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三校长

时间:2022-04-19 11:20:42

卢沟桥事变时,分别邀请各界人士赶往庐山,举行谈话会及国防参议会,共商救国图存大计。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等一批学界要人应邀出席。

这时,平津两地各高校正逢暑期,被邀请到庐山参加会议的各大学校长、院长与著名教授,以及部分在外地的教职员工,由于远离平津,对战事真相难辨真伪,而混乱的时局伴着恐怖的谣言,如同风中野火在中国大地上四处流窜飞腾。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在庐山的几位校长坐卧不安,其情状正如梅贻琦所言:“实属肠一回而九折。”为此,三校校长与学术界资深人士纷纷陈情,盼望中央政府尽快作出决断,以挽救平津,挽救水火中的高校和学界同仁。

1937年8月中旬,傅斯年在同北大、清华、南开等三所大学校长及学界名流反复商讨后,力主将北大、清华和南开等三校师生撤出平津,在相对安全的湖南长沙组建临时大学,经过再三呼号,这一决定得到南京国民政府同意。

伴随战时中国教育揭开新的一页,战火中不遗余力挽救民族精神与教育火种的诸位学者、大学校长,也从此成为学界旗帜,鼓舞着学术精英们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奋进。而说到这三位校长,他们虽然拥有相同的爱国情怀,却也各具独特的教育理念与风骨。

梅氏当校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为保护和抢救平津地区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梅贻琦等人组织各界名流102人,发表联合声明,揭露日军破坏中国教育机关的罪行,提出了“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本”的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将一些高校迁往内地办学。

正是在梅贻琦等人的坚持和呼吁下,这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正式宣布在长沙和西安两地设立临时大学,并要求尽快组织师生撤出平津地区在新校舍开课。此后,中国现代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知识分子大撤退开始了。这场大撤退意义重大,一方面延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教育火种,另一方面为莘莘学子提供了未断裂的战时教育,培养出许多后来在各行各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

抗战爆发之际,梅贻琦为保护民族火种而奔走呼号,其功绩当为世人铭记,而他作为清华大学校长,以及他提出的六条教育纲领,则更值得今人铭记。

梅贻琦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被时人称为“寡言君子”,正如清华早期著名的体育教员马约翰对梅贻琦的评价:“他有他的人格……真君子Real Gentleman的精神。梅先生不但是一个真君子,而且是一个中西合璧的真君子,他一切的举措态度,是具备中西人的优美部分。”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是这样一位“君子”,由他出任清华校长,可谓众望所归。

1931年12月3日,梅贻琦到职。到校当天,即在全校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就职演说:“本人能够回到清华,当然是极其愉快的事。……为清华服务乃是应尽的义务,所以只得勉力去做,但求能够尽自己的心力,为清华谋相当的发展,将来可能无罪于清华足矣。”同时梅贻琦宣布了自己的六条治校纲领,其中包括:办大学的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既要造就人才,更要(合理)利用人才,避免人才浪费,等等。

这六条施政方针,对清华后来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梅贻琦对于这些基本思想终生奉行不渝,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还不断加以充实、完善。梅贻琦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在短短的五六年间,使清华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黄金时代”。

但就是这位“清华永远的校长”,却在抗战胜利几年后,于1948年12月,经过对政治时局和个人处境的慎重考虑并与同事、好友等商讨,决定离开清华,乘坐飞机先抵达南京,之后随前往台湾并终老孤岛。

在梅贻琦离开清华校园之前,不少学生张贴海报并结队至校长办公室和住宅请愿,要求校长不要跟随南撤,留下来继续主持学校事宜。此时已秘密赴解放区投奔中共的吴晗,也发来“挽留”函电,设在张家口的中共电台发出广播,谓“北平各大学唯有清华校长梅贻琦可以留任,请勿擅离”等。但梅贻琦不为所动,毅然决然飞离北平赴南京,进入溃退中的中枢,未久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海外生活。

治校与做官

20世纪20年代末,在北方政局扰攘中,曾经作为中国学术界一面旗帜的北大,地位一度有所动摇。蔡元培曾说:“今则首都既已南迁。一市之中,大学林立,一国之中,大学更林立,北大不过许多大学中的一校……”

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并让北大重回老大地位的,正是有着一套教育家治校理念和政客钻营头脑的蒋梦麟。他虽是蔡元培的学生,但接任校长后并未固步自封、萧规曹随,而是有进步有革新,创下自己的功业。

蒋梦麟具有出众的行政才华,擅长官场角力,与官僚打交道左右逢源,尤擅长筹措经费。他正式接掌北大帅印后,励精图治,推动着北京大学“有意识地向着近代式的大学方面走”。

1931年1月,蒋梦麟在北大一次纪念仪式上,正式提出了自己的治校方针:校长治校、教授治学、职员治事、学生求学。他更提出:“教授须延聘大师、学者充之。校长当改善学校环境使教授同学打成一片,潜心努力学术。”在这样的治校理念下,没过多久,北大实行的就不再是蔡元培心目中19世纪德国式大学的模式,而逐渐变为20世纪欧美大学的风格。北大师生间坐而论道的风气也大为改观,调查实验、合作研究之风气日盛,产生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全校上下对蒋梦麟也赞誉有加,吴相湘说:“蒋梦麟先生在民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蔡元培。”

尽管有这样的功绩,蒋梦麟在抗战爆发后的表现却遭人诟病,不少北大同仁认为他这段时间治校颇为“敷衍”,一门心思就想做官。曾有人说:“蒋校长的兴趣不在大学教育。战时他对北大的事不问,但他每日忙着招待无关重要的外国人同云南的显要,可见他的兴趣所在。”

甚至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之际,蒋梦麟本人都不在北大,而是远在庐山参加政府会议,于是北大的各项善后工作落到了秘书长郑天挺身上。

抗战胜利后,由于蒋自己想进入政府权力中枢,成就一番升官发财的美梦,遂有胡适主掌北京大学的机会。

蒋梦麟辞却北京大学校长,跟着“世人皆曰杀”的皇亲国戚、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鞍前马后跑了一阵龙套,于气喘吁吁中额头上的汗珠尚未擦干,便随着宋子文的轰然而摔于阴沟中。所谓树倒猢狲散,想不到已经一把年纪的蒋梦麟,又亲自品尝了一下猢狲四散后的尴尬与辛酸。

红火一时的行政院秘书长官帽没有了,好在仍有几个如中央监察委员、行政院善后事业保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官帽戴在头上,蒋梦麟依仗这几顶风雨飘摇的纸糊高帽于长吁短叹中熬过了1948年夏天,终于又遇到了人生中最后一次转机,有幸成为权倾一时的农复会掌门人和名重台岛的“国之重臣”。 所谓“天不灭曹”的历史典故,在蒋梦麟身上又重演了一把。

悲剧张伯苓

1937年7月29日,日军炮兵轰炸南开,校园内弹如雨下,楼塌屋倒,几十万册宝贵图书和珍稀资料灰飞烟灭。这所由著名教育家张伯苓等人创办、靠各界人士赞助,经过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中国当时最杰出的私立大学,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当时已转往南京的张伯苓闻此消息,当场昏厥,尔后老泪纵横,悲怆不能自制。

当天下午,张伯苓强忍悲痛,对《中央日报》记者发表谈话:“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奋励。”随后,约见张伯苓,以同样的悲壮与坚毅之情表示:“南开为中国而牺牲,有中国即有南开。”

校园成为一片焦土后,南开大学师生接到命令,乘船沿海路陆续南下。1938年1月中旬,由于武汉战事吃紧,扬子江一线受到威胁,根据国民政府指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另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生遂分三路向昆明进发,4月28日上午,最后一批步行的师生到达昆明,开始了为期八年多的流亡学习生活。

当年国立西南联大组建后,南开的规模最小,鉴于“将来复校必感才荒”的预感,张伯苓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即开始提前谋划复校事宜。

1942年春节前,张伯苓拜会,就南开复校问题进行沟通。兑现当年的诺言,允诺南开复校时与国立大学同等待遇。1946年4月3日,批准教育部提出的南开大学改为国立的“签呈”,在拨付西南联大复校资金30亿法币中,南开分得8亿元。4月9日,教育部宣布南开大学改为国立,张伯苓仍任校长。从此,南开进入与北大、清华并驾齐驱的国立大学时代。

到1949年11月底,重庆易手前几天,曾两次专程会见正在养病的张伯苓,请他随国民政府迁台,并许诺:只要张氏乐意行动,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此时,也辗转托香港的南开校友,以“无名氏”署名的信件挽留张伯苓。张遂以“衰老多病,不利远道飞航”谢绝的邀请,并坚辞有名无实的考试院长,最终坚持留在了大陆。

1950年9月中旬,张伯苓回到天津,此时南开已被一些对张伯苓怀有敌意的师生所控制。未久,南开校庆,75岁高龄的张伯苓打起精神前去参加,却备受冷遇。经此一击,张伯苓变得沉默寡言,常常呆坐居室,以手击头,神情颓丧,再也没有抗战初“因此挫折而愈奋励”的神勇之气。1951年2月23日,张伯苓于郁闷、孤独中凄凉地告别了这个世界,终年76岁。

作者为近代文化史研究者

上一篇:苏区逃兵 第1期 下一篇:淮军异数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