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荷花诗句范文

时间:2023-10-14 04:45:06

关于荷花诗句

关于荷花诗句篇1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体会“毕竟”“无穷碧”“别样红”的含义,理解古诗大意。

3. 通过想象,品味诗歌描写的美景,感受六月西湖的壮美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古诗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想象、品味,引导学生感受“无穷碧”“别样红”的美景。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感受

1. 师:同学们,诵读经典,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今天我们要走进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 学生读课题,正音。

3. 教师提出读书要求: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反复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律。

[设计意图: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在初读中,通过不同层次的要求和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浅吟低唱,不仅巧妙地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而且不知不觉地在学生头脑中描绘出这样一幅天然图画——挨挨挤挤的莲叶上开着千姿百态的荷花,以此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想象诗境,赏读共悟

1.(课件播放名家吟诵的录音)学生闭目聆听,想象画面:听着,听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莲叶 荷花)

2. 赏读莲叶。

(1)引导学生抓住“接天”“无穷”辅以课件体会莲叶的多。

A.品味“接天”。引导理解“接天”的字面意思;想象“接天”的壮美画面。

B.品味“无穷”。“无穷”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就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数不胜数,一望无际,一望无垠,一望无边……)把这两个词送进诗句中,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2)引导学生抓住“六月中”“碧”来想象体会莲叶的绿。

师:读着,想着,谁能抓住诗中的关键词来想象一下,此时的莲叶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绿呢?(教师相机板书:碧)

小结:对呀,六月西湖的莲叶是那样的碧绿、青绿、深绿、墨绿,还带有点黄的绿,它们互相辉映,互相重叠,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际。这样的画面多么——壮阔,多么——有气势!把这种感受带到诗句中读吧。(指导读出诗句的壮美)

3. 赏读荷花。

(1)默读描写荷花的诗句,想象画面。(引导学生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展开想象)

(2)引导学生理解“别样红”及“荷花别样红”的原因。

师:什么是“别样红”?为什么此时的荷花会这般——特别的,与众不同的,不一般的红呢?(引导学生体会是无穷碧的莲叶衬托出别样红的荷花;是太阳的映照衬托出别样红的荷花。)

(3)句式训练。

师:瞧,火红的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在荷塘上洒下了万丈金光。请同学们默读屏幕上的这段话,细细地想。待会儿请你来说——

课件出示句式训练内容:

火红的太阳在荷塘上洒下了万丈金光,

映在荷花上,荷花红得?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3)引导学生抓住“别样红”“映日”读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别样美。

4. 辅以课件引读感受古诗的对仗美。

5. 欣赏荷塘,激情诵读。

(1)欣赏荷塘美景。(多媒体播放荷塘画面)

(2)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来赞美西湖荷塘美景。(课件出示:?摇西湖景)

(3)激情诵读。

师:此时,你觉得应该以怎样的节奏,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动作才能读出这番的美景?自己练练,注意要读出古诗特有的韵味。

[设计意图:“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味呢?抓住“诗象”这一中介,“化象为画”“化象为情”,就能走进诗人为我们创设的意境中去。因此,紧扣“莲叶”“荷花”这一“诗象”,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平面的诗句就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洒而出。]

6. 对比研读。

师:同学们,诗人杨万里一生特别爱荷,而且爱荷爱到痴狂的地步,老师能查到他描写荷的诗作就有二三十首,难怪人们称他是“全方位描写荷的第一人”。我们曾经就学过他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今天我们又学了他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诗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对比,从中感受同种景物在同一诗人的笔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美,如从时间上、内容上、地点上、静态与动态、形状与色彩等方面去感受两首诗的不同,从而更突出西湖荷塘的壮阔美。)

7. 品读前两行诗。

(1)引导学生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前两行诗的意思。

(2)链接播放西湖四季风光和诗句,深入感受西湖六月风光的特点。

(3)指导朗读。

8. 整体回归,配乐齐读古诗,欣赏古诗的特色吟诵。

[设计意图:有比较才有鉴别。以上教学,设计了两处比较:同一诗人描写同一景物——“荷”诗的对比读;同个景点,不同时节——西湖风光的对比读。把这些从内容到形式有一定联系的诗歌优化组合加以对比,既加深学生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了学习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

三、巧妙质疑,升华主题

1. 引导学生质疑。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疑问吗?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到课题上,想想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生回答)

师: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谁也不知道一别之后何日才能再次相见,所以很多文人墨客把这种情感寄托在诗歌中。你还知道哪些送别名句?(生交流)

2. 教师补充自己游赏西湖的经历,出示同题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引导学生抓住“月尚残”一词理解“晓出”是“清晨很早的时候”,从而领会短短的路程诗人却花了很长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想象:这一路上他们有多少的浓情,有多少的不舍……

3. 借助课件链接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别样红”。(课件出示并播放录音:林子方为官清廉,深受南宋百姓的赞赏。淳熙十四年间,林子方担任直阁秘书。当时任秘书少监的爱国诗人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国家大事,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他们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之后,林子方升官要去福州赴任,好友杨万里当即作了五首诗文相送,以诗祝友。)

师:听了这些介绍,你还觉得诗中的“别样红”仅仅是指荷花的颜色特别红吗?(生交流,师相机板书:情景交融)

4.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配乐吟诵古诗。

[设计意图:古诗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这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感情。通过质疑问难,补充自己游赏西湖的经历,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意就隐藏在“晓出”和“映日”当中。教学中链接了与诗文、诗人相关的资料来丰厚文本,努力让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是借“莲叶荷花”这意象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恋恋不舍、深切祝福和殷切期盼之情,从而感悟本诗“借景抒情”的写作特色。]

四、拓展延伸,链接生活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古诗的古为今用。

2.教师总结:同学们,同一首古诗,不同的读者,能读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收获。这就是古诗的魅力,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愿经典诗文能陪伴你们茁壮成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在生活中的运用,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拓展到生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注:此课例曾荣获2011年中央教科所课题优质课评选特等奖)

关于荷花诗句篇2

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__夕阳无限好_,__只是近黄昏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霜叶红于二月花”。

3、外面的礼花绽放着,炮竹噼里啪啦的乱响,“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新的一年开始了!

4、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5、齐敏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小强在送他的时候拍拍他的肩膀,说:“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6、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 登鹳雀楼 》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 轻舟已过万重山 。”

7、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墙角数枝梅 , 凌寒独自开 ” ;“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关于荷花诗句篇3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 谁来读读题目?(出示:晓出 | 净慈寺 | 送 | 林子方)一起读课题。

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

什么?

生:从“晓”字中可以看出时间是在早晨。

生:我知道送别的地点是在净慈寺。

生:我知道是杨万里送别他的好朋友林子方。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生用自己的语言说题目的意思。)

师:题目中有一个“送”字,你猜猜这首诗可能会写些

什么?

生:朋友之间送别时的难舍难分。

生:送别之时朋友之间的互相祝福。

生:要再三嘱咐朋友多多

保重。

师:杨万里在这首诗中写了些什么呢?读了这首诗你就明

白了。

二、诵读古诗,感受音律美

(屏幕出示学习提示,生自读学习。)

诵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1.反复朗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2.组内轮流朗读古诗,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

师:古诗会读了吗?哪一组谁来试试?

(一组学生展示朗读)

师:能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真不错。古诗有它自己的节奏和味道,你能根据提示读出古诗的节奏吗?谁来读一读?

师:节奏读出来了,怎么才能读出诗的味道呢?你们听――(师播放古诗朗诵录音)。

师:你们也想读出古诗的味道吗?自己练一练。

师:哪一组来展示?

(一组学生展示朗读)

师:他们读得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读得不错,“中,同,红” 三个字押韵,韵母都是ong。

师:这三个字读起来很顺口,咱们一起来试一试。

(生齐读古诗)

师:诗的韵味越来越浓了,诗句的意思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说诗句的意思 )

【评析:阅读教学坚持“以读为本”,学生根据朗读的要求拾级而上,从读正确到读流利,最后读出古诗的节奏,体现了读的层次性指导。教学活动紧紧围绕语言展开,学生真正读书,体现了真学的过程,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教师的范读,为学生的朗读引路,为学生品味语言、积累与运用语言作铺垫,学生在朗读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

三、品读诗句,欣赏别样景

师:同学们,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人杨万里随同友人走出净慈寺,看到一幅怎样的景象呢?下面我们就来品读诗句,欣赏西湖别样的美景。

(屏幕出示学习提示,生自读学习。)

品读诗句,欣赏别样景

1. 自由朗读古诗,找出描写西湖风光的诗句,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西湖的美?

2.组内朗诵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3.展示汇报。

师: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西湖的美?

(一组学生汇报感受)

师:“无穷碧”是怎样的

绿呢?

生:特别特别的绿,绿得

发亮。

生:一望无际的绿色。

生:一片绿色,仿佛一片绿的海洋。

生:满眼都是绿色,一碧

千里。

师:“无穷碧”为什么不用“无穷绿”?

生:无穷绿只是很绿,无穷碧让人感觉绿得发亮,绿色有变化,有的嫩绿,有的浅绿,有的翠绿,有的浓绿。

师:这“无穷碧”的荷叶给你什么感觉?

生:像给西湖铺上了一层绿地毯。

生: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

绿伞。

生:那碧绿的荷叶,像女孩的绿裙子。

师:谁能把这翠滴的荷叶读出来?(板书:无穷碧)

师:“接天莲叶无穷碧”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师:你眼睛往前看,看到的是……(莲叶)再往远处看……(还是莲叶)往天边看,那与天相接的地方还是――荷叶,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满湖的荷叶,无边无际,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生练习朗读)

师:多么壮观啊!满眼的绿色,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

师:荷花美在哪儿呢?

生:荷花特别的红。(板书:别样红)

师:究竟红得怎么样呢? (配乐播放荷花图片)荷花红得怎样?

生:像火一样热烈。

生:红得娇艳,像小女孩的脸蛋。

生:红得像太阳。

师:像太阳一样朝气蓬勃。

师:这荷花为什么这么红?

生:我从题目中的“晓”知道这是早晨的太阳,阳光不像中午的那么强烈,早晨的阳光非常柔和,所以照在荷花上,荷花特别红艳。

生:还有什么原因,联系上一句看看!

生:有莲叶的映衬,显得特别红。

师:六月,正是荷花开得最旺盛的时候,所以它开得这么红艳,这么生机勃勃。

师:眼前的景色美,诗人描写的语言更美,同桌二人合作

读读。

(生二人对读:碧,无穷碧,莲叶无穷碧,接天莲叶无穷碧。

红,别样红,荷花别样红,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非常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我觉得一碧一红,颜色非常美丽。

师:是啊,莲叶清新碧绿、荷花娇艳妩媚,对比多么强烈,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杨万里在《小池》这首诗中也描写过荷花,还记得那两行诗吗?

生:(齐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出示荷花的图片)荷花是什么样儿的?美在哪儿?

生:荷花含苞欲放,像害羞的小姑娘。

生:我觉得荷花小巧玲珑,非常精致。

师:这首诗中描写的荷花美在哪儿呢?

生:这首诗描写了满池的荷花荷叶,非常壮观。

师:这满湖的绿叶,这别样红的荷花,多壮观啊!你能读出这种美吗?

【评析:教学过程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正正学语言”的教学思想,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无穷碧”“别样红”,感受语言的对仗美,通过朗读和对比品析,感受到荷花的壮美,学生慢慢地“品”出古诗深远的意境。】

四、想象画面,感悟别样情

(屏幕出示学习提示,生自读学习。)

学习提示:看到眼前的美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赞叹?你读到一份怎样的情?

师:看到眼前的美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师:如果加上一个语气词深情地赞叹一下,你会吗?

生:啊,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生: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呀!

师:在这如诗如画的六月,诗人送别好友,他要抒发内心怎样的感情呢?

生: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

之情。

生:朋友即将远行,对朋友的祝福之情。

生:心里为朋友的离开而感到难过。

师:假如你就是杨万里,心里有什么话要对好朋友说?(配乐响起)

生:朋友啊,分别之后你要多多保重啊!

生:朋友啊,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啊!分别之后你不要忘记这美丽的西湖,不要忘记我们之间的情谊啊!

生:朋友啊,西湖的景色这么美,你还是留下来,好好地欣赏这西湖的美景吧。

师:看似是在送,其实是想留住友人啊!

生:朋友啊,六月西湖的景色实在美,你要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我这个朋友。

师:我感受到了诗人惜别

之情。

生:朋友啊,西湖的景色这么美,你可要常回来看看啊。

生:朋友啊,我们虽然分别了,但我们的感情却像荷花、荷叶那样永远相伴啊!

师:同学们,看看题目,再读读这首诗,有没有产生疑问呢?

生: 题目中有一个“送”字,可是诗中却没有写怎么送别友人的,这是为什么呢?

师:这首诗中写的都是什么?

生:西湖中的荷叶、荷花。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西湖的美景来送别友人呢?

生:希望林子方看到这美

景,就会想起好朋友。

生:诗人希望自己和林子方的

感情像这接天的莲叶一样长存。

师:这首诗在景色中寄予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手法叫:以景寄情。

(师板书:以景寄情)

师:六月的西湖中,荷叶绿得发亮,挨挨挤挤地铺到了天边,那姿态各异的荷花在柔和的朝阳的映照下那么娇艳美丽,真是――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道――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师:你就是杨万里,来尽情地赞美这六月的西湖吧!谁来读读这首诗?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诗人把所有的感情都融入这美景之中,(师配乐朗读)在音乐声中,我们也一起来尽情地赞美西湖。

(生齐读)

师:让我们把这优美壮阔的美景、把这别样的感情记在心里,这首诗会背了吗?

(生背诵)

【评析: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加语气词表达赞美之情”“想一想说一说”这些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课堂成为学生言语的实践场,学生通过想象表达,感

受诗句背后的那份情,深化语言的感悟。引导学生提出困惑和问题,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了古诗“以景寄情”这一语言表达的秘密。】

五、迁移拓展,品读“不同”的送别

师:相见时难别亦难!古代许多诗人,都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我们来读一读。

(师出示学习提示)

迁移拓展,品读不同的送别。

1.自由读读下面两首古诗,看看大诗人李白和王维是怎么送别老朋友的?

2.同样是送别,又有什么不同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大诗人李白和王维是怎么送别老朋友的?

生:目送自己的友人。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船渐渐消失在茫茫的天际,眼前只看见一江春水慢慢向东流去。李白还在望着,望着,望着,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王维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元二的情谊的?

生:即将分别,王维劝友人多饮一杯离别的酒。

师:友人要去很远的地方了,为什么王维还要一劝再劝?

生: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当时阳关以西,非常荒凉,好友即将远行,千言万语全在这酒里了。我们一起读。

师:同样是送别,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李白是目送好友孟浩然,王维是以酒相送。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生:以景相送。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西湖壮美的景色,感受了杨万里带给我们别样的离别相送,记住了这开阔优美的诗句――

生:(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课后请同学们再去读读其他的送别诗,感悟诗人别样的情怀。

【评析:迁移拓展两首送别诗,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学生从短小精悍的古诗中,打开了通向知识海洋的小窗口,语文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广度、深度,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评:本节课坚持真语文理念,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始终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经历了真正的语文学习活动。以“别”统领和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别样景,感悟别样情。教者站在儿童的立场,以语言为核心,以充满童趣的学习活动为载体,扎扎实实进行听、说、读、写的“语用”训练。学生亲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有自己的阅读、思考、感悟、体验。

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身。课堂上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用朗读引领学生学习古诗。揭示课题后,结合题目中的“送”字猜猜古诗的内容,通过多元化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感受读诗的技巧,体会古诗特有的音律美、意境美,从整体上把握诗境。课堂教学以读悟境,以读悟情。学生从语言入手,“品”出荷叶的“无穷碧”、荷花的“别样红”,品味诗句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感受到西湖壮美的一面、热烈奔放的一面,渐渐走进作者情感的深处。品读全诗后,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作者为什么要写这西湖的美景来送别友人呢?学生在探究中明白了作者以景寄情的写作方法。学生依靠“自觉”的认知方式学习与运用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语文学习的经验,悟出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在自觉的活动中迸发天性,张扬个性。

通过对比阅读,实现“言意兼得”。引导学生品读“不同”的送别,让学生经历自主发现的阅读过程,变单篇课文的学习为同类文章的学习,最后迁移拓展,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链接,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学生徜徉于文学艺术的殿堂,古典文学的精华走进学生的视野,学生得到一种享受,一种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精神得到双重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关于荷花诗句篇4

在中考语文中,古典诗词鉴赏题分值稳定地保持在5分。怎样使答案准确贴切,是每位考生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紧抓关键词,准确审题。下面举例说明。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街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前人评说这首诗的第二句中“敌”字用得“险而稳”。假如不用“敌”字,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字?试结合全诗说说,“敌”字与你所用的字比较起来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险而稳”、“结合全诗”、“表达效果”,也就是说答案必须符合这三个关键词的要求。

参考答案:还可以用“对”字。“对”字偏重于客观的描述,而“敌”字则偏重于主观感受,情景交融,主观色彩浓,似乎是“险”,其实正突出了游子孤独寂寞、不堪相思之苦的悲凄情状,所以说又很“稳”。

学生在实际的答题过程中,往往不注意审题,导致失分。下面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答案1:还可以用“对”字。信和梦都已经很遥远了,剩下的只有空床对着寒冷的秋天。街下的青苔和红树,在雨中月下显得非常“愁”,全文冷色调,正写出了作者的愁。

此答案的失分在于没有认真审题,把诗句的翻译当作了题目的答案。但事实上本题根本没让你翻译,只是分析“敌”字与你所用的字的区别而已。

答案2:还可以用“配”字。“敌”字用得恰如其分,只有空床敌素秋,思念妻子,青苔和红树等物像借景抒情,表达思念,而“月亮”字更引发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此答案同样犯了不认真审题的毛病。题目要求分析“敌”字与你所用的字的区别,你却在分析青苔、红树和月亮,根本就没有分析到“敌”字上去,也没有分析到你所要用的字。

答案3:还可以用“配”字。“配”字表达了一种很平稳的心情,“敌”字表达了作者内心一种激烈的矛盾,在深秋时节思念远方的妻子,却只能用书信来传达,既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又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

此答案注意到了“敌”字与你所用的字的区别,却没有分析出本句体现的周围凄冷的环境,没有分析出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也没有分析出为什么“敌”字用得“险而稳”。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本文三四两句描写很有特色,试简要分析。(4分)

注意题目要求分析的是三四两句的描写特色,答题时必须紧紧把握三四两句和描写特色,参考答案如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了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下面是学生在实际答题中几个有问题的答案:

答案1:西湖的六月风光与平时不同,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荷花映着太阳,显出不同寻常的红。

此答案的错误在于它将句子的翻译当作了题目的分析,完全没有领会答题的要点,所以很难得分。

答案2:本诗由感受到景色,借景抒情,三四两句描写非常有特色,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的喜爱之情。

此答案的错误在于它只泛泛分析了全诗的艺术手法和内容,却没有具体分析三四两句的描写特色,所以很难得分。

关于荷花诗句篇5

“感受自然”,旨在让学生融入自然,放飞心灵,学会观察,抓住自然景物的物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联想、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达到积淀文化底蕴的目的。草木有情,自然有灵。大自然是诗歌情感的渊源。“感受自然”的活动,就是将古诗歌与大自然相融合不可多得的契机。为此,我设计并践行了以下方案。

第一步:精打细算觅自然

月是故乡明。然而学生们对家乡草长莺飞、万木葱茏、丹桂飘香、恬美静穆的农家风光已熟视无睹。以“秋游”激趣,用“咏诗”造势,把学生不同时段撷取的古诗歌一线相串,融入平常生活,汇入时限教学,或能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层层涟漪,荡出共鸣。

首先,归类古诗。按古诗歌中歌咏自然的内容,老师将全班分为多个小组,分别收集花草树木、雨雪风霜、山川流水、池塘炊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田园风光、边关美景等相关的古诗。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古诗歌的内容有所了解,对经典名句能熟稔于心,流畅于口。

其次,罗列景物。经学生们讨论认可,由熟知的田间小路通达大堤柳林是一条较合理的线路。在这条线路上选择松、菊、竹、桔、荷塘、稻田、柳树等几十种景物,学生画好“旅游”图,根据个人的喜好,能就景物储备对应的名篇佳句,做到“指物作诗立就”。

再次,转换角色。让学生将自己当作诗人、作家、艺术家在从事一种体验生活的高雅创作活动,提升人格魅力。

最后,梳理方法。引导学生理清古诗歌中常见观察事物的方法,让他们既会细致入微,又会走马观花,把握观赏的详略取舍;既能触景生情,又能联想迁移,做到诗意的拓展升华。

同时,还安排音乐兴趣小组摹古人,唱古曲;把写作兴趣小组调教为这次活动的“导游”,串联场景。

第二步:身临其境咏自然

学生们走出教室,满脸灿烂,或按图索骥找景物,或自由发挥觅新景。

小河边,群鸟从野菊怒放的河畔掠过,便有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池上碧苔三四点,到底黄鹂一两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几处草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词丽句层层叠叠,沸沸扬扬。学生们胸有成竹,诗兴四溢。各个小组相互抢诵,随机应变,彼此提示,唯恐落后。

轻风习习,池水粼粼,恰似“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才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有“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意起,云清淡,“却道天凉好个秋”。望长天,听雁鸣,“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学生们为景配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时,天上人间,处处清幽,满眼野趣。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破空而来的歌声凄楚激越,古韵悠悠。音乐兴趣小组的合唱,仿佛追寻着诗人的心灵历程,穿越到了尘封千年的古代,让人更觉秋深似海。

放眼远眺,层层稻穗,金黄迷离,农人劳作其间。面对田畴稼穑,激起了学生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惊喜,企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学生们还企望“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丰年留客足鸡豚”“劝君更尽一杯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你想感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劳?不妨“锄禾日当午”哟。

来到荷塘,鱼翔浅底。翡翠的荷叶,高洁的荷花,清新的荷香,藏影匿形了。老师要求学生按季节还原画面,情境再造,把不同的时节与荷叶不同的生长形态,用古诗对应成一则短文。学生们七嘴八舌地炸开了锅。经老师的点拨、梳理,一幅诗画的卷轴铺陈在学生们的面前:在“竹外桃花三二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季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了;又在“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待到“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的日子,则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无限风光;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时,“荷尽已无擎雨盖”,只留得残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嗬!古诗可以这样连缀,诗词可以这样吟诵,画面可以这样剪辑,意境可以这样创设。学生们大开眼界,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学生们品味着自己异想天开的杰作,喜不自胜。

“腹内有诗气自华”。吟古人得意之作,寻古人遗失的顿悟,忆古人似曾相识的情怀,俨然与古圣先贤左右结伴,提携而行,诗香氤氲,其乐融融。让心与自然为伍,让情与景物相生,胜读《唐诗三百首》。

关于荷花诗句篇6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简注]“涉”,从水里走过去;“芙蓉”,不是现在的芙蓉,是现在的荷花或莲花;“兰泽”,生兰草的水边窖地;“所思”,所思念的人;“漫浩浩”,辽远,一望无际。

这是一首惜别的情诗。在古代农业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为人与人的关系是夫妻朋友的关系,由于战争,徭役或仕宦,这种亲密的关系往往长期地被截断。这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因此,中国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说,这道诗是很典型的。

诗大半是“触物生情”,这首诗是在盛夏时节,看见荷花芳草,而想到远在他方的心爱的人。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燃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联在一起的。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财宝,而是一枝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着向好朋友表示相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这首诗的作者也是在自然中看见最心爱的荷花芳草,就想到把它寄给最心爱的人。起两句写夏天江边花香日暖的情况,气氛是愉快的;作者为着要采荷花,不惜“涉江”之劳,是抱着满腔热忱的。采到了,心想这么美好的东西只自己独自欣赏,还是美中不足,要有个知心人共赏才好。可是四面一望,知心人在哪里?四面都是陌生的人,不关痛痒的人,知心人却远方他方,这么美好的东西是不能得到他共赏的,我这点情意是不能传到他那里去的!我们读这首诗,要深刻体会“采之欲道谁”这句问话的意味。承上两句而来,它是突然的转折,一腔热忱遭到一盆凉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此中有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它是一句疑问,也是一声叹息。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所思在远道”这旬话的位置。难道诗人“涉江采英蓉”时原来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吗?真是看到芙蓉劳草,才想到这位“所思”吗?“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鞭蓉”也还是为了他。如果入首就开门见山,把他表出,文章就平板无味了。在头两旬中他是藏锋不露,第三句一转,就趁势把他突然托出,才见出这句话有雷霆万钧之力。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是个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关于荷花诗句篇7

调皮自信的巴女

唐代诗人于鹄《巴女谣》云: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这首诗是一幅南国风光画轴,物我合一,别有野兴。前两句勾画人物形象,为实写。巴渝小女,跨坐牛背之上,一路唱起悠悠民谣;江边水面,藕花抽须生茎,菱藤舒展片片新叶。诗人笔墨不多,却使声、色、情俱美:纯朴的民歌,稚气的音调,韵律是多么的悦耳动听;碧绿的江面,桔红的晚霞,色彩是多么的绚烂艳丽;清纯的举止,悠闲的兴致,情调是多么的甘醇宜人。以绘画的观点看,这两句着墨于形似。

后两句揣摹人物言辞,属虚拟。天黑了,不用担心走错了路,因为分明记得木槿篱笆间伸出了宽大的芭蕉叶,那就是侬的家呀。这里,通过巴女俏皮而又自信的心理独白,表现她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也见出巴地民俗的独特风味,生活气息浓郁,沁人心脾。一个“出”字,颇有亲切温馨之感,仿佛植物亦通人性,赶将出来,迎候小主人呢。用绘画的观点看,这两句致力于神似。全诗堪称文字缀就的妙笔丹青。

纯洁无暇的越女

唐代大诗人李白《越女词》云: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这首诗写得纯朴清新,语似芙蓉出水,情如越女轻歌,正所谓“天然去雕饰”。全诗摄取的是一个小镜头:莲叶田田的耶溪之上,天真活泼的少女,边唱曲儿边采莲;突然,她看到岸上来了陌生的客人,便连忙转过船头,微笑着躲进荷花丛中去了,装作羞涩模样不出来。诗人创造了一个色彩绚丽、情韵宜人的意境:那莲叶,一定是碧翠欲滴的;那荷花,一定是粉红如霞的;那少女,一定是娇美可爱的;那歌声,一定是优美动听的。

诗人巧妙地把少女形象融入景色中,产生出景因人而愈显其艳、人因景而愈见其丽的美学情趣,令人油然想象诗外:那少女舒展的罗裙,也许是荷叶裁就,含苞乍放的荷花朵儿,抑或是少女娇羞的靥庞。

在唐诗中,少女采莲的题材并不新鲜。如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又如,刘方平《采莲曲》:“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再如,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些诗都颇有韵致,但相比之下,李白诗作纯净雅淡,绝不矫糅做作,似乎更胜一筹,更能表现少女纯洁无暇的美。

朴素健康的塞女

元代诗人遒贤《塞上五曲》(其一)云:

双鬟小女玉娟娟,自卷毡帘出帐前。

忽见一枝长十八,折来簪在帽檐边。

这首诗写得简洁纯朴,饶有风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前两句写少女的卷帘、出帐,是一帧“亮相”剧照:她自己卷起毡帘,来到帐篷之外,她梳着很好看的双鬟发式,亭亭玉立。“毡”、“帐”两物,写出塞上特征;“卷”前饰一“自”字,见出少女自主能力。茫茫荒原,出现“娟娟”少女,使人耳目一新,倍感光彩不凡。后两句写少女的折花、簪帽,是一个细节性动作。

遒贤诗文集《金台集》注:“长十八,草花名。”小姑娘也许是出来吸吸新鲜空气的吧,抑或看看外面世界的变化,虽说“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诗),然而,春的信息还是传到了这里。小姑娘忽然发现一枝名叫长十八的野草开出了鲜艳的花,便折下来插在帽檐上。爱美心,人皆有,塞上少女,生于斯,长于斯,很少见到名贵花卉,她把野生的草花簪上帽檐,不难看出向往美好之心。多么可爱的少女啊,她没有珠光宝气,也不扭呢作态,她野而不俗、艳而不媚,给人以一种健康之美,逗人喜爱。

勤劳能干的闽女

元代诗人马祖常《闽浙之交》(其一)云:

山溪秋濑急飞淙,万斛跳珠溅石。

闽女唱歌来漂苎,素馨花插髻丫双。

这首诗描写了福建、浙江一带的风土人情,读来亲切有味。前两句写景:秋天的溪涧,从山谷中飞泻而下,溅起无数水珠,飘落在石桥之上。诗人抓住特征,生动呈现景物,使人油然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诗句。一个“飞”字,呈溪濑凌空之势于目前;一个“跳”字,现水珠溅射之状于纸面。这里的景,渲染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后两句写人:闽浙少女唱着歌儿,来到溪下浣洗苎麻,她们的双髻上,都插着又白又香的花。这是多么迷人的境界啊!声响上:淙淙流水,应和少女们的欢歌笑语;色彩上:纯白鲜花,映衬少女们的粉红靥容。诗人刻划人物,细腻传神:唱歌,表现其活泼性格;漂苎,显示其勤劳能干;插花,点出其爱美情趣;髻丫双,勾画其天真逗人的俏皮模样。全诗侧面反映闽浙地区恬乐和悦的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令人心驰神往。

刚勇自强的燕女

清代戏剧家、诗人洪升的《燕女》云:

燕姬生小习原野,春草茸茸猎城下。

身轻不许健儿扶,捉鞭自上桃花马。

这首诗生动地刻画了北方少女的飒爽英姿,既可以看做个体摹状,也可以当成群体描写。前两句将人物置身于原野大舞台之中:从小生长在草原上的燕女,对野外的游牧生活早已熟悉和适应,在这青草茂盛的春天,也来到城下参加狩猎。燕,周代诸侯国名,今河北、辽宁一带。姬,古代对女孩子的统称。“生小”二字,见出燕女的性格由来已久,自小而然。“茸茸”一词,写出春草柔软茂密之态,恰是狩猎的绝佳去处。

后两句摄取人物捉鞭上马的特写镜头:好个身轻如燕的女子,竟不让健壮的男孩帮扶,拿起马鞭,独自跨上战马。诗人言“不许”而不言“不需”,更能从燕女的主观意识上表现其勇猛好胜,她(她们)岂止不用他人帮扶,分明还将帮扶视之为对自己的轻视或侮辱,态度鲜明地予以回绝。“桃花马”者,红棕烈马也,这与艺高胆大的燕女之侠行,正是相应相宜、相得益彰。全诗境界壮阔,人物个性鲜明,寥寥数语,却大气磅礴。

综上所赏“少女”诗,可谓美不胜收。读这样的诗篇,顿觉周身洋溢着青春朝气,仿佛跟随着少女的芳踪,倘佯在美的世界中,恍兮惚兮,禁不住击节称快:但愿青春永恒,青春之诗永恒。

关于荷花诗句篇8

【关键词】古诗;教学;“五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古诗教学中,我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是“五读法”,即默读——寻读——朗读——诵读——默读,在“五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阅读中挖掘不同的美,进而使他们理解诗歌,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下面我以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古诗的能力。

一、默读全诗感受美

语文学习中如果一接触文本就大声朗读,或者老师要求学生刚接触文本就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显然是不够妥当的,特别是古诗学习,都用一类“抑扬顿挫” 的腔调去朗读,其实是没有真情实感的。在古诗学习的开始,对全诗要有轮廓性的认识,完成对诗歌的初步认识 ,因此进行从头到尾连贯的默读十分有必要。这是课堂上动静搭配的有效组合,先静——静静读思;再动——书声朗朗,以至议论纷纷,这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这样带有感情地朗读才可能做到。教学前的默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中的美,使他们“大抵观书,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开始,我们可以进行这样一个环节:师:“请同学们默读古诗,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给学生足够的默读时间后,学生们定会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首诗写的是荷花。”……学生各抒己见,并结合图片初步感受诗歌内容及意境美。默读让学生神情专注,初步品味,感受诗歌美。

二、寻读诗句探求美

在语文教学中,寻读是一种速读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质疑寻答阅读方法。古人言:“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会读书的人,总是在辩难释疑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在阅读课上,当学生对文章有了一般性的理解之后,教师若能抓住值得探讨的疑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的思考并积极阅读,那么他们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和分析问题,这就需要用到一种阅读方法——寻读。不管是篇幅较长的文本,还是短小精悍的古诗,都适合这种阅读方法,因为寻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能抓住重点,并从阅读材料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课时,我们可以借助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荷花图,在学生对这幅图发表议论后,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诗人通过这首诗,写出了六月西湖的荷花,你能找出相关的诗句吗?”寻读让学生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探求诗句美。

三、感情朗读享受美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特别是感情朗读,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更有着独特功能,心理学表明:人的情感的诱发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鲜明、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这一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是有效的感情朗读方式。先出示六月西湖景色的图片及荷塘景色的图片,配乐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语言渲染:“西湖固然美丽,但六月西湖的荷花更是西湖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看了图片后,你也来夸一夸荷花吧?”生:“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开着,还有的快要凋谢了。”(师:读出荷花的千姿百态吧!)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师:读出小荷对大自然的热爱吧!)……有了进一步的情感体验,在真切地感受艺术形象、获得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再分别安排各种读的形式,个别读,齐读,分小组读,同桌对读,男女生赛读。让孩子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入境,常读常新。围绕“读”引导学生融情入景,巧思妙说,往往能使他们达到情感的升华。朗读让学生激发兴趣,培养语感,享受诗歌美。

四、诵读延伸想象美

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生感情朗读古诗后,我通过让学生诵读的方法来进行想象。我先让学生自由诵读,可朗朗出声地诵读,可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加上动作诵读。想象入境法是一种很好的诵读方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这便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情传情,情感具有感染的功能,我们要用自己的情来扣击学生的心弦,使之产生情感共鸣,接着通过语言再创情境,让诵读成为一首连贯的、抒情的美妙音乐。

师: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杨万里。

清晨,当你和友人从寺中走出,一池娇艳欲滴的荷花映入眼帘时,你会吟诵……(学生朗诵古诗)当微风吹来,一湖的荷花翩翩起舞时,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学生朗诵古诗)在阳光的映衬下,忽见湖池中的荷花如此晶莹剔透时,你会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此时,你自己就是一朵荷花、一片荷叶,荷塘里的一汪池水,荷花上的一只蜻蜓,用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你的动作一起来背诵这首古诗吧!诵读让学生自主感受,入情入境,想象意境美。

五、默读提升追求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再次回到默读,已“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实现了“感知”与“内化”的和谐,“欣赏”与“感悟”的共生。学生们沉浸在古诗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使心灵得到提升。在静静的读书场中,默读让学生们一次次与文本对话,细细咀嚼,领悟诗歌的内涵。然后提升文本,抛出问题:“同学们,这首诗题为送别,可诗中却一字未提,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大诗人作诗也有走题的时候?你们在静下心来好好默读一番,能说说原因吗?”充分的阅读理解后,学生在静静的默读中有了自己的理解:可能受到荷花的美丽所感染,也可能觉得荷花是西湖六月的最大特色。

上一篇:小孩的世界你不懂范文 下一篇:有关热爱生命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