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故事范文

时间:2023-09-25 19:17:56

嫂子故事

嫂子故事篇1

关键词: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以及小说教学的重点就是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经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尤其是重要人物,我们可以对故事的叙述和结构进行更好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层的了解文章的寓意。本次论文研究把《祝福》中的祥林嫂作为研究的对象,经过分析整个人物的变化历程,对小说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步骤

(一)阅读作品,熟悉情节

故事情节就是指的人物性格进行变化的事情,这不但是对生活片段的剪辑,还是小说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激烈矛盾的故事情节可以彰显人物的性格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的变化是通过故事进行塑造的,所以故事情节的把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去了解人物性格。语文学习的重点就是阅读,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更要去对原著进行阅读,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把握人物特点,经过对细节的阅读可以更好的去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所以对故事情节的掌握有利于读懂小说,也是欣赏文艺作品的基础。

(二)收集作品中的描写语句

在作品中收集反映人物动作和心理的词语,这个进行信息收集的过程可以通过阅读和摘录来进行,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交流,把关于人物描写的句子收集起来。在收集的过程中让学生全程参与,再加上驱动性,学生会更加积极地阅读去收集资料。把收集到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分类。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哪些是描写动作的,哪些是描写心理的,还有情节的构建和句子的意图以及指向等,把相应的句子和词语归类到相应的类型里。

(三)分析描写语句

经过阅读进行比较分析,“同中求异”或者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就是经过分析故事情节,从中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异中求同就是经过筛选和提炼找出文章和人物的共同点。在进行比较时,不但要对本篇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对比,还可以和其他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对比,也可以和外国作品中的同一种人物类型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较的方式上,可以使用直接或者间接的对比方式。也可以进行正向对比和反向衬托,可以用一个人物的丑陋、渺小来衬托出另一个人物的伟大、通过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对人物对象进行分析和把握。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初次见面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祥林嫂一开始到鲁镇的时候内心是充满希望的。她来到鲁镇主要是因为自己丈夫的死去而来躲避改嫁,才从家里偷跑出来经过人们的介绍到鲁四家里打工。通过文中“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皮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经过对这种人物形象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那时候的祥林嫂对生活是积极乐观的态度,是一个老实淳朴的妇女形象,为了逃生她做着工钱少又繁重的工作,但是她的内心,却是无比的满足,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她已经逐渐习惯了奴隶般的生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也是对我国旧社会劳动妇女的真实写照,她们在物质生活上,从来都没有过任何的奢求,面对简陋的生活,这些劳动妇女,也觉得非常坦然,她们觉得,可以安稳的生活,就已经心安理得了。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把旧时代中劳动妇女的形象描绘的淋漓尽致。

(二)再次见面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当第2次到达鲁镇的时候,祥林嫂的形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她不但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儿子也被狼给叼走了,祥林嫂被从家里赶了出来,无奈之下的祥林嫂,只能来到鲁镇生活。这时候的祥林嫂“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皮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么精神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生活都带给了祥林嫂巨大的磨难,他的手脚不再灵活,脸上也没有笑容,表情非常的漠然。主人对祥林嫂的态度,逐渐有了变化,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后来的挖苦和鄙视,而别人,对于祥林嫂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同情,变为了后来的嘲讽。关于祥林嫂这个名字,在文章中出现过两次,一个是,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还有一个是,镇上的人,也依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原来有所不同,和她讲话时的笑容也是冷冷的。所以,下周真人的眼中,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的再嫁在鲁镇人的眼里是多不能容忍的事情,她不但克夫克子,而且伤风败俗。但是祥林嫂完全不理会这些事情,她只是一遍遍的向人们讲述他儿子惨死的事情,希望可以从人们的世界中,获得一丝的同情。但是鲁镇人并不同情祥林嫂的遭遇,对祥林嫂的痛苦充满了鄙夷,柳妈的地狱说我们不得不提,这让祥林嫂生死不能。祥林嫂把她毕生的积蓄,为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她希望可以为她洗清罪孽。捐完门槛的祥林嫂对生活还是有热情的,还有活着的信息和希望。但是四嫂不让祥林嫂碰祭祀的用品,这浇灭了祥林嫂燃起来的希望。“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最后祥林嫂被赶了出来。

(三)三次见面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第三次到鲁镇的时候祥林嫂已经变成了乞丐,那时候的祥林嫂已经到了行尸走肉的境地。鲁迅在描述祥林嫂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然而她敢于对‘神’提出质疑,‘我’万万料不到她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让我们不禁联想到,祥林嫂死后就可以见到她的家人,不知道她是会在希望中死去还是在恐惧中死去,这让我们心生同情。

三、总结

综上所述,作者通过通过阅读《祝福》,熟悉作品的情节、收集《祝福》中的描写语句、分析其描写语句。经过对祥林嫂这一人物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祥林嫂原是一个老实、淳朴而又健壮的农村妇女,而这个社会把她逼得走头无路,她的抗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是鲁迅先生对于封建礼数的不满,使用人物分析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

参考文献:

【1】鄂振翎.《祝福》教学设计举隅――关于祥林嫂的肖像描写[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1994(02)

【2】蒋传咏.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 新课程(中学). 2010(05)

【3】谷声然.人文精神的内涵探析[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嫂子故事篇2

如果喋喋不休的祥林嫂活到今天,她会怎样呢?

她也许会上网,在第一任老公去世后,她会在网上的聊天室诉说自己的苦闷。她不会让婆家把自己卖到大山深处去,她会在网上成为聊天室里的“白衣女侠”,弄不好还能当上个版主,搞出个专题:老公死了后,该不该找新人?什么时候找最好?找什么样的最好?是否应该做好婚前体检防止悲剧重演?是否应该公证双方财产?……网上的讨论热烈地进行着。说不好哪天,祥林嫂成了个社会学家,专门研究再婚妇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但也许祥林嫂是从不进网吧的女人。也许祥林嫂真的被拐卖妇女儿童的人口贩子卖到乡下去了。也许她性格软弱,逆来顺受地接受了个贺老六式的乡下人。信息社会信息空前发达,那个贺老六式的乡下人娶了祥林嫂就进城打工了,留下一部手机,夫妻俩常通话,说说贴心事,喋喋不休的祥林嫂也得到了幸福。也许天天打电话实在太费钱了,于是祥林嫂学会了发短信。祥林嫂满肚子的情爱说不完,于是每天的短信喋喋不休。日复一日,春去秋来,祥林嫂的短信情书出了名。她也得了个雅号:情书圣手。这雅号让手机厂老板十分看好,千里迢迢请祥林嫂当女性手机的形象代言人。广告词都拟好了:把爱情握在手中――情书圣手爱用的手机!广告一出,引起了出版社的注意。于是把祥林嫂喋喋不休的情书短信,请来润色加工打磨,出了一本畅销的手机情书小说:感天动地祥林嫂世界首部手机情书小说――《我是你的女巫》。小说很畅销,于是祥林嫂把打工的男人找回家,替她当工头。管住几个文学青年,在号称“女巫文学工作室”中,对手机小说进行多方位的生产:手机侦探系列,手机夫妻互发共读系列,成人阅读儿童不宜系列……祥林嫂的喋喋不休开发得很得手,从此产业化经营。

也许祥林嫂被拐卖后什么也没有干,照样和贺老六过日子,照样生下个儿子,儿子长到六七岁,山里没有了狼,孩子也突然失踪了。于是祥林嫂四处寻子,见人就喋喋不休地说:“我以为山里的狼没了,孩子就不会丢了,那天我让阿毛在门口剥豆子,就那么一会儿,孩子就没有了。拐卖人口的家伙比狼还要坏呢……”谁听了祥林嫂的故事都要落泪。走一路说一路,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寻子的故事上了电视,观众说祥林嫂比当年的倪萍还要煽情,比男儿有泪天天弹的朱军还要催泪!屏幕一曝光,认母的电话不断,世上好人多,祥林嫂在一大堆候选儿子中,经过亲子鉴定,终于找到了儿子,大团圆的结局在电视中与广大观众见面,祥林嫂立马成了当年感动中华感动明天的名人!一出了名,祥林嫂更是喋喋不休了,为啥?广告商来了,保健品给儿子吃,美容化妆品让祥林嫂用。祥林嫂天天在电视上喋喋不休地说:“名气是大伙给的,我给大伙介绍这个品牌,好处嘛当然是谁用谁知道!”

(选自《中外期刊文萃》)

阅读思考:

1.文章标题是“祥林嫂活到今天”,可作者为什么不开门见山,直接写“活到现在的祥林嫂”呢?

2.文章第二自然段“喋喋不休的祥林嫂活到今天,她会怎样呢?”具有什么作用?其中作者为什么要在祥林嫂前加上“喋喋不休”这一修饰语?

3.文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中反复使用“也许”“但也许”等字样,作用是什么?

4.文章在展示“活到现在”的祥林嫂命运的同时,也幽默风趣地揭示了现代生活中的某些不正常现象,你能说出文章巧妙地影射了哪些社会现象吗?

5.如今,诸如本文的戏说类文章层出不穷,你如何评价这篇戏说类文章呢?请谈谈你的认识。

【孙芳/供稿】

参考答案

《祥林嫂活到今天》

1.首先,从文学形象入手,充分利用读者的已知,使文章入题显得自然,而不突兀。其次,与后文“活到今天”的祥林嫂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以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2.承上启下作用。因为下文主要紧紧抓住了祥林嫂“喋喋不休”的特点,所以,加上此修饰语,使得后文线索清楚,不蔓不枝。

3.文章运用“也许”“但也许”目的是为了引出“活到今天”的祥林嫂的命运的诸多可能性,而且每种可能性对祥林嫂来说,都是幸运的,从而使文章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活到今天”的祥林嫂的戏剧性结局,使作者的观点阐释得更为有力。

4.网上聊天、形象代言、出版社追风、拐卖人口、影视煽情、名人广告等。

嫂子故事篇3

殊不知,《祝福》这部小说是以“我”为叙述者,将“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双线组合在一起的叙事结构,才是这部小说叙述与结构的关键所在,并因此实现了小说形式与主题的高度统一。

解读《祝福》文本,我们只有注意到两个故事的关联结构特征,才能全面掌握小说的深刻主题。

一般人解读《祝福》时,仅仅把“我”当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好像“祥林嫂的故事”是由我来告诉读者的,其实不然,“我的故事”是小说的暗线,从开始到结束,我始终是“祥林嫂故事”的见证人。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又一再写到祝福,全篇围绕祝福这一情节叙述人物变化,可以说祝福是全文的中心事件。祥林嫂初到鲁镇,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祝福时,表现了她的能干和勤劳。再到鲁镇的祥林嫂,被鲁四老爷看做败坏风俗,祭祀时已不用她沾手,“祥林嫂,你放着吧”的呵斥,剥夺了她祭祀的权利,使她精神上受到深深的伤害,这些都是我亲见亲闻的。我回到故乡鲁镇时对祝福景象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面叙述祥林嫂的悲剧做了铺垫。小说最后对祝福景象的描写是将祥林嫂死时的凄惨与众人祝福时的幸福景象进行对比。在四次祝福景象描写中,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的祝福仅仅一笔带过,重点描写了后三次祝福的情景,其中开始和结束时的祝福景象,“我”都是见证人,中间一次即使不是见证人也是亲闻的。从小说描写的中心事件来看,“我”应当是小说的主体,样林嫂是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的。

小说一开始,叙述“我”回到故乡。“我”在故乡一共待了四天,第一天回到故乡;第二天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并在河边遇见了祥林嫂并回答她的问题;第三天也同样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傍晚听到祥林嫂死亡的消息;第四天启程回城。我在第二天、第三天出去看朋友,“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这些记叙是为了引出小说中的主人公祥林嫂并与其作对比的。“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了”短短五年之间,头发全白,脸瘦削不堪,成了一个行尸走肉,变得完全麻木了。作品将这样一个形象通过“我”的介绍展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人物的真实感,读者就会暗自思考,什么样的经历让祥林嫂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年龄和形象极不相称,这有助于激发读者读下去的强烈愿望。

祥林嫂麻木的神态在向我问问题时眼睛忽然发光了,可以说,“我”这个时候就像祥林嫂的救星,是她的希望所在。可想而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又不向命运屈服,徒劳的反抗命运的祥林嫂,将自己的美好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俨然成了祥林嫂的救世主。但我经过思索,用“也许有罢”、“也未必”、“说不清”等词语,打发了祥林嫂,其实我本意是想帮助祥林嫂,但看到自己的回答给祥林嫂带来精神上的恐惧,就用“说不清”搪塞敷衍。本出于好意,却给祥林嫂带来了更大的伤害,祥林嫂问问题时表现“希望――恐惧――希望”的神态让我无法忘怀,“我”的回答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这一段描写是“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的重叠,之后又交代了“我”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出门人,见识得多,是祥林嫂信任的人,是能帮助她解决疑难的人。表现了“我”对祥林嫂的死有深深的自我责备之意。“我”是一个有民主思想,看不惯凄惨故事的人,因此,小说的叙述视角选择“我”来叙述祥林嫂的故事会让读者感到人物事件的真实可信。

祥林嫂的故事在我的故事里面,通过我的亲见亲闻传达给读者,叙述的语言又是鲁迅冷峻式的叙述。故事叙述了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两个故事和与我见面中“我的故事”重叠在一起。小说运用的对比手法,将人物前后的形象、遭遇、精神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小说主题。初到鲁镇的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是红的。”虽然刚刚死了丈夫,但年轻、干练、有朝气的形象还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一个模样还周正的人,又是一个勤劳的人,有理由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三个月后,她被婆家抢回,被嫁给深山贺家的贺老六,生下儿子阿毛,平静的叙事语言预示着她可能要过上美好的生活,但事不随愿,不久,丈夫得伤寒而亡,阿毛又让狼衔去。无奈,她再次回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带着些泪痕,眼光也没先前精神了。”与四年前离开时相比,一样的穿着,一样的打扮,只能说明她生活贫穷,没有添置一件新衣服。然而不一样的神态,只是说明她比以前遭受了更大的痛苦,一样的头饰,说明她又为丈夫守孝,已然被大家看作一个不详的人。这一次鲁四老爷家对她的不满意,嫌弃她不干不净,从而剥夺了她参与祭祀的权利。在镇上,她生存的法宝是不停的诉说阿毛的故事,以寻求别人的同情,“我真傻,真的”,反复地诉说,可以看出阿毛的死对她的打击、伤害之大。这一部分,“我”是作为暗线出现的,两次在鲁镇生活,“我”都是亲闻亲见的,表面上“我”没有出现,实际上“我”一直关注住着祥林嫂的一切变化,包含着“我”对祥林嫂一系列遭遇的深切同情。

小说的三个主要情节,我都是见证人,如果没有我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要单薄很多。虽然我的故事不如祥林嫂故事精彩,但我的故事是祥林嫂故事的依托,因为有“我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也使作品更具有反抗性。当初夏衍先生将《祝福》改编成了电影《祥林嫂》,却去掉了我的故事,便失去了原作的应有的魅力。

“我”是小说《祝福》的故事载体,也是小说的代言人。祥林嫂的故事是依托在我的故事里的,“我”的故事真实地记录了我回故乡的四天行程,又以“我”的口吻叙述了祥林嫂的故事,使祥林嫂的故事成了我的故事的一部分,同时,祥林嫂的故事成了我观察辛亥革命后农村社会生活现状的窗口。小说虽说以虚构为主,但作者总要借助真实的虚构增加作品的真实性。如果没有“我的故事”衬托,祥林嫂的故事就成了孤零零的故事,作品的真实性就会令人怀疑。

“我”又是在小说中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存在,“祥林嫂的故事”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而第三人称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故事的发展,便于读者全面详细了解人物。但故事又是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来展现的,从属于第一人称,因此作品从整体上看还属于第一人称。用第一人称叙述给读者一种真实的感觉,认为故事是真实可信的。分析小说时,要注意小说的结构特征,有利于读者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挖掘作品的深刻主题。

分析《祝福》就需要仔细研读文本,厘清“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作品的主题。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一定要让学生发现“我”的故事,进一步感受鲁迅小说的深刻性,然后尽可能丰富地还原一个“我”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文本为依据,替“我”的回乡之旅写一份简明的日记,以明确“我”为什么回乡,以及这次回乡之后,“我”又有什么心理变化,进而可以明白我讲解祥林嫂的故事的真正含义。让学生理解通过“我”的见闻,发现辛亥革命以后,广大的农村社会生活并没有改变,政权、神权、族权、夫权仍然统治着农村,尤其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依然卑微,一些愚昧的乡民自觉不自觉地也成了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作者其实是想告诉读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揭露辛亥革命后,农村广大妇女悲惨的社会地位,即使她们再勤奋努力也无法实现自己幸福美好生活,其根源就是黑暗的社会制度。

借助“我的故事”,读者了解到祥林嫂悲惨的遭遇,读完小说,我们好像看到了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而事实上,小说直接的写的只是“我”回乡的短短四天的故事,而我们的感触和发现却很多。“我”的境遇和困窘其实早已令读者关注,特别是在小说开头部分,“我”与祥林嫂相遇时的对话,更一直让读者惴惴不安,吸引读者关注林嫂的故事。

读小说,不能只是简单地“读人物”、“读故事”,还应关注小说的叙事结构。《祝福》运用了将两个故事叠加在一起的结构,在虚构中体现着故事的真实。小说是不断打破虚构与真实的边界,来打动人心的艺术。小说的阅读,其目标是充分完整地感受和理解小说内容,既通过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来加深小说主题的理解,也高度关注小说形式与主题内容的统一性。因此,阅读小说,除了关注人物、情节以外,还需关注小说叙述者、叙述视角等虚构方式的创造,《祝福》里的“我”凝聚着鲁迅观察社会、思索社会的人生经验。

生活没有边界,小说的创作与阅读也没有边界,好的小说各式各样,流派纷呈,值得我们用心去反复感悟。

嫂子故事篇4

    论文摘要:“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视角多次在台湾作家白先勇的创作中出现。本文用叙事学方法对其成名作《玉卿嫂》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梳理,以期准确把握这一叙事技巧的功能、特点与效果。

    发表于一九六〇年《现代文学》第一期的《玉卿嫂》是白先勇的成名作,也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此文中,作者以其独具特色的娴熟的小说技巧塑造了美丽、娴静、敢爱敢恨而又令人同情的玉卿嫂形象。这部作品为他后期的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为其中的某些叙事因素在他后期作品中仍被使用。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对这部作品详加分析梳理,以期对本文的叙事策略与叙事技巧进行一个科学而独到的概括。

    一、 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

    根据弗里德曼在《小说中的视角》中提出的划分方法,白先勇在这部小说中使用了第一人称见证人叙事。即小说是用第一人称“我"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事件并加以叙述的。在文本的开头,叙述人便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

    我和玉卿嫂真个有缘,难得我第一次看见她,就那么喜欢她。①

    这位“我”指的是十岁上下、正在上学的容哥儿。奶妈因为家里有事走了,因想念奶妈而与妈妈吵闹。不久,便由矮子舅妈介绍了玉卿嫂来,容哥儿一看便喜欢上了干净、利落而美丽的玉卿嫂,故事由此开始。

    在文中,大量使用了尚处于孩童世界,对人情世故懵懂无知的“我"的叙事眼光。在“我"初次见到玉卿嫂时叙述者是这样描述的:

    我下楼到客厅里时,一看见站在矮子舅妈旁边的玉卿嫂却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气,好爽净,好标致,一身白色的短衣长衤夸……②

    玉卿嫂的美貌、利落、干净与大户人家出落的不凡气质完全由容哥儿眼中反射出来。如此,使容哥儿对她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亲近的欲望。本段描写了玉卿嫂给容哥儿留下的整体印象,最后用了一个“俏”字来概括总结。“看上去竟比我们桂林人喊作‘天辣椒’如意珠那个戏子还俏几分”。一个全景的整体描写之外,还有局部的特写,那就是给容哥儿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对耳坠子,“我好喜欢她这一身打扮,尤其是她那对耳附子白得一闪一闪的,好逗人爱”。这对耳环,不由使人想起杨·维梅尔的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引起人们多少的遐思和想象!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使容哥儿触目的,人到中年镌刻着时光印痕的无法抹去的鱼尾纹。除了第一次初见之外,故事中大量的情节是通过第一人称“我”——容哥儿的目光反映出来的。有一晚吃了饭,“我”到门房找瞎子老袁,看到许多人在他房里聊天。那些佣人的下流、肮脏、无耻通过容哥儿的眼睛和耳朵告诉了读者。

    在文中,充斥着这样的话:“有时我不禁抬头瞅她一眼,在跳动的烛光中,她的侧脸,真的蛮好看(以下是肖像描写)”;“我用力瞅了庆生几下,心想(下略)”;“我走到庆生房子门口,大门是虚掩的,我推了进去,看见(下略)”;“我蹲了下来,仔细瞧了他一阵子”;“这个女孩儿我在后台看过几次”;“当我迷着一只眼睛往小孔里一瞧时”;“直到元宵那一晚,我才看到他们两人真的冲突起来了”;以及“我”最后一次看到的玉卿嫂与庆生的情景,“门没有拴牢,一下子撞开了,一个踉跄,跌了进去,坐在地上,当我一回头时……”尽管每次“看”的方式、动作、情景、内容不同,但都是通过“我”的眼光来发现的。除了我所看见的,“我”还调动了除视觉之外的所有的感知器官与思维器官来发现、体会、感悟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与无法割舍的情爱撕缠。“我听见”、“竖起耳朵用力听”、“我老觉得”、“我本来一向觉得”……故事的中心情节,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桩桩件件如在眼前,不由人不信。

    作者在故事中大量采用“我”的视角进行聚焦,不可避免会造成主观片面性大于客观真实性。为避免这一弊端,作者解决的方法是使叙述者暂时隐蔽,采用其他人物的观察评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就在第一人称“我”的叙事基础上,加入了更为客观更具可信度的成人视角。因为“如果作家不将全部力量用来使读者看到这些人物和事件,那么,这些人物和事件决不会清晰和有力”③。第一章中,容哥儿初见玉卿嫂后,惊讶于她的俏丽,除了将她的外貌描绘得有声有色外,还插入了自己的母亲与胖子大娘的聊天。母亲的观点是:“我看她倒蛮讨人喜欢”,胖子大娘则用世俗的眼光去揣测,“只是长得太好了些,只怕——”颇似《红楼梦》中王夫人的论调,但也代表了世俗中普遍存在的妒忌、不怀好意的阴暗心理。第三章极写我家“斋狠了的男佣人们"看待玉卿嫂的丑态。“个个的眼睛瞪得牛那么大,张着嘴,口水都快流出了似的”。由男佣人对玉卿嫂垂涎三尺,侧面烘托出玉卿嫂的美貌。第四章又写一向很少上门的远亲满叔一反常态,有事没事往我们家来,想要讨玉卿嫂做老婆。如此多维空间的叙述,这么多笔墨来渲染,就为玉卿嫂的出场造足了声势,不但使一个美丽、端庄、脱俗、有教养的女性跃然纸上,同时也表现出人物自重、自爱的性格。

    二、 双重聚焦

    申丹在《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中指出:“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一般来说都是回顾性的叙述。……在这一类型中潜存两种不同的叙事眼光:一是被追忆的‘我’从现在的角度追忆往事的眼光,二是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 前者通常被研究者视为“外视角”,后者被视为“内视角”。二者的区别在于:“可体现出‘我’在不同时期对事件的不同看法或对事件的不同认识程度,它们之间的对比常常是成熟与幼稚、了解事实的真相与被蒙在鼓里的对比。”④因为有这两种叙事眼光的交替,就构成了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所特有的双重聚焦。

    本篇起首就说自己“第一次看见她,就那么喜欢她”、“那时我奶妈刚走,我又哭又闹,吵得我妈也没得办法”。由时间状语“那时”可知是“我”是从现在的角度追忆往事的眼光。因为这里凸显了时间距离,观察角度也是跳出事外的客观的评述,从“又哭又闹”这一评价性的词语可以看出此处的叙述视角是叙述自我而不是经验自我。可以说人物尽管是处于故事内的,但他不是处于经历往事的时刻,因而使用的是外视角。“我爸那时在外面打日本鬼,蛮有点名气”、“我最记得有一天晚上,……”如此种种,都是叙述自我而非经验自我,使用了处于故事之外的回忆往事的外视角。

    申丹说:“我们可以断言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叙述者从目前的角度来观察往事的视角为常规视角。”⑤常规视角即最常用的视角。但在本文中,作者显然违背了这个规律。尽管有一个追忆往事的壳子,但这种追忆往事的外视角并非是这部作品的主要部分。为了造成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叙述者常常突然转换成“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由外视角转换成内视角,由叙述自我转换成经验自我。经验自我的大量运用,增强了身临其境的亲历感,使故事更加直接生动,更易造成故事的悬念,激发读者的同情心。

    在第六章中,叙述者先讲述:“第二天,我连上着课都想到庆生。”这是叙述者的外视角(试比较:“今天,我连上着课都想到庆生。”这是经验自我的内视角),但就在同一段落中,叙述者这样说道:“我一直想着昨天我和庆生下棋——实在有趣!……”很自然地便由叙述自我转换成为经验自我,改用当前正在进行的视角来聚焦,使故事如同正在发生一般,既吸引人,又充满了悬念。最典型的一段就是叙述者看到了玉卿嫂杀死恋人的场面。这一场面本是叙述者早就看到并因此大病一场的。然而在故事中,我们仿佛与叙述者当时经历事件时一样地震惊、慌乱、恐惧。由于叙述者事先并没有透露这个结局,而是引导读者和他当时一同去发现,这种由外视角向内视角的转换便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由于“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交互作用来加强悬念的做法在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十分自然,因为两者本出自一体”⑥,因此作者在二者的转换时便如行云流水,飘然无痕,既达到了转换视角的目的,又不易被读者觉察。

    作者的叙事技巧除了由外视角到内视角的转换外,还常使用直接引语展示场景,从而加强了身临其境之感。这种手法,是传统小说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的直接性与生动性,对通过人物的特定话语塑造人物性格起重要的作用”⑦。除了可以塑造人物外,还可以调节叙事距离,并使叙述者得以在过去与现在之间自由转换而毫无生涩停滞之感。这样的对话在文本中大量出现,此处不再赘述。

    三、 叙事距离的掌控

    《玉卿嫂》的成功在于作者成功地掌握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叙事距离。按照惯例,本文还可以采用全知视角的作者叙事,或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这是两种我们最常见的叙述方式。但是作者却采用了第一人称见证人的叙述视角,这样做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叙事功能、特点与效果。

    如果采用全知叙事讲述《玉卿嫂》的故事,故事中便出现了一个上帝般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权威叙述者。这个叙事者会描写玉卿嫂长得非常漂亮、美丽、贞节与自重。但这些都是全知叙述者讲述给我们的,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他的观点。换成第一人称见证人视角,我们就会发现讲述的方式灵动起来了,读者会跟随容哥儿,透过孩子的眼光,层层剥笋般不断地将事实展现出来,对眼前的陌生女人渐渐熟悉、喜欢起来。

    如果以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不可避免带来较强的主观性与感情色彩。俗语说“爱情是盲目的”,“旁观者清”。由一个盲目的人来讲述故事,有几分真实呢?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五十,读者该相信多少呢?倒不如通过一个诚实的“旁观者”更清楚地发现事实。

    运用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便可达到作者所希冀的最恰当的间离效果。事情的发生是通过容哥儿看到的,人物是同故事的叙述者,这就使事件具有了某种程度的不可靠性;然而他又是一个目击者或曰旁观者,而非身陷爱情之中的主人公,又同时具有某种可靠性。这种恰当的叙事距离的掌控,体现出了作者超人的故事叙述能力。一方面故事的展开就在眼前,读者透过容哥儿的眼中看到听到,增强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同时,又加入其他人物的感知视角,既消除了主观片面性,又增强了吸引力,设置了悬念。整个叙事不即不离,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叙述张力。

    这个故事的独特之处在于叙述者及视角人物是一个十岁上下的孩童容哥儿。作者没有像在《花桥荣记》与《一把青》中寻找一个中年女子作为聚集人物,却使用孩子的视点来聚焦,其特点在于:

    首先,避免了浓重的道德伦理价值判断。玉卿嫂不管出于多么强烈的爱,将庆生亲手杀死终究是残酷的,由一个理性发达的成年人来评判,天平不可避免会倒向对玉卿嫂的谴责。然而隐含作者想要给玉卿嫂的是同情多于谴责。同情是主要的,谴责是无声的。容哥儿尚未建立起成熟的道德伦理观念,在他的心目中,完全是靠直觉来体会人生世态的。这就使他的体验更接近生命的本质,而不必像说教文学一般下一个庸俗的道德判断。与容哥儿相反,胖子大娘一见到玉卿嫂便立刻对其下了道德判断。如果由她来叙事,这篇文章便会降格成地摊文学了。

    其次,可以制造悬念。孩子的叙述易造成叙事与事实的某种“错位”,将故事导入歧途,有效地造成故事的悬念,增强故事的趣味性。由孩子的叙述引入读者的思考,促使读者思维的积极介入,努力发现事实的真相。容哥儿是个孩子,他只能告诉我们他见到的事实,却无法进入成人世界,也无法知道成人的想法。他只能用他的思维逻辑去想,去说。“其实这两姐弟的事情我不懂的还多得很呢。不知怎的,我老觉得他们两人有点奇怪,跟别人很不一样。”而成人由于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对玉卿嫂的许多事情便可以依据生活经验推测出来。如玉卿嫂与庆生的关系,与婆婆的关系等。书中胖子大娘这样说:“傻哥子!她跟她婆婆吵架才出来的,这会子又巴巴结结跑回去?你们小娃子她才哄得倒,她哪能逃得过老娘这双眼睛。你看,她哪次说回娘家,不是扮得妖妖精精?”正因为容哥儿不懂,故事留下了许多的意义空白,必须通过读者的阅读去填充。“除了这些确定的因素之外,叙事文本还保留着许多不确定性,即伊瑟尔所说的意义空白,这些空白激发和诱导读者对它进行创造性的填补。”⑧读者只有加入自己的理解、充分调动想象力,积极参与作品的创造,才能更好地诠释理解作品。

    再次,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动人,更加令人同情。作者要在作品中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决定了他所要使用的叙述话语。玉卿嫂这一形象给人的印象是美的,不顾一切追求个人幸福的。唯其对爱的追求的破灭,她才更加令人同情。杀死庆生是残酷的,同归于尽却不正说明她对爱的坚守与执着?所以,读者透过“我"所看到的杀人雪后的场景是那样地令人震惊,又是那样地骇人心魄,还有美好事物毁灭后的浓重的悲剧感。韦恩·布斯说:“作家的判断总是存在的……纵使作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他的伪装,他决不可能使自己消失。”⑨小说没有正面描写玉卿嫂杀人的场面,体现出创作者的良苦用心和对玉卿嫂的同情。正是通过第一人称见证人视角,有时浓墨重彩,有时简化省略,方显示出作者苦心孤诣的经营策略。

    ①②《白先勇自选集》,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12页。以下原文均引自本书。

    ③⑨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广西人民出版社,第123页,第24页。

    ④⑤⑥⑦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花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页,第242页,第246页,第302页。

嫂子故事篇5

12月9日,43集女性抗战传奇《嫂子嫂子》登陆北京影视频道首都剧场,每晚4集连播。该剧由星纪元影视文化传媒出品,“荧屏小花旦”李晟、“抗战剧专业户”于震、“花样姐姐”奚美娟领衔主演,同时会集了肖荣生、杜玉明、卢星宇、张澍、宋珂欣、王乐乐、白雨、唐菱、赵秦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作为一部女性抗战大戏,《嫂子嫂子》为观众描绘了一群从大家族里走向抗日战场的女性角色。她们原本是大户府邸的女眷,安守本分、相夫教子,因为家族的男人全部被日本人杀害,被硬生生拽进战争的旋涡。从第一次拿枪时的迟疑、害怕到最后的顽强抵抗、勇往直前,一群女人在腥风血雨中完成了各自的成长蜕变。《嫂子嫂子》在人物和剧情的设置上与中国传统故事里的《杨门女将》颇为相似。丁家老夫人孙红柳(奚美娟饰)就好像“佘老太君”,年事已高却极具威严,用一根拐杖撑起了整个家族;李晟饰演的张青云堪称“抗日版穆桂英”,刚一过门便挑起家族大梁,带领众位嫂子走上抗日复仇之路;丁家小妹丁香(赵秦饰)则颇有“杨排风”的味道,性格泼辣,心直口快,男孩子气十足。导演白涛坦言,该剧立意之初就是要打造一部“抗战版”的《杨门女将》。也正因为全剧的主人公是一群念着“三从四德”的家族媳妇,整个故事在抗日复仇的主线之外,延展出更多的人情世故。

人气偶像李晟因饰演《新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一角而被观众熟悉和喜爱,在这部《嫂子嫂子》中,李晟一改往日的偶像派风格,挑大梁出演充满悲彩的丁家大嫂张青云。张青云身为大户人家的小姐,却有着男孩子一般的性格,生情好强,遇事总有股不服输的劲头,这也是一个命运格外坎坷的悲情人物。作为全剧的灵魂人物,张青云处于剧中所有矛盾的核心,情感层次格外丰富,李晟笑称,“丁家一共8个女人,自己面对其他7个女人的时候,要呈现出7种不同的状态,人物情感的复杂程度和细腻程度前所未有。”

该剧也是李晟的首部抗战戏,李晟笑称,这是自己入行以来第一次拍戏这么“不注重形象”。“拍这部戏,我第一次经历化装只要15分钟就能化完的情况。而且摸爬滚打的戏份很多,经常化完装很快就又灰头土脸的了。有一场戏是我从山上一路跑下来,沿路全是炸点,从路头炸到路尾。跑的过程中,我就感觉整座山上的土都砸到了我身上,跑到最后鞋子丢了都不知道。”

实力演技派于震因出演多部抗战戏,获得了“抗战剧专业户”的美誉。在这部《嫂子嫂子》中,于震再度出演了他最拿手的英雄形象。不过,这次的英雄有着截然不同的“两副面孔”。白天,他是猥猥琐琐、胆小怕事的剃头店小老板何生亮,轻浮势利令人反感。夜里,则化身武艺高超的神秘英雄“红一刀”,刺杀特务、汉奸,深入敌营探取情报,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引领着张青云率领的“丁家女将”走上抗日道路。

嫂子故事篇6

关键词:语文教材;人物形象分析;祥林嫂

人物形象分析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说类课文教学的重要手法,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从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发展脉络和叙事结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内涵。本文通过对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进行分析,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故事的发展,以祥林嫂变化的过程为线索来进行。

一、初到鲁镇

刚到鲁镇的祥林嫂,是死了小丈夫为了逃避再嫁逃婚到鲁镇的,那时候的她虽然悲伤但是对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的。文中对初到鲁镇的祥林嫂是这样描写的:“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对生活的态度还是积极的,充满希望的。从祥林嫂在四叔家里辛勤的干活,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可以看出,祥林嫂是一个勤勤恳恳的朴实、健壮的农村妇女形象。在四叔家里她干的活很多,但是领的工钱却少得可怜,可以看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压迫,但是,祥林嫂却完全没有反抗的心理,反而觉得很满足,可以看出祥林嫂已经习以为常了,也可以看出她在夫家过的生活。其实,通过祥林嫂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大多数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影子,她们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奴隶身份,认为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只要能够坐稳奴隶的地位,有口饭吃,有个地方住,她们就很满足了,所以她们听之任之,表现出她们卑微的期望。但是,很多时候的劳动妇女,她们连这种最卑微的愿望,也无法达成,像祥林嫂为了躲避再嫁的命运逃出来做工,但是无奈还是被抓回去,誓死反抗,但是最后还是改嫁过日子,如果丈夫孩子没有死,她应该也会这样过一辈子,但是命运却总是捉弄人。祥林嫂身上还有封建礼教深深的烙印,在传统的观念里,女人要从一而终,一生只能嫁一人,所以她誓死反抗婆婆将她再嫁的安排,但是,在她嫁过去之后,她又一次选择了认命,开始和第二个丈夫过日子,这就表现了祥林嫂骨子里的封建礼教观念。

二、再到鲁镇

第二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已经变了样子,经历了两次丧夫,再加上丧子之痛的祥林嫂已经被压上了一座重山,“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么精神了”可以看出此时的祥林嫂已经没有之前的积极态度,生活的再一次变故,对她的肉体和精神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此时的她迫切地想要得到别人的同情,所以她一遍又一遍地向别人诉说着她的故事,刚开始他们还会听一听来展现自己的同情心,但是,时间久了他们就厌烦了,也暴露了他们的本性,他们把别人的苦痛当作自己茶前饭后的笑料。祥林嫂也从从前的手脚灵活,变得手脚迟钝,记性坏了很多,和死尸一样的脸上又整日的没有笑容,主人对祥林嫂也渐渐的不满,开始鄙视挖苦。这些都对祥林嫂本来就已经受伤的心灵,再一次地进行打击,尤其是柳妈的地狱说,给祥林嫂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地狱说是祥林嫂完全转变的一个开始,但是,她在去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后,整个人又充满了希望,她以为自己的罪孽已经被救赎了,但是在祭祀的时候四婶的态度却把她再一次压趴下了,并且再也起不来了,她的生活已经没有任何的希望了,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常常忘了去淘米。

三、三到鲁镇

再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已经沦为一个乞丐,这个时候的祥林嫂已经变得麻木,她像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转,还可以表明她是活物”,她在文中对于“神”的质疑,表现了祥林嫂对于死的渴望,但是又惧怕死亡,她渴望与亲人团聚,但是又因为柳妈的话,让她害怕被两个丈夫争夺而分成两半。这都充分表明了封建礼教对一个人精神的侵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祥林嫂的转变过程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特征进行分析,让学生对祥林嫂形象特点有一个深层次的剖析,从而引出更多的思考,祥林嫂一直在苦苦地进行反抗,但是都没有用,封建礼教的社会阻断了祥林嫂活下去的希望,让她看不到光明,通过对祥林嫂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鲁迅先生所隐含在小说中的深层内涵:作者其实是通过对祥林嫂这个人物的刻画来深刻地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包丽娟.深入小说世界了解人物性格:以《孔乙己》为例分析初中语文的小说阅读与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4(8).

嫂子故事篇7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祝福》中,鲁迅先生抓住了祥林嫂的眼神的不同来从侧面描写祥林嫂的形象,把封建礼教讽的是体无完肤。

文章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写的,第一次写祥林嫂的眼镜是在“我”最后一次看见祥林嫂时,“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如今已经全白了,全部像四十岁的人。。。。。。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此时的祥林嫂,全然已经是一个生命到了尽头的人,只有眼睛间或一轮才可以知道她是一个活物,她已经对生活麻木了,也没有了生存的动力。作者将这样一个麻木的四十多的妇人写成这样,刚开始看的人就开始迷惑了,于是开始读下去,这也是鲁迅先生高明的地方,吸引到了很多读者的注意。

第二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睛,是讲述她第一次到鲁镇的情形”但看她模样还算周正。。。。。。只是顺着眼。。。。。。“”顺着眼“可以看出祥林嫂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第三次是贺老六死后,阿毛被狼吃掉了的情况下,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时的描写,”她任然头上扎着白头绳,白裙。。。。。。只是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以前精神了。"可见,祥林嫂回去后市受了许多苦头的,毕竟,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叼走了,能不伤心痛苦吗?

第四次是祥林嫂去土地庙捐门槛后的神情,“但不到一顿饭的时候,。。。。。。神气舒畅了,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嫂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这一次描写的眼睛是喜悦的眼睛,祥林嫂以为她捐了门槛就赎罪了,自然变得高兴了,但是她又有什么罪呢?这又是鲁迅先生高明的地方了,无声的讽刺,对封建礼教无情的讽刺。

第五次的眼睛是在祥林嫂满心欢喜的想坦然地去拿杯子和筷子的时候,四嫂大声慌忙的阻止自己的时候,“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不但眼睛凹陷了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此时的祥林嫂心中估计是又疑惑又痛苦把。自己已经捐了门槛,为什么还不让我碰,为什么?

嫂子故事篇8

在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柳妈对祥林嫂所讲的阴司的故事,人们常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同柳妈的出发点,认为这是柳妈为了让祥林嫂死后不受折磨而为她想到的一个好主意;也有人认为,柳妈和鲁四老爷是一样的封建礼教和神权的维护者,她的这个可怕的故事一直纠缠祥林嫂至死。我觉得是吃人的封建礼教披着“善”的外衣,既害了祥林嫂,更害了像柳妈一样千千万万的受苦大众。

为了弄清柳妈阴司的故事的出发点,我们有必要把这个人物放在当时的大背景和当时柳妈讲阴司的故事的具体情形之下来加以探究。鲁迅先生深刻之处就在于他是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同情,从处于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出发,通过他们在封建传统思想和传统道德摧残下痛苦的人生命运,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虽然当时的封建帝制已被,共和的观念已开始深入人心,但是在中国的广大农村,特别是在鲁镇,鬼神的观念还牢牢地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封建礼教无处不在。从祥林嫂的被迫再嫁和死了第二任丈夫被大伯所赶等情节都可以看出来,对于女人,在鲁镇仍然是一个阴森森的地狱,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观念仍然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双重重压,祥林嫂如此,柳妈也不例外。她们都是受害者,这个阴司的故事不仅存在于柳妈的脑海里,也潜意识存在于祥林嫂的脑海里。

那么柳妈和祥林嫂之间又是如何扯上阴司的故事的呢?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因为她的“再嫁”,她的悲惨人生经历,并没有获得半点的同情,相反,还成了人们的谈资,时间久了,无论是大人小孩,还是老人,也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祥林嫂的悲哀,早已成为“渣滓”,此时人们的笑影是又尖又冷。仅仅就是因为再嫁,她头上的伤疤成了耻辱的象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一吃人的封建礼教在人们的思想深处更是根深蒂固。在柳妈眼里亦然,作为“善女人”的柳妈虽然吃斋念佛,不杀生,但她却可以“杀人”。她认为祥林嫂再嫁时,“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对于女人,“死”的结果好于“再嫁”,这就是柳妈的人生逻辑。这一人生逻辑的产生说明柳妈是一个深重的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而不是一个忠实的维护者。她是在不耐烦祥林嫂“我真傻”以及“阿毛的故事”的时候,她说了一些不耐烦的话,她没有想到会遭到祥林嫂的“反击”,“你……你到自己试试看”,这时祥林嫂死尸似的整日没有笑影的脸上有了笑容。在祥林嫂的意识中,本来是想寻死来保持自己的贞节,但没有想到的是贺老六竟带给她的是后半生的幸福,祥林嫂的“好运”,撕开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因为她得到了卫老婆子的羡慕,四婶她们的认同,这足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荒唐。只不过是“天有不测风云”,贺老六死于伤寒,阿毛被狼叼走,大伯霸占她的家产……这些经历说明封建的族权,夫权、政权、神权,是罩在她头上的紧箍咒,是左右她们悲惨命运的根本所在。柳妈和祥林嫂一样也摆脱不了这个命运的魔咒,只不过她的运气好一点罢了。在她听了祥林嫂的“反击”,她没有想到。“她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了她的眼,打皱的脸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她的神态表情的变化可以看出她心中的万丈波澜,她是不甘心受到祥林嫂的羞辱。祥林嫂让她“再嫁”的“反击”,虽然对祥林嫂是一种自我辩白,但对柳妈的打击却是致命的,它像一个魔咒在预示着你柳妈也将得到像她祥林嫂一样死掉丈夫也会再嫁的命运。这对柳妈不只是晴天霹雳。柳妈是信奉佛道轮回的善女人,是害怕和忌讳这样的诅咒,这比挖了自家的祖坟还令人毛骨悚然。她是不甘心的,她要反击。那么她的反击又是怎样的呢?

她抓住祥林嫂头上的疤,用了诡秘的说法,“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祥林嫂听了柳妈她的话“显出恐怖的神色来”,祥林嫂此前万万没有想到今生的受苦受难尚且不说,就是死了也不得安宁,是要被锯开来,对祥林嫂而言,这打击是致命的。无论是今生还是来世,她都难逃那万劫不复的深渊,甚至是九道轮回的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但柳妈要的是这样一个置祥林嫂死地而后快的结果吗?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人,是在和祥林嫂争吵时,用了“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来刺激她,只不过是想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她在说了这个故事以后,还说“我想,这真是……”鲁迅先生没有写出柳妈要说的后话,我们从她的潜台词读到柳妈的“善”,她对祥林嫂的同情。正是因为如此,她才帮祥林嫂出主意,“好心”让她去捐门槛,找一个替身,“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我们可以想象倘若柳妈也遭受了祥林嫂那样的人生际遇,她很可能会一头撞死;倘若柳妈“再嫁”一次,她也会去“捐门槛”。柳妈对祥林嫂的“反击”,只是一种本能反击,以求心理上的平衡,她也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她为祥林嫂出主意去“捐门槛”,是封建神权,特别是她的信仰对她毒害的结果。她那不是在“害人”,而是想“救人”。但她的“善”不仅使精神上一无所有的祥林嫂毫无寄托,物质上从此更是毫无着落。精神上完全枯竭的祥林嫂倘若不去“捐门槛”,或许也能像众生一样苟活一世。在封建帝制已被,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的20世纪20年代封建礼教仍然盘踞在人们的脑海里,广大农民特别是妇女仍然在封建枷锁的捆绑下生活,她们仍然摆脱不了“吃人”和“被吃”的命运,并且她们不以它为害,相反还以之为善。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对革命者不能不说一种提醒或警醒,撕开封建礼教“善”的外衣,“改造国民性”,不可谓不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网络危害范文 下一篇:诸葛亮骂周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