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典语录范文

时间:2023-09-27 09:55:21

金典语录篇1

一向喜欢看喜剧片的我最近迷上了热播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这是一部由宋丹丹、李小璐、范明、王雷领衔主演的现代生活喜剧。李小璐在剧中饰演一个善良、心直口快的报社记者小米,成天和宋丹丹的妈妈王淑华唇枪舌战。宋丹丹饰演的是一个丈母娘的角色,她把一个刀子嘴,豆腐心,双重性格的丈母娘,演绎的完美无缺,她那种夸张、大胆、真实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演员王雷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对老婆“忍”、对丈母娘“捧”,对老妈“撑”,对自己“狠”的男人金亮。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非常贴近老百姓生活,有非常真实的一面,但也有夸张的一面,剧中每一个角色都有一面非常可爱,但也有让人痛恨的一面!有时候表现的非常通情达理,有时候却非常的蛮不讲理。宋丹丹在剧中既是一个麻辣岳母,也是一个可爱的老妈!细细的品味这部电视剧,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可爱,给观众带来无比快乐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很多感动和感悟……在现实生活中,和我们身边最亲密的人相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更多的交流和更多的包容和更多的理解!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没有回避百姓生活的一些敏感问题,用非常积极乐观的态度,传递给观众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生活理念——“工作和生活都要抓,并且都要抓好”,要有乐观的心态去追求和维护属于自己的幸福。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的经典台词语录一:

1.怎么个意思,姿态很优美,表情很严肃,这个造型摆多长时间了?

2.光着屁股跑马拉松,是丢人又现眼。

3.你路过这儿,你就随便进来看,你当我这儿是博物馆呢?你路过这儿,没事进来溜达溜达,你买票了吗你?

4.一个股长还好意思说呢,在北京一个处长算什么呀,从阳台上随便掉一个花瓶砸的都是局长的脑袋,处长都没有资格挨砸,你股长一边排队去。

5.你今个租完房,我明个就派100只蚊子,200只苍蝇,300只土鳖,我放你屋,我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陆空三军,我全放你屋,然后你一睡觉就爬你身上,吸你的血,吃你的肉,吓死你!

6.姑娘你几岁了啊?不用说,90后吧。你以为你是90后就可以胡言乱语啊?你以为你是90后你就可以装脑残哪? 你看看你自己像个女孩子样没有?你以为你画个烟熏妆你就是大熊猫啊?你以为你梳个朋克头你就爆米花儿啊?穿的跟个调色板似的……

7.二百九就是她有时候有点二百五,有时候有点三八,有时候有点二。

8.金家规矩:守国法知礼仪,尊老爱幼讲规矩,孔融让梨要学习,岳母刺字讲忠义,吃穿不在贵,品质第一位,笑不漏齿,吃,不出声,少吃肉,多喝汤,既减肥来又健康,节约用水少用电,地球才能永远转,物质条件很重要,精神文明不能忘,骑马要骑千里马,戴花要戴大红花,有个老头去赶集,腰里别个洗脸盆,虽然不是好买卖,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恩……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的经典台词语录二

不做亏心事,我不怕鬼敲门

老婆我特别愿意哄你,真的,我哄你上瘾了,一会儿我不哄,我都受不了了我。

别说人了,母鸡母狗母蚊子,我都不多看一眼。

就你这个人真叫王八蛋,我现在后悔死了

我跟你说我这一辈子,干的最错误的一件事,就是跟你结婚,我干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跟你离婚

第一,证据;第二,搜集证据;只有证据充分了我们才能起诉对方。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事儿到我这儿都乱七八糟的,到你这就什么都办不成呢

怎么个意思,姿态很优美,表情很严肃,这个造型摆多长时间了

光着屁股跑马拉松,是丢人又现眼

你把金家老祖宗的脸,把你爹我金太柱的脸,那是从东北是丢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啊!

小子,你就是油梭子发白-短练

这老话儿说得好,这一个男人哪,要是端了丈母娘家的碗,你就得一辈子服人家管;你要是吃了丈线娘家的米,你一辈子都还不起呀。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害什么怕呀,晚上打个雷就把我吓死了,那我早死了我跟你吃冰拉冰,我没话跟你讲了咱俩呀,我什么都不跟你说了

米范:我路过这儿,顺便看看,你看你这一套,王淑华:你路过这儿,你就随便进来看,你当我这儿是博物馆呢你路过这儿,没事进来溜达溜达,你买票了吗你

二百二十伏那是电压,你拿我当二傻子蒙呢你

男:猜我什么座的女:你呀,肉做的

爹亲娘亲,不如钱亲哪,没钱亲娘都不亲,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岁三岁没了娘呀

她妈那是唱戏的吹胡子,假生气,假瞪眼

一个股长还好意思说呢,在北京一个处长算什么呀,从阳台上随便掉一个花瓶砸的都是局长的脑袋,处长都没有资格挨砸,你股长一边排队去。

一张热脸贴个冷屁股

再者说了这么些年,我参加了那么多次婚礼,每一次我都凑的那么多份子,你要是不举行婚礼,我都收不回来了

别看你今天闹的欢,就怕你明天拉清单

你今个租完房,我明个就派100只蚊子,200只苍蝇,300只土鳖,我放你屋,我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陆空三军,我全放你屋,然后你一睡觉就爬你身上,吸你的血,吃你的肉,吓死你!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的经典台词语录三

你千万别管你妈,你就管好你自己得了。泼出去的姑娘嫁出去的水。不,不,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姑娘,知道吗?用不着任何人管我,无所谓,真的。你妈这一辈子,就是孤老而死的命,就是不招人待见的命。我呀已经决定了,我这一辈子后半生就打算年年月月天天,以酒洗面。

你路过这就进来看看啊,你当我这儿是博物馆呢?你路过这,没事儿就溜达溜达,你买票了吗你?

那妇科还不如肛肠科呢,肛肠科起码他男女老少都看,妇科,他一天到晚,他....哎呦喂,这这这,他这不是流氓嘛?

晚报是晚上看的,早上就应该看晨报,要看自个儿买去!

姑娘你几岁了啊不用说90后吧你以为你是90后就可以胡言乱语啊你以为你是90后你就可以装脑残哪你看看你自己像个女孩子样没有你以为你画个烟熏妆你就是大熊猫啊你以为你梳个朋克头你就爆米花儿啊穿的跟个调色板似的...

口里口外,刀子板带

阳光明媚,矿上开会。骑马要骑千里马,戴花要戴大红花。

小米对穆版说:您就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子能骑自行车!

【王淑华】现在住在一个屋檐下了,咱们也算是一家人了,怎么了,我摸摸他的经济实力都不行啊?【金亮】哦,行行,我不是这个意思。【王淑华】让摸不让摸?【金亮】让摸让摸。

根据你我双边的关系来看,咱们俩之间的战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级别,咱俩的战争怎么打都行,不管是打机关枪还是扔手榴弹,但是我们不能伤及平民百姓,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就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快乐的骗子,我在你面前,我得成为一个像灰太狼那样的好老公,就是随时可以拿平底锅拍的那种;在我爸面前得当个孝顺儿子,在你妈面前我还得当个好女婿,你说我容易吗我?

历高,素质高,工资高,三高……大眼睛,双眼皮,一看就是文化人!……”就是啊,这媳妇哪找去啊

女的吧,一般都这样,就这东西我可以不要,但你不能拿走。。。

只要你在我身边,我觉得这就是个家。我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咱俩的婚姻,你以为遍地都是灰太狼啊?你说要没有我,你生气了你找谁出气去呀?你拿这平底锅拍谁去呀?我永远都是那种你拿平底锅拍完之后,我还能给你笑的那个人,我还能给你跳钢管舞。

米范:你出去找一份这样的工作,让我很痛心,明白吗?我现在好歹也算京城律师界的一线;咱闺女,这么年轻,将来也肯定是新闻界的一姐;咱女婿,更不用说,现在已经是人称金一刀了。有我们,你还用出去工作吗?王淑华:我工作怎么了,说不定以后我就是助理届里的一助了好有实力的一家人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的经典台词语录四

二百九就是她有时候有点二百五,有时候有点三八,有时候有点二。

你别老说你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拉扯大了行吗,合着我小时候啥也没干,净拉屎撒尿了。”

对待姐弟恋,王淑华说了~我决定不躲了,他决定不怕了,让爱像绿草一样滋长着

米小米:从你跟我在一起,你就没一句真话,金亮:我说了这么多谎话里,但是,至少有一句是真话,ILoveYou~米小米:ILoveYou,Too~~~

自从这几年做了妇产科医生以后,名声鹤起,这很多外国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着他的太太,来做破腹产啊、接生啊,现在坊间有个流传,都说小子是京城妇产—金一刀!”

那怕下一秒就是坎坷,这一分钟我们也要快乐!

迟到的才是大腕。2.人家嫁女儿都挣钱,凭什么我嫁女儿就要赔房子。3读书,读书,读的都是输。

等你孩子周岁的时候,你孙子正好一岁零三个月了,你带着俩孩子一块儿出去玩,大的管你叫爷爷,小的管你叫爸爸,这大马路上一走,人家说这俩孩子双把儿吧?这是谁啊?这是您的儿子还是孙子呀?你说,这是我儿子是小的,这是我孙子是大的

你怕冷,我给你当被子;你怕热,我给你扇扇子;你怕蚊子,我整宿不睡觉,光着膀子坐床边引开敌人!结果你又不高兴了,说我跟母蚊子暧昧不清!米儿,那咬人的有公蚊子吗?

你把什么穿在身上,儿子说:牛,爸说:你把牛穿身上干吗,儿:小米不属牛吗,她让我穿的,爸:你爸我属什么,儿:爸您属什么来着,爸:我属驴

世界这么乱,装纯给谁看呀!

人不分高低贵贱,纲不举不张,没规矩不成方圆

金家规矩:守国法知礼仪,尊老爱幼讲规矩,孔融让梨要学习,岳母刺字讲忠义,吃穿不在贵,品质第一位,笑不漏齿,吃,不出声,少吃肉,多喝汤,既减肥来又健康,节约用水少用电,地球才能永远转,物质条件很重要,精神文明不能忘,骑马要骑千里马,戴花要戴大红花,有个老头去赶集,腰里别个洗脸盆,虽然不是好买卖,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恩…..

你狗肚子撑不下二两香油啊

上联:五福百福全家福;下联:千春万春满堂春

老婆我特别愿意哄你,真的,我哄你上瘾了,一会儿我不哄,我都受不了了我。

别说人了,母鸡母狗母蚊子,我都不多看一眼。

就你这个人真叫王八蛋,我现在后悔死了

我跟你说我这一辈子,干的最错误的一件事,就是跟你结婚,我干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跟你离婚

金典语录篇2

沟渠之水岂可与冰洋争辉。

有理想,姐姐支持你,那么姐姐就送你到下辈子实现这个理想,因为你这辈子天赋不够。

为何这么快,这可是连我都避不开速度。为何在这时,六百年从来没发生过。为何这么傻,直到这时我才相信。相信你一定就是“她”,这五百年来,我都在怀疑些什么。

无尽酒壶,满上。

不能用揍解决的事就是麻烦。

金典语录篇3

2.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创新服务,放眼未来。

3.真正的吃货敢于直面粗壮的大腿,敢于挑战隆起的小腹。

4.为什么你经常一个人吃饭?”“我怕半个人吃饭吓到你。”

5.我们都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吃饭,好好休息,少抽烟少喝酒,认真努力去奋斗,不为别人,只为自己。加油。

6.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吃肉。从来不会背叛,从来不会欺骗,吃一斤,长一斤,永远真诚相待。

7.辛苦的九月再见,特别的十月你好。愿得到的都好好珍惜,愿得不到的都能释怀。学会习惯任何人的忽冷忽热,看淡任何人的渐行渐远。愿你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温柔岁月,惊艳时光。九月再见,十月你好!

8.道路是曲折的,“钱”途无限光明。

9.有些事注定成为故事,有些事注定成为故人,不必挂念,不必留恋,偶尔记起。

10.公司有我,无所不能。(团队名称),永争第一!

11.对科学家来说,不可逾越的原则是为人类文明而工作。

12.有时候我真的好想把心掏出来然后一把甩出去,然后说:你疼啥疼?没出息的东西。

13.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

14.金九银十,最好的季节,最好的年华,抓住这个最好的时光,努力去改变吧。

15.工作要做到“被饭催”而不是“等吃饭”,这样才及格。

16.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吃饭想吐。

17.因为有缘我们相聚,成功靠大家努力。

18.快乐工作,心中有梦,**协力,再振雄风。

19.索取介绍,功夫老道,热忱为本,永续经营。

金典语录篇4

《现代汉语词典》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工具书之一。《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最权威的一部通用词典,它的每一次修订都受到国人的极大关注。而这一关注的结果是,我们发现其修订越来越频繁了,增收新词的幅度越来越大了。字典词典当然是要与时俱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但过于频繁的修订增补到底好不好,这也值得商榷。

笔者认为,“词法、语法大于宪法”,《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一部官修辞书,代表的是国家的语言文字规范和国颁标准,不能轻易做大幅度的增删修订与调整。许多所谓的新词,在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难以预测其生命力、表现力的情况下,过早地收入词典,可能会影响到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造成被动与不便。“字典”、“词典”,不是“句典”、“语典”,被收录的首先应该是个字、是个词,是那些构词能力极强的基本词汇,应该是语言的“元件”而不是“部件”。如果把一些现场组装特征非常明显的非固定短语和临时性组合收录进来,国民就需要以记忆代替思维,学习的负担就会加重,而对另外一些可以等量齐观的词语来说,也显得不够公平。

按照常规理解,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新词的出现,一方面是来自于国家的法令、法规、文件等,也就是说来自上层;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基层,来自社会公众。来自上层的新词,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必须得到普遍的尊重和无条件的遵守,可以相机收入新版词典;而来自基层的新词,则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检验,经得住推敲、有生命力的、能被社会公认的词语,才可以收入新版词典。如果随便哪个人、哪个圈子的人自己生造一些词语,大家都不认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一段时间,没多少人响应,造词者也就丧失信心了,相关词语也就凋零了,没必要收入词典;如果我们等不到它自然凋零,急不可耐收录了,那就是一种失误。当然,这个尺度比较难以把握,必须有个科学严谨的程序来筛选认定。

此次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一次性收录了3000多条新词汇,可谓规模空前。但这些新词汇是否真如有关专家所说的,遵循了通用性、生命力、表现力的原则呢?这很难说,起码有些词是不符合这几条原则的。

我感觉,像“团购”、“博客”、“微博”、“播客”、“愤青”、“碰瓷”、“云计算”等词语,既有时代特征,表义又比较明确,是可以作为新词收录的。而像“限行”、“摇号”、“北漂”、“房贷”、“医保”、“医改”、“首付”、“网聊”、“跟帖”、“贪腐”、“买官”、“卖官”、“述廉”、“维稳”、“群租”、“醉驾”、“酒驾”、“代驾”、“爆堵”、“高管”、“产权证”、“电子书”、“自驾游”、“自助游”、“潜规则”、“傍大款”、“吃回扣”、“封口费”、“地沟油”、“垃圾食品”、“文化产业”等词语,都是一目了然的、可以顾名思义的词组,是不需要解释的。既然不需要解释,当然也就不需要作为新词专门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如果这样的词也可以收录的话,那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得有一米多厚,国人需要理解的东西少了、需要记忆的东西多了,学汉语也就更难更累了。

《现代汉语词典》不是《辞海》,不能大批收入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调节税”、“廉租房”、“两限房”、“非公制经济”、“社会保障基金”、“存款储备金”、“后工业化文化产业”等词语的含义应该由相应的政府文件和学术著作来解释,尽量不要让通用词典去解释。有些词语是小范围的,相当于术语或行业语,如“爆仓”、“唱多”、“唱空”、“抄底”、“换手”、“挂单”、“老鼠仓”等,也不该由通用词典来解释。如果将词语收录解释到这个层面,那么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也就变成了《百科全书》。

有些词语应用并不普遍,如“捷运”、“达人”、“香蕉人”等;有些词语只是一种诙谐的说法,如“宅男”、“宅女”、“蚁族”、“月光族”等,这些都需要假以时日进行检验。有些词语是歧视、侮辱一个正常职业的,如“狗仔队”等说法,也不适合以国颁词语的形式被官方化。当然,这还包括此次没有被收入的,被某些人群无端恶意“绑架”的、被市井社会粗俗化的一些常规词语,如“同志”、“小姐”等。对此,权威机构不但不能推波助澜,而且要以权威的姿态正颜厉色对这一恶习表示蔑视,切实还原语言文字清白,净化语言文字环境,捍卫语言文字尊严。

至于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PM2.5”、“CPI”、“PPI”、“ETC”、“ECFA”、“FTA”、“NBA”等等,被认定为“现代汉语词语”就直接说不过去了。确实,这些字母组合我们常用,但常用的未必就得进入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阿拉伯数字也常用,罗马数字、英文字母、希腊字母、数学运算符号都常用,有的也能找到完整准确的现代汉语意项,难道这些都需要被认定为现代汉语词语吗?顶多在辞典后边增加个附录就够了。

金典语录篇5

2、《忘情水》是刘德华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陈耀川作曲、李安修作词,杜自持编曲,收录在刘德华1994年4月30日发行的同名专辑《忘情水》中。该曲是1994年上映的电影《天与地》的片尾曲,也是刘德华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

1994年,该曲获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香港新城电台劲爆国语歌曲金曲奖等奖项。

3、《千年等一回》是1992年播出的中国经典歌舞神话剧《新白娘子传奇》的主题曲,由中国台湾女歌手高胜美演唱,左宏元谱曲,陈自为填词,随着剧集的播出该歌成为华语乐坛传唱率最好的歌曲之一。

4、《我只在乎你》是由邓丽君演唱的歌曲,歌曲由三木刚谱曲,慎芝填词。1986年12月28日,歌曲以EP形式于日本首次发行。1987年4月1日,歌曲被收录在国语专辑《我只在乎你》中于香港等地发行。

5、《红豆》是王菲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林夕作词、柳重言作曲,最早收录于王菲1998年发行的专辑《唱游》当中。

1999年这首歌曲获得了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以及香港无线电视台十大劲歌金曲奖。

6、《情深说话未曾讲》是1996年由黎明演唱发行的粤语歌曲,收录于个人专辑《Perhaps》里,该歌曲问世以后便陆续获得各种奖项。

金典语录篇6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礼俗名物;词义诠释;词目收录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是迄今为止最大最权威的一部汉语词典。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纂原则的《大词典》集古今汉语语词之大成,其中也收录和解释了大量的名物词条目。其在梳理广博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对汉语名物进行辑录和考释,列目比较全面,释义较为精当,具有历时性总结的意义。但名物研究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种类和内容繁杂,所涉典籍浩如烟海,加之词典编纂本身的主客观原因,收释疏失之处,在所难免。《大词典》中若干名物词条目在词义诠释、词目收录等方面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以礼俗名物词为例,就笔者查阅所及,拾遗查缺,试为之补正。

一、词义诠释

词义诠释是辞书编纂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是决定辞书质量的关键。《大词典》被广泛认为义项分析精当齐全、意义解释扼要准确,可以说在词义诠释方面堪称上乘,然并非尽善尽美。

1、义项缺失

一词多义是一种语言用来丰富和发展其词汇的一条重要途径。汉语中,多义词大量存在,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丰富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使用范围。面对大量存在的汉语多义词,作为一部语文性的大型辞书,应力求做到义项完备,以反映汉语词汇发展。《大词典》在此方面颇为用心,臻于完美,只偶有微疵。针对一些礼俗名物条目义项缺失的情况,现摘取几条简要分析:

玉梅(《大词典》第四卷495页,右)词条下列举三个义项:1.白梅花。2.宋时元宵节用绢或纸做的假花,为妇女首饰之一。3.菊名。

按:所举书证时代都是宋代,可见“玉梅”一词,在宋代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繁。当今读者对义项二和义项三已较为陌生,会认为《大词典》义项收集全面,殊不知《大词典》还是忽略了一个明代常用义项。“玉梅”用来借指旧时送葬仪仗之一,亦称“把花”,是用白纸与树枝制成的花束,明代的丧俗多有此物。《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九回中就有:“须臾,过了五日,到廿七日早辰,雇了八名青衣白帽小童,大红销金棺,与旖幢、雪盖、玉梅、雪柳围随,前首大红铭旌,题着‘西门冢男之柩’。”(《金瓶梅词话》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741页)又明・张瀚《松窗梦语・风俗记》:“迨举父丧,一遵家礼。所列为方相、香亭、神亭、旌亭、包筲、银瓶、把花、雪柳而已。”(《治世余闻继世纪闻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年第一版,第141页)其中“把花”即“玉梅”,是送葬仪仗之一。其实,《大词典》中“雪柳”词目下已引用该书证,而该证中提到的“玉梅”与《大词典》“玉梅”

条下的三个义项全然不符,岂非自相矛盾?故应将该义项及书证补入。

小茶(《大词典》第二卷1611页,左):对的美称。唐・李匡义《资暇集・阿茶》:“公、郡、县主,宫禁呼为宅家子,盖以至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不敢斥呼,故日宅家,亦犹陛下之义,至公主己下,则加子字,亦犹帝子也……急语乃以宅家子为茶子。”以茶为小女美称,或本此。金・元好问《德华小女五岁能诵余诗数首以此诗为赠》:“牙牙娇语总堪夸,学念新诗似小茶。好个通家女兄弟,海棠红点紫兰芽。”施国祁注:“唐人以茶为小女美称。”

按:此条较为冷僻,今人甚少了解这一词条这一义项。笔者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小茶”还是古代婚俗的一种。古代男方多以茶叶为聘礼,后以“茶”泛指男方的聘礼。因此,旧时男女订婚前言定时,男方预先非正式送一些礼物给女方,称为“小茶”。订婚时正式送的礼物则为“下茶”。《金瓶梅词话》第三回有证:“干娘若肯去,明日下小茶,我使人来请你。”(《金瓶梅词话》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第41页)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民风・婚礼》中也有记载:“次行小茶礼,物止羹果,数用四或六,甚至十六,数随家丰俭。”(《宛署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92页)《大词典》宜补上这一义项及书证。这一婚俗称法民间至今还保存着,如江苏扬州、辽宁宽甸等地区。

2、释义可商

词典释义不确,会使查阅者如雾里看花,不足以明其准确意义。《大词典》虽是公认的释义最为精确的大型汉语工具书之一,有些词目的释义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比如,随身灯(《大词典》第十一卷1105页,左)释为“在死者脚旁点的灯。”引两条书证:《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我家公婆又未死,如何点盏随身灯?”《水浒传》第二五回:“王婆买了棺材,又买些香烛纸钱之类,归来与那妇人做羹饭,点起一对随身灯。邻舍坊厢,都来吊问。”

按:随身灯并不一定只点在死者脚前,也可点在死者头前或棺柩前后。《大词典》所引书证,从文字上看,也并不能说明随身灯一定是点在脚旁的。江苏南京等地、山西等地民间风俗点随身灯,在头旁、脚旁皆可。胡适《我对于丧礼的改革》一文有:“现在的丧礼还有一种大坏处,就是一方面虽然废去古代的繁重礼节,一方面又添上了许多迷信的,虚伪的,野蛮风俗。例如地狱天堂,轮回果报,等等迷信,在丧礼上便发生了和尚念经超度亡人,棺材头点‘随身灯’,做法事‘破地狱’,‘破血盆湖’,……等等迷信的风俗。”棺材头点随身灯,可见也有点在死者头前的。(《胡适文集》第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48页)因此,《大词典》此条释义改为点在死者头前或脚后或棺柩前后的灯,似更为妥当。

尤其在一些同物异名的礼俗名物释义方面,《大词典》的处理有所不妥。如:

桃符(《大词典》第四卷985页,左)和仙木(《大词典》第一卷1140页,右)实属一物,仙木是桃符的别称罢了。“仙木”《大词典》解释为:“古代风俗,元旦用桃木板悬挂门上,以辟邪鬼,称仙木。”“桃符”义项一:“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以为能压邪。”没有明确说明两者是同物异名,处理不妥。

盎(《大词典》第七卷1421页,左)义项一为盆类盛器。缶(《大词典》第八卷1072页,左)义项三:瓦盆。两者实是异名同物。《大词典》却未在两词目义项中明确指出,只是“缶”义项三书证中提及:《尔雅・释器》:“盎谓之缶。”这样的做法给查阅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又谒刺(《大词典》第十一卷341页,左)和门刺(《大词典》第十二卷8页,左)亦是同物异名没有说明。

对于同物异名词或一些名物的别称、俗称、旧称等,《大词典》应该慎重处理,尽量标出或收作参见条,以便读者查阅。如能选择其中一个最常用的名称作正条,加以注释,其他名称作互见条目处理,这样做到全典统一,读者就能了解名物名称原委,增加知识,获得进一步的理解,也有利于汉语的规范化。

二、词目收录

一部词典,词目是全书的骨架。收词原则是词典编纂最基本的原则,因此确立收词范围是词典编纂者首先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收词范围由词典性质、读者对象及词典规模等因素决定。以“语文性”和“历史性”为编纂总方针的《大词典》,全书十二卷,共收词目约三十七万,集古今汉语语词之大成,但收条立目并不是单从语法分析角度见词就收、无所不包,“它收词立目的根据是词典的语文性,即在语言实际运用中,这些条目是否需要解释”。这就保证了《大词典》词目收录广而精。但由于编纂工程浩大,时间人力有限,《大词典》出现了一些词语该收却失收的情况。

就礼俗名物而言,有不少语言实际运用中需要解释的词目,《大词典》却未列专条。一般都是文献或生活中容易见到的或较难理解的名物词,如以下两例:

煨春:浙江温州等地旧俗,立春之日用朱乐果、黑白豆、或以红豆、红枣、柑桔等合煮,煨得烂茶状,先祭祀家中六神祖先,然后家人分食,叫“煨春”。清方鼎锐《温州竹枝词》:“炉烧拙竞煨春,梅柳先开物候新。”(《瓯江竹枝词与温州竹枝词合一册》,南京图书馆藏,同治十一年,《温州竹枝词》第5页)清乾隆二十七年重修《温州府志・风俗》亦提到煨春这一风俗。这一风俗浙江有些地区仍在沿用,将它列为词目能反映民俗民风,有利于保存民俗文化,应为之立目。

夜蛾:古俗元夕张挂的纸质大蝉。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节物”条就记载着,宋元元宵节日杭州妇女“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游手浮浪辈,则以白纸为大蝉,谓之‘夜蛾’。”(《武林旧事》,西湖书社,1981年,第32页)又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偏安佚豫》:“游手浮浪辈,或剪白纸为蝉,谓之夜蛾。”(《西湖游览志余》,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第50页)我们初见这一词条,容易忘文生义,以为是夜里的飞蛾,很难想到这是一种元夕风俗,《大词典》有必要立目解释,为之解惑。

选词应尽可能顾到相对平衡是辞书收词原则之一,同级同类词目中的词宜尽量收全,形式和意义都相似或关联的词也应一起收入,不能顾此失彼。《大词典》中有这样顾此失彼的瑕疵,不免令人遗憾。如:

五几:指古代行大礼时用的五种几案,分别是玉几、彤几、彤几、漆几、素几。《周礼・春官・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郑玄注:“五几:左右玉、、彤、漆、素。”(《周礼注疏》,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第一版,第385页)“五几”是古代常用礼器,《大词典》收录了与“五几”同系列的词目“五席”(《大词典》第一卷373页,左)且在“五席”词条下引用上述书证,却没有给“五几”立目,不够严谨缜密。

爵:爵是古代主人献给乡人观礼者的饮用酒器。《礼记・少仪》:“介爵、酢爵、爵,皆居右。”郑玄注:“三爵皆饮爵也。”(《礼记注疏》,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第一版,第747页)“介爵”是古代供辅宾者饮用的酒器名。“酢爵”是古时客人用以回敬主人的酒具。《大词典》给同为饮爵的“介爵”(《大词典》第一卷1071页,左)、“酢爵”(《大词典》第九卷1400页,右)单列条目,且皆引用《礼记・少仪》此书证,独独漏掉“爵”,令人费解。

名物词的词目取舍应当由其在语言生活中的位置决定。根据以上名物词在语言生活中的位置,有立目解释的必要,宜收入在内。词语失收是《大词典》词目收录方面最主要的不足之处。这类失收的词语还有不少,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分析。

金典语录篇7

1、《体面》:是电影《前任3:再见前任》的插曲,由唐恬作词,郑楠编曲,于文文作曲并演唱,单曲于2017年12月25日发行。后收录在于文文于2018年11月7日发行的专辑《尚未界定Undefined》中。2018年4月8日,该曲获第23届华鼎奖中国电影最佳歌曲奖;8月29日,该歌曲获得华人歌曲音乐盛典年度金曲;12月18日,获得Billboard Radio China 2018年度华语十大金曲。

2、《大鱼》:是由尹约填词,钱雷谱曲,周深演唱的歌曲,是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印象曲,于2016年5月20日首发。2016年9月,该曲获得亚洲新歌榜年度盛典年度十大金曲奖。

3、《See You Again》:是一部好莱坞大片的片尾曲,Charlie Puth负责演唱歌曲中深情款款的部分,而歌曲中的说唱部分则是由Wiz Khalifa完成。两个人把两种曲风完美的融合进了《See You Again》当中,一起为大家奉献了一首经典歌曲。而整首歌曲更是让人感觉电影并未结束,有种意犹未尽的味道,很是巧妙。

4、《倩女幽魂》:是1987年张国荣、王祖贤主演的同名电影的主题曲,也是2011年刘亦菲、古天乐版《倩女幽魂》的同名片尾曲,又名《路随人茫茫》,由黄沾作词、作曲,张国荣演唱。歌曲分为国、粤语版,粤语版收录在张国荣1987年发行的粤语专辑《Summer Romance87》中;国语版收录在他1988年发行的国语专辑《拒绝再玩》中。1988年,该曲获得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

(来源:文章屋网 )

金典语录篇8

[关键词]《菅家文草》 口语词 双音化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075-02

所谓口语词,主要指流行于民间,人们日常生活所常用,具有通俗易懂、简洁亲切、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词语。日本学者松尾良树在《平安朝汉文学和唐代口语》一文中指出,唐代口语资料主要有7个来源,即敦煌之部、小说之部、笔记之部、史书之部、唐诗之部、私典之部、域外之部。唐诗是我们研究唐代口语不可或缺的资料,域外汉籍也是研究口语的重要资料。在日本汉诗文中,《菅家文集》是研究唐代口语在域外传播的珍稀语料。通过调查发现,《菅家文集》蕴含着大量的唐代口语词汇,仅松尾良树在《平安朝汉文学和唐代口语》一文中就列举了近百个口语词,如:阿娘、阿爷、一向、一种、一般、纵教、纵使、商量、触事、呵呵、衙头、何似、软脚、年纪等等。松尾良树对《菅家文集》的有关词汇进行了初步整理,尚未进行源流考辨。同时,也有许多遗漏,如三五、七八、七条、恼杀、此间、当时、向前、向后、街头、多许、夜来、晚来、厮儿等。本文选择以下诸词略作考述,以展示唐代口语词汇在日本的传播轨迹。

“夜来”“晚来”:蒋绍愚先生在《唐诗语言研究》中指出,《春晓》中的“夜来”是口语词,“夜来”的“来”是词尾,可以放在名词、形容词后面,构成表示时间的词语。《唐五代语言词典》中也收录了“夜来”,列举有两个义项,昨夜和夜间。《汉语大词典》中的“夜来”有四个义项:一是入夜。例子是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二是夜间;昨夜。例子是孟浩然 《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三是昨天。宋代贺铸《浣溪沙》词:“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四是魏文帝爱妾薛灵芸的别名。

据调查显示,“夜来”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鲍照《夜听妓诗》:“夜来坐几时,银汉倾露落。澄沧入闺景,葳蕤被园藿。”唐代承其用,张说《岳阳早霁南楼》:“山水佳新霁,南楼玩初旭。夜来枝半红,雨后洲全绿。”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夜来”在唐诗中出现频率较高,仅在白居易诗中就出现了12次,是一个流传比较广的口语词。在《菅家文草》中,“夜来”出现3处,主要表示夜间、夜里的意思。

《践别同门故人各着绯出宰》:悔不当时千万谢,应烦别后夜来梦。

《伤巨三郎,寄北堂诸好事》:偷谥贞文为汝诔,夜来窥得巨门星。

《九日侍宴,同赋仙谭菊。各分一字,应制》:夜来月照光明见,晓后风凉香气起。

“晚来”一词《汉语大词典》亦有收录,意思是傍晚,入夜,所举用例为杜甫《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其实,“晚来”早见于初唐李百药《雨后》:“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王昌龄《赵十四兄见访》:“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在《白居易全集》中,该词更是频频出现,而在《菅家文集》中亦有两处出现:

《相府文亭,始读世说新书。聊命春酒,同赋雨洗杏坛花。应教一首》:“晚来春酒终无算,花色人颜醉一般。”

《叙意一百韵》:“红轮晴后转,翠幕晚来褰。遇境虚生白,游谈时入玄”。

“晚来”“夜来”都是口语词,“来”字虚化,没有实际意义。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中指出:“‘来’的含义都虚化了,其主要作用是构成双音节时间词”。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复音节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趋势。王力《汉语史稿》:“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连绵词;(二)词根加词头、词尾;(三)仂语的凝固化。”“来”作为时间名词后缀,在《菅家文集》中还出现了“春来”“秋来”“夏来”“近来”等词。同时,在《菅家文集》中,“来” 还有动态助词的功用,如“添来”“饮来”“归来”“往来”“分来”“怀来”“适来”,又有用作形容词词缀的“新来”“怪来”等。

“厮儿”“厨儿”:“厮儿”,在《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两个义项,其一:轻蔑的称呼,犹言小子。例子是宋代吕居仁《轩渠录》:“大琮迟疑不能下笔,婶笑云:‘原来这厮儿也不识字,’闻者哂之。”其二:小男孩。例子是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一个小厮儿,唤做欢郎。”江蓝生先生《唐五代语言词典》中收录了“厮儿”:“对奴仆的称呼。”举例《变文集》卷三中《燕子赋》:“如今会遭夜莽赤推,总是者黑厮儿作祖。”以及卷二《庐山远公话》:“此个厮儿,要多小来钱卖?”《唐五代语言词典》还收录了“小厮儿”:“小孩”,举例《变文集》卷一《张义潮变文》:“莫怪小男女哆语,童谣歌出在小厮儿。”《汉语大词典》的义项缺失并且例子较晚。王季思对《西厢记》中的“厮儿”校注:“元人称男孩曰厮儿”。厮儿不是元代才有的对男孩的称呼,唐代就有,并且“厮儿”是对奴仆的称呼这个义项在《菅家文草》中得到了证实。

在《菅家文集》中,“厮儿”一词出现了两次:

《依病闲居,聊述所怀,奉寄大学士》:厮儿闷见鱼生釜,门客笑归雀触罗。身未衰微心且健,医治有验复如何。

《叙意一百韵》:鱼观生釜,蛙咒聒阶砖。野竖供蔬菜,厮儿作薄。

“厮儿作薄”。“”是粥,作稀粥的是“厮儿”,也就是奴仆。“门客”与“厮儿”对仗,“门客”是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之服务的人,“厮儿”相应的也就是为主人服务的奴仆。《唐五代语言词典》的举例都是敦煌变文,在唐诗中并没有发现“厮儿”的用例,《菅家文集》的例子丰富了诗歌语言中口语词的用例。

提及“厮儿”的,还有唐代《寒山子诗集》序:“州曰:‘苍天,苍天!’山曰:‘这厮儿宛有大人之作。”’“厮儿”一词发展到后来,还有了“假厮儿”“秃厮儿”。“假厮儿”出现在金代,海陵时宫中扮男装的女性,称假厮儿。《金史•后妃传上•昭妃阿里虎等诸嬖》:“凡诸妃位皆以侍女服男子衣冠,号‘假厮儿’”。“秃厮儿”在《中原音韵》中提及,释义为小沙门,也就是小和尚,小沙弥。

《菅家后草》中还出现了“厨儿”一词:

《雨夜》:架上湿衣裳,箧中损书简。况复厨儿诉,灶头爨烟断。

“厨儿”也就是厨师。《汉语大词典》并未收录“厨儿”,《唐五代语言词典》《全唐诗语词通释》等词典也未收录。《全唐诗》中没有出现“厨儿”。检索汉语语料,也未见有“厨儿”一词,只有“厨下儿”的用例,如《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菅原道真生活的时代相当于晚唐,“厨儿”一词有可能是日本词语。查阅《日本国语大辞典》也并未收录此词。在《菅家文集》中仅出现了一次,也许是菅原道真模仿“儿”缀而创造的新词吧。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指出:“词尾‘儿’是从唐代开始产生的。”“又比如‘牧儿’‘庐儿’‘侍儿’‘歌儿’‘僮儿’等,其中的‘儿’虽不直接用作本义,但却表示一类人,因此不能认为是后缀。”《菅家文集》中出现的“厮儿”和“厨儿”是词汇双音化发展的结果。在《菅家文集》中还出现了“莺儿”“黄雀儿”等后缀语素。在《全唐诗》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儿”词,用于鸟兽虫类后面,如青雀儿、青鸟儿、黄莺儿、白鹭儿、鹿儿等。

“几许”“多许”: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三:“许,估计数量之词”。“少许、多许、一许,皆估计数量之辞。无事诠释。其习见着则为几许”。松尾良树在《日本书纪和唐代口语》中把“几许”视为数量疑问词,同时把“几许”与“几多”归为唐代口语词。他指出:白居易的诗歌中“几许”出现了16次,“几多”出现了11次,两者都是数量疑问词。

“几许”也就是多少,若干,早见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陶渊明《杂诗•其五》:“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南朝民歌《读曲歌》:“逋发不可料,憔悴为谁睹。欲知相忆时,但看裙带缓几许。”谢《赠王主簿诗》:“含笑解罗襦。余曲讵几许”。“几许”按照出现的时间来说是汉代的口语词,不应该是唐代口语词。但是魏耕原《全唐诗语词通释》收录了“几许”,江蓝生《唐五代语言词典》中亦收录此词。

在《菅家文草》中“几许”出现的次数不多,只有一例:

《晚春,同门会饮,庭上残华》:荣枯物我自应知,春晚残花几许枝。人有同门芳意笃,鸟无比翼暮栖移。

“几许”在《全唐诗》中出现的次数较多,有八十余次。因其在唐代诗歌中大量使用,所以认为是唐代词语。白居易诗歌中出现“几许”多达10次。

“多许”:犹众多。《汉语大词典》的例子是宋代王谠《唐语林•赏誉》:“上林多许树,不借一枝栖。”其实,“多许”一词早见于唐代,应该属于唐代的口语词。白居易《自题》:“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在唐代《佛本行集经》中,也多次出现“多许”一词。例如:“我今独自不能淹消食多许金,即便携将五百钱,直还向兵将婆罗门边。”(卷40)“若不能办多许钱物。则汝自然不离家居。”(卷45)“集聚多许阎浮檀金。造作女形。”(卷47)《菅家文草》中出现了一例“多许”:

《早春侍内宴,同赋无物不逢春,应制》:诗臣胆露言行乐,女妓妆成舞步虚。侍宴虽知多许事,一年一日忝仙居。

“多许”在唐诗中出现的次数较少,仅在白居易诗歌中发现一例,所以《菅家文集》中的“多许”是较珍贵的例证。“多许”与“许多”两者的意思基本一致,都是众多。“许多”较“多许”出现的时间早,例子也多。《寒山诗集》:“如许多宝贝,海中乘坏舸。前头失却桅,后头又无柁。”张说《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绕殿流莺凡几树,当蹊乱蝶许多丛。春园既醉心和乐,共识皇恩造化同。” 常非月《咏谈容娘》:“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许多”与“多许”都是唐代口语词,但是在《菅家文草》的诗文中只使用了“多许”,没有“许多”的用例。

《菅家文集》作者菅原道真明显受到白居易的重要影响,口语词使用较多。《菅家文集》中还有大量的口语词,正如松尾良树先生在《平安朝汉文学和唐代口语词》中所阐述:动词+助字是口语用法的特征。动词+助字所构成的词语在《菅家文集》和白居易诗歌中的例子较多,例如:《菅家文集》中“破却、忘却、谢却、厌却”,白居易诗歌中有“减却、除却、忘却、失却、抛却”。《菅家文集》有“恼杀、恨杀、笑杀”,白居易诗歌中有“笑杀、爱杀、消杀、愁杀、欺杀、恼杀、悔煞、思杀、忍杀、热杀”。王云路在《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中提及了“取”字作词缀,并指出“取”在双音节动词中含义逐渐虚化,处于附属地位,其作用主要是使动词双音化。《菅家文集》中有“算取、闻取、咏取、分取、结取、看取”,白居易诗歌中有:“听取、记取、收取、看取、留取、聊取、换取、买取、想取、闷取、巡取、忍取”。菅原道真学习并模仿白居易,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显现出来。附加式的双音化在诗歌语言中发展较快,《菅家文集》中“来”“杀”“却”“取”等例子丰富了口语词语料,并且展示了汉语在域外传播的部分面貌。

【参考文献】

[1]川口久雄校注本.菅家文集.岩波书店,1966.

[2]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4]松尾良树.日本书纪与唐代口语.和汉比较文学,1987年,第3期.

[5]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6]魏耕原.全唐诗语词通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见邦彦.唐诗口语の研究.中国书店,1995.

上一篇:思念情人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林清玄的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