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补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6 11:55:43

修补技术论文

修补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套损治理;补贴技术;优化工序;工具配套

中图分类号:U652.7+4 文献标识码:A

1 膨胀管套管补贴技术原理及技术应用分类

可膨胀套管是一种由特殊材料制成、具有良好塑性的金属钢管,膨胀管补贴技术是将可膨胀套管(钢制套管)下到井下后,在井下通过液压冷挤扩张的方法对损坏套管进行补贴,从而达到修补损坏套管的目的。

该项技术按照用途,可为两大类:

(1)套管内补贴:套管加固、堵水及层系封堵;

(2)裸眼系统封堵:尾管悬挂、老井加深侧钻、膨胀式筛管防砂、水平井尾管悬挂、钻井上的应用等。

2 油田套损现状及套管补贴的技术适应性论证

2.1套损井现状

吐哈已开发油田套损井统计表

2.2套管补贴的技术适应性论证

2.2.1套管修复的技术难点及技术对策

(1)地层情况复杂,套管变形形式、变形量确定困难,采取多臂井径仪测井法、铅模打印等套管诊断技术进行分析;(2)套损井井下情况比较复杂,处理井筒方式(打通道等)施工难度大、风险高,针对地层出砂严重、水泥环固结破坏等情况,配套多类打通道管柱结构和各类磨铣专用工具;(3)套变井治理后通径必然变小,后期增产措施实施困难,应用小直径封隔器等工艺技术;(4)套损井治理方式选择优化难度大,力争实现少投入多产出,优选施工简易及效益最大化目的技术措施。

2.2.2套损井修复配套技术

(1)套管破损诊断技术;(2)井筒准备--打通道技术;(3)套损井修复配套技术。

2.3 膨胀管补贴的推广适应性论证

2.3.1油田套损井套损特点

以变形为主,中度变形、严重变形、破裂、错断井占套损井总数的总井数的22.6%,急需恢复注水、采油,维持注采平衡。

套损井套损基本情况统计表

目前油田的套损特点,大规模的侧钻、加深尾管悬挂以及报废的时机尚未成熟,维持带病生产尚克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稳产,所以,套管补贴时机比较成熟。

2.3.2套损井治理基本技术路线及对策

(1)套损井段变形内径>Φ110mm,实施整形胀套方式实现通道修复;

(2)套损井段变形为Φ110mm>内径>Φ95mm,采取先磨铣打通道,然后进行膨胀管补贴方式加固或进行小套管悬挂;

(3)通道

(4)对于套管在浅层变形或外漏的井,采取取换套管或套管补贴措施进行套管修复。

3 膨胀管补贴结构及补贴工艺过程

3.1.1工具结构——补贴工具有打压接头、连接油管、膨胀管、连接杆、膨胀头、下丝堵组成。

3.1.2膨胀管管柱安装过程-地面连接好连接油管及膨胀管(多级膨胀管采用膨胀螺纹连接),将膨胀头从底部接入(四口连接然后上号底部丝堵(下丝堵)

3.1.3液压膨胀补贴过程液-将膨胀管下入目的层为后,地面连接好打压接头,从油管打压,液压经过油管-膨胀管-膨胀头到达下丝堵后液压作业在丝堵上,液压上顶力作用在膨胀头上,膨胀头将膨胀管胀大并上行,从而将膨胀管补贴在套管上。

3.1.4 液压膨胀补贴尺寸计算

计算公式:D=d+2δ+2x

式中:D:补贴段套管内径 d:膨胀锥外径 δ:膨胀管壁厚 x:密封环压缩后厚度

3.1.5液压膨胀补贴技术指标

可用于51/2 in、7 in、95/8 in及非标套管修复( 5 1/2 in膨胀管最大外径116mm) ,膨胀螺纹抗内压≥45MPa;抗外压≥15MPa;补贴加固长度已达到150.7m;悬挂力≥450KN;最大工作温度≥350℃;

3.1.6膨胀管补贴技术适用范围

用于长段腐蚀破漏套管和变形井套管的修复。

3.2膨胀管补贴工艺设计

3.2.1井眼准备

包括井筒检查(通井、测井径、打印)——胀套——固套--分级打通道(扩径)——定径刮铣器刮铣工序;

3.2.2 膨胀管补贴工艺过程

工具地面连接——下膨胀管管柱——打压膨胀完成补贴——起出丢手管柱——膨胀管上端试压——磨铣倒角——钻底堵——通井(检查通径);

3.2.3膨胀管补贴过程

(1)初始胀管:对膨胀管打压,当胀管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悬重将明显下降,标志着膨胀管下端与原套管内壁间已形成了一定的密封和悬挂,轻提钻柱,帮助膨胀管完成下端的坐挂;

(2)连续胀管:采用边打压、边上提钻柱的方式胀管;

(3)结束胀管:胀管过程结束的瞬间,胀管压力会在瞬间释放。

4应用情况及效果

4.1应用情况

在鄯善丘陵油田共成功实施套管补贴5井次,施工成功率100%,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4.2施工效果--典型井为XX6-131。

5认识及建议

(1)膨胀管补贴技术能满足套损井通道修复后的补贴、封层要求,可适当扩大其使用范围,如油井高压水层的封堵。

(2)油田进行套损井补贴修复成功率较高,目前以满足φ95mm通径以上井进行治理,φ95mm通径以下套损井治理和复杂井治理尚需探讨;

(3)通过膨胀管补贴治理经验,针对油田纯粹变形井(通径>φ95mm) ,若没有其他特殊要求,工序可优化为:通井(测井)落实通径-找漏-分级打通道(φ110铣锥、φ118铣锥+铣柱)——通井——刮削——膨胀管补贴——铣倒角——试压——钻底赌,以简单适用的工序完成套损井膨胀管补贴,节约成本。

(4)淘汰一部分与膨胀管补贴技术不适应的工艺及工具,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如滚压整形器不适合套损段的整形,滚珠在破损段张开遇卡,损坏工具),并逐步开展补贴后的完井配套采油技术研究,以满足油藏改造和分注、分采的技术要求;

(5)由于目前使用的膨胀管最大外径为Φ116mm,对Φ121.36mm套管采用Φ116mm通井规通井,Φ124.26mm套管采用Φ118mm通井规通井,以提高膨胀管补贴的井筒适应性。

(6)为确保吐哈油田注水,对膨胀管试压压力确定为30MPa;套管试压最高试30MPa。

(7)膨胀管下堵头为正扣连接,可直接采取正扣钻杆打压膨胀、铣倒角和钻堵头施工,可减少用油管打压后来回倒单根,缩短施工周期,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风险。

(8)已实施的5口膨胀管补贴井,虽然均取得成功,但井况相对简单,对复杂套损井的治理(套管破裂漏、套管错段井),工艺可行性等问题任然需要进行深入探讨与论证。

(9)目前膨胀管使用存在问题:

a目前使用的膨胀管下钻时没有循环通道,下钻过程中必须及时向油管内灌液,防止外内压差过大造成膨胀管变形下不到位(抗外压15MPa)。

b下膨胀管之前保证井筒平稳,若下钻过程发生井喷,无法实现循环压井,挤注法压井时若压力高于15MPa,膨胀管变形有可能下不到位也起不出来,造成井下事故。膨胀管在设计、配套上还需改进。

c分析封堵效果待观察,膨胀管补贴后部分层位存在吸水,原因可能是:

膨胀管连接螺纹(丝扣)在膨胀后,存在裂纹或破裂,导致封堵不严;膨胀管密封胶筒强度低,耐压差能力需要提高;井筒技术状况。

参考文献

修补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坑槽;冷补技术

1概述

沥青路面因其连续性好、平整度佳、适用范围广、行车舒适等优势成为目前我国公路工程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作用,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一般低于设计使用年限,在通车后相对较短时间内,就出现裂缝、坑槽等病害,需要采取相应的养护维修措施以修复其路用功能。裂缝类及坑槽类病害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两种病害,在实际道路养护维修工作中发生频率最大,维修难度也较大,主要修补技术有冷补和热补两种方式。

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种类也较多,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热灌式地沥青、粘性有机硅树脂、冷灌式填缝材料。除以上三种修补材料,近几年依靠沥青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改性沥青为基本材料的新型填缝料也被广泛应用。

沥青路面坑槽损坏修补材料一般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沥青混合料,目前应用的冷补沥青混合料普遍存在初始强度低、强度增长慢、温度敏感性大等问题。

2 国外沥青路面冷补技术研究现状

国外较早开始了关于沥青路面冷补材料的研究,乳化沥青的工业化生产始于1921年,当时乳化沥青主要作为沥青路面表面处治材料及常温下路面修补材料使用,乳化沥青也是当时冷补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结合料。

前苏联的研究指出冷补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根本区别在于,为了保证获得必要的强度、耐水性、耐热性和耐冻性,在冷补沥青混合料中加入了适当的液体沥青,因此在矿物材料中应有适量的矿粉含量,沥青越稀释,越应加大矿粉用量。

美国SHRP计划研究了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关键技术,对比了坑槽分别在潮湿或干燥状态下,修补材料和修补工艺的不同对于坑槽修补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外界环境温度及不同修补工艺种类情况下结果有一致性,即干燥环境下被修补坑槽寿命比潮湿环境下被修补坑槽高3~4倍;施工环境较高温度下被修补坑槽寿命比施工环境较低温度下被修补坑槽高2~3倍;采用永久性修补工艺的被修补坑槽寿命比采用临时性修补工艺的长;油石界面区是影响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同时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抗疲劳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也有一定影响,提高油石界面粘附强度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1991年,英国颁布了用于修复公路孔洞的规范,该规范不准使用长期以来使用的可以存储的沥青碎石。规范允许使用新研制的永久性冷补路面材料,要求满足刚度模量规范和大于2、3年的保证期。英国在1996年10月召开了冷补和温补沥青混合料工艺讨论会,会中提出的论文主要涉及混合料组成、刨槽修复、人行道以及欧洲大陆有关沥青混合料经验的概述。英国Heriot.Watt大学用了六年的时间对乳化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对沥青路面修补材料的新要求。

日本对用于重交通沥青路面面层的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研究,达到了预期性能要求: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3000次/mm,总能耗比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10%以上。日本大有株式会社对常温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并提出了相关试验方法和技术标准。

除了冷拌沥青混合料之外,沥青改性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与沥青路面修补领域,世界各国研制了多种以改性沥青为基本材料的新型沥青路面填缝材料。例如美国公路部门在1995年研制了一种CRF-PM聚合物改性乳液,其弹性、流动性和粘结力都比同种材料较好,施工时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小,与旧沥青混合料之间有较强的粘结性能,不易失效。美国CRAFCO公司通过改变材料配比研制了适用于不同环境、施工要求的改性沥青密封胶,可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和环境要求。

未来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向:可以控制破乳时间的乳化沥青、掺聚合物的乳化沥青、精制乳化沥青、高浓度乳化沥青等。综上所述,国外对于沥青路面冷补材料主要集中于冷补沥青混合料和改性填缝料等方面,对于乳化沥青和界面粘接材料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研究,有多项技术和多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但是作为国外专利技术,引进使用需要较高的成本,并且其各项性能也存在改善的空间。

3 国内沥青路面冷补技术研究现状

相比国外,国内对于沥青路面冷补材料和坑槽、裂缝界面粘接材料研究与应用较晚,约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沥青路面冷补材料在我国的发展却比较快,国内许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专家学者先后研制成功了许多种类的沥青路面冷补材料。这些材料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熟、高效的成果和技术手段,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东北林业大学较早开展了对于低温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得到拌制冷补沥青混合料的两种方法:一是在沥青中掺入一定量的煤油;二是掺入一定量的柴油和油脚(该油脚是一种包含磷等多种元素的油类物质,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隔离和的作用)。在大量试验研究基础之上,东北林业大学于1994年补筑了试验路,利用该技术和乳剂型常温沥青混合料进行修补,对比了两者的性能。经过两年的路用观察,被修补路面使用性能良好,修补材料基本无脱落失效,验证了其优良性能。

长安大学道路材料研究所研制出HU―L冷补沥青混合料,该混合料中添加了HU―L冷补添加剂,这种添加剂是一种棕色、易挥发的油状液体。HU―L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沥青混合料粘结性能较强,不易脱落失效,施工简单,环保无毒,受天气因素影响小,但是此混合料成形慢,需要养护较长时间才能得到期望强度。

北京交科新材料技术公司和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及国外相关机构进行研究合作,研制成功了交科系列冷补沥青材料。此外,该公司还研制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利用该添加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比普通热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摊铺、成型温度平均降低30~50℃,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环保效益显著,并且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工作性,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同济大学吕伟民老师等曾对冷补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做过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指出冷补沥青混合料本质上是以沥青为介质的粘结体系,其粘结力主要来源于沥青的分子作用,在充分湿润的情况下,沥青分子的稠密程度是决定粘结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同时根据大量的室内试验数据指出: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主要与沥青粘度、矿粉用量、沥青膜厚度、沥青品种等因素有关。

四川公路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出了LB冷补沥青混合料,此冷补沥青混合料与其他种类的冷补沥青混合料的不同之处在于掺加了有机溶剂、还原剂以及外加剂(含改性剂)。LB沥青中的添加剂是一种化工复配材料,其作用主要是促使LB沥青中溶剂的挥发,在溶剂逐渐挥发后,原基质沥青的物理性质得到提高。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调整材料配比和基质沥青种类便可得到不同种类的适用于不同公路等级和温度区的LB沥青混合料。

目前,国内对于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公路尤其是等级较低公路的养护工作,仍然主要采用普通的道路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作为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孙剑波、安平、董大为等人分别在相关文献中提出使用硅酮胶、宝利福等密封胶作为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并对其施工工艺及成本作了一定的分析。但这些都还只是应用在个别公路养护中,尚未得到全面推广。

4 结束语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参考有关文献报道的现有沥青路面冷补材料资料,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现有的沥青路面冷补材料一般初始强度较低,并且使用后强度增长速度也较慢,需要其中的溶剂等成分完全作用后才能得到目标强度,养护时间较长;温度敏感性大,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难以满足目前高等级路面养护维修的要求;国内外对沥青路面冷补材料性能评价研究没有统一标准和共识,缺乏系统性,有待完善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茅荃.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技术研究[J].公路,2004(10):158-163

[2] 康敬东.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养护维修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2

[3] 高艳丽,付丽琴,王玉顺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探讨[J].公路,2002(9):136-139

修补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HOLYPRO华利普网片(塞);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71-01

传统疝修补术分离广泛,损伤较多,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结构,术后疼痛严重,恢复慢,易复发,据报道初发腹股沟疝的术后复发率为10%,而复发性疝可高达20%,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在7%-12%之间[1]采用江苏华利通有限公司生产的HOLYPRO华利普网片(塞)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优势明显,值得推广,我院2010年共计手术4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复发率为0,现总结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47例49侧,其中男44例女3例年龄20-81岁,平均46岁,其中斜疝45例直疝2例,复发疝4例,嵌顿疝2例,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2例。

1.2修补材料:江苏南通华利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OLYPRO华利普网片(塞),由聚丙烯单丝编织, 网片坚固而柔软,单丝网孔>10um中性粒细胞能自由通过,且不适于细菌的隐藏,具有较好的抗感染能力。网隙能快速产生成纤维细胞反应,使其进入而增加补片的强度。

1.3手术方法: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选择平行于腹股韧带的常规切口,斜疝常规游离疝囊达疝环远侧3-4cm,远端打开旷置,近端结扎后内翻折入,疝囊小者及直疝直接还纳,放入花瓣状网塞,四周固定,在精索后置入网片,使之平整的覆盖于腹横筋膜表面,补片与耻骨交叠固定于该处的腱膜组织上,补片的周边缝合固定,最后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缝合切口。

2结果

手术时间最短40分钟,最长90分钟。术后切口加压24小时,48小时后下床活动,伤口疼痛明显轻于传统手术,切口无感染,无异物感,7日拆线出院,随访无复发。

3讨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多发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一旦嵌顿,危及生命,疝修补术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方法多经改进,仍有争议,术后疼痛和复发难以克服。随着人工合成材料技术的进步,使用聚丙烯网片(塞)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技术治疗腹股沟疝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推广。

手术要点:1.网塞放置松紧适度,紧时可剪除部分内瓣,松可适当缝合修补内环口,网塞放置深度与腹横筋膜持平,并以单股不可吸收缝线缝合固定。网塞与组织相融后,可使腹压分散,形成坚固的屏障避免局部高压形成。2.成型网片铺放要平整,中央圆孔固定要大小适度,过大形成新疝,过小影响精索血运,导致水肿甚至萎缩。3.网片下缘椭圆角要牢靠固定于距耻骨缘以远1.5-2cm耻骨面腱膜组织,内下侧固定在腹直肌鞘,外下缘固定在腹股沟韧带,上缘固定于腹横肌腱弓与腹外斜肌腱膜返折处。4.术前半小时使用抗菌素,术后切口加压24小时,根据病人情况适当继续用药。

手术优势:无张力疝修补用人工材料HOLYPRO网片(塞)修补腹股沟缺损,不破坏正常解剖结构,网片(塞)柔软坚韧而且组织相容性好,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排异及异物感,随访无复发,价格低(明显低于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巴德补片),疗效高,同时也证明了充填式网塞及成型网片可用于任何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手术[2]的说法,值得大力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肇汉,无张力疝修补术-疝修补手术的新趋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5

修补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

无张力疝修补是近几年来在外科临床中被广泛接纳和采用的疝修补方法。我院外科近5年来用无张力疝修补腹股沟疝68例,通过对手术操作规范及术后的随访总结,除1例复发外,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2月~2008年9月我院外科共行无张力疝修补腹股沟疝手术68例,男65例,女3例;年龄47~74岁,其中65~74岁年龄组为53例,占78%。腹股沟直疝12例,腹股沟斜疝56例;同期行双侧腹股沟疝修补3例。术后所有病例进行随访,时间最长5年,最短6个月。

1.2 手术方法 本组手术病例均采用进口的PROLEN疝修补片进行修补,按照腹股沟的解剖与补片修补方法说明相结合,对腹股沟直疝用PROLEN疝修补片的小片修补疝环,最低的位置缝于耻骨结节或耻骨梳韧带上以加强后壁,大片则于精索后缝于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上。对腹股沟斜疝用小片修补内环口,于精索后缝于腹横筋膜上,大片于精索前缝于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上。缝合小片时一定要超过缺损边缘3 cm,大片则与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重叠超过5 cm。其中1例74岁的患者因腹壁缺损大则采用了PROLEN疝修补片进行修补后2个月复发,最后采用充填式补片加平片结合修补,至今3年多未复发。

2 结果

68例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后,只有1例术后2个月出现复发,该例患者本身为传统疝修补术后复发病例,且存在年龄大、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症等因素,腹壁缺损大,术中解剖层次不清、补片无法牢固固定,故2个月后复发,后采用充填式补片加平片结合修补,至今未见复发;另有1例为双侧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周围出现红肿、 低热,但无触痛,血常规正常,未做特殊处理。1周后红肿消退,余病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3 讨论

腹外疝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仅腹股沟疝每年约有70万例次手术。近几年来无张力疝修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效果满意,得到临床医生的一致肯定,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笔者认为它有独特的优点:(1)术后疼痛轻,消除了传统手术后的腹壁运动受限及下腹部的牵拉不适感;(2)术后恢复快,可早期下床活动;(3)手术操作简单,术中损伤小;(4)手术适应证广,特别适用于老年有便秘、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但要注意的是人工补片与人体的组织相容性和补片植入后的稳定,术后要注意切口局部的反应。一般人工补片植入后首先出现补片周围组织的急性炎性细胞浸润,然后炎性细胞在补片的孔隙中逐渐被纤维母细胞和一种可变的巨细胞所代替[1],从而贯穿粘连固定;另外,高腹压可使组织与疝片愈合延迟或不完全愈合的组织撕裂,导致补片卷缩和移位[2],因此,对有高腹压的患者要选择好手术时机,最好先消除高腹压后才考虑手术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原发疝与复发疝均适用。统计资料表明,无张力疝修补原发疝,包括平片修补和疝环充填式修补,复发率为1%~5%,而传统手术复发率为11.3%[3],因此对原发疝采用无张力修补积极可取;对复发疝可采取充填式补片加平片结合修补,笔者对此种病例手术1例,效果满意。有学者提出无张力疝修补的技术操作要注意以下两点:(1)尽量做到精细解剖,包括疝囊、疝环、精索和缺损区域;(2)加强缝合,应对疝环充填物和整张平片用不吸收线在周边进行间断或连续缝合[4];笔者认为术中应止血彻底,防止术后血肿形成,致补片松动移位,还要注意预防感染。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我国的开展正走向广泛和成熟,有关文献的报道越来越多,说明该技术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特别是明显降低了腹外疝的复发率。但价格太贵,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限制了其大范围推广;另外目前补片种类繁多,临床操作中无法统一标准,需要我们临床医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统一标准。

参考文献

1 陈双,曾德强.疝修补术后人工补片感染的防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6):343-344.

2 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疝再手术12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12):730-731.

3 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一些问题.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7.

修补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适应证

腹外疝尤其是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病率高。其主要由于老年人常合并有心肺疾病、前列腺增生、慢性支气管炎、便秘等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病,以及与腹壁组织日趋薄弱有关。以往手术主要以Bassini、McVay和Shouldice等传统手术为主,术后手术区有明显疼痛感、牵拉感,术后所需恢复时间长,特别是术后复发率高,复发率达0.3 %~33 %[1],且复发后,再行手术,因解剖结构破坏,手术区粘连严重,更易引起神经损伤,腹壁组织更加薄弱,导致手术失败。1974年 Lichtenstein和Shore首次报道使用“烟卷状填充物”进行疝修补术[2],我国该术式开展虽较晚,但无张力修补术在临床中已显优点。 2004-2008年以来我院对估计有复发可能的患者,选择性采用了人工网片疝修补术,取得了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1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54岁,均经查体及B超辅查,确诊为腹股沟疝,复发疝6例,双侧疝3例,其余均为单侧腹股沟斜疝。

1.2  修补材料

我们用的是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善释Easy prosthesis人工网片,包括一个锥形花朵状填充物和一个成形补片,该补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在数分钟内与人体组织粘合固定,并促成大量成纤维细胞进入网片内增加局部的强度,无排异反应。

1.3  手术方法

选用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必要时静脉镇痛。我院均采用常规腹股沟韧带平行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剥离范围与补片相符,游离疝囊及精索,疝囊较小的直接将疝囊内翻经内环口还纳腹腔;疝囊较大者,于距疝颈部约5 cm处横断疝囊,近端连续贯穿缝扎,将疝囊推入内环口,随后将花朵状充填物填至内环口,底部与内环口齐平,将充填物外瓣与内环周围的腹横筋膜缝合固定。再将补片平铺于精索后方,网片下端剪口让精索能通过,将其与四周腹内斜肌、腹横肌腱弓、腹股沟韧带、联合腱缝合固定,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术后切口压沙袋12~24 h。

2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45~90 min,术后6~24 h均下床活动,较传统手术(3 d)明显缩短。7 d后切口拆线,无感染迹象,切口一期愈合出院,随访51例,至今均未复发,且已恢复正常生活,只有1例切口时有隐痛,经一段时间对症及理疗后缓解;2例患者有切口轻度异物感,2~3月后缓解;1例阴囊积液经穿刺后恢复。

3  讨论

   

腹股沟疝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是外科常见病,且男性多于女性。一般认为疝修补术是小手术,但同样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术后复发更应该引起重视。根据近年文献报道,腹股沟疝复发率约为3 %~5 %,直疝达10 %以上,股疝约10 %~20 %。2004-2008年以来,我们对复发可能性较大的病例,采用了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与传统疝修补术的区别是:传统疝修补术将有距离的来源不同的坚韧组织强行缝合,不仅改变了组织结构,也破坏了原有的生理功能,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与疼痛感等缺点,特别是老年人因活动少,术后伤口疼痛、牵拉感,下地时间更加延长,从而更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褥疮等并发症,术后复发率高。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利用人工合成网片材料修补,在无张力情况下进行疝修补术,克服了传统疝修补术诸多弊端,可以避免修补局部的高压,加强腹壁强度,消除缝合张力,修补更加牢固,符合生物学和生理学要求,明显减少局部疼痛,最大限度减少局部复发,病人下床早、恢复快,有报道最早下地时间可为术后2~3 h[3],1986年该术式正式被命名为无张力(填充式)疝修补术。随着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和工艺的发展,组织相容性好、无毒性、作用持久、强度高、更符合生理特性的新一代材料的问世,推动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老年患者,因腹肌退化薄弱,慢性疾病相对增多,复发率相对更高,更适合此法[4]。

  

本组病例术后出现尿潴留、阴囊积液等并发症,均经导尿及阴囊穿刺后恢复,考虑为麻醉及术中止血不彻底,剥离面渗血所致。术后伤口隐痛,考虑网片与腱膜固定时误将网片缝合于神经丰富的耻骨结节、耻骨骨膜是局部疼痛的常见原因[5],经一段时间对症及理疗后缓解。术后出现切口轻微异物感,考虑为锥状堵塞物过大所致,未做处理2~3个月症状消失。术中操作应注意:(1)操作轻柔,止血彻底,避免切口内积液,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锥状充填物要与内环口相适应,不宜过大,平片应平铺于精索后方,四周缝合确保加强牢固,补片裂口对缝时勿使精索受压。(3)网片与耻骨结节缝合处不宜缝合过深。

  

用人工网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明显可以降低疝复发率及传统疝修补术的诸多弊端,但我们认为,人工网片对人体毕竟是异物,存在排斥和感染的可能性,尤其在合并糖尿病以及局部条件差有感染可能的病例应慎用,如嵌顿疝、绞窄性疝等,一旦发生感染,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所以应谨慎选择病例,严格无菌操作,仔细准确完成手术步骤,以确保手术成功。

【参考文献】

 

[1] Cugura JF, Kirac I, Kulis T,et al.First case of 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inguinal hernia repair[J].Acta Clin Roat,2008,47(4):249-252.

[2] Negro P, Gossetti F, Vermeil V,et al.A new mesh design for plug and patch groin hernia repair: Parietene PP[J].Ann Ital Chir,2008,79(6):467-470.

[3] 赖仁展,赵兴文.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4):143-144.

[4] 刘生明,陈耀堂.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5(4):61-62.

修补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 鼻中隔穿孔 手术修补 术式

鼻中隔穿孔是耳鼻喉科不甚常见的疾病之一。鼻中隔穿孔修补手术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进行修补,根据鼻中隔穿孔的病因、部位及面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995年1月~2011年8月收治鼻中隔穿孔患者37例,男26例,女11例。病因:医源性23例,其中鼻中隔矫正术后21例,鼻息肉术后1例,鼻出血鼻腔填塞术后穿孔1例;外伤性9例;原发性或不明原因5例。症状:呼吸哨音,鼻堵,鼻干,结痂出血。穿孔面积≤1.0cm×1.0cm 13例,1.1cm×1.1cm~2.0cm×2.0cm 12例。穿孔面积>2.0cm×2.0cm 12例。根据鼻中隔穿孔的原因、大小和穿孔的位置,穿孔小且位于前部,可于呼吸时产生吹哨音;若位于后部,则无明显症状。穿孔过大者,可伴有鼻塞,鼻内异物感、干燥感及鼻出血等鼻腔黏膜萎缩表现,梅毒、结核等特异性感染所致的穿孔常伴有臭味的脓。穿孔位于前部27例,位于后部6例,有两处穿孔4例。穿孔术前准备包括采集病史、鼻窦CT扫描、鼻内镜检查,检查时应注意,小穿孔易被痂皮覆盖,有时易被忽略,须除去痂皮仔细检查,未愈合穿孔常伴有肉芽组织。尽可能地祛除引起的病因,如避免接触、吸入有害化学物;针对引起穿孔的原发全身性疾患进行治疗,如抗结核治疗,驱梅疗法等;保持鼻腔湿润清洁[1],每天温盐水冲洗鼻腔。

手术方法:根据鼻中隔穿孔的病因、部位及面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①对于穿孔较小,位于鼻中隔前部的病例,直接采用鼻中隔黏膜瓣转移修复。②筛骨垂直板封闭穿孔。③颞肌筋膜修补。④鼻底黏膜修补。⑤鼻顶、鼻底黏膜翻转修补。⑥下鼻甲带蒂黏膜瓣修补[2]。术后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凡士林纱条、碘伏纱条及膨胀海绵,48小时取出,术后根据鼻内镜观察生长情况,进行随访处理。

结 果

37例患者经随访1~9个月,鼻中隔穿孔修补37例,完全愈合28例,穿孔明显缩小5例,术前术后穿孔无明显变化4例,总成功率75.7%。

讨 论

鼻中隔穿孔手术修补的术式多种多样,而手术的成功率却不是很高,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是对于耳鼻喉科医师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穿孔直径≥1cm且位于鼻中隔后部者,在鼻内镜指引下,运用熟练的鼻内镜手术技能,在穿孔的边缘作一梭形切口,切去穿孔瘢痕组织,形成新的创面,游离穿孔周围黏骨膜,在穿孔处取一大于穿孔的菱形黏骨膜瓣,取下后缝合于穿孔周围,并尽可能在无张力情况下把黏骨膜瓣缝合于穿孔处并加以固定后成功率较高。最好无张力黏膜瓣封闭穿孔并固定。鼻中隔穿孔修补手术后,粘膜表面涂抹细胞生长因子,使用薄荷石蜡油滴鼻,使鼻腔黏膜湿润,防止鼻腔黏膜结痂,影响黏膜上皮愈合,造成手术失败。患者个体差异及抗感染能力也是术后成功的重要因素,鼻中隔穿孔术式也要因人而异,手术成功与否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术前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方式的确认、手术部位黏膜血运情况及黏膜是否健康。如黏膜血运不良,术前需要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待血运良好后再行穿孔修补手术,鼻中隔穿孔周围黏膜不健康,需清除炎性肉芽组织,祛除腐烂变质的组织,使黏膜恢复正常。在鼻中隔穿孔修补时,尤其要注意穿孔周围的瘢痕组织,因为这些瘢痕组织不能再生,影响穿孔的愈合,所以要把瘢痕所占的面积计算在内,这样就使穿孔面积增加,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就要慎重选择,必要时考虑使用其他材料或改变手术方法;另外,医生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应考虑在内,鼻中隔穿孔修补手术相对比较繁琐,手术成功率与术者的技能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关系,术前要对病例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准备,要有熟练的手术操作技能,要有扎实的手术基础,根据不同的鼻中隔穿孔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因此,综合多种因素,尽可能提高鼻中隔穿孔手术的成功率[3]。减少黏膜结痂是保证修补术后的鼻中隔黏膜上皮愈合的关键,术后定期清理换药。鼻中隔穿孔手术最终能否成功与多种因素相关,患者自身条件是确定手术适应证的前提。术前存在局部黏膜不健康、血液循环不良等情况则不能手术。术者不仅术前要对病例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准备,还要有熟练的手术技术操作,要有雄厚的手术技术基础。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鼻中隔穿孔情况,采用不同术式,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卜国铉.鼻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53-256.

2 杨占泉,郑军,孙宇新.内镜鼻窦手术迟发鼻中隔穿孔的原因与防治.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9(3):176.

修补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 皮带机胶带修补;方法;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0-0135-02

0引言

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年代,皮带机的传送因便捷实用在各个领域受到广泛的应用,但皮带机的胶带断裂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皮带机的胶带断裂后如何能够快速的进行修补,从而达到高效的工作效率,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硫化热装置对皮带机胶带的修补有很好的效果,并在实践中证明了这个办法能彻底的解决胶带的修补问题,既保证了安全又能满足工作效率,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技术。

1胶带破损的原因及修补的重要性

胶带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的连续动作式运输机械,由一条环形胶带绕在传动滚筒与改向滚筒之上,皮带机是由多条皮带共同链接组成的重要运输线,是连续作业中必须的连续性设备。上游的皮带机将材料或者物料传送到下游,他们之间的关联性非常的强,但是如果其中的一条皮带机发生断裂的话,整个皮带机系统将陷入瘫痪状态,连续作业的功能也就失去了意义。胶带是皮带机运送材料的主要构件,其运送的物流会对胶带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这些小的磨损一旦变成大的故障,皮带机的整个系统就不能正常的工作,严重者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果破损的胶带不能及时的修补,在胶带经过皮带机清扫器的时候就会发生卡带的现象;在破损处经过滚轴,破口有可能会被缠住,从而造成更大的破算,严重者整条的胶带都会被破坏。破算处还会发生漏料,漏下的料会堵塞滚轴,造成更严重的破损。如果破损处较大在经过保护开关的时候会有撕裂的动作,从而造成皮带机停机,工作效率就会大大的下降。

2皮带机胶带修补技术的应用

皮带机胶带的修补技术是随着皮带机的破损发展起来的技术,在众多的技术研究和应用中,硫化热的应用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有优势,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硫化热技术因自身装置的笨重、修补消耗时间长、操作困难,很难在高效率的工作中承担修补任务而被逐渐的淘汰。近几年新型的一项冷修补技术成为皮带机胶带修补的主流,技术人员也在加快其研究的步伐,使其能快速的应用到现代化的皮带机胶带修补当中来。

2.1热修补技术的应用

热修补技术虽然沿用的是胶带生产时的热硫化工艺技术,工艺的过程为:打磨破损处、上胶、压紧、打压至1.5MPa是温度加热到145℃~150℃,持续这个温度约45min、冷却、修补完成。

硫化热的主要装置为:硫化热的主要装置为:在皮带机的皮带支架两侧工字钢框架相对的凹槽之间装有固定压杠,其固定压杠的两端下方安装有移动滑轮,两端的移动滑轮分别可滑动在两侧工字钢框架的凹槽内底面上,固定压杠中间有配合顶压装置的移动槽;顶压装置有底座,底座上连接顶杆,顶杆上穿有顶压板,顶杆上有螺扣,在顶杆螺扣上和顶压板下方有升降调节顶压螺母。彻底解决皮带机的皮带热修补困难问题。提高了热硫化皮带的维修效率,避免了皮带热修补时间长影响正常的安全生产及维修人员的安全隐患。

2.2冷修补技术的应用

冷粘结技术连接是作为皮带机胶皮粘结技术新领域中的新工艺方法,伴随着高科技的高强度分子技术和化学高分子合成粘结剂已经在皮带机的修补技术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粘结就是俗语上的胶结,是利用粘结剂把各种材料和物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一种技术。现在通用的粘结剂是由填料、增塑剂、稀释剂基料、固化剂、及其辅料配合而成。粘结材料有天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天然的粘结材料由于固化能力差,逐渐的被高分子合成的化学合成胶结材料所取代,高分子化学合成的粘结剂从性能上来说因为品种多、固化强度高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皮带机的胶带修补中了。

2.3冷粘结法简解

现在应用的冷粘结法是冷胶粘连接法,也就是冷粘,是区别于硫化热的粘结的方法。采用高分子合成材料氯丁胶合剂在室温环境中对胶带连接或修补的方法称为冷粘结法,也被人们称为冷硫化胶合连接。

2.4冷粘结操作方法

将输送带粘合剂与450固化剂按比例混合搅匀,分三次涂刷在干燥的接头表面,待溶剂挥发(若用红外线灯或碘钨灯烘烤可加快溶剂挥发)至胶膜用手触摸不粘手,而有粘性感时,即可粘合。粘合时,将接口处对准,从前向后粘,用手锤从中间向四周来回推压2~3遍,排除空气。接头粘合后,静置一段时间,冷却至室温,即可清理现场,载荷运行。若延长固化时间,粘接效果更佳。

冷粘结技术需要注意的事项:

1)首先确定胶带接头的长度,胶皮接头的长度有着固定的计算公式:L=(n-1)S+Bctgα,式中:L-接头长度,mm;n-胶带帆布层数;S-阶梯台阶的长度,mm,也可以从表中查得,也有直接取S=100-150mm;B-胶带宽度,mm;α-接头台阶的倾斜角,一般在300~600之间,胶带窄α取小值,胶带宽α取大值,一般以450为好;

2)两端划线:为了精确精算胶结长度,要在胶结的两端划线,保证胶结的牢固性;

3)裁剪:裁切是要保证胶皮的正反面,按照层数裁切,才能保护切口的整齐,胶结的强度才能上去;

4)胶结处要清洁打磨,胶结部位的断头和残渣会影响粘结的强度,因此要用角磨机把粘结部位清理干净,用毛刷刷掉打磨时留下的残渣,一面影响胶结的强度;

5)刷胶黏剂,清洁好的头要用汽油清洗干净,然后刷涂由氯丁胶配制的胶液,通常由稀到浓均匀地涂刷3遍。第一遍涂刷较稀的,晾干后均匀涂刷第二遍,再晾干后均匀涂刷第3遍。为了加快固化,可以添加7%~14%的牌号7960列克纳固化剂;

6)锤实,等第三次刷的胶水干了之后,将胶结部位上下左右对齐,用橡胶锤冲中间想两边敲打,使其更加紧密的结合。

3结论

在皮带机胶带的粘结中,冷胶结技术已经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了,实践证明。冷胶结技术不仅实用、坚固,并能高效的完成修补工作,是值得推广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卯忠,刘林森.曲线远程胶带输送机的技术特点[J].港口装卸,2000(1).

[2]曹红强.皮带机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04(4).

[3]詹兆荣.船用皮带机控制系统的设计[J].广东造船,2003(2).

[4]林健.沙角(A)电厂码头输煤皮带机的改进设计[J].港口装卸,1995(4).

修补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股腹沟疝;无张力疝修补;疗效;比较

    股腹沟疝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老年人群中,该病更加常见[1]。股腹沟疝的治疗原则通常是股腹沟疝修补手术进行治疗,传统的股腹沟疝修补手术在手术进行过程中,会造成患者的腹腔的腔内压升高,造成患者手术后腹部的剧痛、伤口的难于愈合、回复时间长和易于复发等缺点[2]。尤其对于老年人的治疗,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差,往往在后期的恢复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传统疝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是在传统的手术基础之上,使用新型的有机化学材料作为填充材料,可以明显减低手术过程中由于往腹腔中塞入填充材料而造成腹腔腔内压升高的状况,从而,减少了患者术后的局部剧烈疼痛、伤口难以愈合和易于复发等状况的出现,有效的提高了股腹沟疝的临床疗效。无张力疝修补技术是股腹沟疝临床治疗的一个里程碑,笔者通过对接受股腹沟疝的患者进行了相关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股腹沟疝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年龄38~72岁,平均58岁;女22例,年龄33~68岁,平均51岁。所选取的患者均没有严重的既往病史,也没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和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的患者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方法进行手术治疗,修补材料选用美国产的网塞补片装置。对患者进行麻醉,手术过程中沿原切口切入,找到填充材料的填充部位,在该过程中要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将填充材料置于准确的填充部位,对伤口进行缝合,缝合完成后患者切口压沙袋10 h,服用抗生素3 d。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是否复发;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技术进行手术治疗[3]。记录患者的后期恢复的状况和治疗的效果。

1.3  试验指标的确立:以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手术时间的长短作为相应的试验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有6例手术失败,3例手术后复发,手术的时间为(78±8)min。治疗组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患者的全部治愈,其中有1例患者复发,手术的时间明显缩短,为(45±3)min。详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治愈(例)

复发(例)

手术时间(,min)

治愈率(%)

对照组

30

3

45±3

100

治疗组

24

10

78±8

80

2.2  统计学结果:通过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P=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治愈率要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股腹沟疝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老年人在接受传统的疝修补技术后,往往会出现手术创口大、伤口难以愈合、腹部局部剧痛、恢复时间过长等现象,更严重的会出现如肺部感染、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严重并发症,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传统疝修补技术在临床对股腹沟疝的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技术是采用新型的有机材料作为填充物,从而极大的减少了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填充物的植入,致使患者的腹腔的腔内压升高而造成患者在术后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本次临床试验中,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和传统疝修补技术进行股腹沟疝的治疗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是前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后者,且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前者也明显少于后者,这说明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在股腹沟疝的治疗中较之传统的疝修补技术,前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本次试验取得了很好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具有十分好的临床疗效和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是在手术后仍然出现了复发的病例,由于复发的病例过少,无法分析出导致病情复发的直接原因。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加大对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后患者病情复发的研究,以获得更加全面的关于股腹沟疝临床治疗资料。

    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愈率比较,发现前者的治愈率明显好于后者,说明无张力疝修补技术的临床疗效要优于传统的疝修补技术。可用于临床治疗股腹沟疝。

4 参考文献

[1] 唐中印.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复发股腹沟疝中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7(1):6.

[2] 陶有金,马国杰,孔中宇.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的分析及处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1):16.

上一篇:防裂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拆除技术论文范文