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爱情范文

时间:2023-10-19 13:15:22

宋词爱情

宋词爱情篇1

[关键词] 爱情词 宋代词人 缠绵悱恻

爱情,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它便是文学中的永恒话题。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情渴望,到“冬雷震震夏雨雪……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从感叹“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因“荡子不归”而抒发的的爱情思怨,到感人肺腑的“自挂东南枝”的爱情悲剧……文人墨客们的笔下创作出了无数荡气回肠的爱情诗篇。词的产生和发展更为广阔地对爱情的进行了诠释和演绎,尤其在宋代,词人们继承和改造了风格柔婉的晚唐五代词艳词,创作出大量的抒情意味更浓的美丽动人、缠绵悱恻的爱情词。之所以有“诗庄词媚”的评价也是在于词抒发爱情是所表现出的细腻柔美的风格。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体现。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体现。正所谓“言为心声”,文学作品是作家思想感情于内心世界的反映。宋代爱情词的那种委婉瘸着、含蓄蕴藉的风格能够曲尽人情之美,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至真至诚、缠绵深长的男女情爱,也展现了宋代词人们的无比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一、执着不渝、一往情深的痴情人

真正的爱情让人痴,让人醉,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对待爱情超越功利,情感真挚而执着。柳永的《凤栖梧》便体现了这种爱的痴情: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仅凭“苦中作乐”,“借酒浇愁”,也只能“愁更愁”,始终无法消解或转移对所爱女子的切切思念与无穷无尽的黯黯春愁。为了心中的所爱的女子,即使落得个形容枯瘦,身心憔悴,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由此可见词人的一腔痴情。坡所谓的“柳七郎风味”,其中的重要的一个特色便是柳词中队恋情的痴迷。

对爱情的生死不渝的追求,几乎是晏几道人生主要的精神寄托[1]。“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於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少年游》)

流水行云本为无情之物,可是它们或终能相逢,或犹到梦中,似乎又并非一味无情。在苦于“佳会更难重”的人心目中,人情之薄远甚于云水。翻无情为有情,明知对方情浅意薄,而自己仍然执着苦恋,“断肠多处”亦痴心一片。这正印证了黄庭坚所说的“人人百负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的“痴”[2]。

南宋词人姜夔集的《鹧鸪天》是一首感梦的怀人之作,“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据夏承焘先生考证,词人是在怀念他二十余岁时在合肥相识的一位女子。相会难成,人已垂老,而岁岁年年,两心相知如故。距合肥相识之事已过一二十年,词中依然饱含深情,可见词人的感情的专一与执着,对爱情的痴心!

同是感梦怀人之作,亦是悼亡之作,首推苏轼的婉约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人抒发了对亡妻的无限思念,悱恻动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词的婉约之作多数不是婉约,而是沉郁[3],抒发词人的情真意切的沉郁悲凉之情。词中所记是梦中与词人之妻相会的情景,倾诉了对亡妻王弗生死不渝的爱情。爱妻已故十年,十年间,苏轼与爱妻生死异路,两处茫茫。虽然努力不想这伤怀的往事,但却总是涌上心头。料想倘若与爱妻重逢,自己已尘土满面,两鬓如霜,认不出自己了。在梦中,此人忽然回到了故乡,看到心爱的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然而两人相望却无语,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眼泪不禁滚滚而下。梦醒后,心中更是悲凉。“年年断肠,魂牵梦萦”,这种“红牙拍板”式的绵丽情深[4]表现出真挚深沉、婉曲动人的夫妻之情和词人对妻子的痴心不改。

二、离愁难耐,相思无尽的离别感伤

宋代词人中很多都以写离别词而见称。柳永、晏殊、秦观等都是抒写离别词的圣手。它们笔下的相思离愁成为无数情人离别时难分难舍的代言。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大多数作品抒写的都是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虽然其政治地位显赫,但其笔下的也都是情真意切的相思之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踏莎行》);“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天地有尽,相思无涯的多情之苦无情的折磨着词人的心。“一向年光又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浣溪沙》),当人生有限的忧思于情爱的缺失交融在一起时,这两种苦闷相互发生映衬,加深了词中的情感浓度,构成了晏殊词“情中有思”[5]的一大特色。可见,词人将相思离愁与人生感悟、生命意识融为一体,成为词人爱情观中的重要部分。

欧阳修是北宋中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一位领袖儒林、肩负文统道统的中心人物。而他的抒情小词中亦颇多缠绵悱恻的言情之作。著名的离别相思词《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在征途跋涉,一在闺楼思怨,两地情牵,愁似春水,绵绵不断。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登高眺望,幻想能看见夫婿的踪影,然而,眼前只有“平芜”、“春山”的茫茫无际的景色,徒然增添内心的忧伤与哀愁。

秦观作为北宋之著名词人,也以写情见胜。尤其能把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写得“情韵兼胜”。离情别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分别时情景历历在目“怆然暗惊”。“一帘幽梦”,“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却成“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八六子》)。词人心情凄迷,充满了对恋人的思念之情。又如“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绯纷纷。”“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满庭芳》别时的伤感,往日的柔情,别后的思念,满怀的感伤,层层渲染,字字逐情。“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以“海水喻愁,非过语也”[5],伤心的泪水,揪心的愁思,成为这位“古之伤心人”[6]的生动写照。

三、有情难守,无可奈何的爱情悲剧

诉说爱情悲剧的诗词也是古今词人爱情词的重要内容之一。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同样也上演在了南宋大诗人陆游的身上。无可奈何的婚姻悲剧,棒打鸳鸯的爱情痛楚,有情人不能相守相思难过,却成就了一段文学史上的动人佳话。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陆游二十岁左右时,与表妹唐婉共结连理。婚后两人伉俪情深。但陆母却不喜欢这位儿媳,逼迫他们离了婚。后来唐婉改嫁,陆游也由父母做主另娶。然而,二人并没有忘记对方,只是把浓浓的情珍藏于各自心底。陆游三十一岁时,与唐婉邂逅于一次春游中。多年不见,意外相逢,可惜时移事变,物是人非,二人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埋藏心头。过后,陆游饮酒清醒之后,唐婉已悄然离去。于是他在沈园墙壁上题下了这首哀婉动人的《钗头凤》。唐婉读后,悲从中来,也含泪作一《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之会后,唐婉忧伤成疾,不久便离开了人世。这给陆游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创伤。直到耄耋之年,放翁仍念念不忘旧情,时常重游沈园,写下“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样催人泪下的爱情悲歌。

夫妻间的恩爱短暂如过往烟云,转眼间又成陌路人,双方都满怀痛苦。痛心无比。重逢时刻,哽咽无语。眼泪与胭脂,将手帕都染红了,湿透了。桃花零落,池阁闲怜,人已去。纵有海誓山盟,也有缘无份,终不能白头偕老,怎不令人悲痛欲绝?

唐婉的《钗头凤》更为真切地抒写了情感的创伤,婚姻的离散,爱情的无奈,她只能忍泪强欢,心事无从诉说!可怜一对薄命鸳鸯!

问世间情为何物,宋代词人通过对爱情词丰富无比,多姿多彩的大量创作,无论表现爱的执着,还是别后殷切相思,还是对逝去爱的人得深深怀念和对爱情悲剧的无可奈何,它都更细腻,更真挚地表现了人们对爱情的礼赞与讴歌,更为真实、真切、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状态――爱。

参考文献:

[1]袁行霈,莫砺锋,黄天骥.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袁行霈,莫砺锋,黄天骥.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李子广,冯永朝. 古典文学鉴赏[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4]袁行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张福勋. 诗的艺术世界[M].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

宋词爱情篇2

一、引言

南北宋时期,自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王朝,人民大都安居乐业,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长足发展。茶文化也在唐代的基础上蓬勃发展。同时,诗词也得到发展,因此,在宋代多以诗、词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示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表达文人的志向追求。而且,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词人的基调风格也在不断变化。本文主要从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宋代词人与茶文化的联系及咏茶词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几方面进行探析,对宋词与茶文化的关系进行全面的研究。

二、宋代茶文化的发展

(一)宋代为茶文化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不难发现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繁盛时期。从经济角度看,北宋时期商业的发展,使得商人有更多的商业自由,商人可以自由选择营业的时间、地点及经营的品种。整体经济的发展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从文化角度看,宋朝进一步加强科举制度,并偏重诗赋,诗词得以良好发展。从政局角度看,宋代文人掌权是一大特色,宋代对文人和诗词的重视也为茶文化与词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契机。上述分析说明宋代为茶文化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为以后茶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二)茶文化的繁荣

宋代茶叶的发展重心在南方,建茶种茶的地方多集中在南方等地,茶叶研究和茶学著作也聚集在南方,茶学著作《茶录》《东溪试茶录》代表了宋代茶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茶事诗词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北宋时期,经济繁盛,文学上多华丽浮靡之风,欧阳修等人进入文坛进行文学革新,朴素平凡之风推行开来。在宋代,文学上盛行的是词,苏轼、欧阳修、范仲淹都是首屈一指的词作大家,词的空前繁盛使得宋代歌咏茶事的诗词较前朝更多,茶文化也多体现在宋代诗词当中。

三、词人与茶文化

宋代诗词歌赋和茶文化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涌现出很多在诗词上造诣很深的文人,对茶文化也有深入研究。以宋朝著名诗人词人坡和秦观为例,探索词人与茶文化的渊源。

(一)秦观与茶文化

秦观与张耒、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秦观的词有种纤丽清新之美,因而被称为宋朝婉约派的一代词宗。一代词宗生活在茶文化鼎盛的北宋时期,与茶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秦观在茶学上的造诣很深。我们可以他的歌咏茶词中了解到各种贡茶、名茶,如在《蒙顶茶》中可以认识蒙顶茶,在《满庭芳》中了解北苑茶和密云茶。同时在秦观的词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饮茶的方法,如在《满庭芳・茶词》中就可以了解到饮茶的方法。

(二)坡与茶文化

苏轼也是宋代的文学大家,其诗文浪漫豪迈,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苏轼独爱武夷岩茶,在《叶嘉传》中把茶拟人化,大赞武夷岩茶,表达出对茶的喜爱。同时在诗词中不仅流露出对茶的喜爱,字里行间也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透露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品格修养。

四、宋代咏茶词的情感表达

(一)去国怀乡之情

思乡之情,是世人共同的情感。中国人又对故乡有着深深的依恋,古代人们往往因为工作等原因不得背井离乡,到处奔波。远离家乡的文人,会借诗词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在宋代的词人中通过诗词来抒发思乡之情的众多。在词中最常见的寄托情感之物就是月亮,而茶因有“清神醒脑,去烦解忧”的功效导致茶作为化解乡愁的良药在词中出现。

(二)离别相思之苦

在宋茶词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思想主题就是离别相思之情。词人将自己的离别之苦融入词赋之中,来排解分离的痛苦。在咏茶词中不乏这样的杰作,词人会借咏茶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以离别为主题的词中,有的是为了表达自己送别亲人的离别愁绪,也有的表现男女的相思之情,还有的表现对已逝古人的相思之情。宋代情词往往凄婉动人,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宋代的咏茶词也是如此。

(三)超凡脱俗之志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经济兴旺、社会比较稳定的朝代,由于宋代君主重文轻武,使得文人在宋代政治制度中成为中心人物。而也有不少文人厌烦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放逐自己于山水之间,有着超凡脱俗的志向。而且,宋代文人对茶有着独特的喜爱之情,放浪形骸之时,以茶自况,以茶的品性来表明自己的情趣志向,使得茶文化成为文人的精神寄托。

五、结语

宋词爱情篇3

关键词:节序词 七夕 乞巧 七夕词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6-0041-02

王国维曾经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词的创作在宋代大兴,成为“一代之文学”,被宋代文士们认为是任情山水,流连光景,传情达意,怀古咏物的一种主要途径。作为一种抒情文学样式,宋词很适合表达岁时欢庆的场景。在宋词中,抒发节日的喜怒哀乐成为必不可少的主题之一,于是逐渐形成了以岁时节令为题材的重要类别――节序词。所谓节序词就是以时令节日、民俗风景为表现对象的一类词作,或抒情、或感怀、或睹物思人、或寄托遥深。

《全宋词》中的节序词数量众多,可见节日在宋人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其中,以表现爱情为主题的七夕词更为引人注目。其感情的丰沛真挚都使我们感受到了“爱(狭义的男女之爱而非普遍的爱)”作为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具有的璀璨夺目的光辉。

一、 七夕由来

在我国,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七夕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还有很多好听的名字,如女儿节、兰夜、乞巧、巧夕等。每逢七月初七,夏日的芳美还未褪尽,秋日的簌簌又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清爽,空气中飘浮着果实成熟的芬香,到处都是爱情的味道,正适合爱情故事的上演。

这个爱情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就是牛郎和织女。在中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牛郎织女的故事有无数版本,而流传最广的,就是下面的这个:

勤劳纯朴的牛郎,父母双亡,被兄嫂赶出了家门,只得到了家中的一头老黄牛。在这头老黄牛的帮助下,牛郎娶了下凡的织女为妻。夫妻俩你耕田来我织布,生活过得宁静而幸福,还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后来,织女下凡的事情被王母娘娘知道了,派了天兵天将将织女抓回了天庭。老黄牛就让牛郎披着它的皮,带着两个孩子飞到了天庭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织女的时候,王母娘娘从头上拔下了一个簪子,在天空中一划,就形成了一条天河,阻隔了牛郎和织女。两个有情人被无法跨越的天河所阻断,再也无法在一起,于是情人的眼泪就随着天河的水流淌起来。两个小儿女看见父母不能相见,也伤心地哭了起来。他们的哭声被玉帝听见,玉帝被他们的真情所感动,于是命喜鹊在天河两岸搭起了一座鹊桥,并允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都可以沿着鹊桥,与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团聚。于是每年的七月初七都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这个故事充满了重农的气息,老黄牛在故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也被凸显出来,这些都鲜明地反映了农业社会人们的家庭观和爱情观――男耕女织,生儿育女,充满了劳动气息和生活气息。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社会里无数人的婚姻爱情模式。

古人以劳动为乐,享受着平凡而又怡然自得的生活。他们对于劳动一直持着歌颂的态度。像故事中的织女一样织得美丽的云锦,能够拥有这样的手艺是对女人“妇工”的具体要求。古代的妇女没有读书做官的权利,对她们才能的判定并不是以读书识字为标准。女红成为她们需要拥有的技能,并且成为一种美德被发扬光大。女红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出嫁前是闺中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出嫁之后,女红的手艺优劣甚至决定了女子在夫家的地位。汉乐府诗中就有这样的展现:“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去。新人工织嫌,故人工织素。织嫌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嫌来比素,新人不如故”。这是一首弃妇诗,弃妇问前夫新娶的女子怎么样呢,前夫将新妇和弃妇做了一番比较,比较主要集中地女红上面。可知“妇工”对于女性而言的重要性。

再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对于儿媳妇刘兰芝的不满,刘兰芝说:“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可以看出,焦母对于“织作迟”也曾经抱怨过。

正因为女红的手艺对于古代的妇女如此的重要,所以七夕节乞巧的风俗逐渐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的活动。每年的七月初七是织女与她心爱的男子相见的日子,尘世间的女子在这一天可以向好心情的织女讨教织补的工艺,好提高自己的水平。七夕乞巧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穿针引线”。据汉代刘歆《西京杂记》所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气孔针于开襟楼”,可见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七夕乞巧的风俗。宋代孟元老在其《东京梦华录•七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可见,乞巧作为七夕节中的重要活动,已经形成规模,独具特色。另外宋代周密《武林旧事•乞巧》中亦有:“妇人女子,至夜对月穿针,杯盘,饮酒为乐,谓之乞巧”的记载。

二、宋代以前的七夕作品

七夕见诸于文学作品,最早是在《诗经•大雅•大东》中,其中载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的诗句。著名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梁时刘孝威作《七夕穿针诗》:“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唐时王湾亦有《闰月七日织女》:“耿耿曙河微,神仙此夜稀。今年七月闰,应得两回归”。唐代崔颢有首《七夕》更是将七夕乞巧的风俗融入诗句当中,他是这样写的:“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可见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并且已经成型。连诗人都在为牛郎织女可以相见而感到高兴。

唐诗中描写七夕风俗的诗数不胜数,内容大多围绕着牛郎织女的爱情作着诗人式的感慨。诗歌或感于二人的相爱而不相见,或借此抒发自己对于爱情的见解,或借七夕之际赞颂爱情的纯真和美好。“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天外凤凰何寂寞,世间乌鹊漫辛勤”;“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尤胜人间去不回”唐人的爱情就在这欲语不得,欲罢不能中道破了心事。

七夕的风俗由来已久,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在这一天同时沉浸在爱情甜蜜而又略带伤感的爱情气氛当中。到了宋代,岁时节令体系日臻完备,节庆民俗活动愈加丰富。宋人对岁时节令的重视程度较前代尤甚。于是,作为节序词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七夕词开始在词人的笔下展现了它含情脉脉的一面。

三、宋代七夕词

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有太多沉重的文化因素,像是清明节和端午节,然而也会有像七夕这样充满了浪漫气息的节日。可以想象,每年到了七月初七,家家户户都会在月下饮秋水,吃赤豆,交流各自对于爱情的看法。女孩子们则躲在一边穿针引线地乞巧,以求获得可以和织女媲美的女红手艺。宋代的文人在如此安逸的生活环境中,更容易生发出爱情的感慨。借着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在词中表达自己对待情感的愿望以及理想的感情世界。因此,七夕词从来都不乏浪漫和感伤的情调,这在文人骚客笔下表现的尤为明显: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苏轼的“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就是对“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化用。伟大的词人坡在这样一个普天同庆的浪漫日子里,也不禁想起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提笔写下了这样魂牵梦萦的词句。又如:

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不见渡河时。空闻乌鹊飞。西南低片月。应恐云梳。寄语问星津。谁为得巧人。

这首词以欢快的笔调写出了宋时百姓欢度七夕的场景。“家家尽道”说明七夕节在宋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尽管这个节日的女性味道更浓烈些,正因为这样,其七夕的风气流传下来,中国文人渐渐养成了某种柔弱的女性气质。这种女性气质使得词的表达更加的婉约含蓄,藏而不露,心性细致而温柔,深情一片,充满了浓情蜜意。

温情气质成为宋代词人笔下扣人心弦的力量,造就了无数动人心魄的爱情篇章。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天人合一的词成为了千古以来吟咏爱情的绝唱。其抒情,悲哀中有欢乐,欢乐中有悲哀,悲欢离合,跌宕起伏。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情韵兼到,风骨俱高,于黯然销魂之际笔锋陡转,流泻出欢快之意,以明朗的调子曲终人散,升华了无数情感,成为千古佳句。

谈到七夕词,柳永的《二郎神》也是不得不提的: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这首《二郎神》是柳永对于北宋七夕市民生活的白描,将北宋七夕的风俗尽现笔端,人物描写惟妙惟肖,至今仍然使我们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七夕节热闹的气氛。一位可爱的少女在月色中穿针引线,期望自己可以成功乞巧。好不容易穿上线了,她松了口气,没想到就在回廊的尽头,听见了金钗丝语之声,原来有人在月下定情呢!金钗成为七夕节男女恋人交换定情的信物。宋代词人曹勋也有“是向夕、穿针竞立,香霭飞浮。别有回廊影里,应钿合、钗股空留”的词句,其中亦提到金钗定情,可见七夕定情,也是乞巧之外七夕的另一个风俗。

词人与百姓不同,词人的爱情观与平民百姓的爱情观也不同。词人的温柔气质,使他们的爱情即使是无望的追求与反抗,都没有那么激烈,有的只是无可奈何,有的只是心有不甘。他们在尘世的罗网中编织着自己美好爱情的梦想,又在这种乌托邦式的梦想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他们尽全力捍卫自己心底最柔软的守候,在词作中投入了全部的执着。于是才有了欧阳修“一别经年今始见。新欢往恨知何限。天上佳期贪眷恋。良宵短。人间不合催银箭”的感慨;毛滂“下帘时。人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的誓言;王之道“蛛丝有恨,鹊桥何处,回首又成惆怅。长江滚滚向东流,写不尽、别离情状”的叹恨;谢逸“桥横乌鹊,不负年年云外约。残漏疏钟,肠断朝霞一缕红”的脉脉深情。

七夕词是宋词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有着痴绝的情韵和美。它不仅使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宋时的时序节令,民风民俗,更成为了无数词人抒发爱与情的途径。词人借着七夕的美丽传说,将心中那“不管天上人间,愿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愿望呐喊出来。于是,今天的我们才能看到如此多优美的爱的词篇,字字句句,哀感动人。

参考文献:

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黎亮、张琳琳.节令.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4(宋)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6陈贻.增订注释全唐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宋词爱情篇4

辛弃疾和陆游两大爱国词人的同时出现,标志着南宋文学爱国主义的主流在诗词创作方面所达到的新的高度。绍兴三十年(1161),金主完颜亮南下侵宋,济南农民耿京聚众二十多万人起义,青年的幸弃疾也组织了二千多人参加,并在军中掌书记。完颜亮南侵失败,辛弃疾劝耿京和南宋王朝联系,在军事上配合行动,进一步反击敌人,并代表起义军到健康去见宋高宗。在他从南宋北归时,万万没有料到叛徒张安国已谋害了耿京,并劫持了部分起义军投降金人,辛弃疾得到这一消息,和部下五十人驰骑直入张安国五十万人的大营,束缚张安国置马上,当场又号召了上万的士兵反正,长驱渡淮、奔向南宋。

辛弃疾率众南归的第二年的时候,毫不顾忌自身官职的低微,向宋孝宗献了《美芹十论》。前之论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他们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向南宋献富国强兵之策。后来虞允文作宰相,他又写了《九议》献给虞允文。辛弃疾的两次献计虽然没有为南宋王朝所采纳,仍可以看出他对形势认识的清楚和对统一祖国事业的关心。这和他词里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息息相通的。

辛弃疾的词今存六百二十余首,词作之丰在两宋词人中居于首位。中心主题是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抒发还我河山、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他的这种志向不仅贯串着他一生的政治事业,同时在他的词创作中也有深刻的反映。早年就投身抗金事业,“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鹧鸪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恢复中原献身;到晚年,他仍是“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表达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整顿乾坤”是辛弃疾萦绕心头的愿望,就像陆游以塞工长城自许一样,表达一种强烈的爱国感情、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作者六十六岁时所作的词。词人虽已近古稀之年,但因为恢复有望,仍激流勇进,奋起筹划。他登临上京口北固亭,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其业绩,心潮激荡,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优秀爱国词章。辛弃疾的意见不被重视,且受南宋统治集团飞语流言的中伤,开喜三年(1207),辛弃疾终于怀抱着他那始终没能实现的政治抱负与世长辞了。

宋词爱情篇5

关键词 唐诗宋词;人文情怀;分析

唐诗宋词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集风骨、气质与人格于一体的精神王国,它是唐宋文人精神的象征和情感的寄托,让我们看到了文人的风骨与气质,对人情感和人格的熏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表现了豁达开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对生活的态度,唐诗宋词中所表达出来的豁达开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是人们所需要的,通过阅读诗词明白人生和生活的奥义,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言败、不放弃,对人生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例如,在李白的《望天门山》一文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豪情雄壮的胸襟;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一文中,“大漠孤烟直”和“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充分展现了大漠壮美的景色,气势壮阔,荣获“千古壮观”的称号;在李白的《将进酒》一文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将生命强健、力量宏伟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杜甫的《登高》一文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给以一股惊天动地的感觉;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文中,“潮平两岸阔”与“风正一帆悬”两句展现了积极乐观的精神,给人一种力量上的鼓舞,让人树立乐观的人生价值观;在杜甫的《望岳》一文中,“会当凌绝顶”与“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作者积极进取、昂扬向上、豪放豁达的乐观精神,让读者不禁在心中升起登顶观天下的壮志;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文中,“直下三千尺”和“银河落九天”这两句将瀑布雄浑壮阔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足以激荡心魄;在王之涣的《登黄鹤楼》一文中,通过“欲穷千里目”和“更上一层楼”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不懈追求的感情境界,激励读者自强不息,不言败、不放弃;在李白的《蜀道难》一文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给人一种清新博大、热情奔放的情感境界,让读者升起勇攀高峰的决心。因此,唐诗宋词所表达出来的豁达开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非常重要,让我们懂得如何去生活和伟大的爱国情怀。

二、蕴含了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怀

诗词作家大多都是饱含诗书的文学大豪或志向远大的莘莘学子,受到儒家观念的影响,他们一般都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关心天下民生的疾苦,他们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怀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往往被作者灌输到自己的作品中,即使在失职无助的情况下,仍不忘“扶社稷,济苍生”。例如,著名的爱国诗人杜甫用笔刻画时代的面貌,叙述着人民内心的疾苦, “国破山河在”与“城春草木深”无不是这位诗人高尚爱国情操和忧国忧民责任感的体现。除了杜甫以外,李白、白居易、王昌龄、苏轼、岳飞无疑都对自己的脚下的土地爱的深沉,他们的字里行间无不表露出愿赴国家之需,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民族命运、天下兴衰紧紧的拴在一起。例如,李白在《塞下曲》中写到“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苏轼在《江城子》中写到“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王昌龄在《从军行七首》中写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岳飞在《满江红》中写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通过诵读诗词我们可以看到具体而实在的“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怀。

三、流露出了纯朴的乡情与诚挚友善的友情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和“人文之邦”的称呼,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逐渐形成了各种纯朴诚挚的情感,比如纯朴的乡情和诚挚友善的友情都是人们慰藉人生的妙药灵丹。作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结晶的诗词更是少不了情感的流露和表达。诗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故乡的思念和朋友之间情谊的不舍。既有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宽慰,又有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动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痴情,也有王勃“海内存知己”的豁达,更有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牵挂和苏轼“但愿人长久”的祝福。阴晴圆缺、离别聚散是人生永恒的旋律,相聚的喜悦和离别的苦痛以及缠绵的相思构成了人生的情感旋律,细细品味,我们一定会被这种情感所打动。

总之,唐宋灿若星斗、卷帙浩繁的诗词作品所散发的人文情怀魅力影响着一代代人,同时人们的思想文化也因为这些品格高尚的诗人获得了深刻启蒙,从另一方面来讲,唐宋诗词是精神文脉传递的载体,通过诵读诗词可以丰富人们的人文精神,获得灵魂的欣悦与洗礼。

参考文献:

[1]莫砺锋.唐宋诗词的现代解读[J].新湘评论,2009,(07).

[2]赵爱平.唐宋诗词中的色彩美[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宋词爱情篇6

关键词:;“瘦”境词;意象分析;梅花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3-07

一、“瘦”境词的意象选择

在词作中一共出现了四十七处 “瘦”境词,这些“瘦”境词从意象的选择上看,具有以下特点。

(1)有的是以人物为意象,比如:“秋压更长,看见娥瘦如束”“霜爆花腴,独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难”“憔悴翘委佩,恨玉奴销瘦,飞趁轻鸿”“宋玉秋花相比瘦,赋情更苦似秋浓”,等等。这里的“瘦”境词以娥、玉奴、宋玉等为意象。

(2)有的是以植物为意象,比如:“但东阁、官梅清瘦”“清瘦杜秋娘”“题红叶零乱,想夜冷、江枫暗瘦”“凡花瘦不禁秋,幻腻玉,腴红鲜丽”“暗相思,梅孤瘦,共江亭暮” “一笑掀髯付与,寒松瘦倚苍峦”,等等。 这里的“瘦”境词以、江枫、寒松、梅等为意象,其中以梅花为意象的“瘦”境词就出现了十二处之多。

(3)有的是以动物为意象,比如:“有秀荪、来染吴香,瘦马青刍南陌”“人与流莺俱瘦”。这类意象的“瘦”境词出现得比较少,就此两处,在这里出现的意象也只有马和流莺。

(4)有的是以自然现象为意象,比如“石瘦溪根船宿处,月斜梅影晓寒中”“正逋仙、清瘦黄昏,几时觅得”“重上逋山,诗清月瘦昏黄”“木落秦山清瘦,西风几许工夫”“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黄昏”,等等。这里的“瘦”境词以石、清月、黄昏等为意象。

在词作中出现如此多的“瘦”境词,这与南宋时期的文人经历、文化传统和心理活动相关。北宋后期的统治者,经历了常年的战乱之苦,后南渡钱塘,开始了长达百年之多的偏安生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许多词人笔下的抒情主体常常因为悲苦穷愁的情感而显得消瘦、瘦损,所以一些词人经常用“瘦”字或是借用“瘦”来形容人或物。这些词人在反复吟咏人生的悲苦和时局朝政的颓废的时候,就出现了词的意境不是十分开阔,但意韵却十分悠远的“瘦”境词。

二、“瘦”境词赏析

先看一首《莺啼序》,词中写道:“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拖凤股盘云坠下。”词人在这里勾画出有似出水芙蓉的女性形态之美。“润玉”以温润洁白的玉喻人;“瘦”则是宋人以纤细为美的美感经验;“冰”当是冰肌玉骨之谓。“凤股”为妇女首饰,即凤钗,钗分两股;“盘云”谓妇女发髻,盘管绾犹如乌云。这句词的意思是:她凤钗斜拖,发髻松散欲坠,玉瘦冰清,浴后十分困倦娇慵。

再看《新雁过妆楼》,词中写道:“宋玉秋花相比瘦,赋情更苦似秋浓。”这篇是词人为忆去妾之作,此妾去在夏秋之际,所以每当秋季就不免思念她。宋玉写《九辩》悲秋,并寄寓感士不遇的情怀,所以词人借用李清照“人比黄花瘦”来形容宋玉。作者这里用宋玉只是用来陪衬“赋情”一句,说自己还不如宋玉,除落拓不羁外,所爱之人又离去,所以他比悲秋更苦几分。这是加倍的写法,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词人的赋情之苦。

三、词作中出现的梅花“瘦”境词

在“瘦”境词中,有十二处写到了梅花,如“残梅瘦,飞趁风雪”“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但东阁、官梅清瘦”,等等。之所以在词作中出现如此多的梅花“瘦”境词,与我国古人爱梅、赏梅、咏梅的习惯有关。 梅花,岁暮冰雪而不枯,众芳摇落而独放,清香幽雅,风韵超脱,其幽贞之姿,凌寒之质,一向是我国古代歌咏的题材。

梅花的意象深受古代文人雅士喜爱,也使得梅花的意象异常丰富。在宋朝词人眼中,梅花的意象多为感伤,也难怪乎的词中梅花多以“瘦”的意象出现。

“瘦”境词与我国古代文人爱梅、赏梅、咏梅的传统息息相关。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的“瘦”境词,在意象的选择上和梅花的“瘦”境词上极具特点。通过对“瘦”境词的分析,有助于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词的全貌。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宋词爱情篇7

论文摘 要:中国文人自古喜爱登高作赋,然宋代词人却普遍具有“惧怕登楼”的心理倾向:词人在词中或者用“怕”、“莫”、“休”、“怯”等字眼进行直接表达,或者以“危楼”意象委婉流露。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登楼易生愁”的客观情状以及宋人自身忧郁的个性特征所致。

中国自古就有登高之习,尤其是文人更有喜爱登高的天性,因为“兴会则深室不如登山临水”,大自然中的奇景异观更易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创作灵感。然古人登高又有登山、登台、登楼之分。最初登高之举多为登山,随着古代建筑的发展,以“高”为特征的“楼”便成为中国文人更喜欢的登临场所。特别是到了宋代,楼的建筑更是蔚然大观。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就曾描述北宋都城卞京歌楼酒馆的建筑之胜云:“举目则青楼画阁,棱户珠帘,雕车竞争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其卷二又记载了各色楼宇20余座。南宋都城临安也是一个“西湖万顷,楼观矗千门”(辛弃疾《六州歌头》)的繁盛之地,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就曾记载了都城临安宫中楼、酒楼等名字30余个。可见,“高楼林立,自然为宋代各类人物提供了典型的活动环境。对于男性来说,楼是他们经常流连徘徊的场所。因时代悲剧使然,宋人既没有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没有‘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的豪迈气概。他们往往流连于歌楼酒肆,徘徊于落日楼头,低吟浅唱,无语凝望。而对于女性来说,楼则不仅是她们几乎全部的生命空间,更是她们通向外界的唯一桥梁。闺楼幽深而足不能出户,伫立楼头,思人怀远,往往忧怨成词。”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宋词中才出现了众多的登楼之作,形形色色的楼意象也会频频出现。然而不少词人却在词作中流露了“惧怕登楼”的内心感受,试读以下词句:

多病嫌秋怕上楼。苦无情绪懒抬头。雁来不寄小银钩。(周紫芝《浣溪沙》)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搂,十日九风雨。(辛弃疾《祝英台令》)

小楼柳色未春深。湘月牵情入苦吟。翠袖风前冷不禁。怕登临。几曲阑干万里心。(张辑《阑干万里心》)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吴文英《唐多令》)

因甚不伙梳洗、怕登楼。(陈允《南歌子》)怕上高搂,归思远、斜阳暮鸦。(奚岊《长相思慢》)只为相思怕上楼。离鸾一操恨悠悠。(赵必王象《浣溪沙》)

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张炎《甘州》)独怜水楼赋笔,有斜阳、还怕登临。(张炎《声声慢》)水悠悠。长江望数据无归舟。无归舟。欲携斗酒,怕上高楼。(汪元量《忆秦娥》)

风花将尽持杯送。往事只成清夜梦。莫更登楼。坐想行思已是愁。(张先《偷声木兰花》)

莫上危楼。楼迥空低雁更愁。(王千秋《减字木兰花》)劝君墓上玉楼梯,风力劲。山色暝。忍肴去时楼下径。(周紫芝《天仙子》)

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游次公《卜算子》)莫上小楼高处望,楼前诘曲来时路。(黄机《满江红》)

楼高莫上,魂消正在,摇落江篱。(吴文英《采桑子慢》)

明月楼高体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幂遮》)

楼底轻阴。春信断,怯登临。(章稟《声声令》)在这里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列出诸多词作中的词句,正是为了说明宋代词人一种普遍的心理倾向——“惧怕登楼”。不难看出,以上词句中或者直截了当地用“怕”字和“怯”字来表达词人登楼的感觉;或者用“莫”、“休”等告诫式的语气描写人物心理。总之,“惧怕登楼”的内心情感已是昭然若揭。而且不论是婉约派的词人还是豪放派的词人,也不管是词中的女主人公还男主人公,这种心理感受都时有流露。可见。“惧怕登楼”几乎成了宋代词人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

另外,宋词中“危楼”意象的大量运用也可进一步阐释宋代词人的这一心理特征。翻开《全宋词》,词作中的“楼”意象可谓琳琅满目,蔚为大观,诸如青楼、妆楼、秦楼、翠,楼、玉楼、碧楼、迷楼、绣楼、画楼、风楼、琼楼、层楼、重楼、高楼、城楼、江楼,等等,形形色色,美不胜收,无疑给宋词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危楼”意象也是频频出现:“危搂欲上危肠怯”(贺铸《木兰花》),“莫上危楼。楼迥空低雁更愁”(王千秋《减字木兰花》),“休去倚危搂,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怕伤心,休上危搂高处”(何梦桂《喜迁莺》),“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搂”(石延年《燕归梁》),“黄昏也,独自倚危楼”(赵鼎《小重山》),“怯上翠微,危楼更堪凭晚”(吴文英《惜秋华》。粗略检索《全宋词》,“危楼”意象出现竟达80余处,而和其意象接近的“危栏(阑)”意象也在词中出现70余次,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表情达意最常用的方式,优秀的作品往往会借助于意象。意象的反复使用,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有了特定的内涵。”那么,从意象内涵角度看,宋词中“危楼”的含义既非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危房”,意谓“楼破欲坍塌”;也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高楼”,如李白诗中所描写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诗中以极尽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楼之高,然而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人云的“危楼”的向往。许慎《说文解字》卷九下云:“危,在高而懼也。”细细玩味词中之意,宋词中的“危楼”意象其实写的是人的心理感受,是对楼的畏惧心理在词中的反应,也正是上述宋代词人“惧怕登楼”心理倾向的一种委婉含蓄的流露。

那么,宋代词人为何会有这种“惧怕登楼”的心理倾向呢?这与中国文人向来喜爱登高的习性不是互相矛盾吗?其原因大致如下:

首先是“登楼易生愁”。由于楼自身所具有的高大特征,又往往处于高远之地,容易让人产生“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的孤独之感和悲凉意绪。正如王勃《滕王阁序》所云:“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天高地迥”、“宇宙无穷”会让人乐极生悲,顿生人生短暂之悲、人生迷茫之感。再者,它往往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宴饮饯别之所,因而容易让人产生离别的伤感和相思的苦痛。更重要的是,楼本身承载着历史沧桑的文化内涵。由于“楼阁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为雄伟高大的一种建筑类型,同时,它也是一种极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类型。它们体量高大,华美壮观,有‘琼楼玉宇’之美誉;它们飞檐凌空,遏云蔽月,表现了人们向往高空的通天欲望,是人们能够产生‘可上九天揽月’之遐想”。故而楼阁在某中程度上变成了古代帝王们炫耀奢华和显示权威的工具。传说黄帝就曾建造十二楼,秦始皇建造了辉煌的阿房宫,秦二世为了追求上达天际,也曾“起云阁,欲与南山齐”。汉武帝亦效黄帝建“井干楼,高五十丈”。在这种文化思想影响下,历代宫苑之内无不是“重楼连阁”;历朝豪门仕宦之家亦皆是“高楼池苑,堂阁相望”。而且,随着社会和楼阁建筑的发展,楼阁遍布了市井和百姓之家,各种城楼、市楼、望楼、歌楼、酒楼等拔地而起,一些寺院、道观以及风景胜地,都建有体量颇大、造型奇丽的楼阁建筑。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多数楼阁已遭毁灭,得以遗留下来的无疑就变成了历史古迹,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沧桑而成为历史的见证:它们不仅见证了昔日的辉煌,也见证了时代的更替和衰亡。那么,人们在登楼之际会产生深沉的思索,往往会浏古览今、追昔伤往,无名的愁绪就会油然而生。所以当崔颢登上黄鹤楼时,就流露了人去楼空、古人不得见的空漠感;王勃登上滕王阁发出了“阁中弟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的历史悲叹;李白登上宜州谢跳楼喊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宜州谢跳楼饯别校叔书云》)的心声;辛弃疾登“上危楼”,也“赢得闲愁千斛”。

其次,“登楼易生愁”只是宋代词人惧怕登楼的客观原因。更重要的是宋人本身是忧郁的。因为“登楼易生愁”,即使无愁者登临也会生愁,正如王昌龄在《闺怨》诗中所云:“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的“少妇”本“不知愁”,但是一上翠楼赏春,便触景生愁,悔之莫及。那么,心中本已有忧愁者登临时自然会愁上加愁了。如王粲滞留荆州时,因久客他乡,才能又不得施展,心中充满了怀乡思归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这时他登上当阳城楼,本是想“聊暇日以销忧”,其结果却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侧”(《登楼赋》)。而宋代词人正是一个忧郁的群体,他们比以往任何时代的文人有着更为强烈的忧患意识,宋代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国家积弱,志士仁人有志难酬,生命短促的感伤和社会价值难以实现的悲哀交织在一起,形成他们多愁善感且阴柔化的个性,所以他们往往“过早地感受到了将使万物衰败的‘秋气’”,而“出现忧患人生的迟暮之感”。那么,他们登楼就更易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忧愁情状,也会像王粲那样那样消愁不得反更生忧。更何况登楼的背景又多是斜阳正在、落日搂头之时,词人独倚危楼,凭高目断。宋人厌倦了外在事功,而“转向内心,在个人的情感生活中品位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自身深层的孤独心理亦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他们往往选择在日暮黄昏之时独自登楼以内省。“一眉山色为谁愁。黄昏也,独自倚危楼”(赵鼎《小重山》),“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石延年《燕归梁》)。我们知道,由夕阳暮霭为中心所构成的黄昏景象,灰朦一片,缺乏明丽的色彩,再加上又值倦鸟归巢、渔人舟回这万物归憩的时刻,本身就极易引发文人们悲怨孤苦的内心情感,那么,多愁善感的词人此时独自登楼,面对此时此景,情何以堪?怎会不萌生“惧怕登楼”的心理呢?

当然,尽管宋代词人普遍具有“怕登楼”的心理特征,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爱登楼,“爱登楼”是文人们喜爱的外在行为方式,而“怕登楼”则是这一行为方式产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正是因为宋代词人喜爱登楼,才会出现怕登楼的情感体验,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宋词爱情篇8

一、辛弃疾社稷情怀的由来

辛弃疾出生的时候,金人已征服并统治了北方。当时金人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他们对中原的文化及文明进行了摧残,这使得老百姓心生怨愤,沸反盈天。为了对抗强大的金人,北方各族人民都建立起抗金的武装,以此达到驱逐金人、平息战争的愿望。正是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时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满腔热血,积极地投身到这样一个滚滚的洪流之中。

也是在辛弃疾二十二岁这一年,他召集了二千人马,追随耿京的抗金队伍,对耿京的军事活动全力支持。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辛弃疾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热情和智慧。耿京被害后,辛弃疾奔向南方渴望继续他光复祖国的豪情壮志。但上天似乎和他开了个玩笑,辛弃疾南渡之后,极力地向南宋朝廷表达自己的抗击金人,收复失地的愿望,然而始终未能如愿。

南渡的赵宋王朝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朝廷,以赵构为首的统治者,偏安于江南一隅,对外奉行谄媚与投降政策,通过与金人签订一些屈辱的协定,来换取暂时的安宁,而对内则极力地排挤打压那些主战派。然而,辛弃疾注定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儿,在被闲置期间,他虽然未能官居要职,但仍心系国家,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这种浓烈的爱国情怀伴随着他的一生,他是时代的英雄。

二、辛弃疾闲置时期诗歌的社稷情怀

社稷情怀在辛弃疾闲置时期所作的词中处处可见,这种情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驱逐金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愿望

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一词,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作者闲居上饶带湖,适逢为韩南涧贺寿,作者写了本词。本词虽为贺寿之词,可在词中作者却抑制不住心中始终激荡的爱国情怀,词中“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一句,就是借西晋宰相王衍不论政事,终致亡国的典故来斥责南宋当权者使中原落入金人之手,却不思恢复。而“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句中则提出了“平戎万里”这样的话题,所谓的“平戎万里”,即指平定中原,统一国家。这既是韩南涧的期望,更表现出作者虽被闲置,却始终关心国事。而末句“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则可以说是卒章显志,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社稷情怀。

又如《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一词,这首词是作者被贬官为民,在江西上饶闲居,游历博山时所作。作者一生为了驱逐金人收复失地,奔驰于塞北江南,等到失意归来时,已满头白发、容颜苍老。“平生塞北江南,归来白发苍颜”一句正是对这一悲凉处境的描绘,现实的遭遇让作者心境悲凉,而这悲凉的心境又让作者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可是当半夜醒来时,出现在眼前的还是祖国的“万里江山”,所以“眼前万里江山”这一句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对祖国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这就与前文“平生塞北江南”形成了照应,正是因为胸怀这种爱国的精神,作者才会为了祖国的统一而毕生忙碌奔波。

2一腔壮志却报国无门的郁闷

这种情怀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比较明显。该词作于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作者一生为国,力主恢复河山,可是到头来却被统治者猜忌而被闲置。但现实的无奈并没有湮没作者的一腔爱国热情,就连在梦中,作者梦到的也是战场杀敌,收复祖国的河山。“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这些词句无不显示出作者为国效忠的决心,作者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何等的豪气!可这一切终究只是作者的美好意愿,现实又是如何呢?作者空有凌云壮志,报国无门,年华在闲置中逝去,功业难成,“可怜白发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

而作于公元1205年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更充分地表现了这种情怀。作者在词中缅怀了古代的英雄人物孙权、刘裕等,之所以写这些人物,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应是这两个人物在年轻的时候都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作者由此而崇拜他们;另一方面则应有以古讽今的意思,孙权面对曹操的大举侵犯能毅然决然地抵抗,刘裕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可是南宋王朝面对金人的入侵,却一味地妥协投降,这怎能不让作者郁闷。更可气的是,南宋统治者对辛弃疾的爱国之情拼命予以打压,作者长期被闲置,抱负难以实现就是最好的证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道尽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郁闷,以及一心为国的愿望。

3对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苟且偷安的批判

公元1188年,作者闲居上饶,其间好友陈亮来访,二人同游鹅湖。作者与陈亮、杜叔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当辛陈两人聚在一起时,他们讨论的话题就是驱逐金人,恢复河山,《贺新郎•用前韵赠金华杜叔高》一词就在这时诞生了。虽说这是一首赠词,但词作中作者对祖国山河破碎的耿耿于怀多有体现。词中“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两句,正是作者想起了中原现如今正在金人的蹂躏之下,烈烈白日下是为国捐躯的战士们的遗骸,面对破碎的山河,惨遭涂炭的百姓,作者内心的痛苦是何等的强烈,而“叹夷甫诸人清绝”句则是作者借西晋宰相王衍不论政事终致亡国的典故,对南宋统治集团中那些空谈误国的人进行的讽刺,矛头直接指向朝廷,表明了作者坚定的爱国立场。

《摸鱼儿》也属于这一类型的词,该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由湖北调任湖南转运副使时临别友人所作,转运副使也属闲职,更不是一位武将所向往之职位。上阕中“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是作者借春去难留来暗示抗金大势已去,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的下阕作者则对南宋统治者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一句就借助历史指出,南宋统治者整天歌舞升平,苟且偷安,最终必将落得一个可耻的下场。

上一篇:散文秋天范文 下一篇:含有然的成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