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范文

时间:2023-11-02 04:03:07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第一课时,第81页。

教学目标 :

1 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2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3 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抓紧时间学习的 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

知道1时=60分,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钟表模型。

教法学法:演示法,观察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操作法。

教学过程 :

1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师:这节课学什么?

生:认识时间。

师:再读一次。学生读课题。

2、在情境中感知、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师:读得好,奖励你们看动画片。课件播放龟土赛跑的情境。

师:我们来看看在同样多的时间里小兔子和小乌龟走到的路程。先数出乌龟走了1大格,再数出兔子走了12大格。

师:谁胜利了?

生:小兔子。

师:是的,在这次比赛中小兔子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抓紧时间终于取得了胜利。看来,只要抓紧时间,就要获胜的把握。

课件播放小兔子变成分针,小乌龟变成时针的情景。

2 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2.1 认识钟面。

(1)认识时针和分针

师:小兔子变成了什么针?小乌龟变成了什么针?

生:小兔子变成了分针,小乌龟变成了时针。

学生在钟面模型上指认时针和分针。

(2)认识大格

师:从起点(数字12)到数字1的这段叫一大格。

播放课件,学生看课件数大格。归纳出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并板书。

(3)认识小格

师:每个大格里面还有些什么?

生:有一些小点点,有一些小线线。

师:就是这些小点点和小线线又把大格分成了许多小格格。我们先把第一大格剪下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学生随课件数出第一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师:数一数第二大格里面有几个小格?

生:5小格。

师:再数一数第三大格,第六大格,第十大格有几个小格?(两人合作数)

生:每个大格都有5小格。

归纳出每个大格都有5小格,并板书。

师:从起点到数字2一共有几小格?

生:10小格。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每个大格都有5小格,5加5就是10。

师:从起点到数字3一共有几小格?

生: 15小格。因为又增加了一个大格就增加了5小格,10加5就是15。

播放课件:学生随着课件算出每个数字所对应的小格数。

最后归纳出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并板书。

2.2 认识“分”。

(1) 认识1分钟

课件演示: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然后让学生在钟面模型上拨一拨,说一说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

(2)5分5分地数认识“分”

师:分针走5分钟,刚好走到几?

生:刚好走到数字1。

师:如果分针从起点走到数字2,走了几分钟?

生:走了10分钟。因为从起点到数字2共有10小格,分针走10小格就是10分钟。

播放课件:让学生知道分针从12走到3、走到4、走到5各是多少分?

请同学们两人合作,数一数,算一算,写一写,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时各是几分?最后说一说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种?(并板书60分)

(3)拨一拨,记一记钟面上每个数字表示几分。

2.3 认识几时

(1)认识几时整。

(2)认识几时多一些

(3)认识几时多一半

(4)认识几时多得多。

2.4 认识几时几分。

(1)认识9时5分的钟面

出示9时5分的钟面。两人合作,一人认时针走的时间,另一人认分针走的时间,再将两人所认时间综合起来;最后教学9时5分的两种写法,当用电子法表示时,说明分钟数不够10分时,要在圆点右边第一位添写一个“0”。

(2)认识6时25分的钟

出示6时25分的钟面,先让学生认一认,再汇报认的结果和方法。

(3)独立认识11时20分的钟面

归纳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2.5 认识时分关系

师:请同学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播放课件:分针走1圈,时针正好走1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时针就走了几个大格?

生:分针走一圈,时针刚好走了1个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板书:1时=60分

2.6 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

听1分钟的音乐,同时做口算题。使学生从中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虽然短暂,如果珍惜,你就会不断收获。

介绍课外知识:电子计算机一分钟能运算90亿次,人造地球卫星一分钟能飞477.9千米,银行点钞机一分钟能点1500张人民币。一分钟能做那么多事,所以我们要从现在起要学会珍惜每一分钟时间。

3 实践应用

3.1 老师出示时间,学生在钟表模型上拨出来。

3.2 老师出示钟表,学生认时间。

4 全课总结。

5 板书

认识时间(时、分)

大格:12个 9:05 6:25

小格:60个 9时5分 6时25分

1时=60分

课后反思:

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秒的认识、24时计时法以及推算经过的时间打下基础。本节课主要教学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几时几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我有四个方面体现得好。

1 引入环节设计好。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上午第四节课的学习疲劳,我以看《龟兔赛跑》的动画导入,这样设计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通过认识在相同时间内兔子和乌龟所跑路程的比较,为本节课的难点(1时=60分)作了铺垫,也渗透钟面上有12大格,时针比分针跑得慢,还渗透了珍惜时间、抓紧时间的重要性。这样设计既有趣,又为前后知识的衔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

2 本节课将难点分解,逐个击破的设计思路好。本节课的难点有两个,一是理解1时=60分,二是正确认识几时几分。在突破“1时=60分”这一难点时,我首先设计了在引入部分观看龟兔赛跑的动画,给学生作了孕伏,然后在学生认识了“时”,认识了 “分”,认识了“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设计通过观察分针分针走一圈,时针正好走一大格的课件演示,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地理解 “1时=60分”的意义。在突破“正确认识几时几分” 这个难点时,这是一个复名数的认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挺有难度,因此我分三步进行突破:第一步:单独认识分针走的时间(即1分和几分);第二步:单独认识时针走的时间(即几时,几时多一些,几时多一半,几时多得多);第三步:综合认识时针和分针走的时间(两人分工合作,首先是一人认时针走的时间,另一人认分针走的时间,再将两人所认时间综合起来;然后是两人交换认时针和分针所走的时间,进行综合;最后是每人独立认识几时几分,并归纳方法。)这样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学生掌握知识是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3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学认识“1分”时,先直观演示分针走一小格,再给出“1分”的概念(即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接着让学生在钟面拨一拨1分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说一说1分钟这一概念,最后达到理解此概念。在教学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分”时,按照直观演示引出概念――动手操作感知概念――说一说形成概念――考一考伙伴巩固概念的过程展开,学生在动口、动手、合作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2

关键词 理答 有效 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101-02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理答行为主要包括积极反应行为(如表扬和鼓励);消极反应行为(如批评和不赞成)、转问(同一问题向另一个同学发问)、探问(对同一学生继续发问)、再组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重新组织、概括)。课堂教学中的理答环节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可以及时理清教学线索,调整教学流程,修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关注教学细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点拨和启智,及时调控课堂,确保教学的高效顺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点拨引导,智慧理答

肯尼基・胡德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如果说好的提问活动可以架构一堂语文课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点燃其创造思维的火花,那么,教师推波助澜的引导点拨必然会起到中流砥柱般的作用。如果说答案就像隐藏在曲折暗巷中的一件宝物,那么老师的点拨引导就是每个错综复杂的交叉路口的标识。所以课堂提问中,教师必须审时度势,多方引导,在学生跃跃欲试之时助其一臂之力。

虽然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反之老师设计的课堂提问应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为学生探索和交流创造条件。另外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要进行筛选点化,有效理答。

二、教师追问,深化理答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有时对问题的理解流于表面,不够深刻,此时教师就要加以指导,达到理解问题应有的深度。

某老师教学《散步》时提出疑问:哪位同学能说说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某生回答:我们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老师说:你说得很概括,但是事情交代得还不够清楚,能不能再说得清楚一些?老师的这次理答准确地发现了学生回答上存在的问题,马上做了引导性追问,属发展性理答。该生思考后回答:初春时节,我们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老师说:你的这次回答加了“初春时节”这个时间,交代比上次清楚了。同学们一起来看,他的这次回答说清楚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样事情就交代清楚了。老师的这次理答实际上从中渗透了一个知识点,就是我们在概括讲述一件事的时候,应该把记叙的这四个要素先交代清楚。但是这位老师不是干巴巴地生硬地直接讲知识,而是通过再组织的理答,让学生领会应该怎样入手讲述一件事。

老师接着又说:不过具体讲述一件事,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因为学生的回答还是有不足的地方。)同学们就说,还要具体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老师说:对,记叙要素都要交代清楚,当然,如果要把故事讲得深入,还应注意事情的一些波澜。这位老师的理答是在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向深入,引导学生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于是有一个学生做出了一个完美的回答:“初春时节,我们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本想遵循母亲委屈儿子走大路,但后来还是母亲怜爱小孙子改变了主意,决定走小路。于是一家人向小路走去。遇到母亲走不过去的地方,我就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家人幸福地走在初春田野的小路上。”这个时候,老师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你的讲述既具体又完美,太棒了!大家掌声鼓励!

该老师的这一激励性理答既有语言性激励,又有非语言性激励,真正起到了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化、能力的提高、知识的增长的作用。

三、激发热情,激励理答

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理答语言大体就这么几种:“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样简单的评价有可能失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教师的理答用语是调动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机制,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对自己的回答的具体分析,并能指明努力方向。比如,当学生读课文后,我们可这样评价:“这么长的一段话,你没有读错一个字,没有加字漏字,真是不简单!”“你这么一读,这段文字的意思就全明白了。所以,有了疑问,最好的方法还是读书啊!”别看这种理答只针对一个人,其实它引导了全体学生。

智慧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评价行为,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摸一摸孩子的头……这些非言语性理答,不露声色,不着痕迹,使得课堂干净利落。恰到好处的非语言理答,少了无谓的“华丽点评”,此时无声胜有声,其激励效果有时会胜过言语表扬。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3

一、走下讲台、拉近一步。新课改下,由三尺讲领到课堂之上的师生“黄河大合唱”,教师再也不要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了,我们不应再是当今台上的易中天、纪连海,台下不是观众、听众,而是新的教育环境下课堂活动主体—学生。要您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和孩子们融为一体,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辩解,为他们排忧解难,给他们铺路,导引方向。

走下讲堂,不是简单的一个动作、一个位置变化,而是饱含丰富的内在语言。其间,教师要好好把握几个细节。讲授新知识时 除了板书,也尽量不站在讲台上,要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用目光传递感情,用神态表达爱心、用语言点燃激情。小组讨论时 俯身倾听,可以用手轻轻抚摸沉默者的头,给他勇气、力量或警示。做练习时

教师不能做旁观者,要勤于辅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默默地站在他的背后,发现错误时,及时用手指暗示一下。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微笑着面对他,并不时颔首。当他回答完问题之后望着老师的一瞬间,老师要及时投去肯定或赞许的目光。

走下讲台、拉近一步,让老师走到学生中间,是谱写师生零距离的第一曲。

二、走近生活、跟进一步。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活动主要有两大块即课上的学习活动和课下的生活活动。而我们往往只注重前者而忽略后者。走近生活、跟进,尤其是做班级管理工作,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缩短距离的第二曲。

教师要用严父慈母之爱,关心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中,师生之间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互为朋友的关系。课余时间,可与学生共娱共乐观察学生;就餐时间,可与学生同餐,在欢声笑语中了解学生;晚休时间,走进宿舍,在嘘寒问暖中关爱学生。……

三、走进心灵、贴近一步。

这是师生关系的最高级,也是实现师生关系近如朋友、亲如父母的最终目标,达到真正的零度距离。用一颗平等的心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欣赏学生,就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1.尊重敲开心灵大门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们不妨试着多给予一点尊重,让师生间的心彼此走近些,互相接受对方,这样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宽容开启心灵窗户

宽容是一种美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走近了学生,接受了学生,也就是选择了对学生的宽容。宽容就意味意接受学生的一切,包括他们的聪明、机灵、调皮、迟钝等。学生正在成长着,还在不断地学习着,他们也就不可避免地犯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错误,面对缺点,我们必须选择宽容。

3.欣赏张开心灵的翅膀

任何人做事都希望得到人的赞赏。所以,不要吝惜对任何一个学生的赞扬和肯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多使用表扬这件法宝。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在课堂上,从不放过一个可以表扬他们的机会。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4

关键词:走班制;3+x;农村高中

一、走班制在基层高中推广的必然性

(国发[2014]35号)规定:进行考试科目改革,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相关度,考生的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特别指出:“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在走班制模式下,上课的老师与教室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班级中上课,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走班制主要有以下优点:(1)以因材施教原则,多元智力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支撑,更加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以学生集体为传授对象,秉承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保证效率;有利于学生自我独立意识的形成和自主发展,核心价值是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个体差异性,让学生的特长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鼓励、倡导他们自主规划和管理学习、生活,以及人生规划。培养出具有多样性、专业性的人才,满足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人才战略需求。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意味着农村高中规模与数量将呈逐年增长态势,农村教育的发展瓶颈、短板将更加凸显,解决农村高中教育问题,不仅要解决好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配置发展的“硬件”问题,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好理论、机制先行的“软件”问题。

二、走班制推进的制约因素

对走班制在国内高中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准确定位,为其在农村高中教育中融合性、创新性发展,疏通脉络。1.文化阻力———理念制约“走班制”生长的文化土壤源于西欧,最早出现在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至今,世界各国都根据自身的教育文化,不同程度开展走班制教学,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美国的“小班教学”与赏识教育结合的走班模式、韩国的公民共享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模式、芬兰的兴趣选修课模式,等等。教育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文化对于教育的内容、模式具有制约功能;带有西方文化基因的走班制表现出以下几个文化特征:(1)学生的自主性,最直接的表现是每个学生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课表。(2)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师生在走班的过程中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对于中国长期受等级制、宗法制影响,“师为生纲”的学习文化中始终突显教师的主导性,制约学生主体性发展。(3)走班制是对教育教学的创新,对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推行过程中会带来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校园文化等方面的革新。教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经验性、人情化和权力性的基因深深根植于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与方向,所以,当富于开拓性、崇尚个人主义、追求民主的走班制走进中国课堂时,会陷入中西方文化地不断碰撞。需要广大从事基层教育者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包容、变通,使走班制教学在农村高中生根、发芽。2.国情条件制约———资源配置不平衡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大大提升,但对具有较大人口基数的农村而言,资源短缺仍然突出,也是制约走班制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硬件设施跟不上,师资力量匹配不均。但随着中国的发展步伐加快,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使很多资源短板问题将在普及高中教育之时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个制约因素将不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走班制该如何“走”

尽管农村高中教育的保守、资源滞后制约了走班制的发展,但是阻力不具有决定性的,需要整合、创新,培育出一颗适合农村土壤生长的种子。1.分班在走班的硬件、软件制度不够完善的初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先研究政策后,再分班,然后引导学生选班。《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学生在完成必修内容后方可确定选考科目。笔者认为,应该在高一结束后开始分班,可以考虑以下分班模式。①交换生走班初期,学生主要倾向于原有的理科组合与文科组合,在原有的文理分班的基础上小范围调整,理科A班同学个别选地理课的可以与文科B班个别选物理课的同学作为交换生听课,这样可以使各班学生听课人数不会相差太大,但这种模式对学生的管理带来不便,需要授课老师落实到制度。②分层走班对于学生选择的组合比较多,人数参差不齐的情况,综合考虑到必考、选考、学考(必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选考: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学科中选三门纳入高考;学考:学业水平考试科。)在学校的师资、硬件齐全的条件下,行政班开设必考、学考学科课程,待学考科目全面结束后,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可以在学科内分层走班。③分类走班对于学考与选考需同时进行,可以考虑行政班开设必考课程,同一学科按学考与选考分类走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针对必考与选考科目再次分层。2.排课、教学对于模式①的班级,与传统的固定行政班授课方式相同,对于人数差别较大、师资不够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微课的形式开展;模式②对师资与硬件条件的要求较高,全员、全科走班制时可以采用“思维排课软件”智能排课;对于模式③,在师资、硬件缺乏的情况下,学考科目可以考虑大班额开课。无论哪一种模式,笔者认为微课可以大量引进,因为微课的时间、地点不受限制,可以多个教室同时上课,也可以通过云平台,在不同的班级、教室、学生按需选择学习,特别是师资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但大量引进微课时,需要老师对微课的录制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精备课,精良制作备课素材、视频,同时老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轮巡答疑。3.考核、评价任何形式的教学效果,都需要有效地评价才有生命力,校际、老师、学生之间的横向评价,还有教改前后的纵向评价。只有具导向性的评价机制建立起来,新形势下的教学实效才能得以保证,而不是一轮改变后,师生动了起来,但是秩序“乱”,衔接脱节,时间浪费在“跑”班上面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师生进行评价:第一,对各个行政班进行考核,重在突出班主任的管理;第二,对各个组合的考核,重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对各个学科的考核,重在突出对学科教师的考核。

参考文献:

[1]扬琴.美国高中“走班制”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张善超,李宝庆.高中走班制的文化阻力及其超越[J].教学与管理,2016(4):4-7.

[3]许伯祥.走班制学生管理的几个注意点[J].教学与管理,2016(1).

[4]蒲先磊.普通高中走班制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

[5]朱咏梅.“走班制”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优化设计探析[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3):299-300.

[6]田文军.农村中学高考改革中走班制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6,(11):78.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5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走进数学课堂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仅信息量大,图文声并茂,而且能强化学生的记忆,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例如:在教学上册第64页“10的认识”时,通过课件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依次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这时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这时课堂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到“10的认识” 的学习上。

又如:在教学下册第50页“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购物的情景,一个小朋友拿2元钱买单价是1元2角的气球,应找回多少钱?2元等于多少角?1元2角又是多少角?这一系列问题既形象直观又训练学生的思维。在这些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二、化难为易,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形象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从而提升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上册第32页“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为了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制作一组由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组成的物体,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象什么?如卡车、燕子、房子等。使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在大脑中想象出来并说出用什么图形,表示物体的哪一部分。接下来让他们自己拼,看谁拼得多,拼得好,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再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插图是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只能反映事物活动一瞬间或变化的结果。运用多媒体把静态的书本知识化为动态画面,把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展现出来,让学习素材更加丰富多彩,这样既可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又可以为学生活跃思维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例如:上册第51页“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一年级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还存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中利用天鹅的数量来理解,池塘里游着7只天鹅,飞走了3只,静止的图画很容易使学生从加法的角度来考虑,产生“飞走的3只天鹅加上剩下的4只天鹅不就是7只吗?所以算式应该是3+4=7”这样的思维导向错误,学生的理解与教材题意相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利用课件进行导向:屏幕先出现7只天鹅,再动画演示飞走了3只,教师问“池塘里的天鹅现在怎样了?”“飞走的3只天鹅是从几里面飞走的?”通过这一动态过程,使学生很快的理解图意,引导其思维向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

四、提供丰富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初步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多是枯燥乏味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的数学信息,把乏味的数学问题变得趣味化,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并从小培养创新意识。一年级在学习简单文字应用题时,通过动态直观的画面,声形并茂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步骤和方法,完成了由应用题到算式的转换,然后由学生自己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增加了学习容量,又扩大了思维的空间。

例如:在下册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张能操作的“百数表”,学生用鼠标点击按钮,能利用颜色的变化突显出横排、竖排、斜排上的数,帮助学生发现排列规律;还能提取单数或双数,进行转换格式排列,让学生探究数的特征;学生还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这样通过信息技术将各种数的排列形式呈现出来,充分挖掘出“百数表”蕴含的奥秘。

五、结束语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适时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它把远方的东西放在学生面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在参与、发现、探索、思考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使每一堂课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效,真正成为一年级数学课堂的好帮手。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6

一、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获得艺术美的感受

多媒体课件能对抽象、无形的音乐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使“一言难尽”的教学活动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能更形象地展现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艺术性。例如,韵律活动“苹果树和啄木鸟”,这首乐曲是一首三段式乐曲,每个段落节奏和曲调都表达不同的内容。我借助flash课件让幼儿充分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形象:苹果树上爬满虫子,苹果树在伤心哭泣,充分体现了第一段音乐忧伤的情绪;第二段节奏跳跃,画面为飞来两只啄木鸟,有节奏地为苹果树啄虫;第三段抒情优美,表现苹果树病好了,摇摆枝条和啄木鸟一起欢快舞蹈。这次活动,通过课件的使用,幼儿很快掌握乐曲的分段和各个段落的差异,充分理解了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并通过课件中的信息,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如苹果树生病的样子、啄木鸟是怎样啄虫的,等等。幼儿在自由表现的时候,由于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创编出各种动作来表现苹果树的无精打采、生病难受的样子以及啄木鸟帮助苹果树治病的动作,音乐节奏掌握得很好,不需要老师强调节拍就能较好地表现出来。

二、通过课件对音乐结构进行简化再现,对舞蹈动作艺术再现

对于音乐作品,教师应先熟悉作品的基本情绪。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放大舞蹈形体的变化、表情及节奏的变化,再现音乐作品,让幼儿生动、形象、直观地体验到音乐的情绪,从而打动幼儿的心扉。应在幼儿音乐和舞蹈欣赏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乐曲的结构及每个乐句的强弱拍以及舞蹈动作的艺术性。以前,教师要把乐曲结构和乐曲的风格让幼儿理解并不容易,特别是一些外国音乐作品,幼儿不熟悉,教师也觉得无从下手,单靠找一些有关的图片,难以做到形象生动,让幼儿感兴趣,而在欣赏活动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更是难上加难。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发掘出乐曲中和舞蹈教学中幼儿的兴趣点和难点并进行突破,例如乐曲“卡普里岛”的欣赏,乐曲优美,具有海洋群岛的音乐风格和诗情画意。乐曲中有四个乐句为弱起乐句,前三个乐句起于强拍的弱部分,第四个乐句起于弱拍。在用动作来感受音乐节奏时,必须将每句的第一个动作做在每句的第一个乐句的第一个强拍。幼儿对音乐结构熟练掌握,从而进一步使用打击乐进行演奏。整个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一目了然,轻松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控制指导幼儿学习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该能够照顾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学习,因此需要具有不同的层次。“狮王进行曲”是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乐曲,它选自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这首乐曲的教学有两个内容,一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二是音乐的结构图。所以,我制作课件时采用了按钮分层,一是根据音乐内容剪辑动画片《狮子王》的片断,用动画作品给幼儿讲述了狮王的故事;二是音乐结构图;三是将结构图中的“吹号”、“狮吼”、“狮王走路”“小动物走路”的图示单独做成按钮,一点击就出现吹号、狮子吼叫、狮王走路和小动物走路的形象。这个课件对于欣赏基础一般的幼儿,首先欣赏故事,然后出示结构图;对于欣赏基础较好的班级,先出示结构图中的“吹号”、“狮吼”图示,帮助幼儿感受和进一步模仿“吹号”和“狮吼”,接着出示结构图,引导幼儿想像和集体拟编故事,最后展示动画,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作品。对于欣赏基础更高一些的班级,可以分别感受和模仿“吹号”、“狮吼”、“狮王走路”“小动物走路”,在完整倾听音乐后帮助幼儿编制结构图,最后还可以分角色随音乐表演、做游戏以及打击乐器演奏,以便进一步感受音乐。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使幼儿从音乐、舞蹈活动中获得愉悦和美感,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处于放松状态,从心中有种欲望想欣赏音乐、想舞蹈、有模仿舞蹈动作的兴趣,使幼儿在表现中得到发展,体验快乐。其次,培养幼儿随音乐的节奏尝试按自己的想象自由地作模仿动作、律动和简单的舞蹈动作。动作协调优美,能表现出音乐的力度、速度变化和情感。第三,可鼓励幼儿自编律动、舞动,创造性地为歌曲作即兴伴奏,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注:本文为河北省儿童心理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课题编号为2012-HB-118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7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1页例1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必要性

1.谈话:老师起床、洗刷、吃早饭、从家里出发、到校和现在上课的时间。

引出:老师在做这些事情时都用到了时间。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和半时,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时间。

2.提出问题:还记得整时和半时的电子表示法吗?生说老师板书,问:“ 表示整时时,为什么在:后面写00?表示半时时,写成30?”

设计说明:结合老师的时间安排谈话导入,让学生体会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认识时间的必要性,同时站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角度抛出问题:表示整时时为什么写成00,表示半时写成30?上册要求,只让学生会用电子表示法表示,至于整时冒号后面为什么用两个0表示,半时用30表示?学生不知道,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丰富体验,认识几时几分

1.认识钟面

提出要求: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

发现一:有时针和分针。指出:分针确定分,时针确定时,有的钟面上还有秒针。

发现二:有12个数字。指出:这12个数字能帮助我们快速读出时间。

发现三:大格和小格。介绍:这两个比较长的线之间是一个大格,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两个比较短的线之间是一个小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整个钟面一共有60个小格。

2.认识1时

先回忆再明确: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时,时针走过几个大格就是几时,时针走一圈是12个小时。

3.认识分

明确: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一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所以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

小结:同样是1个大格,时针走过1大格就是1时,分针走过1大格就是5分。

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数字12走到每一个数字各是几分,并填在作业纸上。

结论: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借助课件提问: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12对应着0和60,是怎么回事?

生答师总结:12既是一圈的开始0分,又时一圈的结束60分,然后继续走下一圈,时间就是这样不停地走,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谈话:可我们生活中的钟面都没有外面的分钟数,要想很快读出分钟数,最好的办法就是记住分针指向每个数表示几分。同桌互相说一说,记一记。

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介绍重点记住15分,30分,45分,60分。

4.时针和分针的运行规律,得出1时 = 60分

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看发现了什么?(师用钟表模型由12时拨到1时,课件分步演示)

交流:

发现一:时针走了1个大格,分针走了1圈。

发现二:沿同一个方向运动,明确:顺时针方向

发现三:时针和分针在同时运行,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

结论:1时=60分

设计说明: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知识,钟面的构造重点认识大格、小格,在此基础上认识分,认识钟面上分针指向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分钟数,是这节课的新授内容,也是快速读出时间的关键。由于学生没学过5的乘法,掌握起来非常困难,记住每个数字表示的分钟数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在识别指针式时钟表示时刻时,有四个重要时刻——15分、30份、45分、60分(也可以认为是0分,在以往的教学中,忽略了它的另一种意义)。重点识记这四个重点时刻,对于其他的时刻,学生就能通过简单的加减计算得出,这样为后面快速认读时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三年级学生学习了角的分类后,解答9时30分(或6时45分)时针与分针成什么角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是直角。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些学生误认为9时30分时,时针指着9、分针指向6。而学生这种错误的认为却是源自于钟表认识时,教师引导观察的不全面。教师往往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针指向的变化,而忽视引导学生观察时针指向的变化。在教学中通过拨钟表模型、课件直观演示,整体感知,分步体验,充分感知时针和分针的运行方向、速度、范围,有了上面清晰的印象,学生就不会再犯上面的错误。

5.大约几时

出示一组只有时针的钟面,让生根据给出的时针,确定出大约是几时。

启发:借助时针知道了7时多,到底多多少,还要请分针来帮忙。

6.学读几时几分

(课件在上个钟面7时多的基础上出示分针指向数字4),这是几时几分?先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是怎么看的。

小结:读时间的方法,先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再看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也可以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来确定是几时几分。

(突破难点:课件出示时刻5时整、4时55分、5时5分)

学生交流后比较得出:在时针都接近某一个数字,仅凭眼睛看不太清楚,就要借助分针来判断,当分针指向数字12的时候,正好是几时,分针指向不到数字12,那就不到几时,当分针指向超过了数字12,也就是几时多。

设计说明:儿童在认读几时几分时,需要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首先要看时针走过了几为几时,最后还要看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是多少分。为此设计先在前面学会了读分后,再呈现只有时针的时钟,让生根据给出的时针,确定大约几时。这样做一方面分解难度,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看时刻不但看时针还要看分针,要将时针和分针结合起来看。另外学生易把3时58分当成4时58分这种类型的错误。他们认为时针指向离4近,离3远,看时针应是4。学生的困惑在于:时针明明指向4,怎么会是3时多呢?其实,此时的时针并不是指向4,应该是差一点就到4了,还没到4时。为此设计了一组接近5时的3个时刻,让学生在比较中清晰了模糊点。

7.练习几时几分

拨表练习:老师拨时刻,让生说出是几时几分;学生拨出老师洗刷的时间,出发的时间,到校的时间。

设计说明:练习环节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进一步巩固对几时几分的掌握。

8.学写几时几分

生尝试用电子表示法将上面的三个时刻表示出来。

集体订正,特别强调:8时5分,因为分钟是两位数,分钟数不够10分时,要写零几分。8:05生解答表示整时时:后面用00,和半时:后面的30是怎么回事?

师小结:整时,分针指向12,12既是一周的结束60分也是一周的起点0分;半时,分针指向6,也就是30分。

三、巩固提升,凸显学习价值

1.连线:课本83页第2题快速连一连。

2.课本83页第1题,渗透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

四、梳理知识,孕伏新知

总结:马上下课了,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下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看现在的时间是9时51分,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普通的几时几分。

设计说明:照应课始,拓展延伸到下一课普通的几时几分。

参考资料: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8

语文学科有两个典型特点,就是语言的形象化和内容的丰富性。试想,如果在导课、百思不得其解、无法经历的生活、无法理解的语言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穿越时空,将文章所描述的内容,将语言所描写的生活,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那是让学生多么“激动万分”的事情,他们所有的探知器官都会被激活、饶有兴趣地跟着老师走进文本,去对话、去感悟。比如教学《邓稼先》一课,如果光凭文本的学习,就算学生们被“两弹元勋”称呼吸引,也不会感受到杨振宁写这篇文章时所饱含的情绪,也不会感受到文字传达出的邓稼先同志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入课时,运用课件对邓稼先与杨振宁两位著名的科学家进行简介,图文并茂,让学生们在了解两位著名人物的同时,产生渴望走进他们的想法;解读课文过程中,伴随语言文字的描述,播放当年第一课原子弹发射成功的场景——浑黄的沙漠,孤烟骤起,人们扔帽奔跑狂欢一样,太有感染力了。这时课件出示当时的社会背景,“邓稼先”已不再是书中文字下的人物,而是以鲜活的形象悄然走进学生的心中;再比如用图片还原文章中所描述的“古战场”——邓稼先当年工作环境,与书中文字描述相得益彰,更加让人感觉到邓稼先的伟大——“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一种动力。以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大大激发学生渴望走进邓稼先先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走进邓稼先,由衷地被这位了不起的人物所吸引,而不是被老师、被文字生硬地拉近。

二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共享,优化小组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走进人们的生活,孩子们的学习方式随之发生变化。以往完全靠老师提供教学资源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孩子们甚至只凭手中一机,就可以获取所学内容的主要信息,尤其是课外预习环节。生活中,我们常用“吃水果”现象来形容“资教育现代化•2016教育现代化•2017年84月第2115期133课程与教学源共享”的好处。如果班内45名同学,每人带一种水果,分享时,每个人就可以吃到45种水果。有些语文内容的学习,就可用“资源共享”方式,来优化学习信息,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资源共享的学习中,提高个人、小组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比如在学习名著单元时,课文只是个学习的例子,只是借此让学生们走进名著。为了引导、帮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去阅读名著,也充分发挥那些“书虫”的领先作用,那就以课本为例,让学生课下至少再读一则名著故事,课上先组内分享,推选代表班内分享。分享方式不限。于是就有了一节活动课“我知道的名著故事”或“我了解的名著人物”汇报会,图片、文字、影像,多种方式的汇报,多项内容的共享,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走进名著的兴趣,也提高了个人、小组学习质量,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启迪思维,激发自主学习

传统语言教学,课堂多是老师一言堂。难怪,因为很多学习内容学生无法习得,自然由老师“包办代替”。即使当下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又有多少课堂是老师放手的课堂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转变这一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就会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信息技术给孩子们提供学习帮助、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好奇心、探知心,让他们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甚至可以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思维真正动起来。比如教学《军需处长》一课,三大块学懂课文。第一步,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课件出示方法——人物+事件;第二步,整篇文章中,将军的感情发生哪些变化?因为什么?课件出示相应的语段,如其中之一:“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出示解读方法:抓描法或关键词。学生太愿意走进那个情境了,他们纷纷抓住一些关键词,走进将军看到自己战士冻死后发疯一般的情境里,去体会当时将军内心的所思所感。因为直观,因为有图片背景相补充,哪用老师发言,他们已“感同身受”一样透过文字,走进将军感情深处,说他所说、想他所想。第三步,出示图片——军需处长被冻死的画面,同时出现问题: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学生们朗读文中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语段,用上述方法,品词析句,感受军需处长克己奉公、舍己为人的精神。试想,如果没有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也能实现教学目标,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不如融入信息技术之后的教学了。

四运用信息技术,增加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著作,是用来指导学生鉴赏、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充实内容、拓宽拓展,结果必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是个难点。但是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科学整合,就会突破这个难点。像《薛谭学讴》这篇课文的学习,入课时,播放范读录音,让学生有了朗读节奏的引领;学习时,借助工具书与课件,可以独自尝试对其内容的译读;同时,将课文内容还原成相应画面,启迪学生想象“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响遏行云”之情景;最后利用课件引领背诵,感悟主旨。无论是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还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学习下篇《纪昌学射》时,还可以将两篇内容作对比。想想这样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而又深刻的感悟过程,必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当然,信息技术走进语文教学,也并非多多益善,更不能停留在形式上,或只有讲公开课时才如此设计一番。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但它终归只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的辅教学手段,只是为学科课程服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只能让语文课锦上添花,让语文课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孩子们学习的世界,信息技术也只能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是主角。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每节课下来也要有个小结与反思,以求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的效用。

总之,当所有语文教师,能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找到它们与语文教学的最佳契合点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就能优化语文教学,让语文这门学科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外国语大学范文 下一篇:项目合作协议书范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