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31 17:05:53

鲸教学反思

鲸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麦尔维尔;白鲸;象征

《白鲸》(又名《莫比・迪克》)是19世纪美国文学家赫尔曼・麦克维尔的代表作。作品以其绚丽多变的海上风光、浪漫多彩的文学笔触、深邃奇妙的哲理寓意以及悲壮磅礴的文笔气势向读者描述了亚哈船长指挥下的“裴廓德号”捕鲸船远航追杀白鲸莫比・迪克,在经历血腥残忍的斗争最后与之同归于尽的海洋历险故事。尽管该作品在出版伊始备受人们的质疑,但在经历了漫长历史的检验后,最终成为美国文学的巅峰之作。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将其称之为“一本伟大的著作”、“一部无人能及的海上史诗”;美国著名评论家查德・蔡思理更是将其评价为“是对美国想象力的最宏伟表达”。

为进一步探索《白鲸》这部文学巨作中所蕴藏的多层次的象征意义,笔者分别从社会背景与历史发展以及作品中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例如白鲸莫比迪克本身、船长亚哈、裴阔德号捕鲸船、大海等,希望借此来进一步揭示作者麦尔维尔通过这种多重奇诡的象征来反映出他对哲学、宗教和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一、麦尔维尔与《白鲸》简介

赫尔曼・麦克维尔(1819-1891)是19世纪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作为美国文学史上与霍桑其名的重要作家,却以其对当时主流文学的反叛向读者描述美国社会一幅幅充满阴暗、赎罪、悲悯和伤感的画面。麦克维尔是“死后方生”的典型代表。他因“波利尼西亚”三部曲的出版而名声大震,但却在创作生涯的后期却饱受读者和批评家的谴责与非议,并最终在沉默与遗憾中离世。直到其诞辰百年之后,人们才又开始重新认识他的作品,并出现了一股麦尔维尔研究的热潮。

《白鲸》这部小说创作于1951年,是麦克维尔的代表作。这是作者根据其在捕鲸船上的亲身经历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表达了麦尔维尔对社会、哲学、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深思索。但这部小说在问世之初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麦尔维尔去世后的第四年,即《白鲸》这部小说出版后七十七年的1919年才成为文W界公认的杰作。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亚哈的捕鲸船船长率领全体船员和捕鲸水手追捕一条名叫莫比迪克的白鲸,在经历了血腥艰险的搏斗后,最后两败俱伤、同归于尽的悲剧故事。

二、象征意义分析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认为世间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互相感应契合,山水草木对人来讲是某种信息,体现着人的感情。象征则是世界的这种对应关系最完美的体现,是形象性最高级的形式。换句话说,象征就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阐释某种思想。象征符号有些是约定俗成或大众化的,而有些则是作家自我的或者专属的,正是这些个人专属的象征,使得读者超越了语言的表层来触及其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白鲸》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作者专属的象征,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象征体系。

(一)从历史发展与社会背景层面分析象征意义

麦克维尔创作《白鲸》这部作品时正值美国在经历独立战争洗礼之后的快速发展时期。蓬勃发展的合众国也同时带给文学创作更多的以欧文、库伯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艾默生、梭罗和惠特曼为代表的对美国精神的张扬。与之不同的是,麦克维尔用他敏感的文学笔触见证并揭示了这种乐观而充满希望的太平景象下所掩盖的一幅幅阴暗而伤感的画面,《白鲸》这部作品正是作者感受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二)《白鲸》中的象征意义

1.白鲸的象征意义

莫比・迪克是一条具有传奇色彩的白鲸,而这部小说就以这条巨鲸的名字来加以命名。在不同人的眼中,白鲸呈现不同的形象。异教徒水手们将其看成海怪,疯子伽百列则把它当成镇教神的化身;亚哈将其看作是自己永恒不可化解的仇敌,以实玛利则认为它代表的是残酷的空虚和宇宙的浩瀚。在小说中,莫比迪克有着雪山一样的背峰,天生使人畏惧;它突击时表现出的是无与伦比又充满机智的阴险;它无处不在,并且可以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连魔鬼本人也领悟不了它的真相。白鲸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对人类怀有敌意同时又难以被人所征服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他成为世间一切“恶”的化身。

同时,白鲸又具有更加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在庞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者相对立的那种力量,这样一个不被理解而又威力无穷怪物实际体现出的是作者对资本主义强大生产力所感到的不可理解和恐惧不安,反映出他对处在这一变动时代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他们处境的深切同情。

最后,白鲸在作品中又被这样描述:在它那硕大柔和的头顶,由于它那无法言传的沉思默想而挂着一定雾气重重的华盖,而这种雾气被彩虹耀的光辉灿烂,仿佛上天已经批准了他的思想似的。这时白鲸又俨然成为大自然的化身。船长亚哈与白鲸的搏斗实质表现的是人对自然的掠夺与自然的抗争。小说的悲惨结局也象征人类对大自然无止境的疯狂掠夺最终被大自然所埋葬的命运。可以说,白鲸莫比迪克是一个多层次的象征集合体,是矛盾冲突的化身。

2.船长亚哈的象征意义

船长亚哈作为与白鲸对立的一个重要人物,其象征意义更加值得探究。亚哈这个名字来源于圣经旧约,是一位以色列国王的名字,他因受到唆使背叛了太阳神而最终受到上帝的惩罚。白鲸中船长亚哈也同样在冥冥之中就背负着不可更改的悲剧命运。他为了复仇,不惜任何代价疯狂追捕莫比・迪克,最终葬送了所有船员的性命,在这一过程中,他独断专行、威逼利诱已经成为比白鲸更加邪恶的魔鬼;然而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反抗世俗,坚定无畏的战士。在面对白鲸所代表的大自然这一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时,他俨然已经成为人类挑战自然、战胜自然的勇士。

从更加深层的角度来讲,亚哈又成为资本主义大生产方式的代表,代表着不顾一切掠夺大自然的狂徒。可以说,在亚哈的身上,正义与邪恶、美与丑、善与恶共存,这种矛盾与冲突的共存让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鲜活。

3.裴阔德号捕鲸船的象征意义

捕鲸船“裴阔德号”取自被灭绝的印第安部落之名,其最终沉没的命运以及其上全体船员的悲惨下场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的。小说中,裴阔德号是来自陆地的力量,在广阔的大海面前,它是有限的,但对于水手们来讲,它又是安逸而舒适的。它的远征则象征人生的慢慢旅程,象征一种打破舒适安逸,不断追求探索人类生活最终真理的过程,更反映出探索与发现的心灵历程。这其实也是美国精神的一种体现。

与此同时,这艘同大海抗争的捕鲸船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缩影。其上等级森严、管理严格。船长亚哈是至高无上的主宰,他所处的船头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而在捕鲸船上工作的水手则象征社会底层被压迫剥削的奴隶,在面对船长追捕莫比迪克的命令时,他们明知不可为却仍然自投虎口,最后船沉人亡。这象征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下层人民的不能自我主宰的悲剧命运。

4.大海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的大海,作为与陆地相对存在的力量,成为自然的代表。有时它是安静、肃穆而温和的,让人充满无限的遐想;有时它又会掀起狂风巨浪,让人头晕目眩。无论是在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白天,还是在繁星闪烁的夜晚,其深处都隐藏着一种巨大的毁灭性力量。海洋的这种无边无际、变幻莫测,象征着不可预见的凶险和深奥难测的命运。海洋上的航行象征的是人们所必须要面对的生活。在冒险求知的过程中,只有遵守自然规律,人们才能把握命运,只有冲破对思想和精神的限制,人们才能获得新知。

同时,海洋也象征了美利坚民族勇于开拓、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它既是人类征服白鲸的竞技场,又是亚哈们寻找财富、实现自我的梦想之地。麦尔维尔通过对海洋形象的塑造,造就了一个文学上独具美国特色、精神上敢于拼搏、社会发展上后来居上的美利坚民族。

5.白鲸对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象征意义的重新定义

“白色”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被赋予独特的象征意义,其不仅指一种生理性的面貌特征,而且代表一种无标记和无形的文化行为。美国社会文化的文化主体是盎格鲁撒克逊种族和文化,“白色”也成为增加美利坚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以及地位和权利的象征。在美国的文学与文化中,始终存在对于白色的崇拜和对于“非白色”的排斥,它象征一种社会结构上的优势和一种种族的优越性。它象征人类所有优秀的品质:勤劳、虔诚、文明、身体和思想上的卓越等,为人所广为传颂和赞美。

然而《白鲸》这部作品的出现成为对美国社会这种以盎格鲁撒克逊为主体的“白色”主流文化及其所具有的特权提出质疑和反思的先锋。作者麦克维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揭示与白色相关的象征意义和“白色”在美国社会以及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赋予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权和所代表的种族优越性的事实。小说主人公以实玛利对于大白鲸“白色”含义的不停思考实际上也是他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的神秘性的重新思考和再认识,他成为作者的代言人。麦克维尔对美国社会中广为存在的“白色种族优胜论”进行了批驳,这是对社会传统思想的反叛和对美国社会“白色”权威的挑战。“白色”的象征意义被重新界定,正如以实玛利所说的“除了可以代表所有甜蜜的、荣誉的和崇高的东西之外,其象征的深处还潜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在人们灵魂深处所产生的恐惧比鲜红的血腥所产生的恐惧还要大”。在麦克维尔看来,白色并无任何具体含义,其所象征的优越性也并不是固有的,这是美国社会与文化的特有产物,反对只看重人种的表面价值而将一个种族凌驾于另一种族之上。可以说《白鲸》对美国社会与文化中的“白色”的象征意义进行了重新界定,开启了美国多元文化与多元种族的新时代。

(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分析象征意义

就本质而言,《白鲸》这部小说是描述人与自然关系创作领域的巅峰之作,其精彩的人物形象和深邃的象征意义为众多读者所赞叹。小说中人物众多,并且每个人物对自然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看法和态度,即不同的自然意识。例如盲目自大的亚哈船长是资本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代表,他J为自然具有双层邪恶结构,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虔诚的基督徒达斯巴克具有根深蒂固的物质主义思想和谦逊服从的性格,他一方面认为自然除了工具价值外不具备任何意义,另一方面认为自然是上帝的人类应该顺从自然;多愁善感的水手以实玛利则对自然充满了艾默生式的幻想,他用平等理性的眼光看待自然,认为自然本质上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无意义的存在方式,其意义来源于人类的内在意识。小说中所描述的自然具有深邃的象征意义:一方面人与自然具有独特的暗示关系,亚哈和裴阔德号全体船员象征着人类的野心,白鲸和海洋则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反抗;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具有深刻的寓意寄托,亚哈的悲剧命运象征着人与自然对抗的失败,而以实玛利的幸存则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的胜利。总之,如果说白鲸是大自然的象征,而亚哈代表的是黑暗的资本主义,那么亚哈对于白鲸的追击和捕杀就是人类无节制掠夺大自然的过程。亚哈和船员最后的悲剧命运就是大自然的复仇。如果人类千方百计的要征服自然、毁灭自然,那最终只能面对自我的毁灭。《白鲸》这部小说透过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自然意识和人与自然的象征意义,深刻的剖析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主题,重新审视西方文明,激发人类环境保护的意识,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三、结语

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湮没之后,《白鲸》这部小说最终绽放出灿烂的光彩,获得了其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小说中复杂多变的象征意义造就了其永恒的魅力和超越时空的价值。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有一千个读者就能品味出一千个不同的白鲸。随着历史和环境的变迁,当读者以其自身所身处时代的特定视野来对其进行解读时,总能获得新的理解和认知,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一部“可以让读者任意解读的巨著”,充满着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最值得人们探索的宝藏。

【参考文献】

[1]齐少立.论《白鲸》中的海洋形象[D].湘潭大学,2011.

[2]万莉.一个象征的世界――浅论麦尔维尔的《白鲸》[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26-127.

[3]张琪博.浅析《白鲸》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06):86-88.

[4]冯平.小议《白鲸》中的“象征手法”(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05):59-60.

鲸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 重评 生态批评 反生态思想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促使生态思潮越来越波澜壮阔。生态思潮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进行文化批判:挖掘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重审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遗产,反思现存的各门学科和各类知识。生态视角的文化批判要回答这样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人类文明究竟从那里开始走错了路?我们的文化究竟在哪些方面存在着致命的缺陷?生态思想家沃斯特说得好:“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他甚至断言:“整个文化已经走到了尽头。自然的经济体系已经被推向崩溃的极限,而‘生态学’将形成万众的呐喊,呼唤一场文化革命。”[i]

重审和重评传统文学,是生态批评的一个主要任务。重审的直接目的是对反生态文学作品做出减值判断,其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学界对文学发展史做出整体性的重新评价和重新建构,推动人们建立起生态的文学观念、文学标准和文学趣味。正如着名生态批评家斯洛维克所言,“和女性主义批评与非洲裔美国人文学批评呼吁文化改变一样,……生态批评也提倡文化变革,它要考察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界的种种狭隘假设如何限制了我们想象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人类社会的能力。……在文化的重审和重构进程中,生态文学的研究和分析将发出响亮的声音。”[ii]

从总体上看,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的主流是非生态的文学;而且,许多十分着名、影响深远的作家和作品还是反生态的。

生态批评把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一直上溯到《圣经》文学。首先发难的是美国生态思想家和文学家雷切尔·卡森。这位以《寂静的春天》掀起世界范围的生态浪潮的女作家早在1962年就指出,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暴虐行径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其中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犹太——基督教教义把人当作自然之中心的观念统治了我们的思想”,于是“人类将自己视为地球上所有物质的主宰,认为地球上的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甚至就连地球本身——都是专门为人类创造的”。[iii] 史学家林恩·怀特在他那篇被誉为“生态批评的里程碑”的名篇《我们的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1967)里指出,“犹太——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它“构成了我们一切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指导着我们的科学和技术”,鼓励着人们“以统治者的态度对待自然”。[iv] 着名的生态神学家、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考夫曼1998年在哈佛召开的、有80多位世界一流基督教神学家参加的“基督教与生态学”研讨会上指出,“我们所接受的大多数关于上帝的概念和形象所蕴含的拟人观(指赋予神、人、动物和其他事物以人形或人性的思想——引者注)——深深地根植于犹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教传统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并残留至今——需要被解构。”因为唯有这样才可能消除人类征服和统治自然的思想根源。[v]

《圣经》中备受人们抨击的是《创世纪》第一章第26—30节(其它部分也有类似观念,如《诗篇》8:5—8等)里关于上帝授权人类征服和统治自然的一些段落,如上帝授权人类“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等。“治理”(kabas )和“管理”(rada )这两个希伯莱语单词都有“践踏”和“压榨”的含义。古希伯莱文和《圣经》研究专家希伯特指出,kabas (英译是subdue,意思是“制服,使顺从”,subdue nature是conquest of nature的又一说法)用来描述用强力迫使别人屈服,特别是军队征服敌人、占领敌人的领地并迫使敌人为奴隶;rada (英译是have dominion over 或rule,rule有“管理”之义,更有与dominion相近的“统治,控制,支配”的意思)最初用来描述对以色列人的敌人的军事入侵、摧毁和统治,以后也用来描述一家之主对家庭和家奴的统治。[vi] 英国生态思想家彼得·马歇尔在《自然之网:生态思想探索》一书里也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创世纪》1:28里最重要的词语kabas和rada在整部《旧约》里都有使用,意思是残酷的殴打或压制。这两个词都被用来描述征服和奴役的行为,都给人这样一种意象:征服者获得了完全的统治,并把脚踩在被打败的敌人的颈项上。因此,出现这样的结果就不足为奇了:基督教徒把《创世纪》里这些话传统地解释为神对人的授权,允许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征服、奴役、开发、利用自然。”[vii]

对现代文明影响最大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反生态文学家是培根。培根坚信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声称自己“已经获得了让自然和她的所有儿女成为你的奴隶、为你服务的真理”。培根宣称“知识就是权力”,他所说的权力(power)主要指的是统治自然、奴役自然的权力,是征服自然的武器。[viii] 获取知识的目的就是获取控制自然的权力,因为人不仅要统治世界,而且要不断强化“控制人自己、控制全人类直至控制整个宇宙的权力”,要“把人类帝国的疆界扩大到一切它可能影响的事物”。[ix]《新大西岛》形象地表现了培根的反生态思想。在那个乌托邦社会里,人们凭借科学技术再造生存环境,合成各种非自然的物种,彻底地操纵了自然,完全无视生态系统和万物的自身利益和存在价值。培根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科学和文学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笛卡尔、牛顿等人都坚信思想和科学能够统治物质、征服自然,狄德罗、孔多塞、布丰等人都声称人类统治自然王国的那一天终将到来。人类的科学研究、工业和现代农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都秉承培根的传统,继续培根的梦想,加倍地扭曲自然事物、干扰自然进程、打破生态平衡。

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其内在原因就在于:鲁滨孙是人类征服、占有、改造自然的象征,是建立在越来越广泛、彻底地掠夺和利用自然之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象征。他以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向读者传达着一个基本的信息和根深蒂固的信念:只有在征服、改造自然的劳作和生产中,才有真正的幸福和最高的快乐。从生态思想的角度来看,鲁滨孙是整个人类反生态文明和反生态的社会发展的缩影。

歌德对人类文明最坏的影响是“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精神”最要命的误导是在所有方面的永不满足、永远进取、永远向往着更大、更高、更快、更强和更有效地操纵自然。“浮士德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满足的所有欲求,虽然其中也包括了精神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的欲求,但物质上的欲求显然也占了很大的部分,而且还含有征服、把握、控制和占有自然万物的成分。“他想摘天上最美的星斗,他想寻地上最高的乐趣”,他呼喊:“我到哪儿去把握你,无穷的自然?”他还要“去跟暴风雨奋战”,他要填海造地,修筑海堤,抵挡海浪,与自然规律抗争,不仅为了数百万百姓安居乐业,也因为浮

士德要靠战胜和控制自然来实现自我价值。将所有欲望放在一起不加区分地赞美、并鼓励人们为满足一切欲望而永远进取,是生态批评家无论怎样都不能接受的。《浮士德》是西方文学的一部最强烈、最狂热地煽动欲望的作品。即便是在临死之前,浮士德还在强力宣扬他的欲望满足观:“我已跑遍了全世界;每一种欲望,我都紧紧抓住,……我只渴求,我只实行,又重新希望……这世界对于能人干将不会沉默寡言。……他!任何瞬间他也不会满足。”[x] “浮士德精神”深刻而长久地影响着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满足欲望而奋斗,并在奋斗过程当中把大自然弄得一片狼籍。

在麦尔维尔的《白鲸》里,主人公亚哈把白鲸莫比·迪克——自然伟力的象征——看作压迫人、折磨人、摧残人的力量。白鲸曾经攻击过许多船只,亚哈的一条腿就是被它咬掉的。然而,白鲸为什么要攻击人类?难道不是无数捕鲸船在海上横行、残酷而灭绝性地疯狂捕杀鲸鱼的结果吗?难道一个物种在种族即将灭绝时还不能反抗?然而,作为征服自然的人类力量之象征的亚哈却完全不考虑这些,他想的只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不洗雪的奇耻大辱,是通过战胜最了不起的鲸鱼来证明自己的最了不起。当许多人把莫比·迪克当作自然神灵的化身而膜拜的时候,亚哈却“不惜以遍体鳞伤之躯”跟白鲸敌对到底。“这个白发苍苍、不畏鬼神的老人便在这里带领一群水手,满怀愤恨地要走遍天下、去追逐一条约伯的白鲸”。亚哈说道:“囚犯除了打穿墙壁怎能跑到外面来呢?对我来说,那条白鲸就是那堵墙、那堵紧逼着我的墙。有时候,我认为外边什么也没有。但是,这(指打破墙——引者注)就够了。它使我作苦役;它尽给我增加份量;我在它身上看到一股凶暴的力量,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恶念支持着那种力量。那种不可思议的东西就是我所憎恨的主要的东西;不管白鲸是走狗还是主犯,我都要向它泄恨雪仇。别对我说什么亵渎神明,朋友,如果太阳侮辱我,我也要戳穿它!”多么可怕的人!多么疯狂的人!没有一点宽容,没有一点仁爱,没有一点敬畏之心!一切为自己考虑,一切为了自我张扬,一切为了报仇雪恨。仇恨和报复可以压倒一切,即使是给他生命的太阳,即使是养育他的地球。亚哈最后与白鲸同归于尽,这个悲剧结局不正暗示了与自然作对的最终下场吗?麦尔维尔虽然也曾通过叙述者赞叹了巨鲸“惊人的力量”和“令人惊骇的美感”,流露出一些敬畏的情绪;但更多的是赞美亚哈以征服自然来张扬人的尊严和力量的勇气,甚至把亚哈称为普罗米修斯,并且以赞赏的口吻细致描写了捕鲸者残酷捕杀鲸鱼的过程。因此,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反生态的。[xi] 正如着名生态文学研究者、哈佛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系教授布伊尔所评价的那样,“《白鲸》这部小说比起同时代任何作品都更为突出地……展现了人类对动物界的暴行。”[xii]

《老人与海》的主旨也是人以战胜自然伟力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捕获大马林鱼、战胜凶狠的鲨鱼,是圣地亚哥老人确立自己价值、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在那场人与鱼的殊死搏斗中,老人充满了骄傲的自觉,他把对自然的悲壮的抗争视为人维护尊严的必然和必需。正如作品所说的那样,老人杀死鱼“是为了自尊心”,是为了让人们和他自己相信“你永远行的”,也是要让大自然知道“人有多少能耐,人能忍受多少磨难”。他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制服它,……感谢上帝它们没有我们这些要杀害它们的人聪明”。生态思想家和生态文学研究者质疑人类的这种自我实现方式,绝不赞成用征服自然的方式证明人的伟大,而且坚信,人类最终是无法战胜自然的,无论他取得了多少让他自豪的胜利,无论他多少次用征服自然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力量,最终他仍旧必然会遭到自然严酷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惩罚。然而,圣地亚哥老人的态度是:“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xiii] 这句被广泛引用的名言放在人类社会的背景下并严格限制在个别人的范围内来看,也许能够体现出悲剧性的英雄精神;但是,这句话之所以有意义显然是因为它不仅仅针对个别人,如果放到自然与人的关系里来审视,其荒谬性就充分显现出来:人都被毁灭了,又何谈不败?假若人类这个物种有一天终于在这个星球上被彻底毁灭,难道他的不败的精神、胜利的精神还能在那个荒凉的、无生命的星球上永远闪光?面对大自然,人类太看重自我,太看重尊严,太缺乏敬畏,这种虚荣或虚幻的东西如果过度膨胀,膨胀到失去基本的自然物质和自然环境支撑和保障的程度,那就必然要走向极端的唯心、极端的虚妄。

鲸教学反思篇3

对宗教制度的思考

“裴廓德号”捕鲸船的人员组成,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独特的“大熔炉”特点。看《白鲸》第四十章,就可以发现船上的水手至少来自各个不同地区。19世纪的美国是创业者的乐土,西进运动,淘金,筑路,工程建设等等都进行的如火如荼,也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国移民,这些移民都有着不同的。这给美国采取什么样的宗教制度提出了一个很大问题。作者在这艘船上创造了一个各民族组合的微观社会,这就把一个异常宏大复杂的社会环境形象地模拟出来,使得整个问题清澈起来。

众所周知,基督教是极度排外的,基督教徒往往把他们的宗教视为最伟大的宗教,而把基督教以外的宗教视为异教,并加以蔑视和排斥。基督教实际上是不宽容的。但是各国持有不同的移民大量涌入又迫使美国以及虔诚的基督徒们必须做出让步。梅尔维尔在他的作品中对宗教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和富有前瞻性的探索。

标魁魁格在《白鲸》中是异教徒的缩影,他来自一个偏远的小岛,是一个异教徒国王的儿子。他在小说中的出场是突兀和恐怖的,也恰好代表了那些所谓的文明的基督徒对异教的看法。但通过以实玛利和他的接触才发现,他比任何一个基督教徒都显得更和蔼和有教养。但他发现他先前向往的地方是一个邪恶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干净的”,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非常虚伪,而且不动声色地互相欺诈,因而他怅然若失。

在文章的一开始,作者还借助两位船东巧妙而又诙谐地表达了两种宗教观念:在魁魁格显示了他高超的掷标枪技术之后,法勒船长激动不已,立刻要求和他签约,而虔诚的比勒达则请求魁魁格放弃他的,说道:“不要再做异教徒,不要再当恶魔的奴隶,趁如今上天的惩罚尚未到来,回头是岸啊!脱离苦海吧,我的孩子!”这种坚持对异教的歧视和排斥无疑代表了基督徒一贯的保守陈旧的宗教观念。法勒船长立刻对此进行反讥,并对魁魁格的信仰表示宽容。整部小说中,魁魁格是唯一一个和蔼有教养和人格高尚的正面人物,作者把这样一个人物和异教徒结合在一起并不是偶然,这种方式强烈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这样一种宗教观,即基督教并不优越于异教,一个人的价值也并不取决于他所信奉的宗教。

作者不仅批判了保守固执和排斥异己宗教观,同时也大胆地在“裴廓德号”上创造了一个各和平相处和谐环境。各式各样的捕鲸人在船上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扶持,在惊涛骇浪中拼搏,让人们多少感受到一种兄弟般

的友谊。这种氛围的创造也清晰地传达出作者对于“大熔炉”式的美国应该采取包容性的宽容宗教政策的意愿。

对民主制度的思考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确定了民主和自由是美国的立国之本。然而现实中的世界永远不那么令人满意,专制与民主的对抗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只不过采取了新的形式。小说《白鲸》中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探讨,作者甚至匠心独运地为“裴廓德号”安排了两个船东,“法勒和比勒达”,在挑选船员的时候,两位船东也进行了一场美国式的争吵,颇有点美国“”和“共和党”联合执政的感觉。非常形象地象征了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在这种民主制度的运作下,亚哈被选为“裴廓德号”的执政官。“然而不幸的是船长亚哈性格暴烈、行为乖僻和极端固执,他所想的只是消灭那个邪恶的代表,即白鲸,在复仇过程中,他知道自己所面临的巨大的危险,然而追杀白鲸是他的生命意义所在,一切不祥的征兆,警告和恳求都不能改变他的目标,不能阻止他复仇的决心,反而使他更加坚决。愿望,意志或癖性在他身上表现出一种可怕的力量,这种力量使这位私念重重,刚愎自用,可能会导致最后的船毁人亡。”

然而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个人的专制力量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整体,或者说领袖的力量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民族甚至美国的民主制,作者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他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舞台,让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和力量在船上展开一场博弈。一开始作者向我们透露些不祥的信息:“棺材”旅店,神甫的布道,一个失去了一条腿,性格偏执的船长等等。但这种不详很快就被精彩异常而又成果丰硕的航程冲淡了,船上二号人物大副斯达巴克的所代表的理性力量和亚哈的对抗更使我们看到了结束这场疯狂复仇的可能性,包括斯达巴克同船长的争吵以及后来劝说无果要杀死亚哈。直到最后亚哈都有过许多次调头的机会,但每次都被他毅然拒绝了。直到最后一天的决战来临之前。船员斯达巴克最后一次劝船长及早停手时,他还是执意表示,一切都无法更改了。亚哈这种疯狂的复仇行为为他们带来了最终的毁灭。到底什么毁灭了民主的力量和生命的希望,难道只是由于亚哈执拗的性格吗,民主的意志那么容易战胜吗,难道美国式的民主也如此脆弱吗?亚哈这个独裁者是如何突破现代民主的防线的来实现他的目的的,作者在作品中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梅尔维尔笔下的亚哈是一个极其高明的独裁者,他是民主制度下的新型独裁者,他的独裁是披着民主和理性的外衣的,他十分巧妙地利用了民主。他明白,大多数人是盲从的和容易被蛊惑的,于是他把一个西班牙金币钉在桅杆上,用金钱来诱惑他们,还发表了一番冠冕堂皇的演说,把消灭白鲸鼓吹成一次神圣的讨伐,最大可能地鼓动公众情绪;对于在船上同时也在现实中是少数的清醒者则加以严厉地克制。结果船上这一群道德薄弱的人一个个在亚哈的权威和意志下屈服了,“他们害怕亚哈远远超过了害怕他们自己的命运。”代表美国的“裴廓德号”在领袖的疯狂指引下走向了灭亡,民主的美国或世界本身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抵制专制对民主的颠覆呢?如果把亚哈和“邪恶”的白鲸分别同西特勒和二战中被法西斯妖魔化的尤太民族对接起来,《白鲸》深刻的现实意义就跃然纸上了。

对领土扩张的思考

“19世纪初期,数以千计的人,越过阿帕拉契山,向西移动,有些开拓者,移居到美国的边界,甚至深入属于墨西哥的领地。开拓者勇敢、勤奋地向西寻求更好的生活,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西进运动,也开始了美国历史上规模庞大的领土扩张。”

对于如此深刻而剧烈的社会运动,梅尔维尔不会不受到影响。“《白鲸》里‘裴廓德号’的航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种精神向海外的延伸――美国的捕鲸船横扫七洋,所向披靡。”

“裴廓德号”在一群富有活力与胆识,充满开拓精神的各色各样,来自各国的水手的驾驶下起航了,开始了征服海洋的旅程,这同西进运动惊人相似。在这场征战中,从头至尾都洋溢着浓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乐观精神,也体现了作者明显的美国为中心的政治构想。和西进运动一样,参与征程的水手有着不同的国籍和民族,然而作者却明确而十分坚定的指出,领导这次航程的必须是美国人:“‘裴廓德号’上的美国人不及总人数的一半,这一点与美国挖大运河和修建铁路的大工程中的情形是一致的,美国人提供智慧,别的国家的人出力气”。除此之外,作品多次强调美国在整个捕鲸业中后来居上的地位,体现了美国在19世纪上升阶段在经济军事各个方面追赶欧美的趋势。

然而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也带有隐隐的担忧,“裴廓德号”最后毁灭了,作者模糊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大鲸莫比・狄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了不可征服的力量,是一个国家扩张和征服的极限,无限度地开发和征服包含毁灭自身的力量,这种观点在当时被热情和狂热包围的美国无疑是冷静和理性的。

然而遗憾的是,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生态意识。鲸鱼被完全作为人类应有的财产加以捕猎,捕鲸的过程充满血腥的杀戮,处处透出人们对鲸的贪婪,而作者却完全沉浸在获取的中。也真实反映出了工业革命时期,人类的破坏性建设思维的盛行。在环保意识逐渐强烈的今天,多少有些令人不悦。

结语

文学作品都是植根于并反映时代特点的,即使是“art for art”艺术流派的作家也不可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而单独存在。梅尔维尔也不例外,他用生活来演绎朴素的哲学,在生动的故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作品中,作者没有明确提及那个时代的重大事件,然而在那充满辩证思考的话语中,我们却能处处看到它们的影子。《白鲸》是简朴的,也是深邃的,是狭窄的,也是无比宽广的,是溢于言表的,也是隐晦艰深的,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也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神话,让我们能够深刻地领略19世纪的美国真实图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思考者对于一个民族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赫尔曼・麦尔维尔,容新芳译.白鲸[Z].长沙:中国和平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1999.4.

[2]容新芳,李晓宁.人生・悲剧・启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p7.

[3]白锡汉.《白鲸》的悲剧实质.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总第3期) p4.

[4]何顺果.西进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p5.

鲸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莫比・迪克》;浪漫主义;宗教

1956年由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执导,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主演,根据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著作《白鲸》改编而成的电影《莫比・迪克》(Moby DEck)在美国公映,影片公映大获好评,当年即获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和美国评论协会最佳男配角奖以及最佳导演奖等多项殊荣。

《莫比・迪克》是一部惊心动魄、寓意深刻的灾难历险故事。捕鲸船船长亚哈(格里高利・派克饰)被一条名叫“莫比・迪克”的白包抹香鲸咬断了一条腿。为了寻找白鲸复仇,他胁迫船员放弃日常作业,全力追捕白鲸,期间既不考虑船员们的生命安危,也不顾及陆续出现的各种凶兆以及教徒的不详预言。最后,捕鲸船终于重创了白鲸,然而,为此的代价却是大部分船员葬身海底,亚哈本人被缠结的捕鲸绳绞死,全船只有以实玛利一个水手生还,继而成为这个悲剧故事的叙述者。

当问及观影后的感觉时,人们欷I不已。既有对大自然巨大力量的敬畏之情,也有对亚哈船长的一意孤行武断行为之愤愤,更多的是对影片所表现的宗教隐喻和象征来重新审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通过对原著作者麦尔维尔和他所处的美国社会进行的分析为我们清晰地展现《莫比・迪克》隐喻中表达的宗教诉求。

一、宗教家庭背景的影响

麦尔维尔1819年8月1日生于美国纽约一个信仰新教的苏格兰贵族商人家庭。童年时期,麦尔维尔生活安定,然而自从1830年父亲经商失败之后,原来殷实的家境便急剧走向衰败。1832年麦尔维尔的父亲去世,家庭的经济状况变得越发艰难,麦尔维尔的母亲是一名荷兰新教归正宗教会虔诚的加尔文教徒。几近严酷的加尔文主义教条使得麦尔维尔的母亲身上带有严重的家长制作风。麦尔维尔对母亲严厉的管教十分反感,最后发展成对宗教的怀疑和反叛。到麦尔维尔15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学校,自立谋生,并曾先后做过银行小职员、农场王人、商店伙计和小学教师等工作。1839年,他在一艘往返于美国纽约和英国利物浦之间的轮船上当服务员,开始了其后5年的海上生活,在这5年间,他在邮轮上当过水手也在捕鲸船上当过渔叉手,这段海上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庭的影响使得麦尔维尔笃信基督教,这使得他在创作文学作品时经常用《圣经》人物的名字命名他作品中的人物并暗示其性格和预示他们的命运。

马拉美认为,象征主义应该表现人类梦幻的状态,借以展示人类心灵的闪光点,并主张用象征的形式来表现世界的意义,认为,“大自然中一切意象都有其特殊的神秘意义,人们可以从中看出许多别的事物……并由此进入不可知的神秘世界。”麦尔维尔的作法显然是与马拉美的主张相一致的。对麦尔维尔作品中出现的大量象征,韦勒克和沃伦曾这样讲道,“麦尔维尔笔下的亚哈(Ahab)和以实玛利(Ishmael)则显示出,作为塑造人物的方式,文学中的引喻(此处利用的是圣经的经典)会起到何等经济的效果。”韦勒克和沃伦在这里指的“经济”是指由于源自《圣经》的名字对生活在西方文化下的每个人来讲都是很熟悉的,而《圣经》中拥有这些名字的人物的命运也几近家喻户晓,因此用这些名字来命名一部作品里的人物,人们会很容易明白作者对读者的暗示,理解人物的命运就一点也不难了。

二、《圣经》的隐喻和象征

严厉的加尔文教家庭背景使得麦尔维尔对《圣经》稔熟于胸,在麦尔维尔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白鲸》里,两个最重要人物的名字均源自《圣经》,一个是追杀白鲸的船长亚哈,另一个是船上的水手以实玛利。

根据《圣经》中的说法,以色列王亚哈为了得到耶斯列入拿伯的葡萄园用计害死了拿伯。上帝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准备惩罚亚哈。“从来没有像亚哈的,因他自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别的耸动,就照耶和华在以色列入面前所赶出的亚摩利人,行了最可憎恶的事。”此后,亚哈的名字就和“恶毒”联系在了一起。虽然《白鲸》中的亚哈船长意志坚定、勇于冒险,但是在人们心中还是会隐约感到一丝凉意。这就是麦尔维尔期望看到的效果。他想通过亚哈这个名字和追捕白鲸这件事来喻指在美国的建设者们不断开疆拓土,建设新国家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邪恶的作法和行为。另外,对鲸鱼的滥捕滥杀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这个角度看,麦尔维尔在《白鲸》中体现的生态思想直到今天仍是有意义的。

根据《圣经》中的说法,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在86岁的时候和妻子撒拉的埃及女奴夏甲生的儿子。为了不让以实玛利与自己的儿子以撒共同分享亚伯拉罕的产业,撒拉让亚伯拉罕赶走夏甲母子。亚伯拉罕为难了一番,但最终还是把夏甲母子赶走了。夏甲在旷野中迷路了,水喝光了,看起来以实玛利就要死了,夏甲放声大哭,这时候上帝的使者从天上呼叫夏甲说:“夏甲!你为何这样呢?不要害怕,神已经听见童子的声音了。起来!把童子抱在怀中,我必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神使夏甲的眼睛一亮,看到一口水井,她马上用皮袋装满了水,给以实玛利喝。“‘以实玛利’就是‘神听见’的意思。”也暗指上帝的公正之意。以实玛利在《白鲸》当中是亚哈船长手下的水手,麦尔维尔借以实玛利之名,意指上帝是公平的,美国人并不是被上帝抛弃的一群人。最后,“皮阔得”号捕鲸船覆灭,以实玛利成为全船唯一的幸存者表明作者对被贪欲和恶毒之心浸染的人类和美国的美好期望。

麦尔维尔把“皮阔得”号捕鲸船的名字起得也是意味深长,且具有象征意义。“皮阔得”这个名字原属于美国康涅狄克州东部的一个印第安原住民种族,在欧洲移民来到北美之后,这一种族的人陆续被杀戮殆尽。麦尔维尔以这样一个几近湮灭的印第安原住民种族的名字命名捕鲸船,一方面提醒美国白人拥有的并不光彩的发家史,另一方面象征着“皮阔得”号船的命运也会如拥有这个名字的印第安原住民种族那样走向灭亡。

对于《白鲸》中体现出的美国宗教思想,有美国学者认为,无论是亚哈船长还是白鲸,都在暗指麦尔维尔所处时代,即19世纪美国社会思潮中的黑暗面。一方面是余孽尚存的加尔文主义清教思想中所体现的刻板、严厉和无意义的空洞性;另一方面是美国个人主义思潮泛滥所引发的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的一面。亚哈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世界,并试图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铲除罪恶。殊不知,这种方式只能带来更大的罪恶。

三、时代的反叛

鲸教学反思篇5

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把教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差异,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独立性、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信息处理的决策者。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能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1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职称论文写作服务lunwen. 1KEJIAN.CO M,欢迎您的光临]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另一方面,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实也同时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认识这个世界。比如,《动物过冬》、《蟋蟀的住宅》等讲的是动物的世界;《植物妈妈》讲的是种子的传播;《黄河象》、《琥珀》讲的是化石的形成;《蝙蝠和雷达》讲的是仿生学,《黄河是怎样变成的》讲的是环境的保护;《将相和》、《草船借箭》、《田忌赛马》讲的是历史故事。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就使教材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并能有效地缩减教学时间,减轻他们的疲劳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发挥现代媒体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强等长处,给学生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亲临其境的感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鲸》一课,在鲸的种类中介绍了鲸分成须鲸和齿鲸,但是具体哪些鲸属于须鲸,哪些鲸属于齿鲸,课文只字未提。这些鲸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有什么区别,我们也无从知晓。课文只提到“虎鲸”,它属于哪一类却没有说。教师在备课时通过信息网就可以查到大量的关于鲸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你还知道哪些鲸是属于哪一类的?”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在网上查到蓝鲸、虎鲸等图片资料,并通过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它是哪一类鲸,有什么特点。把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

2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2.1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难点,训练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的目的。

如《语言的魅力》一课,学生理解重点句意思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制作两组课件进行对比,一组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另一组则是这位双目[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职称论文写作服务lunwen. 1KEJIAN.CO M,欢迎您的光临]失明的老人,出现了一片漆黑的画面,这样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课文中“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的意思,更进一步体会到“春天来了,可是…”这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产生的魅力。

小语第七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脚及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段,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读明白的同学在图上画出爬山虎的脚。然后再用实物投影把同学们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最后用投影出示句子,说说这样谴词造句的好处。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2.2运用多媒体技术,感知语言,培养语感: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强调抽象思维而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发展。这就造成了语文课上的“老师讲学生听”。如何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课,能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呢?如何才能使学 生意会到语言文字的“味道”呢?如何才能最终提高他们驾御语言的能力,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呢?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训练语感,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感的训练不能凭教师的三言两语,而是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形象思维是一种以表象为材料进行的思维,它具有形象性、整体性、直觉性和富有情绪色彩等特点。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活动起来,甚至在此基础上想象出超乎语言本身的事物时,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的形象感,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可见语感的训练关键在于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运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对语言文学的感悟,其核心就是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从而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

2.3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美感,渗透美育: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象、投影、计算机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因为通过审美感知,可以引起学生心态的系列变化。或爱、或憎、或欢快、或沉闷,[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职称论文写作服务lunwen. 1KEJIAN.CO M,欢迎您的光临]这些情感色彩的印记,在触动学生理智、改善认知行为上具有微妙的功能。

2.4运用多媒体技术,启发想象,培养创造: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躯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放映一段电影录象,一团烈火将邱少云整个包围住的画面,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教师用一段精彩、感人的导语把学生引入情境,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看完录象后,老师让学生根据画面中邱少云的目光、神情动作展开想象,邱少云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他是怎样做的?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又帮助学生体会到了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顽强的意志。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捞起沉在黄河中的铁牛的过程,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怀丙和尚不愧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索精神,学习中,学生指出了怀丙和尚的做法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说:“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将两船泥沙铲到黄河里去,捞八只铁牛需要把16船泥沙铲到黄河,这样做既费事,又可能将河套堵塞。”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议论纷纷,自由讨论,纷纷为怀丙和尚出谋划策,找到了更完善的捞铁牛的方法。这时候,教师请学生将他们想出的好办法输入电脑演示出来,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及时反馈,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增添了自主探究的热情。

我认为,想象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已存的,但个人尚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新形象,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还有待创造的事物的新形象,所以想象具有“创新”的特征和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结合教材内容,凭借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职称论文写作服务lunwen. 1KEJIAN.CO M,欢迎您的光临]创造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才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体现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电教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电教手段,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求得最佳“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鲸教学反思篇6

最近,“蓝鲸游戏”成为了父母和学校老师高度关注的“危险词汇”,因为它不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交游戏或者电子游戏,事实上,这是一个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夺走了130多名游戏者生命的死亡游戏。

游戏的发明者是一名来自俄罗斯的心理学系在校生,他通过严密的网络组织,鼓励游戏者在50天内完成各种任务,包括每天清晨4:20起床、看一整天的恐怖电影、在手腕上刻下鲸鱼图案,最后命令参与者直接结束生命。这个恐怖游戏,充满了心理控制的意味。游戏的管理者会在新成员加入时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必某时某刻完成某项任务、提供身份证照片等,然后进一步威胁参与者“如果临时退出,就会遭到人肉”。在重重要求下,多数参与者会向这些荒唐的要求妥协,无意识地执行任务,包括那个最终的任务―自杀。

然而,蓝鲸游戏最令人害怕的,并不是组织行为学角度的精密控制,而是以“爱和价值感”的名义对孩子进行精神摧毁。那么,孩子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情感缺口,又是怎样被游戏吸引、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呢?这是值得每位父母思考的问题。

近期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找我咨询有关蓝鲸游戏的事情,其中有位叫林羽的女孩让我陷入了深思。听到这款游戏时,林羽刚和好友闹翻、沉浸在被朋友抛弃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加入游戏后,她仿佛找到了组织,强烈的归属感让她来不及辨别这个游戏的危险性。当她在手上用水果刀割下第一道刀痕时,群里的网友为她喝彩,她仿佛找回了期待已久的“关爱”。

在现实生活中,林羽是一个不被“看见”的孩子。母亲脑出血后瘫痪在床,父亲忙着赚钱、照顾家,根本无暇他顾。因为家境窘迫,林羽在学校里显得很畏缩,几乎是班级里最没有存在感的孩子。所以,当唯一的好友抛弃她时,她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她对我说:“不是蓝鲸游戏吸引了我,而是我本来就有心理问题,我需要这样的东西暂时麻痹自己!”

和林羽不同的是,还有一些青少年明白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游戏,却偏要参与其中。上初一的小栋这样和我描述玩儿蓝鲸游戏的动机:“我要坚持做完50个任务,我要用我的死亡报复爸爸妈妈,我要让他们后悔一辈子!”

小栋是家里第二个孩子,姐姐生来有残疾,作为家里唯一健康的男孩子,他从小就被寄予厚望,同时也倍感压力。“从小,我爸妈就一直说‘你要这样’‘你要那样’的话,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仿佛姐姐就是可怜的,而我理应承受一切责任。长大后,我稍作反抗,我妈竟以死相逼……”

可以说,这样一段亲子关系,非但没有照顾到孩子的真实感受、帮助孩子建立爱与被爱的感觉,反而在解决冲突的时候,为孩子做了最糟糕的示范。小栋哭着对我说:“我早就想到过死,死谁不会啊!现在,这个游戏一步步把我引向死亡,仿佛生和死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当孩子以这样的态度看待生死时,是十分危险的信号,因为很可能在某一次不良外力的刺激下,就会把激越行为变成现实。

事实上,虽然蓝鲸游戏危险,但是父母是能够帮助孩子远离它的。一个在咨询中慢慢康复起来的孩子小楠,这样和我分享他对蓝鲸游戏的看法:“要是之前,我还跟着我爸过日子,每天都怕得要命,我也一定会对这个游戏上瘾。现在,我妈夺回了我的监护权,她能听我说话、愿意帮我缓解压力,我心里好受了很多!”由此可见,一段良好、正性的关系,是孩子面对危险诱惑时的有力保护。

也许,父母并不明白这种保护是如何发生的。蓝鲸游戏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我是有价值的,可以被理解、被接纳”。但如果孩子在接触蓝鲸游戏前,体会过真正的关爱以及高质量的理解和接纳,就不会被这种虚假的关爱欺骗。同样,如果孩子感觉自己并不缺乏支持,没有太强烈的孤单感受,也不会沉迷、上瘾。

所以,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正在玩儿蓝鲸游戏,震惊之余,一定要反思你们的亲子互动模式,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寻找孩子沉浸危险游戏的风险因素。很多时候,孩子的自我伤害是一个求救信号,如果我们读懂了这个信号,就给孩子重回正常生活注入了新的力量。

鲸教学反思篇7

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课文《守株待兔》时,一位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假如你是那位种田人,你在树桩边不断地等下去,可能会遇到怎样不同的结果?”学生立即展开讨论,有的说遇到一头老狼,把它打死后,高兴地扛回家;有的说由于不灰心,还真的等到了第二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课堂气氛是活跃的,但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时,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

一、对语文活动教学的反思

怎样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着力研究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把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整体发展上。进行教学流程设计时,坚持以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坚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比如,在语文课上,一般先让学生初读全文,感知语言,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原有的经验、方法,进一步细读课文,弄懂“为什么”的问题;在上述学习之后,学生还要在变式训练中学会如何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理解和运用能力。然而,第一步的目标,我们已达到,而第二、三步,则主要还是停在理论的分析研究上,为什么?因为“传统教学在教学目标的选择和追求上,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表面上是一种认识的偏差,但深层上却反映出传统教学在实践上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机制”。由于我们研究的起点很低,活动教学的研究始终停留在浅层,使活动教学在大面积的实施操作层面上,尚远未达到展开的层次,其突出的表现是活动的效率较低。

在研究活动教学时,创新教育是我们追求的至高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可供我们应用的仅是心理学研究中对发散思维的理论。我们也尽可能地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求异性、精致性的培养。比如,从教学内容上,我们对课文题目、语句进行推敲,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在设计学习活动时,重视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自学、讨论,试图让学生在反思或观摩其他同伴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获!取创新能力的核心——策略性知识,以培养创新的精神,但是,我们的目标也始终未能达到。

而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创新教育的呼声与日俱增,小学教育要一下子跳到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能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创新教育这一层面,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二、对深入研究活动教学的思考

我们认为创新教育与活动教学的本质是相同的,其追求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但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作为研究的总目标,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而提高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师的行为。为此,我们对学习活动的流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反馈讨论——变式练习”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分别提出相应措施。在教学实践中,以备课为切入点,真正落实这些措施,以提高活动的效益,从而达到以熟读感悟、探究讨论、专题活动等新型学习方式取代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废止繁琐的“发胖式分析”套路。

(1)设计以活动的目的性为根本。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学科的特点、知识的属性、学习规律等,并以此为根据合理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例如,教学第七册《捞铁牛》一文,其中一个学习活动指向培养学生分段、归纳段意的能力。那么无论是教学时间的分配,还是活动的展开,都是以此为根据。学习活动设计的成败也在于此。

另外,备课时要仔细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做好“剪裁”的准备。比如:如果要问“种田人再这么等下去,会出现哪些不同的结果”,就要估计到学生的思维会因此怎样“发散”,对哪些回答应及时“剪去”,哪些回答则既有利于达到原定目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及时鼓励他们展开,以真正实现“活动促发展”。

(2)设计合适的反馈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带着一个综合性的练习题进行了足够时间的阅读思考,但教师提问时仍举不起手。是学生不会吗?不,多半是反馈的形式不恰当。这就要研究反馈的形式。首先是研究反馈的形式是否便于教师及时捕捉学习信息。比如,学习第九册《鲸》一文时,要让学生说说鲸睡觉的特点,有的学生经过读书思考,连课文从几个方面写鲸睡觉都没弄清。他们学习中的误差这么一点点积累,教师巡视时却无法知道这一些,下一步的指名回答也因此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接着的点拨便不切实际。在教学《鲸》一文时,另一位教师让学生先读书,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摆出鲸睡觉的样子。他稍一巡视,发现学生摆得认真,但有几位学生把鲸的图片胡乱地摆成一圈,便立即明白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他随即选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上试摆,要全体学生再读一读课文,评一评这位同学是不是根据鲸睡觉的特点进行摆图。学生便立即明白了:读书要抓住鲸的每个特点。通过独立学习,他们很快摆出鲸睡觉的图画,并说出鲸睡觉的两个特点:一是几头聚在一起,二是头朝里围成一圈。第二是反馈的形式便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听、说、读、写,本身无所谓优劣,但我们通常以指名个别学生说出学习结果,老师当裁判的形式为主,显然,一方面忽视和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单一的说的形式往往不是最佳的反馈形式。为此,我们要思考反馈的时间、人数、形式、情境等,更要考虑听、说、读、写、演等的结合,便于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3)设计精当的点拨。由于活动教学的块状明显,问题的综合性强,所以,课堂上有时出现“冷场”是正常的。如果点拨得当,冷场可以转变为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大好时机。首先,应尽量选择直觉式的点拨方式。平时,我们常见的点拨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逻辑推理式的。比如教学第八册《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学生提出这么个问题:阮恒献血时心情怎样?这是一个好问题,便于由此理解阮恒的内心。但一位教师的点拨令学生费解:①阮恒痛哭了几次?②他每一次痛哭的时间和程度有什么变化?③他这样不停地痛哭,可以看出他心情怎样?其提问的严密逻辑性恰似解几何证明题,其思维过程也不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他们对每个小问题的思考都存在误差,终于,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败下阵来。另一种点拨方式是直觉式的。“这时候,阮恒心情怎样?如果一时说不上来,你们可以读出来。”,学生便根

据已有的经验和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去读读、说说,思维又活跃起来。

第二,点拨应便于思维的发散。一些优秀的教师在学生思维将停滞时毫不慌张,其出色的教学机智,在于课前的精心设计,在于对发散思理论的充分运用。比如,一位教师上《守株待兔》一课时,创设了一个语言情境:一位老农走过来,他想劝种田人,他会怎么劝?一位学生回答“这样等下去会一无收获的”,他答完后便再也没有人举手了。由于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便注意到了点拨的方法。他马上鼓励说:“你真像个有经验的老农,可你能再说说,他为什么会一无所获吗?”学生说出“遇到野兔撞死在树桩上的事是偶然的”后,老师进一步点拨,学生还说出这件事不是怎样的,想再捡野兔不会怎样,会怎样等等,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寓意,而且培养了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可喜的是,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学会了学习,并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鲸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 悲剧;自然;人类;亚哈

《白鲸――莫比・迪克》是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于1851年出版的小说。如同许多杰作一样,小说问世后有个被逐步接受的过程。鉴于其追溯了捕鲸业的历史,涉及自古以来有关鲸鱼和捕鲸的种种知识,当时评论界反映不佳,美国的《文学评论》讽之为“知识的大杂烩”。只有文学大师霍桑称赞“麦尔维尔写出多么精彩的一本书”。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重新解读《白鲸》,才从自由、民主、种族、宗教、哲学等多种角度对这本书给出了高度的评价,在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当我们重读麦尔维尔这部内容复杂深邃的经典之时,竟惊奇地发现作品中蕴藏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之辩证关系的启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械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过度的物质需求,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大自然惨遭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本文试图从以亚哈为首的所有船员的性格分析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中得出人类如果一味、无节制地对抗自然,只知道贪婪地从自然界中不断索取,最终必然会遭到冉然的毁灭性打击。

一、亚哈――贪婪与无知的代表

亚哈出生在以捕鲸闻名于世的南塔开特,作为当地数_二数二的猎鲸高手,亚哈的生活似乎注定要与广袤无垠的大海和称霸于海上的鲸联系在一起。四十年的捕鲸生涯练就了亚哈复杂的个性。亚哈崇尚自我。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是美国人的典型特征之一,他被称为一个“伟大的,不敬神,却又像神似的人物”。他自己也是这样认为,他把自己当成了神。亚哈的自信与偏执使他和那条剐去他一条腿的白鲸莫比・迪克不共戴天,这是亚哈悲剧结局的主要原因。亚哈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代表,白鲸莫比・迪克则是强大的自然的缩影,所以亚哈与莫比・迪克的矛盾便是人与自然的冲突的集中表现。

亚哈的个性必将导致他悲剧的结局。他这样想:“我在它(白鲸――引者注)身上看到一股凶暴的力量,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恶念支持着那种力量。那种不可思议的东西,就是我所憎恨的主要的东西;不管白鲸是从犯还是主犯,我都要向它泄恨雪仇。别对我说什么亵渎神明,朋友,如果太阳侮辱了我,我也要戳穿它。因为既然太阳能做得出,我也能做得出;自从世上有一种公正的竞争以来,忌妒一直主宰着天地万物。”他直截了当地对他的船员们说:

“我要踏遍好望角,踏遍合恩角,踏遍挪威的大涡流,踏遍地狱的火坑去追击它,我决不放弃。”“我一定要肢解那肢解我的家伙。”他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他的荣耀受了伤”。(常耀信,1995)亚哈船长完全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对代表自然的白鲸的仇恨和报复压倒一切。甚至连给他生命的太阳和哺育他成长的地球,只要让他感到有失面子,他都会毫不客气地予以回击。

另一方面,捕杀鲸鱼是受人类社会物质利益的驱使,鲸脂在工业上用途广泛。这只是作家所要表达的问题之一。主人公亚哈船长,最初和其他捕鲸者一样,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去海中猎捕这种丰富的自然资源的。亚哈船长命令船员不停地捕杀别的抹香鲸以获取鲸脂,因为他必须满足其他船员的愿望。那些人的愿望,就是“金钱”。他深知,构成人永恒的本体就是肮脏,那些船员如果几个月后还没有拿到钱的希望,“这种无声无息的钱会立刻教他们造反”。船员们为了钱,可以不顾其他船员的性命,水手斯塔布就曾经对另一水手皮普说:“我们不能为了你而白白地把大鲸丢失;在亚拉巴马州,一条大鲸卖起来要比你的身价高出三十倍呢”。皮普掉入水中,其他水手都忙于捕杀鲸鱼,弃他不顾,他最终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中。斯塔布的话暗示了这样的事实:人类已经贪婪到了嗜钱成癖、完全可以放弃自己的伙伴的程度。

二、莫比・迪克――神秘自然的象征

在麦尔维尔笔下,鲸不仅作为可以牟取暴利的物质对象被讴歌的,捕鲸业也不仅作为表演暴力血腥的舞台被称颂的,鲸还被当做大自然的奇迹而由衷赞美的。莫比・迪克,它机警、凶残、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人们把它当做神,害怕它,不敢靠近它,更别说去了解它。作家从这个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动物身上看到了“一种坚强独特的生命力的罕有价值,看出了厚墙固壁的罕有价值,也看出了城府深广的罕有价值。人呀!你应该礼赞鲸,以鲸作为你的楷模!”大鲸属于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自然奇迹。它身体的各个部位都非常雄伟,毫无瑕疵可言。鲸油、鲸脑、鲸肉、鲸骨无一处不完美。鲸尾的摆动能产生一种令人非常惊骇的美感。鲸的喷水在月光的照耀下如同海里冒出的一个光耀夺目的神明。大鲸不仅是神圣的,而且是不朽的。

“它在大陆还未突破洪水而出现之前就在海洋中游来游去,它还曾经游过杜依勒利宫、温莎宫、克里姆林宫从前的地基。在挪亚的洪水中,它根本就不把挪亚的方舟放在眼里;如果世界还会再发洪水,像荷兰那样,连老鼠都给淹得干干净净,那么,这种永存的鲸也还是会活下去,而且会高矗在赤道的洪水似的浪峰上,朝天喷出它的唾沫,表示蔑视呢。”在这里,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人类也不得不向鲸类低头膜拜。

作家不仅赞美那头白鲸,而且因其是大自然的化身,也适度地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因此,作家又写到白鲸异常庞大、凶猛,常常“严重地伤害了攻击者之后,便逃之夭夭”。白鲸也有报复之心,“无论它的猎者有没有罪孽,该不该惩处,白鲸都会像恶魔一样地把他们撕裂”。它在捕鲸者的眼里,已经是“半个神灵脱胎的超自然物。”它身上具有“颇怀恶意的神力”。这头巨大的抹香鲸的与众不同,不在于它巨大的身躯,而在于它有“一个雪白异常并带有皱结的前额,和一个高高的金字塔似的白色背峰”。白色是这头大鲸的显著特征,是最令捕鲸者心生恐惧的东西。所以,人类应该明白大自然是美丽的,也是恐怖的,最好敬而远之。这头大鲸除了硕大无朋的身躯和令人惧怕的白色,它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恶性”更令人害怕。半个世纪以来,它“击破了许多罗马帝国的船只”。白鲸是大自然的化身,它看起来是美丽的,但“那看不见的一面却是由恐惧构成的”。白鲸凭借自己有限的力量和智慧与捕鲸者对抗,希望将来自大陆、对海洋生物进行疯狂捕杀的侵略者赶出上帝安排给它们的领地。它的邪恶,是对自己的保护,对自然的保护。

三、以实玛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

以实玛利在小说中既是叙事者,又是主人公。作家在这个人物身上寄予了深切的理想之光。以实玛利在经历海上探险的过程中认识大海,认识人生,认识自然与人的关系,最终成熟起来。以实玛利为寻求人生意义,逃往大海,有幸与魁魁格成为好友,一起加入“裴阔德号”,在 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海上冒险后,被“拉吉号”救出了茫茫大海,在“裴阔德号”的毁灭中获得了成长和新生。笔者以为,以实玛利的成长具有双重含义,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航行之后,他不仅在大海中得到了成长,强健了自己的身体,找到了精神栖息之地,也在灵魂上一步步取得和自然的相互认同,使他最终在自然面前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以谦卑的姿态在自然与人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和谐关系。

以实玛利的冥想具备温和的抒情性与亲和力。亚哈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紧张对立,而以实玛利则将这种关系看成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和谐统一。亚哈虽具有藐视万物、唯我独尊的豪情,也具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壮志,但作家仍不赞成其对待自然的态度。尽管最初亚哈的慷慨陈词同样让以实玛利激动不已,但伴随着航程的继续,他变得越来越超然,以实玛利不厌其烦地向读者缕述有关捕鲸业和大海的许多有关情况,生动地描写了一个以鲸鱼为代表的海洋生物世界;这种更理智的精神状态、人与自然更和谐的关系模式正是作家所推崇的。在以后的章节中,以实玛利眼中的大海虽然时而肃穆宁静,时而狂风巨浪,但始终有一种超越感和神秘感,他也真正地平静下来:“不再记得曾经发过的那些恶狠狠的誓言。我‘鲸’盆洗手,不再记怀”。在鲸鱼那里鲸鱼和大海都是自然的象征,以实玛利以对鲸鱼的接受、欣赏,到和平共处表明了他对自然的理解、宽容,最后仅有以实玛利逃出了厄运,“拉吉号”拯救了他,这个对鲸鱼、大海及一切生命物种仍怀有爱心的人,也只有他,才能以“那娓娓的叙述方式”来为我们讲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罪恶,像《古舟子咏》的老水手一样,一遍遍告诫“我们应该爱一切事物,不分大小,去传达自然与人之爱”。因此,在同白鲸的最后较量中,惟一幸存者是以实玛利也便不足为奇了。尽管麦尔维尔生活的时代并无明确的生态学概念,但作家通过抒写对鲸类的崇拜、对自然的敬畏、对个人私欲膨胀的批判表达了作家的生态之思。只有像以实玛利那样保持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获得永生。

上一篇:长城教学实录范文 下一篇:细说红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