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山路范文

时间:2023-12-02 15:36:03

一程山路篇1

    南康市东山工业管理区工业一路南侧 河流改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  

 

 

 

 

 

 

 

编制:                

审核:                 

批准:                 

 

 

赣 州 市 赣 东 建 筑 工 程 公 司

           2006年6月9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准备

三、施工进度计划和质量目标

四、施工流程:

五、劳动力计划

六、机械设备计划

七、材料技术要求

八、管理机构

九、主要施工工艺

1、定位放线

2、开挖河流

3、挡土墙砌筑

4、挡土墙后回填土

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十一、质量管理与措施

十二、安全施工管理与保证措施

十三、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

十四、降低成本措施

 

 

 

 

 

 

 

 

 

 

 

 

 

 

南康市东山工业管理区工业一路南侧河流改道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南康市东山工业管理区工业一路南侧河流改道工程总长约340m,主要内容为:河道开挖、砌挡土墙、砌沟底、沟底混凝土面层、沟盖板等。

二、施工准备

1、开工手续办好之后,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进场,并对入场人员作好安全技术交底。机械、设备、机具等合理调配,合理安排,以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施工现场临时水、电设施,由业主指定接点接出,按照现场的使用要求布置,并做好临时保护措施。

3、工程开工前,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包括总工程师、土建技术员、测量员、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进场。责成各相关技术人员熟悉图纸等技术资料内容,就图纸上的不明确的内容和施工中预见的重点、难点问题与甲方技术人员在图纸会审、工前会上进行协商并解决。

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对所有全体工作人员(技术员、施工员、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班组对施工过程、进度计划、施工工艺、施工重点难点、安全注意事项和自身责任明确认识。

4、施工中遇到不明确的问题(包括图纸上的与施工现场上出现的),由施工班组反馈给技术人员,再由技术人员与甲方技术人员共同协商解决。

三、施工进度计划和质量目标

1、按照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根据本工程的主要工程量、现场施工条件、机械的配备、施工顺序和合同规定的施工进度要求,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准备:1天

河道开挖:15天

混凝土垫层:15天

铺沟底:15天(含混凝土面层)

砌挡土墙:60天(含沟缝)

沟盖板:9天

收尾验收:5天

总工期合计:120日历天

2、质量要求:确保合格

 

四、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浇混凝土垫层—-铺沟底--挡土墙砌筑---挡土墙勾缝----土方回填---沟盖板

五、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

序号

岗位名称

人数

主要职责描述

1

项目经理

1

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各项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各自分工范围内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监督、检查各专业工程师/工长在施工组织过程中落实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的程度和效果,并及时督促整改和完善。

2

专业工程师

2

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管理和施工记录的收集和整理,负责对进入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和培训教育。

3

专业施工员

1

负责分管范围内的施工组织、跟踪检查及相互间的协调工作,对施工范围内的工作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负直接责任。

4

专职质检员

1

负责专业范围内的质量跟踪检查,保证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100%受控。

5

专职安全员

1

负责跟踪检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消灭事故隐患,配合项目管理班子做好人员进场前的培训和教育。

6

测量放线工

4

负责施工现场全部测量定位放线工作

7

电工

2

负责施工现场临时供电接驳、电气设备维护和保养。

8

混凝土工

6

负责本工程所有砂浆搅拌工作,负责挡土墙伸缩缝接缝嵌填处理。

9

瓦工

30

负责本工程中所有砌体施工。

10

机械工/司机

7

负责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正常保养

15

力工

20

配合上述技术工人

   备注:盖板制造由本公司另行安排人员制作,不在上述人员之内。

六、机械设备计划:

                    主要机械一览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数量

性能参数

新旧程度

设备进场时间

备注

1

水准仪

1

na828

80%

开工当天

 

2

经纬仪

1

t2

70%

开工当天

 

3

反铲挖土机

2

pc200

全新

开工当天

 

4

机动翻斗车

8

1.5t

70%

开工后1天

 

5

电动立式打夯机

2

ys30l

60%

开工后1天

 

6

半自动强制式搅拌机

1

500l

全新

开工后4天

 

7

自卸汽车

9

8t

60%

开工后1天

 

 

 

 

 

 

 

 

 

七、材料技术要求:

水泥:1、进仓时要有质量证明文件;

     2、应按品种、强度、出厂期、生产厂等检查验收,并分别堆放,先到先用;

     3、袋装水泥叠堆高度不宜超过10包;

     4、不宜露天堆放。

     5、使用期不宜超过出厂期三个月。

砂子:宜采用中砂,并应过筛,砂的质量要求,其密度应大于2.5g/ m3 ,其松散体积密度应大于1400kg/ m3,其空隙率应小于45%;用肉眼观察,不宜含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品、煤块、矿渣等杂物,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毛石:毛石进场前应检查其强度等级、耐久性是够满足设计。检查砌筑石材的力学性质除了考虑 抗压强度 外,根据工程需要,还应考虑它的抗剪强度、冲击韧性等。石材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有 抗冻性 、 抗风化性 、耐火性、耐酸性等。采用的毛石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石材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应清除干净。毛石应成块状,中部厚度不宜小于15cm。抽查一组毛石检查试导体试验报告。

砂浆:砂浆进场前需作检测试验,保证砂浆等级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m10)。.拌制砂浆用水泥、砂应符合上述技术要求,用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拌制时应严格按照水泥、砂重量配合比用量配制,一般选用500l搅拌机进行。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5min。

八、管理机构

1、组织机构

我公司领导层对本工程非常重视,为圆满顺利地完成施工任务,我们将抽调具有丰富现场管理经验并持有项目经理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严格按照核电项目施工要求组建项目部,并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人员参与施工管理工作,详细的项目组织机构见下图:

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选调优秀管理人员组成本工程现场项目经理部,对该工程施工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指挥职能。

本工程项目经理:李振福

项目总工程师:钟书禄(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任懿昌

质检员:黄振云

安全员:黄振龙

材料员:兰祥品

造价员:李夏

项目经理部成员职责:

2、项目经理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政策、技术法规及公司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2、代表公司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责任,负责协调同业主、设计、监理、监督站等方面的工作关系,贯彻公司质量方针,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

3、对工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进行全面负责管理,组织落实安全技术管理的各项措施,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各种安全技术制度,并带头组织安全检查,提出整改或改进措施并实施。

4、对工程的施工工期、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组织人员学习技术法规、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及技术标准,及时对工程难点进行攻关,对工程的施工工期及质量进行控制改进。

5、对人力、物力进行协调,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6、对职工的睦邻关系的调解,解决职工的具体生活困难。

7、组织各种工序的隐蔽验收及工程验收。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1、严格遵守和贯彻各项技术及安全规章制度,对所负责工程的安全生产、保质保量负直接责任。

2、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技术及操作规程进行讲解交底,认真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并随时检查实施情况。

3、组织对工程工期、工程质量及施工方案中技术措施的落实。负责对职工的技术及规程的交底及培训,做好各工序的技术复核和检查督促和交接班工作。对工程存在质量问题进行落实整改。做好工程技术内业资料整理及归档工作。

4、负责qc活动的开展、运行工作,做好qc活动记录,协助项目经理组织隐蔽验收、中旬验收工作。

5、负责工程任务书的签发、交底和验收。

施工员职责:

    1、认真遵守和贯彻各种技术及安全规章制度,负责实施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下达的各项指标。

2、做好工程各工序的技术复核,及时职工的技术交底,及时协调各工序施工,解决施工的具体问题。

3、做好工程成本核算工作及材料供应计划。

4、做好各项指标的检查工作,并对相应问题采取措施整改落实。

5、对工程内业资料进行整理、管理、归档。

质检员职责:

    1、认真执行公司的质量检查及奖励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制,督促工作目标的落实。

2、对工程使用的材料质量进行检查,核查“五强”、“两比”的真实性。

3、对工程各分部、分项工序进行检查,做好各工种的自检工作,对工程存在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措施,督促落实。通知有关人员对隐蔽工程的验收。

4、建立质量台帐,协助施工员做好内业资料整理及建档工作。

试验员职责:

    1、对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现场抽检,对材料的质保资料进行核查。

2、按规定要求做好砼及砂浆试块的取样及送检工作,确保结构试块强度的可靠性。

3、协助材料采购员做好材料选购工作。

材料员职责:

    1、对工程使用的材料质量及数量的验收,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按工程进度计划及工程负责人要求,配合采购员做好材料选购工作,并做好材料出入仓记录。

3、配合安全员做好现场容场貌文明施工工作。

4、配合试验员做好材料质量检测工作。

安全员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规范标准,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2、落实安全技术措施,掌握安全生产情况,调查研究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组织安全活动和安全检查、安全设施的验收,把检查的情况向领导报告。

4、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新工人、特殊工种工人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5、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遇到险情有权暂停生产,并报告领导处理。

6、做好安全内业资料,及时进行工伤事故分析及调查处理。

机管员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及公司有关部门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方针、政策。

2、参与工程施工用电、用水、进场设备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

3、根据项目经理部生产计划安排施工设备进场,组织或配合施工设备安装部门的安装、验收、移交班组使用工作。

4、对设备进行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防止设备事故产生,不断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

5、组织和配合有关部门对机械操作工和维修工的培训、考核工作,严禁无证开机。

九、主要施工工艺

1、定位放线:

开挖前,用石灰粉放撒出开挖边线,并在临近位置打入水平桩,在水平桩上标记出开挖深度。开挖时根据地下水位情况处理基底,如无明显出现地下水,将基底按设计要求尺寸平整夯实即可;如预见地下水较高将涌入基底,可沿基底子两边分别加宽开挖300mm,作为预留施工工作面和集水井排水明沟布设位置。

2、开挖河流:

挡土墙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反铲挖土机)开挖,采取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分层开挖至要求深度。机械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上预留200mm,再由人工根据预留高差进行加深和平整达到设计基底深度,以防止基底土层受扰动。

3、挡土墙砌筑:

    1、挡土墙垫层采用mu30毛石、c15毛石混凝土垫层。

2、混凝土垫层之前,应先检查基底的尺寸和标高,清除杂物,平整夯实(采用立式电动打夯机机夯两遍),确保槽底不得有较大的突起。接着进行基础放线,拉上准线放出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基础皮数杆,皮数杆之间要拉上准线。

3、m10水泥砂桨砌青石施工方法

砌第一层石块时,基底先要坐浆,使石块底面与地基接触均匀。

石料应选用较大的平毛石,石块大面向下。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砌在各转角上,作为角石,角石两边应与准线相合,四角的角石选用大致相等的规格砌筑。角石砌好后,再砌里外的石块,作为面石,最后砌填中间部分的填腹石。砌填腹石时,应根据石块自然形状交错放置,尽量使石块间隙最小,然后再将砂浆填在空隙中,再根据各缝隙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小石子放入,用小锤轻击,使石块全部挤入缝隙中。

接砌第二层以上石块时,每砌一块石块,应先铺好砂浆,砂浆应满铺并铺得稍厚一些,当石块往上砌时,恰好压到要求厚度,并刚好铺满整个灰缝。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应饱满。

砌筑最上一层时,宜选用较大的毛石砌筑。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2m以内。

青石砌体的组砌形式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青石墙拉结石每m墙面不应少于1块”。

青石墙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按要求每0.7 m2墙面至少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中距不得大于2m。

砌筑毛石挡土墙前,必须核对轴线位置,砌体两边挂线,每边放宽10mm;一般砌筑分层高度为50~60cm,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2m。

砌筑墙身时,以4m为间距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30mm,缝内用沥青麻筋填充。毛石砌体要分层砌筑到顶,每个分层高度找平一次,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拉结石要相互错开。青石砌筑时,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由于毛石块形状不规则,空隙大的应先填一部分砂浆,用小毛石填充。砌好以后要试摇动,若不稳定,可垫小毛石,不允许干填块石后再灌浆。

挡土墙表面用1:3水泥砂浆勾缝。勾缝时,应保持墙面洁净、粘结牢固、密实和整齐。

挡土墙墙身按长2m、高1m间距放置排水管(排水管口堵塞棕毛),按4%坡度预埋在墙身内。

挡土墙后设砂砾夯实滤水层,厚300mm,墙后泄水孔下设粘土夯实隔水层,厚300mm,宽度同墙后填土的宽度;挡土墙后填土采用原土(碎石土),填土内不得混有有机物或其它杂物。填土时应边砌墙边填土,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每层厚度<200mm.

伸缩缝留设: 缝内填置棕毛塞缝,外表面由沥青麻筋填充,深度约200mm。

4、挡土墙后回填土:

墙后填土主要采用原土(碎石土),填土时应边砌墙边填土,并由人工配合立式电动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厚度<200mm.在泄水管孔下回填并由打夯机夯实300mm厚粘土层作隔水层,孔四周铺设600×600×300(厚)的卵石作滤渗水层。

填土前应将基底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电动立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修整找干: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验收程序:                                             

每道工序完工后,先由施工班组工人和施工员自检,再由施工单位专业质检员(qc)检查、验收并填写相关的验收记录,最后由甲方专业工程师验收。

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  砂浆强度不稳定:材料计量要准确,搅拌时间要达到规定的要求。试块的制作、养护、试压要符合规定。

2  水平灰缝不平:皮数杆应立牢固,标高一致,砌筑时小线要拉紧,穿平墙面,砌筑跟线。

3  料石质量不符合要求:对进场的料石品种、规格、颜色验收时要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时拒收,不用。

4  勾缝粗糙:应叨灰操作,使灰缝深度一致,灰缝交接平整,表面洁净。

5  填土不密实:严格按照填土土质要求、干燥度要求、每层铺土厚度、填夯工艺(铺土搭接、打夯遍数等)要求进行打夯。

十一、质量管理与措施

(一)质量管理目标

树立工程质量目标,即合格率100%,确保工程质量达合格等级。

(二)质量管理体系

(1)成立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质量管理的领导工作,建立并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推行t、q、m管理方法和gb——tj9000—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2)成立质检小组,组长由技术负责人兼任,组员由五名专职质检员和3~4名兼职质检员组成,负责日常的施工质量管理检查工作。专职质检员必须持证上岗。

(三)质量保证措施

(1)制订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工作人员质量管理的职责。

(2)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奖罚制度,按各分部、分项单元工程的质量评定情况每月考核一次,责任到人,重奖重罚。

(3)制订材料进出场制度。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材料验收时要严格检查,不合格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不准进场,保证进场的材料均是合格的材料。

(4)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度,各施工班组,区段自检,项目经理部复检,监理工程师终检,严格按三检顺序施工,上道工序不合格或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不得开始下道工序施工。

(5)制订技术交底制度。每个分部工程在施工前均应制订切实可行科学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根据作业指导书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使每个施工人员都熟悉相关的质量标准、技术要点、施工技术、工艺方法及注意事项。

(6)各项目工程施工时应按相关规范施工,严格遵守规范所规定的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和质量标准。

 

全面质量领导小组

 

 

制定质量目标

制定规划措施

制定管理模式

施工过程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思想保证体系

组织保

证体系

最优施工方案

高新技术保证质量

质量领导小组

组织保

证体系

质量领导小组

 

 

 

 

 

 

 

 

 

 

 

十二、安全施工管理与保证措施

(一)安全管理目标

以人为本,安全无事故。

(二)安全管理机构

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亲自领导,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项目经理部设专职安全员一名,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

(三)安全保证措施

(1)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施工,把安全生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应做到计划、布置、检查、评比安全工作。

(2)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制度。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各级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各自的安全施工职责,做到责任明,奖罚分明。

(3)建立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安全生产规程。

(4)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日记,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新工人或民工上岗前必须通过三级安全教育。

(5)经常检修机构设备、工具和安全装置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之保持完好状态,消除不安全隐患。

(6)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正确使用安全劳保用品,各工种作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及时纠正违章作业,视情况严重程度及时教育或处理。

(8)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确保施工人员、机构设备的安全。

(9)施工区内设置显眼的安全、警戒标记及指示、告示牌,并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

(10)设立专职的安全监察人员,监督及检查安全措施、规则的实施情况。

(11)夜间施工,必须设有足够的照明强度,并做好施工安全用电管理。

(12)工地各工区应设有专(兼)职消防人员,并配备适量的灭火设备器材。

(13)冬季施工宜做好防滑防冻措施。

 

 

 

 

 

 

 

 

 

 

思想保证

组织保证

制度保证

技术保证

资源保证

公司,经理部每月一次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安全股每月一次安全竞赛活动

每周一次安全活动

安全股,生产班组每天一次安全列行检查

公司安全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部安全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部安全股

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

项目经理部各施工班组

项目经理部安全责任制,岗位安全责任制

安全法规、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年、季、月、周检查制度

与经济挂钩的安全考核制度、安全否决权制

安全技术措施保证

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培训

建好危险品保存设施、机电设备设施

现场安全设施、安全标志

 

 

 

 

 

 

 

 

 

十三、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

在施工中贯彻文明施工的要求,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

本工程将以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工地的各项要求严格加以管理,创建筑现场标准化工地。

管理措施:

(1) 贯彻文明施工的要求,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

(2) 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

(3)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总代表人的姓名、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等。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标牌的保护工作。

 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要员在施工现场应当佩戴证明其身份的证卡。

 (4)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5) 施工机械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

 (6) 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随时清理建筑垃圾。在车辆,行人通行和地方施工,应当设置沟井坎穴覆盖物和施工标志。

 (7) 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险隐患,保证其安全有效。

 (8) 职工生活设施,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供应待应当符合卫生要求。

 (9) 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在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10) 严格依照《中华从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施工或者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施工单位应当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

 (11) 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一) 现场进出口处设沉淀池处理砼搅拌机、砼搅拌车清洗浆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

 (二) 不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者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三) 对于高空废弃物必须使用密封式的容器装好后用塔吊吊下,再运出现场;

(四)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在炎热干燥的天气时,由专人在现场及现场附近道路上洒水,以保持湿润,防止尘土飞扬;对于现场的容易飞扬的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等,采用适当的覆盖。

(五) 为了降低施工中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如下措施:

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夜间施工的时间和次数;

在某些特殊时期内,如高考前夕,现场不安排施工;

车辆进出现场,专人指挥,减少或不鸣笛;

 (12) 搞好公共关系的协调工作。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我公司由专人负责公共关系的协调工程,随时听取有关方面对我施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加以改正,满足有关部门的要求,使工程能顺利进行。

十四、降低成本措施

1、加强成本管理,严格核算成本,确定计划成本、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不断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控制成本开支管理和划清成本界限,并有利于加强计划管理。

2、节约间接费用、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方针,实行指标分管,减少非生产人员、节约费用开支。

3、提高机械设备利率,降低机械费用开支,管好施工机械,提高其完好率,利用率,充分发挥其效能,不但可以加快工程进度,完成更多的工作量,而且可以减少劳动量,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4、节约材料消耗,从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以及竣工后的回收环节,认真采取措施,同时要不断地改进施工技术,加强材料管理,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有计划、合理地、积极地进行材料的综合利用和翻旧利废,这样就能从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这三个环节上节约材料的消耗。

    5、加强平面管理、计划管理,合理配料,合理堆放,减少场内二次搬运费用。

   6、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确切掌握施工成本动态。

   7、对所有材料做好进场、出库记录,并做好日期标识,掌握场内物资数量及质保日期,减少不必要浪                                  

 

赣 州 市 赣 东 建 筑 工 程 公 司

                           2006年6月9日

 

 

 

 

 

 

 

 

 

 

 

 

 

 

 

 

 

一程山路篇2

青海嘉业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山区路桥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设计过程中有许多设计要点需要切实把握好。本文着重论述山区路桥设计的要点。

[

关键词 ]山区路桥;设计;特点;设计要点

引言

路桥时山区沟通城镇的重要交通运输建设之一,且由于山区特殊的地质环境与气候条件等路桥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更多因素的影响,遵循更多的设计原则,掌握更多的设计要点。本文以山区路桥设计为切入点,分析山区路桥设计特点,探讨山区路桥设计要点。

一、山区路桥设计特点分析

山区路桥的建设对于山区的交通运输来讲非常重要,但山区路桥的设计与普通地区路桥设计大有不同,正是由于山区的特殊性,使得路桥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山区的各种特殊因素的影响,加大了设计难度。以下是山区路桥设计特点的具体分析。

1.根据山区地质环境因素设计。山区多山且地质状况较为复杂,大雨来临时往往会导致泥石流、山顶滑坡、岩体崩塌等状况发生。故而山区路桥本身所处的环境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无法确保路桥的使用安全与使用性能。故而在设计路桥过程中要依据山区地质环境复杂这一重要特征,使建设出的路桥拥有足够抵抗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的能力。

2.设计必要规范化。山区路桥的设计必须要规范化,由于山区的特殊性,要求路桥的设计要内涵丰富,与此同时对相关技术和工艺的要求也较高,且各项数据的计算要十分精确。故而山区路桥的设计必要规范化。

3.设计要高度满足安全要求。由于山区路桥所处环境的复杂性,路桥的设计必须高度符合规定的设计要求,这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路桥结构时要注重路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设计,在设计阶段最大程度上确保山区路桥的使用质量与安全。

二、山区路桥设计要点分析

前文已述,山区路桥的设计独特性较强,所以在设计路桥时要把握好一些设计要点,切实设计出安全适用的路桥。以下是对山区路桥设计要点的具体分析。

1.遵循设计原则。山区路桥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在设计时要选择合适的地段,山区地形复杂,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排水、通行、施工条件等各项因素的影响,一般选择设计高架路桥。除此之外,相关设计人员还要遵循限额设计、全方位考虑、随机应变等原则。就限额设计来说,其为在熟知各种相关资料与详细做出预算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确定投资方案。在设计阶段合理控制工程的施工造价。全方位的考虑是指在设计创作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各种实际情况尤其是工程实情,与此同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论证如:详尽评估技术的可行性,计划风险性、经济合理性等问题。如此全方位的考虑,可以避免设计先天缺陷而引起的一系列施工问题如:拖延整体的施工进度,其质量也远不及标准等。而随机应变是指若对方要求修改设计方案,要立即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修改审核,各方面周全的讨论如:经济损失问题、修改方案后的利弊分析,方案可行性问题等。最好安排相关人员对设计环节进行监管,反复对比各个方案,评选出最佳方案,确保项目实施后的收益达到预期目标。

2.优化设计方案,确保方案可行性。在进行公路桥涵设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可行性。首先,不能因为要节省经费就偷工减料,这样公路在后期通车的时候,就不能够满足交通流量,从而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这样的一种状况不仅不会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还会降低公路的寿命,从而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行。其次,在设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桥涵结构的负荷能力,避免因为设计的不合理从而导致后期桥涵的变形。再次,桥跨结构的设计要保证泄洪通航和行人的正常通行,从而使得在遇到意外状况的时候,能够保证行人的及时疏散。最后,桥涵公路中的通讯线路的设计、天然气管道的布置都要考虑到桥涵设计的过程中,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3.优化山区路桥结构设计。这里所说的优化路桥结构设计是指优化山区曲线预制梁、路桥、桥板的布设与高墩设计。当路桥的梁和板的上部结构预制好以后,要将其架设到路桥下部的基体槽中,从而提高路桥设计的速度。一般情况下,对于山区公路路桥设计项目来说,鉴于施工建设环境的特殊性,使预制结构路桥这种设计方式较为实用,但也存在一定的设计阻碍。因为山区公路路桥建设过程中的直线结构较少,多为曲线构造,因此,要借助调整路桥墩台角度这一方法来改善这一状况,完善山区曲线预制梁、桥板的布设。由此可见,对山区公路路桥设计而言,要遵循其现实性、安全性、规范性等基本特征来完善设计内容。由于山区公路的地势特点,在设计公路路桥时,往往采取高墩、大跨桥式的结构作为支撑。一般矮桥墩的设计由强度控制,但当墩高较高时,就必须考虑桥墩的稳定问题。山区公路有整体式路基,也有分离式路基。从该区域的地质情况来看,预计冬季冰、雪较大,灾害性气候出现的可能性极高,因此,公路路桥项目完工之后的路桥养护和路面行车安全极为关键,这些内容是在公路路桥设计初期就需要考虑的问题。

4.注重路桥耐久性设计。路桥的耐久性设计是路桥结构设计中的必要环节。同时,路桥耐久性设计也要考虑到工程造价问题,使得路桥在一定的经济投入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使用性能。在设计路桥时不仅要求设计人员综合考虑路桥建设环境,还要变换思维,积极应对各种变化因素,灵活变通,确保路桥的使用质量与使用寿命。

5.伸缩缝设计。伸缩缝设计是山区路桥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伸缩缝。由于伸缩缝的分类较多,且较为细致,不同种类的伸缩缝有着不同的性能功用,在实际的公路路桥伸缩缝选择过程中就要切实的根据公路路桥所设计的交通量大小、公路等级、具体的行车要求等因素来选择。不仅如此,在选择伸缩缝时,要对其伸缩量大小进行计算,判定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计算变形量时,主要考虑以安装伸缩缝时的温度为基准,将温度变化引起的伸长量和缩短量,以及混凝土徐变和干燥收缩引起的收缩量作为基本的伸缩量。

6.注重细节问题的处理。在设计过程中,路桥的各项基础设计内容对公路项目的建设质量都至关重要,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对路桥的投产、建造和后期使用状况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重点关注山区公路路桥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后,还要对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物料性质和路桥基础架构的承受力等问题予以关注。只有把握好设计环节中的各项细节,才能实现项目优化设计的最终目标。

三、总结语

综上浅述,山区路桥设计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为了迎合设计要求,更为了确保设计出的路桥与山区环境相适应,要切实掌握设计要点,例如遵循相关设计原则,确保设计方案可行性,注重路桥结构设计,耐久性设计、伸缩缝设计以及细节问题处理等等,致力于山区路桥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浅谈山区路桥设计中的要点[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

[ 2] 何亮.浅析山区路桥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J ].科技与企业,2013(24).

一程山路篇3

关键词 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公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7-0181-02

0 引言

省道206线尤溪界至德化上涌公路起于尤溪与德化交界处,途经龙塔、赤土洋、龙祭、大正垭口、葛坑,路线全长24.6km。沿线有大中桥五座总长436m,隧道一座137m,2012年正式投入运营,总投资近2.3亿元。由于福建省以北多为山地,在修建省道206线时,如果技术措施和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很容易引起公路纵横向断裂、路基沉陷等较大的工程质量问题。在山岭重丘区施工修路时,经常会涉及到很多高填深挖的路段,尤其对于挖方或填方路段,挖填高度一般都在5m~6m以上,最高甚至可能达到10m~20m。因此,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安全组织道路施工,才能够保证该类型特殊地段二级公路的修筑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

1 山区布线分类

山区布线主要分为沿溪线、越岭线和山脊线三种。

沿溪线是指沿河谷方向的布设线路,它的优点是施工和运行条件比较好、路线走向也比较明确。沿溪线的缺点是布线活动范围小;受洪水威胁较大;桥涵及防护工程较多;陡壁高崖沿河段,工程量很大;地质情况复杂等。

越岭线是指公路走向与分水岭方向横交处所布设的路线。越岭线的优点是不受洪水的影响和威胁;活动余地比较大等。缺点主要包括施工养护和运行条件比较差;里程长、指标低、线性差;服务性能也不是特别的优良等。

山脊线也是指公路沿分水岭方向布设的路线,但与越岭线不同的是,山脊线一般比较平顺且连续,山脊比较少。山脊线一般多与山坡线相结合,它的优点是里程短,施工时土石方工程量比较小;桥人工构造物比较少;水文、地质条件路基病害较少,且路面比较稳定,排水性能也比较好。具有的缺点是施工难度比较大,距离居民地点远,较偏僻等。

2 纵断面设计

公路的线形设计是一种立体设计,其中包括水平面、纵面和横面的三个方面。在山岭重丘区上建设二级公路时,一定要做好横断面的设计,这在一般的线形设计中很容易被忽略[3]。

在进行公路线行设计过程当中,务必要考虑到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驾驶员视野开阔,视距范围内不受障碍物阻挡,必须能够保证司机的安全驾驶。在会车时,视距应该在80m以上。在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的特殊地形地段,车视距无法满足最低80m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横净距计算,绘制视距包络图,计算相应的土石方。这样,平、纵面线形指标较低的不足可以通过横向设计对车视距进行弥补,满足设计要求。

3 路基、路面和排水

决定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的使用寿命长短主要影响因素是路面的建设情况,而路面由路基支撑,因此,路基的好与坏对工程的安全使用寿命起着关键作用关键要素,同时,路基建设工程的数目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公路的造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就省道206线的路基工程来分析,该线沿线的挖方工程量极大,必须对挖方边坡进行单独设计。要求在能确保挖方边坡稳固的前提下,根据各施工环境不同,选择相应的挖方坡比,特殊关键路段需要进行定量的边坡稳定计算。而当挖方深度高于10m后,就应该选用两级或多级边坡的设计方案,每级边坡设置过渡平台,在坡脚位置路段设置碎落台。对于填方路段,同样首先要保证填方边坡的稳固,对于较高较深的位置也可以选择分层填筑,高填方路段的分级填筑上还可以设置拦水带,以确保山岭重丘区公路沿线路基的压实度。

路基排水是保障路基工程稳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其设计原则是与路线周边农田灌溉等水利项目相结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山岭重丘区路基排水的设计因素众多,过程也相对比较复杂。它需要通过排水流量来计算断面尺寸,根据断面尺寸不同,设计不同的路基排水设施,这些设施与农田灌溉等沿线水利相连,形成一套完整的路基排水系统。该设计过程需要计算好汇水面积,判断好排水的水流方向和流速,最大程度上防止反坡排水的发生。

当山岭重丘区遇到软土路基时,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再设计过程中要先将淤泥全部排放出来,将腐殖土挖出,然后将土石、砂砾、石渣等填入垫层。

路面设计以设计起算年标准轴载作用次数为基准,将土质类型作为影响因子,计算确定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在施工过程当中,在高填土路段首先要铺设沥青路,在接面交叉处路基稳定后,再选用混凝土路面进行铺设。

由于在山岭重丘区修建公路会需要巨大的土石建筑材料,因此选取合适的取土和弃土场,不仅要满足运距尽量短,还要能够对自然环境、水土流失等产生最小限度的影响,尽可能小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4桥梁和涵洞

在山岭重丘区架设桥梁时,要首先对桥梁所在位置的地质报告进行分析,之后再确定合理基础型式的桥梁,在设计及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桥梁的经济、美观、施工方便条件,更要考虑到桥梁的上部构造和下部构造是否合理等。

山岭重丘区的小溪和山坳比较多,而溪水所处位置的填土较多,地基处理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在设计中,涵洞的相关尺寸要根据汇水面积来确定。山坳处着重考虑涵洞基础的稳定性,保证其少受自然灾害如泥石流等的侵袭。

5其他项目

山岭重丘区公路一般都选择傍山建造,因此一般情况下,肯定会存在急转弯、高填土和陡坡的路段。为了保证二级公路上行人与机动车辆的安全顺畅,在对交通工程及公路相关设施进行设计时,要充分对安全因素加以考虑。

山岭重丘区道路交叉口设计也同样重要,它直接关系着行车速度和道路安全,因此道路交叉口的设计要依据车流量和二级公路的等级要求及地形而设计合理的交叉形式。

从山岭重丘区的环境方面来考虑,公路在建设过程当中,要尽量少的破坏山体,在道路堤边坡上多种植草,两侧也要多种植常绿灌木,这样既可以达到美观环境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净化空气,并减少水土流失,避免由于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二次破坏。

6 结论

由于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所处的区域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在进行公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该区域所有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比较之后选取得到最优路线,一方面要保证公路能够安全使用,另一方面还要体现出工程的经济性能,保证项目的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在修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时,尽可能不要破坏山体的地质构造,以免以后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立策,吴志明.浅谈山岭重丘区沿河段公路路线设计[J].林业建设,2010(3).

[2]张晖.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的设计[J].科技资讯,2006(21).

一程山路篇4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特点;思路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mountainous area highway route by many factor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mountainous highway rout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principles and ideas and attention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mountainous highway route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Keywords: mountainous highway, Rout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ideas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迅速发展,公路建设逐步向山区延伸,而山区地形、地质复杂。对于山区公路复杂的自然条件而言,路线设计是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日益深入,人们对于山区公路的勘察、设计、 施工运营等方面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高。只有在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中始终体现“安全、 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始终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使建成的公路既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又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一、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特点

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水文地质、地质、土壤及植物覆盖等。地形决定了选线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路的技术标准。山区公路选线的特点是山高谷深,高差大,地形、地质复杂,工程艰巨,可比选方案多。在地形方面,路线平、纵、横三个方面均受到约束;在地质方面,山区土层薄、岩层厚,岩层产状和地质构造变化复杂,对线位布设影响大;在气候方面,山区暴雨多、山洪急,溪流水位变化幅度大。同时山区由于山脉在地形上较有规律,山脉水系清晰,线路走向不是顺山沿水,就是越岭穿脊。因此,在山区如何善于利用地形布线是其路线设计的关键。

二、山区公路选线的原则

山区改建公路选线除应遵守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外,还要根据工程量大小、技术指标提高程度等因素,实行充分利用与积极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当工程量增加不大却能显著提高技术指标时,应以改造为主;当改造提高技术指标有限却会显著增加工程量时,应以利用为主;当沿旧路无法达到技术指标要求时或即使达到但指标较低且工程量较大时,应根据实际地形、 地物、地质等条件设计新方案。在改造过程中,既要防止忽视标准过分迁就现有公路,又要避免片面追求过高标准,大量废弃原有公路,而应综合考虑,合理掌握线形指标,忌“左” 防“右”,做到经济合理。

三、山区公路设计思路

山区公路线路设计时,选择合理线路是路线设计的关键部分,因为路线方案一经确立,整个工程设施布局、工程造价便基本确定。因此,山区公路线路设计应按以下思路进行设计。

(一)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少拆房屋、方便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在这个大的原则之下,认真落实批复意见,处理好路线方案与沿线地方利益以及路线指标与工程造价的矛盾,最大限度地缩短里程,降低工程造价。

(二)在符合规划走向的基础上,按“靠山不进山,靠城不进城,利 民不扰民”的原则处理路线走向与沿线市、县、镇的关系,使工程合理,路线顺畅短捷。

(三)充分尊重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路线走向、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和通道设置等方面的意见,使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地方规划及城镇建设有机的结合,形成地区性的综合运输体系,更好地为当地人民造福。少占耕地和经济林,保护现有的水利、水电设施,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避开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利于土地开发利用和工程量大的路段, 避开顺层及其他影响路基边坡稳定的不良地质路段,降低工程造价。

(四)在平面设计中注意线形的连续性与均衡性,并与纵面线形相互配合。采用以曲线为主的布线方法,根据沿线地形地物和主要控制点,选择不同的曲线半径去拟合和适应,并在综合考虑可能的纵断面线形下,用直线、圆曲线(或缓和曲线)去连接相邻的圆曲线,以达到线形流畅顺适。

(五)在纵断面线形设计中:首先要满足各等级航道、等级公路、铁路及管线的净空标准;然后要满足路基设计标高安全高度及路基最小填土高度的需要;最后要对于被交叉道路,当条件许可时尽量采用支线上跨的方式,以降低主线路基的设计高度。

在上述设计思路下,使纵断面线形与地形相适应,避免线形在短距离内出现频繁起伏,达到视觉连续顺适。通过路线驾驶透视图方法,逐段检查平、纵面线形,使平、纵、横三方面总体协调,成为顺滑的立体线形。防止因平面线形采用极限值而使纵面线形无法与其良好地配合,尽量做到竖曲线包含在平曲线内,避免竖曲线插入直线、曲线的变化点。对长大纵坡路段除采用压低越岭高程适当延长隧道的方法来减缓路线纵坡以改善纵面技术指标外,还可以通过设置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等交通安全技术管理措施来保证行驶安全。

四、山区公路线路设计注意的问题

山区公路中长陡纵坡是难以避免的,这必然给行车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尤其是面对目前屡禁不止的严重超载现实,若仅仅从交通工程方面采取措施,只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最根本的办法应该是从最基本的线形设计上采取措施。首先,连续陡坡路段平纵面线形应均衡、顺适,严禁在陡坡底设置小半径平曲线、孤立的平曲线;其次,不得在连续陡坡路段出现平、纵面的不良组合;然后,结合地形及平面、纵坡情况,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置供失控车辆驶出、并安全减速的避险车道。

五、结束语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是整个公路建设的先行措施,线路设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及运营的安全。利用科学的手段以及详尽的实地测量数据作为支撑,认真研究和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保证公路路线设计的实用性和合理科学性,是对于整个山区公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对整个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

[2]陈光林.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公路交通技术,2004, (3 ):4 -5.

[3]徐艳海,郭丰振.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经验[J].黑龙汀交通科技,2010,( 9),82 -83.

一程山路篇5

【关键字】山区公路;选线原则;设计

一、山区公路选线特点

道路选线的自然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候、地质、地形、水文、植被覆盖以及土壤等等;道路选线的条件则主要由地形决定,这对于公路技术的标准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山区公路的选线特点可以总结如下:高差大、山高谷深、地质复杂、地形多样、工程巨大艰辛,可选方案较多。此外,在气候方面,山洪较急,暴雨较多,溪流的流水位也经常变化。在地形方面,路线纵、横、平三个方面都会有约束。而地质方面,山区岩层较厚、土层较薄,岩层产状以及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对线位的布设影响较大。此外,山区的山脉具有较大的地形规律,山脉的水系较为清晰,线路的走向要么是穿越山岭或者山脊,要么就是沿着山坡。所以,分析地形并利用地形来决定公路选线,是设计山区公路选线的关键所在。

二、山区公路的选线分析

所谓山区公路的选线,就是依据任务书或者计划书所规定的性质和任务,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地形条件,在路线起点和路线终点之间的地表上选择公路经过的位置的一系列过程。下文笔者将对于山区公路选线的各种原则、步骤和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1.选线原则

第一,应当设计出可供选择的多种方案;第二,应当综合考量工程造价与管理、护养、运营等多种支出和成本;第三,应当将农业区和选线的关系处理好;第四,应当注意和沿线环境保持协调性;第五,应当注重环保;第六,应当考虑工程地质的影响。

2.选线步骤

公路路线依照其沿线景观和环境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山腰线、山脊线、越岭线、沿河线(或者沿溪线)。一条山区其总长度应当依据地貌和地形的分段选取不同路线形式,使得他们相互之间沟通和连接。山区路线只有两个走向,第一是衡越山岭的方向,第二是沿水顺山的方向。依照后者规划的路线,还能够依照它的线位高地,分为三种线:山腰线、沿河线(或者沿溪线)、山脊线。一段较长的公路同城是由几段线位高度或者走向不同的路段组合、交互所组成的。山区公路的路线确定也应当依照程序、步骤和阶段有序地开展和进行。选线步骤可以分为如下三个:

首先,全面布局。这能够使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路线基本走向得到有效解决。在总方向被确定下来以后,从整体上对公路进行大面积地入手调整,由点到带地开展总体上的布局,并在对可能的路线计划和方案作出选择后,进一步对资料进行收集和勘察,结合具体实际条件,依照可能和需要,对主要的控制点进行落实和必选,以放弃必须避让的点,使路线的活动范围得到逐渐的合理的缩小和确定,使得大体上的公路路线位置和布局被基本确定下来。

其次,逐段安排。在路线的基本方向被选定下来以后,依照沿途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比如水文条件、地质条件、地形条件等等)确定某些细节的控制点,并将它们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路线带(也叫作路线布局)。这一个步骤能够使路线方案被探索和落实下来,从而促进下一个步骤--具体定线的实现。

最后,具体定线。上述步骤完成后,便可实施具体定线,即依据路线计划以及技术标准,在有俩定线带范围内开展纵、横、平的综合设计,将道路中线的位置确定下来。完成这一工作需要对地形有较好的摸清,并将纵、横、平的关系协调好,使得整体线形达到协调和连贯。

三、平面设计分析

1设计方法

山区公路应当要结合沿线的地形,优先采用"曲线定线法",即在确定好平曲线要素和适合地形圆弧这两个要素的基础上,用直线或者曲线与之连接起来,使山区的地形和布线位置达到文和的地步,使得布线能够准确体现出设计者的目的和意图。此外,也能使一定路段以内的现行指标达到均衡状态。

2对线形指标进行灵活运用

首先,应注意采用"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对于该值,《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有所规定:当行车的速度不少于60公里/小时,同向的"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应当以大于或者等于"行车速度的六倍"最为合适。而反向的则应当以大于或者等于"行车速度的两倍"最为适宜。当设计车速不大于40公里/小时,可以依照该规定执行。由此可知,当强行要求同线曲线达到"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6倍的行车速度时,通常会导致环境遭受破坏和工程量明显加大。而"最小夹直线长度"通常是出于对线形的美观性的考虑、避免断背曲线才提出的要求。山区的公路大部分是暗弯,断背曲线通常会在明弯的地方出现,只要公路沿线有茂盛的植被,一般不会导致驾驶者的视角范围内出现明显断背的情景和现象。驾驶员调整驾驶行为的依据通常是来自于沿线的信息,比如道路条件、道路交通标示、线形、交通组织、沿线的景观以及地形等等。由此可知,"行车速度的六倍"这样的值应当根据地情况来决定,不能够对直线长度做过分的强调,否则会导致多种问题的发生,比如破坏环境、加大成本、高填深挖等等。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导致环境与线形不相协调,使得驾驶人员的心理压力被增大。当两曲线之间直线长度不能达到上述规定的要求时,为了使工程量得到有效减少,为了提高地形的被利用效率,可以将同向曲线改为单曲线、平曲线或者是复曲线。平曲线分为卵形、复合型以及突型,它们都是通过回旋线来组合而成的。

其次,注意对山区公路进行超高值的取用。公路路幅以及宽度的不断增大,路肩硬化也在不断发展,路容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使得行车越来越安全,山区公路上超速驾驶现象也在不断增加,依照行车速度来进行路面超高值的设计工作通常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人们对于超速驾驶时对路面开车舒适感的要求了。在无特殊影响条件和无较大纵坡的山区道路上,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上,可以依据线路形状将超高值进行适当提高,以满足人们的当前要求。所以,较小半径曲线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增加超高,最多只可达到规范的最大值;而对于中等大小的曲线半径而言,由于该平面线形允许汽车进行超速行驶,对超高进行适当的增加是允许的。此外,对于半径较大的曲线加入超高,则要设置缓和曲线,同时要注意满足排水和合称坡度等规范要求。

结束语:

所谓路通财也通,公路的发达程度和畅通程度,已经日益成为当今社会衡量经济发展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公路为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是不言而喻的,当前人们在公路线形方面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山区公路,其线路设计的合理性、规范性会对公路的使用安全、性能等各方面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山区公路的选线问题非常重要,选线设计可以说是整个工程的灵魂和关键。我们在开展工作之前,必须做好事前的调查和分析,做好设计和规划工作,以优良的设计带动高效的建设,才能够使山区公路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一程山路篇6

一、研讨式数学教学的基本定义

所谓“研讨式”数学教学,是参照研讨会的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研讨小组,对正在学习的数学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共同解决,从而理解、掌握这一新知识,达到自主完成这一知识体系的学习的目的。

二、研讨式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

研讨式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设计为六个阶段,现以“行程问题”为例加以阐述。

1.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导入环节,我给学生讲精彩的水浒故事,将学生带入到营救宋江的情境之中,引出需要研讨的问题:吴用算了一下日子,发现必须在戴宗回到江州之后七天之内赶到江州,否则宋江、戴宗就有可能被斩首。于是吴用开始计算梁山好汉每天至少要跑多少路程才能及时赶到江州。请学生帮智多星吴用算一算。

2. 引导思考,点拨思路

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开始积极思考,可是他们发现什么条件也没有,于是开始发问:梁山泊与江州相距多远?戴宗回江州用了几天时间?梁山好汉跑得有多快?教师点拨:如果我们知道了梁山泊与江州的距离,知道梁山好汉的速度,我们就能知道梁山好汉什么时间能到达江州,这其实就是一个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一般有三个要素:距离、时间和速度。距离、时间很好理解,速度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快慢的问题。为了表示速度快慢,我们就用一个单位时间,比如一秒钟、一小时跑了多少距离来标记速度快慢。讲解了速度概念,根据学生的问题,给出一些条件,根据《水浒传》记述:①神行太保戴宗赶路时,每天走10个小时,能行800里路。②这次,神行太保戴宗从梁山泊回到江州花了5天时间。当时是夏天,戴宗每天只行5个小时。

3. 分组研讨,阐述己见

再次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解决问题。

生1:神行太保10个小时行800里路,那就是说他每个小时走800÷10=80里路。教师点评:很好,有的同学已经算出来戴宗每小时走80里路,这就是戴宗的速度。

生2:戴宗回江州走了5天,每天走5小时,那他每天可以走80×5=400里,5天走了400×5=2000里。梁山泊与江州相距2000里路。

生3:戴宗回江州用了5天时间,他回去后,梁山好汉必须7天内到江州,那就是说梁山好汉要用5+7=12天时间赶到江州,那每天要走2000÷12=166.67里路。

4. 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要求学生开始整理研讨内容,解答最初的问题。①戴宗的速度:800÷10=80里/小时;②梁山泊与江州的距离:80×5×5=2000里;③梁山好汉的赶路时间:5+7=12天;④梁山好汉每天要跑的路程:2000÷12=166.67里路。

5. 全班呈现,接受质疑

小组一的代表将上述解答写在黑板上,并做了讲解。

生4:梁山好汉是在戴宗出发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出发的,应该没有12天的时间。

教师点评:这个问题非常好。戴宗走后过了一段时间,吴用才醒悟自己伪造的回信有漏洞。梁山好汉不是一个人到江州营救宋江,吴用还要花费时间筹划部署,应该是戴宗出发一天之后粱山好汉才出发。还有一个时间问题,梁山好汉最好是提前一天赶到江州,这样才有时间潜伏下来,做好劫法场的准备。所以给梁山好汉赶路的时间只有10天。

小组一代表:那梁山好汉每天要跑的路程就是:2000÷10=200里路。

生5:一个人正常的走路速度,一小时只能走10里路,每天走200里路要20小时。梁山好汉每天只有4小时吃饭、睡觉,当时正是夏天,梁山好汉还不一个个都要累趴下?

教师点拨: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按照我们现在的“一里”(0.5千米)的长度,成年人一小时大概能走10里路,急行军一小时能达到20里路。但急行军一般一天不超过10个小时,且能坚持的时间也不过三四天,再长人的体力就跟不上了。不过宋朝时候的“一里路”长度比现在的“一里路”短,大概只有现在的0.7倍(约0.35千米)。那时梁山好汉每天走200里,大概相当于现在的70千米路。梁山好汉个个英雄了得,他们每天走10个小时,每小时走14里路,应该问题不大。

6. 教师评析,总结讲解

(1)评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到江州营救宋江的问题一提出来,同学们马上想到梁山泊与江州的距离是多少,戴宗回去的时间是多少,梁山好汉的速度是多少。行程问题一般涉及的就是距离、时问、速度的问题。

(2)回顾整个的解题思路:当我们知道戴宗每天行路的时间和行程,就算出了戴宗的速度;然后又知道戴宗回江州一共走了多少时间,很快就算出梁山泊和江州的距离;最后根据梁山好汉的赶路时间,算出了梁山好汉每天至少要赶多少路程。

(3)讲解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行程问题中距离、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知道其中的两项,就能算出另外一项。请同学们将三者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公式表示出来。

研讨式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参与小组研讨,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以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程山路篇7

关键词:山区公路设计;研究总结;深化应用;管理分析;应用深化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山区公路设计环保性措施的分析

实现山区公路施工环境的优化,我们要进行路线设计的生态性原则的应用,实行山区当地公路建设的生态平衡,避免对当地自然资源的破坏。为此我们需要进行生态系统的连续性的保持,保障公路建设系统的健全,进行相关保护措施的应用,满足公路施工的需要。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要进行路线设计方案的优化,避免施工工作导致的地表植物的过度破坏,实现土地覆盖率的保持,以保障土壤的抗蚀能力的保持。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实现对土壤保持工作的深化应用。针对那些比较松散的岩石,要进行相关处理环节的应用,避免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在工程选线过程中,我们也要尽量避开那些不稳定的地质路段,比如容易发生滑坡的山体地段。尽量求得土石方工程的平衡,减少废弃方;工程中设置足够的排水设施,以保证路面两侧区域排水畅通和快捷;采用减少总坡度的台阶化植草、修分水沟、溢洪道设计以消除径流,或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加固边坡;采用工程护坡和生物护坡相结合的措施。再者,采用集中取、弃土方式,取土后及时平整恢复地表植被。弃土场做好护坝和排水防护设计;对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所有空地进行绿化设计。

二、关于山区公路的综合治理环节的优化

1 在山区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进行山区公路边坡工程的优化,以实现日常山区交通环境的稳定,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影响公路边坡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比如其周围山体的滑坡、崩塌等现象,土层的不稳定现象,都容易导致山区公路建设的不稳定运行。在进行路线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山区公路施工环境的研究,积极做好相关的勘察工作,实现对路基环节、陡坡路段环节及其高路堤环节的优化,进行路基施工设计系统的健全,以有助于山区公路边坡的稳定性。我们也要进行边坡治理技术的优化,保证其锚索加固环节、抗滑桩环节等的协调。山区公路线位较复杂,若以交点法进行设计时,控制单元在导线,动一个交点则牵动两条导线,两条导线则关联三个交点,按基本型则影响9个平面线型单元。若考虑到山区线位较少直线,多以反向曲线连接的话,则会影响到一连串的交点。若以曲线法行设计时,前后均为固定单元,只需在本交点内作调整即可,而与前后固定单元的连接则会由程序自动计算,故只有3个平面线型单元是需要修改的。如此修改则较简捷,本单元的修改不会牵动更多的单元作手工修改,这在山区公路设计时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针对山区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我们需要进行线位的优化,进行虚拟交点工作的应用,实现其设计环节的规范性、科学性,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交点法软件的有效应用,进行卵形曲线的多次应用,实现其调试环节的优化,以保障其控制位置的优化。在此环节中,我们需要进行曲线法思想的深化,保障其控制单位环节的稳定运行,满足下序环节的发展需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公路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对勘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公路设计行业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的发展,公路设计已实现CAD化,有些软件本身还要求提供地面数字化测绘产品的支持;建立勘测、设计、施工、后期管理一体化的数据链,减少数据转抄、输入等中间环节,是公路勘测设计“内外业一体化”的要求。

2 为了满足山区的公路路线的设计需要,我们也要进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以实现其公路设计测量环节的优化,该技术是一种实时性的卫星定位系统,有助于日常工程测量环节的优化,有利于公路测绘环节的稳定运行。因此,我们要进行PTK技术的应用,保障公路工程设计工作的稳定运行,实现该环节的质量效率的提升。介于山区施工环境的复杂性,我们需要实现其施工环境的优化,积极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山区地形复杂,起伏较大,在具体施工中既要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杜绝工程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施工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使工程按期完工,保质保量。

在地形复杂山区施工,没有宽广的场地,通往施工地点的道路稀少,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造成道路中断,影响施工的进度,造成社会不良影响。

由于山区的综合环境的恶劣,我们要进行道路保养维修环节的优化,该环节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对其公路建设施工环节的优化,有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从而有效降低公路的维修频率,这一环节的实现,需要我们进行施工系统的优化,实现其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进行铺装层的耐久性的提升,以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的延长,促进道路工作的稳定运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我们需要进行质量保障体系的健全,促进施工各个程序的良好配置,从大局上入手,实现施工整体环节的优化。在此环节中,我们要进行填挖结合环节的应用,进行监督检测体系的优化,保证其预防保障体系的健全,以有效防备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促进安全文明施工环节的优化。我们需要进行现场管理人员的自身行为的规范。公路经济化原则需要处理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山区高速公路普遍存在交通量较小而投资规模较大的矛盾,国民经济和财务评价较差,抗风险能力差,这就要求路线走廊带的选择必须重视工程投资,尽量原则投资较省的方案。二是走廊带的选择应重视交通流的市场化选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趋向已不在拘泥于行政区域,而是更多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选择,市场化的路线走廊更符合使用者的要求,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三是走廊带的选择应与地方大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链的连接相适应,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发展山区公路是解决山区经济滞后、提高山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件大事,而作为公路建设者,应该担负起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责任,为我国山区的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公路路线设计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Z].

一程山路篇8

关键词:山区;公路;勘测设计;安全;经济;环保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愈发突显,如东部与中西部、平原与山区等。社会经济的发展要靠便捷的交通来保驾护航,这里的“交通”主要指公路,虽然铁路、水运及航空也是重要的交通,但就目前来讲,公路交通依然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对大部分山区来说,公路几乎就是唯一的对外通道。因此,公路对于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致富,先修路”便是这么一个道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于山区公路的勘测设计积累下了很多的经验,但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经济发展规划的提出及深入进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及基础性设施,山区公路亦迎来快速增长时期。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山区公路的勘测设计亦碰到了很多之前没有碰到过的问题,而这些便是现在山区公路勘测设计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从国内山区公路勘测设计以前遇到的问题着手,解析山区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为现今或以后要开展的山区公路项目需要注意的问题提供一点微末见解。

一、山区公路勘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问题

安全是所有公路勘测设计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应是公路勘测设计中的第一原则,这一点在山区公路勘测设计中更为突出。山区各种地形地貌及复杂的地质情况,使得山区公路勘测设计对安全性问题给予更多的重视,最常见的便是连续弯道路段的安全设计问题了。车辆行驶在连续弯道上,驾驶员的有效行车视距变短,而山区公路转弯半径往往受地形所限相对较小,从而导致连续弯道路段成为山区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另外,山区地形高低起伏,高差大,连续上下坡的路段也极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这些都是山区公路勘测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2、经济性问题

鉴于山区地形崎岖,沟壑纵横,为了减少因大量挖填方而产生的巨额工程量,设计单位往往会采取绕行的设计方案,由此导致公路长度不断增加。公路里程长度的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设计、建设以及投入使用后的保养维护费用上升,人员、材料、设备工具等要求也随之加大。其次,公路长度增加,意味着经由此路的运输路线变长,车辆行驶里程增加,油耗及其他配套费用都要增加,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运输费用的增加,无疑会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过多的运输费用、过长的公路里程和运输时间已经成为限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因此,在进行山区公路设计时,务必要将公路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纳入设计方案的考虑之中。

3、环境保护问题

在以前的山区公路勘测设计过程中,普遍主要是对公路的行驶状况进行考虑,这样做确实可以提高公路的安全性,不过在很大程度上却忽略了公路施工与当地自然环境融合的情况,从而给山区道路沿线的风景造成破坏,导致公路不能与当地自然环境很好的融合,使得公路在山区中显得很突兀。山区公路普遍在陡坡及山体上建设,对原来的生态环境、植物带来破坏。另外,因山区沟壑纵横,山区公路建设时存在大量的高填深挖路段,土石方的大量挖填、堆弃对沿线山体的破坏非常严重,从而给沿线山体的水土稳定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山区公路勘测设计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山区公路安全性设计

山区地形崎岖,沟壑纵横,地质情况复杂,这都给山区公路运行安全带来威胁。山区公路的平面线形以曲线为主,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的平曲线所占比例较大。山区公路设计时,要以曲线设计为主,灵活运用各种平面曲线组合,如基本型、S型、卵型,尽量避免使用凸型、复合型、C型曲线;圆曲线半径尽量不要使用最小半径值;各平面线形路段长度应大于等于3秒行程;纵坡应以平缓为主,尽量避免陡坡;平面与纵面的组合应适当,避免出现驼峰、暗凹、跳跃、断背、折曲等使驾驶员视线中断的线形;应对各路段的视距进行检查,避免出现视距不满足规范的情况;等等。另外,公路安全防护措施,比如护栏、隔离栅,对于提高山区公路安全性也有很大帮助,必须在设计时予以高度重视。

2、重视公路边坡治理

道路边坡有稳固路基、美化景观的作用。公路边坡出现问题,如失稳、坍塌等,会对道路运营及行车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山区公路勘测设计中必须要重视对公路边坡的治理,提高边坡的稳定性,这是提高我公路使用性能、保障道路安全通畅的重要措施。高边坡失稳导致滑塌和崩坍、高路堤压实度不够或因水土损坏产生的滑移与沉陷是山区公路常见的边坡病害。对于上述这几种危险路段,在公路设计勘测阶段就要特别加以注意,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设计,做到“一坡一设计”,确保边坡的稳定和道路的安全。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成熟的防护加固措施如抗滑桩、预应力锚索、SNS柔性防护系统、三维网植被防护、土工隔栅等,经实践检验,是治理山区公路边坡行之有效的方法。

3、注重山区公路线形美学与景观设计

公路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带状结构物,好似一条玉带跨越空间,连接起各个村落、城镇。从平面上来说,公路宛如一条优美的丝带,但再美丽的事物如果没有外在的修饰和装扮,那也是平凡无奇的。所以,公路不仅要线形美,也要景观美,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让公路的美丽更加突出。近年来,公路美学设计已经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及应用,特别是在山区公路中,公路美学设计在整个勘测设计过程中都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原因无它,山区似乎是公路美学设计的天然试验场及实践场。山区的原始景观本来就很美,因此,在设计修建山区公路时,应该尽量避免破坏山区的原始美,在设计过程中就应该着重考虑公路的美学设计,将公路的线形、景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在山区公路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是公路美学设计的基础;景观设计是山区公路美学设计的关键;纵断面设计是美学设计的补充和完善;公路绿化则是山区公路设计中景观、生态、环保的具体体现。 4、注重山区公路勘测设计中的环保设计思想

山区公路的建设对沿线的自然环境肯定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对沿线的植物、水土的损害会引发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这是山区公路勘测计划中一定要着重关注的情况。怎样把这些情况所带来的损害减小到最低,确保山区公路与沿线的生态相融合,是目前进行山区公路设计时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普遍来讲,山区公路勘测设计时应坚持如下环保设计理念:

(1)节约土地,避免诱发地质灾害

尽管我国幅员辽阔,不过土地特别是耕地却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在修建山区公路时应避免占据原本占地面积就不多的山区耕地面积,以免给山区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大的影响。同时,在修建山区公路时,不可避免地会进行大量的挖掘及填筑工作,这会改变山区局部地区的地形地貌,这种作业在结构比较薄弱的位置会造成山体的坍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所以,在进行山区公路勘测设计时,一定要清楚沿线地形地貌,同时结合地质情况来选取最佳路线。

(2)注意对生态敏感地区的影响,减少水土流失

山区公路线路较长,会通过各种生态系统,而在公路穿越或接近这些如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等生态系统时,或多或少都会对这些地区的生态造成或破坏。因此,在进行山区公路勘测时要尽可能地避开这些生态系统区域,若无法避开,则必须对这些区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另外,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会破坏沿线植被及改变土壤的应力分布,有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因此,在选择路线时,应尽量避开不良地质路段,并尽量保证土石方平衡,减少废弃方,同时,要格外注重排水设计,保证公路的排水通畅。

结束语

上一篇:折爱心范文 下一篇:新郎新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