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的感觉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05 20:57:31

长大的感觉作文

长大的感觉作文篇1

经过了一日的舟车劳累,我又躺在圆月下看闰土刺猹,在泰山之巅看阿基米德撬地球,仔细的观察电子运动的轨迹,目不转睛的盯着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听着雨果精彩的演讲,又穿越时空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看完了一天学过的内容,又去数字王国给他们排队,为英语字母编顺序,语文战役完胜。一天的作业轻而易举的完成,爸爸妈妈一个劲儿的夸我“长大了”,那我觉得“长大了的感觉,真好!”

打破了星期一的时间防线,匍匐着来到星期二,好不容易爬到星期三,一下跳入星期四,终于熬到星期五,星期六真是不远了。当夜晚的黑幕快要退去时,我的眼睛猛然睁开,散发出无比明亮的光芒,迅速跳下床,洗漱完毕,开始今日的劳作。

轻轻的打开窗户,清风从清秀的脸庞扫过,在家中来回嬉戏,不一会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开始做早餐,火苗像有灵性的小龙儿般向上钻,又想宠物狗般去了它就跑。用锋利的刀切菜时,宛如一件神兵在千军万马中横冲直撞,绿色的菜叶被千刀万剐。又被我无情的扔进油锅,我动用着铲子,它们在锅里急的四处冲撞,却怎么也逃不出我的“魔爪”,它们就这样成了饭桌上一碟香喷喷的菜了。当我费尽心思做了四菜一汤后,睡眼朦胧的爸妈也不情愿的来洗漱吃饭,而闻到了这饭香味,看到了丰盛的早晨又精神大振,将无数优美的词语向我开攻,我也被吹到天上俯视着江山美景。

“你总算是长大了,我们也就不要太操心你了”,爸爸说“既然长大了,就要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唠叨了半天,我也明白了“报父母忠学习之职分”,长大能成为男子汉,经常受到表扬,为父母分担小事,为自己打基础。每做一件事,便专心致志的做,若成功了,那才是真的长大了。

长大了的感觉,真好!

长大的感觉作文篇2

现在长大了,可是,却与我的想法大不相同。甚至,我还想回到从前,用发音不全的童声,再唱一首《丢手绢》!

以前对我,天真可爱、勇往直前、充满童趣;现在对我,虽然活泼好动、爱讲卫生,但是胆小如鼠。

记得今年四月份的一天,家里没有玉米面了。妈妈又不想去,我只好奉命去开基买玉米面,下了楼,我便一口气跑到开基买玉米面。当我从开基回来时,妈妈便给了我一个奖励——“拥抱”。

还有一件事,就是去年暑假,妈妈把腿摔着了。那段时间,熬稀饭、扫地、拖地的事,就全到我头上了。也因为妈妈腿疼,我一个暑假都没去游泳,但我并没有因为没有去游泳,而烦恼,反而觉得生活更加充实了!

通过这两件事,证明我已经长大了,能为妈妈办好多事。

长大令我喜忧参半,无法形容。

长大的感觉作文篇3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不断的在长大,但是我觉得长大真烦!

小时候,长大对于我们来说,是个美好的憧憬,那时的我们向往着长大的生活。总想着:长大多好啊!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用天天上学了,就不用听父母的唠叨了!但是现在,却不向往那种生活了。我们比那时长大了许多,思想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所以,现在我不想长大了,因为长大有太多的顾虑,要告别我们快乐的童年,我们既要考虑以后的生活。不能在父母巨大的翅膀下了,不能让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了,我们要离开父母爱的呵护。就像将要展翅翱翔的鹰,离开父母去为自己的的未来做打算,以后就不能接受父母的帮助了!这就是长大后的我们,而在我们没长大时,衣服都要妈妈洗,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长大以后我们就不能这样了,我们要照顾自己的父母,就像小乌鸦一样,小的时候,父母照顾我们,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就要照顾父母了!

长大真的好烦,我真的想永远都不长大,时间啊!就停留在那里吧!不要再流动了!不要我们长大了!我们不想离开现在的生活啊!

我不想长大啊!

初一:开心english

长大的感觉作文篇4

小时候的我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那幸福的粉红,让我以为是樱花,是春天,让我以为会永远存在。也许是因为自己天真,自己傻,固执地认为白天是女孩的家,夜晚是巫女的家,糖果、玩耍一直是我的港湾。小时候累了就倒头睡觉;饿了就抓起零食吃;闲了就撒丫子和小伙伴玩;生气了就大哭……不用顾及什么,不用选择什么,不用面对什么,不用猜忌什么,不用打算什么。只要平平安安,快快乐乐,一切管他的。

可我长大了,告别了小时候。

如果说小时候一直对长大是憧憬,那么小时候的回忆就是长大了的轮回。为什么?因为长大了忘记了天真,却向往天真。哎,我为什么要长大呀?长大了,多了顾忌,多了猜忌。每个人都是一个谜,谜底千变万化,谜底难以琢磨,谁也不能看清谁,谁也不能理解谁。

长大了,要担心作业做完没?没有完成要被老师骂,被家长指责;长大了,要思考许多的问题,考虑许多人际关系处理妥当没?没有办好要被排斥,被自己“追杀”。

小时候真傻呀,为什么想要长大呢?长大多麻烦,长大多难受,长大多可怜呀。听不见欢声笑语,听不见真心实意;看不见糖果云彩,看不见天真烂漫;想不起那么多的鬼点子,想不起那些永恒誓言。忘了,淡忘了,这过往的年少。

如今在抱怨,再不爽,再心生怨恨也是徒然无功,我要做的是勇敢地去拼搏,努力地去奋斗。在茫茫人生道路上,去适应长大,去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不是逃避。

长大了,真麻烦,却深沉,却美好。

长大的感觉作文篇5

岁月流逝,十二春夏秋冬过的真快呀!记得小时候的我,被家长“冤枉“了只会抱着小布娃娃偷偷抹眼泪,遇到了困难,也只能娇声娇气地喊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看了看镜子里那个有主见、有思想的我,突然间觉得:自己长大了!

记得还是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哪怕犯了一个不起眼的错误,爸爸也要教导我半天,生怕我记不住这次教训,下次还要犯同样的错误;而现在,爸爸只是提醒我,说:“这么大的人了,下次可要当心哦!”啊,长大的感觉真好!

以前总是对我说“大人的事小孩少管”的家长现在对我也尊重了不少。像买课外书啊,买衣服啊等等必须要征求我的意见,现在,我越来越觉的自己已经是家庭中的“一员”了。啊,长大的感觉真好!

我记得有一次,妈妈和我去买衣服。我茫然地跟着妈妈在衣服堆里挑来挑去。“哎,这些衣服太小儿科了!”我禁不住嘟囔道。妈妈拿起一件胸前有小宝宝的衣服对我说:“菲菲,这件衣服怎么样啊?”嗬,粉红的,黄的,绿的……天哪,这件衣服上有七、八种颜色啊!我不屑地撇撇嘴说:“不好。”“这件呢?”妈妈又把眼睛转向了一件小背心。“老妈,拜托你有点审美观好不好!”我用两个手指拿起那件粉红色的小背心,“这件衣服上竟然有个大口袋‘放’在中间,这也许是小孩子‘放糖’的口袋吧。听了我的话,妈妈有点不耐烦了:“还是你自己挑吧!”我没有察觉到妈妈生气了,只顾挑选衣服。终于,我发现了一件不错的休闲服,就对妈妈说:“妈妈,买这件吧!”妈妈迟疑了一下,点点头,说:“菲菲,你长大了,妈妈尊重你的选择!”

啊,长大的感觉,不错!

长大的感觉作文篇6

感觉统合失调在学龄儿童中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有儿童性别、活动空间和类型、家庭氛围、教养方式、家长的文化程度等〔1〕。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直接关系到儿童的生存质量〔2〕。本研究采用感觉统合训练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干预措施,设立对照人群,统计方法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排除时间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更加合理的判断干预的效果,为问题儿童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模式,从而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目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基线测查的太原市某小学1~2年级427名学生中,随机抽取70名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人)。年龄为6~9岁。其中干预组男生23人,女生12人;母亲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3人,高中、中专及技校12人,初中及以下10人,父亲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2人,高中、中专及技校10人,初中及以下13人;母亲职业为工人5人,农民6人,教师4人,职员10人,医生及科技人员7人,其他3人;父亲职业为工人6人,农民4人,教师1人,职员11人,医生及科技人员9人,其他4人,干预组和对照组被试的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标准

采用任桂英等〔3〕修订的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由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不佳、学习能力发展不足4项组成,有一项低于40分就评为有感觉统合失调。

122 干预方法

(1)学生干预:提供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2 h,持续时间2个月。感觉统合训练结束后进行语言表达、图形识别等的训练。(2)家长干预:每周1次举办家长学习班、交流会,定时发放家长必读。(3)争取教师配合;每2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要求他们多关心鼓励训练儿童。

123 干预效果评定

干预前后对儿童进行感觉统合量表评定,治疗后平均成绩提高>10分为显著改善、5~10分为轻度改善、<5分为无变化〔4,5〕,并由家长和教师根据儿童在干预时家中及学校的表现就动作协调性、注意力、情绪稳定等方面作综合评定。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00软件对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多因素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干预前后感觉统合能力的重复测量结果(表1)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感觉统合各项得分(略) 注:交互作用,*P<005

干预前后的触觉防御、本体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2组干预前后与处理因素(即干预)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干预组触觉防御、本体感得分的增加大于对照组的增加。干预前后的前庭平衡感、学习能力发展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处理因素(即干预)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70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改变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参加多因素分析的变量有学生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和是否给予干预。分别以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不良得分增长值为因变量,上述变量和干预前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不良得分为自变量,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触觉过分防御得分增长值的主要因素有2个(表2),即干预前触觉得分、是否干预;影响本体感不良得分增长值的主要因素有2个(表3),即干预前本体感不良得分、父亲是职员。表2 触觉过分防御得分增长值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略)注:R2=0510,调整R2=0479,F=16383,P=0000表3 本体感不良得分增长值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略)注:R=0371,调整R=0331,F=9273,P=0000

23 家长和教师对干预组的综合疗效评价(表4)

综合评价总有效率在70%以上的有8个方面。表4 干预组感觉统合训练疗效分析(略)

3 讨 论

Ayres认为,感觉统合治疗能够改善大脑功能,治疗的关键在于感觉的输入,特别是负责身体平衡、方向和速度的内耳前庭系统、肌肉关节和皮肤输入的感觉,使儿童能够统合这些感觉,促使神经功能的发展,并做出适应性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6〕。

本次研究显示,干预组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明显提高,干预组的儿童比对照组的进步大,综合评价总有效率达到70%以上的有情绪稳定、人际交往、语言表达、注意力集中等8个方面。孩子经过训练,注意力、动作灵活性、情绪、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感觉统合训练能改善和增强儿童感觉与运动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增强他们感觉统合能力,重建自信和良好地情绪。此次结果也显示,干预组儿童在前庭失衡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可能前庭功能的改善不像触觉和本体感觉那样,通过短期的感觉输入就能得到明显改善,它需要长期的强刺激才能使内耳的前庭感受器不断的整合各种信息。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以前庭感觉为基础,将视听等感觉进行高级统合,因此,它更是属于较高层次的感觉统合〔7〕。当前庭功能未很好改善时,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的改善也会相对延迟,这两方面的感觉统合失调可能需较长时间的干预才能取得明显改善,而本次受时间等的限制,未能对儿童进行长期的干预。同时对照组也有一定的进步。分析原因为:(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本身的大脑功能在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成长也必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但干预组在接受干预后诸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而证明对儿童进行早期干预有效、可行。(2)由于干预过程跨越了儿童的暑期,这段时间儿童学业负担轻,能从事更多的户外活动和娱乐项目,因此,对照组的儿童虽未参加干预也有所改善,但不如有计划、有针对的干预训练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曹秀菁,陶芳标,张法波,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4):469-470.

〔2〕刘晓莉,姜峰,孙志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神经心理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3):296-297.

〔3〕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等.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4):146-147.

〔4〕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等.感觉统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2):74-76.

〔5〕何正慧,王凤,董文芝,等.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1998,13(4):165-166.

〔6〕Laura A Cross,Wendy J Coster.Symbolic play language during sensory integration treat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1997,51(10):808-814.

长大的感觉作文篇7

【关键词】审美 文学教育 散文 途径

文学教育具有审美的功能,它来自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教育的审美功能便是在这种审美创造与审美欣赏过程中,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领悟与塑造审美境界,陶冶人的性情,实现和谐人格的建构。

散文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散文。阅读这些文质俱美的散文,既能开拓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又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审美,应当是文学教育的主体坚守。那么,在散文教学中审美应当如何进行?

一、以形象的直觉感知美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明确提出美感经验是一种“形象的直觉”。所谓形象的直觉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最初的直接感知。

散文既具有写实性,又体现着文学的特性。散文中叙写的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悟均体现着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而作者这种独特的审美创造落根在个性化的文字表达上。视觉、听觉是感知美的两种主要官能,而朗读恰恰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使他们对审美对象产生最初的直接感知。

例如《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感知济南的冬天好在哪里。(师配乐背诵全文。)同学们,济南的冬天好在哪里?

生: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不像我们这里,呼啸的北风令人受不了。

生: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不像我们这里的冬天,即使有阳光,也是冷得厉害。

生:济南的冬天很温柔,还充满了绿意。令人不禁想到我们这里的春天。

这种对济南冬天最初的直接感知,就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具体的体现。而朗读是日常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来最初感知审美对象的最基本的方法。

济南的冬天在学生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既是济南冬天本身的形状和现象,也受到学生情绪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美感直觉性,应结合课文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春》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齐诵王安石和杜甫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句,并且饱含深情地讲了一大段描摹春色、赞美春天的导语。一开场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奠定了美的基调,马上把学生带入了欣赏春色美景的特定氛围中,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二、以情感的融合体验美

情感活动是审美心理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任何审美过程,如果不能动人以情,那就不能使人产生美感,或者至少这个美感是不深刻的。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即移情。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审美对象的心情,以达到情感的融合。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的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触摸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呢?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在我看来,文学作品中的阅读,其本质就是对话:打破时空的限制,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交流与撞击。”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可想方设法抓住体现作者情思的关键词句段等,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如阅读杨绛的《老王》,应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这句话作为与作者进行情感对话的关键点。“不幸的人”是谁?他为何是不幸的?幸运的人是谁?“老王”和作者一家相互为对方做了哪些事?为何作者会感到愧怍?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学生不仅仅能体察到在不幸之下还保持着真心付出的那颗善良之心,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触摸到杨绛的那颗同情之心、在善良品格之下不断反省的崇高之心。

当然,对话不仅仅是通过关键词句段来引导,有时还需还原,还原点应落实在作者的“真情实感”上。如《阿长与〈山海经〉》阅读教学中,就可以牢牢扣住“作者对阿长的真正感情”这个点进行还原。先以形象的直觉引导学生认知阿长。再从所叙之事中抓住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去认知为何重点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从而还原作者对阿长的真正感情。

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作者的真实情感。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真正理想的文学教育,课堂应该是一个情感的共振场――这样的情感共振,有时是激昂亢奋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沉潜状态,教师和学生在共同阅读和鉴赏中,达到精神的愉悦与生命的升华”。

三、以联想和想象再造美

学生在审美过程中面对的是一种美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对审美对象的联想和想象。这些联想和想象反过来又会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理解。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要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美。即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通过自觉的想象和联想,使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学生眼中组成审美意境,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例如《背影》课堂教学片段:

师: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发现,哪一次的背影写得更具体?

生: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

师:很好。就请你把第六段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注意思考,找出描写父亲外貌和动作的语句,同时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生:“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是外貌描写,从黑色我想到了他的祖母刚刚去世。

生:他父亲穿的、戴的都是布的,我想到了父亲给他做的紫毛大衣,还有前文父亲失了业,变卖典质,还借了钱。

生:“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都是动作描写。

师:不错!我们现在把过道当铁道,把讲台当月台,谁能来演示一下父亲的动作?

(一学生到讲台旁演示。)

父亲买橘子时的艰难通过学生的形象再现而一览无余。在“失去亲人、前景黯淡、经济无力”的背景之下,再状其动作,写其穿越铁道之不易,父亲深沉的爱子之心一下子展现在我们眼前。

正是基于精准的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背影形象,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到父亲的爱子情深,使学生获得了审美上的愉悦。

文学作品是有生命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有质感与力度,需要学生自己体味、沉吟、把玩,教师只能引而不发。需要学生自己匍匐在文字上,感知、体验、联想、想象,从而把文学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体内。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设计原理[J].语文教学通讯,2012(4B).

[3]钱理群.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长大的感觉作文篇8

薛法根:现场感、惊奇感、逼真感――来自阅读的美妙感

薛法根老师《埃及的金字塔》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师:(出示第3节课文)这节文字介绍胡夫金字塔,作者用了一个方法,一眼就能看出来,什么方法?

生:列数字。

师:写下来,列数字。请你们自己读读这一节文字,想想列数字这个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或者说作者为什么要用列数字这个说明方法。

(生自由读课文。)

师:用列数字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要列数字?

生:用这种列数字的方法更能让读者知道这个塔有多高,如果只是说塔高146米,一般很难想象出它到底有多高,但是作者在后面举了一个40层高的摩天大厦的例子,就让读者知道得比较清楚了。

师:你是说,作者不仅列数字,还举了一个例子,是不是啊?(板书举例子)可你还没说列数字有什么好处呢?说说。

生:准确。

师:写下来,准确。用数字来介绍,它的好处就是准确。列数字还有什么好处啊?

生:简洁。

师:我们细细地来看一看,这句话除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用了什么方法?(出示:这座金字塔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师:前面146米多,准确吗?精确吗?

生:准确。

师:相当于40层高,准确吗?精确吗?

生:不准确,不精确。

师:咦,为什么前面的精确了,后面的又不精确了呢?

(生摇头。)

师:有同学说,我这样更精确呢。(出示:这座金字塔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在塔高146.5米。)比较一下啊。(学生默默地看,静静地想。)

师:再接着往下看。(出示: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差不多,准确吗?精确吗?

生:不准确,不精确。

师:有的同学说我这样写:(出示:金字塔底边呈正方形,北壁底边长230.253米,南壁底边长230.5454米,东壁底边长230.391米,西壁底边长230.357米。)准确吗?精确吗?

生:准确,精确。

师:好啊,可你现在读着这句话,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觉得还是原文好。146.59米,还是不能具体地想出它到底有多高,但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就能想象出来差不多有多高。

师:40层高的楼房,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实物,给我们一种形象的感觉,就好像能看得见一样,对不对?金字塔你看见过吗?(没有)40层的楼房呢?(看见过)哎,有现场感,好!

生:四边底边的数字,特别不简洁,有点唆。只要概括地说大约走一公里就可以了。

师:为什么说大约走一千米反而让我们印象深刻?

生:因为一千米大家可能都曾走过。

师:走的时间?(很长)走的感觉?(很累)走一公里,大家都有一种亲身的体验,时间长,走得累,有一种切身的感受。所以仅仅用数字还不够,因为数字是抽象的,虽然简洁,但抽象。40层高的楼房是――(形象的),走一公里呢?(也是形象的)因为这篇文章是写给没有看到金字塔的人读的,你觉得作者有没有看过金字塔?(有)有没有走一圈?(走过)所以他这样写,就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学生读:特别的数字――现场感)所以介绍一种事物,要给人一种现场感,这样就亲切了。仅仅列数字行不行?不行,还要怎么样?

生:举例子,作比较。

……

薛老师处理的独到之处就是在说明方法上大做文章,通过“146米多”和“146.59米”的对比读和“相当于”这一词语的品味,引导学生体会特别的数字给人带来的现场感;通过有无“有人估计”的比较读,体会转换的数字给人带来的惊奇感。更重要的是,在薛老师的匠心引领下,学生也懂得了原来写一种事物,运用一种说明方法,还可以这样做。这就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了课外,由阅读引向了习作,由学习转向了运用,这也正践行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

管建刚:现代感、亲切感、娱乐感――衷于表达的形象感

管建刚老师一直致力于作文教学研究。他曾多次说过:写好讲评比写前指导要重要得多。因此,他在作文批改与讲评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真实感觉的表达,真诚地欣赏学生真情真心的再现,真心地呵护学生点滴感觉的流露。他在《语言的秘密》中提出“好”的语言应该具有现代感、亲切感、娱乐感、含蓄感、谐音感、新鲜感、勇感、个性感等。

对于当前社会上流行的一些热门词语、网络用语、新兴词语,管老师鼓励学生自然地运用,从而体现习作的现代感,当学生在文中运用了,并且用得贴切恰当时,他便给予充分的肯定与欣赏。比如学生在作文中出现这样的一些表达:

“正巧,一位穿西装,打领带,貌似领导的人走了进来……”

“太了,计划全泡汤了。”

“貌似”,“”,多么富有时代感的词语,学生在作文中用上了,于是,语言的表现力更强了,文章也变得丰满了、鲜活了。老师关注到了,并鼓励学生习作要与时代接轨,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就没有了思想的包袱,表达着,快乐着。

管老师不仅讲评到位,指导也是匠心独运,在关键处那么一拨,便能收到想要的效果。他引导学生如何让自己的习作有亲切感,那就要会用语气词,尤其是在写不下去的时候,来个语气词,思维便又如同注入了源头活水。是啊,一个“哎”字,能勾出多少伤心,一个“哈”字,又会涌出多少喜悦;他还引导学生如何让自己的习作有新鲜感,那就要善于联想,并找到两样东西的关联处,往下写一两句。“他的眼睛特别小,睁着和闭着没有多大区别。”“嘿,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她的手劲很大,都不像一个女的。” 这一个又一个例子形象而又生动地说明带着学生往深处走一走,他们的语言就会充满了创意,跃动着灵性。

这样的高效指导,这样的欣赏点评,使得学生对语言文字敏感了,写作情智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和调动,习作语言也得以丰富和精彩。

百感“交集”――通达读写的最佳路径

阅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两条主动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到文字中去揣摩作者的感觉,寻找自己的感觉,在语言的咀嚼和品味中培养细腻的感触、丰富的情感、敏锐的触觉、深邃的洞察,从而获得视界的敞亮、理性的顿悟。“作文是从心里长出来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点拨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再现自己的感受,在表达中翱翔思想,舒展心灵,迸发智慧。

上一篇:赞美梅花的话范文 下一篇:读淘气包马小跳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