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设计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03 23:42:12

字体设计研究

字体设计研究篇1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有关艺术的学科,设计艺术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具体层面。设计艺术其本身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其处于造物的层面之上广泛的被应用于人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它同样也是人造物系统整体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人造物系统所指的是我们人类在整个大自然中建立的第二自然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发展还是劳作都必不可少的主要系统。设计学科里对于人造产物的探究,是设计研究的一个分科。探究人造产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造物,比如研究设计,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设计。字体的设计工作不能局限于字形表面的格体变化,它还应当承载着人类对于社会认知形式的转变与革新,不仅需要体现当今的时代面貌还要适应当前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

设计;文字;艺术

一、设计艺术学的内涵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有关艺术的学科,设计艺术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具体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设计艺术是人类造物的艺术方法,它创造了艺术质的人造物系列。在非物质层面上,它同样使用了艺术设计方法,对事物展开筹划、安排,例如社会发展规划、城市的发展和规划等,设计艺术学仍是对于人类艺术设计与时间以及对于成果所进行的再认识,这一理论是一门设计相关艺术构成规律的成熟科学体系。

1、造物系统

设计艺术其本身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其处于造物的层面之上广泛的被应用于人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它同样也是人造物系统整体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人造物系统所指的是我们人类在整个大自然中建立的第二自然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发展还是劳作都必不可少的主要系统。将人造物系统视为一个整体结构可划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纯艺术类的产物;第二级便是设计艺术,主要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实用艺术;第三级便是材料、半成品、生产加工零部件等普通的造物品类。由此可见,从艺术出发的造物便是纯艺术的造物,其根基是材料、普通器物工具等都不是艺术质类的产物。不仅如此,设计艺术还是普通造物的升华状态,其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是统一的,构成了造物类型的基础形态,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紧密的联系。

2、设计学:探究造物系统的科学

设计学科里对于人造产物的探究,是设计研究的一个分科。探究人造产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造物,比如研究设计,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设计。曾有学者提出:设计科学界所指的便是人造产物的科学,他们认为人造物具有着特别的性质,并表现在其内部的自然法则和外部的大自然法则界面之上;人工界又恰好是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集合,利用内部环境来适应外部环境达成目的便是其根本目标。

二、字体设计

我们的汉字是当今世界所使用的文字中最为古老的,我们的汉字起源于原始的绘画,有着会意、象形、指事等多个特点。伴随着我们人类审美的不断发展,文字也逐渐向人们创造画面的形式发展着,人类文明也因此开始了质的飞升。字体设计是我们人类在生活中生产与日常实践的重要产物,也是伴着我们文明发展共同进步的。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将抽象的几何、象形符号相结合,经过简化和演化逐件的发展出流通使用的文字,自此人类的文明便有了质的飞跃。在每一个时代里,都将新时代社会的各方各面来引出事物的新生,这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多元化、新型、个性强烈且内涵深刻的新型社会,而文字需要通过各方面的视觉化形象充分的表现,当前的各事物、行业、结构都脱离不了字体形式的表达,这种表达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原本单一具有识别功能的作用,朝着个性化表现风格、标准规范一致化的方向发展着。

三、电脑技术对于字体的影响

电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逐渐的省去了练习书法的标准字体,因为借助计算机来制作的字体对比人们亲手书写出的字体更为标准和美观,其效率也更高。因此,计算机慢慢的将设计师从简单的复制中解脱出来,帮助他们将重点转移到逐字逐句的创造编排设计工作中,大幅度的推动了字体设计革新的脚步。在当下,信息化、数字化齐头并进的当代,文字艺术其表现毫无疑问具有着重要意义,它凭借着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获取更为强烈的视觉感染效力。各国的设计师在文字的艺术创作上都别具匠心,精心的进行设计。在我国,我们的民族精髓——汉字艺术作为当前主题的各类竞赛精彩纷呈,因此这一文字设计方式也被许许多多的设计师们自发的进行着,并不断的取得突破与创新。

四、运用电脑技术设计汉字字体有着许多新型的表达方式和处理技法

1、表观装饰设计

表观装饰设计是通过文字的表观形象,直接的表达出的视觉感受,体现出视觉直观的“情态美”、“体势美”,表象设计是将单独一个字或者任意笔画、部首等因素来进行设计,除此之外还能够在文字的基础上加以图形、机理等多重装饰变化。

2、意象构成设计

意象构成别称为意象变化字体图形,他的特点便是能够支配特定文字以个性化的品格来展示出来,把文字的特殊内涵以视觉化的表情传神这种方式构成自身的趣味,并利用内在结合外在直接的表达他的感染力。人们丰富的联想富有创新的价值,能够让文字超脱其形似、将具象的形提升到抽象的意,并获取媒体功能的高层次表达功能。五、总结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也在不断进步。字体设计作品在表达事物的同时更能够体现人类社会崭新的发展前景。字体的设计工作不能局限于字形表面的格体变化,它还应当承载着人类对于社会认知形式的转变与革新,不仅需要体现当今的时代面貌还要适应当前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园红.当代中国招贴艺术中字体设计的运用[D].山西大学,2014.

[2]赵欣悦.民国时期(1912-1949)美术字造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3]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

[4]郑莹.民国时期书刊文字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3.

[5]刘舒宁.试论书写性在当代汉字印刷字体设计中的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

[6]袁小征.论中国“画字”意匠之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4.

[7]张琳.“中国式审美”[D].湖南师范大学,2013.

[8]崔营.篆刻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启迪[D].湖南师范大学,2013.

字体设计研究篇2

【关键词】导视系统 字体设计 高速公路 路标指示

一、城市交通导视系统中字体设计的发展

上世纪60年代,借助二战时期衍生的工业革新和新的设计生产之道,大工业设计的发展促使城市面貌迅速变革。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技术与材料的革新,凸显出新的时代特征。同时,高速公路的产生、城市公交的多样化发展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当代生活的快速化和多样性使得城市交通的问题更加尖锐。

(一)设计起源

20世纪中期,英国印刷工人玛格丽特・卡尔弗特(Margaret Calvert)因设计了英国大部分道路交通警示牌字体而闻名。其商业同名字体“CALVERT”最早运用于机场运输体系中。这种字体形状圆滑,具有高度的易辨别性和易读性,保证司机即使在天气恶劣和高时速情况下也能够从远处识别。这种字体一直被沿用于英国运输公路路标系统中,后运用于英国泰恩―威尔郡地铁导视系统中。系统的文字、图形、符号等视觉元素的运用,遵循系统的规范和准则,结合科学的人机工程和视觉心理研究,使得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得以孕育和发展。

同时,产生于上世纪现代主义材料革命中的塑料,因其具有的可塑性特点被大量用于现代高速公路运输体中,也反映了当时的优良设计原则。设计功能化为设计师在进行导视系统设计中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设计材料的解放与多样性为城市交通导视系统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设计载体。

(二)发展演变

路牌的设计作为公共设计的一种,在设计上充满了地域性色彩。在国外众多的道路路牌设计中,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FHWA(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字体因辨别度极高一度被沿用于美国高速公路路牌设计中,伴随整个导视系统设计从诞生到成熟。FHWA字体个性特殊,但在快速变幻的公共环境中,其粗犷、缺乏对细节表现的缺陷也在新的字体设计思潮中被淘汰。

50年代,英国针对国内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建立与设计,重新定义了国内的道路路标设计系统,并由玛格丽特・卡尔弗特研究设计了新的字体。根据英国特有的文化人文感的探究,玛格丽特・卡尔弗特以简洁透明的风格设计了新的路标字体Transport,其特点是字体大,字型分布均匀而清晰。当时德国几乎所有的标牌标准字体中都在使用DIN14519(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 )字体。虽然字距太近导致易读性不强,但它简洁而标准的特点,对各国的公共字体标准化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比于DIN14519的严谨性,Transport字体更多了一份人文的随意性,美观性也略胜一筹。整个欧洲地区在公共用字设计探索中都以Transport字体为设计标准。

二、我国高速公路导视系统标准字体设计现状

(一)设计概况

相对于国外,中国高速公路体系发展较晚,伴随的导视系统研究起步也较晚。大陆地区在系统标准设计上参照了国外一些典型案例。我国香港地区由于受西方政治的影响,公共用字一直都是中英文并存的模式,使用的字体都是英国标准Transport字体。我国台湾地区则是选择了具有美国特色的FHWA字体,中文标准字体同大陆地区大部分标牌用字一样,一直选用的是大气、稳重的商业印刷字体黑体。

1、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道路路牌设计作为公共系统设计的一部分,一直在探索和思考设计标准,在借鉴国外的一些设计经验的过程中,也突显出一些问题。目前国内公路体系中文标准用字为黑体,英文为Helvetica(美国旧的道路体系标准字体,后被FHWA替代)。考察全国范围内大多高速公路标牌中文字可发现大部分统一为黑体,虽有些细微的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一致。[1]英文标准用字比较混乱,一些英文标准用字在Helvetica和Univers(1957年瑞士设计师Adrian Frutiger 设计)两种字体之间混淆不清。这两种极具瑞士风格的字体在字形、字型间距和风格上都极其相似导致国内路牌字体视觉的混乱,在中英文结合的过程中难以把握两种字体比例设计细节。这在整个道路导视系统中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道路导视系统中设计的不标准。

2、因素分析

道路导视系统中对于字体的第一要求就是清晰、快速、准确地传达信息。[2]针对我国道路路牌设计中存在的不标准问题,首先还是要探寻中国汉字最基本的设计法则。中文字体的复杂性在某方面对于字体设计的要求相对较多,不像西文字体可以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律。很多西文字体的设计规律对于汉字的设计完全不适用。其次,国内路牌的设计目前还未发展成熟,设计探索只局限于路牌的实用功能方面。最后,高速发展的时代促进了整个国家道路系统的不断扩张和发展,道路交通效率和安全因素也在重新考量现有的公共字体的设计规范。

(二)未来道路公共字体标准化设计趋势

城市的公共系统设计主要考虑人与环境的问题,个性的而又符合客观逻辑性的道路系统设计还要考虑人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因素。[3]字体的设计与识别首先是服务于大众。贯穿于道路导视体系中它不只是一种说明与标示,设计功能的完善将是未来设计的一个趋势。未来更多设计的出发点也在如何有针对性地改善公共字体对大众的视觉适应性和信息感知力方面。同时,优秀的设计还将体现在本土字体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性特征的结合上,从而体现一座城市的人文气息,达到与城市道路风格统一而协调的设计效果。

三、结语

道路设计是公共设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一个国家的人文内涵的体现。优化和加强国内的道路导视系统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是一个重大的设计任务。提升当前道路导视系统设计和公共设计标准用字水平将深刻影响道路交通效率和安全,是一个城市综合能力发展的进步体现。这就需要设计师对于本土文化和现实环境进行科学思考,致力于适合中国情况的导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参考文献:

[1]姜德伦.我省高速公路标志牌设计的实践与发展[J].辽宁交通科技,1997(1).

[2]姚晓理.城市交通导视系统中的字体设计[C].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章莉莉.城市广告设施设计研究 [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5).

作者汪红系武汉理工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方向2013级硕士研究生

字体设计研究篇3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SOA;Web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1-0039-03

一、引言

数字化校园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教学资源杂乱无章、各应用系统集成性差、信息孤岛等一系列问题,真正实现从环境、资源到管理的数字化,构造一个在不浪费原来系统资源基础上,整合基于各类平台开发的资源,如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孤立的应用系统,实现数据的交互、资源的共享、真正提升校园办公效率、扩充校园的功能。

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曾文权提出了一个高校资源规划(CRP)模型,并设计了 “1+N+1+l+1+N”的体系结构,即一个用户统一访问平台、N个业务系统、1个业务系统集成平台、1个异构数据交互平台、1个信息分类编码平台、N个不同应用的数据库;聂瑞华针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数据整合,提出了基于SOA架构的共享数据中心来实现数据同步的方案;刘焕华提出了用IRP 规划方法进行数字校园顶层设计并建议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

上述研究为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为数字化校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然而高校“数字化”的真正实现还比较少,本文以山东省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办公的一体化为目标,结合SOA架构技术,设计一个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为不同用户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二、基于SOA的数字化校园系统设计

1.SOA参考模型

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种粗粒度、松耦合的服务结构,它将应用程序不同功能单元通过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采用中立的方式定义接口,独立于服务开发的编程语言、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使各种服务可以用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1]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

SOA架构是目前系统集成领域最先进的体系结构,同样适用于数字校园的建设,它通过松耦合的交互方式构建分布式的异构平台,彻底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的集成困难、结构复杂、兼容性差等缺陷。所以利用SOA架构进行数字化校园的设计是最佳选择。

2.基于SOA的数字校园设计

基于SOA的数字校园架构如图2 所示:

各层功能分析如下:

(1)表示层

表示层是各个应用聚集的窗口,可以设置个性化门户,为教师、学生、行政人员、校外人员等提供统一的访问平台,同时对校内、校外网络提供不同的访问权限。

(2)业务流程层

根据用户需求,将各个单一的服务进行重组,形成复杂的服务集合、满足用户要求的业务流程。

(3)服务注册层

UDDI提供一种和查找服务描述的方法。[2]可以通过把WSDL内容映射到UDDI的数据结构中,从而在UDDI中注册服务。

(4)服务封装层

将原有系统封装成Web服务,并将各服务用WSDL进行描述。

(5)异构数据交换层

将各异构数据源利用XML技术,实现交互和共享。

(6)应用系统层

该层提供基于各类平台、各种开发语言所开发的原有的应用系统,以及新开发的一些应用系统。

三、基于SOA的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实现

针对上述数字化校园系统中关键部分如统一访问平台、服务封装、异构数据交换的实现进行研究。

1.统一访问平台的实现

用户统一访问平台是供各类用户使用的界面,是各类应用的入口,另外该层所提供的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户权限认证。但是,由于原先的应用系统基于各类语言开发,所以各个安全认证方式也不相同,因此采用ICE中间件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3]ICE是一种面向对象的中间件平台。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ICE为构建面向对象的“客户-服务器”应用提供了工具、API和库支持。ICE应用适合在异种环境中使用――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用不同的编程语言编写,可以运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机器架构上,并且可以使用多种网络技术进行通信。无论部署环境如何,这些应用的源码都是可移植的。ICE 调用服务结构如图3所示。

使用ICE中间件开发统一用户平台具备支持同步和异步的消息传递,支持多个接口,机器无关性、语言无关性、实现无关性、操作系统无关性、传输机制无关性,开放源代码等优势。服务端实现编译生成后的接口函数代码如下:

class RouteMgtI: public route::RouteMgt

{

public:

virtual void getSerAddr_async

const::route::AMD_RouteMgt_getSerAddrPtr&cbPtr,

const::std::string&userNumber,

::Ice::Int serType,

::Ice::Int policy,

const ::Ice::Current&curr

);

};

2.服务封装

数字化校园系统中的服务封装,主要是将校园中的遗留系统,通过绑定(binding proxy)[4]用WSDL重新描述,使各系统具备Web功能,并且使用HTTP和SOAP作为与外界通信的消息协议。但是从用户角度来看,只是看到一个Web服务,屏蔽了原有的开发平台、开发语言等。服务封装的实现如图4所示:

3.异构数据交换

在异构数据交换层,采用XML标准格式进行数据的交换,[5]如图5所示:

四、结束语

高校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采用SOA架构是加快校园信息化进程的有效途径。采用该架构既摆脱了面向技术的解决方案的束缚,又较好地集成了原有系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校园运行的成本,统一了登录平台,通过权限认证,提供相应的服务。总之,SOA架构的应用对校园的数字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筅

参考文献:

[1]田昌鹏,张升平.基于SOA架构的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模式探讨[J].通信技术,2008,41(4):102-104.

[2](美) Jay Foster Mick Porter 等编著; 李华飓,黎晓冬等译.应用Java API开发Web Services[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7.

[3]曾文权,胡玉贵,姜建华.基于SOA的高校CRP系统研究与设计[J].软件导刊,2013,12(3):72-74.

[4]朱震,姚奇富.基于SOA的数字校园解决方案[J].计算机工程,2009,35(7):267-269.

字体设计研究篇4

【关键词】数字技术 新媒体 设计

1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内涵分析

作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代表,罗伊-阿斯科特认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最本质特点主要有连结性和互动性。新媒体艺术设计活动是创作者与创作作品以及环境融为一体,在创作的过程中与系统和他人交流产生互动,将创作作品赋予自己的创作思想,由意识转化为艺术品,最后出现全新的创作作品,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另一位代表人物本杰明-威尔在《数字艺术新媒体展览》,中提出了与罗伊-阿斯特不同的观点,弥补了罗伊的忽略之处,他强调创作者的艺术观念和个人创新思想,更注重人的创新能力和主观意识,他认为数字媒体技术只是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一种手段,最主要的仍然是创作者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杰明明确的提出了艺术创作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关系,为后来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2 数字技术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特点

2.1 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技术影响下的新型艺术形式

传统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要求、自己喜爱的艺术元素以及其他主观思想对艺术作品进行设计创作,在传统的艺术创作中人的主观创意对艺术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数字媒体等新兴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改变了艺术设计的形式和方法,给艺术设计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艺术设计也因此具备了很多的优势。艺术设计在强调主观创作思想的同时也要注重新媒体技术的利用,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延伸新兴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2.2 新媒体艺术设计传承传统设计的理念和审美观念

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传统艺术理念的影响,无论是外在的表达方式、语言形式还是内在的思想、内涵等都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补充。一件艺术品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肯定,必须要满足两个要求,第一是满足人类的功能性需求,第二是满足人类的审美要求。新媒体艺术设计在原来的艺术设计中添加了数字媒体等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在传统艺术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元素,使得艺术设计内容更加生动。

2.3 新媒体艺术设计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时代特征明显,新媒体艺术是传统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新媒体艺术为了满足人们的功能性需求,它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所要表达的内容信息也越来越多,信息内容也更符合科学性和时代性,更加通俗更能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并且具有了商业特征。

2.4 新媒体艺术设计丰富了艺术内容

数字媒体等高新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艺术作品的内容内涵,使其变得更加生动。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体越来越多,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现在流行的网络媒体艺术设计、数字电视中的艺术作品、虚拟空间中的艺术作品等等。

3 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艺术设计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设计的内容和内涵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我国的新媒体艺术设计还存一系列的问题亟需解决。

3.1 缺乏足够的艺术理念

数字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艺术设计随之拔地而起。新媒体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功能性需求,具备了更多的商业价值,艺术家们为了能够最大化的体现出艺术品的商业价值,而忽略了艺术设计的本身特质,也就是艺术审美价值,因而整个艺术设计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们的商业性和功利性。艺术家们缺少对艺术设计本身的艺术思考,没有自己的创意性思考。这些艺术设计违背了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规律,因此在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中,要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不仅要运用新媒体技术,同时要符合艺术设计的发展规律,讲究艺术本身的美观。

3.2 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虽然目前新媒体艺术设计在整个艺术设计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艺术家们,尤其是一些老艺术家们,他们认可传统的艺术设计方法和理念,排斥新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认为高兴技术以及新媒体艺术设计不能够称为合格的艺术设计作品,并且认为这些高兴技术离自己很遥远,对新媒体艺术设计抱有否定的态度,并且不为这些新媒体艺术设计努力。这些艺术家们过分的依赖传统艺术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难以接受新兴艺术设计模式,并且对这些新兴艺术设计持有批判的态度。实际上,任何成功的艺术设计都是得到大众的认可,并且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潮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审美观念。艺术与高科技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更好的体现出艺术设计的思想内涵,更能够满足不同时代大众对于美的享受,艺术设计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3.3 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设计模式,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而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流行则带来了专业方面的问题。许多艺术家崇尚新媒体艺术设计,并且渴望获得这方面的成功,但是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一知半解,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只是对这方面有一些笼统的了解,于是设计出的艺术作品缺乏了思想内涵,并且新兴技术运用不当,反而出现了画蛇添足的不伦不类的现象。当前从事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主要是业余爱好者和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大多是转行而来,并非专业研究这个行业、这个学科的人才。与此同时,许多愿意接受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培训的人,他们不能够得到非常专业的培训,因为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了高兴技术和艺术学习的学科,学习人员不仅要充分掌握数字技术等高兴技术的内容,熟练操作这些软件;同时他们还要掌握艺术设计的规律和要求。从事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要有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思考和创新,将自己的创作思想通过高兴技术,比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来进行表现和传达。如何培养专业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呢?这一问题迫在眉睫,若想在这一领域取得进步和成功,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注重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来进行差别教育。并且对培养对象方面做出一定的改革,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教育和培养。

4 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设计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艺术设计是随着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而产生的,它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符合人类发展的步伐,将新兴媒体技术与传统艺术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够更好的表达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更能够满足人类的功能性需求以及对美学的理解。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计算机辅助也越来越强大,因此新媒体艺术设计必然得到更多的发展,在多方面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的要求。比如21世纪以后,网络通信手段的发达、数字影响的发展、CG特效的发展,这些都体现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并且促进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科技与艺术将会更好的更融洽的结合,新媒体艺术设计将会呈现出更完善的表现。社会和学校应抓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加新媒体艺术设计人才的专业性,既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培养,也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社会传输更多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数字媒体技术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领域,不管是娱乐方式还是艺术作品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当然我国的新媒体技术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新媒体技术认识的不断加深,对新媒体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必将更好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任斌.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2008(06).

[2]郑飞.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之我见[J].艺术科技,2013(02).

[3]杨志瑰.关于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3).

作者单位

字体设计研究篇5

【关键词】POP;艺术字;色彩;审美

小学美术第五册第3课是《刊头设计》,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注重文字的创编,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运用设计的知识和方法来绘制有创意、有美感的刊头。而在上这一节课之前,我们在第二课的时候就学习了《汉字的创意与设计》,这两个内容其实是有联系的,第二课的内容给刊头设计做了一个铺垫,而刊头设计则是第二课的成果体现。换句话来说,字体设计在这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课程目的:学习文字的创编,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绘制有创意、有美感的POP。

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设计了《手绘POP》、《画画我的名字》、《美丽的节日》、《字的创想》等课程,分别从工具的正确使用、字体的创编练习、装饰的创意添绘、学生的自主临摹、构图的排列思路这几方面进行学习研究。

一、纠正运笔方式,以保证线条的优美与流畅

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会使用马克笔,可以画出流畅好看的线条,我从方向、轻重、重复、停顿这四方面的分解学习,来解决POP画面不够美观的问题。

①运笔方向:要运笔时笔杆要朝着笔画的方向前进【图1】,画圆弧的时候要注意切换笔头的方向【图2,图3】,切记不要一笔就画到底。学生使用马克笔宽头绘画时,总是习惯性的跟用铅笔一样的方式去画。但是宽头的横截面是有长度的,如果不完全接触到纸面的话,画出来的线条就是不完整的。因此,在运笔的时候,要确保笔头跟纸是否接触完好,笔的整个宽面都要接触到纸面,才开始运笔。再者,运笔绘画时,笔头的方向要随着笔画的方向进行随时转变。尤其是在遇到横折、钩、提、点、撇、捺时,不在同一水平线的笔画一定要进行笔头的转变。这样画出来的线条就是颜色匀称、光滑的。

②运笔轻重:运笔的力量和速度要一致,笔画才会平顺好看。运笔时不要太用力,以免拖不动,墨水会晕开。像马克笔这样发散性比较强的工具,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尽量要保持力量的均匀,运笔时不要一下子重,一下子轻,避免一深一浅的色块区域。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大大改善了这一缺点。

③运笔重复:运笔时不要重复运笔,否则颜色会变得比较深,笔画会变得粗糙。重复运笔这个情况比较常见,学生在使用水彩笔的时候就是来来回回的涂,直到把想要修改的地方涂好为止,或者空白的地方被涂满为止。但是马克笔如果这样使用的话,就会出现不好的效果。学生在绘画的时候,习惯性的会在原来涂过的地方再去涂一遍,因为怕涂过的地方颜色太淡,或者线条有缺口,或者还有一个小角落没有涂满,又或者是画过的线条要修改……在重复涂画的过程中,很容易就造成颜色的深浅不一,并且线条的边缘也会变得很粗糙。因此,在绘画的时候,尽量不要重复涂写,万一真的遇到需要修复的地方,最好改成细头去修改。这样可以避免在修改的时候因笔头粗而改的毛毛糙糙。经过这样仔细分析讲解以后,学生都学会了这一个小诀窍。

④运笔停顿:学生在画笔画的时候,有时候落笔很快,但是心里却还没有想好要怎么画,于是在画的过程中会出现画到一半就停住了,然后墨水就顺着笔尖在纸上晕开来了,影响了整体的美观性。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让学生在绘画之前一定要先构思好,落笔做到心中有物。遇到需要停顿的时候,切记要把笔头提起,再进行思考与修改。

二、摒弃固有模式,保证笔画的独特性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明白的理解学习POP字体的变化方式,我用笔画进行拆分、转变、艺术化等过程教授,来解决POP字体不够美观的问题。

①汉字的外形就是方方正正的,所以我们也叫方块字。每个字都是由几个笔画组成的。我们在学习POP字体的时候,可以将汉字的笔画逐个进行拆分,把每个笔画看成一个单独的个体,比如“”字,是由“艹”和“乙”两个部分组成,“艹”头又是由“丨”“一”“丨”三个单独的笔画组成。

②当笔画成为一个单独个体以后,我们可以将每个笔画都进行改变,在变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比如将点变成一个大圆,将横折变成圆弧,将方的变成圆的,将圆的变成方的等等,只要是在原有的笔画基础上,都可以进行变化。

③当这些笔画单独的进行了变化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它们合并,把分散的字体结构再次合并成为一个完整的字体,然后再做一些调整,那么一个好看的POP字体就完成了。为了练习字体的整体变化感,我要求学生在方格子内,不需要任何的添加,只要练习将单个字的笔法改变,沿用到任何一个字上去,完成的作业如下:

三、增添插图装饰,保证画面的美观民性

为了解决学生脑子里没货,手上又没有手感的实际情况,我从字形字意、颜色、点线面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学习,用创意添绘来解决POP画面单调的问题。

①根据字的意思和形状添加相关插图。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意思来对字体进行改编,比如蝴蝶的“蝶”字,是个左右结构的字,我们可以对虫字旁进行创编,画成蝴蝶的翅膀,这样既符合蝴蝶的意思,也跟虫字旁虫子的含义相吻合。

②用颜色进行装饰。色彩的运用在手绘POP里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色彩的搭配好与否,直接影响着观众的视觉感受。一副色彩感比较好的POP就会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

③用点线面进行装饰。

点:在字内随意点点作装饰用,有时候可以用白色的修正液来代替画笔。在字体上进行点点装饰,当然点这个形式用在边缘上也是挺不错的方法;

线:在字的笔画中间用其他颜色的笔画线,可以修饰字体。在字体外缘画线条可以作为背景。线条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或者弧线;

面:背景色,在字的底面图大面积的底色使画面更加的整体出挑。如下图,背景是一整块的黄色,而主题字是正红色,黄色比红色在明度上要亮,因此第一时间就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从而达到宣传的效果;

四、临摹优秀作品,以保证学生的实践与参与

临摹优秀的POP作品,可增添学生的动笔能力,直观体会作品中的设计创意与美感,再通过临摹来积累其优秀的构图与画法。我们学习绘画时,有时候临的作品表面上是很充分了,但在仔细观察原作的时候,总感觉不到位。经过老师的分析,就是没有体会到作品的“神”。所以在没有品位到作品的“神”的情况下,就盲目的去临摹作品的话,那只能是复制了一遍原作,那是没有效果的。从这里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在艺术绘画当中的临摹不是完全的复制,而是在作品“形”的基础上,然后体会作品的“神”,做到“形神兼备”。综上所述,我们在临摹的时候,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吸纳原作里面的精髓。

五、改变排版方式,以保证构图的艺术与审美

为了让画面变得更加有层次,让字体与插图更加合理和谐,我用从构图的不同种类型的练习来解决学生手绘POP构图比较单一的问题。

① 横构图。横构图是我们平时最常用的一种构图方式,在教授横着构图的方式时,重点讲解不同字数在横构图中的排列方式。

② 竖构图。竖构图其实和横构图的排列方式时差不多的,但是画纸竖着摆放,横轴变短,竖轴边长,这就会让构图变得有点拘谨。很多学生在竖构图的时候就会出现好多问题,比如整体偏上、偏下等。

③ 散点结构。散点结构其实就是比较自由式的构图。不论是横构图还是竖构图都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

④穿插结构。穿插结构的构图方式主要是运用在主体字与插图之间的搭配上。比如扇形的排列可以穿插长构图的图案,散点式的主体字构图可以搭配情景式的图案进行搭配,但是图案必须简单一点,不要喧宾夺主。

在学习POP的过程中,我们都是在借鉴、临摹别人的优秀作品,从中去提取精华,为己所用。学生在欣赏别人的作品时,都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姿态,ё乓恢稚竺赖慕嵌热ス勰ΑT先,我们的学生可能不知道什么样的画才叫好的,什么样的画不算好,在他们心里都是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的。在学习POP的过程中,我带领着孩子们遨游在POP的色彩里,飞驰在百变的构图里,沉浸在优秀的作品里。带领着他们用眼去观赏,用手去体会,用心去感觉。

参考文献:

[1]黄亚权.小学美术中的线描教学策略[J].时代教育.2016(24).

[2]蔡薇娜.开心农场在小学美术写生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6(12).

[3]徐梦雅.小学美术写生课教学的策略[J].好家长.2016(51).

[4]谷蓉.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读天下.2017(05).

字体设计研究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媒动画方向;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0-0193-03

1 现代学徒制的含义与目的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推进的,是将学校知识技能教育与企业工作岗位能力培训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企业员工,学徒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有的干脆将企业开设在校园内,生产和学习同时进行,实现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现代学徒制架起了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通道,使产业需求与专业设置、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理论教育与技能培养进行有效对接,促进了社会教育与经济的发展。

目前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用工和产业升级的实际需要,学生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和动手能力差,使得我国就业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很多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代学徒制就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际割裂、知识与能力脱节问题。

我国的探索与实践也证明,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徒职业技能岗位技能,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培养学徒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缓解企业转型升级中招工难和高技能人才匮乏矛盾,以及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教产结合方面具有的明显优势,也因其强大的人才培养功能和效果,必将在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现代学徒制成为国内外职教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并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2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学徒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当中的师徒关系,经过历史的变迁,社会制度的改革,以企业为主体的学徒教育制度在新的时代以新的形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201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到了现代学徒制的概念: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直到今天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已经进入了全面推动的阶段。比如2011年,广东省确定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首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以后逐年扩大试点规模。通过试点,探索了三种“招生招工一体化”模式,四种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双导师”团队建设。2014年2月2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家常务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部署,明确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观点。国家教育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育部2014年12月12日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魏中林副厅长代表广东省教育厅汇报了近年来广东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面的进展和成功经验。在试点过程中现代学徒制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经历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种实现形式,培养了众多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高职院校数媒专业动画方向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数字媒体设计制作人员,而当前此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在于高职院校,而传统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员往往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差,与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大部分企业招聘相关专业人员后,不得不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既浪费了企业的生产时间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深究其因,也是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传统教育模式出现了问题,急需解决。

(1)教学现状。高职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计划对实践教学部分不够重视,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在接受教学计划时往往难以达到企业要求的能力。高职学校主要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社会需求型人才,数媒专业必须加多实践课程和课时,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对实践的认识。教材体系仍不够完善,并未有针对性编制教材和设置教学内容,类似与软件使用说明书的技术方面的教材占有较大的比例,而系统的专业理论教材偏少,未能保证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理论知识,并根据理论知识加强实践能力。专业缺乏双师型素质教师,教师在教学时难以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比科班生文化素质低,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学习态度还不端正,很多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认识不够清楚。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未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没有大局观,仅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目的。学生无法更专更精的学习专业知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模糊。这也是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就业率底,薪资水平普遍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n程设置与教学和社会及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课程设置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体系。数媒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包含了美术、文学、导演、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于一身,作为高职教育,绝对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就培养出一个动画全才。就当前的课程体系而言,是比较泛的动画教育,什么内容都点一点,但是实际上又什么内容都没有说透学深,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在动画某一个专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数媒专业学科建设的核心课程设置不合理。核心主干课程缺少特色和绝对实力,在核心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当小而精,要细致,要做到与企业接轨,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线性的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都做到一专多能。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关联性差,衔接的不好,甚至有的课程种类缺失,有的课程知识内容重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系统性地掌握知识与技能,造成了学生所学与企业需求的严重脱节。数媒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既拥有艺术创意和审美能力,又能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在课程建设方面应当有所创新。比如数媒专业中的实验影像与动画、动画市场营销与管理、网络动画、新媒体动画等课程都是从传统动画教学中几乎很少出现过的课程名称,是伴随着数字技术和动画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课程设置中一定要注意与时代的紧密关系,注重与当前最新发展的结合。

工作室制是开展校企合作,践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有效途经,通过实施工作室制人才培养,全面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引进社会企业实践项目,在真实工作流程中培养学生的个人专业技能与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岗位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要鼓励专业积极开展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为各工作室提供基本建设。专业需针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与主要就业岗位设置对应工作室,工作室至少要以一家专业相关度高且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作为依托,工作室与该企业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合作企业要有高水平设计师参与工作室的人才培养工作。工作室模拟设计公司的工作环境及规范工作流程、任务,明确真实工作岗位相关要求,根据工作室的专业特性和教学生产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管理制度和运行规程。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准公司化运作方式建设和管理,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管理公司化,将教学、项目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服务相结合,促进毕业生由就业型向创新型、创业型转化。进入工作室的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主要在工作室完成,由工作室指导老师结合项目案例实施教学并按授课任务书中的学时数为指导教师计教学工作量,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由工作室负责人组织考核认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引进社会真实项目,基于工作过程,采用项目驱动方式开展教学,依据工作任务流程进行设计,比如学生在进行动画设计的时候,工作室提供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模版,这个模版在动画设计中包括了项目设计背景、动画风格的选择、动画制作的前期过程、动画制作的中期过程、动画制作的后期过程等具体的步骤和流程。承接社会服务等各类项目开发任务,项目主要来源为:企业合作项目、社会服务项目、大赛项目、工作室自主原创项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项目等。开展原创项目设计工作,并积极申报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学校原则上支持工作室原创项目知识产权归原创人所有。

5 结语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数字媒体在当今社会需求不断提升,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相吻合,要能够满足企业用工和产业升级的实际需要。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教产结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其强大的人才培养功能和效果,必将在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庆祥.高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6(22).

[2]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3]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03):100-101.

[4]高葵芬.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6):5-9.

字体设计研究篇7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知识共享 本体 模式

[分类号]G250.76

1 引言

图书馆是组织、检索信息的有力工具,也是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但传统文献型信息组织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今信息爆炸性增长的需求。在Internet环境和人类“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图书馆的职能将发生深刻变化,将会从信息的收集、检索、管理逐步走向知识的管理、转换、传播。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能够将分散的、异构的、形式多样的信息集中起来,借鉴传统图书馆的信息组织方式,辅之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成为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的一种更有效的组织模式。

随着互联网向集成异构海量资源的方向发展,In-ternet将不再是简单提供通讯的平台,而是成为一个向异构的、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资源提供交互访问的载体。由于Internet上异构资源在表达方式方面的差异,需要通过规范的语义表达来实现机器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人机交互,从而更好地为人们共享知识、交流思想服务,这正是数字图书馆要实现的主要目标,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向知识的组织、管理与共享提供了新的手段。智能化和知识化已成为数字图书馆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有效地推动知识共享是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能力、挖掘服务潜能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知识共享研究领域,国内外对面向传统图书馆的知识共享技术研究较多,而对面向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共享技术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我国知识贫困现象还比较严重,与国际相比,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国更应加快研究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步伐。本文基于本体的知识共享技术,以其作为推动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工具,研究一种面向数字图书馆的、同时具有知识采集、知识存储与检索、知识传递与交互等功能的知识共享平台,探索一种数字图书馆宽范围知识共享的新模式。

2 相关分析

2.1 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面临的主要问题

Internet中的信息具有海量的特征,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实体虚拟化等特点。由于信息量庞大、不易进行分类组织,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共享与传统图书馆不完全相同,这主要体现为:①数字图书馆中的显性知识共享对象以数字化资源为主,共享范围被泛化;②传统图书馆中的隐性知识共享以馆员交流为基础,fR在数字图书馆中这种信息交互将转变为电子化方式,比如,电子邮件、BBS等;③数字图书馆利用Interne!更快更广地传播信息,更便于处于不同地域资源和个体之间在思想和心理上的交流和碰撞,但同时也必须处理异构资源之间的语义差异。

因此,传统图书馆的知识共享方法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数字图书馆,要比较全面地实现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共享还需要经历一段长期的历程。目前,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缺乏一种描述异构资源的知识表示方法。数字图书馆中的不同类型、层次的数据常常在概念、技术或物理实现上以不同格式和形态表示,由于这种表达方式上的差异,难以有效实现机器支持的检索、解析、处理和交换,也难以进行跨文献单元、数据类型、数据层次和系统范围的信息挖掘、抽取、综合分析,更难以与其他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数据格式或数据处理系统互操作。

・缺少一种比较平滑的知识交互机制。数字图书馆中的网络化信息和知识应该具有灵活的互操作性,而不能只习惯于从本地的固有功能出发来孤立地建立相关技术和服务机制,就目前而言,数字图书馆在信息处理与服务上还缺乏一种平滑的相互协作和互操作机制。

・没有一种面向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共享模式或平台。知识共享,贵在交流,重在流通,如果没有一种推动数字图书馆内知识流动的模式或平台,显性知识的共享会不充分,隐性知识的扩散、增殖和创新也将不充分。

2.2 采用本体推动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分析

为有效利用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字图书馆内部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共享,需要克服阻碍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障碍,为数字图书馆异构资源的知识共享提供一种统一的知识共亨模式和知识表示方法,本文采用本体作为推动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工具,并向数字图书馆提供一种比较通用的知识集成和共享模式,建立一种知识共享的示范流平台,为知识共享提供核心技术支持,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环境。

本体(ontology)是知识共享和重用的基础。它来源于哲学概念,从哲学范畴来说,本体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系统的解释或说明,关心的是客观现实的抽象本质。在计算机领域众多对本体的定义中最流行的定义是Gmber在1993年给出的,即“本体是概念模型明确的规范说明”。本体被认为是“知识表示的元级别描述”,它为某个领域提供了共享而通用的理解,也为异构知识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描述方法,从而使异构的数据在语义级上实现信息集成,由于本体方法论在知识表示及共享方面的突出优势,它已被广泛使用到自然语言处理、软件重用、信息共享、信息抽取、软件需求分析以及基于Agent的系统设计等不同计算机应用领域中。

数字图书馆在新技术环境中的职责较传统图书馆更强调海量数字化信息的综合利用与共享,因此,它提供基于Internet的、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服务,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①检索方式从字符检索向概念检索的过渡;②强调概念的关联体系,注重概念及慨念关联的组织;③不同概念之问的知识交换与互操作。本体在知识表达、知识共享及重用方面的强劲优势给出了本文将本体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理论依据,它在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方面的作用体现为:①为数字图书馆的建没提供语义支持,消除异构资源问的语义差异;②为数字图书馆知识层面上的互操作提供一种可行手段,在数字图书馆问的连接、交流和协作中都起到重要作用;⑧实现基于语义的检索,推动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共享与重用。

3 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模式

根据本体在知识共享中的重要作用,为克服数字图书馆中知识共享二三方面的不足,下文将本体应用与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主要环节进行有效结合,从提出一种面向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共享平台、共享领域本体的构建、推动共享知识交互三个方面,探讨一利,基于本体机制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模式。

3.1 面向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共享平台

为营造有利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环境,笔者以本体为基础,构造了一个智能化、高效率的数字图书馆

知识共享平台,为数字图书馆宽范围的知识共享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平台自底向上由数据源层、数据集成层、知识共享层、应用逻辑层和应用层五个层次构成,如图1所示:

3.1.1 数据源层数据源层的任务是接受数字图书馆对原始数据操作的请求,实现知识共享所需原始数据的管理,是构建数字图书馆共享知识的资源基础和底层来源。数据源层中存储了数字图书馆中所有未加工过的电子化资源,包括:①各种异构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等结构化资源;②图表、邮件、日志和论坛交流消息等半结构化资源;③以html、jPg等格式存在的网页、文献资源、专利信息、书籍、文档、期刊、报纸、图片、音频等非结构化资源。

3.1.2 数据集成层 对不同来源的数字图书馆资源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整合,消除数据之间的语法和语义差异,以逻辑的方式集成数据源,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不同领域的共享知识。数据仓库主要存储结构化历史性数据,DataClearAgent负责结构化在进入数据仓库之前的清洗与预处理,以便对历史性数据进行挖掘;RDF慨念资源库抽取数字图书馆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资源的术语、概念并存档,这些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更新由UpdateAgent追踪,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源的查询及概念识别、概念向XML文档的转换、XML文档的序列化/反序列化、XML到RDF数据格式的转换等。

3.1.3 知识共享层 知识共享层是实现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核心层次,这一层次将获得的不连续的显性知识碎片和基于非形式化交流的隐性知识合并成新的知识整体,并存储到反映特定数字图书馆知识集成的领域本体中;领域本体是对该数字图书馆概念性知识的抽象和组织,本体服务器则是容纳领域本体的容器,它主要向领域本体提供建库、检索及推理工具,其中推理引擎实现对本体的推理,以产生新概念和知识并扩展现有共享领域本体;不同领域本体之间通过本体映射、归并或演化机制而交互,这种交互推动了不同领域数字图书馆的显性或隐性知识间的交流与互通,可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增殖与创新。

共享领域本体中概念和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数据挖掘工具直接分析数据仓库中的历史性结构化数据而获取知识;数据集成层中的RDF概念资源库则通过知识元分析处理工具将概念抽取、组织并标注到领域本体中,语义标注的过程是相似度计算的过程,计算RDF概念资源库中的抽取信息与领域本体中的概念之间的相似度,相似度最大者对应的概念为抽取信息对应的概念,被标注的数据具有明确的意义,形成具有语义关联的资源元数据集合,并存人领域本体。

3.1.4 应用逻辑层 主要功能是将领域本体转化为面向应用的逻辑规则,并为应用访问共享知识提供中间载体;中间载体是基于语义接口的智能中间件,领域本体通过其上的事件触发与智能中间件交互,因此这种智能中间件是基于消息的中间件,且整个平台可通过智能中间件接入Internet;领域本体与中间件的交互是通过中间件的语义接口实现的,它通过机制向中间件提交共享知识,中间件中的知识一规则转换器可将其转化为逻辑规则,同时,本体也可以通过订阅机制从中间件获取一定的应用逻辑,并通过中间件的知识一规则转换器转化为共享知识,从而可实现共享本体知识与应用的交互和知识增殖。

3.1.5 应用层 展示知识检索界面,分析、处理检索请求,对知识共享的术语进行语义解析,向用户提供知识共享的途径与方式,确定请求与本体概念及关系的对应,实现语义检索,以供用户获取本体知识,实现数字图书馆与用户的语义交互,包括Web浏览服务、智能检索服务、多媒体服务等。

根据上述描述,图1中的平台是一种同时具有知识采集、知识挖掘、知识组织、知识存储与检索、知识传递与交互等功能的面向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共享平台。该平台的知识共享以信息存储、处理、通信、控制等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以本体消除不同资源的语义异构性,配合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智能、分布式计算等技术,可实现不同数字图书馆资源的集成和知识共享,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综合化的、可共享的知识服务。

3.2 知识共享层设计

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关键在于图1平台中的知识共享层的创建,而在知识获取、存储和共享过程中,本体起着贯穿始终的作用,领域本体整合了数字图书馆的异构资源,知识共享平台的设计模型、体系结构、设计方法都以本体建模为基础,因此知识共享层中领域本体的构建是该平台的核心。下文着重构建领域本体,并讨论了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交互方法。

采用UML类图描述的面向数字图书馆的顶层领域本体,如图2所示:

在图2领域本体中的知识从粒度级别由粗到细分为领域知识(DomainKnow)、团队知识(TeamKnow)、个体知识(PersonalKnow)三类。DomainKnow代表数字图书馆领域内的共享知识,它为图书馆全局范围的个体所见,是典型的显性知识;PersonalKnow代表了典型的个体隐性知识;TeamKnow是介于隐性个体知识和显性领域知识之间的过度性知识,它为数字图书馆的某个领域分类中的成员所见。三类知识都归属于一定类型,DomalnKnowType、TeamKnowType和PersonalType。TeamKnow_rype是DomainKnowType的继承,TeamType是TeamKnowType的组成要素,而Personal'rype是TeamType的继承。

如果将重庆邮电大学数字图书馆作为一个领域进行分析,则DomainKnow表示构成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共享知识,可细化为图3所示的以OWL方式表达的知识组织:

图3中的知识类型DomainKnowType=[决策型,设计型,配置型,诊断型];一个团队代表了数字图书馆的某个领域分类,实际中可按图书馆下属部门为边界进行划分,比如重庆邮电大学数字图书馆下属阅览部、采编部、流通部、技术部,则TeamType=[阅览,采编,流通,技术],考虑到这些部门的工作性质Working―Property:[技术型,专业型,管理型],则TeamKnow-Type=[技术决策型,专业决策型,管理决策型,技术设汁型,专业设计型,管理设计型,技术配置型,专业配置型,管理配置型,技术诊断型,专业诊断型,管理诊断型],而TeamKnow以图3知识结构为基础加入上述团队信息构成;PersonalKnow是由TeamKnow中加入团队中个体的兴趣或偏好等知识构成,这些兴趣或偏好是典型的隐性知识,个体之间若无特别沟通是不能相互了解的,个体的性格大致分为外向与内向两类,工作中大致分为主动学习型、主动生产型和被动型,则继承于TeamType的PersonalType=[阅览部主动学习型,阅览部主动生产型,阅览部被动型,采编部主动学习型,采

编部主动生产型,采编部被动型,流通部主动学习型,流通部主动生产型,流通部被动型,技术部主动学习型,技术部主动生产型,技术部被动型]。

在图1的知识共享层中,只有经过并被认可的PersonalKnow才能成为团队所共享的知识Team-Know,才能够被团队中的成员订阅或检索,同样,Team-Know在全局领域内被后才能进一步被提升为Do-mainKnow,并可将其划分在DomainKnow的某个分类下,也才能为数字图书馆领域内的所有成员所见并共享;相反,DomainKnow可内化为TeamKnow,TeamKnow可内化为PersonalKnow。因此,在图2领域本体中,Do-mainKnow是TeamKnow和PeJonalKnow的泛化和显化,而TeamKnow和personalKnow的DomainKnow的具体化、个性化和隐化。三类知识之间的转化通过概念问相似关系的度量而实现,PersonalKnow中和Team-Know中概念间的(图2中的Team-PersonalLink类)、TeamKnow中和DomainKnow(图2中的Domain-Team-Link类)中概念间的相似度计算。度量方式可使用文献[13]中概念相似性的计算方法。

对图2领域本体的相关操作可能有知识获取、知识转换、知识存储、知识映射、知识演化等。从知识创新的角度讲,前三种类型的操作不会导致知识增殖,而知汉映射和演化决定了共享领域本体之间的交互,映射方法也是基于前文五类概念相似度计算方法的。本体在交互过程中将获得增殖,并且通过不同领域本体的语义映射可实现这些本体之间的语义关联,由此可将各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本体联系成一个知识网络,最终,领域本体间的交互活动将使图1中的知识共享层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比如重庆邮电大学数字图书馆通过Internet与其他高校的数字图书馆的领域本体进行知识交互便可实现跨领域的知识共享。

4 原型实践

笔者已经在PC机上实践了图1平台的原型系统。整个系统采用Java语言实现,以JDK1.6作为环境支撑,应用服务器采用Tomcat 6.0,在基于插件的集成开发环境Eclipse 3.3中开发,Eclipse的可移植性开发环境为其他工具(本体编辑器pmtege 3.2、CORBA ORB、Ontolingua Server等)在其中的使用提供了一个良构的容器。平台中自下而上的各层次的配置方案可描述如下:

・数据源层中的原始数据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数字图书馆中部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资源,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5。

・数据仓库采用SQL Server 2005的数据Cube而创建,使用分析服务中的OLAP进行在线分析,并使用分析服务提供的9类数据挖掘算法从数据仓库中获取知识:以Wordnet 3.0 in RDF组织RDF概念资源库,并采用Intellidimension开发的语义网关RDF GateWay作为RDF的语义提取工具。

・领域本体的编辑与推理在Protege 3.2中实现,领域本体采用面向Web的本体描述语言OWL 3.0描述,使用Jena 2,2(Jena Plug-in for protege)作为解析OWL文件并执行本体推理的工具,本体映射工具采用AIFB提供的基于相似度计算的FOAM,本体服务器为嵌入到Eclipse 3.2中的Ontolingua Server。

・以国防科技大学的基于CORBA的消息中间件InforBroker作为应用逻辑层中的中间件,语义接口为支持描述逻辑的FACT-1DL,中间件的应用逻辑规则采用Drools规则引擎封装,中间件ORB可通过IIOP实现基于Internel的交互访问。

・由于消息中间件提供的是异步通信机制,在表示层采用JSP+Servlet+Javabean+Ajax框架的技术组合,并使用Apache的Lucene作为应刚实施语义索引的工具。

笔者正有效地组织上述原型系统,并正以该原型方法为基础放大系统的基础数据源,使其能容纳更广的数据,并可实现更有效的知识共享。系统的实践表明:图1的平台为数字图书馆建:立了知识共享模式,以本体的知识共享思想为基础,该模式可有效地整合数字图书馆的基础资源,并有能力实现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共享。

5 结语

知识共享可提升数字图书馆知识增殖、创新的能力,构建知识共享的数字图书馆是其适应时展要求,也是提高其服务效能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保证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良方。如何营造数字图书馆的资源管理的环境,建立知识共享型图书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是发展数字图书馆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采用本体的方法对此做了一定研究,为创建知识共享型数字图书馆做了新的探讨。文中的研究和设计经验虽然值得推广,但还只是对这一领域比较初步的工作,将来还有必要对文中工作进行更深入研究,比如:设计领域本体间交互时的知识协议,更深入地研究领域本体之间的知识流动机制,领域本体在中间件上的/订阅机理等。

参考文献:

[1]王丙炎,杨思洛,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探析情报杂志,2006,25(3):32-34

[2]徐晓敏,朱振东,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10):2-3

[3]霍丽萍,朱吐琴,数宁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分析,情报探索,2006(10):7-9

[4]李荣素,方翠,姜美玉图书馆知识共享问题研究,现代情报,2004(6)・166-167

字体设计研究篇8

字体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学习字体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清晰且理性的创意方法,重点思考字体设计在创意中需要表达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掌握字体设计在实践中应用的范围,不同的领域,对字体设计的要求不同,只有通过创作能力才能将所学的字体设计更加成熟的展现在消费者面前。通过对字体设计的学习,使同学们清晰且理性掌握字体设计方法,理解字体设计的思考重点。通过欣赏、分析各应用领域的图形文字,让同学们更深入掌握文字图形在现实应用中的状态,掌握各领域相同和不同的设计要求,使自己的思维和创作能力趋于成熟。与此同时,使学生系统的了解并学习字体设计的目的及意义,掌握字体设计的原理法则及形式,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严密性的设计创意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把字体设计元素进行精妙设计,形成简洁、层次分明、主题明确的视觉传达作品,使其在视觉传达主题信息的同时,使受众能感受到设计者的文化底蕴与精神追求。

2新媒体技术的现状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是以新技术体系为支撑体展现出的媒体形态,例如:数字广播、网络媒体、触摸媒体等。“新”最主要体现在技术上,也会体现在形式上,有些新媒体是崭新的,例如:微信新闻,新媒体是能够对大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传播的媒介,是传播者和接受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的普及,颠覆了人被媒体操纵的形态,媒体垄断的话语权,逐渐让其渡到受众手里。人不仅可以选择、利用媒体,而且每个人都成为媒体上的一个节点,人和媒体的关系逐渐达到了深度的融合。例如:2011年微信瞬间出现在互联网行业中并占据主角。可见,新媒体传播突破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同时也在改变着媒介环境和新媒体格局。

3字体设计教学内容改革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

3.1字体设计教学融合新媒体技术的表达形式

字体设计在新媒体技术中表现主要以文字、时间、空间为主要构成要素。它具备变形、重复、互动等的创意设计在数字电视、多维电影以及互联网上被普及应用,颠覆了被媒体操作了从形态,媒体的垄断的话语权,逐渐过渡到受众手里。因此,字体设计在多媒体中就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在屏幕上字体的阅读特点。字体设计在电脑、电视或荧屏上出现时,均受到其显示时间长短、速度的快慢、以及分辨率的大小,字体不同以空间不同的影响。屏幕上出现的动态字体至少需要3秒钟,而分辨率根据不同的格式需要不同的分辨率。如做屏幕文字时,字体设计的笔画不易用过细的字体、间距适中,具备识别性的特点。

(2)集中受众注意力的特点。新媒体字体设计集中注意力的特点是通过不同的刺激来源,只选择其部分,因而避免其他无关紧要的刺激,选取物放于中央。焦点性注意力是通过众多咨讯刺激下,放弃其他,只注意其中一个讯息。分割性注意力是同时进行两件事情以上。

3.2字体设计教学融合新媒体技术的弊端

(1)网络新媒体技术。网络新媒体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而网络在大程度上皆受到网络环境的限制,在这些限制条件下,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网络宽带,大部分设计师的字体创意设计可能是因为国内网络的传输数据速度而大受限制。在表现手法上,国内网络中字体的运用主要采用静态与动态两种形式,但是相对优秀的动态形式则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视频文件数据量相对较大,要实现实时传输需要更高速的网络宽带连接;其次,网络建设还不能满足网民使用具有较高宽带的网络上网,因此,视频网络的发展相对于图片和动画比较缓慢。但是随着近几年来视频网站的快速发展,国内视频类网络中字体形式也随之渐渐走向成熟。字体设计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网站界面的标题性文字、说明性的文字,可见,字体创意设计在网络环境中主要是启到说明性的作用。

(2)手机新媒体技术。手机新媒体中字体应用较为广泛,但现代手机文字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此种变化无论是界面上的变化还是字体创意传播的本身的变化,从手机短信到各种多媒体数字影像。多媒体字体设计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多媒体字体设计显得由为重要。手机出现的时候,出现了发短信的形式,大部分写信渐渐消失;QQ出现在手机中后,大家又渐渐淡忘短信功能;到只能手机中微信出现后,大家又渐渐淡忘QQ。事实上,手机内的相关软件是以媒介的形式共存,不同媒体形式的出现,便有无法替代的特点,满足受众各方面的需求,唯一不同的事随着时代的变化,手机内的传播文字信息的方式不止一种,而是那种更方便、更便捷的形式出现的同时,就会取代之前的媒体形式;因此,手机媒体的形式并不具备唯一性和永久性。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创造一种新的媒体环境,从而突破已有条件的限制,在字体设计教学中采用新的设计形式,包括有比较针对个人性质的市场性、技术性、教育性、娱乐性为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在新媒体技术中如何掌握字体设计在网站、APP、数字平台中字体设计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达到新视觉的效果。因此,希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新媒体设计中,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设计工作的能力。

上一篇:汉字字体设计范文 下一篇:广告招贴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