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0-04 04:09:54

夏至的诗句

夏至的诗句篇1

打油诗

一般人把俚俗的诗称为“打油诗”。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张打油名声便就此传开了。后来人们把用语俚俗的诗均称为打油诗。打油诗多用来嘲讽、戏弄别人。

有趣的是,历代不少名人都偶有打油之作。相传苏轼长的是“马脸”,苏小妹的前额特高,两人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苏轼首先发难:“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讥讽苏小妹额头太凸。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讥讽苏轼脸太长。妙用夸张,情趣十足。

前清才子李调元也是位作打油诗的高手。李调元在任两江主考期间,众士子不服,与他吟诗联对。比到最后以麻雀为题,各吟一首诗。李调元不假思索,吟曰:“一窝一窝又一窝,三四五六七八窝。食尽皇王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众士子听了前两句,先是哈哈嘲笑,听了最后两句才品味出此诗俗中见雅,绵里藏针,自己挨骂了,个个苦笑不得,顿时对李调元刮目相看。李调元含笑不语,扬长而去。

回文诗

回文诗既可顺读,亦可倒读,韵自成韵,意自成意,韵味无穷。如四川射洪县安乐乡龙归寺有块诗碑,是一首十言诗,作者是清代才女吴绛雪,描写的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被世人誉为回文诗珍品。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日明;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冬:红炉黑炭炽寒冬御雪风。

以上诗的每一句来回复读,可成一首七言绝句。四首绝句,分别描写四季景色。诗的读法是:第一句顺读,第二句在上句末重复四字构成顶真,且顺读七个字,自成一句,第三、四句也如此回读成句,终成一首诗,其平仄押韵完全符合格律。如第一句可照此吟成一首咏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日明;明日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第二句则可照此吟成一首咏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描写“秋”“冬”景色的两句请读者自己试读玩味。

再如宋朝时候,李禺写过一首夫妻互忆的回文诗,顺读是一首情诗,抒发了丈夫对妻儿的痴情眷念,想起昔日对酒当歌,眼下孤灯长寂,不由泪洒衣襟:“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迷途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廖寂,夫忆妻兮父忆子。”倒读则表达了年轻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子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途迷。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瘸腿诗

瘸腿诗又叫十七字诗,“三句半” 诗,句式为“五五五二”。

相传古时有一名叫“西坡”的读书人,善作瘸腿诗。他的第一首出名的瘸腿诗描写了干旱之年抗旱的情景:“太守祈雨泽,万民多感德。昨夜推窗看,见月。”这是一首讥讽太守借拜神来欺骗百姓和破除迷信的诗,传扬出去后,太守大怒,派人把西坡抓去,还罚他作一首自嘲诗。西坡答曰:“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坡,若将两坡比,差多。”然后,西坡就被发配了,行前,他舅舅去送行。他这个舅舅是个独眼龙,西坡又赋诗:“发配到云阳,见舅如见娘。两人齐流泪,三行。”到了云阳,地方官很喜欢他,让他做诗一首:“环佩响叮当,夫人出后堂,金莲三寸小,横量。”金莲,指的是古代女人的小脚,横量,则讽刺了这夫人的脚实在是一双难看的大脚。这西坡,实在是一个能搞笑的歪才。

宝塔诗

夏至的诗句篇2

东晋画家顾恺之写的一首五言诗,题为《春夏秋冬》,把四季分嵌于句首:诗曰:“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以画家的眼光,写出了四季的自然景物。

唐代雍裕之《四气》;“春禽犹竞啭,夏木忽交阴。稍觉秋山远,俄惊冬霰深。”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一书中,有一首流传颇广而又脍炙人口的诗:“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一年四季人们的生活情趣,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宋代无门和尚曾经做过一首《颂》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诗言中有物,立意新颖,耐人寻味。

《广笑府》中有一首怕读书的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过得秋来冬又到。收抬书箱过残年。”此诗生动地刻画了一副好逸厌学懒惰的形象,至今仍广为流传。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四季诗》极妙:“笼堤绿柳弄春晴晓日明(春)。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夏),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秋),红炉黑炭积残冬遇风雪(冬)”。每个季节10个字,再从10个字中回环出一首七绝,以“春”诗为例:“笼堤绿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日明。明日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绿堤笼。”

鲁迅先生在1932年10月作的《自嘲》诗中,末句一联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把“春夏秋冬”嵌在一句之中。巧妙地借自然界的四季,暗比当时的政治气候。

清朝,大名鼎鼎的医师叶天士写了以春、夏、秋、冬为题的四首诗。诗中巧妙地嵌入22味中药名。把四季描述得十分逼真,富有情趣。诗云:

春风和煦满常山,

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

当归何必问泽兰。(春)

端阳半夏五月天,

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

笑与槟榔同采莲。(夏)

秋菊开花遍地黄,

一回雨露一茴香。

牧童去取葡萄酒,

醉到天南星大光。(秋)

冬来无处可防风,

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时,

门外户悬白头翁。(冬)

春夏秋冬不仅入诗,诗意盎然,而且,联语引人入胜。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曾在庐山修筑草庐。落成之后,他曾写了这样一副门联;“南檐纳日,冬如春暖;北户迎风,夏似秋凉。”寥寥16个字,就生动地描述了其草庐坐北朝南,四季宜人的优美风景。

明代大史学家谈迁,为撰写《国榷》,艰苦备尝。他曾写过一副抒怀明志的纪实对联:“依人过冬夏;秉笔写春秋。”上联写出其寄人篱下的窘境,下联抒发了自己秉笔写史书的雄心斗志。联中“春秋”与“冬夏”对仗工稳。

明朝唐伯虎替某酒店书写一副广告联:“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妙绝。

比较起来,有一家名为“花城”饮食店的门联,就显得更胜一筹,联云:“花迎春夏秋冬福;城纳东西南北财。”

清朝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有位老塾师告状东家不肯遵约兑付酬金。郑手指大红灯笼,拿“四方”,出句:“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这位老塾师想起自身遭遇,用“四季”,对句:“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对穷困潦倒的老塾师,深表同情,当堂秉公拍案了结这宗官司。

一次一名叫刘凤浩的秀才进京赶考.考取第三名,得了探花,只因其貌不扬。乾隆便想亲试一下他的才学,就随口念出一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刘听罢沉思一会,便脱口对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联中以春夏秋冬四季花卉对东南西北四方星辰,可谓珠联璧合。

古时尚有一副关于“春夏秋冬”的对联也可谓绝妙:“冬夜灯前,夏候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此对联上联镶嵌入“春夏秋冬”四季名:下联镶嵌入“东南西北”四方位。既贴切自然,又天衣无缝,令人读后不禁拍案叫绝。

我国农事活动将四时嵌入对联之中,含有启人深思的哲理。比如:“春夏秋冬春为首莫忘耕耘;梅桃李杏梅占先要问收获”。这副对联勉励人们要珍惜韶华,抓紧耘作。“春种夏耘放眼满田皆碧玉;秋收冬藏开心遍地是黄金。”这副新春联,极其生动地画出了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欣欣向荣,丰衣足食的欢快景象。

夏至的诗句篇3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赏析

《夏日绝句》这首诗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起调高亢,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这与南宋时期的政治背景有关,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百姓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便使诗人想起了项羽。这首诗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连用三个典故,笔端劲力突起,气势庞大,让人读了之后不免慷慨激昂。

夏至的诗句篇4

“窗前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墙角下的竹笋也长成了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已到深夏。诗人顿悟春天已逝,夏季既临,来得那么悄无声息。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繁华似锦的春天归去,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诗人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须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诗人的乐观豁达跃然纸上。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他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多么幽静清和。当微风吹动水晶般的帘子叮叮作响的时候,架上的蔷薇也正在满院飘香,又是多么沁人心脾。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诗人欹卧于竹席之上,隔帘闲望榴花。正午光影透过树荫洒落满地,一地清凉。睡得正酣时,一声莺啼将诗人闹醒。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风拂面之感。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初夏睡起》)吃过梅子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荫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李重元《忆王孙・夏词》)小小池塘中,水草随风猎猎作响,雨后荷花的清香弥漫小院,井中凉水冰镇的李子和西瓜如冰雪般清凉解渴。躺在方形竹床上,谁还会想拿起针线?汗已消,午后小憩何等惬意!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披头散发,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可见一斑。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白居易《消暑》)绿荫在我脸上漾开,碎成露珠的阳光在我身上起舞,舞袖轻拂,带来阵阵凉风。徜徉在古诗里,清凉之气从胸中溢出,微风爬上心头,心静自然凉的境界与我撞个满怀,真是惬意至极。

夏至的诗句篇5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①忽西落,池月②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③卧闲敞④。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⑤无知音赏。

感此⑥怀故人,终宵⑦劳⑧梦想⑨。

诗人简介: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他未曾入仕,因而又被称为孟山人。生于盛唐,早年有志入仕,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隐居田园。他和王维并称“王孟”,其诗虽远不如王维诗的境界宏大,但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重点注释:①山光:山上的阳光。②池月:池边的月色。③开轩:开窗。④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⑤恨:遗憾。⑥感此:有感于此。⑦终宵:整夜。⑧劳:苦于。⑨梦想:想念。

参考译文:山中的太阳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一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落,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在一旁欣赏。在这良宵生出感慨,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苦苦地思念。

赏析提示:此诗写的是诗人夏夜在亭中纳凉时清爽闲适的感觉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月亮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浴后纳凉,表现闲情逸致。五、六句分别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由境界的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此诗不过是要表现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没有十分特别的思想内容,然而诗人对各种感觉的表现细致入微,使得全诗诗意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中间的六句似对非对,具有朴素的形式美,诵读起来“有金石宫商之声”。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有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一句,当属纳凉消暑之佳句。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①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②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③一院香。

诗人简介:高骈(pián),字千里,唐末大将,生于禁军世家,是南平郡王崇文之孙。历任天平、西川、荆面、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

重点注释:①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深。②水晶帘: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子。③蔷薇:一种观赏性植物,茎长似蔓,需搭架供其攀援生长。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馨香。

参考译文: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的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时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拂动晶莹剔透的珠帘,满架的蔷薇散发出清香,整个庭院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赏析提示:这是一首描绘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起句平平,但仔细品味“阴浓”二字,可知其不独状树之繁茂,且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只有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即树阴密而且深。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里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十分清晰。这个“入”字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就能感觉得到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察觉到有风吹过,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再写“水晶帘动”,那就让人感觉味同嚼蜡了。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中时,忽然飘来一阵花香,沁人心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和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还巧妙地照应了上句的“微风起”。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诗人简介: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他自幼嗜学,尤喜读《春秋左氏传》。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工作。

参考译文:初夏四月,天空在下过一场雨后刚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着太阳开放。

赏析提示:这首诗寓情于景,状物抒怀,托物言志。诗的语言浅显,描绘的画面色彩明丽清新,犹如摄影师抓拍的一个镜头。“清和雨乍晴”“当户转分明”,作者用我们熟悉的景物表现出初夏的清新。“乍”“转”“起”“倾”等词,使景物显得鲜活生动。紧接着转到写近景:春去夏来,眼前已没有了那随风飞舞的柳絮,只有自始至终向着明媚阳光的葵花。诗人有意将“柳絮”与“葵花”对比,言此意彼,恰恰要表明内心的情志:风雨之中我不会像被称为“”的败絮,我要做“永远向日”的葵花!意即对国家忠贞不二。诗人托物言志,笔法委婉含蓄。

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

纸屏①石道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②。

诗人简介:蔡确(1037~1093),字持正,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1059年(嘉四年)中进士。历任知制诰、御史中丞、参知政事。1042年(元丰五年),出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宋哲宗时,转左仆射。元年间(1086~1094)被贬,赴陈州,后转任安州、邓州。

重点注释:①纸屏:纸糊的屏风。②沧浪:本指水的青苍色,此处指代江湖。

参考译文:夏日在亭子里纳凉,躺在用纸屏遮挡的竹方床上,头枕着石枕,翻看着诗书,感到有些困倦,随手把书一丢,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醒之后,感到人生如梦、富贵如烟,不觉莞然独笑,忽然听见湖上传来阵阵渔笛声。

赏析提示: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之后,表现了诗人的闲散之态,表达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纸屏”,即纸屏风,用藤皮茧纸制成,屏上常以梅花、蝴蝶等图案装饰。诗人是“夏日登车盖亭”的,因而读了“纸屏、石枕、方竹床”,使人顿觉神清气爽;看到“手倦抛书午梦长”,顿见诗人的闲散之态;并且从“午梦长”中,还透出一点信息,这要联系下文来理解。“睡起莞然成独笑”,梦醒之后,诗人“莞然”一笑。诗人所读的书,是“柴桑处士诗”;诗人所做的梦,也是耕樵处士之梦;梦中是处士,醒来是谪官,想起昔日自己曾是布衣平民,鸿运一来,金榜题名,官位骤升,后来突遭横祸,谪居此处,如同做了一场大梦。诗人“莞然独笑”,是在梦中有所悟,领悟到人生如梦、富贵如烟。由此,他想到了归隐;而一想到归隐,马上便有隐者呼唤――“数声渔笛在沧浪”。当听到了“数声渔笛”时,他归隐的心情就更加迫切了。描写闲散生活,抒发归隐之志,不满社会现实,便是这首诗的主旨。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①软齿牙,芭蕉分绿②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③,闲看儿童捉柳花④。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任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重点注释:①留酸:啖梅酸牙的感觉。②分绿:形容芭蕉叶的浓荫,暗示反光投影到纱窗上。③无情思:指日长人倦,小寐起来,显得很懒散。④捉柳花:状写儿童专心嬉戏的情景。儿童的天真浪漫与作者的羡慕之情跃然纸上。

参考译文:梅子的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绿荫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感觉无聊,闲着无事便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夏至的诗句篇6

关键词:谢灵运、;山水诗;特点

一、山水诗和谢灵运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早在《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但那时的山水景物往往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到了汉末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才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西晋的左思《招隐诗》和郭璞的游仙诗都写到山水的清音和美貌。这类诗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毕竟在客观上为后来的山水诗提供了艺术经验。

而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的是谢灵运,谢灵运的山水诗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诗大致分为四类:即感怀诗、山水诗、佛理玄理诗和应制应酬诗。《昭明文选》中共收录了谢灵运的三十一首诗,“游览”这一类诗歌中总共收录二十三首诗,其中有九首是谢灵运的山水诗,可见他山水诗的成就。

二、谢灵运山水诗题目的特点

在题目上标明游览的地点和游览方式的写作方法是谢灵运诗的一大特点,他的诗歌题目往往概括他登山临水的路线和行程,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这样能使读者能更快、更好地了解到作者的情况,使读者能跟随作者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中的山水。

笔者所找到的五十五首谢灵运的诗中只有九首不是以游览方式和游览之地命名的,如《昭明文选》中收录的《游赤石进帆海》,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这首诗是诗人放舟于赤石的帆海中游览时所作。又如《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于”、“往”、“经”将游览过程叙说得十分具体。谢灵运《山居赋》注曰:“大小巫湖,中隔一山。然往北山,经巫湖中过。”明乎此,就可以说:“康乐题便佳,有一种纪游笔致。”

(一)谢灵运山水诗的结构特点

关于“叙事―写景―抒情”的结构模式,黄节首先论及谢灵运山水诗的结构:“大抵康乐之诗,首多叙事,继言景物,而结之以情理,故末语多感伤。”

谢灵运山水诗有一个大体相近的结构模式:先叙事,再写景物,最后抒情,如《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开头两句,“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山南称为阳,“阳崖”指指南山;山北称为阴,“阴峰”指北山,这是点出题目中的“于南山往北山”的地点,朝旦,是清晨;景落,是日暮,表明游览的时间,从南山出发是在清晨,抵达北山已是日暮了。接着,“舍舟”二句说出“于南山往北山”经巫湖中过的具体情形,而且又照应“经湖中瞻眺”的题目中所交代的游览方式。这几句诗把时间、地点、游览方式都交待得很明确,显然在叙事。

“侧径”以下十二句,都是在写自然景物。在倚松远眺中,傍山伸展的小路狭窄深长,巫湖碧波环绕陆洲,水天一色,空明莹澈。俯身下视,是枝叶纷披的高大乔木;仰首聆听,是从远处传来的大壑水声。“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仍然是视力所及的景物。“解作”二句,试图探求万物滋生的奥秘。“解作”即“雨后”之意,语出《周易》解卦,彖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其大意是:天地解缓,雷雨乃作。雷雨既作,百果草木皆孚甲开坼,莫不复苏。“竟何感”,是诗人的自问,也是诗人的思索。“升长”句,写草木的欣欣向荣,也是诗人的领悟所得。“升长”,代指草木。“丰容”,茂盛之状。这里“解作”句,将易经嵌入景物描写之中,是谢灵运的一大创造。竹子开始换上了绿装,春初的水中嫩蒲绽出了毛茸茸的紫花。这是写草木的蓬勃生机。海鸥在春天的湖岸边嬉戏,“海鸥戏春岸”的海鸥是灵动的,是带走了冬的寒冷,带来了春的生机与温暖的。天鸡在和风中轻舞。这是写禽鸟的自在逍遥。这四句读之但觉春色融和。

最后四句是作者抒情,看到眼前的自然美景,即使自己孤生一人离开人群隐居也不会觉得可惜,只是没有人与他有共同的情趣同心游览,虽有随从在旁却感觉是独自游览,面对这美丽的自然山水,要用心去读懂山水中的真善美,诗人要寻找的是这样的共鸣者,但留在山水间的只有诗人的感叹内心的孤独。

正如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春、夏、秋、冬都表现出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诗中尽管也有荒林、哀禽、霜露、落花等,但这些景物在诗中并不显示出哀戚伤感,其中的气氛仍是活跃的。在如此景物的描摹后,谢灵运往往抒发的却是愤懑忧郁之后的淡泊心情。

(二)谢灵运山水诗中对于时间更替、季节变化的独特表达

谢灵运对于节令时序的演变,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敏感,他善于捕捉那些特征性鲜明的物象,准确地再现这种演变推移,他诗中的山水草木鱼虫,无不处在节令时序的演变推移之中,处在时间的流转之中。谢灵运的诗基本上每首都有山水,但是都不相同,不只是时空各异,视角也在不断变换,总是让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时间变化和季节更替的表达,诗中有时直接描述,有时用特定的景物来代替,甚至有的诗作中会表现不同的两个季节,但只有当读者在细细品味之后才会领略到一个是虚幻的季节一个是眼前的季节,文中所用的词语是千变万化的,让读者不仅欣赏了美景还领略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1、直接表达和间接描述。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中直接描写季节和时间的词语并不多见,如《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中的“季秋边朔苦”“季秋”指农历九月,这里直接表述的是季节。又如《富春渚》:“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中的“宵”和“旦”分别指晚上和早上,这里是对时间的直接描写。又如《七里濑》:“羁心积秋晨”中的“秋晨”直接交代了时间和季节。再如:《游岭门山》的这两句“写以上冬月,晨游肆所喜”中的“上冬”指的是孟冬,也就是冬季的第一个月,而“晨”则直接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关于直接描写的表达还有《东山望海》中的“开春”、“初岁”,《登上戍石鼓山》中的“发春”,《石室山》中的“清旦”,《游赤石进帆海》中的“首夏”、“晨暮”,《南楼中望所迟客》中的“孟夏”,《与南山望北山进湖中瞻眺》中的“朝旦”,《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中的“杪秋”、“旦”,《酬从弟惠连》中的“暮春”、“仲春”,《道路忆山中》的“秋夕”、“夏日”、“春暖”,《日出东南隅行》中的“晨风”和“朝日”。

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中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季节和时间的词语和诗句很多,如《岁暮》中的“明月”、“积雪”,《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中的“旅雁”、“霜雪”,《彭城宫中直感岁暮》中的“徂物”,《邻里相送至方山》中的“衰林”,《七里濑》中的“荒林纷沃若”,《晚出西射堂》诗中的“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西曛岚气阴”,《登池上楼》中的“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东山望海》中“策马步兰皋,绁控息椒丘”,《登上戍石鼓山》中的“日没涧增波,云生岭逾叠”、“白芷竞新苕,绿苹齐初叶”,《游赤石进帆海》中的“芳草亦未歇”,《游南亭》中的“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这些间接描写,无论是词语还是诗句都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所处的季节和时间,几乎每首山水诗都会用不同的描述和不同的词语来表现同样的季节和时间。正如上文中所举的例子:“积雪”和“霜雪”同样都写冬天,但是带给人的感受上是不相同的,“霜雪”使人感觉是初冬的薄薄的一层似霜一样景象,给人感觉似乎冬天刚至,久违的雪花淡淡的飘落。而“积雪”给人带来深冬的感觉,有一种厚重感。而同样的秋景,在谢灵运的笔下是不同的,一边是“析析就衰林”,在黄叶飘零的时节走向了新的旅程,而另一边则是“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西曛岚气阴”,同样的秋季,不同的描写,展现给读者一个个不一样的秋景。

2、诗中的现实季节和想象季节。谢灵运山水诗中经常会出现对于两个季节,甚至三个季节的描写,但是真实诗人所处的只有一个季节,正如著名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诗作中出现想象中的季节应该有它独特的意义。

如《邻里相送至方山》中描写的明明是初秋“皎皎明秋月”的景象,但是在诗人笔下出现了初冬的景象“析析就衰林”,当时是农历七月尚未到如此的落叶深秋初冬时节,这里的“衰林”是诗人认为自己赴偏僻的海滨上任,所以把上任设想为“就衰林”。

又如《道路忆山中》,这首诗作于元嘉九年春天,诗中写道“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念悲忘春暖”一首诗作中提到了三个季节,但事实上这首诗是在春天写的,诗中提到的“夏日长”和“秋夕短”都是诗人怀念过去在山水中纵情欢乐的时光,叹息那样的时间太短。回到现实却“忘春暖”,顿觉“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

3、词语的现实意义和引申意义。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中经常用一个词表达两个涵义,如《白石岩下径行田》中“芜秽积颓龄”这里的“颓龄”有两种涵义:其一是指衰老之年;其二是指但是已经到了秋季。这样的写法使深秋的衰景和年老的悲哀融合在一起,再加上诗人描写的“灾情”,使诗作更显悲凉与无奈。

又如《临终》一首中有这样的诗句“凄凄凌松柏,纳纳冲风菌”,其中的“凌松柏”有两重涵义:其一是指冬季经霜侵袭的柏树;其二是指诗人自己在临川被控叛逆,从死罪降为流徙广州的不幸经历。其中“风菌”也有两重含义:其一指迎风即死的松菌;其二指使人感叹生命的短促。

4、四季分明的山水诗作。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中四季分明的诗作也有如写春季的《登池上楼》,其中“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是写春景的名句,诗人侧耳细听水池荡起波澜的声音,抬眼眺望远山穿戴新绿,阳春的温煦送走了严冬的寒冷,田园中的柳树,池塘中的春草都吐露新芽,一片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色。但是这样的美景并没能驱除世人心中的苦闷。

谢灵运初夏的诗作如《游南亭》: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久昏垫苦,旅馆眺郊歧。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诗中描写了春去夏来傍晚雨过初晴,水边的兰草覆盖曲折的小路,初初绽放的莲花开遍涨水的池塘,多雨的夏日悄然而至的美景,这更替的季节触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谢灵运描写深秋的诗作如《晚出西射堂》中“连障叠,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等描写深秋景色的句子都是佳句,“晓霜”说明气温已经很低,严寒的冬季就快到来,“枫叶丹”把深秋的景色和美丽的颜色都描写得很漂亮,再加上夕阳的照耀和诗人幽居孤独的琴声,读者似乎都被融入这幅秋景图之中,听着略带孤闷的琴声,欣赏如此美妙的夕阳秋景,与其说是欣赏诗作,还不如说是和诗人一起穿越时空在山水中“旅行”。

冬天的山水诗在谢灵运笔下景观有点凄凉,有点无奈,但诗中景物一样的真实,只是不一样的凄凉美,如《岁暮》: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诗中描写了诗人长夜不眠,忧思难解,感叹岁月流逝,诗中“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两句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齐名,“明月”的孤独加上“积雪”的寒冷,北风苍劲的怒号着,这样的冬夜,这样的凄凉只会让孤独者更觉孤独,这也许算人生的一种“凄凉美”。

三、谢灵运山水诗的价值

对谢灵运的评价历朝历代以来都有褒有贬,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褒多于贬。毕竟谢灵运所开启的新诗风和他对山水诗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是我国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人,在他之前,山水草木一直是诗歌中的一种点缀,山水之作为背景出现。从谢灵运开始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精致工笔的语言刻画山水的秀美,创造出真正的山水诗,成为我国山水诗的鼻祖。

拜读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与其说是阅读,还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抛出生活杂念,真正放松地旅行,在何时何地都可以,相信每一位认真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山水的读者都是谢灵运跨越时空的共游人,因为用心感受自然的美妙是没有时间、地域限制的,享受其中就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宏天.昭明文选译注(第二版)[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3、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M].中华书局,2007.

4、胡大雷.谢灵运鲍照诗选[M].中华书局,2005.

5、沈约.宋书[M].中华书局,2008.

6、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中华书局,2009.

7、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夏至的诗句篇7

【关键词】自然 华夏传统 审美趣味

在诸多审美趣味中,自然平淡大概是华夏民族普遍标举、最为推崇的一类。单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那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名篇,那些“妙手偶得”的佳句,历来为人们玩味吟哦、津津乐道;而那些刻意雕镂、曲尽人工的华词丽藻,虽说并非没有流芳千古的上品,但在文学评论家和鉴赏者那里,抑多于扬、贬盛于褒却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赞赏真实与自然之美,鄙弃矫饰和虚伪,乃是华夏美学的一个优良传统。这种审美上的意趣,索本溯源,与老庄 哲学 追求“自然之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道家老庄哲学那里,作为宇宙最后根源的“道”,其本质特征即是“自然”(无为),“自然”被视为宇宙的普遍 规律 ,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推而广之,“自然”不仅是“道”的法则,更是整个宇宙的普遍规律,不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自然”这一普遍法则,人的性情表露也必须要遵循这一普遍法则。庄子云:“真者,精诚之至里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足见只有符合自然之道的真情至性,才能够感染人、打动人。文学作为诸多艺术形式之一,既然是表现社会人生,洞悉人的心灵世界的,当然就应该标举情性,表现自然。

老庄哲学的这种“自然”观,深刻地影响了

当然,文学中的 自然 毕竟不能等同于现实中的自然,它不是简单的摹仿、机械地复制,不能仅仅停留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初级审美阶段,还必须经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隔着一段距离的冥思和参悟之后,攀升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新境界。这必然要涉及到文学创作借不借助于 艺术 技巧,以及如何借助艺术技巧的问题。华夏美学在艺术技巧论上,赞赏的是“虽出人工,宛若天成”的自然冲淡之美,“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巧夺天工之妙,而那种“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苦吟推敲,则要受到讽笑。陆游有千古名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指的就是创作技巧的娴熟运用所达到的“无心”与“无意”。在创作中,如果有意为文,则往往容易为文造情、失却自然;真正的为文“妙手”,往往“无意”于作诗,其诗反而发乎情性,浑然天成。这种艺术境界与作家的才力和妙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家仅有才力而缺少妙悟,在创作中常常会漏出炉锤之迹,斧凿之痕,即使刻意求工,但“词竭而味索然”,不能给人以深长隽永的美感享受。只有那些既有才力又能妙悟的大手笔,才能捕捉到刹那间的当下即得的美感体验,并以“神”运技,化技巧于无形,这样,技巧的运用才能纯粹出于自然,到达“无巧之巧”的化境。

例如,同样写柳树,唐太宗的《春池柳》从动态中写柳姿:“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着笔细腻,对仗工稳,但明显带有斧凿雕饰之迹,显得细巧琐碎;而贺知章的《咏柳》仅仅着眼于对初春之柳的总体印象,但在近乎问答式的对话中,却借咏柳以颂春,使得诗歌的意境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升华,显得境界阔达,自然浑成。两首诗在技巧运用上的高下是不言自明的。

从审美鉴赏角度看,自然平淡也不失为华夏美学的一种嗜好,乃至一种偏好。不仅文论家们纷纷标举“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就是艺术家自己也往往热衷于追求法天贵真的艺术境界,并以此为批评标准,品评艺术。李白在《古风》中就讥讽那些刻意摹仿的诗人“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指斥那些雕琢矫饰的诗作“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不仅一无所用,反而丧失了原本可贵的自然之趣。自身以功力见长的杜甫,却也欣赏“清真”、“天然”之美,在《戏为六绝句》中宣称:“不薄古人爱今人,清词丽句必为邻。”苏轼也从“诗画一律”的理念出发,将“自然”作为文理的最高原则引入诗歌创作之中,追求“不用意而境与意合”的诗之高格。在这方面最为经典的理论,要数姜夔了,他列举诗歌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无疑把“自然高妙”看作是诗歌诸般品格中最高的一种。可见,自然天成,平淡清真的美学风格,确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风尚。

自然平淡作为一种审美旨趣,并不应简单地视作浅薄空疏,相反,它是艺术修养日臻圆熟的一种表现。如同白光是七种颜光的融汇浑成一样,自然平淡乃是各种艺术风格、创作技巧的深层内敛。可以这样说,艺术愈臻化境,便愈似清水芙蓉。自然是艺术家深厚功力的积淀,是平淡与深邃、妙悟与锤炼的辩证统一,是“化巧为拙,藏深于浅”的“大巧之朴”、“浓后之淡”,因而是华夏艺术美的极致所在。

参考 文献

夏至的诗句篇8

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人,先世居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曾祖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皆位登宰相。父植,仕至晋州刺史。岑参15岁时因为父亲逝世而家道中落,他少年孤贫而发愤读书,遍览经史。天宝三载(744)中进士,始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之微职。大历元年(766)任四川嘉州刺史,故世称“岑嘉州”,后客死成都。

岑参一生三赴边塞。第一次出塞于天宝八载(749),随安西(今新疆吐鲁番)四镇节度使高仙芝赴安西,在其幕府中任掌书记(相当于今日之秘书长)。为时两年。第二次于天宝十三载随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赴边,任安西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节度判官,次年奉命戍轮台(今新疆库尔勒市西库车县东),任伊西北庭度支副使。第三次于代宗宝应元年(762),出任雍王幕掌书记。岑参因为几度出塞,久佐戎幕,有切身而丰富的边塞生活体验,所以才能创作出许多精彩杰出的边塞诗,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名篇,而“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更是永远不会生锈的如金子般闪光的名句。

岑参诗作今存382首,他最擅长的是七言歌行与七绝,陆游《跋岑嘉州诗集》甚至认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七言歌行已略述于上。七绝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搏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而《逢入京使》更是他七绝边塞诗的名作。

诗歌,是精练的以一当十的艺术,尤其是字数极为有限、形式最为短小的绝句,更要善于面中取点,以点代面,所写为一,所指在万。在短小的篇幅中熔炼概括丰富的生活内容,留给读者联想与想象的余地。陆机《文赋》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18世纪英国名诗人布莱尔《天真的预言》说“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中外相通。都是说的诗的这一奥秘。岑参的《逢入京使》,作于天宝八载他首次去西部边陲的征途之中,他所抒写的征人乃是所有离乡背井的人对故乡之依恋和怀念。这是一种永恒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感悟。岑参突破了以前的作者只是为征人思妇代言的传统,而是径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直抒胸臆。他选取自己与回京使者路上匆遽相逢的片刻展开抒写,坐驰而没万景,片言而明万意,完成了这一客中绝唱,以一刹那而抵达永恒。

首句以逆入的笔法写思乡之情。“故园”即长安,那是诗人妻小所在之地,它高踞篇首。天地开阔。“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西向轮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应疏”(《赴北庭度陇思家》),诗人以后多次写到对故园的忆念。初次出塞赴边,且不说未来生死莫测,“辞家见月两回圆”,两个多月都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可见交通之不便,征途之遥远,而他“双袖龙钟泪不干”就更是人之常情了。“龙钟一一词义有多解,如年迈衰老,如行动不便,如失意潦倒等,此处作泪水沾湿之意。诗的次句,由故园渺远的大景缩小到双袖沾濡的小景。第三句说“相逢”,第四句将相逢与怀乡绾合在一起,集中抒写客路邂逅而托捎口信的片刻。古人书写离不开文房四宝,通讯哪能像现代人这样方便快捷――手机即打即通。电话即拨即达,“伊妹儿”即发即至。岑参当时正在征途马上,当然连纸笔都不及准备。万语千言,干头万绪,那就只有“凭君传语”,而所传之语也只能压缩在报平安的“平安”二字之中了。时至今日,众生在互相祝愿时不还在说“平安是福”吗?

唐人包括岑参的边塞诗。描绘了穷边绝域的壮丽风光,歌颂了将士们保家卫国拓土开边的战斗精神,咏叹了戎马生涯的艰苦残酷,抒写了征人对家乡和亲人的遥思远念。急管繁弦,众音齐全,构成了一阕多声部的交响诗。岑参的《逢入京使》,就是其中动人的一曲。www【苇月的话】w

英国《卫报》说《神奇的“谎言”》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奇书,堪称阅读的盛宴”,我觉得一点也不夸张,它确实比我以前向大家推荐的小说都“复杂”。它有着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式的设计模式,又有着去年热映的电影《盗梦空间》式的框架。它行文娓娓,语言优美,情节生动曲折,紧要处扣人心弦,用十个故事展现了十种不同的时代风貌、十种不同的人生。单独来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幅描摹细腻的图画;而被MCC,博克夏尔这个神秘人物的行踪串起来之后,又变成了一纽相对独立而互有关联的连环画。

MCC・博克夏尔是小姑娘埃尔莎在参观图书馆时邂逅的一个“流浪汉”。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看见他被警察驱逐,小埃尔莎便动了恻隐之心,让他到母亲开的波雏古董店帮忙赚口饭吃。自父亲去世之后埃尔莎家的古董店生意就很糟糕,一度连水电费和电话费都交不起,孰料这个博克夏尔一来,古董店里的每一件“破烂”都有了故事。这些故事在埃尔莎和母亲听起来是“谎言”,却足以打动顾客,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花大价钱把原本看不上的东西搬回去。博克夏尔唯一不热衷出售的,就是埃尔莎家店里的那些旧书。他不要工资不计报酬,为了看书,连饭也顾不得吃,他把埃尔莎家的古董卖出去,又把大批旧书买进来……这个神秘的博克夏尔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他要干什么?我和埃尔莎一样好奇。但读到最后一页,我才发现,不仅博克夏尔不是真的,连埃尔莎也有可能不是真的……

上一篇:十一国庆作文范文 下一篇:描写大自然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