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27 00:27:03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篇1

论文关键词 风俗习惯 善良风俗 刑事 民事 司法

在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远离传统文化、背弃良好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正面及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基层司法实践里,合情、合法地运用良好的风俗习惯,对化解矛盾纠纷和推崇文明健康向上以及促进社会和谐都起到积极作用,这对于司法来说无疑是一个有益的选择,鉴于良好风俗在民事司法实践中广泛的融合,文中主要针对善良风俗习惯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加以详细的阐述。

一、善良风俗习惯的理论基础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俗”的国家,传统意义上的“礼俗”社会,法律不是解决社会里的一切矛盾和纠纷的万能钥匙,善良风俗习惯是人们普遍接受和认知的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使得良好的风俗习惯更容易得到人们认可、依循,在民事司法的实践中很关键。

善良风俗,即好的风俗,优秀的风俗。而“善良风俗”在不同的学者研究行文里称谓不同,但是含义在大体上是没有出入的。

善良风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道德规则,是一种道德律,是客观合理的社会道德,其包括了法律自身内在的道德价值及原则。

善良风俗,可以说是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是社会存在、发展的一种最基本的一般道德,是一种习惯、通行做法,在一定地域内普遍得到人们的公认,同时又不违反法律、国家政策,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得以反复适用。

善良风俗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社会道德,有民间特性,不等于“社会公德”,应该结合风俗所依存地域的文化、地理、经济等环境因素综合评价。

二、善良风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一)在民事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风俗习惯对不同类型的审判都能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但是鉴于习惯普遍是在民间、行业中所形成的,调整的大都是民商事内容,此外,刑事和行政领域都是由国家主导、进行的,依据严格的法律、规范,因而,风俗习惯主要是在民商事实践中发挥着作用。

善良风俗在民事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由婚约引发的有关财物的纠纷、赡养权纠纷、侵权纠纷、出嫁女与外来女婿有关村民资格而引起的有关纠纷等几方面,由此可以看出主要适用范围集中在婚姻、继承、相邻关系三个民事领域,这种适用局面的形成与长期中国商品经济不发达相关,这些纠纷形成一套关系网络,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因此在民间得到长期发展,促使人们形成众多的善良民俗、习惯。

适用领域主要包括商事审判领域、民事审判领域、执行工作领域三个领域。人们能够接受理解风俗习惯在民事、商事审判领域的明显适用性,对其在执行领域对风俗习惯的运用,有很大争议。一方认为,民事审判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入善良风俗,有利于化解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河南清丰法院就强化民事审判中的善良风俗的运用提出了“有法必依原则、补充使用原则、最大限度适用原则、避开忌讳原则”四项原则。但是执行程序作为民事救济最后一道程序,强调的是强制性,若运用风俗习惯的话,会削弱执行程序的威信。另一方则这样理解,执行程序也属于民事诉讼程序,而在民事诉讼中,民众中普遍存在风俗习惯必将会得到法院的正视。民众的生活领域,风俗习惯与之更为贴切,而善良风俗存在于民间法中,适当地由民间法调控、解决一切,尽管执行程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若在执行程序中会善于有效运用当地的民众遵守的一些善良风俗习惯,往往会促使案件得到顺利、快速地执行,避免激化矛盾。总言之,在执行程序中引入善良风俗,尊重民间习惯,意不在恢复民间法,而在于重视人们所依循的这种最基本的社会公德。

针对一些国家制定法、风俗习惯均有明确规定的民事案件,二者相互冲突的情况,即一些行为符合国家法却违背民俗习惯,一些行为符合风俗习惯的明确规定但违背了国家法的规定。对此,举个例子,比如说债权债务方面,一些民间习惯法规定:对欠债不还者,可拉债务人家的牲畜,用占用其财产、房屋的手法清偿,但是这些做法明显与国家法相悖。再例如,执行的司法机制、程序方面,一些民间法规定的处罚形式有罚款、罚物、开除村籍、处死等形式,损害了民众的名誊、累及无辜、对民众造成了人身伤害等不良后果,与国家法的处罚形式截然不同,有的恶俗就必须摒弃,而非运用。

在审理以上所述的民事案件时要首先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是风俗习惯的性质,是恶俗还是良俗,摒弃前者,参照后者;第二个是当事人意向如何,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的,鉴于国家法高于风俗习惯,适用国家法,若据风俗习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则其协议在不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和不违背法律强制性前提下有效力。

综上,法院调解运用风俗习惯比较多,审判时运用的比较少。鉴于成文法和非成文法法的善良风俗的限制,善良风俗在民事调解中易于适用而难以在审判中适用。风俗习惯引入民事司法中产生了明显的成效:撤诉率、调解率上升了,上诉率和执行申请率下降了,同时审判效率也提高了。

(二)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刑事司法实践中风俗习惯的适用比较复杂。刑法理论界的一些学者认为风俗习惯能否介入刑事领域及介入的程度,是一个攸关国家法的强制性与威信及其生存的合法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法律根本性的问题,而国家法是最重要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在刑事法律的制定中,风俗习惯往往是处于被压抑和贬低的地位。在司法实践中,风俗习惯会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刑事司法领域,影响着审判结果,实际上甚至会置换、改写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在定刑量罚方面起很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犯罪的成立有致命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危害行为同时会受国家制定法及民族风俗习惯规则的严格规范,一个案子通常会经过两次不同的处理,一次是根据法律由国家司法机关判决,一次是由民众根据风俗习惯来判决,如果适用不当的话反而会激化社会矛盾。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维护公共利益,需要依据统一严格的法律规范、规则来处理刑事案件,以实现司法的公正、公平;与此同时适当地考虑风俗习惯等因素对不同的犯罪行为的不同评价,保留一定的酌情定量余地,努力探索风俗习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空间。

国家的强制性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制度保障。如果国家法尽可能地与自生自发的风俗习惯、秩序相吻合的话,国家的强制力就有可能降到双方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当国家法和风俗习惯发生冲突时,国家法不能同化民俗习惯,而应寻求国家法与民俗合作,作实事求是的变通、灵活有效的处理才会达到大家都满意的执行结果,以同时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两者的协调统一。

(三)在司法执行实践中的适用

风俗习惯通常运用于调解、裁判中,而其在执行中运用也不少,执行中的策略、执行和解均有可能适用到风俗习惯。

执行和解,是指法院在案件的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并达成协议,以此结束执行程序的一项活动,体现了“自愿协商意思自治”,实现了善良风俗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例如,甲欠乙10000元,法院判决甲归还乙本金的同时要向乙支付利息。执行的过程中,执行法官还考虑到乙方是甲方的伯伯,按照甲乙当地的农村风俗习惯不收利息,于是劝乙方放弃约200元的利息,甲一次性如数归还欠款,规劝双方和解。在法官的努力沟通下,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甲方一次性向乙方归还了10000元,不再收取利息,这样案件得以顺利执行完结。这个执行案件的完结,双方缓和了关系,而且与此同时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双丰收。

执行工作,一门讲究方法、策略的艺术。执行工作中各方面涉及善良风俗时,都要考虑执行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某乡人民政府责令张某拆除其违章建筑。被执行人张某在该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不接受已邮寄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待到执行人员上门送达时,张某不在家。执行人员便将相关法律文书贴于张某的大门对联上。等到执行人员再一次上门时,张某以家中并无死人,而执法人员将白纸贴到大门的对联上为由,协同家人一起,揪住执行人员不让他们走。后来经过法院的营救,最终执行人员才得以解脱。此案件就涉及了执行方法、策略的问题。不难看出,在执行涉及善良风俗的判决时,执行方法、策略不当很可能产生不利的甚至是不好的执行后果。

当审判执行后,出现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执行结果确定其义务的法定情形时,可以考虑代履行的方式。但是,对于一些习惯权利类案件的执行,代履行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赔礼道歉的履行,商事纠纷往往侧重对世性,可以通过媒体公开致歉得以实现,而在普通民事纠纷里,案件的赔偿方式的特点侧重非公开性以及被执行人的自愿性,通常被执行人被要求当面进行致歉,一旦不愿履行,会比较麻烦。维护精神信赖利益,通常是案件中较重要的问题,即使一方迫于法律的强制性而履行判决书涉及的义务,非出于真心赔礼道歉,能否解决申诉人的问题及申诉人的心灵伤害,是案件执行的关键及难处。

综上,风俗习惯在执行程序里也得以运用,影响着案件的结果,在社会的控制与管理职能的体系中担任重要的角色。风俗习惯的社会职能,不仅仅体现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三、风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引发的思考

风俗习惯是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道德并不全然代表公益,道德是即发性的、不确定性、时代性的,但是善良的风俗习惯是可以得到民众认可的社会道德,也可以说成是公德。

但是我们也得考虑以德入法的一些险性:法官能够以法律的名义来推行个人道德观,借此将其强加到他人、社会,造成法官竟为社会立法的局面,导致法官专制的不可预想的后果。我们应该谨记一点:司法应谨慎的适用道德。现在的社会里,道德已进入法律的殿堂,这就要求我们把法律置于一些具体的情境里,将道德融入到法律的议论中。道德是一种与法律原则、学说、条例和司法先例等其他法律具有相似效能的法律论据,在案中双方都可将道德作为论据进行辩护。但是,在案中,道德的说服力低于法律的强制力,况且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的道德标准也不同,对事情的态度也会不同。因此,道德具有不确定性。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篇2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广告;原则

1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

跨文化差异在各种人类关系中都是存在的,它不只限于语言,还包括非语言沟通、宗教、时间、空间、颜色、数字、现实主义、美学、存在意识和食物偏好。所有这些关系对于不谨慎的公司都是潜在的陷阱,即使是一些非常著名的巨型跨国公司也难免在文化差异的处理上犯错误。其中对跨文化广告影响较大的文化因素有语言、宗教、审美观、民族习俗等。

(1)语言差异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思想最基本的工具,因此,掌握东道国当地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地文化,避免沟通交流的误解。与有关语言的错误主要来自错误翻译,对本地语言的俚语或习惯用语缺乏了解及使用错误方言等。

rejoice是美国生产的一种洗涤用品,其字面含义是“高兴”,若这样译成中文则不仅过于平淡,而且与该种产品属性没有什么联系,宝洁公司将其改为“飘柔”,堪称神来之笔。它不仅打破了汉语词汇组合的语义限制,令人感到新奇独特,而且能使人联想起长发柔软洁净、随风轻飘的美妙意境。相反,高露洁公司的“cue”牌牙膏在法国销售不好,就是因为cue在法语里是一个色情字眼。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nove”牌汽车,在美国很畅销,但在销往拉美国家时一度无人问津。Www.133229.coM原来许多拉美国家过去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而在西班牙语中,“nove”意思是“不走”,汽车品牌竟是“不走”之意,其销路可想而知。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文化传承度极高,在国内十分有效的一句广告口号,到国外可能毫无意义。如“愿君多采摘,此物最相思”,一般的欧美人士肯定不理解它在说什么。

以上例子说明,在设计品牌名称及广告用语时,必须考虑相应的文化背景,必须了解各种语言文字在表达上的特点、忌讳、隐喻,用目标市场国顾客所能理解的语言文字来传达企业的信息、产品的信息。

(2)宗教差异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公司因为没有考虑剑当地宗教的特殊习惯而惹出不少麻烦。

在亚洲,信仰佛教的人很多,佛教的影响很大,有些公司因在广告里印了佛像而引起公愤;有些因在广告里使用当地宗教的符号更是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还有就是招牌上的广告词自‘意无意地压在佛像上,人们更是反感。一家航空公司差一点被沙特阿拉伯取消其在该国营运的权利,事因这家航空公司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一幅在外人看来很“普通”的广告:一位漂亮的空中小姐笑容可掬地给愉快的旅客送上香槟酒。为此,航空公司倒了大霉。因为沙特阿拉伯是禁酒的,不戴面纱的妇女是严禁和男人在一起的。沙特阿拉伯人无法接受这样的广告创意。即使大型跨国公司也因漠视宗教差异而犯下大错。麦当劳公司想借1994年世界杯足球赛大打一场推销战,但由于缺乏宗教知识而弄巧成拙。由24强参加的世界杯大赛,在美国洛杉矶拉开战幕,麦当劳为了趁机大力推销其产品,煞费苦心地专门为青少年们设计出一种“猜谜”广告——把包括沙特在内的24个国家的国旗印在一种名叫“快乐汉堡包”的包装纸盒及其食品袋上,企图刺激青少年们为竞猜各国国旗而购买“快乐汉堡包”,以使生意大增。然而,当英国的麦当劳分公司把200多万个印有这24个国家国旗的包装盒和食品袋分到全英500多家专卖店上市后,引起沙特阿拉伯政府的强烈不满,因为他们认为沙特国旗代表一段阿拉伯缄言(世界上没有上帝,真主和穆罕默德是我们的先知),必须受到尊敬,沙特政府从来不允许任何人触犯它,更不允许把它用于作为商业目的的宣传!同时,英国和欧洲的穆斯林组织也纷纷向麦当劳提出强烈抗议。事件发生后,麦当劳公司立即减少这些引起麻烦的产品的产量,才使这一风波趋于平息。

可见,宗教对世界各国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价值观决定的社会态度会直接影响国际商务活动。企业要进入某一目标国市场,就应该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主动去适应、了解当地的教规,使自己的广告策略与当地的观念结合起来。才能打开局面。

(3)审美观差异

对于任何市场来说,商品的样式、颜色及广告商标的选择都是以文化美感为基础的。审美情趣影响人们对物品的颜色、样式的偏好以及对于事物发展的规范性认识,进而影响人们对于涉外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评价,并最终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如果了解东道国人们的审美情趣,设计的广告带着东道国人们的审美色彩去参与竞争,不仅能引起消费者妙不可言的联想,产生美好的想象,而且能够激发消费者心底的情感,震撼其心灵,从而使产品平添几分魅力。

百事可乐1960年在日本惨遭失败就是因为没有考虑颜色的文化性。百事可乐的包装和标志颜色采用黄、蓝、白、红四种,给日本人的印象是杂乱和不悦目,尤其是百事可乐的主色——黄色恰好是日本人最不喜欢的颜色,因为在日本黄色是死亡之色。美国人和欧洲人都喜欢黄色,百事可乐设计品牌时忽视了与众不同的日本的买方文化。

因此在跨文化广告中,制定广告决策时一定要注意它是否在目标市场国代表了不好的意义,是否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审美观念。

(4)民族习俗差异

民族习俗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各民族风俗存在很大差异,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忌讳,这些忌讳对各民族的消费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对不同的民族风俗给予充分的尊重。

比如,近年来日本商品大量涌入美国,而美国货却不太受日本人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企业的广告、商标及产品忽视了日本的文化背景和民情风俗。仅以女性化妆品为例,日本女性以白嫩为美,而美国女性却以皮肤黝黑为健美,美商不了解日本妇女的习俗,按美国人风俗习惯盲目设计、制作、投放的广告和产品儿乎是泥牛人海。再如,英文商标kissme(“吻我”牌唇膏),住中厅人看来是亲切自然、幽默诙谐并富于浪漫色彩的,很符合他们的生活习俗,在中国人看来,平白直露地说“吻我”,令人尴尬,难以启齿。所以该品牌在中国的商标就变成了它的谐音“奇士美”。涉外公司如果不了解东道国人们的民俗文化,就会在跨文化广告中遭到麻烦。

2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启示

一个明智的企业应正视文化差异的存在,把文化差异当作一种资源,一种营销财富,因为不同的文化观点和视角都能增加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及方案。另外,为使跨文化广告有效地传播,企业还应遵循如下原则。

(1)理解文化差异

理解文化差异包括认识实质性知识和解释性知识两个层次,前者可以从报刊杂志获取,后者唯有通过文化参与才能感觉到。如了解当地人的处事态度、生活观念及个人愿意在社会扮演的角色等,只有通过深入的人际交往才能了解到。北美与西欧文化同亚洲文化相比,更现世化(seculariza·tion)、个性化,属低背景文化。因此适合中国、日本广告特点的间接隐晦、强调象征意义、突出社会地位、富有人情味和幽默性广告,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则会让消费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广告人本土文化中,往往不存在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理解冲突或偏差,但在不同文化区域,这经常出现。熊猫在世界多数国家受到欢迎,因此“熊猫”这一品牌名意译成各种语言,都引起美好的联想,但在奉行伊斯兰教国家的品牌广告,却遭到攻击和抵制,因熊猫外形象肥猪,也被认为是忌物。跨文化广告创作必须充分了解并尊重受众国的文化差异,谨慎用语。

(2)适应用语习惯

跨文化广告传播最明显的障碍就是语言文字隔阂。精通受众国的语言,适应其语言习惯及特色,是跨文化广告用语的基础和保证。广告文案创作单靠字典释义是不够的。

广告用语修辞也与一国语言习惯和生活体验相火如我国商品广告用百合象征“百年好合”,用“一朵莲花一条鱼”象征“连年有余”,取谐音,图吉祥,用在别国,只会让人百思不解。各国语言都有约定俗成的缩语,这经常困扰文案写怍,冈缩写不规范往往贻笑大方如台湾一广告把“台湾国际剧社”缩写成“tits”,“英国保留剧目剧团”缩写成“bra”,结果《灰姑娘》这则名剧的演出广告直译为汉语成了:剧目:《灰姑娘》;演出者:奶头;赞助者:胸罩;跨文化广告语撰写最好用当地语言撰写,且不要简单地用两种语言置换,刊播前最好请当地行家过目,以免不良引申义。

(3)尊重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

由于宗教信仰不同,不同国家对不同广告表现和不同商品持有不同态度。日本索尼广告在泰国遭排斥:释迦牟尼闭目入定,但一会儿竟然凡心萌动,睁开双眼,随着音乐不停摇摆……此时广告语亮出“索尼,让佛祖动心”。这则广告创意不可谓不佳,但该广告在泰国一播,泰国举国愤慨,原来泰国盛行佛教,佛祖竟然凡心萌动,实属对佛祖的亵渎,且招致外交抗议。广告撰写若不了解并尊重各宗教信仰的特点及影响,注定会犯大错误。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国家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不同国家风俗习惯不同,造成了对广告用语创作的不同心理要求一广告语的创作技巧使用,幽默、关、谐音等,都必须吻合受众国的风俗传统,产生正面理解及联想,否则会事倍功半。

(4)融合文化优势

美国通俗文化,风行世界。麦当劳快餐店广告总是裹携着美国文化,遍布全球,但麦当劳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菜单:在法国配有香槟,在英国配有威士忌,在德国有啤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有果味奶茸,在中国则配有红茶。这种融合两种文化优势的原则在广告中同样很重要,一方面要有本民族文化特色才能吸引受众,另一方适应受众文化才能被接受。可口可乐在中国春节期间广告舞出中国龙,百事可乐送出千千万万副春联:“百事可乐迎新春,七喜临门度佳节”,丰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广告语,确实让我们觉得技高一筹。运用民族特色来宣扬产品,能形成独特的广告风格,这与世界文化不是冲突的。

一个国家、民族独特的气质,精神传统、美学观念以及特有的文字、图案色彩,都能构成跨国文化广告的鲜明个性,融合在广告创作中,选择当地易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往往是避免其淹没在广告信息中的高招。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篇3

摘 要:鲁迅毕生致力于国民的思想启蒙。认为让农民接受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逐渐消除封建的风俗与习惯是进行文化改革,建设现代新文化的最重要的基点。小说正是通过渐东偏远农村发生的一场辫子风波,在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描写中,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这一思想。

关于中国文化的改良和建设问题,自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经过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逐渐成为人们思考的焦点。许多志士仁人主张从文化改革入手来探索中国社会的根本出路。梁启超提倡“兴民权”,严复介绍“群学”,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作为思想启蒙的核心内容。鲁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把思想和创作的重点放在对国民的思想启蒙上。强调“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即社会的解放应以个人的解放为前提条件,认为人的觉醒只能随着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断消除传统文化的禁锢,才能逐步完成现代新文化的建设,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2}。小说《风波》以其生动的形象和画面揭示了这一点。

《风波》以1917年张勋复辟为背景,描写这一事件在浙东一个偏僻小镇里所掀起的细微波澜。过去人们一直把它作为反映张勋复辟这一政治事件的小说。事实上,小说里没有一个人属于复辟集团的成员,甚至赵七爷也始终未曾从维护张勋复辟政权的角度出发去推行辫子政策,他的直接目的就是公报私仇。因此,张勋的“种辫子”更多的是在当时愚昧落后的乡村文化基础上得到的“响应”的,而数千年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愚民政策,正是这种落后社会文化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说真实地展示了无知无识的农民被野蛮欺骗、肆意蹂躏的生活图景。

这是一群饱受封建专制奴役,挣扎在生活底层的贫民们。他们没有知识,不懂科学,连见过世面的七斤也只会愚昧地传播一些纯属无稽之谈的街谈巷语。甚至名字也是承袭几代相传的习惯,以出生时的斤两充当自己的小名。对此鲁迅指出:“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宰割和灭亡”{3}。正是在这片文化的沙漠上,赵七爷粉墨登场了。赵七爷究竟是什么人?历来有着不同的分析。许多人认为赵七爷代表了革命后封建势力在辫子问题上向农民进行反攻倒算的反动政治势力。其实赵七爷不过是一个普通乡村酒店老板而已。但他何以成为“三十里方圆以内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呢?关键在于他有“文化”,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能说出五虎将姓名。这是多么可笑又可怜的文化啊,然而小说的悲剧意蕴正是由此生发开来。就是这样一个所谓学问家,却赢得了鲁镇人们的无上尊敬和信任。借着张勋复辟,赵七爷演出了一幕借索要辫子,公报私仇的活报剧。

两年前,生性胆小的七斤借酒大骂赵七爷是“贱胎”,他容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宽恕了这一切,只是一方面出于政治经济上无权无势,不敢贸然行事;另一方面出于封建礼仪的约束,不可公然报复,便一直耐心等待时机。张勋复辟消息传来,犹如天赐良机,赵七爷立即闻风而动,穿起那件轻易不穿的宝蓝色竹布长衫,借辫子名正言顺地向七斤“雪耻”了。在此作者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虚伪,具有强烈报复心的乡村富户形象。他恫吓七斤:“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他明知七斤们没有文化,却故意欺诈说:“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几句话便使七斤一家和在场的农民怵怵危惧。实际上关于辫子问题,清朝政府早在宣统年间便有明确规定,康有为在稍后为朝廷起草的一份诏书中又声明:“凡我臣民,无论已否剪发,应遵照宣统三年九月谕旨,悉听其便。”可见这时皇帝并非定要辫子不可,但七斤们认为赵七爷识文断字,有见识,说的都是千真万确。赵七爷正是利用了农民的这个弱点,故弄玄虚,连骗带吓,达到其卑鄙的个人目的。透过这一闹剧,鲁迅明确揭示出必须使文化的主要载体,即广大劳苦大众真正获得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认为这是他们最终走向觉醒的第一步。

不仅如此,作者基于对农民生活的深切体察和了解,较常人更敏锐地认识到,由于没有文化知识,使广大农民在长期传统文化禁锢中形成了封建保守落后的风俗与习惯,它们仿佛是一张无形的大网,任何生活于其中的人都难以逃避。长期以来,中国“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因此“每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每个时代的统治思想。”{4}。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专制主人的主导精神线索,像道德伦理与政治观念通过多种途径的折射与渗透,逐渐成为体现出正统儒家思想的风俗和习惯,广大下层人民就深受风俗与习惯的深刻影响,“体质和精神被太多的古习惯教养得硬化了”{5}。因此鲁迅提出要最大幅度地改革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新文化,必须首先改变和消除使广大民众趋于“硬化”的风俗习惯,认为“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6}。于是鲁迅将他的如椽巨笔直指生活在旧农村的中国老儿女们,通过对农村风俗习惯的细微描写,揭示封建传统文化统治的牢固性和腐蚀性。在《风波》中,鲁迅是从多样复杂、蕴含着浓重时代氛围的人际关系来表现的。

在家庭关系的描写中,作者以直面生活的勇气,掀开遮盖于家庭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还其裸的生活原色。先看婆媳关系,这是最充分地体现封建礼教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一种关系,婆婆对于媳妇具有绝对的不可辩驳的权威。随着“五四”时代的思想解放浪潮给封建礼教以强大的冲击,作为家里的最长者九斤老太,已全然没有贾母那样至高至尊的威严,但传统的习俗又使她对孙媳极尽挑剔。她一时骂六斤是“败家相”,吃穷了一家子;一时又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句句话饱含机锋,逼得七斤嫂将满腔的怨气发泄在丈夫身上,骂他“死尸”,明咒丈夫,暗骂婆婆,且一番伶牙俐齿把九斤老太的抱怨扯得七零八落,毫无回辩之力。在她们婆媳之间,无敬无爱,只有积久的怨恨和不满。

再看夫妻关系。恩格斯指出:“只有建立在互相热爱基础上的婚姻才是道德的。”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只是男子的占有物,而男子也只是女子衣食住行的保障。对此鲁迅悲哀地感叹说:“爱情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中国的男女大抵一对或一群——一男一女——地住着”{7}。所以作为劳动妇女的七斤嫂,她根本无法想象要将爱情作为婚姻的首要前提,在她与七斤之间仅仅是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因此,对于外界任何威胁到家庭经济实利的蛛丝马迹,她都分外敏感。一看到赵七爷的光滑头皮,乌黑发辫,以及他那件竹布长衫,便立即感到家庭的危险,吓得“心坎里突突地发起跳来”。而当听到赵七爷的恫吓时,她不是安慰七斤,却马上想到他带累了一家子,埋怨他,咒骂他,亲情、乃至爱情在可能的灾难面前全部脆弱得不堪一击。可见男女经济上的不平等,多么严重地扼杀了人们的自主意识,给精神带来多么深重的创伤。

不仅如此,《风波》还通过社会关系的形象描写,给我们展现出浸透着封建传统文化精神影响的古老风习。

小说中,当赵七爷一跨进临河土场这个特定的舞台,人们便纷纷起身,盛情邀请:“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斤们也不敢怠慢,连忙招呼,表现出一般农人对乡村富户恭顺和驯服。鲁迅以他高超的艺术才能,寥寥几笔,便渲染出一股浓郁的气氛,活画出封建主义精神压力下积淀而成的浓厚奴性。更可悲的是,由于封建主义的愚民政策,人们缺乏分辨和独立认识的能力,因此封建文化最终表现为超经济剥削的专制地位。勇敢地维护自己权利的爱姑就因为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那样“知书达理”“专替人家讲公道话”的人身上,结果一败涂地。受尽磨难的祥林嫂认为“我”是个“识字的,见识多的出门人”,信赖地询问人死后有无灵魂的问题,都表现出浓厚的奴性意识。七斤们也不例外,尤其是七斤嫂,她是一个泼辣厉害,自私巧滑的农村妇女。她对婆婆公开顶撞,对丈夫咒骂不休,对八一嫂“恨棒打人”,算得上是那个社会里的一个不谐和音,但她也无法冲破奴性思想的罗网。当她听到赵七爷的威吓时,这个平日精明厉害的女人竟然没有一点思想的能力,只觉得“有学问的赵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吓得说不出一句话,最后听说书上写着没有辫子要杀头时,她更是“完全绝望了”,只好拼命咒骂丈夫。封建的奴性思想和习俗在这里好似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引导着臣服于它的善男信女们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喜剧。

传统文化秩序的强大还表现在一般群众间的关系上。在《坟·灯下漫笔》中鲁迅尖锐批评:“有贵贱,有大小,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小说中主要表现为对弱者的欺凌和摧残。八一嫂是唯一的“好心肠”的人,也是唯一还保持着较清醒头脑的人。她同情七斤的遭遇,极力为他辩解,并提醒人们“衙门里的大老爷也没有告示”。这句话恰恰击中赵七爷的要害。惟其如此,赵七爷才异常恼怒,这时若有人听从八一嫂的意见,那么赵七爷的报复便不可能得逞。但八一嫂是个寡妇,在人们眼里没有说话的权利。因此众人只怪八一嫂多事,不守妇道,对她的意见置若罔闻。而七斤嫂被八一嫂当众揭了老底,也一扫在赵七爷面前的谦卑驯服,对她一阵唇枪舌剑,指桑骂槐,甚至把自己的女儿——小说中的最弱者也作为泄愤对象。在这些人中,人的价值和尊严被践踏,剩下的只是恃强凌弱。不仅如此,封建专制文化还使农民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势利的基础上,没有对人的同情和理解,一切都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变化。七斤倒了霉,村人不但没有同情,反而幸灾乐祸,并像躲瘟神一样回避七斤,就连七斤嫂也没有什么好脸色,整日咒骂不休。然而,风波过去,七斤嫂和村人们便又恢复了对七斤的尊敬,重新恭敬地回到他身旁,令人不禁想起果戈理笔下那善变的“变色龙”。

可见,也许鲁迅有些偏激,一些认识过于灰暗,但他以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熟稔,对农民的描写竟达到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的真实程度。他总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构筑自己的小说创作,从不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政治解放的层面上,而更重视人的自由意识和独立精神。《风波》是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发生的,但由于人民群众尚未真正摆脱封建专制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封建的遗风陋俗犹如鬼魂一样还游荡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窒息着人们的生机。因此,鲁迅提出“必须先知道习惯和风俗,而且有正视这些黑暗面的勇猛和毅力……仅大叫未来的光明,其实是欺骗怠慢的自己和怠慢的听众的”{8},强调必须将改革与广大民众关系最为密切的风俗与习惯作为建设新文化的重要基点,否则,即使革命成功,仍将贻害无穷。这就是小说给予人们的深刻启示。

① 鲁迅. 坟·鲁迅全集[m]. 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②⑥ 鲁迅. 两地书·鲁迅全集[m]. 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③⑧ 鲁迅. 二心集·鲁迅全集[m].第4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④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选集[m]. 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1.

⑤ 鲁迅. 华盖集·鲁迅全集[m]. 第1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篇4

关键词:学习习惯;初中;语文作业;质量

课后作业作为复习、巩固、检查、提高和应用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每一个教师特别关注和经常使用的,也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下,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的规定,深化开展素质教育,各地教育部门相继颁发了很多的规章制度,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实现了真正的轻负高效,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不良行为习惯对当前初中生语文作业质量的影响

近些年来,在教学过程中,不难从初中学生呈现在教师面前的作业中发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最突出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字迹潦草难认,卷面不整洁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子通讯工具的普及,快餐文化的盛行,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人们的书写工具很多时候不再是纸和笔,取而代之的是电子通讯工具的按键或者屏幕,无论多么难看而不美观的字,经过这些电子设备转化后,都是工整、规则而美丽的。

这样,各种合力交织在一起,导致近些年来学生作业中呈现出字迹潦草难认、卷面不堪的普遍现象,给教师批阅,纠正错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全面发展带来了很多障碍。

2.错字、别字泛滥

在批阅学生作业的时候,教师不难发现,还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错字、别字连篇,有时看完作业哭笑不得。如,请写出读书的一些诗句或者格言,一位学生大大方方地在作业本上写着“书读白片,奇异自现”。短短八个字的诗句,就夸张地错了五个汉字,一个35人的班级,字句完全正确的只有5个人,这样的状况不能不让人担忧。像:“今天是清明节,我们这里有上完坟后请客人的习俗,晚上爸爸做了很多好吃的菜,我大吃了一吨。”“今天我生日,全家人为我庆祝,我感到很幸福。”这些常见的错别字,在学生的作文中比比皆是,不仅看了让人忍俊不禁,而且深思之后,让人感觉到初中学生基础文化的危机在泛滥,让人担忧。

3.做作业不看题目,乱答一气

近些年来,各科教师都发现我们学生的作业错误率非常高,并且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答非所问,究其原因,却是部分学生做作业的时候,根本不看题目,随心所欲,草草了事,为了完成任务,乱答一气。

做作业,不看题目,或者说不看清题目,浅了说是粗心大意,深了说可就是不负责任。长此以往,不仅仅是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怎能担当起建设国家的大任呢?

初中生的以上种种不良习惯,不仅影响了语文作业质量,还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提高初中生语文作业质量,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二、当前形势下提高初中语文作业质量的策略

1.充分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有这样的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各学校都会组织大量的活动来完成这一目标。在我校就有校园广播、艺术节、体育节、语文阅读竞赛、语文报杯作文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语文作业质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校园小广播的魅力

每天中午12点开始,校园广播准时响起,稿件来自于我们全校学生,稿件录用后还有奖品。我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我班学生听到自己同班同学的文章在全校朗读,不仅感到骄傲,还有奖品,也都跃跃欲试,纷纷投稿,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还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为解决学生作文“假大空”的问题大开方便之门。

(2)校园艺术节的魔力

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在我校每年开展艺术节的时候,有钢笔字比赛,其中要求是稿件需原创,字迹工整、美观。这为学生改变字迹潦草难认提供了契机。在学校通知下来后,我组织学生利用空余时间早早地准备起来,全班发动起来,一起练,先在班级里比,最后抽出最好的参加学校的比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作品纷纷获得校园钢笔字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被张贴在校园最显眼的文化墙上。其他学生的作品也纷纷贴在教室的文艺园地里。这个时候,学生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强烈地被激起,我再进一步地鼓励学生坚持,每年都有机会,这份坚持可以在作业中进行。这样一来,学生开始认真书写作业,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坚持到底,就养成了认真书写的习惯,不仅语文作业有了改观,也得到了其他科目教师的认可。

(3)发挥各类语文竞赛活动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每年都有国家、省市组织的语文方面的竞赛,例如,新视野语文阅读竞赛,语文报杯作文竞赛、初三作文现场赛等等,在组织学生参加这些竞赛活动的时候,也是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学习解题技巧、提高作业质量的好机会。

为了迎接这些竞赛,我从初一开始,有意识地解决学生在阅读和作文上的畏难心理和懒惰心理。作文出现“假大空”现象很普遍,主要原因是学生觉得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我就针对这个问题,开发农村学生所特有的资源——风俗民情,开始锻炼他们的作文。在农村,每个节日都有一些典型的风俗习惯,我们每个学生在享受节日的快乐时,也参与了这些风俗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作文素材,成绩再差的学生,也能有内容可写,在这样的题材面前就人人平等了,我们初一最后还专门办了一期风俗民情的手抄报刊,成为学生自豪的刊物,这个活动不仅为后来学习《端午的鸭蛋》打下了基础,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质量,还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一举三得。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优势,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教师要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路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评的机会。

造成学生作业质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觉得初中语文作业难度大——畏难心理,容易放弃,就导致空白作业,或者不按时完成,甚至不交作业的现象。

基于这种状况,我尽量通过多种渠道来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在校时间毕竟有限,并且有其他科目需要学习,在完成语文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不能及时解决。现在信息技术和网络非常发达,我们也可以合理利用。

现在,网络技术很发达,即使没有电脑,也可以用手机上网。于是,我在班级中建立了QQ群,在群里学生可以放开交流,可以问学习上的问题,也可以聊一些新闻热点话题,我也可以对他们的发言做一些评论和纠正,在聊天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欠缺,提高语文作业的质量。

播种好习惯,收获大希望。希望能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促进学生主动、快乐且高质量地完成作业,能真正实现提高初中生作业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篇5

柳词之所以“俗”,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柳永出自具有深厚儒学传统的仕宦之家。和许多士子一样,他在家乡习成举业,到京都参加考试,以期踏上仕途;也曾自信“凌云词赋,掷果风标”(《合欢带》),对前程充满美好的希望;他相信自己“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却屡试不第,更因《鹤冲天》一词惹得宋仁宗不悦,于“临轩放榜”时被其黜落。在进仕无望时,柳永怀着偏激的情绪,鄙弃功名,留连曲坊,走上了民间通俗文艺创作的道路。

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急剧扩大,强烈刺激着民间通俗文艺。时代呼唤那些既能迎合市民口味,又能提高其文化素养的词作。柳永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精通词律音乐,又长期混迹于秦楼楚馆,熟悉民间的风物人情,其作品便应运而生。

柳词之俗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在题材内容上,大量深入描写市井曲坊中的生活内容,这类词总的来说是比较俗的,其表现有两个方面:

第一,毫不避讳,欣然自得地写自己的情场生活。由于官场失利,柳永长期沉溺于花间樽前。在词中,他对自己这种风月生活的自得之意表现得大胆直露,毫不虚伪、做作,公开宣称“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鹤冲天》),公开鄙视“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颇有些反传统道德的意味,令一般酸腐文人咋舌。

第二,对女性作具体化、世俗化的描写。前代及同代的诗词家多把女性当作观念的象征来描写,带着托喻和理想的色彩。柳永则具体描写生活中遇到的歌妓,如《木兰花》中,“心娘自小能歌舞”、“佳娘捧板花钿簇”、“虫娘举措皆温润”、“酥娘一搦腰肢袅”,直书歌妓的名字、技艺。也正因为柳永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歌妓,所以他了解她们的技艺,也了解她们的心愿;热爱她们的姿色,更同情她们的遭遇。他不但写歌妓对平凡而和满的家庭生活的眷恋:“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定风波》),他更幻想带她们脱离苦海,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可以说,柳永对歌妓不仅是同情,而且在感情上把她们当作平等的“你”,希望享受“你”和“我”之间的这份感情。这一点反映到词中,虽然世俗,却又实在。

其次,柳永词语言较通俗。

虽然柳永为读书人,但柳词要满足市民们的审美要求,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彻底的通俗化。柳词的语言之通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词中采用市井方言俗语。柳永的词中时时有俚俗之语,如,《鹤冲天》云:“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悔恨无计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副词“得”、“么”、“那”、“恁”等,使其词的白话色彩突出;如,《金蕉叶》中的“就中有个风流”,《昼夜乐》中“悔不当时留住”,《惜春郎》中的“不早与伊相识”等口语的使用,都成为他与俗众沟通的媒介。

第二,模拟人物语气。柳永有时应歌妓的要求写词,供歌妓演唱。他用第一人称代言,把歌妓的内心淋漓尽致得表露了出来,如“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定风波》),完全是模仿歌女的口吻来写的。

再次,柳永选用的词牌及词风之俗。

柳永不但独创的词牌多,如《戚氏》、《望海潮》等;而且他在填词时常常将旧有的曲式加以改写。把欧阳修的《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君》与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作比较,就不难发现,柳词在字数、曲式上,有别于文人惯常使用的词牌,却为下层市民喜闻乐见,这也正是柳词通俗的重要原因。

柳永还用长调铺叙的手法创制了大量慢词,增加了词的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他的这类词侧重于叙事的完整、描写的细腻,叙述描写直观浅露不求含蓄,毫不掩饰其从俗的态度。如《雨霖铃》一词中,以白描的手法铺叙景物,写临别以及别后的种种设想,倾吐心情,层次分明,语意明确,绝少掩饰假借之处,符合市民们的接受习惯。

因此,可以说柳词之俚俗实质上是以市民们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城市生活中市民们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说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对词这一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对词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篇6

一、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

二、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四、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第一主题:话说中秋1、中秋节的由来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1、设计别致、精______月饼图案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2、同学/:请记住我站域名/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一、实施成绩:四年级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小学学校中秋节实践活动方案

(2)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了解起源中秋节的月饼

(4)了解诗歌的中秋节

三、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良好的协作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训练去收集信息,能够处理信息。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个活动更多的学生热爱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幸福。

3.通过显示,演讲和其他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活动:四(2)班

活动时间:三月到五月

过程:

开放班有活动确定研究主题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谈

老师: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中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为中秋节的传说是多方面的,你想知道什么?

生:(大声说道:想要到)课件中秋节的照片。

师:看这些图画,刚才大家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对,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从今天开始,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中秋节文化,关于中秋节的事。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言论自由。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篇7

[关键词]《西京杂记》;史学价值;风俗价值

[DOI]10.13939/ki.zgsc.2016.35.246

《西京杂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被各类书目广泛引用。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写到:“其中所述,虽多为小说家言,而摭采繁富,取材不竭。李善注《文选》,徐坚作《初学记》已引其文,杜甫诗用事严谨,亦多采其语,词人沿用数百年,久成故实,固有不可遽废者焉。”[ZW(]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 北京:中华书局,1965:1182.[ZW)]据统计,《四库全书》的正文、注释涉及到《西京杂记》的地方共有5000多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对《西京杂记》某些内容的转引。此外,《太平御览》中引用约90余处,《太平广记》引用约30余处。由此可见《西京杂记》对后世影响较大,后世之人对此书的认可程度较高,这充分说明此书具有极其独特的价值。

1 《西京杂记》作者与成书

宋人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西京杂记〉后》云:“此书中事,皆刘歆所记,葛稚川采之,以补班史之缺耳。其称余者,皆歆本语。”明孔天胤《西京杂记序》谓:“本叙谓是刘歆所编录,歆多闻博综,故所述经奇。”[ZW(]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80.[ZW)]此亦认可作者刘歆说。清人卢文《新雕〈西经杂记〉缘起》云:“余则以此汉人所记无疑也。《说苑》《新序》,其书皆在刘歆前,向校而传之,后人因名二书为刘向著。今此书之果出于歆,别无可考,即当以葛洪之言为据。”[ZW(]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83.[ZW)]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七条分缕析,考证为葛洪所作。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认为,《杂记》先后经过刘歆、葛洪和萧贲三人的参与,而在葛洪手中成书。[ZW(]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32.[ZW)]另外,日人小南一郎认为:“《西京杂记》与葛洪集团的诸作品一样,应认为是与葛氏道的后裔有关联并是在南北朝时期于江南编纂的。这恐怕是现在最有可能成立的结论。”[ZW(]小南一郎.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M].孙昌武,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181.[ZW)]鲁迅对《杂记》有较高的评价,说:“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ZW(]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5.[ZW)]这是《杂记》在艺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在汉代小说史上,《杂记》脱去了此前《新序》《说苑》“正纪纲,迪教化”[ZW(]永,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九子部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ZW)]以及此后《风俗通义》“辩风正俗”[ZW(]应劭.风俗通义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ZW)]的功利色彩,内容清新,是一个艺术的高峰,标志着轶事小说开始走向成熟。《杂记》对后来轶事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陈文新先生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以西汉为限断代取材,开了后世专题性轶事小说的先河;二是多记琐事,意绪秀异,与正史的区别较为明显;三是叙事多截取片断(人生中看来无关宏旨而实在趣味盎然的某一片断、琐事),与首尾完整的史家传记体有别。[ZW(]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75-176.[ZW)]

2 《西京杂记》补史之功

《史记》和《汉书》作为正史著作,在记载一些史事时叙述较为简洁,或一笔带过,或删繁就简。通过与《史记》《汉书》的比较,发现《西京杂记》中记载的很多内容或不见于其中,或较之更为全面详细。笔者认为,《西京杂记》中保存的人物事迹、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方面的材料,可以弥补《史记》《汉书》中记载的不足。

关于佞臣董贤,《汉书・佞幸传》中记载了汉哀帝对其十分宠幸,为他在北阙下盖了一幢大宅第,“诏将作大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门,木土之功穷极技巧,柱槛衣以绨锦。”[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733.[ZW)]至于这幢大宅第的规模,《汉书》中并没有具体的描述。《西京杂记》“董贤宠遇过盛”条却对其有较为全面的描述:“哀帝为董贤起大第于北阙下,重五殿,洞六门,柱璧皆画云气华,山灵水怪,或衣以绨锦,或饰以金玉。南门三重,署曰南中门,南上门、南便门。东西各三门,随方面题署,亦如之。楼阁台榭,转相连注,山池玩好,穷尽雕丽。”从院落的建筑层次,到大门的具体设置、数量和题名,再到装饰用料,等等,较之《汉书》中的记载更为详细和完整。据颜师古《汉书・佞幸传》注,这些建筑“皆僭天子之制度者也”[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734.[ZW)]。《西京杂记》更为全面地反映了汉哀帝对董贤的宠幸,使董贤这一佞臣形象更为丰满。

公孙弘在历史上是一位比较有名的布衣儒相,《史记》和《汉书》记载的多是其功绩,对于他的矫揉造作、沽名钓誉,《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描写得非常简略,只是借用了汲黯对其的评价,“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ZW(]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951.[ZW)]认为公孙弘故作节俭是为了沽名钓誉。《汉书・卜式嚎泶》与《史记》中的记载略同。《西京杂记》“公孙弘粟饭布被”条则通过公孙弘的故人高贺之口,记述了“公孙弘内服貂蝉,外衣麻,内厨五鼎,外膳一肴”的行为,把公孙弘的伪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全面评价公孙弘提供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资料。同时公孙弘养贤之举在《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亦较为简单,只是提到了“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621.[ZW)]《西京杂记》“三馆待宾”一条中公孙弘则把各类贤士按照其才能大小分为三等,以钦贤馆、翘材馆和接士馆分别对待,记载得非常详细有秩序,从而丰富了《史记》《汉书》中关于公孙弘这一人物形象的描述,弥补了其在记载公孙弘行为上的不足之处。

关于“飞将军”李广,《史记》和《汉书》皆记述了他于所居各郡及右北平、终南山射猎之事,《西京杂记》“金石感偏”条所述冥山射虎一事却无记载。《汉书・景十三王传》叙述广川王宠幸昭信,诛杀王昭平、王地余及从婢三人,后昭信因梦见昭平向广川王告状,唆使广川王掘墓出尸,并将其尸体烧成灰[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428.[ZW)]。《西京杂记》“广川王发古冢”条记载了广川王爱好盗墓,“好聚无赖少年,游猎毕弋无度,国内冢藏,一皆发掘。”同时把墓葬中宝贵的随葬品据为己有。《西京杂记》的记载不仅使广川王的形象更为丰满,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西汉时期的盗墓风气。

《西京杂记》“五侯进王”条曰:“梁孝王入朝,与上为家人之宴,乃问王诸子,王顿首谢曰:‘有五男。’即拜为列侯,赐与衣裳器服。王薨,又分梁国为五,进五侯皆为王。”《史记・梁孝王世家》只记载“立孝王男五人为王”[ZW(]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086.[ZW)],未言有五子拜侯一事。根据当时的情况推测,这也是可信的。至于拜五子为侯,是为“五侯进王”作准备,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西汉时期采取的推恩令,把分封国分封成若干小国,是为了削弱藩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汉书・朱云传》记载了朱云与五鹿充宗辩论《易》理的经过,在他的学生中只提到了严望、严元等,却没有惠庄。《西京杂记》“惠生叹息”条则记述了长安儒生惠庄拜朱云为师,被朱云问倒的事情,“云与言,庄不能对,逡巡而去。”丰富了《汉书》对此事的记载。

3 《西京杂记》风俗价值

风俗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西汉时期的贾山在《至言》中指出:“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336.[ZW)]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日常生活的常规化行为,它有着特殊的文化意蕴和丰富内容,最能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可谓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与民情的写照,也正是因为这些风俗从而构成了中国文化不同于其他异质文化的标志性特征。风俗的内容丰富广泛,包括节令、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娱乐习俗等许多方面,《西京杂记》就记录了西汉时期的许多风俗习惯。

如《西京杂记》 “八月饮酎”条记载了体现汉代宗庙祭祀的习俗;“止雨如祷雨”、“玉鱼动荡”中的祈雨习俗;“陵寝风帘”中的居住习俗;“飞燕昭仪赠遗之侈”中的服饰习俗;“五日子欲不举”、“霍妻双生”中的生育习俗;“送葬用珠襦玉匣” 中的丧葬习俗;“年少未可冠婚”中的婚姻习俗;“旌旗飞天坠井”。《西京杂记》是最早记录七夕节时妇女乞巧的风俗习惯的。

七夕,是指旧历七月七日这一天,又名乞巧节、鹊桥会、双七节等,是我国女性在农历七月七日所过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最早来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据古文献与民俗资料分析,这一爱情传说最迟出现在战国后期,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传播,一个以七夕为节期,以织女为祈祭对象的节日便产生了。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织女每年一度降莅下界,沐浴于汉川之中,汉初《淮南子万毕术》中云:“乌鹊填河而渡织女”[ZW(]刘安,等.淮南子全译[M].许匡一,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1271。[ZW)]。因此,早期型的七夕节的庆典活动和节日风俗,应与织女本身的神性有关,主要是以模拟织女降莅水滨和祈求爱情为两大构成因子。“早期型的七夕节并不以乞巧为主体性活动。”[ZW(]张君.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144.[ZW)]《西京杂记》中记载七夕节风俗在西汉时期主要有“穿七孔针”,“临百子池,作于阗乐”,“相连绶”等活动,体现了乞巧、祈育、祈求婚姻美满等方面内容。在这里“乞巧”活动首次出现在七夕节中,说明七夕节“乞巧”之俗主要产生于汉代,“汉代的七夕节已偏重于向织女乞巧”。[ZW(]张君.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144.[ZW)]

《西京杂记》补充记载了重阳节“食蓬饵”的风俗习惯。重阳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这一天日月都为九,故有此称,也称“九月九”、“重九”等。重阳节起源甚早,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酒的风俗。在《西京杂记》中记载,重阳节这一天活动主要有“佩茱萸,食蓬饵,饮酒”。古代风俗九月九佩带茱萸是为了避邪,《太平御览・三二》和《艺文类聚・四》皆引晋周处《风土记》“九月九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ZW(]李P,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153.[ZW)]酒则可以驱邪避祸及延年益寿。由此可以看出《西京杂记》在保存了之前“佩茱萸”、“饮酒”的避邪习俗中,补充记载了重阳节“食蓬饵”的风俗习惯。关于“蓬饵”,是“以蓬蒿(即茼蒿)制作成的饼子”[ZW(]西京杂记校注[M].向新阳,刘克任,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42.[ZW)],考查《汉族风俗史》和《中国风俗通史》中的相关记载,《西京杂记》最早提到了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完善了重阳节习俗活动的记载。

此外,《西京杂记》还保存了古代上辰节、上巳节祓除灾祸、祈降吉福的风俗。正月上辰,是夏历正月上旬辰日,“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巳,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别称。上巳在古代是清洁、清除一类的节令。该节日的原初意义是“古人春季驱邪祛瘟的卫生保健古俗。”[ZW(DY]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296.[ZW)]人们在水滨举行祭礼,“张乐于流水”,《西京杂记校注》注曰“以香草泡水沐浴以驱邪祛恶,免除灾祸。旧历中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称为‘修禊’。”[ZW(DY]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42.[ZW)]应劭《风俗通义》中解释“禊者,洁也。”“疗生疾之时,故于水上盥洁之也。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ZW(DY]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382.[ZW)]《后汉书》志第四《礼仪上》中也有“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M为大洁。”[ZW(DY]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109.[ZW)]禊饮于水畔,是汉代始有的习俗,《西京杂记》中的记载为后世研究保存了资料。祓除衅俗的习俗,在汉族中仅传至两汉,便截止了。曹魏以后,这一习俗固定在三日,不管它是否是第一个巳日了。同时这一习俗的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曹魏以前是为了祓除灾气,这一意义便逐渐减弱,后世在这一天逐步偏重于踏青、郊游等活动。《西京杂记》中保存的这些西汉民间风俗习惯有利于后世民俗研究。从学术层面看,这些饶有兴趣的生活文化事象,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篇8

关键词:初中 语文 古诗词 教学经验 策略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节日所蕴涵情感的渗透

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向前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的国外的节日也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涌入中国,中国的许多学生对“洋节日”情有独钟。然而,当我们为庆祝西方传入的情人节而把市场上的玫瑰花抢购一空的时候,却忘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类似的节日“七巧节”,它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更表达了人们对劳动的敬仰,对智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的乞朌,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追求,它丰富的内涵岂是“情人节”可比?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我们更应该借助古诗词的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新教材中古诗词所占的比重以及诗词的内容都比老教材要丰富很多,面对如此丰盛的古诗词大餐,怎么将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情挖掘出来,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课题。

诗歌讲究意蕴的悠远深长、意境的幽邃渺远,这一境界的达成,在诗作中往往与诗歌作者的感情息息相关。例如苏轼也在中秋佳节之时责问天上的一轮明月:“不应有恨,此时长向别时圆?” 又如王维在重阳佳节时吟唱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传统的节日的了解中,挖掘、体味诗人暗藏在佳节背后的或痛苦、或忧愁、或喜悦的心情,让学生在对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诵和背诵默写的表层,而要更深层次的拓展古诗词学习的外延,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也对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文化形式多样,文化色彩浓厚丰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既是历史的沉淀,又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折射该民族的生活和发展轨迹。在今天,物质生活已是相当的丰裕,学生的头脑里储存有多少民俗文化呢?很多的学生追求的是流行的、前卫的事物,对于民俗,不少学生不知其为何物。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还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蕴涵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第三、第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时,我们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在重阳节,古人都会做些什么事呢?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重阳节这天,古人有登高和佩戴茱萸的习俗,了解传说中登高可以消灾,佩戴茱萸可以除病,从这些习俗中,可以体会到古人对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古诗内涵的体味,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对学习古诗词的一种激发和推动。

诚然,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培养的探究意识,还需要让学生养成在课后搜集各个民族风俗的习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让他们知道重阳节时古人不仅有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还有吃重阳糕、赏菊等风俗习惯,而且还会了解到今天的重阳节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日;会知道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古人还有月下吟诗的雅兴;会知道元宵有灯会,要吃元宵;会知道端午吃粽子;会知道除夕代表大团圆,要吃年夜饭;会知道春节要放鞭炮等许多的传统习俗,也会让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且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感悟也会更深一层。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族气节的渗透

每一首(篇)古诗词都寄托着诗(词)人的一份情怀,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爱国情怀,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念情怀,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悲愤情怀,或“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顽强情怀,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悠闲情怀……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品味,领略个体悟诗(词)人的情感,把握古诗词中民族精神之魂,提升古诗词学习的境界。

在古诗词中,诗(词)人常常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诗词中的梅、兰、竹、菊、莲、松等事物都会寄托诗(词)人的不屈不挠、清新脱俗的风骨,而这些又都是我们民族气节的精髓所在。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联系诗人的作诗背景:贫寒的出身、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加上诗人的横溢才华,诗人在政治上遇挫之后愤然在诗歌的中间加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在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体现了诗人傲岸不屈、不畏权贵的精神。又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通过诗人对大海的景象的描写,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诗人把眼前实景和想象融为一体,即景抒情,又境界开阔,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伟大气概。

参考文献:

[1]魏韬.张希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时代文学》 2008 第23期

上一篇:关于三峡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关于写荷花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