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课文原文范文

时间:2023-10-27 21:26:56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114-01

一 弥补文本不足,开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再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知识也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网络正成为学生输送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现行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有些信息,学生就不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获取、吸收知识,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

例如《黄山奇石》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黄山的情况。课文以文本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黄山的美妙风光,文字非常得优美动人。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黄山毕竟离他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而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带他们到实地去欣赏。学生没有亲临现场去欣赏这些奇石,单从文字来理解就显得比较空洞、抽象。那么,对于这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的事物,我们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有什么办法能让学生领悟到祖国风光的奇特、美妙呢?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怎么办呢?传统课堂无法弥补这个缺陷,但是现在我们利用网络就能够做到。在组织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利用教学虚拟网,将课堂链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上课伊始,教师有意设问:“你对黄山知多少?”这样一问,学生们便通过网络平台,输入关键词“黄山”,通过相关网站的搜索引擎很快便进入,登陆黄山网站,黄山的风景名胜、人情风俗、历史掌故等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丰富的资料,更激发了学生们去探索课文内涵的欲望,为课堂教学的顺利有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开放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有了网络环境的支持,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中,我们尝试了分层教学的施教模式:A组学生快速搜索,复制网上有典型意义的图片和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并编辑这些信息资料,完成一份黄山旅游的报告;B组学生搜索黄山“四绝”的另外三绝--奇松、云海、温泉的相关句子,粘贴在word文档中,并可以插入自己喜欢的图画,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保存文件;C组学生只需要搜索出黄山的地理位置、网站栏目的介绍等简单信息。这样的教学收到了“同步教、异步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在增加表象积累、开宽视野的同时,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三 网上互动,创建新的交流方式,促进多向协作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即要求学生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公开、坦诚的沟通,学会面对个体的差异,学会把个人的目标升华为团队的利益,最终促使学生的组织能力、交往沟通协作能力的养成。

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就是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开放给学生,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计算机充分自读、自悟,带着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疑难问题走向同伴,走近老师,相互合作,相互探讨。通过网络的交互、监看、广播、发送、对讲等多种功能,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习之间构成一个多维互动的交往空间,从而形成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中,正是基于上述理解,教师在制作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课件时,除了为学生搜索好一些现成的课件资源,课上还让学生通过因特网的搜索,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让学生利用“网上邻居”和“聊天室”进行交流探讨,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在网络里畅游,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利用网络各抒己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个环节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教学时空的开放,有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思维火花的迸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高涨,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交流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四 网上冲浪,开放求知领域,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特有的优势,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网上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可以轻松地阅读和课文有关的读物,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阅读效率也十分高。

在学完课文《黄山奇石》后,在学生理解课文意境的基础上,教师再次让学生进入网站,让他们去网上冲浪。学生通过“今日黄山”“黄山”“开放中的黄山”等网页的访问,加深了对旅游胜地黄山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对黄山的敬佩和向往之情。在访问过程中,同学们对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的感想也自然地流露出来,并能很快地通过网络教室的“小区广播”与“聊天室”等和自己信赖的同学进行交流,使他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

一、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

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黄山奇石》一文时,运用了信息技术,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

文明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对我班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课文中仅有的三张图片给学生留下了模糊的形象。我运用信息技术在上课之前准备好课件,在网络上搜索关于黄山奇石的介绍和图片资料。对“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三个有名的景点作动画展示,山石周围云蒸雾涌。“仙桃石”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在云腾翻滚出,慢慢地显出了“猴子观海”的山石;在晴朗的天空下,“仙人指路”的山石清晰地展现在 学生眼前,学生被这一幅幅身临其境的图片吸引了。信息技术让学生对黄山奇石有了具体的感知,黄山奇石在学生心中不再陌生。有了具体的体会,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由陌生变成熟悉,对文本的理解更加容易,有的学生能当堂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更好地突破了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一文时,蝙蝠是学生偶尔见到的事物,但是学生对蝙蝠的特性并不了解,雷达对学生来说就更是陌生。如何教好这一课,让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成为教学的一大重难点。如果简单地让这一课变成讲授课,那么学生的头脑中只是空洞的知识。没有任何印象,那么这一课的教学一定是失败的。为了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我在教学本课教学之前,运用信息技术做了精心的准备。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方便和快捷,我抓住本文的重难点,掌握学生的先前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搜索到科学家的三次详细试验过程,将动漫、视听效果集于一体,让学生学习试验报告单的填写。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蝙蝠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向学生简介蝙蝠的嘴、耳朵、眼睛。尽管平时学生偶尔看见过,但对蝙蝠的嘴,尤其是蝙蝠嘴里发出的声音,是不了解的。有了信息技术图片的展示,学生仿佛明白了一些,真正地掌握知识是学习科学家的三次试验过程,所以我将科学家的三次试验过程做了详细的准备。每次试验的环境相同,不同的是第一次将蝙蝠的眼睛蒙上,第二次将蝙蝠的耳朵塞上,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封住,三次不同的方法,绳子上的铃铛有了不同的反应,在强烈声音的冲击下,学生听觉、视觉、感觉有了新的体验,对蝙蝠能在夜间飞行有了了解,课文的重点得到了突破。科学家运用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给飞机装上了雷达。我向学生展示常见的简单的雷达图片装置,并对雷达的天线、荧光屏做了展示,学生有了具体的感知,突破了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范读,学生的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朗读,能让学生在有节奏、有声音、有图片、有情景的环境下有效训练和提高朗读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朗读给学生有效准确的示范,如《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课,课文短小精悍,但要读出诗的节奏、韵味、感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战争和学生有一定的距离,让学生和作者一起感受,那就需要朗读,需要信息技术这一工具作辅助。学生在教师声情并茂的引领下,走进课文,走进文章作者的内心,感受到战争给世界带来的不安宁,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学生模仿能力强,范读的声音和节奏也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范读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短小精悍的课文,学生朗读好几次都不觉累,当遇到长篇课文时学生朗读就累了。长篇课文,部分可朗读,可分节读,可默读,久了,学生就厌倦了,运用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朗读,边听边感悟,边思考边理解,阅读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纠正自己的朗读错误,加强语言训练,让自己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信息技术更好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2.

[2]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3

从好莱坞风行到中国的电影《功夫熊猫》,让很多中国人惊奇,美国人对中国元素和中国味道竟然运用得如此之妙,傍水而居的古村落和跌宕起伏的群峰,正是中国人理想中的桃花源和人间仙境。

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功夫熊猫》的场景设定在中国,它是四川盆地、云南丽江还是广西桂林?看看那些花岗岩的山峰,变幻的奇石,不老松,那些水墨画般的微派建筑,……黄山和它脚下的徽州无疑是最佳的地点。

“熊猫+黄山”这样的组合,成为中国的名片,冲击着人们的审美。其实这只是一场改变中国的审美革命的最新章节。

黄山,开启一场审美革命

到处有清风明月,名山自有松石云泉,黄山何以称绝?

泰山的五大夫松,威名自秦代流传,以为皇帝打伞的大夫形象闻名,异化为一个政权的符号;而黄山的迎客松,以自身的飘逸美感和为旅行者出迎的姿态,吸引万千参观者并进入无数厅堂,成为中国人审美的一个象征。中国历代闻名的山石景观,也大多只是作为文化和艺术的一个载体,成就无数的碑刻、书法、雕塑和名人。黄山奇石却以亘古不变的原始姿态,成为灵感和艺术的来源

这不为人注意的差别中,隐藏着中国历史的大秘密,黄山景观的真正价值也藏于其中――中国的山水传统源远流长,为何十六世纪以来,黄山成为中国山水审美和山水文化的代表々

中国人是最爱谈山水的,却也是最不了解山水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但是这里的山川之美是个人志趣的外化,所谓“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秉承诗经楚辞以来的托物比兴和诗言志的传统,在没有深厚科学和博物传统的中国,我们不善于以超然的姿态观察和欣赏以及表达大自然本身的美感。因此在中国人的审美里,长期只有人化和社会化的自然,只有主体,没有客体。在中国人的外部空间,通过“天-地-人”的三层结构,建立了垂直而封闭的系统。中国的名山大川,有皇帝在山巅祭祀天帝神灵,佛教徒建立各处道场普渡众生,道家以山泉花露为长生之法,儒家盘踞书院山林宣扬修齐治平……五岳、洞天福地以及佛教名山,都以超人间的姿态供人朝拜。

纯粹的旅行家和山水自然爱好者,又以何处为家?

16世纪,中国最著名的专职旅行家徐霞客出现了。明代万历年间的两次登临,最终流传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和“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经典评语,成为黄山审美的极致表达。徐霞客完全以一个游山者的身份,冷静地写出了登山经历和见闻,第一次在黄山来了一场人与山的对话,他的主要目的是欣赏黄山的景观,不仅向世人介绍黄山瑰丽多彩,美妙绝伦的景色,同时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怎样去游,成为黄山旅游和审美的先驱。

他之所以达到这一点,有很重要的时代背景:一是明代黄山的开发正进入历史高潮,二是宋明理学提出“格物致知”,客观上促进了知识阶层对空间环境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明清以来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部分知识分子的兴趣转向外部空间和大自然。因此真正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也就出现了。如果放宽历史的视界,我们会发现,个人完全凭借兴趣进行这样的长途旅行,并完成这样历代并不入流的游记,徐霞客是历史第一人。徐霞客走遍中国南方,以写实性质的地理游记,融合地理、景观、生态和气象为一体,以黄山等风景名胜为载体,开启了中国以大自然为主体和对象的审美革命。它与之后的曹雪芹《红楼梦》相互呼应,一个是最发达地区的繁华背影,一个是进入文明视线的南部荒野;一个是文化和道德传统的向内自省与突围,一个是个人意识在环境和空间上的向外扩张和觉醒――一起完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一次转型。16世纪中叶徐霞客一黄山,构成一个历史的坐标。

黄山画家和黄山画派的出现,则把这场审美革命推向高潮。大体上以“秀丽清奇,变幻无穷”为特征,黄山画派以凝重简练的笔墨,明快秀丽的构图,清高悲壮的风格,构建了中国山水审美的新形象。

有人说,以前看古人的山水画,怎么画里的山水在现实中找不到呀?原来以为画家多凭想象,或者古人那时候的环境现在被破坏了。去了黄山,猛然发现原来在这里呀!与中国山水画的气质是如此贴近,那画法、那笔触、那山、那松原来古人画画也写生的,并非某些文章说的文人画从心而来

以山而名画派,只有黄山。先是黄山松烟调和新安江水,黄山脚下出产了中国最为绝妙的徽墨、澄心堂纸、宣笔和歙砚。文人书画家开始大量描画山川景物,花鸟鱼虫。清初以来,画家逃避政治的高压,以黄山为师友,观察奇绝变幻的黄山,表达他们孤傲但又丰富多彩的性格和心灵追求。“西海群峰上,雄伟绚丽。批麻、马牙、斧劈、各色皱法俱全。”黄山是中国山水画构图的粉本。“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近代画家黄宾虹、汗采白、刘海粟、张大干、李可染、赖少其等大家留下了无数以黄山为题材的作品。

中国人不重观察自然的传统,在黄山画派这里,得到了彻底的颠覆。如何才能不蹈人前人的巢窟?“敢青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岩独杖藜”,踏遍千山万水,深入大自然,研究、体察,只有游刃于不同对象变化万千的生态中,才有可能捕捉艺术的神髓。“真正伟大的作品,都是根据真山水创作出来的,所以学习古人应兼师造化。”清初最富个性的山水画家渐江,在黄山做到了极致:“结庵莲花峰下,烟云变幻,寝食于兹,……游黄山最久,故能得黄山之真性情。即一水一石皆黄山本色,风骨泠然生活。”

黄山画派创造性地表达了黄山的特质,根据各种黄山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爪形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独特的表现程式。墨用横泼写云雾,上层未散,下层又涌。山则直上直下,以线为主。松只画其干,松针从略,横竖相比,远近参差。大远景则以淡墨没骨出之,山由竖变横,过渡的微妙,在深浅墨的交替中。群峰平中见险,分清宾主、虚实、轻重、动静。大块白云是水浇出来的,水和墨之间的痕迹,似有似无,才产生烟云吞吐迷茫空漾的幻觉 艺术大师开拓了黄山这块艺术瑰宝,后人评论他们在当时“舟车闭塞”的原始山林中,把“天造的仙境”绘成纸上丹青,传播民间,对山水审美和山水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每当人们提起中国山水画,就会油然想起黄山,称它是中国山水画的摇篮、“山水画创作的源泉与范本”。

毛笔、墨汁、宣纸和水,调和出一个新的世界。水墨画成为国画的代表,一个民族的审美取向,这个变化是

革命性的。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在宣纸上绘和写,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经典形象,仿佛整个中国的山水和文化,都由水墨来书写。2008年8月8日,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一幅神奇的中国水墨山水“画卷”惊艳世界,身着黑衣的舞者以身体做笔,在洒脱自如的舞蹈中,奇迹般地完成了幅写意山水,“中国画卷”以新颖的文化创意表现了中国历史精华与现代文明的交接。“我认为在所有的创意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就是那张纸。在全世界的参与下,形成了伟大的作品,画的名字叫共同的家园。”开幕式导演张艺谋用水墨画滨绎中国,达到了这场审美革命的新高潮。它与之前在黄山传递的圣火一样,以独特的方式向黄山致敬。

“黄山三奇”中国人的美感范本

黄山层峦叠嶂,云海飘忽,无论站在哪里,都可发现一幅幅美妙的中国山水画构图。但是这种美感如何审美和传播,最终成为中国人一种集体意识,来源于历代不懈的努力。

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程。面对这片荒野之山,我们开始发现观察、分解研究、临摹表达这些自然的山水,以及它的每个要素,并根据它们的自然特征赋予新的含义。在黄山,我们从地理区划、景观语言和旅行方式上,建立一套新的系统,使得旅行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它的美感。

黄山三奇、五绝、六大景区正是这场审美革命的结果。中国人对自然景观的系统审美,正是以黄山为标志。

“黄山之美始于松。”古人不是早已经有以松比喻君子的传统了吗?但是从抽象的松到具体的松,从知识分子的志趣到普通大众的审美,从一个生物景观到全民的美感来源,是从黄山松开始的。这里的松不靠泥土而生长在高山岩石上,除了黄山,有谁见过如此立身在岩石上而又生机勃勃的松?这里的松不是扭曲的,而是挺直的;这里的松不是枝叶稀疏,而是优雅展开旗形树冠,以迎送的姿态表现亲和力……以迎客松为代表,黄山松的审美特质在于“倔强高洁而又优雅大方”,是黄山天下无双的绝景,中国人最为著名的美的活标本。

我们发现黄山松成为植物学领域一个独特品种。我们命名了“十大名松”。其中“迎客松”雍容端庄,仪态万方,由于它那不可被代替的美,已成为黄山的象征,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标志。32棵名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名松还形成了独特的意义系统:迎客松伸展着巨臂欢迎你远道而来,陪客松陪伴你观景揽胜,送客松为你送行,望客松深情地目送你远去。连理松相依相偎,竖琴松仿佛演奏曼妙的音乐,团结松侧干众多围抱生长,象征团结的力量……中国人对黄山松的热情和感情,超过任何一种生物景观,也许只有大熊猫可以媲美。

黄山的峰石也形成独特的审美意义。黄山已经成为一座全球闻名的地质公园,科学研究的深入,使得今天我们可以从地质的角度欣赏黄山。

好莱坞选择花岗岩山峰为中国山水背景,并不奇怪。从山景的观赏性来说,花岗岩峰林无疑是最好的,那些山体的大小、高度、山石形状、生态景观和气象变化,搭配到了最好的状态。比如国内的华山、三清山都非常具有美感,而黄山是最完美的个。以花岗岩为主的黄山,峰林地貌十分壮观。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高耸入云,为黄山风景区的三大主峰。如众星捧月、莲花绽放,以此为中心,黄山的七十二峰前后参差,高低有序,层次极为丰富,构成个“黄海仙都”的总体形象。人们总结出山峰和景点的分布规律,形成了六大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专家吉姆・桑塞尔博士,在黄山之巅感叹黄山太美,确实是一座神山,经我手报批的山岳风光,这里是最特殊,最绝妙的,再好没有的了。

赋予冰冷的石头以生命,黄山的怪石构成另外一个意义世界,充满温情与活力。玉屏楼的松鼠跳天都、孔雀戏莲花北海的猴子观海、仙人背宝、梦笔生花、飞来石、十八罗汉朝南海,西海的仙人晒靴、夫妻对话、仙女弹琴、天狗望月、背面观音、仙女绣花、武松打虎、天鹅孵蛋、仙人踩高跷、文王拉车……美学大师王朝闻《黄山观石》点出了黄山石的审美特点:猴子既然没有社会经验,怎么可能把清凉台东南的那块顽石当做他的同乡,活跃在黄山的许多松鼠,怎么可能把耕云峰上的顽石认做它们的同胞?……如果顽石不能引起人们有关社会的联想、想象和幻想,只能成为地质学家所要认识的对象,只能成为打石工人所要改造的对象……那么,它就不属于审美的对象。

把黄山称为“黄海”,并且以光明顶为中心划分为东南西北天“五海”,是黄山景观审美的惊人之举,突破了 般山岳风景的云海观念。黄山云海广大,它“五海”相连,遍布前后山群之中。白鹅岭以东为东海,可在东海门观看:丹霞峰与飞来峰以西为西海,可在排云亭上观看;天都峰、莲花峰以南为南海,可在玉屏楼观看,丹霞峰、狮子峰与始信峰以北为北海,可在清凉台观看,光明顶前东南为天海,观看的最好地方当然是光明顶。云海茫茫,无边无际,绮丽多姿,变幻无穷,唯有些高山之顶露出云海之上,宛如大海中的小岛。日出时的云海尤其壮观,一轮红日从群峰中徐徐升起,染红了茫茫云海,重重秀峰也变为红色。这种景象是黄山特有的云海奇观。人们为云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谓之“赶海”……

中国人从来没有对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从审美上作如此细致系统的努力,它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美学现象。我们可以总结为,黄山的景观审美,是多样的统一,并成为一项综合的艺术:群峰叠翠,山、石、松、云相互衬托,和谐统一,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立体画面,囊括了人类与自然最完美的景观;人们对黄山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进行艺术概括和命名,附以情节和故事,加以区划和整合,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黄山因此有着独立的艺术美和欣赏规律,同时又融会贯通,统辖于“奇、巧、幻”总的艺术规则之下,体现出综合的艺术气质,具有画一般神奇的景色和诗一般迷人的境界,成为中国人美学启蒙和实践的一个圣地。在很短的时间内,黄山从皖南深处崛起,成为每年几百万参观者的部级乃至世界级景观。

从李白到徐霞客到黄山画家,再到普通大众,完成了一场回归自然、个体审美与精神解放的革命。在欣赏黄山中发现自然,认识自我,表达性情。黄山是中国人最大的美学课堂。黄山的崛起,是中国人精神世界与外部空间的一场革命在注重内省精神、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的环境里,在以真、善为美的传统下,如何认识、欣赏和表达“美”,如何在对客观世界的体认中找到主体意识。我想在这个意义上看,徐霞客四百年前振聋发聩的宣言,做了一个最好的历史注解:“登黄山,天下无山。”

中国的名片 世界的公园

纯正的景观美,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黄山基于自然与人文特质的美感,不仅改变中国,也影响世界。

1990年以来,黄山成为中国最早的世界遗产地之一,并成为目前全世界惟一一处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它还与脚下的世界文化遗产州古村落西递、宏村,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山岳-田园”山水形象。如此大的遗产分布密度、如此绝妙的遗产组合,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的向往之地。

藏在深山中的黄山,虽然天生丽质,但似乎还一下子难以适应来自全世界关注的眼光。但是放眼九州,那些古老山巅上帝王祭祀的香火早已消散,求神拜佛也远离了文化的意义,书院一片冷清,黄山则成为现代中国的一个人文地理象征。黄山、黄河、长江、长城。它的价值建立在自然景观审美的基础上,这种价值没有在政治宗教文化的变迁中削弱,反而愈加珍贵,与时代共享,与世界共享。黄山不是谁的“圣地”与“道场”,它具有普世的价值。

这场审美的革命仍然在继续。作为自然美演化成的一种文化景观,黄山更新了我们对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认识。清华大学教授王鲁湘说,“所有黄山的山峰、石头、包括一些松树,它都是有名字的。它在被人类这几百年的不断的参观、游览、观赏的过程中,都已经被我们人类文明的文化的眼睛所抚摸过了,它是一个民俗大观园。”岂止是民俗大观园,这里的松石云峰,不仅具有独特的生态和地质价值,还有独立的文化内涵,以及在民族心理上的象征意义。一颗松树自然死亡了,但是为什么国人期待梦笔生花再现?为什么一定要在笔尖移植新的松树?这是在圆一个梦,一个中国人关于“美”的梦境。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我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效地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

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就我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奇石的秀美景观。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的观看黄山的怪石磷峋、危峰突兀,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更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研读文本。

2.变静为动,突破重难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改变阅读教学中逐段讲解的繁琐活动,教学中我把一些难以口头表达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教学古诗文的时候,经常因为学生对古人生活体验不够,而无法准确把握其主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诗歌中的意境用图画或者动画表现出来,将呆板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图文,就会改变这一切。如教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奔腾不息的长江中,一叶小舟在远处渐行渐远,与浩渺天际融为一体,最后,不见友人,只见长江,那是何等难忘的离情别绪!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边想象是个描绘的意境边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自然有声有色。如果仅靠老师一张嘴、一支笔,就算讲到口干舌燥,学生也仍是一头雾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活化这些学习信息,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陶冶情操的同时,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3.观察体验,真情表达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习作学习的效果。如习作《可爱的××》,写一种小动物,在教学前,根据习作要求,我让学生事先选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进行观察,教学时,我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拍几组动物活动)指导学生观察,没看清或记不下来还可重放,再看,再观察,写作时注意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来写。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加上自由联想创意,使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展现在眼前,通过直观展示,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效率。此外,我还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利用网络教学使课内外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感悟语言文字、受到熏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发展了个性。

每学一课我都利用网络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相关文章,课堂上用习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由电脑做出即时评价,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时我将相关网站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网上快速阅读,了解“克隆”是什么?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由“面”及“点”筛选出“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同时又存在哪些弊端?等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老师提供的资料库寻找答案,学生经过反复深入地研读课文,并在论坛交流心得,辩论:该不该克隆人?成功地把学生从课内引到课外。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共同提高。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某种感受,怎样与老师交流。怎样与同学交流呢!在英特网环境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瞬间传递给对方,也可瞬间得到对方的指导和帮助。如:我教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我想知道谈迁的精神对学生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为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学了课文后你有何感想?让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与老师交流感情。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深刻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思想,而在网上则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学生晚上纷纷在机上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愿望,不少学生给我发e-mail,我针对不同学生的想法给予鼓励性或指导性的评语,在网上与学生交流,学生特别喜欢老师这种“热线服务”,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及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等。

总而言之,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找准整合点,才能充分运用信息资源上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实现教学最优化。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习作教学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想像习作必须以学生的阅读为基础,读写结合,通过理解内容,悟出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因素,巧设情境想像练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扩展画面,激发想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成长,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言约意博的古诗,在扫除语言障碍,了解诗文大意后,我们可引导学生发挥想像,把文字符号还原为物象,并用自己的话具体描述,在练写中“入境”,使读与写相得益彰。

如《江雪》这首古诗,作者形象地描写了雪中鸟儿不飞、行人绝迹、孤舟独钓的凄凉景象。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借助课文的插图和诗句,让学生进行扩写。学生兴趣盎然,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凛例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漫天的雪花纷纷地飘着,田野、村庄、山峰和树木都被大雪盖得紧紧的,压得严严的,色彩鲜艳的大山早已被围困在茫茫的大雪之中。环视四周,白雪皑皑,不见一只飞鸟。极目远望,映入眼帘的是茫茫的雪野,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到别的东西了。侧耳倾听,若没有大江的浪涛声,这雪野显然就是一个僵死的世界。然而,在这冰凉、空旷、寂静的世界里,却停泊着一只孤零零的小船,船上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鳖的老人,正在江中聚精会神地垂钓着。看那片片雪花飘在他身上,阵阵寒风刮在他脸上,他都若无其事,只是不时摆动一两下身体,或是擦一下脸颊,可两眼总是那么认真地注视着江面。他的动作是那样轻巧、灵活,神情是那样倔强、孤高,他真是一位勇于战胜困难、有着顽强意志的人。

二、读中悟法,迁移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要在读中感悟和体验、迁移、运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读文”是为了吸收,“写文”是为了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从"读文"中吸收的思想观点、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借鉴运用到“写文”中去,实现读写知识技能的转化和迁移。

如学习《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后,让学生按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参照下列提纲写《我爱我的母校》。作者离别祖国时心情——“我”离开母校时的心情;作者看到景物触景生情——“我”看到校园的景物触景生情;作者出国的目的及今后的决心——“我”今后如何回报母校。学生在抓住景物描写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述上可以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这样把教材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读与写迁移的目的。

三、情节补充,借车引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教材选入的文章作品,由于构思立意“奇”、“趣”,加上作者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情节或空项,则能促进阅读,增大语言训练的力度。

例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岩石的“奇”,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一笔带过,进行略写,形成了空白。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抓住岩石的名字,发挥想像力,分别说说这三块略写的岩石的样子。模仿前文描写的句式手法,把这三块岩石具体写下来,进行迁移训练。然后要求学生改写课文,把这三块岩石作为详写的内容,把原文中详写的四组岩石作为略写,开头结尾不变,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

四、延伸情节,补充结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教材中有些课文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让学生延伸情节,补充结局,对深化理解原文,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颇有益处。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6

一、运用留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师要抓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材施教,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运用留白艺术可以为学生的探究创设空间。爱因斯坦指出:“人的思维世界不断发展,是靠对好奇心的不断摆脱而实现的”,课堂留白就是把充满想象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寻求合适的事物来填补这些空白。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望的驱动下,通过主动的探究与交流寻求答案,追求完整与完美,提升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味讲解灌输,将知识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善于运用留白艺术,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文时,教师在板书课题时,将其板书成《黄山石》,让学生观看黄山石的各种图片,并且通过阅读,让学生填补题目的空白。通过观看图片与阅读课文,有的学生认为应该用“美丽、奇怪”等词填补题目空白,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拟定标题的用词之妙,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运用留白,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的留白,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远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想象是推动知识进化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限于学生对文字表面的理解,而是要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想象发展创新能力。例如教学《狼与小羊》一文,教师抓住文末“说着,狼向小羊扑去……”一句所留下的空白,让学生想象“狼向小羊扑去,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有的学生说,狼向小羊扑去时,机智的小羊向一旁闪身,狼扑空跌落山崖;还有的说狼扑向小羊时,由于用力过急过猛,结果从小羊一侧撞过去,撞到小羊后边的山石上,头破血流;还有的学生说,狼扑向小羊的危急时刻,忽听得一声枪响,狼应声倒地,原来狼被埋伏在山石后的猎人用枪击倒了……可见,学生通过想象填补空白,满足了个性化解读课文的需求,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三、运用留白,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从某种意上来说,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与作者情感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情感的时候,如果直白地告诉学生作者的情感体验,越俎代庖,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此可以通过留白艺术,激发学生主动体验,学生对于情感的体验过程也是填补留白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赛特凯达斯瀑布”的两种情景,昨日的赛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丽,今天的赛特凯达斯瀑布却奄奄一息,学生读完后,教师再用多媒体播放两组相应的画面,这时学生在文字的描述及视频视觉的冲击下,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就会自然产生惋惜、遗憾的情感,学生无形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学生的这种自主体验往往比教师的生硬解释更加深切,学生更易于理解作者情感与文本意旨。

四、运用留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充斥整个课堂,学生缺少自主活动的“留白”空间,只是被动地死记硬背,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形成。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留白,让学生自主探究“补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习《鸟的天堂》一文,教师采取疑问留白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制定教学目标:“同学们,我们怎样来学习作家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呢?”学生们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要通过初读课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有的说找出描写“鸟的天堂”的句子与片断,细细了解与品味;有的说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文章的意旨……接下来,学生按照制定的目标,逐一进行完成学习任务。可见,教师设置疑问留白的过程,也是向学生传授自主学习方法的过程。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加之充分的留白,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可以给学生创设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具体教学内容,巧妙运用留白艺术,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7

一、教师范读,引起共鸣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走进课文,体验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走进人物,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要在课堂上做好朗读示范,它可以是抽象的无声的语言符号变成动听的有声信息,教师感情充沛、表情自然、轻重缓急适度的范读,可以准确传达出对课文的情感,特别是对话多的课文,读的时候要像演员那样,教师自己先进入角色,像电视中“月亮姐姐讲故事”那样,把课文有声有色地朗读给学生听。学生可以放下课本直接听老师范读,闻其声,视其人,自然亲其情。儿童的模仿能力极强,他们的思想感情随着老师的语调、语气、语态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进入课文的意境之中,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注重朗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阅读选材难易应适当,范围应广泛。在内容上,所选材料要尽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传说、时事、人物及科普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的养成会给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初可在课堂上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指定的材料,并对难句、难文进行适当讲解。随后可以给学生布置长期的课外阅读任务,教师定时抽查,并不时地安排课堂时间与学生分享精彩段落,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持之以恒。

三、注重由读到写

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结合写的训练会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提高智慧,在丰富和发展语言的同时,提升精神生活。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文章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情节或空项,则能促进阅读,增强语言训练的力度。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岩石名形相似的“奇”,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一笔带过,形成空白。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抓住岩石的名字,发挥想象,分别说说这三块略写的岩石的样子。模仿前文描写的句式手法,把这三块岩石具体写下来。然后要求学生改写课文,把这三块岩石作为详写的内容,把原文中详写的四组岩石作为略写,开头结尾不变,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在学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爱上阅读。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8

虽然黄山七日游已经过去了,但是我还是非常想念那段难忘的旅程。

旅程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花山迷窟游览。我想:不就是几个大窟窿吗?有那么奇吗?但进去以后,我觉得这“世界奇迹”果真是名不虚传。我们来到第三十五号石窟游览,据导游说:“窟内共有26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山体,还有多面承重墙。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整座山都被掏空了。”听了导游的介绍。我不禁对1700多年前的古代人民肃然敬佩起来。从力学的角度来讲,这些柱子和承重墙巧妙地支撑住山体的重量,并随着山体的走势而不同,显示出非凡的科学性。既有惊人的美观效果,又能防止风化,今天为之已属不易,更何况古代。那么古代人民是用什么工具掏空整个山的?掏下的石头都在哪儿?挖石人使用了什么测量工具?这就是花山迷窟给所有人出的谜面,谜底到现在还无人知晓。

第二天,我终于到了我梦寐以求的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我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乘着太平索道上了山。黄山的山真高!这是我对黄山的第一感觉。黄山的三大主峰都在1800米以上。我们先到了“人字瀑”。“人字瀑”虽不宽,但却很有趣。从远出看,这个瀑布就像是一个大大的“人”字,我真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沿着原路返回,又到了光明顶。一听是光明顶,我就联想到《倚天屠龙记》中明教的光明顶,可导游告诉我们,此光明顶非彼光明顶。可真上了光明顶,那景色可比《倚天屠龙记》中的光明顶漂亮多了!光明顶高1860米,从顶上往下看,竟看不见底,所有的一切都快被云雾遮住了,向对面看去,依稀可见莲花峰顶。站在顶上,感觉云雾就要把自己给包围了。在去看名松的路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但这并没有让我的心情有一丝的不快。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我们看到了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团结松……看玩了松,我们又去看了“梦笔生花”、“猴子观海”,可惜的是这两出绝妙的景象被大雾遮得严严实实的。看来,我们只能赏雾了。没有看成,也许就是我们此行的遗憾了吧。下一步,我们就要走7。5里的路回宾馆了,路途虽远,但十分富有挑战性。这让我想到了红军25000里长征,比起他们来,我们这可算得上是“小菜一碟”了,虽说是小菜一碟,但也把我们累得够呛,当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赶快回宾馆,一直坐着。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到宾馆啦!在黄山的第二天,只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累!第二天,我们上了鳌鱼峰,然后有两条路选择到百步云梯。第一条,是穿过鳌鱼洞,第二条,就是走一线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条。据说走一线天就是走桃花道,会有桃花运。一线天只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险!它的最大坡度据说有85度,几乎垂直!我一步一步地往下走,两只手紧紧地抓住栏杆,经过7、8分钟的攀爬,我终于下了一线天。回头一看,感觉自己就在群山环抱之中,真是“不识黄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走过百步云梯,我们折回,来到了闻名天下的迎客松。迎客松的枝干向远处伸展,就像在迎接这客人。看完迎客松,我们乘这玉屏索道下山。黄山之行就算是到此结束了。

接下来的四天,我们又游览了千岛湖、古屯溪老街、西递、宏村、鲍家花园。可谓收获颇丰。我在西递古楹联中找到了我的座右铭: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我深切地感受到胡氏、汪氏家族的辛苦持家,让家族旺盛几百年的不易。此次黄山之游,还给我们上了一堂语文课:让我们认识了“黟(yī)与歙(shè)”字。

我会把这段难忘的黄山旅程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上一篇:学生会面试范文 下一篇:浪淘沙李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