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范文

时间:2023-10-07 14:43:54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1

一、导入

1、上课!大家好,请坐!同学们,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被分裂成了七个国家(课件:七国方位图)秦、齐、楚、燕、韩、赵、魏。其中,赵国比较弱小,又地处强大的秦国之东,因而常受至秦国的欺负,由此,也就有了《将相和》这个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2、一齐读读课题

3、《将相和》课题三个字中,你会特别注意到哪个字?

4、为什么,“和”字使你想知道什么?(将相为什么会和?)你还想知道什么?(将相为什么不和?)师:也想知道的举手,很好,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一定能学好!

二、体会将相不和的原因

1、 将相不和,文章哪写了将相不和?划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问题)

2、学生划句子,师巡视

3、文章哪写了将相不和?谁来读读你划的句子?(课件出示:廉颇说的话)很好,也划到这的举手!

4、廉颇是什么人?他是一位怎样的将军?师介绍:有一次,廉颇攻打齐国,长驱直入齐国境内,威震列国。

5、然而,此时,这位骁勇善战的廉颇将军心里是什么滋味?我们一起读读这段,体会体会。

6、廉颇心里什么滋味?(不服、忌妒)很不错,你会从人物语言去感受人物内心,表扬!

7、我们看,廉颇为了表达自己心中强烈的不满,不服,他用了一个什么句?(感叹句)对,很明显,感叹句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还用了一个什么句?(反问句)哪句是反问句?意思是什么?

8、但廉颇用反问句来说,那表达 的语气和感情就更强烈,谁来读读这个反问句?抽两个学生对比读。(表扬,他钻到廉颇心里去了。)

9、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段中还有哪个字也表达了廉颇极度的愤慨?(哼)很好,你哼一下,这廉颇生气吗,谁再来哼一下

10、看来,廉颇虽是武将,也很会表达,我们要表达内心强烈的感情可以用感叹句,反问句,还可以用语气词。我们一起读读廉颇说的话,读出廉颇 不服,气愤。

11、廉颇说蔺相如没能耐,你赞同吗?(不赞同)你的意思是蔺相如有能耐?认为蔺相如有能耐的举手!

三、感受相的勇敢机智

1、口说无凭(课件出示:蔺相如的哪些言行可以证明他是有能耐的?划出相关语句)

2、学生划句子,师巡视。

3、好的,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划好了,我们小组内快速交流一下,看看划得对不对?

(一)学习“完璧归赵”

1、谁来读读你们组划的句子(课件出示:骗璧部分)也划到这的举手!

2、这句能证明蔺相如有什么能耐?(机智)何以见得?

3、蔺相如不仅这一骗的方法机智,而且在表达上也很机智,(板书:机智)想想,蔺相如说这话时的语气会是怎样的,秦王才会相信?(温和的,假装胆小的)

4、谁来读读他说的话?抽两个学生对比读,看看哪位蔺相如更会让秦王相信?(嗯,很好,他简直是蔺相如的化身)

5、还有哪也能证明?(课件出示:撞璧部分)

6、从这,能证明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勇敢并板书)为什么?师:秦王是什么人,强盛的秦国之君,是天下最可怕的人,蔺相如呢,一个小小的赵国的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小的使臣,竟然敢威胁秦王,这要何等的勇气!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7、如此勇敢,又是如此机智,用个成语来赞美他?(智勇双全,有勇有谋、大智大勇)

8、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还有很多地方都体了蔺相如非常机智,勇敢的,我们就不一一分析了。

(二)学习“渑池之会”

1、我们再来看看,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的?谁来读读你划的句子?(课件出示:逼秦王击缶部分)

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看看这段中,哪个词会一下就跳入你的眼帘?

3、哪个词?(课件:“同归于尽”变色)

4、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蔺相如爱国)师:是啊,蔺相如为了赵王的面子,为了国家的尊严连命都不顾,真可谓是赤胆忠心。

5、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可以证明,廉颇是错的,蔺相如之所以封为上卿靠的是什么?(课件出示:填空)

四、将相握手言和

(一)相顾全大局

1、奇怪了,我们能看出蔺相如有能耐,为何与他同朝为官的廉颇将军没看出呢?他比我们傻吗?为什么?(他当时在气头上)师:是啊,当一个人产生忌妒心理时,在气头上时,对别人的评价总是有失公正的,我们就不要犯廉颇将军这样的错了。

2、(课件出示:负荆请罪图)可为什么后来,这位骁勇善战,居功自傲的廉颇将军又去向蔺相如请罪呢?为什么?什么原因促使廉颇来个180度转身?到文中找原因,划出相关语句。

3、谁找到了廉颇负荆请罪的原因?(也就是蔺相如说的一番话,课件出示)

4、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蔺相如说的话,看看,从蔺相如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5、你听出了什么?(他爱国,顾全大局)板书:顾全大局

师:是啊,面对廉颇的有诋毁,廉颇的咄咄逼人,蔺相如没有斤斤计较,没有肥唇相讥,而是宽容忍让,顾全大局,一心为赵国着想,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肚量,我们一起读读这段,一同感受蔺相如的高尚品质。

(二)将相“和”

1、蔺相如的这些话最终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你想想,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这番话,他心里会怎么想?文章写了吗?但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他怎么想?(课件出示:情境写话)

2、谁来说说,你认为廉颇会怎么想?

3、廉颇不仅这样想了,还这样去做了,从他这一举动,可以看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知错能改)

4、就这样,将相和好了,但将相和好的关键是什么?

师:是啊,他们都是为了谁?可见他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板书:爱国)

五、总结全文

1、是啊,(课件出示:对联)蔺相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为了赵国,廉颇“将军背上可负荆”也是为了赵国,正是这种爱国情结,使他们握手言和,成为流芳千古的美谈。

2、这个故事离我们已有2000多年了,可我们仍然在学习,不仅因为故事中的蔺相如,廉颇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而且还给后人于启示,想想,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要团结)

3、是啊,我们要团结,要以大局为重,要以和为贵!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2

1、通过品味语言、神情、动作,认识人物特点,了解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的品质,及廉颇知错能改、以大局为重的品质。

2、通过《史记》、《将相和》、词串、《公仪休拒收礼物》、《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等课内外资料的整合,帮助理解人物的特点,理解故事的内涵。

3、在把握人物特点的基础上,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的自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为学习语文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

1、韩勃不明白蔺相如“怕”廉颇的原因。

2、人物特点的理解。

课前准备:

个人博克。

一、揭题导入,了解剧本。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故事,一起读课题。(读板书:负荆请罪)

2、师:请同学打开课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的结构,想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公仪休拒收礼物》有什么不一样?

交流总结:《公仪休拒收礼物》是独幕剧,而文章是多幕剧。有两幕。

二、明确方法,初读剧本。

1、师:剧本的阅读有讲究的。[出示《负荆请罪》]开头交代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方括号里介绍的舞台布景、人物活动等,应以浏览与默读为主,不能出声朗读。而小括号里的语气、神情、动作等是帮助有感情地读出人物语言服务的,也不能读出声来。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快速阅读剧本。想一想,这两幕分别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请大家再快速阅读第二幕,看看从哪到哪,是直接写了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事。

(复制,发送到留言栏里)

三、品味语言,了解特点。

1、师:剧本是用来表演的。故事中出现了三个人物:(板书:蔺相如、廉颇、韩勃),主要人物是(蔺相如、廉颇)。这节课,我们先来演一演“负荆请罪”这一部分。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这一部分,想想你最想演谁?

生自主阅读,交流。

2、说说你为什么想演他。

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

廉颇:知错能改、顾全大局。

3、出示词串,辨析运用。

[师总结:许多诗词,积累时我们并一定理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们就慢慢领悟了,多阅读、多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

4、请大家带着你们独到的理解默读课文,边读边画,从哪里可以具体看出你准备饰演的这个人物具有这些特点。

5、品读交流。

表现廉颇特点的语言行为:

(1) 负荆请罪、身为大将军。

(2) 跪、抽、不肯起来。

(3) 重点品味:老迈昏庸。

如果说他是老迈昏庸的,表现在哪?(快速阅读第一幕,交流处处侮辱、为难蔺相如)

如果说他并不老迈昏庸,从哪里看出来?(经人提醒 明白。出示廉颇的话,指导学生读好。并恰当地加上提示语)

别人是怎么提醒他的?交流后,引读第一幕中的蔺相如的话。

总结:这一文一武、一将一相,是秦国不敢侵犯赵国的保障。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护国啊!

表现蔺相如特点的语言行为:

(1) 第一幕中的蔺相如的话。不难看出其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

出示“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与蔺相如的话进行对比。

(2) 出示韩勃的话:“我真不明白……”你明白吗?快速浏览《将相和》这个故事,看看蔺相如还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板书上再补上相关的词语:机智勇敢、有勇有谋、足智多谋等]

6、人物了解。

师:一位著名的演员说过:“一个演员要演好一个人物,必须深入研究这个人物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直到能够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演出人物的灵魂。”你们了解这两个人物的情况吗?请快速查阅你想了解的人物的资料,把你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上传到人物介绍里,进行补充,让人物的资源更为丰富。(生操作),每一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

生介绍。

师:通过这些资料的补充,你们觉得在表演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四、分角色朗读。

1、师: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2、指名读。

3、引导学生评议。

4、再指名读。

五、课外拓展

1、相信同学们演好这个剧本不成问题了。对于韩勃这个人物,只要也像研究蔺相如和廉颇一样去解读,一定会演好。

2、这个故事就出自于《史记》,出自于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几乎耗尽毕生心血、用生命写成的《史记》,这段故事在《史记》中是这样的记载的。[请大家点击《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段]

3、浏览,试着小声地读一读。

4、这小小的片段里就蕴含着这样生动、启发人的故事,这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又是何等的震人心魄啊。(点出链接《史记》)

六、课后作业

1、一节课只能为你打开一个窗口,希望你们透过这个窗口,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

2、选择作业:

选择一:点击欣赏京剧《将相和》,并在博克里写一写自己对人物的认识或自己的感受。

选择二:点击课后作业,可以在作业本上完成,可以在网上直接提交。

(1) 看到蔺相如,想到哪些词语:

看到廉颇,想到哪些词语:

(2)背诵并默写词串。

(3)自由合作,表演话剧,下节课比赛。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3

一、 “完璧归赵”事件是否可以不发生?

思考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把“廉蔺列传”中人们通常说的“完璧归赵”故事定性为一个事件(因为在历史中,它是一次冲突的发生,尽管司马迁可能对它进行了艺术加工)。这一事件尽管对赵国的历史走向没起到根本性的影响,但对一个人来说,却是命运转折的分水岭。“完璧归赵”事件直接让“舍人”蔺相如变成了“大夫”蔺相如,让一个人从社会的底层迅速站在了权力舞台的中央。

经验告诉我,历史往往是经不住细看的,“完璧归赵”事件,是否可以不发生呢?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在整个赵惠文王时代,赵国尽管数次东击齐国,但却无力与秦国抗衡,“秦强赵弱”是历史的选择。也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当强秦以“十五城请易璧”的国书到达赵国后,才使得赵国上下一片混乱,明知“易璧”为假,“索璧”为实,却只能焦急得团团转。这个时候,赵国需要一个头脑冷静者,需要一个能对形势作出准确的预判者,可惜此时君臣相觑,六神无主。现在,我们可以从容地进行一番假设和推断。假设赵国不同意“易璧”,其结果会如何?无非两种,一是秦王暴怒,遣重兵打击赵国;二是没事儿,秦王并未派兵惩治大胆的赵国。假设赵国同意“易璧”,其结果会如何?也无非两种,一是秦王十分高兴,接下来相安无事;二是秦王兴奋,接下来再提出割地(割城或其他秦王认为必要的要求)。既然赵国所有的恐惧都是建立在秦有可能打击自己的前提下,不论这次同不同意“易璧”,最终受打击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除非举国降秦。以强秦的野心与作派,同意不同意“易璧”不是避免被打击的办法。也就是说,此时的赵国国君如果明白自己国家的处境,可断然拒绝或以外交辞令婉拒秦的无理要求。果如此,“完璧归赵”事件就可以不发生。

而从蔺相如“奉璧出使”到达秦国后的具体情况看,似乎“完璧归赵”也可以不发生。相如“奉璧”至秦后,秦昭襄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在蔺相如以言语巧骗重新拥有和氏璧并指责其不当举止后,昭襄王“召有司案图”割城、斋戒五日,最后在朝堂上设九宾大礼重新迎接蔺相如。然而,一个让阅读者最为担心的事情此后并未发生,即当秦昭襄王得知蔺相如背信,已差人“怀其璧,从径道亡”时,并未动虎狼之威杀掉这个巧舌如簧不讲信用又动不动以命相搏的赵使者。面对既成的事实,他竟然说出“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这样的话,尽管言语中透着无礼与傲慢,但也并未有具体的言语斥责。秦昭襄王不仅轻轻放过了如此胆大妄为的蔺相如,而且坚持在朝堂之上接见了他,礼毕后让其返回了赵国。为一璧之故,秦王修国书,斋戒五日,行九宾大礼,召有司案图佯装割城。这表明,秦昭襄王的确喜欢且想得到和氏璧。但从他在章台突见和氏璧的“大喜”来看,似乎对赵国会派人专程奉送宝璧并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而从蔺相如暗中派人怀璧归国后秦王的言行看,正如秦王自己所说,和氏璧仅一璧而已。所以,从事件的实际发生看,既然璧到秦王之手得而复失强秦都并未动怒,赵国不“奉璧”遣使似乎也应该不会遭致重兵打击。如此,“完璧归赵”委实应该发生不了。

另外,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如果赵惠文王最初担心因璧惹事会遭到强秦的武力打压,那么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岂不是更让秦国恼羞成怒?当蔺氏在朝廷之上当着君臣说出“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豪言壮语时,赵王就应该清醒地知道蔺相如的出使是在玩火,这样的出使尚不如不出。如此的话,“完璧归赵”事件似乎也不应在历史中发生。

这样说来,我们至少能从三个方面判定“完璧归赵”事件可以不发生。但历史不是假设,弱势的赵国在想象的危险面前不可能做出清醒的判断,这在国家层面就奠定了事件发生的基础。而当宦者令缪贤口中说出蔺相如的名字时,就已经注定“完璧归赵”必将成为千年流传的历史定格,门客蔺相如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横空出世争取了这一事件的发生。

明凌稚隆的《史记评林》中有一段引同朝前人邵宝点评这一事件的话,现辑录如下:

赵王知相如之必能完璧乎?曰:不知。相如能知秦之必归璧乎?曰:不知也。然则何以使之?曰:相如以死殉赵,王以意气任相如。璧完而相如归,赵重矣;璧不返相如死之,赵亦重矣。国势之重轻,于是系焉。

我很难同意这样的出使价值判断。实际上,当赵王做出了奉璧出使的选择时,就已经没有了国家的尊严,还谈什么“国势之重轻”呢?璧归与不归,与国之轻重没有任何干系,只对蔺相如个人的命运发生意义。但其中的一点邵宝说得很正确,蔺相如也不知道和氏璧能否完归。他在赵王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只是在争取一次人生的冒险机会而已,尽管这次机会风险极大,自己的身家性命十之八九要留在秦国,但不去冒险,自己只能久居人下。永无出头之日大概是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无法忍受的,因此,他宁愿拿性命豪赌一把。于是,当国势弱小、群臣无谋、求使者不得的窘境让赵惠文王焦急万分、六神无主之后,蔺相如用简洁有力、条理清晰、信誓旦旦的言辞给自己争取到了一次历史事件的发生。

细究赵王与蔺相如的对话,处处留下蔺相如不能自圆其说的事理逻辑,只是此时的赵王已无心细究,他需要的仅是此时有一个人能给他作保证。赵王问:“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蔺相如的回答是:“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这是建立在“不许”就要遭受军事打击的假设前提之下的,然而假设的依据何在?我们从蔺相如的话语里找不出答案,他只给了赵王一个貌似肯定的判断,而这样的判断也恰是赵王的担心与判断。赵王再问:“取吾璧,不予吾城,奈何?”蔺相如回答:“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这是一个急于寻找人生出口的人脱口而出的妄语,裸地站在了秦的立场上发表意见。什么叫“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呢?以物易物也须是两厢情愿的事情,这样的强盗逻辑居然从蔺氏的口中替秦说出,让人哑然失笑。什么叫“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呢?对一个强盗国家谈曲直,如果蔺相如不迂腐,那肯定有他自己的企图。“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在内心已乱的赵国君臣面前,蔺相如用简洁、清晰、貌似合理的言辞亮出了自己的立场,并最终以“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样毫无保障的豪言壮语搏得了改变人生轨迹的冒险机会。

综上所述,尽管“完璧归赵”事件的发生完全应该在历史中避免,但由于弱国心态特别是一个蔺相如的出现,秦王的无理要求最终演变为一段流传千年的智勇故事,“完璧归赵”事件的发生也就只能成为历史的必然。这一事件虽然没有改变赵国的历史轨迹,但却改变了一个人的根本命运。不要说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个人命运的重大转折往往建立在偶然的事件上,即便今天也同样如此。只是,个人机遇的把握,人生机会的选择,许多时候往往是道德与价值观念的考量,人与人之间有着巨大的选择差异。至于蔺相如对此等机会的创造,相信不同的人也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在我看来,蔺相如只是一个政治投机者。

二、 “将相和”事件中的主观动意与客观结果

“将相和”或曰“负荆请罪”是“廉蔺列传”中的另一著名事件,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口头、文字或舞台演绎中,蔺相如总是一个胸襟坦荡,不计个人得失,忍辱负重,一心为公的君子。太史公对蔺氏的评价是:“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然而,每读此传,我总想,在朝秦暮楚、人格弱化、国家道德观念淡薄的春秋战国时代,在一个为实现自我抱负挤入上层社会而不惜创造“完璧归赵”事件的个人面前,后人给予的礼遇,是否有些过头了呢?

在整个“将相和”事件中,冲突是因廉颇不甘居于蔺相如之下挑起,廉颇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获此消息的蔺相如为此做了三件事,一是不上朝,“每朝时,常称病”;二是路遇廉颇,“引车避匿”;三是面对舍人质疑,慷慨陈辞,说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人恩怨的至理名言。结果,听说此事的廉大将军“肉袒负荆”,至蔺相如府门谢罪。宋人黄震在《黄氏日抄》中有一段对廉蔺二人的评价,抄录如下:

蔺相如庭辱强秦之君,而引车避廉颇;廉颇以勇气闻诸侯,而肉袒谢相如。先公后私,分弃前憾,皆烈丈夫也,勇气各得其所矣。

我的体会是,“先公后私”对廉公来说十分恰当,放在蔺氏身上未必合适。观整个“负荆请罪”事件,我始终有一个疑问,就廉颇闻他人所言即负荆道歉的举止看,这是一个耿直、爽气、知错即改、毫无心计的大丈夫,也是一个心无城府、简单、意气用事的武夫,以聪明的蔺相如多年对廉颇的了解,以蔺相如的口才与勇气,若其亲赴廉府,晓以利害,没理由说不通廉颇。直接的沟通不比别人间接的传言更好吗?蔺相如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这得从蔺相如的主观动意来分析。门客出身的蔺相如不仅有“完璧归赵”“渑池会”中不怕死的勇与谋,从他力阻自己最初的主人缪贤“亡赵走燕”看,他还是一个能审时度势、有战略眼光的谋家。以他的聪明才智,对付正直、简单的廉颇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蔺相如的绝顶聪明之处在于,他知道什么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廉颇仇恨的最佳方案。因此,蔺相如要让全朝廷的君臣知道自己怕廉将军,要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怕廉将军,连走路遇到都怕得“引车避匿”。他要逼出舍人的质疑,从而以光辉的道德高标昭示天下,让所有的人明白蔺氏的“怕”原是为赵国的安宁而息事宁人。这种计谋果然轻而易举地降伏了简单、耿直、心无城府的廉大将军。蔺氏知道,对待廉公这样的人,只须如此一次,之后他就只会因佩服而对自己言听计从、肝脑涂地,今后,自己再在赵国朝廷上行走,绝无吹胡子瞪眼睛的拦坝之人。可以说,整个事件的发展完全依照了蔺氏设计的轨道。在强秦面前,蔺相如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加智谋,在廉颇这里,蔺氏只能用也只需用一点心计即可。

对一个政治投机者来说,解决“将相危机”的主观动意很难说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它只是解决个人危机的一次恰当的智谋应用。然而对于这一事件的客观结果,则应另当别论。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蔺相如运用谋略化解危机,事件最后得到完美解决,这在客观效果上既化解了个人恩怨,又保全了国家利益,使得强秦不敢加兵谋赵十余年。或许正是在这个角度上,后人才对“将相和”中的蔺相如溢美不绝,赞赏有加。我以为,对生命个体的评价似乎还不能完全根据他造成的某种结果和结局来衡量,若如此,我们实在无法理解在今天的法国诺曼底,每年的六月五日,都有当年的盟军老兵为战死在这块沙滩上的德国士兵默默献上鲜花。

太史公在《史记》中说蔺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我虽然无法赞同太史公对蔺氏“名重太山”的评价,但也不会认为蔺氏为一恶人、小人,是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在远去的历史和不断叠加的时间面前,我们最好还是把蔺相如看成一个“人”,凡人皆有优劣之品、好恶之性,彻底的完人没有,彻底的恶人难寻,蔺氏有才,勇谋兼具,善于捕捉人生机缘,但也城府极深,极喜投机。在人格弱化、国家道德观念淡漠的那个时代,对蔺相如的评价,我以为如此已足够。

这样的追问,不具代表性,只是个人教书读史中生发的点滴疑惑后的思考,呈示于此,谨供交流批判。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4

关键词: 邯郸 成语典故 战争 军事

邯郸历史悠久,辖区有三处曾是中原和黄河以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我国的成语典故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在汉语中产生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稳定而有序的词组,它具有结构严谨、形式简洁、含义精深、言简意赅的特点。成语典故高度概括地浓缩了一段历史故事和一个深刻道理,因此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而别具特色的载体。邯郸作为成语典故之乡,其成语典故中蕴含了大量的有关古城邯郸的战争、军事文化。

一、直接记录战争

邯郸成语典故中有不少成语直接记录在邯郸及其周边发生的战争。邯郸作为赵国都城,是赵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地位非常重要,从而成为各国必争之地。

四战之国。典源:《史记・乐毅列传》:燕王姬喜用其宰相栗腹之策攻赵,有人反对,说:“赵国是四面受敌经常作战的国家,百姓熟悉军事,不可以攻伐。”

肉投馁虎。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战国时,魏信陵君急切中欲率少数门客车骑抗秦救赵;陈余认为自己提兵击秦救张耳如以肉投饿虎,是白白送死,没有意义。

穷庞。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情见势屈。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赵军谋士广武君李左车向韩信献良策:如今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兵,停顿在燕军坚守的城池下面,想战恐怕拖得太久,一下子不能攻克它,实情暴露了,声势削弱了,日子一久,粮食耗尽,而弱小的燕国不肯降服,齐国必然据守边疆,使自己强大起来。

窃符救赵。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在邯郸告急,赵国面临城破国灭的紧迫情况下,魏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采纳赢侯建议,借助如姬窃得兵符,杀死晋鄙,夺得兵权。

邯郸虱。典源:《韩非子・内储说上・七上》:战国时,秦相范睢曾向秦昭王建议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将其比为“口中虱”,言其易被吞并。

割地求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对赵成王说:赵国被秦围困,天下庆贺战争的胜利一定在秦国一方了。所以不如迅速割地求和,使各国揣测秦、赵两国的关系已经修好,不敢进攻赵国,而且可以缓解秦国的敌意。

沉灶产蛙。典源:《国语・晋语九》:赵襄子“乃走晋阳,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春秋时,智伯让韩康子、魏桓子的军队跟自己一起攻赵之晋阳,并用水灌城,灶坑里都产生了蛤蟆,百姓仍没有背叛襄子的意思。

不翼而飞。典源:《战国策・秦策三》:“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曰:‘……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王稽不听,军吏穷,果恶王稽杜挚以反”。秦王怒诛王稽。

纸上谈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孝成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以赵括替代屡建战功的廉颇为将。赵括代廉颇之后,更改了原来的纪律法令,作战死搬教条,自以为是,结果没有多久,就打了败仗。赵括被秦军射死,40万大军全部覆没。同出一源的成语还有“不识大体”、“长平冤气”。

犹豫不决。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军包围邯郸,魏王惧怕强秦,命令救赵之魏军驻扎在荡阴不进,同时又派辛垣衍潜入邯郸,劝说赵王“尊秦为帝”。赵相平原君心里犹豫,没有作出决断。

易子而食。典源:《史记・赵世家》:“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一举两取。典源:《战国策・赵策三》:赵武灵王说:我与齐、韩、魏一起进攻秦国,都会遭到破坏的。大臣司马浅说我们约结三国以没有和中山国讲和为借口,不参与进攻秦国,三国必定同它断交,使中山孤立。假设我们灭亡中山后,用剩余兵力与三国一起攻打秦国,这是我们一举从秦国和中山两处割地的好办法。

一饭三遗矢。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廉颇为求起用,年老强饭,一饭斗米,肉十斤,还披甲上马,表示可用,赵使因受郭开贿赂,假说廉颇坐谈间解三次大便,使赵王以为廉颇年老体衰,不予召用。另有“上马视廉颇”于此同出一源。

武安震瓦。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国时,秦伐韩,赵奢率军救韩,两军对阵于武安西,秦军鼓噪呐喊之声使武安屋瓦为之振颠。

义不帝秦。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国包围赵国邯郸,魏王派辛垣衍劝说赵国尊秦为帝,平原君犹豫不决。鲁仲连出面向辛垣衍陈述利害,经过激烈辩论,终于说服魏赵两国不尊秦为帝,秦军因此退却50里。

魏齐首。典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魏齐,战国时魏相。因其错疑范睢私通齐国,使范遭难。后范逃至秦国为相,并借秦国实力迫使赵王交出魏齐之首。

围魏救赵。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53年,魏发兵围攻赵都邯郸,应赵请求,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赵。孙膑提计:魏主力攻邯郸,国内必然空虚,不如去攻打大梁,这样魏必然回救。田忌依计而行,遂解邯郸之围。

盛气凌人。典源:《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

深沟高垒。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将韩信与张耳率兵数万,从井陉攻打赵国。赵军广武君李左车向赵将成安君献策:“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二、邯郸成语典故中透露出邯郸与邻国友好相处

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在军事上和其他国家有战争,在策略上与邻国交好,更有以策略应付大国的挑衅。

代妤摩笄。典源:《战国策・燕策一》:代妤,指春秋时代王之妻,赵襄子之姊。襄子赵毋为了吞并代地而使人杀死代王。代妤闻之,摩笄自刺而死。代妤死之地为摩笄山。

捉刀人。典源:《世说新语・容止》:三国时,曹操接见匈奴的使者,认为自己的相貌不足震慑外域,便使崔季代替自己接待来使,自己则捉刀立在床头前,以充侍御。然后他派人探听使者对魏王的印象,来使却认为床头捉刀人是真正的英雄。

三、说客舌战

一些战事因说客而起,但是也有一些为挑起战争的事端因为说客的三寸不烂之舌而平息。

谈笑却秦。典源:《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魏派客将军辛垣衍出使赵国,要说服赵王尊奉秦昭王为帝。鲁仲连去见辛垣衍,竭力说服他不要这样做,不仅如此,更应该支持赵国抵抗秦国的威胁,共同扼止秦国的向外扩张。与之同出一源的还有“因人成事”。

三寸之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军包围赵都邯郸,形势危急,平原君赵胜赴楚救赵,楚王不答应。赵胜的随员毛遂,很会说话,他说服楚王,当场签订了派兵救赵的盟约。赵胜很高兴,夸奖毛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同出一源的还有成语“锥处囊中”、“脱颖而出”、“歃血为盟”。

四、赵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事交流

赵国与其他各国的外交中既有友善的外事活动,更有国家安危悬于一线的危急时刻。

西缶之辱。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元前279年,蔺相如随赵惠文王赴渑池与秦王相会。会上,秦王强使赵王为其鼓瑟,而秦王却不肯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相威胁,终于迫使秦王“为一击缶”,从而为赵雪耻。

完璧归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秦国愿以15城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识破了秦国想通过讹诈得到和氏璧的阴谋后,诡称璧有瑕,将璧夺回。蔺相如依靠勇敢和机智,巧妙地使宝璧安然回到赵国。同出一典的成语还有“相如折秦”、“布衣之交”。

五、直接描述赵国周围的军事环境

腹心之患。典源:《史记・赵世家》:武灵王赵雍请楼缓一起谋划,说我先王根据世事的变化,来做南边属地的君长,现在属地虽然不小,但大功尚未告成。如今中山国是我心腹之患,四面有这样长的边界,却没有强大的兵力自救,这是要亡国的。

六、结语

邯郸成语典故所包含的史料颇多。本文从军事、战争文化的角度对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归纳整理,以为以后更进一步地研究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郝在朝.邯郸成语典故集[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

[2]孙继民,郝良真.先秦两汉赵文化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18-32.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5

一、纵观语文教材,确立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就以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为例,爱国主义内容在每一册都有体现,而且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塑造爱国者的形象,谱写战斗乐章。如《记念刘和珍君》《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左忠毅公逸事》等。刘和珍的形象在鲁迅笔下具有不平凡的意义,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在艰难的生活中,她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在北师大风潮中,她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女师大复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等等,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学生的许多美好的品质:渴求真理,和蔼可亲,有思想,有远见等等。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她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和爱国品质。

二是抒发忧国之情,表现献身精神。有《廉颇蔺相如列传》《书愤》《梦和泪》等。《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司马迁语)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爱国者敢斗争,有谋略,顾大局,有远见,一切以国事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的磊落胸襟和高贵品质。《书愤》中,陆游面对残破的江山和衰败的国势,赤心为国的诗人抚今思昔,痛心疾首,但老骥伏枥,他仍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

三是描绘壮丽山河,寄托爱国情怀。如,《沁园春・长沙》《长江三峡》等。这些篇目内容虽然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表现得不那么鲜明、突出,但是它也不失为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沁园春・长沙》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寄予的是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志。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则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长江三峡》描绘了祖国风光,画出了三峡美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面貌: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一条前进途径,就能战胜困难险阻。

二、通过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绝对不是附加式的贴标签的牵强附会的生拉硬扯,空洞的概念,是不可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抓住具体的形象,再加上教师充沛的感情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一是挖掘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注意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它本身的复杂性,要讲清积极的思想意义,同时指出小计的不良影响,不能从概念出发,也不能故意拔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这个人物,课文歌颂廉颇的勇于改过,深明大义。他的勇于改过是有一定的思想基础的,他是被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所感动,才做到了“负荆请罪”,说明他是一位有着浓厚爱国思想的将帅,他意识到他们二人团结与否关系到赵国的安危存亡。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启迪学生,使他们认识到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真理。

二是配合作文联系其他形式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让那些高尚而神圣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热爱祖国的感情是十分庄重而神圣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理论上的东西,而是要懂得“为什么要爱”“怎么去爱”。学生可以通过作文书写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表现为社会献身,振兴中华的理想。如,开展“歌颂祖国,热爱家乡”的征文活动,同学们可以谈古论今,联系实际,可以介绍家乡风光,名胜古迹,生活习俗,富饶物产等,从而真切地表达出愿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还可以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爱国精神诗歌朗诵会。青少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中国梦”寄托着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崇高理想。一首首经典爱国诗歌,深情地歌颂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辉煌的文明和永不泯灭的民族精神。爱国诗歌诵读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兴趣与爱国热情。

三是利用校本教材,增强爱国情怀。为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校本教材。它不仅是课外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更重要的是以阅读这些作品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学生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强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从而培育出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高尚的中华民族精神、开阔的世界文化视野的中国人。校本教材中收入古今中外优秀爱国作品,如屈原的《国殇》、陆游的《夜读兵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等。利用语文活动课,教师要适时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6

在课堂讨论中,如果出现了尖锐的争执和观点对立,教师万不可强行控制,亦不可任其自然,可考虑采用“分栏列举法”和“转换角色法”来进行恰当的引导,并使争执得以解决。

分栏列举法

所谓分栏列举法,是指在课堂讨论中,如果学生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或对立的观点,并争执不休时,教师可将争论的几个观点分栏列在黑板上端,然后让学生各自为自己的观点提供理论的和事实的论据,并罗列在论点下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逐个地对各个论点下面的论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明确争论的焦点所在,再就焦点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或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以解决焦点问题。例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学生对主人公马蒂尔德的评价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部分同学认为马蒂尔德贪慕虚荣,还有人认为她诚实坚强,双方争执不休,课堂一度失控。这时,我在黑板一端写上“贪慕虚荣”,另一端写上“诚实坚强”,然后让双方派代表将各自的论据罗列在相应的论点下面。由列举出的论据可以看出,双方争论的焦点在马蒂尔德前后形象的不一致上。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明白,文学源于生活,而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变的。莫泊桑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他始终坚持的创作原则。于是双方的观点得到了统一,马蒂尔德的形象由前后两个部分综合而成,前一部分突出了她贪慕虚荣的特点,后一部分又突出了她诚实坚强的特点。

分栏列举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冷静地倾听和分析对方的观点。通过分栏列举法讨论之后,往往会使学生发现他们刚才争执不休的意见,其实许多方面都是一致的,之所以争执不清,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倾听对方的意见。分栏列举法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理清自己的思路;在进行分析、比较和论证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讨论的水平和质量。

转换角色法

在讨论中出现了激烈的争执,在观点上产生偏见或走向极端时,还可以采用“转换角色法”来进行引导,从而使争执得到妥善的解决。

所谓转换角色法,就是转换学生的角色。角色变了,看问题的出发点、态度以至观点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帮助学生思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讨论习惯及行为品德。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我考虑到课文的篇幅较长,与其说教式地让学生总结蔺相如的品质,不如让他们在讨论中真正地了解人物的性格,从而体会人物的品质。于是,我以廉颇说的:“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吾羞,不忍为之下!”“我见相如,必辱之。”一句为切入口。先让学生理解并朗读该句子,然后问:“廉颇认为蔺相如没什么能耐,就靠着一张嘴爬上去的。”你同意他的意见吗?为什么?学生们深入看书,相互讨论,有的说:“从‘完璧归赵’、‘渑池会’两个故事中看,蔺相如靠的就是一张嘴。”有的不服气地说:“蔺相如如果没有智慧,没有勇气,他能说出‘璧有瑕,请指示王’‘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等话,并做出了‘撞’的动作吗?所以说,蔺相如取胜,完全是靠他的智和勇。”双方争执异常激烈,互不相让。见时机已成熟,我要求学生转换角色,将对方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再从文中找依据。此时,许多学生若有所悟,我相机又问:“还有第三种意见吗?”这时,许多学生说:“把正反双方的意见合起来就更好了。”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学生作了总结发言:从表面上看,蔺相如的确是靠一张嘴取胜,但实质是靠他的机智和勇敢取胜。

通过进入这些角色的思考,学生对蔺相如的认识、态度就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使原来的争执自然而然地得到完满的解决。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7

例:(赵王)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否?”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赵王问的是“予”,而蔺相如答的是“许”,“予”是“给”,“许”则是“答应”,在这里的含义是“同意交换”,这不是答非所问,而是以此体现蔺相如的“有智谋”。既然“患秦兵之来”,“许”了便使秦国师出无名了;担心“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许”了也就不必担心了,答应交换与先把壁给你是两回事,作者通过用字上的区别,表现出赵王与蔺相如在见识上的差异。

“予”和“许”说到这里,大家已可看出作者对蔺相如的情感是称许的。下面我们再看看“予”和“偿”字的不同味道。以城易璧,不管是由谁先提出,客观地说,只要两厢情愿,都是对等关系;不管说到璧还是提到城,均可用“予”,在交待“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结局时,作者正是这么说的:“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相如行前在向赵王分析事情的曲直时,也是用予字的――“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但是,当蔺相如持璧到了秦廷,再说到秦城时,便不再说“予”而改用“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再看看文本:

例: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暇,请指示王。”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邑,故臣复取璧。”

从行文上说,这里的“偿”字都可以仍用“予”,但是作者却做了调换。在作者的心目中,有智谋的蔺相如,已经抓住了秦王的短处,如果还用“予”字,就体现不出智慧了。如约交换,此刻就赵国一方来说,已经成为行动,璧已经在秦廷之上就是证明,而秦王却缺少该有的诚意,这样,蔺相如就完全有理由做出结论:问题已不再具有对等的性质,秦王已经负了赵王的约,而且打算赖账,所以,说到秦城时也就水到渠成地用了“偿还”的意思。作者让蔺相如用了这个“偿”字,就把秦王放到了非常不利、非常难堪的地位。

在秦国的朝廷上相如另说到秦城时,也使用了“予”,如“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这时用“予”,是因为那块宝玉早已由秦国回了自己手里,何必在语言上占无谓的风头,前后比较,更可看出作者在用“予”还是用“偿”上,考虑得是十分周密的。

几个字的反复不同使用,便显示出蔺相如的“智谋”高于赵王及“廉颇诸大臣”,连秦王也相形见绌,而秦御史更是无法匹及了,作者让秦御史陪着他的大王在故事中扮演了一下反衬角色,读起来颇有一番滋味。

“渑池相会”中有这样的两句话:

例: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相如顾如赵御史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从情节表面上看,你羞辱了我,我也羞辱了你,做到了“对等”,如果仔细品味一下,“令”和“为”字,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含义。

“令赵王鼓瑟”,这个“令”字是何等威风啊!可是,恰恰是这种威风让秦王输了风度。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相互吞并,弱肉强食,但表面上还都是在以讲究信义,通情达理来标榜的。“令”人家如何如何,并且记录在案,不成了十足的恃强凌弱了吗?这位御史原想在主子面前表现一下,不成想一个“令”字却帮了秦王的倒忙。

蔺相如的“为”字就大不相同了,“秦王为赵王击缶”,使这位赫赫有名的秦王击缶,完全成了主动自觉的行为,取悦于赵王是心甘情愿的,当然也就是对赵王其人的心悦诚服了。如今时过境迁,我们只能通过御史们的文字记载来揣摩当时的情景,“令赵王鼓瑟”,只是“令”而已,鼓了没有,给人留下遐想的余地;而“为赵王击缶”就不同了,那是明明白白毋庸置疑的。

作者描写蔺相如的“智谋”,不同于写别的一些人物的智谋,他把蔺相如的智谋主要再现在特别善于分辨事情的曲直上,他在分辨曲直时不但敏捷,而且能抓住要害,一语中的,令对方无言以对,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篇文章可以充分看出司马迁在文章撰写过程中是有情感倾向的,他笔下的蔺相如是智慧的化身,作者通过笔下的文字将称许赞誉之情不露痕迹地留给了读者,意蕴无穷。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8

【关键词】词类活用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在文言文里,有些词在句子里临时改变了原有的意义,丧失了原有的语法功能,暂时改作别类词使用,从而获得了别类词的语法特点。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实词的活用。”我们对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作了统计,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

一、名词活用(27例)

(一)名词用作动词(“前”《荆轲刺秦王》,“缟素”《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王”《陈涉起义》, “雨”《采薇》,“名1”《游褒禅山记》,“名2”《醉翁亭记》,“网”《苏武传》,“甲”《廉颇蔺相如列传》,“师”《师说》,“水”《劝学》,“”《蜀道难》)。有如下情况:

1. 名词活用为动词,前有助动词或副词修饰。例如:

①武能网纺缴……(《苏武传》)

例①中,“网”前面受助动词“能”的修饰,活用为动词,即“织网”。

2. 两个名词连用,二者是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例如:

②天下缟素。(《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

例②中,“天下”与“缟素”是主谓关系,“缟素”作句子的谓语,译为“穿孝”。

3. 方位、时间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如:

③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

例③中,“前”活用作动词,作“上前”讲。

(二)名词用作状语(“剑”《苏武传》,“功”“外”《陈涉起义》,“东市”“西市”“旦”“暮”《木兰诗》,“翼”《鸿门宴》,“廷”《廉颇蔺相如列传》,“云”“响”“景”《过秦论》)。有如下情况:

1. 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依据和凭借。例如:

④剑斩虞常已。(《苏武传》)

例④中,“剑”名词活用作状语,即“用剑斩”。

2. 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时间。例如:

⑤上使外将兵。(《陈涉起义》)

例⑤中,“外”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为“到外面”。

3. 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例如:

⑥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例⑥中,“云、响、景”,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表示比喻。

(三)名词使动用法(“下”《孔雀东南飞》)意义上体现为名词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⑦以此下心意……(《孔雀东南飞》)

例⑦中,用了“下”的使动用法,即“使……下”。

(四)名词意动用法(“襟”“带”《滕王阁序》,“封”《烛之武退秦师》)句中主语所代表的人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⑧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例⑧中,用了“封”的意动用法,即“以……为疆界”。

二、动词活用(10例)

(一)动词使动用法(“降”《苏武传》,“凋”《蜀道难》)述语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使宾语发出或施行的。例如:

⑨宜皆降之。(《苏武传》)

例⑨中,“降”动作是由“之”所代表的对象发出的,即“使……投降”。

(二)动词用作名词(“生”“死”《寡人之于国也》,“观”《游褒禅山记》)动词表示与其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例如:

⑩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游褒禅山记》)

例⑩中,动词“观”活用作名词,即“景象”。

(三)动词用作状语(“争”《过秦论》,“缒”《烛之武退秦师》)动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例如:

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例中,“缒”活用作状语,表示“出”的方式。

三、形容词活用(7例)

(一)形容词使动用法(“弱”《过秦论》,“怡”《归去来兮辞》,“完”《廉颇蔺相如列传》)意义上体现为主语使宾语具备作述语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会盟而某弱秦。(《过秦论》)

例中,运用了“弱”的使动用法,即“使……弱,削弱”。

(二)形容词意动用法(“迟”《荆轲刺秦王》,“重”“轻”《琵琶行》,“羞”《廉颇蔺相如列传》)意义上体现为主语所代表的人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备作述语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

例中,“迟”是“太子”认为作宾语的“之”所指代的人(荆轲)所具有的。

四、数词活用(4例)

(一)数词用作动词(“一”《兰亭集序》,“二三”《诗・卫风・氓》)某些基数词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具备了动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例如: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卫风・氓》)

例中,“二三”在此活用作动词,译为“忽二忽三”。

(二)数词用作状语(“三”《出师表》)数词用作状语的情况不多。例如: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例中,数词“三”修饰动词“顾”作状语。“三顾”即“三次访问”。

词类活用作为中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准确理解被活用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少数民族介绍范文 下一篇:聘书英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