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中考范文

时间:2023-09-19 18:06:31

面临中考篇1

【关键词】 中医;发展;考验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应包括三个方面,即自身理论、传承和生存环境。自身理论是学科的灵魂,决定着学科的生命力强大与否。传承则好比一条永无止境的脉道,学科的血液只有沿着这条脉道流淌才能得以延续。而生存环境又如一双无形的手,时时刻刻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学科,阻碍或促进它的发展。因此,要解决中医的发展问题,首先就要解决以上几个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 中医理论的发展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专访了李艳春教授(湖南衡阳南华大学第二附院)和朱章志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两位中医大家,结合他们的意见以及我们查阅的资料,总结归为以下两点。

1.1 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究竟什么是科学性?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尚无统一定论,人们对科学性的认识还处在一个感性阶段。具体到医学来说,也同样如此。西医学通过建立一整套与西方同步的医学体制,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占据了医学主导地位,并逐渐在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形成了以近代科学(包括西医学)作为衡量和评判中医学是否科学的价值观念。

西医习惯于把人和自然看作彼此独立的个体,从分子的角度通过细胞来研究生命,用实验和数据来说明问题。这种研究事物的方式是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而中医,以天人相应的朴素哲学思想为指导,顺从天道,它不仅尊重事物的整体和谐性,而且强调辩证的看待问题。因此,中医是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事物的,得出的结论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所以难免有些晦涩难懂。

但无论如何,我想说的是――中医是科学的。中医和西医只不过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俗话说的好,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西医用化学药物驱逐病毒使人体获得健康,那么中医则借助生命药物使人体“阴平阳秘”。

在某些方面,中医甚至还优于西医。譬如说,中医认为,人体有着强大的、完美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人类历经漫长的进化之后所凝聚的精髓,是任何药物都替代不了的。“不去破坏人体这种本能的、天然的、与生俱来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维护健康的最高法则!如果用科技的方法去破坏人体的生态平衡及自我调节能力,那么,只能说手段是先进的,后果是严重的,本质是愚蠢的[1]。

1.2 中医理论的西化问题 在整个近代,中医界孜孜追求的目标是:企图通过理论上的“衷中参西”、“中西汇通”及仿西制办学校、设学会、创杂志等途径和方式,使中医内容科学化,外部形式现代化,实际上却是“西医化”。由此,便引出一个问题,中医到底能不能西化?也许其他一些学科能通过理论上的广泛吸收而不断丰富发展,但中医的的确确必须要保持它的独立性。

这是因为独立性是它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医是土生土长的炎黄医学,更是我国悠久浓郁的民族文化的结晶,离开了民族文化,中医便无从谈起。民族文化之于中医,仿佛天空之于鸟儿,鸟儿是不能在水中存活的,同样,西方文化中的中医只会奄奄一息直至消亡殆尽。例如,现今医学界学者们对中药的疗效很感兴趣,于是便纷纷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制成成药,将中药生产西药化。结果投入市场后,患者普遍反应疗效较差。殊不知,中药秉承的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天人相应思想,生命药物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几种化学成分的效应的简单相加。唯物主义哲学不是说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吗?我想这里同样适用。所以,我们要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念,坚持中医的独立性,让它的优势日益明显。

至此,我们应该将中医的西化问题重视起来,因为这不仅仅是中医的发展问题,更关乎中医的生存,试问,一门理论变了质的学科又能挣扎多久?

2 中医人才的培养

中医后继乏人。请看图1,全国中医医生1949年27.6万人,到2002年还是27万余人,1953年没有增长;同期西医医生为8.7万和157万人,增长17倍;现全国共有医务工作人员520万人,中医药工作人员约50万人,不足1/10。尤其可怕的是,许多中医基本上不会用中医思路看病,只会看化验单。中医后继乏人。 图1 (单位为万人)什么叫人才的培养?在现代人心目中,学校教育就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而学校教育本身就来源于西方。因此,现今的中医学者只不过是西医教育的模子。

中医的精髓和技能往往“只可心授、不可言传”。自古以来,中医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的,据说拜师之后,要先做家务劳动,同时背诵一些中医启蒙读物。若干年后随师临证抄方,根据实际病例由师傅点拨传授。几千年来代代如此,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各朝各代总能出几位名医,创几种新说。这种教学方法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理法方药都从临床而来,都是经过临床实践检验过的,是边临证边读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

让我们再看看现在的学校教育。以上海中医学院为例吧,表1为该院中医学专业近年来的专业课程安排表。表1 中医学专业课程安排(略)

通过对表中内容大致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不难看出现今中医教学有以下特点:(1)课堂上,中医理论虽讲的头头是道,但“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而西医教学,有根有据,实验教学,一目了然。(2)中医教学理论脱离临床。一二年级学的理论要到四五年级去用,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如果要用,还得重新温习。再者,理论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于深刻理解理论,继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也会效果较差。(3)中医源于经典,而现今教学疏于对经典的灌输,难以使学生地道而又全面地把握中医的特点。(4)就中医业务而言,5年又能学到多少实用的医术呢?毕业后,能分配到中医单位的不多,大部分被分到西医单位。西医单位当然以西医诊治为主,中医院校毕业生根本无法与西医院校毕业生相比,“适者生存”的法则又迫使他们“弃中从西”,如此,中医“幸存者”所剩无几[2]。

以上是中医教学体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另外,我认为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有一些不足。既然是中医教科书,就应该坚持中医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思路。但现今书本上的一些内容似乎数典忘祖。例如“腐熟”一语,首见于《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很明显,中焦主腐熟水谷,其义甚明。但根据西医学研究结果,胃液之中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可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分解,使其转化为食糜,竟然也将其改为“胃主腐熟”了[3]。我想说的是,中医要想继承和发展,坚持自己的一套理论是前提。指导方向错了,疗效就会受到影响,中医就会受到质疑。保持中医的原始性,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做的。

3 人们对中医的态度

为了细探这个问题,我们特地在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见习。学习之余,也发觉中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远不如数百年前,人们对中医充满了怀疑和排斥。百姓对中医的热衷程度远不如西医,每日来访的病人少得可怜。工作日,一个上午的病人就那么两三个,下午医师几乎“独守空房”;双休日,人稍多,但一天也不过十来个。另外,中医科的津费补贴较其他科室也少得可怜,医院对中医的冷落程度可见一斑。我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医的日趋衰败是中医自身和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中医的疗效不甚理想。人们的价值取向往往是以事物的使用价值为基础,因此,也只有疗效好的医学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同。有句话说的好:“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临床疗效让中医流传了数千年,时至今日,没想到这句话反倒受到了怀疑。要知道,中医治病是有它自己一套原则的,若不循规蹈矩就不可能有疗效。生命药物是中医治病的关键,它的功效来源于生物长期生长过程中吸收的天地之气。而现今中药市场上的纯天然生物药越来越少,很大一部分都是人工培育的,其疗效可想而知。西药的出现,对于中药更是极大的考验。在治疗某些急性或创伤类疾病方面,西药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许多人便不顾负面影响地选择了西医。往往西医无药可治时,才想到中医。对于这些慢性疑难病症,中医的确有着神奇的疗效,但又由于一些因素,比如中药难喝或疗程较长等,患者不能坚持吃药,结果前功尽弃,反过来又说中医无用。

其次,市场经济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冲击很大。众所周知,竞争性强是市场经济的特点,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同在一所医院,医院会根据患者的需要去调节中西医的比例。如此,中医受到冷落也是必然的。这一冷,中医的发展便越来越缓慢,疗效也越来越差,也就越来越难以深入民心。这样的恶性循环是十分可怕的。

再次,中医的宣传力度不够。其实中西医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两件商品,众所周知,商品是需要宣传才能深入民心,继而为广大消费者接受。西医在这方面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细想一下,每每电视广告或是街边广告,中医占了多少,西医又占了多少?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听说过“治某某疾病请到某某医院”,总没人听过“治某某证型请到某某医院”吧?又如广告中经常出现阿司匹林、达克宁,很少听过什么大承气汤、逍遥散吧。中医的小柴胡汤好不容易出了个名,谁料又被改为小柴胡冲剂,于是世人皆以之为西药,呜呼哀哉!中医是一门传统的医学,但传统并不意味着守旧,既然过去那种民间行医的宣传方式已不复存在,我们就应该去探寻一些比较现代的比较科学的比较适合中医发展的宣传方式,去发展中医,推崇中医,让中医焕发出无穷活力。从这个方面来看,中医的发展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煦霞.建立中医评价体系是中医发展的核心.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50-1151.

2 匡调元.对中医药学发展过去、现状与未来的一些思考.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2):4-7.

面临中考篇2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外高校教育合作的现状及趋势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发政策以来,高等教育也逐步走向开放,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外高校教育领域的合作方兴未艾。中外高校教育合作逐渐从单向的往国外输送留学生发展到双向的教师、学生互访,再发展到实质性的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是大学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面对日益全球化的市场,中外高校对于合作办学、联合培训拥有强烈的愿望,在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方面开展中外高校跨国合作已经成为人势所趋。目前,中外高校开展教育合作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在中国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通过专门的机构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据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截止2007年底,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有23个,这些机构包括了新批机构和已通过复核的机构。

二是不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通过大学现有的院系单位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据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截止2007年底,经批准(含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有119个。

三是未经教育部批准,但实质上属于广义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这类中外教育合作项目是指我国高校与境外高校合作开展以“留学预科”为名义的项目,住中国境内教学阶段往往以非学历培训的形式出现,有的项目可能经过了省市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但整个办学过程涉及了部分专业课程、学分转移和学分豁免。

四是不涉及专业课程合作、学分课程合作、学分转移、学分豁免,中方高校只提供出国前培训课程的项目。这类项目即便是在严格意义上也不属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要是因为这类项目不涉及实质性教育资源的引入,不存在学分转移,学生在境内阶段完成培训课程之后,需通过国外大学的申请和录取程序方能获得到国外学校学习的资格,不属于类似于“X+X”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也不存在毕业后学生成绩单上体现学分转移的问题。

从2007年教育部涉外临管的情况看,新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比较有限,还有一些机构和项目正在进行复核,新申请项目要通过审批也有一定的难度。仅以高校云集的北京市为例,许多高校都与国外大学有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但是目前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的北京市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仅有1个,中外合作项目仅有7个(其余项目仍住复核中),这与中外高校教育合作的强烈愿望和现实的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中外高校教育合作中面临的问题

(一)中外教育合作中招生对象的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生源同国内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采用配额制并纳入统一管理,然而从高校的角度来看,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市场性,中外高校合作双方都希望在招生环节方面更具自主权。

就清华人学而言,学校通常更希望以统招进来的在校学生为对象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然而相关的专业院系本身无法为这些学生提供足够的中外合作办学经费资助,大多数学生自身往往也没有经济能力参加中外合作办学境外教学阶段的课程,因而对于专业院系而言就统招的学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缺乏推动因素。目前清华专业院系开展的双硕士项目实质上是中外合作办学,不面向社会招生,针对的是统招的存校注册学生,没有按成本向学生高收费,因而涉足中外合作交流的学生人数有限。

从另一方面看,高校面向社会招生可以获得更多具备经济实力接受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生源。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又提出了具有一定合理性的担忧,认为高校以社会生源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对象一旦规模过大则可能影响高校正常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针对社会生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并不能很好地促进校内院系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基于双方不同的出发点,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对象及规模问题上存在分歧,这就出现一些高校绕过教育主管部门,以其他名义或途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现象。

(二)中外教育合作项目应由谁来运作的问题

教育部门制定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文件的最终日的是要通过中外合作引入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以合作中是否实质性引入了对方的课程、教学方法、师资作为衡量和审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标准。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审批过程中更希望大学的专业院系与国外高校合作来共同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中方高校新设立一个教育机构或通过继续教育学院面向社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往往存在疑虑,认为不能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最终目标。然而,从办学单位来讲,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固然重要,但专业院系因为经费问题无法以统招的学生为对象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若以社会学生为对象又存在专业院系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招生市场运作的问题,而且专业院系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及科研任务已经比较重,因而专业院系教师没有太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积极性。

于是,高校往往通过新成立的“国际教育学院”或是通过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甚至网络学院等单位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这样就使得教育部门担心中外合作办学似乎除了经济利益以外并没有对高校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带了实质性的好处。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培训项目中也遇到这个问题,由于继续教育学院没有专业背景、专业师资、也没有统招的生源,因此即便由继续教育学院引入了优质教育资源为国内提供了优秀的教育培训项目,鉴于国内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严格区分,这些优质教育资源也难以对校内专业院系的教育教学活动直接发挥作用。中外教育合作项目的运作主体面临着如何平衡好办学经济效益和提高整个大学教学质量与水平这两者间的关系问题。

(三)中外教育合作的模式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有很多种,就教学地点而言通常是境内教学、境外教学两种相结合的形式,当然也有一些外合作办学项目完全住中国境内进行。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中国境内预科学习+境外高校学历教育”的模式是否能成为教育主管部门普遍接受的一种中外教育合作模式仍存在问题。这种模式不同于《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相关文件中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规定,缺乏实质性地引入围外高校的教育资源,国外高校只是承认了中国高校境内阶段开设的某些课程。对于中外高校而言,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中 方高校可以招到相当数量的社会生源,而国外高校也能通过中国高校的预科课程招到相当数量的合格学生,因而中外高校非常愿意以这种模式合作,而不愿意走审批程序漫长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但是教育部2007年的新政策对这种模式持不鼓励、不赞许的态度。

(四)学分转移、学分豁免的问题

国外对于不同高校之间的学分转移和学分互认已经是通行的惯例。就欧洲高校而言,欧盟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欧洲高校在学生的流动、学分互认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并通过校际之间的合作达成共识,互相提供便利。而美国高校也认为学分转移、学分互认是一种惯例,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学分承认形式并非是针对中国高校,针对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也采用这样的模式从而开展合作。而且国外高校认可国内著名高校开设的某些课程,并承认学分,是对中方高校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和水平的认可和肯定。而教育主管部门则认为涉及学分转移的项目都应当纳入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中,否则国外获得的学位将不能正常认证。不仅是国外高校承认中国高校学分,进行学分转移而不实质性引入围外教育资源的合作往往不被教育主管部门看好,审批通过较低。这样就使国内一些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开展的在中国境内属于非学历培训的中外合作项目存在“踩线”和“违规”的问题,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留学获得的学位学历也存在归国后不能通过教育部相关机构正常认证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中外教育合作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教育主管部门希望国内著名高校的专业院系与国外著名高校开展针对统招学生的中外合作办学,从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师资、提升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质量与水平,但国内高校院系在资金、人力等方面部存在支持这类中外合作办学的困难,因而缺乏积极性。一些著名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具有一定的市场运作能力,能针对社会学生设计出与国外大学学位对接的继续教育课程(培训项目),有积极性与国外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但是主管部门认为社会学员层次较低,而且通常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的国外高校并非是国外著名高校,同时认为继续教育学院本身不可能从实质上把国外教育资源引入并作用于校内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很大程度上属于利益驱动的办学行为。鉴于中外合作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存在认识上的不统一,同时高校在中外合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又不得不考虑现实需求与利益的问题,因而我国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尽管取得了发展,但又陷入了困境,面临两难的选择。

三、几点思考

(一)正确处理以下几对矛盾

一是教育主权与教育国际化的矛盾。中国加入了WTO后开放教育服务市场势在必行,然而教育和其他行业不同在于教育很大程度上涉及到政府部门对教育的主权问题。因而,在开放教育、推进中外合作的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兼顾教育国际化和保护中国的教育主权。高等院校在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过程中,应当顾全大局,并从学校的长远利益出发,对涉及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进行必要的规范和调整,探索教育国际化的新路子。

二是教育的市场性和公益性的矛盾。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应当具备一定的公益性,但是教育活动本身存在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中外高校合作双方需要考虑办学的经济效益和回报的问题。高校作为办学主体需要权衡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公益性和经济利益这两个价值取向。以继续教育学院为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积极探索与校内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相结途径,使引进的教育资源服务于校内的教学活动,避免单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

三是政府部门的监管权与高校办学自主权之间的矛盾。高校和政府之间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高校办学自主权和政府部门管理权之间的问题。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存在中央及地方对教育活动的双重行政监管,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究竟应该具有哪些权限,政府权力与高校权利之间如何实现平衡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自律”和“他律”的关系。

四是规范与发展的矛盾。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尤为突出的矛盾就是一方面要严格规范办学秩序,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抑制或封堵中外合作办学渠道,政府部门规范政策和发展政策必须实现一种平衡,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国内高校任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高校一些继续教育或培训项目与国外教育进行合作对接中必须把握好政策的尺度,避免出现违规和“踩线”的情况。

(二)针对不同合作项目的政策建议

一是高等院校应明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界限,对于属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应该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项目申报和运作,对于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当按照审批的内容严格规范办学。

二是对于不涉及学科、学位、专业、课程合作的中外合作项目不存在违规的问题,学生在国内阶段的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语言培训和国外文化方面的培训,不存在学分转移的问题,学生通过语言考试后申请到国外高校就读属于完整的境外留学,从培训的角度来说可以开展。但为了学生归国后便于认证,建议办学单位与教育部有关机构保持信息上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对于不属于中外合作办学范畴的外语培训项目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应小再使用“中外合作办学”、“留学项目”、“预科项目”或“国外××大学××学位项目”等字眼,应当按照培训项目或继续教育项目的实质内容进行立项和招生宣传。

三是对下涉及学分转移、学分豁免的中外合作项目,教育管理部门、中外高校之间在理念方面存在分歧,这些项目在国内教育阶段是以非学历的培训为名义,在国外可转移承认学分,并获得学位。由于高校之间的学分转移和学分互认已成为高等教育全球化和引际化的一种趋势,所以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于中外高校跨国合作中涉及的学分转移、学分互认和学分豁免给予积极的引导和规范,对中外教育合作的过程进行质量监管,而不应仅仅通过不予学位学历认证的手段来进行“事后规范和质量保障”。

面临中考篇3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包括:只重视制造忽略其他环节、低成本优势不再、税负过重、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以及内外部环境的恶化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扭转中国制造业陷入困境应采取的对策:一是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二是大力提高百姓收入水平,以我为主,培养内需;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关键词:“六加一” M2总量 平台贷 知识产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驱动之下,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例如,中国汽车产量世界第一,钢铁产量是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四个国家总和,水泥、煤炭产量也几乎达到全球产量的一半。还有家电产品等等,都是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出占全球的比重为19.8%,首次超过美国的19.4%,把美国保持100多年的“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头衔揽入怀中。但自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恶化,中国制造业许多潜在的问题与危机开始浮出水面。据统计,2012年以来浙江温州制造企业恐有六成破产,佛山80%的企业资金吃紧,10%处于关门不倒闭状态,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广东东莞,32个街镇中有18个街镇的工业增加值在2012年上半年出现负增长。本文就造成中国制造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中国制造业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只重视制造忽略其他环节

由于中国的法律制度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整个国家缺乏科技发明创新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不注重科技研发,宁愿花钱买技术,用市场换技术,也不愿投入巨额资金、时间、人力资源持之以恒地进行科技研发,造成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虽号称“制造业大国”,实际上相当于世界的加工厂。比如东莞工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出厂价只有1美元,生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而这1美元的芭比娃娃卖到美国的售销终端—沃尔玛的零售价是10美元。10美元减掉1美元后的9美元就是通过整个大物流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大物流环节所创造出来的。以2007年为例,毛利可以高达40%,巨额利润都被具有研发与管理优势的跨国公司赚走了,而中国的企业只有“六加一”的“一”,没有“六”,生产再多也没有意义。

另外,中国的企业在形势好时特别容易信心膨胀,盲目扩规模,搞多元化,甚至盲目海内外并购,搞低水平重复,企业没有竞争力,经济形势一有变化,企业就容易陷入困境。如近期的美的、比亚迪、三一重工、雅戈尔等知名企业都出现经营困难,不断裁人减薪。

(二)失去低成本优势

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的低成本及环保的低成本。随着原材料、能源及国企垄断行业的不断涨价,倒逼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最新公布的劳动合同法也对用工单位日趋严苛,如要求基本工资的增幅不能低于GDP的增幅,每个月不超过36个小时的加班等,这对本来就利润微薄的加工企业来说是雪上加霜。许多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把生产基地建在中国,也是看中了监管部门对环境污染的监管不严。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如近期发生的四川什邡市民众抵制重污染工程钼铜项目建设事件,江苏启东民众反对“王子造纸厂排海管道排污”工程等,以及环境的日益恶化,都说明依靠透支环境和民众健康换来的高增长已经走到尽头。2011年10月,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表报告指出,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生产成本将只比美国低5%-10%,而管理成本、物流成本比其他国家高,到时中国制造业将全面丧失竞争力。

(三)税负过重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世界银行2009年底的一份中国经济报告指出,从1995-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了5.7倍。2005年“福布斯”杂志的“全球税务负担指数报告”,中国被列为第二位。2007-2009年,宏观税负水平分别达到31.5%、30.9%、32.2%。竭泽而渔的结果,使大量企业举步维艰,没有多余的资金做研发投入,再加上腐败成本、各种额外的收费,使中国企业的实际税负名列世界前列。

(四)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

人民币升值打击了中国的出口企业,而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困境。1990年,中国的货币总量为1.53万亿,2011年为85.16万亿,21年翻了近59倍。中国的M2总量超过了美国加日本的总和,已经成为世界上钱最多的国家,M2是GDP的1.8倍,而美国的M2是GDP的0.8倍。渣打银行的报告称,2011年,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量已经占到世界新增M2规模的52%,这也就是中国物价不停上涨的原因之一。通胀是“有印币权的阶层”掠夺财富的终极手段。通胀大背景下,原材料、能源、各种资源大幅涨价,企业综合成本大幅飙升,经营环境日趋恶化。

(五)内外部环境的恶化

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其后的欧债危机,带来的直接结果有三:一是外部需求减弱,来自西方国家的企业订单大幅缩减;二是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企业调查等,为中国产品出口欧美制造障碍;三是欧美国家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制造业回流本土,奥巴马演讲中就呼吁美国和西方的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来,这些措施已经显出效果,在上半年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称,在年收入超过十亿美元的美国公司中,有三分之一计划或考虑将制造业务迁回美国。

从国内情况看,2008年金融危机政府四万亿刺激计划导致大量平台贷,据央行透露,“十二五”期间政府融资平台负债34万亿,每年利息就有几万亿;高利贷链条断裂、贫富分化加剧、经济萧条分配不公导致的大量中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下降;房地产的畸形发展,绑架了中国经济;大量企业的高额负债,如最近暴露出来的江西最大民企赛维LDK公司负债300多亿,以及无锡的尚德集团巨额负债,都是典型的例子。特别是最近,许多地方政府又在搞投资,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失衡,加重债务负担,企业生存环境会更加艰难。

扭转中国制造业困境应采取的对策

(一)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甚至与民争利。企业最希望政府提供的不是补贴和政策这些短期的激素,而是一个立足长远的发展环境,比如公开透明的政策,公正持续的法律等,效率、政策、透明度、政府要做的不是推,而是放,让市场优胜劣汰。比如由于缺乏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国外许多高端产品都不敢把生产基地建在中国。如果中国要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知识产权问题是它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障碍。

(二)大力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首先,要精简政府机构,减少行政支出。据统计,中国政府的行政支出占到财政收入的20%,是日本的10倍、美国的两倍。其次,应大力增加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支出,做好政府该做的事,让百姓免除后顾之忧,敢于消费。美国、德国、俄罗斯的福利、社会保障支出均占财政支出的55%-60%左右,而中国仅为15%。另有报道称:中国的卫生投入仅占世界的2%,中国的民生支出占GDP的比例居世界倒数第一。再次,要让利于民,国有企业退出竞争领域,大幅度降低公共产品与服务价格,降低税费,鼓励企业逐步持续地提高职工工资,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和农村养老、医疗制度。最后,鼓励企业重视和开拓国内市场,努力开发新需求,鼓励发展服务业,逐步变鼓励出口为鼓励内需,使中国逐步成为一个内需占主导的国家。

(三)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使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面临中考篇4

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2010)03-0117-04

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理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质量标准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中药为多成分体系,药效是众多单一活性化学成分的综合作用,体现中医药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之精髓。因此,利用中药指纹图谱质量评价体系分析中药(复方)成分的整体特性是目前关注的热点。但目前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还有一些模糊认识,现就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看法及建议。

1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要求

中药指纹图谱要求具备实用性,应满足特征性、重现性和可操作性3大要求。不论是中药材、中成药、中药方剂,其指纹图谱一定要能体现其特征,亦即专属性或唯一性;指纹图谱主要用以表现、控制中药化学成分群的整体,故同一样品,同一操作条件下应有较好的重现性。因此要选用适宜的分析方法建立指纹图谱。采用何种数学方法分析变化中的稳定性是重点解决的问题;指纹图谱的可操作性即针对不同用途,选用不同分析方法达到不同的要求。

2 中药指纹图谱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指纹图谱应用的前提

国外有关指纹图谱的报道无一例外地将指纹图谱作为鉴别项,评价植物药的真实性及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建立标准指纹图谱时,所选药材的基源鉴定是基础,必须准确。因此建立标准指纹图谱离不开传统生药学鉴定。此外,指纹图谱揭示的各种成分须和中医理论相结合,以药效、毒理等作为基础。大量的临床验证和药效实验证明,单个组分与整味药的作用是绝对不等同的。因而指纹图谱与药效、工艺研究相结合,用于评价疗效,完整地控制了中药的物质群体。然而,指纹图谱与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关性仍然模糊,人们无法从指纹图谱中解析某一峰或者某一段峰所代表的药理作用。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指纹图谱反映的基本上是化学信息,而不是药效信息。指纹图谱与药效脱节,成为指纹图谱最有争议的问题,即指纹图谱的理化变化是否必然引起药理作用的变化。

2.2 色谱法本身的缺陷性

中药指纹图谱一般以HPLC指纹图谱为最基本的方案。联用技术是目前最受重视的手段。色谱图中色谱峰定位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均用色谱峰保留值定位。虽然色谱实验条件是控制保留值的主要因素,但尚有许多非色谱技术所致的因素。中国药典附录中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仪器要求,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应性试验的要求。即只要满足待测成分含量测定的要求即可,其他成分是否分开或滞留在色谱柱中无关紧要。作为中药及其制剂的色谱指纹图,这样变动可能在生产过程检测、新药审批、药检系统检验、市场质量监督的实际执行中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因为色谱条件的任何改变,都意味着整体色谱图形变异,给鉴别工作造成困难。

2.3 中药材本身质量的控制

由于植物药的次生代谢产物随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所以,其化学指纹图谱就具有无法精密度量的模糊性。相同品种的中药样品间的个体差异会在其内在特性上有所反映,这些差异必然导致色谱图的差异,因而指纹图谱强调的是色谱的完整面貌而不是精确的细微差别,反映的质量信息是综合的结果。表现在化学指纹图谱上不是对单一化学成分定性、定量,而是展现某一类成分的整体谱图特征。在众多潜在不稳定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测得稳定的指纹图谱,也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以色谱图分析直接作为鉴别依据的模式识别方法中,借助现代电脑技术比较各图谱,据此说明各图谱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虽然图谱具有简单且直观的优点,但无法面对因各样品的个体差异所致的不同。因此,不仅要抓住、突出品种的特征,而且要模糊个体特征,以获得客观公正的鉴定。

2.4 指纹图谱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法的局限性还表现在指纹图谱与化学成分之间缺乏相关性,这主要是指纹图谱中色谱峰纯度不够所致。单味药材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复方中成药化学成分之间的交叉和相互影响更增加了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当色谱峰纯度受到质疑时,特征组分峰与化学成分的对应关系是不确定的;不同的指纹图谱可以表示样品之间的差别,但是,相同的指纹图谱并不一定代表彼此具有相同的化学组分,样品指纹图谱与标准指纹图谱相符并不一定表示样品与标准相符。因此,经过指纹图谱比对后得出的相符结论是不可靠的。

2.5 指纹图谱与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是以标准指纹图谱为比对标准,可因此省去对照品和对照试验的麻烦,这是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的优点。但是,缺少对照品和对照试验无法保证标准指纹图谱实验条件与测定样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条件的差异影响了实验方法的重现性。对于中药这一复杂体系,需要解决分离与检测两大问题,用单一分离模式难以达到,用传统的检测手段(如紫外线)或单一联用技术也易丢失大量信息。此外,从药材提取分离到分析检测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够,影响了实验室之间的通用性,难以推广。

2.6 指纹图谱的解析

目前指纹图谱之间相似程度的评价方法尚不能完全、恰当地反映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程度,仍需人工处理数据与谱图,这对推广和应用指纹图谱分析技术不利。目前在指纹图谱相似性分析工作中依然有很多被忽视的地方和误区。

2.6.1 对信息处理方法的“适用域”和“灵敏度”的研究不够 因为中药材本身所含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指纹图谱获得的客观原因,即来源于不同的试验方法,决定了指纹图谱反映中药品质时有片面性,使得处理图谱信息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指纹图谱,每种方法有着自己的“适用领域”。即使可用,不同评价方法对图谱变化的响应也不一样,即存在“灵敏度”问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2.6.2 图谱之间相似性评价指标粗糙与不科学 分析指纹图谱,应是分析整个谱图而不仅是谱图中的几个特征。目前,在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基础上提出的量化指标尚较粗糙,不能体现对应峰之间在峰形、大小上的差别,不能准确反映图谱之间相似的程度,据此得出的分类、鉴别结果的准确性尚待商榷。此外,“关键峰”或“主要峰”、“N强峰”等参数的制定,都着重于样品个体内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对其严格控制;而“非关键峰”或“次要峰”允许有较大的浮动,所谓的“无意义峰”则干脆滤去。对有效成分比较明确且纯度较高的中药注射制剂,这也许有较大意义。但多数中药并不明确其有效部位,这种

技术参数设置是否合理有待验证。

建立标准指纹图谱及其分析方法是为了控制中药的质量,应根据指纹图谱的特点与图形性质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建立具备通用性且易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方法,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才便于推广和应用。所以,目前指纹图谱分析的误区是用对特征峰或某些特征指标的分析替代了对指纹图谱全图的分析,尤其是红外、紫外这类光谱图谱,样品特征不仅通过峰位置与图谱面积体现,而且谱图中的峰形、分布特点也须考虑。如果根据上述指标,则很可能将相互之间本不相同的图谱判定为相同。

2.6.3 以二次处理过的指纹图谱信息作为分析基础 目前对指纹图谱分析及应用中,虽然运用了各种数学方法分析谱图数据,但计算中多引用的是二次数据,即引用的是经过仪器配套软件处理过的数据,或是研究者处理后的数据,甚至引入了其它参数,而不是测试所得的原始数据。虽然分析中采用二次数据简便、易进行,但失去了指纹图谱的原始概貌,影响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其实,就中药(材)质量评价和分类研究而言,指纹图谱的原始数据就是样本所含特征的全面、间接或直接的体现,直接用原始数据评价分析比二次处理后的数据更为可靠。

2.7 对指纹图谱应用领域理解的局限性

目前,对指纹图谱的应用研究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其提供的信息区分和鉴定中药材;二是研究如何评价图谱之间的相似程度,以便于今后根据标准指纹图谱评价待检样品的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指纹图谱的应用范围。实际上,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确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测试方法得到的指纹图谱,不仅仅限于评价最终产品质量和判别真伪这一目的,在明确所得指纹图谱确定与专属的前提下,指纹图谱不仅可用于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而且可用于控制生产过程。我们不需要知道工艺的每一步骤,试验的每项操作所得的指纹图谱包含的信息(当然,能明确指纹图谱提供的信息更有利于控制各生产环节),但我们能以指纹图谱的“相似性”作出评价:根据各生产环节指纹图谱的变化,考察操作条件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和因素或过程,从而确定工艺参数的合理范围及重要工段。再是根据分析生产过程指纹图谱的结果,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3 设想及建议

3.1 药材质量的稳定性

中药是天然产物,产地分散,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加上采收、炮制等多因素的影响致使质量不稳定,不利于指纹图谱的研究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优化、稳定的中药材栽培基地,实施药材GAP。建立工艺过程跟踪指纹图谱时,药监部门、药材生产单位、中药厂家,科研单位应协作,统计各方面数据,统一标准。

3.2 制备相对标准化的对照提取物

若能制备出相对标准化的对照提取物,则建议随行测定代替标准图谱,计算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提取物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以消除仪器、色谱柱等的影响,提高方法的重现性。关键是能否制备出对照提取物。对照提取物要求批次间稳定均一。但由于制剂是由不同批次药材在不同条件下制成的,有很多可变因素,难以用某一批样品完全代表标准样品制备对照提取物。对照提取物的波动性在检验中可能放大,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认为,可在原研制的色谱条件下(规定的仪器、色谱柱),通过严格限定特征峰的峰面积(如限定在标准图谱的90%~110%或更宽),采用混批形式经勾兑制成相应的样品,按照注射剂指纹图谱前处理方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检验时可通过相应放宽相似度的限度,消除部分峰变化引起的误差,保证对照提取物的可行性。建议制备对照提取物时由原研制单位或指定的检验部门完成,以保证对照提取物最大限度的一致性。对照提取物最好为干燥品,并保存在规定条件下,充氮气保存并定期标化更新。如有可能制备标有含量的对照提取物,定量测定明确的有效成分,同时完成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测定,可大大简化操作,控制多项成分,节省对照品。

3.3 细化梯度洗脱的条件

在规定仪器,色谱柱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细化梯度洗脱的条件。除规定理论板数外,建议规定某些敏感色谱峰的分离指数,或判定易合并色谱峰的分离指标,并在起草说明或相关材料中列出指导检验部门调整梯度的建议,确保图谱中色谱峰的分离。多点定位时,建议增加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定位峰位和吸收波长,以防止定位错误。

3.4 详细考察制剂工艺中色谱峰的变化

建议更详细考察每种药味在制剂工艺各步骤中色谱峰的变化,明确各步骤对成分的影响,以指导生产工艺控制。并逐步开展与疗效相关的有效部位的研究,根据所选的有效部位,确定指纹图谱的研究指标,为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疗效提供依据。

3.5 工艺参数一致

为控制成品的均匀性,不同厂家的产品工艺参数,包括详细的工艺参数应尽量一致。为了保证批间一致性,建议采用提取物投料的方法。对含量差异较大的药材,建议先测定药材的指纹图谱和相应的指标含量,根据药材指纹图谱结果,用药材混批形式,或按一定量调整不同批次半成品量,在规定的投料量范围内,制各出工业化的均一成品。在无法控制天然产物(药材)量的情况下,最有效地控制成品的均一性。

3.6 指纹图谱的技术问题

首先,针对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只有细化其本身固有的特征,找出其中可规范化的指标成分,找到的特异性指标越多,质量越容易控制。建议对同一中药可根据实际情况尝试从各层面构建一组指纹图谱,包括TLC、GC、HPLC和HPCE等技术手段,改变以往单一的质量评价模式,向综合的质量评价模式发展。一方面,不同分析手段建立的指纹图谱之间可以相互结合和补充;另一方面,同一张指纹图谱上组分的数量、次序和相对量化比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通过多图谱可以表现某种中药(药材或复方)的各个不同侧面的特征,综合评价中药的质量。

其次,考虑到中药复方的成分复杂,极性不一,有脂溶性成分也有水溶性成分,目前的分离技术很难将极性差异较大的成分同时分离。因此,有必要按极性分组,通过不同溶剂提取分离,从数量上减少组分,再分别建立指纹图谱,这又形成一组图谱表达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最后,中药指纹图谱的实验条件与含量测定的条件不同,以HPLC为例,测定含量的色谱条件注重待测成分的分离效果,指纹图谱的流动相则多用梯度洗脱,优化色谱条件以求得到更多的特征指标峰。药效和成分都明确的指标成分,可将中药药效群组分的指纹图谱定性研究和指标成分的定量研究相结合,加强指纹图谱表征的特异性,建立现代中药质量标准体系。

3.7 新技术开发

(1)提出合理且易实施的指纹图谱相似性的分析方法并开发相应软件,与分析仪器相配套,用于生产企业和药品检验部门的质量控制和评判;(2)开发基于各类指纹图谱分析的中药材分析、鉴定、分类评判软件和网络平台,为有关部门、企业和机构服务;(3)开发和建立在线指纹图谱检测技术、分析软件与基于指纹图谱信息的生产自控程序,实现用指纹图谱控制中药生产过程;(4)建立地道药材指纹图谱数据库和网络平台。

4 结语

面临中考篇5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建议

在当前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和教学的过程当中,班主任作为管理和协调学生、家长、各任课老师的中心环节,地位显得尤其重要。特别在学生中学时代这个特殊的背景之下,由于他们的身体、思想价值观及其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都远未达到成熟的阶段,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等诸多方面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困扰。鉴于此班主任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说,起着引导学生正常良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班主任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性

在整个中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当中,不同时期和阶段都需要由一个经验丰富并且善于交流的老师来引导,使之德智体美全面、合理地发展。而班主任所发挥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要及时地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解决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同时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最终促使学生们以快乐、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成长过程中各种问题。

二、当前中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班主任管理工作过于细化、量化,从而造成对于班主任的个性化管理班级很难合理、全面地展现。由于学校对于班级工作无论大小都有详细和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于班主任的各种职责范围管理太过于严格,由此导致其个性化的班级管理往往与学校常规的管理制度之间格格不入,矛盾难以调和。如班主任都常常抱怨:学校要求学生每天都要早操,而班主任也需要跟操,以至于每天早晨校园里面起得最早的人就是学生和班主任。同时学校对于班级事务过于细碎的硬性规定也妨碍了教师个性化、人性化管理的发挥,尤其是学校要求在每周一都要提交一周的学生和老师的谈话记录,然而,班主任最大的压力是学习上的管理,中考成绩作为其行为的指挥棒,但是却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上面,导致了精力过于分散。

2.班主任的工作报酬太低,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其参加班级事务管理的工作积极性。现在普遍的班主任津贴是在100~200元/月,甚至有的学校更低,这就更进一步加剧了其心理上的落差,最终使得积极性普遍不高,尤其是青年教师不愿意承担班主任带班的

工作。

3.班主任的工作量大而且繁杂,但是学校对于其工作普遍并不是太过于重视。以中考奖励制度为例――学校里面的各个领导是优先考虑对象,其次就是多带班的任课教师,最后才会考虑班主任。

4.学校对于班主任的各项权利保护也相对来说滞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很多班主任都反应现在在校学生的生活太过于单调,学习也太过于死板,基本上都是两点一线,不是在学校、家里就是在来往两者的路上,个人自由活动时间相对来说很少。班主任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想搞一些课外活动,但是又怕出现意外而承担不起责任。同时有些学生又会对于某些老师的合理教育认为是变相体罚、挖苦和讽刺,而这些界定也是不甚明确的,这就更加使得老师的权利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5.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理念、制度发展不甚完善。学校对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普遍不是太重视,长期以来并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专业化指导和培训制度,同时班主任对于自己的工作在专业化上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也是相当的匮乏,这也导致了班主任对于学生工作的被动。

三、解决班主任在当前环境下面临情况的对策

1.积极转变观念,合理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的建设。一直以来中学班主任的任命都是由学校决定,教师普遍都是很少甚至没有选择权,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到老师的切身感受,从而导致即使有的老师对于班主任工作不太感兴趣,但是迫于学校所施加的压力,最终还是会勉为其难地接受班主任一职,为此要改变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充分实现民主管理。就一般而言,很多学校的领导普遍认为女老师在性格上面会比较柔和、细心并且有耐心,非常适合做班主任的工作,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不少中学女性班主任的数量普遍偏多的原因,但是一旦女性班主任数量过多,并不会有利于学生,特别是男性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此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学历水平、教龄以及年龄等等因素都会反映出整个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成熟度,这也是班主任结构队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指标。就当前来说随着国家对于教育力度的加大,班主任教师的整体学历提高很快,并且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因此需要加强在重要岗位上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同时由于中、老年教师经验比较丰富,也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指导,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2.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的标准,着力完善班主任的奖励制度。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于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可以用在改善教师待遇上的费用不断提高,使得提高班主任的津贴标准有了可靠的保证。但是从总体上还是偏低,为此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经费的收支情况,就需要尽量为合理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做出努力。根据按劳取酬的原则,班主任在完成普通任课老师教学工作量的同时,也还需要在所配属的班级管理上面花费更多的精力,所以应该获得更多的报酬。鉴于此也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收入待遇,来激励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班主任的专业化培训,努力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程度。随着现代社会对于班主任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规范的教育和培训,很难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胜任新形式下班主任所必备的知识及其技能。为此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探索和构建针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水平学校和班主任的专业化培训职业生涯体系,从而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学生情况的优秀班主任。

参考文献:

面临中考篇6

第一,思想文化上不同。思想文化上差异是海外并购区别于国内并购所特有的文化问题。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Hofstede,1980)认为一个民族思想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处事风格,这种处事风格包括一个民族风俗习惯、共同价值体系,这种独有的价值体系区别于其他所有国家,构成了自己统一的行为规范。第二,管理文化差异。管理文化差异是企业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通过慢慢积累和沉淀,形成自己管理理念和组织构架,是企业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过程形成的,是企业自己独有的文化风格。例如,企业思想观、发展目标。管理文化差异是企业文化在企业在管理理念和组织架构不一样。根据唐炎钊和张丽明(2010)的总结,本文选取企业思想、行为、习惯、处事风格、组织结构和战略目标作为评价并购双方的组织文化差异的方面,这六个方面能够较为客观和贴切地反映一个公司的管理文化。

首先,人在文化交流平台中起了沟通的作用,在跨国并购中人在并购环节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人在处理日常事务和自己的思想意思上是有非常大的差异的。近一步说,文化差异会影响两者在处理同一件事情所选择的态度,态度不一样,对同一件事情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完全取决人的态度,在21世纪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公司的很多事情取决人的正确态度,即人力资源的管理。我们知道,不管在任何领域,实施管理要靠人才、科技创新需要人才、信息传播更需要人才,人力资源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在跨国并购中,更是如此,人才的选择在跨国并购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在中石化并购ADDax过程中,很多环节人力资源管理者发挥了自己独有的作用,他们取得的作用是其他客体不能取代的。为此,在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是跨国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更是他们顺利进行重要保障。

在并购过程中,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关键,尤其对于文化冲突这部分,应把文化冲突这部分作为前期调查的重点。很多企业认为:前期的文化准备工作在整个兼并过程中并不是很关键,很多管理者把目标定位在兼并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上,对这部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做法导致并购后会碰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有可能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所以,在早期,企业可以专门组织团队,这个团队可以专门针对两企业中存在的文化冲突进行调查和取证,找出两者不同,可以减少企业以后面临的压力。对于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来说,企业目标不是短期的,而是朝着持久的方向去发展,企业的目标也不是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在取得利润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及品牌价值,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入世界的每个角落,这是每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企业家对跨国并购的终极目标。所以在并购过程中,企业应该立足长远发展,把并购前期的工作准备到位,做到心中有数,理解对方文化,接受对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是,让其他国家员工接受一项新的事物,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很长的一段路程,这段路程中,有可能会碰到堵车,也有可能需要急刹车,这都要求中国企业要有持久耐力,有时候该停车的时候就应该下车歇息,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朝着有力的方向发展。

在以往的整合案例中,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案例,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在并购中只是单纯的考虑到收购企业资产,或者仅仅考虑文化的整合,这一切是不可能顺利地完成企业的并购,整合在并购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果不重视整合很难达到并购前预期的效果,整合是有风险的,如何规避整合风险就需要一套科学的整合方案,但是考虑到各个国家和企业的实际状况是不一样的。因而,要从战略的角度去考虑整合风险。根据TNC跨国并购的经验和中国并购的实践经验看,要围绕如何让实现协同效应,解决战略的目标。在市场运作和企业生产管理的人力上,以及企业的组织框架和整个企业所处的国家的民族文化上整合,这种整合叫做协同整合,不单单是对企业的某一面进行整合。将整体的规划纳入到企业的整合纲领中来。企业的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缺一不可。因此,注重整体整合绩效。

面临中考篇7

老鼠颤颤惊惊的说到:“猫大哥,实在是没有办法,任务压力太重了,您帮帮忙,进两箱可乐吧?”

这本是原在可口可乐的同事发来的一封短信,虽然是笑话,却隐含着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一个现实。碳酸饮料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各个装瓶厂的日子都不是太好过。

从1976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90年代初装瓶厂的相继建立,到现在约26家装瓶厂的分布,使可口可乐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中国得到长足发展。

那标志着最有品牌价值的红色LOGO冲击着中国大中城市的各个售点;

那带有明显美国文化的“ALWAYS尽情尽畅”的红色饮料伴随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那‘教父’般的行业角色和近乎宗教的营销文化加快了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水平和步伐。

在新员工入司前的培训上总会强调:美国年人均消费可口可乐270瓶;埃及27瓶,中国只有9瓶。所以,高层们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并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并乐而不疲。

但现在却或多或少的发现可口可乐步履艰难,虽然早在2002年在大陆宣布可口可乐要做全饮料公司,但相继推出的天与地、阳光、岚风茶和合作的雀巢茶都有前劲无后力,而主打碳酸系列的价格却一落再落,而给各营业公司的任务和压力有增无减,销售人员怨声载道,只有变通方法,使执行缩水,市场变节。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环境使然,也有销售体制的束缚。

1.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产品的多样性使消费者消费越发理性。 中国的消费者从对品牌的盲从到理性的选择,再加上可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广,分割了可口可乐的许多消费者。

另外现代社会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下一代的关爱,使营养型和功能型饮料越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果汁、牛奶及脉动等功能饮料。

连作为可乐重要销售渠道的洋快餐,也被冠以垃圾食品的称号。

可口可乐因其无营养含有过量糖份易使人发胖的事实而被更多的人认识,而倡导感性消费,引导消费习惯,增加饮用范围和人均饮用量的目标策略在成熟市场实现越发困难。

2. 作为可口可乐主要消费群体的新生代,有追新求异的特点。

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优越环境下成长,他们追新求异,并有叛逆思想,很难培养并产品忠诚度。

同时每年都会有很多新品种出现,在价格与品牌背景上已与洋品牌接近,如乐百氏生产的脉动、汇源的他—她、农夫果园等等,价格在1.5—3元,是新生代可接受的,他们愿意用很低的成本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和新的产品。

不经意间,会有一种新产品出现,或多或少的分流消费者,并由此产生新的市场机会。

作为中国市场后来者的百事可乐狠打青年牌,以更胜一筹的广告策略,博得一大批青少年的亲睐。

近来风靡内地的芙蓉姐姐、美国华裔新偶像孔令祥等现象就是人们对传统观念反叛的一种表现。

3. 在渠道构建与终端运作表现方面已逐渐失去优势。

可口可乐在中国率先引进和建立起直营体系,业务拜访和市场操作等一套完善的方法,在当时是较为先进和超前的,并率先提出售点生动化的概念。成为众多企业竟相模仿的榜样,并由此造就了一批业内精英,很多已成为竞争企业的中坚力量。

国内企业具有成本的优势和灵活的机制,他们更理解中国的消费者和客户需求,对员工的执行要求更严,资源的使用更是有的放矢,用同样的方法会往往产生更好的结果。

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你会发现售点的其他产品陈列面比可口可乐更大,广告更多,市场活动更频繁。

而曾作为可口可乐忠实的客户与经销者,也移情别恋,销售人员的地位也与日剧下,客户关系开始恶化,毕竟利润是客情关系维持的基础,销售人员耳熟能详的‘利润的故事’越发苍白无力,但完全直营的代价毕竟太大。

逐渐成为城市消费主流的大卖场也为更多厂家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4. 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运行模式也限制了发展的进程。

可口可乐在中国采取1+X模式,既利用品牌的效应,通过合作、合资等多种方式在各地设立装瓶厂,并向多家装瓶厂出售可乐主剂(碳酸饮料原料)获取利润,并通过市场的再支持,统一在全国开展市场活动。

现阶段已有嘉里集团、太古集团和中粮集团三大合作伙伴,共计约26家装瓶厂。可口可乐在装瓶厂的股份很少或没有,实际上装瓶厂只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经销商。而可口可乐才是真正品牌的拥有者,核心技术的掌握者和利润最大化的获得者(主剂的销售),而表面上又扮演慈善家的角色,帮助各装瓶全方位的指导、培训和服务,每年中国市场的规划、运作和大手笔的投入,赞助中国的公益事业、体育赛事,并声称帮助发展中国的饮料事业,解决大批人员的就业。

本方法前期对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有推波助澜的功效,但因不同的利益目标结合在一起难免会产生纠葛。

可口可乐公司考虑在中国整体战略发展,他们追求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人均销量等指标,碳酸饮料在中国的销量增长是可口可乐追求的终极目标,以弥补本土与欧洲市场的委靡。

而各装瓶厂作为独立的运营单位,利润是其投资的主要目的,而现实恶劣的市场环境,同行业甚兄弟厂的价格竞争使利润空间大大缩水,前期的投入是可接受的,而遥遥无期的利润期望最终变成了失望。

百事可乐前年发生装瓶厂倒戈事件,为可口可乐敲响警钟,所以在某些环节上可口可乐公司也不得不向装瓶厂屈服,使得中国市场的战略受到牵制。

5. 新产品的开发虽未有间断,但在市场上表现卓越者却寥寥无几。

虽然可口可乐拥有先进的产品研发和健全的销售网络的优势,而且在2000年出提出将从软饮料公司向‘全’饮料公司转换,并以创新作为发展的主题。

但现实却不如人意,快速消费品行业特点决定每类产品都将由1—3个品牌占绝对主导优势,但茶饮料不如康师傅绿茶、娃哈哈;果汁做不过鲜橙多、汇源;矿泉水赶不上乐百氏、农夫山泉;本身又不能与众多的低档品牌为伍,而看家的碳酸饮料城市里有百事的挤压,农村里的非常可乐等已先入为主。

可口可乐很多新品上市都是轰轰烈烈、粉墨登场,不久便悄无声息。

6.随着各装瓶厂本土化进程加快,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已被各合作集团的自有文化代替。

可口可乐在进入中国之初,因其品牌效应而滋生的美国文化被许多人吸引----创新、激情与快乐,企业为员工提供安定的工作环境与福利保障,并有许多培训和发展的平台,并以在可口可乐工作而自豪。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位利润的大幅降低,各装瓶厂为生存需要,在要求增加销售量的同时,开始开源节流,甚至削减员工的奖金福利。

从高级打工者的总经理到一个部门的销售人员,把当月任务的达成当作硬指标,因为年初的制定销量指标和利润指标是衡量每个打工者的饭碗能否保住的标尺,所以人们特别是位居下游的销售员们,每日疲于奔命,应付销量,为完成任务,跨区销售、变通政策、动用专项促销资源、大量赊欠、代客存、挤压客户、虚开发票等非常规手段来完成任务,很少再有人关心市场的良性发展和品牌效应,更有甚者谋取私利,侵吞公司费用。

人员的经常性更换和流动,收入的降低,使许多在职人员有朝不保夕的感觉,有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的员工也感前途渺茫。

以消费者为中心,为客户和员工创造价值的理念被以为股东创造利润,完成董事会的任务取代。这样的结果是失去员工和客户的信任。

市场终端理论认为:人类懒惰、享乐、纵情、自私是市场最根本的需求之源,人类无法满足的心灵深处是市场真正的终端。喜新厌旧是人类的本性,而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又强化这种本性。而可口可乐在全球100多年的发展成为一个特列,这不仅取决于产品本身,更来源于经营者的智慧。

不管如何,可口可乐作为当之无愧的业界老大,在中国仍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只有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时刻关注消费者的需求,紧跟时代步伐,重新打造和保持核心的优势,可口可乐的产品生命周期的抛物线更长。

面临中考篇8

关键词: 消防指挥人员队伍建设

Abstract:Base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ire-fighting & rescue in fire department,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ent problems in team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commanding officer, give advice and point out that how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fire-fighting & rescue command officer.

Key words: fire department ; command officer;team construction;

0 引 言

随着公安消防部队所承担的任务由原来单一的防火、灭火两大职能工作向防火、灭火、应急救援三位一体的方向拓展,给消防部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纵观近年来消防部队参加的各类灭火救援战斗,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战斗胜利,这与现场指挥员的临场指挥是分不开的。公安消防部队必须在进一步提升队伍战斗力的同时,着力培养锻造一批更加专业的人才资源,特别是高素质的灭火救援指挥专业人才。

1 当前消防专业指挥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消防部队对灭火救援指挥人才队伍十分重视,灭火救援指挥人才队伍日渐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我们的消防专业指挥人才队伍建设与当前消防工作所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专业指挥人力资源配置失衡。

现行工作机制下,基层指挥员多则5-7年,少则3-5年才基本具备指挥素质。而与其他岗位相比,从事灭火救援指挥工作的干部更缺乏政策保障,在提拔晋职、评定技术职称上劣势明显,导致很多经过实践锻炼的高素质专业指挥人才由于没有编制而离开部队,或者由于职务晋升而离开指挥岗位,造成了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1.2 部分专业指挥人员灭火救援底子薄。

老基层指挥员经过几百次烈火的锤炼和实战的洗礼,积累了丰富的灭火救援实战指挥经验,但却受到个人文化层次低和理论基础薄弱的限制;而现在的年轻指挥员大多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又在部队院校经过系统的消防业务理论学习,有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参加的灭火救援实战少,灭火救援指挥实践经验较为薄弱。

1.3 指挥员工作重心及价值取向失衡。

有的指挥员思想不稳定,不安心本职工作。由于防火与灭火、基层与机关在实际工作中的差异,导致个别灭火救援干部对本职工作不安心。尤其是部分基层指挥员认为在中队工作时间不会太长,不注重灭火救援专业技术的积累和提高,工作时间不长就会想方设法调换工作岗位,甚至转业到地方工作,造成了专业指挥人才后继乏人的状况。

1.4 指挥员缺少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由于基层中队事务较多,基层指挥员不仅负责中队训练,还担负着队伍管理教育等任务,时间、精力十分有限,无法静下心来认真研究战例战术。再加上有的执勤中队一个月也出不了几次火警,而且中途返回、到场熄灭的情况也占了很大比例,造成基层指挥员灭火救援实战的数量较少,可积累、提炼的典型战例更少。

1.5 部队在开展战评总结、战例分析、预案演练等工作中,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现场。

在开展灭火救援战评时,只讲成功经验,不认真分析不足之处和教训,无法真正做到“打一仗、进一步”。许多单位在开展预案演练时,只是为了敷衍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挥员只是下达“按预案要求战斗展开”的命令后便完成了指挥任务,演练工作流于形式。在开展大型实战演练时,支队在制定演练方案时,对每个环节都做了具体要求,中队指挥员只是按照方案的原话照本宣科便完成任务。练与战的脱节,影响了各级指挥员指挥能力的提高。

2 加强消防专业指挥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消防专业指挥人才的能力是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包括政治品性、观察分析、快速决断、临阵应变、组织指挥、协调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加强消防专业指挥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把指挥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工程的重点,着力培养适应新时期消防部队建设和面向灭火救援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并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1 抓好指挥人才产生的源头关。

在基层指挥员生成上,应进一步放宽渠道。对战士考学工作中,参考年龄可以适当放宽,必须把军事业务素质作为招收的必备条件。凡参考对象必须具备1-2年战斗班班长经历,特别优秀的战斗班长可以直接保送入学。对选调地方大学生补充战训岗位,应侧重招收化工、给水、建筑、计算机、通信等专业的人才。对长期从事战训工作,具有较丰富的灭火救援实战经验,又能热心战训工作人员,应尽量安排在战训岗位工作,不要因提职、晋升等非工作需要因素调离战训部门或随意安排转业,尤其是调入部队战训部门的院校毕业生严禁随意转岗。

2.2 实施“人才工程”,创建学习型人才队伍。

一是制定统一的培训规划。公安部消防局和各总队应就专业指挥人才的培养问题,制定出统一的培养规划,结合队伍建设的发展需要和灭火救援任务形势的要求,明确培养目标、条件、内容和方式。公安部消防局、各总队、支队、院校、训练基地等共同抓好落实。经过几年的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消防专业指挥人才队伍。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培训。不仅要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而且要广开培训工作的路子,如函测作业、电化教学、新技术、新装备讲座,分类火灾指挥培训、重特大火灾现场学、组织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火灾种类复杂的大中城市支队、中队代职等,改变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与实战脱节等现象。要高度重视指挥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探索心理训练的程序、方法,通过模拟训练基地,开发计算机模拟训练系统和实地演练等,用声、光、电、热等手段,营造逼真的火场环境,营造实战氛围,增强感官刺激,使指挥员亲身体验实战气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官兵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果断决策的心理素质。

三是加强理论研讨。作为各级指挥员特别是中高级指挥员,理论研讨的着眼点始终要放在对付现代火灾上,注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搞清现代火灾的特点、规律、发展趋势和对付的基本手段以及火场指挥的基本程序,不仅要重视对灭火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研究,更要重视整个火场指挥的宏观研究;不仅要重视对成功战例的经验总结,更要重视对不成功火场教训的分析;不仅要重视学术上的研讨,更要重视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

2.3 加强实践锻炼,维护基层指挥员队伍的稳定。

2.3.1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干部的成长要靠严格的实际工作的锻炼。面对熊熊烈火,面对错综复杂的火场,不经过长期火场实践摔打的指挥员,是不可能娴熟地驾驭火场指挥的。各级党委和领导要为干部到实践中成长锻炼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安排一些年龄较轻、文化程度高,责任心较强、献身消防事业的干部放在灭火一线的中队、大队任职,放到执勤任务较重和重要岗位上任职锻炼。不要把那些熟悉基层,又有一定火场指挥经验的优秀中队干部急于调到机关,也不要为了暂时照顾他们的职务,都把他们放到防火监督岗位上,要给他们更多的积累和总结经验的时间。

2.3.2 稳定是关键,稳定长才干。稳定是确保灭火成功的关键。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应建立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坚持用事业留人、用环境留人、用待遇留人,逐步形成专业指挥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格局。在具体措施上,应配齐配全大、中队干部,配强基层指挥员,从政治上关心专业指挥人才,对那些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硬,政绩突出的战训干部,要优先考虑提拔使用。在职级上,对优秀的专业指挥人才的职务予以高配;实行职称评定,应参照其它岗位职称评定,适当放宽政策,让长期从事指挥岗位的人员能够评上战训中、高级职称;在生活待遇上,给予一定的激励机制,如战训岗位特殊津贴或奖励工资制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稳定专业指挥人才队伍。

3 结论

要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消防专业指挥人才队伍,必须要下长功夫、慢功夫、细功夫、综合功夫,要以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将培养灭火救援指挥人才建设列入党委的重要人才工程,从政策上关爱他们,从初期阶段培养他们,从实战中锻炼他们,才能让这支队伍不断成长壮大,在将来日益复杂的灭火救援战斗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公安部消防局.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Z],2009.

[2] 王勇,杜欣.浅谈消防指挥员的指挥艺术.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z1.

上一篇:游览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匆匆那年台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