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英语范文

时间:2023-11-22 01:15:42

拥挤的英语

拥挤的英语篇1

在加尔各答考察期间,我们几乎都是步行出去。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印度的方方面面,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原因是我们不敢坐出租车。这里道路拥挤,出租车众多,出租车司机更是肆意地在拥挤的大街上横冲直撞,还拼命地按响喇叭。说来你可能不相信,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交通警察,汽车追尾是常有的事,司机们从不把追尾当成什么交通事故,遇到追尾双方司机下来看看,友好地问候一下,再继续各走各的路。

一个周末,我和同事们去逛街。一时兴起,我们逛得有点远了,直到下雨了才想起回去,大家都很累,又买了不少东西,更要命的是因为没有太阳,我们忘记了来时的路。虽然大家对出租车很反感,但现在看来这是唯一的选择。谁知打车更费劲,一辆空车过来了,说了好一阵子,那司机竟然不懂英语,最后很生气地把车开走了。在此提醒大家,虽然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可不要以为印度人都懂英语,对英语一无所知的大有人在。如是过三,眼看雨水已经淋透了我们的衣服,大家已经开始烦躁了。第四辆车过来了,还好这个司机会说简单的英语,我们上车后听着他那印度特色的英语,感觉头大。我们说的英语他也表示没怎么听懂,一个劲儿的点头,就是不开车,我们这才明白印度人真是“摇头YES,点头NO”。情急之下,我拿出了酒店的名片给他,他总算明白了。终于发动汽车,然后还不停地同我们交流,可是他说的什么我们几乎没有听懂,只见他穿大街挤小巷,闪转腾挪,车像飞起来一般,遇到水坑处,雨水溅了车一身,他竟然高兴地笑起来。遇到堵车时,他会生气地猛一跺脚,嘴里骂起来,也不知道他是在骂挡他路的车,还是骂天气。只要有一点空隙,他就会拼命地往前钻,一路狂按喇叭,弄得我们一位老兄心脏病几乎要发作,直到我们集体抗议要求他慢一点,他才有所收敛。车子终于到酒店了,大家长出了一口气。计价器上显示的是三百卢比,可是我给他三百卢比后,他却还要三百卢比,从他牵强的英语中,我大概明白他的解释,大意是这里规定,要以计价器的钱数乘以两倍。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只好给他。回到酒店问同来的中国人,他们表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问印度代表,他说他们这里出租车市场管理不完善,计较也比较混乱,再说见我们是外国人,他一定会宰一刀的。

在印度做出租车的经历让人胆颤心惊,不是怕挨宰,而是怕挨摔,现在想来依然感觉头大。

拥挤的英语篇2

【关键词】英语会话;文化;差异;语用学

语用学是语言学较新的一个领域,使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我们用英语跟英语是母语的国家的人交流,除了语言上的沟通,还存在语言文化差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英语是外语,我们说英语时或多或少带有汉文化的痕迹,我们除了需要了解目标语言,还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这样才能保持会话的进行,避免造成交际上的障碍。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俗,第一次跟异性说话最好是用含蓄的方式,不要一直直视对方的双眼,反之,在一些西方国家,如果第一次异性见面说话的时候没有一直直视对方的眼睛的话,对方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这就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些禁忌(taboo)。又如,礼貌同隐私privacy的关系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是不同的。汉民族文化中认为是礼貌的言行(如对别人表现出来的关心和热情)在英语文化民族却会认为是侵犯privacy。例如,两个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就会热情询问对付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但这些内容都被英语民族理解为干预了隐私。我们从以下的几个例子和场景中一起来看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会话交际中的体现。

(1)打招呼。中国人打招呼除了“你好”之外会有一些寒暄语,例如:“您吃了么?”如果在跟外国人打招呼的时候直接把这句话翻译过来用英语 “Have you eaten?” 就会产生交流障碍,这句的会话含义已经不是打招呼了。另外,英文人的打招呼习惯,陌生人第一次见面要使用How do you do?而熟人时间才用How are you?如果不了解这一说话规则,就难以取得预期的交际效果。

(2)在餐桌。按照中国的文化,如果宴请一位非常重要的嘉宾,陪同的人需要给予嘉宾足够的关注度才会体现这位嘉宾的重要性。在英美国家,越重视一个人越要给他最大的自由空间和自由度,如果给予过多的关注则会造成对方的困扰。

(3)颜色。例如,两个人在谈论明星。其中的一名中国人说:Madonna在全世界很红。另一名西方人却不解其意。因为“红”在中国有著名的意思,但是在西方却只表示一个颜色。

(4)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一些城市的马路上流行这样的一个标语:“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英语的话,那就成了Go to work happily, and come back safely. 其实这句话在中国是暗含对汽车司机的良好祝愿。如果对一个西方司机人说这句话,西方人会大惑不解,心里会想,然后呢?那又怎么样?

(5)除了街上,在一些拥挤的场所,如果发生丢东西或者一些突发事件。在西方,看见这些事件的人会走上前去用拍肩的方式告知,如果有人大声用言语表示提醒则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因为在英美人看来,在比较拥挤的公共场合,(例如车站,电影院)高声说话时比较不礼貌的行为。

由以上这几个典型场景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只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懂得一点语用学,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和畅通。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2008,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郭宏丰.《英语会话语用分析研究》2008,浙江大学出版社

拥挤的英语篇3

关键词: 慈善组织 伦敦 贫民住房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迈进城市化门槛的国家,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造成的土地价格膨胀、城市人口激增及社会财富分配不均,都导致贫民的住房条件更趋恶化,使伦敦的住房状况不堪重负,出现了严重的住房问题。

一、十九世纪中期的伦敦贫民的住房状况

工业化使人口大量聚集,从而使伦敦人口的急剧膨胀,一方面是自然增长所致,另一方面是外来移居的结果。十九世纪中后期,随着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伦敦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大量外来移民涌入伦敦。大批贫穷移民来到伦敦,单个人租不起房子,只好几个人挤在一起或在城市边缘建造窝棚等临时住所,形成贫民窟。拜特纳―格林圣菲力浦斯教堂的牧师格・奥尔斯顿对于自己的教区,曾这样描述:“这里有1400幢房子,里面住着2795个家庭,共约12000人。安插了这么多人口的空间,总共只有不到400码见方的地方,由于如此的拥挤,往往是丈夫、妻子、四五个孩子,有时还有祖母和祖父,住在仅有的一间10―12英尺的屋子里,在这里工作、吃饭、睡觉。”①沙夫茨伯利勋爵在1884―1885年的“皇家住房问题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中说:“住房拥挤状况已达到如此程度,以至于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不可能再有什么健康和体面的奢望,我曾看到四个毫无干系的家庭挤在一间房中,每家一个墙角,我无法相信如此状况竟然在伦敦地区仍然存在。”②

由于贫穷,他们住处的生活设施简陋无比,环境最为糟糕,人身健康也得不到最起码的保障。1858年夏季,“从泰晤士河发出的疠气”变得那样令人无法忍受,以致发生了“国会迁移会址的问题”。③在伦敦东区的贫民窟中,穷人们的居住条件之差令人难以想象。有人这样描述:“走进贫民窟,就必须穿过有毒的臭气,这种气从一堆堆垃圾和乱七八糟的臭水沟里冒出,有时脏水就在你脚下流。许多院子永远照不到太阳,永远没有新鲜空气,……在又黑又脏的过道里摸索前进,这里到处是小虫子。这时假如你没有被恶臭赶走,你就来到那成千上万的生灵的巢穴……八英尺见方,这就是一般房间的大小,墙和天花板积满灰尘,因成年累月无人打扫而变得漆黑……至于家具,你有时会看到一把破椅子,一张旧床架的残骸,或一张旧桌子的框。但更经常的是看到一些简陋的代用品,比如在砖头上架上一块粗木板,一个盆子反扣在地上,或干脆什么都没有,只有破布、烂棉花。”④

这个时候,人们针对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而贫民获得了更广的选举权,在政治中争取自己的权利,日益加剧的贫富对立时时为人们敲响警钟,贫民的住房问题成为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各种社会现实使建造贫民负担得起的卫生廉租住房成为迫切的需要。在努力改善贫民住房问题上,首先行动起来的是慈善组织。

二、慈善组织对改善贫民住房的努力

慈善组织在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期的慈善业以个人直接的施舍为主。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分散的慈善救助开始有组织地进行,慈善组织萌芽产生,十八世纪时慈善组织日趋发展成熟。十九世纪中期的慈善组织在继承原有事业的同时,慈善求助的范围也更广。

维多利亚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严重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大量人口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复杂的社会状况意味着慈善组织更需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正是在上述这样的背景下,慈善组织开始为改善住房问题而努力”。⑤

早期最著名的人物是阿什利勋爵(Lord Ashley)及其建立的“改进劳动阶级状况协会”。对于贫民住房问题,他们认为应以三种方式解决:一是通过在伦敦郊区引入个人经营的小块土地以使工人能进行他们自己的生产;二是在伦敦或近郊建造“经济舒适”的“计划住房或村舍”;三是提议妥善地管理好贷款资金。⑥

1841年成立的“首都工人阶级住房委员会”、“改善工人阶级条件协会”等组织都是为解决工人住房问题而成立的影响力较大的组织。六十年代悉尼・沃特娄和乔治・皮鲍迪发起的模范住宅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缓解伦敦住房紧张状况,他们建造了许多“大而呆板的成排的杂院房屋”,以较低的租金出租给低收入者。比如沃特娄每周向每间住户收取两先令一又四分之一便士,皮鲍迪则以一先令又十一又二分之一便士的廉价租金满足着两万人的需求。⑦

沃特娄的成功引起人们的效法,在伦敦贫民的腹心区一带,在拥挤的“花园房屋”和“出租房屋”的上面,建造了一排排的“模范房屋”。商人们的自发行为虽缓解了伦敦城市的住房压力,但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首先是住房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大部分街道狭窄,平房连片,拥挤不堪。商人们看到有利可图,建造了许多连排式大杂院、背靠背式、单向公寓式等各种住房,用于出售或出租。查尔斯・布思对“模范住宅”运动建造的房屋评价,这样写道:“作为设法使拥挤无害于卫生的一种努力,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它不过以一种拥挤代替了另一种拥挤而已,而且这些成排的房屋……从道德观点来说也不都是值得称道的。”⑧其次是房屋租金昂贵。“模范住宅”运动虽建立了一些廉租住房,但对于急需住房的人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在伦敦市中心,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每间房的租金是2先令6便士,到七八十年代上升到4先令9便士,这时租两间房则要花7先令6便士,已经超过半熟练工人的收入⑨。皇家住房委员会调查到,在伦敦的克拉肯沃尔(Clerken-well)、圣卢克(St Luke’s)、圣贾尔斯(St Giles)和玛丽勒本(Marylebone)等贫民区、房子的平均租金是“一间房3先令11便士、两间房是6先令,三间房是7先令5便士;这儿的1000多个家庭中,46%的家庭必须将它们收入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花在房租上,88%的家庭所付的房租超过其收入的五分之一,仅有12%的家庭所付的房租低于这一数字”。⑩

再次是房子质量低下,一排排的房屋是商人们为了快速营利而粗制滥造的。由于建造时偷工减料,年代一久,就成了标准的贫民窟,但即使是这样的私人房屋,也只能容纳一小部分伦敦人。

奥克塔维亚・希尔(Octavia Hill,1838―1912)在伦敦贫民区的住房改革较为成功,她所创建的住房管理制度在1881年被“慈善组织协会”(Charity Organisation Society)住房委员会誉为“奥克塔维亚・希尔制度”。{11}1875年发表《伦敦工人的家》一书,集中表达她的住房改革思想,她关于住房改革的思想和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讲求实际,修缮与新建住房并行;第二,全面考虑,房子和房客一同改造;第三,强调房客和房主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第四,培养房客的社区意识和责任感;第五,将住房改革与公共空间的开辟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12}

希尔的住房改革思想及其具体的房改实践与其他的有关举措相比较,有其独特价值和意义。希尔提供的房子租金低廉,符合穷人的支付能力,因而她的做法效果较好。

无论是“模范住宅”,还是希尔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有一些不足。伦敦郡议会对该市人房密度比值(persons-to-house density)做出统计显示:“从1801年的7.03,到1851年的7.72,再到1881年7.85”,{13}这组数据描述了住房拥挤日益严重的趋势。

综上所述,慈善组织在改善贫民住房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理念上,他们强调穷人要改变思想观念,要学会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点简而言之就是“自助”精神,然而不是每个穷人都有机会可以摆脱贫困的。其次是房租过高。最后是慈善组织和个人所提供的房屋数量有限。

然而这些缺点不足以抹杀慈善组织对贫民住房改善上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既是由于慈善组织的积极实践,促使社会探索贫民住房改善的方案,又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慈善组织在贫民住房改善上的有限性,才促使政府行动起来。议会于1875年颁布《工人阶级住房法》,将清除贫民窟提上了议事日程,《l885年工人阶级住房法》授予首都工作委员会代替较为分散的各教区和地区委员会行使住房管理的职权,并作为1885年住房法的执行机构。1890年时,议会通过了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权地方政府占有土地,建造或者改造一批住房,以适合工人阶级居住;公共工程借贷管理局被授权为此目的而垫款”,{14}标志着伦敦地方机构为工人阶级提供大范围租赁住房的开始。《1894年伦敦建筑法案》和《l898年首都建筑修正法案》的通过,则基本奠定了一战前伦敦住房建筑立法的主要内容和框架体系。恩格斯在1844年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所描述的工人阶级的悲惨处境,到1892年时,他给该书德文第二版的序中则“坦然承认”:“这本书里所描写的情况,至少就英国而言,现在在许多方面已成为过去。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么明显。”{15}

三、结语

慈善组织在贫民住房改造中起到了示范作用。英国政府在十九世纪中后期颁布的一系列住房方面的法律,改善了贫民的住房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困境和社会的问题,过去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像住房问题这样的社会问题,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曾异常突出,当然不是说,当下物质发达的西方国家并没有住房问题,事实上,只要有贫富对立,只要有穷人,就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回顾历史,发现当时的英国和我们现在的社会有很多相似点,这是不言而喻的。十九世纪后期,工业化突飞猛进的英国社会,城市化一日千里,随之带来贫民的住房问题。贫民住房问题的根源在于穷人的贫困,因此,不解决穷人的贫困问题也就无法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注释:

①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4.

②[英]约翰・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617-618.

③⑦⑧W.D.Handcock. David C.Douglas edited.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1874-1914[M].Vol.Ⅻ(2),London,1977:561,619,620.

④Pauline Gregg.Modern Britain:A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Since1760[M].New York,1967:479-480.

⑤Philip Sauvain A.Britai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1700-1870[M].London,1987:206.

⑥J.N.Tarn.Working-class housing in 19th century Britain[M].London:Lund Humphries for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1971:5.

⑨⑩{14}John Burnett;illustrated by Christopher Powell.A social history of housing,1815-1985[M].London:New York:Methuen,1986:150,149,138.

{11}丁建定.从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870-191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31.

{12}梅雪芹,郭俊.论“奥克塔维亚・希尔制度”-19世纪后期英国改善贫民住房的一种努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82-84.

{13}A.S Wohl,edited by S.D.Chapman;contributors:A.S.Wohl [and others].The history of working-class housing:a symposium[M].Newton Abbot:David Charles,1971:24.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1957:271-272.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英]约翰・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W.D.Handcock.David C.Douglasedited.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1874-1914[M].Vol.Ⅻ(2),London,1977.

[4]Pauline Gregg.Modern Britain:A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Since 1760[M].New York,1967.

[5]Philip Sauvain A.Britai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1700-1870[M].London,1987.

[6]J.N.Tarn.Working-class housing in 19th century Britain[M].London:Lund Humphries for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1971.

[7]W.D.Handcock.David.C.Douglasedited.EnglishHistoricalDocuments,1874-1914[M].Vol.Ⅻ(2),London,1977.

[8]John Burnett;illustrated by Christopher Powell.A social history of housing,1815-1985[M].London;New York:Methuen,1986.

[9]丁建定.从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870-191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梅雪芹,郭俊.论“奥克塔维亚・希尔制度”-19世纪后期英国改善贫民住房的一种努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11]A.S Wohl,edited by S.D.Chapman;contributors:A.S.Wohl[and others].The history of working-class housing:a symposium[M].Newton Abbot:David Charles,1971.

拥挤的英语篇4

【成语出处】宋 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感情色彩】中性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天气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风轻云净风轻云淡

成语例句

冰心《好梦》:“这云淡风轻的景物,似乎不能负载。”

相关成语

颜精柳骨 风云变态 扬威耀武 吸风饮露 雨顺风调 顺风张帆 扬武耀威 风流跌宕 威风凛凛

网络英语释义

1. Embracing The Wind

2. Topics created

3. Above the Clouds

4. The clouds are pale and a light breeze is blowing

双语例句

1. The clouds are pale and a light breeze is blowing.

云淡风轻.

来自《《现代汉英综合大词典》》

2.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on a wet, black bough.

早上,拥挤的人群中一张漂亮的婴儿的脸,霎那间,云淡风轻,泉水笑.

3. The wind light cloud light green oil.

拥挤的英语篇5

1、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精耕细作: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3、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4、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5、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6、阅人多矣:形容人阅历多,跟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一眼就能看出人的好坏以至于他的前程。

7、贪生怕死: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8、亚肩迭背: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9、羽毛丰满:小鸟的羽毛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实力已强大。

10、逐队成群:形容人多。

11、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12、杀人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13、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14、七嘴八张:形容人多语杂。

15、一手一足:一个人的手足。指单薄的力量。

16、三人为众: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17、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18、人心叵测: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容人心险恶。

19、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20、谋道作舍: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21、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22、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23、骈肩叠迹: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24、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25、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26、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27、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28、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29、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30、言三语四: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31、众人广坐: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32、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33、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34、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35、熊罴百万: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36、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37、屦贱踊贵: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38、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39、龙多乃旱: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40、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41、肩摩袂接: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42、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43、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44、众擎易举: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45、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46、井底蛤蟆: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47、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48、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49、杀人如草: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50、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51、阴阳怪气: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52、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53、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54、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55、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56、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57、袅袅娉娉:袅袅:柔美貌;娉娉: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58、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59、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60、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61、三夫成市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62、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63、身单力薄:人少力量不大。

64、失惊打怪: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65、人多阙少:谓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66、门单户薄:指家道衰微,人口不昌盛

67、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

68、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69、掎裳连襼: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70、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拥挤的英语篇6

论文摘要: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引发城市交通拥挤和堵塞的主要问题,从交通需求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城市的实践经验,提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对策。

针对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交通拥挤和堵塞,保障城市交通的畅通,是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部门巫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交通需求管理(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tdm)的角度出发,对城市交通拥挤的对策进行探讨。

1 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分析

    城市交通供给主要是指通过增加道路供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来达到缓和和消除交通拥挤的目的。所谓增加道路供给就是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其中包括了上、中、下三层的立体交通设计及交通辅助设施。城市道路供给的增加能够增加一个城市的交通容量,因而能减少交通堵塞,降低拥挤程度。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要能有效率地运行,就要求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达到相对平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需求的数量迅速增长,交通需求结构也发生质的变化,尽管投人大量资金扩充道路容量仍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这就存在道路供给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单纯依靠改造和增加道路,扩大道路供给量的“自然发展”根本无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况且城市道路的可建设面积一般为20%-25%,在目前状况下,任何一个城市可供修建的道路面积都在不断缩小。

    另一方面,道路建设会刺激新一轮交通需求的增长。当斯定律(downs law)表明:沿着交通走廊建的新道路减少了旅行时间,但吸引了其他道路和其他交通方式的交通量转移,经过一段时间后最终将恢复到原来的拥挤水平,即新建的道路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例如,为了缓解市中心区交通压力,2000年初广州市内环路的建成,为广州市形成环形加放射线的主骨架道路系统提供依托,改善了市中心区交通条件、减少市中心区环境污染,使市中心区平均车速提高30。然而仅仅过了几年,由于道路条件改善,内环路吸引的穿城交通量大幅度上升,导致高峰小时有些路段严重堵车。建成之初,确实大大缓解了市中心区的拥堵现象,交通秩序得到良好改善,但随着吸引流量的增加,新的、更大的交通压力随之而来,交通拥堵更加严重。近年来,广州市尽管投人了大量资金用于道路交通建设,但仍然不能实现交通设施供应能力与交通需求的基本平衡,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交通量已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高峰期内车辆行驶速度缓慢、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堵塞严重,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造成经济上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国际经验表明,单纯依靠增加道路交通设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挤问题。泰国曼谷的交通拥挤世界闻名,近几年,曼谷修建了几十公里的高架道路,本意是缓解交通拥挤,但出乎政府意料,引发了更严重的汽车交通拥挤。

2 交通需求管理的原理

2. 1tdm的内涵

    tdm是指通过综合性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促进城市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选择行为的变更,以减少机动车出行量,减轻或消除交通拥挤,构成最佳的交通方式,从而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快速、安全、可靠、舒适、低污染地运行tdm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实施错时出勤等对策,在时间上分散交通需求;通过向驾驶员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和拥挤、事故状况,促使交通需求在空间上分散化; 通过提高公共交通和服务水平,促进人们利用大运量、高效的公共交通;通过实施各种综合对策,促进小轿车的有效利用;以及通过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对交通发生源进行调整。

2. 2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

    实施tdm的目的是:在适度的交通建设规模下,通过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多种手段并用的需求管理体系,控制交通需求总量,削减不合理的交通需求,即通过减少或分散需求使供需平衡,保证交通系统有效运行,从而处理好有限交通设施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的矛盾,使有限的交通设施最充分最有效地得以利用。

3 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措施

    tdm对策是社会系统工程,它的有效性取决于交通环境、土地政策、政治、法律、制度上的支持、公众参与和实施办法。我国的城市交通问题不能通过一味地增加道路供给加以解决,而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把tdm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之一。其主要对策包括区域收费制度、机动车交通削减对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线路与停车需求控制及建立智能交通系统等。

3. 1区域收费制度

    区域收费是针对指定区域内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收费,最拥挤地区采取最高的收费标准,经过合理选择线路和时间的驾驶员可以避免高额收费。由于驾驶员避开了高收费的拥挤地区,因此减少了繁忙道路上的交通量。

    伦敦为解决首都街道的交通拥挤,决定把周日行驶的车辆减少1500,并计划从2003年1月开始,向那些驾车进入伦敦市中心的人士收取5英镑费用。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城市区建立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lectronic road pricing sys-tem)的国家,该系统于1998年9月正式投人使用。目前erp系统已经取代了1975年开始使用的区域通行券系统(als)和20世纪90年代初在3条主要的高速公路上使用的道路收费系统(rps)。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奥兰多,1994年以前,在408州道的荷兰东收费广场,每天高峰时间的交通阻塞经常延伸1英里长或更长。然而,自1994年采用电子收费以后,旅客可以在不停止行程的情况下付费,通过量从3 400辆车/h增加到7 800辆车/h。

3. 2机动车交通削减对策

    交通堵塞通常发生在上下班时间,所以将不同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上下班时间错开,使高峰时间的一部分需求转向非高峰时间,那么通过时间上分散交通需求也能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错开上下班时间的做法主要有3种:①错开上(下)班时间。让城市外环城干道外的单位最先上(下)班,中环城外的单位其次上(下)班,市中的单位最后上(下)班;②减少每班上班人流量。将现在的常日班改为6h的两班制,工厂三班制改为四班制,商店改为四班,增加夜市;③对某些时间限制性不强的工种,实行弹性工作制和家庭工作制,进一步减少道路人流量。

 弹性工作制于20世纪s0年代由德国经济学家提出;7。年代以后,这一制度在欧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约有4000的大公司采用了弹性工作制,其中包括杜邦公司、惠普公司等著名的大公司。我国近年来许多工厂也在试行这种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削峰填谷,避开交通高峰和交通流量集中所造成的交通紧张。广州市继续推行大货车夜间运行政策;规定摩托车禁止区域;不同吨位货车的行驶时间、区域和单双号行驶办法;实行自行车与机动车的交通分离等措施,使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

3. 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tdm的核心是引导出行者选择效率高的代步工具。通常私家车人均时空占有率是公共汽车的7倍左右。许多国家的城市交通拥挤是私人汽车过量发展的结果。因此,在出行方式选择上,政府可以对某些交通方式实施抑制,对另一些交通方式实行刺激的政策,将出行方式由低容量向高容量转移。其具体措施有汽车合乘,限制私人小汽车进人市区,改善换乘设施,促使出行者向高容量的公交系统转移。

    从20世纪80年代起,西欧、日本等国吸取小汽车过量发展导致城市交通拥挤的教训,转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强调将城市交通引向运量大、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现在许多国家的大城市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地铁、轻轨等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方式,通过增加公共交通的种类,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人们利用大运量、高效的公共交通。

    广州市根据未来交通交通需求规模及特点,通过深人分析现有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tdm确保最大程度地使用道路容量的政策框架,将出行需求从低效的私人车辆出行转变为高效的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措施。其中包括: ①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原则;⑧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前提下,对城市自行车采取因势利导、适当控制和积极治理的方针,市中心区内积极推进自行车网络的建立,引导自行车使用,规范车辆停放管理;③严格限制广州市中心区摩托车的拥有和使用,严格执行停止摩托车上牌制度;④加强对私人小汽车拥有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根据广州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和市中心区交通改善实施方案研究结果的建议,到201。年对进出中心区内的小汽车数量减少20000。

3. 4线路与停车需求控制

    商业中心区往往也是交通高度拥挤的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机动车行车线路和停车需求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行车速度,限制进出这些地区的机动车出行量,从而确保道路畅通,减少交通堵塞。例如在芝加哥,不允许停车场出口朝向每天大于2 500辆交通量的城市道路,这有效地限制了市中区的停车场数目。

    线路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在商业中心区和一些交通瓶颈路段实行车辆的单向行驶。日本60年代实行单向通行规则后,单向通行比双向通行的能力提高3000一5000。但这种方法在提高通行速度的同时,也给许多车辆增加了不必要的绕行成本。

3. 5智能交通系统(its)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是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对传统的运输系统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是目前世界上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的前沿川。其目的在于,促使交通需求在空间上分散化以减轻或消除交通拥挤。它使tdm从“点控制”(道路交叉口控制)和“线控制”(道路通行控制),发展到整个城市区域的“面控制”。由于它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遍布区域的探测器、摄像头、大型可变电子显示屏幕、实时交通广播等,科学地控制和引导交通流,因而可在同等条件下大大改善交通状况。最近十几年,国外对这种综合考虑道路、车辆、交通参与者、高新技术等因素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方兴未艾,并对解决城市交通题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智能化交通系统包括:①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汽车自动驾驶导向,包括激光自动控制车速和保持车距以维持最快的交通流速;险情时,自动刹车等;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自动帮助驾车人搜索从a出发点到b目的地的最佳路径,以充分利用空闲的路面,疏散车流,最大程度地避免拥挤;③汽车驾驶系统,自动通报行驶前方路面的交通状况,路面有事故塞路时,采取绕道行驶;④设计智能化停车场,让那些找车位的人在进停车场前就知道该停车场的空位情况,以节省在停车场内绕圈子找车位的时间;⑤紧急援救道路和方式;⑥计算机模拟城市交通流量和趋势等等。编辑

4 结语

拥挤的英语篇7

[ 重视音乐和体育 ]

音乐和体育的教育是伊顿公学的鲜明特色。自十九世纪以来,这里就开始进行非常严格专业的音乐教育。如今学校里有一千三百多个学生,每周就有超过八百节的音乐课。这里的音乐系拥有世界上最新的乐器和设备。聘请的音乐老师来自英国各地,有一些特聘的甚至是音乐家。这里的音乐课,一般都是一个老师教导一个学生。所以这里的学生学音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体育方面,我国观众熟知的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马术比赛的华天,就曾在这里就读。这里的男孩个个身强力壮,体育锻炼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里有丰富的体育资源,有健身房、体育馆,还有巨大的足球场。运动种类繁多,单就球类运动而言,就有网球、曲棍球、冰球、板球、高尔夫球、乒乓球、篮球,当然还有足球等等。室内运动有举重、武术、击剑、瑜伽等等,甚至还有杂技。水上运动有游泳、水球、划船,学校拥有一个大型的划船基地,建在Dorney Lake,是学校的私有财产,但是将会在2012年奥运会期间,成为划船比赛场地。伊顿公学还有几项独创的运动,比如The Fives,Field Game 和Wall Game。其中Wall Game比较著名,两队学生挤在一堵墙下,底下有一个学生抱着一个球,两队人都拼命地想把这个人的球挤出来,然后一脚把球踢到目的地,不能用手。难度非常大,据说最后一次进球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

说到伊顿公学的特色,不得不提的是校内五花八门的社团活动。这里有多达几十个社团,能够完全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每天下午放学以后,是学生们进行社团活动排练的时间。比较受欢迎的是戏剧、音乐、军事和政治,介绍东方文化的东方协会也很受学日语和中文的学生的欢迎。到了晚上8点,就是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表演或展示的时候了。在进行这样的活动之前,都会提前几天甚至两个星期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学校全体师生;戏剧或者音乐会或军事表演,需要凭票进场。这些男孩的舞台剧表演水平非常精湛,可以与专业演员媲美。他们的夜间军事表演(Tattoo)很隆重,还从军队里借来了坦克和直升机,十分轰动。各种社团还经常邀请一些名人来演讲。比如政治协会就曾邀请过时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女士来作了一次关于在金融危机里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的演讲。还有很多西方名流都曾在被邀请之列。

(作者于2008~2009年在英国伊顿公学任汉语助教,本文摘自 《环球时报》)

拥挤的英语篇8

论文摘要: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除了要懂得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文字字面以外的蕴含了许多文化因素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从而就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几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引起的交际障碍来阐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种类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Samovar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有关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根据Samovar的观点,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是人为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非语言交际涉及文化、民俗、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领域,运用范围广泛,其语义也很复杂。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含义,孤立地理解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涵盖范围,其分类方法有很多。胡文仲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非语言行为大致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而环境语则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前两类可称为非语言行为,而后两类则指非语言手段。

二、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是密不可分的。许多非语言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语言交际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在非语言交际中,有关文化的表达方式异常丰富,以至于文化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非语言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语言方面的因素。Birdwistell认为,没有一种表现行为是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遗传或天生的。因此,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的一些情感都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Samovar认为,通过了解某一文化的非语言表现的基本模式,我们可以探寻人们的举止态度;通过非语言行为模式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对非语言行为的研究可以排除狭隘的文化优越感。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更为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由此可见,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错误破译信息是显而易见的。

    1.体态语中的文化差异

    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与动作,它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它包括身体语言、手势语、态势语和体语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体触行为方面,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少美国学者将英美文化列为非体触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近体交际的亲密距离非常敏感,人们不才惯相互拥挤,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在捍卫属于自己的领地。尤其是同性之间如拉手、勾肩搭背等行为都被视为禁忌。而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中,近距离体触并不属于异常现象,人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亲密、温暖的表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同性朋友之间的体触都被认为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接受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2.副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它一般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副语言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显著的方面之一是对沉默的不同态度。Hall曾把“沉默”作为他划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在他看来,东亚文化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属于高语境文化。在这些文化中,信息往往是通过手势、对空间的利用甚至沉默来传递的,因此对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语言行为以外的语境。在中英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经常采取的沉默态度很不习惯。西方有的学者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甚至认为东方人的沉默态度是对交际对方的蔑视或侮辱。而中国人却很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具有丰富的含义。恰到如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果,甚至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3.客体语中的文化差异

    客体语言指人工用品,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等。这些物品具备双重功能:实用性与交际性。以交际角度来看,这些用品都可以传递非语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和个人特征。东西方文化对嗅觉信息的感受也不一样。中国人适应人身体的自然气味,中国人很少习惯使用香水;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这种人体的自然气味是很难接受的。因而无论男女都注重对身体气味的掩饰,都习惯每天使用香水。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体气味,即身体气味的文化差异,不能从本民族的喜好出发去厌恶、反感外族文化的生活习惯。

    4.环境语中的文化差异

    环境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颜色、信号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际信息,所以环境语也能展示文化特性。

    Hall在其《无声的语言》中对不同文化对于空间、领地、近体距离等的不同认识作了详尽研究。他认为,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不同。在中国,人们比较能够容忍拥挤;而在英美国家,一旦公共场合出现拥挤,人们会马上尽量回避,因为他无法适应过近的近体距离与体触。西方人的领地观念明显强于东方人,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无形的领域被侵犯,就会马上采取各种反应进行维护。领地观念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对待隐私的不同态度。英美文化中的人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隐私,这也是他们与中国人交往时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冲突之一。东西方文化对待时间的观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西方人具有更强的时间观念性,他们非常注重守时,并十分珍惜时间。

三、结语

上一篇:母亲快乐范文 下一篇:关于雪的文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