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范文

时间:2023-11-19 20:58:33

问说篇1

一、从学情出发

想要提出有效的“主问题”,其基本出发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客观学情。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文本,以学生的感悟来品味文本的内涵。在设计“主问题”时,我们应当换位思考,尽可能地将教师的审读与学生的阅读过程贴合在一起,扣住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情感脉络,使“主问题”能够真正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迅速地进入到“主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去。

例如,鲁迅先生的《社戏》,文章主要突出了农家少年的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和热情好客的风貌,更着力描写“我”与农家少年之间的真诚情谊。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自己的童年生活依然有着真切深刻的美好回忆,因此,本篇文章教学的“主问题”就应从这一方面展开。

第一,忆一忆。在教学的开端,先让学生说一说在童年中,最让自己感到欢乐幸福的事情是什么。第二,导一导。运用恰当的导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如可用下列导语引领学生阅读课文:“在每个人的童年生活中,总有一些让人回忆起来感到回味无穷的事情,找一找,在鲁迅的童年记忆中,什么事儿最让他印象深刻?”第三,议一议。引导学生对“偷豆”这件事情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的设计基于学生自身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在此基础上再集中指向到“偷豆”这一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品析,引导学生感受小伙伴们的天真和淳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结合他们切身的童年生活体验,让童真再一次回到了他们的心头,从而点燃了他们的兴趣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都能兴致盎然地展开议论,并很好地感受到文章重点部分中蕴涵的主旨,课堂变得高效而活泼。

二、从课题突破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或集中概括文章叙述的内容,或高度凝结文章表达的主题,因此,围绕课题设问是语文课堂上有效地设计和呈现“主问题”重要手段。教学时,我们可以文章课题为突破口,通过设问,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引领学生沿着“主线”向文本纵深理解。

例如,在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作者主要是对罗布泊消逝前后的景观进行对比描写,并对消逝原因进行了介绍。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消逝”一词进行解题,并展开“主问题”的设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湖泊?是什么原因让罗布泊消逝的?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同时也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再如,课文《甜甜的泥土》生动地记叙了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其主旨是使人感受到宽广厚重的大地就像至亲至爱一样无时不在,表达了对母爱的强烈渴望。文章的标题富有新意,让人有一窥究竟的阅读冲动,而且它又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譬喻生动,因此它是“主问题”提问切入的极佳选择。笔者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从文章的标题开始进行“主问题”的展开:泥土是什么味儿呢?有的人认为是苦的,有的人认为是涩的,但却有人说“那泥土,甜丝丝的”。怎么会有甜甜的泥土呢?让学生根据这个“主问题”的指引,迅速地把握住文章的脉络,并且在探寻泥土为什么是甜甜的过程中,感受到一位离异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三、从细微处切入

在设计“主问题”时,教师可以从文本的细微处着手,细心地寻找文章中那些较为敏感或者关键的部位,如一串值得反复品味的词语,一句意味深长的句子,一段含义丰富的文字等等。在“主问题”的引领下,将以上的语句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进行延伸思考,从而突破重难点,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不断引向深入。

例如,在教学《叫三声夸克》时,文章的最后一句:“盒子里还有盒子吗?”这样的疑问在文章最终显得意味深长,暗示着科学探究之旅的永无止境。对此,教师就可以从这个关键的句子入手设计“主问题”:你觉得盒子里面还有盒子吗?为什么?通过这样的“主问题”,引导学生去领会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而深刻地理解“盒子”的象征意义。除此之外,通过对这个“主问题”的思考乃至争论,让学生理解夸克的证明目前还不是最终定论,人类的科学探究依然在不断地前行,从而使学生感受“文已尽,意未止”的韵味。

四、从重点问题着手

重点不突出的课堂一定是失败的课堂,因此,“主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必须要围绕着重点展开。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重点为核心,将问题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自身必须要反复研读教材,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准确把握文章中的精妙之处,并且对教学重点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预估,这样才能让“主问题”在凸显教学重点的同时,妥善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都市精灵》一课,文章表达对现代都市生活环境的忧虑,揭示了现代文明的发展要与大自然相和谐的深刻命题。教育学生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因此,本课的“主问题”应围绕着该重点而展开:作者从国内到国外、从过去到现在,描写了这些都市精灵,对于这些变化和差异你有什么感想?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已有认知畅谈城市动物对于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同时,分析“连乌鸦麻雀都久违”的都市现状,使学生体会作者内心中的那种淡淡的感伤。最后,启发学生结合“人与自然”这个命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让文章的重点深入学生内心。

再如,在《我的思念是圆的》一文中,作者望着中秋圆月,问道:“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这一问能唤起读者对于离愁别绪的联想,显得深沉而有力。对此,教师应结合教学重点,扣住这一关键句子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指导学生用语言、文字或者画面表现自己想象出的场景,从而感受诗人对亲人的浓郁思念之情。

问说篇2

我们先来谈林冲。用金圣叹的说法,“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金圣叹也评价过“上上人物”李逵,说“李逵一片天真烂漫到底。”“一片天真烂漫到底”,这句话道出了李逵的先天气质,他是不会被外部的世界所左右的,他要做他自己。在小说的内部,李逵一路纵横,他大步流星,酣畅淋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李逵“天真烂漫”,他是天生的英雄、天然的豪杰、天才的土匪。林冲却不是,林冲属于日常,他的业务突出,他的心却是普通人的,这颗普通的心只想靠自己的业务在体制里头混得体面一些,再加上一个美满的家庭,齐了。林冲和李逵是两个极端,李逵体现的是自然性,林冲体现的则是社会性。和李逵相反,林冲一直没能也不敢做他自己,他始终处在两难之中。因为纠结,他的心中积压了太多的负能量,所以,林冲是黑色的、畸形的、变态的,金圣叹说他“都使人怕”,是真的。我个人一点都不喜欢林冲。但是,作为一个职业作家,我要说,林冲这个人物写得实在是好。李逵和林冲这两个人物的写作难度是极高的,在《水浒》当中,最难写的其实就是这两个人。――写李逵考验的是一个作家的单纯、天真、旷放,它考验的是放;写林冲考验的则是一个作家的积累、社会认知、内心的深度和复杂性,它考验的是收。施耐庵能在一部小说当中同时完成这两个人物,我敢说,哪怕施耐庵算不上伟大,最起码也是一流。

林冲在本质上是一个怕事的人,作为一个出色的技术干部,他后来的一切都是被社会环境所逼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个“逼上梁山”。我所关心的问题是,从一个技术干部变成一个土匪骨干,他一路是怎么“走”的?施耐庵又是如何去描写他的这个“走”的?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施耐庵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出了一位一流小说家强大的逻辑能力。这个逻辑能力就是生活的必然性。如果说,在林冲的落草之路上有一样东西是偶然的,那么,我们马上就可以宣布,林冲这个人被写坏了。林冲的噩运从他太太一出场实际上就已经降临了,这个噩运就是社会性,就是权贵,就是利益集团――高太尉、高衙内、富安、陆虞候。应当说,在经历了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等一系列的欺压之后,林冲的人生已彻底崩溃,这个在座的每个人都知道。我要指出的是,即使林冲的人生崩溃了,这个怕事的男人依然没有落草的打算。他唯一的愿望是什么?是做一个好囚犯,积极改造,重新回到主流社会。可林冲怎么就“走”上梁山了呢?两样东西出现了,一个是风,一个是雪。我们先来说雪。从逻辑上说,雪的作用有两个,第一,正因为有雪,林冲才会烤火,林冲才会生火,林冲在离开房间之前才会仔细地处理火。施耐庵在这个地方的描写是细致入微的,这样细致的描写给我们证明了两件事:A,林冲早就接受了他的噩运,他是一个好犯人,一直在积极地、配合地改造他自己;B,这同时也证明了另一件事情,草料场的大火和林冲一点关系都没有,有人想陷害林冲,严格地说,不是陷害他,是一定要他死。第二,正因为有雪,雪把房子压塌了,林冲才无处藏身,林冲才能离开草料场。某种意义上说,雪在刁难林冲,雪也在挽救林冲,没有雪,林冲的故事将戛然而止。这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再来谈风。风的作用要更大一些。第一,如果没有风,草料场的大火也许就有救,只要大火被扑灭了,林冲也许就还有生路。但是,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第二,如果没有风,林冲在山神庙里关门的动作就不一样了。对林冲来说,如何关门才是重中之重。我们先来看小说里头是如何描写林冲关门的:入得庙门,(林冲)再把门掩上,旁边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林冲其实已经将门掩上了,但是,不行,风太大了,关不严实。怎么办?正好旁边有一块大石头,林冲的力气又大,缀醵疾挥盟妓鳎林冲就把那块大石头搬过来了,靠在了门后。不要小看了这一“靠”,这一靠,小说精彩了,一块大石头突然将小说引向了高潮。为什么?因为陆虞候、富安是不可以和林冲见面的,如果见了,陆虞候他们就不会说那样的话,林冲就不可能了解到真相。换句话说,小说顿时就会失去它的张力,更会失去它的爆发力。是什么阻挡他们见面的呢?毫无疑问,是门。门为什么打不开呢?门后有一块大石头。门后面为什么要有一块大石头呢?因为有风。你看看,其实是风把陆虞候与林冲隔离开来了。

现在,这块大石头不再是石头,它是麦克风,它向林冲现场直播了陆虞候和富安的惊天阴谋。这块大石头不只是将庙外的世界和庙内的世界阻挡开来了,同时,这块大石头也将庙外的世界和庙内的世界联系起来了。它让林冲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处境,他其实是死无葬身之地的。我们来看一看这里头的逻辑关系:林冲杀人――为什么杀人?林冲知道了真相,暴怒――为什么暴怒?陆虞候、富安肆无忌惮地实话实说――为什么实话实说?陆虞候、富安没能与林冲见面――为什么不能见面?门打不开――为什么打不开?门后有块大石头――为什么需要大石头?风太大。这里的逻辑无限地缜密,密不透风。 有没有人举手要问问题?没有。那我就自己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刚才不是说,林冲的噩运是社会性的么?林冲在他的落草之路上没有一件是偶然的么?那好,问题来了,雪和风并没有社会性,它们是纯天然、纯自然的,自然性难道不是偶然的么?这个问题虽然是我自己提出来的,我还是要说,这是一个好问题。我想说,在这里,雪和风都不是自然的,更不是偶然的。

即将证明这个观点的不是我,是小说里的一个人物,他叫李小二,也就是在东京偷了东西被林冲搭救的那个小京漂。因为开酒馆,小京漂在他的小酒馆里看见了两个鬼鬼祟祟的“尴尬人”,因为“尴尬”,李小二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报告了林冲,林冲一听就知道那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就是陆虞候,为此,林冲还特地到街上去买了一把尖刀,街前街后找了三五日。问题出在第六日,施耐庵明确地告诉我们,是第六日。第六日,林冲的工作突然被调动了,他被上级部门由牢城营内调到了草料场。林冲刚刚抵达草料场,作者施耐庵几乎是急不可耐地交代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气象,作者写道: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下了一天大雪来。”

在小说里头,我们把这样的文字叫做环境描写。现在我反过来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了,作者在这个地方为什么要来一段环境描写?对,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联系到上下文,我们知道了一件事,在过去的六天里头,被李小二发现的那两个“尴尬人”其实一直都藏在暗处,他们在做一件大事,那就是等待。等什么?等风和雪。他们不傻,大风不来,他们是不会放火的,没有大风,草料场就不会被烧光,他们就不能将林冲置于死地。你说说,两个心怀鬼胎、周密策划、等了六天才等来的大风雪是自然的么?是偶然的么?当然不是。风来了,雪来了,林冲的工作被调动了,一切都是按计划走的,一切都是必然。

别林斯基说:“偶然性在悲剧中是没有一席之地的。”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草料场被烧了,林冲知道真相了,林冲也把陆虞候和富安都杀了。事到如此,除了自我了断,林冲其实只剩下上梁山这一条道可以走了。如果是我来写,我会在林冲酣畅淋漓地杀了陆虞候、富安、差拨之后,立马描写林冲的行走动态,立马安排林冲去寻找革命队伍。这样写是很好的,这样写小说会更紧凑,小说的气韵也会更加生动。但是,施耐庵没这么写,他是这么写的――(林冲)将尖刀插了,将三个人的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东头去。这一段写得好极了,动感十足,豪气冲天,却又不失冷静,是林冲特有的、令人窒息的冷静。这段文字好就好在对林冲步行动态的具体交代:提了枪,便出庙门东去。我想说,这句话很容易被我们的眼睛滑落过去,一个不会读小说的人是体会不到这句话的妙处的。

林冲为什么要向东走?道理很简单,草料场在城东。如果向西走,等于进城,等于自投罗网。这句话反过来告诉我们一件事,林冲这个人太“可怕”了,简直就是变态,太变态了。虽然处在激情之中,一连杀了三个人,林冲却不是激情杀人。他的内心一点都没有乱,按部就班的:先用仇人的脑袋做了祭司,再换衣服,再把酒葫芦扔了,在他扔掉酒葫芦之前,他甚至还没有遗忘那点残余的冷酒。“可怕”吧?一个如此变态、如此冷静的人会怎么“走”呢?当然是向东“走”,必然是向东“走”。小说到了这样的地步,即使是施耐庵也改变不了林冲向东走的行为。小说写到作者都无法改变的地步,作者会很舒服的。

在这里,林冲这个人物形象就是靠“东”这个词支撑起来的。所谓“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这四点在这个“东”字上全都有所体现。我们常说文学是有分类的,一种叫纯文学,一种叫通俗文学。这里的差异固然可以通过题材去区分,但是,最大的区分还是小说的语言。《水浒》是一部打打杀杀的小说,但是,它不是通俗小说和类型小说,它是真正的文学。只有文学的语言才能带来文学的小说。那种一门心思只顾了编制小说情节的小说,都不能抵达文学的高度。没有语言上的修养、训练和天分,哪怕你把“纯文学作家”这五个字刻在你的脑门上,那也是白搭。

小说语言第一需要的是准确。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准确是美的,它可以唤起审美。关于审美,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句话是对的,也是错的。如果说这句话的是一个卖萝卜青菜的大妈,这句话简直就是真理,但是,一个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大学生也这么说,这句话就是错的。我们不能知其然,我们要知道所以然。

审美的心理机制不是凭空产生的,无论是黑格尔还是康德,包括马克思,他们的美学思想里头有两个基本概念我们千万不该忽略,那就是合目的、合规律。说白了,审美的心理机制来自于我们现实生存,它首先是符合生命目的的。比方说,力量,生存离不开生命的力量,所以,力量从一开始就是我们的审美对象。举一个例子吧,在农业文明产生之前,前面有一头野猪,它离我们有五十米那么远,可你的力量只能把标枪扔出去三十米,那你就不可能打到野猪,你只能饿肚子,所以,力量构成了美。

如果你的力量可以保证你扔出去六十米,可你手上没准头,你还是打不到野猪。这一来我们需要的其实不只是力量,而是有效的、可以控制的、可以抵达对象的力量。这个“可以抵达对象”就叫准确,它不只是关乎身理,也关乎心理与意志。准确是如何获得的呢?你就必须把握力量的规律。这就叫合规律。想想吧,我们一边吃着野猪肉、一边对力量、对准确就有了十分愉悦的认知,这个愉悦就是最初的审美。的确,准确是一种特殊的美,它能震撼我们的心灵。神秘的狙击手可以成为我们的英雄,道理就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英雄不只是道德意义上的概念,也是美学上的一个概念。我们谈恋爱也是这样,你写了二十首情诗,分别发给了二十个姑娘,最后连一个女朋友也没有得到,你一定会成为笑柄,这证明了你的精确度不够。精确度不够会使你成为一只癞蛤蟆,还成天想吃天鹅肉。大家都还记得宋丹丹女士对赵本山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吧,“别人唱歌是要钱,大哥唱歌是要命。”大哥的歌声为什么会“要命”?我想大家都懂了。是的,艺术一旦失去了它的准确性,它就会走向反面,也就是错位。错位可以带来滑稽,那是另一个美学上的话题了。回到小说吧。向东走,这个动作清楚地告诉我们,即使到了如此这般的地步,林冲依然没有打算上山。“向东”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疑似的方向,林冲其实没有方向,他只是选择了流亡,他能做的只是规避追捕。到了这里我们这些读者彻底知道了,林冲这个人哪,他和造反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的身上没有半点革命性。这才叫“逼上梁山”。我们说,现实主义作品往往都离不开它的批判性,如果我们在这个地方来审视一下所谓的“批判性”的话,施耐庵在林冲这个人物的身上几乎完成了“批判性”的最大化,――天底下还有比林冲更不想造反的人么?没有了,就是林冲这样的一个怂人,大宋王朝也容不下他,他只能造反,只能“走”到梁山上去,大宋王朝都坏到什么地步了。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林冲越怂,社会越坏。林冲的怂就是批判性。说到这里我想做一个小结,我们都喜欢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我想说的是,思想性这个东西时常靠不住。思想性的传递需要作家的思想,其实更需要作家的艺术才能。没有艺术才能,一切都是空话。在美学上,说空话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席勒化”,把思想性落实到艺术性上,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莎士比亚化”,这个在座的都知道。联系到林冲这个人物来说,如果施耐庵只是拍案而起、满腔热诚地“安排”林冲“走”上梁山,我们说,这就叫“席勒化”,“席勒化”有一个标志,那就是这样的作家都可以去组织部。相反,由白虎堂、野猪林、牢城营、草料场、雪、风、石头、逃亡的失败、再到柴进指路,林冲一步一步地、按照小说的内部逻辑、自己“走”到梁山上去了。这才叫“莎士比亚化”。在“莎士比化”的进程当中,作家有时候都说不上话。

但写作就是这样,作家的能力越小,他的权力就越大,反过来,他的能力越强,他的权力就越小。

梨园行当里头有一句话,叫“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句话说尽了林冲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林冲在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却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他“走”出去的每一步都是他自己不想“走”的,然而,又不得不走。在行动与内心之间,永远存在着一种对抗的、对立的力量。如此巨大的内心张力,没有一个男演员不害怕。

施耐庵的小说很实,他依仗的是逻辑。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小说比逻辑要广阔得多,小说可以是逻辑的,可以是不逻辑的,甚至于,可以是反逻辑的。曹雪芹就是这样,在许多地方,《红楼梦》就非常反逻辑。因为反逻辑,曹雪芹的描写往往很虚。有时候,你从具体的描写对象上反而看不到作者想表达的真实内容,你要从“飞白”――也就是没有写到的地方去看。所谓“真事隐去、假语存焉”就是这个道理。好,我们还是来谈“走”路,看看曹雪芹老先生在描写“走”的时候是如何反逻辑的。如果有人问我,在《红楼梦》里头,哪一组小说人物的关系写得最好,我会毫不犹豫地把我的大拇指献给王熙凤和秦可卿这对组合,她们是出彩中国人。

作为一个读者,我想说,就小说的文本而言,王熙凤和贾蓉的妻子秦可卿关系非同一般,如果联系到王熙凤和贾蓉之间的暧昧,王熙凤和秦可卿之间就更非同一般了。请注意,我的措辞,我并没有说她们的关系非常好,我只是说,她们的关系“非同一般”。怎么个“非同一般”?我们往下说。在小说里头,王熙凤和秦可卿第一次“面对面”是在第七章里头。这一段写得很棒。看似很平静,一点事情都没有,其实很火爆。在场的总共有五个人,王熙凤、贾宝玉、贾蓉,尤氏,秦可卿。这五个人之间的关系复杂了:王熙凤和贾蓉之间是黑洞,贾蓉和秦可卿是夫妻,秦可卿是贾宝玉的性启蒙老师,尤氏是贾蓉的母亲,尤氏是秦可卿的婆婆,尤氏还是王熙凤的嫂子。这么多的关系是很不好写的。一见面,曹雪芹写到:“那尤氏一见了凤姐,必先笑嘲一阵,”这句话很怪异,有些空穴来风。尤氏见到凤姐为什么总是要“笑嘲一阵”呢?曹雪芹也没有交代,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先放在这里。而王熙凤的做派更怪异,她在嫂子面前摆足了架子,高高在上了,盛气凌人了,她对尤氏和秦可卿说:“你们请我来做什么?有什么好东西孝敬我,就快供上来,我还有事呢。”当然了,这是王熙凤一贯的做派,她在亲人之间这样说话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秦可卿要带宝玉去见秦钟,尤氏不知趣了,她借着秦钟挖苦了一番王熙凤,说王熙凤是“破落户”,要被人笑话的。王熙凤的回答显然出格了,超出了玩笑的范畴,她当场反唇相讥:“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也就罢了。”这句话重了,最让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发生了,贾蓉刚说了几句阻拦的话,王熙凤对贾蓉说:“凭他(秦钟)什么样儿,我也要见一见!别放你娘的屁了。再不带我看看,给你一顿好嘴巴。”“别放你娘的屁了,”“给你一顿好嘴巴,”这番话的腔调完全是一个流氓,很无赖,几乎就是骂街。这番话是小题大做的,让我们这些做读者的很摸不着头脑,反过来,我们这些做读者的自然要形成这样几个问题,第一,王熙凤对贾蓉是肆无忌惮的,她为什么如此肆无忌惮?她的怒火究竟是从哪里来的?第二,王熙凤是不是真的愤怒?她对贾蓉到底是严厉的呵斥,还是男女之间特殊的亲昵?这个很不好判断。第三,这才是最关键的,王熙凤当着秦可卿的面对秦可卿的丈夫这样,以王熙凤的情商,她为什么一点也不顾及一个妻子的具体感受?简单地说,我们反而可以把王熙凤和贾蓉的关系放在一边,首先面对王熙凤和秦可卿的关系,这两个女人之间到底怎么样?

曹雪芹厉害。曹雪芹其实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了,王熙凤和秦可卿是闺蜜,她们很亲密。我这样说有证据么?有。同样是在第七章,也就是王熙凤和秦可卿第一次见面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周瑞家的给王熙凤送宫花去了。王熙凤正和贾琏“午睡”呢,周瑞家的只能把宫花交给平儿,请注意,平儿拿了四朵,却拿出了两朵,让彩明送到“那边府里”,干什么呢?“给小蓉大奶奶戴去。”这个细节向我们证明了一件事,在平儿的眼里,王熙凤和秦可卿是亲密的,也许在整个贾府的眼里,她们都是亲密的。一切都是明摆着的。

然而,当我们读到第十一章的时候,我们很快又会发现,这个“明摆着”的关系远不如我们预料的那样简单。这一章也就是《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这一章主要写了王熙凤对病人秦可卿的探望。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我们对《红楼梦》有了一个结构性的了解,这个第十一章其实是可以从小说当中脱离开来的,我们可以把第十一章当成一个精彩的短篇小说来读。生活是多么地复杂,人性是多么地深邃,这一章里头全有。这一章写得好极了。我刚才说了,《水浒》依仗的是逻辑,曹雪芹依仗的却是反逻辑。生活逻辑明明是这样的,曹雪芹偏偏不按照生活逻辑去出牌。因为失去了逻辑,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飞白”。这些“飞白”构成了一种惊悚的、浩瀚的美,也给我们构成了极大的阅读障碍。就在我演讲之前,我刚刚给北京大学的十大读书明星颁发了奖品,我注意到,读书最多的同学一年借阅了381本书,在此,我要向这些阅读狂人致敬,你们很了不起。可我也想补充一点,有时候,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只读一本书,这也挺好。对我来说,《红楼梦》是可以让我读一辈子的书。

回到《红楼梦》的第十一章。第十一章是从贾敬的寿辰写起的,也就是一个很大的派对。在小说里头,描写派对永远重要。在我看来,描写派对最好的作家也许要算托尔斯泰,他是写派对的圣手。在《战争与和平》里头,在《安娜卡列尼娜》里头,如果我们把那些派对都删除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小说的魅力是失去一半。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想说,派对其实很不好写,场面越大的派对越不好写,这里的头绪多,关系多,很容易流于散漫,很容易支离破碎。但是,如果你写好了,小说内部的空间一下子就被拓展了,并使小说趋于饱满。我想说的是,曹雪芹的这个派对写得极其精彩,完全可以和托尔斯泰相媲美。贾敬做寿,这是宁国府的头等大事,如此重要的一个派对,一个都不能少。O媳妇秦可卿却没有出席。这是反逻辑的。

秦可卿原来是病了,所以她没来。当王熙凤知道秦可卿生病之后,说,“我说他不是十分支持不住,今日这样的日子,再也不肯不扎挣着上来。”很难说为什么,这句话在我的眼里有些不对劲。对劲不对劲我们先不管,作为秦可卿的闺蜜,以王熙凤的情商,她为什么不问一问秦可卿的病情呢?这是反逻辑的。

贾蓉出现了,王熙凤也想起来了,她该向贾蓉询问一下秦可卿的病情了,贾蓉的回答很不乐观。如果是依照逻辑的话,曹雪芹这个时候去交代王熙凤的反应才对。然而,曹雪芹没有交代,相反,却写了王熙凤和太太们的说笑。在王熙凤说了一通笑话之后,曹雪芹写道:“一句话说的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这是反逻辑的。接下来是王熙凤对秦可卿的探望,一同前往的有贾宝玉、贾蓉。因为是进了自己的家门,贾蓉当然要让下人给客人到茶,贾蓉说:“快到茶来,婶子(王熙凤)和二叔在上房还未喝茶呢。”这句话非常有意思,你想想,爷爷的生日派对上那么多的人,场面如此地庞杂、如此地混乱,贾蓉却能准确的说出“婶子”“在上房还未喝茶”。我想问问大家,贾蓉的注意力都放在哪里了?请注意,此时此刻,他的太太还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呢。贾蓉的注意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婶子”,要不然他说不出这样的话来。这不是一句普通的客套话,它很黑,绝对是从黑洞里冒出来的。这是反逻辑的。

两个女人的私房话也许没什么可说的,然而,在两个女人对话的过程中,王熙凤做了一件事,把贾宝玉打发走了,附带着把贾蓉也打发走了。一个女人去看望另一个生病的女人,却把人家的丈夫打发走,这是符合逻辑还是反逻辑的?作为一个读者,老实说,我不能确定。既然不确定,那我就先把这个问题放下来,这是我放下的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尤氏一见到凤姐就要“笑嘲一阵”,我们把这些问题都放在后面说。

探望结束了,因为悲伤,王熙凤眼睛红红的,她离开病人秦可卿。生活常识和生活逻辑告诉我们,一个人去探望一个临死的病人,尤其是闺蜜,在她离开病房之后,她的心情一定无比地沉痛。好吧,说到这里,小说该怎么写,我想我们都知道了,曹雪芹也许要这样描写王熙凤了:她一手扶着墙,一手掏出手绢,好好地哭了一会儿,心里头也许还会说:“我可怜的可卿!”――是的,当着病人的面不好痛哭,你得控制住自己,现在好了,都离开病人了,那你也就别忍着了。然而,对不起了,我们都不是曹雪芹。王熙凤刚刚离开秦可卿的病床,曹雪芹突然抽风了,这个小说家一下子发起了臆症,几乎就是神经病。他诗兴大发,浓墨重彩,用极其奢华的语言将园子里美好的景致描绘了一通。突然,笔锋一转,他写到:凤姐儿正自看院中的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

上帝啊,这句话实在是太吓人了,它完全不符合一个人正常的心理秩序。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这句话我不知道读过多少遍了,在我四十岁之后,有一天夜里,我半躺在床上再一次读到这句话,我被这句话吓得坐了起来。我必须在此承认,我被那个叫王熙凤的女人吓住了。这个世界上最起码有两个王熙凤,一个是面对着秦可卿的王熙凤,一个是背对着秦可卿的王熙凤。和林冲一样,王熙凤这个女人“使人怕”。把我吓着了的,正是那个背对着秦可卿的王熙凤。“一步步行来赞赏”,这句话可以让读者的后背发凉,寒飕飕的。它太反逻辑了。没完,就在王熙凤“一步步行来赞赏”的时候,另一个人恰恰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是的,他就是下流坯子贾瑞。写一个色鬼和美女调情,老实说,百分之九十的作家都会写。但是,我依然要说,把一个色鬼和女人的调情放在这个地方来写,放在这个时候来写,除了曹雪芹,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不敢。刚刚探视了一个临死的病人,回过头来就调情,这是反逻辑的。在决定收拾那个下流的色鬼之后,曹雪芹再一次描绘起王熙凤的走路来了: 于是凤姐儿方移步前来。你看看,多么轻松,多么潇洒,多么从容。接下来是看戏,上楼,到了这里,曹雪芹第三次写到了王熙凤的步行动态。凤姐儿听了,款步提衣上了楼。这个动作是多么地妖娆,可以说美不胜收了。

问说篇3

通常宝宝多大开始添加米粉?

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时间段,需要根据宝宝自身的发育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在宝宝出生的前三个月里,唾液腺发育尚未成熟,由于唾液分泌不足,导致消化道内的淀粉酶数量有限,如果这时候让宝宝开始吃米粉的话,很容易导致其消化不良。直到宝宝满4个月时,家长可尝试性让宝宝吃一些米粉,不过并不是所有宝宝都乐于接受,家长最好根据宝宝自己的意愿,当宝宝表现出想要吃的时候才进行喂食。

为什么要将米粉作为辅食的首选?

这是由于婴儿米粉的主要成分就是大米。大米中的蛋白质,含赖氨酸高的碱溶性谷蛋白占80%,远远高于其他谷物,且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这也是为什么将大米作为主食的重要原因。另外,大米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能迅速补充能量,且大米并没有什么特殊味道,淡淡的米香很容易被宝宝接受。如果是全母乳的宝宝,在没有表现出强烈“食欲”的情况下,建议在宝宝满6个月以后再给他喂食米粉。

妈妈如何挑到适合宝宝的米粉?

现在几乎所有市售的米粉都会按照宝宝的月龄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月龄宝宝的发育状况添加所需的营养物质。家长在购买时可根据宝宝的月龄对应选择。另外还有些特殊“配方”的米粉可以满足不同宝宝所需,比如说特别添加胡萝卜素等,让宝宝营养更全面、更均衡。

妈妈也可在相关的母婴论坛中,听取其他妈妈们的意见作为参考,例如哪个牌子的米粉更容易冲调、哪个牌子的米粉口感更佳、哪个牌子的米粉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等等。相信妈妈最终一定可以找到一款适合自己宝宝的好米粉。

如何正确冲调米粉?

首先冲调米粉的水温不宜过高,这样容易导致其中的营养成分大量丢失,水温控制在70℃左右即可。如果宝宝处于饥饿状态下,也可先用热水将米粉冲开,然后加入一点点冷水调到适合的浓度,以免烫伤宝宝口唇。相反,如果水温过低的话,会导致米粉不容易冲开,既影响口感,又不易消化。至于先放水还是先放米粉,需要根据不同品牌米粉的情况,逐一尝试,直到找到最理想的方式。米粉和水的比例,则要根据宝宝的月龄以及适应能力做出相应调整,比如说月龄较小的宝宝,建议不妨把米粉冲得稀一些,易于宝宝吞咽,而随着宝宝咀嚼能力的提高,米粉的浓度可慢慢变稠。

首次为宝宝添加米粉,最好选择什么时候?

最好是放在两餐之间,比如说上午10点左右,这时宝宝胃中的食物已经消耗了一些,但又不会太饿。米粉的添加要由少至多,先准备一两勺的量,看看宝宝是否乐于接受,如果宝宝喜欢的话,不妨在隔天多加一些。另外,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在宝宝初次接触米粉时,要仔细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反应或其他不适,一旦发现宝宝对米粉过敏,就要立即停止食用,必要时可向儿科医生进行咨询。

如果宝宝拒绝吃米粉怎么办?或者他一吃就吐该如何处理?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家长开始为宝宝添加米粉之前就要想想清楚,为宝宝添加米粉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对于全母乳的宝宝来说,在6个月之内,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可满足宝宝所有的生长所需。这时候给宝宝添加米粉,其重点是让宝宝学习如何咀嚼并促进其口腔发育。而米粉作为辅食首选是因为它更容易被消化。如果宝宝坚持不吃米粉的话,不妨等他稍大一些再进行尝试,或者可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选择其他辅食进行尝试,比如说蛋黄。

而对于宝宝一吃米粉就吐,家长要搞清楚是因为宝宝不喜欢吃而往外吐还是宝宝月龄尚小,还无法熟练地运用舌头将食物运送到咽喉部,不得已而往外吐。如果是前者的话,可暂时停止喂食,换个时间再进行尝试;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多练习几次,相信宝宝最终一定会顺利吃到米粉的。对于宝宝的辅食之路,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言,家长要根据宝宝自身的发育情况和喜好程度做出灵活调整,以免宝宝对食物产生抗拒心理,影响日后的成长发育。

妈妈可以自制米粉给宝宝吃吗?

问说篇4

我们现在使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式,在数学模型上已相当完善,以数据、表格、公式构筑了一个可观的体系,显示了我们资产评估行业的专业水准。我个人以财务方面专业为主,数学相对弱一些,学习收益法还是很花精力,有很多问题一时理解不深,于是就结合实际业务慢慢领会。我认为数学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语言文字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在此,我不妨扬长避短一下,将公式、数字等暂且放在一边,只用文字表达,说一说我在运用收益法过程中思考的一些问题。

我认为,要做好收益法评估,除了熟练地使用数学模型,还有一些重要问题,我归纳为基本逻辑的合理性,模型、公式和数据的真实确切的经济意义,评估分析与市场实际的符合程度等几个方面。后两点比较好理解,第一点我则考虑了很长时间。什么是收益法评估的基本逻辑,我认为它要符合这样的要求:第一,能够被市场主体普遍理解和接受,而不论他们是什么样的专业背景和文化水平;第二,必须表述简洁,概念清晰,不能产生歧义,能够被可靠地验证,或者其推出的判断能够可靠的验证。我最后总结为两条:一是,未来收益预测已定的情况下,折现率越高,价格越低;二是,购买者以评估价格购买后,未来获得的收益率为评估的折现率。初听起来,这几句话过于简单,但是我认为我们做评估项目首要要求就是不能犯基本错误,如果评估报告的基本逻辑错误,或与市场实际不符,而追求形式上的复杂或好看,便成了“南辕北辙”。我们不能认为只要经过复杂数学模型的运算,得出的数据都有了天然合理性,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拿给客户。下面我就收益法评估中遇到的几个小问题,进一步解释我上面的观点。

一、对不同的评估对象(企业或各类资产),不同行业的企业,是采用统一的折现率,还是采用不同的折现率

我把这个问题第一个提出来,是因为目前资产评估行业收益法的运用在以企业价值评估为主的情况下,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相关估价行业倾向于采用统一的折现率,甚至在实务中,管理部门强制估价机构采用其认可的统一折现率。而我们企业价值评估普遍采用CAPM模型和WACC模型确定折现率,折现率经过一系列运算得出,不同项目数值上经常变化。

中国资产评估重视行业收益率,允许采用行业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基础的说法由来已久,只是近年来普遍采用CAPM模型,这一说法暂时不大提了,但这一观念的影响肯定还在。前一段时间业内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案例,我在培训时听过,但没得到报告全文,详细内容记不清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将WACC在资产项目中分解,最后收益最高的无形资产得到了最高的折现率。这个案例的最终结果,从整个企业角度看是合理的,我提起此案例主要是因为其中包含了收益越高、折现率越高的理念,这个问题应该认真讨论一下。

高收益行业的企业,或收益高的资产可以采用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或正常水平)的较高的折现率吗?如果认为可以,那请问:评估对象的潜在购买者是市场所有投资者,还是限定在某一行业的投资者,又或者是具有特殊资格的投资者?作为买方,他为什么能用这样的评估价格购买后获得高于市场水平的回报率?作为卖家,他能不能降低折现率,提高一下价格,而找到其他接受这个价格的买主呢(有权决定市场交易的不是评估师)?这就是前面所说的评估基本逻辑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对不同的评估对象以统一的基于市场收益率的折现率折现,这是收益法本质的合理性所在,这样评估出来的价值才是市场价值。我在这里只将其提出,供大家批评指正,并和同仁一起探讨。

我们采用的CAPM模型是基于市场收益率的,如果β等于1,那折现率就是市场预期收益率,只不过其创立了一套理论(更合理的应该叫学说),认为我们可以量化风险(实际上是先按照自己需要定义了风险,再计算一番),从而更合理地评估企业价值。β理论是否正确,是否提高了评估分析的合理性这里不讨论,据说巴菲特就对β理论很不认同,但它是基于所有企业统一采用市场预期收益率折现为分析出发点则是无疑的。我个人认为,这套理论是资产评估行业折现率思想混乱的原因之一,而相关估价行业采用统一的、甚至是固定的折现率得出的评估值的合理性不一定低于我们采用CAPM和WACC模型。也许还会有一种说法,认为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所以折现率就高。我在前面之所以强调评估的基本逻辑应概念清晰,能可靠地验证,就是针对这类说法的。

折现率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最后的结论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资产的折现率必须基于统一的市场收益率(当然不同的收益口径对应不同的折现率口径),对这一原则的背离,必须在报告中解释其原因和理由,并说明对评估结果及价值类型的影响。

二、市场收益率是采用历史平均值,还是基准日当期值

目前评估机构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基本采用历史平均值,如采用股票市场指数历年收益率的平均值、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五年平均值等。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几年前做过一个特殊背景、特殊目的的项目,我当时就意识到收益率的时点是重要的。

收益法评估时先分析历史期间的数据,然后对未来期间作出预测,市场收益率采用历史平均值似乎是一种惯性思维,而且历史平均值反映了经济的一些本质规律和趋势,其结果从长期看是合理的。但评估强调基准日原则,是时点价值,不同时期的市场收益水平是变化的,相应的折现率是否应该相应变化,从而导致评估值的变化呢?

我是以债券这种理想的收益资产为起点考虑这一问题的。假设我们评估的对象为一债券,其票面利率和未来还本付息的方式已经固定,即未来现金流完全确定,这样基准日变化了,不同基准日的市场收益率或利率如果发生变化,其折现率和评估值必须相应变化,它才有可能在市场上成交。所以,对于该类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当然应该以基准日时点或当期的市场收益率为折现率。那么对于股权、不动产等流动性差的长期资产情况又怎么样呢?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我国前几年经济宏观调控的情况,为了应付房地产泡沫和外币占款持续增加及其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我国几乎用尽了数量调节的手段,但对于加息却极其谨慎,因为利率这种基本市场收益率或资金成本的变化,会改变市场交易者对资产价值的判断,对市场会产生直接的剧烈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收益法的现实基础,我们的评估当然要考虑这种市场变化。

具体评估项目操作时如何处理呢?我认为在以长期投资、长期持有为交易目的的企业价值或其他长期资产的评估中,以市场收益率历史平均值为基础确定折现率应该更合理一些。但如果评估项目有特殊的目的、特殊的经济行为背景,使其强调评估结果的时点意义,又或者宏观经济处于重大转折时期,就会出现必须采用基准日当期市场收益率,评估结果才合理,才能实现评估目的的情况。处理这样的问题要依靠评估师的理论水平和执业经验。

三、资产更新支出怎么处理

在企业价值评估实务中,我们一般对未来资本性支出里的资产更新支出采用简化处理,如采用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作为预测期每年的资产更新支出,也有将折旧摊销额年金化的,效果差不多。我想问的是实际是这样的吗?预测期一开始就假设每年一定的资产更新支出可能会出现较大误差。如果企业主要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成套一体化的生产线,需同时购建,且比较新,远未进入大修和(或)更新周期,这样在未来较长的时期,企业不会发生大额的资产更新支出。再假设企业主要依靠这样一套资产经营,其价值占企业资产的比重较大,再考虑到企业经常有较高的财务杠杆,由于受折现的影响,预测期前期的数据对评估值影响重大,仅仅这一个因素,就可以使评估结果完全失去合理性。在重化工业化的中国,符合上述情况的企业或特定评估对象绝不是少数。

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评估模式与市场实际是否符合的问题。在实际市场活动中,购买者收购企业或购建一项生产设施,不是看它在今后多少年内不需要为这项资产支出了,而是通过资产的运营尽快收回投资并获得盈利。我们还要考虑行业周期和市场周期的问题,一个新兴的产业,先投资建成生产设施的,往往在最初几年可以获得极高的收益,但高收益也就是几年,随着竞争者的加入、市场需求的变化等,行业收益会回归正常,甚至很大可能将长期在亏损状态下运行,对高资本性支出的行业,上述情况应该是常态。评估分析不能脱离市场现实,一味在自己的理想状态下进行。

对资产更新支出的问题,我在实际业务中,一般结合成本法评估程序,调查资产实际状况,分析资产技术寿命和市场周期,判断未来大修和更新的时间及其支出估计额,以此作为资产更新支出的预测基础。如果能让企业提供一份资产大修、更新计划,对评估就更有利了。

以上谈了收益法评估中的几个问题,其实除了熟练运用数学模型,收益法实务操作中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很多,我将继续学习、实践,并思考遇到的问题,希望有机会和同行们作更多的交流。

问说篇5

一、说思路、说算理,在“说”中发展思维能力

“说”就是学生把思考的动机、过程、结果有条理地表述出来,例如,在讲解例题时,教师要把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该怎样做、为什么那样做,是什么促使你那样做、那样想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说思考过程,说算理,既有利于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更能比较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知识,为进一步运用好知识打好基础,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同时将一些概念、定理、计算公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顺利地建构起知识框架,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

二、问疑点、问方法,在“问”中发展思维能力

敢于问、善于问是积极学习数学的良好表现,教师需要在学生的“问”上下工夫,比如,在完成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的5个例题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启发学生对5个例题的解题过程进行类比分析和提问,教师请学生再回过头来看看例题的解题过程,特别要注意对解题过程中相同方法的归纳与概括,通过类比能发现什么,经过思考与讨论,学生发现这几个题目有以下相同点:都有一个实际问题背景,运用了方程知识,应用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通过对例题解题后的反思、追问,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教师要还给学生“问”的权利,指导学生“问”的方法,如观察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推理判断法、猜想法等,学生在经过深入分析、积极思考基础上的大胆追问,能够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

三、练例题、练习题,在“练”中发展思维能力

“练”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分量,练得好,学生学习就轻松,成绩就好,那么,应该怎样练呢?一要让学生练例题,学生将自己的解题过程与例题中的解题过程进行对比,能从中发现自己的解题思路及知识缺陷,找准学习的主攻方向,二是练习题,可坚持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平中见奇,以培养思维的合理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可以采用多题一解的形式,把同类型的题目归纳起来,让学生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做能使学生少花时间,多掌握知识,避免重复练习,从而提高对知识信息的整合能力,

例如,已知方程x2-kx+(k+2)=0的两个实根一个大于2,另一个小于2,求k的取值范围,在解此习题时,学生通过综合运用逆向思维和类比思维,思考题目的解决方法,思维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四、用数理、用数据,在“用”中发展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不断将数学思想、数学原理和相关数据应用于生活,应用于实践,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在应用中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某种商品的售价降低的百分比与日出售件数的百分比之比为1:2,商店为了促销,把该商品的售价降低x%后,日经营收入增长了y%,其中x>0,(1)为使日经营收入不减少,求x的取值范围;(2)要使日经营收入最大,求该商品应降价百分之几?”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把该问题抽象为函数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多“说”、多“问”、多“练”、多“用”,切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说篇6

关键词:位势方程组 位势 检验数

位势是解决运输问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然而在一般的文献中对位势都没有做系统的介绍,大多数情况是利用位势方程来定义位势,然后再利用位势来计算运输问题的检验数,其间不加任何说明,初学者往往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以后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利用单纯行法解决运输问题,其间引出位势这一概念,让大家深刻地领悟位势的本质,同时也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为什么可以用位势计算运输问题的检验数以及如何来计算检验数。

在运筹学中,运输问题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平衡运输问题,即总发量等于总销量的运输问题。其它的运输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平衡的运输问题,因此我们这里只讨论平衡的运输问题。平衡运输问题的一般模型如下:

表一

其中ai是产地A 的产量(i=1,2,…,m),bj是销地Bj的销量,cij是由Ai运输单位货物到Bi的运价。

从运输问题的模型可以看出,其实运输问题也是线性规划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单纯形法来解决运输问题。首先需要确定一组初始可行基,确定初始可行基的方法很多,经常用的有三种:西北角法、最小元素法、Vogel法。(在任何一本运筹学教材里都可以找到这些方法的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确定了初始可行基后,列出初始可行基的单纯行表如下:

表二 表一左边的X是初始基可行解向量,易证运输问题的任何一个基都由m+n-1个变量组成(具体的证明可在参考文献(1)内找),因此,X的分量有m+n-1个。不妨设m=3,n=4,X=(x , x , x , x , x , x )表一变为:

要想从上面的单纯形表中判断当前基可行解是否是最优解,还得把基变量在目标函数z中的系数消为零,如果对单纯形法有足够的认识,理解这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文,这里对单纯形法的原理做个简单的回顾。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是:确定一组系数向量线性独立的基可行解,然后令其它的非基可行解取值为零,再在约束方程组里解出基可行解,然后判断由基可行解和取值为零的非基可行解所组成的规划问题的解是否最优,这个过程称之为单纯型迭代。怎么判断当前解是否最优呢?从迭代过程中看到,基变量的取值是由约束方程来确定的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能控制的是非基变量的取值,令其为零,要想知道这样做是否合理,我们可以利用约束方程组中的基变量和非基变量的关系在目标函数里消去基变量,只留下非基变量,然后观察非基变量的系数。如果系数都是正的,那么我们令非基变量取值为零就是最合理的,此时的解也是最合理的,就是最优解,如果系数存在负数,那么令系数为负的非基变量为零就不合理了,因为如果非基变量不为零,会给目标函数带来消减,从而优化目标函数。综上所述,判断当前解是否最优的标准其实是将基变量消去后的目标函数中非基变量的系数,所以称它们为检验数。

回到我们的问题当中,在表二中如何将基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消去呢?比如说我们如何消去目标函数中的基变量x11?观察表二,我们发现在约束方程组里有两个关于11的约束方程(从上往下数第一个和第四个),我们可以借助这两个方程将目标函数里的11消去,具体的做法是:Z-第一个方程×U1+第四个方程×V1,这个做法的本质是高斯消元法,其实再说得简单点就是我们中学里解线性方程组常用的消元法。这样做也不会改变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当然也不会改变最优解。此时x11的系数就变成c11-U1- V1只要令它等于零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关系式:

c11=U1+V1 (2)

对其他五个基变量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类似(2)式的等式,将这六个等式联立成一个方程组:

(3)是一个有七个变量而只有六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位势方程组”,U i(i=1,2,3),Vj(j=1,2,3,4)就是所谓的“位势”。由线性代数方程组理论可知,它有一个自由变量,因此有无数个解,不妨就令这个自由变量是U1、U1取不同的值,就会得到不同的解,最简单的情形是令U1等于零。

在一般的运输问题当中,位势言和组为:

cij=Ui+Vj(cij是基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

有了位势以后,怎么求检验数呢?

很简单,我们曾说过,检验数其实是将目标函数中基变量消去后非基变量的系数,前面我们在表二中所做的工作将目标函数中基变量消去,既将基变量的系数消为零的同时,对非基变量的系数也做了相应的变动,设C 是非基变量系数c 变动过后的值,则Cij= cij-Ui-Vj,Cij就是判断当前解是否最优的检验数。

参考文献:

[1]朱求长.运筹学及其应用(修订本)[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宋学锋,魏哓平.运筹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问说篇7

一.景观所体现的生死问题(以大本钟为例)

大本钟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了小说故事发展中的重要景观,它蕴含着主人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大本钟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在文中它先后敲响了七次,不同的人物听到并做出了不同的反应。Clarissa、Peter和Septimus由于大本钟的存在而产生关联。同时,大本钟让每个个体把不同的时空重叠到了一起。对Clarissa来说,钟声并置了她的少女时代和现在;对Septimus来说,钟声让他想起战场上的时光、好友的牺牲和目前的疯癫状态;对Peter来说,钟声唤起了他对青年时在布尔顿庄园与Clarissa恋爱的回忆和对现实失败的焦虑和懊恼。

Thams Gray在他的《墓园挽歌》中,首句写道: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the curfew tolls”中“toll”一词巧妙奠定了全诗的伤感基调。《墓园挽歌》中的钟声与《达洛维夫人》中的大本钟敲出的钟声似乎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大本钟第一次敲响,伴随着悦耳而又倍感沉重的钟声回荡,Clarissa开始了她对生命的思忖:“……人们都热爱生活……”,然而,她却不能感到生命的真谛,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在她看来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仅仅是活着就好。而大本钟第二次敲响时,气氛却和第一次完全不同,此时有种莫名的压抑感笼罩着整个城市。小说的另一主角Septimus伴随着钟声的余音开始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不同于Clarissa,他并未感受到生的欲望而是听到了死亡的召唤。作为一个退役士兵,一战的阴影仍萦绕于他、好友的战死也无法使其释怀,他惧怕生活。大本钟第三次敲响时,作者将其描绘成了一个“强壮、冷漠、不近人情的青年”,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后英国国民的普遍心理状态―冷漠,不近人情。

二.社会空间所体现的生死问题(以伦敦为例)

小说《达洛维夫人》是以战后英国首都伦敦为大背景展开的,作者意图以伦敦的缩影去映射战后现代人的生活状态。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彼此之间的陌生化现象说明了城市生活已不再受社区支配,城市因此变成了一个陌生人的世界。”倘若布尔顿是象征生活的希望,那么伦敦则代表了死亡的绝望。同时,面对人们的疏离、现代社会的荒谬,Septimus这个被视为疯子的人试图以一己之力去挑战这个“秩序”的社会,伦敦的一切导致了他的死亡。

故事发生在六月中旬,这是一个本该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季节。然而,伦敦仍沉浸在死亡的阴影的笼罩下,战争结束了,成千上万的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对于像Septimus这样亲身经历了战争的人来说,战争虽结束了,但是战争所带来的伤痛似乎远没有结束。

三.个人空间所体现的生死问题(以Clarissa和Septimus的命运为主线)

以下将从心理学术语comfort zone来分析两人的生死命运。

心理学研究说,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stretch zone)、恐慌区(stress zone)。

(The comfort zone is a state within which a person feels at ease, familiar, and in control, and experiences low anxiety)舒适区或舒适圈,指的是一个人所处的一种环境的状态和习惯的行动,人会在这种安乐窝的状态中感到舒适并且没有危机感。非常成功的人通常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达成自己的目标。舒适区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导致人们进入并且维持一种不现实精神行为之中,这种情况会给人带来一种非理性的安全感。类似惰性,当人围绕自己生活的某一部分建立了一个舒适区之后,他就会开始倾向于待在舒适区内,而不是走出舒适区。走出一个人的舒适区,他们必须在新的环境中找到新的不同的行动方式,同时回应这些新的行动方式所导致的后果。

1. Septimus(死生死)

对Septimus来说,他所经历的是一个由死到生再到死的过程,他在战火中活了下来,但却以其灵魂的死去为代价,接着他开始觉醒继而成为社会“异体”,他看透了现代社会的虚伪,觉察了人类的残忍,最后,他选择以身体的死亡换取灵魂的超脱。

可以说,这个退役士兵在现代社会中根本找不到自己的comfort zone,他感到无所适从,无处可逃,周围的环境都让他觉得压抑,他不得不选择死亡。

2. Clarissa(生死生)

Clarissa的心路历程可以被总结为由生到死再到生,她带着对死亡的恐惧过着空虚的生活,她的恐惧折射出她的欲求,作为“异体”的Septimus激发了她的本能,当生死欲念在此交汇时,她感受到了生活的热情和勇气并决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迎接新的开始。

问说篇8

【关键词】幼儿 说谎 心理 方法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思想、有能力、有感情的。成人中会有“善意的谎言”之说,相信说谎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讲意义是不同的,那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他说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样的?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一、幼儿说谎原因分析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幼儿说谎的问题应该并不少见,对此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说谎行为有一些观察及想法。

2-3岁的幼儿,“说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这时孩子基本上不可能分辨出自己是在说谎还是在说实话。孩子的那些无伤大雅的谎言可能源于活跃的想象力、健忘等原因。

3-4岁的孩子,说话时会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讲不符合实际的假话。这些多半是为了实现某些愿望所致。初次说假话,经教育后一般就不会再发生。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起孩子继续说假话。

5-6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因害怕受罚而试图欺骗,谎话成了保护伞。父母与其发怒,还不如利用这个极恰当的机会跟孩子一起讨论撒谎行为及由此引起的后果。这是帮助孩子分辨真实和想像的最佳时期,比较容易养成诚实的好习惯,并将影响他的一生。

如果发现孩子在说谎,首先应跟他们说明诚实的重要性,并且告诉他为什么不能原谅孩子说谎。如果孩子继续通过说谎话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那么一定要让他受到惩罚,必须要让他知道,说谎对他没有任何好处。此对策必须要保证是在孩子真实犯错误的情况下采用,否则对孩子心理将会造成很大的阴影。

二、采用对策

以上各年龄幼儿说谎情况并不是特殊案例,面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说谎时,他们的心理活动是不同的。此时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1.证实孩子是否在说谎

当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说谎时,应该首先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因为有的时候父母的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没有搞清事情真相就鲁莽行事,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2.先找出说谎的原因,搞清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说谎的原因有许多:有的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有的是因为想通过说谎来让家长满足自己的某种愿望,有的是因为错误模仿大人的行为而说谎等等。家长首先应当搞清楚孩子说谎的动机和性质,然后才能根据不同的说谎行为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比如,对于幼儿由于智力和知识水平较低而造成的无意识说谎,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只要帮助孩子分清想象与现实间的差异即可,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对于孩子的有意说谎,家长要及时发现和揭穿其谎言,并让孩子明白说谎是要受批评和惩罚的,将孩子说谎的企图适时地化解掉;而如果是由于家长经常说谎造成孩子也跟着说谎,家长一定要认真检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3.多聆听并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预期的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4.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家长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可能会促使孩子今后更加努力地说谎。因为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在父母眼里是个不诚实的、爱说谎的孩子,他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会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

5.不要惩罚认错的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例,孩子说今天在学校挨了批评或者考试不及格,父母往往是劈头盖脸一通严厉的批评,甚至体罚孩子,而说谎却常常能使孩子逃过责难。这样一来,孩子将逐渐体会到说真话会受到惩罚,不说真话倒能平安无事,甚至还可以赢得父母的赞赏。如果下次考试成绩不好或犯了什么错误时,孩子就会想尽办法隐瞒过去,以逃避惩罚。因此,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第一次告诉你他在外面闯了什么祸或学习成绩不好,家长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会出错,一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来。这样孩子以后就不怕对家长讲实话,有了困难也愿意求助于家长。

6.父母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

家长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不仅易导致孩子撒谎,还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和特点施教。只要孩子每天都有进步,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父母就应该为之高兴和骄傲。

7.要及时制止孩子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撒谎的行为

信任孩子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当孩子撒谎时,父母要及时、明确地指出孩子的撒谎行为,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但要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孩子)。有些家长明明知道孩子在撒谎,却因为是一些小事而不制止,反而觉得有趣,家长要切忌如此,因为这种态度会强化孩子的撒谎行为。

8.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应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说谎时会感到不安,即使蒙混过关了也会十分担心,但是如果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孩子便可以品味到说谎所带来的甜蜜,他也就会由此产生再次尝试说谎的欲望,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好骗的”“可欺的”,他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谎话会越说越多,越编越像,最终就撒谎成性了。

最后,要让孩子知道,即使他说了谎,你还是爱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如果孩子还是一再地说谎,而你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话,最好是找专家帮助你。

总之,孩子说谎,我们不要视之为洪水猛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只要我们以恒心、爱心、耐心,教育感化他们,相信他们会慢慢克服毛病,明辨是非,成长为一个诚实守信、心里健康的有为之人。

上一篇:艾青现代诗范文 下一篇:英语打招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