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两孩范文

时间:2023-09-18 06:13:56

普遍两孩篇1

生育政策调整,必然带来人口数量增加。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介绍,预计政策调整后,今后一个时期,出生人口将适当增加。2015年总人口在13.8亿人以内,不超过13.9亿人的“十二五”规划控制目标。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两孩政策依法启动实施。生育政策的这一调整,将会给我国社会、家庭、个人带来哪些变化?又有哪些方面并不会随着政策调整而改变?

人口数量:

适量增加峰值提前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年度人口变动调查数据推算,按照现行生育政策,人口增长惯性趋弱。2011年,15岁至49岁育龄妇女人数达到3.8亿的峰值,20岁至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达到1.1亿的“小高峰”,之后趋于减少。育龄妇女结构的变化,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的影响,将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生育政策调整,必然带来人口数量增加。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介绍,预计政策调整后,今后一个时期,出生人口将适当增加。2015年总人口在13.8亿人以内,不超过13.9亿人的“十二五”规划控制目标。

李斌说,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以及教育、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造成大的压力。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规划,均是以2020年总人口14.3亿人、2033年前后总人口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作为基数制定的。

人口结构:

劳动年龄人口增加老龄化程度降低

目前,我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日渐突出。据统计,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比上年减少345万人;2023年以后,年均减少约800万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本世纪30年代初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童玉芬分析,如果生育政策不变,我国每年减少有效劳动力供给811万;实行单独两孩政策后,每年减少760万左右。这将缓解我国未来劳动力的供需失衡。尤其是我国劳动力规模大幅度下降的拐点将出现在2025至2030年前后,当前调整生育政策正是时候。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推测,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到2030年将使老龄化水平从24. l%下降到23.8%,到2050年从34.1%下降到32.8%,到2100年从39.6%下降到34.3%。

原新说,政策调整还有利于出生人口性别比趋衡,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多生是达到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唯一手段。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未必能使出生人口性别比恢复正常,但一定能使其下降。

家庭结构:

“4-2-1”模式被打破家庭抗风险能力提高

4位老人夫妻2人1个孩子的“4-2-1”模式是现行生育政策下常见的家庭结构,这样的模式养老负担较重,且抗风险能力低。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欧广源说,目前我国养老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要承担几个老人的养老负担,相当困难。

“一个小家庭仅有一个孩子,确实风险比较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赵少华说,如果发生不幸,偶然情况下孩子没了,给家庭造成的冲击非常大。政策调整后,类似的情况应该有所好转。

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说,目前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减,从1982年的4.43人降至2010年的3.10人。独居老人家庭比例有所升高,出现一些“失独家庭”等特殊困难家庭。家庭的婚姻、生育、养老等传统功能有所弱化。

翟振武说,单独两孩的放开,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家庭结构,有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有助于提高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有助于子女教育。

生育政策:

调整完善不等于放弃

放开单独两孩,仅是生育政策调整的其中一步。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可以为今后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逐步实现城乡、区域、民族间生育政策的基本统一积累经验,创造条件。”李斌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说明时如是说。

翟振武认为,从未来人口政策的方向来看,普遍两孩应该是将来人口政策调整的一个方向。因为它更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缓解老龄化程度的功能也更大一些,只是现在时机还远不成熟。

无论是已经“落地”的单独两孩,还是未来可预期的普遍两孩,调整完善不等于生育政策的终止,更不等于放弃。

“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草案,这是对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顺应了民意,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但一定要讲清楚调整完善不是放弃计划生育政策,而是要长期坚持和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屹说。

新闻背景:

我国生育政策在实践中逐渐完善

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今年“单独两孩”启动实施,我国现行生育政策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完善形成的。

1971年,我国制定“四五”计划,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73年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提出“晚、稀、少”的政策。“晚”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稀”指生育间隔为3年以上;“少”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妇女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1979年的2.7。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之后补偿性生育的人口陆续进入婚育年龄,人口出生有所反弹。为完成在20世纪末把人口总量控制在12亿以内的目标,1978年,中央下发《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1980年9月25日,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T作的指示》,提出照顾农村独女户生育二胎。1984年,中央批转国家计生委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提出“对农村继续有控制地把口子开得稍大一些,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批准,可以生二胎;坚决制止大口子,即严禁生育超计划的二胎和多胎”,即“开小口、堵大口”。

现行生育政策大致可分四类:

一孩政策,包括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四川、重庆6省(市)的农村居民。

一孩半政策,指农村夫妇生育第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包括河北等19个省(区)的农村居民。

二孩政策,一是各省(区、市)都规定,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二是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普遍可以生育两个孩,包括海南、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5省(区)的农村居民;三是天津、辽宁、吉林、上海、江苏、福建、安徽等7省(市)规定,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农民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三孩政策,指部分地区少数民族农牧民可以生育三个孩子。包括青海、宁夏、新疆、四川、甘肃等省区的少数民族农牧民,海南、内蒙古等地前两个孩子均为女孩的少数民族农牧民,云南边境村和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农村居民、黑龙江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居民。

自治区实行特殊的生育政策,藏族城镇居民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藏族及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农牧民不限制生育数量。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数据汇总推算,实行一孩政策、一孩半政策、二孩政策、三孩及以上政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37.5%、52.8%、5.8%和3.8%。

(摘自:新华社)

更多农民生二胎引争议

中国一部分农民热衷于生育二胎甚至多胎,有的生了儿子,就想要个女儿来做父母的“贴心小棉袄”。有的是生了女儿,想要个儿子来“传宗接代”等。想生二胎以及多胎的想法以及很普遍。

陈芳(化名)是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的普通农妇,今年44岁,她有个儿子23岁。中同法律规定男性22岁为结婚法定年龄,因此她的大儿子已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陈芳透露,她一直想再生一个女儿,但苦于前些年经济条件差,交不起罚款。如今,国家政策准予单独二胎,并且在外打工很多年,也积攒了一些钱,于是决定完成自己的心愿。

潘冬是一名在贵阳做生意的重庆农民,今年45岁,膝下有三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在去年结婚并育有一女,二女儿在15年前生下即送人了,小女儿今年4岁。他说,这十几年来在贵阳做生意,也挣下了几十万人民币的家当,不过让他苦恼的是无子继承其家业及传宗接代。他透露,夫妻俩打算近期做最后一搏,再生一胎,并争取生个儿子。

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已经推行30多年,为中国的人口控制作出了贡献。2014年,国家推行单独二胎政策,在农村,据调查,他们普遍是愿意并渴望的,且农村生二胎现象正在增加。

据石船镇金滩村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农民估计,5年前,他们村独生子女家庭大约占95%,但在政策的支持下,相信会有不少农民加入生育二胎的行列。

普遍两孩篇2

观察时间:2015年5月

观察地点:大五班活动区

旋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航航迷上了区角一件毫不起眼的材料,一个玩具盒的盖子,我总是看见他将这个圆形盖子翻过来,利用盖子上的一个小凸起开始旋转,很快,盖子就像陀螺一样转起来,带着“呼呼”声在活动室的地板上奔跑。今天,航航依然兴奋地持续着这个游戏,他想让“陀螺”持续转动,于是从玩具盒里取出一根小棍去拔弄“陀螺”,再拔弄,“陀螺”不停的旋转着。

发牌:过了一会儿,航航抬起头看着附近的同伴,他的视线突然聚焦在玩牌的伙伴身上,想了一下,他取了一张牌,将牌放到旋转的“盖子”上面,扑克被旋转的惯性带到旁边的地板上,他似乎发现了乐趣,捡起牌,再放到旋转的“盖子”上,牌再次被旋到旁边。航航兴奋地一次次进行这个看似单调的游戏。我忍不住走过去问他:你在干什么呢?航航说:我在发牌。我问:发给谁呢?航航说:别人。旁边的豆豆加入了我们的谈话:旁边都没人呢,要不然你发给我吧。航航同意了,于是两个人开始合作游戏,一个旋转,发牌,另一个在旁边等着拿“旋转”过来的扑克牌,接下来,两个人交换角色。许是被吸引了,两三个孩子围过来,但大家不甘于等待,都想加入到“旋转”的角色中,于是每个人都取了一个玩具盖象航航一样旋转起来,并将扑克放到上面,感受扑克被旋转的力量带飞的乐趣。所以,现在的场面不在是两人合作游戏,而是多人单独游戏。但很快,有个孩子觉得厌倦了,看了大家一眼,准备离开。

谁旋得远:这时,航航突然说了一句:看我的扑克牌旋得多远。孩子们看了一眼航航,立即效仿起来,跟着大叫:我的也旋得远。于是所有的孩子都蹶着屁股趴在地上一遍一遍的旋着盖子,一遍一遍放牌上去,看自己的牌旋得远不远。航航终于发现了窍门,他放牌的时候,使点劲平着丢出去,因为惯性,扑克牌上了“旋转盖子”后,嗖地飞了出去,他眼盯着前方,不过扑克牌的方向跟他的预期不一致,向左边飞了出去,但牌不负使命,飞了好长一段,他得意地哈哈大笑。孩子们乐此不疲,纷纷尝试着,玩耍着,观察着飞出去的牌和旋转的“盖子”。

什么样的学习在这里发生

可爱的航航,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普通的玩具盖子,被你创造性“发明”出这么多有趣的玩法:旋转,发牌,利用旋转的力量探究如何让牌飞得更远等等,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是一个主动的发现者和探究者。

你的创新性玩法还带动了同伴,你也是一个引领者,当发牌从两人合作变成多人单独游戏时,你又冒出了新点子,以“看我旋得多远”吸引同伴的注意,不断激发自己的游戏趣味与同伴的游戏趣味。谁“旋得远”“怎么才能旋得远”,大家一起动脑、动手。通过这件小事,我意识到,孩子的任何一个小小发现都不能忽视,多观察、鼓励,给予孩子信心,使孩子养成思考与探究的习惯。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你又在活动区翻动那些普通再普通的材料,玩具盖还可以旋转着相互碰撞,几个长条形的小磁铁和一个圆磁铁被你组合成发射器,一个个小物件被发射器弹射出去;扑克牌进行神奇的搭建……老师真是惊讶你的想象力和探究力。我想,提供更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多么重要,让孩子们在想一想、动一动、玩一玩中尽情发现,尽情畅想吧!

普遍两孩篇3

那么,如何让儿童既不缺乏也不超标呢?从晒太阳、饮食以及睡眠等方面多管齐下,定能让儿童的营养“转正”!

多多晒太阳,从户外补充儿童的维他命D

除了营养水平未达平衡亮红灯之外,该报告也指出了我国另一个“奇异”的营养问题:我国常年都有阳光,人们每天都有机会透过阳光帮助身体自然吸收维他命D,但研究结果却显示很多儿童缺乏维他命D,将近一半的城市和乡区儿童普遍缺乏维他命D,尤其是城市女孩。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说这与现代父母担心孩子的安全,往往不容许或不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儿童需要维他命D帮助骨骼生长发育,同时促进人体钙质的吸收。虽然人们能够从日常饮食中获取维他命D,但只有少数的天然食物(例如:可提供大量优质脂肪的鱼类)含有大量维他命D,因此阳光是维他命D的主要来源之一,肌肤必须在阳光下才可吸收维他命D。因此,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饮食,也应该多带孩子们到户外玩耍,以获得更多阳光和自然维他命D,降低未来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的风险。

摄取营养勿不足或过剩

营养不足需要补充营养,含有大量营养元素和维他命D的牛奶是许多父母最简单方便的选择,但营养过剩该怎么办?尤其是体重超重或肥胖的儿童,是否还适合喝牛奶呢?

关于这点,世界卫生组织营养专家,美国儿童营养师欧文解释:“成长中的孩子仍然需要钙质和其他重要的营养物质,而牛奶是其中之一的来源,最重要是要如何喝得正确有效。”他建议父母可根据孩子的生活方式和日常营养摄入量来调整。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孩子,父母可以选择将全脂牛奶改换成脱脂牛奶或低脂牛奶,同时限制分量(每天最多3杯),同时确保孩子可以各种各样的食品中获取额外营养。

欧文教授坦言,父母和各国政府必须重视儿童“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这两大课题,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与健康研究院、儿科医生和运动专家等合作,积极改善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

遵守“育儿1234守则”,从小储备健康资产

1晚好的睡眠

早睡早起吃早餐。睡觉后生长激素开始分泌,如果太晚睡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另外,早起吃早餐的孩子比较健康。

2项运动守则

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费力运动或活动,例如:快走、骑脚车、跑步、打球,增加孩子的热量消耗。

3种生活习惯

每周至少5~6次全家一起吃饭,减少学童以垃圾食物作为正餐的不良习惯。

使用饮食日记,每周记录六次以上的饮食内容并填写饮食日记,加强学童检视饮食内容对于饮食控制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孩房间不放电视,避免增加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及频率,进而导致小孩减少活动时间及活动量。

4种饮食技巧

每天吃五份以上蔬菜和水果,摄取大量人体所需的维他命及矿物质,预防便秘和降低大肠癌风险。

减少吃零食次数,零食大部分是高脂高糖高热量,吃多容易造成孩子肥胖。

避免喝含糖饮料,避免养成孩子嗜吃甜食的习惯。

普遍两孩篇4

这三位老师不得不让我们赞叹:这件事情中存在许多假如,假如两位班主任对学生缺席不当回事;假如两位班主任只是给家长发个短信,告知学生缺席;假如两位班主任因为上午有课,放弃追寻;假如到了学生家闭门而最终放弃……这背后,体现出老师们多么难能可贵的细心、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在我们的学校呢?有同学没有来,老师只不过是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而已,哪里有这三位老师这么细心呢?而这三位老师恰恰拥有了这三样好品德,做出一件老师应该做的事!这多么可贵啊!

衢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室医生说,如果再晚半小时,这母子三人的生命就无法挽回了。幸好三位老师及时赶到,才保住了母子三人的性命。

让我来说说当时的具体情况吧:和以往一样,老师开始对学生们进行晨检,突然发现有一个孩子没来,恰巧这个孩子的弟弟就在隔壁班,这位老师去询问隔壁班的班主任,居然这个孩子也没来!就打电话个孩子的家长,手机停机,于是,这两位老师和一位体育老师,坐上了车,奔向孩子的家里……

与此同时,这位孩子的母亲的单位也发现她没来,也到了孩子的家里,敲了门,没有人回应。三位老师也赶到了,也是敲了敲门,没反应,就在门上留下了纸条。因为孩子的母亲的手机是没有话费而停机,所以三位老师去买话费,充进去,再拨打,终于有人接了!那位母亲说话时似乎很虚弱,三位老师又赶到了孩子家中。在孩子的家门前,孩子母亲单位的店长在门口不停的敲门。终于,门开了。只见母亲脸色很不好,空气也不清新,似乎是煤气泄漏。三位老师到来,将这母子送到医院,才松了一口气。

事后,孩子母亲感激地说:“昨天晚上,我把炉子提到房间就很困了,孩子叫我睡觉,我就换了衣服,迷迷糊糊就睡着了。凌晨的时候,我醒了,眼前黑漆漆的,力气也没有,就想去孩子那儿看看,只能在地上爬……由于天冷,地板冰,我怕着凉,就爬回床上。没想到,竟然煤气泄漏了,多亏老师细心,才救了我们。这三位老师……呜呜……”孩子母亲哭了。

这个孩子的父亲还在江西老家修缮旧房。当他闻讯后,心急火燎地赶回衢州时,妻子和孩子们都已在医院,经抢救已转危为安。医生对翁永喜说,他是天底下最幸运的丈夫和父亲,如果再晚半个小时,母子三人将与他阴阳永隔。

这件事,说明了衢江四小的老师的细心、爱心、责任心。衢江四小的校长说:“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别的班级,他们班的班主任也会这么做!”

衢江区第四小学常年失修,设施简陋,学校连个正大门也没有,车子都开不进。在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帮助下,学校争取到200万元资金,修建了大门,整建了操场,办起了食堂,重新拉过电线,每个教室都换上了新玻璃……硬环境改变了,新任校长马建红欣慰的同时,与全校39位老师同样,她深刻意识到提高学校软环境刻不容缓。

学校生源杂,该校530多名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近400人,占学生总数的七成多,是个名副其实的不挂名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来自10多个省的学生到这里就读,由于各地教学基础不一样,学生学习起点不同,家长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经济收入普遍不稳定等因素,还由于作为弱势群体,孩子们的家长早出晚归、工作劳累、生存压力大,孩子们在家庭中普遍缺少关爱、缺少呵护,同样也缺少应有的辅导和督促。面对这些孩子,校长马建红和老师们一起陷入沉思,他们常常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孩子”、“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们会怎么想,我们该怎么做。

2010年新学期开学典礼上,马校长对全校老师说,我们学校可以没有大楼,我们也不是大师,但是我们应该有大爱。

马校长的话在全校老师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与回应。学校首先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提出“把最需要帮助的孩子收进来,把最困难的家庭关照好”。

普遍两孩篇5

一、地面店与网店的家庭教育类图书销售状况

随着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家庭教育类图书一直是图书零售市场上销售活力较高的门类,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随着网络购物的日益兴盛,网络销售也成为图书销售的一大市场,不同侧重点、不同内容的图书,在地面店和网店的销售数据,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从开卷数据与网店榜单来分析,前100名的图书之中,只有30%左右是相同的,但是畅销品种的差别不大,主要集中在家教理念类图书,比如,畅销多年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开卷2014年1月至5月的家教类数据中,一直稳居第二名,在当当网2014年1月至5月亲子家教类图书榜中,一直稳居前三名。比如,《特别狠心特别爱:上海犹太母亲培养世界富豪的手记》《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在2014年上半年一直稳居地面店和网店的亲子家教类图书销售榜前10名。

地面店的畅销品种主要侧重在家教理念类和分性别养育类,家教理念类的图书,原创图书的销量要高于引进版图书,比如,2014年2月至6月一直位于开卷数据前10名的《孩子自觉我省心》《哈佛家训》《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分性别养育类图书,如《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富养女孩的100个细节》等。

网店的畅销品种,比较侧重学习国外先进的家教理念,以及新的家教方法,侧重点更加细化,比如,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爱和自由》,针对亲子沟通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针对讲故事的《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针对画画的《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等等。

二、畅销热点由成功论向素质论的转化

早期的家教类图书,较注重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以自身成功的案例总结经验,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我家走出四博士》等,尤其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甚至带动整个家教类图书板块刮起了一股“哈佛风”。这类图书通常都有非常成功的案例,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主人公刘亦婷是考入哈佛的中国学生,这本书自2000年出版以来,持续畅销近300万册。《我的事业是父亲》的作者蔡笑晚,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坚持早教、立志、自学的家教原则和特才特教的人才培养理念,精心培养6个儿女走上读书成才之路,他的6个子女中有5位博士1位硕士,他也因此被誉为人才“魔术师”。《特别狠心特别爱:上海犹太母亲培养世界富豪的手记》作者沙拉女士,借鉴了中国教育和犹太教育的理念与经验的精华,让原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儿女,不到30岁就实现了世界富豪梦,3个儿女中,有两位是亿万富翁。她提出的“延迟满足法”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使孩子更早走向自立之路。

随着国内家庭教育理念的发展,国外先进家教理念的引进和本土化,以及素质教育的倡导,家长的功利心渐渐恢复平和,更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也由最初的琴棋书画的学习,转为更加关注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一些关于蒙特梭利、华德福等国外教育理念的本土化的作品受到了中国父母的普遍关注,比如,《爱与自由》《接纳孩子》等,成为近年来家教类图书的畅销热点。而《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这类素质培养指导类图书,也是强调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在6岁以前不主张教孩子画具象的东西,而是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这些全新的教育理念,功利性更加弱化,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帮助。

三、不断爆发新的畅销热点

通过对开卷数据和当当网的榜单分析发现,畅销3年以上的图书,通常是非常经典的,名气比较大的,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孩子,你慢慢来》等。 销售1―2年的畅销书,有着“细分类、新理念”的特点,比如从英语、讲故事、旅游等角度阐述新的教育理念。 而且国内作家的原创作品占了绝大比例。

1.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本土化

近年来,一些关于蒙特梭利、华德福等国外教育理念的本土化的作品受到了中国父母的普遍关注,一些致力于将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普及国内的作者,做着不懈的努力。比如,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蒙氏教育理念在中国的推广,她创办了大陆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和第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之后又创立了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中心,出版了《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近年来她和她的团队应邀到许多城市做公益讲座,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蒙氏教育。

另外,注重人的自我发展的华德福理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华德福较注重孩子内在的力量,注重心灵与物质世界的沟通,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华德福教育经典译丛”系列,包括了《和孩子一起画画》《和孩子一起做娃娃》《和孩子一起游戏》《和孩子一起做玩具》4本,这套书的意义不只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德福教育,而是要激励成人真正行动起来,全身心地陪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画画,一起唱唱跳跳,一起工作。成人参与这些过程本身,就是在陪伴孩子成长,也是在实践华德福教育,这才是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另外还有一些国内作者创作的华德福理念的作品,比如吴蓓的《请让我慢慢长大》等作品,是华德福理念本土化的优秀代表。

这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引进和本土化,丰富了我国的家庭教育理念。改变了许多家长的育儿观,也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人生。

2.选题更加细化

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推广,年轻父母的育儿观有了很大改善,家教类图书的品种更加细化,根据榜单前100名的家教类图书进行分析,除了教育理念的图书,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亲子沟通技巧、分性别养育、分年龄段养育等四大方面,是近年来家教类图书的销售热点。

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图书,比较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英语启蒙和用故事培养孩子近年来非常受欢迎。英语启蒙方面的书,有汪培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推荐书单广受欢迎,《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详细介绍了Phonics自然拼读教学法,为中国孩子的英语启蒙,提供了较为实用的方法。《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小巫教你讲故事――好父母的必修课》则提供了一种方便易行的全能教养方式,用故事来培养孩子的性格、能力、习惯,用故事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另外还有介绍从旅游(如《小巫旅游蜜语――带孩子丈量世界》)、画画(如《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游戏(如《游戏力》)、生存能力(《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等角度培养孩子的图书,角度更加细化,因为其尊重孩子自我成长规律的教育理念,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领衔亲子沟通类图书,长期占据地面店和网店的畅销书榜,说明家长意识到冲突和对抗解决不了问题,意识到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这类书提出了互相尊重又切实可行的沟通办法和沟通技巧,缓解了父母与孩子的紧张关系,使得父母与各年龄段的孩子可以相处得既轻松又有质量。

男孩女孩有着不同的成长规律和性格特点,因此,分性别养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根据孩子在各年龄段的发展规律来养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捕捉儿童敏感期》提出了“儿童敏感期”这个概念,揭开了父母们的许多困惑,尊重孩子心智水平的成长规律。“你的N岁孩子”系列,详细介绍了孩子从1岁到12岁的成长过程,为父母提供了一个科学的阶梯教养方法,帮父母们更加了解孩子、减少压力,使孩子身心健全、茁壮成长。再如,《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妈妈说给青春期女儿的悄悄话》等,则是根据孩子的特殊成长阶段,有针对性地教育指导。

3.其他领域专家的家庭教育作品

有一些其他领域的专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创作出了角度独特的家庭教育类图书,对父母们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比如,著名作家、文化人龙应台,她的文章豪气万千,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用母亲独有的细腻笔触,描绘出了她和两个孩子的成长,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她也用自己的智慧走出了女性在个人事业和母亲角色的冲突,给无数读者带来感动和启迪,近年来一直高居网店亲子家教类图书榜的前10名。还有《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和大儿子安德烈通信3年的收获,收录了可以两代人共读的36封信,经过母子的共同努力,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些书在带给读者感动的同时,也会引起父母的深刻思考。

著名管理学家吴甘霖2014年的新作,是他和夫人邓小波共同创作的《孩子自觉我省心》,这是吴甘霖夫妇19年的教子手记,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将管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家庭教育,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让广大父母有效地培养“自觉型孩子”。这本书上市不久,就得到普遍关注,在2014年4月至6月一直位于开卷数据第3名。他们的儿子吴牧天,不但顺利考上了美国普渡大学,还将自己的自我管理日志集结成书――《管好自己就能飞》,由父亲吴甘霖点评,成为青少年学生追捧的畅销图书。

这些跨领域的专家,用独特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子经验,开拓了家庭教育类图书的新领域,为广大的父母提供了崭新的家教方法。四、父母的自我成长 在家教类图书市场表现良好的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原因,现在年轻的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并且多数对自己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因此,当自己有了孩子之后,迫切需要先进的、适合的教育理念来指导。0―6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家长需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寻找到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

从父母自我成长的角度出发,有一些是针对父母的问题、针对父母成长的家教书出现,比如《父母效能训练手册》等。其实所有的家教类图书,都可以归到这一类,只有父母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的问题,才能真正处理好亲子关系,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值得欣慰的是,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父母得到得更多,“育儿育己”才是真正的教养之路。

普遍两孩篇6

课余活动时间被压缩

《报告》指出,学习时间过长,课余生活与休息时间被压缩,是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时间分配存在的最大问题。

农村学校师资配备本来就不足,课后时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让学生自己玩耍。

学校没有经费,体育器材也严重缺乏,更不要说兴趣小组所需的器材。

我们允许打乒乓球这样的运动,但不允许踢足球、打篮球,一是出于安全考虑,学生容易受伤;学校场地也有限;学校没有专人发放、回收器材。此外学校洗漱条件不好,洗衣服、洗澡都成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家董世华指出,由于学校没有处理好上课与课余时间的分配,致使很多寄宿生并不喜欢寄宿生活。

寄宿生心理健康整体堪忧

二年级的时候爸妈去外地打工,就让我住校了。刚开始在学校特别不快乐,成天想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把我一个人扔在学校不管,我慢慢想通了。再说也没啥办法,过了几个月,就好一些了,我也学会了叠被子、洗衣服。 这是一个住校生自己讲述的住校经历。 《报告》显示,47.3%的寄宿制孩子常有负面情绪困扰,63.8%的孩子有孤独感,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整体堪忧。

调研中,管理者和老师们对是否应特别关注住校生心理状况的态度分为两类:一类认为没有特别之处,孩子们开始不适应,几周后就会好;第二类则认为住校生存在孤独、内向等问题,却苦于没有办法解决。

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很多都是跟家庭有关,学校一半以上学生为留守儿童,有的孩子甚至几年见不到家长。孩子遇到问题给家长打电话,他们有时都不接。但学校并不能完全代替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宿舍环境挤、险、臭、难、秃

宿舍斑驳的墙面除了张贴管理规定、作息时间或学生名单外,光秃的四壁再无装饰,甚至绝大部分宿舍都不挂窗帘。高年级的女生如何在宿舍换衣服成了很大的问题。

《报告》指出,50%的寄宿制学校宿舍里存在着两个孩子共睡一张床的现象。除了拥挤,宿舍上铺护栏低十分危险,气味臭、上厕所难、室内光秃没有装饰等问题也较为普遍。 国家拨款建宿舍并未包含内部设施,食堂设施设备的添置和维修,床铺和教室、寝室的门窗损耗等维修管理都需要钱,储物柜和窗帘不是必须有的。 一位湖南的校长告诉记者。

对此,有心理专家表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已进入青春期,长期和同学睡在一张床甚至一个被窝中,对他们性心理发育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寄宿生饮食营养搭配不合理

方然是广西某寄宿制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中午打完饭,他胡乱吃了几口土豆拌饭,就去玩了。 怎么只有一个菜? 方然不好意思地笑笑,还发了一个鸡蛋,不爱吃,扔了。

《报告》指出,一周洗一次澡,换一次衣服;两到三天吃一次肉,不喜欢吃蛋奶,爱吃辣条等零食,是农村寄宿生的普遍情况。由于营养搭配不合理,寄宿制学生平均身高比同龄孩子少6厘米至10厘米;寄宿制学生平均体重比同龄孩子少3公斤至9公斤。

以国家每天提供的3元膳食补助为例,校长们也困惑怎么花最合适,农村孩子普遍不爱吃蛋奶,最后都浪费了。

普遍两孩篇7

【关键词】男孩危机;学业危机;心理;体质;社会适应

0 前言

近些年来,关于“男孩危机”现象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男孩危机”通常指男孩在各方面都落后于女孩的现象。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学业危机”,即男孩学业成绩普遍落后于女孩;“心理危机”,即男孩在抗压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普遍比女孩弱且更易出现心理问题;“体质危机”即男孩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逐年下降,普遍较女生差;“社会适应危机”,即男孩在社会适应能力不佳,普遍不如女孩。而这四个方面均存在危机的现象即为男孩“全线危机”。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做过研究。西方教育社会学家在1970年便开始关注“男孩危机”现象,一些研究成果显示:在西方发达国家,“男孩危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女孩在所有教育评分上均胜过男孩,女性学历也普遍高于男性。而造成“男孩危机”现象的原因纷繁复杂,男孩危机的根源不仅有来自自然界生物进化、人类社会变化更替的原因,教育、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很大。在国内,“男孩危机”现象颇有争议。孙云晓、李文道、赵霞在《拯救男孩》一书中,以大量数据揭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男孩已经处于“全线危机”[1]。而徐安琪则认为,女孩学业表现优于男孩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但以此定论的“男孩危机”是一个伪命题。[2]也有学者认为,“男孩危机”这一言论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女孩的学业普遍优于男孩这是事实,但“男孩危机”还未到下结论的阶段。[3]那么,“男孩危机”现象到底是否普遍存在,是否真的像有些学者所说的那么严重,这一现象是否存在地域差异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试图在湖南省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选取被试,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是否也存在“男孩危机”现象以及“危机”的程度如何,从而为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教育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湖南省湘西少数民族地区6所小学(吉首市第一小学、吉首市第八小学、吉首市谷韵民族小学、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张家界市敦谊小学、泸溪县潭溪镇中心完小)的3-6年级学生中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男女各400份,收回有效问卷778份,其中男生395份,女生383份。少数民族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71%。

1.2 调查问卷

自编“男孩危机”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学业成绩、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社会适应等四部分内容,共20道题。其中,学业成绩方面有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三个维度;心理素质方面有自我调控能力、抗压能力、情感表达、自我认识和他人评价五个维度;身体素质方面主要涉及被试的身体测试成绩;社会适应方面包括适应陌生环境、公共场合发言和受环境影响三个维度。此外,为了探究“男孩危机”现象产生的原因,问卷还涉及了被试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任教老师的性别比例等问题。

1.3 调查与统计

调查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利用我们自己到小学见习的机会发放问卷,当场回收;二是,请在小学实习的高年级同学帮忙在实习学校发放问卷,当场回收。然后用EXCEL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学业差异比较

我们从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等三个方面,对395名男生和383名女生的学业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女生学习成绩的优良率高达82.3%,男生的优良率仅为60.0%,女生明显优于男生;相对而言,男生的差生率(5.8%)明显高于女生(3.7%)。就学习态度而言,尽管大多数男生(74.2%)表示喜欢学习,但还是明显低于女生喜欢学习的比例(91.4%);相对而言,不喜欢甚至厌恶学习的男生(25.8%)比女生(8.6%)高出了17.2%。在学习目标方面,82.0%的女生和71.9%的男生表示有明确学习目标,男生有学习目标的比例明显低于女生;相对而言,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男生(28.1%)明显高于女生(18.0%)。综合来看,男生无论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上都普遍不如女生。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男孩“学业危机”,这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2.2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心理素质比较

我们从自我调控能力、抗压能力、情感表达、自我认识和他人评价等五个方面考查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果见表2。

表2显示,在被调查的778名小学生中,有76.4%的男生和68.2%的女生认为自己能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情,男生优于女生;63.5%的男生和74.9%的女生认为自己的抗压能力强,女生优于男生;36.7%的男生和39.4%的女生认为自己善于表达情感,女生优于男生;72.9%的男生和60.3%的女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开朗的人,男生优于女生;22.8%的男生和19.1%的女生认为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受欢迎的人,15.4%的男生和6.8%的女生认为自己被讨厌和被忽视。总体来看,男生和女生在不同维度上各有优劣,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方面发展较均衡,不存在男孩“心理危机”现象。

2.3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身体素质比较

体能测试成绩能最快、最好地展现一个小学生的体质。我们根据被调查的778名小学生的几次体能测试的综合成绩绘制了如下折线图(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778名小学生中,男生身体素质的优良率达到83.8%,女生身体素质的优良率为67.3%,男生明显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生活泼好动的性格有关。因此,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身体素质方面不存在“男孩危机”现象。

2.4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社会适应比较

我们从适应陌生环境、公共场合发言和受环境影响等三个方面考查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在适应陌生环境方面,男生(66.1%)比女生(56.9%)更容易;在公共场合发言维度上,男生(57.5%)比女生(52.7%)也更容易;在受环境影响维度上,男生(73.7%)比女生(66.3%)较少受影响。由此可见,男孩比女孩胆子大,社会适应能力强,所以不存在社会适应方面的“男孩危机”。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和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中,“男孩危机”现象主要存在于学业方面,在其他几个方面不存在危机,换言之,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男孩学业危机”,不存在“全线危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选取了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而其他研究者取样涉及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小学不存在心理、体质、社会适应的危机,并不意味着初中、高中、大学也不存在。根据他们的研究,这些危机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对于“男孩危机”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基于此,为了缓解男孩“学业危机”以及避免出现其他危机,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3.1 社会环境

(1)社会不应过分强调所谓的“男孩危机”。不能盲目给男孩贴标签,加重男孩的心理暗示。当男孩在学业上暂时落后时,要对他们依旧保持信心。尊重性别差异,健全社会教育体制,积极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和谐的环境有利于调节心理压力,帮助男孩更好地适应社会。

(2)重视性别差异理论的研究。加大对性别差异方面的研究投入,开展“性别教育”,尤其是对非智力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目前我国对性别差异和教育相联系的研究不多[3]。

3.2 学校教育

(1)设计科学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教学行为上,平衡给予男、女孩在课堂上的关注,传达正确的性别观念。教学方法快速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让男、女孩都能从中受益,各取所需,共同进步。

(2)健全评价体制,调动男孩学习积极性。教师和家长正确看待孩子考试成绩,放宽评价尺度,正确引导、注重能力的培养。从多方位,多角度评价,让男、女孩有机会平等展示学业成果,在不同学习领域突出各自优势。

(3)加强课程管理,开发多样化课程。增加专业的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教师,尤其是湘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培养男孩的动手能力,引导艺术爱好,陶冶情操,增加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考虑男孩的生理需求,亲近大自然,尊重天性,保障充足的运动时间。

(4)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支持和鼓励男孩多参与班级管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4]。课程设置方面,多设置实践性课程,增加素质拓展活动,体现男孩优势,让他们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展现机会。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李文道,赵霞.拯救男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2]徐安琪.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J].青年研究,2010(1):40-46.

[3]杨雄.关于“男孩危机”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2):15-16.

普遍两孩篇8

A:这位妈妈,从来信里能感受到你的困惑与焦虑。单亲家庭儿童的心智发展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但是事实上,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发展得比普通双亲家庭的还要好。

当然,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发展好需要一些条件。如:孩子的母亲个性独立、开朗、快乐,乐于照顾自己的孩子:母亲要有良好的社会身份与不错的经济收入,居住环境要宽敞一些,这样容易形成孩子与母亲各自的空间:孩子生长的环境(幼儿园、小学等)不歧视单亲家庭的孩子:离婚的父母彼此耍宽容、认同,没有相互的怨恨、冷漠与隔绝,双方在孩子面前要维持一种亲情:有一个和睦、扩大的亲友系统,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阿姨等,他们都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父亲要保持与孩子的接触,并承担抚养与教育的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有父亲。

你的女儿很小就离开了爸爸,没有与爸爸的亲密感,在孩子心中爸爸只是个象征,也许更像个玩具。建议你和蔼、自然地告诉她父母离婚的事,这样不会给孩子形成太大的心理伤害。

当然孩子可能有些缺失感,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在告知孩子离婚事实的同时,要给孩子适当的保证,对她说自己非常地爱她,一定会照顾好她等。

讲故事或做游戏,是让孩子接受父母分离比较常用的方法。

(田文)

Q:我的女儿3岁多了,在幼儿园上课时被班上6个同学暴打一顿后,头部、面部,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这让她对学校产生恐惧心理,不敢去上学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A: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来说,我很能够理解你此时此刻的痛苦心情。

孩子这么小受到这样的创伤是很不幸的,这一事件对她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孩子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安全感的缺失,另外还要及时让她的负面性情绪排解出来。如果此时给她讲很多的道理和给予一般性的安慰,效果并不会很好,因为她才3岁,理解力还很有限。

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案例,我们常常会采用绘画或沙盘游戏疗法帮助孩子走出阴影,这种治疗方法也被称为艺术疗法,能用于治疗心理创伤和恐惧症,特别适用于儿童。因为许多受过心理创伤的孩子很难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在做沙盘和画画中可以使她表达和宣泄出来,有助于她的心理早日康复。

另外,父母对孩子能够提供足够心理支持,这对她重新建立安全感也是很重要的。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恢复后,再慢慢地引导她,逐步把她带到管理比较好的幼稚园,慢慢地让她心理对恐惧脱敏。

Q:我刚生了一个小宝宝,是个儿子,只有六斤多一点,小小的!别床的孩子们常似乎不要命的哭,可是我的宝宝却很乖,只是睁着眼睛盯着我们笑,这种现象正常吗?我总感觉有点不安!可是医生检查说宝宝身体没有事情呀。

A:你好,孩子刚出生不久,普遍会存在“微笑反应”,即对身边的人都会微笑以对,无论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正常的行为。一般来说,当孩子有五六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出现陌生人焦虑,对陌生人的出现会产生焦虑,哭泣的行为就会增多,大约到2岁左右,这种焦虑会缓解。

(李永华)

Q:三岁的宝宝不愿意跟幼儿园的老师交流,这是为什么呢?

A:幼儿园的孩子一般有三种类垂,二种类型是在幼儿园表现得非常好的孩子,遍越分孩子会受到老师的表扬。第二部分属于调皮的孩子,也会经常得到老师的重视,因为经常得到老师的批评。还有一部分孩子是中间的孩子,这部分的孩子往往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而这部分孩子的比例是很大的,往往有不爱跟老师交流的情况。

这种情况,家长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孩子着手,另一方面从幼儿园着手。从孩子着手,可以有意识交给孩子一些任务,比如老师布置的一些话,让孩子记清楚了告诉你,或者你跟老师要说的话,先让孩子来说,让孩子练习表达。

上一篇:商业项目策划范文 下一篇:宝宝的快乐时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