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10 11:48:01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篇1

寓言故事在教材中的比例之重,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寓言教学的深刻思考。如何有效利用寓言文本,借助寓言的语言规律,给予学生寓言学习的收获,发挥寓言故事的语文功用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创新传统教学的“读故事、讲寓意、说感受”的固定模式,在教学中尤为重视对寓言故事进行“加减乘除”的做法,给传统的寓言教学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课堂呈现出了新颖别致的气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加:课堂教学中增加形象感知

寓言故事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形象,或庄或谐,总是带着独特的形象特质。故事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形象充满了个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要引导学生增加对这些故事形象感知的力度。如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把视线聚焦在故事中两个特征鲜明的主角上,互不相让的鹬和蚌的形象流传千年,至今仍在影响着一代代人。教者在组织教学时要关注文本特征和故事形象,引导学生感知它们的语言和动作,可以通过想象画面,角色转换,借助提示语等方式读一读对话,讲一讲故事。学生对故事形象的感知深刻了,也就会在这一基础上充分接受文本的表达形式,从而丰实对寓言这种文学形式的认知与积累。

二、减:寓意揭示时减少纯粹说教

寓言故事因含有深刻哲理而常常让教师们陷入空洞说教的境地,认为讲寓言就是为了揭示寓意。因此,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师“意味深长式”的教学。很多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忽视了故事文本的趣味性和整体性,整个课堂贯穿以几个问题,辅之以单调的师生问答,教师整节课就是在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大意,最后提炼寓意,丰满的寓言故事被“肢解”成了“皮”和“骨头”,学生的头脑中只留下了干瘪的形象和似懂非懂的一堆大道理。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寓言教学应当激活学生的思维,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引导他们提问,组织他们争论,让学生融入文本,自由表达。如在感知了《鹬蚌相争》的整个故事后,我设计了“怎样劝一劝鹬和蚌”这一环节。这样一来,学生们兴致高昂,纷纷用自己的观点和智慧去劝说鹬和蚌,既切中要害、有理有据,又做到了态度和善,以礼服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理解了寓意,也锻炼了表达和交际的能力。

三、乘:文本处理后倍显语文功用

寓言故事被选入课本,它就不再单纯是一个故事了,更具有了语文教学的意义。寓言教学绝不能仅仅是为了了解故事,明白道理。寓言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依托文本,多维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教学《鹬蚌相争》时,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分段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力求用简练的语句进行表达,同时思考每段都与题目有哪些联系,然后将简单的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整体感知故事。之后,教师再引导:“你觉得读好哪些重点词语才能读好对话?”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感受、去理解,有机地融朗读、感悟为一体。最后再通过言语实践的环节,将文本的语言予以转化,达到积累的目的,发展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尽情地读与演中体会鲜明的艺术形象;在个性的读与说中探寻寓言的价值核心;在智慧的说与写中连接寓言与生活的通道。

寓言故事能流传至今,除了它语言简练、内涵深刻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潜藏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教师在加强文字训练和积累的同时,还要善于指引学生感知寓言文体,传承传统文化。《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是大臣用来劝诫君王的一则故事。在课堂上,当学生充分感知了故事后,我适时引入了原文,并帮助学生读通古文。学生在古今对照的形式下进一步感受到了传统语言的精妙所在,理解了寓言的价值存在,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也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除:教学评价时消除随意拓展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篇2

听了不少语文课,发现哪一堂都少不了朗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范读、引读、以问促读……花样繁多的朗读方法讓语文课书声琅琅,甚是热闹。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尽管学生以各种形式,就某一段文字反复朗读,结果除了读得熟练些外,几乎看不到变化,学生原来怎么读,现在还是怎么读。尤其是那些“读书腔”,你再怎么教怎么练,都少有见效。“读不好,教不会”,是朗读教学羞于见人的尴尬事。不教不行,教了没用,朗读教学俨然成了一根鸡肋。

翻看老师们的教案,几乎每一课都有“感情朗读”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设计中,关于如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基本上只有一两行字:要么如“体会文中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空泛而无实质性的内容;要么如“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至于如何讓学生做到感情朗读?要教给学生些什么朗读知识?要训练哪些朗读方法与技巧?文中表达的是什么感情?这样的感情需要通过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语态才能表达出来?感情朗读的分寸感在哪里?等等,似乎从未在教案中看到过,也未曾有人质疑过。只有上公开课了,才发觉教学生朗读成了一个大问题。一位老师教《狐假虎威》时,把狐狸蒙住老虎的那一段对话作为朗读教学的重点,非教不可。老师教得很细致,狐狸眼珠子怎么骨碌一转?怎么扯着嗓子?老虎怎么一愣?翻来覆去地讓学生想象、体会、表演、模仿,就是没有按角色所说的话语进行朗读。结果折腾了足足20分钟,依然读不好。究其原因,是老师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读。我们语文教师普遍缺乏朗读学的专业知识,更缺少朗读的专业训练。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不补朗读学这一课,朗读教学就没了底气!

当然,有了朗读学知识还未必就能教得好朗读课。近日指导一位老师教学《鹬蚌相争》,其中,针对鹬和蚌相争的对话设计了这样一段朗读导语:关注一下提示语“威胁”,体会一下,“威胁”时语气是柔和的还是生硬的?语调是粗重的还是细长的?语态是和善的还是凶狠的?是热情的还是冰冷的?……意图通过比较,辨别出表现“威胁”特有的语气、语调及语态,然后练习朗读,揣摩朗读发声的变化。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光有这样的理论指导,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学生需要的是在具体朗读语境中的现场比较、即兴示范、反复模仿与积极评价,于是,教学时做了这样的改进:你用什么“威胁”蚌?()体会一下鹬对蚌的态度?(恼羞成怒、气急败坏)读!学生果然读出了相应的语气、语调,教师及时评价:有点“威胁”的味道了,谁能比他更厉害?几个学生争先恐后地表演朗读,一个比一个更能表现“威胁”。在此基础上,教师作朗读的点化:语气是生硬的,语调是粗重的,语态是又气又怒、冷冷的。学生有了具体的朗读经验,自然就能把握分寸。看来,朗读的理性指导必须在现场,在学生现有朗读经验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才能水到渠成,点石成金。纸上谈兵,只能是无用之功。

我们常常惊叹于贾志敏、于永正等老师出神入化的朗读指导,那些“读书腔”在他们的引导下,不知怎么就改变了。这其中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和琢磨。要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朗读教学不仅需要朗读学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自身朗读能力过硬。有了过硬的朗读能力和专业的知识,怎么教就不是件难事了。学生朗读中出现的种种尴尬恰好就是教学的最佳时机,捕捉住这些时机必能化尴尬为惊奇,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进入教学的艺术境界。

推荐理由:在课堂上,贾志敏老师曾经为了讓学生用适宜的语调和语气读一个短句,不惜耗时五六分钟,先后讓十几位学生读,并分析为什么要这样读。这个细节讓编者印象深刻。事实上,朗读与内容理解、情感表达有关,语文教师如能像贾老师一样带领学生真正把课文读好,其他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篇3

关健词:评课;标准;理念;矛盾

关于如何评价一堂课的质量,过去我们常用某些标准来衡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现在更多地是看它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课”是教学的基本单位,课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课对广大教师有重大导向作用,涉及到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评课方式的转变进行反思,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并寻找相应的对策。

一、传统的“标准"式评课

长期以来,我们相信好课及其评价应有明确的标准,并大同小异地将其写在各种版本的《教学论》或《教育学》书籍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恰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这些标准被作为上好课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与掌握,当他们从事教学工作后,又成为衡量他们上课质量的基本依据。而且为体现客观性和便于操作,各学校又进一步将标准细化成赋有权重的具体指标,制定成相应的评课表,听课、评课时只需要在表格里打“√”,然后把分值相加得出总分,总分的高低便代表一堂课的优劣。

基于这些标准的评课的确有以下优点:(1)客观性。评课标准是统一的,不因被评者或评者而异,再加上细化的评价指标便于操作,使得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评课的客观公正性;(2)可比性。每个具体指标都赋有相应的分值,只要将课堂上观察到的教学行为与评价指标作对照,就可获得被评教师的得分,用分数多少判定课的好坏,教师之间相互比较时,清楚明确,不容争辩。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活动,上述评课标准对教学有明显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有助于教师尽快走上“正轨”,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与低效性。也许正是由于这些优点和作用,多年来它一直被广泛采用,成为对教师进行等级评定与选拔的有效工具。即使在推行新课改的当今,仍有许多学校在沿用这种评价。

“标准”式评课也有明显的弊端,对此已有大量批评,突出表现在:(1)机械性。教学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用统一标准来衡量,不是反映而是消除教学活动的丰富性。而且即使教师在各项标准方面都表现不错,它们加起来也未必是好课。更何况课堂上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智力的发展是难以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的。因此,这种评课是一种简单化与机械化的做法;(2)片面性。传统评课标准中尽管也有“气氛热烈”这样一条,但总体上讲,它们主要关注教师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措施,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焦点集中在教师的教以及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上,而对学生的学及多方面发展重视不够。从根本上说,传统评课的这些不足与我们过去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有关,即认为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间接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与评价关注教师的教和知识的掌握也就自然而然了。

二、当前的“理念”式评课

新课改对传统教学思想做了反思,并确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把教学活动看作自主探究与积极交往的过程。响应新课改的召唤,许多教师积极尝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在逐渐减少,积极参与、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的现象在逐渐增多。面对课堂上的这种变化,许多教师以及评课者放弃传统的评课标准,转而采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评析。认为只要符合新理念,即使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好课。关于这一点,只要看一看教师的课后反思以及专家点评就能明白。下面举一个典型例子。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课《鹬蚌相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材产生怀疑,于是教师决定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受此启发,其他同学认为蚌也不能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因为蚌一开口,鹬就会趁机拔出嘴巴逃走。

教师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认为课文这样写的确不妥;有的认为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没什么问题;有的反对说,改编也要古为今用,不正确的要修正;有的认为课文是寓言,是在借这个故事说明道理,这么写没什么问题;有的坚持认为,尽管是寓言,也要符合实际,比如总不能说鹬夹住蚌的嘴巴吧。

最后教师建议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把教材改一改,并给编辑叔叔写一封信。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写给编辑叔叔的建议:“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来,便狠狠瞪了蚌一眼,心想:哼,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千死在这河滩上吧。蚌好像看透了鹬的心思,得意洋洋地想:哼,我就夹住你的嘴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就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如何评价这节课?根据传统的“标准”,这显然是一堂“目标不明”或“偏离目标”的课,即便不坏也谈不上好。但用新课程理念来评,结论就完全不同。正如该任课教师在课后自评时所说,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探究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生成过程,学生的怀疑正是生成课程资源的大好时机,不容忽视。抛开事先的预设,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是明智之举。结果课堂因此而出彩,而且是“一堂无法预约的精彩”㈦。此案例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纷纷发表评论,他们几乎都赞同这是一堂符合新课改理念的精彩课,争论只在于这样的课能否预设以及是否每堂课都应该如此。

类似的案例及评价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体来说,用做评课依据的理念较多,它们大都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经验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交往学说等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关。显而易见,这是由于近来学术界或明或暗地倡导以这些理论作为教育教学基础的缘故。与教学本质特殊认识说钟情于间接知识的传递不同,这些理论将焦点转移或集中到人自身,要求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原认知、彼此间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更有可能解决学生自身的问题,密切与学生生活的关系。因而与传统“标准”式评课相比,当前的“理念”式评课的确有它的优点:(1)人性化。评课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学习时的看法与感受,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提的问题是否被解决,个人的知识、经验与情感是否得到尊重,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2)开放性。多样的理念为评课提供了多种视角,有利于关注到学生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及教学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体现出多元的价值取向。也许正因为“理念”式评课的上述优点及导向作用,当今的课堂教学才得以呈现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局面。

不过,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正获得了发展,“理念”式评价并不能让人信服。就上述案例来说,在自由对话、自主探究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热情高涨不假,但他们是否也真正生成了智慧就值得怀疑了。事实上,教师在备课、上课时力图以某些新理念作指导,评课时又说它符合这些新理念,颇有点自话自说,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学生在积极建构、对话、探究后的确也获得了巨大发展。而且由于理念的抽象性和理解上的差异性,使得这种评课方式出现明显的问题:(1)主观性。评课者基于自己对新理念的理解以及课堂教学或观摩时的感受作评价,往往挑选有利的方面来说明自己的看法,对其他方面则避而不谈,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2)不可比性。由于理念的多样性与评课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使得评课者眼中的每一节课都是独特的,即使同一内容的课也是如此,它们没有可比性,因而也无法区分优劣。显然,“理念”式评课的导向作用是散漫的,既可能使教学走向丰富,也可能使教师感到迷茫。

三、课的矛盾分析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要求从甄别与选拔功能转向发展功能。显然,从评价目的来看,“理念”式比“标准”式更符合这一要求。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在考查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情况,属于过程取向的评价。只是它太模糊、笼统,不像“标准”式评课那样客观和便于操作,缺乏获取数据的观测点或维度。为把当前的“理念”式评课推向深入,我们认为可用矛盾分析方法进行评课。矛盾论是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强有力工具,“不论是简单的运动形式,或复杂的运动形式,不论是客观现象,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教学过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形式,也适用于矛盾分析。这里我们试从矛盾的产生、发展和结束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课堂教学动力: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活动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这三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多重矛盾关系,即教师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作用的,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于教学的产生和发展来说,上述三对矛盾也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学系统最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着教学的性质和存在的价值”。可以说,学生与教学内容这对主要矛盾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前提,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推动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根据教学主要矛盾的地位与作用,评课时首先要看教学是怎样产生的,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是否形成,即是否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只有形成了主要矛盾,教学才真正建立在学生的需要之上,才有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成为好课的可能。反之,就失去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性或意义,为机械灌输打开方便之门,很难成为一堂好课了。从实际来看,有许多课堂教学由于未激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认知冲突,难免枯燥乏味,即便弄得热热闹闹,学生课后也会感到没什么实际收获。就这一点而言,《鹬蚌相争》一课中学生的提问虽然相当意外,但教师能加以重视,并决定围绕它开展教学,这样,有一个好的开头,才有成为一节好课的可能。

(二)课堂演进形态:主次矛盾的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它的解决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性质与方向。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起次要作用,但它的解决与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发展。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就会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反之,就会起阻碍作用。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当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形成后,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就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毫无疑问,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不应该由学生自动或孤立地解决,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否则会是一种盲目、低效的自学。而教师能否起引导和帮助作用,或起什么样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则有赖于教师对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以及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什么样的教育及人际关系。换言之,取决于教师与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次要矛盾。理想的状况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的矛盾都得到解决,并促进着学生与教学内容这个主要矛盾的解决。

根据教学的主次矛盾关系,一堂好课一方面应紧紧围绕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来展开,课堂活动的演进过程即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呈跌宕起伏的课堂形态;另一方面,主要矛盾的发展曲线明显体现出两对次要矛盾妥善解决的积极影响,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刻领悟,以及与学生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换言之,如果次要矛盾已被解决,并引导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好课。反之,不管次要矛盾自身解决与否,如果它们与主要矛盾的解决无关,或阻碍主要矛盾的解决,就不是好课。拿《鹬蚌相争》来说,尽管它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展开,也体现出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但却不是一堂好课,因为它也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学生的水平相同,教师与教材的矛盾或差距没有消除,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差距的存在,因而任由学生在能不能开口讲话上纠缠不休,而没有引导学生从“鹬蚌相争”这一日常现象的想象与感悟中,明白寓言的深刻寓意。如果将它的课堂形态或学生的思维过程用图来表示,得到的将是直线而不是一条起伏的曲线,其情感过程也是一条高亢的直线而非曲线。

(三)课堂活动结果:矛盾的同化或顺应式消除

矛盾论认为,矛盾的解决意味着矛盾的主次方面实现了相互转化。从理论上讲,教学内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次要方面应向主要方面转化,即学生的认知结构应向学科结构转化,而不是相反。但从实践来看,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矛盾的解决有两种可能:学生要么放弃自己原有的看法,赞同书中的观点,要么坚持自己的看法,放弃或改变书中的观点。用皮亚杰的话说,前者是顺应,即个体建立了与外部刺激相一致的新认知结构,后者是同化,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中。这是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在解决与教学内容矛盾的过程中,得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就可能使原有认知结构发生改变,顺应学科结构,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如果学生在解决与教学内容的矛盾的过程中,教师不作有效引导,即出现前面所说的次要矛盾没能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致使学生只能用原有观点来同化教材,而没有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由此看来,课堂教学结束后,如果学生同化了教学内容,虽不一定是坏课,但也算不上好课,因为学生的发展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不是最佳发展;反之,如果学生顺应了教学内容,就是一节好课,因为它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认识结构发生了质变,获得最佳发展。尽管不能要求每堂课都如此,但只要学生与教学内容真正有矛盾,矛盾解决后就应当有质变。从结果看,《鹬蚌相争》教学后,主要矛盾的解决是同化性的,学生的思维仍然停留在日常水平,没有上升到寓言的文学水平,因而不是好课。至少就案例来看是这样的。

总之,矛盾分析以学生的认知冲突为中心,从三个维度动态地收集教学质量的相关数据,使评课能兼顾过程与结果,体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有助于把“理念”式评课落到实处。面对当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课程教学案例,教师可运用矛盾分析法对其质量作出自己的判断。因为这些案例大多围绕学生的问题或认知冲突展开,适合作这样的分析。当然,不能因此把哲学上的矛盾分析法简单搬到教学中来,用它来衡量一切课的质量。从根本上说,教学是价值取向与理论异向的活动,矛盾分析只是一种方法,它的应用要受教学理论或理念的制约。矛盾论的观点在教学认识论、人本主义教学、建构主义教学等理论中是否同样有效,矛盾分析法是只适合认知领域还是也适合情感等非认知领域,是只适合有冲突的认知还是也适合无冲突的认知,这些问题尚需要作深入研究。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篇4

从2011年9月开始,我校开展了动漫教学的实践研究,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探索,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对小学动漫教学研究的理性认识。我们将动漫与语文教学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一、利用动漫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动漫注重于图、文、声、像等信息的有机结合,使知识信息来源更为丰富、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它展示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套图文并茂的有声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无限延伸的教学系统,这不仅符合面向全体、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先进教育理念,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鹬蚌相争》一课时,老师出示《鹬蚌相争》这则寓言的小动画,学生对不仅对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动画里鹬、蚌的动作、神态、语言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立刻被这则寓言故事所吸引,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

再例如,写字教学一向被老师、学生认为是比较枯燥的内容,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就可以借助动漫使写字课上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将学生喜欢的动漫形象引入课堂,让它带领学生学习生字,通过读一读学习字音,认一认学习字形,写一写学习字的书写,说一说给字组词理解字义,练一练巩固字音、字形、字义。在写一写这个环节,老师将每个字的书写过程用逐帧动画做出来,把每个字从第一笔到最后一笔的书写过程清晰的展现出来,学生跟着动画的演示书空,加深对每个字的印象。在练一练环节采用游戏闯关的形式,例如趣味拔萝卜游戏,每显示一个字音,学生点击鼠标把写有相应汉字的萝卜。另外还有打气球、接苹果、西瓜保卫战等各种形式的小游戏,训练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这种学习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当然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动漫展示过程突破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过程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之上,是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动漫教学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原来抽象、单调、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形式而变得直观易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优势,需要直观性的感性经验,动画作为支持学习的基础,形象直观的教学能够通过学生的多种感官,特别是视听感官的结合,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直观动画演示的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时,为什么要把铁路设计成“人”字形?火车在“人”字形铁路上是怎样行走的?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生活经验有限不容易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时,老师就把火车在“人”字形铁路上行走的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制作出来,直观的演示了火车行驶的路线、方向,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人”字形线路的作用,体会到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三、利用动漫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故事、童话、寓言,阐释了深刻的道理,都可以把它们改编成动漫剧本,制作成动漫作品,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艺术表现能力。例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后,老师鼓励学生把这个童话改编成动漫作品,把童话生动地再现出来。学生采用团队合作的方法,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合作完成一件作品,每个同学负责动画制作的一部分。教师带领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根据剧本做成故事板,详细地画出每个画面出现的人物、故事地点、对比内容、画面的时间等等。最后学生在电脑上完成动画的制作。有个小组的作品共有6个场景,寒冷的冬夜,衣着破烂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火苗旺旺的大火炉,她擦亮了第二根,看见了冒着香气的烤鹅,第三根她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根,她看见了慈祥的奶奶,最后小女孩……在制作动漫的过程中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选取最能表现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场景,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把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动漫的制作过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透彻,充分体会到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还有的小组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故事进行了改编,表达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想法。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在大雪纷飞的夜晚走在豪华饭店的门口,在饭店的墙角处,小女孩擦亮了第一根火柴,借助火柴微弱的光亮,她看见了公务接待之后剩下的大鱼大肉。小女孩擦亮了第二根火柴,这次她看见了生日聚会之后的杯盘狼藉,第三根火柴,小女孩看见了婚宴之后一桌桌浪费掉的食物,最后,小女孩在饭店的墙角处含笑死去,动画在“勤俭节约,关注贫困”8个醒目大字中结束。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篇5

利用视听结合创设音乐情境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优势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新课标》也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由于信息技术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因此,把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优势融入音乐课堂并配合多种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激活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能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册《长江之歌》,歌曲旋律激昂,歌词大气磅礴,感情亲切而热烈。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不难,难的是能用激昂、赞颂的情怀唱出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可是学生中真正见过长江的不多,即使见过也是在长江大桥上远远的看过平静而宽阔的江面,他们很难体会和表达歌曲内涵。于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节选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片头,当学生看到画面上“冰川滴下的水珠,之后是奔涌的江水,还有长江三峡的落差造成江水汹涌澎湃,以及片尾中浩瀚的长江入海口。”这时,无需老师过多的言语引导,学生自然会用深情的演唱来表达他们所看到的长江。多媒体的使用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很快地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歌曲的距离,使学生融入歌曲的情境中去。

借助动画演示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音乐教育要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然而,音乐是抽象的、模糊不定的,所以对于音乐作品中蕴涵的美与丰富的情感的感受与表达,由于缺乏应有的表现手段,会显得空泛和苍白,以至于学生对音乐作品没有相应的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或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生们喜闻乐见,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欣赏鼓乐《鹬蚌相争》时,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欣赏这样只有节奏没有旋律的鼓乐作品时非常困难。不少学生反映:只听到长长短短的鼓声与木鱼的声音,其它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于是,笔者又从作品题目和这个寓言故事出发,先讲故事再来欣赏音乐,可是效果依然不好。后来,笔者通过查找,找到了一段《鹬蚌相争》的动画,欣赏时,结合动画与鼓乐,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音乐中强弱变化、节奏长短所要表现的鹬蚌相争时的情形。这时教师过多的言语分析表述倒显得有些多余了。

运用网络改变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涵盖面很广,包括网络技术、多媒体、电子技术、遥感技术等诸多方面,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似乎更多使用“多媒体”这一技术,而忽略其它技术的运用。其实,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技术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线音乐、移动音乐等数字音乐逐渐成为音乐世界的主角,音乐不再是一种难以获取的资源,也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一种人人可以随后获取的大众消费品。而这也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过去,音乐书上的作品只有音乐老师手里才有它的音响资料,而现在,只要学生打开电脑,甚至在手机上就可以很快搜索到与之相关的音像资料甚至比教师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更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被彻底打翻,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如在七年级上册“影视金曲”单元中,欣赏曲目很多,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一一进行详尽的讲解与欣赏,怎么办?是走马观花式的逐一欣赏,还是有重点的选择部分作品进行赏析?经过反复思考,笔者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去逐一讲解,而是决定选择后者。在教学设计时,本单元笔者安排了3个课时,用两节课重点赏析了《长江之歌》和《辛德勒的名单》,而剩下的其它影视音乐《眺望你的路途》《伴随着你》《穿越竹林》等,笔者给学生每组指定一部影片,让学生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去收集整理资料,并在下节课由各组推选出来的组长去进行讲解,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大家集体完成一个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互相协作能力。

其实,初中生正处在发展音乐技巧、掌握音乐知识、树立音乐态度的关键时期,极易被新生事物吸引,并且能以批判、比较的方式对事物进行理性的思考。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们完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内的教学延伸到课外,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篇6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进步和发展,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新课程应改变“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有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根据课堂实际变化不断调整教学,使课堂具有明显生成性。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教学实效的认识和做法。

一、确定目标,以趣引路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那么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直接关系到课堂实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关注教学目标,结合生成及时调整预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导入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设计二年级上册《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一课的导入时,我围绕紧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升旗时的庄严隆重”这一目标,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结合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的生活经验,提出:“升旗仪式上我们学校的旗手们的表现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在这样鲜活的情境中,了解“庄严隆重”这个抽象概念也就容易多了。兴趣是有效学习的“推手”,因此应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主动学习。

二、自主学习,以疑寻知

课标指出:“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机会,使学生身心得到解放,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问。一旦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疑问困惑,就能激发他们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如三年级上册的《鹬蚌相争》,学生在观察插图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鹬和蚌怎么会这么傻被打鱼的人轻易捉走呢?”接着我让学生通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它们“傻”在哪里。这样寓言的寓意就被学生疑问带出来了:不能互相争执不下,不然结果就让第三方捡到了便宜。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而寻求到的知识是学生记忆中最深刻的,这样的知识已成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

三、优化课时,以点带面

提高教学实效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使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充分利用。虽然一节课只有40分钟,但是我们应将教学活动聚焦在有限的目标内,抓住关键点,以点代面,提高教学实效。

例如,我在执教《庐山的云雾》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紧扣“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这二个关键词,让他们把体现这二个词语的优美词句以提纲形式罗列出来。学生动手摘抄的时候不但加深对这些好词佳句的理解,而且对于这种以中心句提纲挈领的形式有所领悟。这样的课程结构,教师所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巧借错误,以思促悟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课程动态资源,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待、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悟出真理。二年级上册《小马过河》,阅读到课文第五自然段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马是听老牛的话对还是听松鼠的话才对呢?学生一下子讨论开了,班里分成了三个阵营:赞成老牛的、赞成松鼠的、还有徘徊在二者间的中间派。在这有趣的格局下,我让各方代表陈述理由,最后在激烈的争辩中悟出了道理:老牛和松鼠的话不全对,小马要自己下河去试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巧借错误,既可以帮助学生检查、分析、查找出错误的原因,又能使学生真正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让“错误”服务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丰富我们的教学机智。

五、适度拓展,以浅入深

《新课标》非常重视语文课的容量,重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把“拓展”和“延伸”列入了课堂模式之中。例如在教到三年级上册《好伙伴》这一课时,我注意到主人公“猎狗”和“乌鸦”两个好伙伴之间虽然有着感人的故事,可是文中却不曾有二者之间的对话。在学习了课文之后,我给学生一道题目:在猎狗掉进枯井后,乌鸦怕猎狗被饿死,一次又一次地叼肉来给它吃时,会如何鼓励猎狗?猎狗又会如何感谢这位好朋友呢?请结合这个情境为它们设计对话。下面是学生的设计方案:

猎狗:乌鸦,我的好伙伴,你这样飞进飞出为我送食物,真让我感动!

乌鸦:猎狗,你要坚持住,马哈多会来救你的。

猎狗:井太深了,夜晚来时我特别害怕,真想再回到你们身边啊!

乌鸦:你很快就能出来的,主人也在四处找你了,他已经看到我朝这边飞来了,一定会发现你在这儿的。

猎狗:你真是我的救世主!

真没想到学生的构思不仅能紧扣文本,还把自己的理解加入其中。对话充满了童真童趣,把二位好朋友友谊的境界升华了。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篇7

一、教材是课堂教学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教材是课堂教学教与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在教材的开发与使用方面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教材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不论是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把教材奉为《圣经》而耳提面命,唯命是从,要有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胆识和勇气。出自《战国策》中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有这样一个情节:蚌夹住了鹬的长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渴死你!”蚌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饿死你!”它们互不相让,最后一同被渔翁捉去了。学生问:“蚌一直用壳夹住鹬的长嘴,它又怎么能说话呢·”在此,传统文化经典、教材得到学生的质疑和挑战。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那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2.教材是“范例”,是师生交流与沟通的话题

叶圣陶先生讲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记得有位教师也讲道:“单靠教材学好语文很难。”可见,教材并不是学习内容的全部,并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既要源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典型范例深刻领悟,要通过“范例”所提供的“话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充分利用各种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丰富、拓展“话题”的内容,并引发学生向更宽泛的学习领域延伸,激发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春天》一课,是一首歌词,并配以树、花、小溪这样的画面,可以说这是“窄化”的春天,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一句“谁能从生活中的其他途径找到春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大门打开了,从人们衣着的变化、时令蔬菜水果、乃至流行病等多个角度去“活化”了春天。如果再进一步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去探寻,他们对春天的感知将会更加深刻。

3.主动地对教材进行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的编写有一定周期性,相对于社会生活和科技的发展又有一定的滞后性,统一的内容相对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班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照本宣科显然是不行的,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动乃至增删。室外雪花飘飘,教师可以将描写雪景的课文调至今天来讲;课文内容为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可是学生从没去过北京城,可以改为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科技又有新发展,考古又有新发现,教师可以对原有内容进行删除,并增加新内容。

二、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创生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摒弃“走教案”或用教案“框”学生的现象,打破课前预设性教学设计统治课堂教学的局面,坚持计划性与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有机结合,教师尤其要耳聪目明,善于倾听和观察,善于发现、挖掘和提升,发挥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让课堂教学充满灵性和激情,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1.从教师层面看

一是处理好突发事件。课前,教师想得再周全,策划得再周密,也总有始料不及的事件不断发生,这是十分正常和必然的。面对窘态和僵局,是手足无措,还是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机智沉着应对,显然是后者。

某教师讲《雨》一课时,正想用电脑演示小雨漂洒的画面,忽然外面下起小雨,学生不由自主把目光转向室外。此时,教师放弃原有的教学计划,干脆让学生走出教室,尽情去享受、体验雨淋的滋味,去品雨、赏雨,然后回到教室说雨、论雨,课堂上弥散着欢乐、畅快的气氛。

二是正视自身的错误和不足。“师不必贤于弟子”,由于自身的失误或准备知识的不足等种种原因,课堂上教师出现错误或让学生问得语塞是在所难免的,此时,教师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还是搪塞、遮掩·显然都是不对的。应该正视现实,教师不但要有承认错误和自身不足的勇气,更要有引导学生挖掘错误原因避免错误再次产生的探索。字写错了,可以让学生说说怎样改;自身不了解的知识,可以让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大家都不知道,可以引导学生课下通过各种途径,采取不同的方式共同去解决。

2.从学生层面看

一是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面对万花筒般的世界,遐想翩翩、异想天开、标新立异是儿童的天性,同时,这也是儿童的权利。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是扼杀还是鼓励·当然是后者。教师让学生填空:雪化了,变成了 。标准答案是“水”,一个同学填了“春天”,教师判为错,认为这学生跳着走路,简直莫名其妙。孰不知,这种跳跃性思维想象出的画面是多么富有诗意。也许,今天教师“枪毙”了几个自认为有悖常理、不可思议的句子,明天社会就可能失去几个极富表现力、创造力的诗人。

二是善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面对错误是回避或训斥,还是宽容善待,把错误当作一个不可多得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不言自明。因为个体的错误之中可能孕育着共性的东西,也往往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加以剖析和开掘,寻根问源以解之,每每会有意想不到的十分有价值的收获。

某教师上语文观摩课,学习《惊弓之鸟》,课文最后更羸说了四句话,可有个学生偏坚持说有五句话,且不愿坐下。教师为保护他的自尊心,并了解他错数句子的原因,于是让他请四个同学读课文,每人一句,他本人读第五句,结果可想而知。片刻,这个同学惊喜地说:“我知道错哪里了,我把分号当成句号了!”他很体面地坐下,并赢得了一片掌声。这一过程,尤其是最后的掌声,不是很耐人寻味吗·

三是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某教师讲《雨》一课,让学生做一下小雨落下时的动作,多数学生双臂上下挥动表现小雨洒落的景象,可有两三个学生不断地蹦跃,教师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事后专家问这几个学生为会么这样做,答曰:“我表现的是小雨落地后溅起来的景象。”这种切身体验独特而有见地,独辟蹊径,怎么就不能得到认同呢·

三、教师和学生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人格魅力等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丰厚的教学资源。教师饱学诗书,出口成章,学生沉迷于读书,出口能诵;教师笔走龙蛇,学生龙飞凤舞,这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染和浸润,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生的特长、生活经历、学习经验、优点等同样是一种教学资源。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张扬创造机会和条件。

此外,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与合作、交融与碰撞中,往往会不断生成出新的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为师生所共享。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篇8

一、导课的方法

1、漫画导入法。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生物课的学习乐在其中,这是生物课教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而不同年龄时期的乐趣,产生于不同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从心理特征来看,多处于少儿时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枯燥、甚至厌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利用有利的一面,转化不利的因素,采用巧妙设计,变换形式,激发兴趣。利用精彩的漫画开头,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轻松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对于“软体动物”一节中所介绍的河蚌,同学们不太了解,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也感到乏味。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将“鹬蚌之争,渔翁得利”这一典故绘成漫画,展示给学生,由学生讲述这一故事。同学们感到非常新奇,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1.为什么蚌能将鸟最紧紧夹住,它靠什么结构?2.蚌壳长时间关闭会不会憋死,它靠什么呼吸?3.珍珠是怎么形成的?4.蚌壳很硬为什么称之为软体动物?5.软体动物有何主要特征?还有哪些种类?6.软体动物有何经济价值?同学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了,积极看书,认真思考,热烈讨论,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2、实验导入法。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方法。初中生物学,主要学习感性的、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用观察与实验导入新课,充分利用了直观教学手段,不仅生动具体,把学生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兴趣引导到对生物学理论的学习上来,而且这种直观的感受与抽象的思维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形成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3、诗歌导入法。在教学设计中,新课的导语至关重要。有时运用小诗导入新课,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能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引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古代诗人描述生物的优美诗句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适当运用小诗歌辅助生物课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

“施教之法,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新奇的导课,可激趣,催思,挑疑,生情,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探究之中,艺术性的导课,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的情趣,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导入设计在知识深度上必须具有可行性,在实施教学目标上要把握方向性,在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上要增强趣味性,在思维的训练上要具有引导性、为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结课的方法

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结课,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完善、精要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1、归纳法。结束后,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这样既能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此法可由教师来做,也可引导学生来做或师生共同归纳。

2、前后照应法。写作文讲究前后照应,我们不妨把这一理念应用到生物教学中去。生物课堂教学,应使首尾衔接自然。前后呼应有序,力争达到首是首,尾是尾,不偏不倚,浑然一体的境界,从而可使授课主题得到升华,也能给学生以不小的惊喜。另外,还应处理好这堂课尾与下节课首的衔接与呼应。

3、练习巩固法。课堂结束或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都可以适时安排学生的达标巩固和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又可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及时反馈,从而获得下面或下节课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的调整信息。达标巩固包括实验操作、习题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比较,做题组测验、解题竞赛,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练习。

4、谜语歌诀法。达标巩固练习或布置作业,是生物课堂常用的“收尾”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如果教师设计出富有哲理性、新颖性的歌诀、谜语.则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收尾”练习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会即刻激发学生探求每句歌诀所蕴含的知识内容。

上一篇:徐砺寒范文 下一篇:莫高窟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