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博览范文

时间:2023-11-06 05:20:26

王充博览篇1

第三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得王一涵从幕后渐渐显现。王一涵履历非常简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研究生毕业,1998至2000年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2001年至2005年6月任北京索卡艺术中心总经理及艺术总监,同时于2002年初出任北京中艺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会监事,2005年7月至今担任中艺博文化传播公司法人代表及执行董事,负责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组织筹备工作。

王一涵酷爱艺术,读大学一年级时,即成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当年最年轻的全省获奖者,也是安徽省美术协会当时最年轻的会员。读研究生二年级时,机遇又让她成为索卡艺术中心总经理。丰富的艺术活动,使她对艺术市场有着独特见解。

《文物天地》: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是画廊、艺术博览会、拍卖行三分天下,但前两者相对较弱。作为一名策展人,您是如何看待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的?

王一涵:中国艺术品市场大体上包括古董、字画、当代艺术三个大方面,古董与字画的交易市场在中国源远流长,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当代艺术市场则因为刚刚兴起,也因为是新的,没有经验可循,可能在最初的阶段会显得没有次序,不规范,会有一些问题,但这都是很正常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经历一些阶段。只要中国在未来仍然保持好的经济发展,国家越来越富强文明,当代艺术市场便会随之有着好的发展。

《文物天地》:中国大陆艺术博览会与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差距何在?

王一涵:大陆艺术博览会通常的参照对象为瑞士巴塞尔等国际上最知名艺术博览会,从具体细节方面看,差距是简单明了的。譬如,知名国际艺术博览会规模都比较大,展馆设施比较好,参展画乘平比较整齐,成交额也比大陆艺术博览会高很多等等。这些差距有些部分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在短期内有所缩减,但有些事情则需要依靠整个宏观条件的进步与改善。

《文物天地》:艺术博览会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影响有多大,未来会有怎样的前景?

王一涵:品质高的艺术博览会对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会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与影响。

从画廊博览会来看,在2003年时,我们觉得中国画廊非常少,同时中国当时也没有专业的艺术博览会,于是我们于2004年创办了首届画廊博览会DD当时,全北京的画廊大约只有十来家。这几年,由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繁荣发展,催生出许多新的画廊,很多国外画廊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这里面有不少是因参加了画廊博览会后,对中国渐有兴趣,从而决定来中国的。此外,画廊博览会的参展画廊中,百分之九十都是以展览当代艺术作品为主,且三分之二的画廊来自于海外各地的优秀画廊,这些画廊将各国的杰出艺术家的最新作品带来展示,介绍给中国的艺术工作者及艺术爱好者,这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学习与交流的作用。同时,也因画廊博览会的举办,吸引了海外人士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这一切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都有着重大作用。

对于中国艺术市场来讲,能让本地的画廊和国际的画廊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学习更规范的画廊经营理念,这样才能使整个产业能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

《文物天地》:衡量艺术博览会成功的标尺是什么?

王一涵:一个好的博览会,首要条件是参与的画廊素质一定要统一,其中的落差如果太大,就没有办法具备高的展览水准。另外,我觉得,好的艺术博览会要有当代观点,也就是说,它能够充分掌握参与画廊本身的特质,汇整成为一个主题概念或口号,这个主题更能成为一个有前瞻性眼光的未来艺术发展趋势,这样的主题操作得宜,自然就能成为一个指标性的艺术博览会。

充分的宣传介绍,邀请到众多的收藏家到场参观也是很重要的。

《文物天地》:艺术品市场催生了大批拍卖行和艺术博览会。水平参差不齐的艺术博览会不仅在异地竞争,也在同城展开市场和眼球争夺战。以北京为例,就存在着画廊博览会和“艺术北京”两个几乎同类的博览会。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您是如何考虑画博会的品牌经营的?

王一涵:其实,我个人一点也不觉得“艺术北京”与画廊博览会存在有力的竞争关系,更不觉得在北京因同时有这两个艺术博览会的存在会让环境恶化。首先这是两个不同定位的博览会,在参展画廊的结构以及组织操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互相基本上没有太大干扰。其次一年当中有两个艺术博览会可以让更多的画廊都有参与的机会,不是坏事。

对于我来讲,要经营好画廊博览会,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边要认认真真的去做事情,一边要勤于思考。每一年博览会的组成部分虽说在形式上通常都比较相似,很难有大的花样上的翻新,但能够让人不停追求的是如何通过对活动内容的把握来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以及在各个细节中对精益求精的追求,这种提高与进步是需要一步又一步,一年又一年的努力才可以积累的到,所以我们需要用专注而持久的态度来做这件事情,这样我们每年才能带给大家一场具有领先意义又有优良质量的艺术博览会。

《文物天地》: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以2006年4月中旬的第三届最为成功,确立的参展标准和审核严格倍受业界欣赏。今年的第四届能否超越去年?

王一涵:今年与去年相比,我们觉得有很大的质的飞跃。画廊方面,今年共有118家画廊参加我们的博览会,来自于20个国家与地区,其中中国(包括香港与台湾地区)是54家,国外画廊64家。参展画廊在地区分布上比去年更加广泛,这势必意味着今年的博览会也更为国际化与多元化,如印度与以色列的画廊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参加博览会,相信他们会带来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作品。此外在欧美地区,也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画廊来参展,首次来华的有美国的HOWARD GREENBERG画廊,德国的 KEWENIG 画廊,西班牙的LA FABRICA 画廊等,总的来看,今年的参展画廊阵容更加壮大与出色。

另外今年我们有几个特别重要的学术展览与活动。主要有三个特别活动:一个是名为“Memories on E-Motion”的多媒体艺术展,这个展览在形式上是我们在博览会的D区准备了6个空间,每个空间在80平方米左右,我们邀请6位国际策展人,每位策展人推荐一位艺术家,每个艺术家被分配到一个空间,然后根据“Memories on E-Motion”的主题来创作并展出作品。我们非常荣幸能邀请到这些策展人与艺术家,因为他们对艺术都具有极为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以及卓越的表达能力,同时在国际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与影响,有三位策展人与三位艺术家来自亚洲,另外三位策展人与三位艺术家则来自欧美。

另一个特别活动是为期4天的“综合媒体艺术国际实验室暨论坛”,这个活动主要通过播放各种录像作品加上现场的演讲、交流来讨论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自由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开始,90年代当代艺术与知识分子讨论的东西方文化冲突,到2000年我们开始讨论的全球化等问题,参与者有电影导演、建筑设计师、艺术家、策展人、多媒体艺术节负责人、科学家等众多国内外人士。我们做这个活动主要是希望能将艺术博览会所关心的艺术问题在内容上扩大化,使各种艺术领域的人都能参与到我们的博览会中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别活动是“SUBLIMINALS”展览,展览将集中呈现数个非营利艺术机构带来的艺术项目,虽然通常这些艺术机构不直接参加艺术博览会,但是不可置疑的,艺术机构对整个当代艺术产业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些艺术机构对于中国的业内人士和大众来说略有陌生,SUBLIMINALS将会提供给每一个参与的艺术机构一个空间去展示自己,并着力介绍他们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功能。

在博览会期间,我们还会组织一些小型的艺术沙龙与讨论会等。

《文物天地》:在总结去岁秋拍得失时,有拍卖人士表示,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公司直接从画家手中拿画,压缩了一级市场画廊的生存空间,不利于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王一涵:我亦有此感。艺术市场是一个生态链,要让每一个环节都起到应该与应有的作用,尊重市场规律,遵守商业规则,才能长久发展。

《文物天地》:艺术品市场存在着作品雷同的现象,这在油画市场更为明显。艺术品中介机构如何促进艺术家的创作?

王一涵:艺术作品的雷同的确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直接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主要还是由于很多艺术家过于看重利益回报的原因导致,一种图式的作品在市场上受欢迎后,艺术家本人去复制,别的艺术家也跟着模仿。

王充博览篇2

一、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1.创新,首先是大策划、大思路

《创意设计源》:陈馆长,您好!上海博物馆建馆60年来的历程有目共睹。作为“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您认为近20年来,上博在哪些方面尤其体现了自己的创新力?

陈燮君:《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定义了博物馆的基本功能,那就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特别是为研究教育和游览的目的提供展览。从博物馆最基本的展览角度看,所谓创新,我认为首先表现为大策划、大思路。

近年来,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创新主要体现在探索建构“3+1”展览模式方面。这里的“3”是指世界古代文明系列展、边远省份文物精品展、特别文物系列专题展;“1”是指馆藏文物珍品展。

《创意设计源》:“大英博物馆藏古埃及艺术珍品展”、“墨西哥玛雅文物精品展”、“伊特鲁利亚人的世界――意大利前罗马时期文物精品展”、“古罗马文明展:罗马帝国的人与神”、“古印度文明――辉煌的神庙艺术”等都是出色的世界古代文明系列展。

陈燮君:是的。除了上述世界古代文明系列展,“上博”已经实现的边远省份文物精品展有“新疆丝路考古珍品展”、“草原瑰宝――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展”、“雪域藏珍――文物精华展”、“晋国奇珍:山西晋侯墓群出土文物珍品展”、“周秦汉唐文明大展”等。已经实现的特别文物系列专题展有“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等。至于馆藏文物珍品展,“上海博物馆藏历代花鸟画精品展”、“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特展”、“上海博物馆藏文房四宝展”、“上海博物馆藏欧洲玻璃陶瓷展”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2.创新,就是要瞄准制高点

《创意设计源》: 近20年来,上海博物馆以一个又一个高质量的展览掀动人类文明传播大潮,这其间创新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陈燮君:创新,始终要瞄准制高点。上海博物馆是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做艺术史展览,我们坚持根据历史的方位来定位,从人类古代文明的高度来定位,立足博物馆艺术视野中全球各大博物馆主要藏品、精品来定位。从这三方面聚焦,创新和创意设计就有了高起点的支持。

策展及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这方面,上海博物馆的创新力已与世界水平接轨。有记者问,近些年来上海博物馆的哪些展览属于精品?在我看来,每个展览都立足创新,都精于策划、精于内容选择。以2002年“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中的书法作品为例,共26件作品不仅与同时展出的绘画作品一样,件件为国宝级重要藏品,通过精心挑选和策划,系列展品还呈现出中国书法文字的演变史。

《创意设计源》:“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不仅展出了王羲之的《行书上虞帖》、王献之的重要作品《行草书鸭头丸帖卷》,还有些佚名书作。

陈燮君:“二王”对中国书法发展史贡献巨大。王羲之的书法博涉多优,兼取众美,擅长楷、行、草三种书体,创造了兼容并蓄的书法风格。王献之的书法被认为“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清 吴其贞《书画记》)上述大作本足以担纲国宝展重任,但在2002年“上博”的国宝展定位中,我们不仅要呈现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艺术,更着意呈现“二王”书法作品在中国文字演变史中的划时代作用。从用笔的逆入、复势、右转等重复走向八面出锋的自由,从一波三折的古字到行云流水的今字,从篆书、隶书到后来的楷书,“二王”及其时人对中国书法史的最大贡献是完成了汉字及其书法的变革。

基于此,我们在展览一线陈列了佚名绢本《真书曹娥诔辞卷》。这件作品我们不认为是王羲之的,但一定属于王羲之时代的楷书,晋唐小楷抄本。我们还陈列了王纸本《行草书伯远帖卷》、欧阳询纸本《行书仲尼梦奠帖卷》。这样的成列策划,将单项贴、卷的展示有目的地聚集起来,突出了展品背后中国书法史划时代变革期的风云突起,大大深化了本次展览的意义。

2002年12月1日~2003年1月6日

上海博物馆 第一、二临时展览厅

为庆祝上海博物馆五十周年馆庆而精心推出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由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联袂举办。

此次展品共72件,其中书法26件,绘画46件,均为国宝级重要藏品。这是建国以来级别最高的一次古代书画展示,为千载难逢之“盛世之展”。

佚名绢本《真书曹娥诔辞卷》、王纸本《行草书伯远帖卷》、王羲之硬黄纸本《行书上虞帖》、王献之绢本《行草书鸭头丸帖卷》、欧阳询纸本《行书仲尼梦奠帖卷》在此次展览中意味深长地比肩陈列。

《创意设计源》:2012年上海博物馆包括“美国藏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展”、“元代青花瓷器特展”、“法贝热珠宝艺术展”、“捐赠铜镜展”在内的六大展览令人印象深刻。“元代青花瓷器特展”将世界青花瓷研究的前沿话题、标尺范本引入发源地中国,实为“上博”创新力作。

陈燮君:景德镇元青花瓷器的生产至今超过650年,因为主要作为贸易商品出口,国内存量有限,相关研究起步较晚。1929年,英国的霍布森,介绍了由珀西瓦尔・达维德爵士收藏的一对有“至正十一年”(1351)铭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从此拉开元青花瓷研究序幕。

“至正十一年”铭青花对瓶上确切的纪年文字令元青花瓷器界限清晰可见;多年来,这对青花瓶逐渐成为世界青花瓷研究中衡量相同类型瓷器的标尺。

上世纪70年代,元青花逐渐成为中国古陶瓷研究的重要关注对象。随着80~90年代国内一批元代窖藏青花瓷的出土,元青花成为国内外持续研究的热点。元青花窑址、年代、造型、纹饰、工艺、文化来源以及流传、性质等问题得以深入讨论,成果斐然。

上海博物馆很多年前就开始策划国际性的元青花展,十年磨一剑,2012年到2013年初,在庆祝上海博物馆建馆60年之际,我们终于将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主要包括土耳其、伊朗、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文博、考古机构和本馆收藏的元青花精品集聚一堂。总数90余件展品每件都经过精心挑选,它们来自30余家参展机构;其中国外展品基本上是首次来到中国,有的国内展品也属首次公开露面。我们以这近百件青花精品揭示了当今世界收藏、研究元青花的“面貌”,还以“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这样的标尺性作品,为来自全世界的研究者提供了近距离实物观摩、比较研究的学术现场。

元青花重返中国参展,是中国古代陶瓷研究中的重要事件,上海博物馆有幸成为这一重要事件的主要策划者。

3.创新,应该是系统工程

《创意设计源》:上海博物馆将展览、研究、教育、传播等诸方面工作的展开当作博物馆文化的有机组成来看待,有创新特色。

陈燮君:创新,本来就应该是系统工程。我们将布展、研究、教育、传播当作上海博物馆创新实现的模块系统。

我们有实力很强的展览部。展览的策划方案确定后,怎样布展,如何突出展览主线,都需要创新力的支持。

展览部先期要为不同性质的展览采集文化符号。大部分情况下,主创人员去展品收藏博物馆现采;条件不允许的,就去图书馆找资料补充。经过反复锤炼,定下设计思路。

准确并有创意地表达,对展陈设计来说非常重要。“上博”展览部为大型展览所设计的展览现场每每令受众赞不绝口。2012年下半年,“上博”四大展览的陈列布展获得了包括国外送展博物馆的高度评价,俄罗斯送展方甚至向“上博”索要“法贝热珠宝展”配色方案,认为“上博”展的色彩表达非常贴切精准,值得俄罗斯借鉴。

此外,科学的展示技术也是“上博”创新力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以 “至正十一年”(1351)铭云龙纹象耳瓶为代表的元青花,还是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复活节彩蛋”为代表的法贝热珠宝,件件都是人类文明的无价财富。所以,展览需以万无一失的技术质量作为保证展品安全的首要前提。在展示元青花瓷器时,展览部事先设计了中心展柜的钢筋入地支架,正是稳定、坚固的支架保证了展品的安全。

《创意设计源》:每次展览都有设计亮点吗?

陈燮君:是的。布展是很精细的工作,曾经的固定用道具“大头针”会在射灯照射下反光,影响展览细节;“上博”自创“牙签”道具,既能有效完成固定任务,也不会产生任何负面效应。

《创意设计源》:“上博”的创新力在展览领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在社会服务层面也有很好的口碑。

陈燮君:博物馆有收藏保管功能、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

我们有实力很强的教育部。创新上海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展开,除了常规工作,我们开设讲座,出版书籍,推出衍生产品。从成年人到未成年人,从专家到普通人,从中国人到外国人,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教育部门的工作千头万绪,最有特色的,我们不仅在馆里配合展览开讲座,还与上海市教委密切联系,与上海的三十几个基地学校密切联系,开展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我们培训教师,发展了2000名教师会员和教育系统的志愿者,在重点高中做校园展览,请专家去学校做讲座。我们构建起一个公益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城市的未来服务。

《创意设计源》:“上博”与大展配套的图书出版创意连连,深受市场欢迎。

陈燮君:针对馆庆60周年的几个大展,我们编辑出版了多套图书。一般来说,“上博”的出版部负责出版面向专业读者群的图册,如《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宝光璀璨――法贝热珠宝艺术》;而教育部则负责出版面向普通受众的普及性教育读物,如《翰墨荟萃――细读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青花的世纪》、《元青花――博物馆绘本》等。

“上博”有很强的科研力量。青铜、陶瓷、书画、工艺四大块共21大类是我们的收藏优势,当然也就成了我们的主要研究领域。还有一方面的创新就是宣传。“上博”的大展一般有五到六波宣传:每年春节前,我们对当年将要推出的大展启动宣传;展品抵沪后,设计一个开箱宣传。以后,展厅布置完毕、开幕式当天、展到中期,都会设计相应的宣传推广。“上博”非常重视展览收官阶段的宣传策划――闭馆,常会成为我们历波宣传的高潮。2002年,“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闭幕是上海博物馆的“书法不眠之夜”,我们邀请上海100位著名书法家现场演练书法。在“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的闭幕之夜,我们也邀请了几百名学生观众,举行了导读性现场大型活动。

可以这样说,上海博物馆从策划到宣传,处处充满创新创意。2003年上海SARS盛行,5月我们策划“《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时有个策划思路,就是期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以10月1日展览开幕时观众的观展长队作为申城走出SARS阴影的标志。结果,那天真在“上博”出现了等候观展的长队。

创新离不开一个一个具体的“点”,但创新绝不仅是一些散在的“点”;当我们以“上博”的创新力将本馆的布展、研究、教育、传播联系起来,将“上博”的创新力与城市文化推进联系起来,我们的创新就以系统工程方式展现出更磅礴的合力。

“上博”的创新力究竟怎样发散到博物馆服务体系整体运营的末梢?我们向上海博物馆教育部副主任陈曾路单向追踪了“上博”教育部近年为本馆大展配套出版的普及读物。陈曾路告诉我们:通常,教育部在大展开幕前一年左右时间就了解了未来展览的性质、规模、特色,从而启动相应的图书出版策划。

配合“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教育部找全世界最好的从事中国绘画研究的专业人士,一幅一幅地对展品作针对性解读。单国霖、高居翰、邵彦等专业作者的加盟,令黑封皮的《翰墨荟萃――细读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深深吸引了相对专业的观众,成为去年艺术界的名书。

配合“元代青花瓷器特展”,教育部特别策划了与出版部《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相呼应的两本册子:《青花的世纪》,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元青花与元代的历史、艺术、考古;24开本的《元青花――博物馆绘本》,以全部手工插图、精巧的书籍装订方式和富于创意的装帧形式,向小学生普及有关元青花的常识。

配合“‘纸无不言’――上海博物馆‘纸文化’”系列讲座,教育部造访手工造纸厂,拜访做木活字的老匠人,考察雕版印刷博物馆,拣选民国时期的课本、读本,请来设计师引领受众回顾中国书籍设计的历程。教育部策划以“纸源、字纸、纸工、纸韵”四大内容模块,数百幅精心绘制的手工插图,朱锷设计事务所出色的书籍装帧设计,来完成“一张纸能承载多少传统,一张纸能成就多少创意”这个穿越中华民族文明历程的选题。普及读物基于科学的严谨,又充分展现了创意的自由;教育部策划的《纸》书因此大受市场欢迎,国家造纸专业人士甚至按图索骥,依据《纸》书的插图尝试工艺还原。

当然,今天所谓的“书”,已经更多义为知识的载体。今天的“上博”教育部不仅组织青少年参与各种体验活动,还于2012年开启了中国博物馆APP知识传播的先河。

二、 创新力与博物馆文化

1. 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创意设计源》:陈馆长,在“上博”的整体策划中,您怎样确立创新力的终极落点?

陈燮君:简单说,我们把博物馆收藏保管、研究、教育等基本平行的功能作用深化为文化层面的认知、认同、自信、自强进阶。这是“上博”创新力的终极落点,也是“上博”“博物馆文化”的本质内涵。

对“上博”而言,文化认知,是通过系统创新,将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各种人类文明向社会成员实现知识性渗透。文化认同,是通过系统创新,守望与引领精神家园,促进社会成员追求真善美,守望精神家园。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认知、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所谓文化自信,是通过系统创新,促进社会成员对国家、民族的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念。当我们有了文化认知,当我们的民族形成文化认同,我们的国家才有机会以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凝聚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去创造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最终实现文化自强。

“博物馆”是民族与历史记忆的宝库,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上海博物馆应该有历史的担当。

2.坚守和创意是“博物馆文化”的传承智慧

《创意设计源》:去年末,“博物馆的文化力量――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您在论坛上代表“上博”提出了自己对博物馆文化的深刻见解。

陈燮君:2012年 11月2日,上海博物馆为纪念建馆60周年举办了“博物馆的文化力量――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来自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众多省、市的博物馆馆长参加了这一论坛。与会代表结合实践探讨了博物馆文化力量的源泉、表现形式以及博物馆如何发挥文化功能等议题。

我认为,“博物馆文化”的研究是博物馆办馆规律的探索、博物馆运营智慧的集聚、博物馆精神家园的守望和博物馆人文态度的磨砺。“博物馆文化”具有文明的原创力、艺术的感染力、人文的震撼力和历史的穿透力。“博物馆文化”是博物馆风华魅力之所在、发展动力之所在、文脉传承之所在和未来时空之所在。“博物馆文化”与博物馆同生共长,支撑起博物馆的璀璨星空。

《创意设计源》:您非常明确地提出,坚守和创意是“博物馆文化”最重要的传承智慧。

陈燮君:建馆60年来,“上博”以坚守和创意,以“3+1”展览模式探索,以收藏保管、研究、教育“三大传统功能”的现代化实践实现了对博物馆文化的传承。我们还进一步提出了明天“博物馆文化”的十大新理念,那就是:“以物为重+以人为本”,“以史为鉴+拓展未来”,“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人事管理趋向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的窗口+城市的课堂”,“安全保卫趋向平安建设”,“外事工作趋向文化交流”,“礼品制作趋向文化创意开发”,“保管展示捐赠品趋向善待收藏家”,“博物馆管理理论研究趋向博物馆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我们要以坚守和创意,连接博物馆文化的昨天和明天。

3.人生就是创新过程

《创意设计源》:2012年10月,“视觉意象――陈燮君油画展”在上海美术馆揭幕。人们欣赏您气势恢宏、意象万千的艺术创作,更感叹作为上海博物馆馆长的您在人生经营方面的智慧和创新。

陈燮君:个人也是系统,人生就是创新过程。

我最早从事航天航空专业工作,70年代主要搞导航计算机整体设计,打下了系统思想的基础。世博会期间,我是主题演绎总策划师和顾问之一,主持建造“城市足迹馆”和“世博博物馆”,这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一个人没法周转的事,但在“上博”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系统论大框架下,我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切入角度和处理方法。

我曾在上海社科院从事哲学研究;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搞的是西方哲学和科学方法论。新学科、新方法与创新创意息息相通,所以,无论担任图书馆还是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所谓创新创意,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我酷爱绘画,喜欢音乐。面对复杂多向的“城市足迹馆”和“世博博物馆”建造,我们形成共识:要启动左右两个半脑,用系统方法去处理;为两馆创意定位,我们确定了“人在景中走,人在史中游”的视觉和史诗基调。城市足迹馆的29个大展项,一个序厅,三大板块,都将“史”和“像”结合了起来。上下左右天地六个空间,五大灯光系统,六大色彩关系,统统都要落地。我们还有自己创作的馆歌。

人生是不是创新过程?要做好工作,首先就要让自己的每一份素养积极地在“系统中”发挥作用。

2012年11月,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在“博物馆的文化力量――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上语词铿锵地说:“博物馆文化”的新理念来自于昨天和今天的实践,连接着博物馆的明天。博物馆“以物为重”,加强藏品的征集、收藏、保管与研究、展示,毫无疑义。这既是传统的,又是今天和明天必须坚持的。然而,博物馆同时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才能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才能进一步把百姓的文化民生放在心坎上,才能使观众乐于走近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才能使“以物为重”的博物馆更好地发挥“物”的重现历史、展示文明、传播知识、教化心灵的作用。上博将在回顾总结60年发展历程基础上,从管理实际出发,升华管理理论研究,从博物馆学的高度,进行理论创新,反哺新的实践,充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地去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陈燮君,上海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亚欧基金会博物馆协会执委、美国亚洲协会国际理事会理事、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

王充博览篇3

本刊讯记者 苏定 王志宏 一千多年前我国著名诗人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如今在古城西安得以重现。4月28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举行简约时尚的开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2011西安世园会名誉主席王刚宣布开幕。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国家林业局局长、2011西安世园会组委会主席贾治邦,中国贸促会会长、2011西安世园会组委会主席万季飞,中国花卉协会会长、2011西安世园会组委会主席江泽慧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园首日,入园游客近5万人,预计整个展期参观游客将达1200万人次。

主题“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1 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从4月28日开始到10月22日结束,会期178天。主会址的西安沪灞生态区广运潭,位于史称“灞上”的沪灞之滨,是我国古代主要港口之一,整个园区总面积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是历届世园会中水域面积最大的;园内共设置室外展园1 09个,除了充满中国特色的国内展园外,新西兰园、德国奥尔登堡园等国外展园充满异域风情,此外还包括9个世界级的大师园。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是本次世园会的标志性建筑,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长安塔,其在设计上保持了隋唐时期方形古塔的神韵,同时增加了现代元素,游人可登塔俯瞰全园美景。世园会主题园艺景点分别为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长安花谷作为主要的迎宾景点,设计者意图用不同的花卉展现从古至今人们对“天庭”五彩云霞美景的想象,整个长安花谷花卉的面积为6.6万平方米,各类花卉70余种,呈现出35种以上颜色的视觉效果,置身花海中能充分体会到自然的恩赐。另外还设有灞上人家、椰风水岸和欧陆风情三处特色服务区,同时还展示来自国内外的精美艺术品、雕塑以及珍禽、珍稀动物等,将让人们到充分领略园林、园艺、建筑、艺术之美;在广运潭的花船巡游表演区,精彩的花船表演为园区增加了更多灵气,6艘花船从不同侧面表达了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西安世园会,通过打造“花、绿、水”相得益彰的自然景观,将陕西和西安的历史、地域特色与人类追求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融为一体,既展示了世界园林园艺领域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成就,也体现了人们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念与决心,必将推动人类在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进程中取得新的进步。

此外,2011西安世园会展览期间还分期举办国际兰花竞赛展、国际插花艺术竞赛、国际仙人掌与多肉多浆植物竞赛、国际荷花及水生花卉竞赛、国际名优鲜切花竞赛、国际竞赛以及国际杜鹃花展览、国际月季展览、国际盆景(含石榴)展览、国际水培植物/花卉展览、国际垂吊植物花卉展览和国际组合盆栽植物展览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最高级别的专业性国际博览会,也叫世界园艺节。它是世界各国园林园艺精品、奇花异草的大联展,以增进各国的相互交流。其集园艺文化成就与科技成果于一体,是一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专业性国际展会,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被誉为世界园林园艺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历史上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大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自首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以来,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我国继1999年昆明、2006年沈阳、2010年台北之后,经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lPH)批准在我国举办的又一次大型国际园艺。盛会。

王充博览篇4

关键词:会展旅游,项目策划,项目管理

1 、西博之旅简介

2002年,为迎接西湖博览会,著名旅游胜地杭州推出“西博之旅”游览线。。“西博之旅”游览线首先推出的是“自由人专线”,游客除了集体参加西湖博览会项目外,其它时间自由活动。主要包括参加西湖博览会开幕式、西湖国际烟花大会、西湖花会等;“西博观光之旅专线”则把观光旅游与西湖博览会项目结合起来。其中最具特色的两条线路是,西湖新景游:雷峰塔——万松书院——胡雪岩故居——吴山城隍阁——清河坊古街——西博项目;文博之旅:中国茶叶博物馆——胡雪岩故居——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西博项目; “西博考察专线”也倍受专业人士青睐。

据统计,直接参与2002西博会的人数达到631.7万人次,同比增长4.2%;实现贸易成交81.59亿元,同比增长10.1%;西博会项目门票收入1675.39万元,同比增长7.9%;协议外资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引进内资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西博之旅”观光团组织国内外游客86365人次,其中境外游客25204人;区(县)市引进内资签约项目60.14亿元。西博会期间市区商场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8.7%,餐饮业营业收入增长30.2%,公园景点门票收入增长13.2%,旅游业收入增长55.4%,民航、铁路、公路、水路客运票款收入增长59%,公交、出租车营业收入,增长9.3%,邮政业务收入增长4.6%,电信公司本地网、长途通话业务收入增长7%,移动通信公司话务量增长43.2%,联通公司话务量增长38%。展览公司、广告公司、企划公司、印刷公司、搬家公司等行业的收入全面攀升。据统计部门测算,2002西博会拉动杭州经济增长0.65个百分点。

2.西博之旅的策划及管理

从2002年西湖博览会开始,西博会组委会按照“要把西博会打造成杭州重要的旅游产品,进一步打响游在杭州的品牌”的精神,专门成立了旅游观光部,具体负责西博之旅的推广和有关观光活动的统筹。通过不懈的努力,西博之旅已经初显魅力,成为一个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杭州旅游品牌。

西湖博览会虽说是会展旅游的一个重要品牌,但完全有可能转化和衍生出一个精品观光品牌。事实上,旅游主管部门的积极参与,可以大大缩短这个过程,从而实现西湖博览会的外部经济效应。西博会是实现加快建设全国著名、国际有影响的会展城市的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杭州旅游产品实现升级的关键,是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扩大旅游消费、提高杭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但是,国内外没有一个地方有过把博览会包装成旅游品牌的先例。博览会既是旅游,又不是旅游——服务于旅游,但是又不是传统的旅游部门所掌控的。旅游主管部门往往处于尴尬地位,一般会游离在组织系统之外,无所作为,这是对西湖博览会资源的极大浪费。2002年西博之旅的推出和西湖博览会观光活动部的成立,让人们认识到,杭州市旅游管理委员会作为全市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应当积极融合到西湖博览会之中去,利用部门和专业优势,推广西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参加西博会。

西湖博览会知名度的提高,是成功开展西博之旅的前提。西博之旅是西湖博览会的一个下游产品,西湖博览会没有高的知名度,西博之旅最终也是空谈。连续举办的西湖博览会在国内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在国际上也小有名气,这就为推广西博之旅创造了条件。

要加强对西博之旅的对外宣传工作。比如,有市旅委牵头在上海新天地举办了一次大型广场促销活动,推荐西湖南线景点和西博会项目,招徕上海人及在上海的机会客源群体来杭州参加西博之旅。召开西博之旅新闻会;在全国性的权威旅游媒体上登载广告;在周边城市的旅游交易会上设立了西湖博览会的旅游特别展台,同时在旅游交易的宣传册上设立专项刊登西博之旅的线路和推荐旅行社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展开对西博之旅的宣传,杭州旅游网站和中山国旅的网站均在首页显著位置推出了西博之旅。为使西博之旅走向海外,市旅委还策划了与杭州电视台西博之旅环球行的大型海外异地采访活动,并取得的圆满成功。毋庸置疑,西博之旅特色旅游项目的推出,也使得西湖博览会在全国旅游行业的知名度得到提高。

要谋求会展业与观光活动的结合,推出具有特色的、适于游客和市民参与的项目是成功的关键。西湖博览会是以会议和展览为主体的,客观上,展览类产品和会议类产品一般是不适于普通游客参与的,二者之间的服务对象存在根本差别。但是,西湖博览会的一系列活动类项目,如烟花大会、丝绸时尚节、特色街展示活动、狂欢节等是受游客欢迎的;而一些展览类项目也是可以接待普通游客参与的,例如,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丝绸博览会、中国女装展、中国美食节等。

从博览会如何贴近普通观光游客的角度看,博览会的项目组成要逐步增加适合于老百姓庆贺普通游客参与的展览活动和观光文化活动。要做到既能使游客饱眼福,又能满足购物欲。同时,一些大型活动如开幕式、烟花大会、狂欢节要安排在周末,可以大大提升杭州的节日气氛,但仅仅是几个节目还不够,西湖博览会期间的4个周末最好都有精品参与项目,同时,为便于旅行社出团,要提前至少半年确定大型活动的举办时间。

科学包装很重要。西湖博览会是一个会展项目,它所面临的主要是商务游客,与普通的观光旅游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不加包装而直接推广西湖博览会就会容易导致产品的不对路,会对游客产生误导。因此,必须对西湖博览会的一些单项的精品项目进行整合包装,做成系列观光旅游产品。为此,西博观光活动部在充分的进行时常调研的基础上,从游客的视点出发,举办西湖博览会中对游客较有吸引力的文艺活动、观光活动和会展项目,结合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推出的新景点和大杭州旅游景点,经过整合,创造性的推出了自由人专线和数条套餐组合、西博会考察专线,游客和旅行社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

有效利用政府资源,组织动员全市旅游企业积极宣传和推销西湖博览会。市旅委为鼓励旅行社的积极性,将西湖博览会宣传推销情况列入旅行社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旅行社奖励挂钩,激励旅行社积极宣传西湖博览会旅游,鼓励旅行社组织西湖博览会旅游专机、专列等,把西湖博览会的旅游做大做响。市旅委在杭州近200家旅行社中选了20家有组团实力、信誉好的国际、国内旅行社作为西博之旅的推荐单位,市政府还专门召集了多哥协调会,对20家旅行社实行西博之旅公园门票优惠等措施。西湖博览会结束后,还对推荐西博之旅成绩突出的旅行社给予表彰和奖励。。这种举措大大激发了骨干旅游企业推广西博之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旅游社团,特别是旅行社协会的作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旅行社协会是一个具有较强号召力的民间社团组织,它对于推广西博之旅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市旅委提出要在西博会期间组织一次西博之旅的大型集中活动,旅行社协会积极组织和协调,全市部分旅行社积极响应,共有近万名海内外游客参加。

各部门积极配合,是西博之旅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西博之旅的组织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杭州有关单位和部门通力协调和配合,西博办和展览工作部对游客参与的展览类项目一律开绿灯;市园文局在西博之旅推荐旅行社的优惠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市交警、交通部门在西博会期间向20家旅行社旅游团队开放公交专用道等等。这些都为西博之旅的顺利事实奠定了基础。

3.“西博之旅”的启示——会展旅游项目策划与管理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会展旅游项目,不仅仅可以带动更多的相关消费,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会展活动的效果。会展与旅游的深层联系,决定了会展旅游项目策划与设计应兼具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在结构上应主次明确且相互协调。一个成功的会展旅游项目策划,是会展与旅游充分结合,促使会展旅游者的满意度达到最佳的基础。会展旅游者个人素质高、文化修养佳、极具探索和创新精神、时间紧促、用于旅游观赏的随机性大等特点,所以,会展旅游项目的策划要注意以下问题:

3.1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目前我国会展业还没有实行归口管理,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参与甚少,在管理体制、客源预测、整体促销、配套服务和后续利用上没有良好对接。会展主办单位既是会展策划者,又是会展的具体实施者。同一批人承担着从展品征集、宣传促销到展场布置、活动安排,甚至为参展商提供住宿、饮食的全部服务。例如,2000年世界博览会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组办方预测观众人数达4000万,而实际上只有1800万人,连预测的半数都未完成。原因就在于承办组织者从一开始就只把精力集中在办展上,而没有考虑如何同旅游结合,没有考虑如何吸引旅游者,把周围景点结合在一起向世界宣传。

会展旅游的成功实现需要会展活动组织者与旅游活动组织者积极的配合与努力,会展的承办者负责统筹策划,政府和行业协会积极支持,利用旅行社与各景点、饭店、以及运输系统的关系,满足会展旅游客人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位的需求。

3.2 细化和区分目标市场

会展旅游者作为一个细分市场还可以也必须再进一步进行细分。会展旅游策划,首先应明确区分为两个主要的群体,即以参加会展为根本目的的专业参展商和采购商,以及出于兴趣、好奇等原因而前往目的地的普通的旅游者。

由于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相对于传统的观光旅游,生态旅游、高科技旅游以及一些参与性极强的旅游项目对他们的吸引力就更大些。鉴于会展一般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举行,可以根据他们商业性极强的特点,推出投资考察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在旅游过程中,旅行社可以安排专业性咨询,提供当地的市场行情、法律法规及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有的来宾希望解除紧张的商务活动带来的劳累,所以一些泡温泉、打高尔夫球、海滨浴等休闲度假式的旅游也颇受追捧。

对于普通旅游者来说,他们会展本身和会展举办地极其周遍的特色旅游资源都是吸引他们成为会展旅游者的吸引物,可以用有特色的会展吸引他们,并与旅游部门结合推出短平快的城市周边游。在日程安排上主要以半日游、一日游和二日游为主,产品特色上突出本土文化和休闲性。以广交会为例,入境参加广交会的游客在会后多选择就近到珠江三角洲各地旅游,具有岭南文化特色和南粤风光的旅游线路最受欢迎。

3.3 突出展会的主题,注重发掘文化内涵

一般来说,大型的会展活动每一届都会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会展旅游项目的策划和设计必须以会展的主题为核心展开。

会展旅游既然是植根于会议、展会等事件的旅游项目,其参与者又是消费能力和文化素质“双高”的群体,因此,必须充分发掘 “事件”本身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并最终将文化物化于会展旅游的各项活动中。例如青岛国际啤酒节的文化核心是“啤酒文化”,其各项活动的设计就啤酒文化或者啤酒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再如西安在“东西部经贸洽谈会”期间,隆重推出“发现法门寺之旅”;海南在“亚洲论坛”后,推出的中国首家“贵族路线”海南—— 博鳌旅游线。尽管价格昂贵,但因内容丰富、文化品位高而受到了广大会展游客的青睐。

3.4 合理安排时间

与普通的旅游者不同,尽管会展旅游者也是前往异地进行旅行,但这种旅行活动并非是基于闲暇时间,而是基于工作时间。因此,会展旅游者在时间的安排上没有太大的弹性空间,这就要求旅行社等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必须具有更多的选择性,这样会展旅游者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旅行社还应该安排好会展旅游者的回程事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5联合促销

坚持联合促销的原则,借助各方面的力量,逐渐扩大联合促销的范围,形成整体的优势。一方面联合交通业、旅游业、会展等部门共同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是通过旅游企业与会展公司联合起来进行宣传,将旅游产品的宣传工作渗透到会展的每一个阶段,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手段,强化商务客的旅游意识,最终达到销售会展产品与旅游产品的目的。如在西安举办的“艺术博览会”,由于主办单位和策划公司的运作水平较差,宣传不够得力,造成会展期间参观者人数很少,购买商品的更是寥寥无几,致使参展厂家人不敷出,亏损严重,无不怨声裁道。这样的会展不但损坏了主办城市的形象,也破坏了参展者旅游的心情,根本不可能吸引外地游客来购物、旅游。

4.结论

会展旅游项目的策划工作是会展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灵魂,也是目前许多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的最薄弱环节。应当引起相关主体的充分的重视和必要的研究。正确看待会展旅游,优化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加强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合作共同办展,是会展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以会展和旅游互相配合形成1+1>2的互补优势可共同促进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随着加入WTO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会展旅游将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向行业协会规范化、企业运作市场化、会展公司集团化、行业分工专业化、大型展会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寻求会展业和旅游业的最佳结合方式,以会展来填补旅游淡季损失,同时以旅游来促进会展产业发展,形成更完善、更高一级的互动优势。

参考文献

[1]何建英,论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4,3。

[2]卞显红、黄震芳,发展南京会展旅游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1,4。

[3]卞显红、黄震芳,我国会展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旅游科学,2001,4。

[4]卞显红,会展旅游参与者影响因素决策[J],旅游学刊,2002,4。

[5]应丽君,关于我国会展旅游的思考[J],旅游科学,2OO3,1。

[6]王云龙,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比较[J],旅游学刊,2003,5。

[7] 吴明远,叶文,王凤兰,会展经济与会展旅游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8]谷玉芬,试论政府在发展会展旅游中的定位[J],商业研究,2004,15。

[9]王春蕾,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构建[J],旅游学刊,2002,2。

王充博览篇5

历史上,伦敦的城市规划、建筑风貌与社会气质都曾伴随这些大型活动而转变。回顾那些展会,伦敦的形象似乎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一种存在于展会中的城市记忆。

水晶宫:发展平民的艺术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真正处在世界的巅峰。当时全球约四分之一人口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势力范围覆盖了全球24个不同时区,并因此得名“日不落帝国”。在这其中,伦敦作为伟大帝国的政治和经济枢纽,当仁不让地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也是最先进的城市。在艺术、科学、工程、科技等方面的飞跃式发展使得伦敦期待能有个更大的舞台向世界展示自己。

1849年,担任皇室艺术协会主席的阿尔伯特亲王提议在伦敦举办一次国际化的博览会。他持有一种较为开放的观点: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力,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

在阿尔伯特亲王的斡旋下,政府批准了成立世博皇家委员会的申请,将特别建造一幢临时建筑作为世博会展厅并将举办场地选在海德公园。

在伦敦生活的日子里,我最喜欢在休息的日子里到海德公园散步。对于今日的伦敦,公园闹中取静,能让人瞬间忘却都市喧嚣,惬意地拥抱自然。这是伦敦人最喜爱的公园。

看着Rotten Row沙道上,穿着保罗衫骑马从你身边走过的游客,时光仿佛瞬间回到几百年前。18世纪,此处是英国王室的猎鹿场,拥有丰茂植被,佩戴着猎鹿帽的王室成员和贵族客人们每年都在这里驰骋、追逐。

如今在公园里,人们再也找不到有关于世界博览会的任何痕迹了。而这,正是当年主办方最希望的结果。

1849年底成立的世博会建筑委员会向各国发出展馆设计的邀请。三周内,委员会收到了245个设计方案,却没有一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认可。因为所有的方案看上去都过于保守,并未能支持组委会提出的“便于会后摘除”的要求。

举办国际博览会的提议遇到外界的很多质疑,有人认为永久性的砖石建筑与海德公园原本的自然风光极不协调,破坏了环境;也有人反对建设场馆的巨大花销;甚至《泰晤士报》也加入了抗议的行列。

正值此时,在伦敦短暂停留的查丝华斯庄园首席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致信艺术协会,请求其考虑自己的设计方案。

帕克斯顿的场馆设计宛如一个由铁架和木头支撑,玻璃作为墙面的巨大温室。设计灵感来源于王莲。

1837年,英国人从圭亚那带回了王莲种子。这种美丽的大型水生植物引起了伦敦贵族们的强烈兴趣,他们相互竞争希望能够第一个在伦敦培育出王莲。帕克斯顿成为第一个让王莲在伦敦开花的人,并将自己培育的王莲赠送给女王。那时,他第一次结识了同样热爱园艺和艺术的阿尔伯特亲王。

只是,当时的阿尔伯特亲王未曾料到这位年轻有为的青年不仅仅只是一位园艺师——若干年后,帕克斯顿的名字将久留史册——以开创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师为名,并与自己合作成就了世界首个国际博览会。

偶然的机会,帕克斯顿发现王莲粗壮的径脉纵横呈环形交错,构成既美观又可以负担巨大的承重力的整体,它巨大的叶子竟能支撑自己女儿的体重。由此,他打破常规提出了新式设计理念,推出了预算低廉而又拆除方便的展览会图纸。

《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帕克斯顿的设计并征求公众意见。顿时,公众舆论偏向了这个新颖别致、优雅美观又是临时性的建筑设计上。

仅仅不足一年,1851年5月1日,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又称万国博览会)开幕。这使得伦敦,特别是海德公园,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开幕当日,海德公园举办了盛大仪式,女王维多利亚和丈夫阿尔伯特亲王都莅临现场。维多利亚女王对于世博会的举办颇为满意,她在日记里如此说道:“我们站在展会大厅的南侧走廊,看着人潮汹涌。我觉得当时海德公园一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他们有秩序地向前移动,如此文明而有序。这使我感到很高兴。”

包括女王在内的所有人都对承载1.4万多件展品的透明建筑发出惊叹。这个占地7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完全由玻璃和铁架建构。它完全颠覆了公众对于建筑的传统认知。

帕克斯顿的设计,采用了9.3万平方米的玻璃。通体透明的展会本身就成为这次博览会的最亮眼展品。前去采访的《庞奇画报》记者道格拉斯将它生动地称为“水晶宫”,而这个名称一直流传至今。

亲历现场的观者难以想象,“水晶宫”的建造仅仅花费两千多名工人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在建造过程中,帕克斯顿充分利用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从主体架构中的梁架、角钢和玻璃墙面到细小的螺母、螺丝、铆钉及钢柱,几乎所有建筑用料都由工厂大规模批量生产后在海德公园进行组装。为解决玻璃墙壁会产生蒸汽凝结的问题,水晶宫的图纸别设计了水槽。同时,窗条栏杆的油漆粉刷也全都由机器完成,大大节约了人力。甚至搭建展馆外墙的29.3万块玻璃板都生产于伦敦的相邻城市伯明翰,后经工人驾驶专门设计的安装机械车进行组装。在现代工业所造就的玻璃房子中,人们还能看到榆树等热带植物悠然自得地生长,这不但保护了海德公园的植被环境不受展会破坏,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还能净化场馆内的空气。

6个月中,博览会接待了6039195名参观者,这相当于当时英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每位参观者都需要支付1先令的入场费。在水晶宫内出现了世界上首个公用厕所——它向每位使用者收取1便士。而在伦敦社会传统中,人们将“去厕所方便”委婉地称作“去花一便士”的习惯正来源于此。

世博会结束后,主办方公布通过展会获得186437英镑的利润。皇家组委会讨论决定,除了给设计师5000英镑奖励外,剩下的所有盈余都用以建造市民公共空间,以鼓励普通市民接触艺术和科技信息。

王充博览篇6

1、心理呓语的案例通常都属于专业心理范畴,指的不是上文提到那样的因为我博览群书而提出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问题。

2、大学四载,游学江城,博览群书,触类旁通,涉猎广泛,过目不忘。

3、王红同学,平时博览群书,潜词造句的能力很强。

4、可要想领悟到这一点,却得先博览群书,正如要蔑视成功,恰恰得先成功,这又何其不幸啊!

5、他出身于一个商人家庭,因特殊原因没能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依靠自学而博览群书,最终成了胡适的英文教师。

6、马尔索博览群书,兼收并蓄,又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哑剧风格。

7、其实,博览群书,拓展宽阔的知识面,对于一个有作为的将军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8、从童年时代起就利用他父亲的丰富藏书,勤奋学习,博览群书,熟悉了一些科学知识,对于数学尤感兴趣。

9、他对外国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经常博览群书以寻找有用的信息。

10、读书有成效不在于博览群书。而在于读有用的书。()

11、我看了很多有关你的采访,然后这些都表明你博览群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都是个行家,比如绘画,比如多种乐器的演奏。

12、它可以使您的手机立刻拥有博览群书、浏览写真漫画、听歌播客、欣赏影音的功能。

13、我爱好广泛,博览群书,尤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对IT技术有浓厚兴趣,并熟练掌握软硬件及应用技术。

14、但他至少当过加州州长,而不是阿拉斯加州州长,并且博览群书。

15、他在图书馆除了参阅美国小说之外,还博览群书。

16、这是一个似慢实快的办法,书桌上不堆放多种类别的书,更不要摆出博览群书的派头一目十行、一天一本。

17、争执到最后,罗燕总是这句充满个性的话:“作为演员我服从,但我保留看法!”坎坷的经历、朋友间的交往感受和博览群书,这三者汇合交融,形成了罗燕独特的性格。

18、我们可以通过博览群书努力学习,以及由浅入深、由狭到广的生活阅历提高自己的精神内涵,然后通过思想、行为表现出自己个性。

19、在工作之馀,文祥更利用网络博览群书,进入了知识的无垠世界,令他的人生领域更上层楼。

20、撒尔伯格修养良好、博览群书,即使像赶骡队一样对待剧作家,也能尊重他们。

21、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阅读为人处事、企业管理等方面知识。

22、博览群书培养了这位早慧少年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而阅读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推理又赋予他极其严密的思维习惯。

23、他博览群书,潇洒飘逸,可以表现的面真的很多,大家觉得诸葛亮是三面的,那我们要展示五个面给观众。

22、从大英博物馆分离出来的大英图书馆,是一个博览群书的最佳场所。

24、我善于交流并且我博览群书,至今我仍保持着大学时养成的一个好习惯: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书。

25、殷实的家庭,丰裕的生活,使他们能够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群书,熟知儒家经典。

26、她博览群书的名声,象云雾一样包围着她,使她变成了史诗中的女神。

27、关于是应该有选择的读书,还是应该博览群书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王充博览篇7

“欢迎来到美丽的上海世博园。上海世博园区位于繁华的黄浦江两岸,雄伟的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总面积是5.28平方公里……”登录网上世博会网站(),世博园区的三维场景就会直观地呈现在你面前,而向导就是活泼可爱的海宝,点击链接,它就会逐一向你介绍园区内的各个场馆。

足不出户逛永不落幕的世博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交流的方式,使人们之间的交流突破了距离、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变得直接而简单。谈起为何会开办有史以来第一个与实体世博会交相呼应的网上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事物协调局新闻宣传部副部长、网上世博会项目总监王立平向记者介绍说,网上世博会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受众范围广、传播手段更多元化、延续时间更长等优势,是世博会的有效导引、补充与延伸,是集推介、导引、展示、教育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性的网上平台。

3D技术、视频点播、虚拟社区等新技术和应用使世博会对参观者而言不再是被动地单方面接受展示内容,而是可以通过在网上漫游,按照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主动地参与其中,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互联网可以让全球超过10亿的网民足不出户就能尽情尽兴地游览世博会。王立平说,网上世博会将在一个更长的时间段内存在并延续下去,即便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网上世博会可以继续在互联网上持续开放,营造一个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网上世博会的展馆分为两类,一种是浏览馆,参观者可以全方位了解展馆的空间布局和主要参展内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深度了解;另一种是体验馆,在浏览的基础上,参观者可以在体验馆内以三维方式参观场馆,并与之进行生动互动。王立平介绍说,自从2009年11月12日,网上世博会上线以来,各国展馆都在逐步完善发展中,截止到1月21号,网上世博会的独立外观展馆已经增加到100多个,法国馆和泰国馆的内景已经完成上线,参观者可以点击进入馆内浏览。在5月1日,所有展馆正式上线之前,还会增加一些新的栏目,比如世博摩天轮等。

浪漫法、意展馆的3D基因

世博会有350多个展馆,而法国馆无疑是其中最浪漫的一个。设计师雅克•费里耶将法国馆设计成一座悬浮在水面之上的法式庭院,展馆内垂直的法式园林与水面倒影交相呼应,给人清爽和谐的体验感。

为了让全球亿万参观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地参观法国展馆,法国馆积极参与网上世博会体验型展馆项目,构建与其实体展馆对应的全3D虚拟展馆。通过全球领先的达索系统3DVIA Virtools技术,网上世博法国馆将“感性城市”的主题在虚拟空间中展现了出来。参观者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在虚拟展馆中360度自由参观,欣赏奥赛博物馆的经典名画和馆中美丽的法式园林,同时还能享受不可思议的3D互动体验,甚至“走进”高更的《餐点》等名家画作,“穿梭”其中并聆听作品介绍。喜欢3D互动游戏的参观者更可以与法国馆的吉祥物乐乐进行实时互动,在游戏中体验包括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等五感的感官享受。

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政府总代表Jose Freches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网上世博会率先推出全3D互动体验型展馆的参展方,我们凭借达索系统3DVIA Virtools,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平台,不仅向全球亿万观众展示法国的生活与文化,同时也展现了上海世博会的创新理念。”

而网上世博会的策划、平台开发及数字内容建设方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则向记者介绍了网上世博意大利馆的建设过程。基于水晶石的N-city和Web 3D 技术平台,通过Web 3D和多媒体交互手段,实现实体展馆空间数字化,结合互联网技术,将展馆的空间如实还原,并着重介绍展馆的各个展项,通过虚拟导游解说,带领观众游览展馆并体验各个展项,期间通过多媒体介绍、互动游戏等方式,让观众对各个展项有较深刻的印象,以充分表达意大利馆所要传达的理念。全球用户都可从网上浏览以“人之城”为主题的意大利国家馆网上体验馆,随心所欲地“游览”展馆内外,并与虚拟展项互动接触,“零距离”感受意大利文化、城市的迷人风采。据介绍,N-city是一种跨网络的富媒体生产与平台,通过建模、渲染、自动处理引擎裁图、前台显示等一系列生产流程标准化操作,它可以实现基于网络图片传输和富媒体信息标注的三维内容模拟与交互的软件系统,从而打造一个“立体”的网络展示平台。

从容应对大并发量访问

回想2007年10月底那次奥运售票系统的“幸福”死机,让人不得不替网上世博会捏一把汗,到今年5月1日,与实体馆一起正式开放的时候,它能否承受大量并发访问之重?

对此,王立平介绍说他们主要采用三种方式来应对大并发量访问。第一,技术优化。“我们将综合运用Flash、Web 3D等多种技术,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对网上世博会开发建设成果进行一系列的优化。比如,采取分区域建模、串行并行同步进入处理等办法,对重要场景精细建模,对相对次要的部分建设粗模,以保证网民的下载和浏览速度。”王立平说,“同时,我们在开发制作三维展馆的过程中精益求精,不断地对性能和程序进行优化,在不影响观看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压缩数据、切分场景,并按需加载相应模型,实现进出视野范围内物体资源的合理分配,使浏览过程始终保持较小的内存和网络占用。”

第二,带宽和CDN部署是支持大并发量的重要保证。“我们选择了国内顶级的运营商中国电信来负责网上世博会的电信运营保障。为确保网上世博会的稳定运行,中国电信在上海浦东信息园内建立了一个五星级机房,预留了充足的带宽,并根据网上世博会的特点和要求,对CDN布点策略和系统性能进行了优化。此外,我们还与国际上最大的CDN服务商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在全世界搭建多个CDN内容分发系统,力求国外用户在体验网上世博会的时候访问最近的缓存服务器,提高访问速度。”王立平介绍。

第三,就是从服务器的软硬件方面给予保障。国内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公司将负责网上世博会的总集成、总运行和总维护。为此,腾讯在上海成立了专门的网上世博会工作团队,凭借多年互联网运维经验和技术累积,配合以北京、深圳两地强大的后台支持,重点加强系统运维及信息安全团队建设,并配备充足的服务器等硬件设施,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运营维护,以保证日常运维的安全稳定。

此外,网上世博会项目技术团队将严阵以待,在网上世博会全面开放的时间里,对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技术保障,一旦哪个虚拟场馆出现“人流过大”的情况,将启用对应的应急预案,如通过虚拟排队等方式限制访问,以保证网上世博会整体上不会出现堵塞和瘫痪。

作为全球首创的全三维网站,网上世博会在运营期间仍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急预案,以保证网站能正常、稳妥地运行。

王充博览篇8

为纪念比利时独立75周年,展示独立后科技和工业方面的成就,比国政府在第一工业大城列日举办世界博览会。会场占地面积52英亩,参展国35国,参观人数700万。中国官商合作参展,展品由赫德为首的海关官方征集为主,商人自愿参加,共有18个省30多个商家参展,展品以丝绸、茶叶、中药等传统商品和刺绣、雕刻、漆器工艺品为主,建有中国馆达800多平方米。比国政府为世博会特制了荣誉奖牌,铜质,圆形,直径70mm,章正面为一女神正在吹响胜利的号角,周围环书“比利时王国”字样;背面是三位各自代表工业、科技、艺术的女神和“1905(年)列日世博会”字样。

13、1909年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

1909年,美国政府为纪念克朗代克河淘金热10周年,在西北部滨海大城西雅图举办全称为“阿拉斯加一育空一太平洋世界博览会”。会场面积250英亩,参展国约23个,参观人数374万。中国政府虽未正式组团参加,但在美国的华人积极筹备参展,组织了大量中国传统产品参展,还建有“中国村”,并举办“中国日”活动,荣获了不少奖牌。本届世博会组委会特制发了纪念章,黄铜质,圆形,直径34mm。章正面为象征淘金热潮的三类开拓者,周围环书“1909(年)西雅图阿拉斯加一育空一太平洋博览会(英文)”字样;背面是“阿拉斯加之父”熙华德、西雅图首领头像和开拓者在劳动,下有“阿拉斯加一育空一太平洋博览会(英文)”字样。

14、1931年法国巴黎世界殖民地博览会

为展示法国开拓殖民地成绩和殖民地对法国的贡献,1931年法国政府举办巴黎世界殖民地博览会,占地148英亩,有宗主国和殖民地约30个参加,参观人数3349万。该博览会的纪念章铜质鎏金,圆形,直径32ram,章正面书“1931(年)世界殖民地博览会(英文)”字样和展馆景观,背面有“1931(年)巴黎世界殖民地博览会(英文)”和大象动物图。

15、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

1933年美国政府为纪念芝加哥设市100周年,举办芝加哥世界博览会,提出了“一个世纪的进步”主题,这是世博会历史上使用“主题”的开始。世博会占地面积427英亩,参展国达47个,会期先后近11个月,参观人数达4877万。中国派出庞大代表团参展,获得荣誉不少。这届世博会组委会取消了正式评奖,但官方仍然特制了纪念章,颁授于参展商。纪念章为铜质,圆形,直径56mm,章正面为一强壮的健士,旁书“孜孜不倦、勤力细研”褒语;背面是世博会场地总图,外缘环书“一个世纪的进步,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英文)”字样。

16、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58年比利时举办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个大型世界博览会――布鲁塞尔世博会,主题是“为更人性化的世界而回顾世界”。会场占地494英亩,参展国39个,参观人数高达4145万。因普遍认为博览会的产品评比已有悖世博会精神,它不应起到加剧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副作用,故这届世博会是对参展者颁奖的最后一次,从此以后,世博会对展品的评比、颁奖退出历史舞台。本届世博会的金牌奖章,铜质鎏金,圆形,直径70mm,章正面是少年男孩,周围环书“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英文)”两种官方文字;背面为满布花草和树叶及“为了一个更加人性化的世界”字样,整个画面之寓意对世界和平充满美好的祝愿。

17、1981年日本神户人工岛世界博览会

1981年,日本政府在著名对外贸易海港城市神户举办了人工岛世界博览会,主题为“人工岛、大港口、高速列车”。会场占地面积220英亩,参展国34个,参观人数510万。本届世博会组委会特制发了精致的纪念章,铜质,古铜色,圆形,直径40mm。章正面为六柱形海浪的世博会会徽,上下书“1981(年)日本神户人工岛世博会”字样;背面是一位脑海里充满聪明智慧、才华横溢的女性头像,象征高科技开发为人类服务,画面设计新颖独特。

(本文图片由郭长耀摄)

上一篇:高中一年级数学范文 下一篇:匆匆太匆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