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解读

时间:2022-10-16 06:50:46

【解读提要】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内容是“我”回忆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之情,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本文也追述了“我”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文章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聚,错落有致。一种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感贯串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文章写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三:

1.饱含深情的语言

文章语言精练准确、耐人寻味,常常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意义,或揭示出人物复杂深沉的心境,或流露出深厚的感情。如文章开头部分写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语句中饱含着痛心与无奈。

2.清晰明确的线索

本文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是明线,围绕藤野先生,写“我”与他的相识、相处、离别及对他的怀念之情;一是暗线,写“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从看到清国留学生的丑恶嘴脸产生失望、痛苦到对东京的厌恶而去仙台,从去仙台途中看到两处地名引发的家国愁思,到认识藤野先生后对他的敬仰之情,再到由匿名信事件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而决定弃医从文。这样,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文章脉络清晰明了。

3.多样生动的刻画

鲁迅先生善于刻画人物,他作品中众多的人物形象都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典型。在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

首先,白描。如初见藤野,“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一位普通的日本人形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等处,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其次,典型事例。如订正讲义、改解剖图、关心解剖、询问裹脚等几件事,从不同侧面刻画出藤野先生治学严谨、尊重科学、认真负责及求实的精神品质。

其三,衬托。如藤野先生认真检查“我”的讲义和“我”“那时不太用功”的自责,衬托出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真诚对待“我”这样的弱国国民的可贵品质。

【积累运用】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教诲() 瞥见()畸形()

绯红()杳无消息()nì名()

托cí()油光可jiàn()

抑扬顿cuò()

2.鲁迅,1881年生于浙江_______,原名_______,取“百年树人”之意,因其母姓鲁,后取名为“鲁迅”。他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8年,他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历史。他从1918年到1925年写的小说,结集为《》

《》,其中的《》

《》《》等选入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1926年8月他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写了散文集《 》,其中的《 》《 》等选入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

3.联系上下文谈谈,“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雷电颂》解读 下一篇:语文辩论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