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普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0 01:58:44

测绘科普工作计划

测绘科普工作计划篇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党和国家的规划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而必然进行的一项工作。和城市建设一样,新农村建设同样需要合理科学的规划,在建设中需要有新的地形图。2012年国家投入近2亿元资金在敖汉旗小各各召村搞新农村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精细的农业规划与耕作、农户承包地和宅基地的规划与定界、卫生设施与环境规划、村庄路网规划改造、农村的防灾减灾等,都需要进行地形图测绘,所以地形图测绘和规划工作显的十分重要,只有搞好测绘工作,才能更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与服务。对于地形图测绘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测绘单位要抓住这个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努力完成新农村建设中的地形图测绘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帮助、提供服务。

1.测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和我们的城市建设一样,需要对农村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保证新农建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新时代农村生活及工作的需要。农村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地图才能完成具体的规划设计,而目前农村的地图一般都比较陈旧,和实际情况有一些出入。这就需要测绘单位进行实地勘察,进行地形图的重新测绘工作,从而为农村规划设计工作人员提供详细、准确、最新的地形图作为参考。在进行地形图测绘的时候,要充分讨论测绘工程的技术难点、安全生产问题、质量进度等,然后采用统一的坐标系,进行全野外全站仪的数字化测绘。根据实际地形的复杂程度,布设图根点、图根控制点应满足规范要求。实测能按比例尺表示的独立地物外廓,然后再填绘符号。如果独立地物不能按比例尺表示,则按相关图式准确表示点位。数字化测图经常采用全解析法,对测量的数据进行自动记录和三维坐标解算。它是通过对地形图上需要表示的地物、地形点进行测量,包括水平距离、水平角、高差等,然后自动计算出点的三维坐标,把数据传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完成地形图的绘制。当然,这都是通常的地形图测绘应用,在具体的地形图测绘中,还会出现很多可变的因素。所以在具体的地形图测绘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地形图测绘满足实际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获得准确的地形图。

2.地形图测绘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测绘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与城市建设测绘不同,它在发展基础上有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存在着许多普遍的问题:

2.1现有的新农村建设中地形测绘技术相对匮乏,测绘产品单一,测绘质量良莠不齐

新农村建设跟城市建设不同,城市建设中应用的是先进的测绘技术,比如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系统等。而新农村建设的测绘产品单一,主要用户是基层单位,包括村庄、乡镇、甚至是农民。农村中的测绘产品基本上都是小比例尺寸的纸质图,并且还基本都是很久以前的成果,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这些产品显然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而有的比较发达一点的乡镇虽有比例较大的较新的地形图,但是也只是空间数据,还是临时突击测量得出的结果,其精度非常低,质量不敢保证。

2.2在新型农村建设中,测绘中测量人才严重匮乏,技术水平不高

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尽管旗县配备了勘查专职部门,但是这些部门中负责测绘的人员大部分都是非专业人员,导致现代化农村建设过程中共实际的测量人才严重缺乏。另外,测绘管理相当混乱,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测绘体制尚未健全,测绘工作很难到位。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在农村中的地形图测绘项目价格普遍偏低,因此大量的专业的测绘单位不愿意深入农村的进行地形图测绘工作,而即使有的专业单位完成了农村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后,也很难收取到测绘费用。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确实比较紧张,再加上基层的单位不重视地形图的测绘,觉得地形测绘工作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不愿意对地形图的测绘投入过多的资金。

2.3新农村建设中,测绘工作还面临着体制不健全,对测绘工作的安全重视不足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建设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各方面的体制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健全,但就测绘工作体制来说还不尽完善,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对测绘工作没有形成系统,严谨的管理体系,没有一系列的检查监督制度,对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测绘图纸的质量,测量的程序没有具体的要求和管理。有些甚至应付了事。同时由于测量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测量人员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证,在一些山区或者地形复杂的地区,测量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我们要在新农村建设得到精确、最新的地形图,不仅需要科学的测绘技术,专业的测绘人才、先进的测绘设备,同时还需要健全管理机制和科学负责的工作态度才能完成。

3.建议和对策

测绘科普工作计划篇2

一、切实加快数字中国建设速度

1.全面推广数字城市建设。认真总结数字城市建设和应用经验,加大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力度,择优推广约50个数字城市。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建共享、协同服务”的思路,整合系统内外力量,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开展“数字海南”等数字省区的示范建设工作。

2.加快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主节点建设,初步实现多级互动、协同服务的功能。完善平台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应用示范。指导各地开展平台分节点和信息基地建设,开展10个左右的省级分节点建设试点。

3.抓好重大测绘项目组织实施。完成西部测图、1:5万数据库更新主体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海岛(礁)测绘一期工程实施。全面启动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地方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XX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整体应用服务。加大1:1万地形图更新和相应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力度。

4.支持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测绘。继续组织实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专项补助经费项目,促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测绘发展。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新疆、西藏地区基础测绘工作,提高新疆、西藏地区基础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二、切实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5.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研究提出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出台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开展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继续支持黑龙江、武汉等产业基地建设,实施一批地理信息应用示范工程,鼓励产业扩大规模、拓展领域、优化结构。

6.妥善处理保密与应用的关系。力争出台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大力推进地理信息要素细化分层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规范地形图保密技术处理,联合国家保密局、总参测绘局启动《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的修订工作。

7.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完善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和运行机制,逐步推广到市县测绘部门和测绘企事业单位。研究制定测绘成果共建共享管理办法和制度,大力推进测绘成果汇交。落实部门间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协议,推进合作项目的开展和完善。健全测绘档案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完善测绘成果入库机制。加强国内外地理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三、切实提高测绘依法行政水平

8.落实测绘管理职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在进一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激发产业活力上来。按照“模式基本统一、上下基本一致、力量不能削弱、职能必须强化”的思路,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测绘发展的实际,积极促进地方测绘行政管理机构建设,强化市(州)、县(市)测绘管理机构管理职能。

9.加强测绘法制建设。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地图管理条例》立法有关工作,争取2011年出台。继续完善《测绘质量管理条例》送审稿。组织开展《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规定》、《地图审核管理规定》修订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地方基础测绘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做好测绘法律法规后评估的准备工作。

10.维护测绘市场秩序。做好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检查验收及先进表彰工作,并向国务院上报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加强互联网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和防范工作,完善监管机制。做好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工作,总结五年来的成绩、经验并表彰先进。开展中小学地理类教材地理分区科学界定研究。开展以教辅地图为主的地图市场检查,力争世博会期间不出现“问题地图”。

11.加强测绘行政执法。加强测绘行政执法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完善测绘行政执法制度。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测绘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涉密测绘成果监管,组织开展全国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加强面向全社会的测绘质量监督、测绘计量、测绘仪器检定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全国重大测绘工程成果质量监督抽查。

12.提高统一监管水平。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测绘资质管理的范围和方式,完成测绘资质复审换证工作。研究建立测绘市场动态监管制度,推进测绘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测绘资质巡查制度。搭建测绘行业交流服务平台,凝聚行业共识,促进行业发展。组织开展全国十大高山高程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工作。

13.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组织开展测绘系统依法行政考核工作,总结XX—2011年依法行政五年规划贯彻实施情况,表彰先进,启动2011—2015年依法行政五年规划的起草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完善地图审核工作机制,严格把好审核关。开展“五五”普法总结表彰和“六五”普法规划制订工作。 (1)

『相关阅读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思路和要点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计划

教育局教育工作要点

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规划

县地方税务局2010年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及2011年工作思路

水管所年终工作总结

教育部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返回 栏目列表】

14.加强层级监督和考核。加强上一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下一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考核。全面实施《全国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年度测绘工作考评办法》。

四、切实提高测绘服务保障水平

15.主动为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积极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服务,继续做好领导机关用图编制工作,主动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总结“十一五”、规划“十二五”提供地理信息与技术支持。

16.大力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重点做好城镇化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测绘保障服务。积极为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监管、海洋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国土资源工作服务。

17.积极为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服务。继续实施“一村一图”、“百镇千村测图”等新农村测绘保障工程,加快城镇基础测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县域经济做好服务。

18.着力为应急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国家测绘应急保障预案,理顺应急测绘有关工作机制,做好日常测绘应急保障工作,探索将地理信息企业纳入测绘应急保障体系。扎实做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和对口支援测绘保障工作。

19.积极为社会公众服务。加强权威地图编制,做好世博会、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等方面的测绘保障,修订完善1:400万等国界线标准画法样图,更新国家测绘局网站登载的网络版中国和世界地图。加强公益性地图网站建设和资源整合。加快开发居民出行、旅游等所需的地图产品。推广应用1:25万公众版地图。

五、切实改善测绘技术装备条件

20.积极争取重大装备专项。根据测绘技术装备建设的总体思路,抓紧开展相关测绘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争取“现代化测绘技术装备建设和应急服务能力”项目立项,通过中央财政专项投入,带动地方对测绘技术装备的新一轮投入,显著提高全系统的技术装备水平。

21.大力推广无人机航摄系统。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快将国产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装配到各省级基础测绘单位,保证每省有1~2个系统,有条件的省区推广到城市,尽快在全国测绘系统形成规模和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础地理信息快速获取能力和测绘应急保障能力。

22.加强测绘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国家测绘成果档案管理与服务设施项目3个国家级分中心和15个省级馆建设,提高测绘成果档案存储管理和应用服务设施条件。加强测量标志保护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六、切实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力度

23.完善测绘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国家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的作用,更加注重发挥测绘和地理信息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大力推动测绘科技自主创新,开展信息化测绘基地遴选和建设工作,强化产学研相结合,整合科研力量,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4.加强测绘科技攻关。围绕国家加强对地观测、导航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重大任务,做好信息化测绘关键技术攻关。通过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加强现代大地测量、数字线划地图数据采集与处理自动化、国产合成孔径雷达测图等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发挥“国产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应用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促进系列测绘卫星研制,推进资源三号卫星应用系统建设。

25.提高测绘标准化水平。紧密结合基础测绘和重大测绘工程需求,着力加强测绘标准制修订,加强地理信息标准统筹协调。加大标准前期研究和贯彻实施力度,开展强制性、基础性标准监督检查。筹备举办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高层论坛。着眼“十二五”标准化趋势和需求,开展“十二五”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规划编制工作。落实国家标准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标准化专项。

26.推进测绘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力推动和实施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走出去”战略,在有关国际测绘会展期间举办中国测绘产品服务日,组织我国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单位参加在非洲举办的中非测绘合作座谈会,争取签订一批测绘软硬件及服务出口协议。履行好亚太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常设委员会主席国职责和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秘书长国职责,努力在国际测绘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七、切实谋划好“十二五”测绘工作

27.完成测绘“十一五”规划。继续推动测绘发展“十一五”规划组织实施,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进一步加强测绘规划、计划的制度建设,强化规划、计划的管理功能。

28.开展测绘发展战略研究。根据国土资源发展战略研究指导小组整体安排,继续推进测绘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提出未来20年测绘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积极开展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代化测绘技术装备和应急服务能力建设等重大测绘项目的前期研究和论证。

29.编制测绘“十二五”规划。根据国家编制“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研究制定国家测绘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全国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指导地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增强各级测绘规划的一致性。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试点工作,争取将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纳入国家信息化试点予以支持。

八、切实强化测绘人才队伍建设 【2】

『相关阅读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思路和要点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计划

教育局教育工作要点

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规划

县地方税务局2010年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及2011年工作思路

水管所年终工作总结

教育部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返回 栏目列表】

30.提高理论武装水平。认真贯彻《中共国家测绘局党组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意见》,推动党建工作上水平。继续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弘扬测绘精神。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培训工作。

3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推动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坚决执行中央厉行节约八项要求。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大力推进“五型机关”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巡视工作。

3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中央《2011—2020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以合理配置干部、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为目标,研究制定国家测绘局局属领导班子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扩大选人视野,拓宽用人渠道,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重新核定国家测绘局各司(室)编制。

33.大力开展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大各类人才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测绘行业干部职工能力素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要求,抓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脱产培训、后备干部培训、公务员培训、地方测绘管理干部培训、测绘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继续做好市长班、局长班等重点班次的争取和组织实施工作。

34.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谋划好“十二五”测绘人才工作。加大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启动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工程,继续推进新世纪人才培养工程和西部人才培养工程。

35.积极推进测绘执业资格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测绘执业资格制度,研究注册测绘师注册、执业、继续教育等方面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做好注册测绘师考试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强职称改革的研究,组织开展第二批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评审。

36.推进测绘单位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布局结构调整和分类改革,强化地理信息获取和服务功能。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开展提高测绘野外工作人员野外津贴标准的争取工作。全面推进地图出版单位改制工作。重视发挥测绘学会、协会的作用。

37.加强测绘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测绘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努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测绘精神为核心,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测绘文化。以创建文明单位、和谐单位等活动为载体,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8.加大测绘宣传力度。进一步拓宽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测绘的作用、测绘应用的实效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为事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3]

『相关阅读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思路和要点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计划

教育局教育工作要点

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规划

县地方税务局2010年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及2011年工作思路

水管所年终工作总结

教育部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测绘科普工作计划篇3

近日,xx市规划局富阳规划分局举办了“8.29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系列活动,面向全区各界群众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普及测绘与地理信息知识,提升全区尊法守法意识。

今年的宣传日活动,结合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颁布实施,拟定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为主题,制定详细活动方案,分步有序开展。于8月23日开展了富阳区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测绘法》学习解读活动,学习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条文,并对新旧条文进行对照解读,同时传达省、市最新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文件精神,提高从业人员意识,提升行业水平。会后,在富阳规划分局、富阳区各测绘公司门口悬挂了本年度的测绘法宣传横幅、张贴测绘法宣传主题画报,为本年度的宣传工作拉开序幕营造氛围。8月29日当天,组织了宣传队伍在富阳区玉长城广场进行现场布点宣传,在现场进行测绘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布置测绘与地理信息相关科普展板进行展示,向各界参观群众发放宣传物品;同日,还通过区宣传平台,面向全区手机用户推送“定位查询指明最优之路,国情监测护卫大好河山,测绘服务便捷您的生活。8月29日是测绘法宣传日,感谢您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关注和支持!”的宣传短信。

本年度测绘法宣传活动主题集中、形式简单、覆盖广泛,基本完成了年度宣传计划任务,希望通过持之以恒的开展宣传活动,有效地普及测绘与地理信息知识,提升民众尊法守法意识。

测绘科普工作计划篇4

依托科普场馆,面向社会开放

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馆全面充分地展示了各个时期的地图产品、测绘仪器、测绘成果等发展历程。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科普展厅,从什么是测绘、什么是地图、什么是地理信息技术等最基本的测绘概念开始,按测绘学科规律详细展出。有依据年代不同排列的测绘及地理信息工作者在具体的测绘生产科研工作中使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规范图示;有传统手工绘制的地图产品;有我们在地图上经常能看到的象形符号,如天安门、纪念塔、百货商店等。大家在这里还能了解到过去地图制图工作者检查国界线使用的标准画法图,以及省界、县界画法标准图。在这里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了解测绘的全过程,了解测绘地理信息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国防建设中的作用,比如南极科考、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防灾减灾、资源普查、科学研究、文化教育、规划设计、决策管理等方面,都和测绘息息相关。

地图发展展区展示了从古到今地图的发展,远古时代的木板星象图、古代地理工作者绘制的黄河地图、秦墓中出土的地图复本等,以及唐、宋、明、清的地图,分城市图、山河图、建筑图、天文图等,种类齐全。大家在这里会发现地图信息越详尽越接近现代地图。这些古地图由简单的工笔描摹到精确的经纬刻画,都显示了测绘技术的一步步发展。只有经过了岁月的坚实积累,才能有我们今天测绘科学的飞速发展。

极地科普教育基地展区内容丰富,这里展示了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自参加了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以来积累的丰富的图文和实物资料,系统地展出极地(主要是南极)自然环境、国际南极探险史和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研究情况,同时阐述进行极地科学考察研究的政治、经济与科学意义;以图文形式展示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等景观,以及冰山、极光、风雪、动物等极地风光;以沙盘形式展示南北极地貌;展出我国极地测绘科考成果;以多媒体音像、电影播放等方式,展示极地地貌、地质结构等自然环境;以南极科考人员实际生活、工作的实物,展示人类为揭开那些未知的科学之谜,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的探索历程。

测绘仪器展区展示了各时期国内外测绘仪器及测量附属工具,展示了手工绘制地图使用的制图工具。展品大到测绘航空摄影无人机,小到绘制地图笔尖。航测仪器展区展示了代表各个时期、各个工序的先进仪器。这里还有很多野外测量露营时使用的帐篷、手电筒和做饭用的锅碗瓢盆等,再现野外测绘工作者风餐露宿的艰苦场景。

测绘高新技术展区,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图文并茂地全面展示了丰富的卫星遥感技术、自动化测图技术、地理信息成果、全球定位系统、网络时代的虚拟现实技术及战场仿真技术等,都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技馆全天候面向学生、社区居民及社会各界免费开放,以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传播与普及测绘地理信息科普知识,展示测绘事业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宣传其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弘扬测绘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的,让参观者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切身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测绘科普走进大学校园,走向社会

近年来,科普基地在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极地测绘工程中心的配合下,到省科技馆、大学生科技活动周、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等举办南极测绘科考报告会及展览会。使学生们了解到测绘在南极科学考察中的重要作用,宣传测绘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弘扬测绘精神,使青少年进一步认识测绘,热爱测绘,有效地开展了测绘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科普基地几年来一直与黑龙江工程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等院校开展校园测绘技能竞赛等科技活动月活动,包括水准仪测量竞赛、全站仪数字测图技能竞赛、GPS-RTK数字测图技能竞赛、全站仪放样比赛、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模型定向、内业计算、专业知识问答、定向运动等多种技能竞赛,极大地丰富了测绘科普内容。其中与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共同主办的“测绘杯暨测绘科技活动月”活动,有全省多个高校代表队参加,扩大了科普基地的影响力。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也先后建设开放了测绘展馆,3个展馆互借展品,互为补充,成为全国测绘科普工作的亮点。

通过“黑龙江省科普月”、“中国测绘法宣传日”等活动,展出根据主题精心制作的科普展板,包含应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南极科考测绘先行、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智慧城市云平台、天地图、测量标志保护等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内容,同时展出测绘应急监测车和无人机实物,发放宣传材料并讲解测绘科学知识、南极科考和国家版图知识等,融大众性、服务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社会公众进一步认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及其与百姓生活的息息相关。

【基地简介】

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馆建成于2006年,坐落在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是面向公众传播测绘地理信息知识,开展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科技交流的科普场馆,是中国科协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测绘科普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基础测绘 促进 钦州市 土地管理

现阶段,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迅速,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今后一段时期,上述矛盾还将继续存在,而且有加剧的趋势,因此,科学、合理、持续利用好资源,特别是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基础测绘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既为经济建设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又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测绘的成果数据是各项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 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及服务功能

基础测绘成果是认识世界、利用自然不可或缺的媒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范围和领域的拓展及延伸,急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土地管理行政管理体系,利用现代技术强化宏观管理,实现科学决策。由于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是服务与被服务、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如果进一步把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基础测绘的技术、成果等优势,不仅能为土地管理提供服务和保障,也能更大范围地发挥基础测绘的作用。

1.1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

1.1.1建立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的基础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及加密和复测。

1.1.2对国家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和更新。

1.1.3本区域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更新。

1.1.4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周期,对前述项目的内容进行复测或者更新。

1.1.5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1.2基础测绘的服务功能

1.2.1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服务。

1.2.2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服务。

1.2.3可以为土地监测调控提供服务。

1.2.4可以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服务。

2 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分析

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如实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形图,建立地籍资料,形成数据库。基础测绘作为前期性、基础性工作,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基础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土地规划进行动态控制,才能达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工作目标。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等方面:

2.1地籍管理需求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它具有提供计税依据、产权管理依据以及用户需要的地块信息等功能,而且地籍信息系统还是多种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系统。

2.2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会造成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为保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必须选择快捷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为此我们需要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来发现和提取土地变化信息,以满足土地利用数据建设的需要。

2.3耕地保护工作需求

鉴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决心采取世界上最严厉措施、最严格制度来保护耕地,严格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切实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借助基础测绘成果先后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开展耕地数量质量、耕地后备资源普查等专项工作。

3 基础测绘对于土地管理的促进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税收等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基础测绘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应用领域的最高形式,它向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定性、定量、定位以及可视化的工作条件,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管理办公的效率,而且可以为全方位地考虑土地问题的方方面面,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信息,有效地提供土地管理工作质量。同时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土地管理部门面向社会的窗口,它的运行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国土资源管理执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伴随着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必将增强土地管理的综合效益,提高土地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

4 钦州市基础测绘工作已经成为土地管理工作飞跃发展的瓶颈

钦州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起步较晚,1993年钦州市城区才有了第一批65.75平方公里的1:500地形图,2001年才有了第一批100平方公里的1:1000地形图。在随后的几年的时间中,钦州市地形图的测绘和更新一直紧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步伐,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对基础测绘工作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不能及时对土地变化情况进行更新,致使土地信息更新跟不上土地管理工作发展的步伐。目前,地籍图件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5 把土地管理和基础测绘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基础测绘实施,促进钦州市土地管理快速发展

为了改变钦州市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较差的现状,明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基础测绘的目标和任务,发挥基础测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钦州市国土资源局本着统筹规划、保证重点、满足急需、分步实施的原则,紧密结合全市经济和城市规划发展,构建数字钦州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地理框架建设的需要,组织编制2008—2020年钦州市基础测绘规划,为土地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础。

5.1空间基准体系建设,为土地信息获取提供了技术保障

5.1.1建立钦州市统一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近期布设D级GPS控制点18个,于2007年布设完毕,控制整个钦州市市本级,控制面积约4542平方公里。另外,2007年布设E级GPS控制点,共计51个点,控制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5.1.2 启动钦州市CORS系统建设。在钦州市规划区约1089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4个固定基准站和1个网络监控中心,并辅以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建成高精度、高效率、高覆盖率的网络GPS系统。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如因特网和广播网,可24小时、连续地向各类需要测量和导航的用户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的信号。

5.2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目前,地籍图件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籍测量与地籍实时修测的工作成果是提高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为保持基本比例尺图的现势性,必须修测更新现有的地形图。根据钦州市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2006年正在进行钦州市主城区1:500和1:1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修测工作。2007年-2010年将对钦州市金光工业园进行1:1000地形图23平方公里进行修测。2007年修测金谷工业园1:1000地形图8平方公里。修测在原有数字化地形图基础上进行,并采用全数字化成图法修测。

此外,从节约型管理角度考虑,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在基础测绘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地籍要素的测绘,从而避免重复测绘,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生产成本。

5.3建立钦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

根据钦州市发展的需要,建设钦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分三步走,首先,选择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各种子系统,如数据采集、管理和数据转换系统、基础地形信息和基础空间数据管理、应用与数据更新系统、地名库管理与应用系统、控制测量成果管理系统等。其次,建立钦州市1:10000以下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初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最后,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建立钦州市基础地理数据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开展应用服务。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真实再现全市的地形地貌,为我们全面了解钦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支撑,并为可视化地掌握生态资源、模拟和仿真生态重建过程中重大决策实施提供基础支撑,确保我们能够科学地开发自然界,动态监测和合理地配置资源,有效把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平衡,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增值服务。例如:通过以不同时期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和正射影像图为数据核心,结合土地利用详查图,可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为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为数据核心,结合人口经济、土地利用等专题数据,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及3S技术,可更好地分析耕地分布现状,提出社会经济与生态合理退耕还林规划方案,增强退耕还林规划的可操作性。

5.4加强测绘队伍建设

《物权法》的实施对测绘尤其是地籍、房产测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确权、房产面积等纠纷可能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测绘成果经得起公开查询、经得起行政诉讼。当前因为编制的限制,测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技术人员紧缺的现象,有不少业务人员对政策业务还不够熟悉,以致引起土地权属和房产面积的争议、行政复议诉讼等。这需要加强宣传,学习政策法规,并通过培训提高测绘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

5.5推进钦州市信息化测绘进程

信息化测绘以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空间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社会化为特征,强调数据采集内容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强调对测绘成果的再加工、信息整理、综合分析和深层次应用,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相符的。在思想上,测绘单位要改变观念,由提供产品转换到提供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测绘服务领域;在技术上,要跟踪国际测绘科技发展趋势,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组织快速空间定位、智能数据获取与生产、网络管理与分发服务中的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改造和完善现有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在管理上,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投入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信息化测绘建设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钦州市基础测绘规划(1997-2010年).

[2]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在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作用.

[3]孙福海,陈俊勇.测绘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测绘科普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测绘技术;科技;影响

中图分类号:TB2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整个测绘领域带来了很大推动作用,也带来了整个测绘科技领域的技术革命的到来。尤其是“3s”技术的飞速发展,解决了空间地学在动态和静态条件下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它的服务范围很广泛,包括民用、军用、地下和空间等行业,以及服务类的行业中的各个领域。测绘技术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不仅包括规划(选址)测量、控制定位放线测量,也包括工程施工测量及设备安装、变形监测等方面。

一、现代测绘科技体系的建立与形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表明在当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很好的促进了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的振兴与发展。如计算机技术的普及,“3S”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研究深入,使得现代测绘科技体系中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两大部分。经典的测量中应用数据采集的特点是对离散式和分离式的野外测量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测算。如控制测量的以下方面主要以三角测量为主:踏勘、选点、造标、测角、量边、平差,高程,其中的水准测量起到的是算高程的作用。

地形测图主要以大乎板仪测图为主,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或航空摄影相片调绘,内业成图,其工作强度大,有外业、内业2个工作环节。外业观测数据需专门的后处理,从观测到获得空间三维坐标有一定的时间滞后。观测目标是建立在“不动”或固定的基础上的。测绘成果、成图建立在纸质或薄膜胶片上,精度不高,更新缓慢。现代测量是集成测绘技术,表现为外业、内业、成图一体化,集成化的数据处理在测绘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现代电子测绘仪器,如全站仪、GPS接收机、电子水准仪等,能够直接测量空间三维坐标的集成化仪器,数据存储电子化、信息化、可视化、实时化,数据信息建立在自动瞄准、自动读数、自动记录、自动存储、管理、分析、交换数据,用绘图仪自动绘图的基础上。可以这样说:“没有现代科技的进步,就没有现代测绘科技的发展。”因此,现代测绘科技实质上是现代高新科技与地学科学、资源与环境学科的完美结合与渗透,进而将空间问题从整体上予以解决。

二、现代科技创新对测绘仪器的影响与促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先进的测量仪器陆续问世,并且很快在测绘领域广为应用。目前最为普及的测量仪器——全站仪。就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结合光电技术和精密光学、机械技术的产物,它是一种集自动测距、测角、计算和数据自动记录及传输功能于一体的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三维坐标测量与定位系统,是一种当今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工程测量、工业测量的电子测量仪器。测量结果自动记录数据,自动传输到计算机上,使用专用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编辑,实现了测图工作向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以南方测绘仪器公司为代表的国内测绘仪器厂家,坚持自主技术创新,自主开发,在近10年时间里,历尽艰难,掌握了先进测绘仪器的开发制造核心技术,开发生产了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终于实现了大批测绘仪器的国产化。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同时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出口量逐年攀升,中国成为世界测绘仪器制造王国的梦想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现。而国外的徕卡公司、蔡司公司和索佳公司等率先推出了TCRA全自动全站仪和TCA全自动跟踪全站仪,以及powersat-R系列无目标全站仪和Ehas系列马达驱动自动跟踪全站仪等,能对一系列目标实现自动测量,即所谓的“测地机器人”。这类仪器已在精密工程测量和大型工程变形监测以及工业自动测量中得以应用。

数字电子水准仪在1990年推出,它的问世革新了传统意义的水准测量。它的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标尺上(条形码)得到的光学图像转换成数字电子图像并加以处理,避免了测量员目估分划值带来的误差,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生产效率,它具有速度快、精度高、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和实现内外业一体化的优点,使工程几何水准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迈进。还有专门用于施工与安装测量的高精度激光扫描仪、激光准直仪、激光铅直仪,亦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施工、深竖井及高塔架的铅直定位测量与变形监测测量。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GPS定位技术的问世和发展,导致了传统的控制测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对大地测量,而且对工程测量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测绘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三、现代科技创新对测绘技术的影响与促进

随着目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测绘技术在内容、方式、手段上越来越丰富,也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成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ns)。

遥感的优点在于不接触物体就能解译物体的性质和数量,可以从客观上解决矿产资源、国土资源、森林资源、农业估产、地图制图等一系列问题的勘测和监测;GPS则是美国国防部实施的投资仅次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重大空间工程项目,可以实时、精确、自动、全天候地进行空间定位,克服了多年来种种常规定位方法的不足和缺陷,而GPS,GIS,RS的有机结合使得地学问题的定量、定性、定位得以解决,也就是迅猛发展的“3s”技术。

新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促进了测绘仪器向自动化、小型化、数字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测绘仪器的变迁是浓缩的测绘史:既是历史的延伸,又是现实的折射。现代测绘仪器总是同现代高新科技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光电测距仪、80年代的全站仪到90年代的GPS接收机,无疑是现代新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结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习、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测绘仪器研制经验,已能成功地批量生产各种现代测绘仪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传统模拟测图的局限性是众所周知的,数字化测图技术的优点已为测绘界所公认。如何从模拟解析制图转向数字化测图,靠的是信息技术。正是现代信息技术使空间测量数据从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变换、输出成为可能,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就无法存储处理大量的空间测绘数据。

参考文献:

[1] 冯仲科测量学原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测绘科普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 :地籍测量; 控制点; 测绘; 土地权属

Abstract: cadastral is a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The purpose of the work is to get cadastral information. With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equipment and electronic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widely used modern cadastral survey from the traditional cadastral significant signs, lies in cadastral data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cadastr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idespread use of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suppor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a higher degree of automation. The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d the cadastral contents and functions.

Keywords: cadastral; The control points; Surveying and mapping; Earthy land ownership belongs to

中图分类号: 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籍测量是通过地籍测量,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对土地做出科学的界定,包括土地的范围、结构大小,使人一目了然,由此来开展国土的规划,对城市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地籍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地籍测量主要内容是:

1 ) 地籍控制测量。使用必要的测量仪器,比如校正仪器,测量记录计算本、绘图铅笔、 三棱尺、半圆仪、胶带等物品;

2 )界限测量。就是测定对土地界限的界址标识坐标;

3 ) 地籍图测绘。测绘分为幅地籍图、房地产图等,高效快速地测绘,最好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标记出控制点;

4 ) 地籍面积的测量和精确计算。要对特定地籍范围内的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准确的测量,测量后,要纳入到专门的材料库进行保管和记录;

5 ) 监测土地的使用信息,对变更的地籍进行测量;

6 ) 相关人员要根据土地的使用功能去严密的测量。地籍测量首先要进行土地权属的调查,然后再以调查表和宗地的图纸作为基础,对地籍平面进行测量,包括控制量、绘制地籍的初期图纸、地籍细节部分测量、地籍面积记录、测量结果的质量检查等。按测量步骤划分, 具体内容主要有制定测量计划,收集和分析资料等。

1 . 1 地籍测量要有调查计划

开展地籍测量对于城市土地规划具有重要作用。地籍测量项目一定要有调查计划。首先,调查计划里要准确严密的列出地籍测量中必须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土地规范,调查计划里要写清地籍测量的需求和达到的标准、测量的范围、项目进行的时间、步骤和方法、人员岗位职责、人员素质要求等。同时,要制定进度计划和质量计划,保证地籍测量的进度和质量。

1 . 2 资料收集与分析

地籍测量前要对土地资料进行收集并加以分析、保存和记录,对必要的信息要做对比和计算分析。需要收集和分析的资料有:

1 ) 国家和政府机关以及相关的地方土地部门下发的关于土地管理的官方文件和信函, 特别是行政区的代表代码,还有 一些测量的技术方面的规程、规范、细则和图式等;

2 ) 测量结果图表,控制网络图和总结报告等已经存在的测量和控制结果性文件等;

3 ) 航拍图像和资料以及大比例尺度的地籍信息;

4 ) 已经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和取得相关证件的地籍档案材料和相关申报材料等;

5 ) 土地征用文件资料,包括土地转让、土地出卖、土地处置、土地划拨等;

6 ) 普查资料,包括居住房屋普查和工业用地普查资料 ;

7 ) 标准地名资料;

8 ) 土地等级评估资料;

9 ) 城市建设部门的规划资料和图片资料等。

2 地籍测量的作用

地籍测量是保证土地整理质量的关键步骤。地籍测量又囊 括了地籍调查和专业的测量技术,例如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通过后准确测出从控制到碎部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范围、权属、面积和地理环境,把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方便土地整理。土地权属调查是基础,面积计算和绘制地籍图是重要步骤,是为土地登记做出的重要工作。它是土地整理的技术基础。按照土地的质量和级别进行分类,分别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地籍测量的方法对于测量结果有保障作用:按设备和测量方法的不同, 有普通,航测和综合地籍测量方法;按绘制地籍图方法不同,分为基本图,补测、全测方法。 地籍测量工作中,权属调查表、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等这些都起到了证据作用,是土地登记的依据。

地籍测量是为了保证土地开发整理的规模性、整体性和能 够统一开发的性能。地籍测量能够让不规则的地区、地域的界限规范统一起来,弯的界限变化成直的,这样能够保障土地定界工作的顺畅进行,为项目后期的权属划分、地域界限划分等的平面的地理位置以及平面面积等做了铺垫工作。测量中少不了地籍测绘,准确的地籍测绘能够方便土地开发或整理后权属和面积划分的需要,防止因为权属及面积问题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3 地籍调查测量的注意事项,

3 .1 权属调查注意事项

3.1.1 权属调查

界址调查是地籍测量的核心和基础工作。做出相应的土地调查研究,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权属纷争,反复的土地测量结果讨论,能尽量使结果正确、严密,防止之后的工作重复进行。所以,调查中充分准备材料,增强对土地来源的了解,这样,减少麻烦和纠纷。

3.1.2 调查底图的准备

每块土地进行权属划分之前,必须对土地的预编宗地号码 界地址点号进行记录,防止调查的重复和遗漏。界地址点的编号要依次,缺少号码的依次递补。内界地址点要1号开始编号,从上到下,从左至右。

3 .2 地籍测量注意事项

精细的测绘工作能够提高精确度,但是,没有100%的精确度,过度追求精度只会增加测绘的费用。工程项目不同,特点也不同。所以,测绘工作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总体原则是花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花少钱能够得到最大的精准度,这是最理想的情况。1)一定要选用合理的比例尺。变化比较大的地区和平坦宽阔的地区所用的比例尺肯定是不一样的。2)合理布设高程网点。土地平坦的地区以及地形复杂的土地施测网点也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尺。3)测量关键点很必要。4)绘图时要明确标注清楚图上元素代表什么,居民用地、园林用地、林业用地、沟渠、水电建设用地等,房屋面积、房屋年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以及房屋容积率、园地,特别是坟地的数量等,都需要在成果图中表示出来。为了方便地控制标石的施工,测区一定要有足够多的标石。5)测量过程中不要单一的人工作业, 要多利用先进的软件工具,帮助测量和统计,加快工作效率。

变更调查是地籍测量的基础工作,需要注意一些材料的准备,例如1 )土地变更、登记等相关证书;2)地籍图;3)地籍调查表等。关于土地权属问题,要注意宗地所有权的更替, 宗地面积及界址点等的变化。例如合并前后界址点会有变化,宗地的合并与分割要统一。

测量时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1)测量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标尺要保持水平,不要有晃动,不能克服的晃动出现时,要择取刻度最小的读数作为测量结果。读取数据时也要将水准仪的气泡调节到水平,将误差降低到最小。2)利用经纬仪进行地籍测量某些关键角度时,单线与目标的重合能解决目标较小不利测量的问题,双丝夹住目标可以解决目标有一定宽度的问题。3)测量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小的仪器晃动,就得重新调整测量的水平尺度,严重时还会导致数据的错误和仪器的损坏。4)工作人员在读取测量数据时,一定要结合理沦知识, 细心,看得准确,不能犹豫,果断地读出数据,避免误差;可以多次读取数据,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必要时可选择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4 结语

现代社会的地质学发展迅速,地籍测量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地籍测量的内容和作用,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去进行工作,更好地掌握地籍测量的方法,为城市的发展、地质的规划而贡献地籍知识和力量。加强业务培训是搞好地籍调查、测量的关键, 工作人员要提高工作质量,认真搜集资料。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法规、政策,才是搞好调查的根本保证。要实事求是,搞好自检互检,做到相互提高。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新设备, 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

1马志敏.李海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J .维普资讯网, 2 0 0 7 .

2赖志礼. 北京测绘 J. 维普资讯网, 1 9 9 5 .

3李天文. 现代地籍测量 M . 科学出版社, 2 0 0 2 .

4詹长根.唐祥云. 地籍测量学 M . 武汉大学出版社, 2 0 0 5 .

5梁玉保. 地籍调查与测量 M1 . 黄河水利出版社, 2 0 1 1 .

6詹长根. 地籍测量学 M1 . 武汉大学出版社, 2 0 0 5 .

测绘科普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 数字地图;新城规划;遥感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测绘技术和仪器设备都有了较快发展,促使测绘工作正从传统的测绘技术手段向现代数字测绘过渡,测绘产品也由纸质的地图过渡到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是纸质的地图的数字存在和数字表现形式,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属性的地面要素和现象的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可存储介质上概括的、有序的集合。数字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上,可以在电子屏幕上显示的地图。

相比之下数字地图有很大优越性,数字地图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普通地图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可以对数字地图进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围的绘图输出。它易于修改,可极大的缩短成图时间;可以很方便地与卫星影像、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源结合,生成新的图种。可以利用数字地图记录的信息,派生新的数据。如利用数字地图的等高线和高程点可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将地表起伏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可以直观立体地表现地貌形态,这是普通地形图不可能达到的表现效果。

数字地图在很多行业有广泛应用,如国家防汛、军事指挥、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尤其在城市规划管理及设计上数字图是必不可少的资料,方便了规划师和规划管理人员,对城市规划图的表现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1精度方面

无论是总规、控规还是修规均需以数字地图为底图来绘制,但对数字地图精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总规大多要小比例尺图,控规和修规要大比例尺图。数字图精度达不到要求就会给规划带来麻烦,也会给建设造成损失。如居住区规划做日照分析,对图的精确度要求就很高,大中城市中心区寸土必争,挡光、地界问题涉及到百姓切身利益,也涉及到政府、开发商的利益,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纠纷,这类纠纷时有发生。需要有高精度的数字图做挡光分析,认真计算。地图精度,即地图的误差大小,是衡量地图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测图都需按要求认真作业。

1.1野外数字化测图

全野外数字化测图的方法已被普遍应用,但从全野外数字测图的实际作业来看,它的可靠性和精度仍应引起注意。全野外数字测图的误差来源主要有:测点误差(仪器误差和观测误差)、测站误差、棱镜偏心误差以及人为操作引起的误差,其中棱镜偏心误差和人为操作误差不容忽视。

1.2原图数字化

用原图数字化方法可节省投资及时间,仅需配备计算机等软硬件就可以开展工作,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数字化成果。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数字地图的精度与原图的精度相关性很大,若原图的精度较低,则数字地图的精度就无法保证,加上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误差,因而它的精度要比原图的精度差。得到的数字图,精度不高,有些达不到要求需重测。

2现势性方面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现状设计内容,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单位名称和技术负责人签字。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文本一致。

城市的发展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近些年来各地城市建设都较快,数字图现势性有些跟不上城市建设速度。数字图的现势性对于搞规划设计至关重要,用没有现势性的数字图搞规划设计必定是失败的规划,大多无法实施。

在城市规划、管理和发展决策等方面的研究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发挥特殊作用。仅就城市总体规划而言,从修编规划所需的地形图到城市用地现状分析,都可以从遥感资料中获取;城市规划中的许多重要项目,诸如城市工业、仓库类型及其空间布局、城市交通研究、居住用地分类和住房质量分析、城市人口的估算以及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环境分析等方面,都可以从遥感资料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有的是用常规手段难以实现的。

利用遥感技术分析研究城市用地在数量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城市用地内部结构及其变化,可以迅速地获取城市用地现状,结合不同时期的遥感资料能够客观、准确地了解城市建设成就,动态地分析城市用地的发展趋势,为科学地规划布局城市用地提供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与城市信息系统相结合,从而把由遥感方法的大量数据有机的组织起来直接为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管理提供依据和服务。实践证明,遥感技术可以直接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城市动态变化监测提供准确、可靠的图件和资料。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探索、研究、开发。

用遥感方法可快速获得现势性好的数字图,可满足在做规划分析图的要求但精度要求较高时,还得用野外数字化测图法实测。

3用图中的几个问题

3.1层较多。大多大范围成图均用航测法,做图时分了好多层,如1020、2046等,在补测时不同单位测的又分了assist、dlss等层,做规划时还要分好多层,造成图中层过多,不便于有关层的操作,影响速度。

3.2出规划图需将数字地图作为底图一并打出,规划图颜色较多,需将数字地图统一为一种颜色,但却无法一次变为一种颜色,多次操作才能变成,有些操作会使图变大。

3.3对于大范围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图,打开和运行速度较慢。

3.4地图中符号很多,有时为了表示更全面详细或者为建立信息系统的需要,成图时还设计了图式中没有的符号,这对于不经常看地形图的设计者来说,有些符号不能识别。

3.5更新不同步。往往是这种比例尺图更新了,那种比例尺图却没更新,给应用不同比例尺图带来麻烦。

参考文献:

[1]李德仁、周月琴、金为铣. 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 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

[2]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主编. 城市测量规范.1999.

[3]贾永红. 数字图像处理.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建设部.2006.

上一篇:科普大学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社科普及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