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课件范文

时间:2023-09-29 10:06:48

藤野先生课件

藤野先生课件篇1

关键词: 人文性教育《藤野先生》寻情悟情激情

《藤野先生》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自被收进中学课本以来,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不仅因为作者的艺术构思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更因为它是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源头活水,是加强初中语文课人文性教育极好教材。下面我谈谈教授此文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寻情

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高唱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今天,课前认真备课中的寻情――寻找与本学科教学有结合点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授此文时,我首先钻研教材,认真阅读介绍鲁迅先生的有关文章,努力寻找语文教学有结合点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在阅读、分析、寻找中我注意到下面两个问题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1)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在1926年写这篇文章?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掌握了这一点,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和作者所要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一片叙事散文,记述往事跨越前后二十年,从东京写到仙台再写到北京,涉及“我”、藤野先生及其他许多人和事,但脉络分明,有条不紊,中心突出,其中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这个特点是把握本文的纲,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一点。

抓住了授课突破口的同时,我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形式――回答式授课法,这样,在课前我心中就有了通盘的打算,在授课中就能得心应手。

二、悟情

在授课时,我紧扣一个“情”字,抓住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组织教学。

1.以“情”入手,介绍背景。

鲁迅的作品学生已学过不少,有关鲁迅的介绍,学生已烂熟于心。因此在教授此文时,我避开对作者的泛泛介绍,而是精心选择了与课文主题有关的两个问题进行介绍:

(1)鲁迅先生是在什么情况下到日本留学的?

(2)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些这篇文章的?

我通过对两个历史背景的介绍,着重使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是基于寻找拯救祖国道路,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才到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为了维护民族自尊,表现了作为爱国知识分子对灾难中的祖国的一腔热血。1926年“三・一八”惨案更激起了鲁迅先生的满腔怒火,以笔作为刀枪揭露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凶残,颂扬爱国青年的英勇精神,遭到了一大批为反动军阀卖命的反动文人的大肆造谣、中伤、攻击。这一期间鲁迅先生写了一些回忆性的散文,不是提出从此无所作为沉默下去,而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借以磨砺自己的意志,增强自己的战斗信心,表达自己关心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以“情”入手,明确要求。

在背景介绍后,我并不着急对课文分析,而向学生提出了学习本节课应掌握的内容:

(1)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优秀品质和鲁迅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习文章如何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抓住主要特征,具体描写人物的品质和组织材料的方法。

多年的实践证明,授课前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的、要求能够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围绕中心内容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我便分析课文。首先,请一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开头两节,而后问:“鲁迅先生写‘清国留学生’在东京过着什么样生活呢?”学生回答后,我又问:“鲁迅先生为什么又离开东京呢?”学生联系背景介绍的内容回答:“鲁迅先生厌恶‘清国留学生’,学习环境不好。”“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失望,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急于到别处去寻找真理,学习救国的真本领。”

在一名学生朗读第3节至第5节后,我问:“为什么去仙台的途中鲁迅只记得‘日暮里’水户?”学生参照注释回答后,我追问:“为什么要写初到仙台的生活呢?”学生答:“生活条件的艰苦,但鲁迅先生为了祖国,克服了困难,住下来了,这正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我又问:“那么,这与写藤野先生又有什么关系呢?”答:“文中写到在仙台受到优待正是为下文藤野先生关怀、鼓励他作衬托。”

接着,我请学生默看课文第6至23节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通过这一部分学习,学生认识到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的友谊正体现了在那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理解了这一点,我又问:“在仙台鲁迅和藤野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什么作者又要离开仙台呢?”带着这一个问题,我让学生集体朗读第24至31节。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这一部分叙述了匿名信事件和电影事件,这是作者离开仙台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作者为了救国,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

在学生朗读课文最后几节后我问道:“对于鲁迅的离开,藤野先生舍得吗?鲁迅先生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又有什么感情呢?”通过诱导启发,学生理解了鲁迅先生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希望,想到恩师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地为自己的事业献身的精神,从而获得了鼓舞,增强了继续斗争的勇气――这正是鲁迅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

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我紧抓一个“情”字分析、诱导,从而使学生理解了文章正是以鲁迅先生在仙台学习生活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内容,是以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线索的,这正是本文组织材料的一个特点。同时从这一节课中,学生深刻地领悟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所在。

三、激情

这一节课临结束时,我仍紧扣“情”字,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设计了这样结束语:

同学们,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民族巨大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在我们国家还不富裕,物质生活还不如西方国家的今天,高举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旗帜,正是我们爱国之心的表现。

同学们,21世纪注定是属于中国人的世纪,北京奥运成功举办,神舟成功飞天,世界瞩目,我们应该以生活在这样的国度而骄傲。

藤野先生课件篇2

  《藤野先生》学生读后感

  "在我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鲁迅先生这样说。

  他是谁?没错,他就是令所有学生都爱戴、敬重的老师——藤野先生。

  这篇《藤野先生》出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中,鲁迅描述了当时“爱国的”“清国留学生”在日本的生活窘况:备受那些具有狭隘民族观念学生的排斥,这是鲁迅厌恶不已的。

  在这样的状况下,作为日本老师的藤野先生,他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鲁迅没有任何傲慢与偏见,没有用大家固有的弱国、腐朽形象去看待、嘲笑鲁迅和他的同胞们,反而在教学上更加地关心和照顾鲁迅。

  虽然有时候藤野先生自己不修边幅,但对于自己的学生,却生怕他上课记不全讲义,每周仔细地帮鲁迅修改讲义,对鲁迅的学习,关怀的细致入微。

  鲁迅画解剖图时,血管位置不正确,藤野先生不仅给他重新改正,而且还幽默地告诉鲁迅,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什么样子就要照原样画,藤野先生教学一丝不苟,严谨认真。

  藤野先生是一个纯粹的教育者,他对每个学生都有着热切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和一颗播种知识的心。

  小而言之,是为学生,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学有所成,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医学能发展得越来越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这大概就是鲁迅在很长时间后还能记着和感激藤野先生的原因。

  虽然教的时间不长,但在鲁迅心里,在我们读者的心里,藤野先生的人格是伟大的,令人尊敬的。

  《藤野先生》学生读后感

  在周六早晨灿烂的阳光下,我阅读了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鲁迅去日本留学时,遇到的一位良师益友。藤野先生虽然穿衣模胡,但治学严谨,同时,他也乐于接受新知识。他给了鲁迅很大的激励和勇气。

  不仅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敬佩,我对藤野先生也很敬佩。他治学严谨,那怕一丁点儿错误也给学生及时指出。鲁迅做笔记时把下臂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认为那样很好看。藤野先生在检查笔记时发现了,和蔼地指导鲁迅解剖图不是美术。我应该向藤野先生学习,学习他那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后在学习上我要认真对待,学习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的精神,那怕一点儿不明白的问题,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犯低级错误,对简单的问题,拿出100%的认真态度来对待,不能因简单而大意失荆州。

  鲁迅从积贫积弱的中国来到日本,藤野先生不仅没有瞧不起他,还关心他笔记能否记得上,鲁迅的笔记先生一看就是三年。但凡读到这里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动于藤野先生的伟大,这种伟大穿过时空,与日月同辉。

  得知鲁迅就要离开日本了,藤野先生把自己的一张照片送给鲁迅,照片背面还写有“惜别”二字。后来,每当鲁迅写作累了,正想偷懒时,在灯光下瞥见藤野先生黑瘦的面容,便使鲁迅有良心发现,增加了勇气,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厌恶的文字。可见,一位好老师多么重要啊!能让人终生受益,源源不断地给你力量。我就有一位好老师,在别人不相信我、看不起我的时候,只有他一直鼓励我激励我,给我纠正错误,给我指点动作要领,给我指导锻炼技巧。就是他,让体弱瘦小的我有了今天的体育成绩——体能测试四个项目拿到了两个第一。我是多么开心啊。感谢您,敬爱的好老师!

  合上书,我发现,像藤野先生这样的人,其实很多……

  《藤野先生》学生读后感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先读时并没有什么感触,只当是普通的回忆老师的文章来看而已。但我想鲁迅的作品是值得我们摘录在自己珍藏的小本子里,反复阅读的。在一遍遍的品味中,我似乎不断地从每个句子里都能发现新的瑰宝,对于这篇文章也有了更深入些的体会。

  《藤野先生》回忆作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鲁迅初到东京时,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在饱含中国人的耻辱的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的身影,听到的是留学生们傍晚学跳舞的喧闹。这让鲁迅甚为厌恶,也正是这样,他去了仙台,在那与藤野先生相识。藤野先生的衣着模糊,他为鲁迅添改讲义,他就正解剖图,他关心解剖实习,他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在这一个个片断中,我看到了那个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藤野先生,那个对鲁迅关爱有加,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那个对科学严谨求实的藤野先生。这样一位有着高贵人格的老师,也难怪鲁迅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藤野先生》也同样记录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学医救国到文艺救国的转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鲁迅留学日本之时,是“风雨如磐暗故园”之时,也是鲁迅个人处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时期。他曾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从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中国人的麻木不仁中,鲁迅才深刻地认识到,学医可以拯救人的身体,却不能拯救人的灵魂。鲁迅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藤野先生课件篇3

赞科夫还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让学生会思考,要老师会引导。会提问,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的重要桥梁。好的课堂提问能让一节课精彩纷呈,思如泉涌,灵感不断,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寻找真理、陶冶情操、慎思笃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我把课堂上的好的提问技巧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提适量的问题,留足思维空间给学生。

有效率的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探究。每一堂课上有问有答,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每一堂课上有问题的讨论,学习知识才会深入,每一堂课上有精彩提问,学生学习的兴趣才会日益增长。如讲《藤野先生》时介绍作者鲁迅,教者可以提以下几个问题:鲁迅的真实名字是?他有名的代表作是?中考名著《朝花夕拾》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人是?两分钟后请大家回答。看到学生忙碌的投入的回顾这些熟悉的知识点,有的学生已迫不及待的开始说答案,教者的目的也达到了――让学生把新、旧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由易到难,尽快投入新课学习。

当然,课堂并不是问答会,提问要适量。提问太多,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浮躁。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我的问题设计尽量控制在三到五个。如《藤野先生》这课的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和探究作者的爱国情感,难点是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我设计了三个大问题:第一,从“我”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第二,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仙台?为什么要弃医从文?第三,本文中可以看出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给5分钟边看书边画出关键句子,找出答案,组织好语言,小组讨论3分钟后请大家起来说。虽然只有三个问题,却要求学生投入到课本深究。规定了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有点紧迫感,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更容易把握课本上的重点内容。

2、 提符合实际的问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提出适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每提一个问题先要考虑学生应答的能力。如让学生介绍鲁迅,全班大部分同学都会,可让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来回答。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分析有点难度,则应让中等以上的学生来回答。

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问应深入浅出,让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懂。如《藤野先生》的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先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事件来分析,才会由易到难。另外,老师还可先引导思维能力强的同学积极发言,鼓励中等生学会找到思考的切入点,激励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学会理解。不放弃每个层次的学生,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才能保持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保证课堂效率。

3、提问方式多种多样,唤起每个角落的学生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激起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我经常让学生用“接力赛”的方式来回答问题。学生最怕的古文,所以,翻译古文时,我先点一个学生起来,,回答正确则让他点人起来,一个接一个,只要正确就有机会点人起来回答问题,尽量不重复点人。我在这个过程中负责给他们加油,鼓励他们不要掉链子,有时,一堂课上全班同学都回答了问题,这样,课堂上有笑声,有鼓励,有掌声,其乐融融。还让学生过了把当老师的瘾,活跃了学习气氛,公平照顾了教室里每个角落的学生,增加了全班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另外,我还巧妙的运用 “文字游戏”来设计问题。讲《五柳先生传》时,恰值第一节课,好多学生昏昏欲睡。当我讲到 “好读书,不求甚解”时,我这样提问――为什么五柳先生可以读书不求甚解?他可不可以读书求甚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读书不求甚解?如果我们和五柳先生一样读书不求甚解后果会怎样?请大家花三十秒把老师的问题读懂了再回答问题,如果你一个人理解不了,可以和同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立马来了精神,还有和同桌掰着指头探讨的。看似耽误了时间,实际上磨刀不误砍柴工,唤醒了学生,教学效率就提高了。

4、提值得辩论的问题,培养慎思识广的学生

巴班斯基曾说过:“学生参与科学争论,不但使他们在有关问题上加深知识,而且不知不觉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上,引起新的学习兴趣。”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拓展知识和培养思维想象能力。每一堂课,在适当时引入一个有争论性的问题,让学生能轻松的独立思考,民主的各抒己见,平等的竞争辩论,能增加学生对重要知识的积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课堂上这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象很有感染力,在无形中渲染了学习的浓厚兴趣,何乐而不为!

讲《藤野先生》最后一课时,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拓展题――藤野先生有没有看到鲁迅写的这篇文章呢?如果藤野先生看到了这篇文章,会有何感想呢?出自学生口中的答案多种多样,因此,总有你辩我驳,精彩纷争。那让人忍不住拍案叫好的回答,我大方肯定了他思维的敏捷,知识的宽广。对于为博得其他同学笑料的回答,我肯定了他积极的思考,更引导、鼓励他学会正确思考,这样,既保证了他的积极性,又让他学会慎思识广。这正是高效率课堂教学所需要的。

没有疑问就没有学问。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相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积月累,定会收获累累硕果。

藤野先生课件篇4

一、引导学生读中质疑

一开始上课,笔者就引导学生要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力争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让学生用20分钟时间自由阅读课文,读通、读懂。学生通过朗读、浏览、速读、默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文章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文章的层次结构该如何划分?文章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呢?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等等。笔者将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有选择的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并积极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读中释疑

笔者先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自己找到答案,有难度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笔者再加以点拨。通过再次朗读课文,学生很快理清了文章的层次结构,也知道了文章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京等地的事情。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们自己阅读、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思想上有了一种成就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这一课,内容多、篇幅长,还比较难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不要求面面俱到,在分析课文时,由于文章所表现的中心不一样,内容也就不一样,笔者就力求抓住文章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内容,突出问题的实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成功体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原则启示我们:备课不但要备“标准”、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不但要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的感情,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顺畅;而且还要注意难度,要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多方面考虑到学生心理和思维的差异;知识面的宽与窄、回答问题时的心理状态等,从而结合学情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重点部分,笔者尽力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设计关键性的问题并提出适度、精确的问题,次要部分采用引读、过渡或自由读等方法一带而过。这样既能使长课文在规定的课时内分析完,又能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同时避免了课堂上面面俱到而导致的顾此失彼。

三、帮助学生读中感悟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文章深层次的东西挖掘的力度还不够,所以笔者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辅导学生朗读上,通过朗读关键段落、句子,帮助学生挖掘文章字面背后藏着的深层次的东西。如文章开头所描写的 “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学生会觉得这些内容和表达藤野先生的性格特点没有一点联系,对文章也没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写呢?笔者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的句子,帮助学生体会这段文字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不但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反语和夸张,将讽刺之意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理解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由此还可以看出,文章还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教师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四、推动学生读中升华 

能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达主要情感,这一节课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如果能触动学生的灵魂,让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作者的感情而升华,并能影响今后的行动,笔者认为这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于是,在课堂的最后时间里,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讨论环节: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又将课文浏览一遍,结合文章中的某一点,谈自己的感受。虽然谈的还比较肤浅,比较幼稚,但是学生们都表示了将学习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和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用实际的行动来捍卫自己的祖国。

总之,在教学中,笔者刻意避开了对文章深层主题――爱国的教学,转向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在对事例自行剖析、抓住典型事件的作用、扣住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实现了难文浅教、长文短教,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藤野先生课件篇5

一、对话教学的前提――和谐的师生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得好:“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学生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第一条第一句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教学强调课堂中的民主、合作、互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些都是对话教学的前提。笔者曾听过大师魏书生的课,从上课一开始,笔者就发现了魏老师身上的平实、质朴,这很容易拉近师生的距离;笔者也曾听过韩军老师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堂课,在这堂课上,韩老师那富有亲和力的微笑,那富有磁性的朗读语言,不仅深深地感动了在座的学生,而且拉近了与听课教师的距离。其实,纵观一些优秀的教师、优秀的课堂教学,无不发现,课堂上和谐的师生氛围是实施对话教学的前提。

二、对话教学的源泉――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同时强调学习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将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与文本共同生成各种带有学生个体色彩的文本意义。因此笔者始终认为:对话教学应当源于文本。

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在一节规模较大的公开课上,一位老师执教朱自清的《背影》。这节课上,许多同学都被深深地打动了。为什么呢?因为有将近15分钟的时间同学们都在围绕老师提出的一个话题动情地诉说着。这个话题是:“你们的爸爸有哪些感人的事例吗?让我们一起来说说爸爸关爱的事吧!”接着这位老师又为学生播放了关于父爱的录音。亲情,可能是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不要说这些纯真无邪的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常常为之动情,不出所料,学生的发言很感人,甚至听课老师也偷偷地抹眼泪。

在公开课后的评课上,很多老师认为这堂课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笔者却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阅读课上学生的情感态度应该来源于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和感情陶冶,应该是文本激发了他们的感知力、情感力和想像力,而这节课真正用于解读文本的时间不足15分钟,文本似乎只起到了一个为课堂对话提供话题的作用,从效果来看学生是流泪了、动情了,其实这种感情并不是因文而动,其阅读层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未得以达成。

三、对话教学的境界――广度、深度

平等对话的目的是让师生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文本中的语言资源、精神财富,感受文学魅力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改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深地得以体现并发挥出来,课堂上,教师不仅为学生让空间、让时间,甚至有的地方评课的标准中赫然写入课堂上师生占用的时间比例,教师占用的时间只要超过规定的时间则视为不合格的课,使部分教师误认为上课自己应少讲乃至不讲,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他们的自主学习。其实,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样拥有话语权,教师应当善于把话题引向深度和广度。

如教鲁迅的作品,笔者就认为,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如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是抱着学医救国的愿望去日本认识藤野先生的,那么藤野先生身上又有哪些品质值得鲁迅先生如此怀念呢?又是如何表达的呢?引导学生了解“我”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后,对于文中的“电影事件”“弃医从文”事件教师就必须要善于设疑,让学生探究性思索,激烈辩论,使各种思维火花互相碰撞,必将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爱国思想及伟大人格。

藤野先生课件篇6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存在的误区

1.被动操纵型。有位老师教《藤野先生》,一堂课提了100多个问题,例如:《藤野先生》的作者是谁?(鲁迅)鲁迅原名叫什么?(周树人)《藤野先生》写于哪一年?(1926年)鲁迅在日本学习的地点有几个?(两个)哪两个?(东京和仙台)鲁迅在仙台学的是什么专业?(医学)藤野先生是鲁迅的第几个老师?(第二个)(括号内为学生回答的内容)表面上看,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但实际上学生所完成的一切,都是在老师的严密控制之下,学生的活动是十分肤浅的。这种所谓“学生主体性”,实际上只是一个幌子。

2.追求热闹型。有一位老师上《项脊轩志》,让两位女同学站起来表演,一位扮演老妪,一位扮演归有光的母亲,她们滑稽的动作和表情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还嫌学生表演不到家,就亲自参加表演,结果招来更大的笑声,课堂上一派热闹景象。

其实《项脊轩志》这篇课文是很沉重的,这种热闹的表演把这篇课文深沉悲伤的情感冲得无影无踪,不但对学生理解文本没有帮助,反而会阻碍学生深入文本。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看似“主动”,但这种“主动”实则只是一种无意义的精力消耗。学生既没有走进文本,更不用说能留下什么心灵的震撼。一堂课在热热闹闹中过去了,学生没有收获。

3.滥用多媒体型。有一位老师上《胡同文化》,在课件制作上下足了工夫,动画和幻灯片充斥整个课堂,汪曾祺那极具表现力的文字却被老师晾在一边。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如果使用得当,的确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它的有效运用,必须遵循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语文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凭借文本的言语展开想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种连课文都不看就出示课件的做法,是不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的。

4.低级媚俗型。有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哈哈大笑数次。老师讲“宝黛初会”,问学生中有没有会唱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果真就有学生站起来唱了,课堂上一阵大笑。后来老师问:“宝玉是个什么人物?”学生发表意见后,老师强调宝玉是个“情种”,学生又笑。老师接着问:“黛玉是个什么人物?”学生猜了半天,老师说:“也是个‘情种’。”学生又笑,老师又问:“你们想想,这两个‘情种’要是碰在一起,眼神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又是一阵大笑。整堂课中“情种”被多次重复强调,“情种”来“情种”去,学生被引笑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但严肃的作品被庸俗化了,甚至被糟蹋了;学生的灵魂非但没有被净化,反而沾染了污垢。这种主体性开发朝媚俗方向走的课,居然还被不少教师欣赏模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走出误区的对策

1.“倾听”文本是前提。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潜心会文本”。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必须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读书,主动充分地利用原有的知识和文本储备,调动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进入语境,积极思考,把文章真正读通、读懂,也就是让他们围绕文本发现、探讨、争辩,张扬个性,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感受文本的魅力。把文本抛在一边的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无根的主体性,是假的主体性,是要不得的。

2.教师的引导是保障。倾听文本,是一种理解活动、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活动。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生活经验、艺术修养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但是决不能把这种主观差异性无限夸大,因为理解和鉴赏的主观差异并不能改变文章本身的基本性质,这种基本性质是从文章的历史背景、整体描述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同时,对学生不成熟的、有偏差的、甚至错误的见解,要加以正确引导。如果“学生说的都是对的”,“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为一句没有意义的空话。学生错误解读文本是正常的,关键是通过老师的引导,要走到正确解读的路子上来。而这,正是学生主体性的内在要求。

藤野先生课件篇7

关键词: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氛围;化静为动;启发想象

当前,许多语文教师觉得自己教得累,学生学得累,语文课上不出语文味,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我略谈几点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多媒体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南宋朱熹说:“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心理学家也说过:“成堆的文字符号,空洞的言辞,深奥的阐释,学生学起来缺少兴趣,教学效果很差。”多媒体用色彩鲜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优美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了愉悦的氛围,在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教学《阿里山纪行》时,先播放《高山青》的音像资料,营造一种浓厚欢快的氛围,再配乐朗读,并播放相应的图片,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充沛的感情,让学生沉浸在阿里山美好迷人的风光中。课堂结束时,再次让学生欣赏歌曲《高山青》,让学生把美景留在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种学习氛围是传统的讲和读所无法实现的。教师教得积极,学生学得投入。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萧乾的《枣核》一文融合了作者真挚的感情,文章朴实、饱含深情,充分体现了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在讲课时,可以先请学生欣赏一支歌——《我的中国心》。回肠荡气的旋律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激情澎湃的情境中。正当学生心醉于爱国情时,教师顺势导入:“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尽管家庭和事业都如意,但却再三托付旧时同窗带几颗家乡的生枣核,这是为什么呢?”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在教师启发下又产生了不解与疑虑,探索答案的学习欲望也由此产生。

二、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去“行万里路”。读了很多作品,总觉得还“隔了一层”。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化文字为图形,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情兼备。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背影》第六段中讲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句中“探”“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的意思,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适时地放了父亲艰难爬月台的电视散文片段,将静止的文字变为动态的画面,使原来枯燥的课本内容更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不仅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和领会词语含义。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感受到父亲赤诚的爱子之心,使学生对父亲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境入情,借境感悟。

在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时,尽管文中对悠悠野象谷中的景象作了生动的描绘,但只靠教师的语言进行说教,学生还是难以感知的。不懂就会感到乏味,不愿意学,这样便无法从课文中获取知识。倘若教师利用多媒体把野象的恐怖和大象的有趣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也能让学生从野象经过驯化,能为游客表演节目的乐趣中,感知傣族人民充分开发旅游资源的聪明才智。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可见通过多媒体显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撞击出情感的火花,使学生更快乐地掌握知识。

三、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语言。教学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结果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想象是创造的翅膀,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中学语文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能力。

这个过程中想象、联想的参与非常重要,有了它们,才能有“进得去”的深切体验;有了它们,才能有“出来”之后的比较、鉴别、判断;有了它们,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语文教学中,想象的触角伸得越长,对文字唤起的意象愈丰富,对课文的感受也就愈生动、愈深刻。多媒体的声、光、色、形能把客观事物具体化、直观化,而具体、直观的事物则能唤起学生一连串的遐想,因而它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有着无法估计的作用。

如,教学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美丽的古藤萝图片,配以轻柔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古藤萝形态的情韵,并启发学生眼中的古藤。在第一个层次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习燕园这株藤萝特别的美,感受古藤之美。接着启发学生:“如果古藤萝被毁,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让学生进行第二个层次和想象。再出示古藤萝被毁的图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研习古藤萝被毁的惨状,进一步感受季老当时情感和心理状态。结合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处境,层层联想与想象,就能引导学生超越眼前、生活的界限,达到不借说教而自知自觉的境界。

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活化了语文教学。只要教师充分重视和巧妙运用它,将它有效地运用在语文课堂中,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就不再是件难事,语文课堂亦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美的殿堂。

藤野先生课件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 鲁迅 成长历程 思想核心

一、关注自身世界

《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这三篇文章涉及了鲁迅的童年世界有关游戏、亲情、人性的事,尽管《风筝》一文主题争议颇多,有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解读,从中读出了“长兄为父”、“长者本位”等的民族文化心理。有人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摧残这个角度进行解读,表达了“作者对像兄弟这样逆来顺受、毫无反抗的封建教育牺牲品的同情,告诫人们,只有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也有的认为,《风筝》是围绕亲情来写,是基于对亲情的伤害与追悔,是一种无法释怀的亲情……但从《风筝》一文的课文导入“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来看,本文更侧重于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应该说,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最能温暖一个孩子的内心,所以,作为一个孩子,鲁迅的内心是温暖的;尽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也存在争议。但三味书屋的生活还是蛮有趣的,因为可以溜到后园捉苍蝇喂蚂蚁,还可以在课上用纸糊盔甲做戏,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游戏,向来是孩子的最爱,也最能丰富他们的生活。于是,可以看出,鲁迅的生活是丰富的;《社戏》洋溢着浓郁淳厚的乡土气息,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性美。这三篇课文共同塑造了一个本真的小鲁迅,他会认为自己是大哥哥,就要“管一管”小弟;但在百草园、平桥村里,他的活泼本性就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即使在严肃的三味书屋,他也会抓紧时间玩耍。从中看出了鲁迅很关注自身的世界,也因为他对自身世界的关注,他才赢得了内心的温暖、童年世界的丰富、成长环境的温情。从这三篇文章可以看出,一个本真的小鲁迅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活生生的人。

二、关注身边的人事,做出自己的选择

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才有能力关注身边的人事,才能有勇气做出自己的选择。《阿长与》、《藤野先生》、《雪》这三篇课文看似没有关联,实际它们共同记录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足以改变他的一生。它可以往前追溯至鲁迅接触文学前后发生的故事,往后又深入鲁迅的心灵进行挖掘。阿长是鲁迅的保姆,藤野是鲁迅的老师,在鲁迅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确给了他很大的影响,阿长寻购并赠送给鲁迅的《山海经》,为鲁迅打开了文学启蒙的大门。不仅阿长满足了鲁迅的愿望,让他得到了一生中最初得到,也最为心爱的宝书,同时书籍更激发了他大量买书的热情“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且更重要的是,《山海经》作为少年鲁迅的一部文学启蒙书,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足够的文学启蒙才为后来鲁迅踏上文学之路奠定基础。而在留学期间,鲁迅经历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两大风波,最终促使他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他说:“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又说:“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正是有了这样的“放弃”与“选择”,才使他以笔为枪,与黑暗、腐败、愚昧、懦弱展开斗争。那注定是一条怎样的路呢?鲁迅在《这样的战士》中写道:“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举起了投枪,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救治人们的身体是容易的,那是技术活;但救治人们的思想,和愚昧懦弱作斗争却困难得多。鲁迅像走进了无物之阵,倍感孤独。鲁迅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说:“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憾有些隔膜。……所以我也只是适应了自己的觉察,孤独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眼里所经历的中国人生。”这就是鲁迅的选择,所以他“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在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藤野先生》),即选择了像朔方的雪花,“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于是,鲁迅完成了他思想上的转变,确立了自己的思想核心:立人!

三、思考、质疑、批判

《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以及《孔乙己》这三篇课文的批判性与战斗性都非常明显。此时的鲁迅已长大成人,学会观察、判断,他沿着自己所选择的文学路,把思想和笔墨当成匕首和投枪,直接中国近代社会,剖析丑陋的国民性。联系《社戏》,那篇描写乡村自然美与人性美的课文,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写《故乡》,既充满着直击乡村的愚昧和病态的勇气,同时也依恋乡村的质朴和诗意。即使转身离开,对未来也充满希望。鲁迅爱恨交织写《社戏》《故乡》的背后,是一种对故乡更深沉的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当时许多劳苦大众和有识之士正在与日寇浴血奋战,英雄血流成河,而这些躲在后面的没有民族气节的人却以偏概全,说“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某些所谓的“社会名流”们叫嚣亡国论,大肆渲染抗日前途悲观论,给人们思想上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鲁迅要用此文批驳“失掉自信”论,以鼓舞民族自信心,给大家带来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孔乙己》写于1919年,乃是辛亥革命后几年,尽管当时已改用民国纪年,但一日封建思想不变,封建制度不改,贫穷的依旧贫穷,愚昧的还是愚昧。鲁迅哀其不幸,也怒其不争。文中的咸亨酒店在鲁镇,《故乡》中的平桥村也在鲁镇,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冷淡?鲁迅要讽刺的,不仅仅是孔乙己,还有一帮只会取笑和侮辱的“看客”笑声暴露了他们的麻木、残忍、冷漠。曾经,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道:“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这帮闲着的人也出现在咸亨酒店中,恣意地取笑可怜的人。孔乙己从站着喝酒沦落到坐着走路,到最后不知是生是死,本是他一个人的不幸;但酒店里的人从“每每发问”到“众人哄笑”,体现的是众人对一个落魄书生的围堵发难,是一个社会的不幸。从同情个人上升到批判社会的高度,看出了鲁迅的讽刺力度。从中看出了鲁迅新的成长:思考、质疑、批判,同时依然体现了他的思想核心:立人!

【参考文献】

[1]王世家,止庵.鲁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小学生3年级作文范文 下一篇:互相关爱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