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运动范文

时间:2023-10-26 23:27:42

唯美主义运动

唯美主义运动篇1

机械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揭示美的本质,教条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探究美的根源,从物质实践出发曲解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实践思想,构成了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上的三大根本错失。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 审美实践思想

以20世纪九十年代“后实践美学”的崛起为标志,中国当代美学在发展的基本趋势上开始走出马克思主义时代,西方当代哲学开始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和根本指导思想。

在一个鲜明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度,出现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大家反思:中国当代美学到底发生了什么?马克思主义真的不行了,丧失了在美学领域的巨大解释力,还是马克思主义仍然不可超越,出现这种情况,只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上以及在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科学理解和深入阐释上,我们的美学家大失水准,表现令人失望?积多年的思考和研究,我的基本看法是,马克思主义仍然不可超越,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当代出现的这种失利或失败,出现这种被其他美学所取代的严重情况,是缘自我们的美学家们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上存在着三大根本错失。正是这三大根本错失,使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最终穷途末路,走向绝境。

第一,在美的本质问题的揭示上,脱离实际,机械、教条地运用和对待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

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在于它与人之间的现实联系或关系。如果没有这种联系或关系,它对人而言就是“无”,即没有意义,它还怎么可能作为审美对象给人带来一种美感愉悦和精神满足呢?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这种与人之间的现实相关性,决定了我们的美学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而不能坚持什么其他主义。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这种与人之间的现实相关性,决定了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只能处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范畴,决定了以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为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的美学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具有着一种内在而深刻的必然联系。

但是,在对审美活动的具体研究中,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脱离美的客观实际,机械、教条地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揭示美的本质和特点,提出什么美是客观的,第一性的,最终把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引向歧途。

本来,客观事物作为审美对象,它美还是不美,是由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它的认识或反映而来的,离开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认识,这些问题都不存在。因而,美与不美,都只能是主观的,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一种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即在最终的意义上,美象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吕荧所讲的是一种社会意识。但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者完全无视这种事实,而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基本原则,坚持主张美也是客观的,是什么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属性、特点、价值或意义等。在他们看来,只有把美确定为客观的,才能赋予审美欣赏以一个实在的客观基础,如果认为美是主观的,是什么人的观念或意识,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欣赏就完全沦为一种主观和唯心的东西。如上所述,在美学研究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的,但我们可以这样在美学研究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吗?

社会存在是客观的,与美是客观的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和关系,因而承认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并不导致要在美学研究中承认一个美是客观的。朱狄先生就讲:“在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美学上的客观论者之间,……并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①实际上,由社会存在是客观的,便确定什么美是客观的,这只是机械和教条地运用和对待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如果以为这样运用和对待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可以开创马克思主义美学,这种看法也太简单了,开创马克思主义美学没这么容易!赋予审美欣赏以一个实在的客观基础,这个愿望也是好的和正确的,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但赋予审美欣赏以一个实在的客观基础,与确定一个美是客观的也不是一码事,彼此之间不具什么内在的联系或根本上的统一性。如果我们把美确定为主观的,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审美欣赏过程中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一种审美判断、审美评价,然后我们进一步探寻和追问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所判断或评价的具体客观内容,从而使美所判断或评价的这种具体客观内容最终落在实处,这样,我们就不是并没有否定这种审美欣赏的客观基础吗?而这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根本一致,又怎么可能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呢?历史唯物主义并非不承认人的观念或意识,它只是坚持人的观念或意识来自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反映,这一点难道是那样难以理解吗?由此坚持美是主观的观点,有可能导致我们在美学研究中走向主观唯心主义,但并不必然导致我们走向主观唯心主义,这岂不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第二,在美的根源问题的揭示上,脱离实际,机械、教条地运用和对待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

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坚持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感性、现实、对象,进而解释各种观念的形成,这种做法在人类的物质实践领域是适用的、科学的、正确的,合乎实际,但超出人类的物质实践范畴,它就不灵了,其局限性就立刻暴露出来。不幸的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者没有看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的这种局限性,也坚持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揭示美的根源,阐述人类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结果,虽然诞生了所谓“实践美学”,但这种美学是既没有正确地揭示美的本质,也不能科学地阐明美的根源,反而使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科学性不断受到质疑,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真理品格。“实践美学”的失利和失败,从根本上宣告了那种以“物质实践”为核心概念或基本范畴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构和探求上不能有所作为!后来,实践美学内部也出现了一种自我调整的声音,这就是美其名曰的所谓“新实践美学”,但这种美学果然回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正确轨道了吗?没有。它只是在实践美学的框架内做了一些简单的修补罢了,它没有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当代失败的命运。

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对马克思有关实践论述的概括、总结是不全面不准确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光辉著作中,还从人的自我实现维度提出了审美实践伟大思想,在实践论意义上为解释美的根源问题提供了另一科学的思路,而今天我们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后人和继承者也往往囿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的成说,对马克思有关实践的具体论述缺乏必要的进一步的梳理、概括、提炼和升华,于是乎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今天出现这种可悲局面。

第三,在美的根源的探究上,还误读了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实践思想,使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丧失了自己的本来意义和固有面貌。

鉴于作为谋生劳动的物质实践往往容易造成人的异化,导致“人将不人”,已如上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光辉著作中,马克思创造性地从人的自我实现角度提出了审美实践伟大思想。他讲:“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②这就分明告诉我们,人与动物不同,人不仅需要吃饱穿暖,有物质实践,而且有崇高的精神生活,有审美实践。这种审美实践,是人“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的“生产”,是“真正的生产”,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种审美实践的具体意义、实际内涵是什么呢?马克思接着讲:“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③这里,“这种生产”以及人“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都是承上而来的,因而,这些都无一例外指的是“审美实践”,也就是说,在马克思,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构成了审美实践的具体意义或实际内涵。正是有了这种审美实践,“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即自然界才具有了人性、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人才能作为审美主体展开审美欣赏,即“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感受、体验和判断、评价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或崇高意义,最终获得美感愉悦。关于审美实践这种具体意义或实际内涵,他还讲:“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地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④这里,所谓“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就是指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以此为基础,人才能“在活动时享受个人的生命表现”,即感受到一种个人生命的欢畅和自由,才能“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感受到自己实实在在的生命价值而获得极大的美感愉悦和人生幸福,即“感受到个人的乐趣”。非常遗憾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开创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时只看到一个物质实践,完全没有顾及马克思这种伟大的审美实践思想,造成了马克思这种伟大的审美实践思想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中的严重缺席,造成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的巨大的理论缺陷。受此影响,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者在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时,也往往从物质实践出发予以阐释,认为在马克思看来,物质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的东西,物质实践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物质实践的本质就是自由,物质实践创造了美本身和美的世界。结果,马克思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实践思想遭到严重误读和根本曲解,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也最终变得不伦不类,非驴非马,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本来意义和固有面貌。众所周知,如果物质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的东西,那么我们如何理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人“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真正的生产”以及“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物质实践对人而言往往是外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和被强迫的,它如何成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物质实践往往造成人的“异化”,使人 “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才明确地讲:“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⑤如此一来,物质实践的自由本质又从何而来?物质实践往往使人失去了自我,人感受和体验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或意义,这种情况下,人就会内心不安,精神空虚,感情无以寄托,生命陷入焦虑等,对他而言,还存在什么美本身和美的世界?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在今天马克思主义美学会衰亡,会被什么其他美学所取代,实际上,在中国当代比较科学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尚未真正开始。为建构科学的和符合实际生活的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我们现在当紧要做的是挺身而出,克服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这三大根本错失,即第一,正确地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来探讨美的本质,象吕荧那样确认美是人的社会意识的观点。只有坚持美是人的社会意识的观点,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才能峰回路转,别开生面,拥有无限光明的发展前景。第二,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实践的具体论述,除物质实践外,再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实践的具体论述中提炼和确认一个审美实践新概念,进而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构奠定一个坚实的实践论基础,也为揭示美的根源从实践论意义上打开通道。第三,联系人类审美活动的实际,科学地和符合实际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特别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恢复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来意义和固有面貌。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把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从这三大错失中彻底解放出来,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必将以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面貌呈现出来,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则美学幸焉!中国幸焉!人类幸焉!

注释:

①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页。

② ③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 ——97页,第97页,第37页。

唯美主义运动篇2

当然,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也存在受数学教材的制约、德育渗透效果在数学教学中不够明显、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比较隐蔽等问题。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对学校德育的一种补充和延伸,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要适应运动员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加强情景感受,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

一、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训练和比赛大局观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它是数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揭示数学中的辩证关系,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比如学习因式分解,通过讲授因式分解的意义,探索其方法,让学生既体会到事物之间可以转化的辩证唯物思想,又培养了逆向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四边形分类,比较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感受到这些概念间奇妙的联系,领悟到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又如加与减、乘与除是互相对立着的两对矛盾关系, 但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对方转化。在有理数中, 引入相反数概念后,减法可以向加法转化;在引入倒数的条件下,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在建立坐标系的条件下,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以上这些都是符合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而许多运动项目中也存在相互联系和转化的例子,如篮、排球运动员高度与速度之间的平衡;跨栏项目需要运动员跨栏动作和速度的协调;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需要运动员准确判断球的力量和旋转;400米田径比赛需要判断力量与速度……这些都具有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反复体验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绝对与相对、静止与运动、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加强对运动员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指导运动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训练和比赛大局观奠定基础,并发挥积极作用。

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

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的教学目的之一。通过数学教学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和热爱人民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体校运动员树立牢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愿。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数学史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和现代许多伟大的数学家及其成就,都可以渗透到体校运动员的数学教学课的德育之中。如杨辉三角形的发现,勾股定理的最早提出,圆周率的研究等,表明了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同样,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等人获得诺贝尔奖,南京长江大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落成,钠米技术的研究,“银河”百亿次计算机的研制,神舟载人卫星的发射等等,无不是经过无数次的数学计算研究而获得的成功。将这些现代科学与外国同类研究成果对比讲授,可以增长志气,激发运动员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另外,中国老一辈旅美数学家和出国留学人员中的青年数学家,放弃高薪和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来报效祖国,渴望振兴中华,其事迹都是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材。最后,还要教育体校运动员,随着21 世纪体育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只有用当代科学文化包括数学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三、渗透审美教育,培养运动员的集体主义观念

别林斯基曾说:“美育和德育是密切联系着的,它能陶冶健康的情感,培养崇高的情操,鼓舞人们为建设美好的未来去战斗。”借助数学中的美,运用生动的比喻、精确的分析、巧妙的启发、形象的语言来体现美的神韵,可以让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的同时,把集体主义观念悄然渗入心窝。如学习旋转对称图形时,指出它不只是具有和谐美、旋转美,还体现着一种伟大的集体主义精神。因为旋转对称图形是由无数零散的点,对称地、和谐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它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比如在篮球、足球项目中,各自位置有各自的作用,完成教练布置的战术,需要运动员们相互配合,是集体主义的表现。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在比赛中获取胜利。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运动员的审美教育也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四、渗透实践教育,培养运动员的坚强的意志

唯美主义运动篇3

关 键 词 :市民化 通俗化 唯美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批评的第一个高峰期,一方面继承了近现代学堂乐歌以来的音乐批评传统,另一方面在崭新的现代型专业音乐教育体系里和宽松的现代性文化批评环境中,以其独特的品格、多元化的观念群体,历练出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批专业音乐家和专业音乐创作。

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两个主题是文化上的“启蒙”与政治上的“救亡”,并对立着两个极端——“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随着国门打开,西方近代与现代艺术批评观念大量引进,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纷纷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找到了代言人,在音乐领域里也有相应的表现。

黎锦晖是当时中国的“唯美主义”代言人之一,但他的观念与西方“唯美主义”有着极大的不同:西方的这股思潮是出于“无利害”的动机,他们将艺术视为无须任何外在的存在目的的自足的存在。而黎锦晖代表的“唯美主义”,则是以一种个体对艺术的取舍观念来对抗社会上通常流行的功利性音乐观念。如果说青主是在“民主”“自由”旗帜下的现代新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文化观念的代表人物之一,那么,黎锦晖则是在五四时期的“民主”旗帜下“平民音乐”文化观念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是五四时期在“民主”“自由”的文化观念的指导下,进行音乐的市民化、通俗化、唯美化的音乐批评与实践的,对于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人的生活中所具有的正常地位,进行了充分的音乐学理论上的与艺术实践上的肯定。

黎锦晖被称为中国近代流行音乐之父,他所创作的《桃花江》《夜深沉》《小小茉莉》《蔷薇处处开》等,是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他的流行歌曲集《家庭爱情歌曲100首》,在当时的中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黎锦晖还把中国流行歌曲推出国门,使中国音乐向国际化发展。也有人称他为中国儿童歌舞剧之父。他创作的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小羊救母》,和儿童歌舞表演曲《好朋友来了》《三个小宝贝》《谁和我玩》《可怜的秋香》等,在当时的儿童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正是因为黎锦晖看到儿童歌曲与儿童歌舞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寓教于乐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认为应将新的时代精神以儿童音乐的方式融会到儿童的日常游戏中去。在他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的“卷首语”中,他提到:“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儿童的模仿本能十分发达,每家的儿童没有不爱表演成人生活或动物情态等形状动作的……借此可以训练儿童们一种美的语言、动作与姿态……全体学生和观众,没有一个人不是在和谐和甜美的境界之中,而且对于社会教育有极大的帮助。”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以艺术的方式对社会民风进行改良与改造的文化观念,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这种功利性的新艺术建设的眼光仅限于儿童的范围之内。

黎锦晖的“唯美主义”音乐批评观念到了20年代末,变得更为清晰与成熟。他的“为歌舞而歌舞”的音乐观念,可以认定为五四时期“为艺术而艺术”的典型观念。这种观念的本质在于,不去涉及社会政治等沉重的问题,仅以自己的艺术去抚育社会人心、仅以自己的虚幻性的艺术创造去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在陈述他的“唯美主义”音乐观念时,黎锦晖这样说道:“本剧完全以‘美’为主:人美、服装美、歌声美、姿态美、动作美,剧中人的品性、行为,无一不美……美只是美,爱美的人只是爱美!至于美以外的——什么规矩啊、习惯啊、成见啊,可没有工夫去管。” 1936年他为《明月歌曲一二八首》所作的“引言”,就是“唯美主义”“为歌舞而歌舞”观念的宣言书、辩解状。文中他针对社会上对他进行的广泛批判发出这样的牢骚:“这年头儿,做人难,作文也难,作曲更难。”

黎锦晖自五四初期便开始以“民主”的意识从事于“改创中国新音乐”的事业。以后的十几年里,面对来自救亡派和学院派的无情鞭笞,认定自己的艺术观念毫不让步。在20年代,他已经认定了走“平民音乐”的道路,并一直在为之而奋斗。他的“平民音乐”的观念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对之进行新兴的创编,使之最终转化为新型的平民化艺术;二是以平民式的艺术审美观念来从事音乐艺术的创作活动。然而,黎锦晖本人虽然也是一位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积极鼓吹者与参与者,但由于他本人音乐文化的积累和音乐旨趣的缘故,他对于民间性的和市民化的音乐相对亲和,而学院式的、专业化的音乐不符合他的艺术取舍观念,因此,他对于20世纪初期以来的学习西方音乐的活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音乐教育事业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当时的中国音乐教育整个“奴化”了。 他对于西方的艺术观念还不是像对待新音乐教育的态度那样拒绝的,崇尚西方的“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便是证明。他的平民化、市民性的艺术观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就是美”。

五四时期是各种艺术文化观念充分释放自己的思想能量的时期。受到人性解放的影响,“为艺术”派的诞生与发展,也是一个社会健康文化观念的需要。整个五四时代的音乐批评观念几乎被“启蒙”“救亡”这样的功利性观念所覆盖,所以到了五四后期,文人们喊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黎锦晖的“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音乐批评观念也正是基于这种文化、艺术思潮而出现的。他作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代新音乐批评家,批评言论从人的爱美本性出发,在承载着五四精神的“自由”“民主”的成分的同时,又充满“海派艺术”的“香草美人”与“蝴蝶鸳鸯”式的气质,是另一类的人文关怀。他的批评言论既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又超脱了“启蒙”“救亡”等沉重的现实主题,摒弃了政治功利的制约,体现了五四时期的“自由”精神,对音乐界的批评理论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

[1]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2]修海林,罗小平 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唯美主义运动篇4

论文关键词:王尔德 唯美主义 《道连·葛雷的画像》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出生于爱尔兰的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写作涉及到戏剧、诗歌、小说、童话、散文、论说文等,几乎每一种体裁都给世人留下了佳作,堪称唯美的经典,体现了其对于纯粹美的执着追求和把握艺术美的非凡能力。本文尝试探讨王尔德的唯美理论和实践及其影响。

19世纪的欧洲,各种文学思潮迭起,流派纷呈。而唯美主义以其鲜明强烈的艺术个性、一反常规的美学主张和特立独行的生活姿态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唯美主义把美作为最高理想,崇尚“为艺术而艺术”。

《道连·葛雷的画像》的自序包含着王尔德对美根本看法的议论,他认为“艺术除了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自己的路线发展。”

生活和自然具有不完美性,必须经过艺术的加工。一切坏的艺术都是返归生活和自然造成的,并且是将生活和自然上升为理想的结果。生活和自然有时候可以用作艺的部分素材,但是在它们对艺术有任何真正用处之前,它们必须被转换为艺术的常规。艺术一旦放弃它的想象媒介。也就放弃了一切。作为一种方法,现实主义是一个完全的失败。每一个艺术家应该避免的两件事是形式的现代性和题材的现代性……生活比现实主义跑得快,但是浪漫主义却总是在生活的前头。(杨东霞,杨烈,译356-357)

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张介明(P43)筛选出四点王尔德的“以什么为美”的主要思想:第一,是“以感性为美”。王尔德认为艺术是面反映“照镜者,而不是生活”的镜子。强调艺术的自主性。第二,是“以趣味为美”。王尔德在序言中表述只有“在美的作品中发现美的含义的人是有教养的。这种人有希望。”“有教养”就能发现美的“趣味”、理解美的“趣味”。第三,是“以想象为美”。如果说“以感性为美”是着眼于艺术家赋予作品的形态而言,那么,“以想象为美”则是着眼于艺术家运思创造的过程而言。在《道连·葛雷先生的画像》中他说:“一切艺术都是一种行为方式,它试图在某些想象的平面上实现自我人格”(赵武平P191)第四,是“以形式创新为美”。王尔德认为 “In every sphere of life is the beginning of things”(形式都是万物的开端)“Form is everything.”(形式就是一切)。在他看来,内容只是材料,“艺术家总是从风格之美和描述之美的角度不定期看待艺术品”(赵武平 P462)故形式创新势所难免。

在《道连·葛雷先生的画像》中,道林·格雷是一个单纯、善良、俊美的贵族青年,在看到画家贝泽尔·霍尔渥德为他画的肖像后,他被画中自己的俊美深深吸引,他许下了一个荒唐的诺言:“要是永远年青的是我,而变老的是画像多好!为了这个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什么都愿意给!是的,我愿意献出世上的一切。我愿意拿我的灵魂交换”(赵武平 15)。不料一语言中,画像不但承载了他相貌的丑陋,同时还记录下他道德堕落的痕迹。在文本的结尾,艺术与现实的最后冲突出现了,道林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反思,终于认识到“他的美貌不过是一张面具,青春则成了笑柄。青春究竟是什么呢?是一段幼稚不成熟的时期,充满了浅薄的见解和不健康的思想。他何苦老是穿着这身号衣?青春把他惯坏了”(赵武平)。所以,外貌依然青春俊美的道连,在对画像的极度厌恶与恐惧中,用一把匕首刺向画像,但倒地中刀的却是他自己,“他一脸的憔悴、面目可憎,皮肤皱缩”。而“墙上挂着他们主人的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像。同他们最后一次见到时一样。奇迹似的显得那么年轻,那么英俊”(赵武平 P194)。

由于画像是艺术和美的象征,显然在文本的最后,王尔德揭示了作品的唯美主义主题:艺术战胜了生活,艺术和美,是永恒至上的。虽然生活中的道连是美丽的,画像中的他却在慢慢变丑变老。可见画像正是他灵魂堕落的写照。他的外表虽然很美,但他的思想却很丑陋,邪恶,而承担着这一切的画像正是他丑恶的内心的外化。他对艺术本身的损害和扭曲又表明,艺术越是反映现实生活,它就越远离美,而与此同时,艺术也在无情地反映现实。可见画像被赋予了一种超然的完美人格,并对道连镜像式地进行反映。作品似乎表现出了现实主义特点,而现实主义正是王尔德所排斥与贬低的。所以,画像恢复了本来的状态,即美战胜了丑,从而表达了他的唯美主义观点。这恰恰体现了王尔德关于艺术与生活的观点,即“生活模仿了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

“以感性为美”。王尔德对美有着天生的敏感性和非凡的领悟力,真正具有一双能发现美的慧眼。他曾经说过,人都是戴着一张张的面具,随时可以变换,只要具有美感,真实与否没有任何关系。把人生看作舞台的他总是极其信赖外观的美。“唯有表面的特征能够长存”。(赵武平P488)反映在王尔德的作品中,美的内涵也是丰富复杂的,求美的小径上,既可以有夜莺的歌声,天使的光环,又可以有女妖的艳舞,放纵的享乐。

纵观王尔德的创作,可以发现,其中既有对各种外观美的精细刻画,又有对精神美的热情讴歌,还有对感官享受之美的细腻描写。在他的戏剧《莎乐美》中,剧中暗含的希律王对其嫂希罗底美色的贪婪,再到莎乐美对先知约翰的身体的渴望,甚至希律王对莎乐美的那种过分的喜爱,无一不是追求感官刺激的具体体现。莎乐美不惜出卖自己的色相而换取爱人的头颅源自她对美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为了美而不惜付出生命的炽热感情。在他惊世骇俗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唯美主义对感官美的明显的偏爱,对感官享受毫不掩饰的追求,“通过感官治疗灵魂的创痛,通过灵魂解除感官的饥渴,那是人生的一大秘密”(赵武平1:25)。

唯美主义是极其崇拜形式和外观的美的,其艺术品关心的是形式之美而非内容。视文学为艺术之首的王尔德当然极其重视他作品的形式之完美。他的文学创作呈现给读者的唯美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王尔德认为艺术就是撒谎,就是讲述美而不真的故事。无论是题材、人物,或是场景,都力图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唤起读者对于理想美的向往。王尔德在其作品中都尽力实践他“唯美”的信念语言的音乐性和它所引起的视觉效果上美的品质唤醒,使之进入人们的意识里。例如,在《认真的重要》中,王尔德运用了抑扬格五音步节奏(iambic pentameter)。爱尔杰龙在谈到寡妇哈伯雷(Harbury)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时说道:I hear her hair has turned quite gold from grief.这种艺术的头韵之美(押h韵)以及五音步节奏表明爱尔杰龙的话,一如寡妇的感伤至真至诚。王尔德对语言美的追求向来是不遗余力的。他重视语言的韵律之美、意象和象征之美等。

例如,诗歌《在金色的房间:一种和谐》(In the Gold Room: A Harmony),王尔德在诗中所描写的孔雀房间是3种颜色的和谐:象牙白(ivory)、金黄(gold)和深红(ruby),3种颜色分别由3个诗节和3种背景烘托又分别与“她”的3个部位联想。3个诗节结构相同,分别代表美女的3个部位:象牙般的手指(ivory hand)、金黄色的头发(gold hair)和红宝石一样的双唇(ruby lips),衬托美女的3个部位的3种背景的颜色与之相辅相成,分别为象牙般的琴键(ivory keys)、金黄色的墙壁(wall of gold)和我的朱唇(lips of mine),而且,美女的3个部位在相应的3种背景下的动作(“她象牙的手指落在象牙的琴键”、“她金色的头发洒在金色的壁墙”、“她的甜蜜的红唇拂在我的唇上”),以及描写动作时所用的一系列的比喻(例如,手指的运动“好像杨树白茫茫的树叶在私语”,金发的飘洒“好像交织在一起薄薄的纱”,双唇的拂动“像燃烧着红宝石一样的火”),同时衬托着这幅完美的“和谐”场景。(袁宪军)

王尔德也相当注重作品的情节性。情节的丰富、引人入胜,构思的奇巧、出人意料,都显示了他对情节之美不遗余力的追求。他在作品中把他巧纵急智的语言天赋发挥到了极致。“词语在歌唱”(Karl Beckson,250)。“他的语言是其最精彩的成就”(Richard Ellmann)。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奇谈怪论,幽默讽刺,夸张的对比,都让人惊喜不断。美的生活方式也是王尔德所追求的。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道连和亨利勋爵所信奉的“新享乐主义”,其实就是典型的唯美主义生活方式。出于对庸俗现实的排斥,更出于对生命易逝的认识,要把生活变成艺术,把自己也变成一件艺术品,在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讲究美感。

结语

王尔德是英国传统文学向现代派文学过渡时期的转折性人物,作为唯美主义艺术的主将,他的唯美思想和创作已初露现代意识的端倪。李广平(P39)认为王尔德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美学思想上,王尔德把恶与撒谎引入美和艺术表现的范围。王尔德提出“艺术的宗旨是展示艺术本身”,“艺术应远离现实和超越现实”,这些观点在许多现代派作品中得到了实证。现代派作家吸收了其反自然、反说教的主张,强调对艺术美的追求。2、创作主题上,王尔德的作品强调艺术真实的主观性,这对现代派文学亦产生重大影响。意识流小说家认为,真实性存在于个人的感觉、印象以及意识活动过程之中。超现实主义热衷于表现潜意识、梦幻和疯狂的主题。表现主义则强调文艺创作对心灵世界的表现。3、创作形式上,王尔德的形式至上论思想在现代派中影响深远。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派也把美和形式看成可以互换的术语,通过对艺术形式的变异来表现内在心灵的扭曲,使形式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王尔德还把文艺归结为一种语言的声音因素,认为语言的批评是文学批评的最高形式。所有这一切,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尔德只活了46岁,在他的短暂的一生中,创作时间仅有十五、六年,但他创作的作品至今不曾湮灭,人们对他的研究兴趣也持续不衰。他的唯美主义思想及其文学作品对现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赵武平主编:《王尔德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2] 韦勒克,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3] 张介明:《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2005年。

[4] 李广平:《世纪末的唯美主义狂》,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5] 王尔德,杨东霞、杨烈译:《王尔德全集·4评论随笔》,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6] Richard Ellmann,Oscar Wilde New York:Penguin Books,1988.

[7] Beckson,Karl.Oscar Wilde:The Critical Heritage,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0.

[8] Oscar Wilde,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Oversea Publishing House 1994.

唯美主义运动篇5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地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教科书中有很多数学史料,它包括中国的数学史、数学家、数学名著、数学成就和数学方法。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他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等,这些典型真实的数学史实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对学生进行辨正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点的教育。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是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更具体、更广泛的学科。

数学教材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素材很多。例如,正数与负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函数等体现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互相联系的观点;数的概念、角的概念等都是由实际需要不断扩展,充分说明了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性质、定理、公式、方法的发现和总结,总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它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这就是矛盾转化的原理……这些为数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数学课程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有着特殊的有利条件,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在讲授黄金分割点时,通过讲授其在绘画、建筑等多个领域的运用来揭示数学中的和谐美;在讲授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时,通过介绍中心对称图形在建筑物与工艺品上的的应用来揭示数学中的对称美;在教授二次函数时,通过二次函数图像既可以描绘篮球运动的轨迹,又可以刻划天体运动后轨迹的教学,提示数学中的奇异美。 转贴于

数学美还体现在简洁上,数学中概念(包括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的产生与发展,都具有高度的严密性、概括性与准确性。数学中的简洁美无处不在,大到整个知识体系,小到一个定理的语言表达都体现着数学的简洁美。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中的这些美学因素挖掘出来,揭示出来,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思想情操。

四、对学生进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指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是一门系统严谨、论证严格的学科,要求运筹有章、计算有法、应用有方、分析有规、论证有据、构造有序等,始终要求人们不可违背数学的科学规范。在数学教学中,应着意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概括、判断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做到步步有据可依、有理可推。通过对数学解题规范性的训练,严格要求书写整洁,认真练习,有错必改,使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作风,明白数学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的是诚实、正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数学中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运用、结果的验证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稍有疏忽往往会使解题过程前功尽弃。因此,教师在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培育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不懈探索的科学态度。

通过这方面严格的训练,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使学生形成诚实正直、严谨认真、刻苦钻研、不怕困难、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

综上,德育贯穿于全部的数学过程中,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要我们善于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机渗透,“润物细无声”,就一定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唯美主义运动篇6

Practical Paradigm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Internal Value

Su Zhenwu

(宝鸡文理学院,宝鸡 721007)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07,China)

摘要: 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赋予实践以新的科学内涵,以实践范畴为核心与灵魂,开辟了马克思哲学的全新视域,促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超越,蕴涵着马克思哲学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意境。

Abstract: Marxist philosophy is the practical materialism. To give practice the new scientific connotation, taking practical paradigm as the core and soul, this paper opens up a new horiz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promotes Marxist history overstep of philosophy, and implies the Marxists value of the pursuit of the unity of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实践范畴 价值意蕴

Key words: Marxist philosophy; practical paradigm; internal value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310-02

0引言

目前学界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争论是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承认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所在,并因此而将马克思哲学称作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获得了新的内涵,开辟了马克思哲学的全新视域,促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超越,蕴涵着马克思哲学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意境。

1实践内涵的科学界定与地位飙升

在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第一次被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并被提升到哲学理论的基础性地位。

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哲学家们对于实践也有论述。最初是把实践理解为与目的和知相对应的“实行”和“践履”,看作贯彻目的的行动,实现知的行为,仅限于修身养性的德性活动。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经过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阐述,深化了对实践的理解,特别是黑格尔已经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费尔巴哈则把实践理解为与人的生活相联系的物质性活动。当然,这两种实践观是相互对立的,黑格尔按照唯心论观点把实践理解为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抽象的发展了实践的能动性;费尔巴哈按照直观唯物论观点把实践理解为同动物活动没有区别的物质性活动,片面的发展了实践的物质性。而离开人的劳动生产活动去理解实践,则是唯心论者和旧唯物论者不能把实践的能动性和物质性统一起来的根本原因。

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劳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既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性,又体现着人的能动的创造性本质,具有创造性,从而将实践的物质性和能动性辩证统一起来,赋予了实践以新的内涵。正是这种能动性、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相统一的实践活动,使人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本质特征。因此,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本质活动,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存在。在马克思哲学看来,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不仅是把人同动物区分开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高度统一和联系的基础与纽带,也是把人与人结合起来,建立社会联系和形成社会统一整体的基础与纽带,还是实现物质与观念相互转化,连接和沟通主客体关系的基础与纽带。

在马克思哲学看来,实践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过程,是人遵循客观规律,按照自己的目的,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去占有自然对象的过程。人的实践活动既体现着自然界对人的制约性,具有合规律性,又体现着人改变对象世界的原有状态,使其满足人的需要的主观需求,具有合目的性,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活动。这种全新的实践观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实现了根本转变:从感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对象、现实和事物。

新实践观使实践从哲学的一般概念飙升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实践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的特质所在。

2实践范畴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超越

实践之所以被看作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与灵魂,是因为以实践概念为基础,马克思哲学以独特的方式科学的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辩证统一,促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超越。

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上,近代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也是各执一端。近代唯物主义试图以感觉经验为基础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由于其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肉体感受性,执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否认人的能动性,否认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否认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运动,完全抛弃了辩证法,因而必然陷入认识论上的怀疑论和历史观中人与环境关系上的二律背反等理论困境,反而走向思维和存在的对立,朴素唯物论所包含的辩证法萌芽在这里丧失殆尽,与此相反,近代唯心论者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则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发展了辩证法,把辩证法理解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对立并最终走向扬弃对立即否定之否定的历史性的运动过程,但这种辩证法又仅仅是一种局限于精神领域的思维范畴的能动作用,即“意识对它自身所实行的这种辩证运动”,最终还是解决不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或者说,旧唯物主义的感觉经验概念单纯的是一种受动性原则,唯心主义的精神经验概念单纯的是一种抽象的能动性原则,二者站在相互对立的立场,都不理解人与外部自然界的否定性关系是一种客观现实活动,都把经验囿于一种主体内部状态,都因缺乏一种沟通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而不可能真正合理的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哲学把实践理解为一种集物质性和能动性于一体的客观活动和现实存在,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合理的解决了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就不仅仅是一种主体内部状态,而且直接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样,思维与存在就辩证的、现实的统一于物质实践,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由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能以其本身的直接证明而令人信服的驳斥旧唯物主义的怀疑论,使所谓“人是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世界”的二律背反,转化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的辩证命题,人和社会环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黑格尔那种抽象的精神运动的主体便被转换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绝对精神的运动便被转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运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解决也就被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辩证法就被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正是以实践观念为现实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世界观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一种新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整个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前提。

由于旧唯物主义者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脱离了人的实践活动,因而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就被视为纯粹客观自在的东西,人类活动本身及其所构成的社会历史就被视为纯粹主观的东西,从而导致了自然观上的唯物论和历史观上的唯心论及其分离。马克思哲学把实践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社会历史就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就说明了人类历史在本质上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历史,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现实历史过程,从而逻辑必然的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以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物主义彻底化和完备化,把唯心史观从最后的避难所赶了出去。

在马克思哲学那里,实践既是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具有本体论意义,又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人的认识不是对外部世界的静观和纯粹理性活动,而是实践过程的一个环节和内化。实践是以物质工具为中介对对象世界的实际的把握,认识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对对象世界的观念的把握,这两种活动是互为前提彼此一致的。这样,马克思哲学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既阐述了作为本体论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也建立了自己的认识论,从而使认识论与本体论达成了统一。

正是基于实践范畴,构成了一个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关于历史观、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才促成了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历史超越。

3实践功能蕴含着马克思哲学的价值意蕴

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与灵魂,实践范畴的功能发挥又蕴含着马克思哲学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意蕴,彰显出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强烈的终极人文关怀。

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发挥哲学的批判功能和实践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并不是为了构建一种哲学理论体系,而是出于工人运动的现实需要和人类解放的长远需要。具体讲,就是为了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从哲学层面上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科学考察和反思批判,为无产阶级提供变革现实的理论武器。在马克思看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当然是重要的,但是认识和解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是应用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整个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理顺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生活的关系,实现了从单纯“解释世界”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有机融合的根本转向,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视域。这是马克思哲学在功能上的一种革命和超越,是马克思哲学优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所在。从中可见,发挥哲学的实践指导功能,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恰恰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特质所蕴含的价值指向。

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实质上是在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体现出马克思哲学对人的现实存在和终极存在是一种双重关怀。为工人运动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是马克思哲学的一种现实追求。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哲学始终把现时代的发展置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之中来考察,把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包含于人类的解放事业之中,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基于实践范畴,马克思哲学把人的生存与发展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和现实世界理解为历史活动中的生成和发展,认为人的生活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存在方式,人的生存总是不能满足于现状,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理想不断地改变现状,以满足人不断发展的需求,人与对象的关系始终是一种否定性关系。这就明显地呈现出人的实践过程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相统一的特征,透射出一种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恰恰彰显出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终极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3.

[2]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现代哲学,2002,(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63-164.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60.

唯美主义运动篇7

[关键词]印第安语 强制同化 唯英语运动 隐形语言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111-03

美国自建国以来,对印第安人的语言教育策略主要以“同化”为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联邦政府均通过实施相应的语言教育政策,将印第安语逐渐边缘化,从而达到维护盎格鲁一撒克逊的文化价值体系的目的。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对印第安人实施的语言强制同化政策就是此类政策的突出表现。20世纪末,随着大量移民的涌入,唯英语运动兴起,围绕“同化”实施的语言教育政策重回历史舞台,至今已持续近20年。

一、唯英语教育和唯英语运动的背景

(一)语言强制同化时期教育政策的背景

1887年,《道斯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对待印第安人的政策从“保留地时期”进入到了“强制同化时期”。此法案授予总统将保留地的土地分配给原印第安部落成员的权力,土地配额因成员的家庭地位和年龄而有所差异,同时委托联邦政府代为管理25年,在此期间土地所有权不得转让。接受土地分配的印第安人将授予美国公民资格。分配后剩余的土地由联邦政府拍卖,出售土地所得用于促进印第安人的教育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通过《道斯法案》,联邦政府将印第安人从部落土地所有制中分离出来,试图改变他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加快同化印第安人的步伐。正如法案的支持者认为,印第安人部落体制和文化传统是融入“文明社会”的障碍,保留地的取消不仅有利于扫除这一障碍,而且还有助于美国西部土地的开发。这种所谓的“双赢”政策割断了印第安人同部落之间的纽带,迫使印第安人以个体的身份接受文明的开化。

美国联邦政府除了动摇印第安人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外,还尝试用教育瓦解印第安人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印第安人各个部落的语言具有将人、部落、土地紧密联系起来的强大力量,单纯剥离土地还不足以保证部落成员以及后代进入主流文化世界,意识形态的改变更需要通过一种语言来替代另外一种语言来实现。因此,通过学校教育,用作为主流文化传播媒介的英语向印第安人灌输法律、道德等社会规则,在改良者眼中,称得上是明智之举。这一时期进行的语言强制同化政策带有浓烈的阶级色彩,表现出了对印第安文化与社会的裸的破坏。

(二)美国20世纪末的唯英语运动背景

进入20世纪,随着大量移民的涌入,给美国主流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黑人为了反对种族歧视,发起了争取民利的群众运动。由于民权运动的推动,妇女运动、反战运动及其他族裔争取权利的斗争纷纷兴起,这些社会运动体现了新时期美国社会的民主需求,并且使少数族裔的言语权利得到社会认可,促进了双语教育的开展。

然而从80年代开始,民族自治、文化多元论遭到美国政治保守势力的排斥。1981年,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早川一会向美国国会递交的一份修宪动议――《英语语言修正案》(The English Language Amendment)。他提出应当在法律中增加将英语视为美国官方语言的条文。尽管这份动议并未引起议会的足够重视,但早川一会没有放弃推行英语官方化的事业。在1983年,他同反移民组织“美国移民改造联盟”(Federation for American Immigration Reform)的领袖约翰・坦顿(John Tanton)一拍即合,成立“美国英语协会”(U.S.English)。协会凭借募集的资金,游说州一级政府来组织全民公决通过确立英语为官方语言的提案。自此,英语官方化运动全面展开。

里根总统执政期间,践行了重振“美利坚传统”的承诺,在教育政策的决策方面表现出保守主义的倾向。他不但消减教育经费的开支,还否决了支持双语教育的议案0。加上双语师资匮乏等客观条件的存在,更使双语教育的处境雪上加霜。在这样的氛围中,双语教育失去了培育的土壤,进入衰落期,取而代之的是唯英语运动(即英语官方化运动)。

正如上文所述,由于当时美国社会正处在各种社会运动的冲击中,因此唯英语运动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更加复杂。政府在制定与实施语言政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民主需求。同时,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反对唯英语运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不过,在隐形语言政策的影响下,依然对印第安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二、唯英语教育和唯英语运动的内容及实施

(一)强制同化时期唯英语教育的内容及实施

蔡永良认为唯英语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野蛮终将被文明所征服”是唯英语教育支持者拥有的基本逻辑。根据这种逻辑,印第安人天生具有劣根性,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理所应当是一种落后文明的代表,而美国人则是先进文明的化身。英语作为美国文明的载体,只有取代印第安语,才能使印第安人摆脱落后野蛮的特征。其次,唯英语教育既是语言政策也是教育政策,在美国印第安同化政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学校为了彻底消除印第安语在儿童身上留下的印记,主张所有参与教学的主体只能讲英语,企图利用强制同化手段来消灭印第安文明。此外,唯英语教育是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实施的一种教育实践模式。在保留地外寄宿学校里,课程设置不仅以英语课为主,还对违反“只说英语”规章制度的学生施加严厉的非人道的惩罚,极大伤害了印第安人对母语的感情,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霾。

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印第安事务局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积极推行唯英语教育,目的是用英语来瓦解并逐步根除印第安部落文明。《1880年印第安学校规则》是第一部要求学校贯彻唯英语教育政策的法规。从此,类似的法令陆续出台,如《1884年法令》、《1887年法令》等。这些规章制度不约而同地指定英语为教会学校和政府学校教学的唯一用语,如果有学校违反此规定,政府将取消对该学校的拨款,以示惩戒。1885至1888年间担任印第安事务局局长的约翰・阿特金斯(John Atkins)认为,唯英语教育是使印第安人摆脱落后文明方式的有效途径。他公开表示:“用他们(印第安人)的土著语言进行教育,不仅对他们毫无用处,而且会损害(我们的)教育和文明事业。因此,决不允许印第安保留区内存在用非英语教学的学校和现象。”

除了颁布教育政策和法规外,美国联邦政府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先后拨款建立了保留地走读学校、保留地寄宿学校及保留地外寄宿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保留地外寄宿学校体现了强制同化期印第安教育机构的主要特征,为唯英语教育政策提供了实践的场所。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是理查德・亨利・普拉特(Richard Henry Pratt)于1879年创办的卡莱尔印第安工业学校(Carlisle Indian Industrial School)。这所学校不仅要求印第安孩子留短发,统一着装,还更换了他们的姓名,进行强硬的军事化管理。在剥光这些美洲原住民“野蛮”外衣的同时,利用“只说英语”的教育原则,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就是保留地外寄宿学校践行系统改造印第安文明使命所使用的手段。在学校开办的40年间(1879―1918),学校始终不渝地贯彻普拉特的教育理念,将以同化为宗旨的唯英语教育发挥到了极致。

1926至1927年,美国国会授权内政部对印第安事务展开全面调查,并于1928年发表了著名的《梅里亚姆报告》(Meriam Report)。在教育方面,经过对64所寄宿学校的调研,报告披露了印第安事务局的种种丑陋行径。这些寄宿学校在饮食、住宿、课程、医疗卫生等方面,非但没有达到标准,而且恶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印第安儿童在这样与世隔绝的严酷学习环境中,身心备受摧残,由此暴露出对印第安人语言同化教育的伪善面孔,促使美国联邦政府重新思考并寻求政策的改革。

(二)美国20世纪末的唯英语运动中印第安语言政策的内容及实施

唯英语运动是指“排斥其他语言,独尊英语的运动,主要特征是通过立法确定英语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因此,有时也称为‘英语官方化运动’”。此项运动的理论宗旨是反对实施双语教育,同化美国大量的外来移民及本土的印第安人,以求达到统一语言的目的。

唯英语运动具有明确的行动目标。“英语唯一”仍是运动推动者们的立足点。他们的基本观点是:英语是不同背景的美国人消除隔阂的“粘合剂”;政府支持的双语教育致使当今移民更加排斥英语学习;学习英语的最佳途径就是强迫学习;少数民族领袖提倡双语主义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语言多样化定会破坏美国社会和谐,引发种族冲突。从这些观点不难发现唯英语运动支持者确保美国语言一致性的决心。尽管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原住民语言法》,似乎有助于印第安语的保护和发展,但终因颁布过晚并涉及“同化”本质等原因而无法改变美国语言文化的现状。

唯英语运动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迄今为止,美国有30个州已经确立英语官方化的法律地位,而其中的26个州是受到了唯英语运动的直接影响。

唯英语运动并非直指印第安语,但毫无疑问地使它原本脆弱的处境更加岌岌可危。同其他美国移民的语言相比,印第安语具有不可再生性。美洲大陆是印第安语言和文化繁衍生息的唯一环境。一旦这里的语言生态遭到破坏,就会形成难以扭转的衰亡之势。遭受美国语言政策的打压,印第安语的数量骤然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不仅从最初的几千种减少到200多种,而且这其中有近60种的印第安语濒临灭绝,占幸存下来的印第安语的1/3。正如印第安语专家米歇尔・克劳斯(Micheal Krauss)预言:“印第安语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未来60年里,所灭亡的美国原住民语言要比白人与印第安人接触以来消失的还要多。”

三、美国隐形语言政策在印第安语的衰落中扮演的角色

分析唯英语教育和唯英语运动的政治社会背景,前者的《道斯法案》为语言强制同化奠定了基础,迫使印第安人与土地分离,接受主流文化的浸染,而后者经历了更加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联邦政府反对从前实施的双语教育政策,试图使大批移民接受“美国式作风”,本土的印第安人也以少数族裔的身份位列其中。政府拨款兴建的学校作为贯彻“英语唯一”教育理念的工具,无论对于当初的印第安人还是后来的移民群体来说,都是必须接受的现实。尽管唯英语教育的支持者们从早先的改良者转化为保守者,但角色的转变只不过是他们根据时代需要进行的策略性调整,仍然无法掩饰支持单语主义的内在动机。当中的绝大多数人认为只有英语才是有利于美国国家和人民的通用语。

比较强制同化时期唯英语教育和20世纪末唯英语运动政策的内容及实施,两种语言教育都体现出了“同化”与“征服”为目的的隐形语言政策。隐形语言政策是指地方政府的法令及规定和整个国家对英语的基本态度,与其相对的显性语言政策则是由国家正式宣布的有关语言方面的法律、法令、规定、条例等。两者除了颁布法规的行政单位级别有所差异外,前者还折射出民众的意见,因此也可概括为语言文化。例如,19世纪80年代的强制同化时期,印第安事务局多次颁布的法令法规,各类学校也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再如,唯英语运动期间,美国州一级政府确定英语为官方语言,这均代表了美国的隐形语言政策。

虽然同属于隐形的语言政策,但唯英语运动还表现出了美国人的语言意识形态,也包括在所谓的“语言文化”中。它不仅左右了美国当时语言政策的制定,而且还通过群众运动、公民表决的手段,利用创造的氛围,消解其他语言与文化,从而强化了“英语唯一”的地位。关于教育方式,唯英语运动时期较强制同化时期的手段有所缓和,但仍然无法改变美国印第安语长期受到排挤的事实,打击源自于美国语言文化对印第安语根深蒂固的歧视和一系列如影随形的隐形语言政策。

唯美主义运动篇8

【关键词】唯物史观 中国梦 科学性

党的十以来,在一系列讲话中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科学理论内涵,并将这一理论命题奠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之上,与各种错误思想划清了理论界限。

从哲学原理的角度上讲,中国梦不仅是一种奋斗方向,也是一种理论形成的先决条件。这种理论的形成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顶层设计上的指导思想,形成我们在复兴中华民族大业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终极意义的探索和解释,是一种思想价值在精神、文化、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种层面上的理论原理的确立。中国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表述,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顶层设计过程中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孕育。

中国梦与空想社会主义和的理论界限

中国梦从历史唯物论出发,实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不仅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梦”的命题,而且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空想社会主义和划清了理论界限。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①中国梦遵循历史唯物论这一基本原则,不是脱离中国实际从主观愿望出发,描绘使“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它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经历史阶段,“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强调:中国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梦不是想入非非的“痴人说梦”,它是由特定历史前提和现实国情决定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建立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之上,是对近代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历程的深刻总结,是对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持续探索,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基于唯物史观的中国梦,建立在严格的历史前提、历史逻辑和“现实运动”基础上,同空想社会主义和划清了界限。空想社会主义者从唯心史观出发,颠倒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逻辑关系,企图用“理想”取代现实,借助发明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改造方案,通过脱离现实的途径来实现“乌托邦”的社会梦想,这种空中楼阁的主观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者置中华民族的历史逻辑于不顾,任意解构历史、假设历史、割断历史,否认客观历史事实以及被实践检验的真理认识,妄图通过否定历史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样做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与主观主义唯意志论和形而上学独断论的界限

中国梦遵循历史辩证法,坚持社会整体发展观和历史合力论,正确处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与主观主义唯意志论和形而上学独断论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基本矛盾运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形成一种现实作用力,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从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且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恩格斯晚年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合力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③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历史发展整体观与历史合力论的统一,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中国梦深刻地体现了这种统一性。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这一论述科学运用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是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对社会发展整体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他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④这里集中体现并发挥了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历史合力论的科学思想,通过凝聚每个中国人的力量,形成合力齐心共筑中国梦。中国梦与《共产党宣言》所憧憬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贯通性,“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自由创造、自由发展之梦,也是中华民族这个伟大“联合体”之梦。

基于历史辩证法的中国梦,建立在对社会基本规律,对自然、社会与人的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基础之上,与主观主义唯意志论和形而上学独断论划清了界限。主观主义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观念出发来绘制社会发展蓝图,或寄托于“假大空”的唯意志论;或借助于上苍的恩赐,以实现其虚幻的梦想。而中国梦则建立在全国人民齐心合力的集体创造,“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之上。形而上学独断论的理想观、发展观,割裂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或片面追求经济指标,造成不可持续的畸形发展;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观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导致生产力的破坏;或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实现的是少数人的奢欲之梦等。在历史辩证法基础上,这些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中国梦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界限

中国梦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历史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划清了界限。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创造者,既是社会创造主体也是社会价值主体,是劳动成果的创造者与享有者的统一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其价值目标是为了人民的福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提出的中国梦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最近的目的和利益”具有现实性,而且“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具有理想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人民性。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主心骨”,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力量。中国梦的社会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是中国广大人民,是人民共创和人民共享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的中国梦,不仅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而且指向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中国梦的提出是对《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

与此相反,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逻辑前提出发,从剥削阶级利益出发,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创造主体,抹煞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泛滥,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扭曲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奢靡之梦,丧失崇高理想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之梦,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群众的之梦,败坏风气、欺人害己的形式主义之梦等。实现中国梦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⑦中国梦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社会之梦、人生之梦划清了界限。

中国梦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的界限

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与各国人民和平发展之梦、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中华民族伟大理想与人类崇高理想的辩证统一,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划清了界限。

《共产党宣言》指出:“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⑧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于165年前作出的科学论断,依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特别是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使我们凝结成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中国13亿多人民致力于实现的中国梦,与各国人民期望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具有一致性。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⑨他在坦桑尼亚演讲中也宣示:“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反对干涉别国内政。”⑩经济全球化打破了时空局限和民族分隔,改革开放的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有利于占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赢得国际话语权,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与各国人民和平发展之梦、中华民族伟大理想与人类崇高理想的辩证统一。

中国梦具有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辩证统一的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彰显出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的根本性区别。当今世界,国际安全风险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趋势,美伊战争结束后恐怖袭击不断,阿富汗战乱频仍无休无止,利比亚内乱未已动荡不安,叙利亚内战愈演愈烈,阿拉伯国家社会动荡险象环生,美国重返亚太步步紧逼、围堵、遏制中国等。它们为了实现一己之私的霸权主义之梦,不惜用各种手段撕碎、践踏世界人民的和平发展之梦,致使千万无辜百姓死于非命,造成无数家庭悲剧、民族悲剧。中国梦与美国梦绝然不同,美国梦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秉持的是我赢你输、我兴你衰、我得你失“零和”博弈的利己主义原则;中国梦则建立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基础上,奉行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造福人类的集体主义原则。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梦具有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伟大的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和平发展之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致力于把中国的机遇化为世界的机遇,把世界的机遇化为中国的机遇,必将谱写出造福中华、惠及全人类的伟大历史新篇章。

中国梦的历史航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人民的力量凝聚改革的共识,使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汇聚成科学发展的正能量,使之成为一个时代的力量,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方向,最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作者为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9页。

②④⑦:“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3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页。

⑤⑥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页,第65页,第50页。

⑨:“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光明日报》,2013年3月24日,第2版。

上一篇:高效课堂模式范文 下一篇:快乐动物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