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潭净水碧如玉 借得春风写春风

时间:2022-08-05 03:24:58

洮砚全称为洮河石砚,其原材料产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洮河之滨。由于砚材产地史上属于洮州,又因为地处黄河支流洮河河畔,故称洮砚。

洮砚石质坚细莹润,发墨细快生光。墨贮于砚中,冠盖成珠,月余不涸,亦不变质。它保湿利笔,纹理如丝。绿色是洮砚石料的代表色。洮砚有墨绿、碧绿、辉绿、翠绿、淡绿、灰绿等色相。墨绿亦分深浅两种浓度,深者近于黑色。最上品为绿漪石,俗称“鸭头绿”,其次为辉绿色的“鹦哥绿”,淡绿色的“柳叶青”。带黄标者极为名贵,有“洮砚贵如何,黄标带绿波”之说。还有洮河紫石,其中暗红色者可与辉绿石媲美。

砚材溯源

洮砚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朔到古老的汉代。初做磨刀石,后做砚材。据《山海经校注》西山经内载:“鸟鼠同穴山之西北三百六十里,有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砺”。崦嵫之山即洮河砚材源地的昆仑山支脉西倾山。郭璞注之:“砥砺,磨石也,细为砥,粗为砺”。用洮河砚材做磨刀石,绝非随意到山边拣一块即可,是要经过选择的。西倾山中的石材,汉代起已被广泛使用。初为民用,后发展到军中,“随军士兵佩之以利剑矛”。

千百年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妙语,更是佐证着洮砚的历史地位,令人无不赞叹欣赏。唐代著名书法家,太柳公权在其《论砚》中写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今指甘肃卓尼一带)。”这是迄今所见对洮砚的最早评价。上海博物馆现存一方洮砚,经鉴定为唐代真品。可见在当时洮砚已享有同端、歙砚齐名的地位。

到了宋代,洮砚的地位越发显赫,得到了一些政治家、文学家、砚石爱好者很高的评价。苏轼在《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中赞道,“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郡洮岷,至中国。弃予剑,参笔墨。岁丙寅,斗南北。归予者,黄鲁直。”洮砚之贵重,尤见学者、大家、宫廷贵族之间的馈赠。张文潜的《以黄鲁直惠洮河绿石做米芾诗》曰:“洮河之石利剑矛,磨刀日解十二牛。……谁持此砚参几案,风澜近乎寒生秋。……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洲无此色。”此诗一出,洮砚的身价节节攀升,一举成为名砚之首。北宋杰出书画家,“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极为喜爱洮砚,每得一方名砚“或抱眠,或耀书惟”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他以名砚为题所作《研山铭》在当代被高价收藏。晃补之 《砚林集》将洮河石与和氏璧媲美,“洮河石贵双赵璧,汉水鸭头如此色。赠酬不鄙亦及我,刻画无盐誉顷国。”南宋诗人陆游收到友人寄送来的蜀纸和洮砚时,当即写下了“玉屑名璧来灌锦,风漪奇石出临洮”的著名诗句。

金代大学士,著名金石鉴赏家冯延登更是对其高歌唱颂。他在《咏洮砚》中道,“鹦鹉州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青辉。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元云叶翠微。”此诗不平铺直叙洮砚,而是借用鹦鹉、树叶来赞叹洮砚的典雅高贵。

明朝“六砚斋主”官至太仆少卿,素有“博物君子”之称的李日华赞洮砚道:“千波所淘,万沙作辗。霜斫无声,与云有”。其中字为水气温润,呵气可出水珠之意。明清之际著名诗人吴景旭对洮砚的研究达到又一高峰。他在《宫辞――西溪丛语》、《辨砚诗》中列“青州石一、洮河石二、端溪石三、歙州石四”。

清朝,特别是“康乾盛世”对洮砚的挚爱达到了新的境界。甘肃兵备道沈青崖识洮砚为终身伴侣,曾曰:“肤如蕉叶嫩,波纹宝墨林,从今怀寸璧,助我老来吟。”张鉴则以诗赞洮砚为“我闻德寿日写经,一百九砚同繁星。采来宁向洮河绿,琢出浑似端溪青”。而清初三大师之一,黄宗羲喻洮砚为“寒山云、开皇极”。乾隆帝亦有诗赞曰:“临洮绿石,有黄其标,似松花玉,珍以平逢”;并在其钦点的《四库全书》中视洮砚为国宝。

到了民国,仍然屡见有诗赞洮砚,如:“鹦鹉佳色自洮来,压倒端溪生面开,取出绿波犹带水,女娲留得补天才”;“洮砚质如何?黄膘带绿波,终日水还在,隔宿墨犹活”。

建国后,赵朴初先生得到友人所赠洮砚,亲自书写两首赞美洮砚的诗词。一首诗曰:“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一句话点明了洮砚的产地、颜色、质地;在另一首诗中写道,“何年生成石一方,近似生寒须映窗。一潭净水碧如玉,借得春风写春风。”他还十分重视洮砚的开发利用,如今洮砚包装盒上遒劲的“洮砚”二字便是出自他老人家之手。

质地优良 雕工精细

洮砚石材的特点为洮砚优良的品质奠定了基础,加上砚刻艺人的努力,使之具备了优质砚台应具有的全部特点,即石质细、润、发墨、下墨、不损毫。

石之肌理结构犹如人体之肤、肌、筋骨。由于洮河砚材矿体成型于四亿多年前的泥盆系,经过地壳变动断裂形成大小不一的块状层状岩。并渗入同时期的岩浆,形成各种薄厚不同、颜色不同,软硬不同,走向不同的膘、纹、脉、点。整个脉矿就是由这些不同块状,不同岩浆成分组成的。

肌肤是石之根本。肤为章,肌为质,洮河砚材中有绿质黄章,绿质白章,红质黄章,红质绿章,紫质白章,紫质黄章,紫质黑章等。而筋骨为石之病,筋为瑕,骨为疵。除黑筋、断瑕对成品砚有害无益外,其它如铜钉、墨点、白筋如处理得当非但无害,且可起到装饰作用。黑筋断瑕也可起到装点作用,尤其是在工艺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过去所不能处理的,今天却能办得到了。

洮砚之所以闻名遐迩,与它肌体间奇妙梦幻般的纹理有着隔不断的关系。主要纹理有:水波纹型、方纹型、气级型、雾气纹型、墨溅石(点壮纹型)、鹊桥纹型、无纹型以及云气、水气纹相间的纹型等。

端砚贵有眼,洮砚贵有膘。古人所知,带黄膘不但是洮河砚真假贵贱的衡量标准,而且也是区分于其它砚的标志。石膘以形定名,主要品种有:鱼鳞膘、鱼卵膘、松皮膘、蛇皮膘、玉脂膘等。石膘的颜色主要有铁锈红、桔红、浅黄、米黄、金黄、紫、白、黑、褐等。洮砚有好的石膘,其石质也好。

洮砚之名贵除了石质优良和色彩绚丽的优点外,也因砚形繁多,雕刻精细。洮砚的砚式端庄厚重,古朴典雅。在所刻粗细得当的线条内填上黑色,也是洮砚不同于其它石砚的一大特点。

砚材硬度为摩氏3.5至4度,作为砚材恰到好处,既能下墨又能耐磨,且硬度适中,适合雕琢,加之板页岩结构劈理发育,石性温和硬而不脆,制砚尤为理想。

洮砚的刻砚工艺,千百年来世代相传,能工巧匠辈出。现从事砚刻者,有数百户,逾千余人。著名者有李茂棣、张建才、包述吉等人。

洮砚的制作工艺主要有两派。一派是传统的宫廷制法;另一派是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传统的宫廷砚主要雕刻龙凤呈祥、花鸟鱼虫、人物等。一般是镂空雕为主,高浮雕、浅浮雕、透雕、凹凸雕为辅。此种技法比较费工,要求技法娴熟,雕刻时工匠需一丝不苟,稍不留意,就可能龙须碰断,前功尽弃;一些技术娴熟的老砚工,雕刻出的作品,大气构架、精密雕琢,无论是造型、气势、工艺精密,给人以震撼力,令人爱不释手。

洮砚雕刻精致,品种繁多,风格典雅。款式在外形上虽然千姿百态,根本区别只有单砚和双砚两大类。单砚只有一片,双砚由底盖两部分组成。洮砚虽有方、圆等规矩形,但也崇尚自然造型,即保持原材料的自然形状,因石造势,令墨池、水池、砚盖各得其所。

洮砚缘何影响有限

为什么洮河砚材发现早,使用早,而影响小呢?从相关的资料可以看出,系统而全面介绍端砚、歙砚的专著,相对较多,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如 《砚史》、《东谷所见》、《文房四谱》、《春风堂随笔》等书中端、歙相对谈的多。

究其原因,一方面,洮砚产地位于我国大西北的甘肃,受地理条件乃至经济的影响,文化事业不发达,宣传相对落后。自古以来,这里更是跃马弯弓的战场,长期为羌、戎、吐谷浑、吐蕃聚居之地,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中原朝廷派来的官员多是民事、军政兼理。如唐代的李晟、哥舒翰;宋代的王韶;明代的沐实、李文忠。他们纵有李杜之材,恐怕也无闲情逸致去考察民情,撰写方物。

山大沟深,交通极不便.经济基本处于自给自足封闭状态。正如丁旭载先生所说:"凡物产于舟车交经之区,则其名易彰,而播易远;产于梯航难及之乡,其名不彰,而播不速"。我们既为洮砚的圭璋之质而自豪,也为处于偏僻之乡而感不幸!所以尽管有柳公权重洮砚不亚于端歙;米芾得洮砚或抱眠,或耀书惟;坡、张文潜、陆游、李日华、沈青崖、乾隆等对洮砚讴歌唱颂,但编辑成册、结文为章,系统介绍还属罕见。

另一方面,洮砚石材开凿极其不易,取材甚难.凡脉矿数苗,不都是精品。所谓羊肝红、湔墨点、鹦鸽绿并不是唾手可得。而鸭头绿、绿如蓝、虎皮黄及成材的玄璞、紫睛石更是难得一见。洮砚产地多为崇山峻岭、悬崖大壑、气候多变,尤其是入秋到来年春末之季,近半年的时间,山路被雪掩封,实在难行,更不必说采石了。到了解冻季节,洮水急流,崖石三面环水,激浪拍击岸边,看了已望而生畏。加之当地,过去,取石之前,杀羊祭奠、顶礼膜拜,有许多的束缚,上述种种导致取石确实不易。

传承与创新

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的大力扶持,近年来洮砚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雕刻师更是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时至今日,甘肃省从事洮砚制作相关工作人员近5000人,每年创造近亿元的产值。其中,李茂棣、王玉明、李海平、李江、平、贾晓东、钟浩、刘爱军等洮砚制作大师更是技艺精湛。

但是市场良莠不齐、劣质作品泛滥对洮砚发展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容小视。为了杜绝对洮砚矿产的盗采滥挖,政府整合洮砚矿产资源,洮砚业内召开了多次文化研讨会和技术交流会,知名企业和个人也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全国参加展览会,促进交流合作,洮砚的发展逐步走向整体化、规范化、精品化。通过招拍挂公开招拍,最后由“老坑洮砚”品牌获得矿权。老坑洮砚是由万龙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创立的品牌,以经营洮砚石料,洮砚、茶海、大型敦煌浮雕作品、文房用具为主。

他们在岷县禾驮、西江一带和卓尼县喇嘛崖,由当地政府支持,对洮砚石料进行科学性、可持续性的开采。

在产品设计上,老坑洮砚组建了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何鄂、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为核心,以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左义林等各大高校教授为主的专家设计团队,聘请砚界鼻祖黎铿,歙砚大师郑寒,洮砚大师刘爱军为顾问。在雕刻工艺上,老坑洮砚成立了以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贾晓东、钟浩为核心,以端、歙、洮三大砚著名雕刻大师为主的签约雕刻大师团队,融合百家之长,致力于老坑洮砚精品创作。目前,老坑洮砚已同北京荣宝斋、肇庆端砚展览馆、甘肃陇萃堂建立合作关系,开通销售专区。

上一篇:学习经典,在传承中创新 下一篇:日本文人与他们的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