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阅读范文

时间:2023-10-25 14:19:24

藤野先生阅读

藤野先生阅读篇1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弱,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支撑他们阅读的动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对阅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特点,设置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产生阅读的动力,提升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教师问学生:“菲利普夫妇见到落魄的于勒后,赶紧逃离现场,回到家后,作为于勒亲兄弟的菲利普先生会是什么想法?菲利普夫人会是什么想法?菲利普先生与菲利普夫人在躲开于勒后,会有什么内容的对话?”一石激起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在小组内创编菲利普夫妇在离开于勒时的对话。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进入人物的心理世界,对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更全面与深刻的把握,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处于“无问题意识”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精心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甚至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后,自己说出“标准答案”,唯恐学生答案说错,因提问时间过长,耽误课堂教学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下,增强探究的动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例如,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教师提出问题: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朴实的教师,他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业成长非常关心。但这是教师的本职,是应该做的。为什么藤野先生却给鲁迅先生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受到鲁迅先生的无比尊敬?教师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动力,他们反复阅读课文,并在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彼此表明各自的观点,在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学生结合当时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日本军国主义歧视中国人的历史背景得出结论:藤野先生之所以受到鲁迅先生的无比崇敬,不仅因为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求实的教师,而且他还是一位抛弃民族偏见,具有世界大视野与怀的教师,他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鲁迅先生铭记与怀念。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可以引领学生进入阅读理解的更深层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深入阅读的能力。

三、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没有想象的阅读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活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走进文本营造的情感世界,与文本情感达成共鸣。例如,教学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如果文中的小孩勉强顺从了大人的建议,委屈地与大人一起走大路,老人会怎么想?让学生转换角度考虑问题,使学生更能更理解作为一个长辈,对小辈的那种关怀与怜爱之情。《孔乙己》一文的文末是这样的:“孔乙己大约已经死了。”作者为读者的阅读理解留下了无尽的艺术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根据他的性格与社会环境对这一人物的悲剧命运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想象与推测。接着,教师又启发学生:“假若,这里说的只是假若,范进中举后与落魄的孔乙己相遇,他们会进行什么内容的对话?”这些问题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与文本展开对话。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想象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结合文本的内容及特点,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究动力,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世界,与人物对话,与文本情感达成共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藤野先生阅读篇2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手法。运用对比手法可以描写人物,刻画性格,也可以描摹景物,抒发感情。正确运用对比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藤野先生》一文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作者对藤野先生、几个职员关心自己的感受的对比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有几个职员曾“为我的食宿操心”,作者直言不讳地猜测原因是“物以希为贵”,并非发自肺腑。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作者对他们的“操心”并不领情,但对藤野先生的“热心希望,不倦教诲”却热情赞颂:“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同是受人关心,可感受迥然不同。对比之下,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和热爱医学事业的可贵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二、藤野先生自身生活习惯和工作态度的对比

藤野先生对自己的衣着从不讲究。但是,他对学生的讲义却能从头到尾仔细添改,即便是“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他也要认真负责、循循善诱地予以纠正。藤野先生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的对比,使他不拘小节、严谨治学的学者形象跃然纸上。

三、藤野先生与日本“爱国青年”的对比

藤野先生为作者添改讲义、纠正血管图,关心作者的解剖实习,诚恳地了解中国妇女缠足的情况;而日本“爱国青年”却无事生非,蓄意挑起匿名信风波,以子虚乌有的事情污蔑作者。藤野先生的诚恳和日本“爱国青年”的蓄意污蔑形成的对比,显现出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宽怀。

【延伸练习】

阅读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选段,回答问题。

(一)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二)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1.选段中,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张爱玲《弟弟》选段,回答问题。

(一)他妒忌我画的图,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他是“既不能令,又不受令”的,然而他实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也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泼风似的跑,后头呜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

(二)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过的是何等样的生活。有一次放假,看见他,吃了一惊。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租了许多连环图画来看,我自己那时候正在读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认为他的口胃大有纠正的必要,然而他只晃一晃就不见了。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

2.简要说明上述选段中的对比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聂华苓《人,又少了一个》选段,回答问题。

(一)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二)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

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3.选段中的“那个女人”前后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藤野先生阅读篇3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31

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注重作品的情节,其余一概不会思考。这样的阅读太过肤浅,没有体现出应该有的价值和效应。他们在文学的世界外面徘徊,找不到通往文学殿堂的那个大门、那条正确道路,最后只能空手而归。

所以,教师应该做的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应该教会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这个过程的实质是以教促学,变取得为索取,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文学殿堂里汲取成长的养分。

根据新课程标准有关阅读教学的要求进行参考,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尤为必要:

一、探究内涵,获得启示

陶行知说过:“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给我,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其中所说的“何故”“何如”等都是文章背后的内涵和深意,即我们从文学作品中读出的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陶行知先生强调了阅读得出文学作品内涵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呢?

1. 透过故事的表象去探究故事背后的实质,探究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

例如:阅读《我的叔叔于勒》,首先吸引我们的是这个故事的情节,曲折生动,跌宕起伏。仅止于此,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开头盼于勒然后赞于勒最后躲于勒,是什么原因使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不断发生变化的?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后可以发现:是金钱,这一切和于勒是否有钱密切相关。于是,学生领悟到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裸的金钱关系,也得到了“不要让金钱吞噬了人格和灵魂”的启示。

2. 抓住暗示主旨的句子或语段,探究人生的哲理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以人花相映成辉的诗情画意感染读者,以深刻的哲理启迪人们。可以抓住“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句,学生就会领悟到: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经常会遇到坎坷,就像花一样,生命的途径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是美好的、生命的意义是顽强的,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是扼制不了的、是不灭的,生命的长流必将冲垮一切障碍,我们应该永远对生活充满信心。

探究文学作品的内涵,就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优秀的文学作品像一股清泉,挖得越深,就越清澈,涤荡心间的尘埃。

二、探究情感,升华人格

“文学就像炉火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那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直至大家共同拥有。”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深深知道,文学可以使自己的情感与别人产生共鸣,借此来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因此,探究思想倾向,感受大师的情感,是我们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途径。

但是,作者的情感有很多都是隐藏在作品中,不是直白地显露出来的,学生难以把握其中意蕴。教师应相机引导:

1. 善于诱导学生学会依据语境来推断关键词语的词义,从而感悟作者的感情。《在烈日和暴雨下》有句写坐车人的句子:“坐车的放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吭地任凭车夫在雨里争命。”读这句话,要求学生重读“死”字,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诅咒”那个“坐车人”呢?学生不难感悟到老舍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人吃人社会的愤懑和抗议。再联系对作者的介绍,学生对老舍这样一个“人民的艺术家”为人民而废寝忘食地写作,忘我工作的精神就会产生崇敬之情。

2. 善于诱导学生身临作品所创造的情景,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一面》中,当我从鲁迅先生的言行举止和一段访问记中得出判断:这个人就是鲁迅先生,这个名字在心中乱蹦,可是我的嘴里只说出:您,您就是……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这里可以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我心中有了答案却又不说出答案。学生可以回答出:“这是在保护鲁迅先生,因为当时先生正遭到反动政府的通缉。”从更加能体会到鲁迅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再联系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定会被鲁迅对劳动人民关怀的精神所感动。

“读好的作品,就是和高尚者进行了一次谈话。”笛卡尔说。我相信,这样的谈话、这样的情感交流,一定会让学生感受到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并升华自己的人格。

三、探究情形,感悟美德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阅读的关键在于体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新课标也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初中语文教材不乏例子可陈。可以从情感和形象入手,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

1. 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并能创造美的习作

评论家认为:文字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

例如:学习《雪》,通过想象来感受“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提问: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明确:作者从四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一是以暖国的雨和“单调”来反衬雪花的“灿烂”。二是直接写雪的质地、颜色,“滋润美艳”,犹如充满青春的壮健少女的皮肤。三是以雪野中的花草,特别细写了花的不同种类、多样形状和各种颜色,衬托雪的美丽。在数九寒天,作者用花的血红、深黄、紫中隐青和草的嫩绿,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四是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煞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动笔写雪,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在学习和实践中得以提高。

2. 引导学生品味人物的形象美,由外在的形象探索到内在的美

黑格尔曾说:“美的生命在于显现。”我们分析人物外在形象美,也必须研究,在社会实践中人物内在的品质是如何体现在形象上的。人的内在美主要是通过人的外形、动作、神态表现出来的。

例如:教学《藤野先生》,结合课本扉页的彩色插图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和课文中的介绍,可以知道他的外形“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再用“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的形式回答,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在教师引导、提示下,学生积极思考、发言。学生觉得藤野先生生活俭朴、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热情诚恳、循循善诱。学生也就了解到藤野先生就长相,并不是光彩四射,非常普通。就行为,非常平凡,做着教师该做的事。接着追问:假如你碰着这样的一位教师,你会觉得他伟大吗?那么,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学生感悟,藤野先生有许多优秀品质,包括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中国学生一视同仁的博大的胸怀。就这样,学生的心里便种下了道德品质的种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探究作品美的情景、形象,就会产生爱美、尚美的心理,进而会提升美的情操,设计美的未来,创造美的人生。

四、品味语言,提升能力

不同作家,因经历、个性、处境的不同,语言风格也是不同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文学大家的语言各具魅力,不同的语言往往蕴含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内涵。通过品味语言,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例如,季羡林先生,他一生学贯中西,品格为人所敬仰,正如他自己所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 他在期间偷偷完成《牛棚杂忆》。他的散文风格平实自然、诚挚质朴、意蕴深远,是不曲不隐的写作本色,文如其人。《幽径悲剧》就是如此,“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教师要求学生细品:他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就能感受到,这是美好事物被毁后作者的悲愤之词,通过平实而真挚的语言,学生就会感悟到季羡林先生对真、善、美的呼唤。

鲁迅先生则不然,他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十三岁就经历家庭变故,过早地结束幸福的童年生活,成年后又目睹了社会的弊病和民族的劣根性,把中国的病根看得很透彻。因此,他是以犀利尖刻的语言来鞭鞑腐朽的社会制度,并以此来拯救“国民”。例如在《故乡》中,杨二嫂的“薄嘴唇”“凸颧骨”“圆规”的外貌及其他语言、动作,表面上表现了杨二嫂的庸俗、自私、刻薄。而教师如提示学生联系鲁迅的语言特色,学生就能领悟到,作者是用犀利尖刻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劳苦大众的迫害与摧,控诉了社会的罪恶,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笔者相信,在教师对学生阅读教学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一定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课内拓课外,在文学世界里汲取养分,提高素养。为学生指引“门径”,带他们登堂入室,他们就可以领略到无限风光。

藤野先生阅读篇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但是,在目前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总是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知。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依赖老师讲解的习惯,不愿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意识淡薄,就像圈养的鸟折断了飞翔的梦想,犹如断翼,解题时禁锢了思维。

这一教学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容易出现三个误区:一是用已有的文本记忆代替对选文的感知;二是对似曾相识的题目定性思维;三是对新题目缺少自主思考。下面让我们结合例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用已有文本记忆代替对选文的感知

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教材中的精读篇目通常情况下都会分析得很全面,从内容的把握到写作手法的分析,从词句的表达作用到中心主旨的归纳。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知程度就不及教师的分析深度,而教师对文本过度的剖析会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和思考的体验,慢慢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在具体做题目的过程中就不会去阅读选文,更不会去仔细揣摩内容,就直接用课堂上讲过的与之相类似的知识来回答。

例如,2009年的“平江中学初三零模语文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藤野先生和三味书屋的先生都是鲁迅尊敬的师长,阅读这两段文字后谈谈在鲁迅先生心目中这两位老师的可敬之处。

甲文: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选自《藤野先生》)

乙文: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合上了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试卷上给出了《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选文,可是很多学生根本不去阅读试卷上的选文,读完题目就直接用老师上课时对这两位先生形象的分析来作答――藤野先生是一个教学严谨、热爱学生、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个方正、质朴、博学、和蔼的老师。

这个题目问的是两段文字所表现出的两位先生的可敬之处,而不是问他们分别是个怎样的老师,因此是不能照搬老师上课时的分析的。《藤野先生》的选文选择的是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和向“我”了解中国人裹脚两件事,“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从选文中的这一细节可以感受到藤野先生对“我”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反而给了来自弱国的“我”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这才是藤野先生令人敬佩之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选文选择的是“我”向先生询问“怪哉”一虫之事,“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些句子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三味书屋先生的可敬之处。

二、对似曾相识的题目定性思维

学生在做非中考试卷的过程中还容易碰到似曾相识的题目,这时他们就会放弃辨析和思考,直接回忆做过题目的答案,定性思维,生搬硬套。

例如,《2010常熟市初三调研测试试卷》选取了《我的叔叔于勒》中的片段,出了一道题目:“‘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一句中三个分句的顺序能不能换,为什么?”

原文: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不少学生看到“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就不去仔细地读题目了,以为与老师上课时讲的这个题目相似:“‘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反应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拿起笔就这样作答:这三个分句的顺序不能换,因为它们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之中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

这个答案虽然不全错,可是没有把两个题目区别开来。前者侧重考察三个分句表达的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我”的心理,后者只侧重考察“我”近距离观察于勒叔叔后的心理世界。因此,思考时应该揣摩“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三个句子的不同之处,“我的叔叔”表明于勒是我的亲人,反映了“我”对于勒叔叔遭遇的同情,“父亲的弟弟”表明于勒是父亲的兄弟,写出了“我”对父母六亲不认、冷酷无情的不理解,“我的亲叔叔”除了重复“我的叔叔”一句外,还多了一个“亲”字,在意思上就更进一层了,三句之间构成层层递进的关系,在情感上也加深了一层,充满讽刺意味。因此,仅仅照搬老师上课时分析的“我”的心理来答题是不全面的。

三、对新题目缺少自主思考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师热衷于细致地分析、讲解课文。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失去自主性,久而久之,学生在思想上就会养成惰性和依赖性,遇到新题目时总是想着老师课上有没有讲过,是怎样讲的,努力回想答案。即使想不起来也不愿意去主动探究,反而还会担心自己思考的结果与教师课上的讲解不相符合。

还以学生解答“2009年常熟初三调研测试试卷”中的《我的叔叔于勒》阅读题目为例,要回答的问题是:小说中有些语言文字,看似平常,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试以语段中“我”的表现为例作分析。

原文: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此题要求以选段中“我”的表现来分析小说的语言看似平常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这一特点。解题时先要从选段中找到描写“我”的表现的句子,然后筛选出看似平常却内涵丰富的句子,最后加以分析就行了。但是,很多学生解题时就缺少这样的思考过程,一看到题目中有“我”的表现这一熟悉的字眼,马上就想到老师上课有讲过“我”是一个对于勒叔叔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对父母的做法感到困惑和不满的孩子。能直接突出“我”这一形象的句子是“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很多学生就继续在此句上下功夫,选择了这个句子来分析。

其实,这句话只是“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后的内心独白,分析时不能脱离使“我”产生那样心理的语言环境。于勒叔叔的手满是皱纹,脸又老又穷苦,满是愁容,狼狈不堪,即使他不是“我”的叔叔,见了这样的水手,作为孩子的“我”也会产生同情心,何况眼前这个人还是“我”的叔叔呢。于是心里不止一遍地念“这是我的叔叔”,第二次还加了个“亲”字,包含了讽刺和无耐的意味。所以,应该把这些句子都摘录下来进行分析,答案才会更符合题目的要求。

总之,目前的阅读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在做现代文课内阅读时对文本的理解缺少自主感知和思考,而阅读中独立思考和贴切表述是有效答题的双翼,同时从长远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是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只有在学习中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开出智慧的奇葩,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曾强调:“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由此可见,对教师而言,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双翼齐飞,才能让学生飞得更高!如何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教师和学生用心求索。

藤野先生阅读篇5

一、引导学生读中质疑

一开始上课,笔者就引导学生要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力争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让学生用20分钟时间自由阅读课文,读通、读懂。学生通过朗读、浏览、速读、默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文章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文章的层次结构该如何划分?文章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呢?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等等。笔者将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有选择的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并积极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读中释疑

笔者先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自己找到答案,有难度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笔者再加以点拨。通过再次朗读课文,学生很快理清了文章的层次结构,也知道了文章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京等地的事情。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们自己阅读、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思想上有了一种成就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这一课,内容多、篇幅长,还比较难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不要求面面俱到,在分析课文时,由于文章所表现的中心不一样,内容也就不一样,笔者就力求抓住文章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内容,突出问题的实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成功体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原则启示我们:备课不但要备“标准”、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不但要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的感情,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顺畅;而且还要注意难度,要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多方面考虑到学生心理和思维的差异;知识面的宽与窄、回答问题时的心理状态等,从而结合学情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重点部分,笔者尽力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设计关键性的问题并提出适度、精确的问题,次要部分采用引读、过渡或自由读等方法一带而过。这样既能使长课文在规定的课时内分析完,又能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同时避免了课堂上面面俱到而导致的顾此失彼。

三、帮助学生读中感悟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文章深层次的东西挖掘的力度还不够,所以笔者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辅导学生朗读上,通过朗读关键段落、句子,帮助学生挖掘文章字面背后藏着的深层次的东西。如文章开头所描写的 “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学生会觉得这些内容和表达藤野先生的性格特点没有一点联系,对文章也没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写呢?笔者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的句子,帮助学生体会这段文字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不但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反语和夸张,将讽刺之意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理解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由此还可以看出,文章还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教师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四、推动学生读中升华 

能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达主要情感,这一节课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如果能触动学生的灵魂,让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作者的感情而升华,并能影响今后的行动,笔者认为这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于是,在课堂的最后时间里,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讨论环节: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又将课文浏览一遍,结合文章中的某一点,谈自己的感受。虽然谈的还比较肤浅,比较幼稚,但是学生们都表示了将学习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和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用实际的行动来捍卫自己的祖国。

总之,在教学中,笔者刻意避开了对文章深层主题――爱国的教学,转向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在对事例自行剖析、抓住典型事件的作用、扣住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实现了难文浅教、长文短教,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藤野先生阅读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越来越大。一方面传统阅读教学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悖于新课改理念。另一方面,从新课改学生发展需要的要求来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不管是学生升入高中面对高考还是走向社会,初中的衔接作用都非常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落实新课改要求,实现新课标目标。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经验,从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指标、创新教学策略三个方面,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

一、立足于新课标语文阅读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与指标

新课标指出,阅读活动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手段,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换言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且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理解及领悟能力。在这样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心理发展、学习状态及发展需要等考虑到阅读教学中,以创新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与指标,来反作用于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不应以考试为目标,要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自我体验,鼓励学生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变,从而推动学生全面理解和领悟课文,达到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并将这种阅读学习方式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习习惯。

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为例,作为鲁迅先生最为敬重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藤野先生形象非常鲜明。但如果仅仅是这样,显然不能全面理解文章,鲁迅先生通过藤野先生与其他日本人的区别,把日本狂热军国主义与善良的日本人民做了一个很好的区别,从而展示出一个两极分化的日本。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把两极分化的对比作为学生阅读评价的指标,引导学生去理解、领悟藤野先生的伟大,从而推动学生去探究日本文化,培养审美能力。

二、全面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与沟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阅读教学是一个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新课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给出的定义。由此不难看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是重视师生与文本的沟通与交流,这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为三者之间架起对话的桥梁,才能落实新课标阅读教学的精神。在信息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以多媒体应用为手段,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的必由之路。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营造民主、平等又相互联通的对话氛围,而且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和掌握文章。

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为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与学生共同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角色表演与录像,以此形成上课的蓝本。在录制过程中,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有了大量深层次的对话,并体现在录像中。通过后期录像的反馈与制作,更是不断修正三者之间的沟通误区,从而引导学生整体理解并领悟课文。

三、以整体把握和理解为阅读教学目标,通过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就要在新课改理念下以整体把握和理解课文为阅读目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甚至带领学生用文本细读或精读的方法,去探究课文的内在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这就需要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运用得当的策略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自觉转变学习方式。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恰当地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推动阅读教学的互动联系。(2)引导学生构建整体思维,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探究课文的艺术魅力。

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为例,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可以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课文,并以自身经历来体会父爱。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父亲的言行、细节让学生去细细体味朱自清先生父亲深沉的爱,并以此为主线,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去审视亲情之美,从而在感动中升华父爱,形成自我的良好阅读感觉,整体上去挖掘文学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成长期,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其好奇心强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创新教学评价,落实成长性评价精神;创新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向良好学习习惯转变,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为学生未来成长成才服务。当然,阅读教学的创新远不止这些,笔者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方来.浅议语文探究性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4).

藤野先生阅读篇7

关键词:单元阅读;作文教学;提高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因为阅读为作文提供了“怎样写”的范例,作文运用了阅读中词句、技法的积累和有关素材整合的知识。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作文技巧和素材的积累也相当丰富。但如何把写作的技巧与所积累的生活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表达出自己的(下转第142页)(上接第141页)真情实感,是目前八年级的学生还不能熟练掌握的问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单元所选编的教材都是名家名篇,利用好这一教学素材,选择适当的文段或文本要点,通过专题预设本单元的阅读与作文教学的重点,就这一单元文本的特点进行精读,教学重心落实到文本的多种表达方式、文章严谨的结构特点、中心句的巧妙安排、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等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文本主旨的认知,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选材、写作方法的理解程度,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更可借以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片段仿写练习、全篇结构的搭建与语言的美感训练,真正使单元中的阅读素材为学生所用,从而很好地实现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提高。

一、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并模仿文本中的表达方式行文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以深沉的语言讲述藤野先生给予他生活上的关怀和学业上教诲的经历。在怀念藤野先生的片段中,作者写道:“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了感激敬仰之情。“……小而言之,……大而言之,……”一句则用议论的方式对藤野先生作了高度的评价,这一片段的阅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鲁迅对藤野先生怀有的浓厚情怀。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在阅读中引导学生领悟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句式特点,进行写作的专项教学,往往能使学生在作文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一个作文训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以口头作文的形式模仿《藤野先生》中议论和抒情的语言,表达最触动自己内心的某一个人的情感。因为有了鲁迅这一文本的示范,学生往往能够以规范的语言来表达所萌生的心愿。比如,一位学生说到:“我时时还会记起他,在我所见到的很普通的一个守夜的保安人员中,他是最使我关注的,给我感动的一个……”另一位学生则谈起她曾经的同桌,说:“不知道为什么,在我所遇到的许多同桌当中,她是最使我所欣赏,常常能给我启发的一个……”

在阅读之后进行当堂口头作文训练,不仅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容易触发,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模式,此次阅读与作文教学高度契合,达到了教学预设的目的。

二、在阅读中了解作者写作的思路与文章严谨的结构搭建手法,强化学生对作文脉络的梳理能力

胡适在《我的母亲》里,饱含深情地讲述了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母亲的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善良宽容、刚气执著的性格品质,在作者自然、质朴的行文结构、内容组织中显得丰满和真挚。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此文本阅读时,重点抓住文本中多次出现的中心句进行品析,学生会发现文本中的中心句支撑起了“母亲”多面的形象:“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一句总起全篇,全文紧绕着这一个中心展开对母亲形象的塑造。主体部分写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写母亲在痛苦的生活处境中“当家”的艰难,写母亲“气量大,性子好”,仁慈,温和,但又不缺乏“刚气”。文本结尾“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一句,既归纳全文,点明主旨,又与开头相呼应。在阅读中让学生把这些中心句挑出来罗列在一起,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丰满真实,行文的严谨让人钦佩。

有了这番阅读感悟,学生对写人的作文很快得到启发,以中心句的形式草拟作文提纲时,往往思路清晰,作文脉络梳理得当,人物形象因为有了多角度的刻画而显得丰实许多,作文的结构也因为有了中心句的设置而显得更加严密。教师在此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写老旧的命题作文《我的同桌》,学生的反应不再像以往那样不屑或显出痛苦神情,反而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急切态度,在习作实践中学生真实地写出身边同学的性格、品质。此次的阅读与作文教学真正地实现了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真情实感”的目标。

三、品读语言生动、情感浓郁的经典文本,在阅读中激活学生写作的灵感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文章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不但使人物形象鲜明,特征突出,而且能够让读者激起无尽的联想。作者大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突显托尔斯泰的形貌特征,描刻其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以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反衬他灵魂的高贵;作者不悭于反复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来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写他的敏察深刻,写他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

学生在品读文本中精彩的句子,体味文字背后的深邃意义的过程中,往往奇异于作者茨威格大胆的想象,更惊叹于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神奇妙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产生了强烈的崇敬之情和赞叹之意。

这时,教师再给出命题作文《母亲的眼睛》,学生都能以平常乃至喜乐之心接受习作的挑战。此次的作文训练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片段的仿写,也不只关注中心句的提炼,更多的是细节的生动刻画――即通过对母亲的“眼睛”的精雕细刻,大胆地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奇妙的夸张手法,来突显出母亲的形貌特征和个性特点。一位学生写母亲的眼睛是一双“会倾听的眼睛”,讲述的是母亲在发觉女儿苦闷难言时,主动在夜里陪伴女儿入眠:“在黑夜里看不到她的表情,只见一道柔和的光缓缓地推开了我尘封已久的心门。”另一位男生写他的母亲“她总是喜乐怒愤随性,在她的眼里,心思总让人一目了然。”写他犯错时“母亲的眼刀如闪电一扫,我就乖乖地上前认错”……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运用了修辞的手法进行细节刻画,还注重了行文时精心安排中心句以塑造母亲的多方面个性特点,并能恰当地运用抒情和议论等表达方式来评价母亲,并表达感激或爱的情愫,完成了文质兼美的作文。在之后进行的作文讲评课堂中,听到这些生动鲜活的文字,学生常常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藤野先生阅读篇8

通过这段时间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新课程标准》避免了以往过分强调思想性或文学性的倾向,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认为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语文实践最重要。而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阅读深度。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渗透一切生活皆为语文的观念,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通过培训学习,我的评价观也得到了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而且要使学生能从老师公正的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要关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成长,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从而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1.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探究性的学习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就应该充分体现在语文教学课程中。这也正好应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纵观语文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其实也是语文实践的学习。语文学习,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好语文。要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学习的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形成能力。例如,认识鲁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设计了"走近鲁迅"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这位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学生在活动中阅读了入选初中教材的全部鲁迅作品,阅读新大纲推荐的鲁迅作品,阅读鲁迅先生的传记与评价文章,摘抄鲁迅先生的名言,然后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与感悟。此外,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增加阅读量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读《水浒》,了解豪爽无畏、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武松,以及路见不平、拳打镇关西的鲁智深。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还了解到, 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要有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共同获取知识,相互弥补知识欠缺,相互借鉴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养成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格,养成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就可以放在小组内讨论,例如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鲁迅描绘藤野先生的外貌与穿着,是不是觉着藤野先生很寒酸?他对藤野先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样通过探究,展示学生的个性,让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具有思辨性、开放性。

2.注重灵活性、多样性、生动性地进行语文教学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上充满着好奇心、充满着想象力,充满着探索精神,我们必须珍惜、发掘和利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能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

新课标、新教材把语文课外活动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强调"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文实践活动既是从外部激发学生学习目的的方法,又是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方法,因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丰富性、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使学生在兴趣中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学习的乐趣。

3.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加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在想,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听说读写的知识、增强语文能力之外,还应该让他们得到什么呢?究竟什么才对学生终身有益呢?那就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文化品质和素养。文化可以使人超越于生活,不为技术经验或工具理性束缚,进入人格自我完善的境域。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往往能够比较全面地正确认识事物,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觉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控制。

新课程理念指出,要"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要"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文学性,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人生哲理。

在新时代,我们更强烈地呼吁"文化素养",对文化素养的关注,可以让我们反思语文教学,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更活跃、更精彩;同时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使学生的精神更富有、内心更充实、人文素养更浓厚。我相信,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发挥文学内容的作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构筑健康、美好的精神世界。所以,我希望初中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4.注重语文课文实践活动,做到课内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我们教育工作者,除了要上好语文课,还要进行一些好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发展,从而提高人文素养。5月16日,我校举行了七年级学生第三届诗歌朗诵会。之前教研组就定下这次春季诗歌朗诵会的要求,不限内容和形式、自做课件、内容积极向上、极富感染力即可。我们再三强调的是,既要让学生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又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所以在本次比赛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诗歌朗诵作品。既有个人的表演作品,如慷慨激昂的《沁园春·长沙》、充满江南情调的《雨巷》,又有四人组合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祖国,我爱您》等。整场朗诵会下来,观看比赛的学生群情激奋,不仅享受到课件带来的美感,还领略到祖国的语言文字所带来的震撼力。

上一篇:新型玻璃作文范文 下一篇:灰色的天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