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城西百尺楼范文

时间:2023-10-07 20:35:43

烽火城西百尺楼篇1

翻开史书,库车更是名声显赫。无论是自汉至宋以来的官定史书,还是《水经注》《大唐西域记》《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等古代地理巨著,或者是瑞典人斯文赫定、英国人斯坦因、德国人格伦威德尔、法国人伯希和等的亚洲探险盗宝日记,库车及其古名龟兹都不断出现,堪比那夜空中璀璨的明星。梵文、吐火罗文、粟特文、汉文等曾在这片大地上书写,李广利、班超、吕光、阿史那社尔等历史悍将曾在这里策马扬鞭开疆拓土,鸠摩罗什、玄奘等高僧大德曾在这里开坛讲法燃起文明薪火。是东西方文明汇聚交融而生的文化遗迹,是历史长河里渐次远去的伟大背影,共同塑造了这天山南北最风流的地理单元。

数风流人物,集聚龟兹

库车面积为1.52万平方千米,s相当于一个北京或两个多上海那么大。历史上,龟兹最盛时的疆域要大于今天阿克苏地区,略小于今江苏和浙江面积的总和。早在西汉时期,龟兹就拥有“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又“能铸冶、有铅”,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所以“龟兹在极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丝绸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重镇,宗教、文化、经济等极为发达”。

唐代以前,匈奴、突厥等来自西北的威胁一直是中央王朝防御的重心。远离长安、万里之外的龟兹自然成为消弭忧患的关键。“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多少豪杰英雄以赴死之心,起寨拔营,迈向西北,靠双脚行走边疆,用双臂开疆拓土;“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敌酋虽远,犯我必诛,服我必以教化,多少风流人物播华文于边鄙,授汉法于龟兹故地。

西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的长罗侯常惠,仅仅携五百官兵远征西域便大获全胜,并基此实现了西域都护府的设置,首次完成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辖。常惠是什么人,竟能以单薄之力成此壮举?史料显示,早在武帝时,年轻的常惠就作为苏武的副使出使匈奴,被扣留19年而还。苏武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持汉节而青史留名,而常惠却无人提及。但历史从来不会遗忘任何一位雄才大略且性格坚毅者,10年后,常惠在龟兹鼓乐中高登历史舞台,上演一出四两拨千金的大戏。虽然兵少将寡,且经过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但凭借高超的外交手段,常惠竟然说服周边国家出兵,短时期调集5万大军合围龟兹,史称他“发西国兵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迫使龟兹不战而降,归顺汉朝管辖。

汉末中原王朝政权更迭不休,无暇顾及西域边疆,龟兹国斩杀汉臣封锁丝路。很快,前秦宣诏皇帝苻坚决定恢复对西域的控制,重设都护府。太初八年正月(383),骁骑将军吕光远征龟兹,一场西域规模最大的战争即将爆发。吕光为氐族人,生得“身长八尺四寸,目重瞳子……宽简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据说他率大军过高昌(今吐鲁番)后,在戈壁沙漠中向西走了300多里都没有掘到水,绝望情绪在大军弥漫,吕光鼓励大家说,当年汉代名将李广利追击匈奴困于沙漠时就有甘泉涌出,我们行军万里讨伐逆臣,皇天必定相救,不久果然天降暴雨,大军走出绝境。此次等待吕光的是龟兹王集聚狯胡、温宿等国的90万大军,面对西域各军兵强马壮、善于使矛、铠甲坚硬、箭射难入等特点,吕光沉着应付,集中优势兵力,操练勾锁之法,最后一战而胜,斩杀万余人,大破龟兹,威震西域。

唐初,突厥人阿史那社尔投奔大唐。贞观二十一年(647),阿史那社尔被任命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挥兵西进,攻打龟兹,重开丝路。龟兹王指挥5万大军相迎,阿史那社尔佯败诱敌深入,一举歼灭龟兹王有生力量。战败后的龟兹王弃城而逃,退至大拨换城(今阿克苏)坚壁清野守城不出。阿史那社尔乘胜追击,鏖战40天破城生擒龟兹王,随后政治宣传与军事打击并用,占领大小城池70多座,瞬时西域诸国纷纷拥护唐朝管辖,为唐朝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夯实基础。

当然,龟兹的大地上不止有刀光剑影,也镶嵌着塑造中国人文与精神的大师身影。早在鸠摩罗什之前,曹魏甘露三年(258),龟兹僧人白延就在洛阳白马寺翻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西晋太康七年(286),龟兹居士帛元信还协助法护翻译《法华经》;西晋永嘉年间,龟兹王子帛尸梨密多罗、高僧佛图澄来到中原,译经、传教、授徒、讲法,他们前后弟子累计可达万人之多。龟兹僧人不远万里深入中原,用自己的大智慧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 克孜尔尕哈烽火台

唐贞观二年(628),西行的玄奘抵达龟兹,因“凌山雪路未开”在这里停留了60天。两个月中,法师看到了一个“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的虔诚佛国,记录了龟兹“`、麦、粳稻、蒲萄、石榴,梨、柰、桃、杏,黄金、铜、铁、铅、锡”等的丰富物产,听到了龟兹“管弦伎乐”的美妙,也到了鸠摩罗什先师开坛讲法的昭怙厘大寺,留下了“佛像庄饰,殆越人工;僧徒清肃,诚为勤励”的寺庙胜景。在龟兹,玄奘还与昭怙厘大寺著名法师木叉贫嗑头鸬洹毒呱崧邸废喙啬谌萁行了激烈辩论,最后木叉贫嗬砬词穷,败下阵来,称赞玄奘“非易酬对,若往印度,彼少年之俦未必有也”,意为玄奘很不容易对付,如果去了印度恐怕也没有人能辩胜他。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些彪炳史册的人物因龟兹而名垂青史,历史也因他们而厚重神奇。走进龟兹,走进这曾金戈铁马、梵呗齐鸣的古老大地,追抚远去的身影,方能感受那段令人迷醉的历史悸动。

文化遗产汇集之山

2013年,库车境内的苏巴什古寺遗址和克孜尔尕哈烽火燧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遗产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子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小城库车一夜之间拥有了两处世界遗产,羡煞旁人。实际上库车拥有的世界级遗产还远远不止这两项,库木吐喇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克孜尔尕哈石窟等都是顶级的艺术宝库。从地理分布来看,这些文化遗产均位于库车南部绵延200千米的却勒塔格山系。

库车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为南天山、却勒塔格山山区,南部为渭干河、库车河、塔里木河的沉积平原。却勒塔格山隆起较高,海拔2000米左右。这里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岩石,沟壑纵横,少有人烟,崖壁坚硬坚固,适合安静修禅或大规模的佛教洞窟造像及绘画。

库车城往西北15千米,接近新和县地界时可以看到浑黄的渭干河蜿蜒向南而去。河畔的却勒塔格山稍显温婉,低平的崖壁上大大小小共有一百多个石窟,这里就是著名的库木吐喇千佛洞,历经20世纪初德国“吐鲁番探险队”4次疯狂切割盗取的磨y,现存壁画尚有数千平米,其中大量中原风格的绘画显示了与敦煌盛唐壁画的一脉相承。当年玄奘曾渡过渭干河来到这里的“阿奢理贰伽蓝”,说此处“亭宇显敞,佛像工饰;僧徒肃穆,精勤匪怠”,想必是千佛洞石窟群盛况的真实写照。

克孜尔尕哈烽火燧

克孜尔尕哈烽火燧和克孜尔尕哈石窟都位于库车县城西北12千米处的却勒塔格山南部盐水沟畔。盐水沟是一条穿越却勒塔格山的干涸河床,因山沟的水流含盐量高而得名。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形成纵横交错、层叠有序的雅丹地貌。相对平坦的河谷也成为古代先民迁徙、行军的理想通道。为了确保政令统一和商业繁荣,自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即西域都护府在治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乡)设置那年开始,诸多烽火台作为汉代的军事设施在焉耆通往库车的道路上设置,它们东连轮台拉依苏烽火台、孔雀河烽燧群和楼兰烽火台,远至敦煌玉门关、阳关……最终通达长安城,边关告急时夜晚点火,白天燃烟。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之后,克孜尔尕哈烽火燧依然顽强挺立,守候着荒芜戈壁的云天。 森木塞姆千佛洞

文物部门实测发现“烽燧平面呈长方形,下粗上细,由基底向上逐渐缩收呈梯形,残高尚有16米。烽燧主体系夯土所筑,夯层厚约15厘米,东西底长6米,南北宽4.5米。烽燧上部以木柱为骨架,每层间距约1米,顶系土坯垒砌。上建望楼,木栅残迹尚存。由于长期风化,端部区呈凹陷状,形成一大槽。烽燧北侧尚有坍塌的废墟,系古建筑物的遗迹,原本可由此登临烽燧之顶”。

民间传说,克孜尔尕哈烽火台是古代一位国王给女儿建造的高塔,在维吾尔语中“克孜”是姑娘的意思,“尕哈”是居所的意思。据说国王的女儿刚刚出生,有一个巫师对国王说:“小公主会被毒蝎蜇死。”国王担心失去爱女,让大臣谋划万全之策。有一个大臣给国王出了一个主意,建议修建一座高台让公主居住。于是,通往克孜尔尕哈千佛洞的盐水沟大路边就矗立起一座高塔。公主从王宫搬进高塔,但仍没有摆脱命运的安排。毒蝎从国王赐给她的苹果里爬了出来,蜇死了公主。

相关链接

用烽烟传递消息,可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那时候,乘车传递曰“驵”,乘马传递称“驿”。烽火传递早在周朝就有,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火,各地诸侯必须立即带兵前往救援,共同抵抗敌人。史册记载,夜间举火称“烽”,白天放烟称“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常以狼粪代替薪草,因而“燧”又别称为“狼烟”。烽燧制度很严格,规定不同的暗号,表示进犯敌人的多少,如举一道烽或燧,示意来敌500人,500人以上举二道烽或燧,等等。乘马、乘车及烽火传递,相互依存,沿用至清代。烽火台十里相间,台台相连,通达数千里。

虽然仅有一处烽火燧耸立,但它并不显孤单。戈壁滩向南不到1千米处是盐水沟山谷,这里还隐藏着一处唐代的佛教石窟群。山谷内寸草不生,一味的土黄色,但高处悬崖上的38个石窟墙壁上却色彩缤纷,无论是佛本生故事中天女散花的艳丽,还是供养人复杂奇艺的服饰与饰品点缀,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森木塞姆千佛洞

盐水沟向南行至却勒塔格山脚的森木塞姆千佛洞同样令人震撼。这是一处晋代至宋代(公元4~10世纪)的佛教石窟群遗址,“森木塞姆”在维吾尔语里是“细水流出”的意思。森木塞姆千佛洞分布在溪沟东西两岸的山崖上,石窟大部分受到破坏,窟形大部分为支提窟(“支提”就是“塔”的意思,支提窟在洞窟的中央设有塔,所以又叫塔庙窟),毗珂罗窟(毗珂罗窟为僧人居住的僧房窟,形制多为方形平顶)极少。现有编号洞窟57个,完整再现了龟兹佛教艺术的基本脉络。

中心柱形支提窟由前室、主室、中心柱及后室组成。早期的洞窟多为纵券顶,中心柱流行正壁一龛制;晚期的洞窟窟顶出现穹窿顶样式,同时出现了正、左、右、后四壁各开一龛的新形制。大像窟为纵券顶,在中心柱前壁即主室正壁塑立大佛,佛像高多在10米以上。中心柱左、右、后三面设有甬道,后室左、右、后三壁凿有涅台或像台。大像窟规模较大,地位重要,整个石窟群都以其为中心进行开凿。小穹窿顶支提窟平面呈方形,由前室和主室组成,无中心柱。穹窿顶绘有莲花及条幅状的立佛和菩萨七身藻井,带弧面八角形,为整个龟兹地区其他石窟所没有的。 森木塞姆千佛洞壁画

窟内壁画题材以佛教故事为主。本生故事主要有“舍身饲虎”“须达本生”“月光王施头”等,因缘故事主要有“梵志燃灯供养”“沙弥守戒自杀”等,佛传故事则主要有“初转”“佛涅图”等。此种壁画题材与当时龟兹地区盛行小乘佛教有密切关系。壁画中的人物多运用土红色进行轮廓勾画,晕染法表现明暗与立体,用色艳丽。晚期洞窟壁画则出现强烈的汉族及回鹘画风,反映出各民族佛教文化的相互交流。讲经窟设有甬道,规模巨大,面积达30平方米左右,多为横券顶,窟内四周凿有台阶,开有壁炉和明窗。

森木塞姆千佛洞保存了古兹王国完整的洞窟和壁画的实物资料,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唐中期,为了应对吐蕃攻陷安西都护府的严峻局面,武则天下令以唐兵3万驻守龟兹。如若计算3万军队的随行家属及后勤补给人员,这次进入龟兹的汉人数量必定远超3万。远离中原的士卒在长期驻守中难免思乡,需有精神寄托,彼时,这盐水沟畔的烽火燧、千佛洞可能人影交迭,不似今天这番寂寞。

苏巴什古寺遗址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巴什古寺遗址曾是龟兹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佛寺,位于库车河出却勒塔格山的山口地带。库车河又称苏巴什河,寺庙因此而得名。

鸠摩罗什时期名为雀梨大寺,玄奘时称为昭怙厘寺,盛时为5000僧侣驻锡地。《大唐西域记》描述它“荒城北四十余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昭怙厘,而东西相称。佛像庄饰,殆越人工。僧徒清肃,诚为勤励。东昭怙厘佛堂中有玉石,面广二尺余,色带黄白,状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迹,长尺有八寸,广余六寸矣。或有斋日,照烛光明”。今天,苏巴什古寺的地面完整建筑几乎不存,但两寺建筑面积遗存竟有20万平方米,高达10余米、厚约50厘米的墙体或连排并立,或断壁孤处。从遗址来看,西寺是一个包括佛殿僧房、禅室及佛塔的建筑群,主寺临河而建,其余三面以高墙围护,寺中有一方形塔基的佛塔一座,残高3米,夯土砌筑,隐约似有5层。东寺与西寺隔水相望,由佛塔、佛堂和僧房等部分组成,四周高墙环绕,规模略小于西寺,寺前部一座覆钵大塔,高9米,虽有风化,但风貌犹存,相当壮观。

烽火城西百尺楼篇2

荒凉的边塞大漠,让你想到的是“孤烟”还是“落日”?是黄沙还是咆哮的战马,或是将士们的奋勇厮杀呢?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在《出塞》一诗中是这样描绘大漠边关的景色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就是出了敦煌,丝绸之路在天山以南分南北两路的一个分叉口,即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它是中国汉代长城关隘及障塞烽燧(烽火台)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80公里处。据传,著名的和田玉就是从这里输入中原的,故名玉门关。自汉魏起就是中西方交通的主要门户之一。

河西走廊归汉以后,内地通往西域的印度、伊朗、西亚以及欧洲诸国的通路被打开了,中西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中国特有的丝绸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音乐、宗教以及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也从此传入中国。人们把东起长安西安,联络亚、欧、非三大洲,遥遥数千里的交通大道称为丝绸之路。这条路自敦煌以西分为两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北经玉门关、鄯善北行,叫天山北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南经阳关、安南坝,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行,叫天山南峰。因此,玉门关和阳关也就成为丝绸之路上通往西方的重要关卡,是西行商旅和文臣武将的重要停息站。

现在的汉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东西走向的长城蜿蜒逶迤,一望无际,每隔5里或10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在长城烽燧的周围,还有明显房屋遗迹。在东西长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长城,绕过玉门关西侧,向南直达阳关,关城北坡东西走向车道直通西域。玉门关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残高9.7米,城墙上宽均为3.7米,东西墙下宽4米,西北墙下宽4.9米,开西、北两门。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

整个玉门关呈方形,所以又名小方盘城,东西长24米,南北宽24.4米,墙残9.7米,西北各开一门,东南角有马道通达城墙顶,顶宽尚存3.7米,墙体保存完整。北望长城,犹如龙游翰海,俯仰关外,大地茫茫,人迹罕至。

我们到达玉门关已是午后,强烈的阳光照耀着城堡和黄土。我缓缓地通过关口进入堡内,伸出手轻抚着2000多年前的黄土,稍一用力,它们就已经轻轻地洒落下来。堡内堆放着一根枯萎的树干和几扎野草,与整个环境形成和谐的情氛。阳光投射下来,在城墙上落下斑驳的阴影,隐约可以在明与暗的对比中感觉到天上云朵的飘动。除了风声,除了自己低沉的脚步声,再没有其他声息。我在城堡内闭目凝神,瞬间,一种心绪强烈地要求穿越时间与空间,把我带到“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年代。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的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值得细细揣摩品味。

或许,玉门关太简约太微小了;或许,应该在残红如血的时分到此遐想。然而,当我置身于一片空旷之中,与一个伟大时代的遗存两相面对时,强烈的感应使所有的“或许”都显得无足轻重了。在孤独的玉门关,我分明感觉到了一份历史的厚重,这份厚重来自于自然与人文与人类活动的巧妙结合。

西汉后元三年(前141年),15岁的汉武帝刘彻登极,在54载的执政生涯中,开创了西汉最为辉煌的时代。他一生致力于解决西北边陲的游牧民族问题,可是,纵使他的军事行动一再获胜,纵使他有功炳赫赫的霍去病,纵使他设立了玉门、阳关,在去世前他的目的仍然没有达到。

1000余年前,唐人王之涣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中赋予了玉门关新的生命和意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了“旗亭画壁”的故事,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以诗会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曲“凉州词”唱出了盛唐气度,让玉门关成为国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随即盛唐边塞诗人岑参也写下了关于玉门关的著名诗篇。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诗写了西北边塞的烽火台,戍楼,黄昏秋风,但他的注意力不在对征战生活和边塞风光的描绘上,而在征戍将士的思想感情上,即主要着眼点还在那个在戍楼上独坐思家的士卒身上,尤其是在他的心理活动上。诗的一、二两名“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写了在广漠的边塞上,在一座边城的西边,矗立一座了望和报警兼用的烽火台,一位戍卒在战斗和执勤之暇,迎着从湖上吹来的带有苦涩味道的海风,独自坐着。在王昌龄的笔下,这些边塞环境只是提供了人物心理活动的背景,中心却在这个背景上活动的戍卒的内心历程上。“独坐”两字透露了戍卒的孤独和思绪。戍卒吹奏起了“伤别离”的乐府歌曲《关山月》。从戍卒呜呜咽咽的羌笛声中,传递了思乡念妻的浓烈情绪。他纵然想以笛声来平息思绪,但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愁容,怎生消得。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延,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有了很大的突破。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最喜欢的是其中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一句。

李白似乎对玉门关有着特别的偏爱,还留下了一首《子夜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似乎边关总是与征夫思妇联系在一起,于是诗人们借题发挥,创作出了许多思妇诗,表达了深深的牵挂思念和绵绵的无奈之情。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这就是让人遐想的关隘。我在堡内转了一圈,从东侧的关口步出,极目四望,竟然一派大好河山。玉门关似乎是一道地理上的天然分水岭:不远处是一座古代的烽燧,在风雨的侵蚀下黄土已经渐渐在脱落。玉门关之东北一隅是处低地,绿草如茵,一群牛羊正低头悠闲地吃草。目光随着这片草地向远处延展,则是连绵的沙地和更远处的群山。往正北是一面湖水,蓝得眩目,平静的样子让人顿时进入忘我之镜,这个湖形的水系便是疏勒河。河旁是瘦削的汉长城,像一道道马的脊背曲折地延伸着,历经风雨,它们还在坚强地抗争着。玉门关南侧,则是低矮的芦苇吐着青枝迎风摇摆,在黄色的荒漠中给人诧异之感,生出许多揣测。从放牧的牛羊可以得知这里还有人住的,一座简陋的房子相伴着玉门关悄悄地挺立着,好像在尽着某种责任。飞翔的云朵、青翠的芦苇、碧蓝的河水、黄色的土地、长城、古关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各自的美,黄、绿、蓝三种色调在古老的玉门关前交错,与历史、与先人的某种理想融合起来,汇合成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而我则陶醉于一片详和的伟大之中。

烽火城西百尺楼篇3

一、高度凝练,言简意远

作为笼罩万有,着墨不多的绝句,因篇幅有限,必须要高度慨括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从而达到蓄意无穷的效果。而王昌龄正是用他高超的概括能力于区区四句之中,将客观典型的意象反映在作者思想感情上最妥帖、最精彩的地方,又或即使小小景物或生活细节,皆人人意中所有而未尝形之笔墨者,能写来明白如话,光景犹新,使人吟咏之余,觉其情溢词外。譬如《出塞(其一)》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两句,诗人用诗歌超越时空的艺术手法,把不同时代、不同空间的景物溶入一个画面,造成准浑阔大的艺术境界。它描绘出了一幅寥廓、苍凉的夜景图:暗紫色的绵亘的古城墙,苍青色的夜空,悬在中天的银白的明月,这偏冷得青紫色调的画面上,还点缀着戍边征人营帐中星星点点的灯火,读之颇能令人遐思。

“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王昌龄的七绝诗就善于运用含蓄的手法来反映较为深刻的思想内容,意境深远,耐人寻味。“黄沙百战穿金甲”《从军行(其四)》,明白流畅,但却蕴含丰富,概活力极强,称得上是“片言可以明百意”。戎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激烈、敌人之凶悍都于此七字中一览无余。

二、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王昌龄也是诗画合一的翘楚。《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中“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这是一幅边地风沙图,诗人在画面上涂满了黄色基调的惊沙走石,弥天蔽日,飒飒有声,在布满风沙的画面中,一杆红旗在矗立的辕门之上猎猎扬卷,透过风沙可依稀辨认连营的帐幕以及奔突而出的战骑,黄与红两种热烈的色调主宰画面,渲染了一种英雄主义气概,画面有一种律动感。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就是情景妙合,意深情切,内涵丰富的艺术珍品。然而诗人没有从正面去着笔,而是通过摄取有特定含义的烽火城、百尺楼、黄昏、秋风、羌笛,这些最易牵动征戍者思乡愁绪的景物,并把它巧妙地点染在画面上,以衬托主人公思乡念远的情怀。如《从军行 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三、隽永含蓄,含而不露

烽火城西百尺楼篇4

因公到北京出差,有幸去八达岭一游。据导游介绍,八达岭是军都山山峰之一,位於首都北京西北延庆县南部、南口西北的居庸关附近。此岭层峦起伏,群峰叠嶂,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就屹立在八达岭的崇山峻岭之上。中国长城最早修筑於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时代,以後历代王朝都有增建。八达岭长城建於明代,是长城保存最完整的一段,现为游览胜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按着旅游线路,旅游车沿着盘山道行驶。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气车停在了停车场上。我们走下车后,见长城上的游人已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我快步蹬上城墙,对这个世界瞩目的宏伟工程进行了观瞻。城墙墙体由巨大整齐的条石筑成外壁,平均高7。8公尺,宽5。8~6。5公尺。城上有砖砌女墙和垛口,每隔半里至一里,设有敌楼、烽火台。在游览长城的人群里,穿着各异,肤色不同。有大陆人群,有港奥同胞,有西方人士,还有非洲友人。他门仅管语言不同,但都对号称世界四大工程的中国万里长城情有独钟。据导游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在内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登上八达岭,一览这里的山河秀色。

我到八达岭览胜时已近深秋季节。公路两旁的玉米叶黄苞枯,丰收在望。柿子挂满枝头,像灯笼一样招人可爱。苹果飘香园里,等待客人光顾。迈进长城甬道后,俯看城墙脚下,另有一派光景。山坡上长满了无名花草,虽非名葩显卉,却更有一番风韵:红黄缀翠,绿丛蔟锦。酸枣棵子彼彼皆是,一颗颗绚红的果实像玛瑙似的点缀其中。草丛中蚂蚱跳跃,粉蝶翩翩。有一只胆大的螳螂竟然爬上城头,扬起双臂,虎视眈眈,向游人示威。草丛中传来清脆的蝈蝈鸣叫声,唤起幼童的专注,竖起耳朵,采觅鸣声。此情此景,为游客增添了一份温馨和惬意。

我快步蹬上敌楼,眺望远山,山坡那边,白云逐日,山峦伏象,恰似一卷山水画面。山坡这里,树顶林腾,满山红冠,层林尽染。唐代诗人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红枫丽景尽收眼底。此时此刻,此山此岭,此境此景,我陡然想起了毛泽东在1934年夏所写的诗词《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往事如烟,时过境迁,但祖国的大好山河依然如故。让画家为此而泼墨吧,让诗为为此而挥毫吧,让歌手为此而引亢吧。八达岭,美哉、壮哉。

烽火城西百尺楼篇5

数百年前,相信只有蒲门而没有马站这个名字。这偏僻的海湾一角,因潮汐涨落、泥沙冲击,逐渐生成一片沃土;又因蒲苇丛生、芦花飞舞,而入唐人诗篇。陆续前来围垦滩涂的人们就地取材,编织蒲苇为门,“蒲门”作为家园象征的同时也成为地方称谓。鉴于海防战略位置的重要,洪武二十年(1387)年初,明廷置金乡卫,二月置蒲门、壮士、沙园3个千户所;后因壮士所为倭寇所毁,并于蒲门所,人们通称为蒲壮所。

大明海防卫所城的最后留存

明初,为了巩固边防,太祖朱元璋废省路、立都司,废县府、立卫所。卫所实行屯田制,“三分守卫,七分屯田”“寓兵于民,守土卫疆”。《明史・兵志》载:“(洪武)十七年,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江南北、浙东西沿海诸城……移置卫所于要害处,筑城十六。复置定海、磐石、金乡、海门四卫于浙……又置临山卫于绍兴、及三江、沥海等千户所,而宁波、温、台并海地。”万历三十年(1602)编纂的《两浙海防类考续编》统计显示,到嘉靖年间,仅浙江就有北起乍浦、南至蒲门的11个卫城和31处所城。时光飞逝,300多年之后,当年如此多的海防卫(所)还有几处留存呢?

明史专家顾诚先生在《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一书中说过:“明中期以后,武备废弛,不少卫城、所城已出现民化的趋势,部分卫城和所城有的改为州、县治所,有的则任其废圮。” 2000年左右,顾先生研究全国卫所城遗址后发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木繁兴,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明代卫、所遗迹已寥若晨星。由于没有见到普查资料,我所知道的只是靠近福建的浙江有一个地方目前还保存着完整的所城,但城内的建筑也已面目全非。”从实地考察来看,泉州永宁卫仅有残存建筑,厦门中左所早成遗址,苍南金乡卫没了城墙,乐清磐石卫遗址建起了发电厂;仅有蒲壮所城垣齐整,军事机理清晰,相信就是顾先生言下的所城。

今天的蒲壮所城墙依旧结实厚重,高约5米,墙体为石块砌成,通体较暗,数百年风雨印记历历在目。所城北靠鹤顶山,依天险向南修筑。东南西分设三门,三门都筑有瓮城和城楼,形成北圆、东南西方正的“天圆地方”格局。南门威远门上齿形垛堞为1987年重新修复,形制与规格遵循旧制,风采依然。城内主街呈“田”字形,排列整齐,小街巷于大“田”字内继续划分,并向四条街“回”形扩散,联通中心街与环城路,组成所城内部密密斜织的道路网络。城内现代建筑与传统木屋共存,视觉上略显杂乱,但街巷布局未变,宽街相连,窄巷相通,块石、卵石铺就的地面磨洗出百年光华。

登上城墙,只见墙头平直,适宜快速奔跑作战,宽约6米,可供十余人并排前行。厚墙外护城河环环相绕,水质较清澈,由北而南汇入蒲河,最终流入大海。所城人口口相传的“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西南北十字街,二十四井八戏台”的所城建筑,至今仍能觅其踪迹。社仓巷、铁械局、马房巷听来就是军需装备区;五显巷、张道台巷俨然是官家居所。西南城墙内侧的跑马道宽阔平整依旧,那是城内驻军往返各城门的必经之路。所城内修复城墙的方法保持传统,人们还是就地取材,选用当地山石,先于墙两侧拼缝垒砌,中间填充沙土或碎石;后于墙顶硬化三合土封顶,并在墙头两侧筑坡防水,这种方法称作“干砌毛石”。清乾隆《平阳县志》所记载的“蒲门城周围五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趾阔一丈二尺,城门三座,垛六百十一口,敌台六座,窝铺二十二座”,与游客眼见无多差异。

不仅城垣齐整,当年蒲壮所城的巡检司、t望台、烽火遂等军事设施都相对保护完好。龟峰巡检司、大隔巡检司遗存清晰,南堡烽堠、小竺t望台、分水隘烽堠等依旧挺立山头。1998年出版的《温州市志》记录了自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至万历十年(1582)期间壮士、蒲门7次有规模的倭寇犯境,其中嘉靖三十二年(1553)最烈,倭寇突袭,兵临蒲门城下。所幸借助所城完备的防御体系,将士们奋勇杀敌取得完胜,寇不入城,让蒲壮所城太古之色得以留存至今。

三个世纪的蒲门悲歌

从所城向南仅仅数里之遥就可到达海湾的雾城村,扬帆出海非常便利。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送来充沛雨水,让这片土地稻花香且柚子甜。兼得海陆之利的蒲门,自古就是理想的栖居之处,素有“浙南小昆明”的雅称。唐代诗人陈陶作诗《蒲门戍观海作》,称这里“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草木露未,蜃楼气若藏”,好一派优美的海上风光。

宋元时期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最为繁盛,当时东方三大港口明州(今宁波)、泉州、广州日夜繁忙,享誉世界的青花瓷从丽水龙泉窑起运,沿水路一路往东再往南运往瓯江下游,在温州港小船转换成走海运的大船,再运到宁波后换上远洋大船,途经马六甲海峡,运至东南亚各国,或越过印度洋最后到达欧洲各国。在漫长的海贸线中,温州港一直都是明州的供给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地处温州与泉州之间的蒲门海湾也一定能看到帆影连连,一定有眼福先饱览异国他乡的珍奇异宝。

和平时期得山海之利,海患频仍时必然受其所累。终明一朝,除却郑和下西洋的回光返照,“防海”与海防始终不断并重复地进行。明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海上反明势力勾结,敕令“寸板不得下海”,逆海洋时代潮流的政策很快招致更严重的倭患,沿海地区一时狼烟四起,大规模卫所建设和海防性军事移民随即展开。《明史・兵志三》说“洪武四年十二月,命靖海侯吴祯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及兰秀山无田粮之民,凡十一万人,隶各为军”,其中蒲门设千户等官14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二员、百户十员、镇抚一员),旗军1232名,加上后来壮士所合并的兵丁及家属,蒲门短期内涌入超过5000人。史书轻轻一笔,但强制性军事移民所引发的背井离乡的哀伤,新移民与土著不可避免的生存资源纷争悲剧,今天的我们可能已无从体味。

清初,为了抗击台湾郑成功的沿海袭扰,朝廷下令浙粤闽沿海军民迁界,以坚壁清野,“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政令很快抵达温州,副总兵张思达率大军进驻沿海,插木为界,界外房屋全部毁。“严限七日内尽行迁徙”,一周之内,4万人家园被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优美安祥的海湾、富饶肥美的大地哀嚎声不断,饿殍遍野。迁界之后的蒲门地区长期权力真空,社会动荡不安。

以保护国家为名的迁界,的确在当时取得了积极效果,加速了清廷的脚步。但简单粗暴的迁界却造成沿海民众久难愈合的身心创伤。亲历这场灾难的平阳诗人项元生“聊托鸟语向三春以哀鸣”,以飞禽身份作诗《十禽言》10首,描述这场远去的人祸。其五《不如归去》“家在昆阳尽头处。为海氛,罹播弃,哀鸣中露无家计。南鸟焚巢归北林,羽毛零落飞何树?谁敢说,不如归去”,描述了失去家园的无奈与痛苦;其六《行不动也哥哥》“山路羊肠多坎坷。含羞耻,逐奔波,鞋弓袜小越关河。深闺不出涉远道,当此流离怎奈何?实行不动也哥哥”,再现了迁界中女性跋涉的尴尬与艰辛;其八《咳苦苦》“这村不住搬哪都?没柴米,缺韭蔬,仰面告人颜先无。冷暖世情通相似,患难谁肯来相扶。徒自,咳苦苦”,简直就是对上天的哭号!

直至清康熙九年(1670),清廷才下令“展界复井”,恢复界外地,允许居民回到沿海家园耕种。蒲门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却延迟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台湾收复后才复界。一代人的年华,随着30多年的迁界而彻底改变。上层统治者偶发的“恐海”基因,300多年的国家“防海”锁国政策,造成了多少沿海居民的悲剧人生。

百年所城的精神传承

每逢春节,马站镇水泄不通,镇里过年的氛围正浓,前往蒲壮所城的乡道上会突然涌出一队人马,敲锣擂鼓兴高采烈地前行。行列中间的人一字排开,抬着数尊木刻的神像,那神像面堂乌黑,浓眉横髯,仪表威严,头戴绣球冕旒,衣着蟒袍,外披红绸,气势不凡。那锣声紧急,鼓点密集,分明是战斗之前的集结号令。神像所到之处人车自觉避让,不少人家燃起爆竹迎接。

这就是所城的新年民俗――“抬晏公”。传说晏公原是海上一只法力高强的怪物,后被妈祖降服,成为统领水阙仙班、保护海上船夫的神灵,在沿海地区有非常多的信众。所城居民以戍边的军士为主,晏公信仰在此衍生出令人血脉贲张的“拨五更”习俗。每年正月十五午夜,全城灯火通明,人们抬起城北晏公殿里的神像,伴着喧天的锣鼓,以最快的速度在大街小巷奔跑,于人声鼎沸、群情激昂中祛邪纳福。

在城中行走,可发现不少神庙横陈。晏公庙、城隍庙、天后宫、文昌阁、东林寺、西竺寺等都人来人往,香火旺盛。所城居民复杂生动的民间信仰一览无遗,不同族姓、阶层之间彼此尊重、相互支持的和谐场景愈加清晰。天后宫供奉着妈祖娘娘,她是护佑渔民安康的神o。在这“防海”厚重的城墙之内,天后宫香火中必定也包含着世代蒲门人冲破“防海”桎梏、自由扬帆海上的生活憧憬。

所城里的后英庙最为特殊,这里供奉着一位所城的普通陈姓樵夫。当年他入山砍柴时发现倭寇来袭,为使城中百姓避免遭殃,他一面派人通知大家,一面借有利地形与敌人展开厮杀,终因寡不敌众而牺牲。由于他的英勇作战和情报及时,所城组织了有效抗击,成功击退贼寇。人们感激于他的英勇,为他立庙供奉,祀为神明。后人评价说:“使神遇寇时稍自顾虑,势必奔避不暇。即爱护乡里,计亦惟先归号众,使各为备,亦足以为德于里人矣!”

后英庙不设祭坛,仅有一尊持斧而坐的神像。神像表情自然,衣着朴素,宛如所城街巷中走动的任何一人。院落一处清代石碑上写道:“明至中叶,兵备废弛,武弁多怯不任战,往往遇贼辄逃,而寇焰益张。一时封疆之吏,方且拥兵观望,缩纳退沮,以酿成其祸。故东南数千里地,蹂躏焚掠之惨,蔓延数岁而不克殄。使神得提一旅,为国效命。吾知其身先士卒,催锋制胜,必能与俞大猷、戚继光诸公争烈。”坚城厚堡,养兵千日,大难当头还得靠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自己,这也许是底层民间对明清海防最贴切的评价。

烽火城西百尺楼篇6

沧桑桑田,斗转星移。千百年以来,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少数民族都城、匈奴民族仅存的一座古城垣,就像是一骑充满着悲彩的绝尘,不仅消失在了茫茫的沙海大漠之中,更消失在了无边无无垠的时间里。

一团突如其来的冷空气,让原本就显得“湖沙莽茫茫”的毛乌素沙漠,变得更加荒凉而凄茫。仿佛一夜功夫,原野、山涧、沟壑、沙丘上的植被,均被一种颓废色的枯黄与残红所替代,远远望去,就像无数团狼烟烽火,在焦灼岁月沧桑的同时,也在焦灼着那份冷却在大漠中的记忆。

车在沙漠中一条狭窄的泥沼小路上踽行着,前程一片浑浊、苍茫,黄色的沙尘从车窗边呼啸而过,又呼啸而来,卷不走的是沉沦在大漠中的那轮孤日,以及苍白在孤日后的那个用金戈铁马淬砺而成的匈奴帝国DD大夏国。

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然而,当我们的车转上一道山沟时,却发现,山左是莽茫茫的戈壁沙漠,山右是坦荡荡的红土高原及扑朔迷离的红柳河谷,而山前除了绝壁、深渊外,已无路可走。难道大夏国都城DD统万城,真的与远去了的匈奴民族一样,沉寂在浩瀚无际的大漠之中?正当我们惘然质疑之时,一辆满载着玉米杆的牛车,从沙漠边缘的沙棘丛中晃晃悠悠地向我们走来。急忙上前向赶车的老汉打听有关匈奴大夏国都城的方向。“统万城啊,穿过前面的沙丘,一直往北走就能看到了。”老汉侧过身,用鞭子一指他背后沙尘飞扬的大漠,然后又晃悠晃悠地驾着他的牛车往山下而去了。

沉沦在大沙漠中的铁塔尼克号

我们翻沙丘、穿沙荆、过红柳丛,在大漠的苍凉、雄浑中,寻找着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梦境。这个梦境不仅属于我们这些后来的寻梦人,同时也属于1500多年前的那个名曰赫连勃勃的匈奴人。公元418年,正是这个野心勃勃的寻梦人,在这梦境之地发出了一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行,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的感叹后,一个“统一天下,君临万方”帝国之梦DD统万城,就在这个“身长八尺五寸,腰带十围,性辩慧,美凤仪”的匈奴大夏国国王的心空中拔地而起。从此,“美哉斯阜”之地狼烟四起,兵锋直抵长安,赫赫战功整整灼热了一段历史。

村落、田野、山峦、树木渐渐地消失了,扑面而来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海大漠,以及不时从沙荆丛中惊恐而出的野兔、沙鸟及蜥蜴。站在光秃秃的沙丘上,极目远眺,天低野阔,黄沙蓬卷,既没有万仞山的孤城,也没有落日圆的长河,曾经连天的烽火、猎猎的旌旗、剽悍的民族,“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景,早已被无情的黄沙所淹没。梦境中的繁华都城,似乎与我们的憧憬越来越遥远。难道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夏国统万城就是在这漫漫黄沙中崛然而起的吗?面对荒芜人烟的大漠,我有些惘然若失。

风沙越来越大,沙丘也越来越陡滑。为了减少无为的消耗,我们尽量避免翻越沙丘,而专找有沙荆、红柳、骆驼草的地方行走。当我们诚惶诚恐地(红柳丛中蜥蜴、小蛇很多)从一片的红柳丛中落荒而出时,一道白色的眩光出现在地平线尽头的沙荆中。“一定是白子城!”在同行们的欢呼雀跃中,我爬上了一座沙丘。沐浴在深秋朗日下的统万城,高耸、、雄浑、大气,乳白色的身姿在沧桑中透着一份别样的坚强,远远望去,就像是一艘沉沦于茫茫沙海之中的泰坦尼克号。尽管千年的风沙雪雨,已将它的显赫、威严、奢华消蚀贻尽,但属于它的那份旧梦往事,却依然在风沙中夕阳下,无声地述说着一个在岁月沧桑之远的神话。

白骨堆砌而成的白城子

据史书载,统万城的土色白而坚固,因而被当地百姓俗称为“白城子”。

沿着干涸的护城河底缓缓而行,瑟瑟的秋风从古城的脊背翻卷而过,纷扬而起的沙尘,就像一千五百年前笼罩在这里的那片白色恐怖。公元413年,赫连勃勃为了实现其“统一天下,君临万方”之宏愿,命叱干阿利为将作匠,征发岭北夷夏10万,在“朔方水北,黑之指南“,修筑其帝国之都。于是,中国城池建筑史上最独特也最残酷的一幕拉开了:被赫连勃勃任命为将作大匠的叱干阿利,不仅是一个“性尤工巧”的能工巧匠,同时也是一个“残忍刻暴”的军人。为了让城墙达到“坚可砺斧”的目的,叱干阿利一方面采取了蒸土筑城的办法(所谓蒸土筑城,即:用当地的大砂、粘土、石灰混合放在锅里蒸,经发酵后板筑夯实而成的),另一方面以非常极端的验收方法确保工程的质量,每筑完一段墙,叱干阿利即令士兵用锥子往城墙里刺,凡推不进去者有奖,如能刺进一寸,那么负责建造此段工程的工匠们都得被砍头,然后拆掉重筑,将被砍头的工匠们的尸首一并筑入城墙。因此,这座历时五年、周长达5公里多的城堡,与其说是用蒸土一层一层筑建而成,还不如说是用成千上万的白骨堆垒而成,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工匠的冤魂埋筑其中,又有多少孟姜女呼天抢地于此,似乎没人知道,也没有记录。

风又起,城墙上白尘飞扬、白光迷离。抚摸着那一块块冰冷而苍白的残垣断壁,感觉就好像是在触摸一段血淋淋的历史,恐慌、窒息之感油然而生。我不知道,当年威风八面的赫连勃勃是用怎样的一种姿态登上城墙的?面对脚下的一堆堆白骨,他又是用怎样的一种心态来俯视着他的军队和臣民的?一个由白骨堆砌而成的城堡,一个终日笼罩在白骨与冤魂中的帝王,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即便是“固可砺斧”的统万城,即便是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也无法避免被破城化为白骨的命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去世。仅仅七年光阴,笼罩在统万城上的那轮光环就被堆堆白骨所消散。公元428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几乎是没用什么摧毁之力就攻破了“固可砺斧”的统万城。公元994年,宋大臣吕蒙正以为夏州“深在沙漠”,为防止党项人“据城自雄”,奏准朝廷下令毁城,迁其民二十万人于今横山、米脂、绥德一带居住。从此,有六百年历史的统万城渐渐人烟稀少,日益沦为废墟,最终销声匿迹在一望无垠的沙海之中,不为世人所知。

走进神话走进统万城

一方上刻着“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的石碑,就像是一块横恒于前尘与今世之间的界碑。走过去,前尘的风云、沧桑便扑面而来。白色的尘埃、血红的沙柳、褐黄的胡杨,恍若隔世的大夏国都城,就这样一揽无遮地袒露在了大漠的风尘里。它,既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楼宇,也没有车水马龙的街景及巷道,有的只是满目疮痍的断墙残壁,有的只是亘古不变的风沙与落日。曾经不可一世的统万城,曾经繁华喧闹的大夏国都城,似乎早已成了过眼云烟,销蚀在茫茫的戈壁大漠之中。真可谓是“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台”了。

在西城的西南角有一墩台,为原城角楼的遗址,非常壮观。为了一睹角楼的雄风,我们沿着残垣的脊背往统万城的腹地而去。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在统万城当年城市的腹地中,除了有一处是赫连勃勃宫殿的基址外,竟然还有牛、羊等家畜在城垣中穿梭,路边、沙棘丛中,各种旧时的砖瓦、瓦当、陶器碎片、残破石雕触目皆是。

赫连勃勃宫殿的基址是一座圆弧顶长方型的白色断壁,坐落在一片白土之中,四周黄杨、红柳相拥,远远地望去,耸立在蓝天下的宫殿基址,就好像古罗马遗址中的某道浪漫的风景,在苍凉中透着一丝别样的凄美。

见到游人的踪迹,几个当地的农民便向我们围拢而来,推销起他们的“宝贝”DD从统万城遗址中挖掘出来的陶器、瓦罐及大夏国的钱币。为了摆脱他们的纠缠,我们拐进了宫殿基址西边的一片红柳丛中。匆忙间一抬头,一座雄浑、苍茫的“角楼”出现在了红柳丛的尽头。尽管千年的风雨已将它销蚀得面目全非,但它那傲然耸立的身姿,却如同一艘从浩渺的沙海中突兀而出的巨轮。无论它行或止,即便是搁浅,历史的长河是它惟一的选择。

作为战略防御的制高点,角楼坚硬如石,“攻凿不能入”,用指甲也抠不下土粒。城垣外面筑有马面。据文史记载:“马面极长且密……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临之。”就此可见,角楼的马面在整个统万城战略防御中的作用。角楼高是目前统万城遗址中的最高点,中间又一洞门,两侧堡、楼相连,城墙时断时续,墙体上窑洞密布,为当年大夏国民的住宅,而如今这些窑洞有的已成为了拾荒者的遮阴之处,有的已成为了当地农民圈养羊马的羊圈与马厩。

登楼远眺,天低野阔,秋风瑟瑟,夕阳如火,被秋色层染了的远山就像一队队飞沙扬尘的铁骑,化石般地被凝固在了天涯尽头的那一抹辉煌之中。而镶嵌于大漠之中的白色城垣,就像一条绵延于岁月之中的石环玉带,将统万城的昨天、今天以及明天紧紧地围裹在了它的历史及沧桑之中。

当飞鸟从我的瞳孔中惊掠而过的时候,夕阳也终于依着角楼的沧桑而落了。我们搭乘着马车依依告别统万城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有关大夏国“狼来了”的故事:相传镇守统万城的是一对兄妹,姐姐守南门,弟弟守北门,两门之间有地道相通,并设有响铃。两人相约,有敌情以铃声为号。弟弟觉的好玩,按了铃,姐姐急奔而来相救,弟弟却嬉皮笑脸地说好玩。过了几天姐姐又听到铃声,又是急奔而去,结果又是弟弟骗姐姐玩。到真有敌人来时,弟弟无论怎样摇铃姐姐都没来,就这样,统万城被敌人攻破了,大夏国就在“狼来了”的故事中消亡了。

旅游资讯:

地理位置:

统万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下的靖边县北约60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内。

交通:

去统万城应先到榆林。再由榆林至靖边。榆林至靖边,走高深约2小时的车程,车费70元。

从靖边去统万城,没有班车。可找一位熟悉当地路线的司机前去,否则会有迷路的危险。包车费用约70元。

气候:

沙漠的天气变化无常,风大、日照强烈,防风、防晒的物品一定要携带齐全,特别是在秋冬季,更要注意气温的变化。

住宿:

统万城荒芜人迹,因此住宿只能住在靖边。城中有夏都宾馆、夏都酒店,标准间一般在100-150之间。

饮食:

荞面面、羊羔肉、塞上香哪、小米粥与羊肉泡馍。

景观:虽然统万城的城墙均已倒塌和风化,但遗迹保存完好,东、南、西、北四大门楼遗址尚在,特别是北、东两座门楼遗址非常雄浑,城中腹地有王宫遗址及当时的军营、仓库、店铺的遗址,两道城外有民居遗址,保存比较完好。

周边风光:统万城外有红柳河谷,风光非常漂亮。是当年赫连勃勃发出"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行,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之地。

提醒:城内腹地均被沙漠所覆盖,间有红柳丛,丛内蛇、蜥蜴、沙鸟很多,故在穿越时要注意安全。

烽火城西百尺楼篇7

关键词:英雄气魄;仁者心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92-01

唐朝经“贞观之治”和武周改制,到开元盛世已成为国力强盛的泱泱帝国。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边疆,开元天宝年间,边疆征战频繁。由于国力强盛,使唐王朝在战争中占有明显优势。同时,为激发将士征战疆场的勇气,唐对边将的赏赐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战争的胜利和国力的张扬,加上立功受赏、授官升迁的诱惑,使许多诗人投笔从戎,希望“功名只向马上取”,这为边塞诗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深厚基础。

在众多的边塞诗人中,如崔颢、王维、张谓、岑参、高适、祖咏、李白、李颀、王之涣等,都有过从军入幕或游历边塞的经历,王昌龄也毫不例外。王昌龄于开元十五年及进士第,躬逢千载难遇之盛世,对“盛明今在运”的认识和“乘运共跃鳞”的愿望,使得诗人抱着承运而起、建功立业、为国效劳的人生理想去探索人生。他常以班超、傅自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汉书 班超》。“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这种急切求得功名的心情使他不甘再做“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像当年许多文人一样,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的英雄气概,在中进士前后,游历西北边地,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

这些边塞诗中,诗人一方面以奔放狂热浪漫侠气和豪迈粗犷的英雄气魄去热情讴歌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及将士们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又以悲悯的仁者心怀去关照久戍思归的征人和独居深闺的军眷无尽的思念与孤寂。所以,王昌龄的边塞诗中,一个主题是歌颂保国安边的英雄气魄,另一个主题就是满怀同情地抒写远戍战士怀乡思亲的忧愁和痛苦,这两个矛盾的主题互为交融,共同突出一个主题:出征战士思念故乡和立功报国两种心情的矛盾,并从矛盾心理的刻画中突出展示战士的全部生活和精神面貌,他们的欢乐追求忧愁和痛苦,并始终洋溢着昂扬向上的盛唐精神,这也是王昌龄不同于其他边塞诗人的特点之一。

“少伯塞上诗,多能传出义勇。”(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像高岑一样,王昌龄的边塞诗中,诗人也以奔放狂热的浪漫侠气和豪迈粗犷的英雄气魄去热情讴歌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及将士们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如他被列为七绝之首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中久远辽阔苍凉的时空背景,暗示了战事的频繁和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同时后两句的一个假设也含蓄、巧妙地表现出守边将士奋勇杀敌、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其中最典型的还是他的《从军行 七首》(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通过长云雪山、孤城、黄沙边地景色的描写,把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淋漓尽致的展现,“百战”至“穿金甲”更是写尽了战争的艰苦频繁、战斗的惨烈及戍边时间的漫长,从而使迸出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志越发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现了戍边将士“男儿本自重横行”的大丈夫气概和保家卫国、廓清边纷的雄心壮志,从而凝成战斗豪唱。

战争是关系生死存亡的残酷事实,对个人而言可凭无畏勇气,无视生死地肯定“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的执着,然而“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后面隐藏着多少父母妻子永恒的思念与绝望,所以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同情心的诗人,王昌龄并非一任性情率意而行,让英雄气魄激越狂热地奔腾宣泄,一旦诗人从现实出发,游历边地,亲眼目睹“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乙亥岁二手》)的残酷,王昌龄不免要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不暇思索的狂热到循理内省的沉思,从而对戍边的证人、独居闺中的军眷甚至交战的对方真诚流露出同情悲悯的仁者心怀。

面对连年的战争,久戍不归的将士难免有思乡怀亲的哀伤和失却战友的痛苦,但同时又有着廓清边患的责任和担当,对这种矛盾心情的抒写,是王昌龄许多诗歌表达的主题,体现着诗人对戍边者的人性关怀。如《从军行 七首》(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中“怀土思亲”的别情、“久戍思归”的边愁、“边患未平”的边离、建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愁及对山川风物的热爱等都在这短短四句诗中包括,充分表达了征戍者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王昌龄边塞诗中另一种从边塞经验中体会出人性之不忍的温情的是感人之深的军眷闺怨诗。如果说王昌龄笔下那位“春日凝妆上翠楼”的“闺中”“悔教夫婿觅封侯”的“闺怨”尚是她自己造成的,而另一些闺怨诗却来自边关血战的无情拨弄,是独处幽闺的思妇所不能把持的。如《从军行 七首》(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烽火城西,深秋黄昏,苍茫荒寂的原野,呜呜咽咽的笛声把隐忍不绝的伤离之情淋漓的表达出来,作者从深闺万里愁怀中反映征人怀土思亲的感怀,从而把征人闺妇夫妻之间生死未卜的永恒思恋交融起来,表达他们天长地久的绵绵爱情。

烽火城西百尺楼篇8

1.春:(1)江春入旧年。(2)谁家新燕啄春泥。(3)城春草木深。(4)箫鼓追随春社近。

2.夏:(1)但惜夏日长。(2)绿树荫浓夏日长。

3.秋:(1)自古逢秋悲寂寥。(2)我言秋日胜春朝。(3)长风万里送秋雁。(4)八月秋高风怒号。

4.冬:(1)春冬之时。(2)穷冬烈风。

5.友情:(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惜别:(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山:(1)两三点雨山前。(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8.长江:(1)唯见长江天际流。(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黄河:(1)欲渡黄河冰塞川。(2)黄河远上白云间。

10.爱国:(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1.思乡:(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雨:(1)却话巴山夜雨时。(2)两三点雨山前。(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l3.雪:(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雪上空留马行处。(3)雪拥蓝关马不前。(4)将登太行雪满山。

14.风:(1)八月秋高风怒号。(2)忽如一夜春风来。(3)长风破浪会有时。(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5. 草:(1)城春草木深。(2)浅草才能没马蹄。(3)草盛豆苗稀。

16.海:(1)直挂云帆济沧海。(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7.月:(1)戴月荷锄归。(2)月有阴晴圆缺。(3)月下飞天镜。(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18.云:(1)直挂云帆济沧海。(2)不畏浮云遮望眼。(3)愁云惨淡万里凝。(4)俄顷风定云墨色。

19.花:(1)乱花渐欲迷人眼。(2)柳暗花明又一村。(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0.树:(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2)病树前头万木春。(3)鸟宿池边树。

21.鸟:(1)鸟宿池边树。(2)恨别鸟惊心。(3)青鸟殷勤为探看。(4)山光悦鸟性。(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2.星:(1)七八个星天外。(2)星汉灿烂。(3)昨夜星辰昨夜风。

23.水:(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4.夜:(1)却话巴山夜雨时。(2)夜泊秦淮近酒家。

25.壮志雄心:(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6.思念亲人:(1)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2)佳节又重阳。(3)每逢佳节倍思亲。(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7.酒:(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8.家书:(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9.惜时、劝学:(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上一篇:关于雪的文案范文 下一篇:结婚祝福的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