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范文

时间:2023-09-25 07:43:3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篇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篇2

1 故园之思

李白《渡荆门送别》抒写诗人“辞亲远游”,仗剑出蜀的见闻感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前六句写舟行江上的远观近察,着重描绘荆楚古国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结尾两句抒写故园之思。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万里相送,如影随形,情真意切,如此从对面落笔,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着一“仍”字,韵味悠长,本来诗人放舟东下,一路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相依相伴,可是出了荆门,山势平缓,视野开阔,只见一江绿水,滔滔向前。相比之下,可见“故乡水”一如既往,绵绵不尽的深情厚谊。

2 兄弟之思

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抒写作客他乡的思家念亲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前两句直抒胸臆,以漂泊异乡的孤独落寞来反衬佳节思亲的焦灼、深挚。不经迂回,直奔题旨,形成高潮,出现警句。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但是,三四两句作者却跨越时空,落笔对面,不写自己,而写兄弟,遥想兄弟们重阳登高想念诗人的情景,远隔千里的兄弟们佩带茱萸,携手登高,有说有笑,好不开心,突然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种构思,曲折有致,出乎常情,不写己思人,而写人思己,更见己思之深、之切。

3 夫妻之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篇3

关键词:古诗词;泰国中学;文化教学

一、古诗词文化理念

古诗词的内容包罗万象,它不仅可以向我们展示古代的生活风俗思想,还是古代文人志士的自我抒写。可以说它既是开启通向中华文化的一扇窗,也是中华文化这幅画卷上最具文化气息的一笔。

高彦德、李国强、郭旭三人在撰写的《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中强调:“我们必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任务,将文化教学纳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全部过程。”这一说法基本明确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对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这就使得我们无论选用何种语言的教学方法最终都会涉及到相关文化的教学。也就是讲语言教学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是免不了相关文化的教学的。一味的单纯的汉语语言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枯燥,适当的融入一些古诗词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是汉语语言的教学,而更深层的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著名学者江蓝生提出:“面向新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在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更加突出中国文化的比重。”自从对外汉语教学兴起以来,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我们仍要努力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足。

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讲到这一定义:“文化指的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既包括显型的,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合理或不合理的一切,他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潜在的指南存在。”他进一步扩大了文化的范畴,不管是好的坏的,显性或是隐性的都是文化,且提出了文化对人们行为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文化对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而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看来,再以古诗词为内容设计文化课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展开的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国最富有张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兼具文化和语言的双重性质,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材料。以古诗词为内容来进行文化课程教学,可以更好的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

笔者在泰国中学教学中,了解到汉语教材中编写古诗词的比例只是凤毛麟角,加上泰国中学学生基础不牢固而且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所以学生的兴趣并没有提起。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流。进行对外汉语古诗词教学也是为了让学习者更好的了解中国,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减少文化交流的障碍。因此,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活动要重在跨文化的角度设计,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激发兴趣,让学习者能够更好的融入汉语语境中。

王学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层次》中指出文化教学指的就是:“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移人所学语言国相关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的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包括语言教学有关的语言文化学专业课程。”那么在文化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笔者认为:文化教学可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大幅提高对外汉语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思亲怀乡是人之常情,然而学生在思乡的时候也会喜欢设身处地的比较两个地方的生活,这首诗词教学能够拉近学生的心灵距离,同时也可以向他们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询问学生是否想家时,我们发现同学们都很想家,当想家人的时候大家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那么中国古代诗人是怎么表达他们自己的情感的呢?

在泰国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注重这几点:

首先是以实地情景的方式教学,对古代诗词的学习理解,最为重要的是明白作家的心志,然后才能理解内在神韵。然而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却是对中国文化并不熟悉的学生。当今与古代之间的时间跨度是难以逾越和改变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从空间地理上着手,尝试从空间上感受古代诗词作家的心境及文化气氛。把学生学习经典古诗词寓于文化旅游当中,以真切的实地情景促进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进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把学生带入思亲怀乡之情,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以及传统节日的一些符号,及中国人喜欢节日团聚的观念,同时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七夕等节日,并向学生询问他们的节日的情况,让学生比较下他们的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在比较讨论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会加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其次是用想象情景方式教学,古诗词是相对注重抒情的语言艺术,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创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使诗词更加丰富多姿。教师的角色可以转变成为引导者,让学生自己描摹勾勒诗中的优美风景、生动人物和历史事件,变语言为图像。教学中则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基础,借助图画、音乐视频等现代传媒技术手段再现古诗词的情境。通过这种极具直观性、生动性的方式把古诗词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文所塑造的各种形象,体验不同情境中的文化。例如笔者在教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七言绝句展示了茱萸的一些图画,这是一种带香气的植物。并解释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只要出现“茱萸”就会让人想到重阳节,成为一种符号,另外还介绍一下重阳节的符号还有。

再次是以再现情景方式教学,是将古诗词中描绘的情景,通过学生的模拟或其他形式的参与达到再现,在此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再现古诗词情景,模拟情境中的人物进行思维活动,不仅仅是有利于以现代汉语的形式把握古诗词的文化精髓,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训练,培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感情。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虽然是诗人王维抒发的个人情感,但当这种情感与自己传统节日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使每一个阅读者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思想震撼与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本土文化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讲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想象、以及诵读技巧。以诗句为凭借,引导学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深刻感受汉语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结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篇4

大家早上好!我是三(3)中队的陈曼希。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同学们,你们都应该知道重阳节吧!——对,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曾经学过好几篇关于重阳节的诗篇呢!比如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课本里我们知道了,重阳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在我国古代思想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初皇宫中,每年的九月初九,都要佩带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时,民间又有了重阳登高的风俗,因此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载.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最近,从新闻媒体讨论的话题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该不该给老人让座?”“怎样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这些活动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设和塑造一个具有高度文明、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作为生活在这座大城市的我们,更有义务为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观地说,经过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已经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谴责.反省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又做得怎样?我不想对你们的过去予以评价.但是,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全体同学是否想到,该如何为我们家的老人或者社会上的老人做点什么呢?希望大家考虑一下.当然,学校政教处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节后作个统计,看看我们的立达学生在老人节里为社会、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篇5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教学流程:板块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师:什么是佳节呢?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传统佳节,你最喜欢过哪个佳节?

2.师:每逢佳节来临,我们就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欢聚一堂,度过这快乐的时光。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心的,但唐朝的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板书课题)

3.读题,理解课题,课题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思亲)

板块二:初读古诗,激发兴趣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首古诗中的一句,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 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谁来读一读,读准每一个字,每一句诗。指名读诗

3.过渡:王维的诗就像一幅画一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今天这篇课文也很有意思,文中有诗,诗中有文,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你可能会对诗有更多新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读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吧。

板块三:诗文对照,品悟文本

(一)了解为何“思亲”。

1.王维为什么思念亲人?屏幕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2.这句话中有两个数字,是多少?从这两个数字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15岁——离家时年龄小;两年——离家时间久)

这是孤独的两年,是充满思念的两年,这两年是何等的漫长。谁能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师:看——(板画):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以东,而15岁的他却孤身一人在华山以西的异地他乡长安。对于他来说不是他的家乡,是另外的、别的地方,长安就是异乡。他自己就是到长安求学的一个客人,是一个异客。

师:长安和王维的家乡隔着一座险峻的华山,在交通很不发达的唐代,回家只能靠步行,不仅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而且过了华山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程,回一趟家不知要走多久呢,不是想回就能回的啊!王维不知有多想念他的亲人呢。

4.这就是王维,他独自一人在书斋里,看着他,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背井离乡 举目无亲 冷冷清清 孤孤单单

孤独无依等)

5.请把你的感受送到这句话中。

(二)体会为何而“倍思亲”。

1.那是什么让王维“倍”思亲?请你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用书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学生交流,出示第二小节,

3.节日是指什么节?重阳节是哪一天?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4.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重阳节过节的这种“热闹”呢?

(1)理解“兴高采烈”,能不能把兴高采烈换一个词?

(2)理解:扶老携幼。扶:搀扶;携:带着。看,这一家老老小小团聚着,一家几代人欢聚在一起,多么热闹,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谁来读出这种幸福的感觉?人间最幸福的莫过于团圆了。谁再来读?

5.师:重阳节就是这样热闹啊!(出示:扶老携幼、登高游玩、欢度节日、兴高采烈)你能把这组词串读好吗?

6.师: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看一看?

齐读句。

7.师:看着别人一家团圆,那么开心,小王维呀,你此时心情如何?(师相机请两位学生说)

8.正是这热闹景象、欢乐气氛触动王维的思乡情怀。齐读这句话。

(1)过去的700多个日日夜夜,王维就一直在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如今,当他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2)现在你知道“倍思亲”的“倍”是什么意思吗?(更加思念,比以往更思念了)。读句。

(3)谁来读读第二小节,读出重阳节的热闹,读出王维的“倍”思亲的心情。

(三)品悟“思亲”之情。

1.过度:重阳佳节的欢乐不属于王维,他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

2.诗人王维想到了些什么呢?出示第三自然段。

3.师: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如今王维孤单一人身处长安(指板书)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两地隔着高高的华山,这就是——板书: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4.师:文字能读出感情,这里的省略号也能读出情来呢,这里的省略号它包含着什么?

师引读:这里的省略号也多么像一条长长的思念小溪,缠缠绵绵翻山越岭,带着诗人回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可是此时,诗人只能长叹:如今,我们……

(四) 感受“思亲”之心。

1.过渡:王维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他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未来,想到了兄弟们,想到了现在自己的孤独,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中的哪个词语来表达呢?(思绪万千)王维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2.出示古诗:指名读

师:同学们,15岁的王维孤身一人,作客他乡,这就是——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重阳节,家家户户欢度在一起去登高游玩的情景让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王维想到兄弟们肯定和往年一样,头插茱萸,携手登高,嬉笑欢乐,可独独少了自己一个人,这就是——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板块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在某些时候,深深地体会着每逢佳节倍思亲”,你能举例说说吗?(边防战士、海外学子、华侨、台湾同胞等)

2.思乡是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共同的情怀,你还知道哪些与思乡有关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篇6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重阳花糕、饮酒以求长寿。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九月九日民间逐渐有了饮酒、吃花糕、插茱萸的习俗,历代相沿。

重阳登高是节日的主要习俗。汉族历代官民在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地去爬山登高。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就用米粉制成糕点,再在糕点上插一面彩色的小三角旗,借以表达登高(糕)避灾之意。历代诗人都喜欢重阳登高赋诗,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阳诗篇的代表作品。

在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茱萸是一种中药植物,古人认为把茱萸插在头上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古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或插茱萸于头,或佩戴茱萸于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的《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盛开,据说重阳赏菊及饮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爱酒爱菊,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也留下了不少重阳赏菊饮酒的名篇佳句。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堪称其中一绝。

当年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

古人也不会忘记在重阳节这天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是用面粉蒸制,以枣、栗等为佐料,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诗描述“篝火鸣机夜作忙, 织工一饮登高酒,依然风雨古重阳,蒸出枣糕满店香。”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上面还做两只小面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重阳食糕的习俗,是想借“糕”谐“高”以求步步高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篇7

210元的门票让人咋舌。十几年前云台山刚开门纳客时,门票是两元人民币,说话间已经涨了105倍。由于门票仅限两天,景点仅限一次,几乎所有正常购票入园的游客都是在不许走回头路的情况下,比肩继踵游走在景区的石板路上。流连忘返是不可能的,没有时间让你品味、留恋,来也匆匆、看也匆匆、去也匆匆。

这个云台山在《魏书》里叫覆釜山,清朝以来叫“小北顶”,不知道何时被改叫“云台山”了,国内一堆重名的。它是北起北京昌平,南至河南修武的太行山的“尾巴”。这里最值得看的是红石峡和它的源头之水——以汉代名臣张良的字命名的“子房湖”,以及与唐代大诗人王维有“联系”的“茱萸峰”。换句话说,没有红石峡,不叫“子房湖”、“茱萸峰”,河南修武云台山就难以火到如今程度了。

红石峡又叫温盘峪,是一条长1500多米、宽五米到二十多米不等、最深处70米左右的赭红色绝壁石峡。景区里边的山体岩石许多都是赭红色的,只是不像温盘峪这一段没有杂色,都是因含铁多形成的赭红色岩石的丹霞地貌。温盘峪的北口就是马鞍石水库(子房湖)大坝闸门,南口则成一线天模样与山体的缓坡连在一处。说白了,温盘峪就是马鞍石水库的泻洪道,而水库溢洪孔流到温盘峪的水就形成了峡谷中几十米高的最大的瀑布“首龙瀑”。

人们是从峡谷南口赭红色绝壁凹进去的栈道进入峡谷的。首先闯入眼帘的就是峡谷最窄处——“一线天”,扑面而来的悬崖上一股直落50多米的“白龙瀑”凌空摔进“白龙潭”。石峡山水相依,相得益彰,深潭水蓝,碧绿潭浅,奇峰怪石嶙峋,峭壁细泉如烟。当几十米高的汹涌的“首龙瀑”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脚下的路180度转弯,巧妙地将游客引上山坡走向“子房湖”。

红石峡的出口就在马鞍石水库(子房湖)大坝的西侧坝体上。烈日当头,我踩着自己身影的脑袋走在大坝上,一会儿看看左手边绿莹莹的湖水,一会儿看看右手边一个个坚固巨大的水库闸门和掩映在草木中深邃的峡谷。当走过大坝东面高大的闸门升降操作房时,无意中看见了外墙上一块纪念牌——修武县马鞍石水库简介。

原来这个“子房湖”是1966年兴建,1982年竣工,2011年除险加固的库容1057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问了附近摆摊的老人方知,水库底下有一块马鞍子状巨石,所以就叫马鞍石水库。后来开发旅游就跟汉朝张良张子房连上了叫“子房湖”。说也巧了,正有一女导游给10几个大学生模样的青年男女讲解“子房湖”来历呢,“汉朝张良字子房,在西面山上日夜操练兵马帮助刘邦成就霸业后隐居于此,因此得名‘子房湖’”。

这不是胡诌八咧吗?

张良体弱多病,以谋略著称。刺杀秦始皇不成,逃到下邳(今江苏睢宁)后来辅佐刘邦称帝后,不要功名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东南黄袍山隐居下来并修建了“良山道观”,创办了“伐桂书院”,以授当地孩子文字。黄袍山后人为了纪念张良,为其修建了圮桥和石墓。

我就纳了闷了,就实话实说叫马鞍石水库或湖有什么不好?非要把张良穿越到此,贻笑大方。

翌日早起,乘坐景区大巴,直奔吸引万千游客不远千万里前来拜访的景区核心“茱萸峰”。“茱萸峰”就在马鞍石水库东岸,大巴车却要在一面是刀削般石壁、一面是悬崖陡立的“栈道”般的山路上左盘右旋好似腾云驾雾,车上的人都不敢往下看,生怕汽车滚下去。十公里的山路,峰奇景秀,精彩不断,引人赞叹不已。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喘息,大巴车终于将我带到海拔900米的“茱萸峰”景区门前,余下300多米就要考验我的体力和意志力了。验过指纹,进入山门,抬头就见唐代大诗人、音乐家王维的汉白玉雕像矗立在花草中。

王维这位美男子、琵琶演奏家,可是我很喜欢的唐代大诗人,在我的心目中我会将他排在李、杜之后,真正讲读诗的美好感觉,我甚至把他排到首位。王维的诗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几乎粗通文字即可看懂,然而,其内涵、意境又是那么高远、深邃,以致令世间所有华丽辞藻黯然失色。

怀着景仰之心移步王维面前,他脚下黑色理石上镌刻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但诗的说明引起我的注意——注:公元718年,弱冠之年的王维慕名而至,恰逢重阳登高之节,思胞弟王缙而作。怕看错了,又反复看了几遍,确凿无疑。怎么会这样呢?眼前的汉白玉雕像已经不是王维了,不知道是哪儿来的混混竟敢冒充王维在此蒙骗世人?

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流传世上1200多年,几乎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17岁时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因谋取功名几年没有回家,思乡心切,时逢九九重阳节有感而作。怎么就给穿越到河南修武覆釜山而作了呢?更有意思的是,人们看过说明就会以为王维登高望远想念弟弟王缙呢,简直就是在贬损王维的才华。不是王维登高思念王缙一个人,是公元718年,孑身一人的王维在繁华喧闹的长安,在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倍觉孤单而更加思念千里之外的山西永济家中亲人及父老乡亲。是王维用反衬的手法,想象着他的弟弟妹妹和同族兄弟姐妹在重阳节这天喝完酒,头插茱萸牵手登山眺望长安,议论着连续三年了,唯独少了王维不能头插茱萸共度节日。

正待下山,有几个大学生问我山上哪里有茱萸。我笑了,茱萸只生长在南方,王维家乡山西也有,但“茱萸峰”没有。他们几个有点茫然,为什么叫“茱萸峰”?我就给他们讲了一遍我知道的事情,最后说,“茱萸峰”应该叫“摇钱峰”。哈哈哈,我们的笑声在太行山回响……王维听到了,无奈地摆了摆手。

为了发展旅游,一些渲染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没有底线,要尊重起码的事实。张良和王维如果在天有灵肯定会说:“你们想钱想疯了吧?也不能用我的脸皮为你们揽客啊!”

可爱的中国,你留给万代子孙的宝藏正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子吃卯粮”式的被贪婪地开发、侵吞;前世罕见的腐败正在对你五千年的文明发起严峻的挑战,表面的繁华遮盖着千疮百孔的大厦。

如今的中国已经站在历史发展最重要的十字路口,相信有一天张良和王维终不再烦恼,我们会真正创新和求实地去开发资源、发展经济,那时我们的民族一定更加强大,更加辉煌!

写于北京天通苑逍遥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篇8

1. 配上曲调让,学生唱一唱。

诗与文的最根本的差别就是诗尤其是古诗,要讲究平仄、押韵、对仗,比散文更凝练,更有音乐性和节奏美,因而古人读诗多重视吟诵,摇头晃脑读诗歌是符合这种形式自身规律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给古诗配上一定的调子,带领学生一起吟唱。如笔者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让学生理解诗人客居他乡,逢佳节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愈加浓烈之后,给诗歌配上《思乡》的旋律唱一唱,在感伤抒情的曲调中,体验友情浓郁,而且因为能唱,不知不觉也就会背。把富有抑扬顿挫节奏的音律带到唱读当中,这种音律体现出很强的音乐性,把学生唱读得摇头晃脑,不亦乐乎。

毕竟古诗不同于其它课文,它短小精练,内蕴幽远,吟读上如果没能有所突破难以得到深刻的审美体验。单一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读多了就乏味无趣,再也找不到诗歌的韵味。所以这种"音律的吟诵法",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

2. 创设情境,让学生看一看。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作为教师,要借助这些媒体向学生传递教育内容,可以使声、形、色融为一体,为课堂教学创造立体化环境,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宽信息传递的渠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古诗教学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再现诗文画面、感受诗的意境、感悟诗情,都有着莫大的帮助,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之意境。

如在教学《登鹳雀楼》时,文未出,声画先行,学生眼前展现的是一幅诗人站在黄河边观赏山川美景的中国水墨画,耳边回响的是古琴演奏的中国古典名曲《渔樵问答》。此时,学生仿佛就置身于诗人当时的情景之中,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当时诗人在想些什么,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为接着的学诗明理打好基础。

3. 编成故事,让学生说一说。

由于古诗的语言要求凝练, 它就不能像散文那样细细地表述,古诗中会有跳脱的空白。因为这一点, 也就给古诗以无限的张力, 给读者以巨大的想象空间。想象力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我们应该利用诗歌的优越条件来达到训练的目的。如《早发白帝城》一诗,诗人是如何" 还" 的?――三峡旖旎风光使诗人陶醉其中?豪饮斗酒,诗兴大发,赋诗百篇?"人逢喜事精神爽",与艄公对话?如此等等空白,都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驰骋上古诗文本所开垦的原野,把想象的结果编成故事说一说,充分体会诗人李白的喜悦之情。

4. 改成剧本,让学生演一演。

古诗高度凝练,诗句含义深刻。如果只满足诗的意思机械的让学生背诵,常导致学生觉得古诗既难懂又乏味,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如果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问题:"王维如果在现在的社会会怎样表达他的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呢?"

生1:"写信",生2:"打电话、打手机。"

然后同桌之间表演王维和家人打电话的对话。

王维:喂,是大哥家吗?

兄:啊,你是谁呀?

王维:我是王维呀,你是大哥吧。

兄:王维呀,哥可想你了。(哭泣状)

王维:我也想你呀,大哥。

兄:你在外边好吗?

王维:还行,给别人打工,就是挣钱不多。对了,今年的重阳节,咱家去登高了吗?

兄:去了,去的是附近的天马山,就是缺少你一个人呀。爸妈让我给你留了一坛酒,等你回家喝。

王维:好的,代我照顾好咱爸咱妈。

兄:你也要多注意身体呀!

王维:哎!手机费挺贵的,我挂了。

兄:好的,常联系呀。

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意,而且加上了自己丰富的想象,还有表情和动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这种氛围,这种感悟中所享受到的欢愉,对学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5. 启发想象,让学生想一想。

诗重感情,诗贵想像。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像就没有诗。诗歌的语言,尤其是古诗的语言,特别精炼含蓄,富于想像。因此,教学时只有让学生驱遣想像,引起联想由此及彼,生发开去,才能欣赏到绝胜的佳景、动人的情思、美妙的旨趣。

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豪迈壮观,想像丰富,构思不同凡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美妙奇幻的境界之中: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峰,在红日的映照下,蒸腾着紫红色烟霞,飞旋缭绕,飘忽于青山、蓝天之间。一个"生"字,便生动传神地状写出了烟炉,渲染得如仙境一般的朦胧,而且涂上了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平常的瀑布创造了一个不平常的环境。接着展现了香炉峰前瀑布的雄姿:远远望去,一道瀑布从高山峭壁上奔泻而下,银光闪烁,飞珠泼玉,犹如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 字用得极为工妙奇绝,引人遐想,要让学生想像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绘出了瀑布高悬的壮美形象。其实谁又能将这天然巨物"挂"起来呢?因而这"挂"起来也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想像与赞颂,真是笔力千钧,造语惊人啊!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深入一步想像,诗人挥起巨笔,极力勾勒瀑布的动态美:遥望瀑布如从云端飞泻直下,凌空而落,真叫人疑心天河从九重云霄落了下来!诗人极尽夸张、想像之能事,一个"飞流" "直下" "三千尺",一个"疑是银河" "落九天",这一"飞"一"落"、一"直"、一"疑","三千尺"、"银河"、"九天",突出了流速之急、水势之猛、源流之高,气魄之大,惊天动地,撼人心魄,令人神往!更为绝妙的是诗神思飞驰,想像飞跃,从眼前的奇景想到离奇的神话,进而奇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这一比喻新奇而又真切,夸张而又自然,手法

高妙,出人意料,想像奇特,用语惊人,使得瀑布整个形象更为丰富多彩,意境更为雄奇瑰丽。充分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展开联想,进入意境,并联系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去分析、理解、推断,深入领悟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与愉悦。

上一篇:对偶的句子范文 下一篇:古代名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