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作品范文

时间:2023-11-26 05:31:23

季羡林的作品

季羡林的作品篇1

遗留藏品值天文数字

当然,不是说清贫的季老有巨额的钱财,而是朋友送赠的字画及季老本人的书法、手稿,自然已是价值不菲。

据称,季老弟子钱文忠曾分析过季老的藏品和财产大致分成六个部分:一、主要是1950年以前收藏的字画,其中包括已故师母从山东带到北京的字画,这些字画以齐白石为下限,数量很大,名家聚集,触目皆是,若论价格,在今天是天文数字。这部分是有目录的,主要-是先生已故的第一任秘书、追随先生半个世纪的李铮教授编订,我帮过忙的,这是10年前的工作;二、其他珍藏版古籍、古墨、田黄、田白、白芙蓉、名人信札等,数量很大:三、历年来,先生朋友赠送的字画、艺术品,数量也很大,名家包括启功、范曾、欧阳中石等;四、先生本人写的字、手稿,当然也有很高的价值;五、先生著作出版量很大,稿费数目也不小,当以百万元计,还有朋友馈赠,先生本人不经手。

曾协议将藏品捐给北大图书馆

季老遗产的去向,一般认为有两个可能性,一是捐给北大,入藏北大图书馆:―是传之后人。据报道,早在2001年7月6日,季羡林曾与北大签订协议,将图书、手稿、字画等藏品捐献给北大图书馆。此时,季羡林与独子季承已断绝关系,6年未见面。但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去年10月29日,收藏爱好者、季羡林友人张衡称,在拍卖会上发现了季羡林私人收藏的16幅书画作品,事件披露后,一些媒体将矛头指向了北大为季羡林安排的秘书杨锐。

而到了去年11月5日,北大声明未发现季老藏品外流。3天后,北大公布事件调查结果称,季老秘书杨锐保管的季老藏品并未外流。11月26日,北大通报“季羡林藏品外流拍卖”调查情况,称已查明证实“举报人”手中字画全系伪作,所谓“秘书盗卖”完全没有任何根据。

与此同时,与父亲已13年没见面的季羡林独子季承与父亲冰释前嫌,重归于好。他公开指责北大干扰其与父亲见面,北大也拒绝将季羡林北大家里的钥匙给他。

最后,北大为季老撤换秘书,也将钥匙归还了季承。但据报道,纷纷扰扰的事件过程中,张衡称,未有任何人来看过他手上拍得的外流画作。该事件最后不了了之,真相也不得而知。藏品归属留悬念曾留字条“委托儿子季承全权处理”

2008年12月6日,季羡林又写了一次委托书,在场的人还以证人的身份在上面签了名。委托书内容为“全权委托我儿子季承全权处理有关我的一切事务。暨。季羡林。戊子冬。2008年12月6日于301医院。”季承7月1 2日说,这是事实,没有问题。

而季老去世后,藏品何去何从,北大方面保持沉默,有关负责人称,尚不清楚,目前只想处理好季老的后事。

季羡林的作品篇2

兰台纵横lantaizongheng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精通12国语言。 在语言学、佛教学、印度学、文化学、历史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有很深厚的造诣,研究翻译了大量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2006年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一、季羡林的成就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10岁时开始正式学习英文,高中开始学习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岁时在省立济南高中求学,其国学老师,翻译家与教育家董秋芳的指教决定了季羡林一生的写作活动。1930年进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是德文。向吴宓、叶公超学习东西诗比较、英文,同时选修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等,在此期间对梵文产生了深厚的兴趣。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至哥廷根大学学习。在长期的学习研究中,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影响巨大,1936年决定选择梵文,对中印文化关系进行彻底的研究。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期间主修印度学,学习梵文及巴利文。同时选修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加学南斯拉夫文。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同时也是他唯一的听课者。1941年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斯拉夫语言、印度学、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同年成为语言学家艾密尔西克的入室弟子研究吐火罗语。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并继续研究佛教及梵语,在德国期间季羡林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获得了高度评价,奠定了其在国际东方学和印度学界的地位。因战争归国无路的季羡林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经瑞士辗转取道东归,经恩师陈寅恪推荐于1946年进入北京大学任教至1983年,创建东方语言文学并一直担任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北大是我国最早成立东方语文系的大学,培养出了大量东方学的专业人才。1956年季羡林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期间历经磨难受尽屈辱。结束后于1978年复出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因病辞世[1]50。 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季羡林曾评价自己是杂家,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季羡林一生著述颇丰,著作书目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糖史》等,大都被收集入24卷的《季羡林文集》中。其中翻译方面的著作包括有译自德文的马克思所著《论印度》、《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译自英文的《家庭中的泰戈乐》等;译自梵文的印度古代长篇史诗《罗摩衍那》、印度著名剧作家迦梨陀娑的七幕诗剧《沙恭达罗》和五幕诗剧《优哩婆湿》、反映印度民间故事的《五卷书》等等,涵盖了印度古代语言、佛经、梵语、吐火罗语、印度的历史和文化等内容。《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被奉为印度叙事诗的典范,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对整个南亚地区和宗教都产生过深远广泛的影响。在中饱受折磨,被下放看门的季羡林在创作与研究都不能进行的困境中,继续坚持翻译方面的工作,并选中了这部气势恢宏的史诗巨篇《罗摩衍那》,由于历史环境的限制,季羡林只能偷偷地进行翻译,由于《罗摩衍那》是以诗体的形式写就,季羡林坚持译文也应是诗体,要将每首三十二音节的颂译成四行汉诗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何况还要考虑到八万行诗的押韵,常常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而失魂落魄,在四年时间里,七篇的《罗摩衍那》译了还不到三篇。结束后,季羡林的翻译工作才光明正大地进行,终于在1983年2月将《罗摩衍那》翻译完毕,这是除英译本之外世界上仅有的外文全译本。 十年风雨、十载心血,方铸就了这部长达两万颂,译文达九万行,五千余页的巨著。 《罗摩衍那》的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中印的文化交流铸起了一座丰碑,季羡林因此被印度指定为印度和亚洲文学会分会主席,被印度文学院授予名誉院士,2008年印度更是首次将印度公民荣誉奖授予当时已97岁高龄的季羡林[2]101。 季羡林在梵文翻译上的成就众所周知,而在吐火罗文的译述上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种本已经失传的语言,仅凭着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的一些残卷而重新面世。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曾经师从艾密尔西克对吐火罗文进行过学习与研究。1974年时,在新疆又出土了44页88面残卷,当时全世界只有不到二十个人懂这种语言,而整个中国只有季羡林懂这些文字,时年63岁的季羡林经过17年的研究,终于破译了全部残卷,并译著出《弥勒会见记》,那时候他已经是80岁高龄的老人了。《弥勒会见记》的译释,对佛教传入中国的经历,佛教在中亚的传播史等的研究都提供了新的依据。季羡林多年从事各种文字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出版的译作将近四百万字。中国翻译协会2006年将首次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给予了季羡林,是对他为中国翻译事业所作贡献的一种肯定。 三、季羡林的翻译思想 季羡林一生所获荣誉与头衔非常多,但他自己乐于接受并承认的只有两个,一是教授,一是翻译家。很长一段时间内季羡林谢绝所有聘任,唯独在2004年欣然出任中国翻译协会名誉会长,其目的竟是为了便于为翻译工作提意见。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从未枯竭的原因是因为不停地有新思想注入,而最大的两次思想注入,一次是来自印度,一次是来自西方。这两次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因此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季羡林与他在清华的恩师之一吴宓一样,赞同严复在翻译上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他认为信是忠于原著,达是忠于读者,雅则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即译者需要同时忠于作品、作者和语言。同时做到这三个字,就是上等,可以说是尽翻译之能事了。若是能信而达雅不足,则是中等,而不信不达不雅则为下等。他认为信是翻译的基础,如果不能做到忠实于原文,就不叫翻译。#p#分页标题#e# 直译是压倒一切的原则。 这点在他翻译《罗摩衍那》这部印度原始的诗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为了将原文的诗体译成中国的诗体,他决定采用顺口溜似的民歌体。 同时将原文分两行写的32个章节的颂译成四行,每行的字数基本整齐,并且押大体上能够上口的韵,季羡林可谓用心良苦。 译至第六篇《战斗篇》下半部时,季羡林更为严格地将每行定为七言绝句,间或也有五言,从而更接近于民歌体。除了译文更加简洁精练,保留了原文的节奏,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季羡林在翻译中不但忠实保留了原诗的信息,还尽量押大致上口的韵,在忠实原著的前提下追求文体之雅[3]133。 在音韵上以偶数行押韵,韵脚灵活,音韵协调上口,译文达到了信与美的效果。 季羡林的翻译思想还体现在《罗摩衍那》的音译上。 为了保持忠实于原文,能准确地选择译音,他通过研究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实践与翻译文化,基本上使用过去中国和外国和尚翻译经文时使用的对音方法,尽量符合印度的原音。季羡林所主张的直译,在信的基础上,还在汉语习惯以及文法允许的范围之内,适当引进一些外国语法中比较周密的表达方式,使汉语表达方式更加丰富,从而更适应需要。这与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直译观颇有相似之处。但与鲁迅不同的是,季羡林反对重译,即不通过原文而对某国译文进行的二次翻译。他认为科学与哲学类必要时可以进行重译,文学作品则不行,并用淮南之桔淮北之枳来形容重译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季羡林认为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思想就无法沟通、文化无法交流、人类社会就难以前进。正因为翻译的重要性,季羡林十分重视翻译职业的道德,主张翻译行业的工作者,应该多学几门外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改革大学外语学法,大力培养职业翻译家,建立保证翻译质量机制,并再三公开请设国家翻译奖,足见他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关切与注重。

季羡林的作品篇3

这原本没什么奇怪,像季先生这样学问如此好,名气如此大,性格也相对温和,比较配合相关方面的高寿老人,他受到怎样的礼遇都是正常的。然而,如果有一天,尊崇季先生的我们突然发现,被当作“国宝”和“人瑞”的人,却连一个普通人应该享有的权利,都在一种无限的捧抬中被虚化,又会作何想呢?

这并不是夸张。12月8日《东方早报》报道,季承作为季羡林先生惟一的儿子,和父亲同在北京,“屡次努力与父亲相见”,“儿子上班都要经过医院,居然13年没有见面”。一般说来,父子不能见面无非三种情况。一是司法机构对此进行了限制,而季承表示“公安局、法院、检察院也没出示文件”;二是医院方面出于病人健康的考虑,但季先生的高足钱文忠教授强调,季先生就医的“301(医院)没有任何责任”;三是父亲不愿见儿子,可是新闻中说季羡林这个父亲是“想儿子”的,而且已经授权儿子管理他的家和藏品,但得到父亲授权的季承“却没有权利进自己的家,拿不回家里的钥匙”。季承在报道中追问:这是什么道理?

是啊,这是什么道理?读到这篇报道的任何一个读者,想必都会发此一问了。

事情的症结其实是清楚的。正如钱文忠所说,“见不见季老,权力在北大那里。”

首先应该承认,尽管季先生是国宝,毕竟尚属于北大的员工,北大是有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的,问题的关键是:北大究竟是把季先生当作一个人,还是当作一件物品管理?如果是前者,那季先生为什么连见儿子的权利都被剥夺,为什么无法依照自己意愿处理本人物品和财产?须知,这样的基本权利,本来是当今时代任何一个普通人所都拥有的。《东方早报》的新闻中披露了钱文忠的一句话,他说:“现在有人探望季老,包括他的家属,好像都有人盯着,起码我去是如此。”钱文忠为此不解,“有什么必要?有什么理由?有什么法律依据?”当然没有理由和法律依据,惟一的说法只能是:北大是把季先生当作一个物品在管理,而且是一件视为垄断、奇货可居的物品!

我曾经对季羡林先生有一些微辞,但读了这篇报道,悲凉之雾油然袭来。有些人士很热衷给季老送上“大师”、“国宝”等等冠冕,而季老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权利,却仿佛若有若无。现在关于北大的议论很多,其中曲折和原委,从季羡林的遭遇中,思之过半。

季羡林的作品篇4

――张中行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他早年留学欧洲,上世纪40年代回国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

“‘真情、真实、真切’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数十年身兼北京大学教授和系主任的季羡林老先生不论是在为人处世,还是学识修养上,都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季老所表现的正是中国传统儒家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思想。

东方学的创始人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

1936年春,季羡林把研究方向定为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

1946年,季羡林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拜会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在北大创建东方语文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其学术成果享誉海内外,成为著名的的东方学大师。

季羡林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浮屠与佛》揭示梵语Buddha(佛陀)一词在早期汉译佛经中译作“浮屠”是源自一种古代俗语,译作“佛”则是源自吐火罗语,从而纠正了长期流行的错误看法,即认为佛是梵语Buddha(佛陀)一词的音译略称。此后,季羡林于1989年写了《再论浮屠与佛》,进一步论证汉文音译“浮屠”源自大夏语。

季羡林的论文在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中别开生面,用比较语言研究方法,证明汉译佛经最初并不是直接译自梵文,而是转译自西域古代语言。季羡林也据此提醒国内运用音译梵字研究中国古音的音韵学家,在进行“华梵对勘”之时,一定要注意原文是不是梵文这个大前提。

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思想,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学者们认为,季羡林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三辞“桂冠”

季羡林虚怀若谷,宠辱不惊,面对溢美之辞,他有超人的真实和谦逊。“只不过我运气好,好事都往我这儿流。我就两条:爱国和勤奋。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是样样通,样样松。”

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季老谦虚的称自己连“国学小师”都不够,却遑论“大师”。

对于“泰斗”,先生以为“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10年,在国内57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所谓“国宝”,季老以略微幽默的笔触说到“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季老又请辞了“国宝”的桂冠。

那份真实与谦逊让人们对季老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与敬仰。

最难时不丢掉良知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中,这样称赞季羡林先生“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

早在1986年,他就写了《为胡适说几句话》一文,震惊文坛。当时胡适还是个“反面教员”,人人谈胡色变,无人敢涉足这一“”,有朋友劝他不要写这样的文章,风险太大。季羡林认为,由于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胡适的评价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评价问题,而是一件涉及到许多重大学术问题的大事。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话,把真相告诉大家,还胡适以真面目。他的文章发表后,得到学界的普遍肯定和响应,开启了重新评价百年学术史的先河。

季老特别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赞扬起来从不吝啬。比如他夸李国文先生的随笔写得好,有哲理,是能让人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的文章。还夸邵燕祥先生的诗好,有文采有思想有意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季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了当代另一位大儒张中行先生。称张先生“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淡泊宁静,不慕荣利,淳朴无华,待人以诚。”“我常常想,在现代作家中,人们读他们的文章,只须读上几段而能认出作者是谁的人,极为稀见。在我眼中,也不过几个人。鲁迅是一个,沈从文是一个,中行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难得一位大学者对另一位大学者如此欣赏。古人都说“文人相轻”,历史上又出现过了太多的文人互相诋毁乃至“残杀”的故事,却很少能看到互相佩服互相欣赏的,更少见如此之高的评价。季羡林先生把他对张先生的钦佩之处老老实实告诉读者,一副甘拜下风的若谷虚怀。

像工友,像老农

季羡林在北大是闻名遐迩的名教授,在全国是誉满天下的学术大师。可是在一般人眼里,他却远远“配不上”这些头衔。他衣着平常,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一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他走在人群中,绝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像一个工友,说话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如沐春风,决不会感到紧张局促。”总之,他没有一点“大人物”的架子。但是,他却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

对于季老,他身边的李玉洁再熟悉不过,“首先是人格魅力。老先生在做人上,从来是克制自己,照顾他人,以德报怨,虚怀若谷。而且坚持平民立场,对人没有等级观念,大官来了也是这样,平民来了也是这样,越是被人看不起的人还越平等相待,就说医院里的勤杂工吧,差不多都跟季爷爷聊过家常。” 先生平易近人是出了名的,据说当年身为北大副院长已近古稀之年的季老先生竟为一个刚入北京大学的学生原地不动看守行李达半小时之久。

季羡林先生的精神,就是中国文化传统所推崇的平民知识分子精神,古称布衣精神或者是圣贤精神。

季羡林走在校园里,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忽然一辆自行车停在他面前,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从车上下来,问道:“你是季羡林教授吗?”“是我。”“季先生,我没有什么事,我只想当面向您说一句:我很敬佩您。”说完,年轻人向季羡林鞠躬,转身上车,飞驰而去。甚至正开着车的年轻人,认出了迎面走来的是季羡林,便立刻停下来,打开车门,走出汽车,双手合十,向季羡林深深鞠躬。人们这种发自内心的崇敬心情,在今天的社会中十分罕见。

没有“大人物”架子的季羡林,却赢得了群众的极大尊敬,他靠的就是不俗的人格魅力。

俗话说“伟大来自平凡。”这个平凡的真理,在季羡林身上得到了证实。他平凡,平凡到不需要任何装饰,所以才会令人感到他的伟大。他这种平凡的伟大,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就是一个“真”字。“怀真情,讲真情”,这就形成了季羡林人格的独特魅力。

季羡林对一切善良的人,从来都以真情实意相待。他对世人充满真诚的爱心。他爱亲属、朋友、师生,甚至与他童年时一起割草、玩耍,至今仍然目不识丁的农民他也会铭记在心。只要是曾经帮助过他、爱过他的他都会记着、爱着他们。

季羡林的作品篇5

种名号的“大师”备受质疑,连7月故去的季羡林先生,亦难不受波及;这一年,圆明园海外文物摸底启动,鼠兔首被拍卖引发热议;这一年,小沈阳蹿红,余秋雨暴富,千年古刹亦不寂寞,仿佛只有网民的茶几上摆满了“杯具”;这一年,大侠归于庙堂,何处再觅江湖?

档案名称:海外流失文物引发持续关注

关键词:圆明园兽首 乾隆玉玺 文物流失

入档理由:海外中国文物拍卖总是牵动中国人的民族情感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有多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在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博物馆中,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有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约为这个数目的10倍。2009年初,法国佳士得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事件轰动一时。中国律师发起“追索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诉讼律师志愿团”,敦促拍卖行取消拍卖并归还文物。而“谁当原告”和“高额诉讼费哪里来”却一度成为难题。最终,中国律师团虽然向法国巴黎一家法院提出了“禁卖”请求,但没能阻止兽首的拍卖。2月25日在法国巴黎佳士得拍卖会上,厦门商人蔡铭超以3149万欧元拍得从圆明园流失的鼠兔首,并在几天后声明“这个款不能付”,一时舆论哗然。

档案名称:千年少林寺的“商业化”之路

关键词:官网被黑20亿重建北少林 分院扩张

入档理由:千年名刹少林寺,今年依旧延续了其“新闻制造大户”的“传统”

分院数量快速增加、天价袈裟、斥巨资重建北少林传闻……这些,都与一般人心中不问世事的寺庙形象迥异。争议中的少林,尽管因其商业化饱受指责,依旧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是民众的误解,还是时代的必然?众说纷纭中有一点大概是肯定的:关于这座名刹的消息,2010年热度仍然不会减。2009年12月,一则“少林寺拟上市”的消息再次引发关注。

档案名称:季羡林遗产风波

关键词:藏品 北京大学 季承 李玉洁

入档理由:“国学大师”季羡林7月去世,身后遗产因为“说不清楚”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最后由儿子季承处理全部遗产

季羡林藏品外流?此事曾被评为“2008年的文化大事”。藏品外流事件关涉北京大学、季羡林家人、季羡林秘书以及其他季羡林的仰慕者,纷纷扰扰之后,原来“外流藏品”实则赝品。可是,“假画案”引出了“真画案”。2009年7月,随着季羡林的逝世,其包含在身后遗产中的书画藏品何处去,成为季羡林家人、秘书和广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一场“季羡林遗产纠纷”拉开帷幕,季羡林之子季承、季羡林秘书李玉洁以及北京大学之间形成一个难解的结。

档案名称:2009年那些离去的身影

关键词:大师 去世 季羡林 任继愈

入档理由:每到年末,总会有一些盘点让人心情沉重。今年离开的大家是季羡林、任继愈、唐德刚、丁聪、杨宪益、王世襄……

这一长串名字,将铭刻在后人心中。这一年的1月,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驾鹤西去。在“封刀”隐居近三十年后,这位武侠大家终于能够彻底告别江湖的是非。

2009年7月11日,“国丧二宝”,任继愈、季羡林两位重量级的学者相继离世。媒体密集报道的同时,亦有小小缺憾――曾出现了“重季轻任”情况。幸而这种局面并未持久,即得扭转。有评论指出,与季老相比,任老在“国学”方面的著述,不但数量众多,而且涉猎范围极广,在哲学、宗教、文献学等好多方面,都有不小的建树,其渊博学识,在当今学界,罕有其匹。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唐德刚,于当地时间10月26日晚,因肾衰竭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89岁。95岁的杨宪益于11月23日因淋巴癌在北京去世,人们将“大翻译家”、“中西文化的桥梁”、“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这样的头衔送给这位老人。杨宪益最伟大的翻译成就是和夫人戴乃迭合译《红楼梦》120回,他们还翻译了屈原的《离骚》,是屈原作品英文翻译的第一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对鲁迅作品的海外推介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有着“中国第一玩家”的王世襄,于2009年底告别人世。他头衔众多,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还有人称他为奇人、北京最后的贵族、情趣大师、中国第一玩家……

在2009年离开的还有:著名漫画家丁聪,有中国话剧的“活化石”之称的北京人艺“四巨头”和“四大导”之一的欧阳山尊,曾备受争议的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舒芜,以创作革命领袖画像而闻名的著名画家李琦,曾在舞台上塑造“狗儿爷”等形象的表演艺术大师、北京人艺原副院长林连昆,新中国戏曲领军人物、戏曲作家、理论家马少波,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冯纪忠……

档案名称:盘点2009年网络流行语

关键词:杯具 哥 寂寞

入档理由:流行语伴随网络而存在,从“80后”的创意进化到“90后”,是互联网文化中最具活力的点缀

和鼠年网络热词相比,牛年的热词似乎更“书生气”,有惆怅的“杯具”、热血沸腾的“”,有表意丰富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还有丢掉了“贾君鹏”的“寂寞”党等。和“山寨”、“雷”不同的是,牛年的热词“再生能力”和“变异能力”很强,“杯具”不只于“杯具”(悲剧),还衍生出一系列“洗具”(喜剧)、“餐具”(惨剧)和“茶具”(差距)。网友“不要迷恋哥”的一句戏言“哥只是个传说”,在老谋子联手小沈阳打造的《三枪拍案惊奇》主题曲里变成“不要疯狂的迷恋我,我只是个传说”。

档案名称:2009,谁让“中国不高兴”

关键词:圆明园兽首 中国不高兴迪士尼 2012

入档理由:2009年,触发网民热议甚至怒火的文化事件着实不少

年初,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引发轩然大波,买家蔡铭超“拒付”使得相关讨论范围更广。尽管有炒作嫌疑,《中国不高兴》一书出炉后,还是赚足了眼球和腰包。临近年底,灾难大片《2012》引发观影热潮。尽管片中实际上仍是美国人主导行动,还是有人慨叹:终于轮到中国拯救世界了。

2009年,一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书,重新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对于“民族主义”的讨论。迪士尼将落户上海的消息,同样备受关注。抛开经济意义不谈,不少人对“美国文化侵略”表示了担忧。2009年即将结束之际,一部商业包装的进口灾难大片《2012》一票难求,“中国元素”是卖点之一。

档案名称:文化明星的喜与悲

关键词:文怀沙 余秋雨 易中天 袁腾飞 韩寒 郭敬明

入档理由:文人越来越富有,有人鼓掌,有人嫉妒,有人抨击

文人也分“冰火两重天”,“文人明星”以其独特的魅力持续引人关注。2009年上半年,学者李辉对文怀沙的质疑引发学界大讨论。事件逐渐降温之时,曾被称为“学术超男”的易中天又烧了一把火,令人们对“国学大师”相关的讨论更加深入。作为历年文化事件盘点的常客,余秋雨的2009年依旧不寻常。“捐款门”风波才降温不久,“是否侵吞国有资产”的质疑又指向持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1.5%的余秋雨。一时间,“余秋雨或将成为亿万富翁”的消息在中国媒体上炸开了锅。对余秋雨的“炮轰”牵连甚广,其本人应南京之邀写就的《钟山碑文》被批“令人作呕”、“败笔”和“留后世做笑柄”。《百家讲坛》主讲人易中天、袁腾飞也是2009年“聚光灯”下的“主唱”。易中天成为学术明星“四处走穴”的代表。一桩“毒舌门”事件将易中天推上议论的风口浪尖。

档案名称:44个汉字会整形吗?

关键词:字形 67% 叫停

入档理由:教育部草拟的《通用规范汉字表》2009年8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巨大的反响

44个汉字字形要微调?教育部草拟的《通用规范汉字表》8月12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却引来“一片恐慌”。电脑字库中的汉字为方便要笔画统一,但书写汉字如何教学?9天后,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已收集近1500条建议和意见,其中67%赞成,认为字形调整是必然的;反对的只有6%。此数据一公布,网上的反对情绪更加高涨,多数网友都认为“被67%”。《通用汉字规范表》最终的确定方案如何,成为2009年文化领域一个大的悬疑。

档案名称:作协这一年

关键词:金庸入会 体制 维权

入档理由:近年来饱受诟病的作协,在2009年可谓动作频频

“大侠”金庸入会、吸收更多网络作家、为会员出面维权……凡此种种,莫不显示出作协力图扭转形象的努力。然而,尽管也确实收获一些赞誉,但针对作协的指责声音依然存在。始终处在舆论漩涡中的“作协”,今后将何去何从?纵观2009年与作协有关的消息,最惹眼的当属武侠小说巨匠金庸加入中国作协了。相关传闻一传出,随即引发铺天盖地的评论。多数网友表示不理解“大侠”为何被“招安”,言辞间充满惋惜失望之意。一个拥有8000会员的国家最高级别作家专业组织,在不少网友内心的天平上,分量远不及一个金庸。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有些尴尬的现实。事实上,近年来针对作协机制的质疑之声从未间断。作家不该领工资、官僚作风严重、罕见重量级佳作……在纷起的骂声中,作协的光环渐渐褪去。一些会员的割袍而去,更重创了人们心中对作协曾有的尊重。

作家刘醒龙就曾抨击作协的体制。在他看来,作协成立之初,是考虑到作家写作太忙,而由政府请几个“管家”帮忙打理与写作有关的日常生活,谁知几经异化,大多数作协机关越来越衙门化了,就连小小的科长处长,其地位都在有成就的作家之上。

“童话大王”郑渊洁高调退出作协,亦是今年非常吸引眼球的一件事。尽管郑依旧保留着其中国作协会员的身份,但评论大多仅选择其退出北京作协一事,与金庸入会相提并论。一“出”一“入”之间,引出话题无数。

档案名称:谷歌数字图书馆遭遇中国困境

关键词:谷歌 数字图书馆 文著协

入档理由:2009年下半年,谷歌数字图书馆未经授权收录中国作家作品一事迅速升温,引发各界关注

中国作协、文著协等机构纷纷出面,要求谷歌停止侵权行为。进入11月,文著协与谷歌进行了两轮会谈,双方约定还将继续接触。事件引发文学、出版以及法律等各界专家关注。众说纷纭中,谷歌“版权门”何去何从。

中国有关专家表示,数字图书馆的背后商机无限,如果掌握了大量的读者、作者群,那么,以后可能带来衍生的服务模式非常多,这一市场将是未来争夺的重要目标,这件事情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出版社和出版人的利益,它将关系到谁来主宰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实际上就是谁来掌控全世界范围内巨大的文化资源。

档案名称:“申遗”迎来“中国年”

关键词:人才 开平碉楼 京杭大运河 蜀道

入档理由:2009年,22个中国非遗项目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9月30日,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广东粤剧、端午节、妈祖信俗等22个“非遗”项目入选。“非遗”项目迎来“中国年”,一时间,举国皆欢腾。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文化精神功能是世界遗产主要属性,旅游只是遗产的附带功能。在广东,众多海内外专家研讨唯一以华侨历史文化作为内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的保护问题。2010年8~9月,杭州西湖申遗项目将进行现场评估验收;青海湖申遗工作再度“起锚”;2009年至2014年是京杭大运河“申遗”的关键时期;在“2009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上,中外专家力挺古蜀道申遗;临海古城墙将与南京、西安、兴城、荆州等四地城墙一起,作为“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遗;2010年7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上将审议表决“中国丹霞”是否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季羡林的作品篇6

北大教授季羡林在中国文化界、学术界无疑是位重量级人物。但说他无所不能,说他行行出彩,说他国际一流,说他国学泰斗等等,未免过了。比如说,季老的专业是印度语的研究,却被称为国学泰斗,媒体曾就此名不副实提出过非议;再如,季老写过诗,但无论是数还是质,都不能算出类拔萃,绝无仅有,只能算玩票而已,却被封为“桂冠诗人”,弄了个由国内评比颁发的国际大奖。季羡林的著作出版也极混乱,是“造神”内容重要的一面。

其实,“造神”未必是季羡林老人的本童。因为,前不久《中国青年》报载文称:“对于自己一生的学识,季老先生一向都非常谦虚谨慎,自我评价十分低调。”他在审阅由哈尔滨出版社隆重推出的最新回忆文集《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的编者前言时,不止一次说:“不要提什么‘国宝’、‘大师’,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

已经95岁高龄的季老先生应该是谦逊的。世事洞明,淡泊名利,谦虚谨慎,有容乃大,应该是季老先生的本色。因为,实至名归。对于著述立身的文化老人,什么阵势没有见过,什么场面没经历过,还有什么名声没有得过,“造神”已无法再增加个人的高度,无非是一种荣誉累赘,一种精神负担,甚至是一种信誉伤害。比如.有的作者竟以所谓“大爱”为由,说季羡林不仅爱老师、爱朋友,还爱“不是亲属胜似亲属”他的秘书李老太太,置季羡林的家人、亲属和李秘书丈夫和家人于不顾。有的记者,甚至把这位李秘书老太,说成是季羡林的夫人,并公诸报端,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那么,我想,对季老先生“造神”的,一方面应该是学术界,而学术界中当以季老的后学和追崇者为主。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界、学术界的一个通病。后生们对于自己的先生总是五体投地,礼拜有加,却普遍缺乏那种“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品格,缺乏追求真理的执著、无私和无畏。所以,总是俾众星拱月那样捧着学术界的领袖或领军人物,总是只说好不说坏,说好则不顾事实,一好百好,一通百通,好上加好,登峰造极,无以复加。之所以如此,既出于对大师的崇敬.更出干一种私心,即“沾光”心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心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理。因为,荣耀了先生就是提升丁学生,先生升了仙界,我辈便可“鸡犬升天”了。如此媚态和奴性,总之是一种丑陋的劣根性。

另一方面,则是媒体和出版界,他们之所以“造神”其主旨似乎更加直截了当,即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发行的需要,为了利益所趋,所谓“拉大旗做虎皮”是也,就说《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包括日记、怀旧文稿、游记以及一些专门记录先生与友人相知相处的文字长达5卷、虽然不乏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但有不少内容与其他出版物是重复雷同的,是一种资料复制。这样的文集对于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有何益焉?对于读者亦未必不是一种财力和人力的浪费。唯一有好处的即是出版商,借“造神”以推销自己,赚个盆满钵盈。正是,为了打鬼,借助钟馗。也正如先生所说,“名曰树我,不知树谁入”?

季羡林的作品篇7

季羡林、任继愈:那个时代培养的大师

关键词:那个时代 大师

98岁的季老季羡林、93岁任老任继愈,在2009年7月11日同一天辞世。

“人生不满百”,一语成谶。季羡林先生尽管久居医院,但对高寿者来说,他的身体算是较好的,精神状态更是不错。逝世的头一天还他在挥毫题字,用毛笔题写了“臧克家故居”等,是因心脏病突发,突然离开人世的。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之路坎坷起伏,而他的人生之境丰富多彩。用季先生自己的话说:“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季先生留给公众的,更多的不是沉重的记忆而是诸多的美谈。最典型的当属“副校长季羡林为新生看行李”。毕业于北大的名记唐师曾,称季羡林先生为老师,他的描述最生动:整整20年前,一位刚刚考取北大的学兄兴高采烈地到北大报到。由于初进京城,人地生疏,战战惶惶。一个人肩扛手荷,好不容易找到设在大饭厅的新生报到处,注册、分宿舍、领钥匙、买饭票……手忙脚乱中把行李托付给一位手提塑料网兜路过的老者。东奔西走,待忙过一切,已时过正午,这才想起扔在路边托人照看的行李,当即吓得灵魂出窍。一路狂奔着找回去,只见烈日下那位光头老者仍立路旁,手捧书本,悉心照看地上懒洋洋的行李。学兄对老者千恩万谢……次日开学典礼,只见昨天帮他看管行李的那位慈祥老者,竟也端坐主席台上。学兄找人一问,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学兄再次差点吓死过去。

人品学品俱佳,思才文才双馨。网友悼诗说:“季节变换人无常,羡慕大师学识庞。林中顿减千秋树,世界都在喊彷徨!”季羡林先生精通12种语言,其中包括偏僻得吓死人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尽管他在《病榻杂记》中一辞“国学大师”,二辞“泰斗”、三辞“国宝”,但资深教授的名头是辞不了的,还有一串“家”的头衔: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任继愈先生的名头没有这么多,但这几个也是分量沉甸甸的:著名学者、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中国国家图书馆前馆长、现名誉馆长。一国之“国家图书馆”,得是一个国家的饱学之士,方能出任馆长。解放前,梁启超、蔡元培都担任过国家图书馆馆长,李四光也只能是派上一个副馆长当当。这有点像担任国家大辞书《辞海》的主编,得有真才实学真水平,而不是你官儿大去挂个主编的名就受到公众承认的。

任继愈先生在生前非常勤奋,多年以来坚持每日凌晨4点钟就起床工作,住院治疗前还在编纂《中华大典》,以及续编《中华大藏经》。《中华大典》的编纂已完成了一多半。此外还有“佛教思想史”和“哲学史”等著作的编纂工作还未完成。任先生为人处世低调,不图虚名,宁愿多做实际工作。他生前交代过几件事:第一,不出全集;第二,不过生日;第三,过世后不用进行很隆重的告别仪式。之所以不愿做这几件事,是因为任继愈认为,人做这些事就会让别人说违心的话,比如过生日时,别人会说“长命百岁”,这其实是不可能的。“长命百岁不可能”,这与季羡林先生在《牛棚杂忆》中所言的“人生不满百”多么相似!这才是人生真正的通透与洒脱。

低调的任继愈先生,不像季老那样有大量的通俗篇章问世。季羡林正是因为写作了大量随笔散文化的文章,为公众所熟悉的。尤其可贵的是一本《牛棚杂忆》,是反思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与巴金的《随想录》、韦君宜的《思痛录》一样,具有不一般的思想性与深刻性。著名杂文家邵燕祥先生说:“季羡林先生从‘’以后,就一直很坚定地反思‘’,他的《牛棚杂忆》,由于比较直率地写出了‘’的遭遇和他的心路历程,最真实、最生动的就是他讲自己一度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当他准备到校园北面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遇上学校暴徒来敲门。这改变了他的计划和命运。他得出的结论非常好:对恶人不要软弱。暴徒的到场反倒使他抗拒暴力,维护自己宝贵的生命。试想,如果他在1968、1969年就结束自己的生命,就无从写出那么多的学术专著并做那么多的贡献了。”

季老留在《艺术人生》最后的微笑

关键词:国之魂魄民之肝胆

季先生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学者,一个对文化有着独特贡献的世纪老人,他生活朴素、思想质朴,就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样:“我语不惊人,貌不压众,不过是普普通通,不修边幅,常常被人误认为是学校的老工人。”就是这样一个老人,说其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也是毫不为过的。我们曾经几次走进季老在301医院的病房,和老人握手的时候觉得那是一双瘦骨嶙峋但充满力量的手,饱含着一种朴素的诚意,想想他的功德和学养,采访是有压力的,但是眼前的季老就是一个朴素但亲和的老人,老人的话很慢,也不多,乍一听似乎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是细细地品味却是一番新的味道。记得在2006年底,我们采访季老,请他为年轻人留言,他想想说:“要进步,要高兴”,只言片语,一生的感悟。最近,我也在北大进修艺术硕士,当我在未名湖畔散步的时候,时常想起在北大流传甚广的典故,一个在篮球场悄悄为入学新生看管行李的老人,一个骑着自行车在北大出行的老者,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是我想,那应该就是北大的一道最独特的风景,也是人生的一段佳话。

我也时常想起季老的那些话: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窍门。”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

季老匆忙地离开,让我们静静地目送。

悼任继愈先生文

关键词:浩荡为学高尚做人

今年6月中旬,我随王丽一起去北京医院看望了任继愈先生。如今先生逝去了,我才体会到匆匆一见成永别的人间悲怆。生命的恍惚和脆弱,在这种特殊时刻犹显真切。我去时已知老人癌症复发,可能时日无多,便挑了一个鲜艳的花篮送上,希望能带给老人一点喜意。老人见了果然很开心,半靠在病床上,让我们赶快坐下。

当任先生听说王丽写了篇文章叫《找回“家、国”的支点》时,他提高嗓门说:“‘家、国’的支点就是文化,应该落在文化上。”接着他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不能用的时候就说五千年,不用的时候就说六十年,五千年就是五千年。”我不知道别人来探望时,老人是否常说出这样的箴言,但这句话,在我听来就像是老人的临终遗言。

我对任继愈先生的学术思想了解得很少。1980年代只读过他的《老子新译》,另外就是在一些古籍普及本中,常读到他写的序,熟知任先生的名字。任先生曾是熊十力的弟子,对儒释道都有研究,国学功底可谓深厚。然而,他与熊十力先生不同的是,他后来并未坚持自己的儒学思想,而是认同和接受了当时的意识形态。一方面这和当年强大的思想改造运动有关;另一方面,是他受了贺麟和冯友兰先生的影响。任先生一直敬重熊十力先生“浩荡为学,高尚做人”的品格。任先生后来自述道,1956年他给熊十力先生写信说:“我已放弃儒学,相信马列主义学说是真理,‘所信虽有不同,师生之谊长在’,‘今后我将一如既往,愿为老师尽力’。熊先生回了一封信,说我‘诚信不欺,有古人风’。”此后他们两人虽有书信往来,但再也不探讨学问了。

任先生早年虽声名远播,1987年却开始埋首于古籍整理,可看作是对前期学术生涯的一种反思。他主持的《中华大藏经》的编校和文津阁《四库全书》的影印出版,均属庞大的文化工程,没有他的推动,这么大的学术工程是极难启动的。最让我感念的,是他对《国学基本教材》出版的帮助。2007年王丽女士找到我,说有一套台湾的“四书”教材编得非常好,希望能放在我编的“纸生态书系”中出版。一见面,王丽女士就告知我任继愈先生很关心这套书的出版,曾多次表示:“如果找不到出版社来出,我愿意凑一份钱,我们自己来出。”台湾教育很长时间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任先生对这套教材的认可,也表明他对儒家进入学校教育的赞同。后来这套教材和教师手册,分别在新华出版社和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任先生也一改不再作序的习惯,分别为这两套书写了序言推荐。至今想起,仍然感激先生。

季羡林的作品篇8

从大半年前的盗画风波,到追悼会上的乌龟门事件……7月20日起,季羡林弟子钱文忠开始在博客中“连载”他所了解的事件真相,直指前秘书李玉洁隐匿季老的财产和藏画。并委托律师声明,自己和季老之子随时会对相关人提出诉讼。

7月27日,季羡林独子季承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了遗产风波背后的故事。“父亲的财产中,藏品多,金钱少。”季承说,季老曾书面授权自己全权处理他的一切事务,还手书李玉洁说:请将你掌管的钱、书稿和文物交给季承。李玉洁却说她那儿什么都没有。

人物介绍:

季承74岁,季羡林独子。因父子矛盾与季羡林13年未相见。2008年年底,季羡林藏画被盗事件被报道后,季承经友人牵线回到父亲身边。

李玉洁季羡林前任秘书,被指与季家丢失藏画存款有关。

钱文忠1984年考入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金克木。2007年登上《百家讲坛》开讲《玄奘西游》。

谈最后岁月――父亲说过很多次遗产都归我

钱文忠回忆过季羡林和儿子重逢的情景――季承一进来就跪下了,说:“老爷子,我给你请罪来了。”

老爷子说:“你何罪之有啊,这13年里,我何尝不在想你啊。”儿子回来后,他高兴得不得了,对护工们说:“你们再也不要以为我是孤家寡人了,我是有儿子的!”

记者:钱文忠博客上说季老在晚年最后的时光里终于享受到了亲情,这半年来,您一直在照顾季老?

季承:对,我每天都去301医院,大部分时候我亲自下厨做好饭给他送去,我做(孩子)爷爷喜欢吃的东西最拿手,比如水饺、俄式红菜汤,每天晚上我们共进晚餐。我还给他做理疗,读书念报,陪他聊天。

记者:季老和您聊些什么话题?

季承:什么话题都有,家里的事情。社会的事情。他非常关心国内国际的大事,比如现在的甲型流感。

记者:季老在他最后的时间里,做了什么?

季承:他去世前一天下午,我去看他,感觉他身体比较弱,睡完午觉他坚持写了三幅字,一幅字是给臧克家先生写的“臧克家故居”;一幅是给孔子卫视写的“弘扬国学,世界和谐”,那是一家民间办的卫视,找上门来请父亲写;还有一幅字是给四川绵阳广济中学题的“抗震救灾。发扬中国优秀传统”。用了半个小时写完字,我给他按摩了一下手臂,当时我们说说笑笑,他很高兴。

记者:他走的时候,说了什么没有?

季承:他临终时什么交待也没有,突然就昏迷了,没有办法说话,也没有办法有什么表示。

记者:这半年他有没有跟您谈到遗产?

季承:有谈到,他说所有的遗产都是属于我的,经常讲:家里的财产都是你的,都归你,我只有这一个儿子。说过很多次。他还书面授权我全权处理他的一切事务。

谈遗产风波――如果完璧归赵,会有捐赠计划

13年前季承与季老的关系闹僵之后,李玉洁就来到季老身边,担任季老的秘书,吃住都在一起。当时季老存折等都交给她管理。钱文忠在博客中称,李玉洁照顾季老不久,想方设法阻隔恩师和亲属朋友的来往;在给季老的版税方面她也动手脚。钱文忠还写道,恩师去世前不久,季承查出。季老在中国银行有20多笔存款,存单被李玉洁隐匿,数量惊人,其中有一笔就达25万美元,后来知道是范曾先生捐给恩师建资料馆用的。范曾先生有亲笔信。信中要李玉洁不要动这笔钱。其次,在李玉洁掌握钥匙、别人无法进入的一处房子里,发现了30多幅季老的藏画精品。

近日李玉洁对媒体表示,已经多年没有经手季老的财产事务了,季承所提到的那些钱,她不知情。李玉洁对于辛苦照顾季老却被人“污蔑”感到伤心,她说,很多人之前没有照顾季老,现在却来对季老的财产说三道四。“盗画事件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污蔑”,李玉洁曾告诉媒体,季老生前多次向她提及要把遗产捐给北大,并立有遗嘱,存放在北大的图书馆,明确表明不留给儿女一分钱。她表示现在还不是公开遗嘱的时候,关于季老的遗产问题总会弄清楚,但暂时不便说。

记者:您跟父亲闹矛盾13年都没有见面,真的是因为别人阻挠而不让见吗?

季承:是啊,我想见我父亲,李玉洁就是不让见。怎么说也不让见,她说季先生不见。

记者:您见到季先生以后,父子俩有没有来说起这事?

季承:说了,我告诉我爸,我十几年来见不着你。他说为什么这么多障碍。我说他们不让见。他说不让父子见面这个事,为什么,他不懂。

记者:李玉洁说你父亲是很信任她的。

季承:也许,只能是也许。据我了解,父亲对她是心中有数的,不像她那样讲的很信任她。我们全家都不喜欢她。

记者:那批丢失的字画,李玉洁说仍然放在季家房子里,她想要贪污的话早就转移了。

季承:是在季家,但她是从学校转移出来,藏在她住的那间屋子,她的柜子里头。这已经叫转移了,如果再转出去她就犯更大的错了。曾经有一个阶段,我们家里的钥匙都不在我们手里,有人在背后指使管家小方不让他交出来。我现在知道的就是李玉洁、王如(自称李玉洁干女儿)、施汉云(自称季羡林干女儿),至少这3个人。

记者:李玉洁已经在医院里,是一个中风的八旬老人,她有什么实际权力?

季承:她没有实际权力,但是她就这么做。

记者:她的身份是北大的工作人员吗?

季承:她不是北大的人,她就是给父亲打工的,“秘书”的称号是恭维她了。她就借着这个身份指挥管家小方,不交钥匙,不配合,拿东西。

记者:家里都缺了什么?

季承:那批字画,还有钱。得到父亲授权后,我从中国银行查到父亲的22笔存款,都被李玉洁隐瞒了,最大的一笔25万美元。其中19笔已被取走,我不清楚是多少金额,也不知道何时被取走的。而之前父亲的存折长期由李玉洁保管。现在有关的银行账户已经被冻结。藏画也被封存,我现在正在和律师联系,如果她盗窃我们家的文物和钱,这属于刑事问题,我要走法律途径对她进行。

记者:这笔25万美元的捐建资料馆的钱,如果完璧归赵,您会用它做什么?

季承:这笔钱是特定的款子,我当然要遵照原来提供人的意愿使用它。父亲生前喜欢捐赠,这也是我的意愿。

记者:您和父亲有没有讨论过希望捐助什么人群?比如说助学还是捐建?

季承:具体比例、数量现在都还没有定。父亲拥有的财产,最多的是文物,并不是钱,实际上他应该没有多少钱,不可能去设立奖学金,只是要考虑怎么处理好他收藏的文物。

谈钱文忠的弟子身份――这种事李玉洁都说谎,哪有她不撒谎的

钱文忠曾对媒体说:我只管一件事情,就是把不明去向的东西拿回来,拿回来以后怎么处理,这是季家的事情,不是我应该操心的了。季老对我是有嘱托的。孙女季清曾回来问季老:“外面众说纷纭的,我们听谁的呀?”季老说:“你们可以去问文忠。”

记者:您跟钱文忠的关系是否很好。

季承:很好,我们很好。从他1984年进入北大念书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我们父子断绝关系的13年中,我和钱文忠联系不那么频繁。恢复密切联系,是我去年11月回到父亲身边以后。

记者:李玉洁说他根本不是您父亲的学生。

季承:怎么可能呢?谁都知道钱文忠是我父亲的学生,这根本不用怀疑。这种事情李玉洁都在撒谎,别的事情,哪有她不撒谎的?李玉洁只知道去怀疑一些小事情,对于我父亲财产去向却不给一个说法,这不很能说明问题了吗?

记者:钱文忠在博客上写他大学时代经常去你们家吃饭。

季承:对,我父亲把他当成孩子一样。很多时候我都在场,我们是忘年交,我相当于他的父辈。

记者:钱文忠这次扮演了仗义执言的角色,但是很多网友说他干吗参与人家家里的事。

季承:是他们让我们拧成一股绳的,前两天闹乌龟事件时候,那些人点名攻击钱文忠,说钱文忠是我的后台,指使我抢财产,钱文忠和我共同害死了父亲,这是严重的诬蔑,他当然要挺身而出了。

记者:这半年钱文忠来看过季老吗?

季承:经常来,有时候他到北京来出差,就会顺便来301医院看望。

记者:您有没有分析,他们为什么这么说?有没有正面质问过?

季承:我们都很吃惊,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这样讲。他们跟媒体说钱文忠偷乌龟,这非常荒谬。

谈父亲的收藏――琉璃厂老书商定期把宝贝送上门

前些年,北大曾接受了一大笔捐赠,来自于季羡林。这笔捐赠中,仅古字画就以百计。据透露,“季羡林收藏的最底线是齐白石,这些藏品中甚至有坡的《御书颂》。”

记者:季先生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宝贝,怎么淘来的?

季承:他偏爱收藏书画,从时期开始,一直到解放初期,逐年逐月积累的,他并不是一次就有了很多。

记者: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收藏的?比如坡的《御书颂》。

季承:父亲的藏品都是书商送到家里来的。收藏《御书颂》是在解放初期,他花了500元买下的,这在当时是巨资了,是琉璃厂的一个书商给他送上门的。

记者:他是逛琉璃厂的时候发现的?

季承:那个时候他搜集东西不用自己去逛琉璃厂,就是在家等着,有琉璃厂的商人给送过来,琉璃厂的一些老书商定期上门服务。那时大家都知道季先生是教授,收集文物。

上一篇:音乐艺术范文 下一篇:暗香姜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