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理范文

时间:2023-11-09 18:14:09

情与理篇1

          -------克雷孟梭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中国这几十年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的失误,当然他是有所特指的。我对这句话的认同来自另一个角度-意识形态语言霸权主义的泛滥。因为在我的成长历程中一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探索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必须战战兢兢地剔除那些我曾经深信不疑的概念中的意识形态成分,这是一个很痛苦的经历。一些只是中性意义的词语,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被赋予了善恶美丑的意义:例如对英法革命的评价,长久以来的观点都是褒扬法俄式革命,而嘲讽贬低英美式革命。这个例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澄清自己的一些认识误区。

一、 革命还是改良(revolution or reform)

中国人对社会变革的态度颇为暧昧。按理说,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是求静的成分远大于求变的成分。有帝之后的几千年里,统治者所灌输的是愚民思想,老百姓追求的是安居乐业,但是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更亲近急风暴雨似的革命:历史上的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无数人头落地才换来的。远的不说,就近代来说,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法国大革命砍了路易十六的人头。人们评价一场社会变革成功的标准似乎更看重的是暴力(当然是革命的暴力-即枪杆子)在其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或者说,我们对事物的评价总是处在一种非此即彼的状态中,反映都对社会变革的态度上,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割裂与反差(即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赞成,敌人赞成的我们都反对),而不是一种历史的上顺承。

中国人印象中的革命,总是与刀光剑影联系在一起的。其实还有一种革命,也可以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这种革命可以是从一个人的从容赴死开始的,苏格拉底的死成全了城邦政治,正是苏格拉底的死,从更深的一个层次揭示了古代直接民主制的内在危机。如果没有苏格拉底那样的死法,就没有柏拉图对古代民主制的强烈仇视,又由于柏拉图走得太远,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才开辟了另一条政治学路径。这对师生的分歧,以萌芽形式包含了两种社会发展的路径,以至后来两千年政治史几乎就是他们分歧的漫长注脚。这难道不也是革命吗?

再看英国革命,1649年英国革命的两次内战的确乏善可陈,最有意思的章节发生在1688年,赶走了一个国王,却迎来了这个国王的女儿、女婿,著名的洛克也随之跟进。然后才有了托利帮与辉格党在议会的争闹,但君子动口不动手,开创了权力不流血更迭的惯例。

反观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的革命行为的确轰轰烈烈,但是在砍了国王的头后却没有自然而然地开出民主共和之花。这场以要求自由开始而以滥用权力而告终的大革命到头来却不得不乞灵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在英国革命后,虽然君主制与贵族制都得以保存,然而那时的英国政治体制已经初步实现了近代转型,无论是君主还是贵族都已被纳入了法治的轨道。而经由法国大革命打造出的不过是“共和”其名,专制其实的一头政治怪兽。

因此是尊重既有制度的社会改良,还是打破现成格局的激进革命是从英法革命的比较中抽象出来的更具普遍性的,更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应该说,大多数革命的爆发都是有十分充分和正当的理由的。就象法国大革命,人民去巴士底狱是去请愿的,然而监狱守卫却开枪相向。当生存权都受到威胁的时候,再要求温良恭俭让的社会改良显然就是迂腐书生的痴人说梦了。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在发生上具有正当性的革命,却保证不了它在延续上的合理性,换而言之,革命本身的正当性,不是革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守护神。这其实也是一个“马上得之”的天下,是否一定要“马上治之”的问题。适当的革命暴力,是革命过程的必须。但是在摧毁了漠视人民权利,自置于革命对象位置的权势者后,如何构建起捍卫人民权利的稳定制度,就成为革命的首要问题。倘仍旧死陷在“革命”的洞穴假象之中,以“不断革命”来满足一种心理上的、道德上的激情要求,那么,革命势必走到自己的反面:一方面,革命的正当性理由丧失殆尽;另一方面,另一场断送革命的历史活动因此展开。法国大革命在雅各宾派的手中的续演,起历史结局就是明证。

改良的好处在于可以把种种矛盾一天天的慢慢地消化掉,虽然每天都会有新的矛盾不断的产生,但社会毕竟是在螺旋型的楼梯上步步登高了。同时,由于改良是在一种制度化的框架下运作的,因此也使得它具有了可操作性,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道理是如此,然而我们也清楚的知道,革命和改良都是社会矛盾积累的结果。革命还是改良,主动权更多的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上(如戊戌变法,其实那时中国是有走改良之路的可能性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革命就是淤塞后的溃决。因此,小平同志说的“改革也是革命,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的确值得很好的去体会。

二 、直接民主与代议制(Pure Democracy or Parliamentarism)

英国革命另一个让人无法亲近之处在于它的议会政治始终一贯(虽然克伦威尔当了护国主后就消灭了议会-但不要忘记克伦威尔的护国主也是由议会授予而非自封的)。按照革命的观点,议会是统治阶级的不同派别之间的分赃场所,无论谁上台都是换汤不换药。这些所谓的代议士根本代表不了人民的利益。要想实现真正的民主,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即所谓的直接民主。因此英国议会的死气沉沉,咬文嚼字,哪里比得上法国大革命以及后来的巴黎公社那样的直接民主那样荡气回肠,让人怦然心动呢?

然而历史已经反复的证明:直接民主的实践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沦为了实践乌托邦理想的蠢动。所以,即使是革命多发地的法国,直接民主的尝试也是一而再,却没有再而三了。而议会民主在世界大多数的文明开化的国家里得到了确立。

为什么直接民主就象是一朵带刺的玫瑰,远看上去是那么的完美,当你伸手采摘时又使你鲜血淋漓呢?这需要追溯到直接民主的源头,那是在城邦时代的古希腊(这也许是直接民主在现实生活中唯一一次成功的实践),按照顾准先生的说法,在希腊城邦时代公民大会这种直接民主的形式之所以大放光芒,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因素的。希腊城邦都是外来海上文明登陆后筑城聚居形成的。2这样的城邦与我们熟悉的领土国家有很大的区别,城邦的政体一开始几乎无例外的是贵族政体,亦即元老院掌权,地位平等的公民组成公民大会参与政治。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海上文明是经历了一段与自然而非与人搏斗的过程,3才到达一个陌生的海岸,建立了城邦。可以想见的是这些经历了与自然争斗而后九死一生的新移民,他们的民主意识(当然也仅限于在他们之间)是比较浓厚的;4希腊城邦能实行直接民主的另一个因素在于当时的城邦面积都比较狭小,居民分布相对集中,而真正享有完全的公民权的成年男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这样就使公民大会的召开有了现实的基础(与会的公民可以做到朝发夕归)。而当时的国家事务还是相对简单的,并不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所谓的决策都可以看作是民意的简单收集整理。这样看来直接民主得以实现的条件是十分的有限的(也许它在希腊城邦的实行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小概率事件),比如在其他的由部落征战形成的国家里,在那些由部落王而国王而又皇帝的人的统治的内陆国家里,首先,由于其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实行直接民主的客观条件已不具备;当然,更加重要的原因是:相比较海上文明的那种与自然斗争的过程,内陆文明国家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人征服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有个结果,那这个结果毫无疑问就是专制王权的实现。在认清直接民主适用的历史背景后,我们对它的偏好也应该要有所修正了。

而议会政治或政党政治的也的确有它不可爱之处,甚至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国家议会中议员互殴的场面,为拖延法案的表决通过而刻意采取的愚蠢行为。然而,议会政治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可以使社会保持正常的状态,在制度化的轨道下运行。越轨的一方所面临的是政权的丧失,人民可以选择另一方上台。虽然他们可能只是一个集团里的两个派别,然而执政和在野的不同状态下所体现的政治取向也必然会有针锋相对之处。这样斗争的结果使得国家的政策可以保持在一个大体合适的方向上运行,不至过左,也不至于过右。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误区之一,在于他们误解了理论与历史之间的真正本质。他们错将理论构造当成了“历史实体的‘真实’内容及本质”,他们是一些“使用这些构造物如同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来对历史削足适履者”(《社会科学方法论》)。而历史的演进却从反面证实了,在理论上为真的东西,在历史实践中未必为真。历史已经反复的证明直接民主的后果无非是两种:专制或无政府主义。5如此说来直接民主也许只应该存在于我们的观念形态中,念念不忘地要把它付诸实践不是一个有理智的人应该做的了。

三、“另起炉灶”与“旧法统”

我们知道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更准确的说是建设前的那一步,即立前之破)就是宣布要废除旧法统,废除《六法全书》,要“另起炉灶”。如何评价这一举措时常使我们处于感情和理智的矛盾之中:从感情上讲我们应该理解和支持这一行动,毕竟共产党的革命是在旧政权的腥风血雨中走向胜利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新政权继续容忍旧法统的存在,的确太过苛求前人了;另一方面是:我们要问,摧毁旧法制对后来的法制建设产生的后果和影响都是积极的吗?

要探索这样的问题有必要将它放在一个更宏观的条件下进行-同世界其他国家的革命进行比较。在这一点上英法革命毕竟显现了一些不同于东方革命的一些共通之处。

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史上,不论是象英、德、日等国家那样温和的改革,还是象法国那样激烈的革命,或是象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建立国家,尽管政权易手,但法律都通过不同方式前后保持承续关系。中世纪欧洲法律制度是极其混乱的,除了古代的罗马法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日尔曼法、教会法、地方法、城市法、商法以及国王的敕令,既有成文法,又有习惯法。司法制度的繁杂而混乱也是千差万别:有国王法院、领地法院、教会法院、宗教裁判所。法的内容有好的民间习俗,也有宗教教规,甚至还有荒谬的神明裁判和司法决斗。仅在法国北部地区宠杂的习惯法就有300种。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讽刺说,对在法国旅行的外国人来说,改变法律的次数与改换骑马的次数一样频繁。即使在这样的法律传统下,西方国家都很少在革命时就一纸宣布废止它的法律,而是在革命后进行法制的改革和统一化,逐步清除大量落后的、地方化的、封建性的、反动的、残酷的法律,吸收了传统法律中精华的部份,发展成为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现代法制。

在英国,1640年资产阶级通过一次最有妥协性的革命取得了政权。在法制变革中,也最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特点,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英国,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的制度之间的继承关系,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妥协,表现在诉讼程序被继续应用和封建法律形式被虔诚地保存下来这方面。”7 1789年法国革命虽然是一次较彻底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从革命的形式和政权的改变方式看,它同封建制度进行了彻底的决裂,但它却把自己历史上曾采用的古代罗马法继承下来。在法国,民法法典中把古代罗马法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条件。8为什么我国要摧毁旧法制和法律传统,西方国家都继承了自己传统的法律呢?过去法学家的权威解释是,资产阶级革命是私有制下的社会性质相同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公有制对私有制的性质完全不同的革命,所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就要彻底摧毁旧法制。这个理论也相当多是对的,事实证明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确实很少有对法律的需求。但这个理论解释不了为什么我国正在大量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法律和港台地区的法律的现实。

从世界历史的经验看,人们很难否定,革命时期摧毁法制的必要性。问题是这种摧毁行动的动因是出于革命时的感情因素,还是出于对法律本来的蔑视。1949年摧毁法制对法制建设的影响也许主要不在于摧毁本身,而在于宣布要以蔑视批判态度对待一切的法律、法律观念和西方法律价值,使中国法制建设一开始就在一个极窄的小天地里进行,并使新政权的建设者们大大强化了对法制的蔑视心理。摧毁旧法的行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法律文化的中断,这种中断是否利于历史的进步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都是糟粕应予抛弃,还是有些优秀的东西呢?今天我们党在提倡弘扬民族文化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有了部分答案。历史不能割断也不应割断。彻底否认自己的文化决不利于民族的发展,包括法律文化的发展。

情与理篇2

有人对袁厉害的善举报以赞美和惋惜,有人则认为她明显超出自身能力的“收养”才酿成了悲剧。更有法律界人士认为,户主袁厉害作为监护人,难辞其咎;从法律上讲,她应该被判刑7年。

因此,“追究袁厉害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言论也引发民众激辩。有人就此设问:若是没有袁厉害,上百名弃婴的命运又将会怎样?但更多人认为,“不应苛责袁厉害”。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收养孩子的爱心人士没有错。他说,在国外,爱心人士收养孩子,相关培训及政府支持资金等会很快配套,但目前中国儿童福利始终没有通过立法予以确定,这方面的欠账较多。

1月5日,河南兰考县召开致7名孤儿死亡火灾事故处置通气会。兰考副县长吴长胜称,事件的发生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有意宽于管理有直接关系,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政府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公共投入上更加倾向于社会公共保障,注重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建设。通过加强政府与民间的合作,真正化解因“政府解决不了”、“民间解决不好”形成的“非法而合理”的问题。

暂且抛开事件本身,其实从深层次讲是个人与公共,“情理”与“法理”的辨证与趋合和问题。

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认为,“恰当理解的自我利益”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意即促进他人利益和自我利益的同时增长,是现代社会公民精神的表现。个体参与公共事务,对中国这样的转型社会来说,对于培养个体自由意识、独立意志和社会进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袁厉害的抚养行为之所以存在情、理、法的争议以及当地相关部门权责的纠结,实质在于个人承担这种社会抚养事物时,各方对于什么是边界,以及是否要遵守边界,如何遵守边界,都处于一种近乎无意识和缺乏思考的状态。

情与理篇3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人们期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夫妻天长地久,白头偕老,可如今“闪婚闪离”却不断涌起。

传说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于是苏格拉底带领弟子们来到一片麦田,让他们每人在麦田中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支。第一个弟子刚刚走了几步便迫不及待地摘了一支自认为是最大的麦穗,结果发现后面的大麦穗多的是;第二位一直左顾右盼,东瞧西望,直到终点才发现,前面最大的麦穗已经错过了;第三位把麦田分为三份,走第一个三分之一时,只看不摘,分出大、中、小三类麦穗,在第二个三分之一里验证是否正确,在第三个三分之一里选择了麦穗中最大最美丽的一支。

而时下年轻人的爱情观一直都备受质疑,“闪恋闪婚闪离闪和”使得不少过来人认为,80后对待爱情可能会“太草率,不慎重”。在西方择偶观里著名的“麦穗理论”中,走过麦田,代表人生,人生是不能回头的;麦穗,代表了你的伴侣;大小则代表满意程度。

这里的三个弟子,第一个代表了类似闪婚一族,遇到第一个觉得合适的人,就不假思索地迅速结婚,然而结婚后会发现还有很多更好的,怎么看对方都不是自己的理想伴侣,于是闪婚的人有很多伴之以“闪离”。第二个弟子属于挑剔的心态,总是挑来捡去,以为后面还有更大的,结果把所有的都错过了。而最后一个弟子才有一个明白的心态,他通过比较后,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伴侣,所以找到了最适合的。山东这名男子“闪离”事实,不难说跟闪婚有一定的关系。不假思索的婚姻,很难走到最后。

或许“麦穗理论”就是要告诉我们,在选择干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光靠自己一时的热情去做,还要认真地去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以及知识的储备。然而有时候,对于有些处于爱情中的人们,总是在追求或者寻找最好最大的那粒麦穗,到了田野的尽头或许才发现我们一粒麦穗也没有捡到,还把自己曾经的选择放弃了。

情与理篇4

《理智与情感》虽然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但其写作技巧和手法已经相当熟练。小说的情节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着力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潮流中,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社会地位的恶习,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小说中的女主角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无异于反抗的呐喊。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有着两种不同爱情观的姐妹最终截然不同的爱情与命运,体现了“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作者鄙视那些表面上有感情而内心却冷漠的人,批判感情的虚伪与冷漠。但在爱情方面,作者却体现了自己对爱情充满理性化的价值观,不赞同那种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盲目追求的不理智行为,崇尚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婚姻和爱情。这样一种积极的理性化的婚姻爱情观,即使本文由收集整理对现代女性也有很大的启发,一时的轰轰烈烈和冲动往往并不能换来长久幸福的婚姻和爱情,面对爱情,也要保持理性和清醒的头脑。

一、理情的美满结局

女主人公埃莉诺对爱情的态度是受到作者赞扬的。在面对爱情的时候,埃莉诺有着真挚而热烈的感情,她看重的不是人的外表、地位和金钱,她认为真正的伴侣应该有内在的气质和真诚的心,她爱上了为人诚实坦荡的爱德华。但是,埃莉诺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她发现爱德华和露西已经早有婚约了,虽然十分伤心,但她却能够理智地克制自己,没有做出冲动和愚蠢的行为。最后,当爱德华被母亲和露西遗弃的时候,埃莉诺依然保留着对爱德华真挚的爱情,终于与他结成了伴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埃莉诺注重感情,但人的感情不能无限度地放任,要受到理性的制约,正是这种理性的爱情,让埃莉诺最终赢得了真正的幸福。作者赞扬的正是这样一种理性化的真挚爱情,理性往往是女性最容易缺乏的,特别是当她们面对爱情的时候,更容易被情感冲昏头脑,迷失了自己。

二、感情的悲剧

同埃莉诺形成对照的是她的妹妹玛丽安,玛丽安虽然聪明伶俐,但是她对爱情的认识过于感性,喜欢感情用事,相信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童话。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玛丽安比较注重外表,当忠厚的布兰登上校向她表示好感的时候,她却以貌取人,觉得布兰登年老貌丑,不是她的意中人。而轻薄公子威洛比却以自己英俊的外表骗取了玛丽安的芳心,不久,在热恋之中的玛丽安却被威洛比无情地抛弃了,在爱情上遭遇了挫折的玛丽安自暴自弃,几乎丢掉了性命。最终,在姐姐的鼓励下,玛丽安终于吸取了教训,学会理智地面对爱情了,嫁给了深爱她的布兰登上校。

玛丽安爱情的挫折,正是作者给我们敲响的警钟,爱情和婚姻,不能只注重浪漫和外表,当爱情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不要一味地悲观绝望,要勇敢地追求真正幸福的婚姻。

三、崇尚理性化的女情观

情与理篇5

关键词:韦尔乔;插画;情感;理智

情感与理智是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人类来说,拥有感情是一种本能,而在拥有感情的基础之上,理智使人们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寻找规律并进行恰当的行动。人们所有的行为都充斥着情感与理智,而艺术,当然包含其中。插画是艺术的一个分支,插画作者的感情穿插其中,中间夹杂着他们对事物的了解与认识,为观者展现着一个个作者所创造的绘画世界,也展现着他们的想象力与世界观。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穿插在各种艺术作品中,体现着无数艺术家的思维创造能力。韦尔乔是一个特殊的插画作者,他的职业让他与其他的艺术家有了一段微妙的差异。他的作品中充斥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而他对情感与理智的不同理解,使其作品更加与众不同。

一、艺术家的天赋――感性因素

情感在阐释艺术品、理解世界中扮演了核心作用。关于阐释艺术中的情感,古德曼写道,“艺术品是通过感情也通过感觉来理解的。情感麻木在这里完全等于是盲目和耳聋……审美经验中的情感是辨析作品具有什么属性、表达了什么属性的手段。”对艺术家来说,在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之间,感性因素在作品中占的比例要多一些,艺术家的灵感激发,需要更多的情感投入,使作品拥有更多的生命力与创造力,让观众能够在感受作品的时候得到共鸣。而将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也只有通过艺术处理才能传达出来。

韦尔乔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他并没有系统的学过绘画,但却创作了许多作品。他出了一本名为《梦游手记》的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画,全是在值夜班时,在那‘恐怖夜’里战战兢兢画出来的,完全是当时心理轨迹的下意识流露。”这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灵感的激发。因为是一个医生,韦尔乔有很多时间呆在医院里。而他的很多作品,则在医院中诞生。与别人不同,韦尔乔的许多创作都在他值夜班的时候,而那些插画,多画在给病患开药的处方上。一闪而过的灵感,让这些随手的涂鸦充满了灵性,不是死板的线条,而是一种感性的释放。他的创作似乎更多的是靠着直觉,不经意的流露出内心的想法。自由而没有拘束的表现,让人有一种透彻的感受。自由而没有拘束的表现,在情感的真实与幻觉的荒诞中,让人有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追问与感悟。例如:

《梦游手记》中有一幅画,画中是一个人躺在地上,仰望着天空的白云,太阳很小,天空上散落着雨一般的光芒,而这个人的周围,是几棵形态怪异的树,扭曲着,形成一种暗影,使人在观赏时,有一种情感的升华。

这些作品有的像水墨淡淡的晕开,黄色的纸张上面粗细不一的笔触,却自有一种独特的韵味,随性而舒缓,更能让人看到作者创作时的执着与投入。而有些作品钢笔绘制的线条简洁有力,夹杂着一丝浅淡的异国风情。两种画风有相似也有不同,却都是韦尔乔情感的体现。韦尔乔的性格中带着浪漫与伤感,但他的思想中却又带着荒诞与梦幻。他的作品中带着一种沉郁与压抑,也有着荒诞的幻觉,透视出他内心的不安与彷徨,还有着一丝迷茫。而这些情感与思想的流露都通过作品本身体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韦尔乔不是职业的艺术家,但是他的作品却充满了情感和智慧,让人们在他的作品中体悟到了他的浪漫与情怀,其追寻的是生命与价值的有意命题。

二、医生的特质――理性因素

有情感没有理智的是疯子,有理智没有情感的是机器。太多的情感宣泄,如果没有理智进行引导,那么创作出的作品也会成为一团乱麻,无法将作者的意图准确地表达出来。艺术家不可能像科学家一样,用逻辑的思维去理解世界,但是,理性因素在艺术家的创作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理性让艺术家在释放情感的同时,在作品中放入了内涵与深度,让人们能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理解。

韦尔乔是一个特殊的艺术家。他的职业是医生,而涂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所以,他的作品中,不可缺少的拥有了一种医生的特质。生与死,是韦尔乔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主题。死神的镰刀与十字架,教堂,床上的病人,远处的火葬场……这些景象、物品与人物,都充斥着生命的探讨。他画的人类的手和脚,都有血管。作为大夫,他接触了很多病人,而病人的孤独与痛苦使得他的作品中加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孤独与死亡的主题,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这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探索与理解。在他的作品中,很多都很简洁。其中有一张,是一个绞索。不比其他艺术家对绞索长度的突出,韦尔乔突出了绞索下部的环。不规则的圆,中间像签名一样画了一只手,写了一些字,却并不空,反而在细小墨点的映衬下,有一种别样的意味。

韦尔乔对于西方哲学、历史、文学和音乐具有深厚的修养,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浓郁的文化气息,高级的文化品味,这些作品折射出对人和事物的理性思考。看他的作品,像在读一首有深度的诗歌,让人在感受美的享受的同时,体验到更加深刻的东西。他的画中蕴含着一种哲理与思辨,表露着画家对人生的理解,对生命的感受,这是一种世界观的展现。

在其作品上有时候会有一些文字,记载着他的心情与对各种事物的理解与思考,使人们在欣赏他的作品的同时,由文字来进行进一步的解读,让观者能更深入地对作品及其内心进行对话。

很多的作品浮夸而没有内容,韦尔乔的作品却不是这样。他的作品虽然不是张张都寓意深刻,但整体的画风是有些内敛的。画中主题的升华,让人们能够冷静的思考,理性的分析。生命与死亡这个话题,沉重却又充满了哲理。

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也是人所固有的矛盾。只有将两者结合,艺术作品才会变得和谐完整。艺术只有在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中,才能既保持艺术的活性,又能呈现出作品的深度。韦尔乔的作品,将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在多维的构架中既有作者情感的宣泄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又有其对世界的理解与思考,让人们通过他的画与文字理解了属于韦尔乔的心灵与世界观。韦尔乔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艺术家,两个职业的特性有矛盾也有联系,而这造就了让插画的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嬗变于一个多维的语言结构之中的独特艺术世界,它仅属于韦尔乔。

参考文献:

[1]邱正伦.《审美价值取向研究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39-40页.

[2]特里・巴莱特.徐蕾王春展译.《艺术的阐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195-196页.

[3]唐鼎华.《插图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89-92页.

[4]韦尔乔.百度百科.百度百科.http://baike.省略/view/1011774.htm.

[5]李瑛.《梦游手记――尔乔・一个医生的画与话》.国际在线综合,http://gd.省略/3321/2005/04/27/782@530163.htm.

[6]袁耕.《单纯的高贵――读韦尔乔画做感言》.《文艺评论》.2003年第1期.

[7]韦尔乔.《梦游手记――尔乔・一个医生的画与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4.

作者简介:

高亮(1963.11),男,汉族,河南开封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设计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情与理篇6

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埃丽诺与玛丽安两姐妹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并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

小说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对理智与情感、道德与规范的讨论对于今天依然有指导意义。

这是部浪漫又现实的爱情。爱情没有浪漫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但是小说中种种关于门当户对,以及财富对婚姻的考量却充斥其中。伊丽莎白为自己家人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万分懊恼,达西也因此劝宾利先生离开简,后来自己也是在理智与情感较量之后万分矛盾地向伊丽莎白吐露心事。所以说什么是爱情?那种纯粹的感情,爱的不顾一切,单纯的洁白如雪的爱情是不是真如镜中花水中月,是不是只不过是人们心中的美好幻想和追求罢了,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寻找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伊丽莎白在知道威克姆的真实面目前对其充满好感,她的姨妈却说这样的青年托付终身不会幸福,因为他没有财产没有稳定收入,伊丽莎白接受这样的看法,并且主动克制了自己的感情。

小说对理智与情感的讨论,一方面通过两姐妹性格的对比表现出来。姐姐埃丽诺代表理智,她选择对象不是看中家庭地位和财产,而是从人品出发。上了虽不漂亮却人品出众面,这种对比还通过。德华与布兰等上校的行为表现出来。德华虽然由于年轻时不够冷静而与庸俗的露西订婚,并一直感到痛悔,但他能够从理智出发,从道义出发,坚持这场错误的婚姻。这就是他的道德观,即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也是符合现实的道德观。布兰登上校对玛丽安心生。慕却一直得不到对方的好感,还看到自己最了解的花花公。威洛比和玛丽安在一起,但是他并没有冲动地向玛丽安揭发为罗毕,而是默默地接受,默默地等待,暗中安排一切,直至玛丽安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他这样做是很理智的,因此他最终赢得了玛丽安。

尽管小说对理智与情感的对比的描写有时过于夸张,但这种描写能够带给读者深刻的启迪,那就是:我们要理智地对待情感。其实不仅是情感,我们还可以把它推广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公平、不顺心的事,有时还会很恼火。这时候我们如果想玛丽安那样不顾一切地去宣泄,那么不仅不会得到同情,还会更加不利于烦恼的消除;而我们如果的。德华。虽然后来听说他已经订婚,但埃丽诺能够克制自己的情感,理智地接受这一事实。在。的滑翔机被母亲和未婚妻抛弃后,她仍对他一往情深,最终她和。德华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妹妹玛丽安代表情感,她一心想找一个“人品出众,风度迷人”的如意郎君,。上了花花公。威洛比,而对35岁的布兰登上校不屑一顾。当她被威洛比抛弃后,又自暴自弃,整日以泪洗面,宣泄情感,差点因此而丧命。最终,她听从了姐姐的劝导,以理智克制情感,嫁给了布兰登上校。

另一方面像埃丽诺那样理智地克制自己,冷静地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那么即使这样不会使事情变得很好,最起码不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在对待友情、上下级关系、宿舍关系、商业合作关系等各种复杂多变的关系时,我们可以多想想怎样理智地处理这些关系,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情与理篇7

《理智与情感》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独特的个性,然而就读者接触最多和作者想要着重表现的,那就要数达什伍德家的两姐妹了。

埃丽诺,达什伍德家的大女儿,一个感情丰富而又富于理智的姑娘。从故事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她比她的母亲和妹妹更加有头脑与理智。埃丽诺办事缜密,考虑周全,谈吐智慧。不论是对他所爱慕的爱德华还是厌恶的露西,在众人面前,她都能以礼相待。而且,不论是埃丽诺好奇,喜爱或是厌恶的话题,大家共同讨论时,她总能保持一定的冷静与思考的头脑,既不显示出异常的过分的关注,也不让大家感到自己是个扫兴的角色。任何事,埃丽诺总是拿捏得那么有分寸,那么合适。此外,埃丽诺还是个善良的姑娘,善于从他人身上发现优点,善于替他人着想。对于詹宁斯太太,虽然她的行为充分说明了她缺乏大脑,但埃丽诺却总在自己的朋友与妹妹面前谈起她的热心,慷慨与正义。并且为了詹宁斯太太在伦敦自己家中的时光能舒适的度过,而不受玛丽安的嘲讽与冷漠,也为了玛丽安不做出过火的事儿而使自身受到伤害,即使自己并不心甘情愿,还是同意接受邀请,陪妹妹一道前往。以上的一切都显示了埃丽诺理智的头脑,但并非说明她是一个缺乏感性的人。相反,埃丽诺同她妹妹一样,拥有一颗富于情感的心,只不过她更善于控制这种情感。她对爱德华的倾心,无论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情况都从未改变过。她没有因爱德华的不善言谈,行为呆板忧郁以及众人对他的指责而遗弃他,她看中他的正直,诚实,稳重,宽容的人品,为他在家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表示不平,为他不幸的第一次订婚表示同情。并且无时无刻不在为爱德华着想,为能使他的境况有所好转而努力。甚至在听说了爱德华早已订婚的消息后,埃丽诺依然钟情于他。得知这消息后即使她极力掩饰,还是不难看出这个消息对她的巨大打击。可见,她对爱德华的感情是强烈的,忠实的,实际的以及是一成不变的。这证明了埃丽诺不仅理智,同样有颗富于情感的心。并有一个清晰而理智的头脑来时刻提醒她去制约一些无谓的感情冲动。理智,善良,机智是她特有的魅力。

同理智思维发达的埃丽诺相比,她的妹妹玛丽安则要显得感性许多。拿中国名着《红楼梦》中的两个女主角与之相比,若把埃丽诺比作八面玲珑的薛宝钗,那么玛丽安当之无愧的要数林黛玉型了。聪明伶俐,却又过于多情善感。看到秋日的落叶与萧瑟,玛丽安会觉得有种悲伤萦绕心头,正如当初葬花的黛玉一般。玛丽安对待爱情总抱着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总想嫁个“人品出众,风度迷人”的如意郎君,对待感情总追求来的轰轰烈烈,浪漫传奇。对感情的表露也是十分的直白明显,以致于多次被詹宁斯太太拿来取笑。与埃莉诺不同,玛丽安在社交上同她的感情观十分相似,对待自己喜欢的人热情十分,关怀备至,对待不喜欢的连最起码的以礼相待也难以做到,总是冷潮加热讽,给予一副冷漠的面孔。这种情感或许是当时那个时代最推崇的情感观,但简借助玛丽安充分说明了这种情感观的不妥。玛丽安最后被威洛比抛弃,在他们所引以自豪的情感观的支配下限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差一点丢掉性命,也给朋友和家人带来了不可摆脱的痛苦。这就是过于感性的弊端。但抛开玛丽安“感情有余,理智不足”的缺点,她也是个十分优秀的姑娘。,玛丽安聪明机智,有正义感,对于自私狡诈的势力之徒的攻击,总是立即给与不客气的还击。她酷爱读书,头脑充实有思想,不同于缺乏常识的平凡之辈。玛丽安十分爱自己的妈妈和姐妹,无论是感性过头的她,还是后来受到教训,最终变得理智的她,都不愿让自己的朋友,尤其是亲人因为她而感到痛苦和不安。并且,在变得理智后,尽力去弥补自己因过于感性而带来的损伤。像故事里说的“一但玛丽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他会用一切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他的确是个好姑娘,不是吗?

说完了故事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再来谈一位同样生着俏丽面容,拥有理智头脑的姑娘把,她就是露西。斯蒂尔,詹宁斯太太的亲戚,爱德华的第一个订婚对象。这位小姐既不同于玛丽安,有丰富的情感,也不同于埃莉诺,有理智善良的心。她在感情上可谓是一贫如洗,“理智”上也只能仅仅被称作富有。她是个冷漠自私的人。行事上机关算尽,貌似很有理智,很有情感,实际上满脑子歪门邪道,虚情假意。她财产不多,为了生活的富裕,先与爱德华订婚,当爱德华因为她被剥夺了财产继承权之后,又将其抛弃,转而嫁给爱德华的弟弟。在这同时,还总是对埃丽诺进行恶意中伤,以满足自己的妒忌心理,表面上还装得无比可怜无辜。好在埃丽诺每次都能给予不卑不亢的还击,让露西无法得逞,看时真是大快人心。露西善于拍马奉承,为此赢得了许多人的欢心,被视为掌上明珠。但要问她究竟喜欢谁,爱慕谁,我想出了金钱也别无他人了。

通过这三个人,想必作者已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的很清楚了。人要有丰富的情感,但不能感情用事。必要的时候应受到理智的制约。简认为谨慎行事和内心冲动应保持平衡。她对金钱可以买到高雅生活的观点表示尊重,但对简来说更重要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部作品是围绕着理智与情感而展开的,实际上也是为绕着保持自我的完整与满足社会的要求这一主题而延伸的,重在说明人固然是一个情感个体,但也需要融入社会。做一个具体的社会人,既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个性,又有必要的理智加以制约,使其能与社会融洽,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情与理篇8

[关键词]校长评课;课堂教学;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2001年1月至今,已在省级重点中学校长岗位上工作12年余,很忙、很累,但却始终未敢忘记走进教室上课、听课,参与教师们的评课。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对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来说,他们注意和关心的中心就是课,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由此足见校长听课、评课的重要。当校长12年余,听课逾千节,每年上百节。听课,就该评课。如何评课?方法林林总总。但我的体会是:校长评课要做到合“情”合“理”。

一、校长评课要讲“理”,做到以理服人

现实中坚持听课、评课,并达一定数量的校长并不多,潜心研究听课、评课者更少。即使偶尔评课,校长多率性而为,或以权压人、以势唬人,或言之无物,或干脆只听不评,与听课、评课之宗旨背道而驰。校长评课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样才利于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成长,推动校本教研、引领学校发展,有助于提高校长自身能力、浓厚教师教研氛围、融洽干群关系,有益于校长赢得被评对象和其他教师的理解、接纳与尊重。

既然评课的“理”如此重要,那么评课的“理”究竟有哪些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少有以下涵义:一是符合教育的要求,即促使教育规律、方针、目标等在课堂教学中获取自然反映:二是符合教学的要求,即促使教学理念、原则、模式、手段、目的、过程、效果、评价等,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恰当体现:三是符合学科的要求。各门学科都有不同特点,甚至同门学科的不同学段,以及学科、学段相同,但课的类型不同,甚至班级、学生不同等,都会有差异性的课堂教学要求;四是符合课堂的要求。开展课堂教学,既有教师教的要求,又有学生学的要求,同时还不能忽略教与学相配合的要求,以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五是符合评课的要求。评课本身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诸如评课目的、态度、方法、氛围、语言、技巧等,均会不同程度上影响评课效果。用一句话表达:一堂课的空间虽小、时间虽短、人数虽少,但“五脏”俱全、见微知著。课堂上师生的一言一行、教与学的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学生的学习快乐与否、学校的管理到位与否、国家的教育目标实现与否、民族的前途光明与否等。由此可见,课堂真可谓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成效。

评课有那么多“理”,校长怎样做才能以理服人?我的做法:一是评课前做到“胸有成竹”,掌握信息。了解被评对象的基本情况,诸如学习经历与成长过程、工作阅历与业绩、性格特征与教学特色等:了解被评对象所教学科的特点与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与进度、所授内容重点难点及章节在学科中位置,遇到与自己所学专业、所教学科不同的学科时,多请教该学科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或优秀教师,甚至邀请他们一同听课、评课;了解被评对象所执教年级、班级和学生基本情况,尔后或事先预约进入课堂,或推门直接进入课堂,校长均应认真听课、仔细看课、详实记课、主动思课,课后及时整理听课笔记,梳理课堂信息,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甚至检查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或问卷调查,与执教者本人和其他听课老师先期交换意见,有必要的话可连续多堂听课,直至疑惑解除。二是评课时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校长评课要抓住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很多,如教学目标的确立与生成、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处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完成、教师素质的体现与提升、教学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教学特色和风格的形成与发展等。那么课堂教学的“七寸”在哪里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我认为,课堂教学的“要害”在于教师教的智慧、学生学的效率、师生互动与成长等,因为这些涵盖教育教学的各种“理”。同时,具体问题一定要具体分析。不同听课目的应有差异性的评课重点,如检查性听课、调研性听课、观摩性听课等:不同课型应有差异性的评课重点,如综合课、单一课(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讲评课、测试课等);被评对象年龄不同,或业绩和影响明显不同,应有差异性的评课重点,如老中青教师、知名教师、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等;被评对象执教年级、班级、生源不同,应有差异性的评课重点。三是评课后做到“扬长避短”,跟踪问效。通过评课,可以发现某位教师或一批教师中值得推广的亮点,或明显影响教师自我成长的不足,采用打磨方式,连续听课、评课、座谈交流,促使亮点更明显,更具有实践性和推广意义;使其不足逐渐减少、减弱、消除,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更加顺畅。这些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或教训,总结上升为理论,见诸报端,与更多人分享,供更多同行借鉴,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达到扬长避短、跟踪问效之目的。

二、校长评课要讲“情”,达成以情感人

在校长评课实践中,重“理”轻“情”,甚至忽略“情”的现象普遍存在,或居高临下,或以行家里手自居,或乐于自我“推销”。或无端指责对方,甚至出言不逊,人为制造紧张气氛。弄得人人自危。诸如此类的“无情”或“绝情”现象,无助教育教学工作改进,不利同事间团结与合作,甚至危害学校健康发展。

评课要讲“情”,校长怎样做才能以情感人?我的理解:一是要真诚。无论是听课还是评课,校长应真诚面对,不可虚情假意,或表里不一:尤其评课时,既要肯定被评对象的成绩,又要坦诚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切不可只当好好先生,或模棱两可,甚至黑白颠倒、是非混淆。二是要尊重。尊重被评对象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尽力发现被评对象课堂教学的亮点。理解并接纳被评对象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完美,给被评对象足够的解释、谈感受的机会;虚心听取其他评课人的意见与建议,谨慎对人、对课下结论;真诚检讨自己在听课、评课中可能出现的局限性,甚至纠正已出现的错误。三是要宽容。在理解基础上,容忍被评对象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规范、不完美,甚至错误;容忍被评对象存在与校长或多数人相左的观点。四是要引导。本着对教师、事业负责的态度,评课中引导教师专业成长,形成自己教学特色,促使其逐步成为一定区域内的名师。

此外,评课中校长应加强对自身情感和被评对象情感的管理。特别是情感表达与调控。评课时校长情感会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如语音大小、语速快慢、语调高低:迅速反映复杂内心世界的面部表情;有“心灵窗户”之称的眼神,传递出亲切、热情、友善和诚恳;手势、坐姿、与被评对象的空间距离等无声体态语言,传递出大量信息等。这些情感的表达,需要校长从容调控与自主管理,使之恰当地表现出来,起到积极影响,形成正能量,温暖、感化、激励老师;否则,起到的将是消极影响,形成的将是负能量,抑制或阻碍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同时评课时,校长应允许被评对象情感的自然流露,并呵护对方正能量的逐渐聚集,其间校长应运用恰当的沟通、赞扬、宽容、批评技巧等,才能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总之,校长要听课,更要评课。评课中既应讲“理”,做到以理服人:也应讲“情”,达成以情感人。只有做到合“情”合“理”地评课,才能达到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化课程改革之目的。同时只有这样做,才能对校长的个人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上课、听课、评课,尤其是评课的通“情”达“理”,成效非常显著:个人由懵懂校长逐步成长为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模范教师、“江西省十大人民满意校长”提名奖、吉安市首届名校长;公开出版20余万字、由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等教授作序的专著:《追梦:一位中学校长的心路历程》,2012年还获得吉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校由过去仅有不足30%老师、到现在已超75%老师能胜任高中循环教学,一大批教师成为江西省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吉安市首届名师:教育教学质量连上台阶,目前稳居吉安市前茅,位列全省176所省级重点中学前20名,被评为“江西人民满意十大品牌中学”和“江西省十大人民满意学校”。

上一篇:妈妈的牵挂范文 下一篇:班级口号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