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10-30 07:36:20

关于秋天的散文

关于秋天的散文篇1

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它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黄色给了银杏,红色给了枫树,金色给了田野,橙色给了水果,紫红的、雪白的颜色给了。

秋天的雨,有着非常好闻的气味。不信啊,你闻,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小雨滴迎来了许多香味――烤山芋、糖炒栗子……小朋友的脚啊,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喇叭,它告诉大家该穿上厚厚的、漂亮的衣裳了。落叶树的树叶飘啊飘,飘到了大树妈妈的脚下,小动物们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首丰收的交响乐,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

活动目标

使幼儿乐意参加散文诗欣赏活动,体验作品的优美意境(活动重点);初步学习文学作品中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丰富词汇的使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雨声录音、钢琴曲《秋日的私语》、绘有插图的自制大书《秋天的雨》(一段文字为一页)和配合阅读的背景音乐;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秋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赏析:

这篇散文诗的内容来源于幼儿周围的生活,诗里所蕴含的丰富生动的语言、五彩缤纷的色彩、优美动人的画面、童趣十足的情境符合大班幼儿好奇、好问的心理,满足了他们再现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的需求,有助于启迪、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该散文诗不仅文字优美,还有机地整合了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暗含了自然规律,能给予幼儿关于季节变化的正确认知,同时还渗透了社会情感教育的内容,使幼儿在倾听、想象、欣赏、移情、入境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将这种感受迁移为对大千世界的美好赞叹,萌发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关注、向往之情。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播放雨声的录音,请幼儿猜想这是什么声音,然后小结,导入活动主题――秋天的雨。

二、整体欣赏,初步感受

老师播放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并将其作为背景音乐富有感情地朗诵一遍散文诗《秋天的雨》,提问:“这首散文诗的标题是什么?”“诗里都说了些什么?”“听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分页欣赏,感知理解

第1页

老师请幼儿集体阅读自制大书的第1页,同时配以轻柔的背景音乐,引导幼儿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然后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请幼儿自由回答。在讨论的同时,老师帮助幼儿理解、丰富散文诗中的词汇“温柔”,然后小结:“原来秋雨过后大自然产生了很多变化,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新事物、新景象。”

第2页

老师带领幼儿配合音乐阅读大书的第2页,引导他们在富有色彩韵律变化的画面中感受秋天的美,然后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呢?”“‘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五彩缤纷’造个句吗?”请幼儿回答,然后小结:“秋天到了,植物的色彩变化很大,好像都换了一身新衣服,秋天是一年中色彩最丰富的季节。”

第3页

老师带领幼儿配乐阅读大书的第3页,提问:“为什么秋天的雨有好闻的气味呢?”“这气味是从哪里来的?”“你还闻过哪些好闻的气味?”请幼儿回答,然后小结:“秋天到了,各种水果、农作物都成熟了,散发出了诱人的香味。”

第4页、第5页

老师带领幼儿配乐阅读大书的第4页、第5页,提问:“秋天的雨真的有一只金色的小喇叭,给大家带来一首丰收、快乐的歌吗?”请幼儿回答,引导他们感知自然界的季节变化,感受丰收后人们喜悦的心情,并初步了解拟人的文学表现手法。

四、完整欣赏,大胆表达

老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大书,然后一起朗诵作品内容。老师提问:“你们最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话,为什么?”

五、自主阅读,拓展延伸

关于秋天的散文篇2

那已逝的秋日,落叶伴随书声幽幽地飘落。校园的秋天没有李清照的“遍地黄花”,有的只是早晨那特有的雾气,带着几分梦幻与迷茫,轻松地将你萦绕,伸出手,秋天就这样在你指间溜走了。喜欢宿舍里的那扇对着农田的窗户,每每临窗远眺,无意间看到前两天还密密的树苗,如今已经稀疏得只剩下几片树叶了,而河岸边的野菊却一束束开得正旺,田埂上也堆积着金黄的秸杆――这才猛然察觉,秋天已经差不多要过了,心中顿时涌上一股酸楚:也不知故乡的秋怎样了?

立冬那天早晨,迎面而来的依旧是秋天特有的雾气,一粒粒水珠沾满了我的睫毛,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我不禁涌上一股莫名的感动:回家了,回家了。身后是静伫了几十年的老宅,身前是熟悉的小河,而遮盖住我的仍然是一棵棵的大树。

闭上眼,聆听着故乡的秋,听树叶随风盘旋而落,摩挲着大地,听秋风低吟着拂过耳旁,听河水潺潺地浅唱秋的韵味。

踱步前行,脚下发出“沙沙”的声音,满地堆积的落叶软软的、松松的,跟拂地的秋风静静地凄唱,不远处的田野还散发着收获的稻香。

望着寂寥、肃穆的大地,伤感顿时涌上心头。蔚蓝深邃的天漫无边际的延伸向远方,掠过的飞鸟三五成群,叫声悠远冷清。偶尔飘过的朵朵白云,载着秋的忧郁远去了……

故乡的秋,美得有些凄清,美得有些寂寞,当冬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念念不忘的却还是故乡那时刻萦绕在心头的秋,再回到学校,每每一个人静下来,闭上眼:故乡的老宅、故乡的小河、故乡的大树,还有那飘落着的秋叶……

主题点评

许多文人在对于自然景物的接触中,往往激动自己敏感的艺术神经,由此而引发一些联想和遐思,诸如名山大川、阳光彩虹、清风朗月、花鸟虫鱼、四时美景……无不感于心,发乎情,而形诸文。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名作就是在各种情境中的感情释放和精神寄托。

这篇“故乡的秋”以细腻委婉的笔触生动描写了一个苍凉、凄清的秋景以及藏于内心的独特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留恋之情,以及压抑、落寞、忧郁的复杂感情。

应该说,人生十五、六岁,好比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心灵世界应该是明朗的天空。而作者偏偏对这凄楚、萧条的深秋之景情有独钟,偏偏念念不忘故乡此时的浓浓秋意,刻意渲染这样孤寂、冷清的情境。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自己不能够开怀?是生活的压力?是学业的繁重?还是思想中承载的过重?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相信不同读者的体味也会各不相同。

布局点评

这篇寓情于景的抒情散文,在布局架构上紧紧围绕着深秋的景物描写抒发思想情感,形成贯通全文的内在文脉,结构严谨,表达灵活,形散而神聚。

开头部分,概括地写秋天的来去匆匆,来不及让自己细细感受和欣赏。

中间部分,具体描述深秋校园和故乡各自不同的萧索、苍凉的秋景,表达自己忧郁的情怀。

结尾部分,抒发自己回到学校后,对故乡和故乡的秋景无限眷恋的情感。

选材点评

本文的主题是由情感领起的。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扬,此立文之本源也。”为了使郁结心中的情结得以抒发、表达,作者在选材上,着眼于萧索的深秋中的所见、所感、所想。在情感的引领下,作者捕捉到了一个个令人触景生情的自然景物镜头,写落叶“伴随书声幽幽地飘落”,写早晨的雾气“带着几分梦幻与迷茫”,写野菊、田埂、雾气、大地,还有“偶尔飘过的白云”……无不彰显了作者忧郁的悲秋情怀,使作者郁结于心的情感得以充分的释放与宣泄,同时升华和深化主题。

语言点评

本文语言流畅、自然、优美。生动细腻的景物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如“听树叶随风盘旋而落,摩挲着大地,听秋风低吟着拂过耳旁……”“满地堆积的落叶软软的、松松的,跟拂地的秋风静静地凄唱”“蔚蓝深邃的天漫无边际地延伸向远方,掠过的飞鸟三五成群”等等,营造出了深秋独特的情境氛围,融情入景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写作建议

关于秋天的散文篇3

其文化散文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评价。

余秋雨散文评价

1.余秋雨在类似《道士塔》《阳关雪》《上海人》《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散文中,所表现的诚然是一种“感性体验”,同时又包容着他的理性思辨。他的“感性体验”发自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典章经籍、山川风物、世俗人情的领略、体悟,他以双重文化人格对它们予以谛视与观照,既是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积淀文化传统基因的大学教授,又是受西方文化思潮碰撞、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于是他以继承文化传统、又批判文化传统的悖论,导入他的审美观照,因而生成某一种文化的与哲学的焦虑,一种浸濡历史沧桑感的困扰,以及走出困扰的使命意识,即他自己所称谓的“文化苦旅”。其实这正是余秋雨既与历史“撞击”、又与现实“撞击”,既欲走出历史、又欲走出现实的思想的“苦旅”。(吴周文《90年代:中国散文现在时》)

2.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境界上,还表现在强烈的主体意识方面。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家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而这个具体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的。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出文化,最终由文化而透显出民族的存在状态。就这样,余秋雨的散文终于摆脱了以往40年散文的樊篱,从“小体会”“小摆设”“小哲理”等小家子气的审美规范中走出来,树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独立的主体形象。……余秋雨散文中鲜明的主体意识固然来自作家渊博的文史知识和良好的文学天赋,但如果只靠这些,也只能写出掉书袋式的怀古悼亡之作,决不会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因此,真正纯净的主体意识,需要对历史的洞察,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的定力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借用先贤的话说,就是要摆脱“小人儒”而达到“君子儒”的境界。余秋雨的散文对俗常生活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已无所关注,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对现实历史进行着极其深切的眷顾,其中的欢愉、忧思、欣慰、苦恼都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契合,与当前处境中的高尚与卑微、深刻与虚浮息息相关,由此而构成了散文的多维结构立体化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以其丰富、高大和纯净的特质把当代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如果说余秋雨从人生的角度给出了文化以丰富生动形象的涵限,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的话,那么立于民族、国邦角度的关切,则是宏观上对文化的构架。

这种关切体现于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交融浑然为一体。他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遗藏联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难,“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何止是几箱文物被运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灵──文化,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透过余秋雨散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他那凄切的乞求和呼唤,不仅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遗产,而且更深刻地蕴藏着爱国的内涵。

……余秋雨的苦旅“文化”,不仅有着强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历史感。余秋雨散文的精邃的思辩、丰富宏魄的内涵,都导源于他的渊博精湛的史家修养。他的“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感,并不是对过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历史作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在他那里,文化如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滚滚浪涛,推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自序》)。《莫高窟》一文中的描述更具典型,“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历史的韵味可谓浓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他从画像的色流中,竟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历史的生气驱除了“文化苦旅”的单调和干枯,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活泼与洒脱,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张昭君等《血凝·精灵·积淀──〈文化苦旅〉的文化观》,《社会科学探索》)

4.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都市繁华,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的烟尘的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而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这是真正的大忧患大悲怆,说是历史的泼墨一点都没夸张。你看整个“文化苦旅”,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的落脚点竟是南洋的垒垒丛冢。起初,你还会拥有一份自豪,一丝安慰,因为我们毕竟拥有过一个大唐盛世以及大唐盛世所创造下的辉煌的敦煌文明,尽管后世不肖子孙是如何地把她糟踏了。接着你便感到了寒冷,因为文人的孤魂野鬼出现了,慢慢地你会沉默,你会忧伤,你会呜咽,最后面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却不再操华语的异乡故人,你能不悲鸣?中国的文化啊,难道你真的就断送于此吗?难道你真的最终也像古埃及、古希腊一样文明沉沦了吗?不,不会的!

《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余秋雨是那种乐意把笔浸润在历史沧桑之中,眼睛却时时关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的文人,经历着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领纳着风一更雪一更的寒冷,这里面怎能没有沧桑?一座破旧斑驳的牌坊,一堵朱红剥落的庙宇的断壁残垣,一条海岸边被风霜侵蚀的废船,那是岁月的层层结痂的痕迹,那是岁月无声却残酷的铁蹄,人类所无法承受的无奈。在这里,沧桑成了一种人文景观,该需要多么高品位的审美心境啊!(田崇雪《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余秋雨散文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

5.《道士塔》中,当我们随着作者愤懑冲激,也意欲随作者横立沙漠中,喝阻那些西方的文化强盗浩劫敦煌文物典籍的车队时,忽然又被作者“拦下了车队,又怎么办”的提问所震慑,情感的痛苦转瞬间转为思想的痛苦。

《道士塔》写到了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一个早晨“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开始他的粉刷”。我们甚至完全可以在这里读出黑色幽默,因为王道士粉刷的是千年流传的敦煌壁画!──这种生动又时时转换感情内涵的描述,充满在全部的余氏散文中,且经常是写得更精彩。

关于秋天的散文篇4

关键词:幼儿园;电教化教学;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233-02

现在已是信息化时代,电脑、智能手机等已进入平常家庭,它们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尤其是改变了学校教育的方式。现阶段,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已经走入了幼儿园,发挥出了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电教化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将其引入幼儿教育,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教师要重视这一阶段的语言教学。而语言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电教媒体,充分发挥其优势,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电教化教学能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好奇心强,喜欢追寻新生事物,电教化教学往往以绚丽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身临其境的声音吸引幼儿,这自然增加了教学的魅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幼儿在接触电教手段的过程中,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主动性不断加强,观察力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大班散文诗欣赏《春雨的色彩》,运用电教手段,将春天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态的情景,在轻缓的背景音乐轻轻响起时,春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春天的景象开始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小草长出来了,树叶长出来了,迎春花开了,桃花开了,杜鹃花也开了,小燕子唧唧的叫,青蛙呱呱的唱……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注意力集中了,参与的兴趣浓厚了,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都能积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告诉大家。

二、电教化教学能突破重难点,增进幼儿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突破,是衡量一节活动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将重难点突出放大,重复再现,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需要借助电教手段。以大班诗歌《春天的书》为例,如何让幼儿轻松地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仿编呢?这就需要让幼儿理解诗歌原有的句式结构,根据原诗歌的句式结构,改编诗歌的内容。为了让幼儿顺利理解原诗歌的句式结构,我在课件中制作了句式结构图谱,所谓图谱就是将句式结构中文字有变化的部分插入了图片,如“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在课件中,迎春花、桃花、柳叶、梨花、春雷、春雨、燕子、青蛙这些变化的文字都变成了图片,帮助幼儿理解了句式结构。在仿编时,我将句式结构的图谱中景物部分、形容词部分、颜色部分又变成了问号,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与春天有关、诗歌中没有的景物源源不断地从幼儿嘴中说出,仿编的环节也自然完成了。

三、电教化教学能增进教学效果,丰富幼儿的情趣

语言中常常会有一些散文欣赏,这些散文文字优美,意境丰富,但对幼儿来说很难理解,常常是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幼儿兴趣全无。而运用电教手段,将散文诗里的静态画面变为动态画面,再配上相应的散文内容录音,教学的效果将会大大增强。如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运用电教手段后,将静态的秋景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绵绵秋雨从天空中落下来,树叶变黄了,果子成熟了,庄稼收割了,大雁南飞了,盛开了……在这秋天美景播放的同时,散文录音配合相应的画面播放出来,一下就把幼儿带入了散文的意境中。

四、电教化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电教手段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场地的限制,将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有效结合在一起,将陌生、抽象的东西变为熟悉、具体的内容,这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的智力,活跃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如大班散文诗《秋天的雨》中写道:“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对幼儿来说,这段话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雨,怎么能是一把钥匙呢?运用电教手段,此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一扇紧闭的大门,秋雨落下来了,大门缓缓打开了,秋天的景象也呈现在幼儿的面前了。”幼儿的思维也活了:“噢,原来秋天的景色被秋雨锁起来了,只有下起秋雨,门才能打开,我们才能看到秋天的美景。”“秋雨一下,就是秋天了,就能看到秋天的景色了。”此外,在电教应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1.电教手段给教学带来了方便,也为教学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并不是每节活动都必须运用电教手段,也不能把电教手段是否运用作为评价一节活动的标准。课堂活动教具的运用,合适的就是最好的。2.要注重与课程内容的整合。电教手段是为了给教学带来方便,是为了增强活动效果,如果仅考虑为了应用电教而应用,不注重它的实用性,也没和活动内容很好地整合,不但不会有预期的效果,还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3.要注重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电教手段再好,再先进,再能凸显教学效果,也不可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要让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整合、互补。4.所选用的电教媒体必须图象清晰,色彩鲜艳,声音悦耳,要保证质量,让幼儿看得清,听得真。5.教师要加强学习,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教学需求的课件等。没有相应的知识,何谈电教化教学呢?所以,教师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也是电教化教学的关键。总之,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同时,电教技术的应用也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教学变得更丰富多彩了!

参考文献:

[1]赵春伶.如何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巢艳.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9).

关于秋天的散文篇5

涂万作的散文文字灵动畅达,感情自然流露。他写的多是些身边的事情和事物,人、山、水、动物、花草,都可以成为他与之交流和思考的对象。没有无谓的喧嚣,尽可能地保持着真实的自我。这样的散文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欢畅地在山间流淌,寻找蕴含在生活里的重量和诗意。

像写塞北的风光不能不写雪一样,写南国的景色怎能不写水呢?我们果真在作者的散文中看到了这样的描写:“贵州是山的王国,这王国离不开水的滋养”,“贵州之贵,除了山有山的性格,水有水的柔情,人有人的精神之外,那就是中国革命把走向成功的‘拐点’留在了贵州,使贵州高贵的气息在国酒茅台的醇香里引人人醉。”尽管他也写到了山也写到了人,但是我还是能隐约地感觉到作者对贵州的水是情有独钟的。何况在他的笔下总是让水围绕着山和人流转,字里行间让人能读出水的无处不在处处在:河水、溪水、江水、潭水、泉水……贵州的水是智慧的水,是灵性的水,“智慧因水而在,灵性因水而动。”水有共性,更有个性。个性孕育了共性。

作者说:“江口是水做的。水好比江口的‘洛神’,掌管了所有的风景,她藉着晶莹的脉络,让江口的山川、村寨、田野、树木、小河,一年四季都流淌着迷人的色彩。”“掌管”二字用得何等精妙,把水人格化了。水早已渗入“村民们的灵魂深处。他们不满足于只在潮涨潮落之时,静候天气的阴晴变化,而是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采竹于山,取水于泉,化露为浆,制造出一摞摞精美的纸张”。用水制造出了精美的纸张,这样的夸张在这里显得那么的恰如其分。因为它既源于生活的真实,又是作者对真实生活的美丽想象(见《水色江口》)。

作者又说:镇远的“半个身子泡在水里”。他继续采用拟人法写水,多么形象!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笔迹游览镇远一趟吧:“从步行街穿城而过,再借一叶渔舟在舞阳河上放飞思绪,那肃穆的天后宫、庄严的四宫殿;那虎踞一隅的北门城楼、檀香四溢的紫阳书院;那鳞次栉比的仿古建筑、祥和恬静的传统民居,像一面巨大的、色彩丰富的展屏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几乎醉了,我为古城人临水而居的惬意而醉!”文尾:“水是镇远的血液。”这句话与文前那句“半个身子泡在水里”呼应得多么自然,深刻(见《水:镇远的灵魂》)。

作者还说:甲茶是“‘小桥流水’过后的豁然开朗,那是瞬间惊喜之余的长久回味。”他在题为《旖旎甲茶》的散文里,一改过往直接写水的惯用手法,而是借用竹、岸、洞为依托写水,别具一格。竹“将碧云潭外的皎皎清波揽入怀中,化作竹溪”,使得甲茶河两岸竹浪翻滚,延绵起伏;水边的岸“是绿色的,绿得纯正,绿得品位极高”,一眼望不到边的岸,让人领会南国绿茵水色互映相融的独特美景。

我很喜欢《明湖秋韵》这篇散文。明湖自然也是水了,但是作者着力写的不仅仅是水,它给人留下的是一个“韵”字,回味绵长、向往无限的秋韵。作者采用诗文相间又相融的新颖形式,描绘明湖平静而充满情味的秋韵。文的凝练诗的意蕴放大了作者要表达“韵”的愿望,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明湖的深远之美。散文的开篇就这样写道:“天蓝水碧,阳暖云淡,一派高原的明快。也许是远离都市喧嚣,明湖格外幽静……所有关于秋的描写、秋的比喻以及咏秋的诗句,都可在明湖找到相应的背景。”秋韵在哪里?一对即将步人婚姻殿堂的情侣,和一片落叶,成为作者寄托明湖秋韵的载体。请看那短短的6行诗里就让人读出了这对情侣这片落叶所蕴含的意味:“枝头那片叶子/是一枚/飞往秋天的机票/在它染红的时候/也许是/相拥的热烈。”把即将进人秋的要红未红的叶子比作飞往秋天的机票,这种情味饱满的奇思妙想,没法不让人拍案叫绝!秋红来了,是相拥的热烈。不是吗?那片叶子,兴奋,但是它不会忘记保持沉默。因为它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坠落。作者走在湖畔小径上,偶尔,一片飘黄的叶子带着秋的执意落在他衣襟上,“落叶是生命最后的风景,它有一种苍凉的美,它将青春许与太阳之后,又把筋骨奉献给了养育它的大地,它用彻底的回报完成了作为生命的神圣。”作者感叹:“人生一如草木,枯荣一季,这是自然的规律。但是人在飘落的时候是否也有眼前叶子般的诗意与从容呢?”这是走进秋的深层之后的发问。此时,作者听着在晚风扑面中从新郎新娘的轿车里传来邓丽君委婉的歌声,心头竟然好不怅惘——“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这篇为明湖写情状景的散文到此刹住。这个悲凉意味的结尾并没有削弱散文的意境,也没有削弱明湖的秋韵。恰恰相反。古往今来,多少个文人墨客颂秋,多少个有志之士爱秋,只因为严冬始于深秋,还因为春花源于落叶!

关于秋天的散文篇6

关键词:冯骥才 余秋雨 旅欧 文化视域 文化表述方式 文化境界

冯骥才生长、居住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余秋雨生于浙江余姚县桥头镇(今属宁波市慈溪市),后居上海。他们同为关注中国文化并热衷于“行走”的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同为宁波老乡,同在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创作了颇多的旅欧散文和随笔。其中,冯骥才的旅欧散文和随笔主要收在《美人欧罗巴》、《巴黎,艺术至上》、《维也纳情感》等作品集中;余秋雨则随同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创作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其中大半是旅欧散文和随笔。由于人生经历、境遇以及文化意识、审美选择等的不同,他们在各自的旅欧散文、随笔中展现出不同的文化视域、文化表述方式和文化境界的追求。比较两人旅欧散文随笔的异同,有助于深入解读精英知识分子阶层文化血脉中的思维的、精神的价值,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上的自我认知与提升。

一、同一文化场中不同的文化视域――寻找“差异”与建构“同一”

冯骥才和余秋雨在各自著量颇丰的旅欧散文、随笔中都涉及对文明、文化的关切与探寻,释放了各自对文明、文化的认知、理解与情怀。他们面对同一个文化场――欧洲,却由于文化切入点的选择以及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视域。

表一 冯骥才、余秋雨散文随笔中涉及的主要欧洲国家

首先,由于文化切入点的不同,冯骥才和余秋雨在面对同一个对象物时,常常会有迥异的感受与见解。举例来说。同样身处欧洲的墓园,冯骥才感受到的是美丽、安详的氛围。他在《墓地》中写道:“它与中国坟地不同,毫无凄凉萧瑟之感,甚至像公园,但不是活人游乐而是死人安息的地方,处处树木幽深,花草葳蕤,一座座坟墓都是优美的石雕,有的称得上艺术杰作。”[1]在《居住在拉雪兹的大师们》则惊叹这座法国的神父公墓俨然就像一座城市,然后又款款写道:“此刻,秋天已经进驻巴黎的拉雪兹来。树木变成了三种颜色。三分之一的树木变成金黄,三分之一的叶子鲜红如火,三分之一的大自然依旧坚守着生命的绿。于是这墓地斑斓的秋色胜过花季的夏天。有的墓地被片片红叶鲜亮地点缀着,有的石棺上松软地覆盖着一大片纯黄的叶片。秋枝疏阔,日光下斜,影布墓地,分外美丽。一座座式样不同的坟墓,一件件题材各异的雕塑,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在光影斑驳中,这艺术化了的墓地便接近了天堂。”[2]他将墓地与休闲游乐的公园、缤纷绚丽的自然景色、清脆和雅的鸟鸣、活人感受到的宁静喜乐以及艺术氛围联系起来,传达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写出了西方人自己的生死观。

余秋雨笔下则不然。他在《墓地荒荒》中看到的是“长长的杂草”,遇到一位埋头读书的青年,奇怪于杂草间停放着的一个婴儿车,继而自问自答:“这是这位男青年的孩子吗?他为什么愿意把小生命停息在这么冷僻而阴森的所在?这不便问,只知道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见到的活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接着又叙述说:“墓园、荒草、婴儿、书籍,再夹杂几声鸟鸣;看书看到一半左右环顾,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名字从书本滑向石碑,这儿是许多文化灵魂的共同终点。我重新远远地打量了一下那个男青年,心中产生了一点莫名的感念。是他,消解了这个墓园的荒凉和寂寞。”[3]同样是与墓园相伴自得其乐的活人和鸟鸣,他却使用了“冷僻而阴森”、“荒凉和寂寞”一类的词语,应该注意到这些字眼正是中国人对墓地的概念。可以想见,余秋雨是在用自己的中国思维和理解力去阐释西方,所传达的正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多数中国人身处墓地的感受。

比如面对奥地利的乡村,冯骥才在《别急,哈尔施塔特》一文中盛赞“湖区”特异之美,描写其精神、气质、历史、风俗、生活气息、审美情趣,转述山民“我们最爱的是大自然,然后才是上帝”的独特生活观;余秋雨则以中国的山、水哲学来阐释和同构奥地利山村。再比如面对罗马、威尼斯等城市,冯骥才惯于客观地叙述和感受,寻找异质文化的优长;余秋雨则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兴亡之叹,谈到曾赴中国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和上海……类似的例子不一而足。总之,冯骥才充分尊重主体个性与差异;余秋雨则善于运用自己的文化背景进行同构、联想与包容。

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冯骥才的旅欧散文随笔中的文化视域突出显现为对“差异”的关注,余秋雨则刚好相反,这在他们各自的相关文字告白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冯骥才在其欧游散文随笔选集四种的自序――《游记的立场》一文中坦言:“文化的视点是我游记的立场。即从文化上去发现不同、感知不同和享受不同。”[4]继而又表示:“还有一个立场是我不能拒绝的,就是审美的立场。”但这也是因为,“美常常是一种文明的外化与表达。往往从美的入口进去,便可以找到另一种文明独特的本质”。[4]5更清晰的解释可追溯至其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海外趣谈》一书的序言:“采取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方法,试图清醒地寻找东西方截然相反的区别。这一工作给本书作者许多发现的,同时不再相信东西方可以完全融合,却又相信,只有相互认识到区别,才能如山水日月,光辉互映,相安共存。”[1]12余秋雨则在《千年一叹》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说道:“这样一种悠久的文化(中华文化),与人类的其他文化相比处于什么地位?长处在哪里?短处又在哪里?”[5]并且声称 “从那数万公里中重新发现了中国文化”。[5]5可以说,在行走和写作尚未发生之际,他们便阐明了各自的文化预期与文化立场。前者要寻找和比较文化的“差异”、区别和个性所在,设身处地地感受、思考和体验;后者则要“发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自己的思辨中建构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同一”。

二、不同的文化表述方式――“文化的文学呈现”与“文学的文化表达”

作为文学文本,冯骥才、余秋雨旅欧散文随笔的文化表述方式亦各具特色。比较来说,冯骥才的文化表述方式大半是含蓄、客观而自然的,可说是一种“文化的文学呈现”;余秋雨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文学的文化表达”――主动、主观,带有强烈的文化逻辑性与功利目的。这样的文化表述方式当然有他们个性与审美趣味等因素参与在内,更重要的则同他们各自的文化身份密切相关。虽然二人都具有作家、学者、文化人等多重文化身份,但推究起来,冯骥才首先是一个作家,余秋雨首先是一个学者。

冯骥才出于作家的敏感与天性,惯于从日常和细部着眼,创作多选择狭义的散文体裁,仅有《巴黎的历史美》等少量作品为文化随笔。比如在描绘巴黎时,冯骥才花费了颇多的篇幅关注日常的巴黎――普通的巴黎女郎、街头随处可见的吻、地铁中的无名乐手、巴黎变幻的天空和拉丁区默默无闻的苏吉尔小街等等,用冯骥才自己的话讲,他关注的是“最深的、也是最日常的一种生活”。[2]62而他的表述方式则突出体现在对细节的处理,时刻不忘让细节本身“说话”。《巴黎女郎》中那片被女郎用作书签的金黄的落叶,女郎的自然与和谐的美便跃然纸上;《地铁中的乐手》中弹琵琶的中国姑娘琴桌上的一枝深红的玫瑰,传达着巴黎人的浪漫天性与气质;拉丁区小街上快要被秋天的藤蔓遮满仍不肯将其剪除的一扇扇窗子,诉说巴黎人对自然和美的由衷热爱……即便在《城市的文物与文化》这类纯文化随笔中,也不忘记述、描写自己住宿的旅馆的状态、环境,让旅馆自身为城市的文物与文化作证。概括说来,冯骥才常常通过众多密集的日常生活图景、形象与细节透露出深厚的文化气质和信息,自然而言地呈现着巴黎的人性环境、生活的深层和文化气场。

余秋雨基于学者的思维习惯,则极为重视占据历史文化的高度,进行整体把握,更多选择了文化随笔这一体裁,以叙述和议论的方式直接进行文化的表达。仍以巴黎为例。余秋雨首先在文化随笔中给巴黎下了一个文化的定义:“最健全的城市”。[3]206因为“它几乎具有别的城市的一切优点和缺点,而且把它们一起放大,推向极致”。[3]206接下来他论及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等巴黎的文化符号,以及萨特、波伏瓦时常光顾并进行写作活动的咖啡店,抵达这些预期就要到达的地点后,再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感想、见解,追溯这些城市建筑的历史、典故,联想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观察现象,分析利弊,在文字中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文化理念。在《法国胃口》中,余秋雨在回顾法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之余,这样评论道:“法国美食的高度发展,与法国文化的质感取向有关,对此我十分钦佩。质感而不低俗,高雅而不抽象,把万般诗书沉淀为衣食住行、举手投足,再由日常生态来反视文化,校正文化,这种温暖的循环圈令人陶醉。”[3]222继而指出“法国人在美好的事情上容易失控,缺少收敛”,[3]222印证前文给出的巴黎城市文化定义后,向巴黎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在文末总结道:“时间原则、经济原则和随意原则成了下一代的生命原则,需要反省自问的也许倒是法国美食的古典原则。”[3]222至此,余秋雨自己持有和想要传达的文化观念得到了逻辑的、充分的表达。

此外,综观文本就会发现,冯骥才写“心灵”时余秋雨在写“心态”;冯骥写“自然”时余秋雨写“生态”;冯骥才描绘巴黎人、维也纳人等的“生活图景”时余秋雨关注他们的生存形态……冯骥才的文化表述通常蕴含在诸如心灵、自然和生活图景中等对象物和细节之中,重视观感、画面、情节、韵律、节奏,在文学的、艺术的表达同时进行着文化的“呈现”,或者说伴生着文化的内容。余秋雨则紧紧盯住文化,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阐释,文字是服务于文化表达这一目的的。当然,余秋雨或简约或繁复,或华美或朴素的丰富多样的文字,以及各类美学策略为文本增色许多。在学术著作《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中余秋雨曾提到:“可以在恰当的局部试行类似的小结构,埋下一些两难的喟叹和未知的苍凉,也就是埋下一些伟大的碎片或种子,有可能取得超乎想象的奇效。”[6]而“喟叹”和“苍凉”正是他行文张力与美的一大特色。另外,余秋雨善于借鉴其研究的本行古希腊悲剧的美学优长,利用悲剧的形式――冲突、矛盾、情境等的营造,引导读者的情绪、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从而形成其“文学的文化表达”。

三、文化境界的追求――“精神至上”与“文化无疆”

在不同的文化视域与文化表述方式的背后,自然隐含着冯骥才、余秋雨对各自文化境界的追求。概括而言,冯骥才旅欧散文重在寻觅积极的、美的、超功利的思想和精神,他理想的文化境界是“精神至上”,而余秋雨孜孜追求的是人类文明的大同理想――“文明无疆”或者说“文化无疆”。

在欧洲,冯骥才关注巴黎、维也纳、萨尔茨堡以及阿尔卑斯和“湖区”等城市、郊区、乡村及其住民的精神、情感与气质。他既记述巴黎女郎、无名乐手、海蒂父女、店主塞伯、世外美髯公弗里茨、木偶大师爱赫尔等普通民众、民间艺人,也抒写凡・高、塞尚、莫扎特、克里姆特、罗丹、普希金等顶级艺术大师非凡的艺术人生;既关注优美的历史文化时空,更不忘从中寻觅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描写巴黎先贤祠的《精神的殿堂》一文中,冯骥才写道,人们来到这里,是为了“重温先贤的思想精神来了”。[2]63在《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中他说:“欧洲人一向把自己的历史精神看得至高无上,因此他们不会把历史的遗物当做岁月的垃圾。”[2]185在《断送冬季》中他说:“由于塞尚、高更和凡・高与印象主义决裂,一种观点具有极大魅力;即印象主义只去陶醉事物外部炫目的光与色,而绘画的目的不是描述现存的物质世界,而是深入表现人的复杂丰富的精神天地。”[2]217综观冯骥才的旅欧散文随笔,历史精神、个性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本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务实精神、古典精神、现代精神以及巴黎的精神、萨尔茨堡的精神、罗马人的精神、南部人的精神、德国人的精神乃至人类精神等等字样俯拾皆是,可见冯骥才对“精神”的关注程度。在《巴黎,艺术至上》序言中,冯骥才直言:“我相信我找到了法国所拥有的一种人文精神――它就是精神至上!”[2]12值得一提的是,“精神至上”这一文化境界追求更充分的体现,是在他大量的“行动散文”和城市历史保护、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等实际文化行动之中,正如冯骥才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强调的那样:“知识分子就是要精神至上。”[7]

在《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余秋雨不断树立自己人类的“大文化”理想并为之用力。在《行者无疆》序言中他说:“就这样一圈圈越走越大,每一个新空间都带来新责任,终于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既从其他文明来审视中华文明,又从中华文明来察试其他文明,然后横下一条心,只要对人类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文明,哪怕已成瓦砾,已沦匪巢,也一个不能缺漏。”[3]3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立足人类视野的文化境界追求的坚定决心与努力。在《哀希腊》中,余秋雨联想到了雅斯贝尔斯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说,高谈拜伦和迥异于地域祖国、血缘祖国、政治祖国的“文化祖国”的概念,称“希腊文明早已奉献给全人类,以狭隘的国家观念来呼唤,反而降低了它”。[5]6希腊在这里具有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迈锡尼遗址也被引申为整个人类的“早期文明的重大教训”。[5]12他还说:“即便是与欧洲文明有着太多历史恩怨的中华文明,也不会一味执著于各个文明之间的冲突来谋求自我复兴,它正在渐渐明白,自我复兴的主要障碍是近处和远处的蒙昧与野蛮,因此更需要与其他文明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提醒,然后并肩来对付散落处处的憧憧黑影。”[3]9 因此,他“对于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多方面比较,突破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两极方位,而是一直保留着更庞大的第三方位,即一切文明的对立面”。[3]9由此应可以理解为,在余秋雨心中、笔下,尽管中华文明、欧洲文明或是人类其他的文明、文化,彼此间有复杂的、难以厘清的种种差异、短长、冲突、纠葛、恩怨,但在“一切文明的对立面”――野蛮面前,它们是一体的,不应有界限和壁垒,否则就落入狭隘。

综上,冯骥才和余秋雨这两位作家、学者和文化人在旅欧散文随笔创作中,通过各自的知识结构、人生智慧、审美取向、艺术眼光、文化立场,展现出不同的文化视域,选取不同的文化表述方式,呈现了对“精神至上”和“文化无疆”两种文化境界的追求。两位大家对中国当代散文随笔的贡献毋庸多言。相信读者在享受文本阅读所带来的美感的同时,亦可强化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自我认知,获得文化与精神境界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冯骥才.冯骥才分类文集11[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74.

[2] 冯骥才.冯骥才分类文集10[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87-88.

[3] 余秋雨.行者无疆[M].北京:华艺出版社,2011:121.

[4] 冯骥才.维也纳情感[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4.

[5] 余秋雨.千年一叹[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

[6] 余秋雨.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17.

关于秋天的散文篇7

秋季是从立秋之日起到冬至之前为止的三个月。秋天气候由热转凉,天地间阳气由发散到收敛,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成熟收获。祖国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外界气候变化必然影响到人体生理代谢的变化,人体必须进行及时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适者生存”是生物界的客观规律。

秋季的养生原则就是要顺应自然,养“收气”。也就是说,要保养体内的阴气,不能让它耗散损伤,要把体内的阴精聚集起来,补养各个脏器,才能保证机体在冬季有潜藏营养精华的能力,为来年春季阳气升发打好基础。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养“收气”呢?首先,要从调节情绪做起,不要因秋风瑟瑟、草木凋零而忧郁、焦虑,应当保持乐观,要神志安宁、不急不躁,气血方能平和,这样,就可达到收敛神气的目的。如有条件,您可外出旅游,登高远望.心旷神怡,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其次,就是生活起居要顺应阳气渐收的自然规律.秋天太阳落山比夏天提早,所以您就要比夏天早睡,还应当早起。再次,在饮食上也要顺应秋天的“收”字,酸味主收,甘味加酸味的食物可化阴更利于收,如可食用葡萄、石榴、梅子等,也可选择养阴润煤的食物,如梨、藕、百合、银耳、菠菜等,少食辛辣食物,如葱、姜、韭、蒜、椒等。中医认为秋与肺相应,为了使肺气得已舒展,需防止收之太过。

秋高气爽之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秋与肺相应,所以可做些呼吸操及吐纳健身法,如六字诀中的“呬”字功,可以养肺,练肺活量。

根据时间及气候特点,秋季分为初秋、仲秋和晚秋。

初秋是从长夏过来的,所以气候是暑湿交杂,这时胃肠功能较差,要吃些薏苡仁、扁豆、芡实等健脾利湿之品,少吃寒凉的瓜果,防止秋季腹泻,民间也有“秋瓜坏肚”之说。

仲秋时分,气候突出一个“煤”字。每到久晴不雨之时,人体就易出现口唇干、鼻咽干、皮肤干、干咳、便干一系列肺络受损的征兆。燥邪伤肺,所以要增液除燥、滋阴养肺。仲秋时分要多喝粥、汤,如山药莲子粥、银耳羹,吃膏滋,如百合秋梨膏等。

晚秋养生的重点是防贼风偷袭和防寒护胃。防贼风就得护”卫气”,卫气是人的体表有一层保护自己的能量,而当人熟睡时卫气则收敛于体内,所以,晚秋时节睡觉要关好门窗、盖好被子,以防感冒;易感冒的人还可适当服点“玉屏风散”,以护卫气。到了晚秋,天气由凉转寒,胃是喜暖怕寒的,如果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再加上寒冷的刺激,胃的功能就会下降,轻到暖气吐酸,重则痉挛疼痛。因此,建议老年入做一个护胃的肚兜,不要吃肥甘厚昧难以消化的食物。脾胃虚弱者在此时节更要特别注意保健。

关于秋天的散文篇8

[关键词] 秋季腹泻;蒙脱石散;金双歧;保留灌肠

[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6(a)-058-02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中轮状病毒是主要的致病因子,除了大便性状和大便次数发生改变外,患儿常伴有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1]。本文采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秋季腹泻患儿100例,将以上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小于6个月12例,6个月~1岁27例,1(不含)~2岁11例;临床表现:腹泻小于10次/d 22例,腹泻大于10次/d 28例;发热患儿38例,呕吐44例;病程:1~7 d 39例,大于7 d 11例。对照组患儿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小于6个月11例,6个月~1岁28例,1(不含)~2岁11例;临床表现:腹泻小于10次/d 21例,腹泻大于10次/d 29例;发热患儿36例,呕吐45例;病程:1~7 d 38例,大于7 d 1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及其他对症处理。在以上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暴露灌肠,其中小于1岁患儿蒙脱石散每次1 g,金双歧每次1片;大于1岁患儿蒙脱石散每次2 g,金双歧每次2片。蒙脱石散和金双歧加入30 ml温0.9%氯化钠溶液中混匀,通过1次性肛管灌入直肠内,保留时间约为20 min,每天灌肠2次。对照组患儿口服蒙脱石散和金双歧,小于1岁患儿蒙脱石散每次1 g,金双歧每次1片;大于1岁患儿蒙脱石散每次1.5 g,金双歧每次2片。每天服用3次。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的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儿全身症状的改善情况。

1.3 临床效果评定标准

患儿治疗72 h后,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为显效;患儿治疗72 h后大便性状和大便次数有显著好转,全身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为有效;患儿治疗72 h后大便性状和大便次数没有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没有好转,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效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蒙脱石散主要成分是八面体蒙脱石颗粒,对消化道黏膜有保护作用。通过覆盖消化道黏膜,与黏膜蛋白结合,提高肠道黏膜的屏障保护作用,对消化道的生理功能有保护作用;再者,蒙脱石颗粒能够吸附消化道中的攻击因子,如吸附轮状病毒等产生的毒素。蒙脱石散在消化道局部有一定的止血作用,蒙脱石散进入人体后不吸收入血,不改变肠的正常蠕动[2-3]。金双歧有效成分是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以上均是正常肠道的菌群,给予金双歧能够直接补充人体的正常生理细菌,对肠道菌群的平衡有调整作用,同时清除肠道内有潜在危险的细菌,有利于腹泻的治疗[4-5]。

在临床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中,蒙脱石散及金双歧均常用,但是多采用口服。然而秋季腹泻患儿多年龄小,发病时多伴随呕吐、发热、腹胀等症状,所以采用口服给药较为困难。在本文中,采用蒙脱石散和金双歧联合灌肠,避免了小儿口服给药的弊端,同时更好地让药物发挥疗效。

故在本文结果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优于口服给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亚红.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48.

[2]齐子新.思密达联合思连康灌肠治疗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0,30(5):87-88.

[3]孙玉芹.思密达与654-2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0例报告[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142-143.

[4]郭庆娟.思密达联合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1(9):69-70.

[5]陈小夏.思密达联合金双歧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2(2):144-145.

(收稿日期:2011-04-14)

上一篇:更名申请范文 下一篇:一屠暮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