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4 19:41:29

字体设计课程总结

字体设计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数字媒体;专业建设;创建

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2012年,国家教委于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比较大的变动就是将艺术学门类从文学门类下分离出来,新增作为一级学科,并且新增了设计学二级门类,将设计学门类下的艺术设计专业重新细分为了具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数字媒体专业从特色专业变为普通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扩大、分化足见设计类专业的“繁荣”和国家高等教育对设计的重视。但是,专业的迅速膨胀使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1)师生比大大超标

教育部要求这类专业的师生比应在1:11 以内,而现在普遍数倍于这个比例。有些学校已超过1:40。这对这个新型专业的长远规划和合理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

(2)师资队伍缺乏

由于本专业在国内开设只有十余年,教师培养严重不足,再加上知识更新换代也非常快,导致合格的教师非常少,有很多高校是从纯美术或者纯工科领域转行过来的,对数字媒体艺术缺乏系统的专业了解和实践经验,有的缺少理论经验,目前在高校开办的几百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相当一部分没有教授级的学科带头人,有的连一个副教授都没有。

(3)课程体系各成一派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刚刚起步,发展思路不明确,课程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布局不合理,课程名目繁多,内涵、目标不明确。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执行过程中,教师随意性大,内容遗漏、交叉现象频繁,无法与前期课程、后续课程较好地衔接。正像北京邮电大学杨义先教授所讲,我们正处在“照猫画虎”的阶段,甚至还存在“无猫町照”的尴尬。各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多高校都是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设置课程体系,比如清华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学院等美术方面强势的专业,是以美术为核心招生。北京电影学院依托于影视为基础招生,而像这个传媒大学,电视行业的院校里面也有这样的专业。

(4)理论和教材建设跟不上学科建设的需要

理论建设亟待加强,清华大学杨教授认为:一个学科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就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比起其他学科,艺术设计学科在理论建设方面一直比较薄弱。数字媒体的理论建设就更加需要强化,在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学科和社会大环境下,这方面的工作更容易被忽视,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少之又少。目前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尚不统一,就更谈不上教材的完善和权威性。能不能建立起一个源于数字媒体艺术实践的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并反过来指导设计的创作实践和教学实践,对于这一学科的命运将有重大影响。

(5)实验室建设不到位

在教育部几次教学检查评估中,实训教室的建设80%以上不能尽如人意。有的学校让学生在一个实验室进行所有的教学实验,有的学校只有一个电脑机房,有的学校借口在工厂有实习基地不再建实训教室。然而,对于艺术设计这类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缺少几乎每天都要用的实训教室,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工厂要完成生产任务,学生短期实习可以,但让学生经常占着设备进行基础训练,或频繁用于作业性的设计制作是不可能的。

(6)正在为数字媒体专业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

虽然有很多的现状让我们队这个专业忧心忡忡,但我们也应看到: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以及单位正在为数字媒体专业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为更好的探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办学规律,2010年12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数字内容安全专业委员会,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联盟在北京举办了“第四届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研讨会”,就专业建设人才规范、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借鉴国外数字媒体专业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探索性的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专业在不久的将来会愈加成熟和完善,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我校创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要素

本着专业建设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出成果的思路。如何结合我校自身的办学特点,以及已有办学资源,探索一条适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自身办学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新建数字媒体专业是考虑的问题。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针对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试着从课程体系建设、理论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几个要素来进行研究,提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的一些理念。为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指导。

(1)课程体系建设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体系认识不清、专业方向设置泛化、课程设置拼盘化是目前的现状。在课程设置方面,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及时的更新换代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创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实施的保证。根据数字媒体专业的特点,我把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专业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和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从基础到专业、从专业到方向,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遵循着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专业学习的进度和效率。

在课程设置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要坚持应用为本,培养“适用”人才。在课程方向上优化设置: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学校的实际。例如北京印刷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印包学院把出版印刷作为非常重要的方向之一,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把影视制作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向,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优势资源,为优化人才培养服务。优化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强调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内容交叉与重复。根据我校的专业实力,可把方向定位动画设计、交互设计、数字艺术设计几个方向。

(2)理论建设

张道一先生首将艺术理论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技法性理论(技法的归纳和系统化);创造性理论(创作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原理性理论(共性和规律的总结和提炼)。当然,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提高,历史是对前人实践的总结。因此,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是该学科建设的基础。要加强理论建设,就必须加强学术交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是一个开放的专业,它的本质就是创新。这就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学术交流,为专业补充新的血液。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将学术前沿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信息应用于教学实践,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变革,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将有极大的启发作用。如定期举办学术报告等,启迪教师的学术思想,激励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促进学科的交叉发展,创立新的学科领域打下基础。

(3)实验室建设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实际的操作中才能进行。可根据数字媒体专业的专业特色,建设不同需求的特色实验室,满足数字媒体技术不同方向的需求。1)数字媒体工作站实验平台:主要承担多媒体技术、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动画基础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游戏开发、网页制作及网站设计建设等专业课程的实验任务。2)动漫和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平台:主要承担二维和三维动画设计和制作、数字视频和音频编辑、数字视频刻录技术。3)数字影像采集实验平台:主要承担专业摄影与摄像,专业实习,专业影像采集等实验任务应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图书馆与资料室建设,逐年增加专业所需的各类图书资料,包括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材、专著、国内外有关艺术设计类专业期刊等各类教学资料、声像光盘等。图书馆与阅览室分类管理,有效发挥专业教学中资料的辅导作用。

(4)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各高校多媒体专业的师资队伍,一般都是从各专业嫁接和衍生出来的,如一些计算机、新闻、广告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半路出家。因此,办好多媒体专业当务之急就是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尽快培养出该类专业教育所需要的复合型教师。笔者分别从学科带头人,师资梯队、项目成果几方面建设方向做论述。

1)专业带头人

分为专业学术带头人和专业建设带头人。专业学术带头人即我们我说的大师,清华老校长梅贻琦也多次强调了大师之于大学的极端重要性“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实乃大师之谓也。只有大师级资格的学者才能建设大师级的专业,因此,要创造条件,想尽一切办法,使本专业的名师尽快脱颖而出。因为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科研、人事管理、各部门协调等多方面的内容,这里就存在如何处理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的关系问题。就需要专业建设带头人的存在。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骨干与核心。一个专业如果没有专业带头人,这个专业在社会上很难被承认。

2)师资梯队建设

专业师资梯队建设首先是要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都较合理的学术队伍,如此,才能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活动。

3)项目成果

项目成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实体项目成果、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有计划地选择若干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学校办学之路愈走愈宽。促进相关专业建设的良性循环。除了项目成果之外还有教学成果。师资梯队应该齐心协力完善精品教材、精品课程建设;完成优秀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发表;取得专业实践的获奖项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更应该脚踏实地、增强实力、勇于创新,不断出新成果。

参考文献

[1] 许建龙.浅析数字媒体专业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2] 贺楠,梁玉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16).

[3] 杨哲.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1,(8).

[4] 叶福军潘瑞芳.浅谈我国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建设状况[J].新闻界,2010,(5).

[5] 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状分析及教学体系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2010.

字体设计课程总结篇2

关键词:字体设计;项目化;共赢模式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国内高职院校的学制普遍是3年制,生源大致可以分为普高生和中职生两类。普高生经过高考阶段的系统学习,大部分思想活跃,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但自控能力较差。中职生在中职阶段有一定的技能基础,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相对于本科院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言,高职院校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生源的多样化和高职院校的定位确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调,即通过三年的学习,获得一技之长,能够走上技术类或者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

二、字体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字体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类院校、科系常见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艺术设计专业之初而产生,悠久的历史和积淀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选择越多,越容易造成教学问题。目前,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课程概念化。一些教师在讲授字体设计课程的时候,教学设计和内容过于概念化,形式单一。例如,花费过多课时讲解文字的起源、演变、发展历程等内容,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再如,过于强调手绘临摹字体的重要性,花费较多课时进行手绘设计,忽略字体思路的拓展训练和软件操作技巧的讲授,针对不同专业类别,采用相同的教学设计和讲授案例,模糊不同专业对字体设计课程的诉求,同类化现象严重。2.市场脱节化。传统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注重传统手绘练习,忽略练习的终端是灵活运用字体设计表现手法与形式。当下设计软件的使用必不可少,很多毕业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遇到创意想法输出难的困境。因此企业不得不开展内部培训,引导毕业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研发。对企业方而言,这降低了企业运营的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营的成本。

三、项目化导向课程体系的特点

1.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学习获得一技之长,能够走上技术类或者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通过在日常教学中导入企业项目,学校以课程为单位,进行小任务,大项目的衔接,让学生在学习中练习,在练习中实践。此外,学生可以在项目化教学中熟悉未来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岗位所需技能。学生经过大学3年的精心培养,能迅速进入企业,完成角色转变,展示优秀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这是校企双方的一致诉求,符合学生、企业、高职院校三方共赢的意愿。2.丰富课程体系。传统字体设计课程授课方式和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基于项目化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很多优势。首先,项目化导向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比例加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有所帮助。其次,基于项目化的课程教学,会使学生充满好奇。当学生看到自己独立完成的项目被企业采用时 会激发学习的能动性与自豪感。再次,基于项目化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在课程之初会先给学生一个项目的总体展示,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让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精确。

四、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1.教学内容改革。基于多家数字媒体企业实地调研,学校分析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产业现状,以项目化导向为依据,确定《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根据字体设计在企业项目类别中的比重,学校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在企业实际项目中,针对字体设计的项目可以分为标志字体设计、影视字体设计、包装书法字体设计、电商字体设计,共4大门类,每一个门类都各有侧重点。例如,标志字体设计,主要是掌握字体间/内连接的规律,能运用字体顺位连接变形技巧,掌握字体意义和图形形式的表现方式,能运用代替法、图形化设计等技巧。学校通过引入“奶茶店”logo字体设计、“主题餐厅”logo字体设计和logo设计比赛等项目讲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真实项目限时作为期末考核内容,增加课程进度的节奏感。同时,教师在授课期间采取“游走式”的指导模式,围绕在学生周围,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分类指导。2.教学评价改革。转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综合测评学生能力。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通常以授课教师一人来决定学生的作品成绩。随着多元化设计技术的发展,字体设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包括教师在内,个人的知识储备与技能很难涵盖整个设计产业领域。基于这些因素,学校加入学生互评和企业专家点评的制度,使学生作品得到更多层面、更多角度的点评与反馈。通过作品汇报与展览的形式,学生有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企业专家的点评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企业岗位需求的认识,同时有助于学生找准自己职业规划的方向与定位。

五、结束语

课堂是教师的职业舞台,上好每一门课是为人师表的使命。基于项目化导向的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对现行字体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基于项目化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在日常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薛梅.论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

[2]芮学莹.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

字体设计课程总结篇3

[关键词]数字建造 实践教学 BIM设计 族样板 族的参数化

[中图分类号] TU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07-03

引言

当前,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正转向数字信息化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技术,国内的一些高校建筑学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例如: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全面展开BIM技术教学,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上突出BIM技术的教学应用;同济大学建筑学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这方面,加强了“可生成性”在教学板块的权重,相关教学团队已经将教学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工具应用,转向整个设计过程的数字全息化呈现过渡。

西方各大建筑学院中经历了多年的BIM技术教育的实践,已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例如: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建筑和环境设计学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将BIM纳入课程中,并于2007年起开始在核心课程中采用BIM软件;亚琛工业大学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分为BIM基础选修课(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和BIM专业选修课(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两大类。基础类课程面向设计,高级类课程注重实践。

湖北工业大学的BIM设计教学最先在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开展,由于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项目设计经验,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处在较为前沿的水平。

就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BIM在建筑设计应用发展较为迅速,在一些专业应用相对成熟,如水电、暖通设计以及碰撞检查。建筑设计BIM应用也带动了与之密切相关的专业设计,如室内设计。因此,以建筑为主导的BIM设计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一种增长趋势。普及和提高BIM整体应用水平是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何关培的研究表明,BIM应用分为三个层级,即个人应用、企业应用、行业应用,其中个人应用的普及是提高BIM整体水平的基础。

在室内设计领域对高级BIM设计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许多大型的公共建筑在项目设计全面应用BIM技术,室内设计时也要求使用BIM技术。由于目前BIM在室内设计应用研究方面处在初级阶段,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往往缺少BIM合作团队的支持,因此,从提高行业水平和拓宽应用范围角度讲,BIM设计教育前景很广。鉴于此,本次实践课题定位于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研究,以BIM技术应用为核心,从课题的选择、实践的组织、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一些教学尝试,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课题的选择

实践教学要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好坏直接影响最后的实践成果质量。

选题方向依据湖北工业大学本科“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中的第二条提到“主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科专业相关的行业需求、区域经济需求和紧缺急需人才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初步确定数字建造实践教学选题定位在BIM技术还未涉及的室内设计领域,尤其是公共空间设计。

从以往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来看,控制好实践课题的难度是一个关键问题,课题的难度与施工技术有很大关联,施工技术是选题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之一。其次,选题充分考虑参加实践的学生人数、专业方向和学年层次;再次,考虑假期实践教学周期和实践设备的安排等综合因素;最后,考虑课题的代表性、典型性和相对的完整性,保证学生在较短的实践周期内在BIM建造层面和建造装饰构造层面得到有效的训练。指导教师根据以上四点原则确定实践课题为某公共空间的卫生间数字化建造。公共空间的卫生间作为BIM数字建造课题,具体考虑如下:首先,公共空间的卫生间的装饰构造技术标准性强,技术成熟,普及率高,相关技术学生在“建筑装饰材料构造”课程中有所接触,学生能很快掌握数字建造对应的构造技术,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BIM数字建造技术上,以确保利用教学周期的时限出成果。其次从面积上考虑,公共空间的卫生间面积比厅堂类空间小,学生在数字建造时易于控制模型,其模型数据运算也是现有硬件条件的极限。从最后的实践成果来看,这次实践活动选题难度适中,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实践的组织

团队的组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来自建筑学、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三类专业,团队按照设计院项目组的模式组织,团队成员共4人,其中1人为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的选拔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二是已经具备一定的经验,熟悉BIM数字技术,且由一位高年级的同学担任。负责人主要组织日常的工作,如给小组成员安排任务、制订实践进度、协调设备使用等;模块任务分配也由负责人与成员一起协商确定。此外,负责人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即组合各子系统的模块,形成完整的模型体系。模拟设计院项目组的机制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有效保障课题任务的顺利实施;同时模拟设计院工作模式也利于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专业优势,使学生熟悉BIM协同作业的工作流程。

实践内容的组织。为使学生在较短的实践时间内完成数字模型的建造,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拟出本次数字建造使用的重点技术提纲,学生围绕提纲展开研习,少走一些弯路。技术提纲主要包括两方面:施工技术方面,体现为节点构造,如天棚龙骨构造、墙体围护构造等;BIM在本次课题中的核心技术,如族模型技术、参数化设计技术等。合理的实践内容组织,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字建造中必备的专业知识。

三、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注重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扮演引路人的角色,不宜采用灌输性质的教学,也不应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实践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认知和学技术层面,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在BIM数字建造实践教学实施中采取的几点措施:

(一)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以BIM设计思维为切入点。由于BIM突破了传统设计工作中的重复劳动过程(人脑思考空间关系通过透视及正投影来描述)。BIM设计思考过程的逻辑是,直接在三维环境下进行设计推敲,能更加有效提高本职工作的价值,提高工作质量。因此,首先比较BIM设计案例与传统数字化设计中设计状态的差异,剖析传统技术思维更多的是一种“画设计”,设计多半是在二维图纸状态下完成,而BIM则不同,BIM的设计状态处在三维虚拟建造状态,三维状态下的设计成果以直观方式即时呈现。其次展开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的目的并不是要学生“照”着做,而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思维观念,案例分析教学以采用BIM设计的实际项目为基础,一是分析建筑室内空间围护系统的组成,以及不同的系统采用的不同结构技术,如天棚系统的龙骨分布方式、龙骨组合方式、饰面材料安装方式;二是结合项目结构层面的内容与BIM设计层面的内容对应分析,明确BIM设计中的技术思路,引导学生从系统建造角度应用BIM技术;三是明确数字建造策略。实际项目设计有渐进性特点,设计不可能一开始就达到详细设计的深度,因此要求学生在数字建造过程中遵循从总体数字模型建造、子系统数字模块建造、数字化模块组合的设计流程,并根据数字建造流程采用不同的数字建造策略。

(二)指导研究性学习

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独立性是主体性的最突出的体现,实践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研习中掌握BIM数字建造技术。

构造技术的学习。构造技术首先是要求小组成员熟悉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其次了解材料的性能、尺寸(在BIM中需要对模型进行属性的定义),熟悉各子系统具体的构造方式;再次是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程序。本次数字建造的主要构造归纳起来有悬吊类的顶棚轻钢龙骨构造、贴面类的墙地面构造、门窗构造等。指导教师提出指导性学习策略:总体了解,分系统深入学习。即小组成员都需要了解本次课题中设计采用材料与构造,负责各模块制作的成员必须深入学习本模块的构造技术,一定要达到熟练的程度。成员掌握实际的构造技术程度对BIM数字模型建造、二维图纸的深度产生很大影响,这就是前文提到的“画设计”和数字建造的本质差别。

BIM技术的学习。由于国内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应用BIM技术尚处在刚刚起步的初期阶段,可借鉴的项目案例很少。因此,指导教师为团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是课题完成的基础保障。具体来讲,根据实践项目的技术需要,指导教师应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BIM外文设计案例资料。学生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采取了一些具体有效的做法,例如:将BIM案例资料翻译成中文以便于小组成员学习交流、归纳案例中使用的BIM技术、总结案例的设计流程等。经过初步的案例学习后,学生们结合实践课题展开讨论,并运用所学知识做了一些小型的建模实验,检验前期的讨论总结出建模方法。这种边学边练的方式大大提高了BIM建模技术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建模思路逐步清晰,为后续的数字模型建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问题讨论与解决

通过讨论集思广益,通过试验解决问题。在数字建造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一些问题阻滞课题的进度。为了突破瓶颈,指导教师与小组成员共同选择阶段的核心的、共性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教师从不同方向展开引导,小组成员集思广益,不断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找出产生问题的各种可能,梳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通过大量试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下面举例说明。

问题一:模型没有传达建造中必要的数据和信息,只用Revit技术来建立粗糙的建筑模型。这属于认识层面的问题,一般产生于实践操作的初级阶段。问题根源在于对BIM信息模型认识粗浅。针对这一问题,指导教师加强构造知识的学习,提出“建立模型主体框架,逐步层层深化”的建模思路。从最终成果看,BIM研究小组建立的模型达到了施工图要求的深度。

问题二:“基于天花板的常规模型”的族文件无法载入项目文件。这个问题看似为一个子系统的问题,但实际上会影响到模型整体数据的运算。小组成员经讨论和大量的操作性实验终于找出问题的关键:建模过程中没有合理运用“族”样板。虽然建立的模型体积不大,但模型中存在许多的连接细小构建,这使得单个模型的面数量急剧增加,导致模型虽小运算量仍然十分巨大的结果,造成族文件导入项目文件中无法生成模型。找到问题根源后,小组成员提出了优化解决方案:先将一个模型复制到剪切板上,然后新建一个“基于面的常规模型”的族,并从剪贴板上将模型粘贴到“基于面的常规模型”族样板中。将作为“基于面的常规模型”的一整个族导入此模型所在的系统。调整好位置后,再将“基于天花板的常规模型”导入项目,正常地生成模型。通过问题的解决,小组成员对BIM中“族与族之间的层级关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问题三:无法构建可以编辑成为体系的自定义族。这属于典型的参数建模问题,即“族的参数化”建模。由于现有的资料还不足以支持对问题的解决,小组成员先从“族参数”着手摸索流程的设置,在“添加参数”这一环节遇到瓶颈,模型设计总是无法正确设定参数。在陆续试验中大家发现参数设置与参照平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从“参照平面”的属性设置着手,但也没成功。虽然采用上述方法没有达到目的,但试验的范围在缩小,最终得出“族的参数化”与标注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结论。经过大量试验的累积,小组成员得出了族参数化设置的主要流程:先对已建模型的参照平面进行标注,然后设置标注的性质,选择“添加参数”对族的参数进行设置,设置完族的参数后导入项目,便可以对模型展开自定义编辑。至此问题得到解决,小组成员掌握了“族的参数化”建模技术要点,提高了建模工作效率。问题的研讨有利于深入展开研究性学习,不断试验的工作方法,一方面促使学生们掌握并应用BIM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极大提高了学生们实践的研究能力。

(四)实践教学成果的形式

三维信息化模型是这次BIM数字建造实践核心教学成果,为更好地验证实践活动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和实际应用,我们以三维信息化模型基础出版了电子图纸,编制了电子教程。

出版电子图纸。电子图纸涉及信息模型的图纸转换。室内公共空间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设计,设计的结果最终要以规范的图纸形式用于指导项目施工,所以二维的施工图是本次数字建造的重要成果之一,即是否能将数字信息模型转换为二维图纸,这也是检验实践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从图纸转换新情况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反映的信息完善,节点大样图详细深入,如填充材料的图示准确,详细结构的组合关系层次清晰,文字、尺寸标注信息完整等,在一些细节上的表达都比较理想,达到了能实际应用的要求。

编制电子教程。以课题的信息模型为基础编制应用教程。编制教程的目的是总结设计经验、优化设计技术、推广BIM信息技术在室内设计领域的教学和实际项目应用。基于此思路,我们采取的做法为:在设计每个环节的建模过程都做了相关图像保存,同时配上必要的文字说明。按照BIM设计流程,将各个模块的建模步骤、建模思路以及每个模块使用的关键技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编制成电子教程。这也为实践教学与交流提供了实用的案例,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建立在“学科专业相关的行业需求、区域经济需求和紧缺急需人才需求”的BIM实践教学活动,就是要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真刀实枪”的前沿的设计技术,熟练运用各种施工构造,不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该实践项目也是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延展的一个有益尝试,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已初见成效。通过该实践项目,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切实可行的、符合课程特点的实践教学方法,为BIM教学与应用走向成熟积累经验。

[ 参 考 文 献 ]

[1] 何观培.我国BIM发展战略和模式探讨(一)[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1(2):114-118.

[2] 麻煜.BIM在创新型中小设计企业的应用经验[J].建筑技艺,2011(6):130-136.

[3] 刘列辉.信息化时代的室内设计――建筑信息模型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10(2):125-126.

[4] 李建成.建筑信息模型与数字化建造[J].时代建筑,2012(5):64-67.

[5] 段培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4):440-443,450.

[收稿时间]2014-12-26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校企协同下的BIM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省2012274)。

字体设计课程总结篇4

关键词:教学设计;有效教学;计算机

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的责任是以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唤醒他们的灵感,唤醒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打造有效的计算机课堂。

一、创设情境,进行有效预设

创设课堂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让学生觉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去探究解决的愉悦情感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好课堂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计算机教学课堂中,我们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实践活动情境、质疑情境、合作情境、游戏情境等。

二、创设悬念,引导有效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由提出问题开始。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才能开动脑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使学生“疑”,教师就要激“疑”,激“疑”就要设“疑”。精心设疑,制造悬念,有意地把一些计算机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如:启发学生思考“叭”和“只”两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思考三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在教师的逐步设问引导下,学生逐渐找出问题所在:这几组汉字都是编码相同,但“叭”和“只”两字字形不同,“叭”是左右型,“只”是上下形;“洒”“沐”和“汀”三个字字形相同,但它们的末笔不同。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字根相同,字形不同的汉字,补上“字形”信息,就可以正确输入了。这时,教师适时引导,进一步提问:“字形信息怎么加?”“汉字的笔画有几种?”“字形有几种”“它们的代号分别是什么?”,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后,会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学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创设活动,诱发有效操作

有效的计算机操作活动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关键。课堂上,学生能独立完成、自主解决的问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掌握的才牢固。比如:给出一组需要加末笔字形识别码的汉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讨论,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可以适当讨论和相互求教指导,掌握得较好的小组成员指导和帮助掌握较慢的小组成员理解和掌握。然后以合作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进行抢答,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定位识别码步骤。

四、创设练习,促进有效生成

只有当学生的思维接受挑战时,才能生成更多的思维“火花”。精心设计一些各种类型的汉字作为练习内容促进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促进有效生成。例如:给出“栈、伐、仇、男、回、句”等一系列汉字,学生在练习时,会发现“栈”和“伐”这两个字在输入的时候,末笔是点还是撇非常关键。学生在已学知识基础上不能一下子就能精确输入,但是通过自己的尝试,会正确录入所给出的汉字,而且印象非常深刻。

五、创设比赛,促进有效巩固

俗话说:水激石鸣,人激则进。学生具有明显的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的这种心理,促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至超水平发挥。为了本组取得最后的胜利,组内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个孩子都在为本组的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为了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欲望,促进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应将计算机课堂比赛进行到底。

六、创设疑问,引发有效总结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总结是教师在课堂任务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本课堂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精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判断我们的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依据。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之一,我们在实践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逐步完善提高,打造精品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建明.职中计算机操作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科技创新导刊,2008(24).

[2]杨云.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方法.大科技,2010(5).

[3]石少敏.提高计算机专业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知识经济,2009(15).

字体设计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实例;高职教育;数字化资源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4-0111-03

高职教育数字化资源设计模式共包含九个模块,即确定与分析资源建设目标、高职学习者分析、学习资源内容分析、资源环境分析、教学策略设计、多媒体学习信息设计、形成性评价、修改、总结性评价。[1]下面笔者结合高职教育数字化资源实例“工业产品造型鉴赏”网络课程来阐述资源设计过程及理念。

确定与分析资源建设目标

1.确定资源建设目标

工业产品造型鉴赏网络课程面向的主要是数控、模具、机械、汽车和电工电子等工科专业的高职生。笔者通过分析高职师生对数字化资源的偏好和期待以及现实状况,得出该资源建设的目标为建设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满足其学习需要的网络课程。同时,内容应通俗易懂,适合没有艺术基础的工科学生学习。

2.分析具体资源的教学目标

在该资源的设计过程中,高职教育学科一线教师全程参与其中,并科学合理地设计具体资源的教学目标。

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包括一般特征、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数字化学习经历六个方面。其中,具有共性意义的一般特征、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三个方面,采取量表调查和文献研读相结合的方法;而个体差异性较大的知识储备、学习动机和数字化学习经历三个方面,采取非正式访谈为主,力图获得更具真实性的数据。

网络课程的内容分析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分析是后续对该资源进行策略设计、媒体设计、平台选择、评价的依据。在进行内容分析时,笔者采用主题分析的方法明确了网络课程的内容,包括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启蒙时期、成型时期、成熟时期、繁荣时期和多元化时期;采用程序分析的方法明确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具体步骤、线索和顺序;采用关键动因分析的方法获取了与网络课程相关的人际技能与态度。同时,通过访谈,了解到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学习课程内容的先导知识以及审美情趣。因而,笔者在对资源进行设计时,应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并使学生明白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资源环境分析

资源环境分析可从绩效环境(应用环境)和学习环境两方面来展开,同时,重点关注真实的社会环境与高职学生所学新知识的关联及高职学校教学环境的客观情况和影响数字化学习的限制条件。

通过访谈及毕业生反馈,笔者发现学生在工作后涉及有关产品造型的工作时,常常存在艺术及审美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上,从工科制造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背景出发,以“艺术浸润技术”为理念,侧重专业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工科制造类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和实践实训课程提供必要的补充。

关于高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笔者对江苏省高职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作了调研[2],结果表明,学校信息化水平总体较高,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媒体教室及座位数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数字化学习需要。

网络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

下面结合实例阐述网络课程“工业产品造型鉴赏”中的教学策略设计。

1.引起注意

图1是网络课程中,在讲授“马金托什设计风格的形成”时的一张配图。课件中两张椅背超过常见椅背高度的新奇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对马金托什的重视简单直线的设计风格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2.告知学习者目标

图2是“学习指导”模块中“学习目标”部分的截图,通过明确展示学习目标,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并建立学习内容的认知关联性。

3.提示学生回忆先前的学习内容

网络课程中“学习指导”模块的“学习指南”部分,明确要求学生“了解成型工艺及其产品特点的基础知识”,提示学生回忆先前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联。

4.呈现刺激材料

图3是网络课程中首页上展示的一个极具设计感的概念车,通过这种特征鲜明的表现形式呈现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提供学习指导

图4是网络课程首页的“课程论坛”模块,该模块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能够及时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问与难题。

6.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反馈、科学评价

下页图5是网络课程中“练习图库”模块的截图,学生进入该模块进行练习,巩固所学新知。然后教师给予反馈,评价其行为表现。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而且也给了他们一个亲自验证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的机会。

7.促进保持和迁移

除了上述的学习模块,网络课程还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新颖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艺术修养。例如,在让学生回答各位大师的主要设计理念之后,再设计少量的大师与其代表作之间的连线题,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这部分学习内容的“立体化”印象。

多媒体学习信息设计

江苏省高职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的调研显示[3]:目前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常见的五种多媒体资源类型按数量由多到少分别是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其中文本所占比例最高,且存在多媒化资源偏少,文字资源偏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网络课程中加大了视频、图像等多媒化资源的比重,并根据学习资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学习需要,妥善地进行了资源设计,降低了学生的外在认知负荷。

评价及修改

对网络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所包含的因素有建设目标、学生分析、内容分析、资源环境分析、教学策略设计及多媒体学习信息设计。评价后,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每个因素作出调整,如微调建设目标,增加或删减学生分析要素,扩大或缩小内容分析的外延,增加对资源环境分析的考虑,调整学习资源中的教学策略,调整学习资源中的多媒体信息设计,以及其他具体内容的调整。

例如,图6是网络课程“作品赏析”模块的一幅图片,笔者起初设计的每张图片下并没有文字性的说明。试用后反馈显示,大部分学生希望在该预览页面出现展示的产品的文本信息。而理查德・迈耶的多媒体学习理论则强调空间邻近定律,即书页或屏幕上的文字与其相对应的画面邻近呈现比隔开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因此,笔者根据学生的意见对其进行了修改,帮助学生能够轻松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总之,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更多、更细的思考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惠颖.高职教育数字化资源的设计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3):127-130.

[2][3]周惠颖,韩冰,顾京.江苏省高职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14-117.

字体设计课程总结篇6

【关键词】电子课本;电子书包;信息技术学科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示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1-0047-04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电子书包的应用,上海虹口区的基础教育电子书包计划、广东佛山南海区的智能课堂等项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英特尔、联想、戴尔等信息技术公司也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系列电子书包应用的实践和探索,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保加利亚等国家的电子书包探索研究也正如火如荼。电子书包推进的关键之一就是电子课本的建设,如果各学科的电子课本没有建设好,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应用就无法常态化,所谓的电子书包推进只能作为一种探索与试验,无法真正意义上全面推进。因此,电子课本的建设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信息技术学科也在积极开展电子书包的应用,本文围绕该学科电子课本的建设展开论述。

电子书包与电子课本

电子书包实际上构建了一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由“学习内容”、“移动终端”和“服务平台”三部分构成。基于这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其中“学习内容”指优质的数字化教学与学习资源,具体包括电子课本、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读物、多媒体素材、作业等。其中电子课本最为重要,它是电子书包顺利推进的关键。

黎加厚教授指出,推进电子书包应用的第一步就是,将学生要看的书变成“电子书”。但目前已有的电子课本多是“纸质课本的翻版”,并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的电子课本呢?电子课本应该是以现行的课程标准为内容依据,以先进的教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等多媒体形式实现学习内容的数字化和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学习内容,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电子课本设计的总体思路

电子课本的设计应该以先进的教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内容依据,采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有机整合,最终以视、音、图、文等形式电子化地呈现出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即电子课本不仅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编排,更应该是体现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物化载体。

1.电子课本设计的理论基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学科要着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了解信息化社会中的行为规范等。其中,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能力。首要教学原理强调“面向完整任务、聚焦解决问题”,与这一关键能力十分吻合,因此,我们选择首要教学原理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建设的理论基础。

首要教学原理又称为五星教学模式,是由美国教学设计专家梅里尔教授于2002年首先提出的,具体包括五项基本原则。

(1)当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问题的情境中加以呈现且学生介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2)当教学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相关经验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3)当教学展示论证了要学习的东西,而非仅仅告知学生相关的信息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4)当教学中要求学生尝试运用刚理解的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5)当教学中学生受到鼓励将新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或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根据首要教学原理,电子课本设计应该围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展开,在讲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设计合理的主题活动,使学生面向任务,聚焦问题的解决。学生使用电子课本进行学习的过程具体体现为:通过构建知识点的逻辑结构图以及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已有信息技术相关经验来激活原有认知;通过展示作品样例的制作过程以及提供系列相关“帮助”来展示论证新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通过进行适当的小练习以及开展自主实践活动,尝试应用新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解决新的问题;通过作品交流与展示以及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质疑、辨析,来促进新学习知识的融会贯通。

2.电子课本的技术特性

电子课本一般以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为载体,平板电脑强大的多媒体呈现及人机交互功能,使得电子课本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着纸质课本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多种形式的人机交互、多个教学内容的关联。在保证教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强课本的阅读性。

多媒体性。电子课本不应该只是传统课本的数字化翻版,而是应该突破纸质课本只有静态文字或图片的限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样化的呈现手段,采取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多层次地动态呈现学习内容,加强学习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交互性。交互性是电子课本最突出的特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将电子课本的某些知识用人机互动的形式予以呈现,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电子课本目前主要以平板电脑为载体,平板电脑的多点触控屏幕技术革新了传统电脑的操作方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操作体验,用户的手指在屏幕上跳跃、滑动,便完成了对电脑的操作。平板电脑还可以通过声音输入或者视频输入实现人机交互。因此,电子课本应该充分设计交互功能,让学生通过交互更好地体验相关内容,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关联性。传统课本的知识和信息基本是按线性结构来排列的,而电子课本可以全面实现教学内容和素材的超链接,因此,各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设计学习目标、过程、评价及资源等链接,按照网状结构组织学习内容。这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的学习,适合目前倡导的探究性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的内容设计与开发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多采用项目式主题活动的形式编写,以完成具体任务为主线,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隐含在任务解决过程中。这种体例设计虽然能让学生在任务中应用技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忽视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学生难以提炼信息技术知识点,难以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更难以形成知识基础。

电子课本呈现出来的结果应该是“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即电子课本不仅应该完成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编排,更应该作为课程教与学活动过程的物化载体;不仅应该包含学科的相关知识,还应该将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嵌入其中;不仅应该考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考虑帮助学生提炼学科的知识体系。因此,电子课本一方面应该根据各个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科学的阐述,另一方面应该设计各种主题活动,将知识与技能融入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完整任务中。从体例上来说,设计电子课本可以将信息技术每一个模块的学习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系统阐述,第二部分是主题活动的设计。

1.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

这部分应尽量设计交互软件、序列图、动画、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形式,系统呈现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使用动画来呈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原理。信息技术的某些知识和原理是比较复杂深奥的,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因特网和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难以用比较简短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但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简单了解。我们可借鉴国外电子书“Ourchoice”中以交互动画形式呈现风能发电原理的方法,将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利用动画或交互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

通过视频来演示信息技术相关操作。信息技术学科涉及许多技能的操作,在撰写课本时相关技能的表述是比较烦琐的。纸质课本一般通过操作界面截图加上文字标注和文字说明的形式来表达,占据课本比较大的篇幅,学生看起来也比较困难。在电子课本中如果使用视频,操作步骤会更加清晰,操作过程会更加详细。

设计游戏来巩固信息技术相关技能。除了特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外,一款较好的教学游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任务分析能力和系统规划能力、允许学生进行不同角色体验、开展实验等,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学完新知识之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再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操练所学的技能,在锻炼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能提示学生这些知识和技能适用的场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枯燥无味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主题活动

按照首要教学原理的理论,主题活动可分成“活动情境和任务”、“活动和任务分析”、“方法与步骤”、“总结与点拨”四个组成部分来设计。

活动情境和任务。德国一位学者对情境有过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是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对于知识,犹如汤对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中,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的主题活动应该设计与活动相关的情境,在情境中明确具体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需要完成的任务。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创设“虚拟化场景”,或者利用视频技术呈现“现实情境”,甚至利用“增强性虚拟现实”技术来创设虚实结合的活动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快地理解任务。

活动和任务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中对学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重要内容。体现在教材中,对任务或者问题的分析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而这往往是目前信息技术教材比较欠缺的,导致教师在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时也往往忽略组织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

在电子课本的设计中,要充分发挥电子课本移动终端载体的特点,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能直接在电子课本中对有关任务进行书面的讨论与交流。活动分析应该主要围绕完成活动任务的思路来设计,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同时通过“流程图”来呈现完成活动的思路。此外,还要分析活动涉及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可以设计活动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的逻辑结构图,新的知识与技能、学过的知识与技能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分别表示。另外,如果活动的任务是需要制作作品的,那么在电子课本中可以呈现作品的样张,通过交互的形式让学生针对活动的成果(样张)进行交互,具体表现为手指触摸到样张的内容,会突出显示或通过其他效果显示,并罗列出完成该内容需用到的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步骤。方法与步骤环节应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样张制作过程的主要步骤,即样张制作过程的展示。以主要几块内容的完成过程演示,不涉及具体细节的操作,通过“声音+动画演示(或操作录屏)+文字显示”的形式,其中文字主要采取粗线条形式,提纲挈领地表示完成完整样张需要的主要内容与步骤。二是样张制作过程的互动演示,可以通过交互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活动成果(样张)的制作过程,如手指触摸点击各块内容,可弹出视频或其他交互内容,介绍样张的操作过程,即类似提供系列相关的“帮助”(提供具体细节技能的操作帮助)。

总结与点拨。“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重在点睛。”总结与点拨也是电子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学生巩固所学,将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体系和框架。通过点拨,可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应用,拓展学生视野,激起学生不断学习的欲望。在电子课本中,总结与点拨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任务完成过程或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总结,尤其对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进行点拨。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或简单图示的形式进行,这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二是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与点拨。用简单的文字、图片或动画对主题活动中所涉及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原理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用文字或图片序列的形式对所学的技能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和点拨,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三是对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性应用和拓展性学习的点拨。即除了解决本活动中所涉及的任务外,所学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情境、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学生还可以在课外自己去探索和学习哪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电子书包的教育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各个学科电子课本的建设也成为电子书包进课堂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的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学科电子课本建设的总体思路及体例,即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如首要教学原理),按照课程标准(如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化游戏技术、视频技术等),来呈现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主题学习活动)。关于电子课本中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点的选择、主题活动的设计、技术实现形式以及课堂应用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参考文献

Merrill,M.D.Firstprinciplesofinstruction[J].EducationalTechnologyResearchandDevelopment,2002,50(3),43-59.

肖焕之.信息技术教材离经典有多远[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9):87-88.

吴永和,祝智庭等.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3).

胡卫星,张婷.电子书包的系统构建与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

顾小清,傅伟等.连接阅读与学习:电子课本的信息模型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3.

李林,王冬等.论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发展趋势的必然性[J].中国信息界,2011,5.

字体设计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数字逻辑;系统能力;EDA;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48-02

《数字逻辑》是计算机及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的基础,同时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基础课。随着现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逻辑》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变化。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后续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具体教学内容方面与电子类专业的数字电子技术类课程应该有所区别。本文从计算机专业学生系统能力培养的角度来探讨《数字逻辑》课程的内容调整等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和做法。

一、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内涵与相关课程体系

计算机系统能力指的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设计、调优和检错的能力[1]。从本科教学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需要包括如下内容:

1.培养学生建立起单机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的整机概念,全面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深入理解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的分工和衔接关系;

2.理解高级语言程序与指令集结构(ISA)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譬如高级语言语句与具体指令的对应关系、变量(常量)在机器中的表示和存放、嵌套和递归等机制在指令级的实现、堆/栈的结构和动态存储分配机制、程序中的I/O操作和涉及到的系统调用过程等等内容。

3.理解指令在计算机硬件上的执行过程,包括算术逻辑运算部件以及运算指令执行过程、层次化存储结构(Cache、TLB、RAID等)以及访存过程、I/O结构(I/O外设和接口、BUS、网络等)以及I/O过程等。

4.理解构成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电路特性和设计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布尔代数、逻辑门电路、FPGA和HDL以及集成电路的功耗、延时等概念。

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内容,涉及到的课程有《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和《编译原理》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需要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下,全方位系统地构建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案,统一规划教学内容,将计算机系统讲深讲透。

二、《数字逻辑》课程教改的几点举措

1.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在《数字逻辑》课程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整体系统观,使课程的教学更适应计算机专业的要求。从图1可以看出,《数字逻辑》这门课程在系统能力培养过程中处于基础底层,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对计算机系统底层硬件运行过程的理解。因此,需要在培养计算机系统能力的总体目标下,统一规划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系统能力。可以采取从底层到高层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也可以采取从高层到底层自顶向下的课程体系,还可以先从高层(应用程序与算法)和底层逻辑电路两头开始,再到中间核心层的课程体系结构。

2.注意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授课内容面向后续课程的教学,同时注意避免重复。在《数字逻辑》课程教学中,可以选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后续硬件类课程的内容作为电路设计案例。通过这样的案例设计,不仅巩固了课程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由于《数字逻辑》与其它硬件系列课程如《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内容联系紧密,相互交叉,因此,需要统一规划协同相关内容,避免重复。

3.突出课程教学重点,简化但不摒弃器件原理等基础知识。《数字逻辑》课程内容的重点在于介绍器件应用和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由于受到总课时的限制,对涉及到器件工作原理和其内部电路结构的内容需要简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简化并不是简单地摒弃,对于课程学习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必须有所交代和介绍。由于计算机专业大都不开设《模拟电子技术》之类的工科基础课程,因此,学生对于分立元件及其内部工作原理知之甚少,这并不利于《数字逻辑》课程的学习。所以,在课时分配上,需要对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简单门电路的工作原理有所交代。在遴选教材时,可以选择以中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应用为主、适当兼顾器件基础知识的教材;而那些以分立元件为主、过多强调内部工作原理的教材则不太适用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

4.充分利用EDA技术,培养学生利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数字系统的能力,为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奠定基础。随着现代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电子系统设计与实验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EDA技术引入到《数字逻辑》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3],用硬件描述语言等完成数字系统设计,然后由计算机将设计文件进行编译化简、综合、优化布局和仿真,最终完成逻辑编译过程,从而得到和硬件实验十分接近的最终实验结果。基于EDA技术的实验简化了传统数字逻辑设计实验在硬件连接过程中的消耗,节约了实验设备和实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在将EDA技术引入到《数字逻辑》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时,不要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而是要以系统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进行教学,从培养现代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全面深入地认识EDA技术对于后续课程学习和系统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外许多一流大学已经以EDA设计知识为基础,在FPGA实验板上设计流水线CPU和I/O电路,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字系统设计和CPU设计能力。例如,可以通过《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编译原理》等课程的学习,逐步让学生完成一整计算机的设计,包括在FPGA实验板上独立设计CPU,完成基本的MIPS指令(多周期CPU方式),进而借助于板上SRAM,在设计完成的机器上实现操作系统和编译器。可以看出,《数字逻辑》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使用HDL语言进行计算机硬件设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的分工与衔接关系,为分析理解操作系统功能或开发操作系统软件打下坚实基础。

《数字逻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随着FPGA技术和EDA技术的应用普及,数字系统的设计具有了极大的灵活性。基于硬件描述语言,在FPGA实验板可以设计验证基本逻辑门电路,进而到各种复杂程度不一的数字系统,直至在FPGA实验板设计验证完整的CPU和I/O电路,实现计算机系统硬件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可以完成计算机指令系统、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建立单机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的整机概念,全面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从而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系统能力。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初学《数字逻辑》这门课程时,缺乏一些前导课程的学习,需要讲授较多的理论知识,对于硬件描述语言的学习和数字系统的设计验证则不可能在有限的实验教学时间内完成,因此,可以考虑单独设置一门数字系统设计类型的实践课程,作为《数字逻辑》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践内容,在FPGA实验板上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从简单数字系统到完整的CPU和I/O电路的设计验证,为后续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春风.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美]M.Morris Mano,Charles R.Kime,著.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M].邝继顺,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刘新元,谢柏青.改革数字逻辑电路实验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4):156-157.

[4]刘浩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5]罗力凡,常春藤.基于VHDL的FPGA开发快速入门技巧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字体设计课程总结篇8

关键词: 数字电路实验 弊端 教学模式

1.引言

数字电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很多专业都将其列为必修课,例如自动化、通信工程、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数字电路实验作为该课程的一部分,起着对理论的补充作用。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可以更好地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还可以建立常用芯片的直观印象。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设计性实验掌握大规模电路的开发思路和设计方法,可以说数字电路实验在整个数字电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总是把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而往往忽视实验教学。这种理念使许多学生在做完实验后觉得什么也没学到,唯一的印象就是在实验箱上连了许多线。我们结合自身对数字电路实验的教学经验总结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并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2.数字电路实验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其弊端

传统的数字电路实验一般是围绕理论课来开设的,即根据各个重要的理论知识点设置实验项目,这些项目一般都是验证性实验,而且大多只用一个芯片,很少出现芯片之间的组合。这样的实验虽然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地体会到某个理论,但是由于缺少各个实验之间的相互连接与综合,因此学生很难真正在脑海中建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做这些实验时,常常反映当时会觉得豁然开朗,好像一下子就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但是走出实验室不久,又会有一种实验毫无作用的感觉。这是因为学生在做这些验证性实验时,知识结论已先入为主地占据了头脑,当实验数据与理论相符合时,学生就会觉得这个是理所当然的,根本不根据实验过程去体会结论。而实验数据与理论不相符时,学生往往不去追求原因,而会简单地认为是实验线路、工具甚至芯片的原因,不会去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违背实验结果,仅仅简单地以理论为本,去修正实验数据。

传统的数字电路实验以验证性为主,很少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这就使得学生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综合电路设计的能力,而综合电路设计能力是电子、通信类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也是他们在工作中最用得上的能力。传统的数字电路实验不但内容老化,手段单一,而且已经违背了开设这个实验的初衷,根本无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直接知识。基于这个观点,我们应该对数字电路实验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探讨,让学生能够从实验中发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并能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不正确的症结所在。

3.数字电路实验新教学模式的改进

针对传统数字电路实验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在教学中遇见的问题,我们对数字电路实验的教学方法改进提出以下几点观点。

(1)实验教学条件的改进。

现今大多数高校的数字电路实验都是基于数字电路实验箱开设的,这就制约了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设。虽然现在的数字电路实验箱子功能比较强大,但是毕竟空间、体积有限,所以芯片插座、输入开关量、结果显示发光二极管等都是屈指可数的,只要实验规模稍大点,实验箱就无法满足。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实验平台,实验室应该根据实验箱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扩展,将一些常用的芯片插座、可调电阻、信号开关等制作在同一面版上,必要的时候配合实验箱使用。

另外,教师还应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编制实验教学实验书,因为借用别个学校的实验指导书往往会出现与自己实际情况不适合的情况。

(2)实验项目的改变。

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个数。我校数字电路实验课程必做的项目达9个之多,而且均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往往做到后面几个项目就出现抵触情绪,认为这些实验毫无用处,仅仅是插线、拔线,有甚者直接填写答案等待下课。我们结合自身上课过程,认为该实验必作项目不宜过多,取3―4个典型项目,每个项目以2个课时为佳。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建立自信,而且可以节约课时留给设计性实验。

(3)实验习惯的改进。

这里的实验习惯包括学生的实验习惯和指导老师的实验习惯。首先,指导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最好能在上课前提供预习报告。有些学生在上实验时一头雾水,由于没有课前预习,加上理论不牢,在实验课上手足无措,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所以引导学生养成实验预习的习惯对实验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其次,指导老师的良好实验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实验指导老师和理论课老师不是同一人,那么两人之间就应该进行沟通,保证实验迟于理论。另外,实验指导老师应该在上课前将实验内容、难点板书在黑板上或提前做好PPT,绝不能在上课的时候出现临时版书的情况,否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指导老师还应亲自反复做开设了的实验项目,总结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和错误,并总结出原因,以应对学生的提问。

(4)增加趣味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在开设综合性、设置性实验时,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切不可盲目设置。首先教师要选择学生有兴趣的项目,例如生活中已经开发出的小东西,或者能够实现小功能的项目。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题目就有种不做出来不罢休的冲动。其次要注意难度,如果学生有兴趣,弄了半天却找不到突破口,那将会适得其反。项目难度以9―12个课时完成最好。

(5)开放实验室。

由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往往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构思、设计,这就需要实验室进行开放性管理,让学生在有一定的结果时就能够立即进行连线验证,找出不足,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方案修正,如此反复。当然,我们在开放实验室时要做到管理严格,学生使用实验设备必须提前预约,在与实验室其他实验课程不相抵触的情况下才允许使用设备,并要求登记备案。

4.结语

我们进行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增强学生的自主综合电路设计能力,这种教学改革的效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甚至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显示出来。这种教学改革也是一种连续过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停地探索,不停地改进,才能使实验的效果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徐莹隽.基于开放教学模式的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报,2006,28.

[2]薛延侠.“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16-118.

[3]高吉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刘银萍,陈惠珊.“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

上一篇:人工智能课程总结范文 下一篇:动画概论课程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