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1 01:34:31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1

创设一個轻松的课堂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半日教学活动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大班半日教学活动方案1一、午睡1、要求幼儿自己脱鞋,并把鞋并拢摆好,放于床的照片底下。

2、幼儿自己脱衣,叠好放于没有枕头的一端。

3、幼儿自己盖被子睡下。

4、老师帮助幼儿盖被子,检查踢被子情况,提醒幼儿入厕。

二、起床1、要求幼儿迅速地起床、穿衣、入厕。

2、观察幼儿的饮水、吃点心的情况,教师提醒幼儿吃点心、多饮水。

3、提醒幼儿安静地坐在位置上喝水、吃点心。

三、午间操幼儿园集体操四、集体教学活动--结构游戏建构活动:围墙活动目标:1、对建构活动兴趣感兴趣,愿意与同伴交流2、在搭建过程中学会垒高、围拢的搭建技能3、能在游戏中与同伴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有过搭建小房子的经验物质准备:不同种类的雪花片若干、教师准备简单的场景、动物玩具若干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鸡妈妈和鸡宝宝在哭,因为它们的住的房子周围的的围墙倒了,很不安全,所以它们很着急,我们帮帮它们吧!

2、引导幼儿观察,怎样帮助鸡妈妈?不让大灰狼捉到小鸡。

3、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搭建围墙?

4、引导幼儿帮鸡妈妈围围墙,注意将花片做的墙垒高、合拢。

5、指导幼儿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合作游戏。

6、围墙建好了,小鸡们安全了,和小鸡一起表演"小小蛋儿把门开"。

五、洗手、喝水1、安静的喝水、喝完水要入厕2、鼓励个别不爱喝水的小朋友把水喝完,才不会容易生病五、户外运动:好玩的圈圈活动目标:

1、喜欢玩圈圈游戏,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

2、知道几种简单的圈圈游戏的玩法。

3、能按口令进行游戏,一个接一个,不推挤别人。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塑料圈圈若干六、区域活动(离园活动)一起来数数目标:1、喜欢数学活动,正确的数出物体。

2、按老师要求按数量取物。

3、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

七、离园准备发书包,给幼儿整理衣物,毛巾隔汗。

大班半日教学活动方案2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事物与现象,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我班幼儿看《海底总动员》,对其神秘莫测的境界十分感兴趣。五彩斑斓的鱼,柔软的珊瑚,蹒跚的乌龟,可爱的海豚,还有刺激的潜水活动,全都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向往和兴奋。顿时唧唧喳喳的议论起来。有的说鱼的颜色,有的说鱼的形状,有的喜欢珊瑚,有的喜欢海豚……。每个人眼里看到的海底世界是各不相同的,针对孩子们不同的想法和探究兴趣,我们以分组的形式开展亲子半日活动,尝试用油水分离、宣纸印染、线条想象、卡纸装饰、折纸添画等多种美术技法表现神奇的海底世界,意在通过提供丰富的物质媒介,引发幼儿萌生创作的激情,能积极观察、想象、记忆、操作和个性表现,表达其独特思考和童心童趣。另外《钓鱼》游戏,亲子合作,其乐融融。在沟通情感的同时又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爱心。

一、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自主性绘画《海底世界》

【活动准备】

海豚表演的课件、海底世界的图片、范画、背景画、卡纸、宣纸、大小形状不一的蜡光纸、油画棒、水彩笔、排笔、彩色水、胶水、剪刀、看过《海底总动员》。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创作,学习用不同的美术技法表现海底世界。

2、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更为广泛的互动空间,增进情感沟通。

【活动重点】

学习用多种技能表现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培养创造力。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带领幼儿进入"海底世界"。

欣赏后提问: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海底世界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观察范画⑴老师做了一幅图,你们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⑵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3、用魔术表演的形式,分别演示几种做画方法。

﹙宣纸印染、油水分离、折纸添画、线条画、装饰画﹚

4、家长和幼儿了解做画的类型后自主选择材料。

5、组织指导亲子分组活动的过程。

6、引导幼儿绘制更加丰富的内容。

如:水草、贝壳、水母、海星、海豚、螃蟹等。

7、将作品粘贴到背景上。

家庭之间相互交流,互相欣赏评价。

二、亲子游戏

活动背景:

水池中自由自在游动的小鱼始终是幼儿的好伙伴,好朋友……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呀!《钓鱼》游戏圆了孩子的梦。听!他们说:"瞧!我多棒!鱼上钩了!亲爱的小鱼,你别伤心,我会好好喂养你的"。

活动名称:钓鱼

【活动目标】

1、亲子共同配合,感受钓鱼的乐趣,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和爱心。

2、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更为广泛的互动空间,加深亲子间的感情,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鱼钩、鱼饵、塑料大鱼盆、透明的小鱼盒、小鱼数条、标签、胶布。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把自己当做小鱼,一起模仿鱼游。

2、引导幼儿观察鱼盆中戏耍的金鱼,回答问题:"水里有什么呀?小鱼在水里做什么呢?这些鱼怎么都长的不一样呀?你们想不想自己养几条小鱼?"

3、父母帮助指导孩子钓鱼。

4、钓到的鱼装到小鱼缸里。

5、鱼缸上贴上标签,写上给小鱼起的名字,作为宠物领养。

(注意标签要贴在鱼缸的上面这个环节一定要父母协助,离园时共同把宠物带回家)。

大班半日教学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

2、根据自己意愿设计夏天的服装。

3、在设计与表演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穿各式夏装并准备一些夏天的服装:吊带衫、短裤、汗背心泳装等

2、废旧报纸若干(数量大于幼儿数)、剪刀、画笔

3、适合于表演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夏天的服装

1、讲讲夏天服装的特点:薄、少、短

2、介绍自己服装的名称:女小朋友以裙子为主、男小朋友以短袖短裤为主

二、展示自己的服装

随着音乐展示自己的夏装

三、设计服装

1、激发幼儿设计服装的愿望:“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别人设计的,我们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套服装吧?”

2、幼儿构想

3、幼儿动手设计服装:

(1)教师重点协助能力差的幼儿

(2)提醒能力强的幼儿还可装饰服装

四、服装表演

1、幼儿相互帮助穿好自己设计的服装

2、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

活动评价:

夏天到了,每天有小朋友围在一起议论自己的衣服,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次综合性的半日活动。

活动在幼儿的谈话中拉开序幕,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自己的衣服,到模仿模特儿表演时掀起了一个高潮。从而激发了幼儿自己想设计服装的愿望,在设计服装时,幼儿都欲欲而试,拿着报纸量体裁衣,经过一番努力,每个幼儿的身上都穿上了自己用报纸做成的服装(尽管有的还不像什么衣服,只是挖了个领子套在了身上),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这就是与成人评价标准的区别!

大班半日教学活动方案4活动流程

一、2:00-2:15起床及生活活动

1.主配班老师配合组织幼儿起床梳理头发并组织幼儿自己进行生活活动(尿尿、洗手、喝水)。

2.生活老师整理床铺。

二、2:15-2:30餐点活动(生活教师穿隔离衣)

1.生活教师组织幼儿排队领水果。

2.介绍水果,幼儿自己取点,保持卫生,安静吃点。

3.吃完水果幼儿依次清洗盘子、漱口。

三、2:30-2:50集体教学活动

提醒幼儿:回答问题要举手;上课不随意讲话;

四、2:50-3:00生活活动

活动结束请幼儿分组入厕、洗手,喝水(其他幼儿手指游戏)。 五、3:00-3:40室内区域活动

请幼儿自愿选取区域进行活动,活动结束后,师幼分享区域活动。

六、3:40-3:55餐前准备(生活教师穿隔离衣)

1.组织幼儿做手指谣,分组进行生活活动,准备进餐。

2.生活老师为幼儿准备晚餐。

七、4:00-4:20晚餐

生活教师介绍晚餐营养,请幼儿愉快进餐,吃饭时尽量保持安静、桌面地面干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八、4:20-4:40离园前活动

1.主班老师将幼儿领回活动室进行生活活动,幼儿有序洗手漱口。

2.生活老师整理收拾餐厅卫生。

3.主班老师给幼儿讲故事准备离园。

绘本:妈妈抱抱我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画,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

2.从动物的拥抱中,感受妈妈的爱和拥抱的温暖。

活动准备

1.绘本《妈妈抱抱我》和PPT课件

2.背景音乐

3.歌曲《我的好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感受母爱的表达

教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歌曲《我的好妈妈》

老师 - 小朋友,你爱你的的妈妈吗?为什么呢?

幼儿 - 妈妈爱我们。

老师 - 那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呢?

幼儿 - 妈妈给我买吃的、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喜欢抱抱我等。

二、教师导入故事,感受动物妈妈对小动物表达爱的方式。

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的妈妈是怎样爱他们的宝宝的?我们来听听故事。

1.感受鸡妈妈的爱

(出示第二张图片)看看图片上有谁?(可以说说小鸡的妈妈是母鸡,而公鸡是小鸡的爸爸)

-你们猜鸡妈妈是怎样爱小鸡的呢?

-(出示第三张图片)原来鸡妈妈用翅膀抱她的孩子。

2.感受狗妈妈的爱

-那小朋友你来看看,这又是谁呢?它是怎样爱宝宝的呢?

-(出示第四张图片)原来是狗妈妈和他的孩子。狗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孩子的呢?

-(出示第五张图片)狗妈妈用舌头轻轻地舔她的孩子。

3.了解鸟妈妈的爱

-接下来小朋友猜猜谁又来了呢?猜谜语:个头小,本领大,常在空中玩耍,爱在树上睡觉。

-(出示第六张图片)是鸟妈妈和他们的孩子呀。他们在蓝天中玩耍,在大树上搭一个鸟窝睡觉。

-(出示第七张图片)鸟妈妈在干什么呢?原来鸟妈妈用妈妈用嘴巴轻轻地给孩子挠痒痒。

4.了解大象妈妈的爱

-(观察第八张图片)小女孩回到家中,翻出一本书,看到了什么?(幼儿观察)

-(出示第九张图片)象妈妈用鼻子温柔地抚摸小象。

三、情景表演,教师和幼儿边表演边述说(播放背景音乐)。

表演完了,故事还没有完,故事(讲述第十、十一图片)小女孩和妈妈幸福的抱在一起。

-好温暖的故事呀,故事里有许许多多的爱。

四、讨论其他动物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用肢体表现。

-原来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表达爱的方式都不一样。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孩子的吗?(幼儿讨论)

小结:除了抱妈妈,还有好多时候,好多事情都可以知道你很爱他,记得要说出来,做出来哦!

活动延伸

跟着音乐做律动《爱我你就抱抱我》

小班区域活动:骨碌骨碌转

本阶段,我班以“骨碌骨碌”开展活动,意在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和学习中,主动去观察、去发现、去操作、去探究,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

美工区:

1.《车轮滚滚》目标:能用波浪线、折线等线条装饰车轮或者给车轮涂颜色。

(轮胎图纸、彩笔)

2.《弹珠滚画》目标:学习并能熟练地用弹珠滚画的方式进行绘画。

(水粉颜料、弹珠、纸、盒子)

3.《小汽车会画画》目标:练习用小汽车轮子进行滚画,体验滚画的乐趣。

(盒子、纸张、小汽车、水粉颜料)

4:福禄贝尔:拼摆小汽车(福禄贝尔玩具)

益智区:

1.弹珠迷宫:加深对物体滚动现象的认识。

(自制弹珠迷宫)

2.雪花片:拼插各种小汽车。

建构区:

大马路:能够用长短不同的积木铺成长长的、弯弯的“马路”,并在接缝处连接整齐。(大型积木、奶粉桶)

阅读区:

新学期,幼儿带来不同种类绘本进行分享,我们根据主题活动也投放了关于车类的书籍,进区幼儿根据自己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幼儿知道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爱护书籍,一页一页翻书阅读。

此外,我们还创设了一些社会性区角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社会性区角的本质意义在于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一些生活经验。

娃娃家:把幼儿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延伸到游戏中来,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学会用简单的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把幼儿园的东西当成自己家的东西来爱护。

动手操作区: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来锻炼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动作发展以及精细动作的发展。(系扣子、拉拉链、穿线等)

炒炒乐:正确使用服务用语、礼貌用语。提高与同伴的交往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大胆表现的能力。

汽车俱乐部:认识各种车辆,通过游戏熟悉交通规则。材料:各种玩具汽车、车轨、交通小标识。

大班半日教学活动方案5一.来园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进行桌面游戏。

2、学习与同伴合作一起玩。

重点指导:安静游戏并且学习与同伴合作玩。

二.体锻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玩体育活动器具。

2、活动中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出汗太多而感冒。

重点指导:拍皮球

分散游戏:大型玩具

集体游戏:

三.学习活动:数学王国旅游记——学编应用题

活动名称:数学王国旅游记——学编应用题

活动目标:

1、能尝试观察分析图片意思,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图意。

2、能根据所编应用题列算式。

活动准备:教具图片四张,算术卡片若干,百变计算本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

师:今天,我们要开火车去数学王国旅游。看看谁的火车开得快!

出示算术卡,幼儿开火车做题。

二.数学王国旅游

我们的火车开得真快,一下子就到数学王国了,国王请我们先欣赏①号风景:看看是什么?吆!真美啊!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鼓励幼儿讲述图意。师随机出示应用题。请幼儿列算式。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②号风景,③号风景,④号风景。

三.看礼物

四个风景地我们都看完了,国王给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百变计算本。我们一起来翻翻看:我有要求的,看看数到几再翻:黑板上出示13,幼儿说一二三,翻翻翻。幼儿看图编应用题,列算式。出示15,幼儿说一二三四五,翻翻翻。幼儿看图编应用题,列算式。出示31,幼儿说三二一,翻翻翻。幼儿看图编应用题,列算式。出示51,幼儿说五四三二一,翻翻翻。幼儿看图编应用题,列算式。

四.结束语:今天,我们在数学王国的旅游到此结束,你们玩得开心吗?下次,吴老师再带你们来玩。好不好。

四.区角活动

活动目标:

1、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并有一定的持久性。

2、会对自己所玩的区域进行介绍。

重点指导:英语角、计算角

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

1、独自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安静就餐不挑食。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2

一、仔细琢磨语言特点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树。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好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所在。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之中。

(一)解读关键字

比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我们可以抓住课题中的一个“游”字,引导孩子质疑:“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呀?”“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呢?”学生带着疑问默读课文,找到两个关键的句子:“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他们还弄清了这两者的关系是先与后、因与果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换字的方法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中的“游”字就是“印、刻、烙、留……”的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就是鱼的静态和鱼的动态已经深深地印在了青年的心里,就是“胸有成鱼”的境界。而“鱼游到了纸上”中的“游”就是“画”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画”而用“游”呢?一个“游”字,就令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金鱼万千的形态和生动的姿态;一个“游”字,金鱼和青年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了。难怪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执著追求和“推敲”的千古佳话。作为语文教师,在研究教材的时候既要做到“字斟句酌”,还要努力引导学生用字用词准确、简洁和生动。

(二)解读关键词

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就可以抓住“了不起”这个词,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文章中“父”的伟大,“子”的勇敢、无私。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古怪一词是含有贬义的,那么,在文本中老舍先生是用古怪表达他对猫的讨厌吗?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1-3自然段,发现课文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词句,可是也不难体会到作者对猫的情感倾向。比如,作者赞猫“有时候很乖”,夸猫捕鼠的时候“多么尽职”。并详细描摹猫动作的“温柔可亲”和叫声的“丰富多腔”。细读课文,聪明的学生发现作者其实十分喜欢猫,因为他把猫印在稿纸上的泥脚印比喻为漂亮的小梅花;还能从猫毫无意义的叫声中听出“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段”和“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作者经常都在关注猫,难道这不是因为喜欢它吗?

(三)解读关键句

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抓住文中一句往往被许多老师认为简单而忽视的“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去领悟文章所蕴含的“诚实”思想内容。又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鲁教版五上册《草船借箭》一文时,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从而使学生从一个“笑”字就领悟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课文精髓。所以只有抓准了教材的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如果不能抓住突破口,就不可能分析好教材,更不能从“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教材的“神”。而且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分析课文应咬准不放的关键词句的提炼,以及板书的设计等等,都是基于这个“神”的。

二、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文本

(一)要了解语言背景

文本解读必须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如《落花生》一文,作者许地山笔名“落花生”,刚好与文本题目一致,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这是作者以物自喻,彰显自己做人的态度。再联系那个时代水深火热的中国,有多少仁人志士和先生(落花生)一样,为大义、为祖国、为社会“藏而不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啊,哪怕这索取的仅仅是旁人因看见“体面”而产生的“爱慕之心”。如果教师对文本的作者、创作背景等都有全面的了解,就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质疑,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师:同学们,其实花生那样的人就是作者那样的人!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的人吧!(简介作者生平)师:(质疑)在作者的心里,和讲体面相比,更重要的是什么?(是教书育人,是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是开展各项教育工作,是为发动更多的人参与救国……)师:是呀,和这一切相比,讲体面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再读读这个句子,你们觉得和苹果、石榴、桃子相比,谁更可敬呢?相信此时没有学生再会为花生虽实用但不好看而遗憾,相反,会为落花生的藏而不露,只求奉献而自豪,为作者的不求索取,但求奉献而敬佩。

(二)以孩子的角色体验文本

阅读文本,读者就会从中获得信息,接受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每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所以每一个人与文本对话时都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小学生处于六到十二岁这一年龄段,他们与我们这些成人,无论是在知识结构,还是在生活阅历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距。而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一味地用成人的思维去体验文本,往往会把课文读得太深。

如《生命生命》这一文本,如果用我们成人的思维去解读,除了能体会到作者分别从动物、植物、人类这三个不同的方面谈到了生命现象,从而分别从强烈的求生欲、顽强的生命力、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等角度强化了生命的价值这个主题,还能体会到这三个例子是有关系的,前两个关蛾和香瓜子的例子说明了它们是不能主宰生命的,只有我们人类才能主宰生命。但是,如果让他们体会第二层就有点拔高了。因此,从孩子的思维角度考虑,我们应重点引领孩子体会第一层。同时,我们也只有用孩子的思维去体验文本,才能更切实地体会到,哪些会是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最容易出现的疑问。真正把握好这一点,我们才会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设计问题,所提的问题也才会更加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3

1.实用及象征化的造型

民俗艺术是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发展而来的。黑龙江省四季分明,大多数时间处于严寒气候,物质资源丰富,且随着气候的更迭而变化着,不如南方稳定。在这里生活的渔猎民族为了生存就必须随着食物的来源改变自己的居身之处,这种快节奏的不固定的生活方式使其设计中的造型元素大多数以实用为出发点,装饰元素较少,先考虑实用性,然后再根据各民族的审美需求来进行改造及装饰。如鄂伦春族随迁随带的圆锥形简易民居“撮罗子”,便于活动、御寒效果好的宽大袍服、达斡尔族用来迷惑猎物及御寒的狍头皮帽等。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其民俗艺术中的造型元素还由各民族的文化及审美所决定,并且具有相应的象征意义,如满族的乐器八角鼓的八个角代表八旗。黑龙江省的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所信奉的原始宗教—萨满教里萨满的神帽顶端装饰的粗挺的翎毛代表萨满能够具有鸟类通天的神力;神帽上的各色飘带、铜铃的数量、鹿角上的枝杈数量代表萨满的等级等。

2.原始奔放的图案图形

图案图形元素与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密切相关,是作为象征性的符号来广泛运用的,表达了民族的思想意识,是民族智慧的沉淀与结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图形图案元素应用范围很广,建筑、服饰、生产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文体娱乐用品、宗教祭祀用品等都用其来装饰。我国的剪纸艺术享誉世界,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剪纸文化,龙江很多少数民族的图案图形元素都在“剪纸”艺术上有所体现,由其来表达吉祥寓意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并且还将的一些元素融合到剪纸艺术中,具有一定的图腾性质。赫哲族的“鱼皮剪纸艺术”产生于造纸技术传入赫哲族之前,多作为图案板(即模子)或“贴花”(即直接缝绣在衣物上)来使用,而非纯粹的艺术欣赏品,实用性及装饰性极强。鹿和鹰被尊奉为神,因此在赫哲族的动物图案中,这两种动物的形象最多见,造型也丰富,多表现正面或侧面的形象,装饰性也很强,如一些图案将鹿角、鹰的翅膀、尾巴用螺旋纹来表现等。鱼、鸟、走兽、水、云等动物、自然物的形象也由具象到抽象逐渐演变成几何纹、螺旋纹、云纹、水纹等装饰纹样。满族的剪纸艺术构图采用散点式,没有透视关系,所表现的人物、动物等皆不重叠遮挡,其直线的运用多于曲线,走剪干净利落,风格独特,造型夸张大胆,主观性强烈,民族风格浓厚。

3.寓意鲜明以及原生态的色彩

色彩能够反映并代表人们的心理感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喜好,同图案图形元素一样,不同的色彩在各个少数民族中都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如朝鲜族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从发饰到鞋袜都以白色为主,在此基础之上,女裙再配以亮丽的颜色,显得愈加清纯俏丽;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作为宗教色彩,教堂用蓝白两色进行装饰,回民所穿服饰也以素雅的颜色进行搭配,男服以黑白搭配为主,头戴白色“回回帽”,上身穿白色衬衫,外面套黑色坎肩,整体感觉十分洁净雅致。色彩元素的运用还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有关,黑龙江省以狩猎为主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族为了能够在狩猎过程中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他们的服饰色彩以兽皮本色为主,只是在兽皮图案以及皮边饰上染以较为鲜艳的颜色作为装饰,非常古朴自然,粗犷大气。这些少数民族的临时性民居“撮罗子”也为其建筑材料(木头、桦皮、狍皮)本色。黑龙江省大多数少数民族喜爱鲜艳的色彩,并将其用在服饰上及生活中,使得他们的生活色彩纷呈,充满活力。如满族的女服—旗袍的色彩没有特殊的喜好,或淡雅,或浓烈,他们的剪纸艺术不单单拘泥于红色,窗花、挂笺在节日里一般都用五色纸剪出;赫哲族的妇女喜欢色彩,常采集花朵取色涂抹在鱼皮服上,“妇女的衣服用山上各种颜色的花瓣染成鱼鳞花,如鳇鱼就在鱼鳞上染金色鱼鳞花,草根鱼就染成草根鱼鳞花”。

二、黑龙江省民俗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发展

黑龙江省的民俗艺术丰富多彩,北方特点突出,可作为现代设计中创作的艺术元素非常之多,能够渗透、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为了凸显龙江特色,可以在民族特色酒吧、餐饮店、旅店中根据需要借鉴利用一部分民间建筑中相应的造型元素,也可以打造一定数量的民俗文化村来宣传黑龙江省的特色民族文化,并在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旅游产品等运用图案图形元素、色彩元素、材质(鱼皮、桦皮等)元素等来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加上现代设计的时代感,可以将现代感与历史感双重显现,从而增文化性、趣味性和地域性。以下将从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旅游产品设计三大方面进行简要探究。

1.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受现代设计的影响,当代的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到处充斥着几何形状、高大的玻璃幕墙,虽然雄伟壮观,但是少了一些人文气息。民俗艺术中的设计元素以生活性为主的创作理念及原生态材质的运用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在中国元素逐渐回归的今天,已经有很多成功地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应用典范,如乔晓光教授将剪纸艺术应用在舞台及环境的设计—《寻找娜拉》(挪威现代舞剧在北京演出时的舞美设计)、《城市风景》系列(奥黑尔机场1号航站楼的环境设计)。黑龙江省的设计师现在也开始认识到弘扬传承本土民俗艺术的重要性以及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所产生的独特性,并且已经开始应用到现代建筑与环境设计中,如哈尔滨市关东古巷中由混凝土制作的巨大“撮罗子”造型等。目前,黑龙江省对本土民俗文化的运用仍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并且能够做的依然很多。笔者认为,鱼皮、桦皮等原生态材质的运用能让人立即联想到黑龙江省渔猎民族的民俗文化,再加上其防水防潮的特性,这些材质十分适合用来装饰或制作特色酒吧及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酒店、旅馆中的门窗、吧台、餐桌、餐椅等,使人产生回归自然、新奇之余又倍感亲切的心理效应。满族及赫哲族剪纸艺术中的造型大胆奇异、神秘诡谲,其图案图形元素中的动植物、人物形象等都可作为玄关及配套环境、公共场所中的雕塑设计。小小的剪纸造型放大后能够造成强烈的视觉震撼,自然而然就将人们带入到民俗艺术的氛围之中。材质以本色为主,配以少量自然界中鲜艳色彩这种朴实自然的色彩搭配能够使人产生舒适怡情的心理,因此公共场所中的休息区、图书馆、酒吧、旅店等都可以借鉴。

2.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包含的范围很广,有标志设计、招贴设计、插画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书籍设计等,其传播的速度快,简单明了的表现方式最容易被当今大众所接受。在表现一些带有黑龙江省地域性特点的平面设计时,可以将剪纸艺术、鱼皮艺术、桦皮艺术等民俗艺术中的图案图形、色彩等设计元素带入,进行重新创意,这样的设计既能增加亲和感、文化感,又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在被大众快速接受的同时又能回味无穷。民俗艺术中的镂刻、镶嵌、压花、印染、烫烙、彩绘等工艺也可以应用到平面设计当中,使之具有民俗风情,满足现代人的怀旧情怀。以书籍装帧设计为例,纵观现在有关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的书籍设计,大多数的设计更像是一本教科书,从封面到内页设计都缺少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如设计关于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渔猎民族的书籍,其原生态色彩搭配就非常适用于内页设计,鱼皮、桦皮等材质及其纹理,还有制作工艺,如印染、镂空、烫烙等都非常适用于封面设计,使书籍整体呈现出视、听、味、触、嗅这五感,让人感到手中拿的不仅仅是书籍,还是一件具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品,同时具有阅读功能与收藏价值。

3.旅游产品设计

在旅游地购买旅游纪念品是每位游客的必然之选,因此,优秀的旅游产品可以在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传扬本土文化。现在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旅游产品大多数停留在鱼皮粘贴画、桦皮粘贴画、剪纸、桦皮小手工艺品等手工艺术品上,因其烦琐的工序、纯手工制作效率不高,导致产量相对较少,虽然有很多精品,但是高昂的价格却让人望而却步。因此,能够批量化生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途径。笔者认为,在一些特产的产品包装造型可以借鉴利用少数民族的建筑造型元素(如“撮罗子”的圆锥形造型)、原生态材质、图案色彩元素、工艺技法等,让游客在买到特产的同时,其包装也可作为特色产品进行保留收藏。旅游产品还可以“老元素”与“新技术”结合运用,如将桦皮纹理画、桦皮粘贴画镶嵌在漆盘中;将黑龙江省的剪纸艺术应用在黑陶上进行镂空处理;在不锈钢书签上将萨满艺术中的图形图案镂空制作等。这些新技术与民俗元素的结合能够使现代人没有陌生感,还会觉得新奇有趣、典雅别致,使人乐于并积极了解这些元素背后的民俗文化。

三、结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与艺术,将民俗艺术中的一些元素用现代设计的表达方式重新体现,既能够作为现代设计的灵感来源,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而使其轻松地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又能使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发扬光大。民俗艺术由生活发展而来,现代艺术设计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的,两者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在现代生活的影响下,黑土地上的龙江人民大多数已经加入到快节奏的生活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艺术逐渐退出现代的舞台。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或者利用现代设计的表现方式将其精髓呈现出来是十分必要的。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4

 

积塑拼插建构游戏是幼儿园经久不衰的、幼儿喜欢参与的低结构、开放性游戏,但往往由于教师缺乏对游戏材料特点和游戏发展价值的全面了解、深入研究,所以教师的观察盲目、随意,指导缺位、无效,导致幼儿的游戏时常处于放任自流、低水平重复的状态。

 

那么,能否借助一套拼插积塑玩具包材料,在保留自主、创意拼插游戏玩法的同时,设置由易到难的问题情境,通过在建构区开展一系列“目标化”积塑拼插游戏活动,激发师生共同游戏的兴趣,帮助教师更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持续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过程、深入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逐步提高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继而不断优化自身指导行为,促进幼儿拼插游戏水平的提高呢?

 

德芬创意积塑组件有限(10种形状、5种颜色),拼插造型无限(直线与曲线、平面与立体、静态与动态);配套图纸具体形象地呈现参照范型,令成人和幼儿都跃跃欲试,容易达成共同的游戏目标。参照图纸拼插与自主命题创意拼插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帮助游戏者不断开阔思路、丰富经验、提高技能,并进行更高水平的创造。

 

于是,借助德芬创意积塑玩具包循序渐进地展开“目标化”的建构区游戏,幼儿、教师、管理者、教研员形成了新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预操作”预测幼儿的困难

 

为什么很多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遭遇的困难视而不见呢?为什么面对3~5名幼儿参与的小组游戏活动,教师仍然存在观察盲点、忽略个别幼儿的求助信号呢?通过录像分析、合作研讨、尝试体验,教师们发现不爱玩、不会玩,不能站在幼儿的角度理解幼儿是一个主要原因。

 

教师弥补游戏经验从亲身操作、研究材料开始。面对一堆没有分类的积塑、杂乱无章的图纸,教师们也无所适从,更何况幼儿呢?换位思考,分解玩具包、分层投放材料刻不容缓。根据幼儿认知和动作发展的年龄差异,积塑组件要分层投放(小班3种常用组件、中班8种、大班10种)、分类摆放(按形状和颜色),参照图纸也根据造型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年龄划分和顺序、进度安排。图纸和组件经过精心选择和组合,不断衍生出难度适宜的探究问题,幼儿先前的游戏经验和拼插技能在后续的游戏情境中得到迁移运用、发挥创造。于是,大家发现人为制造困难的现象少了,材料更大地发挥了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作用,幼儿困惑、放弃、求助等现象都大大减少了。

 

同时,教师在建构区投放图纸、设置当日问题情境前,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兴趣,还要进行“预操作”,提前经历游戏过程,感受、分辨、放大建构难点,据此想象、预测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幼儿在解决相同造型问题时的反应,这样会极大提高对现场幼儿求助信号的捕捉及恰当解读。例如,大班佳琪老师课前自己拼插恐龙时,发现了模仿建构时的多个难点:头部与脖子的连接、四肢的对称拼接、尾部与身体连接以保持恐龙身体平衡等。基于对本班幼儿原有拼插造型经验的了解,她预测这也是孩子们的建构难点。实践证明对多数幼儿而言,她的预测是准确的,所以游戏中佳琪老师观察的目的性、指导的适宜性明显提高。

 

由“重结果”到“重过程”

 

在目标化建构游戏中,教师对幼儿游戏投入了更多关注、更多干预,尤其当幼儿反复尝试都没有达成预期“目标”时,教师会忍不住示范、讲解、告知正确答案。那么,教师是如何理解游戏“目标”,如何解读幼儿的“试误”呢?

 

在与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教师关注的游戏目标是幼儿完成的拼插作品、习得的拼插技能,是游戏的结果;教师忽略的游戏目标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为达成目标的种种努力和坚持、从“失败”中发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这些被教师忽略的游戏目标的实现与幼儿的“试误”过程密不可分。

 

在中班下学期参照轮廓图纸“金鱼”进行推测拼插的活动中,教师由于不相信幼儿能够解决问题,当幼儿还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尝试、比对时,就过早出示了拼插实物范例,结果引发了幼儿快速复制拼插的现象。

 

我们与教师对比分析幼儿在拼插实物范例出示前后的行为变化。之前,幼儿面对挑战时自发结伴研究,他们边拼插边对比图纸,发现不一致时有的更换积塑形状、调整拼插方法;有的幼儿选择用凹凸正方形拼鱼身,有的选择凹凸正方形和三角形共同拼插鱼身;有的幼儿探索先拼出金鱼的轮廓再填空,有的选择先拼出鱼尾再拼鱼身……孩子们认真专注,手中未完成的作品姿态各异。但是,在看到拼插好的实物范例后,孩子们放弃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尝试(尽管很多尝试注定失败,但表现了幼儿的主动和创造),直接开始模仿拼插,拼插过程和作品大同小异。可见,不合时宜的干预剥夺了幼儿挑战自己、发挥创造的机会。

 

典型案例分析帮助教师重新理解“试误”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意义,意识到自身“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和习惯会让自己的“指导”变成“破坏”幼儿游戏进程的利刃。老师们逐渐学会用多种方式记录、再现幼儿的游戏过程,尝试站在幼儿的角度解读幼儿多种“试误”表现,学会耐心等待、由衷欣赏,同时对拼插建构游戏在培养幼儿探究兴趣、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方面的重要价值有了深入认识和体会。

 

由“重预设”到“重生成”

 

随着一系列“目标化”建构游戏的开展,我们发现虽然“图纸”仅呈现了“部分”预设课程目标和内容,但在实际活动中完成图纸造型往往会成为教师心中的全部目标。教师的眼睛变成了筛子,只搜寻符合目标的幼儿行为,而过滤掉偏离目标的幼儿反应。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与教师商讨调整游戏玩法:第1步围绕主题自由拼插,第2步参照图纸模仿拼插,第3步基于原型拓展拼插。围绕新增“自由拼插”环节教师们展开激烈讨论,反对方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幼儿“插不出作品”;支持方认为只要拼插主题符合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前期有感知经验,幼儿有能力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建构表现,就是可行的。游戏活动的3个环节在争论中确定下来,其实每个环节幼儿都有创造的可能,但幼儿的创造往往不能被教师发现和重视,模仿拼插环节完成预设造型仍然是教师最为关注的目标,而充满变数的自由拼插和拓展环节游戏时间明显不足。

 

我们与教师们一起回顾、寻找、分析幼儿创造的点滴表现——

 

小班“叉子”自由拼插环节,明明用3块凹凸正方形和1块三角形拼出1个齿的叉子,他兴奋地对老师说“这是我的叉子”,一边做出“插”东西的动作。尽管这个造型比图纸简单,但这是明明的创造,与众不同。

 

大班“恐龙”模仿拼插环节,鹤鹤参照图纸拼插了恐龙头部,然后将它与自己在自由拼插环节拼插的恐龙身体拼接起来,反复调整了腿部与身体的连接点,让恐龙平稳站立起来。尽管不如图纸上的恐龙造型生动,但建构过程反映了鹤鹤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法上的创造。

 

中班“金鱼”拓展拼插环节,点点、璇璇、峰峰在金鱼原型基础上拓展变形,拼出双头鱼、长尾鱼、飞碟鱼等,他们还计划合作拼装一个大鱼缸,让鱼儿在里面畅游。尽管她们的拓展作品在造型和色彩方面还存在不足,但反映出她们新旧经验的碰撞和丰富的想象。

 

在持续、深入、反复的研讨交流中,教师们对游戏各环节幼儿的创造表现有了丰富具体鲜活的认识,逐渐将教学的关注点由“教”转移到“学”,由“完成预设课程方案”转移到“从幼儿反应生成课程”,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探究、创造、表达的时间和机会,为幼儿在游戏中的更多创造提供可能。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美术教学 游戏方法 教学效果

一、引言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游戏并不只是童年期一种特有的、快乐的活动,它同时也是对幼儿成长、发展和学习有价值的一种活动,可以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优条件。美术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促进幼儿大脑健康发育、开发初步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键过程。由于幼儿生理发育水平的限制,幼儿美术教学的施教方法、手段和过程的设计对教学的效果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将游戏融入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正是为了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培训。游戏式教学不再直接注重绘画、手工技巧的学习和作品效果的评价,它根本不必考虑画得好不好、做得像不像,它注重的是孩子通过各种绘画、手工活动,来充分宣泄情感、展现能力,它考虑的是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如何更具有丰富性、随意性、游戏性。它真正使幼儿美术活动成为让孩子自由翱翔的广阔空域,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游戏化美术教材的选择

1.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蜗牛赛跑”、“蜻蜓花中飞”、“企鹅跳舞”等手工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食物或其它事物为题材,如“妈妈的花衣裳”、“我爱吹泡泡”、“五颜六色的棒棒糖”、“马路上的汽车”“画气球”、“捏糖葫芦”等绘画、撕贴内容。

2.选择的教材还必须具有游戏性。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如:在“我爱吹泡泡”绘画活动中,教师事先准备好几瓶肥皂水,让幼儿在室外玩“追泡泡”的游戏,并引导他们观察泡泡的变化(由小到大),让他们在快乐地游戏中感知泡泡的产生、变化和特点,再适时地结束游戏,以“泡泡这么有趣,可是一会儿就变不见了,如果我们把它画下来多好啊!”激发幼儿画泡泡的兴趣,而先前直观的泡泡游戏使幼儿在作画时更好地把握泡泡的特征。在活动中由于游戏的引入,绝大多数幼儿较好地完成了“吹泡泡”的作品,同时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也大大提高,对独立完成美术作品的自信心也大幅上升。

三、游戏化美术材料的投放

要使游戏与美术教学优化结合,就要优化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创设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等。如在喷画活动“放烟火”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装有水粉颜料的喷壶,幼儿只需轻轻一喷,纸上便会散开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又如在印章画“小兔的新衣”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切成各种图形的蔬菜(胡萝卜、藕),等等,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衣服形的纸上,一件件漂亮的新衣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为小兔做新衣,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四、游戏化美术教学的指导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越小的幼儿越是如此,这与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都有很大关系,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所以常常认为玩具狗、布熊等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这属于心理学上的“儿童泛灵论”。要顺应孩子的这一需求,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1.以游戏的口吻导题,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笔者在活动中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折纸贴画“屋顶”的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天下大雨,大风刮走了小兔家的屋顶,小兔多伤心啊。”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的同情,纷纷表示要为小兔“盖新房”。这时教师就可以教幼儿用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三角形,贴在小兔的屋子上,小兔的新房就这样造好了。还有在绘画活动中“帮妈妈绕绒线”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学习画圆圈线。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2.在边做边玩中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在剪纸“雪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把小纸条变成一片片的小雪花,然后将小雪花放在一起,和幼儿一起玩下雪的游戏,并让幼儿在捡雪花的游戏中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此外还可以让幼儿进行一些玩色游戏:如让幼儿在纸上拓印桔子后添加上眼睛、嘴巴、手、脚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朋友。又如用弹子蘸上颜色,放在纸盒里进行滚画,不一会儿便会变出一块块漂亮的花手帕。还有和幼儿一起玩吹泡泡,让幼儿在开心之余再进行泡泡画。即用吸管蘸了加入洗洁精的颜料后,对着白纸吹泡泡,泡泡破了但却在纸上留下了美丽的痕迹。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在折纸添画小狗时,由于教师始终用游戏的口吻,幼儿在折出不同方向的耳朵时,会为自己解释:“小狗听见声音了,所以这个耳朵是竖的。”还有一位幼儿把小狗嘴巴画歪了,说“这是小狗生气了”,这都显得轻松自然,孩子会在这种乐趣中成长,而教师千万不要为此恼怒或责备孩子。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教师指导时应注意语言的游戏性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

比如练习画直线教师可以说“开火车”,让幼儿用画笔在纸上开火车。有一次在“把大狮子关起来”这一绘画活动中,陆嘉琪小朋友画了几笔便拿着画纸跑上来说:“老师,我不画了!”对此我没有用强硬的口气让她下去继续作画,而是对他说:“琪琪,你看你的笼子有这么大的洞洞,大狮子一定会从这里逃走的,多危险啊!快把笼子关关紧,别让大狮子跑出来。”陆嘉琪听了赶紧下去又认真地画了起来。还有一次在涂色活动“苹果”中,季朝阳随手拿起一支黑笔涂了起来,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苹果是不是坏了呀?坏苹果吃了可会肚子痛的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连忙又发了一张纸给他:”画一只吃了身体健康的红苹果好吗?“他立即边唱苹果歌,边带劲地涂了起来。

五、游戏化评价,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游戏化的美术活动更需要游戏化的评价过程,我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采用游戏化的评价语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让幼儿学画小鱼时,我们对幼儿说:“谁画的鱼儿最漂亮,小猫就会来钓鱼。”这时幼儿的绘画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为了招徕“小猫”,他们画鱼儿的时候特别认真仔细。评价时,教师一边观察巡视,一边在幼儿的作品旁印上不同数目的“小猫印章。幼儿一边数,一边兴奋地交流着:“我有三只小猫来钓鱼,你呢?”“我比你更多,我有五只小猫呢。”洋洋小朋友对我说:“老师,今天我这儿只来了一只小猫,明天我画许多许多漂亮的鱼儿,你能多请几只小猫咪吗?”我微笑地朝他点头,表示非常愿意。

就这样,我如法炮制:画瓢虫,我给孩子们印“叶子”;画乌龟,我就给孩子们印“兔子”;画小鸡,我就给孩子们印“小虫子”……运用这种有趣的游戏评价形式后,每一次的作品讲评,幼儿都充满着期待。游戏化的评价避免了单纯的评价作品的好与不好,而且还能激发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美术技能,从而让幼儿始终对美术活动充满着向往和迷恋。

六、结论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美术活动与幼儿的游戏行为存在着本质的一致,即幼儿作为主体从活动中获得愉悦与满足,顺应儿童天性的美术活动就是幼儿游戏的一部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突破了这种模糊游戏与教学的界限,将教学与游戏这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整合起来,运用游戏化美术教学的形式,为幼儿提供游戏化的绘画环境,采用寓美术技巧于兴趣之中的游戏方法,使幼儿体验了艺术活动的乐趣和美感,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其审美能力的发展。同时让幼儿珍爱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异想天开,充分开掘和发挥孩子们的艺术潜能。不但大大提高了美术的教学效果,而且更好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5.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中学生物 课堂活动 培养兴趣

初中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学习,德、智、体协调发展。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进行了多年的教学改革、摸索与实践的情况下,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抓住课堂中学生的兴趣点,激活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从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我首先让学生课前捕捉鼠妇,上课后问学生:你在捕捉鼠妇时,鼠妇是束手就擒呢,还是抱头鼠串呢?一下子师生的关系已经拉近,在不知不觉中已激发了学生兴趣点,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此时顺势启发:环境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鼠妇的生活呢?学生:“光会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湿度会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等等,全班一下提出了多个不同的问题。人文、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放飞学生心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极大发展。紧接着我鼓励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定探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探究实验。整节课大家在快乐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2、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生活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

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所以,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学会生活。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但要折得好,飞得远也不容易,有一定技巧。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的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机头折法等,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水到渠成。又如许多同学家养有宠物,如何解决宠物随地大小便?同学们根据经验,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促进了对条件反射的理解。

此外,利用学生关注和社会正发生的热点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奋性、激发兴趣的有效方法。如2003年我国非典的流行为我们在讲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提供活生生的情景和材料。总之,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无处不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3、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在游戏中,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发展。如在介绍《生态系统》一节时,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参与活动:《一个也不能少》。事先编制好一个网,请10位同学出来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其中一个代表人类。让人坐在网中间,其他同学将他抬起来代表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支撑着人。当人类破坏某一环境因素如使水污染,同学分析水污染会导致其他相继污染。当说到某因素污染,代表相应的成分的同学就离开,同学一个一个离开,坐在中间的人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害怕自己掉下来。通过学生自己体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人类如果不遵照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破坏环境,最终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影响人类自己的生存;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个也不能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其次,在实验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根据实际作了相应改变。如在探究鱼鳍作用、观察鱼呼吸时,我没有完全照搬教材,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教师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开展实验。实验时,因为当时季节问题,鲫鱼比较少,价格较贵,所以我们选用小金鱼,实验时发现金鱼比鲫鱼灵活很多,在观察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的时候,按照教材方法将红墨水滴在鱼嘴前方时,整杯水马上变红,无法观察水进出的方向。怎么办?当时教师做了适当引导:“你们可以抓住鱼直接滴在口中观察,也可以尝试在不伤害小鱼生命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最后每个小组都找到相应方法观察到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现象。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自由空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观察、思考能力、合作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珍惜生命的良好品德以及不盲从,敢于向老师、权威挑战的科学探究的精神。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7

唱歌“怕”

上音乐课时,有些孩子不敢大声唱歌和上台表演。这些孩子有的是自信心不足,有的是因为自尊心过强,怕出了错没面子。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在音乐课上缺乏自主性,不能全身心投入,因而难以克服内心的胆怯。

这些问题,都可以用相应的计策化解。

突围“唱歌怕怕”的3条计策

突击队长 北京市密云房管幼儿第二园 申玉莲老师

计策1 巧妙设局,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

王嘉萱在上音乐课时,单独唱歌总是表现得自信心不足,声音小得像蚊子。从她父母那儿了解到,她在家里其实是个喜爱唱歌的孩子,天天跟着动画片《哪吒》唱主题歌,声音特别大,唱得非常投入。

于是,我改变教学计划,在音乐课上教《哪吒》主题歌。孩子们非常兴奋。学唱以后,我故意先叫几个胆大但唱得不太好的孩子先唱,再叫王嘉萱唱。王嘉萱声音又大又好,我马上夸奖她、鼓励她。从此,王嘉萱越来越自信,现在她在班里已经成为唱歌能手了。

计策2 用搞笑游戏放松心态

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孩子们猜我弹奏的曲子的曲名,回答时让他们故意指鹿为马,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以示老师对此并不那么在意。孩子们开始时还不太习惯,但是很快就感到,原来出错并没什么可怕。听到同伴的可笑回答,他们相互对视,大笑不止。这以后,再遇到提问就逐渐消除了畏惧感,不论回答是否正确,也不觉得那么难受了。这样的体验锻炼了孩子们的心理承受力。

计策3 即兴演出,引导孩子投入音乐

孩子都喜欢木偶戏,更希望自己演木偶。于是,我选了两个木偶主人公,编一个故事开头,配上好听的音乐,然后请孩子们一起往下续编。由于故事是自己编的,台词不用记,可以即兴发挥,孩子们又编又演,都非常兴奋。

申老师感言

用音乐的感染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快乐的环境,使孩子们不感到压抑;同时,让孩子做自己有兴趣的活动,以轻松的心情、浓厚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他们会很容易克服胆怯,身心愉悦地学习。

画画“怕”

在幼儿园小班,经常会有一两个孩子拿着笔静静地坐着,眼睛寻找老师的身影,等老师走到身旁,就说:“老师,我不会画,你帮我画。”

这些对画画心存畏惧的孩子,可以在趣味绘画活动中,产生画画的兴趣和欲望。

突围“画画怕怕”的5个趣味游戏

突击队长 南通市机关幼儿园 张菊芳老师

游戏1 “车轮滚滚”

准备各色颜料、玩具汽车,和四个角上画有小狗、小猫、小鸭、小兔的家的背景纸。

告诉孩子:今天我们要坐汽车去小动物家玩,路上会留下许多车轮印。

拿起玩具车,让轮子沾上颜料,从小兔家开到小狗家,从小狗家开到小鸭家……

问孩子:想去小动物家串门吗?开上你的车准备出发吧!

孩子们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游戏中。

然后,让孩子用同样的纸,用油画棒画出去小动物家的路线。有了前面活动的铺垫,孩子会大胆许多,不再害怕画画。

游戏2 圆圆的世界

准备大大小小的瓶盖、颜料和黑色的卡纸。

先拿一只瓶盖,蘸一蘸颜料,在白纸上印一下,一个小圆圈就出来了。

再换一只瓶盖、换一种颜料,又一个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小圆圈!

换不同的瓶盖和颜料来印,也可用瓶盖的不同面来印,可以组合出动物头像等图形。

然后,让孩子用不同颜色的油画棒在白纸上画出圆圈的世界。

游戏3 下雨了

准备白色油画棒、棉签、淡蓝色颜料和一张白纸。

先用白色油画棒在纸上从上往下画满虚线,让孩子看:纸上什么也看不出来吧!然后用棉签吸淡蓝色颜料涂满白纸,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慢慢地就出现下雨的画面。

让孩子自己做。提示孩子,虚线也可以画斜的,可以做出“斜风细雨”的感觉。

游戏4 小鱼吐泡泡

找个废旧喷雾器,从旧图书上剪下几条鱼,再准备几张白纸和蓝色颜料。

用双面胶将剪好的小鱼固定在白纸上。将蓝色颜料水灌进喷雾器,对着画纸及图形喷,然后拿掉小鱼。

待颜料干了后,让孩子添画水草和五颜六色的洵洵。

张老师感言

有趣的游戏,能让孩子用兴趣战胜畏惧。

下水“怕”

刚开始学游泳的孩子,在水中容易跌倒、呛水,所以一般都会有怕水的心理。

下面这些游戏,就像一级级台阶,能帮助孩子逐步消除惧怕,熟悉水性,提高学游泳的兴趣。

突围“下水怕怕”的5级台阶

突击队长 珠海市海之星体育幼儿园园长张婷

第1级:趟水游戏

在15cm深的水中和孩子一起玩“小蝌蚪找妈妈”、“蹬水追人”、“抢皮球”等游戏,可以让孩子不怕水、喜欢水,感受水的阻力与浮力,知道在水中走与在地面走是不一样的。

第2级:打水仗

带孩子打水仗,让他知道在水中呼吸不能用鼻子,而要用嘴。用勺子将水从孩子的头上淋下,有的孩子会屏住呼吸,有的会一边摇头甩掉头上的水,一边将流到嘴边的水吹开。刚开始,孩子们满脸紧张,但是玩几遍以后,就不怕水上头了。

在家洗澡时,也可以玩这个游戏。可以试着用喷头给孩子洗头,帮助他逐步克服头部湿水的紧张情绪。

第3级:小鱼吹泡泡

当孩子喜欢上水中的活动,并初步熟悉水性后,可以玩小鱼吹泡泡游戏,教孩子在水中用嘴呼吸,帮助孩子从在水中闭气过渡到抬头张嘴呼吸。这时,水可以加深到30cm。

第4级:水中爬行

平时可以告诉孩子:水是有浮力的,没有泳圈,人依然可以浮在水面。

让孩子戴着泳圈,手扶池底,身体自然放松地浮起来,在水中穿梭行走。这个游戏能让孩子在发现玩水快乐的同时,克服惧怕心理,找到在水中浮体的感觉。

接下来,可以让孩子试着将扶池底的手慢慢松开,屏住呼吸,双手前伸放在两耳侧,夹紧头部,身体放松伸直,让整个身体浮在水面,闭不住气时,再用手扶池底。这样,孩子就可以在没有学会游泳前,在水中找到安全感和学游泳的信心。

此时,孩子就可以在大人保护下进入更深一点的水区了。

第5级:跳水

孩子的第一次跳水也是对他战胜自我、挑战自我的一次考验。他们站在池边,欲跳又止、欲罢不能的心理全写在脸上和身体上。但当他鼓起勇气有了第一跳之后,就开始体验到乐趣,变得勇敢了。从最开始哭喊着“我不行,我怕”,到最后嚷着“我来我来”,他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张园长感言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8

一、课前自学

1、学前思考

“学贵有疑”,思考是学习的开始。学语文就是为了学习语言,因此在讲新课前先引导学生根据文章题目思考:题目是什么意思?会写些什么内容?重点会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命题?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在自己已有写作经验的基础上来学习课文,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效果更好。

2、书读多遍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生多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课堂教学,大部分同学才能对课文了然于胸,才能在四十分钟之内高效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读课文,最少读三遍,然后结合课前提示和课后问题进行自我思考,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再进行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和深入思考。

3、搜集资料

收集资料可放在课前,可放在课后,也可分几个时段去收集相应的资料。在搜集方法上需要我们教师的精心指导,要考虑到不同学习层次、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历收集的过程,并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针对不同的文本内容,我们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要把握反馈的时机,使资料得到有效的运用,还要根据年龄段的特点培养学生处理资料的能力。

二、课堂引导

1、创设情境

①创设思维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的智慧是需要点燃的,教师要想上一节高效的课,就必须巧设情境。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先找出“鱼游在纸上”这句话是谁说的,然后创设情境:假如你来到了西湖的玉泉,在茶室的后院,忽然听到一声喊:“哟,鱼游到了纸上!”你会怎么做?现在我们就来表演一下,同学们没有动,老师笑了笑,让同学们再来,然后问同学们:“如果把游字换成画字,你还会跑过来看吗?”生答不会,“听到鱼游到了纸上,你仿佛听到什么赞叹呢?”学生就体会到了游字的绝妙。

②创设语言学习情境。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为了体会聋哑青年持之以恒的精神,创设了这样的语言情境:春天来到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后院,你发现--------,春天过去了,夏天来到了,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后院,你发现--------,夏天过去冬天来到了,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来到茶室后院,你发现--------,通过教师这样的语言描述,以及学生填补,对描写青年静静看鱼的语言多次巩固,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既体会了聋哑青年的品格,又积累了语言,学生学起来也颇有情趣。

2、巧妙提问。

①由浅入深: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的提问要由浅入深,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提出这样三个问题:聋哑青年是怎样画的鱼,让人们发出这样的赞叹?他画鱼的功夫是怎样炼成的?在你的生活周围有谁像聋哑青年一样做事全神贯注、持之以恒,达到忘我境界?这三个问题分别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主动思考,都有收获。

②富有情趣:课堂上只有提出能调动学生情感、富有情趣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如王老师在教学《将相和》时,抓住文中这样一句话引导学生学习: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王老师问:“蔺相如究竟有没有能耐?为什么说就靠一张嘴爬到将军廉颇的头上去了呢?”学生很快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去了。

3、巧用生成

教师巧妙地梳理学生课堂上及时生成的问题,把对突破重点难点有益的问题作为课堂研究的重点,一方面保护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最大程度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学生学得轻松而有兴趣。如范老师在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时,学生笑万户升空试验的可笑,老师就问:“ 你们觉得可笑在哪儿? ” 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到文本语言中,接着问:“要是现在你会怎样做?”“万户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最后让学生总结出人们飞翔的梦想实现过程中的艰辛。

王老师在教学《将相和》第一课时中,有学生提出:“古代住的地方都叫客栈,为什么在本文中叫宾馆呢?”老师让小组讨论,然后学生发言:“那是和氏璧还在蔺相如手里,秦王不敢怠慢,让他住好的地方,所以叫宾馆。”然后老师表扬了提问的同学和回答的同学,全体同学顿时豁然开朗。

三、课后自学

1、转述故事:精美的课文需要背诵,可是有的课文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需要了解,转述故事这个作业的设计就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然后才能完成。如:“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科普文”等,需要学生读熟,在转述中学生会抓住关键词语或关键句子来讲解,很有利于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

2、扩大阅读: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如王老师在教学《将相和》后,做了这样的引导:“在文中写赵国有了蔺相如和廉颇,秦国也不敢拿赵国怎么样,可是在历史上,后来秦国统一了六国,赵国也被打败了,这就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或阅读有关书籍。”再如靳科明老师在教学描写山水古诗后,让学生再搜集有关诗词并背诵,教学寓言故事后让学生再搜集并进行“讲故事比赛”等,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动手写作:语文的教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有的文章写作方法和特点很明显,非常有利于学生仿写,学生在模仿中进一步掌握了这种写作技巧。如靳科明老师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文中的二、三自然段结构相同,都是先采用了对比手法,然后用排比句表达了景物特点,排比句中还有比喻手法,课文学完后,让学生模仿课文这两段写一处景物,虽然初次不成功,但是经过班内交流、老师讲解、再次写作,学生初步掌握了这种写作方法,在以后的作文中很多同学运用了这种方法。

上一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学前班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