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乡村范文

时间:2023-09-28 13:04:36

远去的乡村

远去的乡村篇1

小高庄不高。高字名不副实,既没有高姓一个,也未见高人出现。高粱长起来时,小高庄就看不见了,能看见的几家屋顶也像海浪里隐现的礁石。

小高庄离北面的县城也就三四华里,由于中间隔着品字形的3个乱坟岗,城乡差别凸现于阴阳两界,距离千山万水似的。那时乱坟岗野狗出没,尸骨常有,若是赶集上街,老百姓必须成双结对,过景阳冈一样。所以,小高庄人着眼于向南面发展。

这片土地是洪泽湖退却留下的遗骸,陆地上至今还长着芦苇,已经退化为旱苇,细瘦矮小,泛白的贝壳随处可见,虽说没有了生命,但是它们在展现历史,汪塘水中杂鳞草和菱角莲藕依稀让人们知道他们是洪泽湖子民。细小的河沟,像血管一样通向大河,稍有雨水,鱼虾则逆流而上。此时,家家户户,用手摸,用网捞,用虾笼来迷惑欢迎这些精灵。鱼多了就是负担,盐腌盐不够,炸吃没有油,就拣好的留下。鱼见无人捉它,胆子更大,发水了,它们就能跳进人家的锅里。有人下水,小鱼儿就围过来叮着人的腿吮吸,又痒又疼,稍大点的鱼还是躲到深水和草密处,静观事态环境。所以,高庄的大人们批评孩子吹牛时总是以逮鱼说事,你每次跑掉的都是大的,逮到的都是小的。

小高庄是由3个自然村组成的生产大队。有一条L型圩沟,沟东边是裴庄和华庄,沟西边是江庄。江庄两面环圩沟,可见解放前此庄是重点保护单位,确实也是,裴庄、华庄两个庄子没有一个地主,而江庄就有两个。土匪多是嫌贫爱富,所以圩沟就以江庄为重点。

那些年月,几米宽的圩沟也似天堑,隔河就是千里远,老一辈人是老亲,常来往,即使不在一起,隔沟也能相互打个吃饭与否的招呼,也有到哪干什么的问候。小孩就不太友好,有时虎视眈眈,好战分子还会用原始武器隔岸叫嚣,射弹弓,扔土块,这也是极少数。

圩沟水清,明镜一般,水草一尘不染,亮亮的,似明镜上面的装饰图。边上是臭蒲,一簇一簇,蒲鱼就喜欢躲在它的根下。臭蒲是坐月子人家孩子满月洗澡的必备佳品,防风、祛湿、活血。水上是菱角秧、浮萍、半边莲,青蛙、蜻蜓总是在它们身上玩耍。水下是云朵一样的青苔,随便捞一团上来,里面都夹杂着小鱼小虾。沟边满是柳树,柳枝垂在水面划来划去,写不尽的悠然和寂寞。水上的鱼,苗条而灵敏,巡游不已。钓鱼的人,随便弄什么弯个钩,给点饵料,都能满载而归。淘米洗菜时,小鱼成群围过来,一点也不怕人。

正午,劳累的人趴在小饭桌子边上打盹,垂涎落地,浑然不知,蒲扇在下意识地扑打着苍蝇等骚扰者。整个庄子静得可以听到门前庄稼伸颈拔节的声音。庄稼的藤蔓爬到了屋檐,又串到屋顶,屋子不高,墙是土墙,屋顶是草缮,和植物都有亲缘关系。

葫芦开着白花,丝瓜开着黄花,茶豆花紫色白色混合。葫芦嫩的时候可做菜吃,老了破开做舀水的瓢,叫水瓢,船上人把葫芦系在孩子腰间当救生圈。丝瓜在果实前端长花。

小高庄有院子的人家很少,除非堂屋、前屋、偏屋齐全的人家,这些人家稀罕,也森严,一般人都不敢去或不愿去。堂屋一般三间,东西头住人,中间叫当门地,外边来人都在这个地方,兼有会客厅的意思。后面墙是形象墙,过去是祖宗排位,各种神像,下面是长度一间到顶的供桌,好的是木料,差的是黄泥垒成,下面有洞子,藏一些零碎,桌上逢年过节放点祭祀先人和神灵的贡品,平时什么都可以摆放。后来神像不放了,改放像,和蔼可亲,菩萨一样面善,人人尊敬。现在又增加了山水、明星、寿星,墙上越来越丰富多彩了。

大多数人家门口留出一块空地,供活动用,门前栽几棵不生虫的楝枣树。谁家树大,谁家树底下来人就多,夏天吃饭就在树底下。吃饭时分,如果有人穿庄而过,不管熟悉不熟悉,总会听到“进来吃饭啊”的邀请声,虽是随口说说,也有点热情淳朴的乡风。大树还是乘凉、谈闲、玩耍的主要场所,乘凉多是睡,打把树叶,席地而卧,特别是带花的楝枣树叶,清凉清香,蚂蚁虫子不敢接近。谈闲主角是老人,对他们而言谈闲好像就是睡眠。玩耍是孩子的最爱,贫穷不影响玩耍,摘下楝枣,这枣味怪且恶,不当水果,只能当玩具,或做弹弓子弹。楝枣黄了,有人来收购,见其外黄里滑,乡亲们习惯望文生义,就说收去做臭胰子。

高庄的家长,多是没有文化,早年更没有环境保护法,不仅没有,当局还鼓励打麻雀呢。但是他们对动物之爱近似子女,春天燕子来了,就把门敞开,风也罢,雨也罢,门还是敞开。有时家中无人,门要关,没问题,门头墙上凿个洞,那是给燕子留下随时进出的专用通道。

庄上人辈分极为严格,长辈纵是3岁小孩,晚辈哪怕年已古稀,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那是万万乱不得的。近房的以数字排列称呼,如二爷、三爷,最小为老爷……远房则用姓名后边字称呼,如,德庆爷、永良爷、胜安爷,长幼有序,爹是爹来娘是娘,毫不含糊。

那时候,庄上谁家新婚夫妻有了孩子,谁家就倾其所有的麦面,起早和面擀面条,然后,下锅盛碗,一碗一碗挨家端着送,叫做“吃喜面”,共享生儿长女的欢乐。客人来贺喜了,要酬客,主要是红烧肉,这是大菜。如果从头到尾都是猪肉,这个席第就叫“一条龙”,那是要十里八里传为佳话的。

高庄东边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挖了一条10来米宽的小河,实际上是为县城里排污。那时县城里也没什么污水,粪便也不是用水随便冲走的,城里人集中起来晒干,乡下人给点钱拉回去养地,地就松软不结板,叫有机肥。种粮粮香,种瓜瓜甜。

高庄东南5里处,原是一大片荒地,专长黄蒿,半人高,一团一簇,气味奇香,百虫不沾,牛羊不吃,据说是好药。这里也是野狗野兔出没的地方,人迹罕至,有点非洲大草原的感觉。传说也就是40年前,老鹰在这里叼走了小猪小羊,野兔子窜进农家锅台找东西吃,黄鼠狼的窝就在人家草堆里。曾几何时,上级看到这里的优势,在这里办了一个砖瓦厂,把这些沉睡万年的泥土变成砖瓦,在城里昂首挺立。

不久在高庄西南河底,拉来木箱封闭的机器,草绳缠绕的管道,知情人告诉老百姓,这里要建化肥厂了,还有说是兵工厂。化肥经过多年使用大家都见识了它的好处,原先,上级发下来,不要钱,老百姓也不相信,叫撒地里,他们却偷偷丢在沟里,自以为得计,硬是不相信这东西能肥庄稼。后来一看还真管用,撒与不撒的地方绝不一样,撒过的像得了仙气,嗤嗤往上长,不撒的苗子且黄且瘦,趴地下就是不动,青蛙走里面都露半个身子。老百姓至死不知化肥从哪儿拉来,更不知道化肥是怎么造出来的。现在化肥厂搬来了,不就是造化肥吗?听说是用煤炭,黑的进去,白的出来,真是神了。县里领导也不清楚化肥厂如何了得,反正是现代化没错,于是都把子女安排到这里来,别的不说,最起码时髦吧。

建化肥厂的人清一色是南京、上海来的,里边很多人不喊名字,不喊职务,只喊张工,李工。一旁看热闹的高庄人纳闷好长时间,是讲男女呢还是分公母呢?砖头也不是东边砖瓦厂的,是外地拉来的,整齐光滑,工艺品一样,人们就开始青睐化肥厂了。不久银灰色管道上下连接,乳白色、米黄色、绿色的机器一一就位,青灰色的楼房,高耸的烟囱,童话般地出现了,进化肥厂工作的人无不光彩夺目,兴奋难眠,高庄的身价也随之大增。我们在里面拉几天煤炭,都觉得高乡下人一等,到其他村庄说是高庄来的,好像后来说是港台来的一样,人们就会羡慕,就会叹息自己天时地利不及。到高庄提亲说媒的,与历史同期相比成倍上升。

可惜起初的激动兴奋很快就带来担忧,那废水废了河道,水中万物不生,泛着油花和刺鼻的怪味,空中时而飘着黑雪一样的煤粉。后来知道这叫工业污染,后来有了治理污染这个项目。习惯了就不新鲜了,习惯了也就能忍受了,何况还给我们带来不少好处呢。

听说这个厂已经倒闭,那片被钢筋水泥油污糟蹋过的土地还能回到当年田园风光的景象吗?还能找到那些被工业文明摧残的农耕符号吗?

远去的乡村篇2

一枚树叶划过一个弧线

回到街面

这是秋天的午后

这是一次壮丽的飞翔

落叶的过程

点燃了我痛苦的激情

生活在城市

看到落叶的机会不多

就像我在城市

见到乡下父母的次数减少

树叶静静地落在地上

我想起

我的父母亲人就这样飘落后

再也没有回来

他们就像落叶一样逝去

所以才使我在城市

见到落叶的机会减少

城市的树木很少

水泥地遍布的都是楼群

没有树木生长的空间

偶尔的一两株树

也只是风景

它使我想起故乡和亲人

亲人离去

乡村离我渐远

他们如一枚落叶

拉远了我和乡村的距离

想起父母亲人曾经辛勤的劳动

我的心就感到阵阵伤痛

一片树叶飘落

使我的心被无端地击伤

叶落归根啊

漂泊异乡的我

时时念及我的故土和亲人

在这个城市

我迷茫在路口

怎么也找不到回乡的路途

我总是被城市包围

与乡村远离

每看到一次落叶

我的心就会带来一次阵痛

在城市怀念我的乡村

在城市

远离了我的村庄

和村庄里我熟稔的父老乡亲

我熟悉了乡村的土地

和勤劳朴实的农民

他们守望土地

守望乡村

用勤劳和勇敢改变着乡村的面貌

用善良和纯朴创造着乡村的奇迹

村庄里总写满了他们的劳作

我怀念村庄

就是怀念我的父老乡亲

怀念土地和农民

在城市

没有属于我的土地

没有属于我熟稔的乡亲

城市的居民都是那般傲气

昂首阔步穿行大街

我这一个农民的孩子

没有引起他们的目光

在这个城市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

我只有一种乡村的泪水

和远离乡村的伤痛

一种疼痛穿越我的心灵

回到我苦恋生长的泥土

会在那里生长茂盛的庄稼

然后让我回到乡村

回到我的村庄

在城市寻找丢失的乡村

的士皮鞋酒吧公汽街道

在城市 我丢失了乡村

找不到草鞋、布鞋和那条乡村小路

我乡村的记忆日渐模糊

在城市我找不到乡村的温暖

方言土语总是灼痛我乡村的心灵

只有熟稔的方言土语

才让我备感亲切和温暖

回到乡亲面前

我走味的普通话

已经与乡村格格不入

在城市找不到我的乡村

乡村渐远

记忆成了一种痛

城市从乡村成长

乡村诞生了城市

丢失了乡村

在城市生活我总是迷路

在城市寻找我的乡村

才能使我的心灵时时得到安慰

我才不会迷失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

于是我总是在城市

时时找寻我丢失的乡村

远去的乡村篇3

乡下人对城里生活的向往,在我少年时代是神秘的、充满无限想象的,当下信息化潮流,让城市与乡村缩短了时空距离,城乡差别的减少也让乡下人对城市的感觉今非昔比。转眼我从农村走向城市已经三十七年了,故乡没有渐行渐远,反而越来越近。

最近在和一位女流时,谈到了小时读书,舅舅是卖鱼谋生的,当时从公社里买来报纸包鱼卖,那时报纸的副刊被我偷偷剪下来,许多好文章就这样存在少年的记忆里,小人书和《金光大道》(长篇小说,写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中国农村发生的故事)等奠定了一位乡村儿童对文学的向往。那时,乡村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文化上的差别。看到城里孩子有书读,而自己很难能够读到一本像样的课外书,真羡慕啊!没有钱买书是乡下人当时的悲哀。但那时乡下有很多乐趣:下河摸鱼、上山捉知了,串村看电影,让童年生活充满了欢快。清冽的泉水用辘轳打上来浇韭菜,绿意盈满眼;拔一棵小葱,满口青辣香味。乡村以其质朴、原始、自然之美灌溉了少年的心怀。不到十六周岁,我就离开故乡,故乡开始成为我思念的对象,惊异于故乡一点点的变化,希望故乡早日富起来,发达起来。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城乡已非过往。有一年回家,曾经十分老实的小学同学辞去了民办教师工作,转而开始养肉食鸡,从鸡仔到出售也就是四十天时间,他坦言给这些鸡喂食过激素类药物,看着他自然的谈吐,我感觉乡村伦理被一些乱七八糟的现实利益取代了,童年的故乡离我远去了。因为打工者越来越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乡村新难题,我那曾经淳朴的乡村像污染的河流一样失去了观赏游鱼的美好感觉。在山东的某些农村,被污染的地下水让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水源,本来具备直接利用自然优势的农村,成为城市的复制品,一些农村人“被迫”过上了他们并不喜欢和习惯的原本属于城市人的生活,让农村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尴尬境地。

当我和更多挂职到一线的干部交流时,许多发生在农村的真实事例让我感到切肤之痛。难道现代化就是垃圾遍地、传统丢失、破坏自然环境?难道城市化就是高楼林立、农民脱离土地、靠药物催生动植物?满怀着很多困惑,我在思考着当下的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是缩小了还是增大了?我们所向往的城市生活还能给我们一个心灵的港湾吗?

从地级市到省城,再到北京,几十年的城市生活并没有把我改造成以城市人自居的人,相反我却十分思念童年时代的乡村生活。每当有人相约去京郊的乡村小院参观,我都会表现得欢呼雀跃。有次借机抵达某国一个小岛,我贪婪地享受着那里的阳光与空气,为什么@本该让我和我的同胞拥有的清新感觉,现在却离我们很远、很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到底给农村带来了怎样的反思?我有时十分惧怕回到故乡,沉痛的现实往往击碎我在孩童时代刻骨铭心存留的美好。甚而,异化的乡村伦理也像受污染的河水一样让我怅然若失。乡村,怎么以如此境况面对我们?

远去的乡村篇4

我是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人。

我习惯于视野中充满着林立的高楼,我爱看这个城市流光溢彩的夜景,当我走过那些商业街时,心中是对这个城市的自豪。

而当我敲打键盘的时候,却常常感觉自己听见的是麦穗在收割机下发出的咔嚓声。很缥缈很模糊,那是来自记忆中的声响。

咔嚓咔嚓……是火车在铁轨上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过来。

小时候,我常坐着火车,去很多遥远的地方。为了抵达城市,我们穿越了无数乡村。窗外,满眼都是金色的麦田,田间堆得高高的麦垛,温顺的牛羊,朴素而简陋的民居,和守护着麦田的稻草人。

甚至,还能看见阳光倾泻在葵花的花瓣上,花瓣微微颤动,仿佛时光在一瞬间从这一片流向另一片。

乡村就像一个很遥远的意象一样,存在于意识流之中。目光无法达到的地方,就由想像去完成。是的,那些对乡村的记忆已经混淆,在凡高的画中,在悠远的歌谣中,变得越来越理想化。

歌里,悠扬地唱: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梦里,发现乡村,就是人们遗忘在远方的家乡。

回头望,乡村,是人最能贴近大地的地方。几千年以来,朴素的人们,背朝着太阳,将自己最忠诚的信仰和最质朴的情感,完全地交付给这片土地。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也越真切存在。

对城市的眷恋和对乡村的迷恋,始终在人们的血液中纠结。人们每天都在触摸这个城市,触摸着快节奏的生活,然而城市却每天带给他们失望与陌生。当他们疲惫倦怠时,总是向往着乡村,希望能感受到那里原始而质朴的一切,乡村给了他们能贴近大地的安全感。

然而事物总是在变化,楼房被建造成统一的、与麦田不再相符的风格,田间小径弯曲的线条变得生硬。人们看着现在的乡村,露出失望的表情。那些消逝在记忆中的画面,成为心中永远的痛,于是,它成为人们再也无法抵达的地方。

远去的乡村篇5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营销 武汉市远城区

一、武汉市远城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1、武汉市远城区乡村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武汉地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位于江汉平原东部,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武汉坐落于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二水将武汉一分为三,市区由汉口、汉阳和武昌组成,俗称“武汉三镇”。目前武汉市13个市辖区中,有主城区7个,远城区6个:东西湖区,江夏区,黄陂区,蔡甸区,汉南区,新洲区。这6个远城区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资源主要有黄陂区的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古门山庄、清凉寨、木兰草原和刘家山;蔡甸区的大好河山景区;新洲区的道观河;汉南区的五湖湿地以及星罗棋布的农庄、果园、茶园等。农业生产活动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农业作为武汉远城区最基础的产业,资源禀赋丰富,水产、畜禽产品、蔬菜、水果均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如黄陂区的武湖农场、新洲区的双柳养殖基地以及以“春桃、夏榴、秋桂、冬梅”四季花卉为主题的“四季吉祥”的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和休闲旅游观光带等等,都为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2、武汉市远城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武汉市远城区乡村旅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建立了较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主体的相关产业作支撑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现有三星级休闲山庄22家、二星级休闲山庄27家、一星级休闲山庄8家、休闲农舍62家。其中,巨龙湖生态农庄、古龙山庄等被授予三星级休闲山庄称号;石榴红村、刘家山村、爽心苑等被授予乡村休闲游示范村称号;木兰天池、农耕年华、凤翔岛度假村等被授予全市乡村旅游示范单位。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武汉佳海农耕年华农业风情园、武汉市东西湖慈惠街四季吉祥景区、武汉和平农业公社、金龙水寨生态家园入选湖北省首批休闲农业示范点。

“十一五”期间,武汉市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由600家发展到1024家,增长87.3%;从业人员由1.2万人增加到1.6万人,增长33.3%;旅游综合收入由7.1亿元增加到18亿元,增长154%。“十二五”规划中武汉将重点打造三大乡村旅游板块,到2015年,力争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

二、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消费需求分析

1、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市场的主体分析

政府、旅游企业、游客是拉动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也是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市场的三大主体。长期以来,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企业相对来说较分散,聚集性不强,乡村旅游企业普遍较小,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相对于广东、四川等旅游大省来说,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的企业实力还比较弱小,无法与大型的旅游企业相抗衡。其次,武汉市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大。

强者生存弱者灭亡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那么,如何发展壮大武汉的乡村旅游经济呢?首先,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法则。扩大对外开放,突破行业、地域和历史的局限,积极吸引境外知名旅游企业集团参与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旅游企业的兼并重组是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的捷径之一,政府应当引导和推动旅游企业优化资产组合,通过资产重组、品牌输出、连锁经营等渠道将企业做大做强。其次,政府应当加大对乡村旅游产业的财政、金融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如支持省内旅行社在省外重点客源地设立分支机构,对于入选十佳乡村旅游景区、十佳星级休闲山庄、十佳乡村旅馆等给予重点支持。再次,要推动各种旅游项目和体验性乡村旅游,增加促销模式和促销形式,合理定价以吸引更多的周边城市的游客来旅游。

2、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的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指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把一个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分市场的过程。根据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武汉市乡村旅游资源、产品的特点,可以将目标市场分成三类。

(1)观光、休闲市场——城市一般居民,低端消费市场。以武汉市居民、武汉在校大学生群体以及城区流动人口为核心,以农家乐、观光农业区、休闲山庄和近郊村寨为重点,人均消费约为50元/日,平均停留天数1天。

(2)度假、修养、疗养市场——城市中档消费群体。以武汉市中高收入居民和城区流动人口以及南昌、长沙、重庆为核心,以湖泊、森林公园区,和民族村寨为重点,依托温和的气候、平原生态和农耕环境,开发度假市场。人均日消费100-200元,平均停留天数1—2天。

(3)文化体验市场——高、中端游客。以境内外对旅游的功能有深度理解和需求的人群,对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有特殊兴趣的游客和追求特殊旅游的深度体验的游客为核心,以特色民族村寨为重点,依托环江风景带和江汉平原生态环境,开发乡村民族文化体验市场。人均日消费300元左右,平均停留天数2—3天。

三、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市场定位分析

通过分析实地调查的数据资料,我们得出目前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的客户主要集中在中青年群体,主要以学生,国家机关公务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居多,出游形式比较集中于结伴聚众和家庭温馨之旅,交通工具主要是自驾车,公交和地铁。客源地域结构呈现近域性特征,游者主要来自本市、本省、和周边省份如湖南和江西等。

1、以武汉市本地客源市场为主体

武汉的乡村旅游应以武汉市本地客源市场为主体,重点依托武汉三镇客源市场,大力开拓长江沿岸城市的客源市场,积极引导周边省份和城市的客源市场,努力发展国内其他地区的潜在市场。

2、以乡村文化体验休闲市场为发展方向

从乡村旅游者的行为因素来细分,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应以乡村观光市场和农耕劳作参与市场为基础,重点发展乡村休闲度假市场和乡村文化体验市场。对于武汉乡村旅游的产品设计来说,要在对乡村观光产品和农耕参与产品加以完善的基础上,重点深入延伸发展武汉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产品以及乡村旅游参与性强、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紧扣“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劳作参与=乡村旅游”这一乡村旅游产品的精髓,打造集观光、参与体验、文化渲染于一体的综合产品体系,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层次需求。

四、武汉市远城区乡村旅游营销对策

1、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的产品策略

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忙的人们,渴望远离都市的繁华,到宁静的小乡村去享受大自然馈赠的清新空气与淳朴而令人心情愉悦的田园生活。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一定要突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要将现代文化与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并且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有旅游者就一定会有汽车,而为了不让完全现代元素的汽车破坏了乡村景区的整体古典美,我们可以搭建一些稻草棚或者麦秸垛作为隐形的停车位,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游客的停车之忧,又给乡村增添了一道自然之景。同样,加油站,汽修站,便利店等都可以采取类似的改造措施。

乡村旅馆可吸取现代旅馆的管理方式及内部设施,但外形要做得具有乡村特色,比如要有瓜棚小院,要有篱笆围栏等。整齐而又复古的篱笆院等等都会让游客更加贴近自然,融入自然,让游客时时刻刻感受到回归大自然的安逸与快乐。乡村旅馆的待客之道也要体现出淳朴民情。

乡间饭店不论从装修上还是菜谱以及服务上,都应该与城市饭店有所区别,既要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情画意,又要有“故人俱鸡酒,邀我至田家”的洒脱不羁。可以设置农村化的菜谱如叫花鸡、外婆下饭菜等。也可以让客人自主下厨现采现烹,吃到自己煮的真正的柴火饭。

2、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价格策略

合理的价格决定着旅游者购买的意愿,是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双方是否交换成功、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否能够实现的重要因素。价格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对顾客需求的估量和成本分析,选择一种能吸引顾客、实现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影响定价策略的因素包括供给和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定价。因此,武汉乡村旅游产品的种类、档次水平、市场份额、产品的价格弹性以及其他地区类似产品的价格水平都是定价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依据。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产品的定价决策应该是以游客为导向,分析潜在游客的需求、并采取迎合消费者心理的定价策略和方法。武汉市的乡村旅游产品可以采用价值导向和心里导向定价法,在了解游客对竞争产品的价值和价格以及不同类型游客群体对同一旅游产品的价值认定基础上,根据游客对产品的认知价格来定价。

(1)季节性差别定价。季节性差别主要是对在旅游淡季购买旅游产品的游客给予价格上的优惠。旅游产品有旺季和淡季之分,乡村旅游也一样,一般来说,春夏季为乡村旅游的旺季,秋冬季则为淡季。所以根据旺季和淡季制定两种不同的价格,如淡季定价比旺季偏低,淡季可以给予顾客更多的折扣,或则开展特价大酬宾活动等,以此来吸引游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整年旅游需求的稳定性。

(2)游客类型差别定价。不同的顾客群体对产品的价格有不同的心理反馈,对产品或服务也有不同的价格期望。在对武汉市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定价时,必须针对不同的顾客群体,准确地判断出游客类型,进行差别定价。比如:给团体游客或者预约客户予相应的优惠,学生凭学生证享受折扣优惠,老年人持老年证享受折扣优惠,针对不同经济基础的游客制定不同级别的优惠套餐等。

3、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的分销策略

旅游产品的分销渠道主要是旅游社和大型旅游网站,旅行社拥有大量的客源,是旅游产品销售的最佳渠道。如武汉的九峰山深林公园目前就需要与其中间商即周围的大型酒店或者旅社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好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邀请中间商免费来景区考察体验,得到中间商的肯定,使其愿意为景区做宣传,愿意与景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准确定位,然后制定合理的价格,对旅游中间商经销不同数量的旅游产品实行不同比例的价格折扣。争取能尽快打开市场,从而能推动景区的快速发展。

武汉市乡村旅游产品还可以直接提供给游客一些小物件,借助社区宣传栏和楼宇电梯的海报、展板流动展示,把旅游宣传册、DVD等旅游促销品投放入户,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直接将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传递给游客。通过免费向公众发放旅游纪念品、文化衫、景区宣传册和景区地图等来达到宣传和吸引游客的目的。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等新兴的手段进行营销手段上的创新。

4、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促销策略

旅游促销的实质就是要实现旅游营销者与旅游产品潜在购买者之间的信息沟通,而如何实现乡村旅游景区与旅游者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是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的难点。促销的目的是引发并刺激潜在旅游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所以只有通过大力度的广泛的宣传与推广,才能将武汉的乡村旅游产品展现在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的面前,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并有新意地向顾客宣传武汉的乡村旅游,才有机会激发潜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对于武汉本地市民,可以对其开展“爱我大武汉,游我武汉乡”活动,激发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对拥有武汉一卡通的游客在景区住宿等方面给予一定额度的优惠。在传统节庆期间,可在乡村旅游网站上向武汉市民发放“电子优惠券”。对于非武汉本地客源主体,可以在周边地区设立一定比例的服务宣传站点,例如在周边城市客流量较大的景区发放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的宣传册、旅游图、明信片,给予游客“游两天送一天”、“多游多送”、“规定期间内住宿餐饮相应折扣”等各项优惠活动,积极宣传专属武汉风格的乡村旅游。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出游上为游客提供便利和优惠。也可以学习国外一些城市的做法,通过酒店宾馆、交通窗口、会议中心等地,向来武汉旅游的外地游客,免费发放“武汉乡村旅游卡”,凭卡消费可以在部分乡村旅游地享受一定的优惠折扣。

(注:本文属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2011jyte029。)

【参考文献】

[1] 朱习芳:武汉打造三大乡村旅游板块,5年内旅游收入可达35亿[DB/OL].荆楚网站,2010-12-18.

[2] 李云:苏州市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9(8).

[3] 果文力、邓少初:浅析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2(1).

[4] 韩丽、段致辉:“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城研究与开发,2000(4).

[5] 樊剑飞、李金亚:新农村建设的道路选择与地方政府角色定位——以武汉市石榴红村及“四季吉祥”项目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8).

远去的乡村篇6

2015年2月8日,赤水大同古镇的老街上,“九大碗”摆上了长桌。炉灶火旺、古镇溢香,来自贵州、四川、重庆、湖南等地的3000余名游客参加“迎新春”活动,与古镇居民一起享用“千人团年饭”。

与此同时,家住安顺电力城小区的吴应安老人,与老伴回到了老家杨武乡石头寨。他们将老屋打扫干净,在神龛前摆上供品,蒸上糕耙,洗净腊肉,等待在城里工作的儿女回来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

他们不远千里,冒着严寒踏上归家之路;他们不辞辛苦,精心筹备过年仪式,为的就是两个字――“年味”。

追寻年味,缘于人们对乡土气韵、桑梓情怀、传统习俗和历史记忆的依恋与渴望。

因此,有“根”在的地方,年味最浓。

譬如安顺屯堡。明代军士将汉族古老的文化带到这里,封存在江南木雕和黔地石板筑就的建筑之中。经过600年的岁月变迁,石制建筑和民族文化同在。每逢春节,屯堡村落演地戏、抬亭子,依旧保留着在汉地消失已久的过年风俗。

譬如从江高文,“赶变婆”的习俗不知道传承了多少代。当挂着布条、带着鬼脸的“变婆”一出现,大家便敲着锣鼓、燃放鞭炮,簇拥着“变婆”跳舞狂欢,还要游芦笙坪、骂百口,祈求来年村寨邪气驱除、人丁兴旺。

譬如雷山平祥,玩斗牛,踩芦笙;黎平肇兴,唱大歌,抬官人;从江高华,采百草,泡药浴;兴义纳灰,做“长菜”、奏八音;平塘甲坝,舞火龙、放鸟飞;务川龙潭,烧开香,抢金水……

这些千姿百态的年俗活动,无一例外都在乡村举办――这里,有民族生息繁衍的土壤,有文化传承转化的载体,有农耕民族延续的“根”。

到贵州乡村过年,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甚至是外省居民的选择。1月16日,广州旅行社《2015年春节黄金周国内游趋势报告》称,贵州首次入选春节“十大热门目的地”,预计游客将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2月5日,《旅伴》杂志在新浪微博上发起“我要去贵州和少数民族过大年”的话题,短短5天内,阅读人数超过了170万,有2.4万名网友参与讨论。

空屋何以寄乡愁

回乡村过年,因为这里年味最浓。可是,并非每个乡村都有故乡的味道。

有的村寨只顾速度不管其他,将传统建筑和村落文化保护远远地丢在了后头。村民砸碎了唐宋的墙面、拆掉了明清的梁柱,在历史的废墟上修建了普通的砖房。因此,“千村一面”的枯燥景观大量出现,包括年俗在内的民俗文化也随着老人的逝去消弭殆尽。

有的村寨苦于交通闭塞和经济落后,村民忙于生计,外人无缘见识,政府疏于管理。于是,古建筑渐渐坍塌,村子逐渐萎缩,最终泯于尘土。

有的村寨已被“商业入侵”,原本宁静的村落充满喧嚣,逐渐沦为徒有其表的商品卖场,古朴的民居改建成了商店,村民只谈价钱不管文化,传统活动变成了公式化的表演。

有的村寨为了保护古建筑,将村民迁出,另择田地修建新村。老寨子被开发成旅游观光点,平日里不见人影,不闻鸡鸣,显得格外寂寥。没有人的屋子,很快荒芜,坍塌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修缮的速度。

变了味的村落,如何寄托乡愁?没有人的老屋,怎样栖息灵魂?消失了的故乡,何处寻找根脉?

以上种种问题并非突然涌现。近几年,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学界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村落的“凋零”、文化的“沦陷”、习俗的“消失”引起各方强烈关注,很多人对传统村落及村落文化的前途深感忧虑。

2015年的贵州两会,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成为热门话题,许多代表、委员都提出了建议,省政协委员向建军还提交了名为《高铁时代的民族文化保护》的提案。可是,想起报京侗寨、久吉苗寨之殇,代表、委员们的话语中还是带着一丝沉重。

这正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尽管各级政府、学界业界都做出努力,时至今日,平衡传统村落的“变”与“不变”,依旧是个两难的命题。

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愈发浓烈的“乡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乡村过年,而且要去原生态、年味足的村落。因为,乡愁所寄之处,应是青山绿水、阡陌交错、鸡犬相闻、人丁兴旺、民风淳朴、住房舒适、年俗多彩。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能够触摸到民族的魂、文化的根。

乡村美则中国美

传统村落保护,难在哪儿?难在方方面面,观念、设计、技术、资金,不仅涉及古建筑的留存,还包含文化、民俗、生产、生活的延续;难在既要让村民经济富足、生活安逸,还要避免“建设性破坏”,更要与时间赛跑、进行抢救性保护。

所幸,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正在得到更多的关注――今年2月1日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和开展传统民居调查,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

此前的1月19日,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中央再次对传统村落保护做出顶层设计,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政府将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投入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地方主政者对传统村落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升,更多的资源将向农村倾斜。这或许意味着,美丽乡村建设将逐步朝着保护与发展并重、创新与传承齐平的方向前进。

在此方面,贵州已经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如2011年启动的“百村计划”、2013年全面铺开的“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六项行动以及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等,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注入了动力。

以从江县高华村为例。这是一个藏于群山合抱之处的瑶族村寨,村民每天采摘草药熬煮,以药汤泡浴,有治病强身之效。得益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高华村将通户路全部硬化,修通了到县城的乡村公路;得益于“贵州省乡村旅游扶持计划”,传统木楼得以较为完善的保存,内部则设立了高标准的药浴间供游客使用。这样一来,瑶族传承数百年的文化技艺转变成经济资源,高华村变为了远近闻名的“药浴之乡”,村民每户年增收2万余元。

这便是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双赢”。目前,贵州已有1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2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以及 426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寨,还有无数藏在深山之中、蕴含文化富矿的村落仍待发掘。在实现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村落建设成为“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美丽乡村,如何将村落文化转变为村落发展的经济动力,如何平衡传统村落的“变”与“不变”,将给决策者和研究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远去的乡村篇7

人物:远志,(男),应届大学毕业生

家富,(男),远志的舅父,富商人

家平,(女),远志的妈。家富的姐

布景:家庭一角

家平:(抹台凳,整理室内。。。。。)

家富:姐,远志呢?

家平:你找他有什么事?

家富:哎,十多天前就通知他到我们公司上班,到现在还没见他来?

家平:昨天,我跟他通电话,他说与大学的同学去旅游。

家富:哎呀,姐,我虽然是公司的董事长,但是还有副董和经理,如果远志迟迟不去上班,那个副经理的职务就不一定轮到他。姐,我现在有急事要去办,你即刻打电话给他,要他明天一定要去上班,记得打电话给他。

家平:(手机响)远志呀?我正想打电话给你,你现在在哪里?

远志:在舅父门口,开门呀!

家平:(开门)远志,快进来,快进来,妈有事跟你讲。

远志:妈,有什么事呀,看你急得、、、、、、。

家平:妈都快急坏了,你舅父安排你在他公司做个副经理,月薪八千元,还有奖金。你快去报到,快点去呀!快点去呀!(推他差点推跌。。。。。)。

远志:妈,我不去,不去舅父公司打工。

家平:那你想做什么?

远志:做村官。

家平:(愕然)吓!当村干部,哎,在的时代,你爷爷做过生产大队长,你爸爸做过生产队长。你考上大学那年,你爸丢下我母子先走了,我又没工作,只好帮你舅父做些杂工。挣点钱供你读大学。你呀,现在有经理不做,却要去做什么村官,你、你、你、、、想我们三代都过穷日子吗?

远志:妈,我就是要做斩断几代穷根的村官。

家平:儿子呀,你一向都很听妈的话,为什么大学毕业了,就不听妈的话了呢?

远志:妈,不是不听你的话,我是二十一世纪毕业的大学生,我有我的新观念、新思维,有我的理想。

家平:哎呀!我不管这个那个的,总之你在舅父公司工作,很快就会有车、有楼、找到老婆,在大城市安家,妈就可以早点享福。如果你做了村官,怎么能富得起来。

家富:(出)说得对,讲得好!

远志:舅父,你只是想到自己富,有没有想过让家乡富,让父老乡亲富,你对家乡的事总不闻不问的。

家平:儿子,你舅父过桥多过你走的路,少说点。

家富:你这小子,鸭子脚咁嫩,头皮还有臭姜味,还教训我?

远志:我那敢教训你呀,舅父,我是有事求你。

家富:求我什么,你说,想买楼,马上买给你;想结婚,明天带你去相亲,包你马到功成,找个靓老婆。

远志:舅父,我的请求是:

家富:是什么,你说。

远志:第一,你说服我妈同意我做村官。第二。你也要支持我做村官,并将你们制造汽车零件的部份车间搬到我们村生产。

家富:这、、、、、这可是有些难、、、、、、难呀!

家平:远志呀,俗话讲:鸡毛不能试火。造汽车零件又不是做泥砖那么简单。

远志:妈,大家选我当村官,我就要担起担子,男人当自强!

家富:呵呵,你如何自强?

远志:为民当村官,为民富当村官。

家平:儿子,天上雷公,地下舅公,你可不要信口开河、、、、、。

远志:不管什么舅父舅公,旧规矩就是行不通。

家平:你,你,你、、、、、我(追打几次,坐下哭、、、、、、)你、、、、、翅膀硬了,会飞了,你要气死妈呀(哭、、、、、、)。

家富:姐,时代变了,旧规要破,别气坏身子。(对远志说):远志,舅父大人有大量,只要你说得对的,我听你的,支持你。

远志:舅父,你现在富了是不是?

家富:是。

远志:妈,我们家乡穷不穷?

家平:穷。

远志:舅父,自己富了,该不该帮助乡亲们富?

家富:应该,应该的。

远志:妈,舅父,我做村官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这样做有对不对?

家富、家平:对。

家富:(感慨地)是呀,少年智、中国智,少年强、中国强。

远志:妈,你说,舅父过桥多过我行路,我说舅父过的独木桥,我带领大家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

家富:姐,远志有知识,有文化,他说的话我明白,他讲的意思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家平:家富,你支持远志当村官?

家富:是的,我还要将部分汽车零件制造车间,搬到家乡生产,并让远志当经理。

家平:儿子,你既当村长,又当经理,我们村的经济很快就会腾飞!乡亲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越过越火红。

家富:远志,哦,不不不,是村官,(握手)祝贺你,村官。

家平、家富:我们支持你。

远去的乡村篇8

关键词:绥远;乡村建设;乡导员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49.02

20世纪30年代中期,傅作义在绥远省推行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初期,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便是缺乏好的乡村工作指导人员。因为建设乡村的工作,不但需要专门的人员去做,而且还要指导别人去做。然而当时社会上并没有现成的工作人员,所以推行乡村建设,必须首先训练出一批“具有组织及领导乡村工作的能力,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谦恭和蔼的态度和具有浅近易晓的语言”的干部工作人员来。绥远省乡村工作指导员的招收、训练和分发工作一共进行了4期,本文主要论述绥远省乡村工作指导员的招考、训练和分发等情况。

1乡村工作指导员的招考工作

绥远省乡村工作指导员的招考和训练工作,最初由绥远省乡村工作人员训练所(以下简称乡训所)负责。1935年2月9日,乡训所招考第1期学员。“二十四年二月九日,派定所内主要负责人员,积极筹办设备及招生等事宜,三月二十日,招生竣事,举行开学礼。”限定资格“凡籍隶本省,初中学毕业或具有相当学力,且有志于乡村服务,年龄在20岁以上35岁以下者为合格”。第1期学员计划招生200人,投考者600余人,录取200人。

1935年9月底,绥远省乡训所招收第2期学员,共录取277人。在第2期学员结业分发时,绥远省政府乡训处即开始筹备招考第3期新生。第3期学员计划招考300人。投考资格,凡籍隶本省,年龄在20岁以上30岁以下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得以报名投考:初中以上学校毕业者;经检验为小学教员者;曾任区长及助理员者;各县报送的小学教员和区助理员;曾在保卫团干部训练所毕业者;现任或曾任公务员2年以上者;优于以上资格者。第3期学员,投考者900余人,录取200人,再加上保安总处保送的保甲编查员和各县局保送的短期义务教员以及第2期未结业继续受训的学员,一共300人。

第3期学员毕业之时,绥远省乡村建设委员会训练处 ,开始筹备招考第4期学员。第4期学员计划招生300人。报考资格,凡藉录本省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体格健壮,无不良嗜好且具有下列资格之一者,均可以报名投考:初中以上毕业或肄业者;曾任小学教员2年以上,且有证明文件者;现任或曾经担任公务员2年以上者;优于以上资格者。第4期学员录取120人,连同保送免试受训的短期义务教员200人,共计320人。

2乡村工作指导员的训练工作

第1期学员的训练课程分为教育、自卫、经济、政治和卫生5种,着重讲授自卫技术和政治知识。任教人员,除了在本省内聘请富于乡村学识经验的人士外,并且有来自河北定县平教会的李景汉、张含清、孙伏园、彭一湖等人。

第2期学员所授课程,仍然分为教育、自卫、经济、政治、卫生5种,其详细科目及时间分配如下表1。

任教人员,除了沿袭乡训所时代成规延聘外,并且调用本省现任县长,候补县长及各县自治指导员到乡训处参加训练工作。不久,绥省府即制定《绥远省政府乡村建设委员会训练处轮调现任县局长及自治指导员服务办法》。1935年12月3日,绥省府令调各县自治指导员16人到乡训处工作。 12月21日,绥省府令调归绥县县长郝熙元,萨拉齐县县长陈应道及候补县长畅维兴等3人到乡训处工作。

第3期学员所授课程,仍然分为教育、自卫、经济、政治、卫生5种,其详细科目及时间分配如下表2。

第3期学员开学后,由于第2期学员受训调用的各县局长及自治指导员服务期限已满,遵照《乡村建设委员会组织大纲》第6条第1项的规定“训练队长及训育人员或候补县长等分别指定调用为原则”,于1936年3月26日,绥省府令调集宁县长于纯齐,陶林县长樊库和候补县长周钧、马定国、马显德等5人,连同27日令调的丰镇县保安副处长吴匡一,归绥县保安副处长李瑞庭,托县保安副处长张云衡,五原县保安副处长裴会,临河县保安副处长孟金监等人到处参加乡村干部工作人员的训练工作。

学员的训练方式有3种。第1种训练方式是大队组织。根据《学生训练大队组织暂行规程》的规定,所有学员编为1个大队,6个中队,30个小队。学员每9人或10人组成1个小队,小队内公选出小队长、政治组员、文化组员、经济组员、自卫组员和编辑各1人。每5个小队组成1个中队,设中队长1人,由军事训练委员会指定人选。大队由6个中队组成,设大队长1人,大队副1人,均由军事训练委员会指定人选。

大队组织内部设有许多会组。如全大队的政治组员组成政治组,推选正副组长各1人;经济组员组成经济组,推选正副组长各1人;文化组员组成文化组,推选正副组长各1人;自卫组员组成自卫组,推选正副组长各1人。各小队编辑,组成编辑会,办理一切编辑事宜。全体学员选举7人,组织自我训练评判委员会。各组的正副组长和大队副,组成传习会。全体学员选举7人,组织互济会,公推总干事1人。全体学员选举理事和监事共9人,组成消费合作社,并且选定理事长和监事长各1人。全体学员选举10人,组成伙食管理委员会,分为第一、第二、第三饭厅。由各中队选择有理发技术的学员12人,组成理发社。

大队组织内部各种会议众多。全体大会是大队的最高机关,闭会期间由大队部处理日常事务。由大队长、大队副、6个中队长和4个组长,组成大队工作讨论会,是大队最高干部组织。各级队长、各组组长和各会总干事组成大队行政会议,由大队长主持,讨论大队的一切行政事宜。小队行政会议,由各小队的全体队员组成,是大队的基本组织。分组会议,即政治组会、经济组会、文化组会和自卫组会,分别由各该组员组成。各种学术研究会,由各个教员决定召开。

第2种训练方式是军事训练。军事训练完全采用普通军队的军训原则和方式。学员除了按军号起居动作、出操、打野外、学习典范外,还进行沙盘作业,实弹射击,夜间演习等。第3种训练方式是学员的自我训练。

3乡村工作指导员的分发工作

第1期学员的训练时间预定为6个月,从1935年3月20日开始训练到同年9月14日训练结束,结业考试成绩及格者179人,除了择优7人留乡训所服务外,其余均由省政府分发到各县充当乡村工作指导员。

1935年9月20日,绥远省政府下令,分发训练及格的第1期学员赴本省16个县的各个乡村,充任乡村工作指导员。后来因为乡村工作指导员的人数太少,不足以全省乡村分配,又规定选择辖境人口一千以上,土地五千亩以上的乡镇,根据实际情形,每个乡镇派1人或2人前往工作。

第2期学员,从1935年11月7日开始训练到1936年2月21日训练结束,除了自请退学和结业考试不及格淘汰的学员外,毕业的学员尚余257人。除了择优2人留乡建会服务外,其余均呈由省政府分发至各县局充当乡村工作指导员。

第3期学员,从1936年3月21日开始训练至6月21日期满结业,毕业学员共297人。除了1人留会服务,24人赴防共自卫团常备队训练部充任政训人员外,其余均分发至乡村充当乡村工作指导员。

第4期学员,从1936年7月11日开始训练,到10月11日期满结业,除了自请退学和结业考试未通过被淘汰的学员以外,毕业的学员尚余305人。毕业学员,1人留在乡建会服务,24人赴防共自卫团常备队训练部充任政训人员,其余均派往各地担任乡村工作指导员。

4乡村工作指导员薪酬制度和考核制度

依据《绥远省各县局乡村工作指导员待遇暂行简则》的规定,到乡服务的乡村工作指导员的薪俸采取从低级到高级,晋级加薪的管理办法。乡村工作指导员的薪俸分为6级,一级30元,二级28元,三级26元,四级24元,五级22元,六级20元。

1935年12月6日,绥远省乡建会开会通过了《修正绥远省各县局乡村工作指导员考核暂行规则》。该规则将乡导员的奖励程序分为:嘉奖、记功、记大功、奖金、晋级加俸。

嘉奖3次作为记功1次,记功3次作为记大功1次,记大功3次可以晋级加俸;惩戒的程序分为:申诫、记过、记大过、减薪,降级或者免职。申诫3次作为记过1次,记过3次作为记大过1次,记大过3次酌予降级或免职。

乡导员的工作成绩,由各县(局)长,按年度考核,并将指导员奖惩事实,填列表式,出具考语,按上、上中、中、中下、下5个等级评定,然后呈报省政府。列上等者,记大功1次或加俸1级;列上中等者,记功1次或给予月薪二分之一的奖金;列中等者,不奖不惩;列中下等者,记过1次或减月薪二分之一;列下等者,降级或者免职。

5结论

上一篇:台风麦莎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