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范文

时间:2023-09-28 18:36:11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1

关键词:宁波谚语 动物词汇 意象

一、引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殊不知这“一方水土”也产生了“一方”的方言土语。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固定语句。它言简意赅、富有哲理,语言质朴明快、琅琅上口,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1]。谚语来源于生活,而动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宁波谚语中也常见动物的身影。一方谚语的使用必然会反映出该谚语所源自的那一方水土的风土人情和风俗情趣,本文拟从认知角度解读宁波谚语中的动物词汇。

二、宁波谚语中动物词汇的意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动物名词在谚语中有时不仅仅指代某种动物,也逐渐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一)含褒义的动物意象

宁波谚语中常用作褒义意象的是“马”和“牛”两种动物。“马”素来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之一。例如,由马及人,用千里马比喻杰出的人才;曹操《龟虽寿》有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赞扬具有远大志向的老者;另有“老马识途”,喻有智慧,经验丰富的人;黑马喻一鸣惊人者。在宁波谚语中也是如此,马多作为褒义的意象或与褒义词连用。例如:

(1)马美弗在鞍,人美弗在衣(比喻真正的美不仅在外表,还在于内心、品德和学识)

(2)快马一鞭,快人一言(形容人快言快语,爽快、果断)

(3)骑马寻马(比喻已有好职业的人另谋别的职业)

(4)快马弗用鞭催,响鼓弗用重锤(比喻好的工作者不用人监督催促,真正聪明能干的人不需重言重语)

牛的形象通常与“任劳任怨,踏实肯干”联系在一起。例如:“羊圈里牵出牛来”(比喻在平庸的群体中出了个杰出人物);“家有一头牛,吃穿好g愁”(牛喻指吃苦耐劳的男人);“吃猪狗食,出牛马力”(比喻待遇很差,而干活很重);“初生牛犊弗怕虎,初出茅庐弗怕苦”(比喻年轻人无所顾忌,无所畏惧,敢作敢为)。有时,在宁波谚语中,“牛”也与“财力雄厚”这一意思联系在一起,如:“牛瘦角弗瘦”(比喻富豪人家虽然衰败了,但还保留着体面的外表)等。

(二)含贬义的动物意象

狗,作为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动物,在谚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宁波谚语也不例外。和“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等谚语一样,在宁波谚语中,“狗”这一动物形象多表贬义。例如:

(1)狗皮倒灶(比喻人吝啬、小气、不大方)

(2)差狗不如自走(比喻差遣别人还不如自己干,是子女没办成事时父母常说的气话)

(3)狗行千里吃屙,狼行千里吃肉(以动物喻人说明本性难改,屙:读作ou,大便)

(4)闲饭喂野狗,吃了活奔走(讽刺那些不知感恩的人)

(5)自小弗做家,老来当狗爬(若从小不养成节俭的好作风,到老年时就会受苦)

(6)大狗跳墙,小狗看样(比喻上行下效,看样:学样)

(7)白饭喂狗,反转咬手(比喻好心待人,反遭人害)

(8)救了落水狗,回头咬一口(比喻恶人是不能救的,救了则可能自己受害)

(9)癞皮狗捧弗上场,呆大当弗了家(比喻呆头呆脑的人当不了家,做不了主)

(10)皇家狗,舔民油,丧权辱国弗知羞(讽刺旧时的官员对内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对外丧权辱国,不知廉耻)

此外,“老鼠”“蛇”“苍蝇”“乌鸦”等动物也常用作贬义。例如,“落老鼠”(比喻歹徒被抓住时眼露凶光、困兽犹斗的样子);“吃饭如上山扒雪,干活像老鼠啃铁”(讥讽人好吃懒做);“恶龙难斗地头蛇”(比喻外来居民虽强,也难与地方恶势力较量);“见火弗救火烧身,见蛇弗打蛇咬人”;“苍蝇撼石柱”(讥讽不自量力);“老鸦笑乌炭”(比喻品行不端者之间互相耻笑,两者一样黑);“老鸦嘴,糯米心”(比喻有些人有一颗慈善心,而说出话来却很不中听);“老鸦当头叫,祸祟免弗掉”等。

(三)贬褒皆具的动物意象

宁波谚语中还有一部分动物词汇,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义色彩,其中以“老虎”“羊”这两种动物最为典型。

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是充满自信、勇于冒险的领导者。因此,在宁波谚语中老虎也带有这种褒义色彩,常与“勇敢的英雄”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例如:“深山藏猛虎,乱世出英雄”(英雄人物在特殊形势下才会显现,平时看不见,就像猛虎藏在深山);“跟老虎吃肉,跟黄狗吃屙”(警示人交友要谨慎);“懦夫胆如鼠,英雄胆如虎”等。然而,由于老虎生性凶残,其在宁波谚语中也常与“恶人、恶势力”等形象联系在一起。例如:“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比喻恶人坏人必须依法惩治,不能轻饶,否则会有后患);“跟了好人学好,跟了老虎学咬”;“东山老虎要吃人,西山老虎拖人吃”(比喻所到之处都遇到恶人当道)。

同“虎”一样,“羊”也是贬褒皆具的动物意象。在谚语“羊肉当作狗肉卖,烧酒当作冷水卖”中,“羊肉”意为“正宗商品”,为褒义;而在“羊圈里牵出牛来(比喻在平庸的群体中出了个杰出人物)”中,“羊”则指“平庸的群体”,为贬义;“羊肉没吃,羊膻贼臭(比喻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却惹来坏名声)”中,“羊肉”为褒义,而“羊膻”为贬义。

三、含动物词汇的宁波谚语的特征

(一)宁波谚语带有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宁波与“海”“河”有着不解之缘,作为宁波方言的精华,谚语也带有浓郁的海鲜味。宁波人爱吃海鲜爱吃鱼,反映在语言里,产生了一批包含宁波人耳熟能详、饭桌上常见的海洋或淡水生物名称的谚语,其中尤以鱼类为多。例如:

(1)埠头黄鳝(比喻守定小地盘,坐享其成的人)

(2)翻白泥螺(比喻自暴自弃,自甘落后,对别人的意见置之不理)

(3)骨头像糟鲳鱼(讥讽人受到一点称赞,立即喜形于色,轻飘飘起来)

(4)桥倒压弗煞差鱼(比喻出了大事也牵连不到小人物。差鱼:一种细长的淡水小鱼)

(5)鳓鱼骨头里戳出(比喻内部问题被自己人捅了出来。鳓鱼:一种海鱼,体内多刺)

(6)八月蛏,一梗筋(清明前后蛏子最肥,到农历八月就瘦了。蛏:软体壳类海鲜)

(7)八月鳎,壮如鸭(农历八月前后的玉秃鱼很肥美。鳎:比目鱼,俗称玉秃鱼)

(8)春鳊秋鲤,冬鲫夏(各个季节都有特别肥美的淡水鱼类)

(9)闲话讲道理,带鱼吃肚皮(意为说话要有理)

(10)千鱼万鱼鲻鱼,千肉万肉猪肉(各种各样的鱼中鲻鱼最好吃,肉中猪肉最好吃)

(11)鲥鱼吃鳞,黄鱼吃唇,甲鱼吃裙(指明各种食物都有精华之处)

(12)三日弗吃鲜,蛳螺带壳咽(嘲讽爱吃荤腥的人断了荤腥的狼狈相。蛳螺:螺蛳)

(13)天上斑鸠,地下泥鳅(旧时人们认为飞禽中最美味是斑鸠,鱼类中最美味是泥鳅)

(14)三只指末头撮田螺,十拿九稳(指末头:手指)

(15)管其泥螺蟹酱(比喻一切都不理会)

(16)乌鳢鱼,扮河桩(比喻假痴假呆,装聋作哑,待机而动。乌鳢鱼:也叫黑鱼、乌鱼,生性凶猛,捕食青蛙和小鱼等,常一动不动地潜伏水中,形似木桩)

(二)宁波谚语中含大量甬语

所谓“甬语”,即宁波方言中的特殊词汇,正是有了这些词,谚语才有了地地道道的宁波味道。在宁波方言中,“黄狗”一词就是典型的甬语,它并不是字面上的“黄色的狗”的意思,而是泛指一切狗。例如“黄狗咬脚痛”“黄狗游河,出张嘴巴”“十只黄狗九只雄,十个衙役九个凶”“老鼠咬断饭篮绳,黄狗走过趁现成”“好日黄狗奔弄堂”(讥讽人无目的地瞎奔忙)“做人做人总要做,做了黄狗总吃屙”等。“梅林草鸡生大蛋”中的“梅林草鸡”是旧时产于象山的一种体型较小的母鸡,故也叫“象山鸡”。“逐魂装翠鸟,毛羽欠细巧”中的“逐魂”是宁波老话中对猫头鹰的俗称。“黄狗管福利”中的“福利”也是甬语,意为祭祀用的猪头。“蜒蚰螺上宁波,只要日脚多”中的“蜒蚰螺”是泛指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的甬语。“运道来了推弗开,烤熟毛蟹爬进来”比喻运气盼不来,但是一旦到来,想推也推不开,即使煮熟了的螃蟹也会爬进你的屋里来,其中“毛蟹”为“螃蟹”的甬语。“蛳螺”为“螺蛳”的甬语,如:“蛳螺壳里做道场”(比喻在狭小的地方举办婚丧宴会等大事)“人像蛳螺,闲话真多”(讥讽青少年尚空谈,妄自尊大)“侬是月里嫦娥,我是河边蛳螺”“三十夜里下饭多,独缺一碗割蛳螺”(揶揄宁波人爱吃螺蛳,割蛳螺:割去尾壳的螺蛳)。

(三)宁波谚语的特色否定词

宁波谚语的否定词也很有特色。在谚语中,常用的具有否定意义的词有“弗”“唔”“”“莫”“g”。“弗”的意思相当于普通话“不”,如:“三年弗吃酒,买头老黄牛”“亡羊补牢弗算迟”“一蟹弗如一蟹”(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坏)“会叫黄狗弗咬人”“苍蝇弗叮无缝蛋”“好马弗吃回头草,好蜂弗采落地花”“田鸡剥皮眼弗闭,甲鱼剖肚心弗死”(比喻恶人临死还不甘心失败)等。“唔”是个否定动词,相当于普通话的“没有”,其后只跟名词[2],如:“唔脚色”(没有真本事,脚色:为人处世的能力)“唔头苍蝇”“有钱人像梗龙,唔钱人像梗虫”“三月清明节,乌贼唔处叠”“唔没杀猪屠,弗吃带毛猪”(比喻即使没有专业人才,也可以解决问题)“头唔埭,蜘蛛会当蟹”(讥讽人头脑不清,言行失当,把蜘蛛当成了螃蟹,这是极其夸张的说法。头唔埭:即唔头埭,没有头绪,思路不清,埭:读作da,蟹:甬音读作ha)等。另外,“唔告”和“唔没”在宁波方言中使用十分广泛,是“唔”表否定的主要形式[2],如:“唔告话头,老太婆肖牛”(老太婆:甬俗对妻子的称呼);“儿子唔没囡也好,河里唔鱼虾也好”。“”是“弗要”的合音合义词,相当于普通话“不要”,表示不情愿或不接受。“”用于否定,表示主观意志[2],如:“黄狗其咸肉吃”(比喻各有喜好不同)。“莫”的语义接近普通话的“别”,表示禁止、劝阻、祈求或猜测[2],如:“跑马莫怕山,行船莫怕滩”。“g”是“勿用”的合音合义词,意思是“不要、不需要、别、不用”,表示事理或情理上的不需要[2],如:“家有一头牛,吃穿好g愁”。

(四)大量谚语与气象、节令、物候相关

宁波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作为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和生活经历中,共同创作并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文学,谚语是大众从生活的素材中探索得出的智慧结晶,宁波谚语中就有不少与气象、节令、物候有关的表达。它们脍炙人口,是宁波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如:“六月带鱼毒如蛇”(民间认为夏天的带鱼有毒,宜少吃或不吃)“鸡吃叫,鱼吃跳”(鸡鸭等家禽和鱼虾都要吃鲜活的,滋味好,吃了不得病)“清明螺,抵只鹅”(清明时节的螺蛳肥壮,价贵,而鹅较便宜)“日头落山,田螺摆摊”(白天田螺栖息在稻根草茎下,太阳下山后出来觅食)“四月月半潮,黄鱼满船摇”(农历四月中旬,黄鱼向沿海洄游,绵延数里,声响如雷,渔民在象山港和嵊泗列岛洋面捕获颇丰)“菜籽花结龙头,小黄鱼结蓬头”(清明前后,菜花黄的时候正是小黄鱼旺产)“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秋分弗露头,割割喂老牛”(晚稻到秋分还无稻穗就没有收成了)“鲤鱼跳龙门,大雨背后跟”“燕子贴地飞,阴雨在眼前”“六月蟹瘦瘪瘪,十月蟹壮搭搭”(白蟹农历六月瘦瘪少肉,到十月就肥壮了)“六月六,黄狗猫\浴”(旧俗以为农历六月初给孩子洗澡,夏天可少生病。\:读jiang,洗)等。

四、结语

作为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和生活经历中共同创作并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文学,谚语是大众从生活的素材中探索得出的智慧结晶,含动物词汇的宁波谚语只是谚语中的冰山一角。宁波谚语比喻生动,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反映出宁波人民的风俗情趣和文化底蕴。若把它们当作一种趣味语文来欣赏,也未尝不是一件能启人心扉的乐事。

感谢宁波大学外语学院于善志教授对本文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赵德闻.宁波谚语[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0.

[2]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2

关键词: 英语谚语 汉语谚语 文化差异

一、谚语概述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谚语”的定义是:能够给予建议或说明普遍真理的一种广为人知的短语或句子。武占坤、马国凡合著的《谚语》从谚语的性质出发,把“谚语”定义为:“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的一种现成话。”

二、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谚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The genius,wit,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in its proverbs.(一个国家的天赋、智慧和精神在谚语中表露无遗。)人们长期置身于某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受该文化影响,逐渐形成某种固定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角度,这些都会在谚语中得到体现。

(一)地域文化

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各民族的谚语均体现出地域特色。英国四面环海,其海岸线漫长而曲折。英国人民喜爱海洋,他们的生活和斗争与海洋、水运业关系密切,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此,其很多谚语取材自海洋。例如:

A life without a purpose is a ship without a rudder.(人生无目标,犹如船无舵。)

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海洋训练不出熟练的水手。)

Any port in a storm.(船遇风暴不挑港。)

There are more other fish in the sea.(海里还有很多别的鱼;还有很多其他的机会。)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游泳。)

Give your own fish-guts to your own sea-maws.(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中国虽然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但中华文明却是发源于内陆,海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神秘的象征。以海洋为题材的谚语很多,但常偏重于海洋的浩瀚无边,以教育劝诫人们。例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衍生出特定的谚语表达方式。中华民族大都生活在亚洲大陆,自然关注的多是内陆的名山胜水。例如: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

不到黄河不死心。

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因此,汉语中有很多以农业为题材的谚语。它记录了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特征和农业技术措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经验的结晶。例如: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风大雨就来到。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满地走。

英国属海洋性气候,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过去的寒风,西风则是从大西洋吹过去的温暖、湿润的风。因此,预示春天来临的是西风,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春的讴歌: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 h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or beast.(风气东方,人畜不安。)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t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气西方,气候最佳。)

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来自太平洋温暖的东风吹至我国大陆,在汉语里东风即春风,如唐朝诗人唐彦谦《春草》中所描绘的那样:“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韩《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与英国相反,我国的西风来自寒冷的西伯利亚,秋风起,寒风瑟瑟、满目萧条。如晏殊《蝶恋花》中有:“昨夜西风凋碧树。”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民族心理及价值观念

正如谚语“So many countries,so many customs.(各国风俗,各有不同。)”所言,由于分处亚欧两大洲,遥远的距离造成中英两国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迥异,对相同事物的认识与好恶差别很大。这种差异,在其谚语中会得到某种形式的反映和承袭,再现各民族文化的情调和趣味。

以动物为喻体的谚语能很好地说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彩和认识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以对狗的态度为例,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视狗为畜生,都有一种厌恶之情。现在,随着养宠物在我国的升温,狗在中国人家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人们对狗的看法依然没变。这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结晶,大量的谚语中都充满了对狗的不满。如:

狗仗人势。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眼看人低。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而对西方人而言,狗既可看门、打猎,又可视作人类的宠物、朋友。因此,他们对狗有种爱怜情感。英国人爱狗,在英文句子中,英国人都用“she”或“he”而很少用“it”指代。所以,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大多不含贬义。如: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My boss is a jolly dog.(我的老板是个风趣的家伙。)

David works like a dog.(大卫工作真卖劲。)

除动物之外,还有含水果、蔬菜的中外谚语,如汉语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讲的是这两种蔬菜对健康的好处。因为在我国萝卜和姜是非常普遍的蔬菜,被运用到谚语里则恰当地表明了其对人身体的益处。而在英国人眼中,这两种东西并不能表达这种意思。要传达出同样的涵义,英国人用另外不同的物品――苹果,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个苹果身体好。)因为在英国,苹果才是最普遍的食物,吃苹果会令你永葆健康。又如:When the apple is ripe it will fall.(苹果成熟,自然会落下/瓜熟蒂落。)

(三)宗教文化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西方英语国家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已超出了狭隘的宗教定义,形成了一种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现象。因此,英语里有许多与基督教有关的谚语。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God,devil,evil,heaven和cross等概念和词语可以说家喻户晓。它们表现了人们的爱憎,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并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如: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He that serves God for money will serve the devil for better wages.(为金钱替上帝效劳的人,为更多的钱也愿被魔鬼驱使。)

Hell is wherever heaven is not.(不是天堂的地方,即是地狱。)

The devil lurks behind the cross.(魔鬼躲在十字架后面。)

《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它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在英语谚语中,有不少来源于《圣经》。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s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Eve)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耶和华的故事。再如:

Gossiping and lying go hand in hand.(爱说长道短的,必然会撒谎。)

The price of wisdom is above rubies.(才智胜于珠宝。)

A good name is rather to be chosen than great riches.(宁要美名,不要巨富。)

我国信仰佛教、道教、儒教。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其基本教义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如:

平时不烧香,临时报佛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因此,像“鬼”、“道”、“仙”等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的词语常出现于谚语中。如: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龙王庙里水多,城隍庙里鬼多。

儒家学说记录了孔子等先辈的言行,反映了他们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思想,是中国人修身治国的珍贵文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四)历史文化

谚语深深扎根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环境中,不同民族语言中的谚语常隐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典故谚语大都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及西方经典著作。基督教教典《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有许多谚语出自圣经故事或反映宗教思想,体现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和共同人性。如:

A good name is better than riches.(美名胜过财富。)

The price of wisdom is above rubies.(智慧的价值高于珠宝。)

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贪财是万恶之源。)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是甜的。)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源泉,自文艺复兴以来,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不断从神话中汲取营养。因此,英语中有许多谚语涉及古希腊罗马神话。如:

The tortoise wins the race while the hare is sleeping.(兔子睡大觉,乌龟才得胜。)

The grass is often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fence.(邻岸芳草绿。)

Don’t 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不要杀死下金蛋的鹅。)

莎士比亚的戏剧真实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现实,其作品之多、之精令其他作家望其项背,成了产生谚语的沃土。如:

Lend your money and lose your friend.(借出你的钱,失掉你的朋友。)

Have is have.(到手的东西才算数。)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聪明的父亲才了解自己的孩子。)

来自其他英语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的谚语。如: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三岁看老。――英国诗人华兹华斯,My Heart Leaps Up)

Never say die.(永不言败。――英国作家狄更斯,Pickwick Papers)

He that hath wife and children hath given hostage to fortune.(有妻室子女之人已将自己押给了命运――英国哲学家培根)

来自西欧各语言或涉及历史人物的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写的: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 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不要本末倒置。)再如:

Familiar paths and old friends are the best.( 熟路易走,老友易处。――源自德语)

Give a helping hand to a man in trouble.(对危难者应授之以手。――源自拉丁语)

Napoleon himself was once a crying baby.(即使是拿破仑,也曾经是哭哭啼啼的婴儿。)

而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谚语,它们在人类文学史上如繁星闪烁、耀眼璀璨,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等,皆为汉语谚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颇有警示和教育意义。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关公面前耍大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结语

作为人民生活经验结晶的谚语,它是人类智慧的闪光,包含特定的文化色彩。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生产经验和生活准则的概括,是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想的总结,还是该民族历史人物、事件、神话传说和风土民情的记载。它发挥着启迪人生、传授经验、进行道德教育等社会功用。正如“The wisdom of nations lies in their proverbs,which are brief and pithy.(国家的智慧寓于谚语,它们精辟而简练。)”所述,谚语像一颗明珠,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翰余.常用英语谚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3]郑家顺.英语谚语5000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5]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7]王德春主编.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8]郑勋烈,郑晴.中国谚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3

【关键词】谚语;比较;翻译

谚语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来源于生活,用精练的语言,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智慧。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语言的高度浓缩,是智慧的高度概括。世界上凡是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有大量的谚语。谚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谚语一般具有寓意深刻、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特点,说来顺口,听来入耳,很容易流传,因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没有谚语,我们的语言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如果恰当地使用谚语,就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交谈时能活跃气氛,写作时可增加文采。有时为了说明某一事情或比喻某一形象,往往要用很多词语来进行说明,但如果说话人恰如其分地用上一两句谚语,就能很容易传达清楚意思,并使听话人感觉一语中的,留下深刻的印象。

1.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比较

英美和中国远隔万里,文化和历史各不相同,语言又分属不同的语系。因此,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就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主要有如下不同:

1.1比喻的不同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思维形式和表达习惯,在表达同一概念时汉语和英语往往采用不同的喻体,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许多比喻是各自民族文化中所特有的。例如:英语as drunk as a mouse、as quiet as a mouse、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这三个表达方式的喻体都是mouse;但汉语要表示这些意思,则用不同的喻体,汉语应说成“烂醉如泥”、“静如处女”、“一贫如洗”。在汉语中,老鼠的隐喻意义是胆小,因而汉语有“胆小如鼠”之说,但同样意思,英语却说as timid as a hare或chicken-hearted。

比较下列英汉谚语:

Many kiss the baby for the nurse’s sake. 醉翁之意不在酒。

Kings and bears often worry their keepers. 伴君如伴虎。

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Money makes the mare go. 有钱能使鬼推磨。

1.2 传统习俗的不同

英国人喜欢养狗,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人类的好朋友。英语中有许多带狗的谚语。例如: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Barking dogs do not bite(吠犬不咬人)、Hungry dogs will eat dirty puddings(饥不择食)等。

中国人虽然也有养狗的习惯,但一般在心理上却鄙视这种动物,所以带狗的谚语多含贬义。例如:打狗不死,反受其害;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等。

1.3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长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人口占了大多数,因此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农业或农作物有关。例如:瑞雪兆丰年、瓜田李下,避人嫌疑、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等。

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常要与海洋打交道,因此,有很大一部分英语谚语与航海、海洋或海产品有关。例如:All’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到了网中都是鱼。)When one’s ship comes home(当期望实现的时候)、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海洋练不出熟练的水手。)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一个小漏洞可能弄沉一艘大轮船。)It is too late to cast anchor when the ship is on the rock.(船触礁后再抛锚,为时已晚。)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等。

1.4 历史典故的不同

汉英两种语言都有很多谚语源于历史事件、寓言故事、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这类谚语可称为典故谚语。汉英典故谚语都有各自的民族渊源,汉文化上下五千年,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谚语宝库。英语中也有许多典故谚语,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其典故是指凯撒的罗马军队占领不列颠群岛后,为了加强罗马帝国的统治,修建了很多条大路。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这句则出自莎士比亚的剧本《威尼斯商人》。英美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化源自一脉,因此英语中除了许多出自英美历史、文化的谚语外,还有很多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历史的谚语,例如: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荷马为古希腊盲诗人,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1.5宗教影响的不同

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因而反映在语言里就有了以下谚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临时抱佛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等。

英美等西方国家信仰基督教,宗教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渗透到了语言文化领域。英语民族的人民言必称上帝,也有许多源自《圣经》,或与宗教有关的谚语。例如: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 soft answer tumeth away wrath.(婉言可以释怒。)此句源自《圣经》。Christmas comes but once a year.(佳节良辰,机会难得。)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等。

2.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据王书亭研究,英语谚语的结构主要有:简单句结构、复合句结构、省略结构、平行结构和倒装结构。根据王鸿雁的归纳,汉语谚语的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单句形式、紧缩句形式及复句形式。通过比较,英语谚语中的简单句结构相当于汉语谚语中的单句形式,英语谚语中的复合句结构就可类比汉语谚语中的紧缩句形式,英语谚语中的平行结构则等同于汉语谚语中的复句形式。汉语谚语也有省略形式和倒装形式。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并无必要一定要把原文中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一定非要把英谚中的简单句结构译成汉语的单句形式,把英谚的复合句结构译成汉语的紧缩句形式,或把英谚的平行结构译成汉语的复句形式。

译者在翻译英语谚语时,应考虑各种因素。首先,应准确理解英语谚语,译者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寓意。其次,应考虑以上提到的对文化差异、差异、生活环境差异以及历史典故等方面的差异,考虑汉语读者能否理解并接受译出的谚语;最后,译出的汉语要工整对应、琅琅上口,易读易诵,尽量符合汉语谚语的表达习惯。译者可采用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如果原文与译文的差异太大,无法用汉语恰当表达,则可以抛开原文,套用现成的汉语谚语。

下面介绍一些英语谚语的汉译方法:

2.1直译法

翻译英语谚语最好的方法是直译,即把原文的音、韵、意,以及修辞手法,蕴涵的含义,都反映出来,既表现原文的内容,又反映原文的形式,把原文对内容和形式传神地表现出来。如:

A heavy snow promise a good harvest. 瑞雪兆丰年。

Out of debt, out of danger. 无债一身轻。

A good tree is a good shelter. 大树底下好乘凉。

随着全世界人们间的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随着文化的趋同,语言的形式也逐渐接近,人们对异国文化中的某些语言表达形式开始采取更愿意接纳的态度。汉语已经吸收了很多他国语言的元素,在各方面容纳了大量的外来表达法,译者也可对过去一些意译的处理方法进行直译处理。因为直译能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并能丰富目的语的词汇和文化。如:

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不译:一寸光阴一寸金。)

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不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2意译法

有些英语谚语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中国读者会对这些比喻或表达感到陌生,而且会导致译文平谈无味,牵强附会。为了将原文的意思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可以舍弃原文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的方法。如:

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 直译:别碰那块蛋糕,意译:别多管闲事。

Little chips light great fires. 直译:小木片燃起熊熊大火,就不如译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Give a lark to catch a kite. 直译:为了抓住风筝,放出一只云雀,不如译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3同义谚语套用法

套用法指运用同义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属于意译的范畴,虽然两种语言使用的形象、比喻或修辞色彩等都有很大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基本是相同的。由于汉语的读者对这些谚语非常熟悉,因此会感到很亲切,并能很好地理解其含义。如: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s must dive deep. 直译:要得珍珠,须入深水。套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直译:一墙之隔,友谊长青。套用:亲兄弟,明算账。

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直译:鱼要腐烂头先臭。套用:上梁不正下梁歪。

2.4增字翻译法

有些英谚直译不能完全再现谚语的原意, 意译又无法保存其原有的形象和风格, 可以采用增字翻译法,利用汉字的特点,形成工整的复句形式。前一句直译表达谚语的字面意义,后一句进行注解,反映谚语的真实含义。如:

A drowning man will catch a straw. 落水抓稻草,病急乱投医。

Every flow has its ebb. 潮有涨落时,人有盛衰日。

Christmas comes but once a year. 佳节良辰,机会难得。

A little pot is soon hot.壶小易热,量小易怒。

3.结语

以上介绍的只是一些基本的英谚汉译方法。根据单国灵的归纳,除了以上这些基本方法外,还有直译加注法、对联法、合译法、分译法等。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异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科技知识等,让外语知识欠缺的读者扩大视野,了解外国的情况。在翻译谚语时,译者既要准确地理解谚语的原文,还要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度。因此,在翻译谚语时,既要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忠实反映原文的含义,还要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直译、意译、同义谚语套用法或其他方法,使译文能准确达意,生动传神。

参考文献:

[1]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王书亭.英语谚语汉译中的结构等值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 2003, (10).

[4]曾健敏.英汉谚语语言特征与中西文化差异[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6).

[5]王鸿雁.汉语谚语的句法形式特点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 (8).

[6]王秀芬.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英文谚语的汉译[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

[7]彭举云.英语谚语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J].文学语言学研究,2011, (5).

[8]单国灵.英语谚语翻译技巧[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1997, (4).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4

论文关键词:汉语谚语,意义构建,概念整合网络,组织性框架

 

1 引言

汉语谚语是人们对客观现实进行观察、思考而形成的,它内容丰富、深刻,能以简单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

刻的道理。从交际角度看,谚语是流传在人民群众中的固定语句,意义大多已经固化(entrenched),我们在交际

中使用谚语可以委婉巧妙的表意以避免直接,从而达到维护面子的目的;而从认知角度看,人们喜欢使用谚语

是因为谚语是人们在实践中所获得的基本的经验图式,是属于人们能够把和理解的尺度。

目前,对汉语谚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性质、特点、形成、修辞、历史文化等方面,都侧重于对谚语本

身的静态分析,代表人物有郭绍虞(1985),王德春(1983,1990)论文服务,崔希亮(1997),安德明(2000),武占坤

(2000)等,而从认知层面对动态的谚语意义构建过程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

基于现状,本文试图从认知角度运用Fauconnier(1997)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对汉

语谚语的意义构建过程进行初步探讨。

2 概念整合网络

2.1基本概念

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简称CBT)是一个包含区分、映射、结构投射以及动态的思维模拟的后台认知系统,而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简称CIN)作为该理论的核心及其结构和动力原则的理论模型,充分解释了促使概念合成的一系列心理空间的运行过程(Coulson & Oakley, 2000)。心理空间是潜在于语言表达式之下的动态实体,它们不是语言形式本身,而是人们在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而构建的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s)。CIN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心理空间网络,使其相互发生映射并形成新的空间。在我们的日常思维和交谈中,我们都在有系统地、无意识地运用CIN机制构建在线意义,因为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语言生活中(Fauconnier&Turner, 1998)。

最基本的CIN模式是由四个空间构成的网络:两个输入空间(input mental spaces),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一个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信息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属空间,同时,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对应成分(counterparts)通过跨空间映现连接(cross-space mapping)被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即合成空间,合成空间产生出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即新意义的诞生。整个过程形成一个网络,概念整合正是在这样一个网络中,通过发生空间映射、激活背景知识以及利用思维模拟和想象得以进行的。如图1所示:

(图1:概念整合网络模型)

2.2 四种整合网络类型

Fauconnier&Turner(1998, 2002)根据概念整合网络中组织性框架(organizing frame)在整合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四种整合网络类型最为突出,即单型网络(simplex network),照映网络(mirror network),单畴网络(single-scopenetwork)和双畴网络(double-scope network)。组织性框架为其组织的心理空间提供一种结构(topology),它包含该结构中最基本的抽象信息以及各信息之间的组织性关系。当两个心理空间共享同一组织性框架时,它们便共享相应的结构论文服务,空间中成分的对应连接也较容易产生。单型网络是整合网络中最简单的一种。在该网络中,框架在一个输入空间中,而具体成分在另一个输入空间。框架中的抽象角色信息与具体成分发生跨空间映射并映现到合成空间中实现抽象―具体(或角色―成分)的连接和压缩。

照映网络是网络中的四大空间共享一个组织性框架,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具体成分不同但可以相互连接照映,最后投射到合成空间形成层创结构。

单畴网络由两个具有不同组织性框架的输入空间组成,但只有一个空间中的框架能被映现到合成空间中并组织合成空间。该类网络是典型的来源域到目标域的隐喻映现,来源域为合成空间提供组织性框架,而目标域才是理解的对象。

双畴网络的两个输入空间具有不同的组织性框架,但这两个框架及其空间成分都同时部分地映现到合成空间并得到整合产生层创结构。

3概念整合与汉语谚语理解

3.1汉语谚语的认知分类与意义构建

一般说来,汉语谚语常为单句型如“真理战无不胜”和对仗型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根据每条谚语中所

含组织性框架的异同,我们将汉语谚语分为与四种网络类型相符合的四类,这种分类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认识概

念整合网络在汉语谚语意义构建中的体现和运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上从谚语形式(如单句型、对仗型、

排比型)和内容(如农业、气候、事理、生活)等方面进行的分类。

单句型谚语一般属于单型网络,因为它们是框架与成分的连接和压缩,如“千年古道变成河”;照映网络型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该谚语只含有一个组织性框架,但具体成分却不同;单畴网络为隐喻映现,“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就属该类,两个分句具有不同的框架和成分,但后句的完整理解依赖于前句,前句是来源域,后句是目的域;双畴网络是最复杂的,谚语“小溪喧哗,大海无声”就属此类,它含有不同的框架和成分论文服务,但谚语的涵义要综合前后两句推断而出,它们各自的框架和成分都对该谚语的意义构建有贡献。

3.2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

3.2.1 单型网络谚语的意义构建

“千年古道变成河”,组织性框架为甲变化为乙,古道和河流作为具体成分填充角色甲和乙,从而与框架进行

连接和压缩,具体认知过程如下图:

此类谚语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清官难断家务事”, “牵牛要牵牛鼻子”, “虎毒不食子”, “帮理不帮亲”, “百闻不如一见”, “药要敷在痛处”, “单桨摇船难过江”, “有赚就有赔”, “金钩下耳钓鲤鱼”, “死知府不如活老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贪食的鱼易上钩”等等,它们的理解过程都如上所示,都是进行框架―成分的连接和压缩,从而得出谚语涵义。

3.2.2 照映网络谚语的意义构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共享一个组织性框架(种植框架),该框架投射到类空间,而框架中的不

同成分则发生相互映射,在整合空间中进行完善、合成,其过程如下图:

该类谚语还有:“打鱼靠网,打狼靠棒”,“物有生死,理有存亡”,“爱上的猴子觉标志,看中的狗熊觉漂亮”,

“大海不讥笑水滴,高山不嘲讽小石”,“挨金似金,挨玉似玉”,“前怕狼,后怕虎”,“快织无好布,快纺无好纱”

“看自己一多花论文服务,看别人豆腐渣”,“成群的喜鹊能都鹿,齐心的蚂蚁能食虎”等等。

3.2.3 单畴网络谚语的意义构建

单畴网络为隐喻映现,“做事没计划,盲人骑瞎马”就属该类,两个分句具有不同的框架和成分,但其中一句

的完整理解依赖于另一句,一句是来源域,一句是目的域,如下图:

该类谚语还有如“花在春天,人在青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刀在石上

磨,人在世上练”,“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马好不在鞍,人美不在衣”,“衡量轻

重用秤杆,检验真理靠实践”, “黄金从矿石中练得,幸福从艰苦中取得”等等。

3.2.4 双畴网络谚语的意义构建

双畴网络是最复杂的,谚语“要学老牛勤耕地,莫学鹦哥尽练嘴”就属此类,它含有不同的框架和成分论文服务,但谚语的涵义要综合前后两句推断而出,它们各自的框架和成分都对该谚语的意义构建有贡献。

该类谚语还有如“糖多不甜,胶多不粘”, “蔗无两头甜,针无两头尖”, “射箭看靶子,弹琴看观众”, “海阔任鱼

跃,天高任鸟飞”, “船无水难行,鸟无翅难飞”, “姑娘讲绣花,秀才讲文章”, “马到悬崖收缰晚,船在江心补漏迟”,

“万丈高楼平地起,千年古树靠根撑”, “鼻子虽灵闻不着头,钢刀虽快砍不断水”,“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

于芳饵”等等。

4. 结语

尽管汉语谚语的意义大多已经固化在我们的头脑之中,但其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是不可忽视的,这一认知过程

不仅可以充分展示谚语理解过程中动态的概念整合现象以揭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理解话语意义的幕后认知活动本质,

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语言与思维之间的认知关系。同时,从认知角度把汉语谚语进行分类也突破了传统上从形

式、内容等方面进行的分类,为我们认识汉语谚语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Coulson, S. 2000. Semantic Leaps: Frame-Shifting and ConceptualBlending in Meaning Construction.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ulson, S. & T. Oakley. 2000. Blending basics. CognitiveLinguistics 11/3-4: 175-196.

Coulson, S. & T. Oakley. 2005. Blending and coded meaning:literal and figurative meaning in cognitive seman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37: 1510-1536.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5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知识;导入途径

一、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往,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外语教学不仅应向学习者传授目的语的民族文化,掌握其语言、风俗、社会、宗教、礼仪、价值观、生产方式等方面知识,同时也把本国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不同的交际形式输送出去,这样外语教学就自然涉及到跨文化知识,而且受到跨文化知识的制约。成功的外语教学是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保障,跨文化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我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常常发现,成功的交际不仅要靠较高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就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呢?

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导入的途径

我们知道,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通过个人和集体世代的努力和奋斗所拥有和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社会遗产、宗教、时间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概念和物质观念的总合。因此,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后天习得性,它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对文化的掌握和适应大部分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来完成的,也就是通过跨文化交际中的互动而完成的。人在早期是接受父母和朋友对文化的“传递”,而后接受老师及更多“文化传授者”诸如新闻媒体等的文化“传播”。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可从文化的这一特性入手,除了传统的文化导入途径之外,还可从下列途径中汲取和了解跨文化知识。

1.从谚语、格言中获取

谚语和格言是文化的一种积淀和反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谚语和格言,这些语言都生动地刻画了某种人物和性格,使得文化的摄取变得简单而又难忘。我们可以从不同文化背景的谚语和格言中感受语言是如何与文化价值和影响相联系的。例如:Order is half life(秩序或规则如同半个生命),从这条德国谚语中我们得知,德国人非常重视条理,以及事物的顺序和结构,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民族。The mouth maintains silence in order to hear the heart talk(闭上嘴巴方能听到心声),这条比利时谚语渗透了比利时人在交往时非常注重直觉和感受。又如,A single arrow is easily broken,but not in a bunch(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这是在亚洲国家广为使用的一则谚语,它显示了亚洲人普遍注重整体和集体的思维定式。

2.从价值观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在政治领域和文化价值观念里,英美人与我们的认识差异很多。我们重集体主义,强调合作,故有“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等之说。我们重大家,轻小家,所以我们在写信封时,地点是由国家到自家的(由大到小)。我们的姓名也是先写姓,再写名。而西方国家正好相反,他们崇尚个人主义,讲究个人奋斗,注重竞争,故个人的东西一律在前。如个人的名字在先,家庭的姓氏在后;信封的地址也是先写门牌号,再写所在街道,地区,最后轮到国家(由小到大)等。

3.从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思维决定语言。汉、英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各自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生活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各自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在很多方面都大相径庭。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来看,汉民族发祥于土地肥沃、气候适中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而融洽,故有“山川毓秀”、“人杰地灵”之说。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便形成了中国古达的农业经济,使中华民族自古就生活在一种稳定安闲、风调雨顺的农耕生活之中。此特征又影响习惯及思想,故“同在一国,同在一时而文化之度相去悬绝,或其度不甚相远,而其质及其类不相蒙,则环境之分限使然也”(梁启超语)。所以,这种有别于西方民族的适宜的自然条件便萌生了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观和重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以及求和谐、求同一的审美习性,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根基。而英语民族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和草原地带,生活动荡不定;加上古代落后的经济模式,使他们更多地领略了大自然暴戾无常的一面。这样在与自然抗争求生存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冷静地看待大自然,并由此产生了“天人各异”的元初心态,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自然界,重视自然课题的研究,形成了以自然空间为焦点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语言和言语交际中,中国人历来重写轻说,主张寡言、慎言和戒言,而西方人历来重说,自柏拉图以来,雄辩术一直广受重视;中国人重中庸,不喜欢与人争论,而西方人却喜欢把问题争个水落石出,善于发表个人看法;中国人对某个问题总喜欢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容易认可权威人士的看法和意见,而西方人则主张个性和不同,注重个人体验和探索;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直截了当;中国人思维成螺旋形,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思维呈直线性,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喜欢归纳法,而西方人重演绎法。如西方人对下面的对话会感到不知所措:“你能来参加周末的晚会吗?”“不一定,看情况再说吧。”这里充分表现了中国人中庸、含蓄、螺旋形的既是又不是的价值观,倾向否定,但又留有余地的特有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对此问题的回答却只有“是”或者“不是”。

4.从本土文化知识中获取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6

关键词:地理教学;诗歌;谚语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177-01

语文学科是学习文科的基础,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古诗、谚语、成语等语文知识,既可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方便记忆。又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诗歌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诗句描写的事物,仔细体会,我们会发现其中蕴藏着深刻的地理原理。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前两句写的是玉门一带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玉门因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几乎不受来自海洋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 又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把平原与山顶的气候作了形象对比。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若平原(海拔为50米)上为10℃,此时为春天的最低气温,那么山顶仅1℃多,两者竟相差8℃,难怪在“人间”百花凋谢,绿叶满枝后,“山寺”桃花才盛开。借助于本诗学生可以生动形象的理解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的地理知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又称匡山,飞峙于长江南岸,江西省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原来和鄱阳湖是连成一体的,因发生断层,成为断块上升山,鄱阳湖却是断块下陷地区。庐山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格外险峻。海拔高,降水多瀑布气势壮观宏大,正如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云海弥漫,众峰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反映了地球的自转现象。

诗歌简洁生动,有很强的韵律感,运用诗歌进行知识的总结,识记效果很好。例如,在学习了我国主要有色金属的矿产分布后,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矿产地的名称和分布,我把所学内容小结成顺口溜:“白云鄂博产稀土,金昌产镍在甘肃,金矿招远就在鲁,甘肃山东内蒙古。德兴铜矿大余钨,锡矿山产锑没错误,水口山铅锌咕嘟嘟,湖南江西最突出。平果铝土个旧锡,广西云南记仔细。”这样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颇有情趣,而且学生学得活记得牢。

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谚语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自然地理规律,可谓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其中以描写气候、地形以及地理景观的居多。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描述了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每到夏天,这里烈日炎炎,白天气温上升快,有时高达摄氏四、五十度,当地人说:“沙窝煮鸡蛋,石头好烙饼”。但夜晚气温又急剧下降,辛勤的农民甚至不得不生起火炉取暖,围着火炉,品尝刚摘下来的西瓜。另外为了表现新疆的风沙大,有谚语“一年一场风,从春吹到冬”,“一天要吃二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头上热滚滚,脚下冷飕飕,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说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是我国著名的“日光城”。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其次,拉萨的纬度较低(约30°N),太阳高度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热集中;同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圈的路程较短,由此导致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也较少。此外,拉萨多晴天,且常常是夜里下雨,白天出太阳。拉萨虽然日照充足,但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却较低,即“脚下冷飕飕”、“风吹背后寒”。

“看山云里钻,看地在河边,对面能说话,握手走一天。”生动逼真地讲述了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的地貌景观。“山前桃花山后雪”,此句既能表示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同时又能说明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因而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以前常常用来描述内蒙古高原上草原一望无际,牛肥羊壮的地理景观。现在改成了“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跳过露脊梁”,表现过去的林草丰茂、繁荣富庶之地,由于过度放牧或人为开发而草场退化,土地沙化,老鼠跳过去都会露出脊梁来。“一年开草原,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表现开垦草原带来草场沙化。表现黄河含沙量大,有谚语“一年一场风,从春吹到冬”,“一天要吃二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一碗水半碗泥”等等。

如初中语文课本中《宇宙中有些什么?》、《火刑》、《哥白尼》、《在烈日和暴雨下》、《看云识天气》等与课上所学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的课文,有描述地理景观,有阐明地理原理,有揭示地理规律,诗歌的深邃凝练和谚语的通俗易懂,会让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地理教学应与乡土人文知识有机联系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7

论文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这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习语丰富独特的内涵,了解不同文化中语言的民族性特色而且还将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英汉文化背景下的习语和语言特色的不同。

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由于阅读材料的广泛,以及中英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理解上的障碍。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习语,而且更要引导学生了解习语的形成。对习语的理解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帮助学生了解中英习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对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习语,即习惯用语, 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范围很广,通常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典故和俚语。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作为一种语言,习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既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信息。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比研究:

1. 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它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居住在沿海一带,靠海生活的民族,其谚语往往涉及海上航行、经受风雨、捕鱼打捞等。而游牧民族的谚语则多涉及沙漠、草原、牛羊、骆驼和豺狼等。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四面环海的英国渔业十分发达,因而,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航海的习语。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feel under the water感觉不适。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因此习语很大一部分与农业有关。例如:“挥金如土”,“瑞雪兆丰年”,“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瓜熟蒂落”,“斩草除根”,“解甲归田”等。

另外,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地处亚洲大陆,地域辽阔。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导致英汉两个民族对“东风”与“西风”的理解截然不同。在汉语中“东风”常是褒义词,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吐绿,象征着蓬勃生机。而“西风”常是贬义词。“西风凛冽”,象征着荒凉。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在英语中,“东风”与“西风”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恰恰相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英伦诸岛。雪莱(P.B.Shelly)在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中讴歌了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的西风,表现了他称赞人类美好未来的乐观态度。而东风从欧洲大陆吹来,正如中国的西风。如“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Charles Dickens).”因此对中英地域差异的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西方文学的理解。

2. 习俗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的习俗差异表现在不同的生活习惯上。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例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丧家之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虽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多数没有贬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top dog (优胜者,左右全局的人);a gay dog(快活人);a sea dog(老练的水手) 等等。而恰恰相反的是,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如此看来,汉语中一些动物的形象与英语中一些动物的形象在某些方面差距实在太大了。不了解其文化意象将可能引起误解。可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习语背后体现的社会习俗和文化意象是非常必要的。

3. 宗教信仰不同

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习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在习语上也有明显的反映,例如:as old as 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not to know someone from Adam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不知道某人与亚当有什么区别”,同样,由于亚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没有什么人见过他。所以,这个习语的意思就成了“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人)”;to raise Cain译为“惹恼该隐,大发脾气,找麻烦”。亚当和夏娃的长子该隐是个性情狂暴,容易发怒的人,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供物,而没有看中他的,该隐为此嫉妒,杀死了弟弟亚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谋杀者,因此该习语表示“大发雷霆”;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意为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英语中具有宗教文化代表性的词,如cross和God的运用就很常见。例如,谚语“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中,cross一词指的就是耶稣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谚语借此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具有宗教色彩的cross一词在英语谚语中的用法很多,又如:“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十字挂胸前,鬼魅藏心间)”。此外,英语谚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例如,“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等等。宗教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它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英语习语中,有不少是来源于《圣经》的。例如,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eth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的故事。又如,谚语“When the sun rises, the disease will abate(太阳东升,疾病减轻)”也是出自《圣经》:据说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Abraham),他脖子上本来挂着一块宝石,病人只要看它一眼,便立即痊愈。阿伯拉罕死后,上帝便把这块宝石放到了太阳上。谚语“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也是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Mommon是财神,Spenser和Milton都把财神作为贪财、吝啬的化身。此谚意思是说“信神者不能贪财,必须在虔诚和世俗之间做出抉择。因为虔诚和世俗是互不相融的”。以上这些谚语与《圣经》中的说法或教义息息相关。宗教(以基督教为主)在英美国家占有重要地位。

相比较而言,中国虽然也有佛教、道教等教派,但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占主导地位。即便如此,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谚语“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等就与佛教有关;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则与道教有关。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汉语里便随之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与其有关的习语。如:“回头是岸”;“借花献佛”;“在劫难逃”;“大慈大悲”;“不看僧面看佛面”、“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同样,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汉语中有一些习语直接或间接源自道教。如:“灵丹妙药”;“脱胎换骨”;“回光返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如,同样是afterlife一词,中文意为“来生”;“来世”,指人的生死轮回;而西方基督教无此概念,所以其英文含义为“人死后的那段时光”。

4. 历史典故背景

英汉习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典故是利用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词语构成的语句。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源自希腊神话的Achilles heel使人联想到“唯一致命的弱点”。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讲的是这样的故事: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名英雄。小的时候,阿喀琉斯的母亲提着他的脚后跟把他浸入水中。使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无懈可击,唯独他的脚后跟因被他母亲抓着而没能浸入水中,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他的死敌用一支毒箭射中了他的脚后跟——全身上下唯一能致他于死地的地方,使他在悲愤中死去。因此,“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便成为一个人致命的弱点或某一事物的要害部位的代名词;cats paw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译为“进退维谷”,出自荷马史诗;Pandoras box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为“无穷的灾难”。

汉语中的习语和成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 “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愚公移山”;“黔驴技穷”;“刻舟求剑”;“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画龙点睛”;“精卫填海”等出自神话传说。这些成语、习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

英语“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语“说曹操曹操就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英语“Love is blind ”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the blind god),其对应的汉语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英语“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英语 “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语“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这些谚语都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5. 价值观念

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习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习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然形似汉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习语“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以及“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反映了人们对守时的重视,成为西方国家所崇尚的观念,虽然汉语谚语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之说,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十分重视个人的隐私,故年龄、收入、宗教信仰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英语“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为一例。从传统上讲,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或称人伦本位)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受其影响,汉语习语中有着极其浓厚的人伦本位色彩,它体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产物。汉语习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的功能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人伦本位还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上的密切关系,人们比较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人伦本位也体现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国家”,因此有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崇高的集体主义思想。

对习语差异性的研究,将有利于学生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习语丰富独特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为英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此方面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Idiomatic English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论文集)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 陈安定. 英汉比较与翻译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4.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5. 英汉多功能词典 [K].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研社,1997.

6. 秦秀白. 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 [K]. 北京:天津科技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 现代汉语词典 [K]. 北京:商务出版社,1985.

8. 肖立明. 英汉语比较研究 [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8.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8

关键词:中日谚语 性别歧视 原因

一、社会和女性

在大多数由男性统治的社会里,往往藐视女性,认为女性既卑微又软弱无能,将女性与“长舌妇”、“愚昧”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一)多嘴多舌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中日两国的女性就被认为是一个“饶舌”的存在。对女性的言行举止提出了一些苛刻的要求。甚至中国还将妇言作为有无妇德的一种标准。

(1)快嘴大姐惹事多

(2)妇人之言不可听

ア 女三人寄ればしい

イ 女の言うくべからず

从上述谚语中可看出,中日两国女性被认为是一个“多言”的存在。中国的谚语(1)中将嘴快、话多看做是女性与生俱来的天性。因为人们认为“祸从口出”,自然而然对女性的快嘴没有好印象了。同样日语的谚语ア中认为女性善于言谈。如果众多女性聚在一起的话,难免会说别人的闲话。就这样,女性的言辞一直被否定,甚至对女性的言行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要求。中国的谚语(2)和日本的谚语イ一致认为,女性的言辞是没有价值的,是不可听信的。正是因为在封建桎梏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卑微导致女性的言语、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愚昧

中日传统观念认为女性的心智和能力远不如男性。他们忽略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这样对女性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在古代传统社会里,除了一小部分的女性可以上学之外,大部分女性都待在家里为成为“贤妻良母”做准备。女性在教育上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使得人们认为女性既无知又无能。

(1)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2)女子无能,打孩子骂人

ア 女の知は後へ回る

イ 女の鼻先思案

上述谚语认为女性即肤浅又过于单纯而不成气候。中国的谚语(1)中将女性的知识和头发做了比较,认为女性缺少知识。在(2)中认为女性的教育水平会严重影响到下一代,认为无知的女性会用暴力手段教育孩子。日本的谚语ア认为女性“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会做长远打算。这大概是古代传统社会这个大的环境下,人们认为女性只需要拥有美貌,不需要智慧、才气等的差别意识的反映。

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人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不重视女性教育,以至于限制女性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可以说女性的无知和无能是封建制度的产物。

二、家庭和女性

(一)妻子和丈夫

封建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男尊女卑”的思想。三从四德是男尊女卑思想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女性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儒家的道德观主张夫妻关系中的男性的权利和女性的义务,这使得女性在家庭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2)夫唱妇随

ア 主人と病はてぬ

イ 夫に付くが女の道

上述两国谚语中妻子不仅要服从于丈夫而且丈夫左右着妻子的命运。在中国的谚语(1)和日本的谚语ア中可以看出妻子对丈夫就像病人对病魔一样无可奈何。同样,中国的谚语(2)和日本的谚语イ中可以看出妻子不仅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而且要以“顺从”作为妇德的标准行事。

(二)母亲和女儿

封建传统社会中男性是家族的太阳,一切围绕着男性展开。女性一旦结了婚就隶属于男性,所以妻子必须要生男孩,方能在家族中有一席之地。

(1)有子方为妻,无子便是婢

(2)盗不过五女之门

ア 七日小腹痛んでも男の子をめ

イ 娘の子は盗八人

从上述中日两国谚语中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里都愿意要男孩。中国的谚语(1)和日本的谚语ア中认为女子最重要的是要为丈夫生儿育女,特别是生育男孩,使家庭血脉得以传承。生下儿子就是帮助丈夫完成大孝的义务,所以若生下的是女孩的话,妻子在家里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另外从中国的谚语(2)和日本的谚语イ中可以看出,两国都将女儿与强盗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女孩从出生那天起,就是家中的纯消费者,她要穿衣吃饭,她要脂粉头油,父母要供她,一直到嫁出去为止,最后还要为他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所以不仅没有攒下钱而且还花去了家里的大部分财产。

(三)婆婆与媳妇

出嫁对女人来说是结婚而组建新的家庭,做儿媳的生活开始了。婆家是女人作为妻子和媳妇的生活空间。妻子的主要工作是家务活,经常碰到的人就是婆婆,与婆婆不相容就会使媳妇受苦,甚至会造成全家人际关系的紧张。①

(1)当一日媳妇坐一日监

(2)婆婆打媳妇天下有

ア 秋茄子を嫁に食わせて七里に追う

イ 秋梭鱼は嫁に食わすな

中国的谚语(1)中可以看出媳妇没有任何尊严地过着憋屈的生活。甚至在(2)中将婆婆虐待媳妇当做是很平常的事情。同样,在日本的谚语ア和イ中也可以看出婆婆对媳妇是种可怕的存在,婆婆可以为所欲为,而媳妇对婆婆必须是绝对服从。

正如上述例子一样,女性作为劣等的存在被差别化,具体表现在比起女孩更喜欢男孩等方面。事实上,这些都来自社会和家庭中的女性差别观念。这种差别意识并不是原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其背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三、女性差别原因

(一)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女子从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劳动力的地位转变以家务劳动力为主,女性地位彻底沦落从而依附于男性。

中国原始母系氏族时期,掌握经济大权的是女性,而掌握了经济命脉也就是掌握了发号施令的资本,因此在此时期女性占据统治地位。然而到了父系社会时期,男子在生产生活中掌握了经济命脉的控制权,女性变成了被统治的对象,以男子为中心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特征。“男”以体力耕于田,所以男子在农耕时代处于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也决定了其社会地位的提高。通过这种安排,男人成为家庭经济的提供者,拥有决定权,处于支配地位。女性不得不把自己降到次要的从属地位,构成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使女性处于劣势。因此,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卑下是造成中国古代女性“女卑”文化的根本原因。②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的婚姻形式是访妻婚。女性在社会、家庭生活和婚姻中占据主导地位。早在古代日本就出现了很多女天皇,比如说卑弥呼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男性具有健壮的身体所以成为了主要劳动力。相反女性则慢慢退出生产力的舞台。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女性都开始依附于男性。在日本的父权家长制度下妻子成为家族的私有物,被剥夺了自由,作为丈夫的财产依附于丈夫。

(二)文化原因

以儒教文化为主的封建父权家长制度的影响下形成了男性支配女性的新局面,使得女性在家庭中不得不依附于男性。

中国自春秋时期以来,一直受孔子儒学思想的影响。儒学思想统治中国两千五百多年,孔子所提倡的男尊女卑思想自然而然也就在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男尊女卑最初是由于女性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渐渐不及男性重要,因而她们本身也就渐渐地受到了忽视,这种忽视逐渐发展成为蔑视甚至,直至最后发展成为盲目的性别崇拜――对男性的崇拜。这种崇拜自然也就意味着对女性的歧视了。③

日本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产生了男尊女卑、屈从舅姑的思想,大都以天地阴阳之说为理论基础来阐发男子生来尊贵而女子天生卑下的观点,并且以此为出发点来教化女性严守妇道。④如《女实语教》中说:“父母有如天地,公婆有如日月,丈夫有如君主,妇人有如从仆;朝夕孝敬父母,恭敬侍奉翁姑;夫妇切勿争吵,宁屈理而从夫。”这就是说,不仅要求女性在生活中必须少言、慎言,还必须顺从丈夫。⑤这种女训的普及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以至于沦落为附属地位的原因之一。

(三)心理原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妇女从主导地位沦为从属地位。经济上失去能力的女性在家庭中处于被动地位,并成为男人的附庸。这种经济地位不得不使女性形成忍耐、顺从、依赖的心理意识。进入封建社会,妇女在政治上受政权、夫权的压迫,在思想上受到“三从四德”封建伦理道德束缚,这种社会境遇使妇女完全丧失了自尊、自立自强的心理意识。①对于上述这些意识,女性们并没有抱有疑惑的态度去积极挑战、面对,而是选择了默默承受。她们将这些看做是女性的宿命,最终导致这些约束成为束缚女性的一条条准则。

四、结束语

虽然中日两国谚语的表现形式各异,但是内容上是大同小异。因为在男尊女卑和男女有别思想下,两国显示出的女性差别观是相通的。在现代社会里,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这并不表示历史遗留的男女差别意识完全消失。性差别意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意识,首先男性对女性应不存在偏见,更为重要的是女性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积极地与差别意识作斗争。

注释

① 孙贞敏.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2009.

② 王利.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J].兰州学刊,2006(12):180-183.

③ 王慧荣.论日本女训中的儒教女性观[J].妇女研究论丛,2005(6):65-77.

④ 黄景爱.论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对女性语的影响[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3).

⑤ 吴廷.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228,113-115.

参考文献

[1] 臼田甚五郎.修:『ことわざ辞典[J].文学博士.

[2] 赵冶.日语谚语中的妻子形象的考察[J].东北师范大学,2009(6).

[3] 杨鲁.中韩谚语中反映的性别歧视意识考察[J].中国海洋大学,2010(6).

[4] 谢新华,张宁.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相关研究:回顾与反思[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2):67-71.

[5] 刘彬.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折射[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4-46.

上一篇:品牌年度推广计划范文 下一篇:缅怀英烈铭记历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