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语言范文

时间:2023-11-09 02:53:21

c程序设计语言

c程序设计语言篇1

>> 一堂基于STEM的新颖程序设计课 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C语言程序设计》首堂教学课思考与研究 从程序设计本质入手,上好C语言的第一课 特殊的一堂课 难忘的一堂课 一堂课的背后 一堂课的沉思 奇妙的一堂课 开心的一堂课 哈佛的一堂课 快乐的一堂课 生动的一堂课 如何设计好“推销技巧”的第一堂课 高中英语第一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堂课的两种教学设计 一堂课 终生难忘的一堂课/终生难忘的一堂课 电子线路实验第一堂课内容设计 浅谈职业教育第一堂课教学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 C程序设计[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3.

[2] 王平,朱艳辉. 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21):93-95.

[3] 杨其宇,张霞.“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增刊1):94-95.

[4]Merseth, K. K. The early history of case-based instruction: Insights for teacher education today[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1,42(4):2433-2439.

[5] 王平. 利用概念图拓展思维空间[J]. 科学课,2006(8):13-14.

[6]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录像[EB/OL]. [2011-03-01]. 218.75.216.182/VC/850839.

One Lesson’s Content Design of C Programming Language

WANG Ping, LIU Qiang, ZHANG Amin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one lesson of cours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applicable teaching material design, teaching strategy and tools. It proposes constructive advice on how to organize one lesson’s content introduction,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Also, it shows how to blend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such as keywords and charts into different teaching phases. In addition to that,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in class along with conne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brief, this paper aims at improving logical thinking attainment and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of students.

c程序设计语言篇2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重修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167-02

近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一直呈增长趋势。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重修班的课程教学也是本科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重修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有别于普通课程教学的特点,需要任课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保证重修课程保时保质完成。

一、目前C语言重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过于单调。从目前高校的教学情况看,一般现在大多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当然,多媒体教学较以往黑板板书的讲授方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这里边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多媒体教学方法仍是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的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没有得到充分应用。而且许多教师过分注重PPT教学,强调体系的完整性而非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经常感到上课好像都听懂了,但是上机时对C语言语法不熟练,编写程序无从下手。第二,多媒体教学很难为学生建立编写程序的直观感受。教师PPT上的例子通常是可以正确运行并得到正确结果的例子程序。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误认为只要将程序代码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会正确地执行。当程序发生错误时,学生经常感到束手无策,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2.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常认为C语言程序设计与他们所学专业课相关性较小,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应用,所以对C语言程序设计很难提起兴趣。另一部分同学认为学习C语言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或重修考试,所以认为C语言学习的重点是语法知识而非上机实践,这部分同学学习非常认真,教材上做满了各种对知识点的解释和编程时应注意的误区,可就是不会编写程序,最多只能参照教材的例子编写,无法编写程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还有部分同学认为C语言过时了,应当学习JAVA、C#等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而且JAVA等高级语言相对来说简单易学,源代码可读性强,同时又有功能强大的编译器支持,利于迅速开发项目。

3.C语言本身的特点。C语言作为一门实用的编程语言,以其强大的编程功能,自由灵活的编程风格,获得了IT技术从业者的广泛青睐,但是这些有点恰恰成为了初学者的最大障碍。C语言程序语法复杂,调试苦难,尤其是对指针的使用,使初学者经常犯难以跟踪的编程错误。而且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往往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下学期开设。对于仅学习过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缺乏对计算机结构的全面了解,对于和计算机硬件尤其是和内存结合很紧密的概念,学生基本很难理解和掌握。

二、针对重修课程特点的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于选修C语言重修课的学生,应注意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在课堂上可以给重修的学生讲一些计算机科学家的生平及小故事、计算机与数学等方面的内容,短则一两句话,长则三五分钟,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重修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向学生讲述一些在生活中使用C语言编写的软件,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嵌入式系统软件,让非计算机专业的重修学生感到C语言程序设计与他们并不遥远。教师在重修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案例驱动、任务驱动、主题作业、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1,2],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进教学方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重修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其内容应该有条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多媒体课件应该注重演示与推理,而不是教材的翻版。同时,教师也可在课堂上现场使用编译软件编写程序,并对程序中的错误加以修改并讲解,也可以教师将程序的主体写好,邀请同学上讲台上编写关键代码段,一起完成程序的编写。如教师在讲解for循环体的知识点之后,可以编写如下图所示代码:

并请同学上讲台现场编写代码完成所需的功能。如果学生在编写过程出现了错误,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做出讲解并给出解决方法。这样既调动了重修生上课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对学生编程时易发生的错误,现场给予了解答,减轻了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畏惧心理。

同时,应采用将多媒体教学工具(如Flash)c程序调试相结合的方法,将C语言程序设计中内容比较抽象、比较底层、不易理解的部分,如排序算法,用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例如,在讲解选择排序算法时,可以将如下图所示的Flash与VC++6.0的调试窗口做对照:

教师可以通过Flas与程序代码的互动,逐步地将选择排序算法程序每一步操作,形象直观地演示给学生。

3.强调算法的重要性。算法设计是C语言程序设计的灵魂,编程成功的前提是要分析出正确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将算法设计作为程序设计课程的先导和教学重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曾以求取任意正整数平方根为例,分别讲解了泰勒展式法与牛顿迭代法,并编写程序为学生展示了选取不同时间复杂度的算法对求解问题造成的影响。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的重修学生而言,能够分析与设计简单的算法是我对他们的基本要求。要时时向学生传输这样一个观点:程序设计语言无论多么强大,多么流行,都是一种工具,而程序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对于解决问题而言,算法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以上是本人在C语言程序设计重修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不一定完全正确,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常本勤.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0,(2).

[2]冯小强.C语言教学方法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28).

Abstract:C language programming retaken course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mponents of computer education of education. In this paper,the teaching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retaken course is discussed,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taken course,some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and divergent thinking ability.

c程序设计语言篇3

关键词:教学资源建设;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4

1 引言

1.1 课程介绍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我院警察技术系司法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等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同时,这门课程也是《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课程的前导课程。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对学生是否可以形成编程思想,能否建立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也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高专教学课程改革的一项艰巨任务。

传统的c语言教学模式侧重于c语言语法知识的讲授,学生的关注点集中于语法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中,无法形成真正的编程思想[1]。这使得学生很难自己写出程序,一味地“照猫画虎”,甚至有学生出现死记硬背程序才能记住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停留在表面,学生学起来枯燥,教师也教起来费劲。

1.2 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

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模式是以课本为主,辅以PowerPoint课件,由老师向学生讲授相关程序设计知识,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普遍反映“老师讲的都懂,例题也能看懂,就是不会编程”的困惑。我们必须开发多层次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成为主体。

2 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建设

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正在从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源向数字化、电子化方式转变,从单一载体向多媒体产品和多样化教学资源服务方式转变,从而形成了以纸质教学资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这不仅给高校教学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也在迅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2]。

我系多层次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资源除了常规的教材外还包括教学参考书、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网络资源建设以及在线练习系统等。

2.1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我系为司法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及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选择的教材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该书采用案例导入的形式展开知识点,重难点突出,讲解清楚细致。

另外,我系学生要求在毕业时必须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教学参考书的内容就是紧跟当年的二级考试大纲所出台的考点解析与训练,从计算机二级(c语言)所重点考查的阅读程序能力、改错能力和编程能力一一解读,总结出相应知识点,并对历年真题进行详细分析,最后自测题可供学生自行检查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2.2 电子教案建设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系教师编写了与纸质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案按照所分配的学时数进行模块的分类,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对知识点的把握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材内容的精华,也是学生复习的重要指南。

2.3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师上课的重要方式,在我院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我院每年都进行一次多媒体课件大赛,教师们互相沟通、互相学习,极大的提高了自身创作课件的能力。

配以光投影设备和苏亚星教学系统,通过屏幕广播功能向学生播放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能节省教学时间,增强理论教学的直观性,而且能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于操作步骤的演示,重、难点也能生动地加以表现。

2.4 试题库

我系司法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要求双证毕业,即毕业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笔者收集了历年的二级笔试和机试真题,紧跟二级考试题型的变化,按照知识模块,根据我系学生的实际,针对相同知识点归纳设计了一套试题库,利于学生练习及查漏补缺。

同时考虑到一些有能力的同学“吃不饱”的情况,笔者收集了我系学生曾参加过的由工业与信息化部主办的第二、三、四届“蓝桥杯”软件人才与设计大赛中的较为合适的填空题和程序设计题,以扩宽学生视野,并有助于选拔竞赛学生。

2.5 网络资源建设

在我院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契机下,我院与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了一个教师、学生可以共同参与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按功能分为了精品课程、研究型教学和教学资源中心。在这个系统里,教师可以申领课程,并把自己有关课程的所有相关资料上传,比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材料、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笔记、课程作业、在线测试和试题试卷库等内容。教师通过上传教学资料,梳理了本门课程的所有已有资料,为今后的精品课建设提供了资料保障;答疑讨论区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平台,学生们可以在上面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老师对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不必局限于课堂。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总结出学生反映比较突出的重、难点,在课堂上集中答疑,使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课程作业也不必拘泥于课堂和书面的形式,学生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在复习过老师讲授的内容后对作业予以解答,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6 在线练习系统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有关精神,加快高等院校IT类专业教学创新与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高校IT类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自09年起举办了“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经过了5年的发展,2013年“蓝桥杯”在其官网上开辟了一个新模块――“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练习系统。本系统主要面向参加“蓝桥杯”的老师和同学,帮助参赛的同学熟悉比赛试题的形式和解题方式。通过使用这个系统,同学可以学习到一些重要的编程方法,提高编程水平。系统中的试题集中分为入门训练、基础练习、算法训练、算法提高和历届试题共5个部分。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笔者在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借鉴了这套在线练习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来说,笔者给学生安排入门训练和基础练习的试题,由于练习系统的测评功能对程序的格式、注释等要求较高,这样就对学生形成的编程风格有一个很好的监控,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在线练习系统把相同难度和特点的试题形成一组,同组的试题具有相关性,帮助同学学习与提高程序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知识。采用这样的在线练习系统,能建立起《c语言程序设计》与后续《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课程的衔接,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 结束语

2006年开始,教育部与财政部全面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这项工程为全国高职院校提供一个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我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跟示范性院校还有差距,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胡枫.《c语言程序设计》的案例式教学的设计[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2]刘小燕,申艳梅.“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0(6).

c程序设计语言篇4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122-02

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这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除了要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编程技巧。因此,高等院校都把计算机语言的学习纳入了教学计划,程序设计课程也作为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不仅要讲解计算机高级语言的语法、语义和编程技巧等,更主要的是要向学生传授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组织协作和创新开发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能更快地融入社会,真正成为符合时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科技人才。

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目前,通常的安排是总学时为64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的比例为3:1。在理论课上既要讲基本的语法知识又要讲编程方法,在实验课上既要进行基本的验证性实验又要进行项目开发。由于学时的严重不足,教师往往顾此失彼,学生也疲于奔命。学期结束后,学生普遍感到程序设计课程晦涩难懂,不会应用,无从下手,许多学生因此失去了学习热情。专业课教师也反映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很低,应用水平差,不能满足专业课的要求。

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改进措施

(一)分段教学法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段教学法”。将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分为两段,第一段教学专门用来介绍基本语法,夯实基础知识;第二段教学则集中讲编程,是对“C语言”知识的全面应用。

在第一段教学中,许多C语言教材在语法的讲解上过难、过细,偏离了实际应用,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考核内容是根据社会不同部门应用计算机的不同程度和需要、国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计算机教育、教学和普及的现状而确定的,是贴近实际的一种要求。学生在学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后,应该能通过国家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二级测试。因此,“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第一段可以参照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的大纲,调节教学内容,同时,实验及练习题均可以从历年的等级考试真题中选择。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有针对性,符合了社会的需求,也为学生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段教学则全部用来培养学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和训练学生的编程能力。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先向学生讲解经典例题的设计思想,剖析编程技巧,再向学生布置一些与实际相关联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来完成,并撰写报告。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编程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驱动法

由于学时有限,往往不能在课堂上达到所有教学目的。可以在学期的开始,向学生布置一些较大的、综合性的项目,项目的实现将贯穿学期始终。

例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在讲第一章C语言概述时,在学生熟悉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同时引出题目,通过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设计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如图1所示。

在讲数据类型时,介绍学生、教师、成绩等结构体数据类型所涉及的各个基本数据类型,使学生对数据类型的概念有一个清晰和整体的认识。

在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这一章里,让学生设计一个显示界面,在选择不同的选项时显示不同的信息、实现不同的功能,同时,在这章可以实现依据输入的成绩评定学生成绩的等级,如“A”、“B”、“C”和“D”等。

在数组一章,学生知道了如何通过数组输入多个学生信息。

在函数一章,可以教学生将各个模块的功能通过子函数实现。

在结构体一章,学生学会如何建立学生、教师、成绩等构造数据类型。

在指针一章,让学生通过指针快速访问数据。

最后在文件一章实现对学生数据的存储和读取,最终完成这一项目,实现项目的全部功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在推进教学内容的同时逐步完善此项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人数为学生布置若干个项目,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这样,既能让学生体验项目的开发、完成的全过程,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取的精神,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融入群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改革考试形式

“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期总成绩不再由以往的期末考试决定,而是将成绩的评定分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各分段的成绩汇总而成。

c程序设计语言篇5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1-0000-02

Teaching Methods Exploration on C-Language Programming

Jiang Yaxue

(Huashang College,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Guangzhou511300,China)

Abstract:For student majoring in computer,C-Language Programming is a core basic courses.The writer research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analysis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outcomes,including textbook selec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tools,analysis of final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so on.

Keywords:C-language;Programming;Teaching methods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基础,是《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后续专业课的基础课。本课程一般开设在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学年,这个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尚未形成程序设计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传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内的知识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程序设计语言和自然语言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语言思维模式。而针对入校时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则应该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类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的教学活动对象为笔者所在校系的选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09级学生,共计93名本科生和100名专科生,研究历时一个学期,分析了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内容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及工具的使用和期末考核结果及分析等。

一、教材的选择

本次教学研究活动的主教材选择的是由谭浩强教授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一书,该教材是国内公认的C语言学习的权威。教材结构设计合理、逻辑性强、内容详细、解释清晰易懂,在对C语言语法的阐述上无可挑剔。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教材多处存在着明显的印刷错误,部分会造成初学者的理解障碍;此外,该教材各语法点的实例设计过于孤立和理论化,一是前后知识点的实例缺乏连贯性,二是学生无法将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对于如何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无法获得感性的认识,造成学生认为学习C语言对解决实际问题基本没有帮助。

二、教学方法及工具的使用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程序实例,程序的运行存在有学生不易理解的推导过程,因此在本次教学研究活动中笔者使用了Powpoint软件作为课程的讲解工具。笔者将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算法等制作出动态演示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的帮助初学者理解和巩固新的知识点,而且对于暂时没有理解的部分,学生在课后还可自行演示课件中的相关内容,以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例如,在讲解到“复合的赋值运算符”这一知识点时,诸如“+=”、“%=”此类学生从未接触过的符号,笔者通过相关工具演示出表达式的变换过程,加强了学生针对新知识点的正确记忆。再如,讲解到“冒泡排序”算法时,笔者通过对一组数字每次排序的交换过程和结果以及最终排序结果的详细演示及每次关键数字的突出显示,让学生对冒泡排序的核心算法有了更一目了然的理解,相比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此外,争对学生的特点和所使用教材对知识点的缺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适当的补充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实例,不但可以巩固已学的只是,而且还可以积极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由于笔者所教学生为大一新生,在讲解“数据的存储与运算”时,学生对计算机如何存储数据以及二进制、十六进制和十进制的关系尚未有基本的了解,因此笔者用了一个课时的时间详细讲解了数据的存储及不同进制间数值的转换,并重点讲解了较常用的二进制和十六进制间的相互转换,这对学生学习后续章节时理解不同的数据类型在计算机中存在不同存储方式具有很大的帮助。再如,讲解了书中的例题“九九乘法表”之后,笔者组织了一次平时测验,给学生一节实验课的时间,让学生自行完成“杨辉三角”的打印,以便让学生充分体会并熟悉格式字符串的使用方法以及二维数组的含义。

三、期末考核结果及分析

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同等同步对两个本科、两个专科共计四个教学班进行教学,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效果的测试和分析,期末测试时,笔者安排四个教学班在同一时间采用同一套试题进行作答,共计93名本科生和100名专科生参加考试,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考试题型为“填空题、程序填空题、程序阅读题、问答题和编程题”五种题型,考核结果通过Excel软件建库并进行分析,卷面各题得分及整体得分情况请见表1:

由表1可见,同一张试卷,本科生的答题质量要高于同年级的专科生,从平均分看,本科生高出专科生近10分。详细分析整张试卷,本、专科生得分率相差最大的为问答题,最小的为填空题。填空题考查的是学生对C语言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考查内容相对简单,因此,此题学生的出错率不高,得分率较其余四题也相对比较高。而问答题属于理解应用题型,侧重于考查学生是否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表1可以看出本科生较专科生更好的掌握并运用了所学内容,这是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重点研究的地方。

但是从表1可见,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程序填空和程序阅读题的得分率普遍偏低,但编程题的得分率却很高,虽然同为对程序的考查,但得分率的不同反映出了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个待解决问题,学生习惯于按照日常或已有的逻辑去思考、解决问题,尚未形成用专业的科学的算法去解决常见的问题,对于新的思维方式的接受能力仍有待提高。例如全卷得分率最低的程序填空题,本题是编程题的一种变形,对于某一个算法,学生无需写出全部的代码,而是教师将一段代码的若干个关键字或是语句去掉,让学生填空,针对此种题型,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以下手,原因在于,往往此类题目会涉及到一个新的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算法,而学生又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算法的核心思想,学生便会觉得题目无从下手了。这里需要指明的是:由于本次教学活动的对象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语言的大一新生,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专业思维能力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图1给出了各班的成绩分布情况,由图可以清楚的看到本科生的及格率为100%,而专科生的及格率约为85%;除此之外,在及格的成绩中,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成绩分布也不同,本科生的成绩分布峰值出现在70-80这个分数区间段,而专科生的成绩分布峰值出现在60-70这个分数区间段,可见本科生和专科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如此看来,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面对本科生和专科生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科学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c程序设计语言篇6

关键词:C语言; 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7-1467-02

1 概述

C语言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兼有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特点,是高校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的典型代表,C语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解决简单问题的编程思路和C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并通过上机实践锻炼学生的程序调试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奠定程序设计基础。因为C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大一学生最先接触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所以一个好的开始对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是必须的。

2 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课程难度较大,特别是到第二学期学到函数、指针、文件,有些学生感觉越来越困难,从预习作业不能完成到实验课三道题只能完成一题,越来越失去学习的信心。还有些学生对学习C语言很茫然,不知学了有什么用。现在的学生对上网、淘宝、微信、手游、网游等感兴趣,对学习C语言觉得和现实脱节,课本的例子和完成的作业实验基本是一些简单的数值计算,所以认为C语言学了没用,也缺乏了学习动力。再加上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单一,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学过程以章节为纲,先讲理论知识点,在课堂上花了很多时间讲述语法、格式和注意的问题。这些书上已经很详细地讲述了。所举的例题也都是小的数值计算题,结果学生到课程设计时总感觉无从下手,设计出来的程序有一些必须的需求都没考虑到。比如做的管理系统出现数据不保存,每次运行输入数据,或者没从文件中读出原来的数据。

3 改进C语言教学的方式方法

3.1 以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前课堂举例都以数值计算为主,如求5!,输出100~200之间所有的素数,学生觉得较为枯燥,没什么意义和乐趣,所以可以投其所好,举一些小游戏的例子让学生编写并尝试。如可以用猜数、简易贪吃蛇等让学生觉得C语言学习和实践很有乐趣和挑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以项目驱动法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的能力

项目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项目中涉及到的课程内容主动地提出问题,然后再去探索、寻找答案,改变仅由教师上课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有项目组长组织小组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用项目驱动法来进行教学,以一个具体的项目,贯通需要的知识点,并且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经历从需求分析到设计再到编程和测试运行的几个阶段,逐步培养学生软件开发的思想和能力。

首先要设计一个合适的项目。比如在学习函数、结构体和文件内容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管理系统软件项目,在项目中让学生体会到函数、结构体和文件的作用比教师单纯的强调效果要好。可以选取学生能切身体会的成绩管理系统。

然后在实施的时候,先将学生进行分组,选取项目组长负责项目的执行。第一步进行需求分析,确认新系统的功能需求。学生分析后得出结论,新系统需要具有学生信息输入、增加学生、删除学生、修改学生信息、统计成绩、查询成绩、显示信息、读取文件和保存的功能。第二步进行系统设计。为系统分解成以下几个模块:

l输入初始的学生信息:其中包括学生的姓名、学号和性别以及学生的各门课程成绩等相关信息。

l查询模块:根据学生的姓名或学号查找输出此学生全部信息包括学生的各门课程的成绩。

l插入模块:插入学生,其中通过学号的大小来比较的,并且以此来排序。

l统计学生成绩模块:统计各门课程的平均分数、最高和最低分数。

l初始化模块:若有文件则从文件中读入学生信息到内存中。

l退出系统模块:首先将信息保存到文件中,释放动态创建的内存空间,再退出此程序。

系统分解的功能模块将由相应的函数来实现。项目组长可以将任务进行分配给组员来详细设计和实现相应的模块。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函数的作用,通过一定的自学和教师的精讲,掌握函数的使用的重点和难点。

这时在设计学生的信息数据结构的时候,学生会发现和思考以往学习和使用的简单的数据类型能否较好地组织和保存学生的信息,便于教师适时引入结构体类型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保存学生数据的时候,学生自然会思考保存在哪里,如何保存。这时引入文件的读写操作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步是实现。在学习了相关知识点后,学生在项目组长的组织下编程实现系统。

第四步是测试。指导学生应用相应的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分析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调试和维护。

3.3 以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课程难点

一些算法、概念和步骤仅由教师口头讲授,太抽象,缺乏想象力的学生很难理解,所以用FLASH制作动画将步骤演示给学生看,提高课堂生动性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动画演示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二分法、递归过程、汉诺塔问题、指针、数组、结构体和链表的创建、遍历、插入、删除等操作。

3.4 以网络教学增加师生互动

可以把教学内容做成课程网站。课前上课资料,方便学生预习。学生课后可以随时查看每次讲课的内容,遇到问题可以进入网站查看资料,也可以在公告栏或讨论板问题,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还可以在网站上布置作业和收取作业,参考资料和前沿动态。

3.5 以分层教学适应学生差异

学生刚入校时的编程水平有差异,有的是没接触过编程,有的却学过VB编程,或者有的参加过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和比赛,那么如果按照统一标准教学,则有的困难很大,有的却觉得太简单没意思。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班内分层教学,根据是否有编程基础和能力将学生分成A、B、C三等,在教学、实验题和作业上有一定区别,为A等学生增加难度题,为C等学生减少题目数量要求质量。可以安排优秀学生担任实验辅导员,在熟练迅速完成自己的实验后,也不必无所事事,而是帮助教师辅导学生,帮助学生调程序,在期末成绩上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这样既增强了先进同学的自豪感和积极性,同时减轻了辅导教师的工作量。

3.6 改革课程考核办法,开发相应的考试系统

传统的考试只有期末考试,并且只有笔试。这种弊端是学生到课程快结束时,才会感到考试的紧迫而匆匆学习,俗称“零时抱佛脚”,这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的扎实度和对后续课程的深入都是欠缺的。所以有必要改变“一考定终身”式的和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发挥以考促学的效果,改革考核形式和方法。将考核分为平时+实践+考试三部分,考试有期中和期末两次成绩,并且包括理论和上机两部分的考试,开发相应的考试系统,能够自动组卷和阅卷,让学生考不同的卷子,减少作弊的可能性,减少教师阅卷的工作量。平时除了考勤、作业,在单个知识点或相联系的几个知识点结束后,安排相应的小测验。通过测验和考试,不断拉紧学生学习的弦,检查自己有哪些薄弱的地方,以促进提高。

4 结论

C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是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枯燥性,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这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孟朝霞,王琴竹,李妮.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项目教学目标建设与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2010(4).

[2] 陈湘骥,徐东风,杨秋妹. 在线评判在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 2010(3).

[3] 蒋霞. 基于CDIO理论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27).

[4] 张婧姝,魏玲.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中的应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29).

c程序设计语言篇7

本文结合本校情况,分析了目前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采用点面结合,分级教学目标,精选程序案例,突出高职认知规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强化学生上机练习及指导为突破口,最终实现高职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C程序设计;分级教学目标

一、引言

现在,我们学校和许多高校一样,选择C语言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教学课程,C#语言和Java语言程序设计与开发作为计算机专业后续岗位能力延展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强调语法和基础,而C#语言和Java语言程序设计则着重于岗位应用能力。本人多年从事《C/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编程技术》和《ASP.NET》课程教学,发现我校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语言不过关,给后续课程带来很大麻烦,造成教学被动。为此,很有必要对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进行反思,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分析目前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C语言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确定并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做一个切实的探讨。

二、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C语言教学的特点

1C语言的教学特点:具有逻辑性、理论性、创构性和理论性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四大主要特征。想要掌握计算机语言,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主动创造力和罗辑思维力。而C语言更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之中的难点,很多首次接触到C语言的同学很难入门。根据这一特性,对高职院校在C语言的教材编写上和教学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计算机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看教材,听课更重要的是在于应用。学会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最重要的环节是做习题和上机实训。如果学得不扎实,对后续专业课程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强化实训教学。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较低,认知度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等特点。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热情,思维理解能力也较差。有的学生上课,仅仅是为了应付家长和学校,自己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导致学习没有纪律。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上课处于一个积极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学习计划规划,不主动思考这一环境之中。他们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学校的教育,仅仅是为了完成目标而学习,一版不会主动进行相关课程的深入思考和练习。由于这些不好的学习因素吗,导致相关的学习课程学习起来更加困难,也不知道如何求助如何进行解决。目前,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课程存在两个误区:一方面是在现在软件领域这个大环境下,C语言基本无用,另一方面是学习这门课程如果今后不从事相关工作也无用武之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严重挫伤他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的积极性,甚至影响他们学习本专业的信心。但同时也要看到,有一部分高职生来自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实践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明显提升,还有一部分有自己兴趣十足的爱好。这应当充分肯定并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教学中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三、高职C语言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一)要遵循计算机语言学习的认知与教学规律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学习都有自身的认知与教学规律。计算机程序就是用某种计算机语言把计算机的执行过程描述出来。学习计算机语言,就是学习语法规则以及掌握这些语法规则的应用。众所周知,要学好一门语言,关键是不停地进行读写训练,活学活用。多看、多读、多写、多模仿练习是学好任何一门语言的诀窍,那么学习计算机语言也是如此。所以,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首先是引导学生多阅读C语言程序,然后是学会调试C语言程序,接着是模仿编写C语言程序,最后才是设计C语言程序。

(二)分级制定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对象是这样现状的高职学生,还存在计算机水平差异、思维发展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高职教育的根本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在教学大纲中应制定多级教学目标。多角度分层次分阶段从低到高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巧2、具有程序设计初步应用能力3、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4、培养程序设计逻辑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分层,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模型,分层次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条件分班教学的,可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分班级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比如:把C语言程序设计课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基础层次,一个提高层次。

(三)选择或自编适合高职学生的C语言实训教材高职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有其鲜明特色,这就要求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也应当独具特点,不能照搬普通高校教材,更不能借用中职教材。但现有教材很多是介绍语句的格式和功能,不适合高职学生,因此必须调整教材结构和内容来应对现在高职教育。2008年我们曾编写《C++程序设计实训指导书》,可满足6个专业方向的学生使用。本书是在编写组各老师多年从事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基础上编写的,书中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海南高职学生实训中遇到的问题,精心挑选训练题目,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将复杂的问题和概念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力争让学生当时看得懂、学后用得上。

(四)围绕最大限度提高与保护学生对C语言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法,以求全面教学实效大量的调研证明,学生在如下情况下其学习效果才会是非常有效的:感觉到自己备受别人的关注;对他们现在学习的知识充满兴趣;自己是学习的主导和参与者;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提高与保护学生对C语言的学习兴趣,以求取得真正教学实效。1.做到每一堂上机课都能让学生通过自己上机程序练习获得成就感。2.提倡学生朗读程序。比如,语句intx;x=5;,可读成“声明一个整型变量x,然后将整型常量5赋值给整型变量x”。通过朗读程序,能够使一些原本很模糊的概念得到不断地巩固,逐渐地变得清晰。3.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将枯燥难记的语法融入范例程序的上机调试过程中。在整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先给出定义和规则的讲授办法,而是从具体问题入手,精选范例,努力把枯燥的“语言”讲得生动、活泼。在程序范例中,将语法知识点同实际编程结合。讲授时避免纠缠于语法细节,应始终明确一点:计算机语言是用来描述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方法的,任何语法规定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4.点面结合,少讲多练,确保创造自主学习的情境与氛围学习计算机语言主要在于应用,仅仅通过听课和阅读教材是不可能掌握的。学会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最重要的环节是做习题和上机实训。要区分学生层次,精选上机练习题,既要满足少数提高训练,又要满足大多数基础练习,做到点面结合,符合学生实际。5.及时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共克难关应事先分析C语言学习的难点,做到胸中有数。在C中,变量与数据类型概念是第一个难点,它与内存概念紧密相关。这个难点,将影响全局。循环控制语句是第二个难点,它改变程序执行流程,难在如何构造,关键是抓住循环初值、终值和增值三要素。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C时的难点,厘清难点的根源,逐个击破,不留隐患。6.结合专业,学以致用根据教学不同阶段,教师应适时收集一些与其授课学生专业方向结合的程序案例,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C程序设计在解决本专业中的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7.发挥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的优势,增加教学互动及时开发C课程网站,提供学生在线多媒体学习与答疑平台。在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上,把复杂的计算机语言、专业化的技术变成了轻松自如、随心所欲的人机对话。因此,使学生不至于掉入C语言知识的细节里,避免出现既费时、又费力,而学习收效不理想现象,使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简单,从而有趣,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既及时可上Internet网查询,又可与同学老师交流。这样,既增进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来说,学好C语言既是专业素质的需要,也是未来岗位能力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与潜能教学模式也成为迫在眉睫的重任。针对目前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采用点面结合,分级教学目标,精选程序案例,突出高职认知规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强化学生上机练习及指导为突破口,最终实现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经验汇编第二集[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包振宇.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计算机教育,2009(08)

c程序设计语言篇8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4-11170-02

1 引言

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等有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是信息系统学科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是理工科各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技术基础。C语言既具有低级语言可直接访问内存地址、能进行位操作、程序运行效率高的优点,又具有高级语言运算符和数据类型丰富、结构化控制语句功能强、可移植性好的优点,成为程序设计语言的常青树。C语言课程是数据结构、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和软件工程等课程的基础,并可为这些课程提供实践工具。

C语言是一门实用性的语言。其实验教学环节作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需的手段,对于理工科大学接受系统的实验方法和实践技能训练,培养科学实验能力是很好的锻炼,学生经过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环节后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理论知识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手段)才会有更为深刻地理解。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程序实验环节只是配合每一章所学的内容进行在计算机上的实践,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只是孤立的了解了某些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所涉及的知识面较窄,缺少学科的综合性,而且动手能力很差,无法将实际的具体问题和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对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的实验教学观念、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的组织方式和实验教学的手段进行改革性的探索和实践,将教学的目的变为理论和实践并重,以提高学生的实用的掌握这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改革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2.1 加强教材建设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主张讲授要少而精,而选择教材则应在广度和深度上留有较大的余地。在高等学校中应该提倡老师讲授的内容和课时不要太多,为学生提供的教材和学习材料则应该尽量多,并且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可能让学生有充分的主动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花费精力学习不同课程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同时,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能力和兴趣往往差别很大,对于水平高有兴趣的同学,应该为他们创造深入学习的条件。教材应该是一个学习园地,而不是讲稿,老师的讲课好像是导游,为学生的游览(学习)提供指导。讲授的内容不可能与教材的内容相一致,正是这种不一致性,使得学生获得了较大的独立学习的空间,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可能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我们将“少课时,大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措施,认为教材应该为学生留有主动学习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们针对当前市场上课本的鱼龙混杂的情况,常常在语言的细节上浪费笔墨,这样不但容易使得初学者迷失在这些复杂而庞大的细枝末节上,而且不能很好的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实质。我们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C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经验和实际开发软件项目所积累的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编写教材。强调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比对语言细节的理解重要得多,而对语言细节的透彻理解只有通过大量的时间和长期的编程实践才能获得。我们编写《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并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按C语言的思想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2.2 编程实践环节驱动的教学模式

上机编程实践是学好C程序设计语言的关键。“精讲多练”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是上机时数较多。上机实践是掌握Visual C++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在教学中采用1.5:1的模式,即每上3课时的理论课,安排2课时的上机实践。在讲授理论课时,还要针对自学部分和调试技术等内容进行简短的指导, 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上机练习。

2.2.1 重视C语言的上机编译环境的运用

C 语言的理论知识是以实践作为依据的,一个程序的执行过程涵盖该程序所有知识点。我们机房提供了TurboC 2.0、WinTC、Visual C++6.0三种C语言的编译和运行环境。我们认为WinTC虽然基于windows环境,操作简单,但调试功能不强。我们采用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强调利用调试工具帮助编程者去思考程序,我们强调单步执行功能(step in、step out、step over)、设置断点(breakpoint)、添加变量监视框(Add Watch)的运用,这样可以对程序执行过程进行跟踪监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程序中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和函数的虚参实参调用等C语言的知识点,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距离感和枯燥感,使学生学的更有兴趣,更为主动,掌握的知识也更全面。

2.2.2 重视对警告信息的改正

学生通过课堂和书本的学习,编出来的C语言程序,在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会不断出现麻烦,特别在编译程序时计算机会检测出许多错误,这时的错误可大致分为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我们认为学习C语言就是一个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强调学生自己的去发现和改正错误。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会提示两种信息,一种信息为错误信息,另一种信息为警告信息。一般情况下只要将错误信息改正过来,程序就能通过运行给出结果,这样警告信息往往会被忽略。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将警告信息与错误信息一样重视,在调试过程中遇到警告信息必须改正,因为警告信息的出现说明了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偏差,让学生通过改正警告信息来正确的理解理论知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3 综合性“大作业”的引入

我们在实验教学的开始就引入软件工程的理念,强调学生们从一开始了解到养成良好的软件设计规范的重要性。我们在实验内容上引入面向对象的软件思想和软件工程的理念,将C语言课程和软件工程紧密的有机联系起来,要求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去分析设计实现一个具体的MIS系统。

具体说来,我们的实践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阶段,学习C语言的各个理论知识点和熟悉VisualC++6.0的开发环境。

第二阶段,我们在第一段学习的基础上,引入综合性“大作业”。先由教师给出实验题目,提出具体要求,而后学生根据要求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写出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步骤交给教师批阅;师生一起讨论,确定实验方案;然后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验,并写出相关的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等实验报告,然后分组讨论,最后进行集体的总结交流,初步掌握C语言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锻炼学生灵活运用C语言开发语言进行软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大作业的具体内容如下:

Step 1:教师给学生讲解大作业的题目要求,要求学生在选好题目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题目要求,自行查阅有关资料,实行系统的需求分析,总体框架设计;

Step 2:完成C语言的设计,建立C语言;

Step 3:编写界面,要求完成各个功能单元的实现和调试;

Step 4:联编调试,要求把各个功能块联编起来进行调试;

Step 5:上机检查;

Step 6:实验报告软件文档。

第三阶段,继续完善实际系统的开发。本阶段主要让学生在注重基本功能的实现的基础上,对其所完成的软件进行正确性的测试和进行必要的包装设计。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突出以项目训练为主的教学实践。我们使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针对学习目标设计问题与任务,将所要学习的概念技巧蕴含在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中,通过解决问题,从中发现知识点和实践技巧。我们通过实例讲解,系统开发与调试的基本方法的讲解,使得学生从实际中学习。

2.3 采用教学网站作为教学的辅助方法

目前,计算机和互联网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设计网络课件来提高学生的自学与复习的积极性,开辟新的教学与复习手段,使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的渠道多样化,进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网络课件主要具有两方面的功能:留言板和网络题库。学生可在网络课件留言板中提出问题,教师可在短时间内在留言板中给予答复,实现老师与学生的相互留言,发表通知公告或进行解惑。特别是学生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教师一旦在留言板上留言,就不需再为每个人分别解答了。网络题库是检验学生每章或每节课阶段性成果的有力工具,它可使学生尽快知道自己哪一方面不足,还有待加强。通过网络课件这样的辅助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

2.4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师来说,它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因材施教的基本依据;对学生来说,它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依据。

我们认为,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基本实验方法基本技能和实验过程的规范训练要比掌握一些具体的实验操作更为重要。因此,我们从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的规范操作,突出实验能力的培养,弱化实验结果的评审。

3 结束语

通过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上机实验和机考的程序调试通过率也有明显提高。这些表明我们的探索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受到了老师的普遍欢迎,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是他们对于课本知识理解更加深入了,他们的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师们也普遍反映《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曙燕. C语言程序设计[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房鼎益,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与新教学计划[J]. 计算机科学,1999,6(2):153-155.

[3] 沈天晴,刘维富等. V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探讨[J]. 南通大学学报(教学科学版),2005,21(3):88-91.

[4] 沈备军,顾春华. 软件工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5,1:40-42.

上一篇: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范文 下一篇:程序性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