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0-23 16:02:31

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写春夏秋冬的诗句篇1

很多年前我写过一首诗《1999年12月31日23点59分59秒》,呈现的是一个中国人在跨世纪跨千年那一瞬间的感受,诗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如今我们使用的公元纪年和格林威治时间来源于基督教,是线性的,直线发展的,很多人也许根本没有想到华夏文明几千年来这是第一次“跨世纪”,因为之前12生肖、60甲子等计时方式,时间是周而复始的圆圈,像滚动的铁环。即使用皇帝的年号,新君即位立即改元,并没有在位超过百年的皇上。中国人的时间观、文化观决定了人们似曾相识巡回反复这样一种模式的文体。有不少成语、诗词乃至人名、歌名、剧名接龙等,但那是零散语句之间仅有单个语素相同的简单联系,每句之间接法不止一种,而且接出来的文本并无整体意义,更谈不上构成一部作品,因此它仅是一种游戏过程。对古代诗词有些了解的朋友或许会想到“回文诗”,它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使用字序回环往复、顺读逆读皆可的修辞方法,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反复雕琢,开发了连环回文体、藏头拆字体、叠字回文体、借字回文体、诗词双回文体等样式,其中最有名数《璇玑图》,左右横竖环绕不同读法便变化出不同版本。稍加对比便可知道,它在文字序列玩弄的技巧远比《春夏秋冬》繁复。又有熟悉西方经典的朋友会想起但丁巨著《神曲》,它以连环三韵体贯彻通篇(即是ABA、BCB、CDC……),且三大篇章《地狱》、《炼狱》、《天堂》都以“群星”为未句末词相照应,寓意了圆满合一。不过,《春夏秋冬》每段重复的是行句,而非单词押尾韵。更为重要的是,《春夏秋冬》的意境是循环更新,吻合传统中国对时间的认知,而《神曲》主旨“地狱-炼狱-天堂”则是单向度的升高,是西方线性时间宗教观的诠释。

说到诗歌语句首尾重复的环状结构,我首先想起的倒是墨西哥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的长诗《太阳石》,该诗长584行,该数目等于墨西哥古代“太阳石”历法中一年的天数,其中首尾6行重复(但内文再无其他行句重复),并综合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融合了古今、生死、现实与神话。帕斯本人在亚洲长期游历,深受中国、印度、日本等东方文化影响,他翻译过大量的唐诗宋词,钻研了佛教文化,多次尝试采用环形文本。《春夏秋冬》和《太阳石》体现了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同源,无论中华文明、阿兹特克文明或其他东方文明,都是以日夜四季循环为特征的农业文明宇宙观、宇宙观。然而就文本的表面结构而言,两部作品仅有全文首尾语句重复这一点相似。

至于其他有运用字、词、句的重复或循环的古今中外诗作,此处不再一一对比,虽然它们跟《春夏秋冬》相映成趣,但就我有限的视野而言,汉语诗歌尚无像杨林这部长诗以分段首尾句重复、全文首尾句呼应连接的环状结构文本。当然,这种构思并非从天而降的灵光一闪,而是源于文化传统和艺术范例在诗人心灵的投射,尽管我以为杨林本人称之为“接龙”尚不够准确,此称谓在学术上尚可以进一步完善。然而,《春夏秋冬》文本结构的确可谓是当代诗歌界开创先河之作。

在作者勇于探索诗歌形式的背后,其实我更看重作者别出心裁的用意,《春夏秋冬》究竟为读者了带来什么?被称为“湖南新乡土派”的杨林并非热衷惊世骇俗的先锋技巧,运用旁人未尝实验过的结构方法定有非如此不可的寓意。在我看来,昼夜更替,岁月循环,中国人在生存的大地艰难地走过了漫长五千年,《春夏秋冬》正是对这跋涉的由衷礼赞。“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古代人民特别是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群众根据太阳在黄道的位置、总结天气、土壤变化和动植物活动现象的概述,起源于春秋战国,《逸周书・时训解》见雏形,至秦汉基本定型,《吕氏春秋》《淮南子》有明确记载。先民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构建了感性的农耕文化和日常生活时间表。虽然中华文明的前期(夏商周秦汉)以中原为发源地,然而经过历代疆域扩展、人口流动,这一节令观念在江南、两湖、两广、西南、东北、西北等开枝散叶,由于中国东部地区大致上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故而各地人民因地制宜把“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推挪删减,使之具较高实用参考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官方修订,农民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传播,节气早已上升为中国人衣食住行、求学动土、嫁娶丧祭的共通准则,并沉淀到民族基本心理和思维层面,成为克服地域悬殊、族群繁杂的凝聚力,跟儒道佛及其他重要范畴一同塑造了四季更替、生命不息的循环宇宙观,孕育了天地人合一、万物和谐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也让“节气”自身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部分,是全体中国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进程,这美好的一切似乎都冰消雪化。首先西风东渐瓦解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然后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让农村和土地疲惫不堪,接着便是生态污染和气候恶化,于是连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也日渐荒芜烦乱,终日面对机械、电器和屏幕,日子僵化,生活变质为上下班,季节抽象为工作日和周末,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一息尚存的节日异化为消费娱乐的桥段。

为此,谁向往“鸡犬相闻”的复古生活若非虚伪便是愚昧。杨林虽被归为所谓新乡土派,却绝非梦回汉唐、不知今宵。他站在现代人立场,以普世生态文明意识和民族文化复兴为自觉,这部数年酝酿、据说十天喷薄写就的长诗,通过真切可感的文字,以传统诗意的目光去观照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创造新的精神家园。

该诗九十六节虽以气候为题,却绝非对农历的通俗解说、对古代哲学的白话翻译,否则坊间本就有《增广贤文》等蒙学,有农业科普读本,有周易风水、四书五经的插图本、通俗本,杨林何必多此一举。我建议读者别先入为主看附录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古文,而是通读长诗,有所体悟,再加以对照,便得知《春夏秋冬》乃是对传统文化“九方皋相马,得意而忘形”。诗人没有停留于写景绘物,没有拘泥于先民农耕生活的见闻,而是借题发挥,寓意抒情,以一个当代人的目光重新凝视民族文化图腾,游弋与新农村和城市之间,抒写着“我”“你”伴随着大自然的节律,尽情地唱和身边一切有形生命和无形生命的灵魂共鸣。因此他笔下不是中原的气候档案,不是湖南的乡土风情,而是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和心灵氛围;他抒写的不是古代田园的朴素民谣,而是对天地之间历千年万载的大循环的艺术再现。

尤为难得的是,诗人没有因主题的博大悠远而目眩神迷,既没有刻意地把作品写成“宏大叙事”,也没有拘泥古意、故作深沉;无意构建大的场景、人物和情节,没有居高临下的主旋律腔调。九十六首诗,仿如精短的绝句小词,犹如寥寥数笔的水墨写意,只读任何一段,都从小见大、意在言外,体现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东方思想。也许有人觉得传达传统文化需运用文白夹杂、冷僻字句或另创“新古文”,如此技法当然能够自圆其说,不过杨林既然“得意而忘形”,采用的自然是流畅自然的现代汉语,“走进春天/我拉着又一根时间绳索/离开冬雪浩大的气势/潜入一棵油菜抽苔/心情黄灿灿地开始”,将一个现代人对生命脉动和时空变奏的观感娓娓道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平白之中领悟大道。

至于每段之间重复的“接龙“句式,咋看之下你也许会疑惑是否削足就履。其实岁岁年年看似重复循环,土地、人生和万物却在运行生长不息,同一句诗在上一段作未句表达的是一种陈述,而在下一段作首句却引向新的抒写,这种微妙的变化见证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洞察,在连续中创造跳跃,在熟悉中提炼新奇。而当你读完诗篇末句“走向春天”,回应着全诗首句“走进春天”,正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既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心灵彷如经过整整三百六十五日,怀着平静与激动,充盈与期待。年复一年,诗与人,阅读与生活,前辈和自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奇妙的是,即使你从其中任何一段开始阅读,也能自然而然迅速融入诗歌,大自然和生命的每个节点其实都是平等的、连贯的。“人生自在呼吸间”,“当下即是”,九十六段小诗,彷如九十六颗念珠,伴随着清脆的木鱼或清越的敲钟,一下一声,一声一下,将人蒙尘染污的心灵带到澄明苏生的境界。

也许有同行懊恼为什么自己错过了这一熟悉的题材。其实,诗歌不是商业专利,没有抢占先机可言,杨林所运用的元素、所赞颂的风物跟千百年来《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在本质上并无不同,文化传统和大自然是诗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这部长诗,恰好证明了艺术万古常新。我们无论是否写气节,无论是否运用接龙文本,从前、现在、将来都可以而且都应该写出自己心中天人合一的中国情怀,在诗性文字中养精、养气、养神,充分体验生命的吐纳。

写春夏秋冬的诗句篇2

严寒的冬天、无情的北风,衬托出了冬天的无情和干燥,我却最爱冬天。冬天,虽然没有春天的百花争艳,没有夏天的绿树成荫,也没有秋天的果实累累。冬天,虽然带给大地只有干燥和无味,带给人们只有厌恶,但是,冬天的背后却孕育着春天。只有严冬过后,才会有春的到来!

我记得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对呀!一年春夏秋冬,只有有冬的到来,才会迎来春天,才会看到一年的希望。虽然它比不上春的温柔、夏的炎热、秋的凉爽,它可能是一年四季中最令人讨厌、烦倦的季节和光阴,但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同样的道理,我们成长的过程是苦涩的,但我们实在无须害怕。因为在每一次哀伤的背后,都会有一份成长的喜悦,就如同松柏凌霜雪而祢劲,春天总是伴随在严冬之后!

许多名人、诗人、作家都写了很多赞美春、夏、秋的文章和诗句,但是赞美冬的文章和诗句却很少。也许冬是那么的干燥和无味,但是冬也可以带给我们无限的乐趣,也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快乐!在冬天,我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收到很多圣诞节、春节的礼物。

每当严冬过后,带给我们的就是喜悦和希望!同样,在我们学习中,虽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当我们克服了困难后,带给我们的不正是成功的喜悦吗?只有经历磨难,才会有所收获。因为,每一次失败的背后都有一份成功的喜悦!

我爱冬天,但我更爱寒冬背后的风景!

写春夏秋冬的诗句篇3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日就长日辞长夜。

日光红洒,桂枝下的薄霜虽还没有消却,但温和的气息已排去严冬的寒冷,渐长的白昼已代替那漫漫的长夜,春天已经来了。

春景在诗人笔下更是绚丽多彩,杜甫《绝句》诗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天丽日当空,春风送暖,草木滋生,花香鸟语,报春的头者??家燕从遥远的南方归来,泥喃于梁檐之下。

要说春天最美的特征是什么,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又隔数重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这里,诗人生动形象地用一个"绿"字来概括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大千世界,用"绿"字来传递春的信息,不能不说是绝妙之笔。

王维《游春曲》说:

万树红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杏花、春风、绿水自然成了春天最美的特征了。

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把春天和杏花联系在一起,更是一首广为传诵的咏春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好一枝出墙的红杏,向人间报春来了。从科学来说,春天的物候指标最好是什么呢?不少诗人喜欢以树木抽青来表示.正如宋代张?颉读⒋号汲伞肥?疲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

但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又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表示春天的指标呢?看来,诗人推荐杨柳了。杜甫《腊日》诗云:

白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白居易《杨柳枝词》: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人们从丽日气息中,从花香鸟语中,从杨柳青青中感觉到春天到来。但陈师道的《春怀示邻里》,对春天描写不限于山水花鸟,这首诗却写了小动物的活动: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在雨后潮湿的断墙上,蜗牛留下的白色粘液,随着它弯弯曲曲的行迹,组成了像是篆体的文字;燕子占据连行脚僧也走了的百年老屋,在那里衔泥作巢,安下家来;蜘蛛殷勤地吐丝结网,张捕猎物,但蛛丝毕竟太细,一阵风来吹断了许多,需要重新修补,才能成网;四出采花的蜜蜂早晚两次嗡嗡成群地排成行列赶回蜂窠。这些常常不为人们注意的小动物,也是春天繁忙热闹景象的一部分,陈师道潜心观物,注意到了点缀春光的这些角落,说明他观察之细和状物之巧。

那么春天究竟是从哪一天开始呢?古代人们把立春(二月六日或七日)作为春季始日,而把立夏(五月六日或七日)作为春季的终日。然而从气温来看,立春节气内,许多地区仍有低于零度的气温和飞雪漫天的天气。把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那是太早了。如李白《塞下曲》就写道: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在五月的天山冰雪未融,还没有春天的景色。唐代张敬忠《边词》也写道:

五原春色旧未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五原即今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二月还不见杨柳,等到河畔冰河解冻,长安已花落了。这种现象是如何解释呢?原来我们感到气候的冷暖,并不是直接随太阳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而是随大地接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放出的热量的多少而变化的。从立春开始,大地差不多迟两个月才积累到足够的热量。因此,最科学的分法,还是气候学上的分法,以温度为标准,以五日为一候,候平均气温在摄氏十度以下为冬,在二十二度以上为夏,在十和二十二度之间为春秋。按照这个标准,再参照物候变化,就可以看出,地区不同,高低差异,春天到来就有早有迟,居留时间也就有长有短。

福建、浙江的春季多开始于二月下旬,长江流域的春天开始于三月间,京津一带须待四月上旬才有春色,黑龙江的春天常常要到立夏前后,而在青藏高原北部4000米以上,南部4300米以上的高寒地方处于冰天雪地之中终年没有春色。

春天的脚步首先来到江南,唐朝诗人王湾的《江南意》一诗,以敏锐的感受,报导江南春来早的消息: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唯向此中偏。

诗中最后两句说,从来观察季节气象变化,只有在这里才如此清楚。"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别出新意,是诗中最动人的诗句。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涌现,似乎是残夜带来光明。"江春入旧年"是说春天的起步早,好像从旧年底就已开始,也就是说,未到新年,江南已先有春意了。“海日生残废,江春入旧年”这两句,在唐代已成名句。以至于唐代宰相,著名文学家张说,将这两句诗亲手写在办公的政事堂上,让朝内的其它读书人仔细观摩学习。唐僖宗时的诗人郑谷,也写一首七绝诗:“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来敢暂忘筌。何如海日生残夜,—句能令万古传。”诗的意思是:我这一卷诗中杂七杂八有诗百篇,现在虽然出了名,可也不敢忘了赖以成功的这些诗作。可它仍怎么比得上佳句“海日生残夜”,这一句就可以流传万古了。诗中的“筌”是捕鱼用的竹器,“忘筌”即指在捕得了鱼以后就忘了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是白居易《忆江南》词。虽说江南春好,但并非天天艳阳晴空。春天是个天气多变的季节,特别是春末夏初的时候,江南气候更是阴晴不定。唐代诗人刘长卿《别严士元》诗云: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阖闾"即苏州城,相传为春秋吴王阖闾所建。诗中"春寒阴复晴"正是概括了江南春天天气的特点。这是冷暖气流在江南地区互相对峙的结果。

春天也是多雨季节,正如汪藻《春日》诗云: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旁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田野碧绿,鸥鸟悠闲,桃花出篱笑,过午有鸡叫,但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春雨连绵。

春雨潇潇,春意盎然。诗人们曾对春雨起了许多雅号。戴叔伦《兰溪棹歌》:"兰溪三月桃花雨",僧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春雨总是和春花联在一起。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人夜而不寐,从今夜的雨声联想到明朝的卖花声,从那淅淅沥沥的春雨,仿佛闻到大街小巷的杏花香,正写出春雨杏花之间的讯息。

春天雨水充沛,对春耕春种大有好处,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冬耕之后,土?袄镎?彼??怀〈河曜倘蟠蟮兀??终嫦蠡平鹨谎??蟆6鸥υ凇洞阂瓜灿辍分幸魉械溃骸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里,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

春雨仿佛很知时节,适时而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抓紧这个宝贵时节,备耕积肥,耕翻土地。李绅《古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有春播得好,才有秋天的收获季节。

多雾也是春天天气的一个特点。唐代书法家张旭《山行留客》描写道: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春天在山中因为云雾水气很大,即使晴天也会把衣服沾湿。

春季在江南地区气旋很多,雷雨经常发生在内陆地区,而且雷雨出现最高峰不是在夏季而是在春季,白居易《闻雷》就写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正月雷声始动,这雷声惊醒了蛰伏中昆虫。当然,这雷声并不都是每年正月,而虫类也并不是真正被雷声所惊醒。不过,惊蛰前后不谋而合地出现春雷却是事实。春雷多是热雷雨,入春以后,气温回升,东南海洋上的暖湿空气活跃,冷暖空气交锋,空气变得不稳定了,云中有强烈的上升下降气流,导致雷电现象产生。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形多种多样,春光处处不一样。在江南四季分配得比较均匀,有明显的春和、夏热、秋爽、冬寒的四时变化。但是在云贵高原,湿润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不甚分明。在华南无冬区时里,春季没有起点,秋季没有终点,并且干湿季节明显。唐代诗人柳宗元在广西柳州作《二月榕叶》诗云: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竟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这首诗意思是说,二月是中原桃李争春的时候,但在柳州的榕树,却于此时落叶最多,使人迷惑不解,这是春天还是秋天。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归去,唤取归来同往。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写春夏秋冬的诗句篇4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于茫茫天地之间,感受着匆匆岁月无情,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季带来的是躁动,冬季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曼舞的小径,或者是铺满青苔的空巷,任思绪被秋风渐吹渐远,直到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峰,也只好随宋玉同叹一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

秋天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每次读起古人的诗句,总是会被浓浓的悲秋情绪紧紧包裹,却又不欲挣脱,独自啜饮慢慢膨胀的忧郁与失落,

也不知这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写春夏秋冬的诗句篇5

笔者认为,作文总是带有情境性的,作文就是用语言记下特定情境中的人、物、事、理、情。作文应该融入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样,习作才会真正汇入他们的生命之流。情境作文主张将作文“镶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浸泡”在浓浓的生活“汁液”里,用生活的方式写生活,使作文真正成为由内而外的、灵动的东西,成为生命历程的表达。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是那么美妙。春的烂漫,夏的执着,秋的迷人,冬的宁静,都是学生写作的源泉与灵感所在。

一、烂漫之春

一般的作文指导都是从作文课开始的,而笔者将作文指导的起点前置,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最为苦恼的缺乏习作素材的问题,而且培养了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意识和能力,还为他们的童年生活着上了艳丽的色彩。

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四季中,春天往往带给人更多的惊喜,让人产生更多的憧憬。因而,也成了人们最爱描绘的、最想赞美的季节。

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记录这多彩的春天,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相约在春天”的系列活动。在春天刚来到时,笔者便带领学生去探寻春天的足迹,去拜访春天的使者――迎春花,去植物世界中找寻报春的嫩芽。与此同时,笔者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向春天问好,以表达我们对春天的期盼。学生以放风筝、做风车和折纸飞机等方式迎接春天的来临。春意渐浓时,笔者带学生去拜访春天,拥抱春天。带他们到郊外看金灿灿的油菜花,看粉红的桃花,看婀娜的垂柳……春天是鸟儿叫得最欢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带上录音笔,到郊外的树林里倾听、辨识鸟儿的鸣叫,品味这飞翔的音符。春天也是播种的季节,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播种绿色,美化家乡。在春天将要离去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想想怎样才能将春天的脚步留住。学生有的采集鲜花制成干花,有的还将昆虫与花草的标本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春天的图画。春天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阳光、春天的温暖、春天的魅力、春天的力量,感受到一种最本质、最根源的快乐。他们将春天留在了脑海里,留在了笔下,也留在了心间。

二、七彩夏日

描写笼统、不具体是学生作文中的一个顽症。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学生对所写内容不熟悉,没有经历过,但有时,对于参与或经历过的事情仍有不少学生写不具体。这其中自然有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但笔者觉得更多的是因为这些学生参加活动时没有细致入微地去观察,没有触动心灵地去体验,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情境作文强调优化情境,现场指导。

夏日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夏日特有的魅力,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七彩夏日”主题活动。烈日炎炎的午后,笔者带学生踏上校园旁绿荫如盖的竹间小径,让他们置身于一个青绿的世界中。接着,让他们在林中的竹椅上坐下,在沙沙作响的竹声里,打开一本爱读的书。活动后,笔者让学生把夏日竹林的景色和在竹林里读书的感受写了下来,那一定会成为他们童年生活中绿色的回忆。盛夏是荷花绽放的时节,笔者带学生走近荷塘。此时,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满池的荷叶翠滴。笔者采了几张荷叶让他们轮流顶在头上当草帽,还让他们脱下凉鞋,光着脚丫轻轻地踩踏在池塘边的石板上。清凉的池水漫过他们的脚背,他们感到一股凉意沿着脚往上爬升,一直凉到心头。学生们用笔记下了这夏日的荷塘,记下了这份带有花香的清凉的记忆。笔者还让学生赤着脚在校园里的各种地面上走一走,跑一跑,学生分别赤脚试着在水泥地、石头路、人造草坪、鹅卵石小道、沙坑等地方行走,让小脚丫亲吻大地。在这个夏日里,学生发现并品尝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诗意的、幸福的生活,并用笔留下了那份好滋味。

三、迷人之秋

是否拥有文学的眼睛和飞翔的心灵是表达能否自然灵动的关键,而这种能力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活动和写作指导中进行激发和培养。

落叶是秋天的精灵,是秋天的宠儿。在秋末冬初,笔者以“飞入心间的落叶”为主题,引导学生与落叶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在活动中,学生了解落叶,感受落叶,体悟落叶,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笔记下了这进入眼里、飞入心中的落叶。秋日里,笔者带领学生迎着秋风,踏着铺满落叶的小道来到郊外。这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片艳丽的红――枫叶。笔者指导学生由远及近地观察红枫,并展开联想。学生想到灿烂的霞、跳动的火焰;想到了枫叶如同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秋日里,笔者带学生来到校园的小树林里观赏落叶飘飞的情景。一阵秋风拂过,树叶如翩翩的蝴蝶一般飘下来,轻盈、自如、优雅,笔者启发学生与落叶“对话”,想象有关落叶的故事。顿时,这些秋叶在学生的眼里活了起来。他们的脑海中迸发出许多奇异的故事――“最后一片秋叶”“落叶的梦”“落叶和大树”“秋叶和春芽”“落叶和草虫”“小小树叶船”……然后,笔者又让学生捡拾些形状、色彩各异的落叶,完成一幅树叶贴画。学生有的根据自己喜爱的童话作了一幅“故事画”;有的边贴边想象,当场构思故事情节;有的根据古诗诗句作了一幅“诗画”……他们记下了自己作“画”的过程,写下了这篇别具一格的“看图作文”。引导学生在秋日里用心去观察,去感悟,去想象,于是,在他们的眼里,所有的叶片上都写满了故事,他们发现了无数隐藏在落叶中的秘密,这些来自生命的美好想象是最可贵的。

四、宁静冬日

真正的写作是一种进驻内心的过程。要让习作表达学生的心灵世界,必须引导他们充分感受生命的蓬勃与美丽,获得心灵的感悟与思考。

写春夏秋冬的诗句篇6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放飞心情,放松身体,我们却穿着严肃的职业装,在电脑前一坐一天;夏天要热烈奔放,我们却在低温的环境中喝着冰冻饮料平复烦躁的心情;秋天需要内敛从容,我们却要因为一个计划而通宵达旦;冬天讲究闭藏,精神内守,我们下班后却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美其名曰锻炼身体。不按时吃饭、不按时睡觉、不按时工作……也许您会说是为了生存、为了事业不得不如此,可是生存又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在失去健康的时候追悔莫及?

常有人问我:“如何养生?”我回答:“不害生。”

“如何不害生?”“顺应自然的节奏生活!”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顺应四季变化即为养生之道

常有人说:我信中医。其实何必信与不信,我们最应该相信的就是天地自然。研究《易经》者常用一句话:推天道以明人道。看四季的景象变化,体会一年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奏,我们就应该明白,春夏要积极一点,秋冬应收敛一下。可惜由于世俗的烦扰、知识的庞杂,我们渐渐迷失了自己,尤其在健康上总希望借助别人、他物的力量。比如饮食,在现代营养学指导下好像变得非常专业。其实孔子早就说过:“不时不食。”简单吧?简单得我们都不敢相信!

春天属木:韩愈有这样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惊蛰之后动物们摆脱了冬眠的状态,雌雄交合,繁衍后代。人们则意气风发、田间播种。古人用“木”来高度概括,通过植物的样子让我们憧憬春天的景象。

夏天属火:“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此时人体阳气在体表,毛孔张开,汗水淋漓,万物在夏天表达出来的是一片蒸腾、火热的景象,没有比“火”能更贴切地表达夏天的热烈场景了。

秋天属金:不像春天那样姹紫嫣红,也不像夏天那样生机盎然,更不像冬天那样粉妆玉砌,秋天有它独特的美。秋高气爽、田野金黄,一派丰收的场景。秋天西风刮起,树叶黄了,一阵风吹来飘落满地,体现出一种大自然的暴力,故陶渊明诗云:“门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古人用“金”来概括这种肃杀的状态,同时告诉人们,通过这种“暴力”,大自然留下了最有价值的东西——种子,就要转入收藏的状态,已经开始为明年的新生做准备了。

冬天属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沁园春·雪》比起来,所有描写冬天的诗句都是苍白的。动物们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地一片沉寂,水用固化、静止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植物经过播种、孕育、收获,现在进入了收藏状态。收藏得好才会有明年的播种,再进入下一轮循环。祖先用“水”润下的性质来表达这种收藏。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夏养阳就是促进用的发挥,生发、积极、热烈、开合,秋冬养阴就是把体涵养得更好,收敛、宁静、进补、闭合。

顺应自然之道,就是养生了。

路新宇

中医养生文化学者,执业中医师,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精于经络养生,推崇中医四化:专业化、通俗化、简单化、实用化。

著有养生书《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季节养生经络有道》。

写春夏秋冬的诗句篇7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章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背诵积累优秀的诗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古诗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从而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阅读,是对有限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优秀作品的阅读量越大,人的视野越开阔,精神境界越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培养人文精神。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背,实现“量”的积累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文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理解,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如背诵《望庐山瀑布》时,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除了规范背诵语气外,还要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得当的语气和体态语加快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如含有“美丽芬芳”意思的,学生会背起有关“花”的诗来,一时间桃花、杏花、荷花、菊花、石榴、海棠、梅花五彩缤纷,争芳斗艳,有《惠崇春江晚景》、《题菊花》、《海棠》等;含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意思的,学生会背起“言志”的诗:《石灰吟》、《无题》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根据时令进行分类背诵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记忆深刻。如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从《江南春》、《春江花月夜》、《春夜喜雨》到《夏日》、《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从《秋浦歌》、《秋思》、《枫桥夜泊》到《冬景》、《江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为大量地背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背诵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为他们创设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

转贴于

境背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能创构诗境,形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从而促进背诵。

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笔者常常采用多种方法:有两人赛、小组赛、男女组赛、班级赛,有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据意背、据时背、据画背等。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文的同时,笔者还注重学生对古诗文运用的指导。当遇到非常开心的事情时,会让学生说说能形容高兴心情的诗句。学生会吟出《早发白帝城》;当春游来到山中湖边,看到非常美丽的湖光山色,学生会吟诵《鹿柴》、《山居秋瞑》……

写春夏秋冬的诗句篇8

春似墨。有别于白居易所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倒是韩愈所写“天城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更切乎江南之春。那细雨如丝、如针,比起他乡的倾盆大雨,真不知婉然了多少。春季的调色盘里五彩缤纷,只需画笔一点,那颜色渲染开来,便连空气中也弥漫了淡淡的春意。

夏如火。不是辛弃疾笔下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江南之夏是奔放的,它寄托着灼热而浓烈的希望,而把任何忧伤都沉淀着。伴着紧张的节奏,清荷绽蕊于碧叶之中,缓和着夏的快速。不禁记起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是诗。不是杜甫胸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惆怅,更不是马致远所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气氛,而是刘禹锡所颂般“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赞美之情。黄澄澄、绿油油、红艳艳是秋的美丽;笑盈盈、喜滋滋、乐呵呵是秋的欢喜。少了番“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愉悦。

冬是画。想起岑参笔下“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诗,忆出所讲“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句。那并不是江南的冬天。江南的冬天不因冰而嫣然失色,更不为雪而黯淡了多彩的世界。寒风里也传递着暖意,一切仍然是那般静谧而祥和,令人感到几分惬意的感觉。

上一篇:孔子的名人名言范文 下一篇:学会享受孤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