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想的名言名句范文

时间:2023-11-02 07:39:39

关于梦想的名言名句

关于梦想的名言名句篇1

1、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2、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林语堂

3、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4、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

5、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约·奥赖利

6、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奥普拉

7、我梦想有一天,当我不能再梦想的时候,我希望我的墓碑上能够刻下这样的文字:“这里躺着的,是一个热心为他人成功与美好提供帮助的人,他曾给亿以上的人带来帮助。”——邹金宏

8、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古龙

9、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

10、穷人并不是指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指没有梦想的人。

11、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歌德

12、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

13、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

14、第一,有梦想。一个人最富有的时候是有梦想,有梦想是最开心的。第二,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有梦想的人非常多,但能够坚持的人却非常少。阿里巴巴能够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坚持下来。在互联网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我们还在,是因为我们坚持,并不是因为我们聪明。有时候傻坚持比不坚持要好得多。——马云

15、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16、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

17、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18、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19、梦境总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20、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21、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22、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

23、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

24、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詹·哈尼克

25、梦想家的缺点是害怕命运。——斯·菲利普斯

26、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

27、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梦想编织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

关于梦想的名言名句篇2

▶教学目标

1.交流、总结怎样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2.在认读7个描写人物的词语中认识9个生字。

3.学习一组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故事和含义,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4.积累名言。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古人求学的成语,感受人物品质。

2.学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3.积累名人名言,了解大意。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课文,学习、了解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为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识字加油站

引导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重点指导“慷、慨、徊、锲”等字的认读。

3.词句段运用

第一题安排的成语,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重在引导学生交流与成语有关的故事和成语的含义。在第二题中,主要先让学生读熟句子,体会表现人物行为时运用连续的动作描写,再仿照例句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4.日积月累

先让学生读熟名言,再通过查资料或与同学交流,大致了解名言的意思,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总结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2.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师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

(2)生交流。

(3)师引导生体会本单元课文在内容上的共同特点。

①师引导:它们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预设:它们都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2.学习“交流平台”栏目。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师导入:课文中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呢?让我一起去“交流平台”看看吧!(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2)生自由读“交流平台”内容。

(3)感受人物的品质。

①师引导:从有关他们的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②示例:从哈尔威船长的话语中可以读出他镇定沉着、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③指导朗读,了解语言、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4)方法拓展。

师: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这样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品质?

示例:“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句话通过描写哈尔威船长的行为,表现他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5)师小结: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同时也要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紧扣教材内容,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段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再联系自己的阅读实际回顾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多种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板块二

识字加油站

1.交流词语,激发兴趣。

(1)师过渡:刚才我们在“交流平台”栏目里学习了描写人物的方法,在你平时的阅读中,积累了哪些描写人物的词语呢?(生自由交流)

(2)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识字加油站”,边识字边学词,认识一组描写人物的词语。

2.多种方法识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①师引导: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借助拼音,自己认读“识字加油站”中的9个生字,看看能否把字音读正确。

②生自由练习后小组内交流。

③课件出示生字。

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认读词语。

①师引导:哪位同学已经会认读这些词语了,并愿意领着大家读一读?(师指两名学生领读)

②课件依次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

③师指名认读;生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

④师引导: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这些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分别可以描写人物的什么。(生交流)

⑤师归纳:“慷慨、临危不惧、锲而不舍”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品质;“和蔼”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神态;“焦躁不安、心急如焚”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心情;“徘徊”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动作。

⑥生齐读词语。

(3)拓展练习。

①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能在具体的语境中准确用上这些词语吗?赶快与同学交流交流吧!

②生自由交流,畅所欲言。

③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l

描写语言:妙语连珠、伶牙俐齿、结结巴巴、对答如流、出口成章

l

描写动作:指手画脚、手忙脚乱、手舞足蹈、毛手毛脚、摇头晃脑

l

描写神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闭目养神、得意扬扬

l

描写心理:心急如焚、忐忑不安、心花怒放、心乱如麻、七上八下

l

描写外貌:眉清目秀、面色苍白、白发苍苍、面黄肌瘦、衣冠楚楚

3.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学会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还认识了一些描写人物的词语,课余时间,希望大家能积累更多的描写人物的词语,并能学以致用,让你笔下描写的人物鲜活起来。

【设计意图】积累词语,先要过读准字音这一关,因此,教学时,按照“个体自由读—组内互读正音—开火车读”的顺序进行,这样的教学环节,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参与面,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故事和含义;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2.积累有关精神品质的名言。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1.学习与古人读书有关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成语。

(2)生自由读成语,做到读准字音。

(3)生交流讨论,弄清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①小组内交流。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小组讨论交流这些成语的故事和含义。

②全班交流。(相机出示文字及视频)

(4)拓展知识。

①师引导:你还知道哪些与读书有关的成语?(示例:韦编三绝、孜孜不倦、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②师:学了这些成语,你有什么收获?(引导生从刻苦学习,认真读书等方面谈体会)

2.仿照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句子。

课件出示:

l

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l

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她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

(2)生自由读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3)师指名朗读句子,加点词语重读,边读边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4)师表演连续动作,引导练习说话。

①师表演:走进教室,放下书本,环顾全班同学,喊“上课”。

②生练习说话。

③师指名表演:拉开椅子,坐下来,伸个懒腰,拿起一本书,大声读。

④同桌互相练习说话,全班交流。

(5)拓展练习。(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蝴蝶飞舞

小男孩在打羽毛球

妈妈下班回到家

①师指名读,相机引导:现在请大家任意选择一种情况,想象画面,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②生练习仿写,师巡视指导。

③师指名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蝴蝶飞舞:

一只蓝白相间的蝴蝶,轻盈地从一朵小黄花上跃起,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扇动着双翅,在空中上下翻飞。

小男孩在打羽毛球:

他将手中的羽毛球高高地抛起,用另一只手握着球拍用力打向对方,然后紧盯着打过来的球,球又回到了他的面前,他连忙高高举起球拍,向飞来的羽毛球抽去。

妈妈下班回到家:

妈妈下班回到家,赶紧换上拖鞋,走到厨房,系上围裙,麻利地做起饭来。

【设计意图】通过课本中描写连续动作的例句引路,以表演、练说等形式,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学习“日积月累”栏目。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内容。

(2)生自由朗读。

(3)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4)了解句意。

①师引导:读了这些句子,结合课前预习时查的资料,你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了吗?

②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意思)

③师引导生归纳名言的共同点。(示例:这组名言都是关于人物精神品质或处世态度的)

(5)反复诵读,积累背诵。

(6)拓展练习。师引导:你还知道哪些相关名言?(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l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l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

l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2.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组关于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学会了怎样用连续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还积累了一组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名言,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词句和方法牢牢记在心中,活学活用。

【设计意图】教学时,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理解句意,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背诵,并能在实际的生活和阅读中加以运用。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教学重在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时,我基本放手,每个栏目先让学生自己摸索学习各个知识点,再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交流平台”这一栏目,注重启发学生联系本单元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表现人物的品质及特点,并在平时作文中加以运用。

“识字加油站”主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积累一组描写人物的词语。“词句段运用”中的词语是关于古人读书的成语,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成语故事及含义,从而受到刻苦读书的教育。“词句段运用”的句子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写连续的动作,主要采用表演、小组练习的形式,并在创设的语境中练习描写,学以致用。“日积月累”重在积累,让学生自己去主动理解、记忆、运用名言,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量。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并主动积累。“嫦娥奔月”的“奔”读“bèn”。

2.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围绕“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这一问题展开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再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3.语言运用

本课按照“提出问题—默读思考—讨论交流”的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出示阅读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感受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坚持不懈、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情导入,初读课文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先来谈论一个话题——提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什么?

(2)示例:“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等成功升空,并成功着陆。

(3)播放视频。(“神舟五号”升空视频)

师配音解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船飞行实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实现的那一刻,你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4)生交流。

2.板题读题。

(1)师:现在让我们登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飞天梦的实现历程。

(2)师板书课题。(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

(3)师指导读课题: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读?

(4)师指名读,指导读出自豪、骄傲、激动等语气。

3.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四字词语。

(2)师指名读,相机正音:“奔”读“bèn”。

(3)生再读归类。

①师引导: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生交流)

②师指名回答。示例:第一行的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

(4)词语运用。结合课文内容,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积累四字词语。

①全班齐读词语。

②师引导:文中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课后找一找,并摘抄下来。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l

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3)交流第一个问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答案)

(4)交流第二个问题,理清条理。(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课前视频、图片及老师饱含激情的配音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进行归类,能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概述文本的能力。

板块二

梦圆成功,追根溯源

1.自读感悟,找寻梦圆原因。

(1)师引导:中华民族载人航天梦想为什么能在今朝实现呢?

(2)出示课件。

l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l

阅读方法: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批注。

(3)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批画。

(4)生汇报交流。

2.交流感悟,了解中国追寻飞天梦的历程。(相机出示课件)

l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

l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勇于探索)

l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坚持不懈)

l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l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默默奉献)

l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教师引导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

板块三

回顾“神五”,点燃激情

1.回顾“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点燃爱国激情。

(1)师导入:同学们,千年梦圆在今朝。正因为中华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更有着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神舟五号”终于顺利飞上了天。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播放“神舟五号”升空视频,激发民族自豪感。

①师播放视频并配音朗读。

课件出示: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②师引导: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③示例:激动、自豪、喜悦……(师指名读,相机指导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读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读出敬意。

①师引导: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太空的声音!

②音频出示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

③师指名读,并引导:你认为英雄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

预设:洪亮的、铿锵有力的、激动的、自豪的……

(要求生交流后读出自豪的感受)

④师指导朗读: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敬意齐读这三句话。

2.学习第7自然段,感受辉煌。

(1)师引导: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有哪些喜讯呢?请自由读第7自然段,找到答案。

(2)生自由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3)生汇报交流。

(4)根据生交流相机出示答案。

3.展示查找的航天新成就图片。

(1)师述:近年来,我国航天的新成就远远不止这些。

(2)师依次展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的相关图片。

(3)师引导:你还知道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

(4)随机展示学生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4.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师:“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美丽而又辉煌的成果,怎能不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中华民族高兴、自豪、欢欣鼓舞呢?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5.课堂总结。

师:千年的飞天梦圆在今朝,但更高更远的飞天梦却缘起今朝。同学们,就让我们满怀激情,满怀感恩,踏上圆梦之路吧!老师会为你们明天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课题,会将自读后的感受以及课堂学习的感受融入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借助多样化多媒体手段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授课时,我借用视频播放、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朗读形式多样化。

关于梦想的名言名句篇3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去世的亲人托梦和通过梦预知一些将要发生的事情,尽管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确实真实的存在。尽人皆知的历史有名的梦有很多,比较出名的有这样几个:文王梦飞熊、《三国演义》里曹操的三马同槽、《红楼梦》里的梦。

很多著名的诗词都有关于梦的描写,很多诗词脍炙人口:“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梦,是人类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它虽然是一种非自觉、非理性的意识活动,但一旦进入文学作品,就成为作者的匠心独具。李清照在自己的词作中经常大量地写梦,她现存词作五十余首,其中言梦词就有十五六篇,约占总数的1/3;李清照执著于梦境的描写,热衷于梦境的开拓,是“醒着做梦”,是有良苦用心的,她的言梦词中包涵着深刻的理性的思考。

有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居易的一首诗有这样几句:“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这诗句道出了梦的本意,我们很多人也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睡觉憋了尿,梦中到处找厕所,好容易找到了,赶快痛快一下,却尿了一床。正如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所说:“梦是潜伏的思想”,这句话就和白居易的诗句暗合;话虽是这样,但有的人做的是美梦,有人做的是噩梦。

古人对梦还是很有研究的,现代很多人也迷信梦,买来解梦的书研究,以弄清自己的梦表达什么含义。“周公解梦”是我们古代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流传甚广。周公解梦共有九类梦境的解述,分别是:动物篇、植物篇、物品篇、活动篇、生活篇、建筑篇、自然篇、神鬼篇、其他篇。《周公解梦》是一本类似于解梦词典的书;但是梦因本来是错综复杂的,每一个梦代表的含义都不同,所以这本书并不能解除我们对梦的疑惑,更无法判断一个梦所预示的未来和福祸。

人们常常感叹“人生如梦”;陶渊明有一句:“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以人生如梦道出了人生的短暂,如此短暂的人生又何必受尘网的束缚呢?梦是对生活的憧憬,是生活的渴望,有时又是治疗精神创伤的一剂良方。梦不仅使一个思想有表示的机会,而且借一种幻觉经验的方式,来表达这个愿望的满足;“黄粱一梦”就是说的这种情况,现实中达不到的愿望,只能在梦中得到满足。另一则,荣华富贵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美好之事物,亦不过顷刻而已,是非成败转头空。有道是人生如梦不如梦,做噩梦醒来可以庆幸原来只是个梦!可是真实的人生就不会那么幸运了,因为面对的是严酷的现实。鲁迅先生就清醒的看到这点:“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有句成语“痴人说梦”;梦本来就是虚无飘渺的,所以就有了“如梦如幻”,再让“痴人”一说,这梦境就更没边际了。

关于梦想的名言名句篇4

一、形容词有无的比较

以“梦”贯穿教学过程,通过“聊梦――听梦――寻梦――赏梦――解梦――续梦”的流程将激趣导入、通读全文、赏读文字、主题解读融入其中。“听梦”环节,教师范读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圈点梦中人与物的过程,为接下来的“寻梦”环节中完成梦中人与物的填空,训练学生提取关键词的能力做好准备。见下文:

我和伙伴坐在一条(小船)上,(风帆)鼓了起来,(帆)的上面挂着几面(小旗)。四周是一片(海),(细浪)闪烁着金鳞,头顶上是同样的(海),(太阳)露着笑脸。我们有时发出笑声,或者有人吟诵诗句。

我们用心灵驾驶着 (小船) 来到 (仙岛),(璧玉宝石)光艳夺目。岸上飘来(芳香);一些岛上飘洒(白玫瑰花)和(铃兰花);一些岛上飞起一群(鸟儿)。她就在这儿,会拉着你一起进入天堂。

这两段文字对文中两处梦中场景进行了概括,和原文相比,“王国”的美大大打了折扣,这是为什么呢?显然是由于形容词的缺失。形容词是屠格涅夫充分描绘想象世界的重要手法之一。通过对文中形容词的品读,学生感受到了“王国”快乐、自由、美丽、幸福、温馨的特点,如世外桃源一般惹人向往!

二、省略号有无的比较

标点符号是作家的“第二语言”, 阅读文学作品时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在“第二语言”处驻足徜徉,便多了一条走进文本的途径。《蔚蓝的王国》一文中省略号共有8处之多,因此在“赏梦”的第二环节中,可将课文的第6、10和11节做了无省略号的改变,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背后的画面,并注意和已有句子的结构保持一致。当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后,不言自喻,学生体会到了“无言的魅力”,这个王国远不止现有文字所描绘的那般美丽神奇,屠格涅夫用省略号扩展了这种美丽神奇的外延,无字胜有字,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这篇文章中屠格涅夫不仅省略了梦中的画面,更把他真正想说的话也隐藏在了省略号的背后。开头结尾都有一句“蔚蓝的王国呀!我见过你……在梦中”,学生易读,却难解其味。若将这个句子分别改成“蔚蓝的王国呀!我在梦中见过你”和“蔚蓝的王国呀!在梦中,我见过你”,并让学生按照先读改句,再读原句的顺序将三句连起来读,学生的声音不由自主地由最初的激昂转为低沉,有些学生甚至流露出了悲伤的神情。学生虽然还不明所以然,但已隐约感觉到作者的现实状况和梦境有很大的区别。

三、课文与名画的比较

隐藏在美丽文字和省略号背后的究竟是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怀呢?想要探明屠格涅夫欲言又止的话,知人论世是一把能开启“王国”大门的关键钥匙。但如何保证钥匙上的牙齿和锁孔中的齿轮相吻合呢?背景资料合理恰当的引用是成功的保障。

初一学生对19世纪末的俄国社会状况是陌生的,而教师大段的讲解只会破坏教学节奏,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的前行着。这幅画与课文创作于同时期,画中也有船,却不能自由乘坐;也有人却不是快乐幸福的样子。这不是画家的想象,而是列宾亲眼目睹的场景。这11个人本是农民、军人或神父,是沙皇的专制统治将他们沦为纤夫。这不仅是11个人的生活写照,而是19世纪末俄国整个社会的缩影。

名画给了学生直观的冲击力,他们立刻比较出了与梦中王国的光明、青春、幸福相对应的恰恰是现实状况中的黑暗、衰老、痛苦。再结合1878年屠格涅夫个人状况的资料:远离祖国,旅居法国,已是垂暮之年,疾病缠身,纠缠多年的爱情也毫无结果。学生终于聆听到了文学大师复杂的心声:文中不仅有着对青春、爱情的渴望,还寄托了屠格涅夫这位海外游子对祖国俄罗斯的牵挂,更凝聚了这位有担当有责任的知识分子对理想社会的构建。

在《蔚蓝的王国》的授课中,教师若能通过多重比较,引导学生去注意易被忽视的形容词和省略号,便会降低了学生对这篇外国文学主旨理解的难度,加深了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印象。也许未必完全解读透了大师的作品,但至少向“王国”的更深处迈进了一步。

关于梦想的名言名句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策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古语使我们悟出了朗读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新课程改革方案中也明确指出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写作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背诵,从书本知识中吸取营养,增强驾驭语言的能力,并转化为学生的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修养。

一、启迪兴趣,为语文学习打开大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学习知识最重要是要有兴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身心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小学生尤为重要,小学生的许多行为是受兴趣支配的。反之,如果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那么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自然而然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对于感兴趣的东西非弄明白不可,那种跃跃欲试的学习态度为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老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和课程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或者结合一些现代的教学技术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语文教学打开大门。例如,在教学《梦想的力量》时,我说:“梦想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每个人最希望实现的东西。人类希望拥有‘千里眼’‘顺风耳’才会发明手机、可视电话;人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飞上天,才发明了宇宙飞船;很多伟大的文明都源于科学家拥有梦想,经过辛勤的努力,并为梦想的现实付出终身的艰辛。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作出努力。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过梦想?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梦想后,我进行小结:当你有了梦想,并为梦想而努力,那你会发现,它可以为你带来奇迹。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梦想的力量》。

二、掌握朗读技巧,读出情感,读出意境

现在,很多语文老师也注意到品读文本的重要性,不过徒有其表,缺乏实质的东西,有些教师为了营造课堂教学气氛,采用一些不切实际的朗读形式,而忽略了朗读的实质,形式感虽强,但给人浮光掠影的感觉。有的教师在教学时打破了文本的完整性,断章取义地让学生去背诵考试范围之内的名言警句,致使学生对文本中的名句名篇的理解都是囫魍淘妫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其实,语文课本里的文章不乏文质优美、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文章,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还原文章的真谛、美妙,畅游在作者给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力求语感与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一些文质优美、情感丰富的范文,对于这些好的作品,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朗读,用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好的文章在经过学生咀嚼品味后才能品悟文本的意义,才能激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获得情感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三、巧设问题,提升课堂朗读效率

质疑问难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这种好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更不是一蹴而就即可掌握得了的,都是要经过长期、反复、严格的训练和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和掌握。我们在朗读中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不能只当知识的接收器。让学生大胆地对文本的一些观念、情感等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衡量,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在朗读中坚持不懈地去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更会激发朗读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课本剧表演,加深课文理解

著名语文教育家商有敬说:“对语文教学而言,读书应放在第一位,怎么读?出声地读,朗读。你不读,文章的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出来。”可见,出声、投入地朗读能够帮助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感受作者或主人公的心境,读出文章的精神、情感来。但学生只是一味朗读,那么朗读完后,脑子里又留下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呢?怎样才能从深层次去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呢?笔者认为朗读后最好结合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去编排课本剧,提高编排课本剧学生会仔细琢磨每一句字词、句子,力求完美表达作者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学生把预先排练的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使学生深深体会了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激发了朗读的兴趣。

总之,朗读训练在新课改中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小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朗读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与行的和谐

发展。

参考文献:

[1]洪书然.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设计探究[J].软件(电子版),2014(11).

关于梦想的名言名句篇6

缘起于我读了一本叫《宋词,我的忧郁抗体》,这本书的编者是陈梓伶和星佑,它是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出版的诗疗馆丛书。在书的第一辑冥想你的人生中的地首词是苏轼的西江月,我把原词写下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然北望。

编者选了这首词是为了表现当时的苏轼为人生困扰,借曹雪芹的《好了歌》来排解忧愁。那好了歌引起了我的记忆,我把他背下来了“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女谁见了。

这功名娇妻儿女都是人生中遇到的,牵引着自己努力经营的东西。我不谈它的内容,仅仅谈它的每句七字的表述,就让我难以割舍。再接下来的另一本书教《妙引宋词好口才》里引用了红楼梦里的“聪明累”又使我不舍。我还得说说这本《巧引宋词好口才,它是康林主编的,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这个“聪明累”就在该书的205页下面,编者是在事理篇哲理中的弄巧成拙这个成语中的引用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句话的,它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的聪明累。

我将“聪明累”内容呈上: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夫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邑悬悬半世心,好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曹雪芹的七字句吸引着我又读红楼梦。

你看 在第一回里,曹雪芹描写王熙凤的的时候,从外貌到内心写了个淋漓尽致,都是用的七字句。你看她头上戴的,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身上穿的缕金百蝶穿花袄,大红阳段窄裉袄,袄外面罩着五彩刻丝石青掛,褂子质地是银鼠,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粉面韩春伟不露,朱唇未起笑先闻“。”

黛玉的描写更是恰如其分,宝玉的描写也是入木三分。

关于梦想的名言名句篇7

1.引发观点

以引用的名言警句作为“引子”,自然而巧妙地引出或生发出自己的观点。它的妙处在于回避了“凭空立论”,使文章开篇就彰显“理趣”,顿生“看头”。

例1 佛家有智慧三境:一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现在我认为,智慧还能分为三境:山、海、天。 (江苏卷《智慧三境》)

例2 古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也就是说,我们要辨清所面对的局势,该勇敢、坚硬之时便似山般不屈、不折,该柔软、柔和之时便似水般不兴、不惊。 (上海卷《柔也人生,刚也人生》)

例3 马克・吐温曾言:“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紫罗兰宽恕于人,我们求其次,当宽容于人,让身上溢满紫罗兰般的香气。香气散发,让别人也感受到紫罗兰宁静的温馨,宽容的温馨。 (重庆卷《轻嗅紫罗兰》)

2.亮出观点

援引或截取紧扣观点的名言警句立论,亮出自己的观点。它的妙处在于既得引文的情思、意蕴,又增加了观点的高度、力道。

例4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的这句名言启示我们,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

(安徽卷《善于发现》)

例5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这句至理名言充分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所以,走在人生之路上要有梦想。有了梦想,就抓紧让它在行动中起航;有了梦想,就克服一切困难,让它在行动中腾飞。(福建卷《梦想,在路上起飞》)

例6 尼采曾有言:“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静水流深,沉静下方可孕育奔涌的力量;聚沙成塔,积聚后才能成就恢弘之美景。生命的绽放,必是由内而外的质变,是在整个冬日的蓄势沉寂后,迎向春晖的自信笑靥。

(湖北卷《声震世界必长久缄默》)

3.阐发观点

考生在论证中常遭遇对事理虽“心知”但又难以“言明”的尴尬。怎么办?不妨扫描一下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只要引用得当,就能将难言之理阐发得清晰而透彻。它的妙处在于探幽索隐,以一当十。

例7 难怪张晓风会呢喃:“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一个怎样的世界?”确实,人生这一路有绿野山川为伴,岁月如歌,纵使山高水长,纵使满身尘嚣,何惧?当人文与自然美妙地交融,奏起一个华美的乐章,那是我们离自然最近的时候,那是我们理想的诗意世界。

(广东卷《诗意的世界》)

例8 有人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眼冷,选择了举报,借法与警方之手来拉父亲一把。眼冷,所以你能看透一切,权衡利弊,因此会不顾世人的冷嘲热讽,义无反顾地让父亲好好过一把受罚的瘾。

(全国新课标卷一《给违驾司机女儿的一封信》)

4.支撑观点

在议论文写作中,不仅要有事实论据的支撑,而且要有理论论据的支撑,而名言警句正是理论论据中的“主打猛料”。它的妙处在于佐证论述,以“理”服人。

例9 人,只有自我修行,价值昭然,才可求他人赏识,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此理。修心如莲,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田田的荷叶间一段绿波,愈令风荷芳行万里。

(湖南卷《修心如莲》)

例10 遵守规则,是一个民族发展复兴的利剑。莱蒙特曾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一个民族的兴盛不能缺少规矩法则。我们身为中华民族的儿女,就更应该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全国新课标卷一《遵守规则,做好自己》)

例11 大师丰子恺曾言:“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我们曾如此渴求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收获的果实最是甜美,而不纠缠于藤须交错的凌乱;我们曾如此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山东卷《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5.深化观点

将论证向纵深推进,开掘出一个新的论述层次,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钻头”,而富含思辨色彩的名言警句无疑是一枚掘进的“金刚钻”。它的妙处在于借力发力,别开“论层”。

例12 面对风风雨雨,面对灯红酒绿,深谙禅定之道的智者坡有词云:“一蓑烟雨任平生。”用一颗禅定之心,帮助我们这些聪明人变得老实,帮助我们这些老实人变得聪明,岂不更好?

(四川卷《人生禅定》)

例13 穿行在岁月的长河中,随时会遇到各种谣言,冷暴力似的,让人猝不及防。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可以推崇格拉西安的心态:“对流言蜚语最好的谴责就是不加理睬。”用现代流行语来说,即做一个“高冷范儿”。

俗语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不把谣言当回事儿,不理睬它,自然就让造谣者感到没趣,然后偃旗息鼓。 (天津卷《做个“高冷范儿”》)

6.收束观点

议论文收篇贵在有力,最好是“豹尾”,但许多考生常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浓缩人生之智、蕴蓄万象之道的名言警句可助一臂之力。它的妙处在于总结陈词,简洁有力。

例14 老子云:“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代哲人的教导,我们应当听取。为了能够尽善尽美,人们绞尽脑汁,殚精竭虑,日思夜想,寝食难安。其实,与其百般思量,不如顺其自然,反倒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东卷《顺其自然》)

例15 一个和谐的自我,不在于取得了多大的社会成就,而在于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自己的原则底线,并伴有一颗善良之心,过完有风却顺遂的一生。愿大家都能如贺拉斯所言一般:“无论风暴将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

(上海卷《柔・刚・和谐的自我》)

例16 纪伯伦写道:“死亡所改变的只是覆盖在我们脸上的面具,林居者依然是林居者,农夫依然是农夫,而将歌声融入微风中的人,他同时也对着运转的星球歌唱。”作品中的深沉思考就如同那个歌唱微风的人,无论面具怎么多样,你仍然可以看见那最本质的东西,毕竟“似曾相识燕归来”。

(浙江卷《似曾相识燕归来》)

关于梦想的名言名句篇8

备受关注的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在6月26日晚举行的“第三届北京奥运文化活动节“开幕式上正式公布,该口号将接替“新北京新奥运”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新的识别符号,并同时成为第13届残奥会主题口号。

浓缩全球人类智慧21万条打下基础

2005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北京奥组委在官方网站上以中、英、法三种文字正式向全世界发出征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的邀请。

一石激起千层浪。北京奥组委用于接收应征表格的工作电脑竟然两次因蜂拥而来的电子邮件造成死机。

北京市海淀区刚满两周岁的冯璟鹏是这次活动最小的参与者,其父母将他的应征作品直接送到了北京奥组委。征集活动也吸引了不少耄耋老人参与,其中?0岁以上的参与者就有1000多名。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86岁老人关润延左眼已经失明,右眼视力仅有0.02,在老伴的协助下研究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反复推敲后,请人提交了应征口号——“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并写下了长达500余字的创意说明。

山东省安丘市赵戈镇东邰村的张子善一个人就提出了170条口号。北京联合大学2000级金融系25名同学共提交了38条口号。他们认为,在毕业前夕,用口号来描述心目中的北京奥运会,是为母校留下了最好的毕业纪念。

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北京奥组委执委何振梁,以及国际奥委会形象与景观专家布莱德等著名专家、学者都纷纷寄来了自己精心创作的应征口号。

至1月31日应征截止日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口号征集办公室共收到应征信件20161封,其中电子邮件10123封,邮寄信件10038封,应征口号总数达21万条。应征信件范围涵盖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包括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古巴、挪威、巴西等国家。应征口号除大量使用中文、英文外,还有不少使用了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语种。

众多应征口号中,有的表达了广大人民对奥运来到中国的欢喜之情.有的寄托了对北京奥运会的殷切期盼与憧憬,有的则描述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东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美好图景,其中不乏构思新颖、语句优美的佳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口号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头脑风暴 英文口号率先诞生

21万条鲜活的素材,需要深加工。北京奥组委开始向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学者、体育专家、外籍顾问、艺术名人、新闻工作者和国际知名公关公司都不遗余力地出谋划策。其中艰辛仅从一份长达 109页的”口号会议纪要”就可见一斑。

“要做到‘言有尽,意无穷’不是件简单的事,研究过程中各方专家可谓殚精竭虑,被‘榨干’了精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如是说。

三家知名的国际公关公司主动帮助北京奥组委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应倡导什么”,28%的人表示应该是希望和未来,26%的人表示应体现合作1多元化、分享、和平、团结;对于”北京奥运会口号的关键词”,35%的人希望是“Joy(欢乐)”,22%的人钟情”Dream(梦想)”一词;对“北京奥运会口号应该先有英文还是先有中文”的提问,54%的人认为一定先要有英文。那么,“北京奥运会口号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呢,被访者一致认为,口号必须非常简单,容易理解,适合世界范围不同的受众。这些调查结果使北京奥组委明确地了解到世界的呼声,筛选口号的标准也进一步清晰和具体化。

北京奥组委在口号征集工作结束后决定首先,为了便于更多国家人民的理解,北京奥运会口号必须首先从英文创作着手J其次,口号的用词必须通俗易懂。

春节前,有关专家和工作人员,从21万条口号中筛选出800条口号。最后“和为贵”、“曲海一家”、“同一世界共创未来”、“传承文明。和谐共赢”从百余条备选口号中脱颖而出。

围绕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核心价值,以及“追求和谐发展、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将与世界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形象目标,评选委员会进一步将参选口号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核心词语逐一论证:

“四海一家,共创未来”和“传承文明、共享奥运”四四对仗句式,整体有气势,但“未来”缺乏力量,给人遥远而不确定之感。“分享”,表现了一种无私的动机和富有感彩的承诺,但已被悉尼奥运会用过。“奥运”一词有感召力,但国际奥委会对在口号中直接使用实行严格限制。

“和谐”,一个非常亚洲的概念,比如中国哲学提到的阴与阳,有力表现了团结的主题,但缺点是英文harmony力量较弱,无法与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比拟,尤其是这个单词曾经用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口号。

“和为贵”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直接取材于中国古代典籍,人们耳熟能详,富有浓烈的中国文化特色和东方哲学意义,但英文无法彻底达意,由于文化差异显得极为平凡……似乎没有哪一句口号能使人眼前一亮,得到一致通过。

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北京奥组委执委何振梁,著名国际奥林匹克专家乔治·赫斯勒,国际奥委会品牌形象顾问卡伦等专家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北京奥运会口号不宜使用突出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概念,采用”One World(一个世界)”这样简单而有力的词语,来强调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的一体性,强调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更为恰当。这个观点很快得到了所有参与口号再创作的中外专家的一致认可。

接着,各国语言学专家们又反复比较“梦想(Dream)”与“未来(Future)”的差异。他们认为梦想和未来都是与奥林匹克有着强烈关联的概念,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下,“梦想 (Dream)”都是一个令人动情的词汇,因为它体现了对于“希望”的美好和乐观态度。“未来”在英文中是一个含有不确定因素的中性词:可能美好,可能黯淡。而“梦想”比“未来”更有力量,而且可以直接形成个人的心理与情感关联,是一个极富激情、人性化和感彩的词语。并且,尽管每个个体的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全人类最美好的理想是共同的,将这些最美好理想进行高度概括和抽象就是——“One Dream”。这样,北京奥运会的英文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终于在中外专家的赞许声中浮出水面。

怎样将这句英文口号翻译成能够同样受到中国人民喜爱、传神表达英文口号所包含的一切信息的中文口号,众多古汉语专家、语言学家、文化界名人等各界人士为此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有的专家查遍《论语》、《四书》、《五经》、《孟子》等中国古箱经典,将英文口号翻译成充满汉语优雅、迷人魅力的文言文;有的专家从语言的平仄押韵考虑将英文口号翻译成中国人熟悉的“四四句”,还有的专家将英文口号翻译成时尚动感的语句。对于各方提出的数十个翻译方案,数不清经过了多少次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最后,专家们的意见逐渐统一到用最朴素的中文表达英文口号的观点上来,最终确定了“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中文口号方案。

2005年6月9日,北京奥组委第 54次执委会全票通过了北京奥运会口号方案。很快,这一方案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批准。至此,北京奥运会的中英文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终于诞生了!

“它简洁、上口、易记,具有奥林匹克特色,在全球化的同时也极具中国特色。”看到刚刚诞生的口号,国际奥委会形象与景观专家布莱德·克普兰德非常兴奋,“这一口号和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一种相同的蕴意:北京邀请全世界共同参加这一和谐的庆典——为欢乐与和平、为实现人类对未来的共同梦想而起舞。”解读奥运主题口号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作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核心和灵魂的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的价值观。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文简意深,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口号表达了北京人民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心声。

英文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句法结构具有鲜明特色。两个“One”形成优美的排比,“World”和“Dream”前后呼应,整句口号简洁、响亮,寓意深远,既易记上口,又便于传播。中文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将“One”用“同一”表达,使全人类同属一个世界,全人类共同追求美好梦想的主题更加突出。

历届奥运主题口号回顾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为一届奥运会提出口号的做法并不普遍。在该届奥运会上,最终也没有形成一句总的口号。“参与历史(P,aY part in History)”应该是组委会提出的很多口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理念是“和谐、进步(Harmony and Progress)”。这个理念最终成为汉城奥运会的口号。

当国际政治的阴云和奥运赛场上的敌视一同消散时,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响亮地喊出了“永远的朋友(Friends for life)”这一口号,它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友谊与和平的永恒主题。

“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Share the spirit)”这一口号是由悉尼在1992年提出的。当时,悉尼正在申办第 27届奥运会,这句口号一直被沿用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落幕。

长野奥组委执委会于 1992年11月26日批准了长野冬奥会的举办理念,即“源自内心的奥运——与爱同在(Games from the Heart—ToQether with Love)”。围绕这一举办理念,最终确定了主题口号“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flower aS one)”

1995年,美国盐湖城获得了第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但盐湖城随即陷入申办丑闻之中,盐湖城冬奥会迫切需要重新树立和端正自己的公共形象。“点燃心中之火(Ught the fire within)”的口号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了舞台,“圣火”是正义与纯洁的象征。2002年冬奥会开幕之际,又恰逢“9.1”事件余波未平,“圣火”所寓意的激情和希望也起到了振奋美国人精神的效用,这时候”心中的圣火”又自然被理解为了“心中的希望”。“点燃心中之火”成为近年来奥运会口号中的经典之作。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作为20世纪最后一届奥运会,将口号定为“百年奥运、世纪庆典”(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

第28届奥运会,希腊人热情而自豪地喊出了“欢迎回家(Welcome Home)”的口号。其中,不仅包含了雅典奥运会对全球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最诚挚欢迎,更充分表达了希腊作为奥林匹克发祥地对奥运会重归故里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上一篇:霜落荆门江树空范文 下一篇:谍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