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10-12 18:09:42

学无止境的名言篇1

2、学无止境。——荀子

3、学而不已,阖棺乃止。——西汉学者韩婴《韩诗外传》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6、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罗蒙诺索夫

7、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光。——刘向

学无止境的名言篇2

【关 键 词】 语言艺术;数学;教学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但长期以来,语言一直是语文学科所强调要求的,对于数学学科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或要求不那么严格,教师、家长或主管部门都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意思。但从这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语言艺术在数学学科中同样重要,且不说语言理解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具大作用,就定义的理解、立体图形的想象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都是不容忽略的。下面就数学教学中,语言艺术问题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富有情感的语言使学生更能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教育教学中,若能时时处处细心寻找孩子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则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使学生出现了错误,也要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当然,表扬、激励、鼓舞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讽刺、挖苦,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由厌恶数学老师到厌恶数学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就非常注意这一点,他的做法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有时他一眼就看出了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还是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祥的目光和学生一起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等语言,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更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准确、精炼的语言,能提高教学效率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的工具。数学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性的表达,使动手、动脑、动口构成相辅相成的具有交互作用过程,使操作、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学生智力活动的内化。人们常说:题目意思理解了,题就做对了一半,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题目;而精炼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理解教学难点。教学语言准确、精炼,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但须知道,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

三、生动、通俗、幽默的语言会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发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如教学几何图形的认识时,我通过带领同学们一起找材料,做机器人,然后和学生一起比赛,做动画表演,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逐步懂得各种图形的特点及它们的妙用。教学中,我力求语言的生动、用通俗,文明、规范以及蕴含丰富知识的语言陶冶着孩子们,力争让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如讲整数的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不注意运算符号,把加看成减,把乘做成除,有的甚至不注意有没有小括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幽默地说:“做混合运算不要怕,就像家里来了许多客人,我们要认真招待。做题时要一观二看三想,一观有没有特殊人物(小括号),二看共来了几位客人(几级运算),三想应该先招待谁。”这样抓住问题的要害,利用流畅、幽默而风趣的语言答疑,效果一定会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好得多。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语言都是幽默,教学语言的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

以上所谈,仅为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肤浅体会。当然,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数学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就一定能使数学教学语言更具艺术魅力,让数学学习成为培养孩子们综合素质的一方乐土。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设计艺术[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喜凤. 语言艺术——数学教学的生命力[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7).

学无止境的名言篇3

原文中出现“前”、“后”的句子共有八处:

①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恐前后受其敌。

③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其一犬坐于前。

⑤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⑦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⑧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前”和“后”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有六种情况,现将其分述如下:

一、短语结构作定语

①句“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中,结合前文“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分析,“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所描述的情况应该是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止追赶(啃起了骨头),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啃完骨头后)又赶到了。情势十分危急,万般无奈的屠户“复投之”,就是想用“剩骨”饲喂“缀行甚远”的“两狼”而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等到“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扔完骨头的屠户已是束手无策,“大窘”准确的反映出屠户当时处境的危急。可见看出,该句中的“前”、“后”相当于短语结构作定语,表示限制或特定条件下的“狼”的情形,“后狼”翻译为“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前狼”翻译为“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则更加切合文意,更为准确些。

二、副词作状语

②句“恐前后受其敌”中,结合前面“两狼之驱并如故”的语境分析,就是两狼都在屠户身后穷迫不舍,并不存在“两狼”一前一后同时攻击的情况。等“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户“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发现“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这时候屠户“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狡诈凶残的狼是想对他进行前后夹击了。可见,该句中的“前后”并不是方位名词“前面”和“后面”,表述的情形也不是两狼一前一后伺机对屠户进行夹击,而是副词作状语,表示屠户“恐前后受其敌”的时间,意为“在某一特定时间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时间”,将该句中的“前后”合起来译作“迟早”或“早晚”,则更加切合语境,更能体现狼的狡诈,更能准确体现屠户恍然大悟后的恐惧心理。

三、趋向动词作谓语

③句“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句中,“前”为表趋向的动词,意为“上前”或“向前”的意思,作谓语使用。从“不敢”一词可以看出,两狼穷追不舍伺机攻击,被逼无奈的屠户走投无路,在“顾野有麦场”后,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匆忙“奔依其下,驰担持刀”,决定放手一搏,做好了战斗准备,狡猾的狼看到此时此境的屠户已经有险可守,攻击的有利形势尽失,面对肉担与屠刀时也产生了惧怕心理,只好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假寐”,以忽悠和欺骗屠户,为“洞其中”的狼“隧入以攻其后”赢得时间,狼性狡诈,跃然纸上。

四、介宾词组作补语

④句“其一犬坐于前”中,“前”是表示方位的名词,意为“前面”,作介词“于”的宾语,合起来组成介宾词组作补语,补充说明狼坐的具置。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目似瞑,意暇甚”,以“假寐”之状相诱,前狼与屠户相持,后狼“洞入”攻击,两狼配合极为默契,充分表现出狼的狡诈心理与凶残性格。

五、方位名词作宾语

⑤句“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中,“后”指积薪的“后面”,作“视”的宾语。⑥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中,“后”指屠户自己的“后面”,作“攻”的宾语。⑦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中,“后”指狼的“后面”,作介词“从”的宾语。因为屠户是“途遇两狼”,现在虽然击杀一只,还有一只不见踪影,早已有了防范和戒备心理,所以就有“转视积薪后”的举动,看到“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这才洞悉了狼的狡诈与险恶,“屠自后断其股”便成了狡诈与险恶的狼的必然结局。

六、方法名词作定语

⑧句“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前”是方位名词作定语,意即“前面的狼”。因为“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所以才有了“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的结局。前狼“假寐”“诱敌”,狼的凶险与狡诈之状如在眼前。

可以看出,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仔细琢磨,详加思考,体贴地做好语言的转输工作,切不可望文生义,妄如猜测,更不能囫囵吞枣,简单了事,只有入情入理入境分析,才能准确诠释文意,解读古人,领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和传统文化的精深博大。

学无止境的名言篇4

我爱上的是她眼眸里的澈明

我爱上的是她投足间的柔惜

我爱上的是她回眸间的淡笑

我想我再没机会和你说再见

我想我再没机会和你说抱歉

我想我再没机会听你说爱我

我想我再没机会听你说想我

我想我再没机会与你看烟花

我想我再没机会与你看雪景

骗涐可以,请注意次数

伤涐可以, 请注意次数

我放纵自己_诠释你的快乐

念念不忘,只是爱上回忆。

你说 牵过手就算是约定

用沉默来诠释你的毫不挽留

°用潮湿的心脏开出一朵花

也许、我只是一个过客ㄟ

遗世流年凉薄那一抹沧桑

对于你无法自私的彻底

手牵住的瞬间掩埋你的谎言

用涐完完整整旳爱守护迩つ

待到春暖花开时、撕下伪装

流动的时间终止了回忆。

承诺゛是骗子说给傻子听德

ゆ相濡以沫只是一个代言词

巴黎斜塔凄凉了谁的背影

用假装的眼睛诠释你到永远

∞继续上演着曾经的旧电影

害涐可以,请注意次数

骂涐可以,请注意次数

损涐可以,请注意次数

整涐可以,请注意次数

没有你的城 我该怎么命名

没有你的夜 我该怎么安眠

曾经,我也肆无忌惮的笑过°

你的誓言没有谎言说的美

遗世流年凉薄那一抹沧桑

潜意识里已没有关于你记忆

回忆变成了永无止境的黑暗

柔情万种不足以你的沉默

你的怀抱,温暖了谁的心跳

没有你的天 我该怎么留恋

没有你的笑 我该怎么祭奠

没有你的画 我该怎么收线

学会流浪是因为你越走越远

学会经过是怕再错过成犯错

学会在你的眼眶中淹没快乐

学会离别是怕时针划过岁月

寂寞是看见某个熟悉的名字

悲伤是听见某首熟悉的情歌

无助是想起某位熟悉的爱情

怀念是记起某地熟悉的曾经

文字是述说某情熟悉的祭奠

痛苦是倾入某处熟悉的回忆

无言是等候某人熟悉的声音

你是我回忆里最美的风景

你是我流年里不舍的温柔

你是我眼眸里最柔的温暖

|迩是俄无法磨灭的伤痛

|迩是俄无法淡忘的回忆

|迩是俄无法埋葬的曾经

|迩是俄无法忽略的过往

|迩是俄无法擦肩的回眸

|迩是俄无法回首的沉靡

|迩是俄无法带走的思念

有些伤痛,无法习惯的伤痛

有些回忆,无法消磨的回忆

有些温柔,无法自拔的温柔

有些谎言,无法沉溺的谎言

有些眼泪,无法制止的眼泪

妖娆的玫瑰有着麟丽的美

暧媚的玫瑰有着薇绚的美

魅惑的玫瑰有着幽莉的美

多情的玫瑰有着月迷的美

骄傲缺口的另一边是友谊

倔强缺口的另一边是亲爱

在乎缺口的另一边是微笑

微笑缺口的另一边是阳光

天真缺口的另一半是云朵

可爱缺口的另一半是坚强

学无止境的名言篇5

论文摘要:在一定条件下阻止欠缴税款又未提供相应担保的纳税人出境,是《税收征管法》中确立的一项保障税款征收的措施,但对阻止出境构成要件的规定较为模糊,免责条件显得过于苛刻,行政裁量的标准也完全缺位,对纳税人权利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因此,除了考虑国家税收利益之外,有必要从纳税人的权利的角度,重新审视阻止出境措施,从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两个方面对其加以规范。

在一定条件下阻止欠缴税款又未提供相应担保的纳税人(以下简称为“欠税人”)出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为《税收征管法》)中确立的一项保障税款征收的措施,该法第44条规定:“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与之相对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为《实施细则》)第74条规定:“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在出境前未按照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阻止出境的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公安部制定。”显然,上述法律法规对于阻止欠税人出境构成要件的规定较为模糊,免责条件过于苛刻,行政裁量的标准也完全缺位,对欠税人出境自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侵害。尽管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此前曾制定《阻止欠税人出境实施办法》(国税发E19961215号文,以下简称为《办法》),规定了阻止出境的相关标准和程序,但对欠税人的权利保护仍然考虑得不够周详。因此,除了考虑国家税收利益之外,也有必要从保护纳税人权利的角度,重新审视阻止出境措施的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

一、阻止欠税人出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一)可行性——阻止欠税人出境并不违宪

众所周知,出境自由是公民迁徙自由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宪法所普遍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在我国,1954年《宪法》即确认了公民迁徙自由的权利。1982年《宪法》虽然将其删除,但从基本权利的性质看,宪法本身只有确认的效力,并无创造或废止的能力。作为应然性的权利,宪法未明确规定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并不意味着公民不享有此项权利。g13遗憾的是,我国《税收征管法》第44条有关阻止出境的合宪性问题并未引起我国大陆地区学界和实务部门的重视。相比之下,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对此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焦点就在于为了保全税收而对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加以限制,以对基本人权的限制达到征税之便利是否合理。尽管其大法官解释称“行政院……之《限制欠税人或欠税营利事业负责人出境实施办法》,……上述办法为确保税收,增进公共利益所必要,与宪法尚无抵触”。但有些学者仍然认为,这一解释仅以法律保留原则及授权明确性原则为出发点,论证限制出境之合宪性,而并未论证《税捐稽征法》的合宪性,因此仍有探讨之空间。

从法律上来讲,任何权利(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都是有界限的。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必要的范围内,法律可以对基本权利加以限制。正如《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言,为保护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或道德、或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所必需且与本公约所承认的其他权利不抵触的限制,是可以被允许的。显然,《税收征管法》设置阻止欠税人出境措施,其法理依据即在于保障国家税收,维护公共利益,立法意图本身亦无可指责,因此,这一措施并不存在违宪之嫌,在税收实践当中也是可行的。

(二)必要性——财产性税收保全措施的不足

税收必须通过纳税人缴纳税款来实现,相应地,《税收征管法》也赋予税务机关广泛的行政执法权来确保税收目的的实现,如该法第38条所规定的包括查封、扣押、冻结在内的直接针对纳税人财产权的税收保全措施。而阻止出境针对的实质上是欠税人的人身权而非财产权,除非欠税人在被阻止出境之后自行缴纳所欠税款,或者提供担保以换取出境自由,否则,就阻止出境本身而言,并不能保持或增加纳税人现有的财力状况或支付能力,最终可能无助于税收的实现。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欠税人并无出境之需要,或者根本不打算出境,阻止其出境便无任何意义,税务机关以阻止出境迫使欠税人缴纳税款的目的势必落空。基于此,有学者认为,阻止出境的手段是否有助于实现税款征收的目的,值得怀疑。

实际上,尽管国家的税收管辖权确定之后,其存在虽不受国境的限制,但其行使却不可能随心所欲。从独立角度来讲,外国税务机关不能到中国强制执行其税收决定,中国税务机关也不能到国外执行职务。即便存在这种可能,由于难以查清纳税人的财产所在,强制执行往往也会落空。而如果欠税人存在通过出境逃避税收的嫌疑,则阻止其出境无疑是最为现实的举措。因此,在德国税法中,针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被称之为“物的假扣押”。而针对人的限制出境、拘提管收、监视居住等,则被称之为“人的保全假扣押”。换言之,针对欠税人的人身权的阻止出境的措施,虽然无法直接保全欠税人的财产,但确实是为了保障税收安全的举措,将其归入税收保全措施之列以弥补单纯的财产性税收保全措施之不足当无不妥。

另一方面,阻止出境对于欠税人而言也是一种现实的或潜在的压力。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出于各种考虑,欠税人可能向税务机关主动缴纳税款,或者提供相当的担保。特别是对于临时来华或者仅仅来华一次的外国人来说,这种措施更是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相对于查封、扣押或冻结等财产性税收保全措施来说,尽管阻止出境仅仅属于一种间接的强制措施,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欠税人主动履行纳税义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欠税人采取阻止出境措施确实又有其必要性。

二、阻止欠税人出境的实体要件

如上所述,阻止欠税人出境的立法意图无可指责,对于以逃避税收为目的而出境的欠税人而言,其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但是,《税收征管法》及相关规范性文件关于阻止出境实体要件的规定却过于宽松,极易造成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权利的过度侵犯。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使得阻止出境在对纳税人权利损害最小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效用。

(一)阻止出境的欠税数额标准

如果运用比例原则来衡量阻止出境措施,必须充分考虑纳税人所欠税款之数额。如果欠缴税款的数额过小,则无阻止欠税人出境的必要,除非欠税人欲定居境外,且今后也无重回境内之可能。对于欠税数额的具体标准,《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均未明确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阻止欠税人出境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6]216号文,以下简称为《通知》)第1条第1款对此明确规定:“各地税务机关对欠税人实施出境限制应严格掌握,原则上个人欠税3万元以上,企业欠税2O万元以上,方可函请公安边防部门实施边控。但对拒不办理纳税申报的,可不受上述金额限制。”

笔者认为,本着慎重保护纳税人权利的考虑,对欠税数额可采取双重限定标准,即一方面,欠税数额必须达到一个法定的具体而明确的标准,并且该标准应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加以调整;另一方面,应当同时要求欠税数额必须达到欠税人应纳税额的一定比例,方可对其采取阻止出境措施。

(二)对税务机关行政裁量权的限制

为避免或减少税务机关采取阻止出境措施时的随意性,对于确无必要阻止出境的情形,应由法律直接作出除外性规定,而不能任由税务机关自由裁量。例如,对于公益性单位的负责人,其出境本身是基于公益目的,况且与单位之间并不存在财产联系,实无阻止其出境之必要。而即便属于税务机关裁量范围内的事由,也必须严格遵循“权力用尽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求税务机关必须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性税收保全措施,只有在上述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方可考虑采取阻止出境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欠税人的人身权利的影响。而《通知》也强调了这一点,该通知第1条第2款规定:“对纳税人的欠税事项,凡能在境内控管的,尽可能不要留待欠税人出境时解决。”与此同时,在个案中还应考虑欠税人的具体情况。例如,欠税人无力缴纳所欠税款,也无法提供相应担保,但确有奔丧、探病等紧急事务需要出境,税务机关就应当考虑一定限度内的融通余地,否则,一概阻止其出境也明显违背人伦。

(三)被阻止出境对象的具体认定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44条的规定,只要纳税人存在欠税情形,又未能提供担保,税务机关就可以决定阻止其出境。如果欠税人是自然人,那么欠税人即是被阻止出境的对象。如果欠税人是单位,则阻止其法定代表人出境。但从实务操作来看,对于单位纳税人而言,即便有必要阻止出境,阻止的对象是否必然为法定代表人也是值得研究的。例如,合伙企业中即不存在所谓的“法定代表人”,全体合伙人可以共同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也可以委托一名或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对外即代表合伙企业。显然,如果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此时就无法确定阻止出境的对象。而《办法》第3条则规定:“欠税人为自然人的,阻止出境的对象为当事人本人。欠税人为法人的,阻止出境对象为其法定代表人。欠税人为其他经济组织的,阻止出境对象为其负责人。上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变更时,以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为阻止出境对象;法定代表人不在中国境内的,以其在华的主要负责人为阻止出境对象。”应当说,这种规定更符合实际,与《税收征管法》也未必存在冲突。

此外,如果欠税人死亡,自然无从阻止其出境。但是,在欠税人留有遗产时,是否应当阻止其继承人出境呢?我国《继承法》第33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据此,继承人应以其所继承的遗产为限承担被继承人的纳税义务(继承人自动放弃继承的除外),否则,税务机关可对其采取阻止出境措施。

三、阻止欠税人出境的程序要件

除了必须满足相关实体要件之外,阻止出境的程序要件则关乎纳税人的知情权和救济权等一系列权利。不过,“在考虑法制建设的时候,中国的法学家更侧重于强调令行禁止、正名定分的实体合法性方面,而对在现代政治和法律系统中理应占据枢纽位置的程序问题则语焉不详。”对于阻止出境而言,无论是《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还是国家税务总局的文件,相关的程序性规定均存在较大漏洞,亟待立法进一步予以完善。

(一)阻止出境是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从形式上看,采取阻止出境措施是针对特定主体的一种人身限制,因而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但问题在于,该措施同时牵涉税务机关和出入境管理机关,而实际作出阻止出境决定的行政主体,究竟是负责税款征收的税务机关,还是负责出入境管理的公安机关。进一步言之,如果欠税人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以哪个行政机关为对象寻求法律救济,则直接关系到纳税人权利能否得到有效保护。

在我国台湾地区,早期的行政法院判例认为,税务征收机关对出人境管理机关的通知,只是请求出入境管理机关限制当事人出境。至于当事人是否实际被限制出境,取决于出入境管理机关的决定。税务征收机关的通知行为只是一种事实通知,不产生限制当事人出境的效果。因此,当事人不能针对这种通知申请救济,而只能在出境申请被实际驳回后,针对出入境管理机关的行为申请救济。不过,行政法院现在则认为,当事人是否有限制出境的必要,是由税务征收机关决定的。出入境管理机关无从审查财政部决定是否妥当。因此,当税务征收机关将副本通知当事人时,即产生法律上的效果,可以申请行政救济。

我们知道,作为负责税款征收的税务机关并没有阻止欠税人出境的权力,而只能向出人境管理机关提供相关信息,提示其阻止欠税人出境。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税务机关仅仅是“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欠税人出境。《办法》中也只是规定,在符合条件时,税务机关应当“函请”公安机关办理边控手续,阻止欠税人出境。而无论是税务机关的“通知”还是“函请”,抑或类似的其他作法,均不能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具体行政行为,出入境管理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我们从中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欠税人出境,只是基于自己的职权。如果纳税人不服,只能以出入境管理机关为对象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二)阻止出境之决定必须送达欠税人

让行政相对人知晓针对自己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是行政执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对被阻止出境的欠税人而言,其有权知晓自己已经被采取了阻止出境的税收保全措施。这一方面使得欠税人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另一方面,阻止出境措施的效用也方能得以发挥。而实务操作程序却是,税务机关并不是对欠税人作出并送达阻止出境决定,而是直接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进而由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欠税人出境。显然,这样做实质上剥夺了欠税人知情和申请救济的权利,从而构成严重的程序瑕疵。:

虽然《办法》第3条规定:“经税务机关调查核实,欠税人未按规定结清应纳税款又未提供纳税担保且准备出境的,税务机关可依法向欠税人申明不准出境。”但此处的“申明”应采取何种形式,是否具有强制性,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均不无疑问。

《通知》第7条则规定:“公安边防部门阻止欠税人出境时,申请阻止出境的税务机关应派员到场,并告知当事人其被阻止出境的事由、依据、欠税金额,及未结清税款或未提供纳税担保前不得离境等内容。”但是,在欠税人出境之时方告知其已被阻止出境,恐怕为时已晚,一旦耽误欠税人的紧急事务,其损失往往是无可挽回的。

学无止境的名言篇6

关键词:中西校训 直译 意译

基金项目:本文获2014北京市本科生培养-大学生科研训练“从中西方大学校训析中西方教育文化之差异”的资助

一、引言

《辞海》中将“校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由此可见,校训是学校精神和教育理念的表征,其目的在于劝导和训诫。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应时代潮流,我国高校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才能在激烈的经济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校训作为一所大学的重要名片,需辅以合适的英译,方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特色,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研究中外大学校训翻译,必然需要了解校训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本文首先就中西方大学校训的主要来源进行探讨。

二、中西方大学校训的主要来源

(一)我国校训的主要来源:

1.引经据典

我国的大学校训多引自儒家经典,饱含中华元素,秉承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尽显民族特色。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源自儒家经典《周易》“乾”、“坤”二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山东大学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中“学无止境”出自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通论五古》:“学无止境,道无终极。” “气有浩然”出自《孟子・公孙丑》:“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语出《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及《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名人题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数大学校训由国家领导人、著名专家学者题词。如:中国医科大学校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由题词,国防科技大学校训“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由题写,中山大学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出自孙中山,中国外交学院校训源自给外交人员倡议的16字方针“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著名史学家启功所拟,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出自校长唐文治。

3.公开征集

有的大学在全校征集校训词条。经专家学者认真评议遴选,将候选校训提供给校领导决定而成。这类校训的主要例子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校训“博学诚信、求索笃行”,湖北大学的校训“日思日睿、笃志笃行”。

(二)西方大学校训的主要来源

1.引经据典

西方大学校训多来源于拉丁文、《圣经》以及经典诗歌等。如牛津大学校训“Dominus illuminatio mea”英文为“The lord is my light”取自《圣经》;耶鲁大学校训“Truth and Light”源自拉丁文;斯坦福大学校训“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源自拉丁文;曼切斯特大学校训“Facing the sun”源自维吉尔的叙事诗《埃涅伊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训“First to learn the nature of things”源自拉丁文格言“Naturam Primum Cognoscere Rerum”;多伦多大学校训“Velut arbor aevo”源自古罗马诗人贺瑞斯的《颂歌》。

2.名人题词

同中国一样,国外有些校训是由官员题写。如康奈尔大学校训“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是当年埃兹拉・康奈尔创办该校时留下的一句名言;法国圣西尔军校校训“为了打仗而受训” 为拿破仑所题写;柏林大学校训是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由德国现代教育之父洪堡题写;斯坦福大学校训“让自由之风吹拂”由其首任校长大卫・斯塔尔・约旦制订。

三、中西方大学校训中的直译与意译

(一)校训翻译中的直译

中西方大学校训翻译中,直译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其英语译文为“Rich in Knowledge and Tenacious of Purpose; Inquiring with Earnestness and Reflecting with Self-practice”;山东大学的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其英语译文为“Noble in Spirit,Boundless in Knowledge”;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训“First to learn the nature of things”,译为“重要的是弄清事物本质”;格里菲斯大学校训“get smarter” 译为“更明智”等。

(二)校训翻译中的意译

在中西方校训翻译中,也有不少经典的意译的例子。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英译为“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英译为“keeping integrity and law in mind and studying for the people”; 苏州大学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译为 “unto a full grown man”; 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译为“Dedication to Public Interests, Acquisition of All-round Capability, and Aspiration for Progress with Each Day”;悉尼大学校训“the constellation is changed, the disposition is the same”译为“物换星移,心智相通”;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校训“I am still learning”译为“学无止境”;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校训为“knowledge through hard work”,译为“学海无涯苦作舟”。

四、中西方大学校训翻译比较的启示

不难看出,中国校训具有浓烈的文言色彩,读来朗朗上口。而西方校训多为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在翻译校训的过程中,译者应当提炼出校训的中心词汇,达到传意且求实的效果。译者应当首要把握的是校训的灵魂,通过深刻解读校训,考究其所蕴含的典故、信仰以及精神。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校训,可以采取直译的方式,但即使是直译,在选词上还是值得考究的;对于文化内涵比较深刻,取自古籍典故的校训,则应当灵活运用意译的手法,着重剖析校训的灵魂,在遣词造句等方面都要反复斟酌。

总的来说,校训的翻译实属不易,通过简短的文字传达一所高校的教学理念及办学特色,这考验的是译者在修辞、语法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直译与意译的角度比较校训翻译,得出结论:校训是一所学校教学理念等各方面的浓缩,无论直译与意译都无法完美地传达原校训的精神和理念。校训只是了解一所高校的一个切入点,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应当结合专业,以高校校训为引子,深刻了解并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进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 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2] 范武邱,范头姣.中国大学校训翻译:问题与基本对策[J].上海翻译,2008(2).

[3] 何雪莲.从英国“外省”到自我认同:澳大利亚大学校训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学无止境的名言篇7

关键词: “不” 公示语 英译

在不同场所、不同场合,“不”字公示语最为引人注意。因为一旦违反了此类公示语中的提示内容,就极有可能因此遇到麻烦,然而对此类公示语的英译却存在种种不规范的现象。如:某一景点内有一块“严禁戏水,违者自负”的标牌,译文为“Stop swimming,or you will pay for yourself”,给人的感觉是游人已在水中嬉戏,为玩水还须付钱。又如将“闲人止步”译为“No Visiting Please”。这些译法属于中式英语。所谓中式英语是指“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1]。如何避免这种中国式英语的翻译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不”字公示语翻译原则

公示文体的应用功能在于特殊的语言特点上,表现在广泛使用动词、名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缩略语、祈使句、现在时态等。所以“在翻译公示语时需要兼顾特定的文体功能和语言特色,译者就应当将重点放在翻译实词、关键词和核心词汇上”。[2]同时“在翻译工作里,必须注意语言与社会场合的关系。译文同样有一个适合社会场合的问题,同样必须能根据原文的要求,运用各种不同的语类、文体。例如应用文体,译者应该知道在译文里怎样寻到相等的内行的格式和说法”。[3]

二、“不”字公示语英译

英语中“不”字公示语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以此为基础“不”字公示语英译常用以下几种句式。

1.No+名词

“No”最常用的词性是形容词,常与名词搭配。如:“不准张贴”译为“No bills”。

2.No+doing

“No+doing”中的分词形式“doing”起到的是名词的作用,这种用法常在被禁止的行为无法用确切的名词表达时使用。如“禁止钓鱼”译为“No Fishing”。

3.No+名词+doing

名词与“doing”之间既可以是主谓关系,又可以是主动与被动关系,判断的唯一标准应该是看语用关系是否符合语境条件。例如:“禁止喂鸟”译为“No bird feeding”。

4.No+名词/doing+allowed

此类公示语的表达在语气上更为严厉,强调“No”后的事物是绝对禁止的,态度坚决,如:“禁止球类活动”译为“NO BALL GAMES ALLOWED”。

5.No+名词/doing+to be done

这种表达法一般用于强调被禁的某种或某些行为,例如“禁止将食物带人图书馆”译为“No food to be taken into the library”。

6.No+名词/doing+except或except for

“except”通常用于被禁止之事物或行为中的例外,如:“本公园中非指定路段自行车禁行”译为“No cycling in this park except on approved routes”;“禁止在标示时段内停车,公共汽车除外”译为“No stopping during period indicated except for buses”。

7.No+名词/doing+名词/doing+only或名词/doing+only+No+名词/doing或名词/doing+only

Only前面的名词或动名词用于补充说明被禁止的事物或行为以外被允许的事物。如:“禁止通行限紧急时使用”译为“No exit.Emergency exit only”。又如“限卸货作业禁1小时内往返”译为“Loading only.No return within l hour”;“游客止步”译为“Staff Only”。

8.其他

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不”字公示语非常灵活,如“自动出水”标识不必译为“NO TOUCH REQUIRED”,因为此标识非警告、禁止而是表示提示,采用“Automatic flush”翻译较好。近年来“Smoke-free+设施”已经成为时尚词汇,如:“无烟图书馆”译为“Smoke-free library”,“无烟饭店”译为“Smoke-free hotel”。

参考文献:

[1]李文忠.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8-24,18.

[2]陈新月.小议公共场合标识英译之误[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8-120,119.

学无止境的名言篇8

思的实践性是当代哲学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个话题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日益意识到现代思想中实践性的丢失。在现代的意义上,一般将实践性归之于“行”,而以“思”为“行”的某种前提、指南或准备性阶段。这种思行分离的情况深深地植根在整个二元论的形而上学传统之中。该传统所造成的心与物,本质与现象的绝对分离,已经彻底地渗透到了人类的整个语言、文化甚至行为之中。当思与行分离时,思维总是在现存事物之外或之上暂时性地与某种“真理”取得联系,而不是真正处在与实践的关系之中。这就是思的实践性的丢失。人们可以问道:如果思维运动自身不具备实践性,如果运思的方式和方向总是指向现存事物背后的虚无,那么思想与实践的关系怎样产生、怎样作用呢?

当亚里士多德使用实践一词时,该词与一般的“行为”、“行动”等词的区别是明显的。亚里士多德将伦理学和政治学称为“实践的科学”。这里十分重要的是,实践是属于人的,对人具有内在性。其中思的实践性表现在,唯有理性和智慧可以使人知道胆怯和鲁莽都不是勇敢,但勇敢却不是通过知道何谓勇敢来达到的,它只能通过实践,比如说士兵通过作战才能达到。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意义上的实践,与在外界目的、规范和途径限制下的行为或行动有区别,实践的内涵,很像中国古人描述的那种当看见婴儿掉到井里就不假思索地纵身去拉住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思与行无法分离成两个在时空中相互独立的阶段。这种与行合而为一的思,古人称之为恻隐之心,表现了实践的自由和舒展。但思定而后动的思,却总是使人产生倦怠、焦虑和烦恼。现代哲学注意到,语言中实践一词逐渐变为行动、行为、活动的同义词的过程,正是实践性丧失的过程。从叔本华、尼采到萨特、海德格尔,都表现了想重新将心灵导向自由实践的努力。然而,在根深蒂固的视觉中心、逻各斯中心和二元论的传统中,这样的努力却未免有点像想用内力来改变系统的运动状态,诸家学说,要么是构造了一幅浪漫的理想图景,要么是通过否定式分析而指向虚无,思想终于没有达到与自为的行动合一,即没有达到它的实践性。

在现代思维中,人们很容易将天台佛学中的“止观”二字先作某种分离,即将“止”解释为与静修等活动有关的“实践”,而将“观”解释为与思维有关的智慧和洞察。分离之后,所谓二者的统一、圆融从何谈起呢?它们在何地、以何形式、统一为何物呢?这样的问题即使勉强有了答案,这答案中缺少的也不仅仅是一幅图像,而是缺少一个实际的精神过程,因为这个精神过程正好不同于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做解释的过程。

从表面上看,止、观二字似各有所指,如僧肇所言:“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列深达谓之观。”(1)我们试作一点具体的分析,来说明二者在实践上的统一性。

以语言为例,现代西方哲学大多承认,思维之脱离实践、哲学之走向空洞和迷乱,实际上都与语言有关。很多概念和句子,在人们搞哲学时,脱离了它的一般用法,被用于构造现象之外或之上的“本质”、“原因”等等。这种活动并不单单是语言活动,它将思维带离了生命和生活的统一体,而构造了一个冲突、晦涩、迷乱的超越世界。然后人们又用这种概念和思想来反观生命与自然,也就处处看到了冲突和迷乱的“现象”。而且人们有时有一种顽固的因果倒置的习惯,即认为是对象将它自身的冲突表现给我们,而非我们的思维制造了冲突。这就是佛学中所说的“惑”或“三惑”。人类的这种处境是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解开的疙瘩。后现代主义致力于消除本质,但在实践上仍一无所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文化中的“现象”已经是被构造了的现象,即使你努力抛开本质得到的仍是虚无和迷乱。

关于语言问题,止观学说中有着极具特色的实践方式。智yǐ@①的“六种缘”中的第六种“言语”,富有哲学意味:

六语者,若于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随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语,即不应语。

云何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应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于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等法,皆不可得,则妄心息,是名修止。

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故出音声语言。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2)

显然,修止与修观其实是同一个过程。其所针对的“惑”,智yǐ@①释之为三,第一是“见思”,宝静又释曰:“迷理起分别为之见,对境起贪爱为之思,”(3)比如在西方语言中,我们看着一只红苹果说:“这是红的。”这里本来没有什么——本来空寂,但系动词“是”的用法却由思维习惯引向了无数构造,比如以“红”为这只苹果的属性,或以“红”为一种现象,从而产生“红本身”、“红的本质”等等问题。第二是“尘沙”,宝静释为“谓众生心中妄念习气,若空中尘、河中沙之多也”。试想我们有多少时候不是将自己偶然习得的观念、习惯和价值施加在事物之上,而反过来将之当成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的呢?第三是“无明”,宝静释为“即无所明了,昏暗晦昧之谓”。由此可见天台佛学反对迷乱的思,却不是反对思,“观”之一字,正是要建立富于实践性的思。

就上述的语言问题而论,我们认为,“观”的实践性首先表现为,智yǐ@①深知人类的思维从现实中提取了概念、观点、价值之网,“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人们本来是想用这张网去认识,但这张网却同时成了认识的障碍,“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4),人们再也无法用这张网去重建圆满的实在了,“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等法,皆不可得。”

止观修习与日常认识截然相反,它不是先去构造逻辑的“本质的”图像,然后反套在事物之上,而是去洞穿套在事物之上的概念之网,它不是取消和轻视现象,而是要看穿被概念圈套了的“现象”。如此运思,才能使精神不纠缠于概念中的诸般烦恼善恶,而是“系心于缘”。宝静又说:“若能返观能言之心,则非内外中间,亦非青黄赤白,求其心体,不见相貌,当体即空、即假、即中。”(5)“返观能言之心”纠正了庸俗认识论中的因果倒置,从而看穿一切“内外中间”或“青黄赤白”都是概念之网从事物中“测量”出来的相貌。如此运思,才能摆脱虚妄,达到等量齐观和一切“毕竟空寂”。重要的是,由于实践性的开显,这种空寂就不是虚无,而是圆满自足的“实相”。

其次,“观”的实践也就是“圆融三谛”的实践。从字面上看,“空谛”似指“本体”或“真理”,“假谛”(俗谛)似指普通的知识、意见和观点。在某些形而上学中,二者是截然分别的,比如康德的物自体与现象,又如波普尔的“三个世界”,这种划分只是给认识活动找一个抽象的活动场所。然而“统一切法”的中谛却不仅仅是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一种理论活动。三谛之数,佛学中早已言明,数只是“约数”,“虽数有多少,穷其法相,莫不悉相收摄”(6)。圆融三谛的实践本来就是要人们摆脱对三谛的形而上学思考,不起思量分别。

于是,实践在其自身的丰富中,有时却显得那么简单:不应语则不语。这不是一条简单的为人处世原则,而是完整实践的开花结果。在其中,语言达到了它的自由,定慧、寂照、明静合而为一。海德格尔似乎领会到了这种境界,他提出了一对神似的概念:思诗,思是无为的澄明,诗(语言)是自由的有为。但如前所论,在西方的认识论图景中,这种境界总是指向彼岸的理想世界,而不是体现在“一心即一切心一切法”的实践中。

要承认佛学的实践性,我们就不能将“一念三千”说简单地与主客体认识论类比,更不能以此为意志投射外部世界、心影造万物等所谓主体吞没客体说。主客体概念,几乎可以说是与止观思想背道而驰的。它将佛学解释为哲学的一个变种、甚至是有待发展成好哲学的一个初级变种,这就抹杀了止观修习中实际的精神过程。

试设想,一棵树、一片树林、山川河流,当人不对之起思量分别时,其中何处有问题呢?此时彼时、有限无限、红的绿的……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这样描述一棵树:三维张开、干上有枝、枝上有叶、叶是绿色、绿色是波长3600@②的电磁辐射……顽固的常识概念使我们难于承认,描述中的这些东西是属于测量和测量语言的。树的确如此,是头脑中的图像在排斥着例外。

为什么说三千在一念心不是一种理想境而是一种实践呢?用维特根斯坦的概念来说,俗谛就在生活形式之中,同时就是世界的界限,想要超越界限,就会导向虚幻的“本质”和虚无。印度文化的反思传统在此意义上将实践导向了人自身,而非引向“客体”。如果人的思量分别中出现了矛盾,那是人制造了这些矛盾,而非客体的内在规定性给出了矛盾。于是实际的精神过程不是在概念世界中寻找关系,而是摆脱和穿透这些关系。

关于信仰的实践和哲学,克尔凯郭尔写道:“在信仰的位置上放入另外的东西并污蔑信仰,那是哲学的不诚实。哲学不能也不应该给出信仰,但它必须理解它自身……”(7)我们没有理由说,智yǐ@①学说中的“实相”、“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等思想是在构筑一个超越的、绝对抽象的理想之境,我们倒是可以看出,作为思之实践,它从未离开现实。“观”的修习首先是一种穿透和洞察,它构成了思维自身的运动,在现象中穿行。我们试以对“一念三千”的时间性问题作一些分析,来进一步说明“观”的实践性。

很多论者认为“一念三千”中的“一念”不具有时间性,以此作为“一念三千”是超时空的理想境之论据。但这里首先需要辨析的是何谓时间性。我们通常所指的时间及其性质,是从计时仪器的行为中提取出来的,计时仪器的用法包含了一个假定,即时间是一维的和均匀的,对此,我们除了将它想象成一根无限延伸的直线外别无其它。直线是空间属性的一种抽象,所以通常所指的时间,是空间化、几何化的。在这个图像中,“一念”很容易被当作是直线上无数个点中的一点,这显然与一念即具一切法、一切实相的一念相冲突。但应该注意到,这种冲突主要来自于我们习惯了的空间化思维,这种思维其实并未触及时间性。柏格森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他在论及空间化的时间时说:

……从众多性这一方面去看,绵延就会分解成一堆瞬间的灰尘……如果我换一个方面去考察那个把这些瞬间结合起来的统一性……我越是深究这个统一性的本质,这个统一性在我眼里也就越成为运动者的一种基质,成为时间的某种非时间性的本质,成为我称之为永恒的那种东西——一种死亡的永恒……。(8)

上面所说的“众多性”,实则指基于日常空间图像的那种众多事物的并列,这样一来,时间成了众多瞬间的并列,其中任何一个瞬间都无法包含实在。而所谓的“统一性”则是指抽掉了事物运动的一种抽象的无限,这就指明了日常时间观的非时间性。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时间观中,事物的存在性和不断运动变化的原因并不包容在事物自身之中,世界总不是自足的。因此,时间性的丢失,也就是存在性的丢失。而“一念三千”说却反而包含了对真正时间性的表达:

此三千在一念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一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则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9)

“纵”与“横”是两类不同的非时间性的抽象。而共同点则是在某种图像中分隔出心与万物。

柏格森认为,正是当我们把时间视为无限多个瞬间的质的重复时,我们丢失了时间性。而在真正的时间性中,各个瞬间和所包含的状态是相互渗透的。

……当我正在感受它们的时候,它们是由一种共同的生命紧紧地结合着、深深地鼓动着的,我根本无法说这一个到哪里为止,那一个从哪里开头。事实上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都是无始无终的,全部是互相渗透、打成一片的。(10)

柏格森的学说在西方被认为是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倾向,这相当于否认它具有实践性。这种否认是有道理的。西方的以及现代的思维方式总是将事物剥离为某种空间形式,因此这种认知与不能剥离为空间形式的“互渗”、“圆融”、“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等观念本性地不相容。或者说,把事物在空间形式中剥离,将导致把没有空间形式的东西当成了“无”(不存在),于是,对这种“无”的谈论就成了神秘主义,从而本性地无法触及智yǐ@①所说的“不可思议境”,所以几乎可以说,“不可思议境”就是没有空间形式。由于缺失了止观双修那样的实践体系,柏格森将对存在性和时间性的把握归之于直觉,这已是思想的句号,却不是实践的起点。

佛学则从未将事物的空间形式当成事物本身,它有着与这种认识论根本不同的一整部历史和内部环境。“一念”的非时间性是我们从自己的逻辑约定中反观出来的。而止观修习则首先要穿透这张反观的网,使思维运动与世界的存在性和运动构成一个自足的、自由的整体。在其中,丰富而具体的时间性不是从概念上找回,而是在运动中体观出来。

对止观学说的实践性的初步思考,使我们意识到佛学现代化的问题中,包含着极为艰巨的任务。因为我们一方面不能浪漫地想象它昔日的实践形式和环境,同时又不能以现代意识去消解它独特的实践性。幸而到了20世纪,人们日益认识到,人类文化并非是单一的。虽然社会的后来的发展,主要选择了近现代的哲学和科学文化,但生存的统一性和文化的丰富性并未完全被掩盖。只是,古老传统中的精华需要进入现代语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几个为数很少的可能的点上进行探索,同时认真吸取古老传统中思维运动的力量,去穿透和洞察,去摆脱习俗中的种种预设、构造和偏见。

注:

(1)僧肇:《维摩诘经论》卷五。

(2)智yǐ@①:《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上。

(3)宝静:《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进述》。

(4)同(2)卷下。

(5)同(3)。

(6)智yǐ@①:《六妙法门》第一。

(7)克尔凯郭尔:《恐惧与颤栗》第10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8)引自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第144页,商务印书馆,1964年。

(9)智yǐ@①:《摩诃止观》卷五上。

(10)同(8),第138页。

〔责任编辑 庄道鹤〕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岂加页

上一篇:新年开工的激励话语范文 下一篇:论语解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