期行为”的特殊沟通,所以态度上难免激愤,答诗对赠诗形成了直接针对的张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嵇康与其兄弟朋友间的赠答诗,我们既感受到一个孤傲耿直的嵇中散和他那“兴高而采烈”(《文心雕龙·体性》)[20]诗歌特点,又揭示出其赠答诗文本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不仅开拓了自东汉以来赠答诗的社交特色、包括四言韵语、谦辞恭让、思维敏捷、应对得当等儒家传统礼法的要求,及社会系统间相互沟通的特殊关系和特点,而且为太康年间赠答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行文范式。所以,嵇康的赠答诗在中古诗歌史上,尤其是在赠答诗歌的历史上具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嵇康集[a]鲁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2]、[3]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上)[c]北京:中华书局1981版第10、5页.

[4]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下)[c]北京:中华书局1983版第1405页.

[5]刘师培,程千帆导读.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版第42页.

[6]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330页.

[7]、[8]、[9]、[1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版第184页、第183页、第185-188页、第550页.

[10]、[11]、[12]、[14]、[16]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71页、第199页、第200页、第158-159页、第173页.

[13]清·沈德潜选.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63版第143页.

[1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版1360页.

[18]、[19]高宣扬.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142页、第171页.

赠别的诗篇2

佳作集锦

赠孟浩然

〔唐〕李 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品茗共赏

同为酬赠诗,李白对朋友表达了钦佩与仰慕,而韦应物则流露出哀愁与思念。

狂傲不羁的李白一生之中似乎很少敬仰他人,而对孟浩然,他却表现出了不加掩饰的推崇。孟浩然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隐居襄阳。开元二十七年(739)李白途经襄阳,拜访孟浩然,被他的隐逸情怀和清高之风打动,写下了这首赠诗。

孟浩然风流飘逸、不同流俗,使诗人着迷、倾慕不已。他少年时鄙弃仕途荣华、高官厚禄,晚年则白发鹤氅,逍遥于青松白云之间,过着世外隐者的自在生活。他经常于明月东升之际,迷醉于杯酒浮沉之间,心中不为事君之事牵扰,而施施然陶醉于花草自然之中。“迷花”容易使我们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那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更彰显了孟浩然的隐者形象,表现了其高洁的品性。尾联二句,诗人再次对孟浩然风流飘逸的人格魅力和淡泊的隐逸情怀发出赞美,流露出 “高山仰止”般的敬慕之情。在这首赠诗中,李白不仅表现出他对孟夫子品格的敬仰,也折射出他自己的人生追求。

赠别的诗篇3

关键词:李白;皖南;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2-0005-010

安徽省皖南地区,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观与特有的人文雅韵,跟历史上许多著名文人结有缘分。其中结缘最深,以大量名篇为皖南诗歌树起光辉旗帜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李白作于皖南的诗,明确可考的有150余首,占其全集千首的六分之一,不仅数量大,而且绝大部分皆以皖南山水人文为歌咏对象,或与之有深刻联系,其中多带有皖南的韵味和气息,成为后代皖南诗歌学习继承的典范。由大诗人和山水奥区相结合所产生的诗歌,以及诗人在创作上所受的地域影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即打算先简要介绍李白与皖南关系特别深的一些诗歌,再进而分析其风貌特征及其跟皖南山水人文的内在联系。不足之处,希望读者赐正。

一、李白在皖南的游踪与创作

李白在皖南的具体行踪,今天已不可能一一厘清。但一些重要行踪还是可以确定的:一、李白开元十三年(725)出峡,十四年乘船东下,至金陵、扬州,途经皖南沿江各地;二、天宝元年(742)秋,李白奉唐玄宗之诏入京,作《南陵别儿童入京》诗,证明此前李白已寓家南陵;三、天宝十二至十四载(753—755),在宣州特别是秋浦一带长期居留,有“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等诗句可证;四、天宝十五载(756),因安史之乱,李白南下至宣城,有《经乱离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猛虎行》(“窜身南国避胡尘……昨日方为宣城客”)等诗可证;五、上元、宝应年间(760—762),李白因从永王璘遭流放遇赦放回后,至皖南依当涂县令李阳冰,卒葬青山。留有二孙女在当涂,说明去世后其家亦在皖南。为了获得对于李白皖南诗歌的整体印象,本节以空间分布的各重要景点和郡城县邑为中心,对其相关作品加以介绍。

(一)“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在当涂的创作

李白写于当涂的诗四十余首。其中《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横江词六首》、《下途归石门旧居》、《临路歌》都是千古绝唱。《望天门山》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是从天门山江面的上游往下游眺望。东、西梁山(合称天门山)夹江对峙,当船循航道由上游驶近西梁山时,眼前的江面为伸入江中的山体所遮挡,江流似乎没有出路,须等船绕出西梁山时,前面才豁然开朗,在两山之间现出宽阔的江面。舟行中从山体蔽江,到江面突然展现,在感觉中犹如长江之水冲破了天门山的阻挡,这是顺流而下的体验,这种体验当然以第一次过天门山时最为新鲜,也最能激发诗兴。因而《望天门山》很可能是李白开元十四年(726)第一次沿江东下时所作,它与《临路歌》,正好分别是李白皖南诗的开篇和终篇。

天门山下游不远处就是牛渚矶(采石),李白名篇《夜泊牛渚怀古》以年少贫贱的袁宏自比,亦当是诗人较为早期的作品。诗云: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所怀之事,发生在东晋:袁宏幼时家贫,以运租为业。曾于牛渚秋江月夜,在船上咏诵自己所作的诗,为镇西将军谢尚所闻,大受赏识。从此,名声日高。这是发生在当涂牛渚的人文佳话。谢尚与袁宏打破身份贵贱的悬隔,借文学展开心灵沟通,为李白所神往,此诗无论写景写事,都受袁宏咏诗的佳话启发,牛渚的清江月夜,昔人的风流往事,在李白的笔下,都有一种悠然神远之致。清人王士祯赞赏此诗:“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诗所以能够至此,除了李白的天才之外,牛渚清秋月夜富有诗意的环境和动人的历史传说,都给了诗人灵感。

《横江词六首》亦写于牛渚,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展现牛渚春潮的壮观。诗中反复突出了几个意念:一个是“恶”:“横江恶”、“风波恶”、“恶风回”;一个是“渡”:“横江欲渡”、“哪可渡”、“郎今欲渡”、“公无渡河”;一个是“愁”:“一水牵愁”、“愁杀峭帆人”。此外,诗中还多处出现“风”、“浪”、“波”、“涛”等字,把横江风浪的气势写得比八月的浙江潮还厉害。这样描写,用意是说横江是他去“西秦”的最大障碍,因横江难渡而不免发愁。其实,这组诗也可能是李白较早时期的作品(津吏称李白为“郎”),诗中的“愁”有点虚,愁而不苦,愁而不深。嘴上说:“横江恶”,而笔下展现的景象,却是横江了不起。“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写得惊心动魄,实在是对横江深情而热烈的赞美。

(二)“我家敬亭下”——李白在宣州的创作

宣州在唐代是上州大郡,有丰富的六朝文化遗产,发达的商贸和农业。李白在这里登敬亭山、上谢脁楼,诗兴一再受到激发。宣州幕府,僚佐众多。李白在此,人事交往亦多于在皖南其他地区。他与前后两任太守(一姓宇文、一名赵悦),以及宣城县令崔钦,均有交往,有《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赠宣城太守赵悦》、《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江上答崔宣城》等篇。李白好友崔成甫,于天宝后期在宣城,李白赠崔成甫诗达六首之多。李白从弟李昭,在宣州为长史,李白有《赠从弟宣州长史昭》、《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见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等诗。李白还有《哭宣城善酿纪叟》、《宣城哭蒋征君华》、《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等诗,说明李白在宣城还与隐士、释子、手工业者有交往。又,南陵、泾县是宣州属县,李白天宝元年(742)应诏入长安前,以及安史之乱前后,在南陵都有家。南陵县丞常某,多次陪李白游玩赋诗。在民间,李白曾在五松山下一位姓荀的老妇人家投宿,又曾赠诗给荀七、杜秀才等人。在泾县,则与崔文兄弟和汪伦相交往,有《赠崔司户文昆季》、《赠汪伦》诸诗。

赠别的诗篇4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徐如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2.通过理解、诵读,想象、体验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背诵古诗,培养主动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过程

01课前谈话,积累古诗

1.在我国历史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个诗的国度,有着成千上万个诗人。其中名气最大的是谁?李白。他的诗歌,我们学习了不少,一起回顾一下(出示,齐读):

《静夜思》(一上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二上P11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二下P7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三上P8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月朗行》(三下P9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李白的这五首诗歌,你能把它们分成三类吗?(可以按照写“月亮、景色、赠别”等分类,只要言之有理,最终落到“赠别诗”)

3.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赠别诗”(板书:赠别诗)

02揭示课题,感知诗意

1.【出示课题】齐读《黄鹤楼 送 孟浩然 之 广陵》。谁能说说这些画线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鹤楼: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中游。

送:送别。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当时,孟浩然的名气比李白大一些,他比李白大12岁。

之:去,到。

广陵:扬州的别名。

2.联系作者李白,谁说说题目的意思?(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在黄鹤楼上,大诗人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他要到东边的扬州去。

3.“鹤”笔画较多,“孟、浩”“陵”要求会写。请工工整整地填写人名、地名【出示“地图”】评价。

黄鹤楼  孟浩然  广陵

4.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100页,大声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音乐】

(1)读诗歌,刚才老师提出了两个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其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读出停顿、读出节奏。你认为自己达到了哪个层次?自己再试一试。

(2)检查:请“读正确”的同过来读……(自评)【正音】孟、陵;

再请读流利的同学读……(自评)

最后请读出节奏的同学读……(自评)

(3)【出示题目和前两句】研究题目与前两句诗的关系:

相同的是什么?(地点、人物、事情)

不同的是什么?(第2句诗中有时间“烟花三月”,指春天时节。“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想浮动的烟雾。

烟花三月好时节,万紫千红总是春。游玩黄鹤楼的人们一般都是什么心情?(兴奋)然而此时此刻,李白却要在此与好友孟浩然话别,心情又会怎样?(伤感)伤感表现在哪里呢?

03想象情景,感受别意

1.我们到诗歌的第3—4句里找一找。(学生自读)

2.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是李白的所见、所闻,还是所感?找出依据(“见”)

3.李白“见”到了什么?孤帆——远影——碧空尽——天际流

你认为他站在黄鹤楼上,送了多少时间?

4.(出示插图),想象刚才在黄鹤楼上话别的场面(学生说话)

此时此刻,你最想读的是哪两句?——这就是”寓情于景”。

5.这首古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齐读。再读,边读边想象送别画面,争取背出来。【配乐】

6.检查背诵。

04拓展深化,体验深情

1.出示:《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读。

2.这两首诗都是李白写的。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1)“赠”“送”:汪伦送李白,表示感谢;李白送别人,表示留恋。

(2)形式:歌送;目送。

3.两首诗中,相同的是什么?

(1)离别之情;(2)感情的依托都是“水”。

4.这节课马上要下课了,老师也要和大家告别了。你们准备怎样送别老师呢?不用歌送,也不用目送,就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吧。

(出示古诗,要求选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赠别的诗篇5

1、《赠别》-赵嘏是秋季写的。“秋草”二字明确地写出了季节是秋天,“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秋草、残阳等凄凉的景色勾起了诗人的愁思,表达了诗人离别朋友后孤独寂寞之情;曾经与朋友管弦相伴,如今分别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面,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和担忧。

2、《赠别》-杜牧是在春天写的。此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袅袅”是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十三余”则是女子的芳龄。七个字中既无一个人称,也不沾一个名词,却能给读者完整、鲜明生动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丽的倩影。

(来源:文章屋网 )

赠别的诗篇6

王力先生不止一次地说自己“是一个不会写诗的人”,“不是诗人”,这自然是王力先生的谦虚。《龙虫并雕斋诗集》表明,王力先生不是“不会写诗”,而是很会写诗;王力先生哪里“不是诗人”?他乃是一位经常诗兴大发、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诗人。当然,他不是一位专业诗人,而是一位业余诗人。如前所说,他的专业是他的语言学,他的翻译、诗歌、散文统统都是“业余”,都在“龙虫并雕斋”中占据从属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力先生不承认自己是“诗人’倒也有几分是“写实”,而不全是谦虚,何况王力先生所写,又几乎全是古诗词呢?

说起古诗词,话就长了。“五四”之后,写古诗词曾一度被讥为“骸骨的迷恋”,被认为是一种复古倒退行为。即使兴起写上几首,也没有地方发表,只能锁在抽屉里,自我欣赏,或者在酒席宴前吟诵给三五知己。在一些新文学家看来,作为一种诗歌形式,古诗词已经死亡,不会再有艺术生命了。鲁迅先生就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这当然是一种幽默,不乏半开玩笑的性质。因为是写给友人的书信,是不妨开开玩笑的。但玩笑中也有严肃和认真,认为今人写古诗难以企及唐人水准,大概并非不是鲁迅的本意。而这样一种意见,在新文学作家中,恐个白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绝非鲁迅所独有。本文无力也无法全面论述鲁迅上述意见的得失,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今人的古诗创作,无论如何是无法从总体上超越唐诗了。就此而言,鲁迅的上述意见确平具有总体上的科学性。“五四”之后,提倡新诗,应该说也是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发展白勺历史使然,唐诗宋词发达的黄金时代毕竟已经一去不返了。然而,无法从总体上超越唐诗宋词,不等于说今人不可以再写古诗词,更不等于说今人也写不出一首好的古诗词了。任何诗歌形式都只不过是感情表达的方式,只要感情真挚(最好激情澎湃),才华横溢,又掌握了必要的写作技巧,运用任何的诗歌样式,应该说都是可以写出好诗的。艾青可以写出他的自由体新诗《大堰河,我的保姆》,闻一多可以写出他的“半格律师”《死水》和《红烛》,可以写出古典诗词《七律·长征》和《沁园春·雪》。即使鲁迅先生自己的古诗写作,又何尝不是佳篇连连呢?这就说明,古诗词并未死亡,尚有艺术生命力,就看您是否善于驾驭它的艺术形式,并具有足够的激情和才情了。对于王力先生的古诗词,也必须作如是观。

在《龙虫并雕斋诗集》的《自序》中,王力先生追述了自己从小热爱古诗词的家学渊源,也介绍了青年时代习作古诗的经过。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古诗词的根底是相当深厚的。收入集中的两首早年习作《中秋望月》和《十月刈禾》,已经表现了对古诗写作技巧的熟稔。之后的六十多年中,除了留学法国的五年外,王先生一直未曾中断古诗词的写作。特别在粉碎“”和改革开放之后,王先生的古诗写作更进入鼎盛期。《龙虫并雕斋诗集>共收入古诗91题104首,1974年之前的仅有16题18首,仅占约1/5。国家形势的好转,个人心情的舒畅,激发了作者的诗情,单单1982年,他就写了32首。王力先生说,自己遵循的是“诗言志”的古训。他的诗的确是言之有物、耐人寻味的“言志”之作,不空洞无物,也不无病。

如果容许我们稍稍分类,王先生的一百多首诗大致可分这样几类:一是个人抒情诗(赠人、怀人、怀古等),共约45首,几占全部诗作之半。它们是诗情最浓郁、感情最真挚的心灵的歌唱,最能代表王力先生的诗歌特点和水平,也最具感人力量。

比如写于1927年的七言古风诗《悼静安师》,便对自己投昆明湖自杀的导师王国维先生发表了由衷的哀悼。诗歌结尾云:“似此良师何处求?山颓梁坏恨悠悠。一自童时哭王父,十年忍泪为公流!”诗中也委婉批评了王国维甘当遗老,为清朝殉葬,但他还是忘不了恩师的教诲,忍不住“十年忍泪为公流”了。

这样的王氏“悼亡诗”,王力先生还写了《哭元任师》《哭莘田》《怀一多》《忆佩弦》《挽田汉》《五哀诗》(哀老舍、翦伯赞、吴哈、周予同、刘明遂)等,皆情真意切,还原了这些文化名人的音容笑貌。其中,最感人的是《怀一多》与《忆佩弦》:

《怀一多》

旷世奇才有令名,诗人烈士两蜚声,

心思聪敏天生就,肝胆刚强铁铸成

注屈笺唐精髓得,横眉拍案鬼神惊

玉溪妙笔常山舌,激发群伦万古情、

《忆佩弦》

促膝论文在北院,鸡呜风西滞南疆

同心惠我金兰谊,知己蒙君琬琰章

子厚记游清见底,伯荑耻粟永流芳

荷塘月色今犹昔,秋水伊人已渺茫

既是同事,又是朋友,一起度过抗战八年的艰苦岁月,但眼看着闻一多拍案而起却倒在罪恶特务的枪弹下,朱自清坚决不领美国救济粮终至贫病而死。诗人的哀痛与愤怒交进而发,怎能不感人肺腑呢?

除“悼亡友”外,王力先生还写了一些与友人的交往诗(如《叶圣陶先生过访》),为学界泰斗的祝寿诗(如《马寅初先生百岁志庆》),为青年学子的劝勉诗(如《送袁行霈赴日讲学》)等,这些抒怀之作亦皆语重心长,诗兴盎然。由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剖析。他的写给老伴儿夏蔚霞女士的《赠内》以及几首《赠儿》《赠女》和那首写给小孙子的《幼孙》,因为接受对象是自己的亲人,这些诗的感人程度和角度又“另具别肠”了。这里不妨看一看《赠内》和《幼孙》:

《赠内》

甜甜苦苦两人尝,四十五年情意长

七省奔波逃犷狁,一灯如豆伴凄凉,

红羊溅汝鲛绡泪,白药医吾铁杖伤

今日桑榆晚景好,共祈百岁老鸳鸯,

《幼孙》

老幼相差八十年,童颜白发两相怜

出门频把爷爷唤,领路常将奶奶牵

手按鳌头骑石上,掌摩猫背戏阶前,

儿歌唱了听音乐,倦抱麒麟自在眠

赠别的诗篇7

放在几年前,黄怒波绝不会如此。在一些照片和视频中,他把腿架在桌子上,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现在他对此解读为:“内心当中,还是傲狂。”如今接受采访拍照,他更喜欢规规矩矩地坐着。

发生在这位57岁的企业家身上的这种变化,颇耐人寻味。几年前曾与黄怒波一同登山的王石说,登山后的黄怒波气质发生了改变,更关心别人。如今的改变,则始于刚刚开启的“21世纪人类脸谱行动”。这个行动的时间将长达10年,黄怒波要考察全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一站是德国,接下来是法国。

“咱们中国人走到哪儿都随便一架腿,在国际场合上太显眼了,当然不是好的习惯。西方人都很谦虚、谦和。走完德国后,我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变得沉静、谦和。我觉得行走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从德国回来一个多月,黄怒波在接受慈传媒《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达了他的自我更新。

尽管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黄怒波却毫不避讳地称自己是“土豪”,但他并不甘于做土豪。无论个人姿态,抑或个人兴趣,乃至参与公益事务,他都表现得特立独行,与诗歌、艺术、学术和文化连接得十分紧密。他在让自己变得“为富且仁,为富好礼”,这也是他给“儒商”下的定义。

他在向土豪告别。

学会内敛与谦和

5月17日,黄怒波第三次登顶珠峰。在山上,他开始考虑接下来做什么。他准备向坚持了多年的登山告别,但他也知道,自己无法再回到北京老老实实地待着,不愿意回北京当土豪,他仍要寻找自己的自由。一个提出许久的计划,此时再次变得清晰而坚决:他想走进世界各国,考察各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仅仅三个月之后,这个愿景变为现实。在德国,黄怒波与一位著名的出版社社长谈起自己的计划和筹备,让这位德国人感到不可思议。如果是德国人来做这件事,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准备。“我说,这就是中国人,很简单。再有就是中国经济发展了,我们这样的人都变成土豪,有钱了。”黄怒波带着戏谑回答。

8月29日,黄怒波带着重达64斤的行李,和他的助理成员从北京启程,飞往法兰克福,再转机到汉堡。在空客A380的头等舱,黄怒波感慨:这是人类第一次以个人身份考察访问全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由一个中国人、一个诗人、一个商人、一个登山的人来完成。

“对我来说,更多的是看,更多地希望把我的岁月花在行走上,花在观察上,而不是简单地生活,简单地活着,简单地花钱。我觉得,在看的过程当中,我可能会听到许多、体验到许多,对世界的看法就会改变。作为一个中国人,最终要走出那种广场情结,或者说暴力情结或是暴民情结、痞子情结,做一个全球的人。”黄怒波在第二天的日记中写道。

8月30日,黄怒波开始有目的地参观德国的34处文化遗产。每一天,他都感到兴奋,因为每一天都看到不同的遗产,有皇宫,有古堡,有教堂,有酒窖,有艺术区,有工业遗迹,有山地公园。他并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更不是旅游。每参观考察一处遗产,他都会做足功课,他的助手们为他备足了相关的资料介绍,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快速吸收,形成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他坦言,这是有挑战性的事情,因为要了解的内容涉及宗教、哲学、历史、文化和艺术。

除了考察静态的遗产,他也与德国各阶层的人对话。“21世纪人类脸谱行动”,他要看的还是“脸谱”。

在德国的近一个月,他访问了100多人,包括政治家、文化学者、企业家、记者,也有女性性工作者、犯人、流浪者。他和这些陌生人聊天,探究不同的人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以及对未来的看法。在和这些人对话的时候,他都会用准备好的录像机完整地录下整个过程。“我看全世界的文化遗产,背后是看人,不是看那个村子。”黄怒波解释说。

每天,黄怒波都起得很早,6点半起床,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健身,然后回到房间,对着一支录音笔,口述昨天的考察内容,以及他的思考,这需要一至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录音经过速记之后,整理成文章,成为“脸谱日记”。他为此新建了一个网站,专门放置这些日记。从8月29日出发,到9月23日离开,26天内,他完成了62篇日记,每篇日记的篇幅从几千字到万字不等。回到北京之后,黄怒波开始重新整理修改,最终要删减到30多万字,然后分别交由德国的一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我用的是口水体,换一个写作方式。你看很多人的游记,写得很严谨,像余秋雨老师,但那样的游记,我认为现在的人读它没意思了。我希望大家跟我一起走现场,看我愤怒了、不高兴了,或者开心了,都能感受得到,用我的眼睛替大家看,然后还有知识文化的对比。”

他得知东德和西德统一之后,彼此心里的隔阂仍旧很大,甚至是心里的对抗,60%的西德人不去东德,曾经属于东德的大城市德累斯顿,10%的选民是新纳粹,排挤外国人。黄怒波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德国的现状,他更喜欢作文明的对比:“两个国家统一这么多年了,民族的分裂还这么大。你立刻回到中国的现场看,我们跟香港的关系,它回来了,但和大陆的差距隔阂是越来越大了,不是缩小了。”

对于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黄怒波了解到,不光是希特勒,欧洲一直有排斥犹太人的传统,因为犹太人一直保持自己的犹太教,不纳入到基督教,被基督教视为异教徒;基督教认为耶稣是被犹太人出卖的;犹太人民族素质高,会经商,有钱,也因此成为掠夺对象。黄怒波再次就文明作出对比:“人类很狭隘。看我们国家,需要重新思考跟少数民族的关系,跟他们怎么相处。回看历史,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是重大问题,超越了文明的冲突。”

他的考察,引来德国人的兴趣。《法兰克福汇报》、德国之声、《斯图加特报》等媒体跟着黄怒波采访,有的会跟一整天,然后用整版报道。德国人看到了一个迥异于先前所见的中国人,他们说,黄怒波跟其他的中国的企业家不一样。黄怒波知道德国人所指的企业家:土豪。他出国,时常看到出去的土豪,表现得财大气粗,一派暴发户的做法,让他恶心。

黄怒波说,在德国,他学到这个民族的内敛、不张扬。以企业家做慈善为例,德国的一些古堡、教堂,都是企业家家族在捐赠维修,但他们并不会大肆宣扬,与他们交流时,黄怒波看到的是绅士做派、谦和。

“国内的企业家做慈善,觉得很光荣,很了不起,背后有一种炫耀―你看我是好人,不是土豪,不是暴发户。都是这个心态。这是不成熟的慈善心态。西方的企业家做慈善,没有那种心态,觉得那是我应该做的,慈善本身就是人生的一个部分,进入血液里面了。我们要学这个,把慈善做成企业经营本身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一个额外的善事,要学会跟社会分享,学会承担责任。”黄怒波反思,“在国际上走,对我来说,文化的熏陶特别多,这挺触动我,真的挺触动。”

做有情怀的诗人

在德国莱茵河谷,黄怒波的面前,是清澈的河水、翠绿的树林、古色的城堡、彩色的小城,如此世界文化遗产让他心醉。他拿出随身携带的诗集,忘我地大声朗读起来。此后,在乌茨堡宫廷花园、施佩耶尔大教堂、慕斯考公园等地,兴之所至,他都会朗读自己的诗集。

德国之行,最令他兴奋的是,他的诗集《螳螂说》由德国知名的出版社Olms出版,并且举办了一个发行仪式。《螳螂说》译自他的中文诗集《小兔子》,译者是德国作家、歌德学院前院长阿克曼。诗集印了1500册,黄怒波出了一小笔费用,占出版费用的三分之一。另外的费用则由出版社自己承担,因为他们认为这本诗集有市场。一些艺术家还希望将诗集改编成戏剧,在德国巡演。这让作为诗人的黄怒波有些喜出望外。10月中旬,著名的法兰克福书展开幕,黄怒波的诗集以第二顺位获得主办方推荐。

黄怒波是诗人,写新诗,笔名骆英。许多年前,在演讲时,他介绍自己是诗人,下面哄堂大笑。企业家兼诗人,多半会遭到嘲讽。在众人看来,这不过是一个老板的附庸风雅。他并不去解释什么,仍然坚持写他的诗。

他并非天天写诗,得有主题。他的创作高峰,是在登山时期。之前的几十年,他只有《骆英诗选》《都市流浪集》几本诗集。2005年登山之后,他接连出版了《小兔子》《第九夜》《7+2登山日记》《知青日记及后记》《绿度母》等多本诗集。这是他创作的高峰期。黄怒波解释,登山中每天都能看到崭新的风景,思维极为活跃、情绪化,回到了作为人的本真状态,就有了写诗的欲望和激情。他调侃,“回到北京,就很理智。天天当土豪,鸡飞狗跳的,没诗歌了。”

最近几年的诗歌创作,黄怒波更强调主题,没有主题不会写。他不像一些以诗歌为唯一身份的人,大清早起来搜肠刮肚地写诗。今年出版的《绿度母》,就是一部主题鲜明的诗集:在现代性困境中,个人都微不足道,人被消灭了,被巨大的东西压抑、解构。

写完这部诗作,他暂时停笔,等待两三年之后再写一首长诗,主题是现代性的归宿。他透露,这首长诗将写一个人类的化身,不断寻找最美的东西,找到后,最美的东西就会毁灭,意思是永远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不过,黄怒波仍在酝酿中,现在写不了,需要等到情绪的最后爆发,用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写完。

因为诗人的身份和情感,2006年年初,黄怒波向诗歌界捐赠3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捐赠北京大学中文系新诗研究所,1000万元捐赠中国诗歌学会,其余1000万元用于开展诗歌的交流及评奖等活动。这3000万元的使用期限是10年。这曾成为诗歌和文学界的一件大事,诗人都给予了极大关注,有的认可,有的期待,当然,有的并不认同。这并不是黄怒波第一次为诗歌捐赠,2004年,他捐赠100万元支持北京大学建立了诗歌中心;2005年,他捐出13万元,给著名老诗人林庚庆祝95岁诞辰。

1980年代被称作诗歌的年代,新诗被广泛阅读,一度承担了启蒙的责任。不过,1992年市场经济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后,诗歌迅速陨落,完全退出了人们的视野。黄怒波希望推动诗歌回归。

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得到资助后,创办了《新诗评论》,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新诗总系》的编纂与出版。2010年,在黄怒波的资助下,北京大学成立中国诗歌研究院,整合古诗、新诗和外国诗歌的研究。得此支撑,北京大学成为诗歌研究的重镇。“现在全国几百所大学都有诗歌中心,原来只有几十所大学有。我毫不谦虚地讲,这些都是我们基金在全国推动的结果。”黄怒波说。

黄怒波自己参与最多的是诗歌交流。由其资助和组织,中国诗人以民间的方式与美国、德国、法国、土耳其、日本等国的诗人群体展开对话交流。2012年,他组织了“中国诗歌朗诵季”,在北京、安徽桐城、云南普洱等多地举行,声势浩大。

2007年,“中坤国际诗歌奖”开始评奖,两年一届,评选中外诗人。这个民间的奖项被视为诗歌界的“终身成就奖”。中国诗人中,北岛、牛汉、痖弦等著名诗人先后获奖。给北岛颁奖后,黄怒波和中坤不断受到有关部门的“关照”。2011年,老诗人牛汉获奖,今年去世。国外的获奖诗人,则有日本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等。

“每个获奖诗人才给10万元,已经是很高的奖金,很可怜,是吧?大老板们都买私人飞机,两三亿元一架,飞一次几百万元。我这3000万花得多值啊,做了一个国家的诗歌推广,让世界认识中国。3000万到现在都没花完,已有全世界的影响力。这就是土豪和有情怀的诗人的不一样。”说完,黄怒波哈哈大笑。

这一次的慈善,至今让黄怒波相当得意。即便从全世界看,为一国诗歌的发展捐赠如此大额,也属少见。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日本,诗人听到黄怒波的捐赠后,均表示了吃惊,因为诗歌在全世界都处于低潮期。在黄怒波看来,3000万元所做的事情,间接或直接地推动了中国诗歌的复兴。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黄怒波的捐赠,他也时常遭遇质疑。但他并不避讳,坦然面对:“全中国的诗人知道我,是因为我的资助。一提我,都说那家伙牛;也有人说,他有什么,就是有钱,诗这么烂,靠他的钱才有名。那也行,我就是有钱,怎么办?”

当被问及自己的诗作水平,他并不直接回应,“不能和谁的诗歌比,诗歌只能讲文本,你的文本是不是你自己的。”在黄怒波看来,大多数诗人没有文化,创作没有理论体系支持,不过是在模仿西方。“我的文本是我自己的,我有理论体系,现代性批判。所以为什么到国外,我的诗歌让他们吃惊,他们没想到中国人能有这样的语言。”黄怒波认为,“全世界也没有几个人有我这样的身份,是商人,知道资本的残酷性,在现代社会的最前沿。这个身份别人都没有,而大部分诗人又没有文化,被边缘化,其作品当然没人看了。”但他坦言,自己喜欢诗人于坚的诗作。

著名诗歌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遗憾地认为,作为诗人的骆英被作为企业家的黄怒波所误。因为黄怒波以企业家身份为人所熟知,大家在看黄怒波时,就会从心里抵触诗人骆英。

因为对中国诗歌学会的1000万元捐赠,2012年,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会改选,黄怒波成为12位副会长中的一位。起初,在得到提名后,他并不想担任。但随后,诗人们为了争夺会长、副会长等领导职务,互相攻击。黄怒波也遭到攻击,被指为“一届商人,三流诗人”。目睹了文人相争的无聊,甚至是“”的攻击手法,黄怒波更坚定了不参与的态度。主管人事的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李冰,打电话给担任会长的雷抒雁,询问黄怒波的诗歌水平。雷抒雁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里面,像他这样的诗人没几个。”在多位诗人和领导的动员下,黄怒波才答应担任副会长。

“我是商人,没有大师欲望。”作为诗人,黄怒波显得很超脱,“很多诗人老想做大师,老瞄着诺贝尔文学奖,写作端着架子,以大师的作派琢磨字里行间,这样就会受约束。你想,你是学西方的,再玩玩得过西方吗?”

从土豪到儒商

黄怒波生于兰州,成长于银川。2岁时,父亲自杀,13岁时失去母亲。回忆幼年,他说自己生活在底层,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时,我是最穷的人,傻乎乎地给走资派当权派做保皇党。但是后期,走资派一个个回来了,最后他们的子女都是高官厚禄,一个没落下。我们这些人呢?当时被打死的被打死,后来被清算的被清算,最后成了无用的一代。”

然而,黄怒波以自己的奋斗,进入北京大学读书。毕业后,先后在、建设部工作。在读了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后,他备受震撼,决定告别体制。于是,1995年下海,创办中坤集团。尽管在北京大学遭到过干部子弟的不屑眼光,但对于改变自己一生的母校,他一直有着浓郁的情结。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介绍,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刚刚创业不过三年的黄怒波为母校捐赠了20万元。10年之后的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黄怒波宣布为母校捐赠价值1亿元的商业地产―北京大钟寺中坤广场。这是1949年之后北京大学接受的第一笔地产捐赠,也是北大校友最大的一笔捐赠。不过,此后的落实过程并不顺利。地产捐赠没有税收减免,仍要按照现房交易缴税,而且双方都要缴纳。为此,中坤和北大共缴纳了数千万元的税。

2011年,黄怒波再次和北大教育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为其捐赠价值9亿元的大钟寺中坤广场地产。黄怒波透露,这一捐赠至今仍在操作中,因为中坤需要缴纳多达四五亿元的税,还必须是现金。他有些愤怒地表示:“这是我们国家慈善的大问题,是对中国慈善事业极大的限制。”

除了这几笔引人关注的大额捐赠,邓娅说,黄怒波一直不停地在为北大捐款。2011年,他为北大捐赠500万元,用于“北京大学-大学对口支援基金”。在公开演讲时,黄怒波表示,未来要把自己一半的财产捐给北京大学,做北京大学捐赠最多的一人。事实上,黄怒波并不是最有钱的主儿,最近几年,在福布斯富豪榜和胡润百富榜上,他的排名都在100名之外。

近几年,在为北京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捐赠的同时,他也深度参与了环保组织。他是野生救援(WILDAID)中国基金会主席,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理事会理事,并与牛根生等企业家发起成立四川大自然保护基金会。

除了作为慈善家的慷慨与用心,黄怒波有着更高的自我要求。

10月21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新儒家代表杜维明组织了一场论坛,主题是“儒・商对话―全球化时代的人文精神与商业伦理”。在这场小规模的论坛上,参与者包括中国、德国的学者和企业家。作为当天最知名的企业家,黄怒波作了题为“儒商的来路与归路―从此岸到彼岸”的演讲。

他从尼采的“上帝死了”的现代性困境出发,追溯熊彼特以新教伦理建构的资本主义精神,从而为儒商找到在21世纪的独特价值,摆脱“半人半兽”的角色。演讲的最后,他引述了尼采给勃兰兑斯的一封信中的话:“您在‘现代性’观念问题上所做的工作,使我得到了最乐于接受的恩惠。因为,说来也巧,今年冬天,我恰恰也正盘旋于这一最主要的价值问题之上。我像鸟一样飞翔于高高的天际,盼望着能以尽可能非现代性的眼睛考察现代世界的一切。”由此,黄怒波认识到“非现代性的眼睛”是走出现代性困境的出路,而儒学恰恰符合非现代性。

这篇演讲涉及中西方哲学、困境与出路。论坛现场,听到作为企业家的黄怒波的纵论,二三十位嘉宾颇感意外,惊诧于他的学识与思考。其实,这是黄怒波第一次公开谈论儒商。“中国处在一个土豪的阶段。我有时候也说自己是个土豪,因为我们还未被现在的企业伦理驯化。但我认为,要走出现代企业伦理的诸多困境,仅有土豪是不够的,因为土豪本身就是这种困境的一部分。”黄怒波明确地认为,走出土豪的困境,就是儒商。

“儒商的标准相当严格,中国能出几个就不错了。企业家真的都在往儒商方向努力,都在思考研究,都在升华。”为此,他已开始提倡儒商,并自我要求。

赠别的诗篇8

[关键词]曾卓;《有赠》;爱情诗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6-0058-03

曾卓先生的《有赠》创作于文学与政治一体化的20世纪60年代,在那个革命政治话语占据主导而个人感情话语被淹没的时代背景下,呼唤个人声音、歌颂爱情的《有赠》就显得难得可贵。这首超越时代的爱情之歌往往被人们解读为与政治、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如果从诗人创作的初衷和诗歌的文本本身去阐释,这只是诗人写给妻子薛如茵的爱情诗。所以,对于诗歌文本的重读、对诗歌中爱情本身的解读才能使我们真正领悟《有赠》的意义。

一、表层结构叙述:回家后的爱与生活

《有赠》全诗共有九段,首尾呼应而环环相扣,通过“我”回家这条线索使得爱的主旋律不断显现。从情感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以三个问句为标志大体可以将全诗划分为四部分。开篇的两段可以作为诗歌的第一部分:

我是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

我饥渴,劳累,困顿。

我远远地就看到你窗前的光亮,

它在招引我──我的生命的灯。

我轻轻地叩门,如同心跳。

你为我开门。

你默默地凝望着我,

(那闪耀着的是泪光么?)①

在第一部分中,诗人说明了“我”来自“爱情的沙漠”以及此时此刻“饥渴,劳累,困顿”的状态。然后叙说了“你窗前的光亮”就是“我的生命的灯”,从而阐明了妻子对于“我”的意义。第二段中“门”这一意象又将“我”与妻子紧密地联系起来,在“你默默地凝望”下,“我”由闪烁的泪光陷入了第一个疑问。那就是妻子的泪光是因为长久离别后久别重逢的欣喜,还是因为长久离别本身所产生的孤独和伤感。

你为我引路,掌着灯。

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走进你洁净的小屋,

我赤着脚,走得很慢,很轻,

但每一步还是留下了灰土和血印。

你让我在舒适的靠椅上坐下,

你微现慌张地为我倒茶,送水。

我眯着眼──因为不能习惯光亮,

也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

我的行囊很小,

但我背负着的东西却很重,很重,

你看我的头发斑白了,我的背脊佝偻了,

虽然我还年轻。

一捧水就可以解救我的口渴,

一口酒就使我醉了,

一点温暖就使我全身灼热,

那么,我能有力量承担你如此的好意和温情么?②

在诗歌的第二部分,诗人从第三段到第六段全方位地表现了妻子的行动与“我”的感受。妻子的引路、掌灯使“我”感到不安和陌生。所以,“我”走得又慢又轻,像一个外来的旅客。而妻子慌张地倒茶、送水,使“我”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陌生感,以至于妻子的眼神都使“我”不习惯。而正是这种不断加深的陌生感让“我”明白,所谓的不习惯不过是自己离开太久后的不适应。于是“我”将身心放松下来,向妻子把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我”倾诉了自己遭遇苦难所承受的痛苦,并诉说了妻子的温暖带给自己的安慰。而将苦难与温暖并置在一起时,“我”又深深地感到妻子的好意和温情让自己无法承受,从而发出了第二个疑问,而在这个疑问里“我”对力量的质疑究竟是为了接受妻子,还是为了接受自己本身呢?

我全身战栗,当你的手轻轻地握着我的,我忍不住啜泣,当你的眼泪滴在我的手背。

你愿这样握我的手走向人生的长途么?

你敢这样握我的手穿过蔑视的人群么?③

一个特写镜头和一组连续感受浓缩于诗歌的第三部分。“我”的战栗是因为妻子轻轻地握着“我”的手,“我”的啜泣又是因为妻子滴在“我”手背的眼泪。一个简单而温情的动作使“我”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力量,而“我”在接受了妻子的同时也接受了自己。但是个人想法的转变往往抵不过现实生活的残酷,所以诗人再次发问。从“愿”到“敢”的升华,是诗人对妻子在爱情上坚守的疑问,更是对自己和妻子在人生中共患难的拷问。

在一瞬间闪过了我的一生,

这神圣的时刻是结束也是开始,

一切过去的已经过去,终于过去了,

你给了我力量、勇气和信心。

你的含泪微笑着的眼睛是一座炼狱,

你的晶莹的泪光焚冶着我的灵魂,

我将在彩云般的烈焰中飞腾,

口中喷出痛苦而又欢乐的歌声 ……④

到了诗歌的第四部分,诗人对第三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我”从那简单而温情的一瞬间感觉到自己的一生。在对人生产生顿悟之后,“我”放下了过去的一切苦难。而“我”的顿悟又源于妻子带来的“力量、勇气和信心”。“我”在理解了妻子的坚持之后,也对人生的苦难做出了自己的解答。是妻子对爱的坚守和勇敢使“我”有了直面人生磨难的信念,也是妻子对爱的坚守和勇敢使“我”坚定了对爱和生活的信心。因此,在《有赠》的表层结构中,诗人为我们叙述了一个长久离家的“我”在回到家后感受爱与顿悟生活的故事。

二、话语修辞探微:爱对于生命的意义

通过微观的视角回顾《有赠》,会发现诗人对于内容和形式的高度融合。为了探索这个回家后感受爱与生活的故事所蕴含的情感内涵,我们从话语层面的修辞手法出发,探寻诗人从艺术手法中显现出来的情感和思想。

(一)重叠音节的隽永

《有赠》的前两段先后出现了三个叠音词,第一段中的“远远”蕴含着“我”对“光亮”和“灯”深切的渴望。第二段的“轻轻”则积聚了“我”面对“门”时希望与恐惧相交织的复杂感情。“我”既希望妻子会像以前一样对待自己,又恐惧妻子无法理解和接受自己。“默默”则是继“轻轻”之后对这种复杂感情的进一步渲染,从而使诗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疑问——那闪耀着的是泪光么?

(二)象征的多义

诗歌第三段的每一句中都包含着一个多义的意象。“灯”是妻子为“我”引路的灯,也是妻子在精神上带给“我”的温暖归宿,还是妻子所代表的爱的光辉。在如此深情和宽容的“灯”的指引下,“我”的心情固然不安起来。“小屋”是“我”和妻子的住所,也是妻子为我守候的两口之家,更是妻子的心灵所象征的爱的精神家园。“赤着”的“脚”既象征“我”回家之前所遭受的苦难,又隐喻“我”试图摆脱先前的苦难对自己心灵的异化。“灰土”和“血印”则流露出“我”回家过程中的艰辛、残酷和心灵中挥之不去的关于苦难记忆的阴影。

(三)押韵的深情

第四段、第五段的末句分别以“睛”和“青”作为韵脚,第四段主要写妻子温馨的行为和“我”感受到的温暖,第五段主要写“我”由于感受到妻子的温暖而放松下来,开始在精神上向妻子诉说自己的复杂而凄凉的情感。这两段在情感的抒发上显然是承接的,营造出一种由外而内、冷暖交织的情境。因而“睛”和“青”押韵是诗人为了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第六段和第七段的末句又通过两个“么”押韵。其中第六段的前三句句式大致相同,从“一捧水”到“一口酒”,再到“一点温暖”,表现出“我”对妻子的感激之情逐渐扩大、加深。而这三句尾字的韵母都为“e”,所以又表现出这种感激之情扩大、加深的节奏性和缠绵性。第七段中后两句又都以同韵母的“么”结尾,表面上后一个问句是对前一个问句的深化,从诗歌的音乐性出发,我们会发现后一个“么”又是对前一个“么”的复沓,而这两个“么”又是对第六段结尾的“么”的呼应和延续,它们共同阐发出“我”对妻子“好意和温情”无法承受的一唱三咏式的自我拷问。

(四)对比的相悖

诗歌的最后两段中出现了多组呈现对比关系的语句。其中“一瞬间”与“一生”构成了时间上的对比,短暂的“一瞬间”中蕴含着漫长的“一生”,在“我”与妻子握手的“神圣的时刻”折射出妻子对我不离不弃的一生守候。所以,表面上形成悖论的时间差距正是“我”对妻子白首不离的深深歌颂。“结束也是开始”在逻辑关系上的相悖使得“神圣的时刻”具有了双层意蕴,这既是“我”苦难生活的结束和新生活的开始,也是妻子等待的结束和妻子与“我”重新携手的开始。“含泪微笑”在日常的情景中会显得逻辑相悖,但是在个特定的情景中,一方面妻子因“我”受难而含泪,为“我”脱离苦难而微笑;另一方面妻子又因曾经与“我”的分离而含泪,为此刻与“我”再次携手走向人生的长途而微笑。诗歌末尾的“痛苦而又欢乐”是对“含泪微笑”的呼应和注解,如果说“我”的“痛苦”是源于妻子的“含泪”,那么“我”的“快乐”就源于妻子的“微笑”。

诗歌前两段重叠音节的隽永使“我”产生了对妻子的疑问,第三段象征的多义又使得“我”从多维的意象里渐渐发现了妻子的答案。四至七段押韵的深情则使“我”切身地感受到妻子的爱,而诗歌的最后两段中对比的相悖又使“我”从妻子的爱中获得新生。因此,从微观的话语层面去解读,我们会发现《有赠》其实表达了爱对于生命的意义。

三、深层结构开掘:母爱般的包容与给予

从宏观视角来分析,《有赠》全诗有三次大的场景转化。第一段中的“沙漠”到第三段中的“小屋”,再到最后一段的“炼狱”,其中“沙漠”和“炼狱”是虚写,是象征和隐喻,而“小屋”是虚实结合的写法,在表层是指具体意象的房屋,而在潜层又是表现抽象概念的家。诗人将“小屋”置于“沙漠”与“炼狱”之间,产生了一种相悖的发展关系。诗人从“感情的沙漠”回到“洁净的小屋”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态势,而从“洁净的小屋”进入“炼狱”显然变成一种消极的发展趋势。为什么由“沙漠”回归“小屋”的诗人却坠入了“炼狱”?

“感情的沙漠”是诗人“饥渴,劳累,困顿”真实处境的象征,也是诗人与妻子阔别重逢之前心境的隐喻;“炼狱”则是诗人在妻子“含泪微笑”的情感中“焚冶”自我灵魂的象征,也是诗人从妻子眼中获得新生的隐喻;由此“洁净的小屋”是诗人脱离寒冷孤寂的沙漠后接触到充溢温暖的小屋的象征,更是诗人从身体回归“小屋”到精神融入“家”的隐喻。这里表面上的荒谬其实是内在结构中符合逻辑的真实叙述,即“沙漠—小屋—炼狱”的表层结构陷入悖论的情感发展,实际上是对“反抗绝望—苦尽甘来—浴火重生”这一深层结构的阐释。正如布鲁克斯对理想诗歌语言的诠释:“悖论正合诗歌的用途,并且是诗歌不可避免的语言。科学家的真理要求其语言清除悖论的一切痕迹;很明显,诗人要表达的真理只能用悖论语言。”⑤而在《有赠》的文本中我们又可以找到对“反抗绝望—苦尽甘来—浴火重生”这一深层结构的注解。诗歌第一段中的“我饥渴,劳累,困顿”是“反抗绝望”的起始点,感情的沙漠恶劣的环境及其对诗人精神上的摧残使得诗人奋起反抗绝望,而经历“饥渴,劳累,困顿”的过程又是诗人反抗绝望的征程。诗歌第六段的“一捧水就可以解救我的口渴”是对“苦尽甘来”的具体化、形象化书写。诗歌第八段的“你给了我力量、勇气和信心”又是对“浴火重生”的进一步诠释。

“我”之所以要“反抗绝望”,是因为“感情的沙漠”使“我”在灵魂深处留下了一片孤独和绝望的精神沙漠。从“苦尽甘来”到“浴火重生”,又是由于“我”通过妻子的温情、坚守、勇敢在精神的沙漠上发现了爱的绿荫。因而“反抗绝望—苦尽甘来—浴火重生”的历程便是妻子的爱对我生命的影响和改变过程。但是这里的爱究竟是什么样的爱,爱对于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我们回到诗歌文本中会发现诗人对这种爱有着形象、生动的抒写,在“苦尽甘来”的第四段里有这样一句:“我眯着眼——因为不能习惯光亮,也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可见诗人已经将妻子的这种爱描绘成伟大的母爱。无论是外在行为的“引路、掌着灯”,“倒茶、送水”,“你的手轻轻地握着我的”,还是内在精神上对“我”的接受、呵护、包容、无私给予,都真切地传达出妻子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是一种无私而伟大的母爱。只有母爱才可以无条件地接纳“我”这个“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也只有母爱才有可能无私地包容“我”,握着我的手走向人生的长途,穿过蔑视的人群。在《有赠》这首歌颂爱情的诗歌中,诗人无疑将妻子对自己无私的爱上升到了母爱的高度。由此,妻子这种蕴含着母爱的爱情才可能包容一个被生活所抛弃的人,并赋予“我”新的生命和生活。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曾卓先生在《从诗想起的》中已经说得很清楚,是送给他的夫人薛如茵的。⑥所以我们理应抛弃政治、革命的附加阐释,将这首诗最核心的对于爱的歌颂作为探讨中心。《有赠》是一首超越时代和信仰的爱情诗,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长久离家的人回到家后感受爱、顿悟生活的故事。曾卓先生用自己饱含深情的语言诠释了人性中最伟大的爱情——像母爱一样无条件的爱,同时,也通过语言与修辞中的深层内涵歌颂了这种母爱般的爱情对于每个人的终极意义——无限的包容与无尽的给予。

[注 释]

①②③④绿原、牛汉:《白色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⑤美·克利安思·布鲁克斯:《悖论语言》,《“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上一篇: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下一篇:伤感爱情短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